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高中数学教案精选
  • 高中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7-04

    高中数学教案精选。

    就你的需求而言,笔者费尽心思,全力以赴地为你精心撰写了一篇名为“高中数学教案”的文章。在每位教师的工作中,教案课件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所以教师最好能认真撰写每个教案课件。教案是提高师生互动质量的有效方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记得保存下来!

    高中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情景,理解分层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学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并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及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比较,揭示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理解分层抽样的方法.

    1.复习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的概念、特征以及适用范围.

    2.实例: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分别有学生名,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容量为的样本,怎样抽取较为合理?

    能否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为什么?

    指出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视力状况有一定的差异,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不能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在抽样时不仅要使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还要注意总体中个体的层次性.

    由于样本的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为100∶2500=1∶25,

    所以在各年级抽取的个体数依次是,,,即40,32,28.

    1.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层”.

    说明:①分层抽样时,由于各部分抽取的个体数与这一部分个体数的比等于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②由于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分层抽样在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3.分层抽样的步骤:

    (3)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

    (4)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1.例题.

    例1(1)分层抽样中,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可用_________________.

    (2)①教育局督学组到学校检查工作,临时在每个班各抽调2人参加座谈;

    ②某班期中考试有15人在85分以上,40人在60-84分,1人不及格.现欲从中抽出8人研讨进一步改进教和学;

    ③某班元旦聚会,要产生两名“幸运者”.

    例2某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就观众对某一节目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1人,其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如表中所示:

    电视台为进一步了解观众的具体想法和意见,打算从中抽取60人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应怎样进行抽样?

    解:抽取人数与总的比是60∶12000=1∶200,

    则各层抽取的人数依次是12.175,22.835,19.63,5.36,

    取近似值得各层人数分别是12,23,20,5.

    然后在各层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抽取“很喜爱”、“喜爱”、“一般”、“不喜爱”的人

    数分别为12,23,20,5.

    说明:各层的抽取数之和应等于样本容量,对于不能取整数的情况,取其近似值.

    (3)某学校有160名教职工,其中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某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分析:(1)总体容量较小,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很方便.

    (2)总体容量较大,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比较麻烦,由于人员没有明显差异,且刚好32排,每排人数相同,可用系统抽样.

    (3)由于学校各类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能差异较大,所以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2.三种抽样方法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角的形成,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各种表示法;

    2、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使学生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会作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

    4、采用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三种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度、分、秒的进位制, ,会作度、分、秒间的单位互化

    教学手段:

    教具:电脑课件、实物投影、量角器

    学具:量角器需测量的角

    教学过程:

    一、建立角的概念

    (一)引入角(利用课件演示)

    1、从生活中引入

    提问:

    A、以前我们曾经认识过角,那你们能从这两个图形中指出哪些地方是角吗?

    B、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角。一起看一看。谁能从这些常用的物品中找出角?

    2、从射线引入

    提问:

    A、昨天我们认识了射线,想从一点可以引出多少条射线?

    B、如果从一点出发任意取两条射线,那出现的是什么图形?

    C、哪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谁来指一指。

    (二)认识角,总结角的定义

    3、 过渡:角是怎么形成的'呢?一起看

    (1)、演示:老师在这画上一个点,现在从这点出发引出一条射线,再从这点出发引出第二条射线。

    提问:观察从这点引出了几条射线?此时所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2)、判断下列哪些图形是角。

    (√) (×) (√) (×) (√)

    为何第二幅和第四幅图形不是角?(学生回答)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怎样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总结: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angle)

    角的第二定义:角也可以看做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如下图中的角,可以看做射线OA绕端点0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OB所形成的我们把OA叫做角的始边,OB叫做角的终边.

    B

    0 A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顶点、边的作用

    (1)观看角的图形提问:这个点叫什么?这两条射线叫什么?(学生边说师边标名称)

    (2)角可以画在本上、黑板上,那角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

    (3)顶点可以确定角的位置,从顶点引出的两条边可以组成一个角。

    5、学会用符号表示角

    提问:那么,角的符号是什么?该怎么写,怎么读的呢?(电脑显示)

    (1)可以标上三个大写字母,写作:∠ABC或∠CBA,读作:角ABC或角CBA.

    (2)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字母B都在中间)

    (3)所以,在只有一个角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写作: ∠B,读作:角B

    (4)为了方便,有时我们还可以标上数字,写作∠1,读作:角1

    (5)注:区别 “∠”和“

    6、强调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二、 角的度量

    1、学习角的度量

    (1)教学生认识量角器

    (2) 认识了量角器,那怎样使用它去测量角的度数呢?这部分知识请同学们合作学习。

    提出要求:小组合作边学习测量方法边尝试测量

    第一个角,想想有几种方法?

