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通用
  •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发表时间:2024-01-11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通用。

    我们为大家推荐的这篇“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文章内容深入浅出,思想深邃,值得我们深思。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在编写教案课件时必须投入真心和精力,不能马虎从事。教案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关键作用。不管你需要什么样的信息,这篇文章里都能从各个方面为你提供。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篇1

    四年级语文上册《芦叶船》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芦叶船》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见过什么样的船?用简介的语言描述一下。

    生描述各式各样的船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出示预习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再在组内交流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

    a汇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生字: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桅

    词语:风帆、保险、手艺、晴朗、浩浩荡荡、远航、

    强调字形:竖(坚)航(船)喇、窄

    b说说写了什么?

    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五.拓展延伸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六.作业

    1.理解句子。

    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

    板书设计:

    飘向竖河——长江——东海

    2.芦叶船

    带来惊喜——希望——向往教学反思:教学没有花俏的设计,甚至由于电脑坏了,连课件也没有用到,可是,就在最朴实的读读说说中,给了孩子们最大的参与空间,师生同台诉说自己的感悟,激辩不同的观点,看似热闹中收获了思维的训练与能力的提升——这样的课堂该是本色的回归吧。

    四年级语文上册《芦叶船》教案2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掌握“远航、喇叭、浩浩荡荡”等词语。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江南水乡的有关资料。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题纲

    1、自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的主要内容。

    3、搜集有关江南水乡的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进《芦叶船》。(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在小组内分段读课文,互相听读,正音。

    2、出示生字卡片,多种形式认读、识记,重点指导“喇、窄、荡”等易错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芦叶船给作者的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2、小组探究。

    3、班内交流。

    4、小结:小小的芦叶船给儿时的“我”带来许多快乐。芦叶船在水上漂,它会漂向哪里?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芦叶船》。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字词,同桌互评。

    2.默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谈话导入。

    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课文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1)水乡环境美。

    结合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江南水乡的景色,通过读词句,引导学生去想象:如果你就是江边的孩子,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作者所描述的水乡这个地方为什么能够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谁知道其中的奥秘?

    出示句子: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到怎样才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形象。

    作者在这一段用了三个比喻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河道、芦芽、芦叶的样子,而且也让人领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使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对

    芦苇、对美好春天的喜爱。

    指导朗读,读出水乡的美。

    (2)芦叶船美。

    小小的芦叶在孩子们手里有了灵性,变成了大篷船、小舢板、三桅帆……引导学生想象芦叶船的样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

    (3)玩芦叶船有趣。

    孩子放了芦叶船却还依然牵挂着它,总喜欢在第二天回来找寻。他们还把找不到的芦叶船想象为“远航”,把能找到的称为“进港”,多么富有童真童趣。

    小小的一个三桅杆的芦叶船竟然真的乘风破浪开走了,真令人惊叹。指导学生抓住描写我和表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与自信。

    三、回归整体,感悟内化。

    小小的芦叶船把我们带入了作者的童年,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说些什么?

    四、拓展延伸。

    芦叶船载着孩子们的希望和梦想去远航了,它会漂到什么地方?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畅所欲言。

    五、布置作业。

    1、把文中优美的语句摘抄在采集本上。

    2、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合理想象,写一段话。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篇2

    凉风习习,阳光明媚,在这美好的日子里,老师带领我们在教室里举行了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

    老师刚宣读完活动规则,教室里立刻就炸开了锅。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经过抽签,第一批上场的三个同学中就有我。我的目标是要装成一个盲人,走到火炉边,找到茶壶和水杯,倒一杯水再返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我心里非常紧张,生怕在同学们面前出洋相,让大家笑话,心里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被同学用厚毛巾蒙上了眼睛之后,我的眼前一团漆黑。我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挪动小步向着火炉边走去。没想到刚挪了几步,就和另一个参加活动的同学撞在了一起,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惹得大伙哈哈大笑。我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摸索着继续前进。这时,不知是哪个淘气鬼拉着我的手在教室里转了几个圈,这下可好,害得我连方向都搞不清了。我像一只没头的苍蝇在教室里四处乱转,不是摸到了同学的脸,就是撞到了教室的墙,耳边又传来一阵阵哄堂大笑。

