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500字
  •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发表时间:2023-08-12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500字。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教师应该不断总结经验加强教案制度的培养,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今天栏目小编将为您准备有关“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的精彩文章,请考虑到具体情况的差异使用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魏翠清一、教学目标:

    1将继续观察阴影长度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量记录,收集数据,使之简单化**。

    2分析和理解太阳与物体、物体与阴影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太阳下物体的阴影是在变化的。

    三。知道太阳光线沿直线传播,阻挡太阳的物体就会形成阴影。

    二、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测量、记录数据、通过观察和数据分析发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随太阳位子的改变而改变的规律,得出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与物体、物体与阴影的关系(寻找规律)。

    四、教学准备:

    电杆、支架、粉笔、卷尺、记录单、直尺、方图、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提出问题并决定你想研究什么——太阳下物体的影子。

    2.活动:在阳光下观察阴影(信息收集)

    ① 展示竿子并讨论如何观察和测量太阳极的阴影。

    ②、课件出示测量方法。使学生了解测量和记录的方法。

    [分组工作,比较哪个小组的测量速度更快、更准确]

    ③ 在室外观察、测量和收集数据。

    第一次测量:每各小组将测量结果填写在记录表上。并将小组测量的数据立即报告给组长,由组长进行统计。

    记录表1:(实验组组长)

    记录表2:(实验组成员表)

    方格纸:

    三。对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找到了初步的规律。

    我们把表中的数据用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分析同一时间,不同的物体影子的特点。(老师示范画方格图。)

    ①、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图。把竿子的顶点和影子的末端用直线连接起来,再在小组里观察、比较图形,发现了什么?

    第二次,测量阴影的长度,收集数据并做记录。(放在学生研讨中)

    10分钟后第二次,测量阴影的长度,收集数据并做记录。

    ②、各组汇报、交流。同时,不同物体的阴影是不同的,我们

    ③、小结: 【记录表

    一、二结合起来分析】

    这三个数字都是三角形。它们外表相似,大小不同。

    (课件演示三个图形重叠)

    结果表明,太阳、极点的顶端和阴影的末端(太阳、物体、阴影)在同一条线上。

    第三次测量阴影的长度,收集数据并记录。

    (填好后即迅速回到教室)

    4.使用以前发现的定律讨论和分析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的阴影特征。

    每组选择一个极点。在不同的时间,它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小组根据测量数据进行独立分析、讨论和交流。)

    6,总结:太阳的顶部,极和阴影之间的线始终在同一条线上。

    换句话说,太阳光是直线传播的。

    扩展:猜猜这棵大树有多高?

    两小时后阴影的长度如何变化?

    你认为阴影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关吗?

    组员用表

    组员用表

    组员用表

    组长用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操作尝试,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材料建构三位数加法模式。

    2、能力目标:发展迁移能力、建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算法思维的多样化,了解计算结果并不是的目标。

    3、情感目标:在操作、交流、探究与讨论中学会表达、倾听。

    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横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算法思维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请你估计一下,学校的多功能厅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生活中还有数量需要用三位数表示吗?(说说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引入“上海中小学生音乐会”。

    学生搜集信息,老师出示信息:

    A看台356人,B看台247人。

    两看台共坐了多少个同学?Www.JK251.COM

    2、说说解题方案、估计计算结果。

    3、学生尝试计算。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手头的材料尝试计算(学具、卡纸、草稿纸)

    (巡视、指导)

    4、选择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讲评、演示。(请学生交流,教师做适当点拨、归纳与评价)

    4种方法:

    小组内选择一人进行汇报:

    (1)6+7个加个

    50+40十加十

    300+200百加百

    356+247

    =13+90+500 =603

    (2)300+200百加百

    50+40十加十

    6+7个加个

    356+247

    =500+90+13

    =603

    (3)356+247

    =356+200+40+7

    =556+40+7先加百

    =596+7再加十

    =603最后加7

    (4)356+247

    =356+7+40+200

    =363+40+200先加个

    =403+200再加十

    =603最后加百

    (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解法远远不止书上介绍的几种,学生运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了多种解法。)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并写出过程

    开学时,我们学校举行了“手拉手,帮助贫困小伙伴”的捐款活动,全校师生都踊跃参加了。(出示PPT课件)引出计算题:

    “一、二年级苗苗儿童团员共捐款多少元?”

