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游褒禅山记教案八篇
  • 游褒禅山记教案

    发表时间:2024-02-23

    游褒禅山记教案八篇。

    以下是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游褒禅山记教案”相关资讯敬请关注,在我们的网站上您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按要求每个老师都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 准确的教学课件设计可以帮助教师减轻教学负担。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

    【教学重点】

    1、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记,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本文它一篇游记。那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 作者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后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段落序号、读准字音和停顿

    2、指名两学生 诵读课文,是顺势正音

    褒bāo禅山 华huá山 庐冢(zhǒng) 有穴(xué)窈(yǎo)然

    怠(dài) 咎(jiù) 好游(hào) 仆(pū)碑

    无物以相(xiàng)之 深父(fǔ)

    3、疏通文意

    过渡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读也读了,现在就请大家依据课文注释,说说看,文章的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好吗?我们分组进行:男生负责一二自然段,女生负责三四五自然段。当然你们可以在翻译之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具体步骤:(1)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译读课文,并圈出疑难字词。

    (2)分组译读课文,教师及时予以点评和鼓励。

    4、自读,理清思路(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1、介绍褒禅山概况。

    2、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3、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4、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三、(5):记叙—结尾,补叙同游者

    5、画出直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四、归纳文言知识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1、 研读第一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有何作用?

    教学预设:交代了作者游山的踪迹。

    2、 研读第二段

    (1)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2)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教学预设: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3)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思考: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 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追问: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3)追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讨论归纳:

    从五方面阐述:

    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突出“志”的重要性;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说明“力”的重要性;

    ③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说明“物”的重要性;

    ④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

    --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

    ⑤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

    --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归纳

    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4)学生自由朗读第四段

    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提问: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4、研读第五段

    (1)齐读第四段

    “父”字读作“fǔ”

    (2)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如《小石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三、探究拓展

    1、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提示: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教学预设: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近、地平、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教学预设:本文把游山_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 “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拓展:态度决定成败──也谈“尽吾志”

    (1)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毕淑敏)

    (2)如果老天爷不曾给你聪明的才智和显赫的家世,那么,“态度”将是唯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而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终于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那只猎狗那么凶,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的话我就没命了。”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2

    一、导入

    齐背课文。

    二、鉴赏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人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三、拓展

    选一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的游记(文言文、现代文都行),进一步领会、学习叙议结合的手法。

    四、作业

    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4

    〖教学要点

    解答重点练习并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步骤

    一、总结虚词其的用法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难道。

    8、而余亦悔其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指自己。

    9、既其出——助词,无义。

    视其左右——代词,洞,洞壁。

    二、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

    提示:

    1、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3、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指定一人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编订的“前后两部分对照表”,其他同学补充订正。)

    三、自学苏轼《石钟山记》,并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教学反思】

    事实证明:脉络清晰学生就会创造出令人惊异知识的沃土。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给学生积极创造自主学习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当前创新教育实施新课程该改革的需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把大海、蓝天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由的空间尽情翱翔吧。

    【教学建议】

    语文的图表式教学

    近一个世纪以来,语文教学经过了几次巨大变革,整个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方式方法有了较大改进,启发式教学法、因材施教教学法、单元教学法、自学导读法等曾被广大语文教师普遍接受,现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又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但不难看出,高中语文教学在高考的重压之下,步履维艰,改革的步子喊了几十年,变化不是很大,一些旧观念仍在束缚着人们的手脚,满堂灌,机械填鸭、死学死记还常有所见。为高考而教学,整天讲练,还普遍存在。如此高中语文教学,怎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怎能适应时代社会的需要。所以,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挣脱精神的窒梏,走向一条让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新路,这样就必须建立语文立体化教学的新格局。

    所谓语文立体化,就是课内课外相连通,书内书外相交融,立体化,多元式,大语文。高中语文教学立体化的提出是时代的挑战,它要求语文教学改革传统的、单一的,较为封闭的教学模式,使语文的教学形势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内容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和实用性。为此,我认为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需要学习去充实,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便是难于超越的语文教科书。我想本文宜图表式教学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明确: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舍”“名”“之”

    “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二)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毛泽东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帮助④有主见

    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习二、三题。

    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6

    3.讨论: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4.为什么说“华( huá )山”是“音谬”?

    2.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3.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 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 “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2.学生讨论: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第四段又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点拨: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其中有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小结: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四段中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点拨: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平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点拨: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两种情感,哪一种对文意来说更重要?)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1)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是”说“游华山洞”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以游洞为喻,自己无所得产生的懊悔,就是因为没有“求思之深”。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两个观点的联系)。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学法点拨】

    整体感知、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批注等。

    【教学准备】

    1、自学。

    2、勾画《高考神梯》。

    3、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听录音,正音、明读。

    3、诵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课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请同学们注意本文与所学过的游记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改革政治。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点拨

    本文学习步骤:

    1、阅读课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

    3、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用法。

    4、了解本文写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6、背诵。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

    庐冢 谬其传 无物以相 深父 窈然 瑰丽

    2、明读:所谓华山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而我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理清课文结构思路:

    ⑴ 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⑵ 记游洞经过。

    ⑶ 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⑷ 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⑸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五、分析解读一、二段

    1、补充注释:

    ⑴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⑵ 而卒葬之 卒:死。

    ⑶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给命名。

    ⑷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⑸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盖:大概,可能。

    ⑹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

    ⑺ 不出,火且尽 且:将要。

    ⑻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⑼ 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⑽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其:自己。极:尽。

    2、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⑴ 舍: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从口入

    D、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E、退避三舍

    ⑵ 余: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游刃有余

    D、其余,则熙熙而乐

    ⑶ 穷: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

    ⑷ 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吴广以为然

    3、下列句中哪些词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⑴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⑵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⑷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⑸ 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⑹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⑺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⑻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⑼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4、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5、分析理解:

    ⑴ 褒禅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⑵ 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讨论)

    ⑶ 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⑷ 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

    六、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认真翻译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三、四、五段。

    2、小结本文。

    3、练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1、补充注释:

    ⑴ 于是余有叹焉 焉:语气词,不译。

    ⑵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因为,由于。

    ⑶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夫:那。以:而,并且。

    ⑷ 其熟能讥之乎 其:岂,难道。

    ⑸ 何可胜道也哉 胜:完全。

    2、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⑴ 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⑵ 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⑶ 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⑷ 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3、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⑴ 往往有得

    ⑵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⑶ 险以远,则至者少

    ⑷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⑸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⑹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4、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⑴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⑵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⑶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⑷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⑸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⑹ 于是余有叹焉

    ⑺ 往往有得

    ⑻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⑼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⑴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⑵ 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⑷ 《临川先生文集》

    ⑸ 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6、分析后三段:

    ⑴ 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⑵ 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⑶ 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小结本文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课后练习。

    2、课后作业:

    ⑴ 背诵全文。

    ⑵ 完成《高考神梯》。

    游褒禅山记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平坦。“夷以近”。②铲平、削平。“今操蔓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无物以相之”。②宰相、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二)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2.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你对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五层意思:①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②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③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古人的“求思”精神对比。④阐述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⑤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对于我们治学、处事、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2)“胜”:①尽。“何可胜道也哉”。②能承担,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③优美的,。“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④胜利,。“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Jk251.cOm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生发出来的?

    提示: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摒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平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后练习一、二、四题。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代表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游褒禅山记教案八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