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模板
  •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模板

    发表时间:2022-02-15

    【www.jk251.com - 一元二次方程】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初中教案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了解整式方程和的概念;

    2.知道的一般形式,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对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本小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出的概念,介绍了的一般形式以及中各项的名称。

    2)重点、难点分析

    理解的定义:

    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方程,只有当时,才叫做。如果且,它就是了。解题时遇到字母系数的方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的条件是确定的,如方程(),把它化成一般形式为,由于,所以,符合的定义。

    (2)条件是用“关于的”这样的语句表述的,那么它就隐含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如“关于的”,这时题中隐含了的条件,这在解题中是不能忽略的。

    (3)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项,且出现“关于的方程”这样的语句,就要对方程中的字母系数进行讨论。如:“关于的方程”,这就有两种可能,当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时,它是,解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的

    1.了解整式方程和的概念;

    2.知道的一般形式,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难点:

    重点:

    1.的有关概念

    2.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难点: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引例:剪一块面积是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该怎样剪?

    分析:1.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出铁片的长和宽。

    2.这个问题用什么数学方法解决?(间接计算即列方程解应用题。

    3.让学生自己列出方程(x(x十5)=150)

    深入引导:方程x(x十5)=150有人会解吗?你能叫出这个方程的名字吗?

    二、新课

    1.从上面的引例我们有这样一个感觉:在解决日常生活的计算问题中确需列方程解应用题,但有些方程我们解不了,但必须想办法解出来。事实上初中代数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方程。这部分内容从初一一直贯穿到初三。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方程研究的还很不够,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研究这样一类方程--------一元一二次方程(板书课题)

    2.什么是—元二次方程呢?现在我们来观察上面这个方程:它的左右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就这一点来说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首先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但是一个整式方程未必就是一个、这还取决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板书的定义)

    3.强化的概念

    下列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吗?其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是?

    (1)3x十2=5x—3:(2)x2=4

    (2)(x十3)(3x·4)=(x十2)2;(4)(x—1)(x—2)=x2十8

    从以上4例让学生明白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能化简必须先化简、然后再查看这个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否是2。

    4.概念的延伸

    提问:很多吗?你有办法一下写出所有的吗?

    引导学生回顾的定义,分析项的情况,启发学生运用字母,找到的一般形式

    ax2+bx+c=0(a≠0)

    1).提问a=0时方程还是一无二次方程吗?为什么?(如果a=0、b≠就成了一元一次方程了)。

    2).讲解方程中ax2、bx、c各项的名称及a、b的系数名称.

    3).强调: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一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而且左边通常按x的降幂排列: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强化概念(课本P6)

    1.说出下列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x2十3x十2=O(2)x2—3x十4=0;(3)3x2-5=0

    (4)4x2十3x—2=0;(5)3x2—5=0;(6)6x2—x=0。

    2.把下列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6x2=3-7x;(3)3x(x-1)=2(x十2)—4;(5)(3x十2)2=4(x-3)2

    课堂小节

    (1)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类很重要的方程—一(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二次方程);

    (2)要知道的一般形式ax2十bx十c=0(a≠0)并且注意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二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3)要很熟练地说出随便一个中一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课外作业:略

    JK251.com延伸阅读

    一元二次方程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整式方程和的概念;

    2.知道的一般形式,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对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本小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出的概念,介绍了的一般形式以及中各项的名称。

    2)重点、难点分析

    理解的定义:

    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方程,只有当时,才叫做。如果且,它就是了。解题时遇到字母系数的方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的条件是确定的,如方程(),把它化成一般形式为,由于,所以,符合的定义。

    (2)条件是用“关于的”这样的语句表述的,那么它就隐含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如“关于的”,这时题中隐含了的条件,这在解题中是不能忽略的。

    (3)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项,且出现“关于的方程”这样的语句,就要对方程中的字母系数进行讨论。如:“关于的方程”,这就有两种可能,当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时,它是,解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的

    1.了解整式方程和的概念;

    2.知道的一般形式,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难点:

    重点:

    1.的有关概念

    2.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难点: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引例:剪一块面积是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该怎样剪?

