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八年级历史教案
  • 八年级历史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15

    八年级历史教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教案是为落实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的有力保障。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八年级历史教案”,希望您对文中所述情节感到震撼!

    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了解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指导学生分析土地改革的作用,培养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如采访老人、查阅地方志、阅读乡土教材等,使其感受土地改革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向学生推荐有关土地改革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如:《暴风骤雨》等。引导学生从教师提供的图片、史料、数据中,用对比、归纳的方法掌握历史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认识中国农民在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激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

    复习前课,指出在抗美援朝的同时,党中央在新解放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除外)领导农民完成了土地制度改革。

    调查访问成果汇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教师简要补充此前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的情况。

    小组讨论: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不改革行吗?

    学生课前搜索、适当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部分条款。

    放映一段有关土地改革的纪录片。

    简单阅读了解小字内容。

    土地改革的意义

    探究分析:土地改革有什么意义?

    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摘录):

    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是辽东省(今辽宁省)宽甸县最偏僻的一个村。全村152户,2511亩地,11户地主、富农就占了1000多亩。我们祖祖辈辈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经过土改,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土改前俺的房子不如地主家牲口棚,出门要弯腰,进门要低头,现在搬进土改时分到的新房子。村民王明连说:“土改前我家四条腿是小板凳,带毛的是耗子,现在呢,牲口棚里拴着一头牛,一头驴,全是有毛的四条腿。”

    自由空间:朗读反映土改的《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小说作品中的片段,分享交流感受,加深对土改的认识。

    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2

    [课程标准]

    1 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2 以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为例,说明科技强军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和掌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的建立;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人民空军的诞生;飞机的国产化;空军的现代化;导弹部队的组建;导弹部队的装备;导弹的战斗力。

    2 培养学生从各种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实施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指导学生收集课外资料、阅读课文,观看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 引导学生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演示人民海军、空军发展的历程,进行不同时期的国力、军事力量的对比,在比较中体会国家的强大与国防力量增强的关系,提高通过比较掌握知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国防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与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认识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从而使学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人民武装力量的强大。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理解武装力量强大的意义。

    [教学思路]

    1、 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2、 针对学生对军事的了解不是太多的情况,教师应补充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3、 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情感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①

    从百万大裁军课后阅读卡引入

    导入②

    书上两幅照片

    导入③

    录相《开国大典》阅兵式和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式。让学生进行对比

    请学生谈感受,引入到国防的钢铁长城。

    一、海军和空军的建立

    [课前提问]: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比一比]

    你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由哪些兵种组成吗?

    1、人民海军的建立

    [比一比]

    请同学们看书P66~67,请说出人民海军的建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比一比哪一小组归纳得又准确又简洁。

    [议一议]

    为什么说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疆土?你能举例说明吗?

    [补充]

    1840年之后的百余年,英法日俄美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

    [多媒体图片展示]

    介绍海军的兵种、装备,说明海军的现代化程度。

    [瞬间回眸]

    学生针对中国海军的三次出访进行模拟现场报道。

    2、空军的建立

    [比一比]

    学生看书归纳空军发展的历程。

    [小故事]

    学生讲述战斗英雄蒋道平的战斗故事。

    [大显身手]

    部分对军事感兴趣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搜集的中国军用飞机的图片或声像资料。

    [补充材料]

    我国空军最早装备的国产飞机,是南昌飞机制造厂1951年8月仿制的苏联雅克-18型活塞式教练机,后命名为初教-5。这种飞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的转折点。毛泽东主席为此发贺电指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956年7月19日,我国生产的第一架歼击机由沈阳飞机厂仿制成功,后命名为歼-5,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是少数几个掌握喷气式飞机制造技术的国家之一。

    1964年1月,我国又成功地仿制出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飞机,命名为歼

    19676年月,我国又仿制成功米格-21型飞机,后命名为歼-7。强击机是在歼击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军成立初期使用的是苏制伊尔-1型活塞式强击机。

