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桃花源记教案汇总12篇
  • 桃花源记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25

    桃花源记教案汇总12篇。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桃花源记教案汇总12篇,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桃花源记教案(篇1)

    《桃花源记》是万古一梦,属于每个人的美丽之梦。它借助一个充满神秘离奇的故事,传递着人们对幸福自由美满生活的追求。短短尺幅之内,作者用饱蘸着绚丽憧憬的妙笔,极富诱惑力地描绘出桃花源的绮丽风光之美,恬静生活之美,善良人性之美。可以说,每一处都洋溢着理想化的意境,每一处都吸引着读者渴求美的目光。只有引导学生去发现平淡表述背后的强烈情感,挖掘每一处所展现的理想追求,才能真正走入桃花源,感悟桃花源。

    本文是初中最后一篇文言文,有了三年的学习,学生在翻译上应该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诸如翻译的策略、翻译的角度等。再加上本文以故事叙述为主,难理解的词句不多,所以在翻译理解上,可以多放手给学生,以此来检验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但本文蕴含的中华文化深厚,它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美好生活的心灵之 源,学习它,不能仅仅停在表面去分析作者的追求和惆怅,而要让学生的心灵之美做一次深呼吸。走入桃花源,学生要爱上本文,更爱上这个永远不会褪色的梦想。

    课前预习

    1、查阅有关作者的资料,特别要关注他生活的时代和他的隐士风格。

    2、 复习他的《饮酒》。

    教学目标

    1、检验并提高学生独自翻译能力,掌握诸如“妻子”一类的重要文言词。

    2、在品读中,能够体会出桃花源的美,加深对作者感情的理解。

    3、培养学生对中国古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生活追求。

    评价设计

    1、学生能够根据已经掌握的方法独自翻译文章,并及时积累重要词语。

    2、在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通过想象的方法展现桃花源的美,并结合课前查阅资料,进一步理解文本主旨。

    3、学生能够联系现实,个性化地谈谈自己对这个“梦”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万古一梦桃花源

    用中国人远古之梦导入。《礼记》中关于“大同世界”的论述,孟子所畅想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逐渐引出“世外桃源”。

    (让本文站立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背景中走入课堂,让学生在追梦的神圣氛围中走入文本)

    二、翻译--走近桃花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小组分任务,串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让学生自由发言。抓住“一位渔人,一次偶遇,一个地方,一段传奇”来理解。

    (一是检查学生在没有翻译情况下,能不能借助读就感受到基本脉络。二是为下面的翻译做好铺垫。)

    4、教师读“开首至欲穷其林”,学生不看注释口头翻译,并交流难懂的地方。

    在这个过程里,要引导学生考虑“翻译方法--留,调,删,换等,翻译角度--直译和意译”

    5、学生独自翻译全文。首先,不看注释,不交流。然后查阅注释,检验翻译准确度。接着小组交流个人不能解决的难点。

    6、班内交流。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一些重要词:古今意不同的字。

    7、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一个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评议。

    (第二步,要以学生自己翻译为主,甚至可以加大难度,比如不看注释先猜译,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的语感)

    三、品读--走进桃花源

    1、听老师读本文,同学思考: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说你对桃花源的印象,你会怎样表达?

    2、学生自由发言。可以引导出“神奇”“美丽”“幸福”等词。老师提议:桃花源真美!

    3、小组合作交流:从文章哪里你读出了桃花源的美?

    要求:交流后组内分任务,一人读原文,一人说美的原因。

    4:班内展示交流。

    教师引导抓两个点:一是不同的美--景色的美,前者是神奇的美,后者为富饶的美;生活的美,有精神的愉悦,也有物资的.富裕;人性的美,有热情好客的真,也有宽以待人的善。

    二是激发想象--“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每一处是如何的美?可以想象一副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每一个人是如何的乐?可以想象一种境。让学生进行口头描绘。

    (此处是理解文本的关键之处,不能仅仅从文字表层点几处美,而要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层,理解人性美,生活美,还要借助想象,把更丰富的景象幻化为最幸福最优美的感觉。观察学生,如果他们脸上没有愉悦,目光里没有羡慕,那么就可以说,这个环节是失败的。)

    4、提问:陶渊明为什么描绘出这样美丽的地方?他那个时候真的有这样一个桃花源吗?