    分析:1.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出铁片的长和宽。

    2.这个问题用什么数学方法解决?(间接计算即列方程解应用题。

    3.让学生自己列出方程(x(x十5)=150)

    深入引导:方程x(x十5)=150有人会解吗?你能叫出这个方程的名字吗?

    二、新课

    1.从上面的引例我们有这样一个感觉:在解决日常生活的计算问题中确需列方程解应用题,但有些方程我们解不了,但必须想办法解出来。事实上初中代数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方程。这部分内容从初一一直贯穿到初三。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方程研究的还很不够,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研究这样一类方程--------一元一二次方程(板书课题)

    2.什么是—元二次方程呢?现在我们来观察上面这个方程:它的左右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就这一点来说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首先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但是一个整式方程未必就是一个、这还取决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板书的定义)

    3.强化的概念

    下列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吗?其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是?

    (1)3x十2=5x—3:(2)x2=4

    (2)(x十3)(3x·4)=(x十2)2;(4)(x—1)(x—2)=x2十8

    从以上4例让学生明白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能化简必须先化简、然后再查看这个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否是2。

    4.概念的延伸

    提问:很多吗?你有办法一下写出所有的吗?

    引导学生回顾的定义,分析项的情况,启发学生运用字母,找到的一般形式

    ax2+bx+c=0(a≠0)

    1).提问a=0时方程还是一无二次方程吗?为什么?(如果a=0、b≠就成了一元一次方程了)。

    2).讲解方程中ax2、bx、c各项的名称及a、b的系数名称.

    3).强调: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一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而且左边通常按x的降幂排列: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强化概念(课本P6)

    1.说出下列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x2十3x十2=O(2)x2—3x十4=0;(3)3x2-5=0

    (4)4x2十3x—2=0;(5)3x2—5=0;(6)6x2—x=0。

    2.把下列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6x2=3-7x;(3)3x(x-1)=2(x十2)—4;(5)(3x十2)2=4(x-3)2

    课堂小节

    (1)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类很重要的方程—一(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二次方程);

    (2)要知道的一般形式ax2十bx十c=0(a≠0)并且注意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二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3)要很熟练地说出随便一个中一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课外作业:略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案模板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2.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代数中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应用问题的优越性。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

    3.教学疑点:学生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问题中检验步骤的理解。

    4.解决办法: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最重要的是审题,审题是列方程的基础,而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在透彻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才能恰当地设出未知数,准确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

    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列方程,④解方程,⑤答。

    (2)两个连续奇数的表示方法是,(n表示整数)

    2.例题讲解

    例1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

    分析:(1)两个连续奇数中较大的奇数与较小奇数之差为2,(2)设元(几种设法)a.设较小的奇数为x,则另一奇数为,b.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奇数为;c.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个奇数。

    以上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有三种设法,就有三种列法,找三位学生使用三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简单解法。

    解法(一)设较小奇数为x,另一个为,

    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这个方程,得。

    由得,由得,

    答:这两个奇数是17,19或者-19,-17。

    解法(二)设较小的奇数为,则较大的奇数为。

    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这个方程,得。

    当时,

    当时,。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或者-19,-17。

    解法(三)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个奇数为。

    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得,,或。

    当时,。

    当时,。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19,-17。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三种不同的设元,列出三种不同的方程,得出不同的x值,影响最后的结果吗?

    2.解题中的x出现了负值,为什么不舍去?

