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桃花源记教案4篇
  • 桃花源记教案

    发表时间:2023-11-03

    桃花源记教案4篇。

    以下是我整理好的信息:“桃花源记教案”。 教师每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的教学课件,因此认真规划教案和制作课件是每位教师每天必须做的事情。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情况和需求来制定。欢迎您阅读并参考!

    桃花源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屋舍俨然(yn)阡陌交通(qinm)

    黄发垂髫(tio)便要还家(yo)

    刘子骥(j)诣太守(y)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

    (一)导语:

    同学们,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骄阳似火的夏季。谁还记得我们那次春游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胜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桃花!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桃花开放的美景吧!(打出桃花图片)

    (打出伊拉克战争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一幅图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片提醒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东晋末期图片)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打出文章题目:桃花源记)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

    桃花源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一、导语: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陶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洁,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顺带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

    二、整体感知

    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

    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三、总结。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

    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大家觉得和谐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你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普遍比较满意,看来陶渊明向往的幸福生活我们已经享受到了。

    现在我们杭州提倡“和谐杭州,品质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桃花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和谐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求索吧。

    四、再次背诵全文,回味美丽的桃源生活!

    五、布置作业

    1、总结文中文言知识点

    2、完成课后思考题

    3、总结并抄写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六、教学后记

    文言文教学,学生首先要熟悉问年,在熟读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探究学习,这个过程就比较顺利而充实,并且充满乐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场讨论会的主持人,让学生做主角,本课堂的设置为第一课时,注重对作者思想的领悟,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也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学生心中困绕的“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的疑问。

    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研读文本比较细致,讨论和背书结合,充分理解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客观辨证的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领悟了作者的理想,也能多一份社会责任感,文言知识点的学习留待第二课时,这样就避免了一上课就识记知识点的枯燥。

    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发言没能作出恰当的点评。

    桃花源记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习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平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感知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品读语言,欣赏桃源之美;

    4、探究主旨,领悟丰富意蕴。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欣赏桃源之美。

    教学难点:

    探究主旨,领悟作者情怀。

    教学创意:

    本课教学以语言品析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语言的诗意之美、韵律之美和意境之美。同时,设计精巧的主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文章的主旨,领悟陶渊明美好的理想和情怀。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请同学们齐读屏幕上的一段话,说说“他”是谁。

    他从乱世红尘走来

    追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

    他向桃花深处山的那边走去

    将青山绿水男耕女织化作一首诗

    千年已过桃花依旧

    留给后人一个温暖而神秘的梦

    2.学生发言,交流陶渊明有关资料,老师适当补充。

    二、课前热身。

    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

    【出示课件】

    1、读准字音

    屋舍俨然()便舍船()阡陌交通()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邑人()诣太守()刘子骥()

    2、古今异义

    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指运输事业

    妻子古:妻子和儿女今:专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不管

    3、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从口入(舍弃)

    屋舍俨然(房子)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记)

    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随即,不久)

    三、感知课文

    1、概述故事内容【出示课件】。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2、学生回答,明确:文章讲述了一个打渔人发现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后再次寻访而不得的故事。

    四、品读课文

    (一)惊艳桃花林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

    【出示课件】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作者描写桃花林的句子整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请同学们画出节奏,自由诵读,读出韵律美。

    3、这是一片怎样的桃林?请同学们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桃林美景。

    示例:这是一片十分美丽的桃林。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4、看到这样一片美丽而又奇特的桃林渔人有什么感受?

    “忽逢”一词体现了渔人的惊喜之情。“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体现了渔人十分惊异,急切地想探寻桃花林的心理。

    5、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桃林之美和渔人之惊喜。

    “忽逢”要读出惊喜,速度稍快,“数百步”三字要强调着读,以体现桃林的范围之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要以二二的节奏断开,但前后之间要以语气贯连,读得似断实连,语速要稍慢,将一幅幅画面呈现出来,就像放电影一般,以体现渔人此刻的痴迷沉醉之情。

    (二)探访桃花源

    1、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桃花源景象的句子。

    【出示课件】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2、请学生结合课文,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桃花源是一个_____的地方,你看(听、闻)___________。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在朗读中品读课文,读出宁静祥和的氛围,读出和睦幸福的感觉,感受桃花源的环境优美、生活甜美、民风淳美、心灵的善美。

    4、小结:桃花源是一个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民主平等,和平安定,

    民风淳朴,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的战乱的理想世界。

    五、研读课文

    学生自主探究以下问题,深入理解文章是主旨。

    1、这样美好的桃花源在当时社会是否存在呢?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来回答。

    2、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桃花源呢?

    3、链接背景【出示课件】

    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公元376-396年)。期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结果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其三》)

    4、小结:作者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世外桃源的生活,不仅是陶渊明的追求,更是当时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世外桃源的美好生活也只能是一种空想罢了。

    六、延伸拓展

    1.桃花源是理想的世界,精神的家园。其实,桃花源离我们并不遥远,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你心中的桃花源是什么呢?

    2.学生思考后,交流发言

    七、课堂赠语

    桃花源是用心灵和精神酿造的一坛美酒,它是人们精神荒漠里的一滴甘露,给人们以心灵的慰藉。无论现代科技如何发展,无论在成功的路上走得多远,青山绿水、平和快乐、简单朴实的生活都是我们心中的桃花源。让我们心存美好,微笑向前!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桃花源记教案分享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也是离不开老师提前备好教案课件,就需要我们老师要认认真真对待。只有提前备好教案课件,这样课堂的教学效率才能有大的提升。你不是否正为教案课件而苦恼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桃花源记教案分享,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桃花源记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它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文章主要通过对桃花源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恬静淳朴的理想社会的虚拟性地描述,来表达作者及人民群众对和平安静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抗议和憎恨。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认识“世外桃源”的虚拟性;认识作者通过“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配乐课文朗读,辅以动画演示。

    2、师以《桃花源记》经百年苍桑而未衰的独特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础回顾。

    1、给学生3分钟重温

    2、出示检测内容,a古今异议、 b译句

    三、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

    2、了解故事的情节及线索。

    3、认识作者通过描述“桃花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带着这些学习目标,齐背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师激发学生对陶及写作背景的求知欲。

    2、出示陶渊明简介及写作背景。

    3、师延伸引导学生回忆陶寄寓同样思想的其它作品:《饮酒》、《归园田居》等,以加深学生对陶的思想及写作背景的了解。

    (完成目标1)

    五、自主活动:了解故事情节及线索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讨论并概括回答。

    2、师作积极性评价,并出示准确的情节概括(出示投影片)

    3、引导学生从情节概括中,梳理总结线索——渔人行踪。

    六、课文品析

    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从第一段中感受桃花林之奇美,体会故事开端所笼罩的神秘色彩,

    A忘路之远近——渔人已入迷离难辨之境

    B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能让渔人忘鱼而只见桃花。——奇

    C渔人甚异之——惊异

    2、自主活动:品读第二段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写桃花源内景色的句子是什么?

    (2)写桃花源人风貌的句子是什么?

    (3)作者在这一段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注:在学生回答完第1、2题后,师有感情地范读“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学生闭目体会,达到身临其境,从而使其自己总结第(3)题答案——安乐祥和。

    3、创新自主活动:拓开想象空间,以渔人身份丰满第三段,接受记者(老师)的采访(目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充分感知桃花源人的淳朴善良、热情好客)

    (1)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补充。

    (2)师将知识要点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采访语言”进行采访。

    A请问您在桃花源中都看到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B听说那些桃花源人也很健谈,你们都聊了些什么?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C在这样一个新天异地的桃花源中生活数日,你感觉那里的人与您生活的东晋有何不同?

    (3)师总结:从这一段中,我们看到了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桃花源人,可在那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这样一个安乐祥和的理想和社会真的会隐存于某一天地吗?

    4、自主活动:体会“世外桃源”的理想性、神秘感和虚拟性;从而理解作者于此当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1)、自读第3段,并结合第1段,体会其神秘色彩。

    (2)、小组之间讨论:“世外桃源”存在与否。

    (3)、文章对于“世外桃源”的描述表达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

    注:在发言中,只要能自圆其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应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情感上。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是,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我们一样可以!

    桃花源记教案 篇2

    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示例。

    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1、文言文记诵。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重点:

    理清叙述顺序,把握叙述线索,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难点: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名陶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伟大诗人。出身没落士族。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善文。41岁时,任彭泽县令,仅80余日,因政治难图,又不愿同流合污,便毅然辞官归里,一直过着躬耕隐居的生活。他特别爱菊,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著有《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这时陶渊明归隐田园已经十六年了。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土,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义熙元年(405),他仓促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作了最后决裂,长期隐居田园,躬耕僻野。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 教学设计示例》。)

    第1段,写渔人偶逢桃花林。

    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

    第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受到的热情款待。

    第4、5段写渔人出桃花源,太守寻而不得和刘子骥往而无果。

    从文章各段的叙述看,1、4、5段写略写,只是交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结果,与第2、3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突出故事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感。第2、3两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安乐自由的生活环境和热情淳朴的社会风尚。如详写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写了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和鸡犬之声,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详写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和与渔人的诚恳交谈,表现出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民情淳朴,是一个作者向往的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桃花源记教案 篇3

    1.看对联,猜人物。

    弃彭泽微官,松翠菊黄,琴书而外醉三斗;

    开田园诗派,韵真辞朴,千百年来第一人。

    2.看图片,猜作品。

    (1)忽逢桃花林,夹(jiá)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大家对课文已进行了预习,现在我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首先我们一起来正音。接着梳理文言知识。

    精彩的展示源于大家认真的预习,值得赞赏!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为我们解读文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我们一起来研读标题。归去来兮辞:归去,回去;来兮,语气助词;辞,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

    文章围绕“归去”写了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本节课我们就紧紧围绕“因、情、悟”三个字更深刻地解读陶渊明,感受他的隐逸情怀。

    过渡语: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陶渊明在少年时就有“大济苍生”之志,踏入仕途大可实现他年轻时的理想,但此时的陶渊明为何要辞官归乡呢请大家听录音,从第一段中画出陶渊明归隐原因的句子

    所以,陶渊明弃官而去了。归去后的他又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呢我们来研读第四段。谁想将陶渊明的感悟读给大家(找一生读),请其余同学跟随朗读,画出陶渊明归去之悟的句子。

    过渡语:是啊,人生短暂,岂可受官场羁绊一生不如归隐田园,放飞心情、顺随心意,寻求自由之乐吧。陶渊明的田园生活,自由之乐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研读二三段。请大家默读二三段,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赏析。

    2.用优美的语言阐释所选语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和画面;

    3.以“之乐”的形式概括大意,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怀。

    时间3分钟,前面同学说过的句子不再说,但可补充。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赏析:看到自己简陋的老屋,就高兴地奔跑。虽贫尤喜,41岁的诗人如同孩子一样天真。因为他奔向的不只是老屋,更是自由。

    “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这里乃自己隐士生活的象征。故荒芜的不只是昔日常踏的小径,还有自由不受束缚的内心。

    松菊乃高洁的象征。犹存的不只是傲然荒径的松树和菊花,更是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本性。

    3.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赏析:饮酒开怀,斜视庭柯大有“休将凡心愁俗世,且放闲眼看庭花”之感。

    倚窗寄傲,陋室易安。精神上的富足与物质生活的清贫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看重的是自己傲岸的情怀而非物质上的富足。这也正是他“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追求的真实体现。(室中之乐)

    4.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赏析:园中日日散步,其乐无穷。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真是随意与轻松同在,闲适与自由共存啊。(园中之乐)

    5.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赏析:出则无心,归则有意。不就是陶渊明无心出仕,有意辞官的真实写照吗(园中之乐)

    感谢大家精彩的发言,通过抵家之乐、居室之乐,庭院之乐我们感受到了陶渊明的居家之乐。我将大家的集体智慧付诸于课件,请看大屏幕:

    但这还不足以满足诗人追求自由之乐的梦想,于是他走出家门,奔向田园。畅游于田园之中的陶渊明,又有哪些乐趣呢我们来品读第三段。

    赏析:悦耳的知心话,真实的农家田园生活,衬出他消除官场忧愁,自然恬淡的心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人情之乐。

    2.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出游之乐)

    赏析:驾车乘舟,水道幽深,山路崎岖,都让人兴致盎然。

    赏析:欣欣向荣的树木,缓缓流淌的泉水,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都让人倍受鼓舞。

    小结:田园中的陶渊明感受到了人情之乐,农事之乐,和出游之乐。

    通过刚才的赏析,我们看到了一个“闲适自由、自安自乐”的陶渊明。然而,现实中的诗人真的如此快乐吗

    穿过东篱的栏栅,他认清斗米中的污浊;

    身世卑微,怀才不遇,受人羁绊是他现实生活的真实映照。

    黑暗现实的无奈苦闷,凸显了他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高尚节操;

    理想抱负的难以实施,坚定了他淡泊明志,纵情山水的无悔追求;

    山水自然的明净安逸,给予了他忘怀得失,乐天安命的人生真悟。

    故在文章最后他发出了“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人生感悟。此时的陶渊明获得了真正的精神之乐。

    学习了本辞,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陶渊明,请用“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的句式说说你心中的陶渊明。

    明确:

    陶渊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于尘世之外;

    你是一株隐逸的菊,绽放于东篱之下;

    请以“归隐是对人生的逃避还是热爱”为话题谈谈自己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

    教学反思: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焦作市优质课比赛。本次比赛,我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抒情散文,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辞赋,在教学设计上着实让我为难。本文该作为一篇文言文来讲,还是作为一首诗歌来上课文的定性问题,关系到整个教学的设计。若是古文教学难免要注重于基本常识,若是诗歌,则对字词不过于强求而侧重于感情的赏析与学生的感悟。最初设计,面面俱到,将重点放在内容和感情上,在理解内容的过程中梳理文言知识,结果以失败告终。散乱无味,重点不突出是第一次试讲留给听课老师的印象。于是在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和语文组其他同仁的指导和建议下大改教学思路,确定字词以课堂检测的形式来处理,教学重点则根据课文线索“归去之因、归去之情、归去之悟”大胆取舍,舍“因”去“悟”留“情”。在经历了三次改稿五次试讲之后,于5月9日下午走上了市优质课的讲台。

    然而,课堂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走下讲台之时,便是遗憾之始。遗憾对文本挖掘太浅,遗憾课堂诵读太少,遗憾与学生距离太远,遗憾自己自信不足……掩卷沉思,反思如下:

    从抽到题目的那刻起,茫然便一直伴随着我。在备课的一个星期里,赵老师曾多次提醒我“静下心来研读文本,要先有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再去理清思路,设计教学。”但回头思考,自己做得并不到位。第一次试讲时的全盘否定,第二次试讲时的不够投入,第三次试讲时太过随意的课堂语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我乱了分寸。使得原本就不擅长讲古文诗歌的我,更觉诗歌古文之深不可测,难以驾驭。于是大改教学思路,精心锤炼语言,回头反思,似乎本末倒置了。因为在初次试讲被_之后我更侧重于教学环节和教学语言的斟酌,忽视了对文本的挖掘。于是在引导学生通过景语体会作者情感处理“归去之情”这个教学重点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在教学设计上既然以诗定位,就应以朗读感知为中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让学生读的充分,是学诗的根本,读好了,字词便不是问题,情感也不再是难题。通过诵读让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章语言,进而探究归去之因、归去之悟及作者情感,这本是水到渠成之事,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却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诵读。虽然也有诵读环节,但读的太少,读的不够,故在“归去之悟”这个环节中学生回答稍显吃力。这样就给听课教师造成“课堂设计不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印象。其实,在教学设计中之所以将“归去之悟”放在“归去之因”之后,一是因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设想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难度不大,应该能很容易找出答案。二是想要突出“归去之情”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赏析“情”的过程中由田园之乐上升到精神之乐,进而感受“悟”,因此我采用了“由果溯因”法。

    但由于在课堂上让学生读的太少,致使他们对内容理解不够,导致了教学过程的不够流畅。

    党老师一语“《归去来兮辞》教学中,执教老师始终没有走近学生,使老师没有了亲和力与学生产生了距离”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认为自己不算是没有亲和力的老师,为何会在市优质课上与学生产生距离失去亲和力反思原因,距离是由于缺乏大赛经验导致紧张、不够自信造成的!故而忽略了走进学生,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使得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文章挖掘不深,把握不到位。所以,我认为深入挖掘文本,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看法是讲好一节课的决定性因素。

    虽有遗憾,但也收获颇丰。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认识到了语文老师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深入挖掘文本,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精炼简洁的课堂语言是上好一节课的亮点,将亲和力融入课堂能使一节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而非“被灌”。

    经历这次优质课,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感谢赵保珍老师,王军芳老师对整个教学设计的指导和建议,感谢她们节节不落,认真仔细的听评,感谢她们对我教学语言的锤炼。感谢张军红老师,焦丹丹老师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对导学案及课件的修改。感谢姬琰囡老师在我8号下午去见学生时给我的勇气和帮助,感谢所有语文组老师对我的鼓励!可以说,我的成绩是语文组共同努力的结果。

    优质课结束了,但我的成长才刚刚开始。成绩只是一时,成功也只是一事,而成长才是一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自己在语文教学的成长而奋斗!

    桃花源记教案 篇4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一、导入课文,教给“钥匙”。

    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于是就终于“喧宾夺主”了。

    《桃花源记》描写的桃花源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些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描写,实则是对丑恶黑暗现实社会的憎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些又是对虚伪,狡诈、勾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

    《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和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的种种情景。这样一波三折,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读《桃花源记》你会发现其构思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其情节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其语言用词精到,生动可感,耐人寻味。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想《桃花源记》,它会使你“喜→疑→惊→迷”;评《桃花源记》,你会被“记”中所表现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叹服。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来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魅力。

    二、阅读“提示”,了解常识。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引领,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自读,落实字词。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4、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巩固迁移。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据这段文字,充分发挥想象,以“奇遇”为题,作一番场景描写(300-400字)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品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

    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

    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

    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

    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2、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

    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4、比较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

    5、“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

    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A、又往前走,要找到那边树林。

    B、再往前走,想走到树林的边缘地带。

    C、又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D、又往前走,想找到那树林的最远的地方。

    A、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及乡邻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B、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子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C、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女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境地。

    D、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与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①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发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在《桃花源记》中与此类似的句子是 。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练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①、上面语段出自 (朝代) (作者)写的《 》,由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 。

    ②、写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

    答:

    ③、请写出描写桃花源内景物的句子。

    “垂髫”指 。

    ⑤、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9、《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①、如果请你根据上述语段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公司写一篇广告词,并配一段风光录像,你怎么设计呢?

    ③、翻译下列句子。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

    ④、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花源人见了渔人“大惊”,说明桃花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1、① zhng zhuó ② tiáo yāo ③ shuài jiàn

    3、① 沿着 ② 觉得奇异 ③ 尽 ④ 同“邀”、邀请 ⑤ 原来 ⑥ 计划

    4、A、舍:动词、舍弃/ 名词、房屋 B、志:动词、做标志/名词、标志。

    C、悠闲、安详的样子 D、高兴、愉快地……

    7、填空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① 东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世外桃源 ②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借、老人、小孩 ⑤缘(沿着) 交通(交错相通) 鲜美(鲜艳美丽) 属(类)

    9、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10、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农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学生更不可盲目的离家出走,去寻找这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案 篇5

    1、朗读、背诵课文,积累词汇。

    2、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1、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识记生字词:

    豁(huò)然开朗俨(yǎn)然阡(qiān)陌垂髫(tiáo)

    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5、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明确: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1、初步背诵课文。

    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

    〖教学内容〗

    了解思想内容,理解故事寓意。

    ⑴要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鲜──鲜嫩”、“美──美丽”、“交──交错”等等;

    ⑵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及一词多义的现象。

    对着,“眈眈相向”

    2、思考下列问题:

    ⑴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⑶思考一下,下列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得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二、理解研读(引导学生提问题来研究,或教师提出思考题,分小组讨论。)

    1、“乃不只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明确:“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出桃源人对外面改朝换代的时世感到吃惊。渔人向桃源人介绍了自秦朝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因世间社会**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叹惋。)

    2、文章最后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确: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3、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文章所表现的社会理想?

    (明确: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幻想。)

    4、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

    1、摘抄成语。

    2、背诵并默写全文在家庭作业本上。

    3、预习《短文两篇》。

    桃花源记教案 篇6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1、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2、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一、导入课文,教给“钥匙”

    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于是就终于“喧宾夺主”了。

    《桃花源记》描写的桃花源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些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描写,实则是对丑恶黑暗现实社会的憎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些又是对虚伪,狡诈、勾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

    《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和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的种种情景。这样一波三折,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读《桃花源记》你会发现其构思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其情节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其语言用词精到,生动可感,耐人寻味。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想《桃花源记》,它会使你“喜→疑→惊→迷”;评《桃花源记》,你会被“记”中所表现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叹服。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来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魅力。

    1、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2、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3、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要求:

    ⑴ 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⑵ 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⑹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⑺ 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1、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2、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③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1、,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据这段文字,充分发挥想象,以“奇遇”为题,作一番场景描写(300~400字)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⑴ 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⑵ “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⑴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⑵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⑵ 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

    ⑶ 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

    ⑷ 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

    ⑸ 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

    ⑹ 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

    ⑺ 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桃花源记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体会作者透过描述“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1.(欣赏图片)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引出“世外桃源”)“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包含着一个神奇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是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完美的地方。之后,人们便利用“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比喻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理想境界,此刻也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这篇课文是怎样具体描绘桃花源完美境界的作者为什么创设这么一个理想的完美境界呢此刻,让我们一齐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2.板书《桃花源记》,齐读课题。《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生先说,师后补充)。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最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述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写作背景。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构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完美生活的愿望。

    (1)范读课文,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等)、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要求学生认真听清,仔细记。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朗读要求:①字音要读准。②句读要分明。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3)指名读,学生或老师进行点评。

    (1)文章以为线索,以为顺序,从桃花源,到桃花源,再到桃花源(或桃源——桃源——桃源——桃源——

    桃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

    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访问——离开(或发现——进入——作客——辞别——再寻)(意思对即可)。

    (2)请用简单的语言讲讲这个故事,并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

    1.结合注释了解文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质疑。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

    3.课文翻译,讲述桃源故事。

    这节课学到此刻,相信大家都有收获,请你将本课所采摘的知识之果与大家分享吧!

