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时观察物体优秀模板
  • 时观察物体优秀模板

    发表时间:2022-02-16

    【www.jk251.com - 观察物体课件】

    当我们提起小学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要想在小学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什么样的小学教案比较高质量?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时观察物体优秀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

    课本p67例1及练习十五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生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感受数学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实物,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先给你们讲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教师讲故事。讲完后问: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交流。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学生喜欢听故事,教师用故事引入,引发学生的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方面的特征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

    1、教师:小朋友刚才你们都说的非常好,每个小组都发给你们一个奖品,赶快打开看看吧。(学生的奖品有玩具小熊、闹钟、模型等)

    仔细观察你们桌上的奖品,你看到了奖品的哪一部分?跟你小组的同学说说。

    2、学生观察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组的同学看到的各是奖品的哪一部分?

    4、各小组轮流说一说,说完之后,让学生把奖品变换位置,再依照上述过程仔细观察一次,然后再在小组中说一说。

    5、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出示p67页上的恐龙图:这是小亮、小红、小明三个小朋友看到的奖品的部分。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并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感受、小组合作交流,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结果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判断三个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使学生很容易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

    2、出示不同的物体,请学生分别说一说从前、后、左、右看可以看到哪一面?

    3、出示不同位置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哪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样子,在学生的头脑中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形式多样的知识应用中体验成功。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五、随堂练习

    jk251.coM小编推荐

    上册观察物体导学案苏教版


    教学内容:观察物体,教材第90——9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1、分别出示教室前、后两张照片。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一张呢?为什么拍出来的两张照片不一样呢?

    请仔细观察两张照片,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小结:因为拍照的人站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拍出来的照片不一样。

    2、揭题: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

    (板书:观察物体)

    二、游戏活动,加深体验。

    1、游戏:画图形。

    方法:以四人为一组,分别围坐在桌子的四面,在桌子的中间放一个水壶,每人把自己看到的画下来。

    学生自己活动,交流所画图形,并换位观察、体验。

    小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游戏:找图片。

    方法:组长转动水壶,使把手正对着一个小朋友,每人根据自己看到的找出一幅画,组长再转动水壶,重新寻找,过程同上。

    3、游戏:找位置。

    方法:请组长把四幅图片合在一起,打乱顺序,然后给组里的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张,学生根据自己手里的图片找一找自己的位置,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师生互动,进行相应的评价。

    三、实践巩固,提升能力。

    1、连一连:课本第90页。

    学生先看图想一想每个小朋友看到的小猴会是什么样的,再独立连一连,集体交流时说说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指名说说理由。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完成后全班交流订正。

    小结:今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物体,知道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所看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四、拓展延伸,引导观察。

    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小朋友课后可以自己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哪些不同的样子?把你看到的情况画下来。

    观察物体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时

    【知识点】:

    1、举出生活中的简单物体让学生观察总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形状。

    2、引入由正方体搭建的立体图形,给学生示范书中提供的搭建活动,边操作边讲解。

    3、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观察所搭建的立体图形。

    4、总结:同一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形状。

    第二课时

    【知识点】:

    1.示范书中提供的第二个搭建活动。

    2.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在学习中学会如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对学生搭建活动予以指导和肯定,让学生在搭建的过程中学会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4.指导学生多做几次搭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单元观察物体教材分析 优秀教案推荐


    本单元以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为观察对象,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通过物体与其三视图的相互转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套教材里“观察物体”从二年级(上册)起陆续安排。

    二年级(上册)

    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指出各个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

    三年级(上册)

    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3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初步进行物体与其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间的相互转换。

    三年级(下册)

    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简单描述看到的形状。比较几个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或上视图)。

    本单元教材安排一道例题和一次“想想做做”,都是观察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一道思考题里观察的物体要复杂得多。

    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观察了由3个相同的正方体摆的物体,初步学习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用图形描述物体各个面的形状,这些都是继续教学本单元内容的基础。