    有能力的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互相探讨,寻求帮助。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请解答)”

    教师巡视、辅导。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2、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3、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重点:

    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教学难点:

    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引入

    师:同学们,在节日里,爸爸妈妈会给我们买许多礼物,老师这里有些礼物,你能说出哪个玩具比较重?哪个玩具比较轻吗?

    学生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物品的轻与重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直接观察

    1、气球和苹果比

    2、小胖和小亚比

    师:你知道这个苹果与这个气球比哪个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

    师:小胖和小亚比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直接凭经验来判断。苹果重,气球轻。

    根据图片看出小胖重小亚轻。

    探究二:动手操作

    1、比较下列物体的轻重、书上第42页中的2橡皮、吸铁石、小汽车等

    为学生提供学具,动手操作

    2、验证比较结果:可将这些物品悬挂起来

    之后小结方法掂一掂等方法

    师:数学书和文具盒比谁轻谁重?

    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比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方法来比轻重。

    探究三

    1、小包装的酸奶,一包装3罐,大包装的酸奶,一包装6罐,4小包装的和2大包装的酸奶,哪个重?哪个轻?

    2、4只羽毛球的重量和6个乒乓球的重量相等,都是24克,羽毛球和乒乓球哪个重?哪个轻?

    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1、判断轻重

    棉花和小铁球

    西瓜和葡萄

    冰箱和电话

    练习二

    小木箱一箱可装4瓶汽油,大木箱一箱可装8瓶汽油。那么12箱小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和6箱大木箱装的汽油重量,哪个重?哪个轻?

    生:12×4=48(瓶)

    6×8=48(瓶)

    答:一样重。

    师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

    练习二

    小组活动

    请小朋友把带来的物品,用今天学习的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来比一比它们的轻与重。

    小组交流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比较物体的轻重,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看一看、掂一掂、算一算……来比较。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教科书P42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实物的操作,学习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猜物体的轻与重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让老师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车、变形金刚等。

    师:那现在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玩具哪个重?哪个轻呢?(随机拿取学生手中的两样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与重的关系。

    板书: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用观察(眼睛)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师:现在让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

    生:玩跷跷板。

    师:你们看一下,谁重谁轻呢?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你们这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

    生:看。

    师:你们真聪明,有些物体可以仔细观察比较,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二)用手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出示小亚手拿气球和苹果的图片。

    师: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小亚手中的物体,哪个重、哪个轻吗?

    生:气球轻,苹果重。

    师:好,现在老师拿来了这两样玩具,你们能告诉我哪个重,哪个轻吗?(从学生带的玩具中拿两样差不多大小的)

    生:右手重,左手的轻。

    师:到底是不是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拿出两样不同大小的玩具,请学生猜一猜、试一试,哪个重、哪个轻?(注意老师拿的时候,大的轻、小的重)。

    师:你们的答案和上面的小朋友答案一样吗?师:现在,你想告诉我们一些有关比较轻重的知识了吗?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体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

    三、巩固练习

    (一)比一比

    1、请学生看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2、老师出示一些比较容易看得出轻与重的物体,例如一本书和一个骰子等。

    (二)猜一猜

    1、请学生相互之间拿出自己的小玩具,交叉进行比较轻与重。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新知

    (一)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出示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你们看一看,那样物体最重、最轻?

    师:你们知道小丁丁是怎么比较的吗?出示课件。

    小丁丁用同样的橡皮筋将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等挂起来。

    师:你们说这个方法怎样啊?你们现在看着这幅图,能告诉我们谁最重谁最轻了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组合作。

    生:吸铁石最重,夹子最轻。因为物体越重,橡皮筋就会拉的越长,所以吸铁石最重。

    师:请你们根据这幅图,把这些物体从最轻到最重排一下,填写表格。

    2、 小结:生活中,我们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达到比较物体轻与重的目的。

    (二)小练习

    1、师:请你们现在也学一学小丁丁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的玩具进行比较,看看这个方法怎样?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玩具也挂在橡皮筋上,进行比较。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5)