    1958年3月,空军刘亚楼司令员在航空工业局召开的企业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空军迫切需要一种比较先进的强击机。同年6月,沈阳飞机厂提出初步方案。8月,航空工业局决定由南昌飞机厂研制。这种新型喷气式强击机,后命名为强-5型。

    我国在国土防空中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在重点发展歼击机的前提下,也发展了轻型和中型轰炸机。

    1958年10月,周恩来决定提前试制图-16型喷气式轰炸机。

    1959年9月,我国用前苏联提供的组装件装配的图-16轰炸机装备到空军航空兵部队,后改称为轰-6型。1964年,哈尔滨飞机厂对伊尔-28型飞机改进设计,定型设计,定型生产后命名为轰-5型轰炸机,并装备到空军航空兵部队。

    二,导弹部队的发展

    [大显身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书上P68或多媒体图片配文说明。

    《水下发射导弹》《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导弹试验成功》……

    [补充材料]

    我国建设战略核反志力量的努力,早在五十年代末就开始了,1957年12月来自全军各部及科研单位的六百多名干部,战士组建地导弹训练大队。

    1960年3月在1959年6月组建的某一战略导弹战斗营在西北某市的一所炮兵学校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导弹第一营”,也是亚洲各国中最早的一支战略导弹队。

    1967年7月1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一支掌握现代化尖端武器的特种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序列中正式成立,它的名字由周恩来亲定:第二炮兵,后来它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议一议]

    我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要致力于发展我国的核力量呢?

    [谈一谈]小记者采访

    今天我们学习了解了中国建国以来国防建设的历史,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可以是学生来做

    围绕钢铁长城进行小结。

    课外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军事图片集》各班进行交流。

    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3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新学案第2页的“知识网络”,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不满足)

    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阅读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0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掠夺珍宝,焚烧罪证)

    2、哪那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一种忏悔的心情。

    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学生阅读x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

    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

    2、学生完成新学案第7页[自我测评]第二题“知识联线”:([数字]表示相应的地理位置)

    (1)——[4];(2)——[1];(3)——[2];(4)——[3]

    3、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答案应选C)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学生阅读第x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指导学生根据[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线索。

    2、布置作业

    3、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收复新疆》。

    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有:西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文景之治;七国之乱。

    二、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秦朝征收泰半之税,即农民要将收获物的2/3以上交给国家,而汉文帝薄赋劝农,田租仅为三十税一,评价文景之治,使学生理解“治世”的概念。

    三、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要从思想上明确一个道理: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国家的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先决条件。

    教学建议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这是我们理解为什么“秦亡汉兴”的重要内容。汉初之所以形成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面,为后世所称道,就在于汉初的统治者直接来自于秦末农民起义,能够认真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历史教训。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内容比较多,和随后出现的“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紧密相连,成为本课的重点。

    汉初封国与西周封国的比较

    通过比较汉初封国和西周封国的异同,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巩固中央政权的手段,西周和汉初的封国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封国大多是由统治者的亲属掌握,享有很大的自治权,甚至成为国中之国,最后都酿成了叛乱;不同点也比较明显,由于周王室统治末期处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国力衰落,无力控制封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而汉初经过休养生息,国力强盛,采取有力措施,对王国的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比较两者的异同,既要看到历史的表象,又要根据当时历史发展的总的趋势去分析问题,难度较大,可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把握。

    地位分析:

    本课讲述的是西汉从建立到逐渐兴盛的历史,汉高祖刘邦吸取秦朝速灭的教训,实行了“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汉景帝进一步推行了这一政策,景帝时平定了“七国之乱”,形成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为后来的汉武帝达到“大一统”的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后世王朝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教法建议:

    1.关于“西汉的建立和休养生息”一目。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这一子目讲的是建立政权与巩固政权的内容。其次,教师应让学生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必然性与目的性。可以在赋税、徭役、刑罚等方面与秦朝进行对比分析。