    1.回忆上节课所学资料,如作者、字词句的意思和用法、线索、顺序、故事资料等方面。

    第一段:故事开端,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渔人是在偶然的状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他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完美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那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第二、三段:故事的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作者的这些描述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作者写这个理想的社会有什么用意

    (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这个理想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

    成了鲜明比较。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

    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5.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何“不复出”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6、村人“皆叹惋”,是为什么当渔人要离开时,桃源人为何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因桃源不易被外人发现,加之桃源人“不复出”“与外人间隔”,故为世上的**黑暗、秦朝以后

    的朝代变化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这一句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第四、五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1.渔人既然“处处志之”,但“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不矛盾,这样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这不仅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美丽的世外桃源。)

    (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1.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线索清楚,重点明确,详略分明。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述,而对“忽逢桃花林”和归来得寻“遂迷”“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清晰简略。

    2.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表此刻: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⑥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⑦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

    (言之有理即可,如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对完美未来的追求,是一种完美愿望的寄托。)

    桃花源记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俨然衣着阡陌鬓要邑诣骥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桃花源记教案 篇9

    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421年),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 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2、识记生字词:

    豁(hu)然开朗 俨(yǎn)然 阡(qiān)陌 垂髫(tiáo)

    1、朗读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

    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朱熹语)

    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2、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3、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4、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通文意。

    5、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明确: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1、初步背诵课文。

    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

    桃花源记教案 篇10

    本文文字较为简易,且故事性较强,可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对于难懂的字词,教师稍作点拨即可。同时,要加强诵读练习,积累文中的成语及有价值的词汇,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另外,要让学生多收集资料,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教学中不妨运用视听及多媒体技术,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

    [教学目的]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4、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难点:理解陶渊明笔下的这个扑朔迷离的桃源胜景的目的,正确评价“桃源式”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有一群人在秦朝时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候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1.展示学生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归纳总结。)

    多媒体显示:

    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习情况。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1.课件展示[显示课题],配乐朗读。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复述。)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1、请学生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为业:靠谋生。缘:沿。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诧异。穷:穷尽。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平旷:平坦开阔。属:类。 悉:全。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所从来:从哪儿来。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 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延:请。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如此:像这样。 遣:派。欣然:高兴地。

    (教师可适当给学生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多媒体显示:

    ①古今异义词: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寻:寻找 (寻向所志) 不久 (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 标记(寻向所志)

    3、请学生找出难译的语句讨论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学生合作完成全文通译(老师分任务到小组,再由小组上自由分配任务到个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1.初步背诵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

    [展示课件图片欣赏](云南风景名胜:文山文笔塔、丘北普者黑、富宁驼娘江、砚山裕仙湖、广南八宝田及世外桃源、麻栗坡老山、)欣赏完这一幅幅优美的图片,无不让人心生向往。

    [展示课件]有一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

    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今天让我们一起再访桃花源。

    (积极引导,充分评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勤读诗文的好习惯。)听了这位同学的精彩朗读,更增添了我们对桃花源的无比向往之情,也许同学们还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呢!

    三、时空连线。[多媒体显示]

    [各位同学,我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今天我把远离我们1400多年曾到访桃源的渔人和桃源村里人请到了我们的课堂,现在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上台,也许我们有许多的问题等着他们来解答,现在请大家开怀畅“问”吧!] 众人为采访者,另指名二人为受访者(村里人,渔人).将课文内容展现出来。(准备好渔人、村长的服装、道具及回答同学们的问题的答案) 学前预设:

    渔人你是怎么进入桃花源的?桃花源的景色怎么样?里面的人生活习惯与我们有什么不同? 村里人你好,你们桃花源里有最高统治者吗?你们村民之间会有邻里不和打架斗殴偷窃的情况发生吗?你们为什么热情接待了渔人,又不让他告诉别的人? 好,感谢两位先生为我们作耐心细致的解答。[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利用刚学过的口语交际“访谈”,让学生分别担任采访者和受访者(村里人,渔人),通过一问一答,来熟悉课文内容,这样避免了单调繁琐的串讲课文。]

    四、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多媒体显示]

    1.桃花源美在何处?请以“这里 美,你看 。”为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例:这里屋舍美,你看房屋整整齐齐。) 学前预设:略

    总结: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2.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3.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桃花源幸福表现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检查了上节课翻译落实的情况,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了解,从整体上把握了全文内容。)

    1.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2.有人说陶渊明的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本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引导他们去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学情预估:

    问题一:

    1.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生l:我认为不可能存在。因为当时政治黑暗,兵祸连绵,民不聊生,是个十分黑暗的社会,“桃花源”是由于作者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厌倦而虚构出的如仙境般的地方,它反映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2:我认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社会动荡不安,官僚阶级贪腐,人民受着压迫,不会有这样的地方存在。并且后来渔人因失约而找不到桃花源的情节也暗示了这一点。

    生3:我认为有可能存在,即使现在还有人迹罕至的地方,何况在一千年之前呢?

    生4:我认为有可能存在,因为东晋虽然是个纷乱之世,不过,在这战乱频发的乱世之中,人们向往和平,肯定会有人带领心地善良的人,来到这与世无争的桃源绝境。冥冥之中,命运只让热爱这美丽且愿意保护这美丽地方的人来到这儿,享受美好生活。

    问题二:

    2、有人说陶渊明的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生l:我认为陶渊明写《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表现。在当时黑暗的社会,有人就心甘情愿地沉沦下去,有人则努力地去争取美好的生活,而陶渊明正是这后一种人的一个代表。他的《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大家都努力争取美好的生活。

    生2:我认为陶渊明创造这样一个桃花源,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渔人、太守和刘子骥最终都未找到桃花源的情节,暗示了桃花源的可望不可即,也体现了他的消极心态。

    生3:我认为陶渊明是消极逃避现实的。因为在这乱世之中,作者的心已疲倦,厌烦了这混乱之世。想找到那样一个世外桃源,躲人桃源之中。

    生4:我认为陶渊明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要不然他不会将桃花源写得那么美好,宛若仙境。这说明他心中还是向往美好生活的。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贪腐,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沽身自好,安贫乐道。他憧憬着那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不必去追求陶渊明笔下那可望不可及的桃花源因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涌现了许多不是桃花园却胜似桃园的人间仙境,不信请看:

    [展示课件图片欣赏]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关注社会,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创造更多更美的桃源。

    《我心中的桃花源》字数不限。

    桃花源记教案十一篇


    教案课件是教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因此,老师每天都必须按照质量和时间完成教案课件的编写。教案是推动学校鲜活更新的有效方式,但是,优质的教案课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呢?如果你对此话题感兴趣,小编建议你可以涉猎一下“桃花源记教案”,此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自理!

    桃花源记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2.读准下列字音: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桃花源记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教给“钥匙”。

    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于是就终于“喧宾夺主”了。

    《桃花源记》描写的桃花源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些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描写,实则是对丑恶黑暗现实社会的憎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些又是对虚伪,狡诈、勾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

    《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和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的种种情景。这样一波三折,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读《桃花源记》你会发现其构思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其情节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其语言用词精到,生动可感,耐人寻味。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想《桃花源记》,它会使你“喜→疑→惊→迷”;评《桃花源记》,你会被“记”中所表现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叹服。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来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魅力。

    二、阅读“提示”,了解常识。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引领,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自读,落实字词。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乃不知有汉:竟:乃大惊: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 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 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 黄发垂髫: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 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 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4.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巩固迁移。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据这段文字,充分发挥想象,以“奇遇”为题,作一番场景描写(300-400字)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品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见“练习设计”)

    《桃花源记》练习设计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给带点的字注音

    ①往来种作( ) 男女衣着( )

    ②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③率妻子邑人( ) 遂与外人间隔( )

    ④此中人语云( ) 诣太守,说如此( )

    2、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

    ①.交通(古义 今义 )

    ②.妻子(古义 今义 )

    ③.绝境(古义 今义 )

    ④.如此(古义 今义 )

    ⑤.无论(古义 今义 )

    ⑥.鲜美(古义 今义 )

    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缘溪行( ) ②渔人甚异之( )

    ③欲穷其林( ) ④便要还家( )

    ⑤便扶向路( ) ⑥欣然规往( )

    4、比较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

    A、便舍船,从口入(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B、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C、见渔人,乃大惊(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D、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E、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5、“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

    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A.豁然开朗( ) B.屋舍俨然( )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D.欣然前往( )

    二、阅读课文回答

    6、将下列句子的正确释文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

    A.又往前走,要找到那边树林。

    B.再往前走,想走到树林的边缘地带。

    C.又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D.又往前走,想找到那树林的最远的地方。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A、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及乡邻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B.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子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C.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女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境地。

    D.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与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7、填空

    ①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发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在《桃花源记》中与此类似的句子是 。

    ②表现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练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①.上面语段出自 (朝代) (作者)写的《 》,由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 。

    ②.写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

    答:

    ③.请写出描写桃花源内景物的句子。

    答:

    ④、“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手法是 “黄发”指

    “垂髫”指 。

    ⑤、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缘溪行( ) ②阡陌交通( )

    ③芳草鲜美( )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9、《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①.如果请你根据上述语段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公司写一篇广告词,并配一段风光录像,你怎么设计呢?

    ②.体会加点词的意思,选出相同的一组( )

    A.初极狭,才通人 B 欲穷其林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欲与天公试比高

    C、便舍船,从口人 D 渔人甚异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或异二者之为

    ③.翻译下列句子。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

    ④.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⑤.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花源人见了渔人“大惊”,说明桃花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① zhng zhuó ② tiáo yāo ③ shuài jiàn

    ④ yǔ yì

    2、①、古今: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②、古今:妻子、儿女 今义:妻子

    ③、古今: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④、古今;像这样 今义:这样

    ⑤.古今:不用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⑥ 古今: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好

    3、① 沿着 ② 觉得奇异 ③ 尽 ④ 同“邀”、邀请 ⑤ 原来 ⑥ 计划

    4、A、舍:动词、舍弃/ 名词、房屋 B、志:动词、做标志/名词、标志。

    C、乃:副词、就/副词、竟然 D、寻:动词、寻找/副词、不久

    E、为:动词、作为/介词、对

    5、A.开阔、敞亮的样子 B、整齐的样子

    C.悠闲、安详的样子 D.高兴、愉快地……

    二、阅读回答:

    6、① C 、 ② D、

    7、填空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① 东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世外桃源 ②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借、老人、小孩 ⑤缘(沿着) 交通(交错相通) 鲜美(鲜艳美丽) 属(类)

    9、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10、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农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学生更不可盲目的离家出走,去寻找这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桃花源记教案(篇4)

    《桃花源记》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美文,居单元之首,是重点篇目,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

    《桃花源记》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还是要帮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于是,我把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解决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这里我要讲的是第二课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品读美文”,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几点:

    (1)理清文章结构。

    (2)品味文章的美点。

    (3)品评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这样设定:

    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时教法如下: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这也是课堂是否能高效的关键。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3、合作探究法 特别是合作探究法,运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体现“高效课堂”。

    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这一课时的导入就设计为:检查上节课作业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这样学生在找线索的同时,就把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以及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情形,贯串了起来。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你知道它美在何处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为这篇文章寻找美点。学生比较容易找出桃花林很美,桃花源中的环境很美的句子。这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桃花源中的人美。“咸来问讯”,“皆出酒食”,“各复延至其家”热情,好客,慷慨,这不都能体现桃花源中的人美吗?接下来继续引导学生从情节的曲折是一种美,语言的流畅也是一种美,叙事的简明也是一种美。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去欣赏文章的美,不要拘限于文章的语言,人物的行为。

    2、接下来让找出表现桃花源人心情的句子。哪个字是重点?

    此处我设计一个情境:让一个学生扮成记者,穿越到晋朝,来到桃花源,进行采访,以“你快乐吗?”采访桃花源中不同身份的人,老人,小孩子,妇女等,让他们学出他们的快乐。然后再采访一下渔人,让渔人说出他在桃花源外的痛苦,与桃花源中的人的快乐形成对比。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当时的社会的黑暗。

    3、读过此文,同学们肯定觉得其中有很多神奇之处吧?那你觉得奇在何处呢?引导学生找出景物之奇,山洞之奇,桃花源中的人之奇,故事的结局之奇。

    为什么“处处志之”,又“不复得路”呢?这就为下面的环节作了引子。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有批判地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为此我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桃花源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

    题意在引导学生明确桃花源胜境只是虚构的,是作者的理想。

    用多媒体展示桃花源人生活图片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图,形成对比,让学生知道,虚构的桃花源再美,也美不过我们现在人的生活,应辨证地看待桃花源的美,并了解当今社会不是桃源胜境,却胜似桃源胜境。以此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这节课,我们品味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景,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如今的中国与东晋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有人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是消极避世,你怎样评价?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板书应直观,简洁明白,能体现了文章的主要脉络。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桃花源记教案(篇5)

    1.读准下列字音,理解并运用文中成语。

    2.学习议论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1.学习写读书摘记,积累成语。

    2.练习运用记叙、议论两种表达方式。

    1.学习课文,了解并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美、行为美。

    难点 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议论文中议论与记叙的关系。

    教时安排 本课共分 2 课时。

    1.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指作者通过事实 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一般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分论点。分论点是补充或证明论点的。

    注意:当开始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以下是判断论点的几个基本方法:

    ①分清论点与论题,依据论题找论点 ;

    ②抓住重点段及关键语句,从中找论点;

    ③借助论据找论点;

    ④注意论点的语言形式,表述论点的句子应该是表示明确判断的完整句子。

    道理论据:(1)包括:经过实践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公认事理。

    例证法的作用:举了什么例子,真实、典型地论证了什么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② 对比论证法: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论据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法的作用:从正反两个方面,突出地证明了什么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③引证法:用科学原理、定律和公认的谚语、格言等证明中心论点。

    引证法的作用:引用了什么,权威、可信地证明了什么论点,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

    理解要点: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议论文的语言往往 概括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

    ④如果删去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⑤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

    分析思路:主要是语句中的词语的'语序,词语的语序的排列是一个什么过程,符合人们认识的规律,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逻辑性。

    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加拿大人)

    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写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得到答案了。(板书题目)本文是毛泽东同志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写的,写于1939年12月21日。

    二、白求恩简介:

    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

    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整体感知

    2.本文赞扬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3.本文除了赞扬白求恩的精神,还有什么目的?(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4.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说说这篇文章的结构。

    1.议论文中的“叙事”与记叙文中的“叙事”的区别:

    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证明论点而提出的事实根据,“叙”需要简明概括,是为议论服务的。主要谈你对这件事的认识,谈这件事所反映的问题,帮助别人认识这件事的意义,明白其中的道理。

    记叙文中则是以“叙”为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文的主要特征,其主要目的是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可写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本文主要是赞扬白求恩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虽是议论文,但文中也有记叙的成分。下面我们以第一段为例,分析夹叙夹议写法的作用。

    (1)学生朗读第一段,划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并归纳段意。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段意: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并号召向他学习。

    (2)什么是国际主义?国际主义与共产主义是什么关系?

    文中列宁的话。这在议论文中是道理论据,国际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一种表现。

    (3)开头两句在表达方式上是记叙还是议论?写了哪些内容?

    记叙。介绍了国籍、身份、年龄,来到中国的目的、经历。

    (4)这几句记叙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去掉这几句,白求恩的精神没有了事实依据。

    (5)白求恩的事迹非常感人,应该详细地叙述他为中国的抗战所做的事,不应仅用一句话概括,对吗?

    不对。本文的写作目的是悼念白求恩、赞扬白求恩,不是记叙白求恩的事迹,如果详写,文章的写作目的就变了。另外,白求恩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不必详写。

    (6)既然不用详写,那么“五十多岁”、“不远万里”这些词句应去掉,对吗?“殉职”是什么意思?

    不对。突出年龄、里程更能表现白求恩精神的可贵。

    (7)让学生分析其他三段中的叙议情况,然后讨论夹叙夹议的好处。

    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又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

    1.本文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论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朗读第二、三段课文,划出对比的语句,完成课后练习的表格,并讨论对比的作用。

    表格(略)。对比作用:首先通过正反对比,白求恩的高贵品质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难能可贵;其次,通过对比显示出了我们有些同志与白求恩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更加有力地证明了学习白求恩的必要性。

    2.第二、三段中运用了不少成语,请找出来,解释其意思,议论运用成语有何好处?

    解释(略)。好处:成语言简意赅,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汉语的成语非常丰富,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当注意积累并能准确地运用。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些成语做成读书摘记。

    1.找学生朗读本段,然后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第一层(前四句)叙述与白求恩同志的交往。

    第二层(后四句)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

    2.朗读第一层,体会在叙述中表达了毛泽东同志什么样的感情?

    “只”表达了遗憾之情。“仅”表达了歉疚和痛惜的心情。又用沉痛的语气直抒自己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悲痛心情,语言朴实,感情真挚。朗读应体现作者的感情,语气要平缓,略带沉重。

    3.第二层论述学习白求恩精神的意义,为什么单提“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4.作者在结尾用了什么句式来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意义?从哪些方面高度评价了白求恩?

    排比句式。“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兴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5.朗读体会运用排比句式的好处。

    这五个句子言之有序,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如赞美诗一般,以此收束全文,铿锵有力,既热情赞美了共产主义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们学习的热情。朗读时五个句子语气要越来越高昂,显示出激情。学生反复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

    三、讨论:

    今天我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应当如何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本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运用对比的手法,既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崇高品质,又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语言朴实、准确、精练,感情真挚感人,极有号召力。

    作业设计 1.作读书摘记,摘抄对你有启发的句子。

    课后纪要 第一课时了,解议论文三要素,通过成语接龙打破课堂沉闷气氛。重点是比较议论文中的“叙”与记叙文中的“叙”的不同;第二课时,结合课文分析,深入挖掘白求恩的精神,并掌握议论文的构思和行文,即三要素。

    桃花源记教案(篇6)

    2、全班感情朗读;

    A.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准确朗读流利,无错读,有充分感情。

    B.声音洪亮整齐,咬字基本准确,个别误读,有感情。

    C.声音较洪亮,不够整齐,误读,感情平淡。

    D.声音较小,不够整齐,误读,错读,没有感情。

    五、播放《日》朗读flash:

    1、小组讨论: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2、请你将巴金对“日”的情感进行延续,自由选择《日》中任意一段(句),进行扩写或续写,也可仿照其进行创写。(学生完成后将所写语段读出,师生共评)

    六、播放《月》朗读flash:

    1、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2、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交流写月的古诗文,进行整理归类。

    (1)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2)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3)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桃花源记教案(篇7)

    一、教学分析

    《大纲》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1、教材内容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文编在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桃花源记》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难点

    由于初二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的有限,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

    (1)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美境,品味优美语言,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2)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篇课文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文意理解相对简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定位为“美文美教”,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特点确立的。)

    能力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积累迁移,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这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

    4、讲课前准备

    学生:①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把疑难之处勾画出来。②查找作者资料。

    教师(我):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过程分析(结合多媒体)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赏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美文美教。我的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教师导:诵读感知 —— 分步品读 —— 积累迁移

    学生学:感受“美”—— 欣赏“美 —— 创造“美”

    具体操作如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想象的起点。这一环节我先口述桃花源的故事,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具体步骤是:

    ① 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至可以吟唱。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此时,我再用幻灯片把一些易读错的字(如阡陌、语云、郡下、诣、骥、邑人)投影出来,供学生参考。

    ③ 小组内互评,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3、分步品读,理解、欣赏文章精妙的意境之美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自然美、社会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细读课文,赏析桃源之美,引导学生从我选择的三个画面或者自选画面进行思考。

    选取 “桃源美”、“桃源乐”、“桃源奇”三个画面,分别用三个句式“这里的……美,你看……”、“桃源乐,乐在……”、“桃源奇,竟然……”来品味语言的优美、简练及桃源生活的美好。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情节、课文结构、课文情感、课文语言进行美析训练并有一定的梯度。给能力一般的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给能力较好的学生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恬淡优美

    4、质疑探究,评说桃源情结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创设问题:陶渊明在这篇文章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此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三、教法分析

    1.朗读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花源社会。

    3.自主合作探究法: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诸多问题,如“桃源”是否存在?你如何评价世外桃源?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来完成通过讨论探究,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

    4.多媒体教学法:直观形象又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

    四、评价分析

    1、归纳与总结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文章的认识已从开始的感知形象过渡到理性的认识。此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谈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也可以谈学习方法等等。然后我再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肯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文的学习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印象,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作出下一环节的设计。

    2、作业布置

    根据上一归纳与总结环节,我了解到学生学习本文还存在的问题。如对个别文言字词读法、解释把握还不是很准确,对文中一些句式还存在疑惑及语言概括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步骤:

    (1)堂上作业:全班一起来完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

    此步骤是让学生对本文来一个系统的复习,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强与巩固。

    (2)课后作业: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把学生对桃源美的感受延伸至课外,开阔视野,同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桃花源记教案(篇8)

    一、教材说明

    (一)、教材位置及单元目标: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依照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桃花源记》、短文两篇(包括《陋室铭》及《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有《望岳》、《春望》和《石壕吏》)。至于本单元的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二)、本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剪裁功夫,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背诵全文并体会作者所提出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见上述目标2、3、4

    所需课时:

    三课时

    所需媒体:

    幻灯片6张、光碟一张、录音带一盒及多媒体课件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

    桃花源记教案(篇9)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语文第上册第五单元《桃花源记》。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课文,在教学中,我们应巩固学生的文言常识和学法,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往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来学习这篇文言课文。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同时这篇文章自身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同时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位。基于以上条件,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美文美教”,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知识目标:熟读成诵并背诵课文。

    技能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情感目标:了解“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丽、神奇和幸福。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说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通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查找出作者及写作本文的有关资料。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本课作为文言文课程学习的重点科目,因此我准备采用三个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自主合作探究法:本课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通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导入。ppt页面中呈现出桃花背景(图1),并播放歌曲《梦入桃花源》,要求学生思考歌曲中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画面。歌曲停止后请同学们交换心得,同学们回答的可能有不同,但最终会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理想世界,世外桃源等等,如此便可引出本课,同时教师书写下板书(桃花源记),同时ppt背景(图2)变化为本课标题。

    (二)作者介绍,对诗人初步了解

    在这里我会对本课作者进行初步介绍(图3),但并不会过多的去探讨时代背景。因为一味的向学生说明时代背景就会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本课中的探讨的部分不断的去往时代背景上联想,我希望的是借助文章的彻底学习让学生们因为文章而去探索作者所处的时代,从而更加感受在动荡时期中力求的生活,更珍惜现在的日子。

    (三)配乐朗读,促进理解

    这一环节的出发点是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鉴赏,以鉴赏促陶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不过由于本课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在字词理解上也会存在部分偏差,所以我首先会和学生一起梳理字词(图四),让同学们借助工具书来进行查询,培养解决事情的能力。接下来我会播放名师名家的朗诵,让同学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

    (四)作品理解,文本翻译(图五)

    在文言文学习中,作品的翻译是很重要的,由于八年级的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精神,这里我准备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的方法,将同学们分组,共同完成翻译内容,若其中有组内不能完成的翻译,之后有班级共同完成,老师点拨,在整个实现的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帮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在每一段的翻译内容完成后,我会问学生这段内容中你发现了什么?并和学生一起探讨,最后给予结论(图六)。

    (五)赏读课文、品说桃源之美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句式“桃源之美,美在……”,“桃源之乐,乐在……”“桃源之奇,奇在……”引导学生从“美”“乐”“奇”三个方面走入文本,品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描绘。

    由于学生是个灵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无拘无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文,写一段描绘桃源之美的文字。经过预习,课堂上学生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优美的画面。在互相倾听中,他们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赏读中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隽永。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总体感知

    在对文章的认真学习后,我会再让同学们回过头来想想作者究竟是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下才能写出如此的作品,我们最后再来和学生探究一下所处的时代背景(图七)。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图八)。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同时最后也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桃花源记的视频,设下问题这样美丽的桃花源,你希不希望能够居住在哪里呢?一辩论赛形式展开。

    四、说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教案(篇10)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逐步讲解,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教师范读、演讲法等。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义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重点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1.本文的线索是吃的东西,这一点较不常见,对此应稍作分析。2。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其原因何在?教学突破    对学生情感的教育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可通过演讲,引导学生自己明白体会。

    教师准备    查阅资料,掌握作者情况及作品背景。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从文题入手,创建情景,导入课文  1.讲述让自己悔恨的往事,进入新课学习2.分析课文第l、2自然段    2.朗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研读l、2自然段3.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思考相关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

    心结进行开导。

    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 1.低头沉思,回忆往事。

    事,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3.听教师讲述,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

    对本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

    样的事呢?

