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发表时间:2024-01-28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每位教师授课前必须准备的教案和课件,我们需要静下心来撰写这些教学材料。制作教案和课件能够展示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教师范文大全小编在网上发现了一篇标题为“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的文章,希望能够大方地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了解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难点:重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2.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引例:剪一块面积是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该怎样剪?

    分析:1.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出铁片的长和宽。

    2.这个问题用什么数学方法解决?(间接计算即列方程解应用题。

    3.让学生自己列出方程( x(x十5)=150 )

    深入引导:方程x(x十5)=150有人会解吗?你能叫出这个方程的名字吗?

    二、新课

    1.从上面的引例我们有这样一个感觉:在解决日常生活的计算问题中确需列方程解应用题,但有些方程我们解不了,但必须想办法解出来。事实上初中代数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方程。这部分内容从初一一直贯穿到初三。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方程研究的还很不够,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研究这样一类方程--------一元一二次方程(板书课题)

    2.什么是—元二次方程呢?现在我们来观察上面这个方程:它的左右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就这一点来说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但是一个整式方程未必就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这还取决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板书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3.强化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下列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吗?其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3x十2=5x—3:(2)x2=4

    (2)(x十3)(3x·4)=(x十2)2;(4)(x—1)(x—2)=x2十8

    从以上4例让学生明白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能化简必须先化简、然后再查看这个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否是2。

    4.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延伸

    提问:一元二次方程很多吗?你有办法一下写出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吗?

    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一元二次方程项的情况,启发学生运用字母,找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2+bx+c=0 (a≠0)

    1).提问a=0时方程还是一无二次方程吗?为什么?(如果a=0、b≠就成了一元一次方程了)。

    2).讲解方程中ax2、bx、c各项的名称及a、b的系数名称.

    3).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一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而且左边通常按x的降幂排列: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强化概念(课本p6)

    1.说出下列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x2十3x十2=o(2)x2—3x十4=0;(3)3x2-5=0

    (4)4x2十3x—2=0;(5)3x2—5=0;(6)6x2—x=0。

    2.把下列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6x2=3-7x;(3)3x(x-1)=2(x十2)—4;(5)(3x十2)2=4(x-3)2

    课堂小节

    (1)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类很重要的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二次方程);

    (2)要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十bx十c=0(a≠0)并且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二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3)要很熟练地说出随便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一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课外作业:略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

    2、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3、通过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难点:求根公式的条件:b2 -4ac≥0

    学习过程:

    一、自学质疑:

    1、用配方法解方程:2x2-7x+3=0.

    2、用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计算比较麻烦,能否研究出一种更好的方法,迅速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呢?

    二、交流展示:

    刚才我们已经利用配方法求解了一元二次方程,那你能否利用配方法的基本步骤解方程ax2+bx+c=0(a≠0)呢?

    三、互动探究:

    一般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当b2-4ac≥0时,它的根是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是由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因此,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2-4ac≥0的前提条件下,把各项系数a、b、c的值代入,就可以求得方程的根。

    注:(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在确定a、b、c时,需注意符号。

    (2)在运用求根公式求解时,应先计算b2-4ac的值;当b2-4ac≥0时,可以用公式求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当b2-4ac

    四、精讲点拨:

    例1、课本例题

    总结:其一般步骤是: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进而确定a、b,c的值。(注意符号)

    (2)求出b2-4ac的值。(先判别方程是否有根)

    (3)在b2-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直代入求根公式,求出 的值,最后写出方程的根。

    例2、解方程:

    (1)2x2-7x+3=0 (2) x2-7x-1=0

    (3) 2x2-9x+8=0 (4) 9x2+6x+1=0

    五、纠正反馈:

    做书上第P90练习。

    六、迁移应用:

    例3、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三个连续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例4、求方程 的两根之和以及两根之积

    拓展应用:关于 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 ,则 ;

    方程的另一根是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用配方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2、能利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转化的数学思想。

    2、在理解配方法的基础上,熟练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寻找解题的途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配方法,能够灵活运用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通过配方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x+m)2=n(n≥0)的形式。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已有的知识水平,本节课采用问题教学和对比教学法,用“创设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巩固与运用——反思、拓展”来展示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复习旧知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9x2=4 (2)( x+3)2=0

    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二 创设情境,设疑引新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

    例:小明用一段长为 20米的竹篱笆围成一个矩形,怎样设计才可以使得矩形的面积为9米?

