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高中语文教案13篇
  • 高中语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4-04-03

    高中语文教案13篇。

    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而写出优秀的教案课件,也能提升老师教学水平。网络有没有优质的教案课件以资借鉴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高中语文教案13篇》,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高中语文教案 篇1

    教学重点

    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1.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

    2.鉴赏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

    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而这首《将进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劝酒歌。

    二、写作背景介绍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

    三、分析鉴赏

    提问:李白的诗歌风格一向是豪迈不羁的',你认为这首诗和他的一贯风格有区别吗?

    明确:这首诗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于豪放之情。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极快。

    (参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152页)

    提问:你能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感情的起伏变化吗?

    明确: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寻欢,想要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题,联系自己遭遇,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结尾变得狂放,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一同消除、忘却。

    四、写作特点

    提问:本诗你读来有何感觉?

    明确:略

    提问:以往我们学习的古诗多以七言为主,那么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落。且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多变,奔放而流畅。

    五、学生诵读全诗

    六、作业

    课后练习第二题。

    板书设计

    将进酒

    李白

    高中语文教案 篇2

    新课标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教案

    教学目的 :

    一、诵读。

    二、感受陶潜的隐士情怀。

    三、教学重点 :

    1、知识: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了解宾语(疑问代词)前置的规律。

    2、能力:赏析“三美”(田园美、人情美、志趣美)。

    3、人文:鉴赏、诵读,陶冶性情。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诗句内容、意境;积极意义和消极性。

    主要采用问答法、讨论法和讲解法。让学生在一问一答的形式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老师的必要讲解,巩固和加深对较难问题的理解。辅助手段——幻灯片。教学安排

    教学内容和步骤

    预习准备

    1、自读课文,熟悉字音(将注音及生字写在练字本上)

    2、了解背景材料(含作者生平)自读新课堂P101 陶渊明资料介绍(课堂上让学生复述)

    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称楚辞;又因屈原所作《离骚》是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赋并称,统称为辞赋。这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象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

    3、参照课下注释,疏通课文,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齐读初中《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

    问:这些文章诗歌的作者是(齐答:陶渊明),他的作品主要表达什么情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

    二、教师检查课文预习:

    1.学生个读课文,学生纠正评价 2.学生齐读课文(两遍)

    3.初中学过很多陶渊明的文章诗歌,那么关于陶潜你们了解多少呢?(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复述新课堂P101中关于陶渊明的介绍

    三.整体把握

    《归去来兮辞》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文章是如何逐层表达这种情感的。

    1.本文是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归隐田园时所写。时间是晋义熙元年(405),作者41岁。序中写了就任彭泽的心境及弃官归田的缘由。全文流露出对仕宦生活的鄙弃和归隐田园的乐趣。

    2.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开头至“恨晨光之熹微”为第一部分,主要写作者对官场的厌弃和归家时的急切心情。

    “乃瞻衡宇”至“感吾生之行休”为第二部分,主要写归家隐居后的家园之乐、劳作之乐和田野之乐。

    其余文字为第三部分,主要表达了年寿有限,应顺天应命,不必遑遑追逐的人生态度。

    3.本文叙事思路:

    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

    4.本文的情感思路:

    (一)归心似箭,自责自悔:辞官

    (二)天伦之乐,自安自乐:归途 抵家

    (三)田园之乐,隐居之乐:家园之乐--田野之乐 --劳作之乐-- 出游之乐

    (四)综述情志,乐天安命:如何度过余生

    四。文言知识探究

    (一)指出下列句子是何种文言句式

    1.既自以心为形役

    2.农人告余以春及

    3.复驾言兮焉求

    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5.乐夫天命复奚疑

    (二)解说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情况

    1、眄庭柯以怡颜

    2、园日涉以成趣

    3、时矫首而遐观

    4、悦亲戚之

    5、乐 琴 书以消忧

    6、或棹孤舟

    五。讨论探究

    (一)、读解课文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指名朗读本段)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一条归隐田园的道路? 明确:1.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恬静的田园生活。

    2.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作者既不愿卖身求荣,又不愿服食求仙,顺乎自然、乘化而归、回归田园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3.作者显然是经过大彻大悟之后才作此的。

    怎样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某种消极情绪?

    世与愿违——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岁暮年衰——善万物

    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人生无常——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乐天知命——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设问:结合此诗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

    赏析三美:田园美;人情美;志趣美。好一个桃源世界!

    六、课堂小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七、布置作业

    (一)作文训练

    将《归去来兮辞》改写为。

    要求:

    1.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场景描写。

    2.改写时不改变文章的原义,忠实于原文的主旨

    (二)、以《我眼中的陶潜》为题,写一篇。

    (三)背诵全文

    高中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第2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_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置作业。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礼尚(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5、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_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教案点评:

    一、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探究活动

    1.可以指导学生开辩论会,要求在陈述观点的时候必须用上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2.阅读鲁迅先生的三篇杂文《夏三虫》、《战士和苍蝇》、《送灶日漫笔》,用心体味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3.指导学生阅读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并让他们从语言角度分析其成功之处。

    高中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叙述、说明事物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2、理解和掌握文言虚词“于”,复习意动和使动用法。

    3、了解张衡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和贡献,学习张衡刻苦钻研的精神。

    一、作者简介: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的史学家。他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后汉书》。此书内容充实,对考核史实有参考价值。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张衡 (78--139)东汉著名文学家。其作品《二京赋》、《四碧诗》等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特别是他在科学上的成就更为出色,他是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他的“候风地动仪”比欧洲地震仪早一千七百多年。他在政治和哲学上也有一定研究。1956年郭沫若为南阳重修的张衡墓题词说: “如此全面发展的人物,在世界上亦所罕见。”

    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作为一篇科学家的传记而节选,对原文有大量的删节。

    课文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介绍传主的生平事迹。全文包括五个自然段,各段内容各有侧重。

    (1) 写张衡的文学才能、廉虚高洁的品格,以及他既关心国家而不慕荣利的性格。

    ①姓氏,医藉贯。按传记惯例,开篇即用判断句式介绍人物的姓氏、藉贯。

    ②博通经典,才学非凡。用“遂”连续上下句道出其中原因。

    ③谦虚、踏实 治学精神。这是他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④不慕荣利的高贵品格。先概述,然后列举具体事实,表现其志在集中精神力从事科学研究。

    ⑤关心国事,文学才华杰出。

    此段有概括,有实例,叙事简明而不空泛。

    (2) 写张衡擅长于器械制造,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术学,取得突出的科技成就。

    他应如入仕途,为的是有方便条件从事科学研究。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遂乃研核阴阳…”

    文中两个“善”和“尤致思”表现其特长。

    (3) 写张衡不慕官场名利。简要叙述官职变迁情况。

    “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

    (4) 着重介绍张衡制作的候风地动仪。

    ①制作时间和仪器名称。

    ②仪器的材料、大小、形状、雕饰。从外形介绍入手,给人总体印象。

    ③仪器的机关构造。说明内部主要部件和外面八龙的作用。

    ④觉知地震的道理,从内外结合上说明动仪的作用。

    ⑤仪器的效果:灵验如神,用实验证明地动仪的灵验和准确。由“怪”到“服”,形象地反映出人们对这新仪器的认识过程。

    ⑥仪器正式投入使用。

    此段像一篇小型的说明文,从制作时间、名称、外形、内部构造、功能、效果和应用等方面,对候风地动仪作了介绍,说明详而不杂,有条不紊,形象具体,以致可以根据这个说明来复制候风地动仪。

    (5) 写张衡在政治上的作为。

    ①政治才能。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用以反衬其才干。

    ②政绩卓著。写其勇毅、干练、处理缜密、果断、治理河间卓有成效,声名显赫,征拜尚书。

    ③逝世时间。

    语言极其简练。“治威严,整法度”,高度概括。“上下肃然”,形象地表现其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2、课堂综合拓展练习。

    解释加点词语:

    (1)李将军广者,陇西成记人也。

    (2)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

    (3)徙为上谷太守。

    (4)后广转为边郡太守。

    (5)遂造太学受业。

    (6)玄唯有一子益恩,孔融在北海,举为孝廉。

    (7)除兰台令史。

    (8)后迁玄武司马。

    (9)永元初,太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

    (10) 肃宗特诏公车征,病不行。

    (12) 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一、关于人物传记:

    1、传记的特点: 作为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特征的事件,叙述他的为人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 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

    本文属评传: 既记叙人物的事迹,又评介与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思想发展过程和对人类的贡献。

    注意: 传记叙述一个人的生平,并不在于也不可能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都写下来,只能记一生中的主要事件,同时显示他的品格特点。

    二、结构提纲:

    (1)、张衡的潜心科研。(2)、张衡的不慕名利。(3)、张衡的重大发明。

    三、性格特征:

    1、从容淡静,不慕当世不行、不就、不应。

    做官后,哪怕“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他还“不好交接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风气,经过十年苦思而写成《二京赋》以讽谏当世。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对奸党“一时收禽”。这些都反映了他的“从容淡静,不慕当世”的品德。

    2、“无骄尚之情”

    年少时“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才高于世”,这些都反映他不尚虚浮而谦逊朴实的品德。只有这样,他才能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获得象“候风地动仪”那样大的成果。

    四、剪裁得当,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本文全面地记叙张衡各个方面的成就,又重点突出他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在科技方面,略写浑天仪,详写地动仪。写张衡为人,详写他积极进取的主导方面,略写他“上书气骸骨”,避害全身,归隐田园的消极方面。叙述以时间为经,以张衡事迹为纬。写候风地动仪,以说明为主,以叙述为辅。