    从3个小正方体的拼摆至4个小正方体的拼摆,数量上仅多了1个小正方体,但拼摆时的变化却多得多。各种拼摆组成的物体形状各不相同,它们的视图有时相同,有时不同。如果学生理解这一点,他们的空间观念和观察物体时数学思考的水平都能得到一次发展。例题出示三个都是由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由大卡通引导学生先从正面看这三个物体,比比看到的形状是否相同,再从侧面和上面看,也分别比比形状,这些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达到教学要求。

    用4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不只例题中的三个,还有许多。因此,“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继续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并且画一画。这些要求既与例题自然衔接,又比例题适当提高。摆一摆让学生整体感知物体的特征,先摆再看便于学生理解物体某个方向的形状。例题和各道“想想做做”都有先摆一摆的要求,教学时要想办法为学生创造摆的物质条件,绝不能图省事以看教材里的实物图代替看摆出的实物。把看到的图形画出来,是表达观察、思考结果的一种方式。对学生画图的要求不宜过高,能画出草图并基本正确就可以了。

    “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依据视图摆出物体,其中第(1)题的摆法各只有一种,第(2)、(3)题的答案是开放的。要鼓励学生摆出既符合视图要求,形状又不相同的各个物体。引导他们经历“研究视图的结构——想一想应该怎样搭——动手拼搭——验证搭成的物体是否符合要求”的过程,这个过程既能发展空间观念,也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在进行第(2)、(3)题的拼摆时,可以分步进行。如先拿2个或3个正方体放成一排,再把其余的正方体放到适当的位置上去,想想有几种放法并检查摆出的各个物体的视图是否符合题意。第5题是第6题的铺垫,每个楼房模型都只要4个正方体就能搭出。学生在搭的时候,会自觉体会其中某个正方体被遮着,不容易看到甚至看不到,能理解那个看不到的正方体事实存在,也是空间观念的反映。第6题左边物体中的各个小正方体都能清楚地看到;中间物体中的个别小正方体不容易看到;右边物体中有个别小正方体被遮着,不能直接看到。说出三个物体各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难度不同,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数、怎样想的。

    思考题是从前、后、左、右分别观察由6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供教学选用。要注意的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观察由4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

    时优秀模板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中的部分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教学目标:

    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增强灵活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以及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评讲前面的作业:

    1、(题略)用计算器计算:老师报数,学生按计算器,训练学生正确熟练地完成计算,最后再交流结果。

    最后算得的平均数:328.76

    问:一般我们说的跳绳个数都是整数,可这里是一个小数,该怎么处理?

    2、用2、3、4、5这四个数,组成两个两位数,积最小的是(),积最大的是()。

    交流思考方法:积最小,要先考虑十位上尽可能小,那就是2□×3□;分两种情况:24×35和25×34。用计算器分别计算这两个算式,比一比哪个积更小。

    类似的方法考虑积更大,交流结果。

    二、复习解决实际问题:

    1、(1)王阿姨从12只蚌里剖出了432颗珍珠,平均每只蚌产珍珠多少颗?

    读题后,让学生规范地解答,注意写完整答句。

    (2)照这样计算,她从26只蚌里能剖出珍珠多少颗?

    “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指出:看到这样的字眼,一般都要参照前面算出的“一份数”。学生完成该题

    (3)如果每72颗珍珠串成一条项链,那么这些珍珠能串成多少条项链?

    问“这些珍珠”指的是哪些珍珠?

    先估计,再计算。

    2、茄子17行,每行12棵,西红柿的棵数是茄子的5倍,西红柿有多少棵?

    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怎么列式?

    如果写成17×(12×5)行不行?为什么?

