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3篇
  •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22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3篇。

    老师会根据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成教案课件,需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份教案课件。 设计精良的教学课件可以有效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大家是不是在为写教案课件发愁呢?我们为您搜罗了“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的相关资讯供您参考,下列内容仅供参考请大家仔细阅读!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 篇1

    从广义上讲,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形成、建立数学概念过程中所亲自进行的动手、动脑、动手等一切操作活动,它贯穿与数学教学的始终。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活动一般分为两种方式:课堂实践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以解决单一知识为主,内容一般在课堂上完成;课外实践活动的范围比较广,主要用于多个知识点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活动实践较长。

    它的内容的选择和活动方式的设计应加强思想性,提高知识性,突出活动性,增强趣味性,注意普及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教师设计实践活动一般要从紧密联系教材和学生生活来考虑,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动手做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解放学生双手,让学生动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截一个几何体”时,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割正方体、圆柱体等,从而观察并体会到不同截法所产生的不同截面,再结合动画演示,老师只要稍加指点,学生便可以清楚理解和掌握,使学生不再对所学的知识死记硬背;在教学“变化的鱼”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将坐标不断变化过后的图形一一绘制出来,然后对比并观察图形的形状和位置有何变化,从而抽象出坐标变换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学习“正方体的展开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剪一剪----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解决下面的问题:沿着棱将正方体剪开,你能法得到哪些平面图形?与同龄人交流,让学生把**贴在黑板上;(2)归归类----引导学生将十一种不同类型的展开图进行分类;(3) 再想一想,为什么同一个立方体可以发展成这么多种平面展开?

    你是怎么做的?刚才的分类完整吗?你是怎么考虑的?

    让学生在体验探索过程的数学活动中,经历“做好数学的过程”。

    这些教学活动的设计改变了以往的简单化的学习模式,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二、游戏竞猜实践活动

    数学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如果把它和游戏竞猜活动巧妙的结合起来,将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游戏公平吗”一课时,开展小小的课内游戏:我宣布游戏规则后,让学生三人一组,一人做甲,一人做乙,另一个人记录和监督,体验转转盘、掷立方体、摸球等游戏过程,并要求在游戏结束后,思考游戏为什么不公平或者为什么是公平的?

    怎样才能保证获胜?有什么技巧?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然后让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与同桌一起做游戏,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在游戏时学生积极思考,紧张探索,接着又是热烈的讨论。

    最后我请同学代表到讲台上发言,这位同学的发言十分精彩,大家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十分到位,在活动中知识得到了内化,思维得到了碰撞,能力得到了提高,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才会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时间测量实践活动

    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因此,要加强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学完了“利用全等三角形测量距离”一节,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组实践测量一下学校内两个花坛之间两端的距离及两幢教学楼两端的距离;“垂线段最短”性质学完了,利用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跳远,并测出自己的跳远成绩:

    四、小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在这个信息时代,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愈来愈显得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抽象出来,转换成数学问题设计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了一次函数知识后,让同学们去调查、整理两大移动电信公司资费标准情况,以及其它有关电信资费的信息,并在课后研究:‘请根据你父母使用手机的实际情况,用你学过的函数知识给你的父母设计一种合算的通信业务,并推荐**方’;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后,可以就‘吸烟的危害’进行研究,先分组通过问卷等形式展开调查,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后,撰写小报告,并对调查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跟合理性的建议。

    《标准》指出课题学习要“更多的把数学与社会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数学知识以及数学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课题的确定还可以从与数学相关联的学科问题中选取,比如,学习“**分割”之后,展开**分割与**、美术关系的研究。

    要练说,得练听。倾听是说话的前提。只有正确地听,才能正确地模仿,不断地掌握更高层次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五、数学主题阅读实践活动

    数学主题阅读是就一个确定的数学主题或内容,由教师或学生自己选择一些相关的文献,由学生自主地进行阅读学习;或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收集数据、选择信息、合作学习等。例如,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给予学生与此有关的文献、以及相关的**,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以及勾股定理的不同证法,最后通过撰写阅读报告或小**或制作***等形式,进行交流。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方法非常简单,每天花费大约3-5分钟来记住一个成语和著名的格言。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来,一年就可以记住300多个成语和300多个名言警句,最终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可以说实践活动是课本知识的延续,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调查,在参与生活中体验生活,增加许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判断能力,推理能力,扩大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学生视野开阔了,思考的空间增大了。总之,实践活动能把课堂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增长知识。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 篇2

    课题:数格点算面积

    陆秀成一、活动目标

    (1)通过画图、列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

    (2) 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3) 通过成功经验和克服困难的经验,增强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2、 活动重点:体验实践活动的过程,学会寻找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学思维。

    3、 活动难度:网格多边形的面积与其内部和边缘上的网格点数量之间的关系。

    4、 活动过程:该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活动

    一.概念认识

    格点多边形:方格网中的每个交点叫做格点(如左图中的点a、b、c、d、e…).显然,每一个小方格(如图中带阴影的小方格)就是一个面积单位.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如图中的多边形abcde)

    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如下图a,把多边形的任何一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其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而图b中的多边形不具备这种性质,称为凹多边形.

    二.自主**

    1.求下列多边形的面积

    2.我们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为n,它的边上的格点数为l,写出下图中格点多边形的n、l

    三。在网格纸上按图2画出不同的网格点多边形

    1)画出两个满足条件n = 0的点阵多边形,并计算其面积s

    2) 画2个满足条件n=1的格点多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s

    3) 画2个满足条件n=2的格点多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s

    第二阶段课内活动

    一.对第一阶段活动的再认识

    1.认识格点多边形

    2.识别凹、凸多边形

    3.归纳格点多边形面积的求法

    4计算边上和多边形内部的晶格点数

    2、 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与边、内点阵点数的关系

    *n=0的格点多边形中s与l的关系

    在满足n=0的格点多边形中,s和l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你能表达吗?

    活动2在n=1的格子多边形中s和l之间的关系

    在满足n=1的格点多边形中,s和l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活动3 * * n = 2的晶格多边形中s与l之间的关系

    观察上表,你又有了什么发现?

    活动四自主时s与l的关系**n=3

    1示范引线:绘制n=3网格多边形

    2合作与交流:四人一组,画图研究n=3时s与l的关系

    活动五猜想n=4,5,10,…格点多边形中s与l的关系

    活动六归纳分析s、n、l三者关系

    三.规律的应用

    求下列多边形的面积

    四.共同交流课内活动体会

    第三阶段课后活动

    活动一填写活动评价报告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报告

    是的,又到春分时分,今日已是昼夜平分春色,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春天,转眼已经走到一半。不禁,有了些许淡淡的怅然。这岁序更迭啊,从来不会给任何人眷恋的机会。

    我们甚至没有时间感叹,所以我们赶到下一个节气。

    不经意间,我们走着,春天变得五彩缤纷,小草长势,莺飞。此时,正是春风和青江南岸。是春风习习,花草芬芳,新桃为旧符。

    那些逝去的时光,随手捧着,充满了春天的清新气息,沁满了春天的阳光温暖。

    这春风啊,总是来的那么急,那么声势浩荡,带着泥土松软的芳香,带着小河流水的哗哗声,还有桃花杏花梨花的艳。我们不需要刻意寻找芳芳,自己的眼睛里充满了春天,惊艳了原本平淡的生活。

    这是春天,散步还是睡觉。一抬头,就会遇见一树花开。一低眉,便会遇见一行青柳。那些匆匆擦肩而过的路人,早已换上了薄薄的春装,让你眼睛一亮,心情舒畅。

    沿河缓缓行走,总会有姹紫嫣红的花事,与你撞个满怀。那小小的桃花、玉兰粉、梨白、连翘黄,还有那些婀娜多姿的柳丝,瞬间让时间变得柔软,诗意盎然!

    最爱,吹脸不冷杨柳风,斜风细雨不必还。沿着柳树路堤行走,踩在柔软的土地上,看着风吹着绿叶,看到开满鲜花的树枝,我的心也随风盛开。这淡淡的柳风,这长长的桃花水,如诗如画,是否也会陶醉你的眼睛?

    经年的淡定,昔日的重逢,漫过春天静好的光阴,让沧桑了无痕。走在繁花似锦的陌上,清风徐徐,莺声燕语,该是多么惬意。心底,全是对这个世界的感动与喜欢。

    随手落下的小字,亦是沾香带露,绿意莹莹。

    它是春分,它把春天一分为二,使世界如此美丽。一半草色如烟,一半姹紫嫣红。平分处,春意灼灼,桃红柳绿,溪水潺潺,我听见了小麦拔节的声音,还有油菜花绽放的声音。

    写一笔初见,落一笔惊艳。我想把整个春天,泉水如墨,粉如纸,融入我的生活画面。你是水墨画中最美的江南。

    迎面而来,一定是春雨和暖。静好的时光,无风亦无雨。我一路坐在采集春花的地方,感受春分,暖暖的气息!在春风的深处,折一棵柳树,与你微笑,花开花落,让微风拂过眉毛和眼睛,我们形影不离。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方程的定义及方程与方程的区别;

    2使学生掌握方程解的定义,以及一个值是否为指定方程的解

    教学重点

    检验方程的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

    区分等式与方程;等式与恒等式;恒等式与方程

    版面设计

    方程与方程的解

    一、等式与恒等式:

    二、方程与整式方程:

    三、方程的解与方程的根:

    例1:例2: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⑴猜年龄:

    把你的年龄乘以2减去5。如果是21岁,我猜你的年龄是13岁

    ⑵找规律:

    如果设小明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以2再减去5”就是2x5所以得到方程(equation):2x5=21

    二、新课传授:

    1.等式与恒等式:

    ①等式:

    像1+2=35.3(1.2)=6.5x+2x=3xx+3=5等这样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左边的式子叫做等式的左边;

    等式右边的公式称为等式右边。

    等式的一般形式是:a=b

    ②恒等式:

    像1+2=35.3(1.2)=6.5x+2x=3xa+b=b+a等这样等号两边的值永远相等的式子叫做恒等式

    2.方程与整式方程:

    ①方程:

    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②整式方程:

    当一个方程的两边都是整数时,它们被称为积分方程

    【练习】:课后1、2两题(指定学生口答)

    1.方程的解与方程的根:

    ①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

    ②一元方程:

    只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式称为单变量方程式;

    一元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2.一元一次方程:

    只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阶为1的积分方程称为一元线性方程

    例1测试下列数字是否为方程7x+1=10-2x的解:

    ⑴x=1;⑵x=-2

    解:(1)将x=1代入方程的左右两侧,可以得到

    左边=7×1+1=8

    右边=10-2×1=8

    ∵左边=右边

    νx=1是方程7x+1=10-2x的解

    (2) 将x=-2代入方程的左右两侧

    左=7×(-2)+1=-13

    右=10-2×(-2)=14

    ∵左边≠右边

    νx=-2不是方程7x+1=10-2x的解

    例2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线性方程组:

    ⑴5x+4=11;⑵;⑶2x-y=1;

    ⑷;(5) 解:(1)和(4)是一元线性方程组;(2)它们不是一元线性方程组

    [练习]课后练习1、3(口头回答);2(1、2)(指定学生板演)

    三、作业:

    课后习题

    同步练习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理解命题、公理和定理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合理有序表达思想的良好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知道什么是公理,什么是定理

    2.难点: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讲解:前一节课我们讲过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将**怎样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

    二、**新知

    (一)公理教师讲解:.

    我们已经知道,以下主张是正确的:

    当一条直线切两条平行线时,得到相同的位置角;

    第三条直线是两条直线。如果相同位置角相等,则两条直线平行;

    同余三角形对应的边和角相等

    在这本书中,我们把这些真实生活的问题作为公理

    (2) 定理教师通过反例引导学生说明下面两个问题总结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说明证明的重要性

    1、教师讲解:请大家看下面的例子:

    当n=1时(n25n+5)2=1;

    当n=2时(n25n+5)2=1;

    当n=3时(n25n+5)2=1.

    我们能不能就此下这样的结论: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25n+5)2的值都是1呢

    实际上我们的猜测是错误的因为当n=5时(n25n+5)2=25.

    2、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a=b,那么a2=b2.由此我们猜想:当a>b时a2>b2.这个命题是真命题

    [答:不正确,因为3>5但32

    教师总结: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用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方法发现了很多几何图形的性质.但由前面两题我们又知道这些方法得到的结论有时不具有一般性.

    换言之,这些方法得到的命题可能是真是假

    教师讲解:.

    (三)例题与证明

    例如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条定理后我们还可以证明刻画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命题: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教师板书证明过程.

    老师解释:这个命题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是真是假的依据

    定理的作用不仅在于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可以作为其他命题真伪的依据

    三、随堂练习

    课本p66练习第1、2题.

    四、课时总结

    1在长期实践中是正确的命题叫做公理

    2通过逻辑推理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命题称为定理

    五、布置作业

    jK251.COm精选阅读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10篇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 学生的课堂表现会直接反映在教师的教案和课件中。根据您的需求我整理了以下信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如果您想要了解这个话题的相关细节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

    课题:数格点算面积

    陆秀成一、活动目标

    (1)通过画图、列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

    (2) 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3) 通过成功经验和克服困难的经验,增强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2、 活动重点:体验实践活动的过程,学会寻找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学思维。

    3、 活动难度:网格多边形的面积与其内部和边缘上的网格点数量之间的关系。

    4、 活动过程:该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活动

    一.概念认识

    格点多边形:方格网中的每个交点叫做格点(如左图中的点a、b、c、d、e…).显然,每一个小方格(如图中带阴影的小方格)就是一个面积单位.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如图中的多边形abcde)

    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如下图a,把多边形的任何一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其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而图b中的多边形不具备这种性质,称为凹多边形.

    二.自主**

    1.求下列多边形的面积

    2.我们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为n,它的边上的格点数为l,写出下图中格点多边形的n、l

    三。在网格纸上按图2画出不同的网格点多边形

    1)画出两个满足条件n = 0的点阵多边形,并计算其面积s

    2) 画2个满足条件n=1的格点多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s

    3) 画2个满足条件n=2的格点多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s

    第二阶段课内活动

    一.对第一阶段活动的再认识

    1.认识格点多边形

    2.识别凹、凸多边形

    3.归纳格点多边形面积的求法

    4计算边上和多边形内部的晶格点数

    2、 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与边、内点阵点数的关系

    *n=0的格点多边形中s与l的关系

    在满足n=0的格点多边形中,s和l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你能表达吗?

    活动2在n=1的格子多边形中s和l之间的关系

    在满足n=1的格点多边形中,s和l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活动3 * * n = 2的晶格多边形中s与l之间的关系

    观察上表,你又有了什么发现?

    活动四自主时s与l的关系**n=3

    1示范引线:绘制n=3网格多边形

    2合作与交流:四人一组,画图研究n=3时s与l的关系

    活动五猜想n=4,5,10,…格点多边形中s与l的关系

    活动六归纳分析s、n、l三者关系

    三.规律的应用

    求下列多边形的面积

    四.共同交流课内活动体会

    第三阶段课后活动

    活动一填写活动评价报告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报告

    是的,又到春分时分,今日已是昼夜平分春色,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春天,转眼已经走到一半。不禁,有了些许淡淡的怅然。这岁序更迭啊,从来不会给任何人眷恋的机会。

    我们甚至没有时间感叹,所以我们赶到下一个节气。

    不经意间,我们走着,春天变得五彩缤纷,小草长势,莺飞。此时,正是春风和青江南岸。是春风习习,花草芬芳,新桃为旧符。

    那些逝去的时光,随手捧着,充满了春天的清新气息,沁满了春天的阳光温暖。

    这春风啊,总是来的那么急,那么声势浩荡,带着泥土松软的芳香,带着小河流水的哗哗声,还有桃花杏花梨花的艳。我们不需要刻意寻找芳芳,自己的眼睛里充满了春天,惊艳了原本平淡的生活。

    这是春天,散步还是睡觉。一抬头,就会遇见一树花开。一低眉,便会遇见一行青柳。那些匆匆擦肩而过的路人,早已换上了薄薄的春装,让你眼睛一亮,心情舒畅。

    沿河缓缓行走,总会有姹紫嫣红的花事,与你撞个满怀。那小小的桃花、玉兰粉、梨白、连翘黄,还有那些婀娜多姿的柳丝,瞬间让时间变得柔软,诗意盎然!

    最爱,吹脸不冷杨柳风,斜风细雨不必还。沿着柳树路堤行走,踩在柔软的土地上,看着风吹着绿叶,看到开满鲜花的树枝,我的心也随风盛开。这淡淡的柳风,这长长的桃花水,如诗如画,是否也会陶醉你的眼睛?

    经年的淡定,昔日的重逢,漫过春天静好的光阴,让沧桑了无痕。走在繁花似锦的陌上,清风徐徐,莺声燕语,该是多么惬意。心底,全是对这个世界的感动与喜欢。

    随手落下的小字,亦是沾香带露,绿意莹莹。

    它是春分,它把春天一分为二,使世界如此美丽。一半草色如烟,一半姹紫嫣红。平分处,春意灼灼,桃红柳绿,溪水潺潺,我听见了小麦拔节的声音,还有油菜花绽放的声音。

    写一笔初见,落一笔惊艳。我想把整个春天,泉水如墨,粉如纸,融入我的生活画面。你是水墨画中最美的江南。

    迎面而来,一定是春雨和暖。静好的时光,无风亦无雨。我一路坐在采集春花的地方,感受春分,暖暖的气息!在春风的深处,折一棵柳树,与你微笑,花开花落,让微风拂过眉毛和眼睛,我们形影不离。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2)

    活动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及理财意识,做个节约型的小公民。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巩固小数点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操作几交流的过程,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家中一周的开支情况记录下来,并完成如下统计表。

    2、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收集整理数据,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平等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

    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费,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开支,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班每个同学家里的一周开支情况。探讨开支的规律,学会做小管家。出示课题《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其家里一周开支情况并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你是怎样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金额”、“小计”、“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表的制作。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会不同,体会统计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后面谈意见和建议奠定基础。

    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教师:

    如果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你打算怎样设计统计图。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统计图表样,也可向小组内同学学习绘制方法。)

    课件出示:( )家庭一周开支统计图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现家里一周开支情况的周期性。发挥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降低差异,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汇报:

    1、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制作好的统计图,比比看谁的作品最美观,选出来作为优秀作品展示。

    2、对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同时说说你家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交流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从制作的美观程度,及开支的大小,开支的项目上进行评价)

    3、根据自己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估算本月的开支,估算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说说具体的估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4、对各家的开支情况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开支和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生1:每个家庭周末的开支都比较大,原因周末休息,人们有时间采购、游玩。

    生2:生活开支如米面油盐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钱不是很多;

    生3:应酬、礼尚往来、朋友聚会虽次数不多,但占用的金额却不少;

    生4:买衣服、看病也占去了相当大的开支;

    生5:水电暖、物业管理每月都有一定开支,不过比较固定;有的家里这方面开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较少。

    生6:我家买彩电花去了五千多元钱。有同学家还买了电动自行车。

    生7:我认为有的家里开支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议吗?

    生1:水电费如果我们节约用的话,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生2:用于应酬,礼尚往来的资金多,礼尚往来可以进行改革,变一种方式,比如婚事简办,送鲜花等方式。节省下来的钱可以买一些书籍,还可以捐赠给有困难的人。

    生3:我觉得生活开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开支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追求过高档次。

    生4:我觉得父母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 ……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获得自信的体验,获得发展,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活动小结:

    大家都谈得很好,要想日子过得好,就要合理开支,计划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水电等地球资源,学会为全人类着想。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开支向父母汇报,并针对如何节约开支这个问题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购物一次,学会购物,学会理财。

    [设计意图]

    参与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勤俭节约,学会理财,学会管理。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及验算方法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及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探究。

    1、小朋友们,上个星期三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活动,谁来说说是什么活动啊?(爱心大义卖的活动)

    2、你买了哪些物品呢?

    3、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活动,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真棒。

    4、齐老师在星期天也逛了一次商场,摘录了一些商品的信息。(示信息)

    5、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物品的信息?(学生汇报商品价格信息情况)

    6、那么你最想买那两样物品呢?求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学生汇报购买情况)

    二、自学互动,进行探究。

    (一)探究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摘录信息:老师想买两样最贵的,买一个遥控汽车和一个积木要花多少钱呢?

    怎么列式?126+132 =

    1、(1)你想怎么算,跟同桌说一说。

    (2)生汇报多种计算方法(计数器算法、竖式算法)。

    (3)生演示计数器算法。

    (4)讲解竖式算法。

    这道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2、探索验算:

    (1)同学们算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验算。

    (2)怎么验算呢?将这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

    (3)验算结果和原题结果相同,说明我们算对了。

    三、作业练习,反馈探究。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3题填表

    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揭示课题)

    做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四、应用探究,培养个性

    1、判断对错

    2、探究图书馆借书问题(示P31例题)

    3、示评选“文明班级”表格,算一算哪个班能获得“文明班级”称号。

    4、算路程:从学校到公园走那一条路比较近呢?生算

    5、许多小动物在玩套圈游戏,选择2个来算一算一共多少分?