    板书课题。

    1.让学生齐读课文第l、2自然段。

    的悔?

    起到了什么作用?

    抽学生回答,总结。

    以点评。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

    心中,是作者无法解开的心结。

    5.用“俯拾皆是”和“唾手可得”造句。

    三、让学生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明了文章线索(约    分钟)

    1.请学生默读课文。

    一下,作者这篇怀念母亲的文章是围 1.默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

    来。

    5.抽学生朗读相关语句。

    会让他想起母亲呢?

    组织学生讨论。

    7.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加以总结。

    面,红的高粱饼。

    4.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关心吃的东西。第二,除了。黄的’

    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

    会,成人时又无法报答,内心悲凉。

    本课熟悉了课文内容,明确了文章线索,对第l、2自然段进行了分析,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

    1.阅读理解3、4自然段    1.阅读3、4自然段,对作者家境和母亲形象有初步认识

    2.分析阅读5-8自然段     2.阅读5-8自然段,初步感受母亲对自己的关爱

    3.重点研读9-11自然段    3.研读相关部分,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

    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抽多名学生回答,并总结。

    生活的艰辛深深地印人读者脑海。

    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

    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1.让学生细读5~8段,掌握其内容。

    和红的,作者家平常都吃些什么呢?

    或黄的,有哪几种途径可以得到呢?

    书设计)。

    4.让学生齐读第7段,注意读出感情。

    这种效果呢? 1.细读第5-8段。

    牛草也可得到一点黄的。    ’

    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三、重点研读9一ll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母子情深(约    分钟)

    界”。

    2.抽一个学生朗读第10自然段。

    次读来都让人有一种辛酸的痛。

    不深刻,等到知道报答时却已不能, 1.听教师朗读,感受其感情基调。

    2充满感情地朗读第10自然段。

    己的爱。

    这里面包含了作者多少无奈啊!

    言中所蕴含的深情。

    生进行情感教育。

    报答父母、长辈的关爱。

    1.疑难字词练习(见随堂练习设计)。

    2.指导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1.掌握相关知识。

    这节课主要按段落顺序对课文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使学生对文中质朴语言所蕴含的复杂情感有了深入体会,明白了文章之所以动人应在于情而非文。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认识到父母及长辈对自己的关爱,懂得思索探寻与他们相处的最佳模式,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空悲切。

    永久的悔季羡林母亲:

    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毕生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一辈子都没有笑过    日日夜夜盼着自己的儿子回来,直到去逝

    一般的纪念性的文章都会围绕被怀念的对象展开,但本文语言平实,对母亲的描写着墨极少,只有一处行为描写和一处语言描写,却同样能触人心弦,让人潸然泪下,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可让学生课外模仿作文。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他非常懒,总爱去邻居家憎饭吃。    l(2)年少的他懵懵懂懂,做了很多错事,其中有二件让他至今后悔不已。(3)那个工作对他来说垂手可得。    (4)他拿出一个馒头,扳了一块给我。个性练习设计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母亲不知有多少个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请随意想像一个片断(如村边眺望、临终思念等)对母亲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1.文中有许多成语,让学生把握运用,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可以从理清文章线索人手。

    3.本文写得极其朴实,没有对母亲作过多的描写,只一块月饼和一句话语,就将母爱展露无遗,看不出任何修饰的痕迹。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自然真实的情感流露才会出最好的文章。此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一个重点,可通过演讲

    桃花源记教案(篇11)

    (一 )说教材的地位、作用 (幻灯片2)

    《桃花源记》是初中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与志趣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体裁不同,有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

    教学目的: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幻灯片3)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积累文言词语对照课文注解独立完成课文翻译

    诵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幻灯片4)

    培养并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欣赏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课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欣赏、探究

    (二)、说教法 (幻灯片5)

    1、主要运用诵读、启发、读书指导及欣赏、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

    3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

    4、文中的一些探讨性题目,可运用探究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

    (三)说学法(幻灯片6)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习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

    (四)、说教学程序 (幻灯片7)

    根据教学内容及语文学习的规律,安排导入——朗读感知——理清全文思路——文章赏析、研读——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1、导入并题解(幻灯片8、9、10)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自从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

    叫两、三个学生书写课题

    析: 源 、 园

    “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不要书写错了。

    2、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幻灯片11、12、13)

    学生齐读,掌握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复述故事并口头疏通文意

    3、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幻灯片14、15)

    一学生读,读后点评

    4、赏析及探究问题(幻灯片16、17、18、19、20、21、)

    听录音朗诵感受桃花源的美的意境

    让同学到文中寻找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并说说是什么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情美

    展开想象与联想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桃源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风尚。

    如:这里的______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物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中国大山名川,风景美,生活美,人情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

    探究桃源人举家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的原因?

    由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要求:朗读是应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战乱连年的年代,优美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结合前面的写作背景分析)

    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作者写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

    (同学可通过读课文最后两段来了解)

    暗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故事?

    5、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幻灯片22)

    师小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

    作业背诵全文

    6、知识拓展延伸(幻灯片23)

    抽一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明天

    7、最后让同学随着音乐朗读课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8、下课

    说课板书

    景色美 战乱

    生活美 没有 压迫

    人情美 剥削

    注:时间安排:导入及题解(4分钟),整体感知课文、复述故事、口头翻译等(12分钟),赏析文章及探究问题等(22分钟),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及作业(7分钟)

    桃花源记教案系列


    下文将为您介绍关于桃花源记教案的详细信息,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您收藏。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编写好的教案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桃花源记教案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课程标准人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课文。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这类文体。因此学生对文言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学法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教师应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这一课在本册中也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教师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力引导学生对古代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了解,更增加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从而做到文道统一,这也是教材设计本课的意图所在。

    2.课文内容: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脸炙人口的佳作,大家所熟悉的成语一一世外桃源,无人问津,皆出自于此,诗人所描绘的“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更是那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的人民所追求与幻想的。文章中的理想桃源是虚构的,但它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本文能一直为人所传诵的重要原因。

    3.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并背诵一些篇目。根据这些要求,再联系当今素质教育在语文教改中的体现以及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①能顺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②疏通词句,积累文言词汇。

    ③根据书上对挑花美景的描写,结合平时学习的描写方法,说(写)一段话。

    由于是八年级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古文的基础又薄,从而对文言文的认知基础及理解迁徒能力较差,所以我确定①②为重点目标,第③为难点目标。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知识面窄,没有预习的习惯,但是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较易接受,从而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而八年级这个班比起其他班来,在这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从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容易因此出现冷场的场面,对于这一点,教师应满怀激情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从而取得预期目的。

    三、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是又“贵在得法”。无论任何方法的使用都应面对学生在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运用,不能死搬公式,从而不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不利于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实施。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制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点拨质疑法:这是我采用的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点拨,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讨论,从而避免过多过杂的讲解。

    2.讲读法:包括词汇、解说,课文讲解,朗读训练,简述大意,背诵等。

    3.电化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使用录音机、投影仪,直观形象而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c

    (二)学法:

    1.朗读法,古文重在多读,读顺畅,读出节奏,读出语感,这样更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易背诵。

    2.讨论法:通过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3.读写结合法:课文结束前,让学生根据书中对桃花的描绘,训练学生迁移能力,通过写或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花。从而训练学生多角度描写事物。

    四、教学程序:

    在整个教学中,应以优化课堂过程为指导,贯穿素质教育,结合我区语文读写结合训练,着重于“双基”落实,充分体现“四个意识”。

    (一)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一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

    1?请一位学生解释一下,“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其他同学听。

    2?教师鼓励性评价后,顺势让其说出出处,由此引入课题。

    (二)解题

    这一步骤主要是帮助学生识别题目中“源”以便不要说写成“园”。然后了解作家生平,及本课的出处,为下面学习本课打下基础,具体设计如下:

    1、板书标题:桃花源记,教师强调一下“源”与“园”区别,引起学生重视。

    2?学生看注解①,简单了解一下作家的基本情况,知道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言,学生可作适当勾划,以便今后利于复习。

    (三)朗读课文

    古文应该突出多读,教师应把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上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指导。

    1?听录音,学生的注意正音、节奏感,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要求:

    ①节奏合理,读出对社感。②语句流畅,发音正确。

    (四)疏通课文词句,积累文言词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觉地学习,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教师也不能盲目乐观,应尽可能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让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同时,注意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为此设计如下:

    1.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2?勾划难点,互相讨论,或向老师提问。(如有学生提问,下面的步骤可简化些。如无,则就显得重要了。

    3.教师提示(放投影片)。

    4.学生按记叙文六要素,简述课文c

    (五)学生朗读并背诵第一段。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起反馈矫正作用,另一方面是为过渡到下一个目标作准备。

    1。学生朗读。

    2.学生背诵第一段。

    (六)听说训练

    通过对第一段桃花美景的描写,让学生明确此段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学写(说)一段话。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读写结合。让学生有迁移能力,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我设计如下:

    1。选两则材料,用投影仪显示出来,教师分析其描写方法。

    2.学生根据上面的提示学写(说)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1、展示几副图画,让学生联想到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并让学生谈谈心中的世外桃源。

    2、介绍陶渊明及时代背景,自然导人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2、商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疏通文意:学生提出的疑惑的字词、释义,师生共同解决。

    4、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2、用简洁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课文结构。

    3、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桃花源的印象。

    四、访谈练习

    设置情境,利用“时空在线”专访节目深化理解,研读课文。假设教师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对村民现场采访。

    采访问题:

    1、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2、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你们想出去吗?(渔人说是晋朝。想出去,因为外面世界很精彩;不想出去,因为外面兵荒马乱。)

    3、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真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4、你们为什么不让渔人向外人介绍桃花源呢?(不希望外人打扰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

    5、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6、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五,品位研读、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2、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桃花源记教案 篇3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文章的主题。

    预习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 导入新课:

    1, 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 板书课题: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东晋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 检查预习:

    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集体订正

    三, 明确本课的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习1-2节的词语。

    四, 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 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 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五。

    五, 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 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

    3, 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一,(1)发现桃花源。

    二,(2—3)进入桃花源。

    三,(4—5)离而复寻桃花源。

    六, 学生齐诵1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明确词语:

    缘:沿着。夹岸:两。落英:落花。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复,再一次。穷:尽头。

    2,找学生概括第一节的内容:

    明确:交代人物,时间,及沿途的美好景色。

    3,教师问:

    (1) 怎样设计情节,使桃花源蒙上一层神秘色彩的?

    学生讨论。

    总结: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景色优美。

    (2) 文章这样设计开头有什么作用?

    讨论总结:

    吸引读者,令人心驰神往。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作铺垫。

    4, 背诵第一节。

    七, 学生齐读第二节,对照注释口译课文。

    1, 明确词语:

    仿佛:看得不真切。若,好象。才,仅仅。旷:空阔,宽阔。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悉。全,都。

    强调:豁然开朗,阡陌,交通(词的古今义),往来种作,黄花垂髫(修辞格)

    2, 找学生概括地二节内容(讨论)

    总结;概括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平,安宁,生活幸福,勤劳。

    3, 学生思考:

    作者塑造这样的生活环境有什么意图。

    疏导:阅读注释(1),联系课文的主题。

    总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4, 齐背第二节。

    八.总结第一课时:

    线索,层次,1-2节的内容及词语。

    附:1,板书设计:

    缘溪性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

    发现桃花源:环境优美:芳草鲜美环境安宁和平:土地平旷,鸡犬相闻。

    落英缤纷屋舍俨然。

    色彩神秘:忘路远近生活幸福:良田,美池,怡然自乐。

    忽逢。勤劳善良:往来种作

    吸引人羡慕人

    2,作者:(365―427)东晋文学家、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曾为江州祭酒、镇江参军,后任彭泽令。因不满当时官员的腐败而去职,归隐田园,至死不仕。其诗以《归去来兮辞》、《饮酒》、《桃花源诗》、《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为代表,今存《陶渊明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讨论课文3-4节;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新课:

    1, 找学生试背课文1-2节。

    教师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

    重要词语:豁然开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花垂髫,……

    基本内容:发现---进入-----(神秘----环境优美……)

    2, 集体订正。

    二,明确本课学习内容:

    讨论课文3—5节;总结全文。

    三,找学生朗诵第三节或集体朗诵。

    1, 找学生口译第三节。(集体订正:注意文中的成分省略)

    2, 明确词语:

    乃:竟然。具:完全,全部。(通假字)邀:邀请(通假字)咸:都。讯:消息。云:讲,说。妻子,绝境(古今义)焉:从这里。无论(古今义)叹惋:惊叹。余人:剩下的人。辞:告别。语云(读音)足:值得。

    强调:词的古今义,通假字等古汉语知识。

    3, 概括第三节内容:(学生讨论)

    总结:

    (1):自续身世:自云……

    (2):热情待客:便邀还家,设酒杀鸡……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3):告戒送客:不足……。

    4, 讨论:

    (1):根据上面的内容,概括一下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环境?

    (2):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渔人会告诉桃花源中的人那些事情?

    (3):听后渔人的讲述,桃花源中的人叹惋表明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将自己的情况告诉外人?

    疏导:注意课文的主题,及文章的注释一。

    总结:

    (1)生活淳朴,热情好客,对人感情真挚……。

    (2)朝代更迭,世事变迁,生活艰难……。

    (3)厌恶战乱,对外人的同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自食其力和平安宁生活的追求。不愿意与外人交往。(与下文作铺垫)

    明确:

    作者塑造的桃花源的美好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成了对比,表现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否定,对美好生活的饿憧憬。

    5, 齐读第三节。

    四,齐读第四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

    既出:已经(照应上文)。扶:顺着,沿。向:原来的,旧的。志:作记号。(名词作动词),及:到。诣:晋见,拜见。遣:派。

    2, 概括内容:

    再找桃花源不得而迷路。

    3, 讨论: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五,齐读最后一节,并口译:

    1, 明确词语;规:计划。寻:顷刻,不久。遂:就。津:渡口。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六,学生齐读4—5节。

    七:总结全文,讨论:

    1, 归纳主题:

    描绘了……景色及……生活风尚,表现了作者……理想。

    2, 讨论课后思考题一:

    集体订正:

    八:完成课后练习(略)。

    附:

    1, 板书设计:

    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

    自叙身世:自云……。

    热情好客:便邀还家……。

    告戒送客:不足……。

    感动人急死人想死人。

    2, 练习: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这段文字选自《》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著名的诗人。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虚构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后来人们用成语“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理想生活中的安乐而环境幽静的饿世界。

    2,解释加横线的词:

    要:()咸( ) 云()

    具()语()为()

    3,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古义:()今义:()

    绝境:古义:()今义:()

    无论:古义:()今义:()

    4, 在文中括号内填进省略的词语。

    5, 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

    ————————————————————————————————————

    ——————————————————————————————————。

    6, 回答下列问题:

    (1) 文中那些文字表明村中人在见渔人之前没见过任何人?

    ————————————————————————————————————。

    (2) 为什么会“叹惋”?

    —————————————————————————————————————————。

    (3) 为什么要求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不违。

    桃花源记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 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 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本节课需用两课时。具体的教法有:

    1、平等交流法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

    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3、交流合作法。

    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4、“时空连线”

    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又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读读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然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渊明,并板书课题及作者。并简介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

    (二)、确定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旧知和经验,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商议本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达成一致后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合作学文: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将实在不能解决的读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大家一起解决。

    5、随机抽查学生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5、让学生起来复述本文所讲述的故事。以检查学生对目标2的完成情况。

    第三步、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完成教学目标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师问: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 生:美,我没想去。师:那好。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正气,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正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第四步、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出?

    总结:照应开头;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

    ( 渔人不守信用的惩罚……)

    2, 思考:到底有没有“桃花源”?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若有若无,再一次抹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更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

    ○3、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4、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第五步、拓展延伸:

    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第六步、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词语:

    要:( ) 咸( ) 云( )

    具( )语( ) 为( )

    2、 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四)布置作业:

    课下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作。

    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最球,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1、初读课文,朗读指导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

    3、三读课文,“时空连线”,深化理解

    4、四读课文,品位研读 、 主题探究

    桃花源记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教给“钥匙”

    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课文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于是就终于“喧宾夺主”了。

    《桃花源记》课文描写的桃花源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些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描写,实则是对丑恶黑暗现实社会的憎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些又是对虚伪,狡诈、勾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

    《桃花源记》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

    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和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的种种情景。这样一波三折,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读《桃花源记》你会发现其构思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其情节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其语言用词精到,生动可感,耐人寻味。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想《桃花源记》,它会使你“喜→疑→惊→迷”;评《桃花源记》,你会被“记”中所表现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叹服。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来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魅力。

    二、阅读“提示”,了解常识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引领,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

    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

    (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自读,落实字词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

    五、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4、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巩固迁移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据这段文字,充分发挥想象,以“奇遇”为题,作一番场景描写(300-400字)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

    进访桃花源(第2、3段):

    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

    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桃花源记教案汇总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但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不过在写时,需要充分展现教学过程的每个知识点。你有没有关于教案课件撰写方面的苦恼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桃花源记教案汇总”,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桃花源记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1.作者简介:

    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

    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

    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

    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

    的影响。

    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2导语 :

    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l・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 优化设计。

    (四)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去的经过。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教案 篇2

    1.重要实词:

    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2.重要虚词:

    其(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3.多词一义:

    4.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 :不足挂齿”)间隔(古义:隔绝;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异(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舍: 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离开。)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中: ①中无杂树(“中间”)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 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 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补足音节,无意义) ④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éi,介词,对,向)

    向: 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对着)得: ①便得一山(得到,引申为看见) ②得其船(得到,引申为找到)闻: 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穷: ①欲穷其林(形容词做动词,走到···尽头) ②穷冬烈风(深)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贫穷)

    属: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②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③属(zhǔ)引凄异(连续) ④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其 (1)欲穷其林:这(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代自己

    7. 通假字“要”通“邀”,邀请。“具”通“俱”,完全,详尽。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风景优美)

    3.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曲折、隐蔽、幽深)

    4.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桃花源记教案 篇3

    1、正确认识和评价陶渊明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把握文意,复述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文言现象并进行归类,积累文言词语。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熟读课文,口译课文。

    2、教师准备检查练习,打印出来,以备使用。

    1、检查字词的理解。

    2、朗读、复述课文。

    大家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没有?那我们来猜测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猜:世外,人世外;桃源,美好的地方。合起来就是人世外的美好的地方。这个桃源在哪呢?它就在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笔下。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的文字,去看看这桃源。

    其他同学进行读音、停顿指正。然后齐读。

    2、学生再读课文,准备复述课文。

    ⑵故事情节要完整(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生动些。例,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学生再读课文,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从课外中找依据:

    1、你觉得桃花源是个怎样的社会(或者有怎样的特点)?

    2、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这个社会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之。

    3、既然是虚构的,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你觉得原因何在?

    4、文章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明确:

    1、宁静、祥和的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中往来种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没有压迫、剥削,人人自食其力,自得其乐。[俨然的古今异义。黄发垂髫的修辞方法]

    2、虚构的。

    (⑴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⑵及出,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⑶桃花源中的宁静、祥和,没有剥削、压迫的生活,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的。)[妻子、绝境、无论三个词古今异义。志的一词多义。]

    3、⑴文中的环境描写非常美,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⑵那里的人美。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⑶那里的社会安宁,人民幸福。例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⑷从全文结构来看,渔人是个起线索作用的人物。全文的内容,都是通过渔人的所见所闻来叙述的。⑸作者所表现的那种社会理想,是人们所向往的。

    4、追求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大家其乐融融的过日子。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看,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通过描写“桃花源”的宁静、祥和,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在当时的的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完全是空想。但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至少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愿望。

    通过大家刚才的分析,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虽然是作者虚构和想象出来的一个理想环境,但这种想象所表达的向往毕竟是美好的,反映了当时人民憎恨战乱、渴望和平,渴望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课外阅读陶渊明的其他诗文,谈谈你对陶渊明的看法。

    1、归纳整理文中的词法、句法现象。

    2、注意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的变化。

    3、一词多义现象: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化的世界。

    在那里,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

    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

    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渔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桃花源记教案 篇4

    一、探究桃源之“奇”

    故事确有传奇色彩,因此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仔细默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描写让你产生“奇”的感受?

    1。自主探究。

    2。合作探究。

    3。交流展示。在学生展示中,教师相机点拨、纠正、穿插、强化重点词句的积累。

    (1)入源经过奇。奇在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如此美景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奇在——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

    (2)桃源中人奇。“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

    (3)桃源消失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奇在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更浓了。

    二、感受桃源之“美”

    1。请再次默读课文,思考桃花源吸引你的是什么呢?从文中找出答案然后展开丰富的想象,口头描绘桃源的环境美。

    (用一个问题将全文内容串连起来,引发学生思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到个性解读过程中,并加强了古文朗读的`份量,可谓一举多得。)

    然后对照这些地方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由读——展示读——竞赛读——齐读),让学生读出文字的美感,读出对桃花源的向往之情。

    2。桃源的美,不仅表现在环境,更表现在人们之间的关系上。请先认真读一读第三节,然后把它改写成一组具体生动的人物对话。

    先由同桌之间表演,然后指两名学生到讲台上表演。师生共评。

    水墨动画以其画面的优美、动听的音乐、人物形象的诙谐对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能够理解动画中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通过动画加深了课堂的趣味性,也让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进入桃花源的历程,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有些东西用言语表达时总感到比较苍白。借助多媒体则可以让学生在情感的河流中徜徉。

    先齐读一遍课文。然后进行以下活动,活动分两组进行:

    1。如果让你对桃源百姓说一段话,你会怎样说?

    2。如果让你以小记者的身份对陶渊明进行采访,你会问哪些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先拟出采访提纲。

    (说明:活动一的目的是,通过学生与文中人物的直接对话,深化对桃源社会实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把课文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活动二的目的是,促使学生深层次探究本文的写法。对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组织其他学生回答:你觉得陶渊明会怎样回答?譬如:

    ——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渔人的复寻而迷失?