    小组结合课前查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可以从《天上的街市》来做辅助点拨,从而更准确地的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文章主旨。

    5、带一份情感再读课文。

    发现桃花源:惊奇--初入桃花源:惊叹--做客桃花源:赞赏--离开桃花源:担忧--难寻桃花源:惆怅

    (理解了课文,再融入自己的情感,老师要做这样的朗读指导:读出味道。)

    四、感悟--神往桃花源

    1、今天很多地方牵强附会称作桃花源,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向往的梦就在这里,也是美的享受。倘若今年五一假期,你到了桃花源,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2、你尝试做个比较:今天的生活状况和桃花源相比,哪个更让你喜欢?

    (两个问题,课堂上只需要用一个则可,根据前面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学生理解深刻了,用第一个问题。学生理解还需要加深,用第二个问题。)

    五、作业

    1、积累重要词,背诵课文。

    2、给“桃花源之行”拟出一段解说词。

    桃花源记教案(篇2)

    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手段、说教学环节、说重难点、说效果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桃花源记》是河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课的一篇文言散文,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全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一种隐逸的情怀。

    另外,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学习目标:熟读成诵,理解文章的内容。

    能力目标:分步品味,培养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德育目标: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思考现代人生。

    二、说学生

    该课文选自七年级下册,其针对的是一群刚升入中学的最小的初中生,其语言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理解能力等还不成体系,对于美的鉴赏能力也会有所欠缺,而他们也不太能接受老师刻板的教学,在接受能力上更偏重图像与画面的质感。

    三、说教学手段

    因为所面对的是低年级的中学生,所以本堂课采取的教学手段有:

    1、诵读法,通过熟练的诵读,达到背诵的效果。

    2、想象法,所谓“想象是最好的老师”,单是文字上的诵读,并不能深刻的体会到桃花源的美景,所以采取想象法,通过想象,让同学们感受桃花源的美与真。

    3、合作探究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进行探究,从而更好的体会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的初衷。

    四、说教学环节

    对本篇课文的讲解,我将会用两课时的时间完成,其中第一课时,主要是基础字词的解释和翻译;第二课时则主要讲解陶渊明的思想以及桃花源所象征的意义,并引导学生追求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第一步:课前导入,截取《中华好诗词》中杨雨老师和喻恩泰争论桃花源到底是在湖南还是江西的争论,引出《桃花源记》这篇课文。

    第二步:提出相关问题,让同学们先做笔记,然后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便于其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步:集体诵读,先播放名家朗诵的视频或音频让同学们体会其中饱满的感情,然后再集体朗读。

    第四步:带领学生介绍陶渊明,标出重点字词,划分段落,然后进行翻译。

    第二课时

    第一步:找同学回答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

    第二步:结组讨论,并选出代表,说出自己对《桃花源记》的看法。

    第三步:回答上一节课留下的问题。

    第四步:课外延展,陶渊明的其他诗篇,如《饮酒》、《归园田居》等,使同学们更多的了解陶渊明,了解陶渊明的思想。

    五、说重难点

    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理解稳重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对于这二者的处理方法,依照上面课堂教学的方式,结组讨论,并加以适当的引导。

    六、说效果

    通过两课时的讲解与学习,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掌握基本字词和翻译,较多的同学可以感受桃花源的美,并内省自己,想象、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但因为个人水平的差异,肯定有极少数的同学跟不上进度,而对这一点,可以采取写作文或读后感的方式,然后,再针对其中有问题的同学进行一对一谈话,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学会知识,理解作者,明白诗歌“缘事而发”的道理。

    桃花源记教案(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是课程标准人教版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课文。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这类文体。因此学生对文言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学法已经有所了解和认识,教师应在这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这一课在本册中也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教师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力引导学生对古代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了解,更增加他们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从而做到文道统一,这也是教材设计本课的意图所在。

    2.课文内容: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脸炙人口的佳作,大家所熟悉的成语一一世外桃源,无人问津,皆出自于此,诗人所描绘的“春蚕收长丝,秋收靡王税”,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社会更是那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的人民所追求与幻想的。文章中的理想桃源是虚构的,但它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本文能一直为人所传诵的重要原因。

    3.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并背诵一些篇目。根据这些要求,再联系当今素质教育在语文教改中的体现以及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①能顺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②疏通词句,积累文言词汇。

    ③根据书上对挑花美景的描写,结合平时学习的描写方法,说(写)一段话。

    由于是八年级的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古文的基础又薄,从而对文言文的认知基础及理解迁徒能力较差,所以我确定①②为重点目标,第③为难点目标。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知识面窄,没有预习的习惯,但是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较易接受,从而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而八年级这个班比起其他班来,在这方面更是参差不齐,从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容易因此出现冷场的场面,对于这一点,教师应满怀激情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从而取得预期目的。