    三 新知探究

    1 提问:这样的方程你能解吗?

    x2+6x+9=0 ①

    2、提问:这样的方程你能解吗?

    x2+6x+4=0 ②

    思考:方程②与方程①有什么不同?能否把它化成方程①的形式呢?

    归纳总结配方法: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样的解法叫做配方法。

    配方法的依据:完全平方公式

    配方法的关键:给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点拨:先通过移项将方程左边化为x2+ax形式,然后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进行配方,然后直接开平方求解。

    四 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1、 配方训练

    (1) x2+12x+( )=(x+6)2

    (2) x2-12x+( )=(x- )2

    (3) x2+8x+( )=(x+ )2

    (4) x2+mx+( )=(x+ )2

    强调:当一次项系数为负数或分数时,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

    2、将下列方程化为(x+m)2=n

    (n≥0)的形式并计算出X值。

    (1)x2-4x+3=0

    (2)x2+3x-1=0

    解:X2-4X+3=0

    移向:得X2-4X=-3

    配方:得X2-4X+2^2=-3+2^2(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即:(X-2)2=1

    开平方,得:X-2=1或X-2=-1

    所以:X=3或X=1

    方程(2)有学生完成。

    3、巩固训练:课本55页随堂练习第一题。

    五 小结

    1、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一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先将方程化为(x+m)2=n(n≥0)的形式,然后两边开平方就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2、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一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 移项(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2) 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3) 开平方

    (4) 解出方程的根

    六 布置作业

    习题2.3第1,2题

    两个学生黑板上那解题,剩余学生练习本上计算。

    学生观看课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到:设该矩形的长为x米,依题意得

    x(10-x)=9

    但是发现所列方程无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于是引入新课。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可以化为( x+3)2=0,然后就可以运用上节课学过的直接开平方法解了。

    方程②的左边不是一个完全平方式,于是不能直接开平方。学生陷入思考,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生思考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将方程②与方程①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得到:

    x2+6x=-4

    x2+6x+9=-4+9

    (x+3)2=5

    从而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配方时,常数项为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归纳后教师再做相应的补充和强调。

    学生分组完成方程(2)和课后随堂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组总结本节课知识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4】

    第1教时

    教学内容:  12.1  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情感与态度目标: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

     

    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教辅工具:

    教学程序设计:

    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创设问题情景1.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2.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x+825=0,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板书:“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学生看投影并思考问题通过章前引例和节前引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本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探 究 新 知 11.复习提问(1)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元”和“次”的含义?(3)什么叫做分式方程?2.引例:剪一块面积为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怎样剪?引导,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整理得方程x2+5x-150=0,此方程和章前引例所得到的方程x2+70x+825=0加以观察、比较,得到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称为整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3.练习:指出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1)x(5x-2)=x(x+1)+4x2;(2)7x2+6=2x(3x+1);(3) (4)6x2=x;(5)2x2=5y;(6)-x2=04.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为一个固定的形式,这个形式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ax2称二次项,bx称一次项,c称常数项,a称二次项系数,b称一次项系数.一般式中的“a≠0”为什么?如果a=0,则ax2+bx+c=0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5.例1  把方程3x(x-1)=2(x+1)+8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教师边提问边引导,板书并规范步骤,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讨论后回答     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整理得方程x2+5x-150=0,此方程和章前引例所得到的方程x2+70x+825=0加以观察、比较,   独立完成            加深理解   学生试解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为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铺垫反馈训练应用提高练习1:教材P.5中1,2.练习2: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若是一元二次方程,请分别指出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4)(b2+1)x2-bx+b=2;(5)2tx(x-5)=7-4tx.教师提问及恰当的引导,对学生回答给出评价,通过此组练习,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深化.要求多数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答,部分学生板书,师生评价.题目答案不唯一,最好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小结提高(四)总结、扩展引导学生从下面三方面进行小结.从方法上学到了什么方法?从知识内容上学到了什么内容?分清楚概念的区别和联系?1.将实际问题用设未知数列方程转化为数学问题,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以及转化为方程的思想方法.2.整式方程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它的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归纳所学过的整式方程.3.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与一般形式ax2+bx+c=0(a≠0)的区别和联系.强调“a≠0”这个条件有长远的重要意义.学生讨论回答 布置作业 1.教材P.6 练习2.2.思考题:1)能不能说“关于x的整式方程中,含有x2项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试说出一元三次方程,一元四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反思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3.同学们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重、难点