    五、系统回顾,延伸探究

    1、小朋友们今天学得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我们平时要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命题、公理、定理的含义;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2.过程与方法:结合实例让学生意识到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说理有据,有条 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知道什么是公理,什么是定理

    2.难点:理解证明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讲解:前一节课 我们讲过,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要举 出 一个反例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将探究怎样证明一个命题是真命题.

    二、探究新知

    (一)公理教师讲解: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 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把它们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原始依据,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我们已经知道下列命题是真命题:

    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在本书中我们将这些真命题均作为公理.

    (二)定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举反例来说明下面两题中归纳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从而说明证明的重要性.

    1、教师讲解:请大家看下面的例子:

    当n=1时,(n2-5n+5)2=1;

    当n=2时,(n2-5n+5)2=1;

    当n=3时,(n2-5n +5)2=1.

    我们能不能就此下这样的结论: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2-5n+5)2的值都是1呢?

    实际上我们的猜 测是错误的,因为当n=5时 ,(n2-5n+5)2=25.

    2、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a=b,那么a2=b2.由此我们猜想:当a> b时,a2>b2.这个命题是真命题吗?

    [答案:不正确,因为3>-5,但32<(-5)2]

    教师总结: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用观察、验证、归纳、类比等方法,发现了很多几何图形的性质.但由前面两题我们又知道, 这些方法得到 的结论有 时不具有一般性.也就是说,由这些方法得到的命 题可能是真命题,也可能 是假命题.

    教师讲解:数学中有些命题可以从公理出发用逻辑推理的方 法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并且可以进一步作为推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这 样的真命题叫 做定理.

    (三)例题与证明

    例如,有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 80”这 条定 理后,我们还可以证明刻画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命题:直角 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教师板书证明过程.

    教师讲解:此命题可以用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因此我们把它也作为定理.

    定理的作用不仅在于它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可以作为进一步确认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三、随堂练习

    课本P66练习第1、2题.

    四、课时总结

    1、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为 真命 题的命题叫做公理.

    2、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五、布置作业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实物的操作,学习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物体的轻与重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让老师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车、变形金刚等。

    师:那现在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玩具哪个重?哪个轻呢?(随机拿取学生手中的两样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与重的关系。

    板书: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用观察(眼睛)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师:现在让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

    生:玩跷跷板。

    师:你们看一下,谁重谁轻呢?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你们这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

    生:看。

    师:你们真聪明,有些物体可以仔细观察比较,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二)用手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出示小亚手拿气球和苹果的图片。

    师: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小亚手中的物体,哪个重、哪个轻吗?

    生:气球轻,苹果重。

    师:好,现在老师拿来了这两样玩具,你们能告诉我哪个重,哪个轻吗?(从学生带的玩具中拿两样差不多大小的)

    生:右手重,左手的轻。

    师:到底是不是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拿出两样不同大小的玩具,请学生猜一猜、试一试,哪个重、哪个轻?(注意老师拿的时候,大的轻、小的重)。

    师:你们的答案和上面的小朋友答案一样吗?师:现在,你想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比较轻重的知识了吗?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体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

    三、巩固练习

    (一)比一比

    1、请学生看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2、老师出示一些比较容易看得出轻与重的物体,例如一本书和一个骰子等。

    (二)猜一猜

    1、请学生相互之间拿出自己的小玩具,交叉进行比较轻与重。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新知

    (一)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出示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你们看一看,那样物体最重、最轻?

    师:你们知道小丁丁是怎么比较的吗?出示课件。

    小丁丁用同样的橡皮筋将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等挂起来。

    师:你们说这个方法怎样啊?你们现在看着这幅图,能告诉我们谁最重谁最轻了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组合作。

    生:吸铁石最重,夹子最轻。因为物体越重,橡皮筋就会拉的越长,所以吸铁石最重。

    师:请你们根据这幅图,把这些物体从最轻到最重排一下,填写表格。

    2、 小结:生活中,我们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达到比较物体轻与重的目的。

    (二)小练习

    1、师:请你们现在也学一学小丁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的玩具进行比较,看看这个方法怎样?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玩具也挂在橡皮筋上,进行比较。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2、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轻与重并进行比较。

    能力目标

    通过生活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游戏、实践的过程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和生活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方法比较轻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比一比

    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在讲台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生答)

    师:现在谁能说出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物品哪个重,哪个轻?(多媒体出示:苹果和气球;书和骰子)请同学们观察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师:你们为什么能一下子判断出来呢?

    小结:这是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拿过它们,所以可以直接凭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来进行判断。

    (二)猜一猜

    老师这里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东西,你们能猜出哪个盒子重,哪个盒子轻吗?(学生猜测)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测,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两个物体的轻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称、跷跷板等)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吧。(出示课题: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掂一掂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许多好方法,可是当我们身边没有天平和跷跷板这些工具时该怎么办?(用手掂一掂)现在谁愿意上来感受一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盒子哪个重、哪个轻?

    告诉大家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上来掂一掂,得出答案)

    师:米老鼠给我们大家准备了很多礼物,等会儿我们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任选两样物体比一比轻重。

    现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气球、生梨、苹果和矿泉水,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两个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轻重。(要求: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任选两样物体来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

    ( )和( )比( )比( )重( )比( )轻

    (请3~4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师:在我们刚刚比较的过程中,哪个物品是最重的?哪个物品是最轻的?(气球最轻,水最重)

    师:气球的外表形状,为什么比较下来是最轻的?(因为里面是空气)

    师:物体的轻与重与物体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没有)

    师小结:比较物体轻重,不能只看大小,物体的重量与它的材质有关,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比较轻与重的方法。

    (二)拎一拎

    1、师:(出示课件)现在米老鼠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苹果,它还用刚才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你们看行不行?(不行,因为数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会全掉在地上)

    师: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办法)

    师:我们把苹果全放在红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黄色的袋子里用手来拎一拎。(请2~3个小朋友上来拎一拎),并把拎的感受告诉大家。(梨的总重量要比苹果的总重量重)

    2、很多小朋友都想尝试下拎一拎的感觉,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谁的书包重,谁的书包轻,然后把与同桌合作的结果告诉大家。

    3、学生交流。(我同桌的书包轻,我的书包重)

    (三)吊一吊

    1、师:老师这里的梨和苹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测不出轻重,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吗?(生:用天平秤来称一称)

    师:这个办法不错,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还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进行比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来比较轻重)

    师演示:应该看哪一段的长度?(橡皮筋的长度)

    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长度。

    2、比较矿泉水和生梨。

    师小结:在同样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体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长。

    三、观察实验,比较轻与重

    1、师出示媒体: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将这些东西从轻到重摆放整齐?(小组讨论交流)

    (1、用手估测,2个2个比较;2、 2个2个吊起来比较;3、把这5种物品全都吊上去)

    师:哪种方法会比较方便?(全吊上去)

    师:其实,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已经可以猜出谁是最轻的。(海绵)谁是最重的。(吸铁石)

    2、学生动手实验证明,并记录结果(从轻到重)

    填写在书上的表格内。

    3、学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挂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轻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长说明这个物体最重。

    4、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长度?

    四、知识拓展

    1、出示课件:小朋友都玩过跷跷板,当跷跷板停止晃动,像现在这样时,你能说出谁比较重吗?为什么?(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如果他们两人一样重,那跷跷板两边的高度会怎样?(一样高)

    2、师出示图片。

    师:你从这幅图里看懂了什么?(2个苹果=4个香蕉;1个苹果=2个香蕉)

    师:要使跷跷板两边的重量不一样,你有什么好办法?(生答)

    师:如果再加1个苹果,那右边要加几个香蕉才能使它们一样重呢?(2根香蕉)

    3、课后拓展练习

    小木箱一箱可装4瓶饮料,大木箱一箱可装8瓶饮料,那么12箱小木箱装的饮料的重量和6箱大木箱的饮料的重量哪个重、哪个轻?

    12×4=48(瓶)

    6×8=48(瓶)

    (一样重)

    师: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重量。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7)

    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教案(2)

    营造我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并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哪些问题存在。

    2、能够从手边的生活入手,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并在**中尝试各种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在观察、体验和实践等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区情感、家庭责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内容:

    本次主题设计《认识我身边的生活环境》、《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营造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三个活动。其中,在《认识我身边的生活环境》活动中,学生深入到社区中、学校中和家庭中,运用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能根据自己小组的观察,搜集出相关的问题,找到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活动中,分为两个部分:

    自然环境非绿色主要以实验研究的方法让我们真实的感觉到受污染环境的可怕,人文环境的非绿色以调查、采访的方式展现出我们生活中不和谐音符,让学生从心里树立环保意识。《营造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真实的体验和实践找到营造绿色生活环境的方案和措施,向自己的同学、老师、家人发出倡议,并且在学校的社区进行宣传,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

    活动实施:

    【活动目标】

    1学生了解自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找出问题所在。

    2.本文围绕该主题提出了具体而有价值的主题。

    三。具有获取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并能体验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艺术。

    【活动过程】

    1、教师就环境问题给出解释,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当今威胁我们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正在变得恶劣。并引导学生多了解环境,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分小组深入到社区、学校、家庭中去亲身感受和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包括社区的绿化情况、垃圾处理、小区周边噪音、交通情况、学校中走廊文化、操场情况、同学们出入网吧情况观察、家庭中的浪费现象和消费情况调查等等)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公德教育,建议和每个学生一起学习安全公约,并请班主任和家长签字)。

    3、学生整理、分析和观察得到的结果,并在班级内交流和简单的汇报,写出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找出本小组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从科学、社会、自然等不同角度了解“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激发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实验和调查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带来的快乐。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活动过程】

    1、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上网或到环保局、图书馆、资料室等相关地方查阅资料,了解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如:被污染的水、汽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污染、白色污染、沉迷于网络中的青少年犯罪纪实、非绿色消费带给我们的问题等等)

    2、对研究课题属于自然环境的同学,教师要鼓励他们演示一组实验来做环境绿与“非绿”的对比(如:小鱼在污水和纯净水中的生活情况对比、被塑料污染过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汽车尾气对豆芽生长情况的影响等),给学生一种直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3、对于研究课题属于人文环境的小组,教师则鼓励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然后带着问卷和问题深入到同学、家庭、学校、社区当中去,了解非绿色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并根据调查表或访谈表中的问题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课题的情况。

    4在实验和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经验报告和经验交流。

    【活动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明确绿色生活环境的意义和要求,学会写倡议书,指定宣传活动方案,**活动中的问题和阻力,提高组织活动能力,积累生活经验,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

    2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能够在自己的班级、学校和家庭中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根据各自的课题,通过前两项工作的准备和信息的积累,每各小组都提出了创建绿色生活的积划和措施。

    2、根据各小组的方案和措施,针对同学、老师、家长、小区居民制定一份倡议书,并选择一定的宣传方式,各小组在班级内交流方案及宣传方式,互相提问题进一步完善计划,同时对可能出现的时间、沟通、安全、组织等问题进行**。

    3、根据学生的方案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地进行实践活动,把环保意识带给身边所有的人,帮助身边的人追求绿色生活方式,从而形成绿色生活环境。

    4、每小组用各种方式把本组的活动过程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汇报,包括小组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计划实施,最终成果、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克服与解决、取得的成绩、研究体会与心得。

    活动评价

    评价原则

    1积极评价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潜能和闪光点,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和实践;鼓励学生在**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注意应用,看学生是否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

    4注重经验能否进行人际沟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洞察力和经验

    评价标准

    学生评价表(自评、互评、教师评)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研究发现,矩形的面积与其长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系。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科学方法。

    3、发展学生个性,在小组调查、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 竞争意识。4整合和开发校内外学习资源的新课程思想。

    【重点】

    1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小组的集体力量,全面开展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活动。

    2、在研究中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大小与它的长、宽之间存在何种紧密关系。

    【难点】

    1以学生的生活、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每人一根20厘米长的铜丝、围绕研究主题做好有关资料收集(观察生活中有关房屋建筑、查阅有关房屋建筑的书籍、利用inter***搜索有关**资料。)。

    教师:围绕研究课题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 设计“我的房子”。

    (1)各小组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房屋设计” 的**资料。

    (2)组织学生在“我的房子”主题下独立设计自己心中的房子。

    2、设计作品展示。

    (1) 每组评比推荐1-2部最佳作品参与选课。

    (2) 每一位设计师都介绍他作品的卓越之处。

    (3) 全班同学选出3-6部最佳作品。

    3、找设计作品的共同特点。

    (1) 组织学生观察分析:这些房子有门窗。

    (2)引导设计者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学生应运用生活知识和经验,了解窗户的功能,如通风、通风和阳光。

    二、小组合作研究

    1、揭示研究课题:房间的采光

    (1) 学生分析:房间采光与窗户的关系:大窗户,多采光;窗户小,房间的采光就少。

    (2)从生活中举例说明房间的采光与窗户存在的这种关系。

    (3) 学生总结:房间的照明量与窗户的大小有关。

    展示规则1:房间采光量与窗户面积的大小有关。

    2、实践**:

    (1)窗户的面积和窗户的哪些因素有关?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用窗框、周长、长、宽

    (2) 生活中许多方形窗户的面积与其长宽密切相关。

    ①小组实验: 每人用一根20厘米长的铜丝围成不同的长方形,将得到的实验数据填在统计表中,最后再仔细观察、研究数据,交流自己的发现。

    《房间的采光》实验数据统计表

    第_____小组实验组成员

    实验时间:

    长方形的长 (cm)

    长方形的宽 (cm)

    长方形的周长 (cm)

    长方形的面积 (c㎡)

    我们的发现:

    ②集体交流研究心得。

    有关实验小组在投影仪上出示统计表,对照数据说明自己的发现: 这些数据中,长变化了,宽也变化了,面积也变化了,但是周长没有变化,都是20厘米。

    ③总结规律: 在周长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长方形面积的变化与长、宽的变化之间存在的规律:周长一定,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差距越小,面积就越大。

    三。研究活动总结:谈谈在本次研究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获得的知识。

    三、活动延伸:

    1.考虑采光因素,房屋在室外设计了窗户,应考虑其它条件。学生们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想法:坚固、美观、通风、防盗、清洁

    2对教师收集的有关窗户设计的资料进行欣赏和评论。

    三。窗户设计竞赛(每人拿出一张16k的白纸)如果这是一面墙,你打算如何设计窗户?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

    4、集体评审。

    (1)各小组推荐一幅作品。

    (2) 设计小组介绍了这项工作的优点。

    (3)各小组为作品评分。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2、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3、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重点:

    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教学难点:

    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同学们,在节日里,爸爸妈妈会给我们买许多礼物,老师这里有些礼物,你能说出哪个玩具比较重?哪个玩具比较轻吗?

    学生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物品的轻与重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直接观察

    1、气球和苹果比

    2、小胖和小亚比

    师:你知道这个苹果与这个气球比哪个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

    师:小胖和小亚比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直接凭经验来判断。苹果重,气球轻。

    根据图片看出小胖重小亚轻。

    探究二:动手操作

    1、比较下列物体的轻重、书上第42页中的2橡皮、吸铁石、小汽车等

    为学生提供学具,动手操作

    2、验证比较结果:可将这些物品悬挂起来

    之后小结方法掂一掂等方法

    师:数学书和文具盒比谁轻谁重?

    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比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方法来比轻重。

    探究三

    1、小包装的酸奶,一包装3罐,大包装的酸奶,一包装6罐,4小包装的和2大包装的酸奶,哪个重?哪个轻?

    2、4只羽毛球的重量和6个乒乓球的重量相等,都是24克,羽毛球和乒乓球哪个重?哪个轻?

    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1、判断轻重

    棉花和小铁球

    西瓜和葡萄

    冰箱和电话

    练习二

    小木箱一箱可装4瓶汽油,大木箱一箱可装8瓶汽油。那么12箱小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和6箱大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哪个重?哪个轻?

    生:12×4=48(瓶)

    6×8=48(瓶)

    答:一样重。

    师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

    练习二

    小组活动

    请小朋友把带来的物品,用今天学习的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来比一比它们的轻与重。

    小组交流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比较物体的轻重,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看一看、掂一掂、算一算……来比较。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教科书P42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0)

    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综合实践

    黄智慧一、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老师:上课前,老师让学生把有关三维物体的知识整理成**或**。现在,让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并推荐一张**或一张**。让我们给你介绍一下。

    每各小组在物理投影仪上展示自己小组的**,并向学生介绍。有出现下列图表等情况。

    二、贴进生活,模拟应用

    1、购买鱼缸的数学问题

    老师:昨天,老师想买个鱼缸,发现了以下型号。

    老师:请想象一下老师当时看到的三个鱼缸的形状?

    s: 1号鱼缸看起来像个立方体

    (众生抢着补充:没有上底面。)

    2号鱼缸就像一个没有上下表面的扁平长方体。

    3号鱼缸是一个高长方体,有点像圆柱,没有上下表面。

    (众生争相补充:它的底部是一个正方形。)

    老师:嗯,每个小组画一个鱼缸给其他小组看。

    老师:工人叔叔在做鱼缸时应该如何切割玻璃?各种计划需要什么样的玻璃?选择一种鱼缸,想一想。

    学生1:我选1号鱼缸。只需切割5片边长为6分米的方形玻璃。

    生2:2号鱼缸需要的玻璃是:一块长9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玻璃,二块长9分米宽4.2分米的长方形玻璃和二块长6分米宽4.2分米的长方形玻璃。

    生3:3号鱼缸要二种形状的玻璃:一块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和4块长7.75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玻璃。

    老师:观察三个鱼缸。你想知道什么?

    生:哪个体积最大?

    老师:鱼缸的水容量就是它的体积。如果不考虑玻璃的厚度,它的体积就是体积。

    生:哪个鱼缸用料最少?

    师:那就来计算一下它们的容积和用料面积吧,小组合作、分工计算。

    反馈如下:

    用料面积(平方分米) 鱼缸容积(立方分米)

    1号鱼缸:6×6×5=180,6×6×6=216

    2号鱼缸:9×6+(9×4.2+6×4.2)×2=180 9×6×4.2=226.8

    3号鱼缸:5×5+5×7.75×4=180 5×5×7.75=193.75

    老师:观察上面的数据。你的想法或问题是什么?

    学生问:老师,以前学习的表面积相等时,立方体的体积就大。而这里为什么不是这样?**不对?

    生答:以前学习的表面积相等是在所有面都计算的,今天计算的鱼缸只需计算5个面就不一样了。

    老师:您认为老师应该买哪个鱼缸?

    s1:我觉得最好选择2号鱼缸,因为它的底部比较大,适合鱼玩。

    学生2:我觉得你选3号比较好,因为它占地面积小。

    生3号:3号是好的,因为3号鱼缸比较深,适合各种不同习性的鱼。不同的鱼可以在深水和浅水中饲养。

    生4:1号好,因为它方方正正,既宽阔又比较深,鱼比较容易找到喜欢的深浅之处,那里又相对较宽大。

    学生5:我建议你不要买3号鱼缸,因为它又窄又小,鱼很难向前游。

    生3(迫不及待地说):鱼可以绕着游。

    老师:你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很好。买房子的时候,也要考虑房子的大小等因素。

    2、沙坑用沙中的数学问题

    学校在操场旁的空地上挖了一个长6米、宽3米、深0.4米的坑,准备装沙子用作沙坑。它的旁边有一堆圆锥形的沙,底面周长是12.

    56米,高1.5米。这堆沙够用吗?

    (∏的值取3.14)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汇报)

    生1:这堆沙不够用。因为沙坑的体积是6×3×0.

    4=7.2(立方米),而这堆沙的半径只有12.56÷3.

    14÷2=2(米),沙的体积是×3.14×2×2×1.5≈6.

