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高中数学教案必备
  • 高中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9-22

    高中数学教案必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产物。小编推荐这篇文章因为它有关于“高中数学教案”的全部细节,请将此页保存到您的浏览器收藏夹以便随时查阅!

    高中数学教案(篇1)

    =

    =425a0b0=425.

    点评:化简这类式子一般有两种办法,一是首先用负指数幂的定义把负指数化成正指数,另一个方法是采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负指数化成正指数。

    (3)5-26+7-43-6-42

    =(3-2)2+(2-3)2-(2-2)2

    =3-2+2-3-2+2=0.

    点评:考虑根号里面的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千万注意方根的性质的运用。

    例3已知,n∈正整数集,求(x+1+x2)n的值。

    活动:学生思考,观察题目的特点,从整体上看,应先化简,然后再求值,要有预见性,与具有对称性,它们的积是常数1,为我们解题提供了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必要时给予提示。

    = 。

    这时应看到1+x2=,

    这样先算出1+x2,再算出1+x2,代入即可。

    解:将代入1+x2,得1+x2=,

    所以(x+1+x2)n=

    =

    = =5.

    点评:运用整体思想和完全平方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深刻理解这种做法。

    知能训练

    课本习题2.1A组3.

    利用投影仪投射下列补充练习:

    1、化简:的结果是()

    A. B.

    C. D.

    解析:根据本题的特点,注意到它的整体性,特别是指数的规律性,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形。

    因为,所以原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

    依次类推,所以。

    答案:A

    2、计算2790.5+0.1-2+ -3π0+9-0.5+490.5×2-4.

    解:原式=

    =53+100+916-3+13+716=100.

    3、计算a+2a-1+a-2a-1(a≥1)。

    解:原式=(a-1+1)2+(a-1-1)2=a-1+1+|a-1-1|(a≥1)。

    本题可以继续向下做,去掉绝对值,作为思考留作课下练习。

    4、设a>0,,则(x+1+x2)n的值为__________.

    解析:1+x2= 。

    这样先算出1+x2,再算出1+x2,

    将代入1+x2,得1+x2= 。

    所以(x+1+x2)n=

    = =a.

    答案:a

    拓展提升

    参照我们说明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的过程,请你说明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的过程,利用计算器计算出3的近似值,取它的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根据这些近似值计算的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利用逼近思想,“逼出”的意义,学生合作交流,在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

    解:3=1.732 050 80…,取它的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如下表。

    3的过剩近似值

    的过剩近似值

    3的不足近似值

    的不足近似值

    1.8 3.482 202 253 1.7 3.249 009 585

    1.74 3.340 351 678 1.73 3.317 278 183

    1.733 3.324 183 446 1.731 3.319 578 342

    1.732 1 3.322 110 36 1.731 9 3.321 649 849

    1.732 06 3.322 018 252 1.732 04 3.321 972 2

    1.732 051 3.321 997 529 1.732 049 3.321 992 923

    1.732 050 9 3.321 997 298 1.732 050 7 3.321 996 838

    1.732 050 81 3.321 997 091 1.732 050 79 3.321 997 045

    … … … …

    我们把用2作底数,3的不足近似值作指数的各个幂排成从小到大的一列数

    21.7,21.72,21.731,21.731 9,…,

    同样把用2作底数,3的过剩近似值作指数的各个幂排成从大到小的一列数:

    21.8,21.74,21.733,21.732 1,…,不难看出3的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相同的位数越多,即3的近似值精确度越高,以其过剩近似值和不足近似值为指数的幂2α会越来越趋近于同一个数,我们把这个数记为,

    即21.7

    也就是说是一个实数,=3.321 997 …也可以这样解释:

    当3的过剩近似值从大于3的方向逼近3时,23的近似值从大于的方向逼近;

    当3的不足近似值从小于3的方向逼近3时,23的近似值从小于的方向逼近。

    所以就是一串有理指数幂21.7,21.73,21.731,21.731 9,…,和另一串有理指数幂21.8,21.74,21.733,21.732 1,…,按上述规律变化的结果,即≈3.321 997.

    课堂小结

    (1)无理指数幂的意义。

    一般地,无理数指数幂aα(a>0,α是无理数)是一个确定的实数。

    (2)实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对任意的实数r,s,均有下面的运算性质:

    ①ar?as=ar+s(a>0,r,s∈R)。

    ②(ar)s=ars(a>0,r,s∈R)。

    ③(a?b)r=arbr(a>0,b>0,r∈R)。

    (3)逼近的思想,体会无限接近的含义。

    作业

    课本习题2.1 B组2.

    设计感想

    无理数指数是指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理解无理数指数幂的意义,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际情况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本堂课内容较为抽象,又不能进行推理,只能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特别是逼近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多作练习,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备课资料

    【备用习题】

    1、以下各式中成立且结果为最简根式的是()

    A.a?5a3a?10a7=10a4

    B.3xy2(xy)2=y?3x2

    C.a2bb3aab3=8a7b15

    D.(35-125)3=5+125125-235?125

    答案:B

    2、对于a>0,r,s∈Q,以下运算中正确的是()

    A.ar?as=ars B.(ar)s=ars

    C.abr=ar?bs D.arbs=(ab)r+s

    答案:B

    3、式子x-2x-1=x-2x-1成立当且仅当()

    A.x-2x-1≥0 B.x≠1 C.x

    解析:方法一:

    要使式子x-2x-1=x-2x-1成立,需x-1>0,x-2≥0,即x≥2.

    若x≥2,则式子x-2x-1=x-2x-1成立。

    故选D.