    答:奇数、偶数是在整数范围内讨论,而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3.选出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

    练习1.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10,求这两个数。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21,求这三个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2,积为23,求这两个数。

    学生板书,练习,回答,评价,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

    例2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3倍,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求这两位数。

    分析:数与数字的关系是:

    两位数十位数字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十位数字个位数字。

    解: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这个两位数是。

    据题意,得,

    整理,得,

    解这个方程,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

    答:这个两位数是24。

    以上分析,解答,教师引导,板书,学生回答,体会,评价。

    注意:在求得解之后,要进行实际题意的检验。

    练习1有一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8,如果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就得1855,求原来的两位数。(35)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笔答,板书,评价,体会。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A1、2

    补充:一个两位数,其两位数字的差为5,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数与原数之积为976,求这个两位数。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售出时,能卖500个,已知该商品每涨价1元时,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赚8000元利润,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货为多少个?

    参考答案:

    精析:此题属于经营问题.设商品单价为(50+)元,则每个商品得利润元,因每涨1元,其销售量会减少10个,则每个涨价元,其销售量会减少10个,故销售量为(500)个,为赚得8000元利润,则应有(500).故有=8000

    当时,50+=60,500=400

    当时,50+=80,500=200

    所以,要想赚8000元,若售价为60元,则进货量应为400个,若售价为80元,则进货量应为200个.

    经典初中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2.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代数中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应用问题的优越性。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

    3.教学疑点:学生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问题中检验步骤的理解。

    4.解决办法: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然后由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列方程解应用题,最重要的是审题,审题是列方程的基础,而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只有在透彻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才能恰当地设出未知数,准确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

    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列方程,④解方程,⑤答。

    (2)两个连续奇数的表示方法是,(n表示整数)

    2.例题讲解

    例1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

    分析:(1)两个连续奇数中较大的奇数与较小奇数之差为2,(2)设元(几种设法)a.设较小的奇数为x,则另一奇数为,b.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奇数为;c.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个奇数。

    以上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有三种设法,就有三种列法,找三位学生使用三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简单解法。

    解法(一)设较小奇数为x,另一个为,

    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这个方程,得。

    由得,由得,

    答:这两个奇数是17,19或者-19,-17。

    解法(二)设较小的奇数为,则较大的奇数为。

    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这个方程,得。

    当时,

    当时,。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或者-19,-17。

    解法(三)设较小的奇数为,则另一个奇数为。

    据题意,得

    整理后,得

    解得,,或。

    当时,。

    当时,。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19,-17。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三种不同的设元,列出三种不同的方程,得出不同的x值,影响最后的结果吗?

    2.解题中的x出现了负值,为什么不舍去?

    答:奇数、偶数是在整数范围内讨论,而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3.选出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

    练习1.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10,求这两个数。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21,求这三个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2,积为23,求这两个数。

    学生板书,练习,回答,评价,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

    例2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3倍,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求这两位数。

    分析:数与数字的关系是:

    两位数十位数字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十位数字个位数字。

    解: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这个两位数是。

    据题意,得,

    整理,得,

    解这个方程,得(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

    答:这个两位数是24。

    以上分析,解答,教师引导,板书,学生回答,体会,评价。

    注意:在求得解之后,要进行实际题意的检验。

    练习1有一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8,如果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就得1855,求原来的两位数。(35)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笔答,板书,评价,体会。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A1、2

    补充:一个两位数,其两位数字的差为5,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数与原数之积为976,求这个两位数。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将进货单价为40元的商品按50元售出时,能卖500个,已知该商品每涨价1元时,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赚8000元利润,售价应定为多少,这时应进货为多少个?

    参考答案:

    精析:此题属于经营问题.设商品单价为(50+)元,则每个商品得利润元,因每涨1元,其销售量会减少10个,则每个涨价元,其销售量会减少10个,故销售量为(500)个,为赚得8000元利润,则应有(500).故有=8000

    当时,50+=60,500=400

    当时,50+=80,500=200

    所以,要想赚8000元,若售价为60元,则进货量应为400个,若售价为80元,则进货量应为200个.