    28(立方米)。沙不够用。

    学生2: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堆沙子够了。因为已经有6.28立方米沙,而沙坑装满沙也仅需7.2立方米,不用装满就可以了。

    生1:不装满一些会不安全。

    生2:不对,6.28÷(6×3)≈0.35,可见,用6.28立方米沙来装这个沙坑可以装0.35米深了,应该是安全的。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沙子不容易溢出到操场上。

    生1:我接受你的意见。

    三、综合实践,升华知识

    老师:刚才我们复习了长方体、立方体和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老师这儿有一个铅球,怎样求出这个铅球的体积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s1:我们可以先往鱼缸里放些水,但不能放太多,然后测量水的高度;然后把子弹放入水中,然后测量水的高度。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铅球的体积。

    生2:我们组的方法与他们不同,我们决定用一个大口杯,装满水,再将铅球放进水中,收集溢出的水,用量筒一量就知道铅球的体积。

    学生3:如果鱼缸很大,铅球又那么小,那么如果把鱼缸放入水中,水面上升很小,很难测量。计算铅球的体积并不容易。

    生1:对,我们会选择一个大小适宜的鱼缸,或者玻璃口杯也行,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

    学生4: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试图找到计算球体积的公式,并用这个公式来计算。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棒,下面就请同学用自己的方法动手实践,求出这个铅球的体积。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借用的工具。

    (用公式计算球的体积的那组同学用的是由老师提供的球体积公式:老师建议他们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搞清球体积公式的获得过程。) (学生实践后反馈,老师说明测量中有误差,数据略有不同是正常的。

    )课后反思: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首先要注意的是,复习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反思教学过程,可以肯定教学是成功的

    实现知识的系统安排,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落实注重学生发展的要求。

    1、 注重自我安排提高施工能力

    复习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然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获得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和形成建设意识的能力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和意识必须在自我安排和积极建设的过程中获得。

    本案例要求学生在课前对三维图形知识进行梳理

    根据自我选择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根据立体图形的类型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来选择立体知识的不同方法。凸现整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并且在课前完成整理和建构,增大了建构的空间,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在小组交流中调整,为全班交流推荐优秀作品时,体验和感悟了建构知识网的方法。这样,还学生一个自主整理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去理一理知识,让学生试着自己去把知识纵向成线、横向成片,在“做”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做”中学会整理建构的方法,获得整理建构的能力。

    2、 转变机械实习提高应用能力

    如果学生只能简单地代换通用参数或将习题设置为通用模式,那么学生的素质就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只有通过体验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不断创造,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再者,《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纵观整个案例,改变原来那种学生纯粹的代公式等练习。“购买鱼缸问题”、“沙坑装沙问题”、“测量铅球的体积”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室内的生物角就有鱼缸养有鱼),是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

    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有助于理解“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纯粹的代数据计算。

    3、 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操作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应改变榜样、示范、讲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和交流的学习活动。

    ”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案例中设计由看立体图猜测是几号鱼缸?数据分析需要什么样的玻璃形状?

    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身体的特点,丰富空间和图形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看到这几号鱼缸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建议先计算物料消耗和体积大小,然后计算物料消耗和体积大小。

    对购买几号鱼缸、沙坑装沙情况,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从而引起学生间的争辩,使课堂上学生间的争辩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特别是“求球的体积”这一环节,把动手实验搬进数学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500字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教案制度的培养,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今天栏目小编将为您准备有关“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的精彩文章,请考虑到具体情况的差异使用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魏翠清一、教学目标:

    1将继续观察阴影长度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量记录,收集数据,使之简单化**。

    2分析和理解太阳与物体、物体与阴影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太阳下物体的阴影是在变化的。

    三。知道太阳光线沿直线传播,阻挡太阳的物体就会形成阴影。

    二、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测量、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随太阳位子的改变而改变的规律,得出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与物体、物体与阴影的关系(寻找规律)。

    四、教学准备:

    电杆、支架、粉笔、卷尺、记录单、直尺、方图、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提出问题并决定你想研究什么——太阳下物体的影子。

    2.活动:在阳光下观察阴影(信息收集)

    ① 展示竿子并讨论如何观察和测量太阳极的阴影。

    ②、课件出示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分组工作,比较哪个小组的测量速度更快、更准确]

    ③ 在室外观察、测量和收集数据。

    第一次测量:每各小组将测量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并将小组测量的数据立即报告给组长,由组长进行统计。

    记录表1:(实验组组长)

    记录表2:(实验组成员表)

    方格纸:

    三。对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找到了初步的规律。

    我们把表中的数据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分析同一时间,不同的物体影子的特点。(老师示范画方格图。)

    ①、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图。把竿子的顶点和影子的末端用直线连接起来,再在小组里观察、比较图形,发现了什么?

    第二次,测量阴影的长度,收集数据并做记录。(放在学生研讨中)

    10分钟后第二次,测量阴影的长度,收集数据并做记录。

    ②、各组汇报、交流。同时,不同物体的阴影是不同的,我们

    ③、小结: 【记录表

    一、二结合起来分析】

    这三个数字都是三角形。它们外表相似,大小不同。

    (课件演示三个图形重叠)

    结果表明,太阳、极点的顶端和阴影的末端(太阳、物体、阴影)在同一条线上。

    第三次测量阴影的长度,收集数据并记录。

    (填好后即迅速回到教室)

    4.使用以前发现的定律讨论和分析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的阴影特征。

    每组选择一个极点。在不同的时间,它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小组根据测量数据进行独立分析、讨论和交流。)

    6,总结:太阳的顶部,极和阴影之间的线始终在同一条线上。

    换句话说,太阳光是直线传播的。

    扩展:猜猜这棵大树有多高?

    两小时后阴影的长度如何变化?

    你认为阴影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吗?

    组员用表

    组员用表

    组员用表

    组长用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尝试,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材料建构三位数加法模式。

    2、能力目标:发展迁移能力、建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算法思维的多样化,了解计算结果并不是的目标。

    3、情感目标:在操作、交流、探究与讨论中学会表达、倾听。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算法思维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请你估计一下,学校的多功能厅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生活中还有数量需要用三位数表示吗?(说说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引入“上海中小学生音乐会”。

    学生搜集信息,老师出示信息:

    A看台356人,B看台247人。

    两看台共坐了多少个同学?

    2、说说解题方案、估计计算结果。

    3、学生尝试计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手头的材料尝试计算(学具、卡纸、草稿纸)

    (巡视、指导)

    4、选择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讲评、演示。(请学生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归纳与评价)

    4种方法:

    小组内选择一人进行汇报:

    (1)6+7个加个

    50+40十加十

    300+200百加百

    356+247

    =13+90+500 =603

    (2)300+200百加百

    50+40十加十

    6+7个加个

    356+247

    =500+90+13

    =603

    (3)356+247

    =356+200+40+7

    =556+40+7先加百

    =596+7再加十

    =603最后加7

    (4)356+247

    =356+7+40+200

    =363+40+200先加个

    =403+200再加十

    =603最后加百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解法远远不止书上介绍的几种,学生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了多种解法。)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写出过程

    开学时,我们学校举行了“手拉手,帮助贫困小伙伴”的捐款活动,全校师生都踊跃参加了。(出示PPT课件)引出计算题:

    “一、二年级苗苗儿童团员共捐款多少元?”

    有能力的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互相探讨,寻求帮助。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请解答)”

    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2、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3、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重点:

    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教学难点:

    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同学们,在节日里,爸爸妈妈会给我们买许多礼物,老师这里有些礼物,你能说出哪个玩具比较重?哪个玩具比较轻吗?

    学生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物品的轻与重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直接观察

    1、气球和苹果比

    2、小胖和小亚比

    师:你知道这个苹果与这个气球比哪个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

    师:小胖和小亚比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直接凭经验来判断。苹果重,气球轻。

    根据图片看出小胖重小亚轻。

    探究二:动手操作

    1、比较下列物体的轻重、书上第42页中的2橡皮、吸铁石、小汽车等

    为学生提供学具,动手操作

    2、验证比较结果:可将这些物品悬挂起来

    之后小结方法掂一掂等方法

    师:数学书和文具盒比谁轻谁重?

    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比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方法来比轻重。

    探究三

    1、小包装的酸奶,一包装3罐,大包装的酸奶,一包装6罐,4小包装的和2大包装的酸奶,哪个重?哪个轻?

    2、4只羽毛球的重量和6个乒乓球的重量相等,都是24克,羽毛球和乒乓球哪个重?哪个轻?

    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1、判断轻重

    棉花和小铁球

    西瓜和葡萄

    冰箱和电话

    练习二

    小木箱一箱可装4瓶汽油,大木箱一箱可装8瓶汽油。那么12箱小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和6箱大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哪个重?哪个轻?

    生:12×4=48(瓶)

    6×8=48(瓶)

    答:一样重。

    师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

    练习二

    小组活动

    请小朋友把带来的物品,用今天学习的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来比一比它们的轻与重。

    小组交流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比较物体的轻重,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看一看、掂一掂、算一算……来比较。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教科书P42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实物的操作,学习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物体的轻与重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让老师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车、变形金刚等。

    师:那现在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玩具哪个重?哪个轻呢?(随机拿取学生手中的两样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与重的关系。

    板书: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用观察(眼睛)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师:现在让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

    生:玩跷跷板。

    师:你们看一下,谁重谁轻呢?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你们这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

    生:看。

    师:你们真聪明,有些物体可以仔细观察比较,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二)用手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出示小亚手拿气球和苹果的图片。

    师: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小亚手中的物体,哪个重、哪个轻吗?

    生:气球轻,苹果重。

    师:好,现在老师拿来了这两样玩具,你们能告诉我哪个重,哪个轻吗?(从学生带的玩具中拿两样差不多大小的)

    生:右手重,左手的轻。

    师:到底是不是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拿出两样不同大小的玩具,请学生猜一猜、试一试,哪个重、哪个轻?(注意老师拿的时候,大的轻、小的重)。

    师:你们的答案和上面的小朋友答案一样吗?师:现在,你想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比较轻重的知识了吗?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体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

    三、巩固练习

    (一)比一比

    1、请学生看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2、老师出示一些比较容易看得出轻与重的物体,例如一本书和一个骰子等。

    (二)猜一猜

    1、请学生相互之间拿出自己的小玩具,交叉进行比较轻与重。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新知

    (一)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出示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你们看一看,那样物体最重、最轻?

    师:你们知道小丁丁是怎么比较的吗?出示课件。

    小丁丁用同样的橡皮筋将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等挂起来。

    师:你们说这个方法怎样啊?你们现在看着这幅图,能告诉我们谁最重谁最轻了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组合作。

    生:吸铁石最重,夹子最轻。因为物体越重,橡皮筋就会拉的越长,所以吸铁石最重。

    师:请你们根据这幅图,把这些物体从最轻到最重排一下,填写表格。

    2、 小结:生活中,我们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达到比较物体轻与重的目的。

    (二)小练习

    1、师:请你们现在也学一学小丁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的玩具进行比较,看看这个方法怎样?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玩具也挂在橡皮筋上,进行比较。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5)

    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教案(2)

    营造我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并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哪些问题存在。

    2、能够从手边的生活入手,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并在**中尝试各种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在观察、体验和实践等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区情感、家庭责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内容:

    本次主题设计《认识我身边的生活环境》、《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营造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三个活动。其中,在《认识我身边的生活环境》活动中,学生深入到社区中、学校中和家庭中,运用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能根据自己小组的观察,搜集出相关的问题,找到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活动中,分为两个部分:

    自然环境非绿色主要以实验研究的方法让我们真实的感觉到受污染环境的可怕,人文环境的非绿色以调查、采访的方式展现出我们生活中不和谐音符,让学生从心里树立环保意识。《营造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真实的体验和实践找到营造绿色生活环境的方案和措施,向自己的同学、老师、家人发出倡议,并且在学校的社区进行宣传,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

    活动实施:

    【活动目标】

    1学生了解自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找出问题所在。

    2.本文围绕该主题提出了具体而有价值的主题。

    三。具有获取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并能体验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艺术。

    【活动过程】

    1、教师就环境问题给出解释,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当今威胁我们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正在变得恶劣。并引导学生多了解环境,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分小组深入到社区、学校、家庭中去亲身感受和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包括社区的绿化情况、垃圾处理、小区周边噪音、交通情况、学校中走廊文化、操场情况、同学们出入网吧情况观察、家庭中的浪费现象和消费情况调查等等)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公德教育,建议和每个学生一起学习安全公约,并请班主任和家长签字)。

    3、学生整理、分析和观察得到的结果,并在班级内交流和简单的汇报,写出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找出本小组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从科学、社会、自然等不同角度了解“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激发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实验和调查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带来的快乐。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活动过程】

    1、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上网或到环保局、图书馆、资料室等相关地方查阅资料,了解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如:被污染的水、汽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污染、白色污染、沉迷于网络中的青少年犯罪纪实、非绿色消费带给我们的问题等等)

    2、对研究课题属于自然环境的同学,教师要鼓励他们演示一组实验来做环境绿与“非绿”的对比(如:小鱼在污水和纯净水中的生活情况对比、被塑料污染过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汽车尾气对豆芽生长情况的影响等),给学生一种直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3、对于研究课题属于人文环境的小组,教师则鼓励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然后带着问卷和问题深入到同学、家庭、学校、社区当中去,了解非绿色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并根据调查表或访谈表中的问题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课题的情况。

    4在实验和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经验报告和经验交流。

    【活动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明确绿色生活环境的意义和要求,学会写倡议书,指定宣传活动方案,**活动中的问题和阻力,提高组织活动能力,积累生活经验,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

    2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能够在自己的班级、学校和家庭中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根据各自的课题,通过前两项工作的准备和信息的积累,每各小组都提出了创建绿色生活的积划和措施。

    2、根据各小组的方案和措施,针对同学、老师、家长、小区居民制定一份倡议书,并选择一定的宣传方式,各小组在班级内交流方案及宣传方式,互相提问题进一步完善计划,同时对可能出现的时间、沟通、安全、组织等问题进行**。

    3、根据学生的方案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地进行实践活动,把环保意识带给身边所有的人,帮助身边的人追求绿色生活方式,从而形成绿色生活环境。

    4、每小组用各种方式把本组的活动过程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汇报,包括小组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计划实施,最终成果、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克服与解决、取得的成绩、研究体会与心得。

    活动评价

    评价原则

    1积极评价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潜能和闪光点,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和实践;鼓励学生在**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注意应用,看学生是否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

    4注重经验能否进行人际沟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洞察力和经验

    评价标准

    学生评价表(自评、互评、教师评)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6)

    活动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及理财意识,做个节约型的小公民。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巩固小数点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操作几交流的过程,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家中一周的开支情况记录下来,并完成如下统计表。

    2、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收集整理数据,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平等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

    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费,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开支,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班每个同学家里的一周开支情况。探讨开支的规律,学会做小管家。出示课题《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其家里一周开支情况并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你是怎样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金额”、“小计”、“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表的制作。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会不同,体会统计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后面谈意见和建议奠定基础。

    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教师:

    如果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你打算怎样设计统计图。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统计图表样,也可向小组内同学学习绘制方法。)

    课件出示:( )家庭一周开支统计图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现家里一周开支情况的周期性。发挥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降低差异,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汇报:

    1、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制作好的统计图,比比看谁的作品最美观,选出来作为优秀作品展示。

    2、对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同时说说你家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交流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从制作的美观程度,及开支的大小,开支的项目上进行评价)

    3、根据自己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估算本月的开支,估算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说说具体的估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4、对各家的开支情况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开支和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生1:每个家庭周末的开支都比较大,原因周末休息,人们有时间采购、游玩。

    生2:生活开支如米面油盐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钱不是很多;

    生3:应酬、礼尚往来、朋友聚会虽次数不多,但占用的金额却不少;

    生4:买衣服、看病也占去了相当大的开支;

    生5:水电暖、物业管理每月都有一定开支,不过比较固定;有的家里这方面开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较少。

    生6:我家买彩电花去了五千多元钱。有同学家还买了电动自行车。

    生7:我认为有的家里开支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议吗?

    生1:水电费如果我们节约用的话,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生2:用于应酬,礼尚往来的资金多,礼尚往来可以进行改革,变一种方式,比如婚事简办,送鲜花等方式。节省下来的钱可以买一些书籍,还可以捐赠给有困难的人。

    生3:我觉得生活开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开支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追求过高档次。

    生4:我觉得父母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 ……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获得自信的体验,获得发展,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活动小结:

    大家都谈得很好,要想日子过得好,就要合理开支,计划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水电等地球资源,学会为全人类着想。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开支向父母汇报,并针对如何节约开支这个问题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购物一次,学会购物,学会理财。

    [设计意图]

    参与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勤俭节约,学会理财,学会管理。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7)

    课题:数格点算面积

    陆秀成一、活动目标

    (1)通过画图、列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

    (2) 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3) 通过成功经验和克服困难的经验,增强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2、 活动重点:体验实践活动的过程,学会寻找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学思维。

    3、 活动难度:网格多边形的面积与其内部和边缘上的网格点数量之间的关系。

    4、 活动过程:该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活动

    一.概念认识

    格点多边形:方格网中的每个交点叫做格点(如左图中的点a、b、c、d、e…).显然,每一个小方格(如图中带阴影的小方格)就是一个面积单位.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如图中的多边形abcde)

    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如下图a,把多边形的任何一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其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而图b中的多边形不具备这种性质,称为凹多边形.

    二.自主**

    1.求下列多边形的面积

    2.我们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为n,它的边上的格点数为l,写出下图中格点多边形的n、l

    三。在网格纸上按图2画出不同的网格点多边形

    1)画出两个满足条件n = 0的点阵多边形,并计算其面积s

    2) 画2个满足条件n=1的格点多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s

    3) 画2个满足条件n=2的格点多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s

    第二阶段课内活动

    一.对第一阶段活动的再认识

    1.认识格点多边形

    2.识别凹、凸多边形

    3.归纳格点多边形面积的求法

    4计算边上和多边形内部的晶格点数

    2、 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与边、内点阵点数的关系

    *n=0的格点多边形中s与l的关系

    在满足n=0的格点多边形中,s和l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你能表达吗?

    活动2在n=1的格子多边形中s和l之间的关系

    在满足n=1的格点多边形中,s和l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活动3 * * n = 2的晶格多边形中s与l之间的关系

    观察上表,你又有了什么发现?

    活动四自主时s与l的关系**n=3

    1示范引线:绘制n=3网格多边形

    2合作与交流:四人一组,画图研究n=3时s与l的关系

    活动五猜想n=4,5,10,…格点多边形中s与l的关系

    活动六归纳分析s、n、l三者关系

    三.规律的应用

    求下列多边形的面积

    四.共同交流课内活动体会

    第三阶段课后活动

    活动一填写活动评价报告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报告

    是的,又到春分时分,今日已是昼夜平分春色,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春天,转眼已经走到一半。不禁,有了些许淡淡的怅然。这岁序更迭啊,从来不会给任何人眷恋的机会。

    我们甚至没有时间感叹,所以我们赶到下一个节气。

    不经意间,我们走着,春天变得五彩缤纷,小草长势,莺飞。此时,正是春风和青江南岸。是春风习习,花草芬芳,新桃为旧符。

    那些逝去的时光,随手捧着,充满了春天的清新气息,沁满了春天的阳光温暖。

    这春风啊,总是来的那么急,那么声势浩荡,带着泥土松软的芳香,带着小河流水的哗哗声,还有桃花杏花梨花的艳。我们不需要刻意寻找芳芳,自己的眼睛里充满了春天,惊艳了原本平淡的生活。

    这是春天,散步还是睡觉。一抬头,就会遇见一树花开。一低眉,便会遇见一行青柳。那些匆匆擦肩而过的路人,早已换上了薄薄的春装,让你眼睛一亮,心情舒畅。

    沿河缓缓行走,总会有姹紫嫣红的花事,与你撞个满怀。那小小的桃花、玉兰粉、梨白、连翘黄,还有那些婀娜多姿的柳丝,瞬间让时间变得柔软,诗意盎然!

    最爱,吹脸不冷杨柳风,斜风细雨不必还。沿着柳树路堤行走,踩在柔软的土地上,看着风吹着绿叶,看到开满鲜花的树枝,我的心也随风盛开。这淡淡的柳风,这长长的桃花水,如诗如画,是否也会陶醉你的眼睛?

    经年的淡定,昔日的重逢,漫过春天静好的光阴,让沧桑了无痕。走在繁花似锦的陌上,清风徐徐,莺声燕语,该是多么惬意。心底,全是对这个世界的感动与喜欢。

    随手落下的小字,亦是沾香带露,绿意莹莹。

    它是春分,它把春天一分为二,使世界如此美丽。一半草色如烟,一半姹紫嫣红。平分处,春意灼灼,桃红柳绿,溪水潺潺,我听见了小麦拔节的声音,还有油菜花绽放的声音。

    写一笔初见,落一笔惊艳。我想把整个春天,泉水如墨,粉如纸,融入我的生活画面。你是水墨画中最美的江南。

    迎面而来,一定是春雨和暖。静好的时光,无风亦无雨。我一路坐在采集春花的地方,感受春分,暖暖的气息!在春风的深处,折一棵柳树,与你微笑,花开花落,让微风拂过眉毛和眼睛,我们形影不离。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及验算方法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及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探究。

    1、小朋友们,上个星期三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活动,谁来说说是什么活动啊?(爱心大义卖的活动)

    2、你买了哪些物品呢?