    七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教案(2)

    营造我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认识到自己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并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有哪些问题存在。

    2、能够从手边的生活入手,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并在**中尝试各种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在观察、体验和实践等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社区情感、家庭责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

    活动内容:

    本次主题设计《认识我身边的生活环境》、《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营造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三个活动。其中,在《认识我身边的生活环境》活动中,学生深入到社区中、学校中和家庭中,运用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能根据自己小组的观察,搜集出相关的问题,找到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活动中,分为两个部分:

    自然环境非绿色主要以实验研究的方法让我们真实的感觉到受污染环境的可怕,人文环境的非绿色以调查、采访的方式展现出我们生活中不和谐音符,让学生从心里树立环保意识。《营造身边的绿色生活环境》活动中,学生通过自身真实的体验和实践找到营造绿色生活环境的方案和措施,向自己的同学、老师、家人发出倡议,并且在学校的社区进行宣传,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把课堂实践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

    活动实施:

    【活动目标】

    1学生了解自己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方式找出问题所在。

    2.本文围绕该主题提出了具体而有价值的主题。

    三。具有获取和组织信息的能力,并能体验与他人沟通与合作的艺术。

    【活动过程】

    1、教师就环境问题给出解释,并和学生一起讨论当今威胁我们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正在变得恶劣。并引导学生多了解环境,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分小组深入到社区、学校、家庭中去亲身感受和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包括社区的绿化情况、垃圾处理、小区周边噪音、交通情况、学校中走廊文化、操场情况、同学们出入网吧情况观察、家庭中的浪费现象和消费情况调查等等)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公德教育,建议和每个学生一起学习安全公约,并请班主任和家长签字)。

    3、学生整理、分析和观察得到的结果,并在班级内交流和简单的汇报,写出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找出本小组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从科学、社会、自然等不同角度了解“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激发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实验和调查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带来的快乐。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活动过程】

    1、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上网或到环保局、图书馆、资料室等相关地方查阅资料,了解非绿色生活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如:被污染的水、汽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烟雾污染、白色污染、沉迷于网络中的青少年犯罪纪实、非绿色消费带给我们的问题等等)

    2、对研究课题属于自然环境的同学,教师要鼓励他们演示一组实验来做环境绿与“非绿”的对比(如:小鱼在污水和纯净水中的生活情况对比、被塑料污染过的土壤酸碱度测定、汽车尾气对豆芽生长情况的影响等),给学生一种直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

    3、对于研究课题属于人文环境的小组,教师则鼓励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首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问题,然后带着问卷和问题深入到同学、家庭、学校、社区当中去,了解非绿色环境带给我们的伤害,并根据调查表或访谈表中的问题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课题的情况。

    4在实验和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经验报告和经验交流。

    【活动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明确绿色生活环境的意义和要求,学会写倡议书,指定宣传活动方案,**活动中的问题和阻力,提高组织活动能力,积累生活经验,在实践中发展社会参与能力。

    2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能够在自己的班级、学校和家庭中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过程】

    1根据各自的课题,通过前两项工作的准备和信息的积累,每各小组都提出了创建绿色生活的积划和措施。

    2、根据各小组的方案和措施,针对同学、老师、家长、小区居民制定一份倡议书,并选择一定的宣传方式,各小组在班级内交流方案及宣传方式,互相提问题进一步完善计划,同时对可能出现的时间、沟通、安全、组织等问题进行**。

    3、根据学生的方案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地进行实践活动,把环保意识带给身边所有的人,帮助身边的人追求绿色生活方式,从而形成绿色生活环境。

    4、每小组用各种方式把本组的活动过程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汇报,包括小组课题的目的和意义、活动方案制定、活动计划实施,最终成果、遇到的问题及如何克服与解决、取得的成绩、研究体会与心得。

    活动评价

    评价原则

    1积极评价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潜能和闪光点,鼓励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和实践;鼓励学生在**中表现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注重过程,注重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注意应用,看学生是否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

    4注重经验能否进行人际沟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洞察力和经验

    评价标准

    学生评价表(自评、互评、教师评)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6)