    (1)假如可以选择,你是愿意生活在我们今天的社会还是桃花源里?请谈谈你的理由

    (说明: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桃花源里生活的理解,并征对现实生活来谈谈感受。老师引领学生将现代社会生活和桃花源里的生活状态作对比。学生可能会谈到很多的理由。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引领学生理智地看待我们今天的生活。并学会生活。)

    (2)老师下课结束时出示自己写的《桃花源记》的读后感(此活动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写读后感)

    读后感呈示:《桃花源记》让我们感受到了桃花源的宁静祥和之美。千百年来,“桃花源”已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衍化成为一种“桃源情结”。桃花源里人们那种鲜活的生命状态,简单而幸福的生命状态,一定让你羡慕不已,老师也有很多的感悟,在感受到这些简单而充满幸福的生命状态的时候,我们注意到,这些鲜活的生命状态只存在于陶渊明的“社会理想”中,或者说只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梦境。读着这些充满灵性的文字,我们隐隐感到作家的一种深深的忧虑之情。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也有一种深深的忧虑之情。因为人性中最为本色美好的东西,最简单而朴素的向往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悄悄流失。在今天这个日渐忙碌和功利的世界里,我们周围有着太多疲于奔命而日渐憔悴的面容。有着因太多对物质的渴望而堕落的灵魂。甚至包括我自己。沈从文先生在散文《桃源与沅州》中曾这样写道:“全中国的读书人,大概从唐朝以来,命运中注定了应该读一篇《桃花源记》,因此把桃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

    感谢陶渊明,他那超脱的人生韵味,那洒落的生命境界,在于他为后人确立了一种新的理想人格。是他让我们看到滚滚红尘中还可以有这样的一种生活。还可以有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委任自然,任真自适。而这样的生命状态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有的,只是我们在行走的路上不小心给弄丢了。

    站在来路和去路的现实人生路口,我们是不是该不断地回望来路。去捡拾那些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生命中的美好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幸福起来。

    桃花源记教案 篇5

    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弄懂并积累“来、谏、樽、觞、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积累下面的词语和名句--口腹自役、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在1600多年前,二位中国的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的社会,那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社会--桃花源。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贵族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大济苍生”的壮志,可是黑暗的现实把他的理想击得粉碎。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为明心志,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散文首推《桃花源记》,本文则是辞中名篇,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充满了诗意,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本文分“序”和“辞”两节,“辞”是一种与“赋”相近的文体名称。“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他对当时现实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视功名利禄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运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归去来兮”就是“归去”的意思,“来”、“兮”都是语助辞。

    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一般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意:(1)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也应作六字句读。(2)“归去来兮”“已矣乎”当一句读,适当延长读末句时间。(3)四字句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4)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教师范读--自由朗读--提名朗读(正音;注意语气、语调及语顿)--集体朗读--自由朗读

    1、一读--正字音。一字一词地读,凭借注释,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2、二读--断句读。

    本文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四字句以2、2顿读,如“乃瞻/横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六字句以1、2、1、2顿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量的七字句也按三拍读,如:既自/以心/为形役。个别的五字句也同样,如: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还有一些三字句四字句则都当整句来读,末字适当地延长时间。

    读出语调--升调、降调;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读出语气--疑问、反问、感叹和陈述语气;读出语速--快、中、慢;朗朗上口的音乐美,主要源自于骈偶的运用。

    B、找出对偶对比句(可以涉及整句、骈体文),引导学生初步背诵这些零散句子。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讲究背诵,否则,就是死记硬背了。

    C、找出本文双声词、叠韵词、叠字,双声如“惆怅”“崎岖”,叠韵如“盘桓”“窈窕”,叠字如“遥遥”“飘飘”“欣欣”“涓涓”。(对比《荷塘月色》)

    4、四读--表情朗读,读出抑扬、轻重、缓急。朗读时节奏要整齐,音韵要铿锵,要读得悦耳动听甚至动心。如:

    第一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豪迈,因为作者释放了所有做官的闷气,大呼一声“回去吧”

    第二段的“归去来兮,”要读得愉悦而平静,因为它承上启下,承上,归家很高兴;启下,作者心里很轻松

    第三段“已矣乎!”有些无奈。

    另外还要五读六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

    1、反复诵读课文,试着背诵;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这里的“心为形役”中的“心”和“役”,显然不能单纯理解为“心意”和“形体”,应该深入理解为“心”是“志趣人格”,“形”是作者“出仕为官”的这种行为。

    第一段,申述“归去来兮”的缘由。开头一句,开门见山地喊出久郁心中之志。--“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俨然抒发一口闷气,顿觉自在坦荡、轻松畅快。反问,表明其志已决,不容持疑、犹豫。接下来,说明归隐的原因。两个:一是田园荒芜,二是心为形役(真正原因)。“心为形役”,为衣食所迫而出来做官,既如此,那就没有什么惆怅悲伤的了。表明其心情很轻松。过去的事情无法追悔,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自我掌握的。违心的官场日子即将结束,未来的顺心的生活即将开始,那就按照自我的意志遂心遂意地生活下去。过去是“迷途”,昨日是“非”,那么今天的抉择就是“是”,是正确的。迷途未远,悔悟与庆幸之情溢于言表!

    明确:

    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想象归家路途的轻快与归家后的情状。分三层。

    写归心似箭。以行动、心理表现的。前二句: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而心情的愉快也尽显其中。这在阅读时需要注意。后二句:问征夫,暗自计程;恨熹微,嫌天亮太迟。更写出作者急盼归家之情。

    写入家门时的热闹场面,满是浓郁的亲情和欢跃的气氛。作者的急迫,在到家时完全变成孩子般的欢呼与雀跃--“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是一派狂喜之态。然后写家人相迎、幽雅环境。“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人主仆共同欢迎主人归来。“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可以想像举家欢宴,主人开怀畅饮的情状。其中“松菊犹存”有喻义,松菊喻作者高洁的品格,喻坚韧芬芳之节操仍在。(可以补充岁寒三友)

    写归家以后闲适有趣的田园生活。饮酒赏树,扶杖游览,自得其乐。再接下来由居室转到庭园及高处、远处,这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从字面流露出来,可以想象,他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环顾,时而远望,白云行走,飞鸟投林,都摄入他的眼帘。“出岫之云”“倦飞之鸟”,既写自然景物,又写诗人出仕与归隐。(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做官本是无心,官场确使他厌倦。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言孤傲坚贞之志。

    “归去来兮”“息交以绝游”,作者再一次表明自己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也是其隐士情怀之三。

    指定小组朗读此段。

    明确:

    (1)、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悦亲戚之情话;

    (2)、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乐琴书以消忧;

    (3)、与乡邻交往之乐--告余春及,有事西畴;

    (4)、巾车孤舟出游之乐--窈窕寻壑,崎岖经丘。

    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之四。

    第三段,想象定居下来后农村生活的乐趣。第一句与文章首句呼应。再表要与世相忘,谢绝交游--主要是与世俗官场的人谢绝交往,并非所有人,点出与官场格格不入是归隐的原因。然后补充上段再写自由自在的生活:谈心、弹琴、读书、躬耕田地、徜徉山水,无不是乐事。末二句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暂短的感伤,由春来万物复苏,感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同时想到人生的短暂与匆促。此段是转承段。从上文的路上、居室、庭院,延展到郊野与山溪,更广阔地描绘了一个和美、充满生机的隐居世界。最后一段的议论与抒怀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

    魏晋焦虑人生苦短的文人中,陶潜是最为焦灼的一个,在第三段结尾处两句--“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见端倪,在第4段中又有何表现

    齐读本段。

    讨论: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

    第四段,抒发对人生宇宙的的感想。作者感到活在人世的时间没有多久了,既然如此,何必不随心所欲地生活,何必不伸张心志、何必不自由自在,何必考虑那么多的生死、为生死惴惴不安呢高官厚禄不是我所求的,寻访仙境也不是可以如愿的。作者所向往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在良辰美景独自出游,亲身参加农事劳动,在高岗上高声放歌,在清流旁纵情赋诗。最后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结束全文,随着生命的自然变化一直到死,乐天安命还有什么疑虑呢!这是作者所得出的人生结论与处世哲学。文章最后是上升到哲理高度,卒章显志。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④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⑤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⑥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⑦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⑧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2、延伸阅读:阅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回答“序”后的问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①,诸侯以惠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逐见用于小邑。于是**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②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③,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已岁十一月也。

    注释:

    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③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即去祭祀。

    A.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等到过一些日子,便产生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

    C.饥冻虽切,违己交病:饥寒虽然来得急迫,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到痛苦。

    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就盼望遇上丰年,便辞官归乡。

    ⑷下列选项是对本文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有酒可饮”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原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也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3、背诵课文,完成课堂练习。

    桃花源记教案 篇6

    1.《大纲》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桃花源记》是试用修订本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散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初一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的有限,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1.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般的社会,和平恬静,怡然自乐。它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因此,我把本节课设计为赏析课,以“美”为突破口,开展教学,突出重点。

    2.为突破难点,我设计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启发学生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弄清“桃源”是“世外”的,而不是现实的。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CAI)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才能。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花源社会。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其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学生学:感受“美”—— 欣赏“美 —— 创造“美”

    好奇心是想象的`起点。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口述桃花源的故事,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具体步骤是:

    ① 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至可以吟唱。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此时,教师用幻灯片把一些易读错的字(如阡陌、语云、郡下、诣、骥、邑人)投影出来,供学生参考。

    ③ 小组内互评,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环节分两步进行:

    这一环节的设计以“桃源美景”为核心,让学生入情入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绘声绘色,进行创造性的描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首先让学生个别朗读课文第一、二段,启发其他学生思考:渔人在河两岸以及从山口进入桃花源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并要求学生找出写景的句子。接着,我在屏幕上投影出桃源风景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然后让学生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景点用下列句式进行描绘。

    教师注意对描述中词句理解不正确的地方,予以指正,鼓励有创造性的描述。我也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听了大家的描绘,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图,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通过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二)引导学生体会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画卷——社会美。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理解桃源的社会美,才能真正理解本文的主旨。因此我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理解“世外桃源”的内在美—社会美,深化学生的美感,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具体的做法是:

    先启发学生思考:“桃花源除了景美,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美?”学生回答之后,在屏幕上投影幻灯片,让学生以渔人或村人的身份讲述这里生活的美。目的是让学生入情入境,去发现“美”,创造“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学生讲述之后,进一步追问:这里的统治者是谁?衙门在哪里?这地方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桃源中人乐不思蜀?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这里没有战乱,没有阶级,没有纷争,没有忧伤,处处恬静,人们过着怡然自乐的生活,是一幅幸福、快乐的美妙生活画卷。此时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利用这一点让学生把全文再诵读一遍,使学生加深对桃源“美境”的体验。在学生还陶醉在环境幽美、其乐融融的桃源胜景时,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这是教学的难点,主要通过启发思考和学生自己的讨论来突破,同时使用多媒体幻灯片辅助教学,提供背景资料。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内涵,通过想象诱导学生的发散思维,从中得出有规律的认识,即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具体的做法是: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第四、五段,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我提供的背景,联系历史知识思考,并分组讨论:这么美的地方它存在吗?你有什么根据?如果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虚构呢?此时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思路、表达等方面点拨。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理想的启迪和熏陶,启发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陶渊明的理想社会能实现吗?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文章的认识已从开始的感知形象过渡到理性的认识。此时由学生自我总结已是水到渠成,因此我通过问题的形式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谈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也可以谈学习方法等等。

    在学生正感受到“收获”的满足感时,我让学生在以下的三件事中作出选择,把“收获”变为创造。这三件事是:

    ② 用你的笔画出你心目中的桃花源。画好之后,如果学生愿意,就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③ 制作知识积累卡: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词句,也可以把本节课的心得体会、学习的方法写出来。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把心中想象的“世外桃源”或者用心读出,或者用绘出,或者用笔写出,使课文蕴涵的美育价值在学生的读、写、画中充分显现出来,实现“美”的再创造,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从认知心理来说,这是学习的必然,也是能力的延伸。因此我将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把学生对桃源美的感受延伸至课外,开阔视野,了解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闪光的艺术魅力。具体说就是要求学生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桃源行》(王安石)。

    桃花源记教案 篇7

    《桃花源记》是万古一梦,属于每个人的美丽之梦。它借助一个充满神秘离奇的故事,传递着人们对幸福自由美满生活的追求。短短尺幅之内,作者用饱蘸着绚丽憧憬的妙笔,极富诱惑力地描绘出桃花源的绮丽风光之美,恬静生活之美,善良人性之美。可以说,每一处都洋溢着理想化的意境,每一处都吸引着读者渴求美的目光。只有引导学生去发现平淡表述背后的强烈情感,挖掘每一处所展现的理想追求,才能真正走入桃花源,感悟桃花源。

    本文是初中最后一篇文言文,有了三年的学习,学生在翻译上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诸如翻译的策略、翻译的角度等。再加上本文以故事叙述为主,难理解的词句不多,所以在翻译理解上,可以多放手给学生,以此来检验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但本文蕴含的中华文化深厚,它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美好生活的心灵之 源,学习它,不能仅仅停在表面去分析作者的追求和惆怅,而要让学生的心灵之美做一次深呼吸。走入桃花源,学生要爱上本文,更爱上这个永远不会褪色的梦想。

    1、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特别要关注他生活的时代和他的隐士风格。

    1、检验并提高学生独自翻译能力,掌握诸如“妻子”一类的重要文言词。

    2、在品读中,能够体会出桃花源的`美,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追求。

    1、学生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方法独自翻译文章,并及时积累重要词语。

    2、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想象的方法展现桃花源的美,并结合课前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文本主旨。

    3、学生能够联系现实,个性化地谈谈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

    用中国人远古之梦导入。《礼记》中关于“大同世界”的论述,孟子所畅想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逐渐引出“世外桃源”。

    (让本文站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走入课堂,让学生在追梦的神圣氛围中走入文本)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分任务,串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发言。抓住“一位渔人,一次偶遇,一个地方,一段传奇”来理解。

    (一是检查学生在没有翻译情况下,能不能借助读就感受到基本脉络。二是为下面的翻译做好铺垫。)

    4、教师读“开首至欲穷其林”,学生不看注释口头翻译,并交流难懂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里,要引导学生考虑“翻译方法--留,调,删,换等,翻译角度--直译和意译”

    5、学生独自翻译全文。首先,不看注释,不交流。然后查阅注释,检验翻译准确度。接着小组交流个人不能解决的难点。

    7、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评议。

    (第二步,要以学生自己翻译为主,甚至可以加大难度,比如不看注释先猜译,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的语感)

    1、听老师读本文,同学思考: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说你对桃花源的印象,你会怎样表达?

    2、学生自由发言。可以引导出“神奇”“美丽”“幸福”等词。老师提议:桃花源真美!

    要求:交流后组内分任务,一人读原文,一人说美的原因。

    教师引导抓两个点:一是不同的美--景色的美,前者是神奇的美,后者为富饶的美;生活的美,有精神的愉悦,也有物资的富裕;人性的美,有热情好客的真,也有宽以待人的善。

    二是激发想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每一处是如何的美?可以想象一副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每一个人是如何的乐?可以想象一种境。让学生进行口头描绘。

    (此处是理解文本的关键之处,不能仅仅从文字表层点几处美,而要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层,理解人性美,生活美,还要借助想象,把更丰富的景象幻化为最幸福最优美的感觉。观察学生,如果他们脸上没有愉悦,目光里没有羡慕,那么就可以说,这个环节是失败的。)

    4、提问:陶渊明为什么描绘出这样美丽的地方?他那个时候真的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吗?

    小组结合课前查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可以从《天上的街市》来做辅助点拨,从而更准确地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

    5、带一份情感再读课文。

    发现桃花源:惊奇--初入桃花源:惊叹--做客桃花源:赞赏--离开桃花源:担忧--难寻桃花源:惆怅

    (理解了课文,再融入自己的情感,老师要做这样的朗读指导:读出味道。)

    1、今天很多地方牵强附会称作桃花源,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向往的梦就在这里,也是美的享受。倘若今年五一假期,你到了桃花源,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2、你尝试做个比较:今天的生活状况和桃花源相比,哪个更让你喜欢?

    (两个问题,课堂上只需要用一个则可,根据前面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学生理解深刻了,用第一个问题。学生理解还需要加深,用第二个问题。)

    1、积累重要词,背诵课文。

    2、给“桃花源之行”拟出一段解说词。

    桃花源记教案 篇8

    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语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课文。这是一篇”记“类文章、文质优美、又居单元之首。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巩固学生的文言常识和学法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往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是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篇文言课文。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作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作为本单元的重点,又是一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于是,我把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 的角度对文章作进一步品读,这里我要讲得是第二课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同时这篇文章又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位。基于以上条件,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美文美教“,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2) 技能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精练的语言,积累迁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3)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美文,作者用精妙的笔墨为我们构置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桃源胜境。怎样引导学生去品读这个桃源胜境成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处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可以这样设定:

    3、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1)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通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查找出作者及写作本文的有关资料。

    本课主要使用问题导引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手段。

    1、问题导引法:本文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美文,故事性强,语言凝练又隽永,学生学起来兴趣甚浓。教学时老师应该深入课文,认真备课,从文本衍生的诸多问题中加以选择,巧妙设置问题,让他们在课堂上思考、解答、辩论、以此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在思维兴奋、想象驰骋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赏析课文。

    2、自主合作探究法:以往的文言文教学,由于过多地采用讲授法,教学过程是一个平面结构,无法真正实现教师教得创新有个性,学生学得主动有思考。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通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3、多媒体教学手段: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完美的视听效果,增加了作品的魅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起了学生无限的遐想。直观形象又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

    众所周知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学情分析:本文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美文,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 “美美地说”.力争通过这些环节使学生感受本文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立为:

    1、诵读法:朗读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道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源社会。

    3、讨论法:本文的诸多问题,如桃源是否存在?你是如何评价世外桃源的?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来完成。通过讨论探究。既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又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审美的能力。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力求实现课堂教学模式从单一“接受”到“创新”发展的转型。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实现知识的能力化、认知和情感的结构化。整个教学过程主要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现在请大家观看一段“再现桃源生活”的视频进入陶渊明笔下描绘的世界。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以视频渲染情境,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想,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为本节课学生的认知活动寻找一个“停靠点”“发展点”.

    这一环节的出发点是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鉴赏,以鉴赏促陶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1、学生听配乐朗读,感受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

    2、学生听音乐诵读。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读出感觉。

    3、“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既有精美画面又有名家朗诵,再加上学生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为“品味语言”环节做好准备。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句式“桃源之美,美在……”,“桃源之乐,乐在……”“桃源之奇,奇在……”引导学生从“美”“乐”“奇”三个方面走入文本,品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描绘。

    由于学生是个灵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无拘无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文,写一段描绘桃源之美的文字。经过预习,课堂上学生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优美的画面。在互相倾听中,他们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赏读中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隽永。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千百年来,“桃花源”已经成为人们在失意时精神的避难所,成为一种“桃源情结”.怎么评价“桃源情结”也是这个环节的重点。为此我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桃源胜境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评价桃源胜境的?

    (设想“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明白桃源胜境只是虚构的,是作者的理想。)

    问题一抛出,学生肯定有不同的观点,对于他们的看法,我们不能粗暴的否定,只要他们言之有理,应加以鼓励。同时,在课堂要让他们互相辩论,拓展思路,弘扬个性,展示自我,以取得思想上的共鸣。

    在本环节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疑问;如”东晋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外人进入桃花源,将会带来怎样的变化?“等。对于他们的疑问,可让他们分组讨论,也可输入课件,作为课后探究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洲大地,山川锦秀,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想的高度再一次解读课文,并了解当今社会不是桃源胜境,却胜似桃源胜境。

    1、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从认知心理来说,这是学习的必然,也是能力的延伸。因此,我将通过布置课后作业,把学生对桃源美的感受延伸到课外,开拓视野,了解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闪光的艺术魅力。具体说就是要求学生课后选读以下诗作:《桃花源诗》(陶渊明)《桃源行》(王维)《桃源图》(韩愈)《桃花溪》(张旭)

    2、 制作知识积累卡:可以摘抄文中优美诗句,也可以把本节课的心得体会、学习的方法写出来。

    3、 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写一篇习作。

    4、 如果你对上面作业不感兴趣,请自主设计问题并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让每个人都能尝试成功的喜悦。

    好的板书美观、醒目,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掌握课文,并给学生优美的享受。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板书左边是故事的梗概——渔人的行踪,右边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对渔人行踪的了解,去感受桃源的美乐奇。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不是吟风弄月,附庸风雅,而是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面对《桃花源记》这么美的文章,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全身心的赏析课文的优美。构想是美好的,但是在教学中顾虑颇多。面对着教学群体——这些乡镇学生,凭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面和写作水平,能否评读出桃源之美,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呢?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让我惊叹。我觉得只要背好课,背好学生,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进行合作交流、主动探究,大胆发问。这样,我想即使是差生在课堂上也能撞击出思想的火花!

    以上是我的说课,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桃花源记教案必备五篇


    经过深入研究小编为您综合了“桃花源记教案”,热烈欢迎您的到来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您带来莫大的收获。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教案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

    桃花源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词义的变化。

    (2)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多种诵读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2)在诵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品味赏析文章语言,同时将个人审美情感融入其中,充分展开想象,进行文学再创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研读文章的能力,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同时形成自我的情感体验——追求属于自己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一词多义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文章。

    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式学习。

    (2)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所写的《桃花源记》,是他的五言古诗《桃花源诗》前边的一篇小记,相当于诗的序言。这篇记却因为它的故事性强,情景动人,真实感强而胜过《桃花源诗》,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今天,我带领大家一同走进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二、朗诵欣赏

    边听读边欣赏相关画面边想象,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有个亲身体验。(指导:注意朗读节奏和朗读情感的变化)

    三、知识积累

    1、指出下边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古义:交错相通古义:更不用说。

    交通无论

    今义:运输事业的总称今义:关联词语。

    古义:妻子儿女古义:不值得。

    妻子不足

    今义:男子的配偶;今义:欠缺、不够。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古义:鲜艳美丽。

    绝境鲜美。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今义:食物味道好。

    2、掌握以下一词多义

    便船:舍弃动词不足为外人道也:向、对介词。

    舍为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处处志之:做标记,动词;寻病终:不久。

    志寻

    寻向所志:做的标记,名词;寻向所志:寻找。

    四、梳理情节、整体探究

    1、根据课文大意,梳理文章情节。

    分组讨论,明确:第一部分(开头——“欲穷其林”)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林尽水源”——“不足为外人道也”)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或渔人访问桃花源)。第三部分(“既出”——“不复得路”)结局,写渔人离开桃花源。第四部分(“南阳刘子骥”——结尾)尾声,写他人又寻桃花源,后来无人问津。

    2、根据情节的概括,梳理本文线索

    本文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

    品味研读

    1、你能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桃花源在你心中的整体印象吗?

    明确:美、乐、奇。

    想象桃源之美。

    (1)找出描写桃源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句子,朗读并背诵。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请你任选一个景点用下面的句式描绘一下,句式:这里的……美,你看(听)……

    甲生: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颗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乙生: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际,就像一块诺大的毡子。田野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溪水在幽静的流淌,清风将柳树轻轻地摇摆……

    丙生:这里美在民风淳朴。你看,男耕女织,和谐亲密;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对素不相识的渔人热情邀请,盛情款待……

    3、理解桃源之乐

    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那么,他们的乐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甲生:表现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生:表现在人民安居乐业。

    丙生:表现在人民自给自足。

    丁生:表现在外界没人打扰,没有兵荒马乱,没有苛捐杂税。

    ……

    评读桃源之奇

    桃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桃源奇在何处?