    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地介绍候风地动仪来说明的。文章按以下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采用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时间→名称→材料→外形→构造→作用→效果→评价→验证→使用。这一段可看成典范的科学说明文。

    (4)经、舒心:“经”批儒家的经典著作;“传”指注释、解说儒家经典著作的文字。

    (10)《两都赋》和《二京赋》:《两都赋》的作者是班固,《二京赋》的作者是范都城,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

    2 . 官职专名及相关用语。

    (2)公府:官署。指三公的官署。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7)河间王(刘政)的相,类似太守。

    (17) 迁:调动官职。(“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1)年号纪年。

    (2)地名。

    (3)学校。

    (1)表示全面、概括的副词。

    ①皆:皆隐在尊中。/于是皆服其妙。/皆出营立观。

    ②咸: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江表英豪咸归附之。③尽:妙尽璇机之正。/尽收其他。/尽失其度。

    (2)表示长久、经常的副词。

    (3)表示否定的副词。

    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⑴被动句(①—③无被动词,④—⑧有被动词)。

    高中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的情节,主要人物形象及其表现手法。

    2.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个性化解读。

    3.落实文言知识考点,史记语言魅力。

    【教学重点】

    项羽、刘邦二人,对话描写

    【教学课时】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0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由毛泽东的诗导入,为什么写“不可学霸王”,霸王指项羽,伟大的军事家。毛泽东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呢?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学项羽刘邦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鸿门宴》。

    二、解题

    鸿门宴:刘邦赴项羽的宴会,暗藏杀机,惊心动魄的饭局。后人常用“鸿门宴”指不怀好意的宴会。

    鸿门:新丰鸿门,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

    时间:BC206,陈胜吴广起义的第三年。

    背景:巨鹿之战后,项羽消灭秦军主力,攻破函谷关,驻扎鸿门。刘邦取道攻占咸阳后,驻军霸上。

    三、读文

    师生齐读全文,解决一些字的正确读法。

    譬如:王(四声)、飨、尹、语(四声)、鯫、内(纳)、长、卮、彘、骑、不、樊哙、眦、跽、俎、靳、彊(强)、桮(杯)

    有些学生,就是不愿开后朗读,也没啥。我不能强迫学生做,好的老师能引导他们去做。

    文章共才4段。让学生明确,第三段在描写鸿门宴的惊心场面,重点段。

    四、析文

    (一)、第一段,站起来叫学生读一读。思考,这一段,我们可以解读哪些信息?哪些历史人物出场?时间和地点,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

    刘邦——霸上,十万兵

    项羽——鸿门,四十万

    曹无伤告密,沛公想称王关中,降秦王子婴,为之相。项羽想攻打刘邦,谋士范增力劝项羽杀了刘邦,并言刘邦具有天子气,勿失机会,趁机消灭。交代了鸿门宴的缘由。

    知识考点:

    实词:军、霸、王、飨、山东、小、采

    虚词:为、之、为、于、为

    句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为击破沛公军、贪于财货、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二)、第二段,叫三个学生对话读,一人演项伯、一人演张良、一人演刘邦。老师读其他文字。活跃一下课堂,语文课,玩点味。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文章开头写了项羽人勇兵强马壮,这时,鸿门宴会前,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出场,改变了故事情节,胜利的天平倾向刘邦。你是如何评价这个人?他的出场,为鸿门宴会作了什么样的铺垫?

    明确:项伯夜访张良,劝其亡之。张良献计刘邦,刘邦用婚姻关系,收买项伯。项伯归来告诉项羽,刘邦不敢背叛大王。这为第二天,鸿门宴会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身翼护之,买下浓重的伏笔。项羽对付刘邦,有了转机,天助刘邦。

    知识考点:

    实词:是、夜、具、亡、语、距、内、王、当、固、背、安、故、活、幸、兄、事、要、寿、婚姻、豪、近、籍、非常、日夜、备、蚤、夜

    虚词:乃、之、为、为、之、为、为、以、且、为、为、而、之、之、以、因、而、因、之、因

    句式: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长于臣、沛公奉卮酒为寿、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三)、第三段,本人最精彩的文字。鸿门宴,绵里藏针,惊心动魄,学生该读二遍。全段朗读后,请学生说说,这一段里,留给你们深刻印象有什么?你们喜欢哪个人物?樊哙语言动作的描写入神(文学色彩),尤其生动形象。

    明确:沛公拜谢项王,项王留饮沛公。范增玉玦示目,项庄舞剑击杀,项伯翼蔽刘邦,张良见樊哙,樊哙勇闯军门解围,指责项羽,最后沛公如厕而出。

    项羽:为人不忍,英勇重义,英雄重英雄

    樊哙:忠勇、威壮、辩才、有谋

    范增:老谋深算,

    张良:足智多谋,

    项庄——项伯

    学生可能会喜欢的人物——樊哙,带剑拥盾,侧其盾以撞,瞋目,发指,目眦,覆其盾,加彘在肩,拔剑切而啗。文学性语言,历史人物跃然纸上,无韵离骚之文。

    勇闯军门,尽职尽忠,善辨多谋。

    知识考点:

    实词:从、骑、谢、郤、前、寿、坐、不、翼蔽、止、内、披、瞋、上、眦、

    跽、啗、安、举、刑、胜、王、迫、豪、近、军、细说、如

    虚词:而、因、目、以、之、若、为、以、因、无以、以、而、而、之、且、如、以、而、而、耳、为、以、因

    句式: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籍何以知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亚父者,范增也、若上前为之寿、若属皆且为所虏、客何为者、沛公之參乘樊哙者也、加彘肩上、还军霸上、窃为大王不取也、

    (四)、第四段,鸿门宴的收场。读一读,真得有必要,课堂里,学生不愿意读,这是很失败的。刘邦如厕抽身,如何脱身回营,计划精密,狡猾至极。

    明确:沛公脱身,张良献璧玉,项羽受璧(正),范增破斗(反),诛杀无伤。

    鸿门宴以刘邦成功脱身而收场,从而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刘邦聪明狡猾,善于听取属下的意见。

    知识考点:

    实词:细谨、让、会、军、去、置、道、间、度、间、桮杓、拜、过、坐、破

    虚词:为、为、乃、为、乃、之、而

    句式: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五、赏人

    阵营

    主帅

    谋士

    武士

    内奸

    项营

    项羽

    范增

    项庄

    项伯

    刘营

    刘邦

    张良

    樊哙

    曹无伤

    刘邦:圆滑奸诈,巧舌如簧,能屈能伸,善于用人,善于应变。

    张良:老练多谋,眼光锐利,善于用人,善于分析,忠心耿耿,剖析利害,有情有义,胆识过人,干练透辟

    樊哙:忠勇豪爽,有勇有谋,粗中有细。

    项羽:光明磊落,坦率粗豪,重情重义,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刚愎自用,高傲自大,易冲动,骄傲。

    范增:老谋深算。

    【教学板书】

    故事情节:

    始————无伤高密,项王急击

    发展———项伯夜访,刘邦拉拢

    高潮———项庄舞剑,樊哙勇闯

    尾————刘邦脱身,诛杀无伤

    人物形象:

    刘邦:好领导

    项羽:为人不忍

    张良===范增:好军师

    樊哙:忠勇智

    项伯:义气,

    【课文成语】

    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zǔ),我为鱼肉

    秋毫无犯

    劳苦功高

    高中语文教案 篇6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1.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夏无且(jū)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4、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1、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ling辱。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

    傧,旧读bìn。

    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②结构助词,“的”/不译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连词,表修饰伏尸而哭/荆轲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连词,表承接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以】①介词,因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②介词,用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⑤连词,表目的,“来”/不译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它(们)(的)尽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剑长,操其室

    3、古今异义现象:

    高中语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和“斑纹”的涵义。

    2.探讨文中议论性语句的内涵,理解文中阐述的哲理。

    3热爱自然,敬畏生命,学会以平等的视角来看待自然和生活。

    重难点:

    重点:斑纹的涵义和议论性语句的内涵

    难点:思路的把握和主题的突破

    一、了解作者

    周晓枫,1969年6月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在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做过8年儿童文学编辑,__年调入北京出版社,从事杂志编辑工作。一直从事散文写作,作品有《它们》、《鸟群》、《圣诞节的零点》、《种粒》、《斑纹》、《马戏与杂技》、《幼儿园》、《黑童话》、《你的身体是个仙境》等等。出版了个人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和《斑纹——兽皮上的地图》。曾获冯牧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奖项。

    二、学习文本

    1、阅读课文回答:你认为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并说说理由。

    解析:科学小品(介绍“斑纹”,展现了动物的生活习性。)

    随笔散文(有很强的抒情性和议论成分,语言优美。)

    (两者皆可,体现了文体上的融合渗透趋势。)

    2、从“科学小品”的角度来分析:

    (1).斑纹是物之斑纹,斑纹之于物是毛与皮的关系。文章为了介绍斑纹列举了很多东西,请找出。

    解析:蛇蓑鲉鲑鱼螺壳鹰隼长颈鹿斑马老虎豹子奶牛毒蜂文身疱疹妊娠抓痕大地老趼冰花陶瓷蛋卵地球记忆

    讲:文章由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小到大,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依据所列事物的分类,以及所讲的详略程度,可以大致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1——5段6——10 11——14

    (2)请概括出第一部分介绍了蛇的哪些生活习性和特征?

    解析:简约的身体,迷惑性的斑纹,跑动的动作,蛇的文化寓意,蛇的尾鳞和牙齿,攻击的速度。

    (3)作家引用圣经传说为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蛇的形象?