    三、教法与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是又“贵在得法”。无论任何方法的使用都应面对学生在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运用,不能死搬公式,从而不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不利于素质教育在课堂上的实施。根据本课的特点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制定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点拨质疑法:这是我采用的最主要的一种教学法。通过教师的点拨,从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讨论,从而避免过多过杂的讲解。

    2.讲读法:包括词汇、解说,课文讲解,朗读训练,简述大意,背诵等。

    3.电化教学法:根据教学需要,适时使用录音机、投影仪,直观形象而又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c

    (二)学法:

    1.朗读法,古文重在多读,读顺畅,读出节奏,读出语感,这样更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易背诵。

    2.讨论法:通过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3.读写结合法:课文结束前,让学生根据书中对桃花的描绘,训练学生迁移能力,通过写或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花。从而训练学生多角度描写事物。

    四、教学程序:

    在整个教学中,应以优化课堂过程为指导,贯穿素质教育,结合我区语文读写结合训练,着重于“双基”落实,充分体现“四个意识”。

    (一)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一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开头的。

    1?请一位学生解释一下,“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其他同学听。

    2?教师鼓励性评价后,顺势让其说出出处,由此引入课题。

    (二)解题

    这一步骤主要是帮助学生识别题目中“源”以便不要说写成“园”。然后了解作家生平,及本课的出处,为下面学习本课打下基础,具体设计如下:

    1、板书标题:桃花源记,教师强调一下“源”与“园”区别,引起学生重视。

    2?学生看注解①,简单了解一下作家的基本情况,知道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言,学生可作适当勾划,以便今后利于复习。

    (三)朗读课文

    古文应该突出多读,教师应把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上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指导。

    1?听录音,学生的注意正音、节奏感,并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组进行朗读比赛。要求:

    ①节奏合理,读出对社感。②语句流畅,发音正确。

    (四)疏通课文词句,积累文言词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觉地学习,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然,教师也不能盲目乐观,应尽可能估计到可能出现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让学生发挥主体性的同时,注意起到一个良好的主导作用。为此设计如下:

    1.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词句。

    2?勾划难点,互相讨论,或向老师提问。(如有学生提问,下面的步骤可简化些。如无,则就显得重要了。

    3.教师提示(放投影片)。

    4.学生按记叙文六要素,简述课文c

    (五)学生朗读并背诵第一段。

    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方面起反馈矫正作用,另一方面是为过渡到下一个目标作准备。

    1。学生朗读。

    2.学生背诵第一段。

    (六)听说训练

    通过对第一段桃花美景的描写,让学生明确此段所使用的描写方法,再结合以前所学过的描写方法,学写(说)一段话。这一环节主要是为了读写结合。让学生有迁移能力,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此,我设计如下:

    1。选两则材料,用投影仪显示出来,教师分析其描写方法。

    2.学生根据上面的提示学写(说)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教案(篇4)

    一、教材说明

    (一)、教材位置及单元目标:

    《桃花源记》是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选有五篇文言文,依照先后顺序,它们分别是《桃花源记》、短文两篇(包括《陋室铭》及《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有《望岳》、《春望》和《石壕吏》)。至于本单元的目标,语文书上已明确指出: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二)、本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3、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剪裁功夫,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背诵全文并体会作者所提出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见上述目标2、3、4

    所需课时:

    三课时

    所需媒体:

    幻灯片6张、光碟一张、录音带一盒及多媒体课件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由于本文故事性强,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起来定会觉得兴味甚浓,疏通文意决非难事。同时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因此,我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对内容通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逐步完成本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其学习的整体走向;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一本百科知识全书,给学生提供必需的知识。

    桃花源记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赏析桃源的美。

    3.体会作者描写“世外桃源”揭露黑暗社会现实和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赏析桃源的美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社会理想及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展示一组桃花争艳的图片,桃林美不美?东晋时期有位作家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描绘了一方奇妙的乐土,请问这位作家是谁呢?(生答:陶渊明)这节课我们携手再进桃花源,感受桃源之美。

    二.感知桃源

    朗读课文,欣赏图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赏析桃源

    教学形式:我是小记者

    角色:1名学生——渔人

    5名学生——桃花源村民

    3名学生--记者

    1、采访对象:村民

    采访问题:能介绍一下你们这里的自然环境、生活状况、风土人情吗?

    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

    你们这里缴税吗?

    你们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讲诚信吗?

    你想出去吗?为什么?

    2、采访对象:渔人

    采访问题:你觉得这里美吗?美在何处?