    1、要求合作学习探究、测量。

    2、反馈汇报:学生边演示边复述过程

    3、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正确的操作过程,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4、归纳概括测量方法(两重合一对)

    (1)用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零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可与内零度刻度线重合;也可与外零度刻度线重合)

    (3)另一条边所对的角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5、小结:同一个角无论是用内刻度量角,还是用外刻度量角,结果都一样。

    6、独立练习测量角的度数(书做一做中第一题1,3与第二题)

    (1) 独立测量,师注意查看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 课件演示纠正问题

    三、度、分、秒的进位制及这些单位间的互化

    为了更精细地度量角,我们引入更小的角度单位:分、秒.把1°的角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分记作1′;把1′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

    1′=( )°,1″=( )′.

    例1 将57.32°用度、分、秒表示.

    解:先把0.32°化为分,

    0.32°=60′×0.32=19.2′.

    再把0.2′化为秒,

    0.2′=60″×0.2=12″.

    所以 57.32″=57°19′12″.

    例2 把10°6′36″用度表示.

    解:先把36″化为分,

    36″=( )′×36=0.6′

    6′+0.6′=6.6′.

    再把6.6′化为度,

    6.6′=( )°×6.6=0.11°.

    所以 10°6′36″=10.11°.

    四、巩固练习

    课本P122练习

    五、总结:请大家回忆一下,今天都学了那些知识,通过学习你想说些什么?

    六、作业:课本P123 3、4.(1)(3)、5.(2)(4)

    高中数学教案 篇3

    各位评委、各位专家,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章第五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下面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效果评价六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既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在知识上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本章集合知识的运用与巩固,也为下一章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教学作铺垫,起着链条的作用。同时,这部分内容较好地反映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蕴含着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2课时学习。本课时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探索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通过复习“三个一次”的关系,即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以旧带新寻找“三个二次”的关系,即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采用“画、看、说、用”的思维模式,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品味数学中的和谐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理解“三个二次”的关系;掌握看图象找解集的方法,熟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象找解集,培养学生“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三、重难点分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的不等式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要把握这个重点。关键在于理解并掌握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图象法,其本质就是要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认识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与函数图象上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内在联系。由于初中没有专门研究过这类问题,高一学生比较陌生,要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三个二次”的关系。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归纳“三个一次”的关系作铺垫。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画、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善提炼、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新“得”,“练”有新“获”,学生也才会逐步感受到数学的美,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只有这样做,课堂教学才富有时代特色,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景中。

    本节课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把问题作为出发点,指导学生“画、看、说、用”。较好地探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五、课堂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究。

    (一)创设情景,引出“三个一次”的关系

    本节课开始,先让学生解一元二次方程x2-x-6=0,如果我把“=”改成“”则变成一元二次不等式x2-x-60让学生解,学生肯定感到很突然。但是“思维往往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这样直奔主题,目的在于构造悬念,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请同学们解以下方程和不等式:

    ①2x-7=0;②2x-70;③2x-70

    学生回答,我板书。

    2、我指出:2x-70和2x-70的解实际上只需利用不等式基本性质就容易得到。

    3、接着我提出:我们能否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呢?学生可能感到很困惑。

    4、为此,我引入一次函数y=2x-7,借助动画从图象上直观认识方程和不等式的解,得出以下三组重要关系:

    ①2x-7=0的解恰是函数y=2x-7的图象与x轴

    交点的横坐标。

    ②2x-70的解集正是函数y=2x-7的图象

    在x轴的上方的点的横坐标的集合。

    ③2x-70的解集正是函数y=2x-7的图象

    在x轴的下方的点的横坐标的集合。

    三组关系的得出,实际上让学生找到了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来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让学生看到了解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希望,大大激发了学生解决新问题的兴趣。此时,学生很自然联想到利用函数y=x2-x-6的图象来求不等式x2-x-60的解集。

    (二)比旧悟新,引出“三个二次”的关系

    为此我引导学生作出函数y=x2-x-6的图象,按照“看一看 说一说 问一问”的思路进行探究。

    看函数y=x2-x-6的图象并说出:

    ①方程x2-x-6=0的解是

    x=-2或x=3 ;

    ②不等式x2-x-60的解集是

    {x|x-2,或x3};

    ③不等式x2-x-60的解集是

    {x|-23}。

    此时,学生已经冲出了困惑,找到了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不妨趁热打铁问一问:如果把函数y=x2-x-6变为y=ax2+bx+c(a0),那么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又怎样呢?(学生回答:△0时,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0时,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0时,图象与x辆没有交点。)请同学们讨论:ax2+bx+c0与ax2+bx+c0的解集与函数y=ax2+bx+c的图象有怎样的关系?