    3、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活动,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真棒。

    4、齐老师在星期天也逛了一次商场,摘录了一些商品的信息。(示信息)

    5、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物品的信息?(学生汇报商品价格信息情况)

    6、那么你最想买那两样物品呢?求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学生汇报购买情况)

    二、自学互动,进行探究。

    (一)探究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摘录信息:老师想买两样最贵的,买一个遥控汽车和一个积木要花多少钱呢?

    怎么列式?126+132 =

    1、(1)你想怎么算,跟同桌说一说。

    (2)生汇报多种计算方法(计数器算法、竖式算法)。

    (3)生演示计数器算法。

    (4)讲解竖式算法。

    这道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2、探索验算:

    (1)同学们算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验算。

    (2)怎么验算呢?将这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

    (3)验算结果和原题结果相同,说明我们算对了。

    三、作业练习,反馈探究。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3题填表

    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揭示课题)

    做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四、应用探究,培养个性

    1、判断对错

    2、探究图书馆借书问题(示P31例题)

    3、示评选“文明班级”表格,算一算哪个班能获得“文明班级”称号。

    4、算路程:从学校到公园走那一条路比较近呢?生算

    5、许多小动物在玩套圈游戏,选择2个来算一算一共多少分?

    五、系统回顾,延伸探究

    1、小朋友们今天学得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我们平时要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9)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2、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轻与重并进行比较。

    能力目标

    通过生活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游戏、实践的过程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和生活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方法比较轻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比一比

    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在讲台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生答)

    师:现在谁能说出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物品哪个重,哪个轻?(多媒体出示:苹果和气球;书和骰子)请同学们观察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师:你们为什么能一下子判断出来呢?

    小结:这是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拿过它们,所以可以直接凭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来进行判断。

    (二)猜一猜

    老师这里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东西,你们能猜出哪个盒子重,哪个盒子轻吗?(学生猜测)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测,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两个物体的轻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称、跷跷板等)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吧。(出示课题: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掂一掂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许多好方法,可是当我们身边没有天平和跷跷板这些工具时该怎么办?(用手掂一掂)现在谁愿意上来感受一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盒子哪个重、哪个轻?

    告诉大家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上来掂一掂,得出答案)

    师:米老鼠给我们大家准备了很多礼物,等会儿我们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任选两样物体比一比轻重。

    现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气球、生梨、苹果和矿泉水,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两个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轻重。(要求: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任选两样物体来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

    ( )和( )比( )比( )重( )比( )轻

    (请3~4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师:在我们刚刚比较的过程中,哪个物品是最重的?哪个物品是最轻的?(气球最轻,水最重)

    师:气球的外表形状,为什么比较下来是最轻的?(因为里面是空气)

    师:物体的轻与重与物体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没有)

    师小结:比较物体轻重,不能只看大小,物体的重量与它的材质有关,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比较轻与重的方法。

    (二)拎一拎

    1、师:(出示课件)现在米老鼠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苹果,它还用刚才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你们看行不行?(不行,因为数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会全掉在地上)

    师: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办法)

    师:我们把苹果全放在红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黄色的袋子里用手来拎一拎。(请2~3个小朋友上来拎一拎),并把拎的感受告诉大家。(梨的总重量要比苹果的总重量重)

    2、很多小朋友都想尝试下拎一拎的感觉,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谁的书包重,谁的书包轻,然后把与同桌合作的结果告诉大家。

    3、学生交流。(我同桌的书包轻,我的书包重)

    (三)吊一吊

    1、师:老师这里的梨和苹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测不出轻重,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吗?(生:用天平秤来称一称)

    师:这个办法不错,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还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进行比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来比较轻重)

    师演示:应该看哪一段的长度?(橡皮筋的长度)

    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长度。

    2、比较矿泉水和生梨。

    师小结:在同样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体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长。

    三、观察实验,比较轻与重

    1、师出示媒体: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将这些东西从轻到重摆放整齐?(小组讨论交流)

    (1、用手估测,2个2个比较;2、 2个2个吊起来比较;3、把这5种物品全都吊上去)

    师:哪种方法会比较方便?(全吊上去)

    师:其实,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已经可以猜出谁是最轻的。(海绵)谁是最重的。(吸铁石)

    2、学生动手实验证明,并记录结果(从轻到重)

    填写在书上的表格内。

    3、学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挂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轻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长说明这个物体最重。

    4、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长度?

    四、知识拓展

    1、出示课件:小朋友都玩过跷跷板,当跷跷板停止晃动,像现在这样时,你能说出谁比较重吗?为什么?(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如果他们两人一样重,那跷跷板两边的高度会怎样?(一样高)

    2、师出示图片。

    师:你从这幅图里看懂了什么?(2个苹果=4个香蕉;1个苹果=2个香蕉)

    师:要使跷跷板两边的重量不一样,你有什么好办法?(生答)

    师:如果再加1个苹果,那右边要加几个香蕉才能使它们一样重呢?(2根香蕉)

    3、课后拓展练习

    小木箱一箱可装4瓶饮料,大木箱一箱可装8瓶饮料,那么12箱小木箱装的饮料的重量和6箱大木箱的饮料的重量哪个重、哪个轻?

    12×4=48(瓶)

    6×8=48(瓶)

    (一样重)

    师: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重量。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0)

    【篇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营养午餐》教学案例(陈倩影)】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营养午餐》教学案例陈倩影

    [研究背景]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如果学生熟悉选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对生活是有用的,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营养午餐》是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的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之一,通过本节课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设计意图 ]

    “营养午餐”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课题,熟悉的是学生每天都必须接触,陌生的是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搭配才是合乎营养标准的“营养午餐”还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的认识,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在学生群体中比比皆是。

    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几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首先是民主路小学为学生提供的三种午餐菜谱;其次,营养专家介绍了10岁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然后让学生们合理搭配他们喜欢的午餐。最后,通过统计、排列和组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

    蛋白质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偏食和挑剔的问题,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案例描述]

    一、日常饮食交流,引入新课

    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日常生活中午餐食谱(吃什么菜),教师有针对性地**相关菜餐**。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你们平时吃的菜味道如何?(好),在你们心目眼中“营养的午餐”应该是什么样的?

    3、待学生反馈后,教师引导:我们生活中的每天都在汲取营养,从科学课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营养的主要指标是三项暨热量、脂肪和蛋白质。我们同学们刚才所举的这些菜是不是都是有营养的?

    这三个主要指标在何种程度上真正具有营养价值?围绕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开展一次数学活动,一起走进“营养午餐”(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应用实践更为生活服务!为此,教学活动以日常生活的饮食现象为载体进行引导,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数学”观点,同时又让数学课堂显得自然、贴切。

    二、出示菜谱,认识营养指标

    1、课件显示菜谱和**让学生认识以下三种菜谱并作出选择(此时要进行统计) a:炸鸡排、鸡蛋西红柿、香菇油菜 b:猪肉粉条、家常豆腐、香菜冬瓜 c:辣子鸡丁、土豆烧牛肉、韭菜豆芽

    2老师:我们刚才谈了三个主要的营养指标。刚才介绍的三种食谱的主要营养指标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课件显示)

    蛋白质”这三种指标在什么程度时才算是营养的吗?(我不知道)。 营养专家熊博士也来了我们班。 让我们听听他对我们说的话吗?(课件**营养专家熊博士录制)

    10岁左右的儿童每顿午餐应摄入不少于2926千焦耳的热量和不超过50克的脂肪。

    【设计意图】营养的菜谱有许多,我们不可能例举出所有的,所以我们以“三种午餐”菜谱为依托进行教学,从对各种菜肴中“热量、脂肪”两大指标数据的比较中认识“营养”,同时让学生在营养专家熊博士的话语中真正了解“什么样的菜肴是营养的”。

    三、运用指标,学会判断

    1、刚才大家听了熊博士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自己此时获取的热量和脂肪两大指标,我们能用这样的标准学会判断刚才老师提供的午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吗?2学生们根据热量和脂肪两个指标判断并反馈结果

    午餐a符合营养标准,午餐b脂肪过多,午餐c热量不达标。 3、教师小结:

    判断午餐的营养,不仅要看热量,还要看脂肪。只有这两项指标不超标,才算是营养午餐。

    4让学生结合以上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判断午餐。 【设计意图】开展“学生判断午餐营养指标是否达标”的活动意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技巧以服务日常生活,进而让学生能够自觉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四、配餐实践,锻炼技能

    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营养午餐的标准,如果今天的午餐只有三个菜,你能运用所学知识配出比较有营养的菜谱吗? 2、让学生进行配餐实践,教师课堂指导

    三。班级反馈菜品结果,从以下5种合格的交流中选出

    (1,4,10)、(1,5,10)、(1,6,10)、(1,7,9)、(1,7,10) (1,8,10)、(1,9,10)、(2,4,9)、(2,5,7)、(2,5,9) (2,5,10)、(2,6,8)、(2,6,9)、(2,8,9)(3、

    5、10) (3、8,9)、(4,5,6)、(4,5,7)、(4,5,9)、(4,6,8) (4,8,9)、(5,6,8)、(5,6,9)、(5,8,9)

    4老师的问题:在上面的配菜中,哪个方案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当然,学生的配菜计划可能并不全面,如上图所示,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配菜计划为准)。

    5如果你被要求从上述菜式中选择一种,你认为哪一种是最好的?请简单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开展“学生根据指标搭配营养午餐”活动是学生技能的再提高,在培植学生应用数学观点的同时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排列组合,同时训练学生严谨的学习风格。

    五、统计结果,巩固知识

    1学生反馈后,班级统计完成如下**

    (2) 并对学生的选择作了简单的分析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提供的配餐方案进行简单的分析统计是为了呼应开课前的教学引入活动,同时也是为更好巩固和发展学生统计能力提供一个平台,还有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饮食习惯,为后期的常规管理提供原始数据。

    六、总结提升,延伸教学

    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很胖或很瘦,至少说明这两种人的营养补充是不科学的,你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这两类人群的餐肴进

    行分析吗?请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课后讨论交流。

    2、我们在教学中既学到了什么是营养的午餐指标,同时还进行了厨师般的配菜训练,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好好地运用这一技能,真正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我们饮食,不要再以个人喜好去选择餐肴了!

    3、布置实践作业:请结合自身家庭实际拟定一份《家庭一周健康午餐菜肴记录表》。

    【设计意图】数学应用技能最终要回归到日常生活,所以在课堂结束之际设计了“分析偏胖偏瘦两类人群饮食”和“制作健康食谱”的课外活动,为延伸课堂教学找到了载体,更为学生技能的巩固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实现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发展学生技能,服务日常生活。 [课后反思]

    《营养午餐》一课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而设计的一节数学综合实际活动。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探索: 1、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尝试教学法,以“激趣—尝试—讨论—再次尝试—总结提高”为主线。

    创设学生喜欢看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午餐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为主题,通过交流和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总结,结合安排、组合、图表,完成对营养午餐更深层次的理解、理解和改进。通过最后的访谈和总结,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2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营养专家指出的一些关于合格营养午餐的指标,不是以命令式、指导式的形式提出来,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想象中的午餐”与“科学的午餐”的冲突,产生对“什么才是合格的营养午餐”有求知欲望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探索认知。接着通过“小小美食家”与“小小营养家”的讨论交流,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上达成共识,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3、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小采访”“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更具生活化,趣味化。通过引入兴趣、巧妙的问题,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引入话题、提问,在学生愉快的交流中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政治公众人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一卷75-7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可以了解椭圆田径场的结构,学会如何确定起跑线。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3分钟)

    同学们,不久前,银川市举办了一个小型晚会,我们学校的运动员们努力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你们都看到比赛了吗?(学生回答)老师也看了一些比赛,但是老师和学生必须上课,许多精彩的比赛都错过了。

    今天,我要带你去看一个小型运动会。

    [设计意图:课的开始通过师生对话,谈谈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大事,合理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就犹如奏响了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既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也可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状态下进入学习活动。

    ]二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分钟)

    1场景介绍:小动物运动会。

    (多****)四只小兔子从同一条起跑线起跑 ,分四个道次沿椭圆形跑道跑一圈,再回到同一个终点,谁先回到终点就为第一。

    师:同学们对这场比赛有什么看法吗?你能做些什么来使比赛公平?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运动会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活动,是真实的、自然的。

    课的开始在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活动中设计了一场不公平的比赛,让学生在**的同时也发现了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学生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生提出把起跑线往前移等等。

    激发了学生**问题的欲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2000字


    看见必读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相关精品文章分享给您,请认真思考以下建议或许对你的问题有所启发。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教案制度的培养。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及理财意识,做个节约型的小公民。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巩固小数点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操作几交流的过程,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家中一周的开支情况记录下来,并完成如下统计表。

    2、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收集整理数据,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平等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

    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费,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开支,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班每个同学家里的一周开支情况。探讨开支的规律,学会做小管家。出示课题《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其家里一周开支情况并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你是怎样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金额”、“小计”、“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表的制作。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会不同,体会统计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后面谈意见和建议奠定基础。

    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教师:

    如果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你打算怎样设计统计图。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统计图表样,也可向小组内同学学习绘制方法。)

    课件出示:( )家庭一周开支统计图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现家里一周开支情况的周期性。发挥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降低差异,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汇报:

    1、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制作好的统计图,比比看谁的作品最美观,选出来作为优秀作品展示。

    2、对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同时说说你家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交流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从制作的美观程度,及开支的大小,开支的项目上进行评价)

    3、根据自己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估算本月的开支,估算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说说具体的估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4、对各家的开支情况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开支和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生1:每个家庭周末的开支都比较大,原因周末休息,人们有时间采购、游玩。

    生2:生活开支如米面油盐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钱不是很多;

    生3:应酬、礼尚往来、朋友聚会虽次数不多,但占用的金额却不少;

    生4:买衣服、看病也占去了相当大的开支;

    生5:水电暖、物业管理每月都有一定开支,不过比较固定;有的家里这方面开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较少。

    生6:我家买彩电花去了五千多元钱。有同学家还买了电动自行车。

    生7:我认为有的家里开支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议吗?

    生1:水电费如果我们节约用的话,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生2:用于应酬,礼尚往来的资金多,礼尚往来可以进行改革,变一种方式,比如婚事简办,送鲜花等方式。节省下来的钱可以买一些书籍,还可以捐赠给有困难的人。

    生3:我觉得生活开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开支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追求过高档次。

    生4:我觉得父母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 ……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获得自信的体验,获得发展,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活动小结:

    大家都谈得很好,要想日子过得好,就要合理开支,计划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水电等地球资源,学会为全人类着想。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开支向父母汇报,并针对如何节约开支这个问题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购物一次,学会购物,学会理财。

    [设计意图]

    参与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勤俭节约,学会理财,学会管理。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及验算方法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及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探究。

    1、小朋友们,上个星期三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活动,谁来说说是什么活动啊?(爱心大义卖的活动)

    2、你买了哪些物品呢?

    3、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活动,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真棒。

    4、齐老师在星期天也逛了一次商场,摘录了一些商品的信息。(示信息)

    5、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物品的信息?(学生汇报商品价格信息情况)

    6、那么你最想买那两样物品呢?求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学生汇报购买情况)

    二、自学互动,进行探究。

    (一)探究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摘录信息:老师想买两样最贵的,买一个遥控汽车和一个积木要花多少钱呢?

    怎么列式?126+132 =

    1、(1)你想怎么算,跟同桌说一说。

    (2)生汇报多种计算方法(计数器算法、竖式算法)。

    (3)生演示计数器算法。

    (4)讲解竖式算法。

    这道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2、探索验算:

    (1)同学们算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验算。

    (2)怎么验算呢?将这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

    (3)验算结果和原题结果相同,说明我们算对了。

    三、作业练习,反馈探究。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3题填表

    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揭示课题)

    做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四、应用探究,培养个性

    1、判断对错

    2、探究图书馆借书问题(示P31例题)

    3、示评选“文明班级”表格,算一算哪个班能获得“文明班级”称号。

    4、算路程:从学校到公园走那一条路比较近呢?生算

    5、许多小动物在玩套圈游戏,选择2个来算一算一共多少分?

    五、系统回顾,延伸探究

    1、小朋友们今天学得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我们平时要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3

    作者:刘光瑞时间:2012-11-19 16:40:08

    教学内容简单周期现象中排列规则的讨论录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正确计算出按周期律排列的物体或图形的个数。

    2使学生积极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实现用计算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三。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活的成功经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循环的特点。

    〔要领指导〕在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够发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例2解决具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周期特征。这里的“进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主动发现——自己在情境中找到摆放(排列)的规律。

    二是自觉应用——有选择地使用一个周期里的信息,如一共有多少个物体、有几种不同的物体、它们的排列次序、每种物体的个数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领指导〕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对用除法来解决周期现象中的排列问题这一策略的优越性有了直观的感知,本节课着重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

    把什么看作组?2.有多少组?

    3.余数是几?表示什么?

    4.每种物体分别有多少个?

    教学方法是学生自主与合作相结合。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投影片,有条件也可以使用配套课件。

    知识点 :

    分析了简单周期现象的排列规律,通过计算确定了按周期规律排列的物体或图形的个数。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计算:18只兔子中,有多少只灰兔和多少只白兔?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子参加跳高,应该有多少只白兔和多少只黑兔子?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第二个问题:瓷砖粘贴是按照什么规律?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瓷砖?余下的1块是什么图形的瓷砖。

    4、 综合练习:练习10,问题4-7。

    洪泽县洪泽湖实验小学施广梅

    内容提要:“终身学习”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目标内容表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校可以开展数学课外小组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开设数学活动课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其作用也是全方位的。

    总的来说,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具体来说,数学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加强数学教学的德育功能,使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此外,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也可以为普通数学课程改革提供经验和拓展思路。

    如何做好小学数学活动课的设计?笔者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活动目标的制订

    数学活动课与一般数学课一样,同样要重视目标的制订,而数学活动课目标的制订,除了要达到全面、明确、系统等基本要求外,我认为数学活动课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完成性与激励性相结合

    因为数学活动课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活动有收益,价值在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因此,活动预设的目标,有些是绝大部分学生达到的,而有些不可能是绝大部分学生真正达到的活动结果,但教师要激励学生去努力达到它。因此,活动目标必须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既要有一般能“完成”的目标因素,又要有“激励” 的目标因素。

    例如,在低年级一堂“拼一拼、数一数”的数学活动课中,我们可以制订出如下的活动目标:

    1结合图形数量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完成性的目标)

    2、通过动手操作,形象地看出当两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第二个图形,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并渗透“整体不等于各部分机械叠加的和”的思想;(完成性的目标)

    三。通过拼图游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情趣。(激励性的目标)

    (二)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

    数学活动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活动目标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划一的,而有着明显的“弹性”,因此,教师既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制订出统一的活动目标,但又要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取得不同的收获,获得不同的发展。如果片面追求统一目标的实现,往往会使一些学生对参与活动失去兴趣。

    (三)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小学数学活动课既要有显性的效益,又要有隐性的效益,活动目标不能局限于显性的目标上,而更多地应该着眼于给学生创设探索、表现和创造的机会,愉快身心,激发潜能。追求功利主义的知识目标往往智慧压制学生智慧的火花。造成拔了几个“尖子”,压了一批“苗子”,也很容易把活动课上成一般的数学课。

    因此,活动课的目标必须注意显性与隐性的结合。

    例如,在“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堂活动课中可以制订出这样的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比如计算马铃薯的体积)并从中体验到发现的乐趣。

    2、通过“阿基米德称王冠”的故事介绍,使学生受到科学家全身心投入科学发明的精神感染与熏陶。

    三。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

    二、活动内容的选择

    普通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规范,比较稳定。

    而数学活动课内容范围广阔,其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小学数学活动课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在具体选择上,除了考虑内容的教育性和科学性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趣味性

    数学活动要充满儿童的兴趣,受到学生的喜爱。因此,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为前提,尽量追求新颖性、新颖性和趣味性。

    有些内容本身不具有浓厚的趣味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包装”,以增强趣味性,如“用3、6、4、2四个数及+、-、×、÷或( )等符号,组成五个得数是24的算式”。这一题教师可以设计为“玩扑克抢24点” 的游戏,就充满了奇趣。

    (二)拓展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受普通数学课程内容的限制,而是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活动内容要从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入手,使学生从活动中拓展知识面。例如结合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教学,让学生在拼拼、摆摆、想想、算算的过程中,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的长度越接近,面积就越大”的规律,从而拓展到“和相等的两个数,它们的差越小积越大”的新知识,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渗透了函数思想。

    根据这一规律,教师可以选择这样一道题目让学生练习,即已知a和b都是大于零的整数,并且a和b的和是100。如果a和b相乘,最大乘积是多少?最小可以是多少?