    活动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及理财意识,做个节约型的小公民。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巩固小数点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操作几交流的过程,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家中一周的开支情况记录下来,并完成如下统计表。

    2、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收集整理数据,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平等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教师:

    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费,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开支,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班每个同学家里的一周开支情况。探讨开支的规律,学会做小管家。出示课题《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其家里一周开支情况并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你是怎样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金额”、“小计”、“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表的制作。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会不同,体会统计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后面谈意见和建议奠定基础。

    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教师:

    如果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你打算怎样设计统计图。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统计图表样,也可向小组内同学学习绘制方法。)

    课件出示:( )家庭一周开支统计图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现家里一周开支情况的周期性。发挥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降低差异,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汇报:

    1、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制作好的统计图,比比看谁的作品最美观,选出来作为优秀作品展示。

    2、对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同时说说你家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交流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从制作的美观程度,及开支的大小,开支的项目上进行评价)

    3、根据自己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估算本月的开支,估算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说说具体的估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4、对各家的开支情况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开支和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生1:每个家庭周末的开支都比较大,原因周末休息,人们有时间采购、游玩。

    生2:生活开支如米面油盐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钱不是很多;

    生3:应酬、礼尚往来、朋友聚会虽次数不多,但占用的金额却不少;

    生4:买衣服、看病也占去了相当大的开支;

    生5:水电暖、物业管理每月都有一定开支,不过比较固定;有的家里这方面开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较少。

    生6:我家买彩电花去了五千多元钱。有同学家还买了电动自行车。

    生7:我认为有的家里开支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议吗?

    生1:水电费如果我们节约用的话,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生2:用于应酬,礼尚往来的资金多,礼尚往来可以进行改革,变一种方式,比如婚事简办,送鲜花等方式。节省下来的钱可以买一些书籍,还可以捐赠给有困难的人。

    生3:我觉得生活开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开支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追求过高档次。

    生4:我觉得父母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 ……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获得自信的体验,获得发展,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活动小结:

    大家都谈得很好,要想日子过得好,就要合理开支,计划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水电等地球资源,学会为全人类着想。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开支向父母汇报,并针对如何节约开支这个问题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购物一次,学会购物,学会理财。

    [设计意图]

    参与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勤俭节约,学会理财,学会管理。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7)

    课题:数格点算面积

    陆秀成一、活动目标

    (1)通过画图、列表、分析数据、寻找规律;

    (2) 获得一些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

    (3) 通过成功经验和克服困难的经验,增强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2、 活动重点:体验实践活动的过程,学会寻找思考问题的出发点,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理解数学思维。

    3、 活动难度:网格多边形的面积与其内部和边缘上的网格点数量之间的关系。

    4、 活动过程:该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活动

    一.概念认识

    格点多边形:方格网中的每个交点叫做格点(如左图中的点a、b、c、d、e…).显然,每一个小方格(如图中带阴影的小方格)就是一个面积单位.

    如果一个多边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这个多边形叫做格点多边形(如图中的多边形abcde)

    凸多边形与凹多边形:如下图a,把多边形的任何一边向两方延长,如果其他各边都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多边形叫做凸多边形.而图b中的多边形不具备这种性质,称为凹多边形.

    二.自主**

    1.求下列多边形的面积

    2.我们设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为s,多边形内部的格点数为n,它的边上的格点数为l,写出下图中格点多边形的n、l

    三。在网格纸上按图2画出不同的网格点多边形

    1)画出两个满足条件n = 0的点阵多边形,并计算其面积s

    2) 画2个满足条件n=1的格点多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s

    3) 画2个满足条件n=2的格点多边形,求出它们的面积s

    第二阶段课内活动

    一.对第一阶段活动的再认识

    1.认识格点多边形

    2.识别凹、凸多边形

    3.归纳格点多边形面积的求法

    4计算边上和多边形内部的晶格点数

    2、 格点多边形的面积与边、内点阵点数的关系

    *n=0的格点多边形中s与l的关系

    在满足n=0的格点多边形中,s和l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你能表达吗?