    在一个同学的提示下,我好不容易才跌跌撞撞地来到了火炉边。经过一番小心翼翼的摸索,我总算是找到了茶壶和水杯。可是在倒水时,因为看不到杯子口,总是把水倒在杯子外面,结果杯子里倒的水不多,炉台上倒是洒了不少。终于慢吞吞地挪回了自己的座位,我迫不及待地取下了毛巾,再看看同学们,一个个笑得前俯后仰,直不起腰来,就连老师也乐得合不拢嘴。哎,看来自己这回一定出了不少洋相。想到这里,我赶忙低下了头。

    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了眼睛的宝贵,它能让我们看到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阳光的明媚,天空的湛蓝,花朵的娇艳更让我懂得了盲人生活的艰辛,体会到了他们生活在黑暗世界里的不幸和痛苦。

    同学们,让我们伸出热情友爱的双手,把自己的爱心撒播给每一个残疾人,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护蛋活动

    2月27日星期一阴

    护蛋的难度

    今天,我们班就开始了本学期第一个活动:护蛋活动。

    早晨,大家带着自己的蛋宝宝来到学校。第一堂课下后,没过多久,我就看到吴香国那里非常热闹,不知道怎么回事的我想去看一看,结果一无所获。过了一会儿,我从一个同学那里终于找到了答案,他说:吴香国的蛋宝宝壮烈牺牲了。我听了,又问:是怎么牺牲的?因为他经过墙旁时,不小心将蛋撞上了墙,就破了。

    这种事在班上接二连三地出现,终于,它也染上我了。下午我的同桌要出来交作业,我出来时,不小心碰到了鸡蛋,它便掉在了地上。我立刻拿起鸡蛋,打开了外面的袋子,只见里面的蛋已经裂开了许多缝,拿出一看,破了。我心里很难过,只得将它送进了垃圾桶,然后整理了一下,心想:我不能再这样粗心。

    护蛋行动让我们加倍了解父母的辛苦,让我更想做一个好学生。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篇3

    《第一朵杏花》说课稿

    ――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

    一、教学理念

    这篇课文教学的一大特点是阅读,围绕教学设计的思想就是阅读理念。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强调,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本教学设计遵循这样的思想,在精读课文时,通过生生交流“阅读体会”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教师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给予及时的点拨、引导和提升,达到使学生理解文本、自主体验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第一朵杏花》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课讲了我国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清新流畅,适合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本课的学习,应以读贯穿课的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迁移语言。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自学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根据教材特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水平,《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为本课制订了下列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引导学生学习竺可桢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和认真精神。

    三、学情分析

    中年级学生情感丰富,好奇心强,对美的、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乐于感受、乐于探究、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且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和研究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四、说教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从而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五、说学法: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这些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自主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悬念法――带着问题,巩固提高。

    其中,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分两个课时,我在这里讲的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及在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由课题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接着,结合初读检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在这一过程中,着重对“竺、桢、皱”等翘舌音节进行正音。并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如借助工具书,理解“顷刻间、推断、规律”的意思。并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体验理解“激动人心、好奇”等词语的意思。在初步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基本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理清课文脉络,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至此,还为学生预留了一项作业:描写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的句子,读一读,也可以抄一抄。为下一步品读课文打好基础。

    这一课时,我想通过“激情导入,走进文本”“精读课文,读中感悟”“重点突破,品味鉴赏”“换位思考,升华情感”四个环节来带领学生品读课文。

    一、激情导入,走进文本

    基于学生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上课开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然后问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并以此为切入点走进文本。

    二、重点突破,读中感悟

    (一)第一次看杏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第1---5自然段)自由读,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画一画,品一品,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读一读、议一议,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里主要引导学生抓住第3小节,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在充分的理解基础上,引导学生朗读1-5自然段,采用分配角色朗读。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本环节设计阅读是关键。通过训练学生反复朗读,深入朗读,并加以谆谆诱导,让学生揣摩主人公的人物特点。