    (三)思考性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但要生动有趣,而且必须富有思考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动”有所乐,学有所得。也就是说,活动内容要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启发学生的智慧。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中心,进行一系列的思维训练。

    三、活动形式的选择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形式是由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因素决定的。数学活动课内容选择的灵活性决定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形式应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选择。

    活动课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数学活动课的形式包括组织形式和活动形式

    (一)组织方式

    数学活动课要根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采取相应的、切合实际的组织方式,以增强活动的实效性,其组织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班级活动。也就是说,全班学生都参加了非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规定的大众化的有趣的数学活动和数学实践活动。

    2、数学兴趣小组活动。即少数对数学有特殊兴趣和爱好的学生,开展有趣的数学活动和数学实践活动,并加以改进。

    (二)活动方式

    由于数学活动课打破了一般数学课的封闭模式,呈现出开放型的态势,因此,数学活动课的活动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并在不断的创新之中。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本文主要谈以下活动:

    1、游戏与扮演

    游戏和游戏是数学活动课的主要活动。特别适合于中低年级。

    游戏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数学接力赛、猜数游戏、猜数学灯谜、智力游戏等。日常生活中游戏的方式层出不穷,可以加以改造,移用于数学活动课,突出“玩中学”、“乐中教”的特点。一般地,小组游戏比个人的游戏效果佳,它不仅为小组成员提供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机会,而且避免了在个人游戏中只有那些能力强的学生始终获胜的问题,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按能力分组,那么大家就都有成功的机会。

    表演是一种实践活动,它使学生扮演一定的角色,并从事与这个角色相对应的活动。如可以让学生扮演顾客与售货员,开展“小小超市”的数学活动等。表演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增进情感交流。

    2、讨论与交流

    讨论与交流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同学间亲密协调,身心愉悦,在和谐的气氛中讨论探索,交流信息,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也可以以班集体为单位,群策群力,融教与学为一体,既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又有利于多向反馈,更好地发展个性。

    3、操作与制作

    操作与制作是一种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多种器官参与的活动,它体现活动课“做” 中学的特质。

    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通过动手操作能将某些规律性的数学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进一步开展思维活动;数学活动课的操作内容很多,如几何图形与形体的拼一拼、搭一搭、剪一剪、叠一叠等。操作是中低档数学活动课的主要活动方式。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4

    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教案(2)

    营造我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并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哪些问题存在。

    2、能够从手边的生活入手,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并在**中尝试各种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在观察、体验和实践等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区情感、家庭责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内容:

    本次主题设计《认识我身边的生活环境》、《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营造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三个活动。其中,在《认识我身边的生活环境》活动中,学生深入到社区中、学校中和家庭中,运用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能根据自己小组的观察,搜集出相关的问题,找到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活动中,分为两个部分:

    自然环境非绿色主要以实验研究的方法让我们真实的感觉到受污染环境的可怕,人文环境的非绿色以调查、采访的方式展现出我们生活中不和谐音符,让学生从心里树立环保意识。《营造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真实的体验和实践找到营造绿色生活环境的方案和措施,向自己的同学、老师、家人发出倡议,并且在学校的社区进行宣传,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

    活动实施:

    【活动目标】

    1学生了解自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找出问题所在。

    2.本文围绕该主题提出了具体而有价值的主题。

    三。具有获取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并能体验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艺术。

    【活动过程】

    1、教师就环境问题给出解释,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当今威胁我们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正在变得恶劣。并引导学生多了解环境,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分小组深入到社区、学校、家庭中去亲身感受和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包括社区的绿化情况、垃圾处理、小区周边噪音、交通情况、学校中走廊文化、操场情况、同学们出入网吧情况观察、家庭中的浪费现象和消费情况调查等等)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公德教育,建议和每个学生一起学习安全公约,并请班主任和家长签字)。

    3、学生整理、分析和观察得到的结果,并在班级内交流和简单的汇报,写出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找出本小组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从科学、社会、自然等不同角度了解“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激发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实验和调查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带来的快乐。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活动过程】

    1、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上网或到环保局、图书馆、资料室等相关地方查阅资料,了解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如:被污染的水、汽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污染、白色污染、沉迷于网络中的青少年犯罪纪实、非绿色消费带给我们的问题等等)

    2、对研究课题属于自然环境的同学,教师要鼓励他们演示一组实验来做环境绿与“非绿”的对比(如:小鱼在污水和纯净水中的生活情况对比、被塑料污染过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汽车尾气对豆芽生长情况的影响等),给学生一种直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3、对于研究课题属于人文环境的小组,教师则鼓励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然后带着问卷和问题深入到同学、家庭、学校、社区当中去,了解非绿色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并根据调查表或访谈表中的问题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课题的情况。

    4在实验和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经验报告和经验交流。

    【活动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明确绿色生活环境的意义和要求,学会写倡议书,指定宣传活动方案,**活动中的问题和阻力,提高组织活动能力,积累生活经验,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

    2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能够在自己的班级、学校和家庭中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根据各自的课题,通过前两项工作的准备和信息的积累,每各小组都提出了创建绿色生活的积划和措施。

    2、根据各小组的方案和措施,针对同学、老师、家长、小区居民制定一份倡议书,并选择一定的宣传方式,各小组在班级内交流方案及宣传方式,互相提问题进一步完善计划,同时对可能出现的时间、沟通、安全、组织等问题进行**。

    3、根据学生的方案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地进行实践活动,把环保意识带给身边所有的人,帮助身边的人追求绿色生活方式,从而形成绿色生活环境。

    4、每小组用各种方式把本组的活动过程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汇报,包括小组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计划实施,最终成果、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克服与解决、取得的成绩、研究体会与心得。

    活动评价

    评价原则

    1积极评价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潜能和闪光点,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和实践;鼓励学生在**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注意应用,看学生是否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

    4注重经验能否进行人际沟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洞察力和经验

    评价标准

    学生评价表(自评、互评、教师评)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篇5

    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综合实践

    黄智慧一、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老师:上课前,老师让学生把有关三维物体的知识整理成**或**。现在,让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并推荐一张**或一张**。让我们给你介绍一下。

    每各小组在物理投影仪上展示自己小组的**,并向学生介绍。有出现下列图表等情况。

    二、贴进生活,模拟应用

    1、购买鱼缸的数学问题

    老师:昨天,老师想买个鱼缸,发现了以下型号。

    老师:请想象一下老师当时看到的三个鱼缸的形状?

    s: 1号鱼缸看起来像个立方体

    (众生抢着补充:没有上底面。)

    2号鱼缸就像一个没有上下表面的扁平长方体。

    3号鱼缸是一个高长方体,有点像圆柱,没有上下表面。

    (众生争相补充:它的底部是一个正方形。)

    老师:嗯,每个小组画一个鱼缸给其他小组看。

    老师:工人叔叔在做鱼缸时应该如何切割玻璃?各种计划需要什么样的玻璃?选择一种鱼缸,想一想。

    学生1:我选1号鱼缸。只需切割5片边长为6分米的方形玻璃。

    生2:2号鱼缸需要的玻璃是:一块长9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玻璃,二块长9分米宽4.2分米的长方形玻璃和二块长6分米宽4.2分米的长方形玻璃。

    生3:3号鱼缸要二种形状的玻璃:一块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和4块长7.75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玻璃。

    老师:观察三个鱼缸。你想知道什么?

    生:哪个体积最大?

    老师:鱼缸的水容量就是它的体积。如果不考虑玻璃的厚度,它的体积就是体积。

    生:哪个鱼缸用料最少?

    师:那就来计算一下它们的容积和用料面积吧,小组合作、分工计算。

    反馈如下:

    用料面积(平方分米) 鱼缸容积(立方分米)

    1号鱼缸:6×6×5=180,6×6×6=216

    2号鱼缸:9×6+(9×4.2+6×4.2)×2=180 9×6×4.2=226.8

    3号鱼缸:5×5+5×7.75×4=180 5×5×7.75=193.75

    老师:观察上面的数据。你的想法或问题是什么?

    学生问:老师,以前学习的表面积相等时,立方体的体积就大。而这里为什么不是这样?**不对?

    生答:以前学习的表面积相等是在所有面都计算的,今天计算的鱼缸只需计算5个面就不一样了。

    老师:您认为老师应该买哪个鱼缸?

    s1:我觉得最好选择2号鱼缸,因为它的底部比较大,适合鱼玩。

    学生2:我觉得你选3号比较好,因为它占地面积小。

    生3号:3号是好的,因为3号鱼缸比较深,适合各种不同习性的鱼。不同的鱼可以在深水和浅水中饲养。

    生4:1号好,因为它方方正正,既宽阔又比较深,鱼比较容易找到喜欢的深浅之处,那里又相对较宽大。

    学生5:我建议你不要买3号鱼缸,因为它又窄又小,鱼很难向前游。

    生3(迫不及待地说):鱼可以绕着游。

    老师:你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这很好。买房子的时候,也要考虑房子的大小等因素。

    2、沙坑用沙中的数学问题

    学校在操场旁的空地上挖了一个长6米、宽3米、深0.4米的坑,准备装沙子用作沙坑。它的旁边有一堆圆锥形的沙,底面周长是12.

    56米,高1.5米。这堆沙够用吗?

    (∏的值取3.14)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汇报)

    生1:这堆沙不够用。因为沙坑的体积是6×3×0.

    4=7.2(立方米),而这堆沙的半径只有12.56÷3.

    14÷2=2(米),沙的体积是×3.14×2×2×1.5≈6.

    28(立方米)。沙不够用。

    学生2: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堆沙子够了。因为已经有6.28立方米沙,而沙坑装满沙也仅需7.2立方米,不用装满就可以了。

    生1:不装满一些会不安全。

    生2:不对,6.28÷(6×3)≈0.35,可见,用6.28立方米沙来装这个沙坑可以装0.35米深了,应该是安全的。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沙子不容易溢出到操场上。

    生1:我接受你的意见。

    三、综合实践,升华知识

    老师:刚才我们复习了长方体、立方体和圆锥体的体积计算。学习知识的目的是解决问题。老师这儿有一个铅球,怎样求出这个铅球的体积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s1:我们可以先往鱼缸里放些水,但不能放太多,然后测量水的高度;然后把子弹放入水中,然后测量水的高度。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铅球的体积。

    生2:我们组的方法与他们不同,我们决定用一个大口杯,装满水,再将铅球放进水中,收集溢出的水,用量筒一量就知道铅球的体积。

    学生3:如果鱼缸很大,铅球又那么小,那么如果把鱼缸放入水中,水面上升很小,很难测量。计算铅球的体积并不容易。

    生1:对,我们会选择一个大小适宜的鱼缸,或者玻璃口杯也行,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

    学生4: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试图找到计算球体积的公式,并用这个公式来计算。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棒,下面就请同学用自己的方法动手实践,求出这个铅球的体积。老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借用的工具。

    (用公式计算球的体积的那组同学用的是由老师提供的球体积公式:老师建议他们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搞清球体积公式的获得过程。) (学生实践后反馈,老师说明测量中有误差,数据略有不同是正常的。

    )课后反思: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首先要注意的是,复习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反思教学过程,可以肯定教学是成功的

    实现知识的系统安排,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落实注重学生发展的要求。

    1、 注重自我安排提高施工能力

    复习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目标。然而,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获得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和形成建设意识的能力更为重要。这种能力和意识必须在自我安排和积极建设的过程中获得。

    本案例要求学生在课前对三维图形知识进行梳理

    根据自我选择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根据立体图形的类型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来选择立体知识的不同方法。凸现整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并且在课前完成整理和建构,增大了建构的空间,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在小组交流中调整,为全班交流推荐优秀作品时,体验和感悟了建构知识网的方法。这样,还学生一个自主整理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去理一理知识,让学生试着自己去把知识纵向成线、横向成片,在“做”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做”中学会整理建构的方法,获得整理建构的能力。

    2、 转变机械实习提高应用能力

    如果学生只能简单地代换通用参数或将习题设置为通用模式,那么学生的素质就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只有通过体验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不断创造,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再者,《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纵观整个案例,改变原来那种学生纯粹的代公式等练习。“购买鱼缸问题”、“沙坑装沙问题”、“测量铅球的体积”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室内的生物角就有鱼缸养有鱼),是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欲望。

    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将有助于理解“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纯粹的代数据计算。

    3、 转变教学方法注重实验操作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重要方式。”、“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应改变榜样、示范、讲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和交流的学习活动。

    ”因此,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案例中设计由看立体图猜测是几号鱼缸?数据分析需要什么样的玻璃形状?

    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身体的特点,丰富空间和图形的体验,帮助学生树立空间观念。看到这几号鱼缸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建议先计算物料消耗和体积大小,然后计算物料消耗和体积大小。

    对购买几号鱼缸、沙坑装沙情况,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从而引起学生间的争辩,使课堂上学生间的争辩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特别是“求球的体积”这一环节,把动手实验搬进数学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课件推荐: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壹篇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怎样才能写好教案?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课件推荐: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壹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2、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轻与重并进行比较。

    能力目标

    通过生活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游戏、实践的过程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和生活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方法比较轻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比一比

    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在讲台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生答)

    师:现在谁能说出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物品哪个重,哪个轻?(多媒体出示:苹果和气球;书和骰子)请同学们观察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师:你们为什么能一下子判断出来呢?

    小结:这是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拿过它们,所以可以直接凭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来进行判断。

    (二)猜一猜

    老师这里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东西,你们能猜出哪个盒子重,哪个盒子轻吗?(学生猜测)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测,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两个物体的轻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称、跷跷板等)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吧。(出示课题: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掂一掂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许多好方法,可是当我们身边没有天平和跷跷板这些工具时该怎么办?(用手掂一掂)现在谁愿意上来感受一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盒子哪个重、哪个轻?

    告诉大家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上来掂一掂,得出答案)

    师:米老鼠给我们大家准备了很多礼物,等会儿我们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任选两样物体比一比轻重。

    现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气球、生梨、苹果和矿泉水,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两个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轻重。(要求: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任选两样物体来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

    ( )和( )比( )比( )重( )比( )轻

    (请3~4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师:在我们刚刚比较的过程中,哪个物品是最重的?哪个物品是最轻的?(气球最轻,水最重)

    师:气球的外表形状,为什么比较下来是最轻的?(因为里面是空气)

    师:物体的轻与重与物体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没有)

    师小结:比较物体轻重,不能只看大小,物体的重量与它的材质有关,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比较轻与重的方法。

    (二)拎一拎

    1、师:(出示课件)现在米老鼠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苹果,它还用刚才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你们看行不行?(不行,因为数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会全掉在地上)

    师: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办法)

    师:我们把苹果全放在红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黄色的袋子里用手来拎一拎。(请2~3个小朋友上来拎一拎),并把拎的感受告诉大家。(梨的总重量要比苹果的总重量重)

    2、很多小朋友都想尝试下拎一拎的感觉,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谁的书包重,谁的书包轻,然后把与同桌合作的结果告诉大家。

    3、学生交流。(我同桌的书包轻,我的书包重)

    (三)吊一吊

    1、师:老师这里的梨和苹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测不出轻重,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吗?(生:用天平秤来称一称)

    师:这个办法不错,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还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进行比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来比较轻重)

    师演示:应该看哪一段的长度?(橡皮筋的长度)

    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长度。

    2、比较矿泉水和生梨。

    师小结:在同样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体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长。

    三、观察实验,比较轻与重

    1、师出示媒体: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将这些东西从轻到重摆放整齐?(小组讨论交流)

    (1、用手估测,2个2个比较;2、 2个2个吊起来比较;3、把这5种物品全都吊上去)

    师:哪种方法会比较方便?(全吊上去)

    师:其实,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已经可以猜出谁是最轻的。(海绵)谁是最重的。(吸铁石)

    2、学生动手实验证明,并记录结果(从轻到重)

    填写在书上的表格内。

    3、学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挂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轻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长说明这个物体最重。

    4、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长度?

    四、知识拓展

    1、出示课件:小朋友都玩过跷跷板,当跷跷板停止晃动,像现在这样时,你能说出谁比较重吗?为什么?(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如果他们两人一样重,那跷跷板两边的高度会怎样?(一样高)

    2、师出示图片。

    师:你从这幅图里看懂了什么?(2个苹果=4个香蕉;1个苹果=2个香蕉)

    师:要使跷跷板两边的重量不一样,你有什么好办法?(生答)

    师:如果再加1个苹果,那右边要加几个香蕉才能使它们一样重呢?(2根香蕉)

    3、课后拓展练习

    小木箱一箱可装4瓶饮料,大木箱一箱可装8瓶饮料,那么12箱小木箱装的饮料的重量和6箱大木箱的饮料的重量哪个重、哪个轻?

    12×4=48(瓶)

    6×8=48(瓶)

    (一样重)

    师: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重量。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通用(6篇)


    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有没有值得借鉴的优秀教案课件素材?小编决定分享一篇非常有用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给大家,希望这些案例能够激发出你的创造力!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1

    为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展示我县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有效提高我校中学生实验操作技能水平,巩固“普实”成果,根据《龙山县20xx年教育工作要点》的安排,特制订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科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增强中小学生实验理论水平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育教学水平。特举办本次大赛。

    二、大赛组织

    大赛活动由理化生教研组主办。

    三、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彭凡

    副组长:王文艳

    成员:严其昌、杨杰、朱玉

    职责:负责安排、部署、协调和巡查本次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活动。

    2、评委组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大赛聘请5位评委组成评委组,评委组依照评分标准,对参赛选手的实验过程公平赋分。

    职责:

    1.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本学科实验操作试题的评分细则。评分时要公平、公正,准确赋分。赋分结束后不得修改参赛选手成绩,并在评分表上签名。

    2.评委不得以任何方式提示或暗示参赛选手进行实验操作。

    3.评委不得询问参赛选手的相关情况。

    4.评委如发现参赛选手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危及人身安全隐患时要及时提醒或制止。

    5.在竞赛过程中如发现参赛选手有互相交流、错位等不遵守赛场纪律的行为要立即制止,并向赛场负责人汇报。

    6.实验操作结束信号发出后,要求参赛选手终止操作,并组织其依次离开赛场。若有超时,每超1分钟扣1分。

    四、大赛程序

    1.本次大赛各科评委现场打分。参赛选手的最后成绩以全体评委的平均分数计算,平均分数取小数点后两位;每位参赛选手的实验操作时间为20分钟,满分为100分。

    2.实验操作过程分组进行,每组4人,参赛选手按序号入座;以该组的第一位学生抽取试题;每位参赛学生必需完成1个实验。

    3.参赛选手在大赛前一天先抽取实验操作顺序签,参赛前20分钟抽取分组试题签,参赛选手根据抽签顺序,参加实验操作比赛。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2

    作者:王仁武

    **:《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17期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发展阶段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综合实践活动没有固定的教材,大部分课程选择生活、学习等相关事务作为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课的重点,在于实施"研究性学习"强调"重在参与和过程,贵在情感和体验,**中求得知识,积累中求得提高。“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质量意识,深化教学和科研,努力使中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工作迈上台阶。

    关键词:综合教育 ; 课堂实践 ; 初中教学建设和完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网”**,充分发挥**的指导、交流平台功能。建立区级教研组,完善全区个性化教研网络,建立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档案。

    应按照通识教育的要求,规范和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学生评价方法,完善学生评价体系。组织教师活动项目(案例,**)评审活动和学生技能创新大赛。

    做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专业委员会工作。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各项教研工作目标。

    以学校日常管理制度为支撑点,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制度建设是关键,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证,尤其在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还没有完全更新,学校与新课程相识应的管理还没有完全建立,光靠校长的良知和教师责任性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抓好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支撑点。为此要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包括课程实施计划、年度实施计划、年级、班级实施计划;要建立组织管理体系,将综合实践活动 “三面一点”集中力量管理,即:

    领导层面,组织活动层面,指导层面集中到学生活动中进行管理。例如我校在组织活动管理上构建了“三链式”管理体系,由学校校长统领、分管校长主抓、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牵头的组织实施链条、活动实施链条、学术指导链条共同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由政教处→年级主任→班主任组成的组织实施链条,主要负责学生活动的发动,根据学生的爱好自主和调配相结合组建活动小组,负责学生安全,侧重学生组织管理;教务处→年级组→科任教师所组成的活动实施链条,负责活动主题确定(或参与学生活动主题确定),拟定活动计划制定活动方案,并落实参与学生活动,侧重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管理;教科室→学科组(备课组)→学科科任教师组成的学术指导链条,负责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技术指导,侧重于学生活动总体安排和业务指导。

    并且,年级组成立本年级管理小组,教研组成立本学科指导小组,发挥年级组长、班主任在管理上的核心作用,发挥教研组长和各学科教师在活动中业务上的指导作用。分工明确,条块结合,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顺利开展;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日常管理制度,例如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组,组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组,课时落实,课时安排制度,教师调配制度等等;要建立教师研讨培训制度,教师的评价与奖励制度,学生综合评价----个人成长档案;要建立活动安全保障制度即学生安全须知,每次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培训。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3

    4环境恶化是工业文明导致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有4000人死亡;

    5水污染、酸雨和光化学污染是破坏自然的表现;

    6此外,洪水、**、火山爆发、海啸和南北极冰川融化都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保卫地球的任务迫在眉睫。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学生,更应该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为此,我们将《保护地球,爱护家园》确定为综合实践研究课题。

    (3)、提出问题

    1、为什么要保护地球?