    活动2在n=1的格子多边形中s和l之间的关系

    在满足n=1的格点多边形中,s和l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活动3 * * n = 2的晶格多边形中s与l之间的关系

    观察上表,你又有了什么发现?

    活动四自主时s与l的关系**n=3

    1示范引线:绘制n=3网格多边形

    2合作与交流:四人一组,画图研究n=3时s与l的关系

    活动五猜想n=4,5,10,…格点多边形中s与l的关系

    活动六归纳分析s、n、l三者关系

    三.规律的应用

    求下列多边形的面积

    四.共同交流课内活动体会

    第三阶段课后活动

    活动一填写活动评价报告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报告

    是的,又到春分时分,今日已是昼夜平分春色,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春天,转眼已经走到一半。不禁,有了些许淡淡的怅然。这岁序更迭啊,从来不会给任何人眷恋的机会。

    我们甚至没有时间感叹,所以我们赶到下一个节气。

    不经意间,我们走着,春天变得五彩缤纷,小草长势,莺飞。此时,正是春风和青江南岸。是春风习习,花草芬芳,新桃为旧符。

    那些逝去的时光,随手捧着,充满了春天的清新气息,沁满了春天的阳光温暖。

    这春风啊,总是来的那么急,那么声势浩荡,带着泥土松软的芳香,带着小河流水的哗哗声,还有桃花杏花梨花的艳。我们不需要刻意寻找芳芳,自己的眼睛里充满了春天,惊艳了原本平淡的生活。

    这是春天,散步还是睡觉。一抬头,就会遇见一树花开。一低眉,便会遇见一行青柳。那些匆匆擦肩而过的路人,早已换上了薄薄的春装,让你眼睛一亮,心情舒畅。

    沿河缓缓行走,总会有姹紫嫣红的花事,与你撞个满怀。那小小的桃花、玉兰粉、梨白、连翘黄,还有那些婀娜多姿的柳丝,瞬间让时间变得柔软,诗意盎然!

    最爱,吹脸不冷杨柳风,斜风细雨不必还。沿着柳树路堤行走,踩在柔软的土地上,看着风吹着绿叶,看到开满鲜花的树枝,我的心也随风盛开。这淡淡的柳风,这长长的桃花水,如诗如画,是否也会陶醉你的眼睛?

    经年的淡定,昔日的重逢,漫过春天静好的光阴,让沧桑了无痕。走在繁花似锦的陌上,清风徐徐,莺声燕语,该是多么惬意。心底,全是对这个世界的感动与喜欢。

    随手落下的小字,亦是沾香带露,绿意莹莹。

    它是春分,它把春天一分为二,使世界如此美丽。一半草色如烟,一半姹紫嫣红。平分处,春意灼灼,桃红柳绿,溪水潺潺,我听见了小麦拔节的声音,还有油菜花绽放的声音。

    写一笔初见,落一笔惊艳。我想把整个春天,泉水如墨,粉如纸,融入我的生活画面。你是水墨画中最美的江南。

    迎面而来,一定是春雨和暖。静好的时光,无风亦无雨。我一路坐在采集春花的地方,感受春分,暖暖的气息!在春风的深处,折一棵柳树,与你微笑,花开花落,让微风拂过眉毛和眼睛,我们形影不离。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及验算方法的过程。

    2、使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并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4、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数学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提高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及处理信息和探索发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及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探究。

    1、小朋友们,上个星期三我们学校开展了一项活动,谁来说说是什么活动啊?(爱心大义卖的活动)

    2、你买了哪些物品呢?

    3、小朋友们通过这次活动,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真棒。

    4、齐老师在星期天也逛了一次商场,摘录了一些商品的信息。(示信息)

    5、谁来说说,你知道了哪些物品的信息?(学生汇报商品价格信息情况)

    6、那么你最想买那两样物品呢?求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式?(学生汇报购买情况)

    二、自学互动,进行探究。

    (一)探究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摘录信息:老师想买两样最贵的,买一个遥控汽车和一个积木要花多少钱呢?