    方法二:

    对A,式子x-2x-1≥0连式子成立也保证不了,尤其x-2≤0,x-1

    对B,x-1

    对C,x

    对D正确。

    答案:D

    4、化简b-(2b-1)(1

    解:b-(2b-1)=(b-1)2=b-1(1

    5、计算32+5+32-5.

    解:令x=32+5+32-5,

    两边立方得x3=2+5+2-5+332+5?32-5?(32+5+32-5),即x3=4-3x,x3+3x-4=0.∴(x-1)(x2+x+4)=0.

    ∵x2+x+4=x+122+154>0,∴x-1=0,即x=1.

    ∴32+5+32-5=1.

    高中数学教案(篇2)

    课题:命题

    课时:00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命题的概念和命题的构成,能判断给定陈述句是否为命题,能判断命题的真假;能把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2、过程与方法:多让学生举命题的例子,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命题的概念、命题的构成

    难点:分清命题的条件、结论和判断命题的真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引入:初中已学过命题的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什么叫做命题?

    二、新课教学

    下列语句的表述形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判断他们的真假吗?

    (1)若直线a∥b,则直线a与直线b没有公共点.

    (2)2+4=7.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4)若x2=1,则x=1.

    (5)两个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3能被2整除.

    讨论、判断: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所有句子的表述都是陈述句的形式,每句话都判断什么事情。其中(1)(3)(5)的判断为真,(2)(4)(6)的判断为假。

    教师的引导分析:所谓判断,就是肯定一个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不能含混不清。

    抽象、归纳:

    1、命题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命题的定义的要点: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在数学课中,只研究数学命题,请学生举几个数学命题的例子.教师再与学生共同从命题的定义,判断学生所举例子是否是命题,从“判断”的角度来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

    例1: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

    (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是a奇数.

    (3)指数函数是增函数吗?

    (4)若平面上两条直线不相交,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5)=-2.

    (6)x>15.

    让学生思考、辨析、讨论解决,且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两点:第一是“陈述句”,第二是“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均不是命题.

    解略。

    引申:以前,同学们学习了很多定理、推论,这些定理、推论是否是命题?同学们可否举出一些定理、推论的例子来看看?

    通过对此问的思考,学生将清晰地认识到定理、推论都是命题.

    过渡:同学们都知道,一个定理或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结合学生所举定理和推论的例子,让学生分辨定理和推论条件和结论,明确所有的定理、推论都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紧接着提出问题:命题是否也是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呢?

    2、命题的构成――条件和结论

    定义:从构成来看,所有的命题都具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在数学中,命题常写成“若p,则q”或者“如果p,那么q”这种形式,通常,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结论.

    例2:指出下列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判断各命题的真假.

    (1)若整数a能被2整除,则a是偶数.

    (2)若四边行是菱形,则它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3)若a>0,b>0,则a+b>0.

    (4)若a>0,b>0,则a+b<0.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此题中的(1)(2)(3)(4),较容易,估计学生较容易找出命题中的条件p和结论q,并能判断命题的真假。其中设置命题(3)与(4)的目的在于:通过这两个例子的比较,学更深刻地理解命题的定义——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不管判断的结果是对的还是错的。

    此例中的命题(5),不是“若P,则q”的形式,估计学生会有困难,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已知的事项为“条件”,由已知推出的事项为“结论”.

    解略。

    过渡:从例2中,我们可以看到命题的两种情况,即有些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而有些命题的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有了对命题的一种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

    3、命题的分类

    真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

    假命题:如果由命题的条件P通过推理不一定可以得出命题的结论q,那么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

    强调:

    (1)注意命题与假命题的区别.如:“作直线AB”.这本身不是命题.也更不是假命题.

    (2)命题是一个判断,判断的结果就有对错之分.因此就要引入真命题、假命题的的概念,强调真假命题的大前提,首先是命题。

    判断一个数学命题的真假方法:

    (1)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

    (2)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可.

    例3:把下列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负数的立方是负数。

    (3)对顶角相等。

    分析:要把一个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关键是要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然后写成“若条件,则结论”即“若P,则q”的形式.解略。

    三、巩固练习:

    P4第2,3。

    四、作业:

    P8:习题1.1A组~第1题

    五、教学反思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的学习内容.

    1、什么叫命题?真命题?假命题?

    2、命题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3、怎样将命题写成“若P,则q”的形式.

    4、如何判断真假命题.

    高中数学教案(篇3)

    一、本节课内容的数学本质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探究二分法基本原理,给出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基本步骤,使学生学会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通过探究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过程,渗透逐步逼近和无限逼近思想(极限思想),体会“近似是普遍的、精确则是特殊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理解有关内容,通过求方程的近似解感受函数、方程、不等式以及算法等内容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所以本节课的本质是让学生体会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近似的思想、逼近的思想和初步感受程序化地处理问题的算法思想。

    二、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作用

    “二分法”的理论依据是“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理)”,本节课是上节学习内容《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自然延伸;是数学必修3算法教学的一个前奏和准备;同时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近似思想、逼近思想和算法思想等。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函数图象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具备一定的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理解函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符号提供了知识准备。但学生仅是比较熟悉一元二次方程解与函数零点的关系,对于高次方程、超越方程与对应函数零点之间的联系的认识比较模糊,计算器的使用不够熟练,这些都给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造成一定困难。

    四、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一种方法,会用二分法求某些具体方程的近似解,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体会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

    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让学生充分体验近似的思想、逼近的思想和程序化地处理问题的思想及其重要作用,并为下一步学习算法做知识准备。

    通过探究、展示、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增强合作意识。

    通过具体问题体会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

    五、教学诊断分析

    “二分法”的思想方法简便而又应用广泛,所需的数学知识较少,算法流程比较简洁,便于编写计算机程序;利用计算器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明了;学生在生活中也有相关体验,所以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但“二分法”不能用于求方程偶次重根的近似解,精确度概念不易理解。