    解析:阴鸷、诡秘、凶险、恶毒的蛇的形象。

    (4)文章第六节“我发现,斑纹起源于对一种简单图案的特别嗜好……,不断复制构成惊人的繁复效果。”一段文字,你怎样理解斑纹的产生?

    解析:斑纹产生于对简单图案的单一的大量的重复使用,从量变而产生质变,最终产生斑纹。

    (5)如何理解最后一段的内涵及作用?

    解析:内涵:“神”即大自然,作者对大自然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主宰一切的自然规律进行了礼赞。

    作用:既是一种哲学沉思,也是对主题的升华。

    (6)思考:“斑纹”是什么?

    解析:

    a、具体的: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图案与颜色);

    b、抽象的:指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意味,指一切的存在。

    3、以散文随笔的文体角度入手分析:

    (1)文章在介绍斑纹时,往往从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自然规律中引申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议论性语句。请以第二部分为例,找出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

    例如:

    a八节“一头鹿的衰老是幸福的,……”;“虎一般单独生活,……”;“世界旷大,……”;

    b九节“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2)文章在描绘动物和自然场景时非常优美。请选择一段文字,作一鉴赏。

    例如:第一节;第八节中关于虎鹿的描绘。

    三、习题达标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巢穴( qiáo )匍匐( pú )嗜好( shì )鹰隼(sǔn )

    b精湛( zhàn )凝眸( móu)妊娠( chén )星宿( xiù )

    c罪孽( niè )蛊惑( gǔ )疱疹( báo )妖娆( ráo )

    d镌刻( juàn )隽永( juàn)碾砣( tuó )老趼( j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妆饰装饰装扮妆扮b文身纹身分辨分辩

    c伺机侍机扣押扣压d震动振动报复报负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无论静止和游动,斑纹都加重了观察者的视觉错乱。

    b昆虫身怀非凡的拟态本领,把生存环境以极其精湛的写实笔法复述出来,伪装成枯叶、竹节或花朵,甚至伪造上面的破损和虫斑。

    c《全宋诗》的编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经过八年努力,终于日前告罄。

    d老年人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量和感冒诱发的。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很少有什么能逃脱蛇的胜算,一条蝰蛇的出击速度只有1/25秒,西方的枪手常被描述成“像眼镜蛇一样外无一失。”

    b多数动物不像蓑鮋的兴趣那样折中,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

    c像火焰,像钱币,像玫瑰,像河流,像死神玄虚的印符等等……那些图案,始终受到造物主的青睐。

    d我们还会发现肉食者与素食者之间一个有趣的差别:素食者的眼睛长在头部的两侧,如兔、羊、鹿、牛;而肉食者的眼睛处于同一个平面,像狮、虎、狼、豹。

    答案1d 2a 3b 4d

    高中语文教案 篇8

    《内能》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3.知道热传递过程中,所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观察、实验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的变化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和内能变化的关系。

    3.通过分析、类比、学会用类比的方法研究问题。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勇攀科学高峰的理想和志向。【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内能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难点:正确理解内能的概念。

    关键:做好探究实验,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教学资源】

    多媒体电脑、powerpoint课件、网络视频、酒精灯、铁丝、钳子、布、火柴、热功互换器、压缩空气引火仪、铅笔、砂纸、冰块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教师:播放神州八号火箭发射视频。(学生:欣赏视频并交流。)利用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为我国有这样的先的进科学技术而自豪。引入新课:(1)神州八号发射时,为什么要携带大量的燃料?

    (2)火箭利用那种能量做动力升空呢?(学生思考讨论)引入本课课题:内能

    1 新知建构:1:内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呢?

    2:结合大屏幕图片提问:什么是动能?什么是势能?什么是机械能?(学生思考并回答)3:应用类比的方法说明分子有“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建立内能的概念,认识内能包含的两种形式

    4:内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分子动能,分子势能有哪些影响因素,从而了解内能的影响因素。)

    5: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并交流,发表观点)进一步理解内能和机械能是不同形式的能。

    6: 改变内能的方法。

    提出问题:我们如何能使手的内能增大?、猜想假设:根据事例、生活经验,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猜想。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实验探究:分组实验(每两组一个探究问题)

    1.如何使一根铁丝烫手? 2.如何点燃火柴头? 3.如何使一块冰熔化? 4.如何使水沸腾?

    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实验,讨论、归纳、交流,相互补充,改变内能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哪两种?

    知识深化:1热传递和热量。

    (1)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热量?热量的单位是什么?

    (3)发生热传递的两个物体的内能是如何变化的?

    2做功。

    (1)演示1:压缩空气引火仪实验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筒内现象,思考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2(2)演示2:热功互换实验 1.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

    2.出现水雾是什么现象? 3.瓶塞跳起说明了什么?

    4.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小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情况。

    3.做功和热传递的异同点: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作业:请学生完成课后相关练习题 板书设计:

    10.2内能

    一.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

    2.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教学反思】

    内能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希望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能教好的理解内能概念;这种教学方法是我们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方法,教会学生掌握这方法意义重大。

    本课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热传递;二是做功。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降低了他们学习本课知识的难度。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探究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实验探究不但帮助师生攻克教学中的难点而且实验探究方法的设计及小组交流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本节课就力图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及小组讨论来完成本节重要教学内容,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师生取得良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高中语文教案 篇9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廉颇蔺相如列传》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廉颇知错就改以及他们两人为了国家利益团结协作的品质。三个小故事叙述形式相似,各有中心。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紧密相关。文章篇幅较长,语言简练,人物个性鲜明。

    进入高中的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实词和虚词的积累,这个阶段,主要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会学习。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领会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②了解廉颇和蔺相如各自不同的性格,共同的爱国情操。

    2.过程与方法

    ①从把握故事情节入手,初步感知文意;

    ②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

    ③初步了解《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

    3.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

    ②抓关键词句,掌握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征。

    三、教学重点

    1.抓关键词句,准确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积累培养语感;

    2.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教学难点

    1.把握几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2.体会“智”“勇”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大智若愚,大勇若怯。

    五、教学策略

    ①以读代讲,采用读、议、辩等有机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课文。

    ②设问启发学生梳理故事“完璧归赵”的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品读体会故事“渑池之会”的语言艺术;琢磨感悟“廉蔺交欢”的对比深度。

    ③立足语言文字本身,引导学生品味《史记》的文学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④选择要点,确定三个故事中的各自重点;连点成线,注重人物形象、思想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定点发散,深化学生对人物描写艺术手法的理解。

    六、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学习情趣,导入新课。

    1.英国的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雅,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无独有偶,唐太宗李世民也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话,都说明了“历史”对后世的厚重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部重要史书著作中的篇章——《廉颇蔺相如列传》。

    2.多媒体显示以下关于《史记》的知识:

    《史记》诞生于中国空前强盛的西汉王朝,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体例严谨,脉络分明,全书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成为后世历朝修史的范本,史学成就居“二十四史”之首。

    同时,《史记》还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巨著,它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传统。它记录历史事件完整准确,语言运用平易简洁,描绘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注重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注重在人物的对比反衬中塑造人物。鲁迅先生赞誉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找出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通假字、活用词类、特殊句式。

    2.梳理课文情节,说说作者讲了哪几个故事,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教师明确:这篇课文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传全文,记叙了战国时代赵国的四个重要人物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的事迹)。

    教材节选的是第一部分,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故事,描绘了蔺相如智勇双全、能言善辩、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思想性格,以及廉颇粗犷坦荡、知错必改的可贵品质,歌颂了文臣武将竭尽忠智、以国家之急为先的爱国精神。

    第二课时

    (三)梳理人物事迹,把握性格特点。

    1.学习“完璧归赵”部分:从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问题(1):课文中,蔺相如是怎样出场的?

    教师明确:蔺相如是在秦国威逼利诱,赵国君臣左右为难、束手无策的矛盾中出场的。课文先写赵国君臣面临的“三难”:秦王求璧,赵国君臣“予”则深恐上当,“勿予”则更恐秦国发难,这是两难;“求人”不得,这是第三难。正是这样层层铺垫,再通过缪贤荐才之举,方使蔺相如露面。露面也仅仅是侧面描写。

    而对蔺相如的正面出场的描写中,他的一番分析,有条有理,有根有据,更为人信服。

    问题(2):蔺相如出使秦国之后,围绕着和氏璧,与秦王展开了一场怎样斗智斗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教师明确:蔺相如使秦,智斗秦王集中显示了他成竹在胸,从容应对的大智大勇,矛盾双方围绕“保璧”与“骗璧”展开了三个回合的较量:

    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献璧之后,蔺相如敏锐地觉察到秦王“无意”偿赵城。章台接见,美人相伴,狂呼万岁,君臣上下,没有一点迎见外臣的礼貌和诚意。蔺相如略施小计,收回璧玉,然后,对比赵王“修敬”和“秦王”倨傲,面责秦王无意偿城,最后以人璧俱碎的誓言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婪的心理,迫使他不得“辞谢”。

    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就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王的虚荣心,一方面考虑到秦王急切不能得璧,被迫接受了条件,于是采取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个回合: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下,援引历史,揭露秦国历朝历代背信弃义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告诉秦王,和氏璧已送回赵国,还把自己的生死安危置之度外,秦王无可奈何。至此,相如取得了“完璧归赵”的彻底胜利,化解了赵王的困窘,打击了秦国的威风,捍卫了赵国的尊严。

    ◇主问题:请从本节课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蔺相如性格的一句话,并说一说,作者是如何让这句话提纲挈领的。

    教师小结:应该是“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2.学习“渑池之会”部分:从语言描写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主问题:这一节,课文是如何体现蔺相如的“智”、“勇”的?