    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12.1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整式方程的意义;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三)德育渗透点:由知识来源于实际,树立转化的思想,由设未知数列方程向学生渗透方程的思想方法,由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及一般形式.

    2.教学难点: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用电脑演示下面的操作:一块长方形的薄钢片,在薄钢片的四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来,就成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演示完毕,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剪刀,实际操作一下刚才演示的过程.学生的实际操作,为解决下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手、脑、眼并用的能力.

    2.现有一块长80cm,宽60cm的薄钢片,在每个角上截去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然后做成底面积为1500cm2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那么应该怎样求出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

    教师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经整理得到方程x2-70x+825=0,此方程不会解,说明所学知识不够用,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了本章的知识,就可以解这个方程,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板书:“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师恰当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通过章前引例和节前引例,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且又为实际服务,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真正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产生用数学的意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中.同时让学生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在本章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方程?曾学过哪些方程?

    (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元”和“次”的含义?

    (3)什么叫做分式方程?

    问题的提出及解决,为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做好铺垫.

    2.引例:剪一块面积为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怎样剪?

    引导,启发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整理得方程x2+5x-150=0,此方程和章前引例所得到的方程x2+70x+825=0加以观察、比较,得到整式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整式方程:方程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称为整式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在整式方程的前提下定义的.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一元”指的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二次”指的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元”和“次”的概念搞清楚则给定义一元三次方程等打下基础.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是指方程进行合并同类项整理后而言的.这实际上是给出要判定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首先要进行合并同类项整理,再按定义进行判断.

    3.练习:指出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x(5x-2)=x(x+1)+4x2;

    (2)7x2+6=2x(3x+1);

    (3)

    (4)6x2=x;

    (5)2x2=5y;

    (6)-x2=0

    4.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为一个固定的形式,这个形式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ax2称二次项,bx称一次项,c称常数项,a称二次项系数,b称一次项系数.

    一般式中的“a≠0”为什么?如果a=0,则ax2+bx+c=0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的理解.

    5.例1把方程3x(x-1)=2(x+1)+8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教师边提问边引导,板书并规范步骤,深刻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6.练习1:教材p.5中1,2.要求多数学生在练习本上笔答,部分学生板书,师生评价.题目答案不唯一,最好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

    练习2:下列关于x的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若是一元二次方程,请分别指出其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8mx-2m-1=0;(4)(b2+1)x2-bx+b=2;(5)2tx(x-5)=7-4tx.

    教师提问及恰当的引导,对学生回答给出评价,通过此组练习,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深化.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从下面三方面进行小结.从方法上学到了什么方法?从知识内容上学到了什么内容?分清楚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将实际问题用设未知数列方程转化为数学问题,体会知识来源于实际以及转化为方程的思想方法.

    2.整式方程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以及它的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归纳所学过的整式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与一般形式ax2+bx+c=0(a≠0)的区别和联系.强调“a≠0”这个条件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6练习2.

    2.思考题:

    1)能不能说“关于x的整式方程中,含有x2项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试说出一元三次方程,一元四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形式(学有余力的学生思考).

    五、板书设计

    第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12.1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1.整式方程:……

    4.例1:……

    2.一元二次方程……:

    ……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

    5.练习:……

    ……

    ……

    六、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p.6a2.

    教材p.6b1、2.

    1.(1)二次项系数:ab一次项系数:c常数项:d.

    (2)二次项系数:m-n一次项系数:0常数项:m+n.

    2.一般形式:(m+n)x2+(m-n)x+p-q=0(m+n≠0)二次项系数:m+n,一次项系数:m-n,常数项:p-q.

    思考题

    (1)不能.如x3+2x2-4x=5.

    (2)一元三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3,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三次方程.一般形式:ax3+bx2+cx+d=0(a≠0).