    六、教学方法和特点

    本节课采用的是问题驱动、启发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分组合作、互动探究、搭建平台、分散难点的学习指导方法把问题逐步推进、拾级而上,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自主探究二分法的原理。

    本节课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问题驱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2、注重与现实生活中案例相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以李咏主持的幸运52猜商品价格来创设情境,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也在猜测的过程中体会二分法思想。

    3、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听”有所思,“学”有所获。

    本节课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师生交流中产生,在学生合作探究中解决,使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4、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揭示数学本质。

    本节课中利用计算器进行了多次计算,逐步缩小实数解所在范围,精确度的确定就显得非常自然,突破了教学上的难点,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整个课件都以PowerPoint为制作平台,演示Excel

    程序求方程的近似解,界画活泼,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整合。

    七、预期效果分析

    以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知识作基础,通过对求方程近似解的探究讨论,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采用多媒体技术,大容量信息的呈现和生动形象的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掌握二分法的本质,完成教学目标。

    另外尽管使用了科学计算器,但求一个方程的近似解也是很费时的,学生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和产生急躁情绪;况且问题探究式教学跟学生的学习程度有很大关系,各小组的探究时间存在差异,教师要适时指导。

    关于高中必修一数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解三角形”既是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又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被保留下来,并独立成为一章。这部分内容从知识体系上看,应属于三角函数这一章,从研究方法上看,也可以归属于向量应用的一方面。从某种意义讲,这部分内容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典型内容之一。而本课“正弦定理”,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有的三角函数及向量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作量化探究,发现并掌握正弦定理(重要的解三角形工具),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中,体验 “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养成大胆猜想、善于思考的品质和勇于求真的精神。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力量,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我县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意识和技能还不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较高,比较喜欢数学,尤其是象本节课这样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相信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有比较不错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解题方案的探索,尝试应用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等思想方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引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一些数学模型进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情合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平面几何、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解决,让学生体验学习成就感,增强数学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锻炼探究精神。树立“数学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的理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证明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更好的达成上面的教学目标,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节课我准备采用“问题教学法”,即由教师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并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五、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地完成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原则,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1:宁静的夜晚,明月高悬,当你仰望夜空,欣赏这美好夜色的时候,会不会想要知道:那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

    1671年两个法国天文学家首次测出了地月之间的距离大约为 385400km,你知道他们当时是怎样测出这个距离的吗?

    问题2:在现在的高科技时代,要想知道某座山的高度,没必要亲自去量,只需水平飞行的飞机从山顶一过便可测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还有,交通警察是怎样测出正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并不难,只要你学好本章内容即可掌握其原理。(板书课题《解三角形》)

    [设计说明]引用教材本章引言,制造知识与问题的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本章知识的兴趣。

    (二)特殊入手,发现规律

    问题3: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老师想试试你的实力,请你根据初中知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Rt⊿ABC中sinA= ,sinB= ,sinC= ,由此,你能把这个直角三角形中的所有的边和角用一个表达式表示出来吗?

    引导启发学生发现特殊情形下的正弦定理。

    (三)类比归纳,严格证明

    问题4:本题属于初中问题,而且比较简单,不够刺激,现在如果我为难为难你,让你也当一回老师,如果有个学生把条件中的Rt⊿ABC不小心写成了锐角⊿ABC,其它没有变,你说这个结论还成立吗?

    [设计说明]此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如果感觉自己解决有困难,学生也可以前后桌或同桌结组研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证明这个结论,在巡视的过程中让不同方法的学生上黑板展示,如果没有用向量的学生,教师引导提示学生能否用向量完成证明。

    高中必修一数学教案怎么做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教材共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习函数的单调性的的概念,依据函数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应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研究和讨论初等函数有关性质的基础。掌握本节内容不仅为今后的函数学习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判断某些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概念.

    教学难点:领会函数单调性的实质与应用,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的概念。

    教学关键: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出发,讲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

    4.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而且思维逐步地从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并由此向逻辑思维发展,但学生思维不成熟、不严密、意志力薄弱,故而整个教学环节总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他们只能根据函数的图象观察出“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等变化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由于学生在概念的掌握上缺少系统性、严谨性,在教学中注意加强.

    二、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了解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并能根据函数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2.能力目标:通过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增加学生的知识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探索等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求知__。领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通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用运动变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习,掌握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题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展开探索过程,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本节课采用问答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只起着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自觉的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并且加入激励性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学习方法

    自我探索、自我思考总结、归纳,自我感悟,合作交流,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四、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问题情景,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例题分析与巩固练习,回顾总结和课外作业六个板块。这里分别就其过程和设计意图作一一分析。

    (一)问题情景: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设计了多个生活背景问题,并就图表和图象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系列问题和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__,为学习函数的单调性做好铺垫。(祥见课件)

    新课程理念认为: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本节课所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

    (二)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

    1.几何画板动画演示,请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已学过的函数y=2x+4,,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出x、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图象,从左向右看图象的变化趋势?

    问题2:你能明确说出“图象呈上升趋势”的意思吗?

    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总结,得到单调性的“通俗定义”:

    从在某一区间内当x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也增大,到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上升趋势再到如何用x与f(x)来描述上升的图象?