    问题(3):“渑池之会”在记载会场情况时,是怎样分别描写秦、赵两国御史表现的?这些语句,分别表现了双方怎样的心态、谋略?

    教师明确:史官记载渑池之会的情况时,秦御史“前书曰”,而赵御史却是蔺相如“顾召”而书的。只待赵王一鼓瑟,蓄谋已久的秦御史立即上前大书一笔,借以羞辱赵国;而当蔺相如反击成功,需要记载时,却是“顾召”赵御史。“顾召”即回头招呼,可见,赵王君臣在秦国君臣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一筹莫展,目瞪口呆,甚至到了该记载时,赵御史尚在云里雾中,须待相如回头招呼才恍然大悟。此外,“顾召”也同“前书”构成了三层对比:一是秦赵双方实力和智谋的对此。秦蓄谋已久,奸诈阴险;赵呆若木鸡,不知所措。二是蔺相如与赵君臣应变能力的对比。赵君臣手足无措,怯懦无能;蔺相如有胆有识,智勇不凡。三是蔺相如与秦君臣智谋勇气的对比。秦君臣傲慢霸道,蔺相如随机应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问题(4):“渑池之会”在记载秦赵君王会见,以乐助兴的内容上,各用了什么词语?有怎样的不同?

    教师明确:在记载内容上,秦御史着一“令”字,蔺相如则用一“为(wèi)”字,体现了不同的含义。“令”者,威逼也,不得不为;秦国君臣依靠其强力威压,置赵王于优伶之地,逼迫赵王就范。赵王几近优伶,颜面丢尽!“为”者,替也,给也。非为威逼,主动请击也;非为人请,自愿为之也。蔺相如挽狂澜于既倒,反令秦王击缶,缶乃市井盛酒浆之瓦制容器,其为乐器,则质量劣、品位低。秦王无奈,击缶助兴,已是等而下贱!两个动词,也意蕴丰富。一个是“鼓”瑟,一个是“击”缶;一个是被逼无奈,一个是死皮赖脸献丑。可以说,秦国君臣满盘皆输!

    问题(5):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

    教师明确: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一句话,改变了他的念头:“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因为在这里,蔺相如交代了两个事实,作了一个暗示。两个事实是:一、两人五步之距,秦王已成蔺相如的人质;二、在秦王面前,敢“以颈血溅大王”的人,是一个生死已经置之度外的人。其中的暗示是:我要与你同归于尽!勿庸置辩的事实,凌厉明确的暗示,使秦王除了服从,别无选择。

    问题(6):在与秦国的多次较量中,蔺相如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教师明确:

    【大屏幕出示:时代背景】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秦国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前283年,秦军伐魏,兵至大梁,燕赵救之,秦军撤去。但由此,秦人生发怨赵之心。由于当时的赵国尚有相当强的实力,且有齐、楚、燕、魏、赵等大国首尾相救,所以秦国不能以主力对付赵国,只能施以蚕食瓦解、威逼利诱之策。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着楚国,所以它虽对赵国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也不敢轻举妄动。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时,能够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赵国能挫败秦国的阴谋,此点背景相当重要。

    另外,“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等语句,说明,赵国早已预见了事态的严重性,也早已充分做好了军事和人事准备。这也是赵国能挫败秦国阴谋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为了国家的威望和利益,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是更重要的因素。这再一次证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

    3.学习“廉蔺交欢”部分:从写作手法中,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主问题:这一节,是怎样体现廉颇、蔺相如的“智”“勇”的?

    问题(7):“负荆请罪”这则故事,是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划蔺相如形象的?

    教师明确: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作者以廉颇的居功自傲、心胸狭隘,反衬蔺相如的豁达大度、顾全大局。廉颇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战之大功”,鄙视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蔺相如在与舍人的对话中则说:“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这时,作者又以廉颇重视军事斗争,轻视外交斗争,反衬蔺相如的见识卓尔不群,等等。这样,可以使主要人物蔺相如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所有这些说明,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大屏幕投影显示蔺相如的“智”和“勇”:

    知人论世之智,随机应变之智,争取主动之智;

    不畏强暴之勇,不怕牺牲之勇,隐忍退让之勇。

    这里的“智”,是大智若愚的“智”;这里的“勇”,是大勇若怯的“勇”。

    (四)联系前后课文,总结写作手法。

    问题(8):课文中的三个故事,都提到了蔺相如,那么,塑造人物的手法是否相同?

    教师明确:以上,我们抓住三个故事,各有侧重地解读了司马迁描写人物的艺术。“完璧归赵”注重在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中刻画人物;“渑池之会”注重用简洁平实、凝练传神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廉蔺交欢”注重在对比、反衬中凸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其实,三个故事中,这些表现手法的运用不是截然分开,相反,司马迁非常注重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语言出彩,比比皆是;矛盾冲突,营造起伏;对比反衬,贯穿始终。我们在欣赏作品时,既要相对集中,突出重点,又要整体着眼,前后勾勒,以求对人物形象有一个充实、完整的理解。

    (五)布置课后作业,提高鉴赏水平。

    问题(9):试以“完璧归赵”为例,分析司马迁的语言艺术(或对比反衬手法的运用)。

    教师明确:

    可体会语言之美。如“相如持璧却立”的细节描写、秦王群臣“相视而‘嘻’”的一字传神之妙等。

    可体会手法之美。如在秦廷之上,秦王的计拙和被动,与蔺相如的机智和主动,形成鲜明地反差和对比,更显蔺相如的智勇过人。

    第三课时

    (六)继续分析文本,学习刻画人物手法。

    ◇主问题:请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廉颇的段落,分析其性格特点。

    教师明确:总共有这么几处。

    ①首段: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②“渑池之会”部分。“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以绝秦望。’

    ③“廉蔺交欢”部分。

    问题(10):作者一开头就写廉颇,目的是什么?

    教师明确:一是突出廉颇地位之显赫,与蔺相如低贱的出身形成鲜明的对比;且与后文廉颇的宣言“……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形成前后的照应。二是突出廉颇彼时之“勇”,不过是匹夫之勇——好狠斗勇之“勇”。这与后文廉颇的勇于认错之“勇”,又形成鲜明的对比。

    问题(11):课文的中间段落,介绍了廉颇的哪些事情?体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教师明确:一是与蔺相如“计”。表示赵王作为一个大国,不应该示弱、示怯,否则会有损国威。二是与赵王诀别,为不测的后事做周全的安排。这显示了其远见卓识和驾驭全局的能力。正是因为拥有这种大局观,后文的负荆请罪、勇于认错,才有思想基础。这也是一种伏笔。三是“盛设兵以待秦”,竭力做好军事准备,使秦国在渑池之会会场外,毫无可乘之机,不敢轻举妄动。

    这些事例,体现了廉颇的能力、眼界和胸怀。

    问题(12):渑池之会中,赵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是否完全归功于蔺相如一个人?换句话说,廉颇是否也有功劳呢?

    教师明确:蔺相如有外交之功,这是大家看得到的。但是,这种外交上的胜利和斗争中的底气,应该源于强大的军事实力。就在蔺相如在渑池唇枪舌战的时候,廉颇带领着强大的赵国军队,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仅从“秦不敢动”这一句,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廉颇是有功劳的。不过,这种功劳,往往被世俗所忽视。

    问题(13)廉颇看不起蔺相如,有哪些原因?这种认识为什么不对?

    教师明确:一是把军事贡献(攻城野战)看得比外交贡献(口舌)要大。二是觉得蔺相如的出身低贱。新时代的高中生,生活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社会,理当一点就懂。在此不赘述。

    问题(14):面对廉颇一时的错误认识,蔺相如有哪些言、行,以避其锋芒?最终促成廉颇感到羞愧,勇于认错的,是哪一句话呢?另请从中归纳《史记》写人物的特点之一。

    教师明确:

    有以下行动,如:“不肯与会。”“常称病,不欲与廉颇阵列。”“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有以下言语,如:“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促成廉颇改悔的,应该是:“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境界。

    教师小结:

    《史记》写人物的特点之一,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班固)

    问题(15):《史记》中的人物塑造,历来备受名家的赞赏。请分析文本,看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

    教师明确:

    ①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形象。

    ②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

    ③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④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⑤适当地运用悬念、虚实映衬等写作技巧。

    (七)总结课文学习,提升自身智慧。

    问题(16):学习了课文,你对蔺相如、廉颇有什么认识?你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

    教师明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问题(17):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两人可能会说些什么?请想一想,并写出来,准备交流。

    教师明确:言语应该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等特点。

    (八)阅读课外材料,拓展文本理解。

    问题(18):请对比阅读《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明代王世贞著,此处略),看看有什么新的体会。

    高中语文教案 篇10

    【训练目标】

    1、通过写作训练,了解随笔的文体特点,掌握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以及说明性随笔的基本写法。

    2、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和观察能力,并对之进行深入思考,努力使随笔具有深邃的思想。

    【知识技能】

    随笔,顾名思义,至少有随时笔录和随意运笔两重含义。今天的随笔,既有传统随笔的影响,也受到了西方随笔的启发,经鲁迅、周阿人、林语堂、梁实秋、丰子恺等散文大家的拓荒,当代老中青作家不断的辛勤耕耘,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体风格。在很多时候,随笔是个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个性的表现舞台,常常流露出一种自然美。