    怎么列式?126+132 =

    1、(1)你想怎么算,跟同桌说一说。

    (2)生汇报多种计算方法(计数器算法、竖式算法)。

    (3)生演示计数器算法。

    (4)讲解竖式算法。

    这道题在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2、探索验算:

    (1)同学们算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来验算。

    (2)怎么验算呢?将这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算一遍。

    (3)验算结果和原题结果相同,说明我们算对了。

    三、作业练习,反馈探究。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3题填表

    3、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揭示课题)

    做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四、应用探究,培养个性

    1、判断对错

    2、探究图书馆借书问题(示P31例题)

    3、示评选“文明班级”表格,算一算哪个班能获得“文明班级”称号。

    4、算路程:从学校到公园走那一条路比较近呢?生算

    5、许多小动物在玩套圈游戏,选择2个来算一算一共多少分?

    五、系统回顾,延伸探究

    1、小朋友们今天学得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我们平时要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9)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2、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轻与重并进行比较。

    能力目标

    通过生活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游戏、实践的过程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教学难点:

    和生活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方法比较轻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一)比一比

    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在讲台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生答)

    师:现在谁能说出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物品哪个重,哪个轻?(多媒体出示:苹果和气球;书和骰子)请同学们观察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师:你们为什么能一下子判断出来呢?

    小结:这是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拿过它们,所以可以直接凭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来进行判断。

    (二)猜一猜

    老师这里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东西,你们能猜出哪个盒子重,哪个盒子轻吗?(学生猜测)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测,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两个物体的轻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称、跷跷板等)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吧。(出示课题: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掂一掂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许多好方法,可是当我们身边没有天平和跷跷板这些工具时该怎么办?(用手掂一掂)现在谁愿意上来感受一下老师手里的这两个盒子哪个重、哪个轻?

    告诉大家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上来掂一掂,得出答案)

    师:米老鼠给我们大家准备了很多礼物,等会儿我们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任选两样物体比一比轻重。

    现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气球、生梨、苹果和矿泉水,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两个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轻重。(要求: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任选两样物体来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

    ( )和( )比( )比( )重( )比( )轻

    (请3~4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师:在我们刚刚比较的过程中,哪个物品是最重的?哪个物品是最轻的?(气球最轻,水最重)

    师:气球的外表形状,为什么比较下来是最轻的?(因为里面是空气)

    师:物体的轻与重与物体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没有)

    师小结:比较物体轻重,不能只看大小,物体的重量与它的材质有关,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比较轻与重的方法。

    (二)拎一拎

    1、师:(出示课件)现在米老鼠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苹果,它还用刚才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你们看行不行?(不行,因为数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会全掉在地上)

    师: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办法)

    师:我们把苹果全放在红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黄色的袋子里用手来拎一拎。(请2~3个小朋友上来拎一拎),并把拎的感受告诉大家。(梨的总重量要比苹果的总重量重)

    2、很多小朋友都想尝试下拎一拎的感觉,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谁的书包重,谁的书包轻,然后把与同桌合作的结果告诉大家。

    3、学生交流。(我同桌的书包轻,我的书包重)

    (三)吊一吊

    1、师:老师这里的梨和苹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测不出轻重,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吗?(生:用天平秤来称一称)

    师:这个办法不错,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还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进行比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来比较轻重)

    师演示:应该看哪一段的长度?(橡皮筋的长度)

    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长度。

    2、比较矿泉水和生梨。

    师小结:在同样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体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长。

    三、观察实验,比较轻与重

    1、师出示媒体: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将这些东西从轻到重摆放整齐?(小组讨论交流)

    (1、用手估测,2个2个比较;2、 2个2个吊起来比较;3、把这5种物品全都吊上去)

    师:哪种方法会比较方便?(全吊上去)

    师:其实,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已经可以猜出谁是最轻的。(海绵)谁是最重的。(吸铁石)

    2、学生动手实验证明,并记录结果(从轻到重)

    填写在书上的表格内。

    3、学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挂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轻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长说明这个物体最重。

    4、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长度?