    桃林之奇: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山洞之奇:仿佛若有光。

    人们之奇:不足为外人道也。

    结局之奇:处处志之,遂迷不复得路。欣然规往未果。

    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

    明确:这个地方不存在。从文章中渔人和其他人都没找到可以得知。

    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生活的东晋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安,但又不可能改变这种现实,于是憧憬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愿望。

    拓展

    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他心中的“世外桃源”,大家用现代文也来描绘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吧。(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渔人发现桃花林

    渔人访问桃花源桃源之

    渔人离开并再寻桃花源美乐奇

    他人又寻桃花源

    梨花

    桃花源记教案【篇2】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2.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

    课堂开始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内容。具体导入语如下:

    同学们,“桃花源”真的`存在吗?陶渊明虚构这样一个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呢?

    请同学读课文,并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

    2.描写桃花源自然景色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人衣着、劳动、精神状态的句子;

    5.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深入研读,体悟情感。

    上环节画出句子后,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的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当渔人说了外面的情况后,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又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小组内讨论:文章的结尾写道渔人复寻桃花源而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样的结尾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1.找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2.熟练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略。

    桃花源记教案【篇3】

    1、请你认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圈画每段关键语句,理清论述思路。请各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并口头展示) ⑴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作者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什么?

    ⑵你认为“敬畏自然”的内涵是什么?

    ⑶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⑴作者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⑵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3、挑战自己(质疑思辨):

    教师引导: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本文就处处洋溢着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对本文的观点有质疑吗?(学生质疑,畅所欲言)

    ⑵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根据本文精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你将如何把“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变成最实际的行动?

    请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条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学习目标: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高深莫测的星空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相形见绌。

    D.最不可思议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

    D.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反问)

    桃花源记教案【篇4】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由湖南的风景区“桃花源”引出课文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陶渊明,名潜,字子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是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便要还家 邑人 语云 郡下 诣 骥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A、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朗读时出现的错误

    B.齐读课文,注意刚才同学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结合相关注解自主阅读课文,并讨论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2、 标出文中能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 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完成题目)

    总结明确:

    1、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 (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 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3、 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㈠、(1)发现桃花源。

    ㈡、(2—3)进入桃花源。

    ㈢、(4—5)离开而复寻桃花源未果。

    五、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自主完成相关字词的学习。可分组练习讨论 (在文中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六、布置作业。

    1、将课堂所做练习完成在作业本上

    2、用现代文复述课文

    桃花源记教案【篇5】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样的感受?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2、写作背景(点击“桃花源记”链接到ppt14-15)。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即: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是虚构的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桃花源记教案【篇6】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相关词语

    2、请同学复述课文

    二、精读课文,体味品评

    1、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桃花源是如此的美丽,如果你是一位桃花源中的人,请你用下面的句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这里的 美(景色、民风、生活),你看 。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还可加入自己的细节创造)

    例: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3、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与后文中哪句相话相呼应?

    “大惊”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人们听完渔人述说后“皆叹惋”,请你猜想一下渔人述说的内容。

    外界人们在改朝换代中所受的苦难

    5、介绍到这里,相信你们已经对桃花源有了全面的认识了,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所认识的桃花源的特点。

    参考:我们桃源的风景优美/我们桃源的民风淳朴/我们桃源人民的生活幸福…

    三、齐读全文,探讨主题

    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结果有什么好处?

    明确:照应开头;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说明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觉得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样的理想?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这样的理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人们所渴求实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外练习

    桃花源记教案【篇7】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

    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呵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六、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

    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

    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

    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雷同。

    ②400字左右。

    桃花源记教案【篇8】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让人对桃源仙境产生向往,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表现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的不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

    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huo)严然(yau)阡陌(qian mo)诣(yi)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

    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

    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

    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

    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

    《桃花源记》知识梳理

    一、文学常识。

    ①《桃花源记》作者 , 朝人。

    ②阅读后文资料,你能筛选出关于作者的哪些信息。

    ③你能再补充一些关于作者或作品的资料吗?

    二、初读课文

    提示:可采用自读,齐读,轮流读等多种方式朗读。

    1、 一读课文

    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及句子的停顿。

    ⑴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武陵人( ) 夹岸( ) 缤纷( ) 豁然( )

    俨然( ) 阡陌( ) 垂髫( ) 怡然( )

    要还家( ) 邑人( ) 诣太守( ) 刘子骥( )

    ⑵用“/”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 忘路之远近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 二读课文

    结合课下注释解决重点字词的解释。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提示:可采用先自主完成,再小组交流明确的方式)

    缘溪行 ( )夹岸数百步(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

    欲穷其林( ) 林尽水源 ( )才通人 ( )豁然开朗 ( )

    桑竹之属( )具答之 ( )咸来问讯( )乃不知有汉( )

    具言 ( )皆叹惋 ( )延至其家( )便扶向路( )高尚士也 ( )欣然规往(  )未果 ( )无问津者( )

    3、三读课文

    解决特殊词语的含义,进一步熟悉了解课文。

    ⑴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便要还家。 通 , 。

    ⑵找出下列句子中古今含义不同的词语,并解释。

    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 今义

    ②率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③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古义 今义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⑤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⑥咸来问讯。 古义 今义

    ⑦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 今义

    ⑶解释下列加点字。

    提示:都是词类活用的字词。

    ①渔人甚异之。

    ②欲穷其林。

    ③处处志之。

    ④未果,寻病终。

    ⑷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

    提示:“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的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

    ①豁然开朗 ②屋舍俨然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④欣然前往

    ⑸解释下列加点字

    寻向所志 便舍船,从口入

    ①寻{ ②舍{

    未果,寻病终 屋舍俨然

    处处志之

    ③志{ 寻向所志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4、四读课文

    解决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

    ①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⑦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⑧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⑨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三、理解课文

    1、明确故事的要素、线索。

    线索:

    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

    桃花林:景象奇丽

    自然环境优美

    所见 社会安宁

    人们生活恬适

    桃花源:

    活动

    此中人语云:“ ”

    桃花源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寻向 ,

    桃花源

    南阳刘子骥, 。 , , , 2、2、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3、作者写渔人以及后来的许多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意图是什么?

    4、请归纳出源自本文的成语。

    补充资料:

    关于作者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桃花源记》中考题

    阅读《桃花源记》,按要求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异:认为……奇特非凡) B.无论魏晋(无论:不要说)

    C.处处志之(志:记住) D.寻病终(寻:不久)[来源:]

    9.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穷其林 其人端视容寂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犹鱼之有水也

    C.不复出焉 万钟于我何加焉

    D.乃不知有汉 乃重修岳阳楼[来源:]

    10.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来源:]

    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

    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

    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来源:]

    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2分)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2分)

    【答案】

    8.C (通“讠志”,做标记)

    9.A (A.指示代 词,那B. 前者代词,这;后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无实义C.前者兼词,“于之”,从这里;后者助词,表疑问语气D.前者副词,竟;后者

    连词,于是)

    10.B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错误。)

    11. ⑴村里的人见到渔人,就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主要评分点为省略的“村里的人”、“乃”、省略的“渔人”、“所”,每点0.5分,共2分)

    ⑵村里人的祖先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主要评分点为省略的“村里人的祖先”,“妻子”、“绝境”、“焉”, 每点0.5分,共2分

    桃花源记教案【篇9】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第一位田园诗人。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无法改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今义:原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输事业。

    ①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分别省略主语“小口”“武陵人”)

    ②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中”后省略主语“人们”)

    ③(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分别省略主语“村中人”“渔人”)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问”“要”后省略宾语“渔人”)

    1.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第三部分(④、⑤):渔人再访桃花源“不复得路”和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有一天)他划船沿着小溪往前行,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这里的)香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渔人(对桃花林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前行,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于是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起初,洞非常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向前走了数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宽阔,屋舍都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原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桃花源人)见了渔人,竟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原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就告别离开了。桃花源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个清高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要去(探访桃花源)。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1.开篇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作铺垫。

    2.作者是怎样描绘桃花源的?有怎样的用意?

    为了突出主旨,作者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两方面描绘了美丽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作者所描绘的理想境界的生活图景,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

    3.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原因。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痛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写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对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

    4.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叹惋”?

    渔人讲完秦末以来的历史及当前社会状况,桃花源人为外面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5.“处处志之”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不矛盾。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罢了。

    6.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探访桃花源没有成行,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首先要培养浓厚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这也就说明了学习一定要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有兴趣去学习,是学好的根本,学习语文也一样。只要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发觉其中的乐趣,发现了学习的乐趣,才有助于我们去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根本学不好语文。有的同学认为语文很无聊,要背记的东西太多,所以根本不想去学,成绩当然也就上不去,所以,兴趣对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其次,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长期的积累才能使语文学得更好。积累也就需要大量地阅读与背诵,当我们空闲的时候,读一读好的书籍或文章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陶冶你的性情。不过,不能只是读,还要思考,我们应准备一个记录与摘抄的本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将遇到的好的句子抄下来,并不时地看看,让它们变为自己的东西,当遇到疑点难点时,也要记下来,与旁人讨论,听取别人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长进,水平才会提高。

    桃花源记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2.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一些文言常用词语。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简单的文言字词。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习要求】

    熟读课文,复习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首词讲述了作者因醉意未消,暮色苍茫而迷路误入荷花深处,惊动了水鸟,别有一番情趣。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也是讲述的一个渔人因迷路而误入桃花源,那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观呢?下面就让我们一看究竟吧。

    二、作者简介

    我们在八年级曾经学习过陶渊明的《饮酒》与《归园田居》,对这位诗人有所了解,大家一起回顾、温习一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受家庭教养与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与宋的易代之际,社会的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可为学生介绍一下“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同时也可补充一些陶渊明的诗。)

    三、初步感知课文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读,注意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诣(yì)太守    垂髫(tiáo)

    刘子骥(jì)    阡(qiān)陌交通    便要(yāo)还家

    (二)熟悉课文:

    1.疏通字词。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都。                           所从来:从哪儿来。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云: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2.自我尝试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地方在翻译的时候有困难的可与其他同学交流解决,如不能解决,可向老师提出来。

    3.课件出示练习,检查掌握情况:

    缘:             缤纷:             仿佛:             舍:

    豁然开朗:       俨然:             属:               阡陌:

    交通:           具:               要:               绝境:

    无论:           延:               向:               志:

    及:             诣:               志:               遂:

    规:             寻:               妻子:

    (三)理清文章线索、结构:

    1.全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明确: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别写了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再寻桃花源的情形。

    分组讨论,明确、把握叙事线索与故事情节。

    2.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部分(第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与经历。

    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四、全班齐读课文,尝试着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能初步背诵课文。

    2.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2.3两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当堂小测,抽查重点字词的解释、翻译。

    二、研读课文

    全班齐读课文,思考:桃花源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几个词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美丽、神秘、幸福(大意对即可)。

    三、分类感受

    (一)感受桃花源的美丽。

    1.桃花源美在何处?

    教师归纳: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

    相应的语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朗读相应的语句,当堂背诵)

    2.教师小结:桃花源美在环境幽雅,风景优美。

    (二)感受桃花源的神秘。

    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教师归纳:

    ——桃林神秘:“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未果”

    (朗读相应的语句,当堂背诵)

    (三)感受桃花源的幸福。

    1.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教师归纳:

    (1)黄发垂髻:“怡然自乐”(与平安定、丰衣足食)

    (2)住民:“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3)渔人(侧面烘托):“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2.小结:桃花源幸福在生活与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朗读相应的语句,当堂背诵)

    四、主题探讨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反对战乱,追求与平、幸福、自由生活的社会理想。

    五、深入讨论

    1.桃花源这一人间乐园能找到吗?

    ——不能,这是作者虚构的。

    2.陶渊明为何要虚构?联系当时社会现实思考

    ——反衬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可结合一定的社会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3.有人说陶渊明定作《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自由辩论)

    六、小结

    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学习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归纳文中的古今异义词。

    3.摘抄文中出现的成语。

    4.预习《桃源与沅州》。

    桃花源记教案3000字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并应用于生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总结了课堂的目标和教学的具体步骤。教师范文大全编辑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桃花源记教案”,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桃花源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桃花源记教案【篇2】

    一、导入:

    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一篇《桃花园记》,作者是谁?(陶渊明)在作品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记》。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二、简介作者: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笫烙泻艽蟮挠跋臁?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分析《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的思想内容

    1、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并参看注释,了解大意。

    思考:①这首诗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诗人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哪些事和景物的具体描写表达出来的?

    3、提问并订正;

    师明确:本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6句,.写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第二层7—18句,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第三层19—20句,回答人们的疑问,收束全文。

    4、研习第一层:

    ⑴释“韵”与“误”

    “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我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我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d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2)“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A.“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

    B.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1、《归天园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返朴归真”。“返朴归真”,第一是“朴”,处世要朴实,不做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第二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这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

    2、艺术上,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xxx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二是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铭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三是比喻生动形象,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四是语言朴素自然。

    如:“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正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言:“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五、解答问题。

    文章

    来源学科吧

    桃花源记教案【篇3】

    一、教学分析

    《大纲》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1、教材内容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本文编在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桃花源记》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的重点、难点

    由于初二年级学生知识积累的有限,形象思维能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

    (1)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美境,品味优美语言,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2)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3、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篇课文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文意理解相对简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最后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定位为“美文美教”,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根据语文课程工具性特点确立的。)

    能力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积累迁移,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这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

    4、讲课前准备

    学生:①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把疑难之处勾画出来。②查找作者资料。

    教师(我):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过程分析(结合多媒体)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教师作为启发者和鼓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与学习,摄取知识,培养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赏析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进行美文美教。我的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教师导:诵读感知 —— 分步品读 —— 积累迁移

    学生学:感受“美”—— 欣赏“美 —— 创造“美”

    具体操作如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好奇心是想象的起点。这一环节我先口述桃花源的故事,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从认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认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具体步骤是:

    ① 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至可以吟唱。这是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个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此时,我再用幻灯片把一些易读错的字(如阡陌、语云、郡下、诣、骥、邑人)投影出来,供学生参考。

    ③ 小组内互评,看谁读得最清楚、流利。通过讨论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交流,看谁写得最简洁。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3、分步品读,理解、欣赏文章精妙的意境之美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自然美、社会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细读课文,赏析桃源之美,引导学生从我选择的三个画面或者自选画面进行思考。

    选取 “桃源美”、“桃源乐”、“桃源奇”三个画面,分别用三个句式“这里的……美,你看……”、“桃源乐,乐在……”、“桃源奇,竟然……”来品味语言的优美、简练及桃源生活的美好。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指导学生对课文情节、课文结构、课文情感、课文语言进行美析训练并有一定的梯度。给能力一般的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给能力较好的学生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恬淡优美

    4、质疑探究,评说桃源情结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创设问题:陶渊明在这篇文章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此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三、教法分析

    1.朗读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优美意境。

    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虚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领会作者的意图,评价桃花源社会。

    3.自主合作探究法: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的诸多问题,如“桃源”是否存在?你如何评价世外桃源?这些问题都需要自主思考,讨论探究来完成通过讨论探究,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

    4.多媒体教学法:直观形象又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注意力。

    四、评价分析

    1、归纳与总结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文章的认识已从开始的感知形象过渡到理性的认识。此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谈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也可以谈学习方法等等。然后我再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肯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文的学习有一个系统、完整的印象,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作出下一环节的设计。

    2、作业布置

    根据上一归纳与总结环节,我了解到学生学习本文还存在的问题。如对个别文言字词读法、解释把握还不是很准确,对文中一些句式还存在疑惑及语言概括能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步骤:

    (1)堂上作业:全班一起来完成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

    此步骤是让学生对本文来一个系统的复习,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强与巩固。

    (2)课后作业:请以“我心目中的桃花源”为题写一篇小短文。

    把学生对桃源美的感受延伸至课外,开阔视野,同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

    桃花源记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习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平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出色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桃花源记》乃《桃花源诗》的序文),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陶渊明之所以能在文中写出这样一个美好社会,同他本人的经历也有密切关系。陶渊明平生厌恶晋朝朝廷上下统治阶级奢侈腐朽的寄生生活,也讨厌官场上的舞弊营私的行为,他曾经三次因此辞去官职,隐居起来。陶渊明在农村过了几十年的隐居生活,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和农民交朋友,生活虽然穷一点,但和淳朴的老百姓在一起生活,陶渊明深深感到比在官场和那些醉心功名利禄的人相处,心情要愉快得多。这些都说明了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也很容易就解决了。因此,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引入新课、走近作者、背景资料、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文言知识积累,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本节课讲的是第一课时。具体的教法有: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教学时主要是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采用这种方法。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文言词汇的积累上让学生自主探究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本课教学时主要是在疏通文意时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区疏通文意。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以前学习过的陶渊明的一首诗《饮酒》,让学生背诵并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趣?学生回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表达了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然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一起走近陶渊明,并板书课题及作者。(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处世思想)

    (二)、展示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预习检测。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主要是正音,划分停顿的节奏线。使学生能按正确的节奏朗读课文。

    (四)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朗读课文。

    1.听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正音、把握朗读的节奏,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学生自读课文,分段朗读,教师提出朗读要求(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并对学生的朗读及时点评,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通过读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学生合作疏通文意。

    学生四人一组结合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查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一遍。用笔圈点出不能准确把握的地方。(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若无人会,则由教师解答。

    4、学生再次对课文进行翻译。

    5、让学生起来复述本文所讲述的故事,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五).当堂检测。(本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也是检察学生疏通文意的情况)

    1.翻译重点的句子:

    2.文言词汇的积累:

    1.通假字

    2.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古义:()今义:()

    绝境:古义:()今义:()

    无论: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

    (六).:理清思路: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故事情节是怎样的?完成最后一个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七).背诵课文。(预习时已经布置背诵,课堂上再给点时间,估计就会了。)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林:景色幽美

    生活环境土地肥沃

    桃花源记进入、访问桃花源:理想社会

    桃花源风俗淳朴

    社会风尚和平安宁

    离开桃花源:不复得路,无问津者(虚幻)

    桃花源记教案【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 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一、导语: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陶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洁,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顺带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

    二、整体感知

    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

    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三、总结。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

    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大家觉得和谐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你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普遍比较满意,看来陶渊明向往的幸福生活我们已经享受到了。

    现在我们杭州提倡“和谐杭州,品质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桃花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和谐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求索吧。

    四、再次背诵全文,回味美丽的桃源生活!

    五、布置作业

    1、总结文中文言知识点

    2、完成课后思考题

    3、总结并抄写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六、教学后记

    文言文教学,学生首先要熟悉问年,在熟读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探究学习,这个过程就比较顺利而充实,并且充满乐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场讨论会的主持人,让学生做主角,本课堂的设置为第一课时,注重对作者思想的领悟,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也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学生心中困绕的“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的疑问。

    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研读文本比较细致,讨论和背书结合,充分理解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客观辨证的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领悟了作者的理想,也能多一份社会责任感,文言知识点的学习留待第二课时,这样就避免了一上课就识记知识点的枯燥。

    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发言没能作出恰当的点评。

    桃花源记教案【篇7】

    一、说教材

    1、课程标准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稿)对7~9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

    2、教材内容的特点和作用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言散文。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3、作者思想理解

    陶渊明对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极为不满,对广大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于是构想出他心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读这篇名作,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4、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①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②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5、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②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③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社会理想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名作,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教学中采用诵读、讨论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激情增趣,让学生领会情感,学懂课文。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疏通文意、研读课文、探讨主题、拓展延伸。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以互动为方式,重视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和交流,讲求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和共鸣。注意利用”互动与对话“来进行有效教学,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一个交谈者,师生平等和谐,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看法,畅所欲言。具体的教法如下:

    1、平等交流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本课中,它包含完成教学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2、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体现学生与文本对话。

    3、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体现生生互动与对话。

    4、“时空在线”电视采访情景创设的方法,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投身其间。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富有个性的火花闪现。体现师生互动与对话。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1、导入新课。

    2、合作学文

    ①初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体现教学重点: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②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3、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三读课文,“时空在线”,深化理解。体现教学重点: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强调桃花源的美(自然美和社会美)——和平

    4、四读课文、品位研读、主题探究。突破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①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②、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5、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6、总结全文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记教案【篇8】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教学方法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存疑——质疑——解疑的模式解决字面上的翻译。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三、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二)设置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天仙配》———(曲终)你从歌曲中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归结)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现在有吗?将来有吗?(学生作出回答后)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以音乐渲染情境,美好的音乐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预习检查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解释字词。

    3、让学生说说对“记”的理解。

    4、指名概述课文内容。

    朗读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关于字音的掌握情况;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熟悉课文。卡片解词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初二学生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原则。概述内容符合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阅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及朗读节奏,进一步感知全文。

    录音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背景——以《爱莲说》及《饮酒》两篇诗文回顾作者,并让学生借助资料进一步介绍作者。之后,教师强调与本文创作有关的内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对东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而对这些惨痛的现实,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景。

    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教师的进一步补充强调则是为了后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础。

    3、解疑、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词句指出来,同学间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决的疑问由老师解答明确。

    符合课标的阅读要求——对课文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个别字、词、句排除疑难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并反复朗读。方法: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口译,逐句疏通文章。对于串译有不妥之处,师生共同加以纠正。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初二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诗词并能尝试着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反复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是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读课文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桃花源记教案【篇9】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的文言文《桃花源记》,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我们这次优质大赛的主题是“高效课堂”。何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收到最大程度上的效果。如何能做到,我认为要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学生能做的,老师绝对不包办,老师能不插手的绝不插手。这便是我这次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先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美文,居单元之首,又是我们安徽省语文中考篇目,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还是要帮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于是,我把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解决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这里我要讲得是第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品读美文”,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1)理清文章结构。

    (2)品味文章的美点。

    (3)品评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置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这样设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二、说教法

    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时教法如下:

    1、品读法

    2、提问法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说学法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这也是课堂是否能高效的关键。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

    1、诵读法

    2、想象法

    3、合作探究法特别是合作探究法,运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体现“高效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一)课堂导入

    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这一课时的导入就设计为:检查上节课作业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

    (二)回顾内容,梳理结构:

    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美读课文,设计问题: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这样学生在找线索的同时,就把渔人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以及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情形,贯串了起来。

    (二)赏读课文、品说桃花源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

    1、问学生:这篇课文美吗?学生肯定说:“美!”

    你知道它美在何处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为这篇文章寻找美点。学生比较容易找出桃花林很美,桃花源中的环境很美的句子。这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桃花源中的人美。“咸来问讯”,“皆出酒食”,“各复延至其家”热情,好客,慷慨,这不都能体现桃花源中的人美吗?接下来继续引导学生从情节的曲折是一种美,语言的流畅也是一种美,叙事的简明也是一种美。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去欣赏文章的美,不要拘限于文章的语言,人物的行为。

    2、接下来让找出表现桃花源人心情的句子。哪个字是重点?明确:乐。继续追问:乐在何处?