    但随笔并不是一种随意抒写的文体,写作时也有一定的规范。它往往从生活中和书本中得题,多为信手拈来,借题发挥,顺势点窜,视野比较开阔;谈天说地中传出深刻独到的人生体验,左右逢源的渊博知识。他的思路绝不拘泥于某一点静观不动,而如行云流水般运动不止,条理畅达;它的语言幽默机智,平易轻灵,有谈话风,家常味,如长者闲嗑、朋友晤谈。它没有正襟危坐、一本正经的作文架势,也没有,至少表面上没有精心剪裁、苦心推敲的经营。其文思常常如“风吹林响,泉激石鸣”,即兴而生,不求自得;其行文如汩汩山泉,顺势而下,意到笔随,不拘一格;其题材可大可小,其篇幅可长可短,顺势而成,发乎自然。

    一、注意感悟生活,以保证随笔的质量。

    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一滴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全身的清凉;一朵花,让我们知道生活的丰富;一缕阳光,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而这些正可以触发我们创作的灵感,正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正是我们感悟的种种对象。在感悟时,一要注意观察。这里所说的观察,不是那种走马观花,而是仔仔细细地“审视”,要用心去感受所观察对象的形、色、声等,使之成为心灵的一部分。其次,要注意深入思考。我们仅仅看到某一个对象,并不是真正地感悟,而是要对观察对象进行体验、咀嚼、思考,也就是要不断地问为什么,并一一回答出这所有的“为什么”,这样,就可能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特殊到一般,写出其中的深刻内涵,人物也可以表现得很丰满,小角度可以展现全局,小细节可以尽显本质。例如下面这篇文章:

    孔雀河

    孔雀河是一条东西流向的河。如果"追根溯源",它的上游要从发源于北天山深处的开都河算起。开都河由西向东,注入焉蓍盆地的博斯腾湖。孔雀河则从博斯腾湖出发,先向西南拐了一个小弯,为库尔勒、尉犁两个城市送去沙漠甘露,然后掉头向东,一直沿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缘东去,最后注入罗布泊。

    新疆这地方,有水就有好风光。"开都河——博斯腾湖"是一条银线坠着一颗明珠;"孔雀河——罗布泊"又是一条银线坠着一颗明珠。这上下两个半截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水系,孕育出了古代北丝绸之路的繁荣文明。

    这水系的上半截,"开都河——博斯腾湖"一线,如今仍有绮丽风光。去年,我曾进入天山深处,在巴音布鲁克草原见过开都河上游的迷人景色,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开都河像一条银色飘带,在尤勒都斯高山盆地内盘旋,那仙境般的画面常在电影、电视中见到。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古称"西海"。东西长约70余公里,南北宽约20—30公里不等,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青海湖比它大,但青海湖是咸水湖。不过,博斯腾湖也并不是纯粹的淡水湖,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半边是淡水,半边是咸水,只是淡水区域大于咸水区域而已。有了博斯腾湖,才有富庶的焉蓍盆地。湖中有鹭、鸥、鹳、鸬鹚

    高中语文教案 篇11

    篇一:《沁园春·长沙》教案一、教学设想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抓住关健词语,理清思路

    3、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毛泽东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二、教学过程(用两课时)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1、简介词的有关知识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 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如沁园春是词 牌,长沙是标题。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词的分类: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3、介绍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 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毛泽东看到了革命 力量,看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而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

    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 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4、指导朗读听录音朗读→学生诵读→教师指正。

    诵读提示:“看”、“忆”都是领字,读时两字后要稍作停顿,以突出它们的作用。看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忆字所控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舸gě怅chàng寥liáo廓kò遒qiú遏â

    5、教读词的上阙:

    a)词上阙的分析:

    上阙开头三句为“起句”,中间七句叫“铺叙”,最后三句叫“煞尾”或“小结”;下阙开头两句称“过变”或“换头”,下七句是“铺叙”,最后三句是“煞尾”。这首词以“长沙”为题,不妨看成一篇记游之作,那么作者是如何记游的呢?

    b)教师范读前三句——“起句”:

    (1)、问:作者在这里向我们交代了此游的哪些情况?

    (2)教师点拨:前三句的词序和同一般词序不一样,这是为了适应诗词格律的要求。学生调整语序,说出大意。

    其正常顺序应为: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其大意为:在深秋时节,年轻革命家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深情凝望着湘江水滚流北去(心头翻腾着无 尽的遐想)。

    板书:独立寒秋图:点明时间、地点、环境

    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3、教读中间七句——铺叙

    1、诗人看到了什么?“看”字统领到哪一句?(中间七句)

    2、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物,由点到面)

    3、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

    近观:江中→水碧船急驶俯视:水底→鱼儿轻快畅游。

    4、哪些词具有表现力?

    明确: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本指鸟盘旋的神态);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5、诗人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诗人通过远眺、近观、仰望、俯视到的红叶、绿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出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6、此时,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明确: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7、词的寒秋景物有无过去一般旧诗词中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

    明确:无。原因在于词中的秋是活泼的、美好的。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也在描绘中蕴涵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学生默读这七句,并想象作者描绘的图景,配合展示多媒体图片

    D、通过对本段所写秋景和古人笔下秋景不同情调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比较:古人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景描写,萧瑟惨淡,情调悲凉低沉。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则生机盎然。

    小结:“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

    c)教读最后三句——“煞尾”

    (1)、指名说出大意:

    面对广阔的宇宙,作者深深思索,向苍茫的大地发问,这一切升沉究竟由谁主宰呢?

    (2)、教师小结:

    这是作者由观览景物进入理性的思考,是“独立”的必然结果,也是一个满怀革命理想,充满必胜信念的革命家向旧社会,旧秩序的挑战!

    上片中,作者记游、写景、思索,面对生机盎然的秋景生发出慷慨激昂的情感,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片,作者则回忆了往昔的“峥嵘岁月”,并含蓄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二、阅读“起句”:

    2、将这两句恢复成正常的语序。(提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携百侣来游。)

    3、小结:这两名是作者总写过去的日子。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放投影片,补充事实,印证词意: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

    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

    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 年9月,诗人印发反袁称帝的小册子;

    1919年底组织和领导湖南驱逐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这首词用诗的语言形象地概括了那段往事。

    从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中,我们联想到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忆其事,我们看到的既非古代书生

    3、总结:这七句是作者对往昔岁月的分写。

    1、指名说出结尾三句的意思:还记得吗?我们当年曾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激起的浪头阻止了飞快行驶的船只!(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浪头阻止了飞快行驶的船只的时候,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为处境险恶。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 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升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 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 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大意是: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峰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这里,诗人从上片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 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 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 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篇二:《过秦论》教案一、开场白:

    我说课的题目是《过秦论》。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和《汉书》等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到考试前只是盲目做题,考试时全凭猜测,越是这样越是缺乏兴趣。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之所以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来评价司马迁的《史记》,是因为司马迁的《史记》把历史与文学很好地融合了起来,给我们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边缘艺术境界。我们把司马迁的文章既可以当作历史著作来读,又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读史,使我们在形象、具体的文学氛围里感受到了历史的苍凉与凄美;读文,又使我们在抽象、概括的历史王国里感受到了文学的严肃与深沉。这种二元化的收获,不正是未来的教育趋势吗?所以,历史教学理应融入文学、哲学、美学等多元因素,使历史成为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使学生在文学的形象中认识历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 仁政的意义 (设计依据:高一阶段,学生文言知识体系尚待完善,对古代历史散文接触不多。因此,教学中要进一步增加文言知识积累,并通过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历史散文的能力,养成思辨的习惯。)

    五、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1.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本课的教学难点为: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设计依据:从学生文言知识薄弱的现状出发,与高考中文言知识比重比较大相结合,主要为学生阅读其它的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能力)

    1对联导入法,2提问讨论法,3 讲练结合法,4、及时背诵法

    本课分两课时完成:本说案主要是针对第一课时第一课时的要点是:了解作家作品,识辨课文中通假字,前三段的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第二课时的要点是:解读后两段的文意,详细深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设计依据:《过秦论》篇幅较长,文言知识较丰富,文章内涵丰厚,因此我设计用两课时教学本文。)

    八、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一副对联 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 *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设计依据:用对联激活教学,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加导入新课,通常从旧课入手,或介绍与新课有关的作者和背景。而我在教学导入中,引述相关对联却收到了比传统导入要好得多的效果把贾谊与屈原相提并论,让学生在未读《过秦论》时,先了解贾谊文章的历史地位与文学价值,很快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简介(为理解文章作铺垫)

    1、作者: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新书》十卷。

    2、背景: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设计依据;了解战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整篇文章内容)

    (三)、老师给学生放《过秦论》的录音,边听边让他们找出本课的生字词,听完之后老师提示一些生字的读音并加以强化,尤其提醒学生在通假字的问题上不要出错)腴(yú)轸(zhěn)镞(cú)笞(chī)恬(tián)藩(fān)瓮(wèng)牖(yǒu)孝公既没(mò)召滑(shào)俯首颈系(xì)践华为城(huà)劲弩(jìng)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蹑足行伍(háng)将数百之众(jiàng)度长絜大(duó)比权量力(liàng)万乘之势(shèng)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制其弊(通“敝”)陈利兵而谁何(通“呵”)倔起阡陌之中(通“崛”)赢粮而景从(通“影”)(设计依据:根据高考对常用字词的要求,注重平时的积累,紧随高考关于字词的脉搏跳动)(四)、疏通文章的前三段,在老师的点播下,让学生讨论并提问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疏通。(让同学们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并联系文言文的特点总结常见的文言现象。 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制其弊(通“敝”) 陈利兵而谁何(通“呵”)

    2古今意义: 例句古义今义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黄河水道的通称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崤山以东 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 盾牌 使船前进的工具