    四、知识拓展

    1、出示课件:小朋友都玩过跷跷板,当跷跷板停止晃动,像现在这样时,你能说出谁比较重吗?为什么?(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如果他们两人一样重,那跷跷板两边的高度会怎样?(一样高)

    2、师出示图片。

    师:你从这幅图里看懂了什么?(2个苹果=4个香蕉;1个苹果=2个香蕉)

    师:要使跷跷板两边的重量不一样,你有什么好办法?(生答)

    师:如果再加1个苹果,那右边要加几个香蕉才能使它们一样重呢?(2根香蕉)

    3、课后拓展练习

    小木箱一箱可装4瓶饮料,大木箱一箱可装8瓶饮料,那么12箱小木箱装的饮料的重量和6箱大木箱的饮料的重量哪个重、哪个轻?

    12×4=48(瓶)

    6×8=48(瓶)

    (一样重)

    师: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重量。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0)

    【篇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营养午餐》教学案例(陈倩影)】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营养午餐》教学案例陈倩影

    [研究背景]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如果学生熟悉选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对生活是有用的,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营养午餐》是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的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实践活动之一,通过本节课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设计意图 ]

    “营养午餐”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课题,熟悉的是学生每天都必须接触,陌生的是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搭配才是合乎营养标准的“营养午餐”还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的认识,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在学生群体中比比皆是。

    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几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首先是民主路小学为学生提供的三种午餐菜谱;其次,营养专家介绍了10岁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然后让学生们合理搭配他们喜欢的午餐。最后,通过统计、排列和组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

    蛋白质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偏食和挑剔的问题,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案例描述]

    一、日常饮食交流,引入新课

    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堂交流,让学生说出自己日常生活中午餐食谱(吃什么菜),教师有针对性地**相关菜餐**。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你们平时吃的菜味道如何?(好),在你们心目眼中“营养的午餐”应该是什么样的?

    3、待学生反馈后,教师引导:我们生活中的每天都在汲取营养,从科学课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营养的主要指标是三项暨热量、脂肪和蛋白质。我们同学们刚才所举的这些菜是不是都是有营养的?

    这三个主要指标在何种程度上真正具有营养价值?围绕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开展一次数学活动,一起走进“营养午餐”(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应用实践更为生活服务!为此,教学活动以日常生活的饮食现象为载体进行引导,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数学”观点,同时又让数学课堂显得自然、贴切。

    二、出示菜谱,认识营养指标

    1、课件显示菜谱和**让学生认识以下三种菜谱并作出选择(此时要进行统计) a:炸鸡排、鸡蛋西红柿、香菇油菜 b:猪肉粉条、家常豆腐、香菜冬瓜 c:辣子鸡丁、土豆烧牛肉、韭菜豆芽

    2老师:我们刚才谈了三个主要的营养指标。刚才介绍的三种食谱的主要营养指标是什么?我们先来看看(课件显示)

    蛋白质”这三种指标在什么程度时才算是营养的吗?(我不知道)。 营养专家熊博士也来了我们班。 让我们听听他对我们说的话吗?(课件**营养专家熊博士录制)

    10岁左右的儿童每顿午餐应摄入不少于2926千焦耳的热量和不超过50克的脂肪。

    【设计意图】营养的菜谱有许多,我们不可能例举出所有的,所以我们以“三种午餐”菜谱为依托进行教学,从对各种菜肴中“热量、脂肪”两大指标数据的比较中认识“营养”,同时让学生在营养专家熊博士的话语中真正了解“什么样的菜肴是营养的”。

    三、运用指标,学会判断

    1、刚才大家听了熊博士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自己此时获取的热量和脂肪两大指标,我们能用这样的标准学会判断刚才老师提供的午餐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吗?2学生们根据热量和脂肪两个指标判断并反馈结果

    午餐a符合营养标准,午餐b脂肪过多,午餐c热量不达标。 3、教师小结:

    判断午餐的营养,不仅要看热量,还要看脂肪。只有这两项指标不超标,才算是营养午餐。

    4让学生结合以上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判断午餐。 【设计意图】开展“学生判断午餐营养指标是否达标”的活动意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技巧以服务日常生活,进而让学生能够自觉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四、配餐实践,锻炼技能

    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营养午餐的标准,如果今天的午餐只有三个菜,你能运用所学知识配出比较有营养的菜谱吗? 2、让学生进行配餐实践,教师课堂指导