    (二)第二次看杏花,发挥想象,入情入境

    这一部分大多数内容都是对话,重点放在对话朗读,请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体会人物的感情、语气,想象之后,给句子加上提示语。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地说:“刚才。”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4)读第四遍:指名学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

    老师及时过渡: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

    这一环节,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提问、指导学生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及分组讨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促使他们热情参与、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只在恰当的时候给予点拨、指导和提升。

    三、抓住关键词语,点明中心

    投影片出示竺可桢说的那句话:“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个别读,读完交流读懂了什么。结合第一次看花来说说,什么是“精确”。从而体会出竺可桢取得成就的原因。老师乘机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四、深化主题,总结迁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自由交流。

    阅读教学只是手段,关键是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张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过程,并得出结论。在精读课文时,通过生生交流“阅读体会”展开教学,充分尊重学生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小学是一个人一生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从小学到的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和一种快乐的学习方式,会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努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道理。培养学生快乐的学习,并在学习中不断的得到更多的快乐。

    七、板书设计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做到熟读成诵。

    2.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走近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正式上课前,张老师先和大家来一个热身小活动,我说上句,你们答下句。

    人心齐,泰山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这两句话和现代我们说的话一样吗?有何区别?语言简练。像这样的语言叫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文言文。板书:文言文

    今天,我们也将要学习一则文言文小故事,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写生字“戎”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

    指名读题。你关注到了什么信息?事儿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让我们带着对题目的理解,一起来读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书。

    1.为何王戎不取道旁李?先听老师读课文。

    2.这则文言文一共几句话啊?(四句)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好它吗?请同学们大声朗读文章3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尝试停顿。

    3.你们将字音读准了吗?检查字词句,开火车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讲诸的意思,竞正音,竞是什么意思?争着)

    4.把这些句子送进文章里,你还会读吗?试着读全文。谁来挑战?

    三、释书。

    1.这篇文言文一共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请各位同学结合书中的注释,四人小组,一人一句说说文言文的意思,可以互相补充。

    2.谁做勇敢的第一人上台来和大家说一说你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其他同学认真听,过会他说完,你可以进行评价或补充。一句一句地说。

    3.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你们现在能读好他们了吗?指名读,齐读。

    4.谁再来完整的说一说全文的意思。指名说

    5.这则文言文其实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你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吗?下面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可以加上恰当的内容,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6.你讲的真好!就请你将课文再次读给大家听一听,注意读准节奏,读书故事的韵味。

    7.这短短的49个字,你会背了吗?自己背,指名背,齐背

    四、寻书

    1.同学们,为什么王戎说“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呢?

    2.从中你可以看出王戎是个什么样的人?聪明,善于思考。

    3.王戎除了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还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篇有关于王戎的文言文。

    4.请同学自己读一读,根据老师所给的注释,能不能看出王戎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5.看你们读的这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师读,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勇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6.同学们,文言文难吗?看,你们读了一遍就能读懂了!可真厉害!让我们为自己鼓一次掌!

    7.这两篇关于王戎的文言文出示出自《世说新语》,全书有一千多则文言文,里全是这类有趣的小故事。推荐大家进行课外阅读。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篇5

    四年级语文上册《梅兰芳蓄须》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和所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具体事例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偶像吗?说一说是谁?为什么喜欢他?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上个世纪无数中国人的偶像---梅兰芳。感受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爱国情怀,领略他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往事。(板书:梅兰芳)

    (设计意图: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二.整体回顾,设境质疑。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写了五件事。是哪五件事?

    课件出示:

    拒绝播音

    拒绝演出

    避港拒演

    蓄须明志

    自伤身体

    课件:著名画家丰子恺曾慨叹:“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

    师:这个“优伶”指的是什么?

    (“优伶”指的是演员,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放弃自己舒适的生活,甘于穷困潦倒的演员,有几人呢?)