    一元四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4,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四次方程.一般形式:ax4+bx3+cx2+dx+e=0(a≠0).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的方程;

    2.初步掌握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推导,能够运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4.会用因式分解法解某些一元二次方程。

    5.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降次”的数学方法,进一步获得对事物可以转化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

    难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1)熟练掌握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种是直接开平方法,另一种是配方法。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未知数的平方或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数,或完全平方式,如方程,和方程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在开平方时注意取正、负两个平方根。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的形式来求解。配方时要注意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和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这两个关键步骤。

    (2)熟记求根公式()和公式中字母的意义在使用求根公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做到、、之间没有公因数,且二次项系数为正整数,这样代入公式计算较为简便。

    2)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代入公式时,注意它们的符号。

    3)当时,才能求出方程的两根。

    (3)抓住方程特点,选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零,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时,就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这时只要使每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两个根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我们共学习了四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要认真观察方程的特征,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

    二、教法建议

    1.教学方法建议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一系列思维活动完成,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严谨、深刻等良好思维品质.

    2.注意培养应用意识.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第12页

    初中一元二次方程(范文)


    4.2解一元一次方程(4)教学目标1.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2.会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灵活处理解方程的步骤,化为ax=b(a≠0)的形式。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难点:正确运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等方法,灵活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1解方程:4x-3(20-x)=6x-7(9-x)思考: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去括号要注意什么?移项要注意什么?2求下列各数的最少公倍数:(1)12,24,36(2)18,16,24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动脑筋: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要15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2天完成,现在甲先单独做1天,接着乙又单独做4天,剩下的工作由甲、乙两人合做,问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先独立做,做完后交流做法,认真听出同学意见,老师点评)通过这个问题,请你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有哪些步骤?先去____,后去_____,再_____、_______得到标准形式ax=b(a≠0),最后两边同除以______的系数。考考你:下面各题中的去分母对吗?如不对,请改正。(1)去分母得5x-2x+3=2(2)去分母得2x-(2x+1)=6(3)去分母得4(3x+1)+25x=802尝试练习(注意养成口算经验的好习惯)解方程:3比一比,看谁算得准(注意养成口算经验的好习惯)解方程:(1),(2)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1化繁为简例1解方程:2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例2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x=-1,则k的值是()ab1cd03实践应用例3学校准备组织教师和优秀学生去大洪山春游,其中教师22名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两家定价相同,但优惠方式不同,甲旅行社表示教师免费,学生按八折收费,乙旅行社表示教师和学生一律按七五折收费,学校领导经过核算后认为甲乙两家旅行社收费一样,请你算出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春游。四冲刺奥赛,培养智力例4解方程:五课堂练习巩固提高解方程:六反思小结拓展提高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要注意什么?作业:p1198,9

    一元二次方程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了解整式方程和的概念;

    2.知道的一般形式,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的概念和它的一般形式。

    难点:对的一般形式的正确理解及其各项系数的确定。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本小节首先通过实例引出的概念,介绍了的一般形式以及中各项的名称。

    2)重点、难点分析

    理解的定义:

    是的重要组成部分。方程,只有当时,才叫做。如果且,它就是了。解题时遇到字母系数的方程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的条件是确定的,如方程(),把它化成一般形式为,由于,所以,符合的定义。

    (2)条件是用“关于的”这样的语句表述的,那么它就隐含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条件。如“关于的”,这时题中隐含了的条件,这在解题中是不能忽略的。

    (3)方程中含有字母系数的项,且出现“关于的方程”这样的语句,就要对方程中的字母系数进行讨论。如:“关于的方程”,这就有两种可能,当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当时,它是,解题时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教学目的

    1.了解整式方程和的概念;

    2.知道的一般形式,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3.通过本节课引入的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和难点:

    重点:

    1.的有关概念

    2.会把化成一般形式

    难点: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引例:剪一块面积是150cm2的长方形铁片,使它的长比宽多5cm、这块铁片应该怎样剪?