    三。班级反馈菜品结果,从以下5种合格的交流中选出

    (1,4,10)、(1,5,10)、(1,6,10)、(1,7,9)、(1,7,10) (1,8,10)、(1,9,10)、(2,4,9)、(2,5,7)、(2,5,9) (2,5,10)、(2,6,8)、(2,6,9)、(2,8,9)(3、

    5、10) (3、8,9)、(4,5,6)、(4,5,7)、(4,5,9)、(4,6,8) (4,8,9)、(5,6,8)、(5,6,9)、(5,8,9)

    4老师的问题:在上面的配菜中,哪个方案的蛋白质含量最高?(当然,学生的配菜计划可能并不全面,如上图所示,在教学中应以学生的配菜计划为准)。

    5如果你被要求从上述菜式中选择一种,你认为哪一种是最好的?请简单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开展“学生根据指标搭配营养午餐”活动是学生技能的再提高,在培植学生应用数学观点的同时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排列组合,同时训练学生严谨的学习风格。

    五、统计结果,巩固知识

    1学生反馈后,班级统计完成如下**

    (2) 并对学生的选择作了简单的分析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提供的配餐方案进行简单的分析统计是为了呼应开课前的教学引入活动,同时也是为更好巩固和发展学生统计能力提供一个平台,还有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饮食习惯,为后期的常规管理提供原始数据。

    六、总结提升,延伸教学

    1、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很胖或很瘦,至少说明这两种人的营养补充是不科学的,你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对这两类人群的餐肴进

    行分析吗?请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课后讨论交流。

    2、我们在教学中既学到了什么是营养的午餐指标,同时还进行了厨师般的配菜训练,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好好地运用这一技能,真正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我们饮食,不要再以个人喜好去选择餐肴了!

    3、布置实践作业:请结合自身家庭实际拟定一份《家庭一周健康午餐菜肴记录表》。

    【设计意图】数学应用技能最终要回归到日常生活,所以在课堂结束之际设计了“分析偏胖偏瘦两类人群饮食”和“制作健康食谱”的课外活动,为延伸课堂教学找到了载体,更为学生技能的巩固发展提供保障??真正实现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发展学生技能,服务日常生活。 [课后反思]

    《营养午餐》一课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而设计的一节数学综合实际活动。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探索: 1、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尝试教学法,以“激趣—尝试—讨论—再次尝试—总结提高”为主线。

    创设学生喜欢看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午餐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为主题,通过交流和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总结,结合安排、组合、图表,完成对营养午餐更深层次的理解、理解和改进。通过最后的访谈和总结,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数学思想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2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营养专家指出的一些关于合格营养午餐的指标,不是以命令式、指导式的形式提出来,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想象中的午餐”与“科学的午餐”的冲突,产生对“什么才是合格的营养午餐”有求知欲望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探索认知。接着通过“小小美食家”与“小小营养家”的讨论交流,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上达成共识,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3、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小采访”“讨论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课堂更具生活化,趣味化。通过引入兴趣、巧妙的问题,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引入话题、提问,在学生愉快的交流中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确定起跑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政治公众人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一卷75-7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可以了解椭圆田径场的结构,学会如何确定起跑线。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3分钟)

    同学们,不久前,银川市举办了一个小型晚会,我们学校的运动员们努力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你们都看到比赛了吗?(学生回答)老师也看了一些比赛,但是老师和学生必须上课,许多精彩的比赛都错过了。

    今天,我要带你去看一个小型运动会。

    [设计意图:课的开始通过师生对话,谈谈同学们身边发生的大事,合理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就犹如奏响了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既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也可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心理安全的状态下进入学习活动。

    ]二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5分钟)

    1场景介绍:小动物运动会。

    (多****)四只小兔子从同一条起跑线起跑 ,分四个道次沿椭圆形跑道跑一圈,再回到同一个终点,谁先回到终点就为第一。

    师:同学们对这场比赛有什么看法吗?你能做些什么来使比赛公平?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运动会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活动,是真实的、自然的。

    课的开始在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活动中设计了一场不公平的比赛,让学生在**的同时也发现了比赛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学生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发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生提出把起跑线往前移等等。

    激发了学生**问题的欲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500字】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