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 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发表时间:2022-03-04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

    【考点一】了解伽利略、牛顿对建立经典力学所作的贡献

    1、伽利略――经典力学的奠基者(意大利人)

    2、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牛顿(微积分+经典力学)

    【考点二】【考点三】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理解相对论、量子论提出的意义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05)

    意义:①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②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2、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9xx年普朗克(德)提出“量子假说”

    影响:a: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b: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考点四】【考点五】了解《物种起源》;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1)达尔文进化论:1859年《物种起源》发表,标志着进化论的诞生。

    (2)影响: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

    【考点六】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

    ①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②蒸汽轮船和火车出现,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使各地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考点七】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考点八】了解二战后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带来的积极影响

    ①标志着“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②促进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③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精选版


    【考点一】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并理解其出现的背景

    (1)19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也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剧》是社会百科全书;司汤达小说《红与黑》;

    英国: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普希金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丹麦的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

    【考点二】了解20世纪的西方文学、苏联文学以及亚洲和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美国的海明威《老人与海》。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考点三】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代表性美术作品

    主要流派代表作家作品备注

    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

    现实主义米勒《拾穗者》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印象主义莫奈《日出•印象》印象画派因此画而得名

    梵高《向日葵》

    毕加索《格尔尼卡》

    【考点四】了解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德意志:贝多芬(乐圣)《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歌颂民主自由)——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三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课标要求: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诞生之日起便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斗争等史实。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认识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帝国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压迫的史实,学会史论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掌握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工业的压迫和民族资产阶级为了本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所进行的斗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课时:1.5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帝国主义对民族工业的压迫与摧残;本国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摧残与破坏;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目的。

    难点:为什么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

    教学建议:

    (1)首先让学生回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指出发展曲折,设问:为什么中国民资发展曲折缓慢呢?由民族资本主义受双重压迫的漫画导入新课。

    (2)“在夹缝中求生存”一目,教师需要讲述两方面问题:外国资本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然后结合教材,分析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主义压迫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题加深学生的理解。

    (3)“在斗争中求发展”一目,则需要依据教材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补充介绍民族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斗争具体的一些表现。最后教师需要总结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不可能有充分地发展。

    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五单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第14课美国的扩张和强盛

    教案

    一、领土扩张(19世纪上半叶)

    1、背景:①美国独立后,由于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经济和社会获得很大发展。②伴随着国家实力和地位的不断提升,

    ③以及世界各地移民纷至沓来,美国领土也迅速扩张。

    2、过程:见地图

    3、方式:美国借助移民拓荒,以强占、购买和侵略等手段

    4、结果:最大限度地拓展了自己的地域空间,最终成为一个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两洋国家”。

    5、影响:在领土扩张中,美国政府对土著印第安人采取了驱赶和杀戮政策:(表现为)1830年,国会授权总统把所有印第安人赶到密西西比河以西,后又强迫其迁入荒僻的“保留地”。印第安人为了争取生存权利,同扩张者进行了殊死的抗争。

    美国政府组织上千次的“征伐”,使得印第安人人口剧减。

    美国的工业革命

    1、(美国独立以来经济的发展):美国独立初期,商业资本占据统治地位,制造业不发达,对英国产品依赖严重。

    2、背景:①19世纪初的美英战争刺激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②大量移民涌入以及城市地区人口增长,交通条件的改善,推动了国内市场的扩大。③商业活动特别是对外贸易,积累了较为雄厚的资本,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④美国劳动力短缺,发明机器以便节省人力,比其他国家更加迫切。这为工业革命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时间、范围:美国的工业革命起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在美国的东北部地区展开。

    4、特点:初期以棉纺织等轻工业为主,主要仿制英国机器,

    不久即开始独立设计和制造新机器。

    南北战争

    1、背景:①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北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与南部种植园奴隶制的矛盾逐渐尖锐。

    ②双方在市场、关税、西部土地处理、奴隶制度存废等一系列重大利益问题上,产生无法调和的分歧。

    2、过程:战争爆发:1861年,擅自宣布脱离联邦的南部州首先挑起内战。战争初期,形势对联邦政府不利。

    战争转折:①1862年,林肯总统先后颁布了《宅地法》、《解放宣言》。这决定了民心所向,也鼓舞了北方军队的士气,扭转了战局。

    ②1863年7月,联邦军队取得葛底斯堡战役胜利,此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战争结束:1865年4月南部联军投降,南北战争以联邦政府的胜利而结束。

    3、意义:①从维护民族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南北战争的结果,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危险,维护了美利坚民族的统一。

    ②从土地问题的角度看:战争期间,美国政府以民主方式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

    ③从人权角度看:并在法律上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壮大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关于高中教案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复习要点的高中教案推荐


    (第一课)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

    ●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

    1、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

    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2、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君主立宪,三世说)、梁启超(变法图存)、严复(用民权否定君权)。主张: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康有为把社会划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

    梁启超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严复批判君权论,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

    ●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1).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2).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人民的觉醒

    (3)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课)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标志:19xx年《青年杂志》(《新青年》)创刊

    2、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味、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发展: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3、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作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起到思想解放作用,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自然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开始传入、广泛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史实。

    1、传入: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2、传播:(1)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并刊登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

    (2)广东杨匏安也发表文章《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姊妹篇)

    (3)各地出现了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

    3、论战:(1)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2)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回击胡适,掀起“问题”与“主义”之称。

    (3)论战实质:在中国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根本解决问题。

    4、扩大;《新青年》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提高工人觉悟。

    5、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宣传:各地出现《共产党》月刊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

    高中教案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一、二】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1)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

    a、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b、洋务运动的诱导c、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①、时间:鸦片战争后

    ②、解体的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

    ③、最早解体的地点:东南沿海

    ④、解体的标志:“耕”与“织”的分离(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衰败)

    ⑤、解体影响:是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的第一次变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

    (2)、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a、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b、地点:东南沿海c、行业:轻工业d、投资近代工业的阶层:地主、商人、官僚

    e影响: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考点二】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1、背景:①甲午战争后,随着西方的资本输出,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表现:①民族资本总额增加一倍多,企业数量和规模扩大;

    ②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标志: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意义: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考点三】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

    1、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③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2、发展最快行业:纺织业、面粉业

    3、短暂原因: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4、“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两大思潮。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1、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十九世纪末(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3、民国初期(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4、20世纪20年代(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萧条

    5、国民政府前十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

    6、抗战期间:受到沉重打击

    7、解放战争期间:陷入绝境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异常曲折的根本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4501.html

    【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历史足迹】相关推荐
    [year+]年高考地理季现象的经典总结 万能通用篇

    地理现象1月7月地球公转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正午太阳高度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