    重点: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二、自学提纲:

    一。主要让学生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2.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

    3.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无实数根?

    二。ax2+bx+c=o(a≠0)的两个根为x1.x2那么

    X1+x2=-x1x2=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不同的类型的问题。列出不同类型的方程。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k-1没有实数根。试判别关于x的方程x2+kx=1-k的根的情况。

    巩固提高:

    已知在等腰中,BC=8.AB.AC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0x+m=0的两个实数根。求的周长

    例题2:

    .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a-1)x+a2=0的两个实数根。且(x1+2)(x2+2)=11.求a的值。

    .巩固提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m+1)x+2m-1=0.

    (1)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两根为x1.x2.且满足

    求m的值。

    例3某电脑销售商试销一品牌电脑(出厂为3000元/台),以4000元/台销售时,平均每月销售100台。现为了扩大销售,销售商决定降价销售,在原来1月份平均销售量的基础上,经2月份的市场调查,3月份调整价格后,月销售额达到576000元。已知电脑价格每台下降100元,月销售量将上升10台,

    (1)求1月份到3月份销售额的平均增长率:

    (2)求3月份时该电脑的销售价格。

    练习: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商场决定采取适当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赢利1200元,则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2)则降价多少元?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有什么收获?同学互相交流?

    五、布置作业:

    课前课后P10-12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6】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初中代数的方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完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数的开方、以及前三种因式分解法、直接开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掌握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是配方法和开平方两个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升华。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明确配方法是解方程的通法,同时会根据题目选择合适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也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方面: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会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数学思考方面: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使学生熟练掌握配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解决问题方面:结合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和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让学生体验到所有的方程都可以用公式法解决,感受到公式的对称美、简洁美,渗透分类的思想;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会熟练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判别式

    二、教学法分析

    教法: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式的自主探究式与交流讨论结合的方法;在教学中由旧知识引导探究一般化问题的形式展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多交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学法:让学生学会善于观察、分析讨论和分类归纳的方法,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铜锁亲自尝试,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三、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成以下六个环节:复习导入、呈现问题、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时小结、布置作业。

    1、复习引入:

    这节课,我首先从旧知问题(1)用配方法解方程2x28x90的练习引入,问题(2)总结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化一般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配方使左边为完全平方式、两边开方、求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昨天的知识,进一步熟练钥匙并为今天做学的内容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做好铺垫,达到“温故而知新”。

    2、问题呈现:

    你能用配方法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吗?

    此处由一个特殊的旧知引导学生推导出一般的结果,希望学生学会由特殊性到一般化的思想。为降低b2b24ac推导的难度,化简、移项、配方、变形由我和学生一起探究完成,到(x这步时,提出 )问题:

    ①此时可以直接开平方吗?

    ②等号右边的值需要满足什么条件?为什么?