    2、制定“拯救家园计划”.

    (4)、分组讨论

    (5)、汇报方案。

    用duo**向学生展示美丽壮观的地球,并用深情的语言向学生描述,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

    对话:但是这个美丽的星球现在正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提出活动的主题:

    保护地球,爱护家园。这项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1。为什么要保护地球?2、制定“拯救家园计划”,本次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将全班分成四组,小组内研讨,最后由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二、实施阶段

    (一)活动准备

    每一组都展示了人类破坏自然资源,导致一系列灾难的信息。谈谈周边环境的现状、污染情况,以及今年农民的收成情况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二)过程整合

    1、每一组都展示了人类破坏自然资源,导致一系列灾难的信息。谈谈周边环境的现状、污染情况,以及今年农民的收成情况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家园。

    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成功经验,各小组制定“拯救家园计划”。

    (三)拟定汇报方式

    1每各小组成员介绍他们收集的相关信息。

    2、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三、总结阶段

    (一)成果展示

    (2) 、展示“拯救家园计划”

    (二)活动拓展。

    让学生亲身体验实施“拯救家园计划”,不能“只动口,不动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三)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确立的,我认为选材比较合理: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产生忧患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来爱护家园。通过调查、分析、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讨论中让学生“动”起来,从嘴、眼、手、脑都一起参与到课堂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积极探索的新理念。在交流和总结中,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就这项活动而言,仍然存在主要问题:1.如何调动和保持每个学生参加这项活动的热情。 2、在最后的一个活动中,对于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时,过多地注重了方案的提出,而忽略了可执行性的评价。

    这是教学活动的美中不足。

    活动记实:

    (一) 保护地球

    教师**多**向学生展示美丽壮观的星球――地球,对话:但是这个美丽的星球现在正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为了让我们的地球免遭破坏,周边的环境更加美好,我们这次综合实践课的主题设为保护地球,爱护家园。

    这项活动有两个方面:1。为什么要保护地球?2、制定“拯救家园计划”,本次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全班分成四组,小组内研讨,最后由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由于近年来工业化的崛起,人们大肆地乱砍乱伐,使得这颗美丽的球体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收集到的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

    树木被砍伐后,沙漠化严重,沙漠吞噬了大量耕地。

    水土流失后,河水泛滥,淹没了农田和房屋。

    生:**沙尘暴肆虐的短片生:**酸雨危害树木,房舍的短片

    生:**虫灾的短片

    生:介绍旱灾以及因为旱灾今年农民们的预计收成。

    老师:看了这些材料,我们深感痛心。这些灾难的起因是什么?你有没有这种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各个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生:因为人们的没有节制的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

    s: 因为工厂没有处理被污染的气体,导致了酸雨。例如,我们周围的汽车和摩托车产生的废气就是污染气体。

    盛:人们肆无忌惮地捕杀鸟类,破坏了食物链和生态平衡。因此,会有蝗虫和一些害虫。

    生:近些年由于人们大量地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气体,致使出现了温室效应,气候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出现骤寒骤冷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老师:如果地球被摧毁,我们能搬到另一个星球吗?

    生:不能,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老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地球毁灭了,我们就没有地方了。所以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只能依靠自己。

    (二) 爱护家园。

    师:要想让地球免遭破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保护周边的环境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

    师**现今环境保护情况。

    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你想如何保护环境?

    各小组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每一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各小组制定:“拯救家园计划”,师巡视指导,也可以做他们的参谋。

    交流、全班讨论。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师: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面临严重的污染,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用自己的行动来拯救家园。从现在起,从点滴做起,为了人类美好的明天,请保护环境!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4

    【太阳能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1.综合能力训练要点

    ①.通过阅读本材料及相关的科技资料,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和开发的系统知识,提高搜集、阅读科技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表述能力。

    ② 开展这项活动,加强学生对物理与其它学科关系的认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本项活动,应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对最终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实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德育教育。

    ④ 介绍了太阳能利用与开发的成就与难点,展望了太阳能应用的光明前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2.活动方案设计参考

    ①.主要内容

    本项活动内容与高中物理的许多内容(如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紧密联系,逐步引申到化学、地理等学科领域。

    ②.主要活动方式

    阅读、查找信息、**或vcd、讨论和交流

    ③.大致活动时间

    4课时左右。阅读和检索资料1学时,**录像1学时,小组讨论1学时,小组讨论结果交流1学时。

    ④.活动前准备

    (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录像或vcd等

    (2) 引导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和活动材料。

    (3) 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撰写演讲稿。

    ⑤.自我测试方法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根据资料和相关知识,自主完成了自测。

    3.综合能力训练活动

    太阳能量的**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的主要成份是氢,在[', 'altimg': '3ae7ad923981cb51f9d5c3257ea22c12.png', 'w':

    '67', 'h': '25'}]吨太阳总质量中,氢占71%。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发出巨大的光和热,它向地球辐射的能量尽管只占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其数量仍然大的惊人,每年至少为[', 'altimg':

    'e9fd46321ad558ed540b6826941f6923.png', 'w': '68', 'h':

    '25'}]千瓦小时。据推算,太阳已有50亿年以上的历史。即是有一堆像太阳一样巨大的煤,也只能燃烧3000年左右。

    那么,这些巨大的太阳能来自**?

    经过长期的研究,科学家们逐渐揭开了谜团。原来太阳内部有很多氢,氢元子的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组成的。因为太阳内部的温度高达2000万摄氏度,聚变反应将在两个氢原子核之间发生。

    太阳内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这种原子核的聚变反应。形象地说,太阳就像一座巨大的以核能为动力、以氢气为燃料的能源工厂。在高温的作用下,每四个氢原子核凝聚成一个氦原子核,氦原子核释放出大量的光能和热能。

    这就是所谓的热核聚变。

    这种热核聚变反应像连续不断的氢弹一样,在阳光下连续进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在一秒钟内相当于910亿个百万吨氢弹。太阳释放出来的能量之所以如此之大,就因为核聚变反应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远非一般化学反应(包括煤、石油及天燃气燃烧在内)所能比拟,前者所释放出的能量要比后者高出100万倍以上。

    例如,通过核聚变由氢合成4克氦所释放的热量相当于燃烧12吨优质煤所获得的热量。

    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在地球上的各种能源中,太阳辐射能(简称太阳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食物、植物燃料、化石燃料、风力、自来水、海流、海洋热能等能源也被太阳能所消耗。尽管太阳向四面八方辐射的热量仅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大气的最高层,并且还有一部分被大气层反射和消耗在加热闹空气上,然而,每秒钟到达地面上的总能量还高达80亿万千瓦。

    这种能量非常大。如果我们用它来发电,我们可以得到比世界上总发电量高出数万倍的电力。太阳能是地球上可以获得的、能连续**的最大的能源,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太阳能的利用有间接利用和直接利用两种形式。所谓间接利用,就是利用草木燃料、化石燃料、风力、水力、海洋热能、海流动能和各种被固定的太阳能(如沼气、海洋生物)的能量。就其中的风力来说,风力的进一步利用也能为我们提供很多能量。

    风的能量远高于人类迄今为止能够控制的能量。全世界每年从燃煤中获得的能源不到风力发电同时提供给我们的能源的千分之一。太阳能的间接利用方式有很多种,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

    在这里,我们将不谈太阳能的间接利用,而将重点放在太阳能的直接利用上。

    直接利用太阳能基本上有三种方式。

    一.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热能(即“光——热”转换)

    “光——热”转换的基本原理是使太阳能聚集,用它来加热某种物体,获得热能。目前,使太阳能聚集的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平板型集热器”,另一种是“抛物面型反射聚光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最常见的集热器。这种热水器的转换效率不高。为了获得足够的热能,集热器的表面必须很大。现在人们制成了一种“选择性涂层”,涂有这种涂层的聚热器就可以提高“光——热”转换的效率,较小面积的聚热器能够获得较多的热量。

    中国市场上所有的太阳能热水器都属于这种类型。

    抛物面反射镜聚光器是常用的聚光器,包括太阳能聚光器和太阳能高温炉。它们使用抛物面反射镜收集阳光,从而获得更高的温度。世界最大的抛物面型反射聚光器(一种太阳能高温炉)有九层楼高,它由九千块小反射镜组成,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焦点处最高温度可达4000[^c', 'altimg':

    '10c6bc9f49cf9642d7a18968ee835651.png', 'w': '22', 'h':

    '23'}]。

    集热器和集热器应用广泛,也可用于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太阳热辐射产生的热能。为了克服夜间和阴天得不到太阳能的问题,人们采用“熔盐储能”的方式,把晴天获得的太阳能储存起来。

    当来自太阳的热量进入熔盐时,它们吸收热量并熔化,当它们凝结时,它们放出热量。这样,可以利用熔盐中储存的热量在夜间和阴天产生蒸汽,防止发电中断。

    二.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即“光——电”转换)

    太阳能热发电不是“光——电”转换,它是“光——热——电”转换。利用“光电效应”来发电才是“光——电”转换。

    太阳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种类繁多,包括硅电池、硫化镉电池、砷化镓电池等。现在较常用的太阳电池是硅电池,它的转换效率较高,一般可以达13-17%,在宇宙空间,如卫星上,其转换效率可以提高。

    从能源利用前景来看,随着太阳电池制造技术的改进和新的“光——电”转换装置的发明。“光——电”转换将是利用太阳能较为切实的方式,它必将为人类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开辟道路。

    三.太阳能直接转换成化学能(即“光——化”转换)

    到目前为止,“光——化”转换是利用太阳能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方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光——化”转换过程,但这种“光——化”转换过程不能完全受人控制,是“非完全可控的”能量转换过程,完全可控的“光——化”转换目前只有模拟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实现。如果这种转换实现了,人类生理活动的能源——食物和生产过程的能源都可以通过这一转换得到,它将会象蒸汽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一样,引起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巨大变革。

    总的说来,目前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尚处在“原始阶段”,在近期内,太阳能中能作为一种辅助能源来使用。从长远看,太阳辐射能是人类最基本的能源,这种能源的使用期和太阳本身寿命一样长,太阳能既无污染,又能再生,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技术有了根本改进后,太阳辐射能势必大规模地代替未来的核能,而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利用能源的状况。

    储存太阳能的新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然而,太阳能的利用受到天气和夜晚的影响,并且往往稍纵即逝,或者时有时无,以致有时想用它却没有,有时又多得用不完。于是,科学家们“异想天开”,想着要把太阳能也变成像煤、石油、天然气那样,不用时或者一时用不完的时候,能够把它储存起来;或者,像电池一样,储存能量,随时随地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的储存已经从幻想变成了现实。现在已经出现了除太阳能电池以外的一些储存太阳能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的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就为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用得较多的储存太阳能方法,是先将太阳能变成热能,然后再把热能储存在密封而隔热的水池中,供需要时使用。例如,美国建造的利用太阳能供暖、制冷的装置,在目前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它除了能**8层大楼的暖(冷)气和热水所需的能量外,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还可以将剩余的热量储存在两个容积分别为6800升的水箱中,以便需要时使用。

    另外,科学家创造了一种利用新型化合物储存太阳能的方法,使用起来极为方便,不但储能效果好,而且也便于运输转移。这种化合物在光照下吸收能量。每1000克这种化合物可以储存385千焦耳的热量,但它的温度不会上升。

    因此,它的能量不会在储存和运输中损失。一旦化合物与少量的银接触,它将逐渐释放储存的热量并返回其原始状态,因此可以重复使用。这种蓄热化合物适用于暖(冷)气设备和小型发电设备种储存太阳能。

    加拿大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用萤石储存太阳能的新方法。它是将氟石装于容器中,然后放在阳光下曝晒。氟石是一种性能活跃的天然石头,能大量地吸收热量,所以容器中的氟石在曝晒中能够储存许多的太阳能。

    再将装氟石的容器转移到需要供暖的房间内,氟石一旦与湿润的空气接触,就能将所储存的太阳能释放出来,使室内的温度升高。装氟石的容器通常比水暖容器(即暖气包)的体积要小得多,它一次储存下来的太阳能,能够为房间供暖达一周之久。

    还有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储存太阳能的新技术。它是将太阳光反射到一个有小孔的金属圆筒内,使圆筒内的线圈变热,以促使放在圆筒里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包含氢气、一氧化碳气体和蒸汽的混合气体。可以用管道把这种气体输送到相距10多千米以外的发电站,气体在发电站再通过第二次化学反应,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甲烷,并产生900多摄氏度的高温,足以将盐熔化。

    这种熔盐会积聚大量热量,使锅炉内的水变热产生蒸汽,促进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熔熔盐中存储的热量可以持续数周。利用化学反应储存太阳能的优点如下:

    (1) 太阳能反射器可分布在不同区域,燃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汽轮机集中使用;(2) 气体压力低,可采用塑料管道输送,成本低,使用安全;(3)无污染。

    由于太阳能的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各国科学家都在加紧研究关于如何更加有效地储存太阳能的新技术。

    4.综合能力自我测试

    1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前景十分广阔。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试验和探索太阳能的应用。

    (1)太阳能是由于内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的核聚变反应而产生的,完成其核反应方程式:[_^hhe+2e+2γ+', 'altimg': '993fffd075563cc43b961fafb163ffc6.

    png', 'w': '196', 'h': '32'}]中微子(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为零)

    (2) 根据上述核反应方程,计算了1kg氢气聚变成氦所产生的能量。已知:

    氢核的质量为,氦核的质量为,[kg', 'altimg': 'ee9d8c57d820918d078fd352e9e7c36c.png', 'w':

    '196', 'h': '25'}]。

    (3)氢弹的制成是从太阳能的产生得到启发的,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是___年。

    (4)太阳能的优点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级行政区是 ,太阳能最少的直辖市是 。

    (5)[34^n", 'altimg': '5690046d5cc9fd76bbd8115031dca178.png', 'w':

    '76', 'h': '25'}]一开阔平地上,某房地产公司计划在楼高为20米的楼房北面盖一幢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新楼,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则两楼距离应不小于米(写出数学表达式),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应朝面。

    2.太阳由于内部的热核反应,每小时损失质量约[t', 'altimg': 'b1297c401ff8701bfee582af55899d3f.png', 'w':

    '95', 'h': '25'}]。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为[km', 'altimg':

    '6bf6d2731e949bb5c17f9384544fd821.png', 'w': '108', 'h':

    '25'}]。求:

    (1) 太阳每秒发射光子。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5

    f:因为有了学习成绩的分数,才能知道自己是否进步,学校有教育权,公布分数是为了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学习情况,学习的好坏并不是问题,让别人知道也不怕,重要的是自己努力过没有,只要你努力,你就是胜者。如亲戚或别人在讨论着你的成绩,这也许是对你的一种心理考验,如果你承受得了,说明在你未来的道路奠定了好基础,如果你承受不了,需要加强心理素质锻炼。

    (说话有力度,赢得掌声)

    g: 我已经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了。我经历过无数次考试,也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个人认为把学生的成绩公布出来对学生是有好处的。

    因为,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面对事实的素质,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下的今天的学生普遍有一种心理素质障碍,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应对挫折的勇气与胆量,整日怕天怕地。未来如何面对社会事实和挑战?怎样承担起中华崛起的重任?

    (语言流畅,掌声阵阵)

    3、主持人小结:本次论坛同学们热情高涨,大家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通过我们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展开辩论,让我们进一步了解隐私权的含义。希望学生发扬这种精神,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理解水平。

    下面请老师就“分数应该成为学生的隐私”,还是“分数不应该成为学生的隐私”作总结发言(大家鼓掌欢迎)。

    4、教师总结:今天的辩论会,大家发言积极,观点各异,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大家的观点中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类:第一,分数不应该成为学生的隐私。

    此次论坛有38人持这种看法,有的认为分数没有必要成为学生的隐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班里所处的位置,对学习无疑是个促进。有人认为,家长可以通过了解分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与老师沟通,教育好孩子。第二,有12人认为分数应该成为学生的隐私,有的认为公布分数会失去自尊,特别是我们女孩子,在同学面前有失面子。

    有人认为学绩公布后,会遭到父母的责骂,给自己施加压力,失去自信。第三,有部分人觉得无所谓,应该与不应该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我将把同学们的各种意见反馈给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让你们的意见成为学校领导及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依据。

    活动后记:

    1这项活动促使学生思考隐私权问题,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本次活动还促进了全班同学团结协作、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的精神。

    三。通过这个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产生求知欲,既锻炼了他们的勇气,又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发展了他们的智力。

    4本次活动还发现,部分学生善于辨别是非,态度清晰,思维活跃。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6

    朱吴镇初级中学

    任术光相架的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家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教育学生爱家、爱家乡、爱祖国、爱地球。

    2引导学生尊重一切为家庭付出艰辛甚至生命的人、动植物。爱护自己的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认识地球是人、动物、植物的共同家园,引导学生形成动植物必须和平共处的环保理念。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水彩笔,自己“家”的**。

    2教师准备:a4纸,每组1张。备份若干张。

    双面胶带每生10cm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一些**导入,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顶天立地的“家”。请学生也写一个家。

    二、组织活动。

    1、建设我们的家。

    教者在黑板把那个大“家”的每个笔划写成“砖”形。要求学生也建一个自己的家。

    2、美化我们的家。

    有了这个家,我们可以挡风避雨,但还不够,我们每一个人的家都是漂亮的,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把家打扮得漂亮起来吧!教者迅速用彩色把黑板上的“家”字美化起来。 提示:

    老师只有一个人打扮得不快,你每个家庭有4个人,想想怎么分工才能把打扮又快又好!教师巡视,略加指导。展示评价。

    3、夸夸我们的家。

    教师巡视,挑选一些精巧的代表**准备大型团体活动。

    大组活动。

    将挑选出的**在**展示台上展出。

    四个人的小组长走上前去拿一张a4纸,请一位同学向老师学习在上面写一个大家庭。

    每组派代表到场,同学们举手选择最温暖的家。鼓掌祝福。

    这个学生分工合作,把 “家”字写成“砖”形笔划。

    学生发言,说说方法后,拿出水粉笔,选择一种方法把“家”打扮好。

    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家”。大家举手选一两个漂亮的家。鼓掌祝福漂亮的家。

    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家**,分组交流,介绍自己的家,赞美你的家和家人。

    “小主人”介绍,1~2人即可。

    4、感谢我们的家。

    我们有一个温暖、美丽和幸福的家。你知道这个家庭里谁在爱你吗?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用“心”形笔画组成的家。

    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包含了这么多的人,甚至还有动物、植物的爱心,你已经或者准备用什么行动来表答你的心情呢?

    5、放大我们的家。

    引导学生把**贴在 “砖”形笔画的“家”上。组成一个无数小家拼成的大“家”。

    教师提供一张凳让学生站。

    这个大“家”应该是什么?

    6、地球是一切生命的家。

    老师用经纬线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地球,让学生把剩下的**贴在你喜欢的地方。

    根据结果分两种情况进行:

    方案一:学生把地球种贴满了。则抛出问题一:这个地球都让人住满了,动物朋友和植物朋友住哪儿呢?

    方案二:如果学生还没坐满,他们会抛出问题2:还有很多空地。你打算邀请谁来住?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地球是人、动物和植物的共同家园,人不能独自主宰地球。

    三、活动评价

    ①收获②评价

    学生举手谈论他们家里的人以及对动植物的热爱。

    学生们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达对家人的感激、爱和回报。

    组长撕下双面胶带贴在**的反面,撕下保护膜,粘贴整齐:教师可提供适当的帮助。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小村庄、小城镇、小城市、小国家、世界、地球、宇宙等等。

    对策一:引导学生带走一些**,腾出空间给动植物朋友,谈谈生活中该怎么做。

    策略二:引导学生邀请动植物朋友,而不仅仅是人类朋友。

    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学生评价可以评价个人、小组、班级和教师。

    经典初中教案数学教案-一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利用几何画板的形象性,通过量的变化,验证并进一步研究函数图象的性质。

    2、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从变化的几何图形中,寻找不变的几何规律。

    3、学会作简单函数的图象,并对图象作初步了解。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把几何画板作为学生认知的工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活动的重点难点及设施

    活动重点:图形的性质和规律的探索

    活动难点:几何画板的操作(作函数的图象)

    活动设施:微机室(有液晶投影仪和大屏幕);

    windows操作平台

    几何画板

    office2000等

    教师准备好的五个画板文件:

    hstx1.gsp

    hstx2.gsp

    hstx3.gsp

    ymdl1.gsp

    ymdl2.gsp。

    操作一

    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1、单击右上角“请看动画”,再打开d:\jhhb\hstx1.gsp画板文件;

    2、拖动点E和点F沿坐标轴运动(或双击按钮“动画1”),同时观看解析式中的k和b的变化。

    ①当k>0时,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②当k

    3、双击显示按钮后,在k>0和k

    4、先在坐标系内作出直线(或直接打开文件:c:\sketch\hstx2.gsp)

    操作二

    1、同操作一,打开d:\jhhb\hstx2.gsp

    2、保持a不变,分别上下移动b、c改变b、c的大小时,抛物线的形状是否变化?上下移动a改变a的大小,注意观看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什么有关?张口程度与什么有关?