    2.关于“文景之治”一目。

    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上引用的史料和“缇萦上书救父”的故事进行讲述,让学生理解“文景之治”的成因:一是重视农业,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赋税、徭役轻,农民有相对宽松和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吸取秦亡教训,听取意见,减轻刑罚,减少冤狱,吏治清明。

    3.关于“七国之乱”一目。

    教师可与“西周分封制”对比分析,如可从分封目的、分封对象、受封者的权利与义务分封结果等方面比较分析。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汉初封国与西周封国的比较。

    教学思想:

    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与对比分析,从而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历史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秦朝是我国历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请学生看课前提示,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一、西汉的建立和休养生息

    1.西汉的建立(前202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

    教师先解释何为"休养生息",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51页第三段大字和小字。

    学生结合第10课内容讨论回答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教师总结:一是吸取秦亡教训,二是汉初经济萧条,国家极度贫困。

    2)措施

    学生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稳定和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这种统治措施,使统治者、劳动人们皆大欢喜,到惠帝、吕后两朝,经济逐步恢复,到文景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回升,出现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

    二、文景之治

    教师出示相关的减轻租税的竹简图片和资料(见媒体资料)。学生看书,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讲述"缇萦救父"的故事。

    汉文帝与景帝共在位39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措施,使得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后世对之评价较高,把这样的治世称为"文景之治"。然而,就在这样的治世时期,也有叛乱发生。这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景帝时为什么会发?"七国之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七国之乱

    方法一:

    学生集体阅读思考:七国之乱与前面所学的哪个知识点的类似?然后教师安排一组简单介绍"西周的分封制";其余同学从中找出异同点。教师最后点评并补充,介绍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

    方法二: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七国是什么国?七国为什么乱?七国之乱的条件?七国之乱的经过、结果?七国之乱与历哪个时期有相似之处?)

    七国:是诸侯国。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巩固刘氏天下,大封刘氏子弟为王。诸侯王封地广大,他们在封地上享有任免官吏--独立的行政权,铸造钱币、收取租税--掌握财政权,拥有重兵--掌握军权,实际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国中之国。

    七国之乱的原因:为了争夺更多的权益。

    七国之乱的条件:诸侯国数量多,势力大,占地面积大--相当于西汉全国面积的一半。其中以吴国、楚国实力。

    七国之乱的经过:由于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大,汉景帝时大臣晁错建议削弱王国势力,即"削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其他六个王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号召,发动了叛乱。使晁错在叛乱中被听信谗言的景帝所杀。

    七国之乱的结果:随着叛乱的进行,景帝认清了诸侯王反叛的真实面目,果断的派太尉周亚夫率兵平叛,三个月后叛乱被平定。从此,王国势力被大大削弱,再次叛乱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教师提示学生回忆西周的封国情况,提出讨论:西汉封国与西周封国的异同。

    相同点:

    (1)分封目的:均为巩固中央政权。

    (2)分封对象:均为亲属或功臣。

    (3)封国的权利和义务:在封地上享有很大的权利,实际上形成独立的王国。都要服从天子或皇帝的命令。

    (4)封国行为:最后均有叛乱。

    不同点:封国的结果:

    (1)西周:由于周王室衰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

    (2)西汉:对于王国叛乱进行了坚决的镇压,解决了王国问题。

    结论:不管是西周还是西汉,分封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当中央政权强大时,能够控制封国,稳定统治,但当中央政权衰落时,将无力控制封国,其统治也将难以维持。

    小结:

    方法一: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西汉从废墟上建立到逐渐兴盛、经济发展的历史。从高祖刘邦下马治天下,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到文景年间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汉初顺应国情,吸取秦亡教训,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为西汉达到鼎盛时期奠定了好的基础。我们下节课就将学习西汉的强盛。

    方法二:可让学生归纳西汉吸取秦朝灭亡的哪些教训,制作秦汉措施比较表,如赋税、徭役、刑罚等方面。更好的体会为何"秦亡汉兴"。

    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孙中山创建兴中会等革命活动;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掌握孙中山如何创立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等历史基础知识。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技能目标

    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三民主义

    难点:对三民主义的理解

    三、教学法指导

    通过自主性和协作性学习,组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理解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那么孙中山一生有哪些事迹呢?早期从事了哪些革命活动?