    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将图形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几何画板的灵活使用,数形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图形语言到数学符号语言的翻译变得轻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新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化,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通过学生已学过的一次y=2x+4,,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地反映出x、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入手,探讨单调性的概念,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求。从图形、直观认识入手,研究单调性的概念,其本身就是研究、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三)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

    在前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归纳:如何使用数学语言来准确描述函数的单调性?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增函数的概念,同时要求学生讨论概念中的关键词和注意点。

    定义中的“当x1x2时,都有f(x1)

    注意:(1)函数的单调性也叫函数的增减性;

    (2)注意区间上所取两点x1,x2的任意性;

    (3)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

    让学生自已尝试写出减函数概念,由两名学生板演。提出单调区间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给出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其实也叫做函数的增减性,它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同时明确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这样处理,同时也是让学生感悟、体验学习数学感念的方法,提高其个性品质。

    (四)例题分析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

    2.例2.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照定义进行分析,明确本题要解决什么?定义要求是什么?怎样去思考?通过自己的解决,总结证明单调性问题的一般方法。

    变式一:函数f(x)=-3x+b在R上是减函数吗?为什么?

    变式二:函数f(x)=kx+b(k

    变式三:函数f(x)=kx+b(k

    错误:实质上并没有证明,而是使用了所要证明的结论

    例题设计意图: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例1是教材中例题,它的解决强化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题的意识,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依托具体问题,对单调区间这一概念的再认识;要了解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是否具有单调性,从图上进行观察是一种常用而又粗略的方法。严格地说,它需要根据单调函数的定义进行证明。例2是教材练习题改编,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使用定义证明的一般步骤:任取—作差(变形)—定号—下结论,通过例2的解决是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概念进行简单论证的基本方法,强化证题的规范性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例3是教材例2抽象出的数学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解题的规范性,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一些常见的变形方法。

    (五)巩固与探究

    1.教材p36练习2,3

    2.探究: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有什么规律?

    (几何画板演示,学生探究)本问题作为机动题。时间不允许时,就为课后思考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象,对函数是否具有某种性质作出一种猜想,然后通过推理的办法,证明这种猜想的正确性,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数学方法。

    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证明或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达到巩固,消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强化解题步骤,形成并提高解题能力。对练习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总结。

    (六)回顾总结

    通过师生互动,回顾本节课的概念、方法。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同学们要切记: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同时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要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正确进行判断和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体会数学的和谐美。

    (七)课外作业

    1.教材p43习题1.3A组1(单调区间),2(证明单调性);

    2.判断并证明函数在上的单调性。

    3.数学日记:谈谈你本节课中的收获或者困惑,整理你认为本节课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1、2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增、减函数的概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和解题规范化的训练,并且以此作为学生对本结内容各项目标落实的评价。新课标要求: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作业3这种新型的作业形式是其很好的体现。

    (七)板书设计(见ppt)

    五、评价分析

    有效的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了:第一.教要按照学的法子来教;第二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新概念间寻找“最近发展区”;第三.强化了重探究、重交流、重过程的课改理念。让学生经历“创设情境——探究概念——注重反思——拓展应用——归纳总结”的活动过程,体验了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积极主动的建构者。

    本节课围绕教学重点,针对教学目标,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探索研究状态之中,__引趣,并注重数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是顺应新课改要求的,是研究性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高中数学教案(篇4)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等差数列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版)第二章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第一课时。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能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2、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通项公式,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3、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②理解等差数列是一种函数模型。

    四、学习者分析

    普通高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的学习生活,已经慢慢习惯的高中的学习氛围,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且对数列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接触和认识,已经熟悉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对函数、方程思想体会逐渐深刻,应用数学公式的能力逐渐加强。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从教法、学法两种方法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通过引入实例来启发学生,挺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更加形象、愉快的去学习这堂课。下面是我教学设计:

    1.教法

    ⑴诱导思维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⑵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⑶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四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女子举重奖项设置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一)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

    (二)用到的资源:

    1 查找有关等差数列的实例

    2 写出上课要提到的问题

    3 制作相关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或依据 情境导入

    在南北朝时期《张邱建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十等人,每等一人,宫赐金以等次差降之,上三人先入,得金 四斤,持出,下四人后入得金三斤,持出,中间三人未到者,亦依等次更 给,问各得金几何,及未到三人复应得金几何“。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决呢?

    由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答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数一次,可以得到数列:0,5,___,___,___,___,?

    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 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理水库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 为18c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组成数列(单位:m):18,15.5,13,10.5,8,5.5

    思考: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的这两个数列: 0,5,10,15,20, ① 18,15.5,13,10.5,8,5.5 ② 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倾听和观察分析,发表各自的意见。

    课堂引入,引向课题 探索与归纳

    对于以上几组数列我们称它们为等差数列。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分析等差数列的特征,尝试着给等差数列下个定义: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那么对于以上两组等差数列,它们的公差依次是5,5,-2.5。

    提问: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A,使a,A,b成等差数列数列,那么A应满足什么条件?

    由三个数a,A,b组成的等差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A叫做a与b

    的等差中项。

    不难发现,在一个等差数列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的末项除外)都是它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等差中项。 如数列:1,3,5,7,9,11,13?中5是3和7的等差中项,1和9的等差中项。9是7和11的等差中项,5和13的等差中项。看来,

    从而可得到在一等差数列中,若m+n=p+q则

    高中数学教案(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向量作为工具在数学、物理以及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小节的重点是结合向量知识证明数学中直线的平行、垂直问题,以及不等式、三角公式的证明、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利用向量知识解决不等式、三角及物理问题,感悟向量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些数学问题,使一些数学知识有机联系,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了解构造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平面向量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应用.

    难点:向量的构造.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与回顾

    1、提问:下列哪些量是向量?

    (1)力 (2)功 (3)位移 (4)力矩

    2、上述四个量中,(1)(3)(4)是向量,而(2)不是,那它是什么?

    [说明]复习数量积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课

    例1(书中例5)

    向量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在物理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在数学学科中也有许多妙用!请看

    例2(书中例3)

    证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由基本不等式知(1)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向量法

    [说明]本例关键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结构特点,构造向量,并发现(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例3(书中例4)

    [说明]本例的关键在于构造单位圆,利用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公式得到证明.

