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游褒禅山记课件模板
  • 游褒禅山记课件

    发表时间:2024-02-04

    游褒禅山记课件模板。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 学生反应的改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堂进度。经过查找编辑终于找到了这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游褒禅山记课件”,这将使你更加成功!

    游褒禅山记课件 篇1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游褒禅山记课件 篇2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深思慎取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中国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提问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

    1、学生的情况。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上了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

    2、学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独立学习的境界。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

    高二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游褒禅山记课件 篇3

    (1)读出文言节奏来,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2)不看注释,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储存的相关知识,试着迅速理解、翻译词句的意思,并标出一时不能理解的词句。

    (3)梳理整体印象。

    2、根据整体印象,再默读一遍,理解不懂的词句。

    读完后,借助注释、参考书、文言词典、同学老师和相关理解方法,试着去理解不懂的词句的意思和用法。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v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有碑仆道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古之学者必有师。

    慧褒始舍于其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有泉侧出。

    入之甚寒,问其深火尚足以明也。

    则其至又加少矣。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常在于险远。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盖其又深,

    吾其还也其可怪也欤其孰能讥之乎?其皆出于此乎。

    文: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1)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2)第二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3)第三段所写的作者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总结:

    本文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所感,把______和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的道理。

    1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根据本文请你设计一个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提出你的看法。

    1、小组交流各自的自学收获和值得探究的问题,整理记录值得交流的自学收获,选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集体交流。

    2、小组代表展示整合后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记录有价值的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品读式、问答式、讨论式等方式)

    各组同学发言中有价值的成果记录:

    认可原因:

    探究题:议一议: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夫夷以近则游着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人之所罕至焉。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所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sA,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W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本文有删节)注]①(shà):扇子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游褒禅山记课件 篇4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媒体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媒体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提问)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提问)

    明确:

    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媒体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提问)

    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提问)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媒体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舍”“名”“之”

    “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媒体展示这两句并点名提问学生。)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中国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独立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二)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平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提问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媒体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毛泽东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毛泽东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

    ①有志气

    ②有能力

    ③有外物帮助

    ④有主见

    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习二、三题。

    游褒禅山记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课文(字音、句读、感情)

    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初步理解文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掌握古文的字词句篇(主要是1、2段)

    4、准确掌握作者的游玩经历(为理解下面议论作铺垫,并可让同学就此阐发个人的感悟)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中国的北宋时期有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说过“天变不足畏,祖宗不可法,人言不足恤。”并且在他的政治生涯中两度为相进行变法,人们称他为王荆公。你们猜,老师所指是谁?学生答:王安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安石的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

    二、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探究思考: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从标题中字可以看出。

    2、游记一般按游踪来写,王安石在一二段写了哪些地方?请列举出来。

    ( )→( )→( )→( )

    三、齐读一、二自然段

    探究思考:

    此次游玩作者尽兴了吗?你从文章哪里可以看出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四、齐读三、四自然段

    探究思考:

    既然游玩没有尽兴,作者有什么感慨呢?请用课文原句回答。

    五、联系实际,引申思考

    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补充: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一个时间表:

    名言寄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回归作者人生成就: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王安石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

    六、反复朗读第三、四段,相互检查背诵

    七、作业布置

    1、请找出文章带“其”(共20处)“以”“而”的语句,并进行解释;

    2、进一步朗读3、4段,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

    3、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第二题(一词多义积累)

    游褒禅山记课件 篇6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说起王安石,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北宋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曾官至宰相并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也与变法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王安石在上书变法前游览褒禅山时的所记所想,或许在蛛丝马迹中我们能探求到伟人心里的远大抱负。(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明确:

    ①(1~2):记叙一行人游褒禅山的经过。

    ②(3~4):议论自己游山的心得。

    ③(5):补叙、简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经过这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②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对这个习惯,你有什么看法?

    各抒己见。

    2、作者分别游览了哪些地方?各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游览了前洞和后洞;前洞:平旷,游者多;后洞:窈然、寒、深,游者少。

    3、看游山心得这一部分,作者有什么心得?

    明确:现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天下的珍奇异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而大多数人会因为其艰险、难找而选择放弃,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发现的越少。

    5、既然奇景异观常人很难看到,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从文中归纳概括。

    明确: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目标明确,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板书“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气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难到达理想境地。(板书“力”)

    三是“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观的条件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板书“物”)

    总之,志、力、物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6、虽然作者讲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对此,作者又有什么心得呢?

    明确: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游览了褒禅山后得出了“有志”“尽吾志”的观点,抒发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发作用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做?