    [讲授新课]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归纳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1894年,上书李鸿章,结果遭到拒绝。

    2、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1895年,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广州发动武装起义。

    4、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

    展示相关图片和课本相关史事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1)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迅速传播

    找出有哪些宣传革命思想的人物和著作?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陈天华——《猛回头》《警世钟》

    展示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及其作品的图片和材料:

    革命者,国民之天职也;其根底源于国民,因于国民,而非一二人所得而私有也。今试问吾侪何为而革命?必有障碍吾国民天赋私利之恶魔焉,吾侪得而扫除之,以复我天赋之权利。是则革命者、除祸害而求幸福者也。——邹容《革命军》

    然则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革命非天雄大黄之猛剂,而实补泻兼备之良药矣。——章炳麟《驳康为论革命书》

    思考:他们的著作有何共同思想?

    (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2)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展示全国各地成立的革命团体的表格

    (3)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展示课本“材料研读”

    探究:为什么孙中山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长期从事武装反清斗争。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

    2、同盟会的成立

    出示材料:

    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

    —————孙中山

    思考:此话说明了什么意思?

    (成立统一革命政党的必要性)

    所以同盟会成立的目的: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列表归纳同盟会成立的概况: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基础: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领导机构: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

    机关报:《民报》

    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影响: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展示同盟会成立的相关图片。

    3、三民主义的提出

    内容:民族、民权、民生

    地位: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探究: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多媒体展示

    三、巩固总结

    戊戌变法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又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学习西方的革命活动。他们撰写文章、组织革命团体,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此后,中国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四、板书设计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二、同盟会和三民主义

    1、同盟会成立的背景

    2、同盟会的成立

    3、三民主义的提出

    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__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

    记住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

    能力训练

    过程方法综合理解

    探索分析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听、看、议,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侵略我国的根源以及太平天国运动将清政府作为自己斗争首要目标的原因

    识图教案第9页: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及其条约名称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爱国情感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

    思想意识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教学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以及列强侵华的罪行。

    教学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第1课知识,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

    (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

    (不满足)

    小结、过渡:《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__,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阅读7~8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1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看过电影《火烧圆明园》的同学请举手。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

    (掠夺珍宝,焚烧罪证)

    2.那哪两位同学愿意扮演当年的英国兵和法国兵?

    (背景是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在伦敦重逢的某一天)请他们通过对话,表示一种忏悔的心情。

    二、__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学生阅读教材8~9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随堂练习:

    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动脑筋”:沙俄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哪些领土?(说出大致位置和面积)

    2.学生完成历史填充图册上填图题目,加深__对中国侵占领土的时间、地理位置、面积的记忆。

    3.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答案应选C)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学生阅读教材9~10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__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

    (“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__国内的__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本课小结

    1.指导学生梳理本课线索。

    2.布置作业

    3.提醒学生预习第3课《收复x疆》。

    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7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诞生后,文艺体育事业的新发展。

    过程与方法:读书会、联系现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育事业的成就,新中国综合国力的成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

    重点难点

    重点:建国以来文艺体育事业的成长与成就

    难点: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一、文学的繁荣

    1、小说:《红岩》、《青春之歌》、《平凡的世界》 、《草房子》……

    播放:歌曲《红梅赞》和影片《红岩》

    2、童话:《宝葫芦的秘密》

    3、戏剧:郭沫若《武则天》,老舍《茶馆》“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播放:影片《茶馆》片段 指出文艺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4、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