    这里的人和外面的有何不同?

    你为什么要把这个地方告诉太守?

    四.赞美桃源

    请桃花源的“村民们”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自己家乡之“美”,抒发心中的感受。

    多媒体展示几幅有关桃花源自然美、人情美的图片,仅供学生参考。

    学生再读课文,体味桃源之美。

    五.探索桃源

    问题:

    1这个社会在当时存在吗?找出相关依据,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示:可参阅“预习提示”;

    可从课文中找相关依据;

    也可与背景资料结合起来理解。

    2.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一世外乐土?你怎样看待这种思想?

    提示: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

    追求幸福、和平,向往美好生活;

    大胆地向黑暗现实挑战,批判现实;

    不愿干预,消极避世。

    3.联系我们的生活、学习实际,说说桃花源的社会状况与我们今天和谐社会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提示:国家对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实行“一免一补”政策。

    农民不但不缴农业税,还有粮食直补款。

    新农村道路硬化“村村通”工程等。

    合作医疗

    六.课外练笔

    假如在21世纪的今天,一位桃花源中的人猛然来到外面的世界,面对现在人类富足而幸福的生活,他将会怎样?请发挥想像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桃花源记教案(篇6)

    1.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能对作者描写的理想社会进行正确的评价。

    (2)掌握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词语。

    (3)能补出文中省略的内容,并对文章进行准确的翻译。

    2.学法指导:

    (1)弄清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政治主张,有助于理解作者创作此文的原因。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译全文,难点请教老师并积累重要的词语(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3)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正确评价“桃源式”理想社会的积极性与局限性。

    (4)认识本文流传下来的成语,并会使用。

    二、预习导引: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柴桑(今九江市附近)人,东晋诗人。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士族,少年颇有壮志,博学善文。他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回家。35岁时,在江陵做桓玄幕僚,辅佐桓玄。后因玄反迹暴露,乃离去。40岁做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因叔父推荐,为彭泽令。终因政治难图,又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辞官离去,在官仅80余日。作《归去来辞》以明其志。此后,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再没有出仕。63岁时,他为自己写了《统歌诗》、《臼祭文》,不久就逝世了。

    隐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著有《陶渊明集》。

    2.背景资料

    《桃花源记》大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在此之前作者就不满黑暗现实,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而毅然辞官归隐。即使这样,但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激起了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题目解说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4.知识链接

    嗜酒的陶渊明

    陶渊明一生喜爱喝酒,他常常设酒款待客人。他如果先醉了,就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有一次,他家里的酒酿熟了,他急着要喝,不等酒凉,就用头上的葛巾把酒渣过滤然后再喝酒,酒渣过滤完后,就马上把葛巾戴在头上。

    三、教学过程:

    (一)字音词义:

    1.字音认读

    俨然(yǎn)豁然(huò)阡陌(qiānmò)邑(yì)

    2.字形辨识

    3.词语补注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二)内容解读

    《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记是一种记述事物的文体。这篇“记”后面是一首五言古诗,“记”相当于这首诗的序,故《桃花源记》又叫《桃花源诗并序》。

    作为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陶渊明这篇300多字的短文传诵千古而不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和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理想社会,勾勒出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风光秀丽的蓝图,反映了古代劳动群众追求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桃花源,哗哗的小桥流水让人们彻彻底底地摆脱了肉体和灵魂的羁绊,使人的心灵完全凌驾于社会的、历史的硝烟之上,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桃花源人从秦朝的时候就来到这里躲避战乱,已经五六百年了。在这五六百年的时间里,世间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战争,人民不知道遭受过多少次灾难,而桃花源里的人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然更不知道世人所遭受的痛苦了。桃花源里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与当时赋税极为繁重的社会和动荡不安的现实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正是农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在作者笔下,桃花源风俗淳朴,全无人世间的尔虞我诈。他们彼此之间平等相爱,就是来自世间的渔人,也被他们当作自己人一样“设酒杀鸡作食”,十分殷勤周到地招待他。这个美好的社会,正是作者对当时长期战乱、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恶劣现实的对立性的反映。作者出于对现实的失望,运用想象描绘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时也代表了广大农民朴素的愿望,发出了人民的心声。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陶渊明不可能寻找到改变黑暗现实的道路。所以他想象当中的桃花源,还只不过是建筑在虚无缥缈中的“空中楼阁”,带有明显的乌托邦性质。但是对于一个出身于士大夫阶层的诗人来说,这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

    结构图示:

    (三)特色赏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古典散文。这篇美文对后代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于描绘,情景优美。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用优美的文笔精心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桃源仙境。这些景物极具画面感,如开头这段景物描写:“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的景色是那样的诱人:清清的小河,芳草鲜美的绿草地,满地铺洒着鲜艳的桃花……这美不胜收的景色自然令人流连忘返。作者还善于把景物描写与人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景物平添了无穷的情趣。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寥寥数语,便将一幅恬静和谐、悠然自得的乡村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桃花源的美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自然会吸引读者饶有兴致地读完故事。

    2.故事曲折,结构精巧。全文结构摇曳多姿,引人入胜。作者多用曲笔,把故事情节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充满奇趣。尤其是作者巧设伏笔,妙用悬念,精当剪裁,使故事兴味盎然,多姿多彩。如前文“忽逢桃花林”中一个“忽”字,暗含桃花源可遇而不可求,为后文写再寻桃花源不遇作了很好的铺垫。而后文的“……遂迷,不复得路……”更增加了文章的传奇色彩。

    3.语言精练,惜墨如金。

    本文只用了短短不足五百字,便描绘出一个曲折而优美的故事。故事讲得既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扣人心弦,又结构完整,详略得当。如“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15个字,不仅交待了“渔人”从桃花源外进入桃花源内的行踪,而且对景物的奇异也作了生动的描写。又如结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短短26个字,不仅通过“高尚士”、“欣然规往”再次突出了桃花源的迷人之处,而且还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可见作者惜墨如金的文字功力。

    (四)句段品鉴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品析:这句话描绘了一幅诱人的画卷:清清的小河,芳草鲜美的绿草地,满地铺洒着鲜艳的桃花……这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一切世俗名利之争,顷刻间化为乌有。景物描写,突出了诗人想逃避现实,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这也是诗人的乐土之一。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品析:渔人的到来,让桃花源中的人着实吃惊不小,但好客的风俗流传已久,让人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动作刻画,描绘了一幅民风纯朴图,为下文叙述隔世的原因,作好铺垫。

    (五)疑难解析:

    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向往着那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六)课本习题解答

    第一题:1.(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才发现了桃花源。既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也为后文写“不复得路”埋下了伏笔。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4.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生活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劳动群众追求没有压迫剥削的美好生活愿望。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种想法只能是空想,因而脱离了社会实际,不可能实现。

    第二题:放弃,离开;房屋;寻找;不久;作为;给;对。

    第三题:①交通: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②妻子:妻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③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今义:①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②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③指外国人。)

    ④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第四题:

    1.村里人渔人渔人村里人

    2.村里人渔人村里人渔人渔人

    第五题:(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识记与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俨然(yǎn)间隔(jiàn)垂髫(tiáo)

    B.怡然(yí)邑人(yì)叹惋(wǎn)

    C.豁然(huò)阡陌(xiān)子骥(jì)

    2.下列加点字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无杂树(中间)

    B.寻向所志(寻找)

    C.咸来问讯(都)

    D.皆叹惋(感叹)

    3.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是()

    A.遂与外人间隔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解释加点的实词。

    A.缘溪行缘:_________

    B.便舍船舍:_________

    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_________

    D.欣然规往规:_________

    5.翻译句子。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寻向所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解读感悟探究〗

    读下面短文,完成6-8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这段话中产生了两个成语,它们是:A._________B._________

    7.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可用古代诗人的两句诗来形容这种情形,这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试题答案】

    1.C

    2.D

    3.D

    4.A.沿着B.放弃C.值得D.计划

    5.A.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B.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C.寻找前次做的标记。

    6.A.豁然开朗B.怡然自乐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桃花源记教案(篇7)

    《桃花源记》中有三个“外人”,即: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遂与外人间隔

    3、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三个“外人”中,2和3都是“桃花源以外的人”。第一个“外人”如果也这样解释,则与后文《桃花源诗》“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相抵牾,因为时迁世异,秦代的衣制当然不可能和几百年后的晋代相同。

    近日读到了《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第5期顾月华先生的《也谈外人》一文,颇有感慨,遂将以前收集的资料略作整理,汇集成文。

    一、“外人”诸说

    据我们所见,对“外人”的解说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至于解为“桃花源以外的人”者为最常见之解释,今人论之已详,故不赘述)。

    (一)“陌生说”