    (五)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找一下王安石生平的相关资料,了解王安石其人。

    五、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课件 篇7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

    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1、第一段:

    ⑴ 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 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 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 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

    ⑴ 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 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 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 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

    ⑴ 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 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 读准音:相之。

    ⑷ 口译本段。

    4、第四段:

    ⑴ 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⑵ 悲夫(fú)

    5、第五段:

    ⑴ 找出假借字。

    ⑵ 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四、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段讨论问题

    1、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

    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2、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

    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泼墨如水,详加介绍。

    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3、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其中有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

    (例句略)

    6、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二、读全文,师指点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游褒禅山记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相关文言常识;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讨论法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以前学过的文言游记导入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游记。

    (师生共同回忆。)

    “记”是一种文体,游记的共同点是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2.介绍王安石。

    (师生共同回忆。)

    3.相关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4.相关山水资料。

    (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

    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中被炸掉了。当地农民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

    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3)马山与后洞

    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后洞距前洞约五十米,状似石罅,浅而窄,人缩身以入,匍伏约二米即达尽头,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毫无共同之处。景色稍胜的是天洞,洞口为一陡坡,有巨石当洞口,口径极小,洞内高约三米,西上方为一大裂缝,从顶端透进亮光,当地人称一线天。进洞约五米,又有石壁挡道,中有一孔,径约一尺许,钻进后另是一番洞天,洞高十余丈,白色的钟乳石倒垂而下,道前溪水湍急、寒气逼人、阴森恐怖。马山北洞在前洞的东北五里处,与王安石所说的“后洞”距离、方位皆相同;马山是含山北境的一座山,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北洞的形状、景色与王安石所记的后洞相吻合。这洞也非常深邃。现在只能前进到洞内的二百多米处。洞内石壁有多处石刻,因长年腐蚀,多不可辨。所以我们认为马山的北洞就是王安石所云的后洞。

    5.学生听课文朗读,正音正字。

    6.学生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7.学生默读课文,借助注释,初知文意。

    8.教师点拨,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明确: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2.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这种格式的好处在于:(1)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2)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3.讨论: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观点。

    4.写作特点。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游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

    文章前面记游山,后面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结合得紧密而自然,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文中的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作铺垫;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紧扣这两个观点。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是深思熟虑、刻意安排的。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其余从略;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记游后洞经过颇详。记前洞和后洞概况,又前洞略,后洞详;记游后洞,又写经过略,补叙经过、写心情之“悔”详。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也有侧重。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议游华山洞的心得,又议“志”较详,议“力”“物”从略。

    (3)文笔简洁,语言凝练

    本文的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全篇行文严谨,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致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

    四、梳理积累

    1.一词多义。

    (1)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道

    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

    (3)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4)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5)然

    至于*,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6)其

    ①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

    ②用作副词

    A.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B.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是之谓乎!

    C.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③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2.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3.词类活用。

    始舍于其址(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而其见愈奇(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而卒葬之(“葬”后省略“于”)

    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后省略“之”)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随”后省略“之”)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后省略“之”)

    然力足以至焉(“焉”后省略“而不至”)

    (2)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

    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

    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

    求人可使报秦者“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

    (4)文言固定句式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

    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

    五、作业

    1.熟读课文并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2.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笔译全文。

    附: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游记──重在感悟

    游褒禅山记课件 篇9

    1、读准下列字词,掌握它们的写法:

    4、学习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的写法并为倒装句分类。

    5、学习本文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学习本文以事明理的写法及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1、三教时。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4、多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请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一些文言文,说说有哪些记文,这些记文有什么特点?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1、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一篇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你都了解哪些?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时川集携带遗》等。

    2、《游》文是王安石矢职回家时,浏览此山后所记。

    1、请生朗读课文,尽量做到声音宏亮,句子流利。

    2、读准下列字音:

    3、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各段内容。

    4、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第一段叙述,介绍褒禅山的有关情况;第二段叙述,记写游山情况;第三、四段议论,第五段补记游山的有尖情况。

    1、默写生字词。

    1、根据课文注释及课下预习,翻译第一段。

    ⑶ 句式:

    1、请生翻译本段。

    于时:在这里是文意上的'承前启后,可译作对于这件事。

    ⑵ 句式:

    古之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

    3、讨论:

    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象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⑴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嘏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志的重要性;

    ⑵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说明力的重要性;

    ⑶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性;

    ⑷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肢有悔;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议论,说明要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要有──志、力、物;但一切事物都可能存在其不足之处,当力和物难求时,只有尽吾志,才能做到无悔、无可讥。

    5、第四段,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请生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本文主题思想:

    作者记叙游览褒禅山,抒发秘书的感想:无论治学处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无讥无悔,也应该有深思慎取的态度。从今天来看,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关于其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代词:

    ⑵ 作物主代词,表领属关系,可译作他(它)的他(它)们的。例: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⑶ 又作指示代词,表近指,译作这这些;远指,可译作那那些。例: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2、用作副词:

    ⑴ 表示推测、估计,可译作大概或许。例: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⑵ 表示诘问,可译为难道怎么。

    ⑶ 表示祈使,可译作一定。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⑷ 表示未来,可译作将将要。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3、用作助词,表示加强语气。

    1、完成练习三。

    2、完成同步练习各题。

    游褒禅山记课件 篇10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习总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

    因事说理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

    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

    补叙——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平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组织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虚词:

    (1)其:

    ①其下平旷:代词,代指华山洞。

    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

    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

    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

    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

    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

    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悔其随之:代词,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

    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课件模板】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