    自由空间:

    任选一本或一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小说阅读,在班级小组里谈谈小说内容的时代背景,你对这本书的评价及其读后感。也可以出一期黑板报或小说特刊。

    作品赏析:

    《红岩》

    作者以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国民党统治行将覆灭、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的斗争形势和时代风貌,成功地塑造了许云峰、江姐、成岗和华子良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光彩照人,感人至深;同时对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也很有特色,既揭示了他们的反动本质,又不流于脸谱化。

    《青春之歌》

    这篇小说描写的是自“九一八”到“一二九”这段历史大风暴中,北京的一批青年学生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进行的顽强斗争。小说中刻画的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等一批栩栩如生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林道静的成长代表着一个知识分子在向共产党靠近的过程中从软弱到坚定的必然经历。作者杨沫用革命、爱情、理想谱写了这首飞扬的青春赞歌,曾是一个时代年轻人的必读书。

    《草房子》

    一个叫油麻地的乡村小学给男孩桑桑留下了快乐又难忘的童年记忆,里面的一事一物都叫他不能忘记:包括天生秃顶的陆鹤出于对尊严的执着坚守,而演出令人发笑又令人心酸的悲喜剧;在桑桑眼中显得扑朔迷离的少女纸月的身世之谜;令桑桑自疚不已而实际上注定难成正果的蒋老师与白雀姐的短暂爱情;从精神与物质的顶峰,猝然跌落到生活最底层的不幸少年杜小康与厄运抗争的艰难历程;当校长的严父在桑桑患了怪病之后,终于流露出舐犊之情,也是初涉人生的桑桑对生与死的最初体验 … …

    二、

    艺术的发展

    艺术分类: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杂技

    艺术欣赏:课前可让学生分组对各艺术种类建国以来的成就进行搜集,并指导学生制作成多媒体素材,课堂上由每组进行展示。

    特别介绍: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眼泪: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个性展示:在文学艺术方面你有什么爱好?取得了哪些成绩?可让学生展示各种奖状、证书

    思考/分析:文学艺术发展繁荣的原因

    备注1、政策导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带来的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

    2、时代变革带来的丰富的创作内容:新旧社会的交替、、改革开放

    三、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材料搜集:可在课前让学生搜集建国以来特别是这二十年来中国体育项目有哪些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就此讨论:你从中感受到什么?发展体育运动除了振国威,在世界上赢得荣誉之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健康第一、全民健身、群体与竞技相结合

    特别推荐:你所喜爱的体育运动和运动员,介绍他或她的运动成绩。

    动动脑筋:作为一个中国的公民,为迎接20__年的奥运会,你觉得自己应做些什么?

    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8

    前不久,我在本校初二年级上了一节公开课“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中国历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一次尝试,对于中学历史教师来说,它是一堂内容多、杂、难,比较棘手的课。《有效课堂教学》指出: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转变的创新理论,就是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启发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潜能和聪明才智为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设计问题。

    在本课中我力图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现活的'历史,旨在诱导学生了解历史、探究历史、反思历史,特别重视情感和价值观教育。课前,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反思和整合,构建更加科学严谨的知识体系;在教法设计上,采取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互动探讨等开放式教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并尝试研究性学习。课后的实际效果基本上达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

    授课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学生的思维拓展不够,如: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讨论还不够充分;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比较抽象,学生反映不容易理解。现在想来,在课堂上应该不断开展对话,开发课程资源,实实在在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反思,而不是教师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

    第二,设计问题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思维。一个问题的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前提,也是进行教学研究的核心。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展示问题背景,产生认知冲突。其次,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因为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理解必然受到其原有经验的制约和影响,学生只有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才能积极主动地理解教育内容。在教学中我要努力研究学生边缘思维区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9