    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先要考虑列式的每一步是否有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可以考虑该算式是否可以简便计算。

    板书完整规范的解答过程:

    17×12×5

    =17×(12×5)

    =17×60

    =1020(棵)

    答:西红柿有1020棵。

    3、每小时行90千米,已经行了2小时

    (1)沪宁高速公路全长274千米,卡车从南京出发,沿沪宁高速公路开往上海,卡车离上海还有多少千米?

    (2)一辆卡车每次运货5吨。18辆这样的卡车运720吨货物,需要运多少次?

    注意搜集学生在解决第2个问题时的多种算式,通过讲评来分析是否和否合理。

    最基本的算式:720÷(18×5)

    4、同学们表演团体操,原来排成25行,每巷有20人。队形变化后,排成30行,每行有多少人?

    读题后问:队形变化,什么没变?(人的总数)

    学生算一算,再交流。

    5、同学们参加课外活动。有3组同学在跳绳,每组18人;还有5组同学在打乒乓球,每组12人。

    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再解答吗?

    教学反思:

    数学上册观察物体导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导学案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借助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同伴合作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具准备:多媒体

    学具准备: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引入复习内容。

    师:李白写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所有的物体都是一样,站在不同的位置或是从不同的方向所看到的形状都可能不同。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2.出示复习目标。

    (1)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出示复习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我们小学阶段所学习过的观察物体的知识,思考:

    (1)学习了哪些观察物体的知识?

    (2)如何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如何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

    (4)如何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可举例说明)

    (5分钟后汇报复习收获,看一看哪一位同学汇报的最好)

    4.想一想。

    学生根据复习指导的提示进行独立整理复习。

    5.说一说。

    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小组补充说明。汇报时有的可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自己的经验举例说明;有的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出相关的知识。

    二、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通过同学们刚才的汇报,看来同学们收获都很多,下面就利用你们所复习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多媒体出示: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2.综合练习,应用新知

    3.拓展练习,发展新知

    (1)

    (2)

    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对老师想说什么话?

    生1:我又熟练的知道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生2:我进一步知道了要正确画出自己看到立体图形的形状,首先要认真观察,看看哪些小正方体是隐蔽的,是看不到的,哪些是能看到的,画好了之后还要进行对照。

    生3:我又明确了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的关键是找到隐蔽的小立方体。

    ......

    看来同学们这节课收获都很多,下面就利用所复习到的知识考一考大家。

    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及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畅谈收获。

    你知道我们在《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这两个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吗?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先和同桌进行交流。

    然后集体交流。

    二、书本练习,扎实基础。

    1、请你找出书本上相关的《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的题目。

    2、完成书本第9、15题。

    3、交流题目。

    三、补充练习,延伸深化。

    第一部分:统计与可能性

    (一)连线。

    10个红球摸出的肯定不是红球。

    8红2绿摸出的红球可能比绿球多。

    5红5绿摸出的肯定是红球。

    1红9绿摸出的红球和绿球可能差不多。

    10个绿球摸出的红球可能比绿球少。

    (二)应用题。

    1、校园里栽了4行树,每行10棵,其中有15棵是杨树,剩下的是柳树。栽了多少棵柳树?

    2、三年级(2)班有28个男同学,20个女同学。每8个同学分一组,全组可以分成几组?

    3、手工组做了50朵花,送给幼儿园14朵,剩下的每3朵装一盒,可以装多少盒?

    4、两个小队做纸花,第一小队做了400朵,第二小队有4个队员,平均每人做80朵。这两个小队共做了多少朵?

    5、三(2)班参加农业活动,每个小队有10人,平均每人摘冬瓜5千克。4个小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6、养场有奶牛200头,肉牛的头数比奶牛的3倍还多50头,肉牛有多少头?

    7、每辆面包车坐22人,每辆大客车坐49人三年级有100名学生去公园游览。

    (1)5辆面包车够吗?

    (2)2辆大客车够吗?

    (3)2辆面包车和1辆大客车行吗?