    二、巩固练习

    1、如图,某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 km/h.

    (1)如果他径直游向河对岸,水的流速为4 km/h,他实际沿什么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沿北偏东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是8 km/h.

    (2) 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朝北偏西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为km/h.

    三、课堂小结

    1、向量在物理、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有机联系.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课本P73, 练习8.4 4

    高中数学教案(篇6)

    教材分析

    圆是学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了圆的知识及前面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圆的标准方程》,它既是前面圆的知识的复习延伸,又是后继学习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方程写出圆的坐标和圆的半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圆的标准方程的学习,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求圆的标准方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高一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学法上注重让学生参与方程的推导过程,努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促其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习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从知识层面上已经掌握了圆的相关性质;从能力层面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对数学问题有自己个人的看法;从情感层面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但他们数学应用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教法设计

    问题情境引入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讲授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 讨论交流法 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导学案

    高中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

    计算机.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平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题】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

    【实例分析】

    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3),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

    于是有

    即l的方程为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

    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则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这说明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设点的坐标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则

    到、的距离分别为

    所以,即点在直线上.

    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

    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最后得到式子,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

    解法二:设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属于集合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上式两边平方,整理得

    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

    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

    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

    例2:点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求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

    求解过程略.

    【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

    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

    (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

    (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

    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

    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的距离减去它到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动画演示】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

    解:设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轴,垂足是(如图2),那么点属于集合

    由距离公式,点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①式移项后再两边平方,得

    化简得

    由题意,曲线在轴的上方,所以,虽然原点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它是关于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

    【练习巩固】

    题目:在正三角形内有一动点,已知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 、,且有,求点轨迹方程.

    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的坐标为、,则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根据条件,代入坐标可得

    化简得

    由于题目中要求点在三角形内,所以,在结合①式可进一步求出、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

    (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

    【作业】课本第72页练习1,2,3;

    高中数学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

    (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

    (2)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2.教学用具:实物模型、三角板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你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二)实践动手作图

    1.讲台上放球、长方体实物,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教师巡视,学生画完后可交流结果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用类比方法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1)画出球放在长方体上的三视图

    (2)画出矿泉水瓶(实物放在桌面上)的三视图

    学生画完后,可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并与同学交流,总结自己的作图心得。

    作三视图之前应当细心观察,认识了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后,再动手作图。

    3.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1)投影出示图片(课本P10,图1.2-3)

    请同学们思考图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什么?

    (2)你能画出圆台的三视图吗?

    (3)三视图对于认识空间几何体有何作用?你有何体会?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画出1.2-4中其他物体表示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2练习1、2P18习题1.2A组1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课外练习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2.自己制作一个上、下底面都是相似的正三角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的棱台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高中数学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 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斜二测画法画水平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

    (2)采用对比的方法了解在平行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与在中心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两种方法的各自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和类比,利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空间想象力与直观感受。

    (2)体会对比在学习中的作用。

    (3)感受几何作图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值的直观图。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通过作图感受图形直观感,并自然采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体的过程。

    2.教学用具:三角板、圆规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我们都学过画画,这节课我们画一物体:圆柱

    把实物圆柱放在讲台上让学生画。

    2.学生画完后展示自己的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比较谁画的效果更好,思考怎样才能画好物体的直观图呢?这是我们这节主要学习的内容。

    (二)研探新知

    1.例1,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正六边形的直观图,由学生阅读理解,并思考斜二测画法的关键步骤,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及时给予点评。

    画水平放置的多边形的直观图的关键是确定多边形顶点的位置,因为多边形顶点的位置一旦确定,依次连结这些顶点就可画出多边形来,因此平面多边形水平放置时,直观图的画法可以归结为确定点的位置的画法。强调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练习反馈

    根据斜二测画法,画出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检查。

    2.例2,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

    教师引导学生与例1进行比较,与画水平放置的多边形的直观图一样,画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也是要先画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点,由于不能像多边那样直接以顶点为代表点,因此需要自己构造出一些点。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如何构造出需要的一些点,与学生共同完成例2并详细板书画法。

    3.探求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的画法

    (1)例3,用斜二测画法画长、宽、高分别是4cm、3cm、2cm的长方体ABCD-A’B’C’D’的直观图。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要注意对每一步骤提出严格要求,让学生按部就班地画好每一步,不能敷衍了事。

    (2)投影出示几何体的三视图、课本P15图1.2-9,请说出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并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完成,教师巡视帮不懂的同学解疑,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图形尺寸大小之间的关系。

    4.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

    投影出示课本P17图1.2-12,让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在平行投影下画空间图形与在中心投影下画空间图形的各自特点。

    5.巩固练习,课本P16练习1(1),2,3,4

    三、归纳整理

    学生回顾斜二测画法的关键与步骤

    四、作业

    1.书画作业,课本P17练习第5题

    2.课外思考课本P16,探究(1)(2)

    高中数学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 篇4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习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习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近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平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习,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习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

    例题1:(1) 已知a(-2,0), 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线段 (d)不存在

    (2)已知动点 m(x,y)满足(x1)2(y2)2|3x4y|,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两条相交直线

    【设计意图】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是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本质,是我本节课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定义理解,我以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运用为主线,精心准备了两道练习题。

    【学情预设】

    估计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学生们回答后,我将要求学生接着说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选项的话,条件要怎么改?这对于已学完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2)就可能让学生们费一番周折—— 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变形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可以循着他的思路,先对原等式做变形:(x1)2(y2)2这样,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如若不然,我将启发他们从等式两端的式子|3x4y|入手,考虑通过适当的变形,转化为学生们熟知的两个距离公式。