    些处我设计一个情境:让一个学生扮成记者,穿越到晋朝,来到桃花源,进行采访,以“你快乐吗?”采访桃花源中不同身份的人,老人,小孩子,妇女,等,让他们学出他们的快乐。然后再采访一下渔人,让渔人说出他在桃花源外的痛苦,与桃花源中的人的快乐形成对比。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当时的社会的黑暗。

    3、读过此文,同学们肯定觉得其中有很多神奇之处吧?那你觉得奇在何处呢?引导学生找出景物之奇,山洞之奇,桃花源中的人之奇,故事的结局之奇。

    为什么“处处志之”,又“不复得路”呢?这就为下面的环节作了引子。

    (四)评说桃花源

    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有批判地阅读,以拓展思维间,提高阅读质量。为此我设计了一道探究题。

    桃源很美,究竟存不存在?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桃源世界?

    题意在引导学生明桃花源胜境只是虚构的,是作者的理想。

    用多媒体展示桃花源的人生活图片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图,形成对比,让学生知道,虚构的桃花源再美,也美不过我们的现在人的生活,应辨证地看待桃花源的美。并了解当今社会不是桃源胜境,却胜似桃源胜境。以此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五)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品味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的美景,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如今的中国与东晋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六)布置作业

    有人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是消极避世,你怎样评价?

    五、说板书设计:

    我认为板书应直观,简洁明白,能体现了文章的主要脉络。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桃花源记教案【篇10】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教给“钥匙”。

    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于是就终于“喧宾夺主”了。

    《桃花源记》描写的桃花源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些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描写,实则是对丑恶黑暗现实社会的憎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些又是对虚伪,狡诈、勾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

    《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和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的种种情景。这样一波三折,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读《桃花源记》你会发现其构思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其情节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其语言用词精到,生动可感,耐人寻味。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想《桃花源记》,它会使你“喜→疑→惊→迷”;评《桃花源记》,你会被“记”中所表现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叹服。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来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魅力。

    二、阅读“提示”,了解常识。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引领,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自读,落实字词。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乃不知有汉:竟:乃大惊: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 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 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 黄发垂髫: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 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 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4.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巩固迁移。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据这段文字,充分发挥想象,以“奇遇”为题,作一番场景描写(300-400字)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品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见“练习设计”)

    《桃花源记》练习设计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给带点的字注音

    ①往来种作( ) 男女衣着( )

    ②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③率妻子邑人( ) 遂与外人间隔( )

    ④此中人语云( ) 诣太守,说如此( )

    2、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

    ①.交通(古义 今义 )

    ②.妻子(古义 今义 )

    ③.绝境(古义 今义 )

    ④.如此(古义 今义 )

    ⑤.无论(古义 今义 )

    ⑥.鲜美(古义 今义 )

    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缘溪行( ) ②渔人甚异之( )

    ③欲穷其林( ) ④便要还家( )

    ⑤便扶向路( ) ⑥欣然规往( )

    4、比较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

    A、便舍船,从口入(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B、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C、见渔人,乃大惊(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D、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E、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5、“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

    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A.豁然开朗( ) B.屋舍俨然( )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D.欣然前往( )

    二、阅读课文回答

    6、将下列句子的正确释文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

    A.又往前走,要找到那边树林。

    B.再往前走,想走到树林的边缘地带。

    C.又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D.又往前走,想找到那树林的最远的地方。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A、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及乡邻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B.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子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C.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女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境地。

    D.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与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7、填空

    ①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发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在《桃花源记》中与此类似的句子是 。

    ②表现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练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①.上面语段出自 (朝代) (作者)写的《 》,由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 。

    ②.写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

    答:

    ③.请写出描写桃花源内景物的句子。

    答:

    ④、“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手法是 “黄发”指

    “垂髫”指 。

    ⑤、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缘溪行( ) ②阡陌交通( )

    ③芳草鲜美( )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9、《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①.如果请你根据上述语段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公司写一篇广告词,并配一段风光录像,你怎么设计呢?

    ②.体会加点词的意思,选出相同的一组( )

    A.初极狭,才通人 B 欲穷其林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欲与天公试比高

    C、便舍船,从口人 D 渔人甚异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或异二者之为

    ③.翻译下列句子。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

    ④.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⑤.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花源人见了渔人“大惊”,说明桃花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① zhng zhuó ② tiáo yāo ③ shuài jiàn

    ④ yǔ yì

    2、①、古今: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②、古今:妻子、儿女 今义:妻子

    ③、古今: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④、古今;像这样 今义:这样

    ⑤.古今:不用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⑥ 古今: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好

    3、① 沿着 ② 觉得奇异 ③ 尽 ④ 同“邀”、邀请 ⑤ 原来 ⑥ 计划

    4、A、舍:动词、舍弃/ 名词、房屋 B、志:动词、做标志/名词、标志。

    C、乃:副词、就/副词、竟然 D、寻:动词、寻找/副词、不久

    E、为:动词、作为/介词、对

    5、A.开阔、敞亮的样子 B、整齐的样子

    C.悠闲、安详的样子 D.高兴、愉快地……

    二、阅读回答:

    6、① C 、 ② D、

    7、填空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① 东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世外桃源 ②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借、老人、小孩 ⑤缘(沿着) 交通(交错相通) 鲜美(鲜艳美丽) 属(类)

    9、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10、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农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学生更不可盲目的离家出走,去寻找这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顺畅地诵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课文第1、2节中的字词并翻译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与背景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然后明确)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生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豁然开朗俨然阡陌交通垂髫诣太守(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并让其它学生进行订正)

    2.学生展示朗读情况

    四、学生分组自由阅读课文,力争达到背诵的程度

    (背一段时间后,指名学生自由背诵自己背上的句或段)

    五、理解课文第1、2节

    (一)理解加点的字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缘溪行:沿着

    3.芳草鲜美:鲜艳美丽4.落英缤纷:花

    5.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6.欲穷其林:尽

    7.夹岸数百步:溪水的两岸8.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

    9.便舍船:离开10.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

    1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3.阡陌交通:交错相通14.鸡犬相闻:听到

    15.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16.悉如外人:都、全

    17.黄发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二)句子翻译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沿着小溪往前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渔人对这种美景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翻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只见那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六、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地背诵课文1、2节的词语注释和句子翻译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已学课文部分的字词解释和课文翻译

    2.预习课文第三、四、五段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弃官回乡

    隐居

    后称靖节先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继续学习,扫清阅读障碍

    2.能够顺畅地诵读并翻译课文3、4、5节

    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能够顺畅地诵读课文

    2.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3、4、5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顺畅地诵读课文

    难点: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3、4、5节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1.听写1、2节中字词的注释

    2.抽查1、2节中重要语句的翻译

    二、继续疏通课文,理下列解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1.乃大惊:竟然2.具答之同:“俱”,完全,详尽

    3.便要还家:同“邀”,邀请4.咸来问讯:全、都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6.不复出焉:从这里7.遂与外人间隔:不通音信

    8.无论魏晋:更不必说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10.皆叹惋:惊11.寻病终:不久

    1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3.此中人语云:告诉

    14.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15.便扶向路:沿着

    16.处处志之:做标志17.及郡下:等到

    18.诣太守:拜见19.寻向所志:先前

    20.欣然规往:打算21.未果:实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翻译:(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村人)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渔人他们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翻译: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虚词

    第一组: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第二组:之闻之:这件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这种景色

    具答之:他们

    第三组:其欲穷其林:那

    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渔人

    五、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描写桃花林景色优美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美景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的人们辛苦劳作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描写桃花源中的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描写村里人热情风尚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写桃花源的人不屑与外人交往的语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7.《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未果,寻病终

    六、总结本课内容

    1.字词;2.翻译句子;3.理解性默写

    七、布置作业

    1.速读、背诵课文;

    2.记忆书下重要注解

    桃花源记教案【篇12】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读懂课文大意。

    3、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教学设想

    通过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同学间互相进行试讲的方法,学生基本在指导下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师介绍:

    今天咱们来认识中国古代东晋时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他生于东晋后期,经历了晋宋易代的变迁,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出仕到辞官归隐更是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迁,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的和不满的。“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后,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清高自赏,消极遁世,多写田园风光,文风清新质朴,恬淡自然,简洁含蓄而又富有韵味。历代都有很多人为陶渊明的诗文作注,其人数仅次于杜甫。

    二、解题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三、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

    2、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四、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强调部分字词的读音

    生字:俨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诣、骥、津

    多音字:豁然、衣着、间隔、舍、语、属 答 还 遂

    通假字:要—邀

    一词多义:志、寻、遂

    一义多词:悉、并、具、咸、皆

    古今异义:妻子、无论、交通、绝境、间隔

    五、学生两人一组,参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之后请几位学生起立说课文大意,老师和其他学生倾听并纠正他们翻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六、作业

    1、读课文三遍;

    2、整理课堂上找出的几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他的所见所闻的记叙方法。

    2、学习巩固关于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异义的区别以及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认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点

    1、从分析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这一社会入手,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巩固古汉语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桃花源这一社会理想 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用指导自学、学生试讲、启发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课文

    二、逐段分析课文

    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

    2、说本段的大意,注意几个地方的准确翻译:

    ⑴ 武陵人:五陵郡有一个人,二不是指整体

    ⑵ 缘溪行:行,指乘船行

    ⑶ 忘路志远近:远近,偏义复词,实指忘了路多远

    ⑷ 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河多长。

    ⑸ 甚异之:之,是指桃花林的美景,具体是指文中的句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⑹ 穷:走到头,穷尽

    3、讨论明确几个问题:

    ⑴ 找出交代渔人行踪的语句: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

    ⑵ 本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哪些情况?(时间、地点、人物)

    ⑶ 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注: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是千古名句)

    ⑷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甚异之”)

    ⑸ 总结:桃花林的突然出现和渔人的欲穷其林,使读者产生了悬念。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

    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一、以自学为主,学生理解内容,进行试讲,教师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语言现象,翻译本段文字的大意:

    1、句子成分的省略:

    林尽(于)水源,……(小口)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山口)初极狭,……(渔人)复行,……(山口)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

    2、一词多义:

    舍:舍船(舍弃);屋舍(房屋)

    3、古今异义:

    交通:今义指交通运输,而在文中指交错相通

    4、然:做形容词的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5、同义词:

    悉、全、都、并、一齐、都

    第二:讨论分析:

    1、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2、文中写初入桃花源 所见所闻,主要写了哪些事物?

    明确:

    ⑴ 写桃花源中的环境: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

    ⑵ 桃花源中的人从事的工作、衣着和神态。

    3、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土地、屋舍、鸡犬之类的描写──和平宁静,社会安定

    人们往来种作──人人辛勤劳动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安居乐业,过着丰衣足食的愉快生活

    4、作者写桃花源的初步见闻,有何意义?

    明确:

    与现实生活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实──桃花源

    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压迫

    人们生活困苦,谋生艰难──怡然自乐,生活快乐幸福

    战祸四起,民不聊生──一派优美、宁静、安定的景象

    作用:明写桃花源,暗在讽刺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第三、齐读第一、二段,熟读成诵。

    学习第三段:

    第一、引导学生弄清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和一些词句的理解。

    1、着重注意几个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 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 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 辞(村中人而)去

    2、古今异义: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无论(更不必说)

    3、一词多义:

    乃:乃大惊(就,表前后两个动词的连接)、乃不知有汉(竟,表出乎意料之外)

    4、同义词:

    具:详细、一五一十地,表无所遗漏。

    咸:全、都,指热闹的全体。

    皆:都,指人、物、事的全数。

    要:邀请。

    延:迎接、邀请。

    5、翻译段意。

    第二、讨论分析:

    这一段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遇所谈

    1、村中人是怎样对待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这些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⑵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这说明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且家家备有酒食,生活富足。

    2、文中写村中人自云一段话,含有什么意思?

    明确:通过自述,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原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社会。但这仅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3、皆叹惋是内容是什么?

    明确:外世人们的生存境况

    4、这段话结尾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此话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社会。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人们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伏笔。

    5、小结: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干,通过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所遇、所谈,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第四段:

    第一、着重弄清以下词句的解释。

    1、便扶向路:向,从前。

    2、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3、寻向所志:寻,寻找;志,标记。

    4、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达;诣,拜见。

    5、遂迷:遂,竟然,终于。

    6、寻病终:不久。

    第二、讨论明确:

    1、这段话是文章的结尾,交代渔人出桃花源后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具体地写渔人回来路上“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或迷路或病终,未能找到这个桃花源呢?

    明确:

    ⑴ 目的是给人真实的感觉,似乎真有其人、真有其地、真有其事、不厌其烦地写,为了使人产生真实感。

    ⑵ 太守想寻找却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也因病而未果,结局的巧妙安排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更能激起读者 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世外桃园。

    ⑶ 作者自己也明确这样的桃源是不存在的,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第三、小结:

    作者写出了对现实 的强烈不满,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东晋人们希望摆脱苦难过上 丰衣足食的幸福社会的要求,因此,本文既有逃避现实的局限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记叙详略得当的特点。

    2、理解作者怎样描绘出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2。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教学过程

    一、理解作者怎样描绘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美好的社会?

    学生讨论明确:

    1、环境美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宁静和平,人们社会富足,安居乐业,气象升平)

    2、人美:

    ⑴ 热情款待外人,民风淳朴,热情待客,和睦友好

    语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 交谈: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追求自由和平的社会,厌恶战争,这也是作者精神的寄托和向往)

    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但是这样的社会别说在东晋这个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不能存在,就是现在也找不到这样的世外桃源。咱们就从作者的写法构思上考虑陶渊明怎样描绘这个他渴望的又明知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境界。

    1、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的同时结合逼真的情境,即以实写虚:

    如:开头点出时间、地点、人物的身分和职业,结尾写到刘子骥欲寻访,而 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晋太元年间的名士,与陶渊明为同时代人,这样渲染真真假假的气氛,似乎确有其人其事。

    2、曲折回环,层次分明,写出似有似无的仙境。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但没有指出明确的年份、地点和人物的姓名。

    接着写桃花林的无确切地址,仅仅写忘路之远近,小山通桃源,更为奇特,另有一番洞天,而复寻桃源时,标记消失,无迹可寻,虚无缥渺。刘子骥的寻而未果,似带来一丝希望又破灭,成了千古之迷。这个情节可以概括为一喜一疑一惊一迷,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3、为什么作者要虚构出这样的一个虚幻带有理想色彩的世界?

    明确:联系写作背景。东晋统治者的奢侈、残酷剥削,政治濒临崩溃,作者的抱负无法实现;当时实行的门阀制度,保护高门氏族贵族官僚的利益,而出身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却走不上仕途。再加上陶渊明本身不愿攀附权贵,与统治者格格不入,三次辞官,41岁归耕田野,面对纷乱的世道他无力改变,只好创造一个理想的境界,寄托他的政治理想及美好的情趣。

    二、体会本文叙述详略安排的特色

    找出详略的安排,分析原因。

    明确:详写:渔人在桃花源里的见闻,来介绍美好的世外桃源。

    略写:渔人进村前和出村后的情形。

    原因:要寄托理想化的社会理想,只能通过多介绍桃花源里的情形,因此要具体详写地描述。而其余的只能是辅助地叙述事件,只需简单介绍。

    三、了解其他的写作特色

    语言简洁生动。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桃花源记教案汇总12篇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桃花源记教案汇总12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桃花源记教案(篇1)

    《桃花源记》是万古一梦,属于每个人的美丽之梦。它借助一个充满神秘离奇的故事,传递着人们对幸福自由美满生活的追求。短短尺幅之内,作者用饱蘸着绚丽憧憬的妙笔,极富诱惑力地描绘出桃花源的绮丽风光之美,恬静生活之美,善良人性之美。可以说,每一处都洋溢着理想化的意境,每一处都吸引着读者渴求美的目光。只有引导学生去发现平淡表述背后的强烈情感,挖掘每一处所展现的理想追求,才能真正走入桃花源,感悟桃花源。

    本文是初中最后一篇文言文,有了三年的学习,学生在翻译上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诸如翻译的策略、翻译的角度等。再加上本文以故事叙述为主,难理解的词句不多,所以在翻译理解上,可以多放手给学生,以此来检验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但本文蕴含的中华文化深厚,它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美好生活的心灵之 源,学习它,不能仅仅停在表面去分析作者的追求和惆怅,而要让学生的心灵之美做一次深呼吸。走入桃花源,学生要爱上本文,更爱上这个永远不会褪色的梦想。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特别要关注他生活的时代和他的隐士风格。

    2、 复习他的《饮酒》。

    教学目标

    1、检验并提高学生独自翻译能力,掌握诸如“妻子”一类的重要文言词。

    2、在品读中,能够体会出桃花源的美,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追求。

    评价设计

    1、学生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方法独自翻译文章,并及时积累重要词语。

    2、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想象的方法展现桃花源的美,并结合课前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文本主旨。

    3、学生能够联系现实,个性化地谈谈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万古一梦桃花源

    用中国人远古之梦导入。《礼记》中关于“大同世界”的论述,孟子所畅想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逐渐引出“世外桃源”。

    (让本文站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走入课堂,让学生在追梦的神圣氛围中走入文本)

    二、翻译--走近桃花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分任务,串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让学生自由发言。抓住“一位渔人,一次偶遇,一个地方,一段传奇”来理解。

    (一是检查学生在没有翻译情况下,能不能借助读就感受到基本脉络。二是为下面的翻译做好铺垫。)

    4、教师读“开首至欲穷其林”,学生不看注释口头翻译,并交流难懂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里,要引导学生考虑“翻译方法--留,调,删,换等,翻译角度--直译和意译”

    5、学生独自翻译全文。首先,不看注释,不交流。然后查阅注释,检验翻译准确度。接着小组交流个人不能解决的难点。

    6、班内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一些重要词:古今意不同的字。

    7、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评议。

    (第二步,要以学生自己翻译为主,甚至可以加大难度,比如不看注释先猜译,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的语感)

    三、品读--走进桃花源

    1、听老师读本文,同学思考: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说你对桃花源的印象,你会怎样表达?

    2、学生自由发言。可以引导出“神奇”“美丽”“幸福”等词。老师提议:桃花源真美!

    3、小组合作交流:从文章哪里你读出了桃花源的美?

    要求:交流后组内分任务,一人读原文,一人说美的原因。

    4:班内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抓两个点:一是不同的美--景色的美,前者是神奇的美,后者为富饶的美;生活的美,有精神的愉悦,也有物资的.富裕;人性的美,有热情好客的真,也有宽以待人的善。

    二是激发想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每一处是如何的美?可以想象一副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每一个人是如何的乐?可以想象一种境。让学生进行口头描绘。

    (此处是理解文本的关键之处,不能仅仅从文字表层点几处美,而要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层,理解人性美,生活美,还要借助想象,把更丰富的景象幻化为最幸福最优美的感觉。观察学生,如果他们脸上没有愉悦,目光里没有羡慕,那么就可以说,这个环节是失败的。)

    4、提问:陶渊明为什么描绘出这样美丽的地方?他那个时候真的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吗?

    小组结合课前查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可以从《天上的街市》来做辅助点拨,从而更准确地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

    5、带一份情感再读课文。

    发现桃花源:惊奇--初入桃花源:惊叹--做客桃花源:赞赏--离开桃花源:担忧--难寻桃花源:惆怅

    (理解了课文,再融入自己的情感,老师要做这样的朗读指导:读出味道。)

    四、感悟--神往桃花源

    1、今天很多地方牵强附会称作桃花源,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向往的梦就在这里,也是美的享受。倘若今年五一假期,你到了桃花源,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2、你尝试做个比较:今天的生活状况和桃花源相比,哪个更让你喜欢?

    (两个问题,课堂上只需要用一个则可,根据前面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学生理解深刻了,用第一个问题。学生理解还需要加深,用第二个问题。)

    五、作业

    1、积累重要词,背诵课文。

    2、给“桃花源之行”拟出一段解说词。

    桃花源记教案(篇2)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手段、说教学环节、说重难点、说效果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桃花源记》是河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的一篇文言散文,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一种隐逸的情怀。

    另外,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学习目标:熟读成诵,理解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分步品味,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二、说学生

    该课文选自七年级下册,其针对的是一群刚升入中学的最小的初中生,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理解能力等还不成体系,对于美的鉴赏能力也会有所欠缺,而他们也不太能接受老师刻板的教学,在接受能力上更偏重图像与画面的质感。

    三、说教学手段

    因为所面对的是低年级的中学生,所以本堂课采取的教学手段有:

    1、诵读法,通过熟练的诵读,达到背诵的效果。

    2、想象法,所谓“想象是最好的老师”,单是文字上的诵读,并不能深刻的体会到桃花源的美景,所以采取想象法,通过想象,让同学们感受桃花源的美与真。

    3、合作探究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进行探究,从而更好的体会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初衷。

    四、说教学环节

    对本篇课文的讲解,我将会用两课时的时间完成,其中第一课时,主要是基础字词的解释和翻译;第二课时则主要讲解陶渊明的思想以及桃花源所象征的意义,并引导学生追求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第一步:课前导入,截取《中华好诗词》中杨雨老师和喻恩泰争论桃花源到底是在湖南还是江西的争论,引出《桃花源记》这篇课文。

    第二步:提出相关问题,让同学们先做笔记,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便于其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步:集体诵读,先播放名家朗诵的视频或音频让同学们体会其中饱满的感情,然后再集体朗读。

    第四步:带领学生介绍陶渊明,标出重点字词,划分段落,然后进行翻译。

    第二课时

    第一步:找同学回答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第二步:结组讨论,并选出代表,说出自己对《桃花源记》的看法。

    第三步:回答上一节课留下的问题。

    第四步:课外延展,陶渊明的其他诗篇,如《饮酒》、《归园田居》等,使同学们更多的了解陶渊明,了解陶渊明的思想。

    五、说重难点

    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理解稳重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对于这二者的处理方法,依照上面课堂教学的方式,结组讨论,并加以适当的引导。

    六、说效果

    通过两课时的讲解与学习,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掌握基本字词和翻译,较多的同学可以感受桃花源的美,并内省自己,想象、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但因为个人水平的差异,肯定有极少数的同学跟不上进度,而对这一点,可以采取写作文或读后感的方式,然后,再针对其中有问题的同学进行一对一谈话,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学会知识,理解作者,明白诗歌“缘事而发”的道理。

    桃花源记教案(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课程标准人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课文。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这类文体。因此学生对文言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学法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教师应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这一课在本册中也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教师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力引导学生对古代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了解,更增加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从而做到文道统一,这也是教材设计本课的意图所在。

    2.课文内容: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脸炙人口的佳作,大家所熟悉的成语一一世外桃源,无人问津,皆出自于此,诗人所描绘的“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更是那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的人民所追求与幻想的。文章中的理想桃源是虚构的,但它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本文能一直为人所传诵的重要原因。

    3.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并背诵一些篇目。根据这些要求,再联系当今素质教育在语文教改中的体现以及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①能顺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②疏通词句,积累文言词汇。

    ③根据书上对挑花美景的描写,结合平时学习的描写方法,说(写)一段话。

    由于是八年级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古文的基础又薄,从而对文言文的认知基础及理解迁徒能力较差,所以我确定①②为重点目标,第③为难点目标。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知识面窄,没有预习的习惯,但是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较易接受,从而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而八年级这个班比起其他班来,在这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从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容易因此出现冷场的场面,对于这一点,教师应满怀激情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从而取得预期目的。