    课程目标: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和以邓稼先、袁隆平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通过对建国以来科技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通过学习几位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此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查找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邓小平关于科技发展的讲话资料,培养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技成就的讲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科学家事迹的介绍,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进一步增强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过程

    导入

    回忆旧知,创设情境(四大发明——近代落后——两弹一星),提出问题:建国后,我国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建国后我国科技成就”。(课前可分组合作探究,分小组展示。展示的方式可多种多样,尽量发挥学生的个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美感)

    由此导入新课正文。

    解放初期,我国自然科学技术人员仅40万人,到80年代末,已突破1000万人。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每年数以千计,仅1986年一年,就达近1.5万项

    邓稼先(1924—1986年)出生在军阀混战时期。新中国成立时,他正好在美国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博士学位,很快回到了祖国。1958年,邓稼先受命研制原子弹。从此,他一直奋战在中国西部荒漠中的核基地。1964年,他指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实验爆炸成功。“_”初期,基地实验人员分成两派,邓稼先力促两派联合,并于1967年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的实验。此后他又领导了地下核实验。邓稼先结婚30年,但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3年,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我国的核实验工作,被誉为“两弹元勋”。1986年,邓稼先患癌症逝世。直到这时,为中国核武器默默耕耘近30年的邓稼先才为世人所知。

    一、“两弹一星”

    教师简要补充美国在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前夕把原子弹投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播放相关的影片或展示相关的图片。

    介绍我国研制原子弹的概况。

    播放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画面。

    动脑筋: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播放有关导弹研制成功的实况,展示我军装备的现代化。

    材料分析:1959年,苏联撤走支援中国建设的专家时,有人扬言:“离开我们的帮助,你们中国人10年、20年也休想造出原子弹来! ” 设计问题:我国为什么能够很快地研制成功原子弹?

    知识拓展: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到现在,中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目前中国已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使核技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x疆罗布泊地区爆炸成功。这是我国进行的第1次核试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功,我国的研制速度比任何国家都快:美国用了7年4个月,苏联4年,英国4年7个月,法国8年6个月,而我国仅用了2年8个月。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核科技进入了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它大大加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

    (2)1969年9月23日,我国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地下核试验。1964—1984年,我国共进行32次核试验,其中有7次地下核试验。

    (3)我国核工业创建于1955年初。我国以自力更生为基点,以技术攻关为中心环节,逐步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完整、相互配套的核科技工业体系,使我国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掌握核武器设计制造的国家之一。现在,我国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使核技术用于和平事业。

    介绍:我国卫星研制、发射及其进程的概况。

    播放: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的实况。

    展示:一箭三星;神舟飞船

    (1)1970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卫星重173公斤,用20.009兆周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

    (2)1984年4月,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1986年2月,我国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完全靠我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和发射的通信卫星已连续5年忠实可靠地为全国人民传送每日电视节目和为广播通信事业服务。

    (3)我国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1970—1988年,我国成功地发射了25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1颗按预定计划成功地返回地面,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这些表明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神 舟 飞 船

    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3、10、15, “神舟5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二、籼型杂交水稻

    材料分析: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亲自把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发给水稻专家袁隆平,以表彰他的突出贡献。

    请问: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引导学生了解:袁隆平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教师介绍教材中的插图,说明:①艰辛执着,刻苦钻研,终为“杂交水稻之父”;②这是我国,也是世界农业科研的一项重大成果。

    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10

    第3课《国共合作抗日》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中共与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

    掌 握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识图列表复述战役 根据图例符号意思,识别战役空间分布情况,了解进程;配合列表,拟顺知识要素;通过复述,学得论从史出方法

    重现情景体验情感 通过课本插图以及收集到的资料,重现当年激战情景,体验中国军人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讨论探索 多角度分析国共合作抗日的战线,战场及不同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情感 国共两党的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惜流血牺牲,英勇抗击日寇,体现了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传统

    思想意识 初步了解抗日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武装是抗日中流砥柱

    教学重点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教学难点 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说明了什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_七七事变发生时和九一八事变发生时的时局有什么变化?