    (三)归纳提炼,得出“三个二次”的关系

    1、引导学生根据图象与x轴的相对位置关系,写出相关不等式的解集。

    2、此时提出:若a0时,怎样求解不等式ax2+bx+c0及ax2+bx+c0?(经讨论之后,有的学生得出:将二次项系数由负化正,转化为上述模式求解,教师应予以强调;也有的学生提出画出相应的二次函数图象,根据图象写出解集,教师应给予肯定。)

    (四)应用新知,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学生形成了感性认识,为巩固所学知识,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例题:

    例1、解不等式2x2-3x-20

    解:因为Δ0,方程2x2-3x-2=0的解是

    x1= ,x2=2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

    { x| x ,或x2}

    例1的解决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巩固了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应用;二是规范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题格式。

    下面我们接着学习课本例2。

    例2 解不等式-3x2+6x2

    课本例2的出现恰当好处,一方面突出了“对于二次项系数是负数(即a0)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可以先把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再求解”;另一方面,学生对此例的解答极易出现写错解集(如出现“或”与“且”的错误)。

    通过例1、例2的解决,学生与我一起总结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一化正—二算△—三求根—四写解集。

    例3 解不等式4x2-4x+10

    例4 解不等式-x2+2x-30

    分别突出了“△=0”、“△0”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这两例由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讲评学生完成情况,寻找学生中的闪光点,给予热情表扬。

    4道例题,具有典型性、层次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为了避免学生学后“一团乱麻”、“一盘散沙”的局面,我和学生一起总结。

    (五)总结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四部曲”:

    (1)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正数

    (2)计算判别式Δ

    (3)解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

    (4)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结合图像(或口诀),写出不等式的解集。概括为:一化正→二算Δ→三求根→四写解集

    (六)作业布置

    为了使所有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布置了“必做题”;又为学有余力者留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布置了“探究题”。

    (1)必做题:习题1.5的1、3题

    (2)探究题:①若a、b不同时为零,记ax2+bx+c=0的解集为P,ax2+bx+c0的解集为M,ax2+bx+c0的解集为N,那么P∪M∪N=______________;②已知不等式(k2+4k-5)x2+4(1-k)x+30的解集是R,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七)板书设计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五、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课立足课本,着力挖掘,设计合理,层次分明。以“三个一次关系→三个二次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为主线,以“从形到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为灵魂,以“画、看、说、用”为特色,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思想上既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还特别突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探究能力的训练,创新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体验求知的乐趣。

    高中数学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会用坐标法及距离公式证明Cα+β;

    (2)会用替代法、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由Cα+β推导Cα—β、Sα±β、Tα±β,切实理解上述公式间的关系与相互转化;

    (3)掌握公式Cα±β、Sα±β、Tα±β,并利用简单的三角变换,解决求值、化简三角式、证明三角恒等式等问题。

    [学习重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学习难点]

    余弦和角公式的推导

    [知识结构]

    1、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是三角函数一章和、差、倍公式系列的基础。其公式的证明是用坐标法,利用三角函数定义及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把两角和α+β的余弦,化为单角α、β的三角函数(证明过程见课本)

    2、通过下面各组数的值的比较:①cos(30°—90°)与cos30°—cos90°②sin(30°+60°)和sin30°+sin60°。我们应该得出如下结论:一般情况下,cos(α±β)≠cosα±cosβ,sin(α±β)≠sinα±sinβ。但不排除一些特例,如sin(0+α)=sin0+sinα=sinα。

    3、当α、β中有一个是的整数倍时,应首选诱导公式进行变形。注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是诱导公式等的基础,而诱导公式是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的特例。

    4、关于公式的正用、逆用及变用

    高中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乘法原理、排列、排列数公式和加法原理以后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排列问题,并且对顺序与排列的关系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关键是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问题是否与顺序有关.与顺序有关的是排列问题,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顺序对排列、组合问题的求解特别重要.排列与组合的区别,从定义上来说是简单的,但在具体求解过程中学生往往感到困惑,分不清到底与顺序有无关系,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问题的内涵领悟其中体现出来的顺序.教的秘诀在于度,学的真谛在于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认识组合与排列的联系与区别

    3.通过练习与训练体验并初步掌握组合数的计算公式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组合概念的理解和组合数公式;组合与排列的区别.

    四、教学用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流程设计

    【高中数学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