    分析:1.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出铁片的长和宽。

    2.这个问题用什么数学方法解决?(间接计算即列方程解应用题。

    3.让学生自己列出方程(x(x十5)=150)

    深入引导:方程x(x十5)=150有人会解吗?你能叫出这个方程的名字吗?

    二、新课

    1.从上面的引例我们有这样一个感觉:在解决日常生活的计算问题中确需列方程解应用题,但有些方程我们解不了,但必须想办法解出来。事实上初中代数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方程。这部分内容从初一一直贯穿到初三。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方程研究的还很不够,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研究这样一类方程--------一元一二次方程(板书课题)

    2.什么是—元二次方程呢?现在我们来观察上面这个方程:它的左右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就这一点来说它与一元一次方程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首先必须是一个整式方程,但是一个整式方程未必就是一个、这还取决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几。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板书的定义)

    3.强化的概念

    下列方程都是整式方程吗?其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哪些是?

    (1)3x十2=5x—3:(2)x2=4

    (2)(x十3)(3x·4)=(x十2)2;(4)(x—1)(x—2)=x2十8

    从以上4例让学生明白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能化简必须先化简、然后再查看这个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否是2。

    4.概念的延伸

    提问:很多吗?你有办法一下写出所有的吗?

    引导学生回顾的定义,分析项的情况,启发学生运用字母,找到的一般形式

    ax2+bx+c=0(a≠0)

    1).提问a=0时方程还是一无二次方程吗?为什么?(如果a=0、b≠就成了一元一次方程了)。

    2).讲解方程中ax2、bx、c各项的名称及a、b的系数名称.

    3).强调: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一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而且左边通常按x的降幂排列: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强化概念(课本P6)

    1.说出下列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x2十3x十2=O(2)x2—3x十4=0;(3)3x2-5=0

    (4)4x2十3x—2=0;(5)3x2—5=0;(6)6x2—x=0。

    2.把下列方程先化成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再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6x2=3-7x;(3)3x(x-1)=2(x十2)—4;(5)(3x十2)2=4(x-3)2

    课堂小节

    (1)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一类很重要的方程—一(如果方程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这样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二次方程);

    (2)要知道的一般形式ax2十bx十c=0(a≠0)并且注意的一般形式中“=”的左边最多三项、其中二次项、常数项可以不出现、但二次项必须存在。特别注意的是“=”的右边必须整理成0;

    (3)要很熟练地说出随便一个中一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课外作业:略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模板


    课题名称

    §13、3公式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过程,掌握公式特点并根据公式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重点、难点

    根据公式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策略和方法

    讲练结合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配方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

    我们发现,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是相同的。因此,如果能用配方法解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aχ²+bχ+c=0(a≠0),得到根的一般表达式,那么再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就会方便简洁得多。

    你能用配方法解方程aχ²+bχ+c=0(a≠0)吗?

    小亮是这样做的:

    aχ²+bχ+c=0(a≠0)

    两边都除以a

    χ²+b/aχ+c/a=0

    配方

    如果b²-4ac≥0

    一般的,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χ²+bχ+c=0(a≠0),当b²-4ac≥0时,它的根是:

    上面这个式子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公式法实际上是配方法的一般化和程式化,利用他可以更为便捷的解一元二次方程。

    公式法的意义在于,对于任意的一元二次方程,只要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就可以直接代入公式求解。他的依据就是配方法。

    学生可自主探索求根公式。

    牢记公式

    二、

    例解方程:χ²-7χ-18=0

    解:这里a=1,b=-7,c=-18

    ∵b²-4ac=(-7)²-4×1×(-18)=121>0

    随堂练习:

    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2χ²-9χ+8=0

    (2)9χ²+6χ+1=0

    (3)16χ²+8χ=3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为三个连续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作业:习题2.61、2

    要求学生先找出a,b,c,对b²-4ac进行验证,然后代入公式,熟练后可简化步骤

    解方程

    课后记

    根据公式会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模板】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