    此说包括两种大同小异的见解:1、“外人”为“世外之人”或“另外一个世界的人”2、“外人”为“外国人”。两种解释虽有不同,但思路和结论并无大异,他们都从桃花源中人与外界的服饰差异切入,试图解决《记》《诗》差异和衣制变迁这一矛盾。他们的结论也相似,即:在渔人眼里,桃花源中人绝不应与外界人相似,他们应该是渔人眼中的来自“另一个世界”或者“另一个国度”的衣着奇异的“陌生”人,因此可以统称为“陌生说”。

    (二)“纪实说”

    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中说:“陶渊明《桃花源记》寓意之文,亦纪实之文也。其为寓意之文,则古今所共知,不待详论。其为纪实之文,则昔贤及近人虽颇有论者,而所言多误。故别拟新解,以成此篇。”陈先生以为,《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之“秦”,不是“赢秦”,而是“苻秦”;所谓的桃花源不是人间仙境,而是北方人民为了躲避“苻秦”的战乱而聚族自保所建的坞堡。因此,陈先生说:“由苻生之暴政或苻坚之亡国至宋武之人关,其间相距已逾六十年或三十年之久。故当时避乱之人虽‘问今是何世’,然其‘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陈先生这篇发表于1936年的论文是我们所见的最早提出“外人”问题的文章。

    唐长孺先生《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发展了陈寅恪先生的观点,认为桃花源不应该在北方,而就在武陵一带:桃源中人“避乱”不全是避兵,也可能是逃避徭役和赋税。他还搜索到了陶渊明同时代与《桃花源记》相似的多种版本的民间传说,及饱受官府剥削奴役、社会动乱之苦的乡民逃入溪峒蛮族的山泽中的史料,进而作出论断:“我们认为桃花源的故事本是南方的一种传说,这种传说晋、宋之间流行于荆湘,陶渊明根据所闻加以理想化,写成《桃花源记》,但闻而记之者不止渊明一人。”

    刘欣先生的文章《(桃花源记)旁证的旁证》赞同陈先生之论,他从语言变迁、衣制变迁两个角度加以佐证,并提出“陶渊明在作此文时,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进行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

    以上三位所论,都是从桃花源记故事的来源和作者创作方法角度切入,又都主张《桃花源记》应该有一个现实的模型,并从这一角度解释“外人”问题,因此。可以统称为“纪实说”

    二、评议与讨论

    第一种解说,是至今为止我们看到的最广泛的一种思路和观点,而且在教学中很有可操作性,似乎已成为一种共识了。但是,我们对此有以下三点疑问:

    (1)“外人”解为“世外人”或“外国人”,古书中例证不多。持“世外人”说者没有举例子。“外国人”说虽免于单文孤证,可例子既少,又并非“外人”一词的常见用法,难以服人,在今存的可信的陶渊明作品中,未见类似用法。

    (2)从情理上说,东晋战乱不休,除朝臣外能有几人见过外国人实不可知,而世外人更是渺茫难寻。在地处偏僻的武陵郡渔人心中,恐怕根本不知道世上有“外国人”。他们如何能一见面便以衣冠而知其为“外国人”或“世外之人”呢?

    (3)从文义和时代背景而言,渔人对桃花源的奇异感,不是因为服饰的不同带来的陌生和恐惧,而是在战争不休、赋役苛重的乱世里,发现了一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且“秋熟靡王税”的人间乐土而油然而生羡慕和向往,这或者就是桃花源记本文的“寓意”所在,而这与强烈的陌生感似有相悖之处。

    我们赞同第二种思路,即陶渊明这篇文章当是根据某些地方的民间故事或传闻所作,只不过在写作过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对和平世界的向往,或者还掺有老子“鸡犬之声相闻”那样“小国寡民”的道家思想因素,这才将一个避乱的坞堡或者逃避赋役的蛮族山寨美化成一个“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并且将其中的人民想象成了久居深山以避秦乱的遗民。

    桃花源记教案(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样的感受?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2、写作背景(点击“桃花源记”链接到PPT14-15)。

    三、明确本文的学习内容(播放PPT8)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四、课文朗读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五、字词释义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六、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即: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七、思考讨论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

    2、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所闻: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是虚构的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7、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8、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讨论归纳)

    八、总结全文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九、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2、总结并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课文的结构、主题等)

    二、写作特色(点击“写作特色”链接到PPT24)

    (1.详略得当;2.语言优美,通俗易懂;3.想象丰富,曲折回环; 4 .虚实结合 )

    三、文体知识(点击“文体知识”链接到PPT25-31)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精华集萃五方面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播放PPT32)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五、课外拓展(播放PPT33)

    想象训练:(任选一题)

    1、我来到桃花源;2、 今日桃花源;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案(篇9)