    质疑:为什么丰子恺会对梅兰芳发出这样的慨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设问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三.品读感悟。

    1.学习避港演出。

    (1)请同学们自由地仔细地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体会丰子恺的这句话。勾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词语或者句子,待会儿请同学们说一说。

    指名读。

    师:哪句话让你的印象深刻,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梅兰芳的爱国情操)

    (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

    师:你呢?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日本人提供的是“奢华”的生活。老师有个疑问,“奢华”是什么意思呢?(板书:奢华生活)

    奢华:奢侈,豪华。奢华的生活就是舒服的生活。

    B.你认为奢华舒服的生活应该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

    师: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tuò)手可得。

    课件出示: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tuò)手可得。

    但面对日本人提供的奢华生活,梅兰芳是什么态度呢?

    生:不屑一顾。(相机板书)

    师:为什么不接受奢华的生活?

    课件出示: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D.拒绝了奢华的生活,那梅兰芳的生活是怎么样呢?想一想。

    (2)课件出示:“宁愿……民族气节。”

    A.指名读。(想一想,如果你每一顿都是这么过的?你的心情是怎么样?)(是啊!这样的生活肯定是不好过的,但为了民族,他甘愿过这样的.生活,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受?)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师:梅兰芳可以拥有奢华的生活,但都被他一一拒绝。这一切都只因为他不想失去……民族气节。不想失去作为正直的中国人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师:是啊!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民族。带着感动,让我们再一次读一读第6自然段。

    B.齐读。

    2.蓄须明志。

    过渡:生活上的困顿,梅兰芳能够忍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也能坦然面对,日本人一次次被他拒绝。他们肯不肯善罢甘休啊?于是日本人不断的骚扰,一次又一次。(板书:不断骚扰)他需要太多拒绝的借口。怎样才能让日本人断绝请他登台演出的念头呢?冥思良久,梅兰芳终于有了一个办法,那便是……(板书:蓄须)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梅兰芳蓄须部分(8-10自然段),并想一想,从这一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他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了。”为什么?

    师:谁都知道,梅兰芳在京剧舞台上,从来都是扮演旦角的。旦角,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能有胡子吗?

    生:……

    (课件出示:梅兰芳蓄须前后相片)(梅兰芳舞台形象)

    平时的梅兰芳蓄须吗?(如果你平常穿着十分漂亮干净的衣服,在学校,心情怎么样?同学会对你说什么?如果从今以后你只能穿脏兮兮的衣服,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可想而知,梅兰芳的内心也是不好受的。当孩子们问他为什么留胡子的时候,他露出(得意)的样子。他真的得意吗?你觉得他是怎样的心情?

    生:痛苦而矛盾的心情。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篇6

    四年级上册语文读后感

    四年级上册语文读后感(一)观潮读后感

    翻开飘着纸墨气息的新书,一篇名为《观潮》的课文引入眼帘。观潮?潮水是什么样子的?对于我这个生活在内陆的孩子,很难见到潮水翻滚的壮观景象!怀着好奇心,我捧起课本,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观潮》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一年一度的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有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文章通过对潮来前、潮来时和潮头过后的生动描写,如:闷雷滚动、水天相接、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汇,使我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钱塘江大潮是如此的雄伟壮观。

    通过读这篇课文,使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瑰丽和神奇。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大自然像魔术师,她的杰作令人惊叹与震撼。

    1四年级上册语文读后感(二)鸟的天堂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让我感触很深,我被书中的情景吸引了,我很喜欢那种情景,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树上歌唱的情景,到处都可以听到鸟叫,那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可是我们现在都看不到了。

    《鸟的天堂》讲的是在美丽的南国,有一株茂盛的大榕树,人们把它称为“鸟的天堂”。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小鸟住在那株美丽的大榕树上。在阳光照耀的早晨,你可以听见优美动听的鸟鸣,看见形态各异的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时栖息,有时飞翔,有时歌唱。好一幅大自然和谐美丽的画卷,这真是“鸟的天堂”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树一棵棵倒下了,天地间少了挺拔的身姿,乱砍滥伐呀;鸟儿一只只消失了,饭桌上多了美味佳肴,随意捕杀呀。想找鸟儿的影子,那成了稀罕事;想听鸟儿的鸣声,那也得运气好。