    3、上下移动c改变c的大小,看抛物线怎样变化?

    4、分别改变a、b的大小,看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否发生变化?由3和4可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5、c保持不变,改变a、b时,抛抛线总是经过哪一点?

    6、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b2-4ac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7、双击显示按钮,再双击动画按钮,观察y随x怎样变化?

    8、当a=0时,函数的图象是什么?

    操作三

    打开文件:d:\jhhb\ymdl1.gsp

    圆的两弦AB、CD相交于圆内一点P,我们得到,如果把点P拖到圆外,上述结论是否成立?如果点在圆上呢?

    操作四

    作函数y=x2-2的图象

    作图步骤:

    1、击“文件”菜单中“新绘图”命令,建立新的绘图板;

    2、点击“图表”菜单中的“建立坐标轴”;

    3、在横坐标轴上任找一点,用“文本工具”,加上标签“C”,选中C点,单击“度量”菜单中的“坐标”命令,得度量值,C:(-2.80,0.00),再用“选择工具”选择它。(度量值变黑)

    4、点击“度量”菜单中的“计算”命令,出现计算器;

    5、点击“数值”下拉式菜单中的“点C”的“x”值,按“确定”按纽,得Xc=-2.80再用“选择工具”选择它。(度量值变黑)

    6、点击“度量”菜单中的“计算”命令,出现计算器,再点击“数值”下拉式菜单中的“x[c]”,分别按计算器上的“∧”、“2”、“-”、“2”、“确定”按纽。得到代数式的值:xc2-2=14.45.

    7、用“选择工具”,分别选中Xc=-2.80xc2-2=14.45.(选取第二个对象要按键盘上的“shift”键的同时再选);

    8、点击“图表”菜单中的“绘出(x,y)”,得到点“E”。(如果看不到点E,说明它不在当前的视窗内,此时可调整C点,使该点出现在窗口内);

    9、分别选中点E和点C,点击“作图”菜单中的“轨迹”,得二次函数的图象。

    2024最新: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认真做好教案我们的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什么样的教案比较高质量?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2024最新: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目标]

    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

    教具:实物投影仪。学具:小灯泡(2。5V0。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一、引入

    (5分钟)

    教师主导: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作一个调光灯呢?出示几张以往学生制作的调光灯照片(或模型)

    大家看出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制作调光灯,有什么创意,大家谈谈。

    学生主体:可以将两个亮度可调

    节小灯泡当作猫头鹰的眼睛,使它有时暗,有时亮。

    可以制作一个小屋,将调光灯当作屋顶的吊灯,使

    屋内的景物时明时暗。

    可以制作一个小台灯,

    放在小桌上。

    点评:学生能通过图片和模型受到启发,激起创造欲,无意间将调光灯应用在他们在生活中见到或喜欢的模型上,符合学生的心理及经验。

    二、设计与制作(30分钟)

    教师主导:刚才同学们在谈的时候已经无意间说明了所制作模型具有的功能了或能够的生的效果。因此现在请大同学们将模型的名称和具有的功能决定下来。

    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调节电流大小的?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滑动变阻器?

    设计你的电路图。

    对照学生设计的电路图,请相关每组学生答辨:

    答辩一:如果滑片移到了阻值最小处,造成电流过大,烧坏灯怎么办?你的设计中并没在这方面的安全措施。

    这个阻值的大小你如何确定?

    此时你的电路经过修改后,其电路图又是如何?

    答辩二:在你的设计中,用了两个小灯泡,那么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应接在什么地方?

    答辩三:在实际制作中,往往滑片不太好滑,与铅笔芯的接触也不是太好,你们组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提供学生一些器材,让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巡视指导。

    学生主体:决定产品名称和应具有的功能。

    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流大小。

    用铅笔芯。

    设计电路图。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集锦7篇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同时要清楚知道一份优秀教案课件,也能快速梳理各个知识点。我们需要从哪些角度来写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集锦7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1

    4环境恶化是工业文明导致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有4000人死亡;

    5水污染、酸雨和光化学污染是破坏自然的表现;

    6此外,洪水、**、火山爆发、海啸和南北极冰川融化都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保卫地球的任务迫在眉睫。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学生,更应该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为此,我们将《保护地球,爱护家园》确定为综合实践研究课题。

    (3)、提出问题

    1、为什么要保护地球?

    2、制定“拯救家园计划”.

    (4)、分组讨论

    (5)、汇报方案。

    用duo**向学生展示美丽壮观的地球,并用深情的语言向学生描述,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

    对话:但是这个美丽的星球现在正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提出活动的主题:

    保护地球,爱护家园。这项活动主要有两个方面:1。为什么要保护地球?2、制定“拯救家园计划”,本次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将全班分成四组,小组内研讨,最后由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二、实施阶段

    (一)活动准备

    每一组都展示了人类破坏自然资源,导致一系列灾难的信息。谈谈周边环境的现状、污染情况,以及今年农民的收成情况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二)过程整合

    1、每一组都展示了人类破坏自然资源,导致一系列灾难的信息。谈谈周边环境的现状、污染情况,以及今年农民的收成情况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家园。

    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及成功经验,各小组制定“拯救家园计划”。

    (三)拟定汇报方式

    1每各小组成员介绍他们收集的相关信息。

    2、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三、总结阶段

    (一)成果展示

    (2) 、展示“拯救家园计划”

    (二)活动拓展。

    让学生亲身体验实施“拯救家园计划”,不能“只动口,不动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三)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确立的,我认为选材比较合理: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产生忧患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来爱护家园。通过调查、分析、讨论和交流,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讨论中让学生“动”起来,从嘴、眼、手、脑都一起参与到课堂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积极探索的新理念。在交流和总结中,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就这项活动而言,仍然存在主要问题:1.如何调动和保持每个学生参加这项活动的热情。 2、在最后的一个活动中,对于学生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价时,过多地注重了方案的提出,而忽略了可执行性的评价。

    这是教学活动的美中不足。

    活动记实:

    (一) 保护地球

    教师**多**向学生展示美丽壮观的星球――地球,对话:但是这个美丽的星球现在正受到环境问题的困扰。为了让我们的地球免遭破坏,周边的环境更加美好,我们这次综合实践课的主题设为保护地球,爱护家园。

    这项活动有两个方面:1。为什么要保护地球?2、制定“拯救家园计划”,本次活动采用小组讨论,全班分成四组,小组内研讨,最后由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由于近年来工业化的崛起,人们大肆地乱砍乱伐,使得这颗美丽的球体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下面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收集到的自然资源被人类破坏而导致一系列灾难的资料、**。

    树木被砍伐后,沙漠化严重,沙漠吞噬了大量耕地。

    水土流失后,河水泛滥,淹没了农田和房屋。

    生:**沙尘暴肆虐的短片生:**酸雨危害树木,房舍的短片

    生:**虫灾的短片

    生:介绍旱灾以及因为旱灾今年农民们的预计收成。

    老师:看了这些材料,我们深感痛心。这些灾难的起因是什么?你有没有这种破坏生态平衡的例子? 各个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生:因为人们的没有节制的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

    s: 因为工厂没有处理被污染的气体,导致了酸雨。例如,我们周围的汽车和摩托车产生的废气就是污染气体。

    盛:人们肆无忌惮地捕杀鸟类,破坏了食物链和生态平衡。因此,会有蝗虫和一些害虫。

    生:近些年由于人们大量地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气体,致使出现了温室效应,气候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很容易出现骤寒骤冷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老师:如果地球被摧毁,我们能搬到另一个星球吗?

    生:不能,因为只有一个地球。

    老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地球毁灭了,我们就没有地方了。所以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人类只能依靠自己。

    (二) 爱护家园。

    师:要想让地球免遭破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保护周边的环境就是爱护自己的家园。

    师**现今环境保护情况。

    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环境。你想如何保护环境?

    各小组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然后每一小组推举一人介绍本组制定的“拯救家园计划”。 各小组制定:“拯救家园计划”,师巡视指导,也可以做他们的参谋。

    交流、全班讨论。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师: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面临严重的污染,我们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用自己的行动来拯救家园。从现在起,从点滴做起,为了人类美好的明天,请保护环境!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2

    课题:“美丽”的松花江设计者:同江二中张怀宇 2012、10、1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会用酸碱指示剂或者ph试纸来检测溶液的酸碱性或者酸碱度,会用几种简易的方法来净化水。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合作、讨论、实验为主,共同**东湖水质污染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的广泛联系,了解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生活服务。同时,鼓励学生成为保护家乡环境的使者。

    教学过程:

    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的松花江,它曾经那么清澈美丽,但它曾经的美丽现在已经离开了我们。它可以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

    学生:关于松花江的讨论,有争议

    看法一:“美”-----小桥、杨柳垂荫

    看法二:“丑”-----水太脏,有点臭(水质污染严重)

    看法三:她本来很美,可惜现在被污染了。

    意见三:我们有责任治理家乡的水。

    一、提出问题:

    水质污染严重,有待治理。

    二、活动与**:

    (一)提出实验方案:

    教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击中要害,我们的确要治理,但要治理首先要知道水质情况,分析污染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水质分析实验方案。

    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典型黑板列表)。

    1用石蕊、酚酞试剂测定水溶液的酸碱度;

    2用ph试纸测定水溶液的ph值;

    三。用过滤法分析不溶性杂质;

    4加入明矾去除水中杂质;

    5加入活性炭吸附水中杂质;

    6采用煮沸法分析水中可溶性杂质;

    7采用蒸发法分析水中杂质;

    8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去除水中不溶性杂质;

    9加入化学药品分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例如hcl-naoh-cuso4)

    (二)学生实验操作:

    1、取水样、准备实验器材。

    2、教师在学生实验时及时进行指导。

    三。学生分成小组,写实验报告。

    (3) 每组报告实验情况,展示实验结果,老师给予适当评价。

    报告一:

    实验名称:河水溶液ph值的测定

    目的:了解河水溶液的酸碱度,为治理河水污染提供依据。

    实验用品:烧杯、表玻璃、ph试纸、标准比色卡。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结论

    1取一张ph试纸放在培养皿上,

    2用玻璃棒把河水滴在ph试纸上,

    三。ph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点评:第一组学生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实验,实验操作非常规范,比如:注意把ph试纸平放在培养皿上;用玻璃棒等将河水滴在ph试纸上。分析结论也正确。

    报告二:

    实验名称:河水中不溶性杂质分析

    实验目的:用过滤的方法分析江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了解江水中不溶性杂质的含量,为治理东湖水质污染提供依据。

    实验用品:4个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铁架、橡胶滴管、表盘。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结论

    1、用漏斗、滤纸制过滤器

    2、连接装置

    3、过滤

    4、将滤纸放到表面皿上。1) 滤纸上有绿色、黑色等固体杂质,

    2)滤液澄清,带点绿。

    点评:第二小组的同学所做的实验比较复杂,但做的很成功,实验操作也比较规范,特别是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等需注意的要求,都做的很到位,分析结论正确。建议:

    能否通过实验进一步测定河水中不溶性杂质的含量?这样会更有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结论:1。测量待过滤液体的体积;

    2、称量滤纸的质量;

    3.干燥过滤的滤纸并称量其质量。

    4、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三、分析水质污染的原因:

    老师:通过小组实验,学生们得到了很多有用的科学数据。其次,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了东湖水体污染的原因。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归纳、整理。

    1、化工厂废水的任意排放

    2生活用水随意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三。附近村民生活垃圾的堆放,导致池水变黑、变臭、变碱。

    四、治理的建议方案:

    1、禁止化工厂废水的任意排放

    2禁止随意堆放垃圾和排放废水;

    3、加入少量的酸中和碱性;

    五、小结:

    同学们,家乡环境的改善有赖于我们。今后,改善社会环境是你们的责任和义务。

    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课题:废旧垃圾再利用设计者:同江二中张怀宇 2012、12、6

    设计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丢弃大量的垃圾,数量惊人。这些垃圾,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的还会引发疾病,危害人民健康。因此,我设计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试图帮助学生认识到垃圾作为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您周围的废物污染情况;懂得减少危害,变废为宝;如何积极宣传保护环境。

    并以此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行为习惯。

    案例构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垃圾作为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周围的垃圾污染状况。

    2、通过相互交流寻找到一些减少垃圾危害,变废为宝的金点子。

    三。通过活动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环境伦理和环境行为习惯。

    二、教具、学具:

    旧报纸罐、塑料瓶、玻璃瓶、药盒、废布、胶水、线、彩笔、双面胶剪刀等。

    三、教学过程:

    (一) 活动准备:

    1.统计每个家庭的垃圾种类。

    2观察周围垃圾对环境的破坏。

    三。安排学生以**、漫画和统计表的形式报告废弃物调查情况。

    (二)活动过程:

    1、画面导入

    老师给学生们展示一组美丽的环境**,一群污染严重的**,让学生们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差别带动了学生心理上的强烈对比,美好干净的环境令人愉悦,而浑浊肮脏的环境令人作呕,学生在情绪的对比中更能深刻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为此次活动奠定了基础。)

    2、调查反馈

    (1) 你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了什么垃圾?

    (学生发言时,老师以**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

    家庭:剩菜、剩菜、废纸、废电池、一些破损的物品等;

    蔬菜市场:果皮、菜叶、动物内脏、羽毛、塑料袋等;

    商店:废纸、废品、包装袋等;

    工厂:废纸、玻璃、塑料、橡胶、金属等;

    建筑工地:建筑材料等;

    (2) 同学们真的很详细的调查,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让我们来看看。

    (用**展示生活中的各种垃圾污染)

    (3)交换和展示学生拍摄的动画片或自己绘制的动画片。

    (通过摄影、绘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脑力,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

    (4) 我们对环境污染现象了解了很多。你知道这些污染有什么危害吗?请分小组讨论并汇报。

    (课前学生进行环境污染的调查,并以**、漫画、数据收集等形式在活动中加以展示交流,让被污染的环境走进课堂,使之具有真实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环保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的认识,并从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与综合实践能力。)

    (5) 所有的学生都说得很好。让我们做个总结

    垃圾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空气污染(2)水污染

    (3)污染土壤 (4)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3、环保大行动落实我们在认识了垃圾的类别和危害后,就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地球妈妈的健康,为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一片天地,保护环境,保卫地球。现在我们用自己的智慧,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找到一种拯救环境的良药。以小组为单位,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1) 集体创作、撰写环保公益广告。

    (2)在校园里开展“拯救地球,保护环境”的签名活动。

    (3) 在校园里,我们被要求合理地丢弃垃圾,不要污染环境。

    (4) 在班上进行一次保护环境的演讲。

    4、垃圾变废为宝的制作和展示

    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可以用,很多东西可以作成小玩具和装饰品。让我们试试:

    (1) 拿出一些废物:旧报纸、罐头、塑料瓶、药盒、废布等

    (学生可以组为单位带来材料)

    (2)您能想象这些废物可以制成什么小物品吗?

    (组内讨论,自己思考)

    (3) 学生分组进行制作

    (教师要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帮助学生进行一些难度较大的制作,并维持纪律。为缓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提醒。如果有学生完成了作品,可以随时展示,及时表扬。

    通过这一环节,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学生动手制做水平,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与想象创新精神,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4) 活动结束后,将展示作品并颁发奖项。

    作品实例:雪碧瓶花篮,旧报纸灯罩,抹布拖把; 易拉罐做成的烟灰缸;没用的cd做成的装饰门帘;小药盒做成的针线盒;

    学生们的手是如此的熟练,我们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变废为宝。

    请在自己的作品中写下环保的字眼,然后选出最佳创意奖、优秀奖等奖项。(评奖的目的不仅是肯定学生的智慧,更是激发他们对创新和发明的兴趣。)

    (三)活动总结

    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环保不仅是一个口号和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应该把环境保护意识付诸每个小小的行动,少一分破坏,多一分建设,珍惜任何可以再利用的资源,通过我们的眼睛观察,我们的头脑思考,我们的心灵体会,把废弃物中可以再利用的丰富资源,用我们的聪明智慧与灵巧双手,赋予它们新的艺术生命力!

    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慧思巧手,将它们“化腐朽为神奇”吧!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3

    学会承担责任,做负责的小公民

    活动教学目标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活动课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责任的含义,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树立并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应该感激那些为自己和社会负责的人,并有足够的勇气为他们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育学生,作为公民应从小就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活动教学方法

    围绕成长中的“我”在责任意识领域的经历进行**,通过问卷调查、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等开展教学 。 教学以学生成长体验经历作引导,分“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三个部分完成教学。

    教学过程

    一责任意识的感知阶段

    问卷调查

    1. 什么是责任?你是如何理解它的含义的?(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进行解释)

    2你什么时候意识到你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觉得自己的责任在逐渐增加?

    4. 你在家里常做的事有哪些?这些事情中那些应该做,那些不应该做?爸爸妈妈是否满意,他们是怎么评价的?

    5. 你在学校里所做的事情中那些事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老师和同学是怎样评价的?自己觉得怎样?

    (通过问卷调查,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经历,学生对责任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理解。明确的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二责任意识的树立阶段

    1社会生活中的人被赋予了责任,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由于社会身份的不同,人们有着不同的责任

    学生**四川汶川**和甘肃舟曲泥石流救灾**,讨论

    (1) 谁在救灾过程中承担了责任

    (2)他们可不可以不去做?做与不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3) 如果你在里面你会怎么做?

    2.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三。不管性别和年龄,中学生也可以承担相应的责任,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分角色表演情景剧“小含的困惑”(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思想品德课本第8页)

    4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关心他人和集体,为社会做贡献

    **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相关**并分组谈感受,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引导,给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培养观察社会、发现社会问题、初步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逐步融入社会。

    三责任意识的行动阶段

    1反思你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负责任行为

    2. 请同学和老师指出自己的不负责行为,努力改正

    三。制定责任计划,当好责任人

    学生每周记录责任行为,每月、每学期进行总结和总结。

    活动反思

    学校教育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课堂之外。特别是品德教育更是影响学生终身,我们要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内化,让学生想得到、说得出、行得好,在自己成长尽力中多一份责任、少一丝冷漠,健康成长,积极奉献,做负责的人,让社会能更和谐的发展!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4

    朱吴镇初级中学

    任术光相架的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家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教育学生爱家、爱家乡、爱祖国、爱地球。

    2引导学生尊重一切为家庭付出艰辛甚至生命的人、动植物。爱护自己的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认识地球是人、动物、植物的共同家园,引导学生形成动植物必须和平共处的环保理念。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水彩笔,自己“家”的**。

    2教师准备:a4纸,每组1张。备份若干张。

    双面胶带每生10cm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一些**导入,在黑板上板书一个顶天立地的“家”。请学生也写一个家。

    二、组织活动。

    1、建设我们的家。

    教者在黑板把那个大“家”的每个笔划写成“砖”形。要求学生也建一个自己的家。

    2、美化我们的家。

    有了这个家,我们可以挡风避雨,但还不够,我们每一个人的家都是漂亮的,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把家打扮得漂亮起来吧!教者迅速用彩色把黑板上的“家”字美化起来。 提示:

    老师只有一个人打扮得不快,你每个家庭有4个人,想想怎么分工才能把打扮又快又好!教师巡视,略加指导。展示评价。

    3、夸夸我们的家。

    教师巡视,挑选一些精巧的代表**准备大型团体活动。

    大组活动。

    将挑选出的**在**展示台上展出。

    四个人的小组长走上前去拿一张a4纸,请一位同学向老师学习在上面写一个大家庭。

    每组派代表到场,同学们举手选择最温暖的家。鼓掌祝福。

    这个学生分工合作,把 “家”字写成“砖”形笔划。

    学生发言,说说方法后,拿出水粉笔,选择一种方法把“家”打扮好。

    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家”。大家举手选一两个漂亮的家。鼓掌祝福漂亮的家。

    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家**,分组交流,介绍自己的家,赞美你的家和家人。

    “小主人”介绍,1~2人即可。

    4、感谢我们的家。

    我们有一个温暖、美丽和幸福的家。你知道这个家庭里谁在爱你吗?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用“心”形笔画组成的家。

    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包含了这么多的人,甚至还有动物、植物的爱心,你已经或者准备用什么行动来表答你的心情呢?