    ③等号右边的值只跟哪个式子有关?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完成前四步,这样与利于减轻学生的`思维负担,便于将主要精力放在后边公式的推导上。通过小组的讨论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互帮互助,借助小组的交流完善答案,关键让学生会对

    掌握b24ac与方程有无实数根的关系,这里分类思想也是今后常用的一种数学思想,b24ac进行讨论,

    应加以强化。

    最终总结出:

    当b24ac<0时,原方程无实数解。

    当b24ac≥0时,原方程有实数解,

    再进一步谈论:b24ac=0与b24ac>0时,两个解区别?

    (b24ac=0时,两个相等的实数解,b24ac>0时,两个不等的实数解)

    由此可知,方程有解还是无解是由b24ac决定,即b24ac是方程解的判别式。

    同时,方程的解是可以将a、b、c的值带入公式x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叫做公式法。

    3、例题讲解

    例4: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2x5x30 4x214x 2321x2x0 42

    总结步骤:

    1、把方程公成一般形式,并写出a,b,c的值。

    2、求出b24ac的值

    b3代入求根公式:x(a0,b24ac0) 2a

    4、写出方程的解:x1= ,x2=

    设计意图:规范解题格式,让学生体会数学课中的严谨的逻辑推理;体验并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从中让学生领会到由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辩证思想。

    4、巩固练习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①x2x60

    ②4x2x90

    ③x2100

    设计意图:

    (1)熟悉公式法,强化解题格式,

    (2)及时发现错误及时解决。

    例5:解方程:x(x1)(x2)

    化简得12212x3x40 2

    强调:

    ①当方程不是一般形式时,应先化成一般形式,再运用求根公式。

    ②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本例方程吗?

    设计意图:明确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在你观察分析题目后灵活合理的选择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的速度。

    5、课时小结

    (1)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通过配方法求解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推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并按照公式法的步骤解一元二次方程。

    (2)我扩展:(方法归纳)求根公式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专用公式,只有在确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时才能使用,是常用而重要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求根公式。

    6、布置作业: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分层布置作业,适应新课标,让不同的学生各其所长,因材施教的要求,提高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本节课内容较为单一,通过“层层设疑”、“复习回顾”等环节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通过比较合理的问题设计巩固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机会,强化了学生的运算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7】

    一、出示学习目标:

    1.继续感受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通过自学探究掌握裁边分割问题。

    二、自学指导:(阅读课本P

    1.阅读探究3并进行填空;

    2.完成P48的思考并掌握裁边分割问题的特点;

    探究?

    分析:封面的长宽之比为27﹕21=9﹕7,中央矩形的长宽之比也应是9﹕7,则上下边衬与左右边衬的宽度之比是。9﹕7

    设上、下边衬的宽均为右边衬的宽均为7xcm,则:

    由中下层学生口答书中填空,老师再给予补充。

    思考:如果换一种设法,是否可以更简单?

    设正中央的长方形长为9acm,宽为7acm,依题意得

    9题中下层学生在自学完之后先板演

    效果检测时,由同座的同学给予点评与纠正

    注意点:要善于利用图形的平移把问题简单化!

    三、当堂训练:

    1.如图,在一幅长90cm,宽40cm的风景画四周镶上一条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挂画.如果要求风景画的面积是整个挂画面积的72%,那么金边的宽应是多少?

    (只要求设元、列方程)

    2.要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的花坛,上底长100m,下底长180m。上下底相距80m,在两腰中点连线出有一横向甬道,上下两底之见有两条纵向的甬道,各甬道宽度相等,甬道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六分之一,甬道的宽应是多少?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8】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要求学生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建模的分析、思考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做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并与校园绿化相结合。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问题模型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

    2。难点:通过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再由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迁移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问题一:学校有一块面积为900平方米的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则绿地的长和宽为多少?

    整理可得 。

    问题二:有一块矩形绿化带,长100cm,宽50cm,在它的四角各栽种一个同样的正方形花坛,如果去掉四周矩形的底面积为3600cm2,那么四周花坛面积是多大的正方形?

    整理可得 。

    问题三:要组织一次环保竞赛,参加的每两个班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班参赛?