    我真希望鸟的天堂就在我们身边,希望周围的树木和鸟儿越来越多,希望我们的空气越来越好,让鸟的天堂越来越多,因为这个地球需要鸟的天堂,我们的生活需要小鸟的陪伴,希望人们不要砍伐树木、捕捉鸟儿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读后感(三)爬山虎的脚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爬山虎的脚》一文,真是太有意思了。“爬山虎”竟然是一种植物,而且还有脚。我真的太感谢叶圣陶爷爷了,他让我

    2了解到了一种这么神奇的植物!

    爬山虎的脚并不是真正的脚。它是爬山虎茎上伸出的六七根细丝,在接触到墙上的时候变成了小圆片,巴住了墙像脚一样一步一步的往上爬。爬山虎的脚真厉害,能爬到那么高的墙上!不仅如此,爬山虎的脚还很害羞呢。夏天的时候,绿叶一盖你就很难发现它。就像雷锋叔叔做好事不留姓名一样。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车票和钱丢了。

    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在身边,像雷锋叔叔一样的人有很多。有一天,我感冒发烧很厉害,早上起来迷迷糊糊吃点饭就上学了。正上课时,我忽然感觉一阵恶心,胃里的东西直往上涌。一时没忍住,“哇”的一声,我吐了。老师马上停止了讲课,同学们一下子围了上来,有的给我倒水,有的给我拍后背,有的帮我收拾桌面和地上的呕吐物,有的帮我擦衣服……事后,当我()满怀感激的向大家致谢时,他们却都直摆手说:“不是我,不是我……”多好的同学们,多好的雷锋叔叔,多好的爬山虎的脚啊!这种默默奉献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真可惜现在是冬天,否则我一定会去好好地看看它。妈妈说:“没关系,冬天的爬山虎有另一种美丽。要不,我知道一个地方领你去看看?”我高兴坏了,当天下午我们就去了。来到墙根下,我有点失望,灰灰的一片。当我用手去拉的时候,爬山虎的茎把我的手勒得生疼。

    3揉手时我在想:你的生命力也太强了,都干枯了还这么有力量!我呢……遇到点困难就退缩了,遇到点挫折就放弃了,惭愧呀!

    读了《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我收获很多。我决定今后要像爬山虎一样,做一个默默奉献、坚持到底的人,让我的学习和生活扎扎实实、永远向上!

    四年级读后感作文四年级读后感的作文四年级读后感200

    4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

    2、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挂图(或播放课件),说说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题谈话。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吗?是从哪里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绸”是翘舌音,“尚”是后鼻字,“麻烦”的“烦”读轻声。

    认清字形。“渠”是上下结构,“灌”是左右结构,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与“概”的区别。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三、课文释疑,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

    问题: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四次问答的内容。

    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

    (1)了解原因。

    (2)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

    (3)了解受害者。

    (4)了解漳河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4、引导学生探究。

    (1)从哪里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为什么?

    (3)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 篇8

    下面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课文,回忆一下,你还能背下来课文内容吗?(学生背诵)(课件出示14)

    二、精读小古文

    过渡:小古文大家已经读得背得很不错啦,那它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

    1.让我们先来看第一句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谁来读一读?(生读,注意节奏)

    这句话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小儿)(诸)(尝)

    这个词语提得真好,谁愿意来帮助他解决?

    (小儿:小伙伴)

    (诸:多)

    (尝:常常。)

    有一点想要提醒小朋友,尝一尝可不是常常的常,这儿有三种意思,你觉得是哪一种?为什么?

    (1)品尝(2)曾经(3)尝试

    (曾经)

    现在你能连起来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吗?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课件出示15)

    过渡:是呀,王戎那天和诸小儿玩了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用小古文说一说!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

    同桌说,指名说。

    捉迷藏、爬山、打陀螺、玩老鹰捉小鸡、捉蝴蝶、跳绳、抓蛐蛐儿、爬树……让我们一起读好第一句吧!