    3词类活用 A、名词的活用 例 句 活 用 类型 释 义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 B、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 逃走的人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动用法使……灭亡(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 C、形容词的活用 例句 活用 类 型释义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使……弱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使……愚蠢(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

    4一词多意结合课后练习题,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①制(例句出处释义)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齐桓晋文之事》制作、缝制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过秦论》制服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规模

    ②亡(例句 出处释义)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过秦论》丢失、失去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设计依据: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最有效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积累的最好办法就是归纳总结然后在记忆,把文言文中的若干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归纳起来,进行理解记忆。来提高自己的文言素养。转化,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能力,即在阅读归纳理解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①合从( )缔交 赢粮而景( )从 因利乘()便 万乘( )之势 ②王侯将相宁( )有种乎宁()静乐()毅安乐() ③翟( )景 墨翟( ) 召( )滑 累召( )不应 蒙恬( ) ④逡( )巡 鉏耰棘矜()矜()持度()长絮()大 度()德量力 内立法度( ) (设计依据:巩固读音,夯实基础) 2背诵文章的第三段:(在理解的基础上及时背诵,提高记忆效率) 3熟读全文,理解文意,试着背诵文章的后两段。(加强课后的复习和课前的预习,提高课堂效率,扎实文言知识)

    十、 板书: ――――― 始强 (内、外) 【 攻】 ――――― 日强 (缔交结盟) ――――― 极盛(废道焚书)通假:衡(通“横”)从(通“纵”) 弊(通“敝”) 何(通“呵”) 倔(通“崛”) 景(通“影”) 古今意义:河山东橹活用:名词动词 形容词一词多意:制亡

    说课是指在教师授课之前,让教师说课标、说教材、教学过程,说教法、学法及其理论依据,口头表述一节课的教学设想的教研活动。显然,说课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一节成功的说课,不仅层次清楚地说明了这节课怎样教,而且简炼精辟、顺理成章地揭示了这节课为什么这样教。本文就如何使说课更深刻、更生动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搜集和选用材料是使说课深刻生动的根基

    课题确定后,你的说课能否深刻、生动,从而吸引人、说服人,那么材料的搜集和选用是最关键的一步。否则,说课的内容不充实,只能显示出一种浅薄,而缺乏一种厚重感。应依据哪些标准?选取哪些材料呢?

    1.教学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教参对教材内容的分析。

    2. 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原则。

    3.学生的起点行为情况。这包括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情况。

    4.为了突破或分散本节难点,而需要的有关铺垫材料。

    二、削枝强干,锤炼说课内容是使说课深刻充实的保证

    说课的显著特点在于说理,即内容与说理的有机融合要体现在整个说课过程中。这样,靠内容的充实和环环相扣,使说课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深刻性。要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必须做到“说主不说次”、“说大不说小”、“说精不说粗”。所以要对说课的内容进行锤炼,削枝强干。怎样锤炼说课的内容呢?

    1. 要具有清晰的结构

    能抓住听者心弦的说课,必须有一个经得起推敲的逻辑结构,要在注意把握教材自身内容联系的条件下,组织好说课的结构。

    2. 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实际,从知识、技能、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果说教材是说课的“血肉”,结构就是说课的“骨架”,那么,教学目标是整个说课的“灵魂”。也就是说,目标确定后,说课的整个安排,一切一切都要服从于教学目标,目标不能虚晃一枪,不能和教学内容脱节,还要具体、明确而全面。

    3. 要分析准确重点难点

    要结合教材的地位、作用、内容与学生的起点行为情况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尤其要注意分析难点的位置、程度、成因和突破难点或分散难点的关键与措施,以及在难点的教与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4. 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有效,即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选择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尽可能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法,即所选择的教法能和学生心中的弦对准音调,能在学生心中弹奏。另外,教学手段的采取要从正确发挥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出发。

    5. 要设计有目标控制的,有启发性的教学过程

    为了确保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设计教学程序时,从新课引入——归纳小结,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要随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控制,要与教学目标相呼应。也就是说,使教学目标的控制必须落到实处,不搞形式,不搭花架,一锤一音,一步一印。着眼于各个环节去实实在在地完成任务。要依据教学目标对全部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剪辑,逐一“审查”,该详则详,该略则略,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教学过程的设计,既要注意强化目标控制,又要注意具有启发性,要始终面向全体学生,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起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去启发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

    三、组成系统,形成说稿是形成课者思维模式的关键

    将经过锤炼的说课内容按照它们的内在逻辑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整理过程中使内容与说理有机融合,体现在整个说课中。这个过程,对于准备说课的老师来讲,是对其大脑组合能力的锤炼过程。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认识能力的深化,尤其是对某些现象作出本质的揭示,从而使说课显现出雄辩的本质力量和巨大的说服力;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思想的精确缜密、看问题的周详全面,精当恰切;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思路之敏捷,可以随时捕捉一些现象迅速组合在说课的主体里,使之骤然生辉,发生效应;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情感的丰富,对学生对事物所含的情愫体察入微,移入字里行间辅助理念,以情感人;它需要而又使人得到的是逻辑的力量,把一节课的教学,如茧抽丝,层层剥落,展现内涵。总之,它需要说课者能加工处理成说课的各种要素,并使之相互关联容纳于说课范畴和轨道之中的思考能力和方式、方法。这种能力和方法是在说课讲稿写作实践中形成和练就的,所以组成系统,形成说稿对于形成说课的思维模式起着关键的作用,也从而可使说课更加深刻、更加熟练。

    四、 恰当的使用视觉材料是使说课生动精彩的阶梯

    并不是说课者在形成了说课的思维模式之后,他的说课就一定会精彩了。当然,说课者的语言(音量、音调、音速)及非语言(表情、目光、姿势),都会影响说课的效果。应当强调,光靠说者单调的说,听者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难免不“走神”,要抓住听者的注意力,调动听者的兴趣,刺激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被说明接受,可灵活采用视觉材料恰当的组合在说课的主体中,将会使说课呈现生动、精彩的局面。

    统计表明,听者如果仅使用其听觉的话,接受的信息在3小时后仅能保持70%,3天后仅能保持10%;听者如果仅使用其视觉的话,其接受的信息处理3小时后只能保持72%,3天后,却还能保持20%;但听者如果结合使用视觉和听觉的话,其接受的信息在3小时后能保持85%,3天后仍然能保持65%。可见视觉材料在说课中的重要性。所以在说课前还要设计出使用视觉材料的时间、手段。如将板书、投影仪、演示、实验、特制的复合投影片,不同颜色的图片、图表、直观教具,实物或实物图的展示,多媒体等等,恰当的组合在说课中,可促进听者思考,诱发听者的参与意识,使之跟着说者的思路去理解说课的内容,从而会取得最佳的说课效果。

    总之,只有有了这样准备充分的说课,才能使您的说课既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又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实、深刻、熟练、生动,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说课中应遵循的原则

    说课是教师用语言表达具体课时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也就是一位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系统地说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以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形式。它是教师自身表态思维活动及心理、生理活动的综合体现,是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理论的再学习、再深化、再提高的过程。作为说课者不仅要说出“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怎样教”和“怎样学”,更要从理论的高度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教和学生为什么这样学。因此,说课不仅能反映教师的教学功底,而且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是教师教学准备情况和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的外观。

    就是要求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整体性地把握教材,要明确所教单元或教学内容在教年级、学期的教材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作用、重难点及确定的理由,充分说明这一点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理清教学中前后知识联系。

    就是要求教师说出教学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理论依据。教学要充分体现“双自主”原则,要具有科学性、启发、灵活性。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体现直观性原则。同时说教材还应突破重点、分散难点、分析疑点的具体措施。

    就是要求教给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会学习、开发智力的目的。说学法要结合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教给学生适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恰当地运用学习方法,实现学习目标。

    它包括简明扼要的板书设计、生动形象地简笔画,过渡自然的教学环节,清晰的教学思路和逐步推进的教学层次。等。

    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课时教学优生学任务及教学对象的实际等几个方面。

    二说课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说课活动的前提

    科学性原则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说课应遵循的原则,它是保证说课质量的前提和基础。科学性原则对说课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教材分析正确、透彻。说课中,教师不仅要从微观上弄清弄懂各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做到准确无误,更重要的是要从宏观上正确把握本节课教材内容的在本学科、本年段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体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B.学情分析客观、准确,符合实际。说课中教师要从学生学习本课的原有基础和现有困难两个方面分层次的、客观、准确的分析学情,为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C.教学目的的确定、符合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教学目的包括本节课的总目标与具体的基础知识目标、发展智能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其确定都要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保持高度一致,并且要有切实可行的落实途径。

    D.教法设计紧扣教学目的、符合课型特点和学科特点、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可行性强。说课中,教师既要说清本节课的总体构想以及依据,又要说清具体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关于重点、难点知识的教法设计的构想及其依据,使教法设计思路清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说课活动的灵魂

    说课是说者向听者展示其对某节课教学设想的一种方式,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不仅要说清其教学构想,还要说清其构想的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的依据,将教育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A.说课要有理论指导。在说课中对教材的分析应以学科基础理论为指导,对学情的分析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对教法的设计应以教学论和学科教法为指导,力求所说内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B.教法设计应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注意到对教法本身的探索、积累与运用,而忽略了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并使之系统化、规律化,因而淡化、浅化了教学实践的功能。说课中,教师应尽量把自己的每一个教法上升到教育、教学的理论高度并接受其检验。