    三、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是又“贵在得法”。无论任何方法的使用都应面对学生在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运用,不能死搬公式,从而不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不利于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实施。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制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点拨质疑法:这是我采用的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点拨,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讨论,从而避免过多过杂的讲解。

    2.讲读法:包括词汇、解说,课文讲解,朗读训练,简述大意,背诵等。

    3.电化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使用录音机、投影仪,直观形象而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c

    (二)学法:

    1.朗读法,古文重在多读,读顺畅,读出节奏,读出语感,这样更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易背诵。

    2.讨论法:通过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3.读写结合法:课文结束前,让学生根据书中对桃花的描绘,训练学生迁移能力,通过写或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花。从而训练学生多角度描写事物。

    四、教学程序:

    在整个教学中,应以优化课堂过程为指导,贯穿素质教育,结合我区语文读写结合训练,着重于“双基”落实,充分体现“四个意识”。

    (一)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一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

    1?请一位学生解释一下,“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其他同学听。

    2?教师鼓励性评价后,顺势让其说出出处,由此引入课题。

    (二)解题

    这一步骤主要是帮助学生识别题目中“源”以便不要说写成“园”。然后了解作家生平,及本课的出处,为下面学习本课打下基础,具体设计如下:

    1、板书标题:桃花源记,教师强调一下“源”与“园”区别,引起学生重视。

    2?学生看注解①,简单了解一下作家的基本情况,知道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言,学生可作适当勾划,以便今后利于复习。

    (三)朗读课文

    古文应该突出多读,教师应把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上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指导。

    1?听录音,学生的注意正音、节奏感,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要求:

    ①节奏合理,读出对社感。②语句流畅,发音正确。

    (四)疏通课文词句,积累文言词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觉地学习,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教师也不能盲目乐观,应尽可能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让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同时,注意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为此设计如下:

    1.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2?勾划难点,互相讨论,或向老师提问。(如有学生提问,下面的步骤可简化些。如无,则就显得重要了。

    3.教师提示(放投影片)。

    4.学生按记叙文六要素,简述课文c

    (五)学生朗读并背诵第一段。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起反馈矫正作用,另一方面是为过渡到下一个目标作准备。

    1。学生朗读。

    2.学生背诵第一段。

    (六)听说训练

    通过对第一段桃花美景的描写,让学生明确此段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学写(说)一段话。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读写结合。让学生有迁移能力,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我设计如下:

    1。选两则材料,用投影仪显示出来,教师分析其描写方法。

    2.学生根据上面的提示学写(说)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教案(篇4)

    一、教材说明

    (一)、教材位置及单元目标: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依照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桃花源记》、短文两篇(包括《陋室铭》及《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有《望岳》、《春望》和《石壕吏》)。至于本单元的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二)、本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剪裁功夫,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背诵全文并体会作者所提出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见上述目标2、3、4

    所需课时:

    三课时

    所需媒体:

    幻灯片6张、光碟一张、录音带一盒及多媒体课件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

    桃花源记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赏析桃源的美。

    3.体会作者描写“世外桃源”揭露黑暗社会现实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赏析桃源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展示一组桃花争艳的图片,桃林美不美?东晋时期有位作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描绘了一方奇妙的乐土,请问这位作家是谁呢?(生答:陶渊明)这节课我们携手再进桃花源,感受桃源之美。

    二.感知桃源

    朗读课文,欣赏图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赏析桃源

    教学形式:我是小记者

    角色:1名学生——渔人

    5名学生——桃花源村民

    3名学生--记者

    1、采访对象:村民

    采访问题:能介绍一下你们这里的自然环境、生活状况、风土人情吗?

    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你们这里缴税吗?

    你们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讲诚信吗?

    你想出去吗?为什么?

    2、采访对象:渔人

    采访问题:你觉得这里美吗?美在何处?

    这里的人和外面的有何不同?

    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地方告诉太守?

    四.赞美桃源

    请桃花源的“村民们”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己家乡之“美”,抒发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几幅有关桃花源自然美、人情美的图片,仅供学生参考。

    学生再读课文,体味桃源之美。

    五.探索桃源

    问题:

    1这个社会在当时存在吗?找出相关依据,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示:可参阅“预习提示”;

    可从课文中找相关依据;

    也可与背景资料结合起来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一世外乐土?你怎样看待这种思想?

    提示: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

    追求幸福、和平,向往美好生活;

    大胆地向黑暗现实挑战,批判现实;

    不愿干预,消极避世。

    3.联系我们的生活、学习实际,说说桃花源的社会状况与我们今天和谐社会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提示:国家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实行“一免一补”政策。

    农民不但不缴农业税,还有粮食直补款。

    新农村道路硬化“村村通”工程等。

    合作医疗

    六.课外练笔

    假如在21世纪的今天,一位桃花源中的人猛然来到外面的世界,面对现在人类富足而幸福的生活,他将会怎样?请发挥想像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桃花源记教案(篇6)

    1.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能对作者描写的理想社会进行正确的评价。

    (2)掌握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词语。

    (3)能补出文中省略的内容,并对文章进行准确的翻译。

    2.学法指导:

    (1)弄清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政治主张,有助于理解作者创作此文的原因。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译全文,难点请教老师并积累重要的词语(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3)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正确评价“桃源式”理想社会的积极性与局限性。

    (4)认识本文流传下来的成语,并会使用。

    二、预习导引: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柴桑(今九江市附近)人,东晋诗人。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士族,少年颇有壮志,博学善文。他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回家。35岁时,在江陵做桓玄幕僚,辅佐桓玄。后因玄反迹暴露,乃离去。40岁做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因叔父推荐,为彭泽令。终因政治难图,又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辞官离去,在官仅80余日。作《归去来辞》以明其志。此后,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再没有出仕。63岁时,他为自己写了《统歌诗》、《臼祭文》,不久就逝世了。

    隐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著有《陶渊明集》。

    2.背景资料

    《桃花源记》大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在此之前作者就不满黑暗现实,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而毅然辞官归隐。即使这样,但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激起了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题目解说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4.知识链接

    嗜酒的陶渊明

    陶渊明一生喜爱喝酒,他常常设酒款待客人。他如果先醉了,就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有一次,他家里的酒酿熟了,他急着要喝,不等酒凉,就用头上的葛巾把酒渣过滤然后再喝酒,酒渣过滤完后,就马上把葛巾戴在头上。

    三、教学过程:

    (一)字音词义:

    1.字音认读

    俨然(yǎn)豁然(huò)阡陌(qiānmò)邑(yì)

    2.字形辨识

    3.词语补注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二)内容解读

    《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记是一种记述事物的文体。这篇“记”后面是一首五言古诗,“记”相当于这首诗的序,故《桃花源记》又叫《桃花源诗并序》。

    作为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陶渊明这篇300多字的短文传诵千古而不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和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理想社会,勾勒出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风光秀丽的蓝图,反映了古代劳动群众追求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桃花源,哗哗的小桥流水让人们彻彻底底地摆脱了肉体和灵魂的羁绊,使人的心灵完全凌驾于社会的、历史的硝烟之上,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桃花源人从秦朝的时候就来到这里躲避战乱,已经五六百年了。在这五六百年的时间里,世间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战争,人民不知道遭受过多少次灾难,而桃花源里的人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然更不知道世人所遭受的痛苦了。桃花源里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与当时赋税极为繁重的社会和动荡不安的现实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正是农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在作者笔下,桃花源风俗淳朴,全无人世间的尔虞我诈。他们彼此之间平等相爱,就是来自世间的渔人,也被他们当作自己人一样“设酒杀鸡作食”,十分殷勤周到地招待他。这个美好的社会,正是作者对当时长期战乱、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恶劣现实的对立性的反映。作者出于对现实的失望,运用想象描绘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时也代表了广大农民朴素的愿望,发出了人民的心声。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陶渊明不可能寻找到改变黑暗现实的道路。所以他想象当中的桃花源,还只不过是建筑在虚无缥缈中的“空中楼阁”,带有明显的乌托邦性质。但是对于一个出身于士大夫阶层的诗人来说,这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

    结构图示:

    (三)特色赏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古典散文。这篇美文对后代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于描绘,情景优美。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用优美的文笔精心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桃源仙境。这些景物极具画面感,如开头这段景物描写:“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的景色是那样的诱人:清清的小河,芳草鲜美的绿草地,满地铺洒着鲜艳的桃花……这美不胜收的景色自然令人流连忘返。作者还善于把景物描写与人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景物平添了无穷的情趣。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寥寥数语,便将一幅恬静和谐、悠然自得的乡村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桃花源的美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自然会吸引读者饶有兴致地读完故事。

    2.故事曲折,结构精巧。全文结构摇曳多姿,引人入胜。作者多用曲笔,把故事情节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充满奇趣。尤其是作者巧设伏笔,妙用悬念,精当剪裁,使故事兴味盎然,多姿多彩。如前文“忽逢桃花林”中一个“忽”字,暗含桃花源可遇而不可求,为后文写再寻桃花源不遇作了很好的铺垫。而后文的“……遂迷,不复得路……”更增加了文章的传奇色彩。

    3.语言精练,惜墨如金。

    本文只用了短短不足五百字,便描绘出一个曲折而优美的故事。故事讲得既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扣人心弦,又结构完整,详略得当。如“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15个字,不仅交待了“渔人”从桃花源外进入桃花源内的行踪,而且对景物的奇异也作了生动的描写。又如结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短短26个字,不仅通过“高尚士”、“欣然规往”再次突出了桃花源的迷人之处,而且还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可见作者惜墨如金的文字功力。

    (四)句段品鉴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品析:这句话描绘了一幅诱人的画卷:清清的小河,芳草鲜美的绿草地,满地铺洒着鲜艳的桃花……这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一切世俗名利之争,顷刻间化为乌有。景物描写,突出了诗人想逃避现实,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这也是诗人的乐土之一。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品析:渔人的到来,让桃花源中的人着实吃惊不小,但好客的风俗流传已久,让人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动作刻画,描绘了一幅民风纯朴图,为下文叙述隔世的原因,作好铺垫。

    (五)疑难解析:

    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向往着那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六)课本习题解答

    第一题:1.(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才发现了桃花源。既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也为后文写“不复得路”埋下了伏笔。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4.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生活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劳动群众追求没有压迫剥削的美好生活愿望。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种想法只能是空想,因而脱离了社会实际,不可能实现。

    第二题:放弃,离开;房屋;寻找;不久;作为;给;对。

    第三题:①交通: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②妻子:妻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③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今义:①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②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③指外国人。)

    ④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第四题:

    1.村里人渔人渔人村里人

    2.村里人渔人村里人渔人渔人

    第五题:(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识记与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俨然(yǎn)间隔(jiàn)垂髫(tiáo)

    B.怡然(yí)邑人(yì)叹惋(wǎn)

    C.豁然(huò)阡陌(xiān)子骥(jì)

    2.下列加点字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无杂树(中间)

    B.寻向所志(寻找)

    C.咸来问讯(都)

    D.皆叹惋(感叹)

    3.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是()

    A.遂与外人间隔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解释加点的实词。

    A.缘溪行缘:_________

    B.便舍船舍:_________

    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_________

    D.欣然规往规:_________

    5.翻译句子。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寻向所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解读感悟探究〗

    读下面短文,完成6-8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这段话中产生了两个成语,它们是:A._________B._________

    7.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可用古代诗人的两句诗来形容这种情形,这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试题答案】

    1.C

    2.D

    3.D

    4.A.沿着B.放弃C.值得D.计划

    5.A.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B.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C.寻找前次做的标记。

    6.A.豁然开朗B.怡然自乐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桃花源记教案(篇7)

    《桃花源记》中有三个“外人”,即: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遂与外人间隔

    3、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三个“外人”中,2和3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人”。第一个“外人”如果也这样解释,则与后文《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相抵牾,因为时迁世异,秦代的衣制当然不可能和几百年后的晋代相同。

    近日读到了《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第5期顾月华先生的《也谈外人》一文,颇有感慨,遂将以前收集的资料略作整理,汇集成文。

    一、“外人”诸说

    据我们所见,对“外人”的解说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至于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者为最常见之解释,今人论之已详,故不赘述)。

    (一)“陌生说”

    此说包括两种大同小异的见解:1、“外人”为“世外之人”或“另外一个世界的人”2、“外人”为“外国人”。两种解释虽有不同,但思路和结论并无大异,他们都从桃花源中人与外界的服饰差异切入,试图解决《记》《诗》差异和衣制变迁这一矛盾。他们的结论也相似,即:在渔人眼里,桃花源中人绝不应与外界人相似,他们应该是渔人眼中的来自“另一个世界”或者“另一个国度”的衣着奇异的“陌生”人,因此可以统称为“陌生说”。

    (二)“纪实说”

    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说:“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以成此篇。”陈先生以为,《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之“秦”,不是“赢秦”,而是“苻秦”;所谓的桃花源不是人间仙境,而是北方人民为了躲避“苻秦”的战乱而聚族自保所建的坞堡。因此,陈先生说:“由苻生之暴政或苻坚之亡国至宋武之人关,其间相距已逾六十年或三十年之久。故当时避乱之人虽‘问今是何世’,然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陈先生这篇发表于1936年的论文是我们所见的最早提出“外人”问题的文章。

    唐长孺先生《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发展了陈寅恪先生的观点,认为桃花源不应该在北方,而就在武陵一带:桃源中人“避乱”不全是避兵,也可能是逃避徭役和赋税。他还搜索到了陶渊明同时代与《桃花源记》相似的多种版本的民间传说,及饱受官府剥削奴役、社会动乱之苦的乡民逃入溪峒蛮族的山泽中的史料,进而作出论断:“我们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种传说,这种传说晋、宋之间流行于荆湘,陶渊明根据所闻加以理想化,写成《桃花源记》,但闻而记之者不止渊明一人。”

    刘欣先生的文章《(桃花源记)旁证的旁证》赞同陈先生之论,他从语言变迁、衣制变迁两个角度加以佐证,并提出“陶渊明在作此文时,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

    以上三位所论,都是从桃花源记故事的来源和作者创作方法角度切入,又都主张《桃花源记》应该有一个现实的模型,并从这一角度解释“外人”问题,因此。可以统称为“纪实说”

    二、评议与讨论

    第一种解说,是至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最广泛的一种思路和观点,而且在教学中很有可操作性,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了。但是,我们对此有以下三点疑问:

    (1)“外人”解为“世外人”或“外国人”,古书中例证不多。持“世外人”说者没有举例子。“外国人”说虽免于单文孤证,可例子既少,又并非“外人”一词的常见用法,难以服人,在今存的可信的陶渊明作品中,未见类似用法。

    (2)从情理上说,东晋战乱不休,除朝臣外能有几人见过外国人实不可知,而世外人更是渺茫难寻。在地处偏僻的武陵郡渔人心中,恐怕根本不知道世上有“外国人”。他们如何能一见面便以衣冠而知其为“外国人”或“世外之人”呢?

    (3)从文义和时代背景而言,渔人对桃花源的奇异感,不是因为服饰的不同带来的陌生和恐惧,而是在战争不休、赋役苛重的乱世里,发现了一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且“秋熟靡王税”的人间乐土而油然而生羡慕和向往,这或者就是桃花源记本文的“寓意”所在,而这与强烈的陌生感似有相悖之处。

    我们赞同第二种思路,即陶渊明这篇文章当是根据某些地方的民间故事或传闻所作,只不过在写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对和平世界的向往,或者还掺有老子“鸡犬之声相闻”那样“小国寡民”的道家思想因素,这才将一个避乱的坞堡或者逃避赋役的蛮族山寨美化成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并且将其中的人民想象成了久居深山以避秦乱的遗民。

    桃花源记教案(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样的感受?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2、写作背景(点击“桃花源记”链接到PPT14-15)。

    三、明确本文的学习内容(播放PPT8)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四、课文朗读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五、字词释义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六、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即: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七、思考讨论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

    2、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所闻: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是虚构的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7、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8、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讨论归纳)

    八、总结全文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九、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2、总结并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课文的结构、主题等)

    二、写作特色(点击“写作特色”链接到PPT24)

    (1.详略得当;2.语言优美,通俗易懂;3.想象丰富,曲折回环; 4 .虚实结合 )

    三、文体知识(点击“文体知识”链接到PPT25-31)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精华集萃五方面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播放PPT32)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五、课外拓展(播放PPT33)

    想象训练:(任选一题)

    1、我来到桃花源;2、 今日桃花源;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案(篇9)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语文第上册第五单元《桃花源记》。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课文,在教学中,我们应巩固学生的文言常识和学法,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往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来学习这篇文言课文。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同时这篇文章自身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同时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位。基于以上条件,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美文美教”,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知识目标:熟读成诵并背诵课文。

    技能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情感目标:了解“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丽、神奇和幸福。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说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通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查找出作者及写作本文的有关资料。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本课作为文言文课程学习的重点科目,因此我准备采用三个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自主合作探究法:本课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通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导入。ppt页面中呈现出桃花背景(图1),并播放歌曲《梦入桃花源》,要求学生思考歌曲中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画面。歌曲停止后请同学们交换心得,同学们回答的可能有不同,但最终会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理想世界,世外桃源等等,如此便可引出本课,同时教师书写下板书(桃花源记),同时ppt背景(图2)变化为本课标题。

    (二)作者介绍,对诗人初步了解

    在这里我会对本课作者进行初步介绍(图3),但并不会过多的去探讨时代背景。因为一味的向学生说明时代背景就会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本课中的探讨的部分不断的去往时代背景上联想,我希望的是借助文章的彻底学习让学生们因为文章而去探索作者所处的时代,从而更加感受在动荡时期中力求的生活,更珍惜现在的日子。

    (三)配乐朗读,促进理解

    这一环节的出发点是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鉴赏,以鉴赏促陶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不过由于本课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在字词理解上也会存在部分偏差,所以我首先会和学生一起梳理字词(图四),让同学们借助工具书来进行查询,培养解决事情的能力。接下来我会播放名师名家的朗诵,让同学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

    (四)作品理解,文本翻译(图五)

    在文言文学习中,作品的翻译是很重要的,由于八年级的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精神,这里我准备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的方法,将同学们分组,共同完成翻译内容,若其中有组内不能完成的翻译,之后有班级共同完成,老师点拨,在整个实现的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帮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在每一段的翻译内容完成后,我会问学生这段内容中你发现了什么?并和学生一起探讨,最后给予结论(图六)。

    (五)赏读课文、品说桃源之美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句式“桃源之美,美在……”,“桃源之乐,乐在……”“桃源之奇,奇在……”引导学生从“美”“乐”“奇”三个方面走入文本,品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描绘。

    由于学生是个灵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无拘无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文,写一段描绘桃源之美的文字。经过预习,课堂上学生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优美的画面。在互相倾听中,他们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赏读中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隽永。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总体感知

    在对文章的认真学习后,我会再让同学们回过头来想想作者究竟是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下才能写出如此的作品,我们最后再来和学生探究一下所处的时代背景(图七)。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图八)。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同时最后也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桃花源记的视频,设下问题这样美丽的桃花源,你希不希望能够居住在哪里呢?一辩论赛形式展开。

    四、说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 能力目标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三) 情感目标

    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3、品读法4、复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桃源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教师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

    师:你能读懂他们的眼泪吗?

    生:对战争的控诉。

    师:是啊,他们的泪水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的恶魔四处流窜,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国,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作家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

    三、辨明字音:

    阡陌 遂迷 骥 郡 诣 邑人 间隔

    语云 便要还家 垂髫 俨然

    四、初识桃源

    1、教师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欣赏,进入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韵味。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要准。

    五、叙述桃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线索。

    2、教师抽学生复述课文。

    六、感知桃源

    1、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桃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学生品读。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桃源人生活的句子。

    七、再现桃源

    作业设计: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

    桃花源记教案(篇11)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

    本文编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桃花源记》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叙述了理想社会的模式,表达了一种憧憬。语言凝练又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篇课文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文意理解相对简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定位为“美文美教”,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3、品味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4、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感受桃花源美境,品味优美语言。

    2、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的要求,将朗读,背诵课文结合到对文章的赏析当中,在感受文章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达到感知知识的目的。具体采用如下方法:

    1、朗读法;2、想象法;3、自主和作探究法;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三、说学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与“乐”的分析,领会本文的主题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

    (3)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程序:

    (一)复习提问:

    1、全班学生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口译课文

    3、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二)导入新课: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景美人乐,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欣赏课文,一起走入桃源胜境。

    (三)分析课文

    1、品味“美”和 “乐”

    渔人进访的桃花源是一个美景如画,怡然自乐的“绝境”,其中的“景美”“人乐”,让我们做如下分析:

    (1)景美:

    ①在课文中找出描绘桃花源美景的句子

    提示:外围的美……,源内的美……

    ②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中一二段

    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番桃源美景。

    ④请欣赏桃源美景,课件演示

    (2)人乐:

    桃花源外的桃林,清新、美好,桃花源内的田园风光,恬静、迷人,那么桃花源内的人呢?学生讨论总结:乐

    ①从文中哪几句体现出来;

    ②分析“乐”的原因;

    [讨论]:为什么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桃花源人乐呢?

    2、桃源人的淳朴、好客

    [课件演示]: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

    3、桃花源系作者虚构:[课件展示]

    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世界。

    ②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这样的世界。

    (四)巩固练习:

    1、《桃花源记》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课件展示: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的地方。讨论、确定:课件打出答案。

    2、对这种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后各抒已见,允许有不同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写作(任选一题)再造想象:

    1、我来到桃花源 2、今日桃花源 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六)板书设计:桃花源记

    桃花源内

    景美:

    进 桃花源外

    人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出————————踪奇:

    遂迷,未果

    五、说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我是本着踏踏实实上课,力求使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既有知识上的收获,又有能力上的训练提高。在前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复习旧知识和理解主旨。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社会理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研读课文。我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巩固第一教时所学的文言注释,以口头提问的形式考查。力求达到温故而知新。

    接着,在诵读中体味本文的田园风味。从景美、人乐、踪奇三方面来品位。因为体味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然后,深入研讨课文,理解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一理想社会?这一环节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训练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设置作业再造想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主题。

    反思这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要有意滞后,留给学生争论的空间,使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得以解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锤炼评价语言,使之更凝练、更优美、更机智、更丰富。

    桃花源记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背诵课文,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培养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今天接着学习21课《桃花源记》,上一堂课我们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文下注释,疏通了文意,理清了课文线索。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二、温故知新

    1、你知道这些带点词语的意思吗?【分组接龙比赛】

    (1)缘溪行(2)落英缤纷(3)渔人甚异之

    (4)欲穷其林(5)才通人(6)豁然开朗

    (7)屋舍俨然(8)阡陌交通(9)阡陌交通

    (10)便扶向路(11)便要还家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3)乃不知有汉

    (14)无论魏晋(15)皆叹惋

    (16)不足为外人道也(17)诣太守

    (18)欣然规往(19)寻病终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复寻桃源。)

    三、合作学习

    (一)品桃源之美

    1、桃花源美吗?美在何处呢?请大家帮忙找一找,并说说你认为美的理由。【学生听读课文录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环境美(美在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生活美;人情美。

    (1)桃花林美在何处?这样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美吗?喜欢吗?请用喜爱的感情读一读。能背下来吗?)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作铺垫。

    (2)桃源人的生活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见渔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3)桃花源还具有神秘美。(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二)悟作者之情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猜一猜渔人说了些什么?