    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语文第上册第五单元《桃花源记》。本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课文,在教学中,我们应巩固学生的文言常识和学法,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往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的能力,来学习这篇文言课文。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同时这篇文章自身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同时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位。基于以上条件,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美文美教”,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知识目标:熟读成诵并背诵课文。

    技能目标: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会翻译课文。

    情感目标:了解“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丽、神奇和幸福。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去想象桃花源的美、理解桃花源的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说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根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通译课文,找出疑难问题,查找出作者及写作本文的有关资料。

    本课的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本课作为文言文课程学习的重点科目,因此我准备采用三个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自主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主题时通过注释、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交流合作法。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自主合作探究法:本课将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通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始终抓住这点,通过不同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为此,我是这样设计导入。ppt页面中呈现出桃花背景(图1),并播放歌曲《梦入桃花源》,要求学生思考歌曲中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画面。歌曲停止后请同学们交换心得,同学们回答的可能有不同,但最终会引导学生说出这是理想世界,世外桃源等等,如此便可引出本课,同时教师书写下板书(桃花源记),同时ppt背景(图2)变化为本课标题。

    (二)作者介绍,对诗人初步了解

    在这里我会对本课作者进行初步介绍(图3),但并不会过多的去探讨时代背景。因为一味的向学生说明时代背景就会让学生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本课中的探讨的部分不断的去往时代背景上联想,我希望的是借助文章的彻底学习让学生们因为文章而去探索作者所处的时代,从而更加感受在动荡时期中力求的生活,更珍惜现在的日子。

    (三)配乐朗读,促进理解

    这一环节的出发点是以诵读促理解,以理解促鉴赏,以鉴赏促陶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不过由于本课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在字词理解上也会存在部分偏差,所以我首先会和学生一起梳理字词(图四),让同学们借助工具书来进行查询,培养解决事情的能力。接下来我会播放名师名家的朗诵,让同学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

    (四)作品理解,文本翻译(图五)

    在文言文学习中,作品的翻译是很重要的,由于八年级的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精神,这里我准备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的方法,将同学们分组,共同完成翻译内容,若其中有组内不能完成的翻译,之后有班级共同完成,老师点拨,在整个实现的过程中,老师只是起帮助作用,而非主导作用。在每一段的翻译内容完成后,我会问学生这段内容中你发现了什么?并和学生一起探讨,最后给予结论(图六)。

    (五)赏读课文、品说桃源之美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里我设计了三个句式“桃源之美,美在……”,“桃源之乐,乐在……”“桃源之奇,奇在……”引导学生从“美”“乐”“奇”三个方面走入文本,品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描绘。

    由于学生是个灵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无拘无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预习课文,写一段描绘桃源之美的文字。经过预习,课堂上学生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优美的画面。在互相倾听中,他们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展现了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赏读中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隽永。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总体感知

    在对文章的认真学习后,我会再让同学们回过头来想想作者究竟是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下才能写出如此的作品,我们最后再来和学生探究一下所处的时代背景(图七)。最后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图八)。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同时最后也为学生准备了一个桃花源记的视频,设下问题这样美丽的桃花源,你希不希望能够居住在哪里呢?一辩论赛形式展开。

    四、说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 能力目标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三) 情感目标

    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讨论与点拨相结合3、品读法4、复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桃源

    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教师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

    师:你能读懂他们的眼泪吗?

    生:对战争的控诉。

    师:是啊,他们的泪水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的恶魔四处流窜,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国,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作家作品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

    三、辨明字音:

    阡陌 遂迷 骥 郡 诣 邑人 间隔

    语云 便要还家 垂髫 俨然

    四、初识桃源

    1、教师放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欣赏,进入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韵味。

    3、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节奏要准。

    五、叙述桃源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线索。

    2、教师抽学生复述课文。

    六、感知桃源

    1、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桃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桃花源景色的句子,学生品读。

    3、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找出描写桃源人生活的句子。

    七、再现桃源

    作业设计:

    由桃花源你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试着写一篇《桃花源后记》或给桃源人写一封信,谈谈你对和平的认识。

    桃花源记教案(篇11)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

    本文编在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桃花源记》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叙述了理想社会的模式,表达了一种憧憬。语言凝练又隽永,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初二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这篇课文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文意理解相对简单,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彩。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全文笼罩着似有若无的神秘虚构的色彩。文章的语言优美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味。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定位为“美文美教”,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3、品味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4、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感受桃花源美境,品味优美语言。