    在对学生们的解答做出判断后,我将把问题引申为:该双曲线的中心坐标是 ,实轴长为 ,焦距为 。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高中数学教案2022最新完整版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二面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很普通的一个空间图形。“二面角”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下B)中9.7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角、又要重点研究的一种空间的角,它是为了研究两个平面的垂直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也是学生进一步研究多面体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直线和平面的知识乃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正确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化归思想。

    能力目标:

    (1)突出对类比、直觉、发散等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揭示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目标:在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拉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重点、难点:

    重点:“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

    难点:“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在引入课题时,我采用多媒体、实物演示法,在新课探究中采用问题启导、活动探究和类比发现法,在形成技能时以训练法、探究研讨法为主。

    2、教学控制与调节的措施:本节课由于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和实物教具,预计学生对二面角及二面角平面角的概念能够理解,根据学生及教学的实际情况,估计二面角的具体求法一节课内完成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将其放在下节课。

    3、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确定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此外,为加强直观教学,还要预先做好一些二面角的模型。

    三、学法指导

    1、乐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要注意领会化归、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会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3、会学: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学生要领会复习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从而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创新,既能解决问题,更能发现问题。

    四、教学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时,就会对概念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创新思维的氛围。

    (一)、二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

    问题情境1、在平面几何中“角”是怎样定义的?

    问题情境2、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学习了哪些角?

    问题情境3、运用多媒体和身边的实例,展示我们遇到的另一种空间的角——二面角(板书课题)。

    通过这三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二面角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问题情境4、那么,应该如何定义二面角呢?

    创设这个问题情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展开提供了空间。引导学生回忆平面几何中“角”这一概念的引入过程。教师应注意多让学生说,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结果,教师要给与积极的评价。

    问题情境5、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二面角的实例吗?通过实际运用,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

    (二)、二面角的平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平面几何中可以把角理解为是一个旋转量,同样一个二面角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半平面以其棱为轴旋转而成的,也是一个旋转量。说明二面角不仅有大小,而且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总的说来只有相交或平行两种情况,为了对相交平面的相互位置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有必要来研究二面角的度量问题。

    问题情境6、二面角的大小应该怎么度量?能否转化为平面角来处理?这样就从度量二面角大小的需要上揭示了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产生的背景。

    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1)、类比。教师启发,寻找类比联想的对象。

    问题情境7、我们以前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过的两种空间角的定义,电脑演示以提高效率。

    问题情境8、两定义的共同点是什么?生:空间角总是转化为平面的角,并且这个角是唯一确定的。

    问题情境9、这个平面的角的顶点及两边是如何确定的?

    (2)、提出猜想:二面角的大小也可通过平面的角来定义。对学生提出的猜想,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他们大胆猜想的意识和习惯,这对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大有帮助。

    问题情境10、那么,这个角的顶点及两边应如何确定呢?生:顶点放在棱上,两边分别放在两个面内。这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结果。

    (3)、探索实验。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继续探索,得到定义。

    问题情境11、那么,怎样使这个角的大小唯一确定呢?师生共同探讨后发现,角的顶点确定后,要使此角的大小唯一确定,只须使它的两条边在平面内唯一确定,联想到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的垂线的唯一性,由此发现二面角的大小的一种描述方法。

    (5)、自我验证: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定义。并说明定义的合理性,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并加以理论证明。

    (三)、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画法

    主要分为直立式和平卧式两种,用电脑《几何画板》作图。

    (四)、范例分析

    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由于时间的关系设置了一道例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不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领会到数学概念来自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增强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

    例: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三角形纸片ABc,以它的高AD为折痕,折成一个1200二面角,求此时B、c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涉及二面角的计算问题,关键是找出(或作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知图形的性质,最后发现可由定义找出该二面角的平面角。可让学生先做,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师可给学生板演的机会。教师讲评时强调解题规范即必须证明∠BDc是二面角B—AD—c的平面角。

    变式训练:图中共有几个二面角?能求出它们的大小吗?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本题的变式训练也可作为课后思考题。

    题后反思:(1)解题过程中必须证明∠BDc是二面角B—AD—c的平面角。

    (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是:先找(或作)——后证——再解(三角形)

    (五)、练习、小结与作业

    练习:习题9.7的第3题

    小结在复习完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后,要求学生对空间中三种角加以比较、归纳,以促成学生建立起空间中角这一概念系统。同时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方法进行总结,领会复习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

    作业:习题9.7的第4题

    思考题:见例题

    五、板书设计(见课件)

    以上是我对《二面角》授课的初步设想,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高中数学教案(篇8)

    教学内容

    教科书125页,练习三十.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方程的有关知识。

    2.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掌握用方程解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计算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知识化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从而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所学过知识,使知识系统化。

    2.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体验,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

    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掌握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等。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略)

    (二)复习

    1.这单元学习了什么内容

    2.回忆并概括,板书

    (1)用字母表示数

    (2)解简易方程

    (3)列方程解应用题。

    (先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为整理和复习做准备)。

    (三)整理

    1.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每天跑步的米数用X表示。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一星期跑的米数7X。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现在每天跑步的米数x+2凹

    (2)出示1(2),引导学生解答。

    (把用字母表示数,按整理和复习的类型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结构。)

    2.解简易方程

    (1)方程的意义,引导学生回忆。

    解方程的意义

    出示练习三十二1题,进行反馈练习。

    (2)整理和复习3题

    ①口述解题步骤

    ②使学生明确:根据加、减、乘、除运算关系进解答,这在以前解含有未知数尤的等式中已经掌握。

    ③出示练习三十三3、4题,部分题分组进行解答,订正,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边整理边反馈练习,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得到充分体验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④引导学生总结,解方程应注意的问题。

    3.列方程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点是

    ①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②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