    C.理论与实际要有机统一。在说课中,既要避免空谈理论,脱离实际,“放之四海而皆准”;又要避免只谈做法不谈依据;还要避免为增加理论色彩而张冠李戴,理论与实际不一致、不吻合。要做到理论切合实际,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高度的统一。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有其鲜明的目的。说课活动也不例外。说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说课”这一简易、速成的形式或手段来在短时间内集思广益,检验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研能力,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实效性”就成了说课活动的核心。为保证每一次说课活动都能达到预期目的、收到可观实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A.目的明确。大体上,说课可用于检查、研究、评价、示范等多种目的。一般来说,检查性说课主要用于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研究性说课主要用于同行之间切磋教法;评价性说课主要用于教学评比、竞赛活动;示范性说课同是为了给教师树立说课的样板,供其学习、参考。在开展说课活动前,首先要明确目的,也就是将要开展的是哪一类型的说课活动,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B.针对性强大。这主要是针对检查性、研究性两种说课活动而言。检查性说课一般来说主要针对以下问题: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研能力;研究性说课应主要针对承上启下的课节、知识难度较大的课节、结构复杂的课节以及同科教师之间意见分歧较大的课节等。只有加强了说课的针对性,才便于说课人和评说的准备和对问题的集中研究与解决。C.准备充分。说课前说课评说人要围绕本次说课活动的目的进行系统地准备,认真钻研大纲教材,分析学情,做到有的放矢。说课人还要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

    D.评说准确。评说要科学准确,指导性强。说课人说完之后,参加评说的人员要积极发言,抓住教学理论上的重大问题和教学中带有倾向性、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进行重点评说。主持人还应该将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分歧的问题分别予以归纳总结,以便在教学中贯彻执行或今后继续进行研究。

    4、创新性原则----说课活动的生命线

    说课是深层次的教研活动,是教师将教学构思转化为教学活动之间的一种课前预演,其本身也是集体备课。在说课活动中,说课人一方面要立足自己的教学特长、教学风格。另一方面更要借助同行、专家参与评说和共同研究的良好机会,树立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探索出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说课时应注意的问题

    1、充满激情,亲切自然。

    说课时要精神饱满,充满激情,要使所有听课的人都能感受到激情的感染,使他们从表象上感到说课者对说好这节课的决心与自信心,从而引起听者的共鸣。

    2、摆正说课在学科教学中的位置。

    说课最主要是说出教学方案设计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目的在于引导教师以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运用教育理论的自觉性,它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而非全部。

    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说课的听众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太详细,要重点说出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记忆及创新思维;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4、紧凑连贯,简练准确。

    说课的语言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同行。语言表达要简练干脆,有声有色,灵活多变,前后整体要连贯紧凑,过渡自然。

    5、表现专长,突出特色。

    要说出教材的教法有别于常规的特殊理解或安排,从而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专长和教学成果,突出教学特色。

    篇三:《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以认识论、科学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设计

    1.感知小说的>故事情节;

    2.欣赏杜十娘这个人物形象;

    3.了解拟话本等相关文学常识。

    1.新课导入:播放《杜十娘》歌曲,以激发兴趣;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理清故事情节,编写200字左右的故事梗概。

    3.分析杜十娘的形象。

    ①最显着的外貌特征。(美丽)

    ②杜十娘资助李甲的情节及体观的品质。(善良)

    ③怒沉百宝箱的意义。(反抗)

    ④悲剧的原因探讨。(李甲负心,孙富无耻,封建世俗观念,制度黑暗。)

    二、以存在论、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设计

    1.鉴赏杜十娘形象的人性美;

    2.设计避免悲剧的“良方”;

    3.杜十娘、琵琶女的人格魅力比较。

    1.新课导入,播放《千古绝唱》,歌中引用了六个民间故事以引出文本。

    2.自读课文。讨论:

    ①杜十娘的悲剧与哪些人有关?

    ②你是同情还是鄙夷现实中杜十娘式的人?你会是李甲吗?

    ③杜十娘的悲剧是个人悲剧还是社会悲剧?

    ④你能给杜十娘指一条出路吗?

    ⑤一个民族该让民众树立起怎样的道德观?

    3.比较杜十娘、琵琶女的人格魅力。

    4.写一篇>读后感。

    比较两堂课,从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映看,第二种设计学生的兴趣更浓,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高。第一种设计固然也能调动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整个教学过程略显凝滞,学生学到的是以诸如常识、情节、人物形象的机械认知等知识和概

    念。在此恕不赘述。而第二种设计,学生更多地是站在审美的角度、欣赏的角度与自我与文本人物作心灵的碰撞。

    课堂上,学生们为了拯救杜十娘纷纷开出自己的良方:她“久有从良之志”,希望过一种正常“人”的生活。她自知身份低微,在当时的世俗社会,男人只要有钱就可以随意欺辱她。因此她惨淡经营:七年时间苦心积攒“百宝箱”,希望用“百宝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她之所以不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只不过是不愿在爱情的天平上增加一颗金钱的砝码。就算李甲负心负义,杜十娘大可不必投水,她有青春、美丽,还有金钱,就算独自一人也可以生存下去。她还可以像琵琶女一样嫁作“商人妇”。也可以隐姓埋名像白娘子那样找一个相知的人过完一生。经过讨论,大家逐渐认同:杜下娘沉下江去的不是“百宝箱”,是人性,是道义,是良知,是人心,因为社会容不下这些东西。在那个批俗罗织的礼教的网里,她的投江实在是唤起人性的义举。那悲壮的一幕尽管是凄惨的,却更是美的,留给人间一份至真至纯的情感美。

    通过杜十娘与琵琶女人格魅力的比较,学生更加明白杜十娘比琵琶女有一种觉醒意识,更具人性的光辉。她的死不是软弱无能,不是怯儒轻生,而是一种不屈人格的体现,是向那个社会、那个时代发出抗议的最强音,成就的是一曲千古绝唱!一位学生在课后的读后感中写道:

    到此为止,说的都是文学鉴赏方面的的内容。若她们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又会抱怎样的态度呢?当老师的问题一提出,我就呆住了,我从未思考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文学是文学、生活是生活,进入故事情节是投入,走出来就为了考试。却不曾想过扣心自问,叩问自己的心灵,难道我们付人生的痛苦感受已经麻木?

    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应特别考虑学生的人格发展及学科特点,落在人的内心发展上,落在对人格的魅力、人性的含义的深层理解上,捞起失落已久的人文“百宝箱”,我们的语文才有阳光灿烂的日子!

    高中语文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解题。

    2、理解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用法。

    3、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体会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治学处世皆须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

    积累卒、文、道、名、奇、舍、穷、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掌握虚词者、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程序设计:

    (一)课题导入及解题

    导语设计: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等等,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哪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哪些思考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解题:(展示课件)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二)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的读音。(课件展示字的读音)

    2、听录音范读,初步感知课文。

    3、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三)研读第一、二段

    1、研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平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平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研读第三、四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研读第四节段

    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二)讲析第五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三)指导背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课堂巩固练习题

    做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第二题。

    (五)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 (山 院 洞 碑) 仆碑(1节)

    (1、2节) 游洞 (前洞 后洞) 后洞 (2节)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 (3节)

    (3、4节)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 (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高中语文教案 篇13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总结1

    在刚刚结束的一学年中,我担任高三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回顾有欣喜、有遗憾、有收获、有不足。

    一年来,我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求自己,恪尽职守,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完成了教学任务。

    为了能使教学工作卓有成效,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有效的知识和技能,我认真研读了教学大纲,并买了些教学辅助资料,及一些语文工具书籍。同时加强与其他语文老师的交流,认真研读他们的教案、教学心得。抽空去听其他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并认真、详细地做好听课记录。平时,我还注意查阅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做为教学备用资料。在上每节课之前,我尽可能从网上、报纸、书籍上搜集相关的资料,结合本校学生情况,认真备好课,设计好教案。同时,针对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反应在课后写好教学反思,总结每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方便今后的教学。

    教学方面:认真研究各课改省份高考题,认真研究高考精神,认真组织备课组进行复习研讨,认真制定第一轮复习计划。

    在正式展开复习之前,我针对20--年高考的新形势,认真研究20--年考纲和考试说明,重点关注海南、宁夏省份的新课程改革。同时深入领会参加的市里的调研活动,争取把新高考要求落实到每个专题中。认真参加语文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每个专题都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再深入领会,细心吸收,精心选题,根据生情校情学情,制定工作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完成。

    在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以下方面的提高:

    第一,对语文科目的兴趣

    在吸收他人经验及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尽力改变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填充式教学方法,按照新课程标准,在课堂上通过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相贴近的问题,以启发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状态,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接受知识。并适当地及时地鼓励、表扬学生的表现,肯定他们的回答,让他们从回答问题中树立信心。还通过设计一些与现实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探讨。这不但刺激他们的求知-,让他们在探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而且还让他们从中体会学习语文更应把视角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从而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他们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

    第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习科目多,学习内容量大,所以平时阅读书籍、报刊、杂志等较少,这就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有选择的向他们推荐一些书籍,并提出有效阅读的要求,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以提高他们阅读理解的能力。而在课堂上,注意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后回答问题,并适当地引导,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学生写作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人在平时常布置一些简短的小作文,并在课堂上当场完成。小作文的内容多是些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写起来也容易。

    高三的教学任务重,责任大,虽然一年的教学工作顺利结束,但是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各知识板块的复习安排上,时间的分配不够合理、科学,基础知识的复习占用了太多时间,致使后边的重要内容,即阅读及写作部分,进行的紧张而显杂乱,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汲取教训,以期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①大量讲述;②大量训练;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

    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

    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②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我以为,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应该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