    2、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的要求,将朗读,背诵课文结合到对文章的赏析当中,在感受文章音美、形美、意美的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达到感知知识的目的。具体采用如下方法:

    1、朗读法;2、想象法;3、自主和作探究法;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三、说学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说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与“乐”的分析,领会本文的主题

    (2) 能力目标:通过对桃花源美景的描绘,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思维的能力

    (3) 情感目标: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程序:

    (一)复习提问:

    1、全班学生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口译课文

    3、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

    (二)导入新课: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景美人乐,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我们来欣赏课文,一起走入桃源胜境。

    (三)分析课文

    1、品味“美”和 “乐”

    渔人进访的桃花源是一个美景如画,怡然自乐的“绝境”,其中的“景美”“人乐”,让我们做如下分析:

    (1)景美:

    ①在课文中找出描绘桃花源美景的句子

    提示:外围的美……,源内的美……

    ②有感情地朗读诗文中一二段

    ③请同学们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番桃源美景。

    ④请欣赏桃源美景,课件演示

    (2)人乐:

    桃花源外的桃林,清新、美好,桃花源内的田园风光,恬静、迷人,那么桃花源内的人呢?学生讨论总结:乐

    ①从文中哪几句体现出来;

    ②分析“乐”的原因;

    [讨论]:为什么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的桃花源人乐呢?

    2、桃源人的淳朴、好客

    [课件演示]:文中描写桃花源村民生活的句子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加以复述。

    3、桃花源系作者虚构:[课件展示]

    ①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世界。

    ②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这样的世界。

    (四)巩固练习:

    1、《桃花源记》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课件展示:文中的桃花源是一个------------的地方。讨论、确定:课件打出答案。

    2、对这种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后各抒已见,允许有不同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写作(任选一题)再造想象:

    1、我来到桃花源 2、今日桃花源 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六)板书设计:桃花源记

    桃花源内

    景美:

    进 桃花源外

    人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出————————踪奇:

    遂迷,未果

    五、说教学反思

    《桃花源记》第二课时,我是本着踏踏实实上课,力求使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既有知识上的收获,又有能力上的训练提高。在前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复习旧知识和理解主旨。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社会理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研读课文。我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巩固第一教时所学的文言注释,以口头提问的形式考查。力求达到温故而知新。

    接着,在诵读中体味本文的田园风味。从景美、人乐、踪奇三方面来品位。因为体味是语言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然后,深入研讨课文,理解陶渊明为什么要虚构这一理想社会?这一环节不仅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训练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设置作业再造想象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主题。

    反思这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要有意滞后,留给学生争论的空间,使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得以解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锤炼评价语言,使之更凝练、更优美、更机智、更丰富。

    桃花源记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背诵课文,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培养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今天接着学习21课《桃花源记》,上一堂课我们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文下注释,疏通了文意,理清了课文线索。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下面我们就来复习一下。

    二、温故知新

    1、你知道这些带点词语的意思吗?【分组接龙比赛】

    (1)缘溪行(2)落英缤纷(3)渔人甚异之

    (4)欲穷其林(5)才通人(6)豁然开朗

    (7)屋舍俨然(8)阡陌交通(9)阡陌交通

    (10)便扶向路(11)便要还家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3)乃不知有汉

    (14)无论魏晋(15)皆叹惋

    (16)不足为外人道也(17)诣太守

    (18)欣然规往(19)寻病终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复寻桃源。)

    三、合作学习

    (一)品桃源之美

    1、桃花源美吗?美在何处呢?请大家帮忙找一找,并说说你认为美的理由。【学生听读课文录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环境美(美在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生活美;人情美。

    (1)桃花林美在何处?这样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美吗?喜欢吗?请用喜爱的感情读一读。能背下来吗?)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作铺垫。

    (2)桃源人的生活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见渔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3)桃花源还具有神秘美。(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二)悟作者之情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猜一猜渔人说了些什么?

    汉……三国……东晋……

    2、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3、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4、对比当时桃源里和桃源外的生活环境,猜想一下陶渊明当时的思想是怎样的?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交流点拨】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四、拓展延伸

    1、如何劝桃花源人走出桃花源?

    2、当代歌曲唱桃源

    梦入桃花源(歌词)

    作词:石煌远

    高悬瀑布,远叠山,动听雀鸣,静听蝉.不知松竹,谁先绿,难辩水天,哪最蓝.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牧笛惊花雨,化蝶戏流泉.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桃花源头随梦远,忽在天际忽眼前.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梦入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梦入桃花源。

    3、背诵课文。

    周珑玲

    【桃花源记教案汇总12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