    2.过渡:正当小朋友们玩得欢天喜地的时候,他们又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16)

    请男生一起来读一读。

    师: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请小朋友小组合作来说一说。

    师:第一幅

    (小朋友们来到了路边,他们发现路边长着一棵茂密的李树。)

    师:这棵李树长在哪里?

    (路边。)

    你怎么知道的?道边李树。

    师:这就是李树,你看到了一棵怎样的李树?

    (高大)

    (李树上长着许多沉甸甸的李子,就快把树枝都压弯了。一个个李子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把树枝都压弯了,这就叫“多子折枝”。)

    大家能读好这句话了吗?

    出示小古文。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课件出示17)

    师:谁来说说第二幅?

    (小朋友们都爬到树上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这么做。)

    小古文是: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老师这儿也有一个李子,你瞧瞧。

    它什么样?你觉得它的味道怎么样呢?

    (诸小儿看着满树的李子,馋得直流口水。)

    师:诸小儿怎么做的?

    (竞走)

    师:竞走这个词语,我们在识字中已经学过,什么是竞走?(板书:诸儿:竞走取戎:唯戎不动)

    (课件出示18)

    在小古文里也出现过竞走这个词,在哪一课?龟兔竞走就是龟兔赛跑。所以竞走“争先恐后的跑过去拿”的意思。是大家都比赛着跑过去,谁也不让谁,老师送大家一个词,就是争先恐后(齐读)。

    (“唯”就是只有。)

    你能读出诸小儿的争先恐后,王戎的镇定吗?

    谁来说第三幅?

    (看到路边的李树结满了果子,诸小儿口水直流,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冲向李树,像猴子一样一下爬到树上摘果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课件出示19)

    诸小儿会会怎么问呢?

    (你怎么不摘李?)

    你傻啦,为什么不去?

    你怎么站在这儿不动?)

    人问之,“之”是谁?

    (“之”就是王戎。)

    谁来问一问?指名读。齐读。

    王戎什么反应呢,谁来说第四幅。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课件出示20)

    (王戎告诉小朋友如果李树长在路边而且长满树的话,那肯定是很苦的李子。)

    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

    那他是随便猜猜的吗?他怎么想的?

    (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

    说得真有道理,你和王戎一样会观察会思考。所以王戎说――(齐读)

    想想王戎说这句话的时候表情是怎样的?会做什么动作?做动作演

    师:李子究竟苦不苦?一开始诸小儿相信王戎的话了吗?

    (没有,摘了吃了,才相信的。

    生2:哇,果然很苦!)

    那就是“取之,信然”。你明白了吗?(板书:善观察勤思考)

    (李子果然是苦的,大家相信王戎说的话了,这就是信然。)

    这句话只有4个字,我们一起读一读。

    大家终于知道王戎说的是真的,学到这儿,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小朋友呢?

    (聪明,有自己的想法,不会别人做什么自己也做什么。)

    师小结,你的发言,老师看出你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你说的也很有道理,老师希望每节课都听到这样的发言。(课件出示21)

    3.写作方法

    作者不是直接写王戎的聪明,而是先写别的小孩“竞走取之”,再过写“唯戎不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这手法对表现王戎的聪明才智起到了什么作用?

    (对比)(反衬了王戎的聪明过人)

    联系实际讲对比:对比的手法看起来好像很深奥,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用。而且经常用。

    (课件出示22)

    生活中这样的对比还很多,以后注意在作文中也多运用。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从聪明过人的王戎身上,你能学到什么?遇到事情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推理,不盲目行动。(如果做到这样,你也可以像王戎那样聪明。)(课件出示23)

    三、合作朗读

    1.小古文理解了,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得更好了。请小朋友小组合作读读看。(课件出示24)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师:用各种方式读,还能读出趣味来呢!

    2.看来现在你们都是朗读高手了。

    四、总结提升

    师: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呢?你认为王戎聪明在哪里?

    生汇报。师总结。

    我们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弯路。(课件出示25)

    【四年级语文作文教案通用】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