    ③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方程

    ④解答,检验与答答话。

    (2)整理和复习4题

    分组进行交流,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练习三十三4题,用方程解,独立计算。

    (4)整理和复习5题

    ①先分组用不同方法解答

    ②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使学生明确:

    用方程解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

    1.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勃口列式。

    1.未知数不参加列式。

    2。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

    2.根据题里已知数和未知数间关系,引出含有未知数x的关系,引出含有末知数x的等式。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

    注意:用方程解应用题,得数不注明单位名称;而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得数要注明单位名称。

    今后题目中除指定解题方法以外,自己选择解题方法。

    (5)练习三十三6题

    订正时,引导学生分析、比较。

    七、布置作业

    练习三十三3、4题部分题,7、8题。

    八、板书设计(略)

    高中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_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_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_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

    (1) 当x∈N时, x∈G;

    (2)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则x= x+0_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又∵ =且 不一定都是整数,

    ∴ =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2022最新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理解记忆圆的一般方程的代数特征,由圆的一般方程确定圆的圆心半径,掌握方程x+y+Dx+Ey+F=0表示圆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方程x+y+Dx+Ey+F=0表示圆的的条件的探究,学生探索发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励学生创新,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一般方程。

    【难点】

    二元二次方程与圆的一般方程及标准圆方程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复习圆的标准方程,圆心、半径。

    2、提问1:已知圆心为(1,—2)、半径为2的圆的方程是什么?

    高中数学教案9

    1.课题

    填写课题名称(高中代数类课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发现、探究),提高......(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加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2)教学难点:易错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4.教学方法(一般从中选择3个就可以了)

    (1)讨论法

    (2)情景教学法

    (3)问答法

    (4)发现法

    (5)讲授法

    5.教学过程

    (1)导入

    简单叙述导入课题的方式和方法(例:复习、类比、情境导出本节课的课题)

    (2)新授课程(一般分为三个小步骤)

    ①简单讲解本节课基础知识点(例:奇函数的定义)。

    ②归纳总结该课题中的重点知识内容,尤其对该注意的一些情况设置易错点,进行强调。可以设计分组讨论环节(分组判断几组函数图像是否为奇函数,并归纳奇函数图像的特点。设置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的函数是否为奇函数的易错点)。

    ③拓展延伸,将所学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题目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新授课里面一定要表下出讲课的大体流程,但是不必太过详细。)

    (3)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本节课的收获。

    (4)作业提高

    布置作业(尽量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有所创新)。

    6.教学板书

    2.高中数学教案格式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

    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2022最新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提高熟悉猜想和归纳的能力,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用于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7)班的学生(平行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思路】

    1、教法

    ①启发引导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从0开始,将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列是什么?

    2、水库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单位:m)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3、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息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按活期存入10000元钱,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教师:以上三个问题中的数蕴涵着三列数.

    学生: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设置意图:从实例引入,实质是给出了等差数列的现实背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观察归纳,形成定义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思考1上述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2根据上数列的共同特点,你能给出等差数列的一般定义吗?

    思考3你能将上述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三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等差数列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前数和后数的差符合一定规律;这些数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教师引导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符号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体会到等差数列的规律和共同特点;一开始抓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为同一常数”,落实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准确表达.)

    三、举一反三,巩固定义

    1、判定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指出公差d.

    (1)1,1,1,1,1;

    (2)1,0,1,0,1;

    (3)2,1,0,-1,-2;

    (4)4,7,10,13,16.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为0.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2、思考4: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1,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强化等差数列的证明定义法)

    四、利用定义,导出通项

    1、已知等差数列:8,5,2,…,求第200项?

    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

    教师出示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然后选择列式具有代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评价、引导,总结推导方法,体会归纳思想以及累加求通项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尝试处理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五、应用通项,解决问题

    1、判断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和an.

    3、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和第10项

    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操练,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

    学生:教师叫学生代表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补充: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项公式

    (设计意图:主要是熟悉公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问题.)

    六、反馈练习:教材13页练习1

    七、归纳总结:

    1、一个定义: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定义表达式

    2、一个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二个应用:

    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

    教师:让学生思考整理,找几个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给出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联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和掌握基本概念,并灵活运用基本概念.)

    【设计反思】

    本设计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导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列的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归纳出等差数列定义,然后由定义导出通项公式,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学采用启发方法,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解决问题为途径,以相互补充展开教学,总结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2022最新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掌握圆的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理解记忆圆的一般方程的代数特征,由圆的一般方程确定圆的圆心半径,掌握方程x+y+Dx+Ey+F=0表示圆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方程x+y+Dx+Ey+F=0表示圆的的条件的探究,学生探索发现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得到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渗透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激励学生创新,勇于探索。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圆的一般方程,以及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一般方程。

    【难点】

    二元二次方程与圆的一般方程及标准圆方程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复习圆的标准方程,圆心、半径。

    2、提问1:已知圆心为(1,—2)、半径为2的圆的方程是什么?