    汉……三国……东晋……

    2、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3、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4、对比当时桃源里和桃源外的生活环境,猜想一下陶渊明当时的思想是怎样的?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交流点拨】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四、拓展延伸

    1、如何劝桃花源人走出桃花源?

    2、当代歌曲唱桃源

    梦入桃花源(歌词)

    作词:石煌远

    高悬瀑布,远叠山,动听雀鸣,静听蝉.不知松竹,谁先绿,难辩水天,哪最蓝.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牧笛惊花雨,化蝶戏流泉.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桃花源头随梦远,忽在天际忽眼前.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梦入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梦入桃花源。

    3、背诵课文。

    周珑玲

    [精]桃花源记语文教案精选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要知道学生课堂反应也会在老师教案课件里体现出来。如何从优质的教案课件中借鉴有益的知识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精]桃花源记语文教案精选,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桃花源记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及其作品。

    2.掌握重点词句,结合注释疏通文章大意。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语设计1: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里指出人生有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认为人生不断寻觅的是返璞归真的境界,这与晋代诗人陶渊明勾勒的世外桃源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想了解世外桃源吗?你想去感受一下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桃花源记》。

    导语设计2:

    一、新课导入

    晋朝的陶渊明,因人而名,因事而名,因诗而名。陶渊明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29那年,他开始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此后,他又做过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每次时间都很短。在这十几年中,他的经济状况不断下降。到39岁那年,他不得不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然而,“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在亲友的劝告下,他再一次出仕。他做彭泽令时,郡里派一个督邮来县,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天就离职回乡,并且写了著名的《归去来辞》,表示归隐的决心。这时候,他41岁。从此,他就“躬耕自资”,一直到去世。

    二、自主学_-预习与展示

    1文言知识归纳

    (1)生字注音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2)古今异义:

    ①交通绝境

    古:交错相通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今:走投无路的境地

    ②妻子鲜美

    古:妻子儿女古:鲜艳美丽

    今:男子的配偶今:味道好

    ③无论如此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古:像这样

    今: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今:这样

    ④缺乏

    古:不值得

    今:不够

    (3)一词多义:

    ①舍:

    舍弃 “便舍船”

    房子,“屋舍俨然”

    ②寻:

    寻找,“寻向所志”

    不久,“寻病终”

    ③志:

    做标志,“处处志之”

    标志,“寻向所志”

    ④向:

    以前,“寻向所志”

    对着,“眈眈相向”

    2作者名片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3背景追溯

    作《桃花源记》时作者归隐田园已经十六年了。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4了解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写景、状物。可以分为杂记和游记。杂记包括:(1)山川、景物、人事杂记。(2)笔记文。以记事为主,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文笔轻松,描写生动,记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

    三、合作学_-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1桃花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交流点拨】虚构的。

    2想象桃源之“美”,讲解“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_____美,你看______”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学生争相回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交流点拨】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面,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二)深层理解

    1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交流点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哪几句?

    【交流点拨】“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交流点拨】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桃花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暗示了这一点?

    【交流点拨】因为他们长期与世隔绝,不见外人。文中还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等句暗示。

    四、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 顺序:时间

    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发现)

    舍船从口入,欣赏桃源景(进入)

    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访问)

    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离开,再寻)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忽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这节课,我们将沿着作者的足迹,进一步探寻其中的奥秘。

    二、合作学_-讨论与展示

    (一)走进文本

    理解桃源之“乐”,感受桃源之“奇”。

    1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交流点拨】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交流点拨】(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师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2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同答。

    学生讨论,交流。

    【交流点拨】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走进语言

    1文中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为什么此人的“具言”一句都没写?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叹惋?

    【交流点拨】因为渔人是从现实社会中去的,读者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当时的情况都知道的,故略去不写。感叹桃花源外的人们竟然还过着不幸的生活。

    2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交流点拨】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3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交流点拨】这段景物描写带点神秘色彩,“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4桃花源人为什么要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从这里能不能看出作者的用意?

    【交流点拨】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从这些可以看出作者的用意,他向往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完美的统一,向往没有压迫、没有纷争、没有忧伤的生活,渴望处处恬静、和乐,人人淳厚、纯朴。

    (三)走进写法

    层层设疑。

    【交流点拨】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没有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不著姓名。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写桃林的通道更是奇特,洞口小而“仿佛若有光”,路“极狭”而可“通人”,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人桃源后,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尚士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未果”“病终”。这样一来,桃花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了“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既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又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四)走进主题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桃源胜景?

    【交流点拨】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

    三、拓展延伸

    面对污浊的社会,陶渊明不屑与之同流合污,毅然辞官,归隐田园。你赞成这种做法吗?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一】东晋末年,陶渊明家乡九江一带,由于战乱频频,民不聊生。面对这样的现实,作者看不到希望,只好把自己理想的社会情形寄于《桃花源记》中,这是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二】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社会是现实,但作为一个有志向、有能力的人,应该积极去改变现实。即使能力有限,也可像包拯一样做中的一盏明灯,多少也能发出一些光亮,照亮一些苦难的人。否则,人人像陶渊明一样消极逃避现实,国家将永无光明之日。所以,我不赞成陶渊明消极避世的态度。

    桃花源记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1、展示几副图画,让学生联想到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并让学生谈谈心中的世外桃源。

    2、介绍陶渊明及时代背景,自然导人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2、商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疏通文意:学生提出的疑惑的字词、释义,师生共同解决。

    4、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2、用简洁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课文结构。

    3、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桃花源的印象。

    四、访谈练习

    设置情境,利用“时空在线”专访节目深化理解,研读课文。假设教师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对村民现场采访。

    采访问题:

    1、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2、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你们想出去吗?(渔人说是晋朝。想出去,因为外面世界很精彩;不想出去,因为外面兵荒马乱。)

    3、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平整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真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4、你们为什么不让渔人向外人介绍桃花源呢?(不希望外人打扰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

    5、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6、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五,品位研读、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2、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桃花源记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欢乐和奇异。

    2、深入体会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

    3、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

    4、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桃源仙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东晋末年,战乱频繁,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濒临崩溃,在这样的动乱岁月,陶渊明的一腔爱国热情无处倾诉,让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无法实现,只能把情感寄托在文章里,今天我们就带着对陶渊明已有的认识,再次走进《桃花源记》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

    二、找同学大声的有感情朗读课文,边听边想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三、分别从“美、乐、奇”三个角度赏析全篇文章,学生进入小组讨论pk阶段。

    四、小组讨论:桃花源的美表现在原文的哪些句子中?

    1、教师点拨:自然环境美、社会环境美、人情美。

    2、作者写这一美景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对桃花源的喜爱、向往)

    五、小组讨论:

    1、文中哪些人感受到桃花源的乐?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

    教师点拨:(老幼因和平安定、丰衣足食而乐)

    2、总结:桃花源人都乐在哪里(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作者写这些乐的目的是什么、(寄托理想)

    六、小组讨论:

    1、桃源“奇”在何处呢?从原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小组讨论在文中画出这样的句子,同时分析了三个问题。

    1)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2)桃源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3)文章安排刘子骥寻桃源是不是画蛇添足?

    2、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

    3、作者设置这些“奇”暗示什么?(虚构社会)

    七、桃花源是一个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仙境,这里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安居乐业,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批判黑暗社会)

    八、作者虚构这一理想社会,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明确:想法积极,做法消极,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九、学生质疑

    十、总结小组成绩,鼓励优秀小组

    十一、结束语:陶渊明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未来是美好的,我们要志存高远,向着理想,勇往直前。

    十二、布置作业: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桃花源记语文教案 篇4

    一、 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 教学方法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存疑——质疑 ——解疑的模式解决字面上的翻译。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三、 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二)设置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天仙配》------(曲终)你从歌曲中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归结)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现在有吗?将来有吗?(学生作出回答后)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设计意图:

    以音乐渲染情境,美好的音乐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三)预习检查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解释字词。

    3、让学生说说对“记”的理解。

    4、指名概述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

    朗读一是为了检查学生预习时关于字音的掌握情况;二是引导学生初步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进一步地熟悉课文。卡片解词有利于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符合初二学生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原则。概述内容符合课标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四)阅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读音及朗读节奏,进一步感知全文。

    设计意图:

    录音示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加专注阅读课文。

    2、了解作者及背景——以《爱莲说》及《饮酒》两篇诗文回顾作者,并让学生借助资料进一步介绍作者。之后,教师强调与本文创作有关的内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的分裂崩亡时期和晋末的换代之际,社会矛盾尖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他对东晋的黑暗现实不满而归隐,而对这些惨痛的现实,越来越坚决地否定自己所处的社会,不断构思和向往理想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就是他亲笔绘出的理想社会图景。

    设计意图:

    让学生简介作者是为了让学生养成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习惯并形成能力。教师的进一步补充强调则是为了后面文章主旨的理解打下基础。

    3、解疑、扫除文字障碍

    请同学把预习中碰到的不理解的词句指出来,同学间互相解疑,未能得到解决的疑问由老师解答明确。

    设计意图:

    符合课标的阅读要求——对课文的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5、在个别字、词、句排除疑难的基础上准确翻译并反复朗读。方法:同桌一人读原文一人口译,逐句疏通文章。对于串译有不妥之处,师生共同加以纠正。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初二学生,能粗略看懂一篇文言诗词并能尝试着现代汉语把文意表达出来,已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节奏反复朗读并能熟读成诵是初中生阅读浅易文言美文最基本的要求。

    6、默读课文没,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作者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个感性认识,同时让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

    (五)课堂作业(出示小黑板)

    1、给划线的字注音: 便舍( )船 屋舍( )俨然 间( )隔

    2、解释词义:寻向所志 ( ) 寻病终 ( )

    3、理解古今异义词: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鲜美

    4、补充省略的成分:(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

    设计意图:

    能正确区别多音字,多义词并初步树立古今汉语存在差别的意识,掌握文言句式,通过练习一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学习,我们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学到了不少文言实词、虚词。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随着古人去寻幽访古,感受祖国文化的美丽和伟大。

    (七)布置作业

    1、 翻译全文

    2、 思考课后练习二

    3、 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

    翻译既巩固了课文知识,又培养了书面表达能力。背诵突出了本课的教学目的。思考题则是为下一课作准备。

    课后说明:板书是随着课堂进行和学生需要而逐步书写的。由于有死的教案,没有死的教法。具体课堂操作要随机应变,其结果不是这一篇说课稿所能预料的。

    敬请各位老师赐教!

    桃花源记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读准下列字音:

    豁然 俨然 衣着 阡陌 鬓 要 邑 诣 骥 语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1)通假字:具、要;(2)古今异义:交通、妻子、绝境、无论;(3)一词多义:舍、寻;(4)辨析同义词:悉、并、具、咸、皆;(5)句式:省略句。

    3.了解文学家陶渊明。

    (二)能力目标

    1.借助《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查找有关词的意思。

    2.培养朗读和背诵的能力,这样可以品味语言的神韵、气势和感情色彩,体会语言形式、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的表现力,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理解作者追求平等、自由、幸福,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理想及对黑暗现实不满的精神。

    二、学法引导

    朗读感知课文内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再用归纳比较法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教师指导学生辩证地评价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最后熟读成诵,汲取文化营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学习一词多义、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古汉语知识。

    2.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可通过讨论课后练习一至四题来完成。

    3.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①生字词;②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③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表格;④随堂练习。

    2.有关课文的插图。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背诵接龙,其中如有人背错,就让他(她)表演一个节目,最后评出优胜者。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读准生字的字音。

    2.了解作家陶渊明。

    3.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

    4.理解和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社会。

    5.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三)教学过程

    1.简介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东晋时人,祖居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二十九岁出什,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2.读准下列字音:

    3.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老师稍加指点,让学生弄清全文内容。

    4.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弄清以下词句的含义:忘路之远近中的远近是偏义复词;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岸之长;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为意动用法。

    5.讨论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明确:第二自然段写了两层意思,即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一是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歼陌交通,鸡犬相闻。二是人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鬓,并怡然自乐。

    作者的这些描写叙述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和平安宁、丰衣足食、人人劳动、安居乐业的社会,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在这一段中要弄清下列语言现象: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便舍船和屋舍俨然中的舍,前者是动词,作舍弃讲,后者是名词,作房舍讲。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阡陌交通的交通作交错相通讲,是两个词。三是同义词的辨析,如悉和并两个词意思基本相同,作都讲,但这两个词也有差别,悉指数量上的全部,并指各种类别合并在一起。四是句子成分的省略,如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

    6.讨论学习第三段的内容。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通过村中人之口,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缘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涡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着男耕女织的安居乐业的生活。这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里是不可能实现的。

    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本段应掌握的古汉语知识为:一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见渔人,乃大惊与乃不知有汉中的乃,前者作是讲,表示前后两个动作的关联,而后者作竟解,表示出乎意料。二是古今词义的区别,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作妻子儿女解,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男子的配偶,是双音词;绝境是指与世隔绝的地方,也是两个词,而现代汉语中是指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魏晋中的无论是更不用说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是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的连词。三是同义词辨析,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四是通假字的归纳,具(俱),要(邀)。五是省略主语和宾语的现象,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

    7.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学习本段要弄清以下词语的含义:向(从前),志(作标记,动词;标志,名词),诣(到去),寻(不久,随即,副词)。

    (四)随堂练习

    一、陶渊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诗《______》,首句是种豆南山下。

    二、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_为顺序,写渔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渔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三、解释加黑的词。

    1.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2.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3.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4.诣太守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6.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

    7.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8.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9.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10.寻病终_______________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12.无论魏晋___________

    四、作者写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

    一、潜、元亮、东晋、归园田居

    二、渔人的行踪(渔人进出桃花林),时间先后,发现、访问、离开、再寻

    三、1.房屋 2.丢弃 3.交错相通 4.到去(拜访)

    5.都 6.都 7.做标记 8.做好的标记

    9.寻找 10.不久 11.妻子和儿女 12.更不必说

    四、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桃花源记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展开想象,品味桃源胜境。

    3、联系背景,感悟作者思想。

    教学重点:

    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桃花源记》,走进陶渊明笔下的那方世外桃源。

    二、了解作者: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但由于当时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后人称其为“靖节先生”。

    三、读文感知

    1、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可以结合注释跟同桌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出示字词检测)

    (2)随机抽查学生初读的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作为标准。

    2、配乐范读: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文章魅力

    3、再读课文:学生自读,结合注释、工具书自行翻译,组内交流自学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若仍不懂,则举手问老师,全班同学一同解决。教师注意点拨。

    四、品读赏析:

    屏显“桃源访谈”:同学们,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美不美?你们想不想到桃花源?现在啊,这间教室就是桃花源,你们都是桃花源的村民,我呢,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下面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现在我对村民现场采访。

    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采访了以下问题:

    1、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

    2、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3、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习惯吗?

    4、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或你们的感受。

    五、合作探究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为什么?请到文中找出根据。

    【教案模板】《桃花源记》教案其二


    按照惯例,老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教案模板】《桃花源记》教案其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教材的地位、作用 。

    《桃花源记》是初中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与志趣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体裁不同,有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

    教学目的: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积累文言词语对照课文注解独立完成课文翻译;诵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培养并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欣赏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课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欣赏、探究。

    (二)、说教法 。

    1、主要运用诵读、启发、读书指导及欣赏、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

    3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

    4、文中的一些探讨性题目,可运用探究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

    (三)、说学法 。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习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习作好准备。

    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内容及语文学习的规律,安排导入——朗读感知——理清全文思路——文章赏析、研读——知识拓展延伸——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等几个环节。

    1、导入并题解。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自从陶渊明作了《桃花源记》以后,桃源仙境名声大噪。历代文人雅士纷纷涉足山溪,探寻灵秘。今天我们就与东晋大文豪一览桃源仙境。

    叫两、三个学生书写课题。

    分析: 源 、 园

    “源”字的偏旁是“シ”,与水有关,从文章一、二段看得出,“桃花源”里写水的句子有“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林尽水源”,从而可看出桃花源是水流的尽头、源头,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所以不仅仅是指“桃花园子”。以后不要书写错了。

    2、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齐读,掌握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复述故事并口头疏通文意。

    3、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

    一学生读,读后点评。

    4、赏析及探究问题 。

    听录音朗诵感受桃花源的美的意境。

    让同学到文中寻找桃花源最吸引人的地方,并说说是什么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人情美

    展开想象与联想用一组句式整齐的句子描绘桃源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风尚。

    如:这里的______真美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的美我们概括出了景物美、生活美、人情美,这三个方面是不是桃花源最吸引人去的地方呢?我们中国大山名川,风景美,生活美,人情美的地方也不少,为什么桃花源让人魂牵梦绕,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的心中,桃源仙境始终美好,让人向往呢?

    探究桃源人举家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的原因?

    由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

    要求:朗读是应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如“乃大惊”,“皆叹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战乱连年的年代,优美的世外桃源是否存在?(结合前面的写作背景分析)

    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和“……,欣然规往。末果,寻病终”,作者写这些句子目的是什么?

    (同学可通过读课文最后两段来了解)

    暗示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故事?

    5、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

    师小结:这篇课文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的存在,实中有虚,以“不复得路”“未果”等句写出仙境在恍惚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让人觉得似梦似真,这些都不过是陶渊明巧妙的安排,理想的寄托,美好的愿望而已,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的,桃花源让后人津津乐道,可见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了。

    作业背诵全文。

    6、知识拓展延伸 。

    抽一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明天。

    7、最后让同学随着音乐朗读课文感受桃花源的美 。

    8、 说课板书:

    景色美 战乱

    生活美 没有 压迫

    人情美 剥削

    【热门教案】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范本


    按照惯例,老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教案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热门教案】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

    1、落实课文的朗读和古文字词理解。进行古文基本知识的积累。

    2、 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的背景知识,明确作品的解读离不开作者,环境和文化背景。

    3、要求复述课文基本内容,初步思考作品的含义。

    [教学重点]:

    1、古文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翻译。

    2、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

    古文字词的识记以及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

    [教学方法]:

    教授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朗读,探讨关于课文作者的信息,教授生字,生词,归纳古文字词(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㈠导入(5分钟)

    ⑴ 今天在上课的开头我先请大家来听一首民歌,大家可以先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勾勒出一副风景画,等到音乐结束。我要请同学来描述一下他的感受。

    (音乐《梦入桃花源》,约2分钟)

    ⑵ 提问。请2—4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听完音乐的感受以及他脑海里所呈现的画面(2分20秒左右)

    ⑶ 小结辞:正如同学所说,音乐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个令人是神往的地方,像一个美好的梦。相信大家对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并不陌生,那里有美丽的景色,精致的楼台还有俏丽的黄蓉。那么关于桃源的美梦是谁最先开始做的呢?那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有个叫陶渊明的东晋文人,他将自己的梦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35秒)

    ㈡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10分钟)

    ⑴提问:大家知道陶渊明吗?知道陶渊明的故事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2—4分钟)

    ⑵ 关于作者陶渊明,书上只做了简单的介绍,他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也是今天的九江市人。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手握重兵,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过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然不像当时的名门望族一样显赫,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但他仍然属于士族阶层,大家要知道当时的士族是比较牛的,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心态上都是高高在上的。陶渊明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归隐了。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当陶渊明四十一岁的时候,再次出来做彭泽县的县令,前后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为什么他辞职不干了呢?因为在他到任81天的时候浔阳郡派遣“邮至”,也就是相当于督察的这么一个官员来视察,有个小官告诉他要穿戴整齐迎接那位官员,他说“我岂能因为5斗米而向这么一个乡村小官点头哈腰的”,一气之下就辞职了。)也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辞官归里之后,小日子过得还算清闲。与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并且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期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中国的诗歌史上可以担得起“杰出”二字。

    他的诗歌总的概括来分成三个部分,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而最出名的就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这位老先生喜欢喝喝酒,喜欢种种菊花,喜欢恬淡的隐居生活。但是他的作品却影响了唐宋元明清的后世文人,比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他的田园山水诗,比如宋代的苏轼,明代的朱熹都非常地推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崇拜陶渊明,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是说,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因此,陶渊明才会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找个地方隐居。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

    (东晋时代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玄言诗”,其最重要的代表,是孙绰和许询。然而,在东晋玄言诗中却又酝酿着一种新的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山水诗的萌芽。而且,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山水诗的分支,与玄言诗同样有直接的关系。玄学本是超世的哲学,它强调人不仅在社会中存在,而且每一个人即每一个精神主体,都是直接面对宇宙存在的。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也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得失成败,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宇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现。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加以江南山水,佳丽可人,对于来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鲜的刺激,更引起他们对山水自然的兴趣。由于玄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外,别无名家。但王羲之的《兰亭序》,却可以说是一篇佳作。)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桃花源记》就横空出世了,下面我们来对课文进行解读。

    ㈢课文基本知识教授和翻译(20分钟)

    ⑴ 播放课文朗诵FLSH(3分15秒)同时要求同学将生字注音。注意朗诵者的断句要领。初步熟悉课文。

    ⑵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着。之: 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古今异义: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杂:别的;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甚:很; 异:感到奇怪;之:语气助词;复:继续;前:向前;欲:想要;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其:指示代词,这,那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尽: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约。)

    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省略句。舍:舍弃 )

    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省略句。才: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复:继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然:…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属: 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阡陌:田间的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阡(qiān)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其:这,那。悉: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垂髫(tiáo))

    读音: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字词翻译:

    缘:沿着。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

    复:继续

    欲:想要

    尽:到头

    仿佛:隐隐约约。

    才:仅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田间的小路。

    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一词多义:

    2、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㈣提问(10分钟)

    ⑴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⑵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⑶桃花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找出相关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述的的感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⑷复述第一段的内容。(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⑸检测字词掌握情况,提问。(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板书]: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渔人行踪: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段(下一课时检查)

    2、抄写5遍: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怡然自乐

    3、记忆上课讲到的所有字词(下一课时检查)

    4、预习课文下一部分

    [教学后记]:

    文言文的教授本来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为其中的知识点是考试所必须要求掌握的,因此占用了解释作品内涵的时间,从而避免不了乏味。用音乐来导入文言是我所能想到的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了。其实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诠释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又不尽相同。

    对于首次正式地接触文言大家,教师应该占有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认识作者。为其以后的阅读和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为课文的理解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深层次上的含义。

    为什么要放入一个朗诵FLASH,是因为想给学生提供一个课文阅读的范例,对于首次接触的文言来说,学生往往不是认不全生词就是胡乱断句,结果往往读得不流利而丧失了作品的感觉。用朗诵来呈现课文,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学生的情绪带入课文,告诉学生课文所内涵的基调。

    初二的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散文,一般来说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教师就应该以讲授为主,并且尽可能地要讲得细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要做好归纳整理的工作,将文言的知识分块,集结。要求并且强制学生记忆,不断地要求他们反复回忆,做好听写之类的检查工作。另外要求他们背诵,默写。

    【桃花源记教案4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