    (a.日军:已由进攻东北发展为准备进攻华北乃至整个中国。

    b.中国:国共内战停止,共产党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民党军队:由“不抵抗”转为“坚决抵抗”。

    d.结论: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是局部的,七七事变后的抗战是全国性的。)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一边板书示意草图,一边介绍战争态势)七七事变后,日军占领了北平、天津,向西进攻山西,共产党和国民党实现了合作的八路军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取得平型关大捷。不久,另一路日军从山东南下,在台儿庄北国民党的军队歼灭了。后来八路军在华北__多公里战线上,发动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的具体情况,请大家进一步学习教材有关内容。(布置学生阅读92——97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时间、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探讨红军脱帽换装的原因,了解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台儿庄战役(先概述四大会战)

    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平型关大捷的知识点: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中国军队 意义

    平型关大捷 1937.9 山西太原附近 八路军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组织学生通过列表,回答台儿庄战役的知识点:

    战役名称 时间 地点 中国军队 意义

    台儿庄战役 1938.春 山东台儿庄 第五战区国民党军队 抗战以来最重大的胜利

    组织学生讲故事,再现当年中国军队英勇作战的历史情景,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讲述王铭章的故事。

    教师小结、过渡:这两次战役都是在正面战场上阻击日军的进攻,平型关大捷由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由第五战区的国民党军队取得。后来,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共产党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日军以主要兵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

    八年级历史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掌握火车和轮船、有线电视、照相和电影、新闻报纸和出版事业等在中国的出现及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意识、创新和探究能力。

    3、通过“旧闻播报”、学习成果汇报、“设身处地”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与听从沟通的能力。

    4、通过近代社会生活同古代现代社会生活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和思维能力。古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5、认识火车轮船的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认识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使中国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这是以中华民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代价的。

    6、认识工业文明的传入改造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促进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进步观。

    7、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封建习俗观念的改造作用,它是历史的进步。

    8、认识物质文明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引起精神领域的变化。

    9、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新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了解并体会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促使中国社会在各领域所发生的变化:近代交通通迅的出现、文化生活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等。

    教学难点

    1、分析变化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影响。

    2、物质文明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潜移默化中渗透物质决定意识的初步的唯物史观。

    3、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我的想法

    一、导入:“旧闻播报”

    出示两则新闻太空旅游和烹饪机器人“那么,100年前的中国社会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呢?”引出课题

    二、视频欣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那时的中国社会生活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三、小组合作学习

    1、分组

    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强调社会生活是包罗万象的,除了书本介绍的内容,它还包括了其他方方面面。

    分成四组。并提出各组学习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a、变化体现在哪里?b、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c、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给每个组发相应的补充资料。

    2、小组合作学习(十分钟)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着眼于三个方面给于指导:

    A、调动成员间的交流、合作。

    B、指导学生整合信息(书本、老师发下的补充资料、个人的知识经验),从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中得出结论。

    C、指导学生如何采取新颖、生动、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3、学习成果汇报

    老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四、情景纠错:

    五、设身处地:

    六、有话大家说:

    “博客留言版”

    学生以新闻播音员的身份主动的“说”新闻

    学生欣赏描述

    归纳:(交通通迅、文化生活、社会习俗)

    学生讨论、合作

    各组派代表上台

    参与游戏

    培养学生的现场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自然生成认识;科学技术使社会进步、生活变化。

    形成感官上的初步认识。为课堂深入做好铺垫。

    提出问题提供资料,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有椐可依。

    引导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方案策划能力、合作意识和思维创新能力。

    表达和配合

    知识的反馈和巩固

    通过具体情境角色扮演,更深刻体会近代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及其局限性。

    随意谈体会,提出问题。课堂并不局限于45分钟,将课堂内容向课堂之外延伸。

    【八年级历史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