    5、放大我们的家。

    引导学生把**贴在 “砖”形笔画的“家”上。组成一个无数小家拼成的大“家”。

    教师提供一张凳让学生站。

    这个大“家”应该是什么?

    6、地球是一切生命的家。

    老师用经纬线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地球,让学生把剩下的**贴在你喜欢的地方。

    根据结果分两种情况进行:

    方案一:学生把地球种贴满了。则抛出问题一:这个地球都让人住满了,动物朋友和植物朋友住哪儿呢?

    方案二:如果学生还没坐满,他们会抛出问题2:还有很多空地。你打算邀请谁来住?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地球是人、动物和植物的共同家园,人不能独自主宰地球。

    三、活动评价

    ①收获②评价

    学生举手谈论他们家里的人以及对动植物的热爱。

    学生们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表达对家人的感激、爱和回报。

    组长撕下双面胶带贴在**的反面,撕下保护膜,粘贴整齐:教师可提供适当的帮助。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小村庄、小城镇、小城市、小国家、世界、地球、宇宙等等。

    对策一:引导学生带走一些**,腾出空间给动植物朋友,谈谈生活中该怎么做。

    策略二:引导学生邀请动植物朋友,而不仅仅是人类朋友。

    说说自己有哪些收获。

    学生评价可以评价个人、小组、班级和教师。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5

    第一部分: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农村初中生视力影响因素及改善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民族初级中学蓝慧珍

    一、 活动背景

    近视眼已经成为困扰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常见病、多发病,它不但严重影响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对其生理、心理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妨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保护学生视力,积极预防近视,预防视力低下(视力不良)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此呼吁并高度关注。

    通过对学生视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的视力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目的了解农村中学生近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日常生活中提高视力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通过事物的现象观察其本质的思维方法,掌握归纳总结问题的具体方式,并按照教学要求,遵循教学程序开展实践活动。

    (2) 学会收集信息,提高分析、处理信息和研究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 体验调查过程,激发学生进入社会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积极情感。

    (2) 在活动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团队精神、表达、沟通和分享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3) 养成良好的眼部卫生习惯,爱护生命,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

    3、 活动形式包括网络搜索、视力测试、问卷调查、讨论交流、成果展示等。

    四、活动准备

    1、技能准备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查阅相关资料;能撰写调查小报告。

    2设备准备笔记本、视力测试表等。

    三。组织引导学生组成7-8人小组,根据自己的专业开展活动;对调查访谈和访谈记录方法进行培训和指导;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礼貌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大方地与他人交流,积极参与活动,引导学生策划活动。

    五、活动过程

    1、 拟定计划,分工合作

    围绕活动任务,确定活动的子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即确定小组调查研究的对象,确定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如何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组内要做出明确的分工,如:负责收集文字资料,负责视力测试收集,负责调查研究,负责整理资料,负责材料录入电脑等,也可以一人负责多项任务。

    小组同学互帮互助,如有不会上网的同学,小组的其他同学可以帮助他学会上网。要及时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与本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或把对本组成员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他们,实现“资源共享”。

    2、 收集信息,了解对象

    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并作好资料的保存和整理,为下一步的调查活动作好准备;对调查对象进行简单的实地调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调查活动的内容以及侧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编制了提纲和问卷。

    3、对调查对象进行测试、问卷,并作好记录。

    4、 整理信息、交流讨论

    围绕活动主题,在各活动小组领导的领导下,整理调查记录和问卷,收计调查数据;交流、讨论各自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共同分享所历、所见、所闻和所悟等;在调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阐述新观点,得出新结论。

    5、成果制作,宣传总结

    总结整个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情况,撰写一份总结小报告;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子文档(包括**、调查问卷、调查记录、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等),在学校和社区进行宣传和展览。

    6、活动评价

    结合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表现和成果,依据“学生自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的步骤给每个小组和每个学生评定活动成绩等级;参照收集的资料评价量化表,按照“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全班评价”的步骤选出全班最优秀的调查结果。

    7、活动反思

    (1)准备工作要充分:开展调查或其他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事先制定好活动计划,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好收集资料的必备工具,如笔记本等。

    (2) 实践活动要备案:教师应事先选择调查地点,并与调查对象取的联系。

    (3) 信息处理方法应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收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创新精神要鼓励: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取而代之,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5)教师角色定位要准确:教师应把自己定位在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活动的合作者上,在进行总结评价时,教师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更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第二部分:初中思想道德教育综合实践课程设计实例

    初中思想道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实例

    作者郭红心江苏省沛县第五中学邮编:221600

    一、活动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需要而开设的一种综合性的课程,通过开放性综合实践课教学,可以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勇于**,乐于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学校与社区的良好合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课在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促进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发展方面也能发挥独特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目的了解社会不健康的存在形式、内容及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通过事物的现象观察其本质的思维方法,掌握归纳总结问题的具体方式,并按照教学要求,遵循教学程序开展实践活动。

    (2) 学会收集信息,提高分析、处理信息和研究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 体验调查过程,激发学生进入社会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他人的积极情感。

    (2) 在活动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团队精神、表达、沟通和分享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3、 活动形式包括网络搜索、实地调查、社区调查、讨论交流、成果展示等。

    四、活动准备

    1、技能准备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查阅相关资料;能够制作电子文档、网页等,撰写标准调查报告。

    2设备准备笔记本、介绍信、摄相机、录音机等。

    三。组织引导学生组成7-8人小组,根据自己的专业开展活动;对调查访谈和访谈记录方法进行培训和指导;对学生进行安全、文明、礼貌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大方地与他人交流,积极参与活动,引导学生策划活动;准备相关的社区宣传材料,制作一些**和书面材料。

    五、活动过程

    1、 拟定计划,分工合作

    围绕活动任务,确定活动的子主题,制定活动计划。(即确定小组调查研究的对象,确定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如何分析信息,解决问题)。

    组内要做出明确的分工,如:负责收集文字资料,负责**收集,负责调查研究,负责整理资料,负责设计排版,负责发言等,也可以一人负责多项任务。

    小组同学互帮互助,如有不会上网的同学,小组的其他同学可以帮助他学会上网。要及时把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与本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或把对本组成员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他们,实现“资源共享”。

    2、 收集信息,了解对象

    利用网络和图书馆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并作好资料的保存和整理,为下一步的调查活动作好准备;对调查对象进行简单的实地调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调查活动的内容以及侧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编制了提纲和问卷。

    3、 走进社区,实地调查

    进行现场调查、录音、拍照等,并作好记录。

    4、 整理信息、交流讨论

    围绕活动主题,在各活动小组领导的领导下,整理调查记录和问卷,收计调查数据;交流、讨论各自在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共同分享所历、所见、所闻和所悟等;在调查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阐述新观点,得出新结论。

    5成果制作,宣传总结

    总结整个综合实践课程的发展情况,撰写总结报告;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并茂的电子文档,演示文稿、网页、展览(包括**、调查问卷、调查记录、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等等),在学校和社区进行宣传和展览。

    6活动评价

    结合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表现和成果,依据“学生自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的步骤给每个小组和每个学生评定活动成绩等级;参照收集的资料评价量化表,按照“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全班评价”的步骤选出全班最优秀的调查结果。

    7、活动反思

    (1)准备工作要充分:开展调查或其他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事先制定好活动计划,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好收集资料的必备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2)实践活动要备案:教师要事先作好调查地点的选择、调查对象的联系,安排好学生外出的时间、路线和活动内容,并尽可能取得学校甚至家长的配合。

    (3) 信息处理方法应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收集信息,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创新精神要鼓励: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取而代之,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

    (5)教师角色定位要准确:教师应把自己定位在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活动的合作者上,在进行总结评价时,教师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更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更关注学生的发展。

    篇三:思品实践活动课教案8下

    综实践活动

    课合巴拉格歹中学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6

    【太阳能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1.综合能力训练要点

    ①.通过阅读本材料及相关的科技资料,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和开发的系统知识,提高搜集、阅读科技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表述能力。

    ② 开展这项活动,加强学生对物理与其它学科关系的认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本项活动,应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对最终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实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德育教育。

    ④ 介绍了太阳能利用与开发的成就与难点,展望了太阳能应用的光明前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

    2.活动方案设计参考

    ①.主要内容

    本项活动内容与高中物理的许多内容(如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紧密联系,逐步引申到化学、地理等学科领域。

    ②.主要活动方式

    阅读、查找信息、**或vcd、讨论和交流

    ③.大致活动时间

    4课时左右。阅读和检索资料1学时,**录像1学时,小组讨论1学时,小组讨论结果交流1学时。

    ④.活动前准备

    (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录像或vcd等

    (2) 引导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和活动材料。

    (3) 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撰写演讲稿。

    ⑤.自我测试方法

    活动结束后,学生们根据资料和相关知识,自主完成了自测。

    3.综合能力训练活动

    太阳能量的**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的主要成份是氢,在[', 'altimg': '3ae7ad923981cb51f9d5c3257ea22c12.png', 'w':

    '67', 'h': '25'}]吨太阳总质量中,氢占71%。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发出巨大的光和热,它向地球辐射的能量尽管只占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其数量仍然大的惊人,每年至少为[', 'altimg':

    'e9fd46321ad558ed540b6826941f6923.png', 'w': '68', 'h':

    '25'}]千瓦小时。据推算,太阳已有50亿年以上的历史。即是有一堆像太阳一样巨大的煤,也只能燃烧3000年左右。

    那么,这些巨大的太阳能来自**?

    经过长期的研究,科学家们逐渐揭开了谜团。原来太阳内部有很多氢,氢元子的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组成的。因为太阳内部的温度高达2000万摄氏度,聚变反应将在两个氢原子核之间发生。

    太阳内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这种原子核的聚变反应。形象地说,太阳就像一座巨大的以核能为动力、以氢气为燃料的能源工厂。在高温的作用下,每四个氢原子核凝聚成一个氦原子核,氦原子核释放出大量的光能和热能。

    这就是所谓的热核聚变。

    这种热核聚变反应像连续不断的氢弹一样,在阳光下连续进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在一秒钟内相当于910亿个百万吨氢弹。太阳释放出来的能量之所以如此之大,就因为核聚变反应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远非一般化学反应(包括煤、石油及天燃气燃烧在内)所能比拟,前者所释放出的能量要比后者高出100万倍以上。

    例如,通过核聚变由氢合成4克氦所释放的热量相当于燃烧12吨优质煤所获得的热量。

    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在地球上的各种能源中,太阳辐射能(简称太阳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食物、植物燃料、化石燃料、风力、自来水、海流、海洋热能等能源也被太阳能所消耗。尽管太阳向四面八方辐射的热量仅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大气的最高层,并且还有一部分被大气层反射和消耗在加热闹空气上,然而,每秒钟到达地面上的总能量还高达80亿万千瓦。

    这种能量非常大。如果我们用它来发电,我们可以得到比世界上总发电量高出数万倍的电力。太阳能是地球上可以获得的、能连续**的最大的能源,真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太阳能的利用有间接利用和直接利用两种形式。所谓间接利用,就是利用草木燃料、化石燃料、风力、水力、海洋热能、海流动能和各种被固定的太阳能(如沼气、海洋生物)的能量。就其中的风力来说,风力的进一步利用也能为我们提供很多能量。

    风的能量远高于人类迄今为止能够控制的能量。全世界每年从燃煤中获得的能源不到风力发电同时提供给我们的能源的千分之一。太阳能的间接利用方式有很多种,如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

    在这里,我们将不谈太阳能的间接利用,而将重点放在太阳能的直接利用上。

    直接利用太阳能基本上有三种方式。

    一.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热能(即“光——热”转换)

    “光——热”转换的基本原理是使太阳能聚集,用它来加热某种物体,获得热能。目前,使太阳能聚集的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平板型集热器”,另一种是“抛物面型反射聚光器”。

    太阳能热水器是最常见的集热器。这种热水器的转换效率不高。为了获得足够的热能,集热器的表面必须很大。现在人们制成了一种“选择性涂层”,涂有这种涂层的聚热器就可以提高“光——热”转换的效率,较小面积的聚热器能够获得较多的热量。

    中国市场上所有的太阳能热水器都属于这种类型。

    抛物面反射镜聚光器是常用的聚光器,包括太阳能聚光器和太阳能高温炉。它们使用抛物面反射镜收集阳光,从而获得更高的温度。世界最大的抛物面型反射聚光器(一种太阳能高温炉)有九层楼高,它由九千块小反射镜组成,总面积达2500平方米,焦点处最高温度可达4000[^c', 'altimg':

    '10c6bc9f49cf9642d7a18968ee835651.png', 'w': '22', 'h':

    '23'}]。

    集热器和集热器应用广泛,也可用于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热发电是利用太阳热辐射产生的热能。为了克服夜间和阴天得不到太阳能的问题,人们采用“熔盐储能”的方式,把晴天获得的太阳能储存起来。

    当来自太阳的热量进入熔盐时,它们吸收热量并熔化,当它们凝结时,它们放出热量。这样,可以利用熔盐中储存的热量在夜间和阴天产生蒸汽,防止发电中断。

    二.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即“光——电”转换)

    太阳能热发电不是“光——电”转换,它是“光——热——电”转换。利用“光电效应”来发电才是“光——电”转换。

    太阳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种类繁多,包括硅电池、硫化镉电池、砷化镓电池等。现在较常用的太阳电池是硅电池,它的转换效率较高,一般可以达13-17%,在宇宙空间,如卫星上,其转换效率可以提高。

    从能源利用前景来看,随着太阳电池制造技术的改进和新的“光——电”转换装置的发明。“光——电”转换将是利用太阳能较为切实的方式,它必将为人类大规模地利用太阳能开辟道路。

    三.太阳能直接转换成化学能(即“光——化”转换)

    到目前为止,“光——化”转换是利用太阳能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方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光——化”转换过程,但这种“光——化”转换过程不能完全受人控制,是“非完全可控的”能量转换过程,完全可控的“光——化”转换目前只有模拟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实现。如果这种转换实现了,人类生理活动的能源——食物和生产过程的能源都可以通过这一转换得到,它将会象蒸汽机、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一样,引起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巨大变革。

    总的说来,目前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尚处在“原始阶段”,在近期内,太阳能中能作为一种辅助能源来使用。从长远看,太阳辐射能是人类最基本的能源,这种能源的使用期和太阳本身寿命一样长,太阳能既无污染,又能再生,当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技术有了根本改进后,太阳辐射能势必大规模地代替未来的核能,而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利用能源的状况。

    储存太阳能的新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然而,太阳能的利用受到天气和夜晚的影响,并且往往稍纵即逝,或者时有时无,以致有时想用它却没有,有时又多得用不完。于是,科学家们“异想天开”,想着要把太阳能也变成像煤、石油、天然气那样,不用时或者一时用不完的时候,能够把它储存起来;或者,像电池一样,储存能量,随时随地使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的储存已经从幻想变成了现实。现在已经出现了除太阳能电池以外的一些储存太阳能的方法,这些方法有的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就为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用得较多的储存太阳能方法,是先将太阳能变成热能,然后再把热能储存在密封而隔热的水池中,供需要时使用。例如,美国建造的利用太阳能供暖、制冷的装置,在目前来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它除了能**8层大楼的暖(冷)气和热水所需的能量外,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还可以将剩余的热量储存在两个容积分别为6800升的水箱中,以便需要时使用。

    另外,科学家创造了一种利用新型化合物储存太阳能的方法,使用起来极为方便,不但储能效果好,而且也便于运输转移。这种化合物在光照下吸收能量。每1000克这种化合物可以储存385千焦耳的热量,但它的温度不会上升。

    因此,它的能量不会在储存和运输中损失。一旦化合物与少量的银接触,它将逐渐释放储存的热量并返回其原始状态,因此可以重复使用。这种蓄热化合物适用于暖(冷)气设备和小型发电设备种储存太阳能。

    加拿大科学家发明了一种用萤石储存太阳能的新方法。它是将氟石装于容器中,然后放在阳光下曝晒。氟石是一种性能活跃的天然石头,能大量地吸收热量,所以容器中的氟石在曝晒中能够储存许多的太阳能。

    再将装氟石的容器转移到需要供暖的房间内,氟石一旦与湿润的空气接触,就能将所储存的太阳能释放出来,使室内的温度升高。装氟石的容器通常比水暖容器(即暖气包)的体积要小得多,它一次储存下来的太阳能,能够为房间供暖达一周之久。

    还有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储存太阳能的新技术。它是将太阳光反射到一个有小孔的金属圆筒内,使圆筒内的线圈变热,以促使放在圆筒里的二氧化碳和甲烷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包含氢气、一氧化碳气体和蒸汽的混合气体。可以用管道把这种气体输送到相距10多千米以外的发电站,气体在发电站再通过第二次化学反应,又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甲烷,并产生900多摄氏度的高温,足以将盐熔化。

    这种熔盐会积聚大量热量,使锅炉内的水变热产生蒸汽,促进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熔熔盐中存储的热量可以持续数周。利用化学反应储存太阳能的优点如下:

    (1) 太阳能反射器可分布在不同区域,燃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汽轮机集中使用;(2) 气体压力低,可采用塑料管道输送,成本低,使用安全;(3)无污染。

    由于太阳能的应用日益广泛,所以各国科学家都在加紧研究关于如何更加有效地储存太阳能的新技术。

    4.综合能力自我测试

    1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前景十分广阔。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试验和探索太阳能的应用。

    (1)太阳能是由于内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的核聚变反应而产生的,完成其核反应方程式:[_^hhe+2e+2γ+', 'altimg': '993fffd075563cc43b961fafb163ffc6.

    png', 'w': '196', 'h': '32'}]中微子(中微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均为零)

    (2) 根据上述核反应方程,计算了1kg氢气聚变成氦所产生的能量。已知:

    氢核的质量为,氦核的质量为,[kg', 'altimg': 'ee9d8c57d820918d078fd352e9e7c36c.png', 'w':

    '196', 'h': '25'}]。

    (3)氢弹的制成是从太阳能的产生得到启发的,我国第一颗氢弹**成功是___年。

    (4)太阳能的优点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省级行政区是 ,太阳能最少的直辖市是 。

    (5)[34^n", 'altimg': '5690046d5cc9fd76bbd8115031dca178.png', 'w':

    '76', 'h': '25'}]一开阔平地上,某房地产公司计划在楼高为20米的楼房北面盖一幢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新楼,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则两楼距离应不小于米(写出数学表达式),太阳能热水器的采光应朝面。

    2.太阳由于内部的热核反应,每小时损失质量约[t', 'altimg': 'b1297c401ff8701bfee582af55899d3f.png', 'w':

    '95', 'h': '25'}]。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为[km', 'altimg':

    '6bf6d2731e949bb5c17f9384544fd821.png', 'w': '108', 'h':

    '25'}]。求:

    (1) 太阳每秒发射光子。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篇7

    小小收藏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收藏的基本知识,收藏的好处,什么东西适宜收藏,什么东西不适宜收藏,培养学生收藏的兴趣,进行简单的收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你到过博物馆么?在博物馆里你见过些什么东西?有些什么想法?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都是谁收集的?怎样收集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小收藏家

    二、 芝麻开门

    请看投影:

    问:爷爷在**里拿着什么?在干什么?架子上,柜子上摆的都是什么?图上还有什么?你喜欢吗?

    小女孩怎么说的?

    爷爷是位老收藏家!我也想做个小收藏家!

    三、 观察**

    你从下面的集邮中知道些什么?

    四、 点击问号 [ 同学讨论 ]

    1、 收藏有什么好处?

    可以开阔眼界。

    可以增长见识。

    可以……

    可以……

    2、 那些东西适宜收藏?

    那些东西不适宜收藏?(塑料、毛皮制品、水果等)3。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它们?

    (做一个有心人)

    从亲朋好友处。

    在旅行途中。

    收破烂人

    废品收购站

    竟买五、 巧手作坊

    1、 收藏的一般步骤:

    选择 — 鉴别欣赏 — 保存2、 选出一种你喜欢的物品,模仿收藏,在为自己收藏的物品做一个标签。

    编号: 001

    收藏品名: 打火机

    收藏人: 周冲

    收藏日期:2004年五月

    三。为自己的收藏设计一个收集箱或收集箱

    1、介绍一下自己的收藏品

    (1)、我为什么喜欢收藏

    (2)、我最喜欢的收藏品是

    (3)、通过收藏,我的体会是

    (4)、我最钟爱的收藏品是

    (5)、我收藏品一共有

    2、我收藏品可以得到颗星。

    七、举办一次同学藏品展。、我收藏品可以得到颗星。

    七、 举办一次同学藏品展。

    1.寅中xx类小收藏家人数最多

    2寅中xx级小收藏家品种最多

    3、 寅中xx班小小收藏家价值最高王

    4寅中xx级小收藏家

    5、 寅中xx班小小收藏家态度认真王

    【初中数学实践活动教案3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