    【设计意图】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同时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情景分析中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学过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并激发学生环保意识。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9】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k-1没有实数根.试判别关于x的方程x2+kx=1-k的根的情况。

    巩固提高:

    已知在等腰中,BC=8.AB.AC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0x+m=0的两个实数根.求的周长

    例题2:

    .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a-1)x+a2=0的两个实数根.且(x1+2)(x2+2)=11.求a的值。

    .巩固提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m+1)x+2m-1=0.

    (1)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两根为x1.x2.且满足

    求m的值。

    例3某电脑销售商试销一品牌电脑(出厂为3000元/台),以4000元/台销售时,平均每月销售100台.现为了扩大销售,销售商决定降价销售,在原来1月份平均销售量的基础上,经2月份的市场调查,3月份调整价格后,月销售额达到576000元.已知电脑价格每台下降100元,月销售量将上升10台,

    (1)求1月份到3月份销售额的平均增长率:

    (2)求3月份时该电脑的销售价格.

    练习: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商场决定采取适当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赢利1200元,则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2)则降价多少元?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10】

    1、教材所处的地位: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应用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实际问题。本节仍是进一步讨论如何建立和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只是在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复杂程度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2、教学目标要求: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3)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4)通过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身边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应用的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与面积有关问题的应用题。

    难点:发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篇11】

    1、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2、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3、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关键。

    (一)思考课本探究1回答下列问题:

    (1)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x个人,那么患流感的这个人在第一轮传染中传染了 人;第一轮传染后,共有 人患了流感。

    (2)在第二轮传染中,传染源是 人,这些人中每一个人又传染了 人,那么第二轮传染了 人,第二轮传染后,共有 人患流感。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为什么要舍去一解?

    (4)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你对类似的传播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新的认识吗?

    (5)完成教材思考:如果按照这样的传播速度,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

    (学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教师深入小组讨论,对疑惑较多的问题要点拨;前两个问是解题的关键,可作适当点拨。最后思考题,可让学生试试独立完成。教给学生如何审题,分析题。)

    三、例题学习:

    例1:青山村种的水稻20xx年平均每公顷产7200kg,20xx年平均每公顷产8450kg,求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 (学生独立思考、练习。一学生板书,教师巡视后讲解)

    例2:(教材探究2)两年前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6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甲种药品的成本是3000元,生产1吨乙种药品的成本是3600元,哪种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较大?

    (给学生分组求解,然后比较哪个小组做的有快又准。最后比较哪种药品成本平均下降率较大。)

    四、课堂练习:(学生独立思考、练习。一学生板书,教师巡视后讲解)

    1、某种植物的主干长出若干数目的枝干,每个枝干又长出同样数目的小分支,主干、支干和小分支的总数是91,每个支干长出多少小分支?

    2、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奥执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审、设、找、列、解、答。最后要检验根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2、探究2是平均增长率或降低率问题。若平均增长(降低)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基数是a,增长(或降低)n次后的量是b,则有: (常见n=2)

    教后记:

    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总体感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现实生活情境问题入手,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具体我以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通过学生口答,复习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为学习本节知识打好了基础。

    二、问题探究通过问题串让学生解决的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也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逐级上升,这样学生感到成功机会增加,从而有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本节课第一个例题,是增长率问题中的一个典型例题,我在引导学生解决此题之后,进一步总结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四、在课堂中始终贯彻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数学观念,同时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树立一种数学建模的思想。

    五、课堂上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更有利于发现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独到见解及思维误区,以便指导今后教学。总之,通过各种启发、激励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求知态度,课堂收效大。

    六、需改进的方面:

    1、由于怕完不成任务,给学生独立思考时间安排有些不合理,这样容易让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例如例2有多种解法,课后一些学生与老师交流,但课上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

    2、只考虑扑捉学生的思维亮点,一学生列错了方程,我没有给予及时纠正。导致使一些同学陷入误区、

    3、下课后很多学生和我沟通课上一学生的错误问题,但他们上课并不敢提出,有点却场,所以平时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表个人的不同见解的学风。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