    高中数学教案教学2022最新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的探索过程,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猜想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函数的单调性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取值范围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如何研究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二)小结作业

    提问:今天学习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顾:基本不等式以及推导证明过程。

    课后作业:

    思考如何用三角函数单调性比较三角函数值的大小。

    高中数学教案(篇10)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1)平面向量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用平面向量处理有关长度、角度、直垂问题

    2、教材编写特点

    本节是必修4第二章第3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到层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内容的核心教学思想

    用数量积求夹角,距离及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渗透化归思想以及数形结合思想。

    4、我的思考

    本节数学的目标为让学生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应用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处理相关夹角距离及垂直的问题。因此,让学生们学会把数学问题转化到图形中,及能在图形中把图形转化成相关的数学问题尤其重要。

    二、学生分析

    1、在学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之前,学习已经认识并会找向量的夹角,及用坐标表示向量的知识。因此,对于a·b=∣b∣︳a︴cosθ(θ=),容易进行相应的简单计算,但对于理解这个式子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把a·b=∣a∣∣b∣ cosθ转化到图形

    a·b=∣OM∣·∣OB∣=∣b∣cosθ∣a∣

    即a·b=∣a∣∣b∣cosθ理解并记忆。

    对于cosθ= ,等的变形应用,同学们甚感兴趣。

    2、我的思考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学习本节知识,在处理例题成练习上,计算量不易过大。

    三、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学习,讨论并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算推理的能力。

    四、教学活动

    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时间 1、课题引入 师:请同学请回忆我们所学过的相关同里的运算。

    生:加法、减法,数乘

    师:这些运算所得的结果是数还是向量。

    生:向量。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有关向量的新的运输,数里积(板书课题) 由旧知引出新知,让学生知道我们学习是层层深入,知识永不止境,从而把学生引入到新的课程学习中来。 3min 2、平面向里的数量积定义 师:平面向星数量积(内积或点积)的定义:

    已知两个非零向星a·b,它们的夹角是θ,则数量∣a∣·∣b∣cosθ叫a与b的数量积,记作a·b,即a·b=∣a∣∣b∣cosθ,注:①a·b≠a×b≠ab

    ②O与任何向量的数里积为O。 直接给出定义,可以让学习对新知识的求知数得到满足,并对新知识的探究有一个方向性。 5min 3、几何意义 师:同学们猜想

    a·b=∣a∣∣b∣cosQ

    用图怎么表示

    生:a·b=∣a∣·∣b∣cosθ

    =∣OM∣·∣OB∣

    师:数里积a·b等于a的长度与b在a方向上的投影∣b∣cosθ的面积。

    师:请同学们讨论数量积且有哪些性质

    通过自己画图培养学生把问题转化到图形上,到图形上解决问题的能力。

    5min 性 质 师:同学们a·b为非零向果,a·b=∣a∣·∣b∣cosθ。当θ=0°,90°,180°时,a·b有什么性质呢。

    生:①当θ=90°时

    a·b= a·b=∣a∣·∣b∣cosθ

    ②当a与b同向时

    即θ= 0° ,则a·b=∣ a∣·∣b∣

    当a与b反向时,

    即θ= 180°,则a·b=∣ a∣·∣b∣

    特别a·a=∣ a∣2 成 ∣ a∣= a·a

    ③∣a∣·∣b∣≤∣ a∣ ∣b∣

    学生自己的探究性质,体会并深入理解向里数量的运算性质。 8min 生:①a·b= b·a(交换)

    ②(λa)·b=λ (a·b)

    高中数学教案(篇11)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章的引言,使学生初步了解本章所研究的问题是集合与简易逻辑的有关知识,并认识到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离不开集合与逻辑的知识。

    2.在小学与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并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3.从集合及其元素的概念出发,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2.1.1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3.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4.在初中几何中,点、直线、平面等概念都是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类似地,集合则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三、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教科书引言所给的问题。

    组织讨论:

    为什么“回答有20名同学参赛”不一定对,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归纳总结:

    1.可能有的同学两次运动会都参加了,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加法解决这个问题.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以前我们解一个问题,通常是先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再进一步求解,也就是先用数学语言描述它,把它数学化。这个问题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问题不同,是属于与集合有关的问题,因此需要先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它,完全解决问题,还需要更多的集合与逻辑的知识,这就是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了。

    提出问题:

    1.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集合?

    2.在初中,我们用集合描述过什么?

    组织讨论:

    什么是集合?

    归纳总结:

    1.代数:实数集合,不等式的解集等;

    几何:点的集合等。

    2.在初中几何中,圆的概念是用集合描述的。

    新课讲解:

    1.集合的概念:(具体举例后,进行描述性定义)

    (1)某种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中的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a是集合A的元素,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

    a不是集合A的元素,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

    例如,设B={1,2,3,4,5},那么5∈B,

    注:集合、元素概念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可以结合实例理解它们所描述的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同时,应着重从以下三个元素的属性,来把握集合及其元素的确切含义。

    ①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即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例如,像“我国的小河流”、“年轻人”、“接近零的数”等都不能组成一个集合。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没有重复的。

    此外,集合还有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

    例如,集合{1,2},与集合{2,1}表示同一集合。

    2.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

    全体整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整数集,记作Z;

    全体有理数的集合通常简称有理数集,记作Q;

    全体实数的集合通常简称实数集,记作R。

    注:①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这与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可能有所不同;

    ②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就是正整数集,表示成或。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负整数集、正有理数集、正实数集等,没有专门的记法。

    课堂练习:

    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1题。

    归纳总结:

    1.集合及其元素是数学中的原始概念,只能作描述性定义。学习时应结合实例弄清其含义。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中,确定性可以用于判定某些对象是否是给定集合的元素,互异性可用于简化集合的表示,无序性可以用于判定集合间的关系(如后面要学习的包含或相等关系等)。

    四、布置作业

    教科书1.1节第一个练习第2题(直接填在教科书上)。

    高中数学教案(篇12)

    【使用说明】 1、复习教材P124-P127页,40分钟时间完成预习学案

    2、有余力的学生可在完成探究案中的部分内容。

    知识与技能: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结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应用已学知识和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公式推导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 , ,那么 是否等于 呢?

    =

    从而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与PT关系如何?

    从而得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 时显然此时 已经不是向量 的夹角,在 范围内,是向量夹角的补角.我们设夹角为 ,则 + =

    你的疑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利用差角余弦公式求 的值.

    1、

    【高中数学教案必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