    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①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②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③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④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⑤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总之,自踏上教师这一岗位以来,爱岗敬业,一直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虽然经过努力取得一些进步,但在教学水平及经验上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仍须努力学习,从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能力。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总结2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3、14、15班的语文教学。随着这一学期的结束,我的语文教学阶段性任务也圆满地完成了。回顾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现对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研究教材与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开学初,我即认真地研读新课标与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以此为据,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教材,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

    二、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经过自己课余对新课标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我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这样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四、每篇课文教完后都布置作业,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每篇课文教学结束后,都根据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布置作业。作业有字词抄写,课后拓展,小作文等形式。对作业的批改,我一直坚持全批全改,这样才能对学生知识落实情况有更好掌握,随时调整教学。

    五、做好师生帮扶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学,我便制定好师生帮扶工作计划,切实将师生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大大地被调动起来,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风气较以前有明显的变化,以前是\"要我学\",现在是\"我要学\"。通过不断的加强训练,老师帮助学生获取一个个小成功,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利用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只要有征文比赛,我就让全班学生都写,再挑选出优秀的作文进行参加。这样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有了一定的提高。

    七、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我每周准时参加语文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在研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听课,评课,本学期平均每周听课一至二节,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回首这一学期,我收获的相当多,但是我的教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仍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够等。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吸取组里教师一些好的教学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提高。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1班和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1班是理科实验班,6班是理科普通班。虽然两个班的层次不太一样,但在语文学习方面,却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语文兴趣偏低,信心不足。教学过程中,我本着“教有耐心,教有定法”的原则,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从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和欲望着手,坚守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想方设法开展各种语文教学活动,坚持“每课能得、每课必得”。在使用教材过程中,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回顾半个学期的教学过程,感慨多多,收获多多,现将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开学初,我认真地研读新课标与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以此为据我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教材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传统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教学过程,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重视文言文教学。

    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把学习重点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指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庄子》的学习,帮助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并强调对古诗文名篇的记诵,补充有关文言知识,巩固文言文阅读的知识基础,并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四.及时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每篇课文教学结束后我都根据班上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布置作业。作业有字词抄写、课后拓展、高考热身、小作文等形式。对作业的批改我一直坚持。全批全改才能对学生知识落实情况有更好掌握,并且可以据此随时调整教学。

    五.利用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

    本学期,我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活动,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只要有征文比赛我就让全班学生都写,再挑选出优秀的作文进行评比。推荐学生阅读《名著导读》和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帮助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课外阅读活动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不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积累和素质,极大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积极参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每周,我准时参加语文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在研讨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听课、评课本学期平均每周听课一至二节,并注意学习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

    七.教学反思。

    回首这一学期,我收获的相当多。但是,我的教学工作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仍摆脱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够等。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工作,在以下这些方面多加改进。

    1.在课堂上还要要更加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想多说多练。

    2.进一步将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思维和理解能力。

    4.和学生多进行交流,特别是给学生强调一种意识,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要多读多记多写,切莫想一口吃个胖子。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完善我的教学工作。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总结4

    自进入高三下学期以来,师生的共同压力更加大了。特别是为了完成本校本年度的高考目标,同仁们深感肩负重任,因而更加地努力工作,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以往,先将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上学期我们主要进行了语文高考复习的第一阶段,稳扎稳打,对高考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要面面俱到,即使没有涉及到的,只要和高考有关的,仍有复习的必要。备课要细,上课要实,作业要精,补漏要勤,检测要有针对性。为学生形成知识的系统做准备。本学期要进行的是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是知识的网络系统阶段。以专题训练为依托,以第一轮复习为为基础,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以专题促归纳,让学生对所有考点的知识心中有数并自我成体系。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归纳。第三阶段是模拟提高阶段,主要是进行“东三省”的三次模拟考试。在模拟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必须精讲,而且坚决不再留任何尾巴,不把遗留的问题带到下一次的考试。

    我所教的两个班级,语文基础相对较差,而且是部分学生根本不重视语文学科学习,我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尽管如此,我对学生依然是不抛弃、不放弃,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学语文,让他们认识到语文对于他们的高考的重要性。

    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堂质量

    大部分学生总觉得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高考语文成绩完全靠运气,而且到高三,各学科大量的做题,势必给可怜的语文学习带来了没时间做语文看语文的局面。语文教学在夹缝中求生存,只能在课堂上要质量,要效率。努力为学生学语文、自己教语文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学习环境。

    二、营造民主课堂。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课堂上多关注语文弱科同学,给他们精神鼓励,让学生在自信的阳光下成长,学习。对各班成绩优秀但语文总拖后腿的学生,利用课余和周六时间帮他们扫除学习中的疑问,耐心的讲解以此打动他们,激起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收到良好效果。善于捕捉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方面的某一闪光点,以此增强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提高效率,上好讲评课

    进入高三,面临着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等一系列困难,学生的复习训练也很多,但我们不能因为时间紧就忽略训练和试卷讲评的过程。我认为认真抓好讲评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讲评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是高三复习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讲评前认真分析试卷,有明确的目的性;讲评过程引思路、给时间、讲技巧、富有针对性;讲评后,引导学生领悟小结,注意深化巩固,突出实效性。

    其次,讲清试题的角度,即是怎样来考的,如,试题自身是给一篇科技短文选择题,实质是考查文章作者的思想倾向,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再如,以变换了的种种说法,考查对句意或文意的理解;文言文中,以句间关系的理解,考查翻译能力(即翻译时加上什么样的关联词)……

    第三、讲清解题规律或方法。如判断语句是否有语病常用三种方法:语法结构分析法、逻辑事理分析法和表达效果分析法。

    第四,纠正错误务必落实。对于教师而言,要了解学生错在何处,为何错,哪些学生错,有针对性地改进复习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要求答错的学生要找出答错的原因,并改正,掌握避免差错改正错误的规律。

    第五,要讲究拓展。某题考查某内容、某种角度,同样的考查内容,还可以从哪个角度考。同样的要补充,有些变化的更应补充。这样,即可以以一定的量的重复,加上一定的变化,来增强对此一类题的理解,做到练一些题,通晓某一类题。对于学生而言,还可以自选课外题,以拓展对某一类题的范围、考查方式的认识。另外,还特别注意在讲评中坚持正面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促使成绩较好的学生看到差距,向更高远的目标奋进;引导成绩较差的学生总结教训,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批评、指责、扬一批人压一批人,或者以“高考题比我们的练习更难”相威吓,都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负面效应。

    四、瞄准高考,狠抓常规,注重平时积累

    语文学科是一门特别注重积累的学科,很少有人能够不真抓实干就能取得成功。进入高三我布置了学生以下几项常规性工作:按照高考考纲,每天积累易读错、写错的字词5个,成语1个;每个月除常规考试外额外完成习作一篇;坚持在每节课前五分钟开展诗词赏析或演讲成语故事或介绍名句等小活动,通过这三项常规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同时发展。

    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总结5

    在这一学期中,我立足学生,立足教材,立足高考实际,密切关注相关信息,使自己的学习、复习能够紧跟最新形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20--年高考,我们信心百倍。现将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县教研室和学校高三语文复习精神,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

    开学初,针对高考的新形势,认真研究考纲和考试说明,争取把考试要求落实在每个专题中。整理归纳,精心选题,重点突出,忙而不乱,稳扎稳打。针对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的实际情况,制定新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确保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工作踏实有序。

    二、研究学生实际情况,了解现状,摸清学情,力争把目标落到实处

    认真分析上学期的学生成绩,找出薄弱环节与存在的问题,与学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与学双方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管理,从四个方面落实教学任务:

    1、细化内容。

    化虚为实,化大为小,每节课要求学生干什么,都有明确的目标,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认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力争把目标落到实处。

    2、序化训练。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练习上做到训练有序,合理安排各个考点的训练思路、训练内容,做到层层深入,不断推进,反复强化。

    3、量化分析。

    对平时的每次练习、考试,我们都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认真统计分析每个学生答题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中的软肋,确定下一步的教学思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4、深化辅导。

    课后辅导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一环,尤其对后进生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我们针对学生的学情,主动找学生交流,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三、狠抓薄弱环节,挖掘新的增长点,向规范训练要成绩

    1、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长短线结合,对字音、字形、词语、病句等内容在第一轮复习之中,穿插在各专题的复习中,进行不间断的训练,反复抓,抓反复。

    在穿插复习的过程中注意精选题目,做到短平快,尽量不影响专题复习的正常进行。

    2、文言文复习:要求学生把学过的课文再对照注释,认真地看一遍,让学生利用熟悉的知识积累文言文的感性材料,培养文言文的语感,师生共同归纳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诗歌鉴赏复习:分三步进行复习

    (1)进行题型示例,精选出诗、词、曲鉴赏题作为例子,让学生对这类题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消除其神秘感。

    (2)把诗歌中常见的意象、表现手法等整理出来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领悟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其思想感情,把握其表现手法。

    (3)归纳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理清鉴赏思路,注意答题的针对性和完整性。

    4、努力创设语文学习氛围:尽可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能力。

    要求学生坚持练笔、积累材料。注重作文实战训练,认真选题,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导,在卷面、书写、标点等方面严格要求。

    四、关注高考动态,广泛搜集有效信息

    重视信息的搜集,经常利用手头上的报刊、电脑网络等资源,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合。同时还与兄弟学校保持联系,及时沟通,共同探讨,不放过一条有价值的信息,让有效信息能为教学服务。

    五、我的心得

    在高中教学方面,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这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本学期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一名好的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有有耐心、爱心。要把理论和实践想结合,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多参加教研活动,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取其精华,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而且作为新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我们教师自身要深刻理解课改精神。

    【高中语文教案13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