    第二部分:植树问题

    先填空,再列式计算。

    1、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段。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次。

    2、把一根木料锯成4段,每锯一次要3分钟,一共要锯()分钟。

    3、在20米的路边种树,从一端隔4米种一棵,一共要种()棵。

    4、6只兔子一排做操,每两个兔子之间相隔2米。队伍长()米。

    5、一条走廊15米,每隔3米放一盆花。如果两头都放,一共要();如果两头不放,一共要();一头放一头不放,一共要()

    6、小明家住四楼,他每上一层楼要走12级台阶,小明从一楼到四楼要走()级台阶。

    7、一条马路长56米,从头到尾共插8面彩旗,相邻两面彩旗之间相距()米。

    8、一座楼房每上一层要走18级台阶,小明家住四楼,要走()级台阶。

    9、一个正方形花圃周长20米,在它的四周每隔2米放1盆花,一共可以放()盆。如果在一个长20米的跑道一边,照这样放,一共可以放()盆。

    10、一根50厘米的钢条,锯成5厘米长的小段,一共要锯()次。

    11、学校通道的一侧插红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起点到终点共插了10面,这条路有()米长。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1、通过今天对这些知识的复习,你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

    2、你认为今天谁的表现不错?为什么?

    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游戏:学做木头人

    听《健康歌》做动作。

    一、认识长方体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1、认识小橱柜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2、选择提供的长方体物体指出正、侧、上面

    3、观看录象:教师用相机变换位置地拍下微波炉的三个面

    学生指出微波炉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4、指出洗衣机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

    5、拍小橱柜的一个面。

    问:你能用相机拍下小橱柜的某一个面吗?

    6、小结:象这样我们能用相机拍摄下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那从其他位置来观察,会有怎样的观察结果呢?让我们开始“观察物体”的活动吧!(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观察储物柜,体会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结果不同

    提出观察要求:

    观察某个物体时必须在同一个位置,注意观察姿势。

    1、学生观察小橱柜,记录观察结果。

    3、探究观察结果,思考:观察同一个物体,为什么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小结:有时观察位置不同,观察结果也不同。

    4、指导学生观察指定的面

    ①如何看到两个面指名学生演示示范检验观察结果的方法

    ②如何看到三个面指名学生演示,检验

    5、组织全体学生观察指定的面

    要求:①找能同时看到两个面的位置。②找能同时看到三个面的位置。

    三、变换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见几个面

    1、明确观察活动要求:

    音乐响起小组学生围着长方体转圈,音乐停学生立刻停,选择观察的姿势,数出看到的面数。

    思考: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个面。

    2、学生踏着音乐进行观察活动

    3、交流观察活动体会

    如有学生有其他观点,请他上来用射象头观察。

    小结:从不同位置观察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四、活动反馈

    1、出示老师观察30路公交车的照片

    提出问题:如果站在平地上,从不同位置观公交车最多也能看到3个面吗?

    2、出示站在高处往下拍摄的公交车照片。

    提问:你知道我是怎样拍到这张照片的?

    五、认识长正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

    1、出示长方体(多媒体出示一个长方体)

    师:哪个面是长方体的正面呢?

    多媒体讲解:通常把正对观察者的面称为正面。

    2、观察小组桌面上的长方体

    指名学生说说看到的正面是什么颜色的。

    问:同一个长方体,为什么小组内同学看到的正面不同呢?

    小结:对,只要这个面正对着观察者,这个面就是正面。

    六、正方体的拼搭

    1、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正方体

    播放录象:一位同学示范姿势,另一位同学解说观察方法。

    学生按要求观察。问: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

    指名学生演示,屏幕上同时出示图。

    师:从正面、上面、侧面看一看摆成的物体,和同桌说说看到的是屏幕上的哪一个形状。

    七、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观察长方体物体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让我们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在观察中多多思考,从而发现更多的奥秘

    位置与方向时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目的

    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的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方向,距离大约是米。

    (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

    (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练习: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时观察物体优秀模板】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