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
  • 小学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7-21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

    在网上搜索后教师范文大全整理出了这些关于“小学数学教案”的知识。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 良好的教案和课件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基石。以下方法可能适用于你希望可以帮助你缓解困境!

    小学数学教案【篇1】

    设计说明

    1.提倡算法多样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性,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多样性,更要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合理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2.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他人的算法,优化算法。

    在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算法,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别人的不同算法,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归纳,优化算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获得思维上的发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纸卡 图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歌手大赛》这个节目吗?

    (播放一段歌手大赛的比赛片段)

    师:比赛总是激动人心的,看!我们这也有一场比赛,5号选手和9号选手脱颖而出,那么最后谁能获得冠军呢?(课件出示教材16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5号选手 专业得分:8.5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总分:9.43分;9号选手 专业得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40分)

    1.引导学生理解“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的含义。

    (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包括音乐理论知识、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得分)

    2.导入:谁一举夺冠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歌手大赛中的数学问题——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紧紧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自主探究

    1.提出估算问题。

    谁能估算一下9号选手的总分大约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或与同伴讨论,尝试估算,然后交流估算的方法和结果。

    2.提出计算问题。

    师:谁的总分高?高多少?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全班汇报计算方法。

    算法一: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算法二: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通过计算得出:5号选手的总分高,比9号选手高0.38分。

    3.明确运算顺序。

    师:算式9.43-(8.65+0.40)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每一步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吗?

    引导学生理解算式的意义,知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

    4.总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总结: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5.拓展延伸。

    师: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1)课件出示:笑笑是这样做的,你能说出每一步的意义吗?

    8.65-8.55=0.10(分)

    0.88-0.40=0.48(分)

    0.48-0.10=0.38(分)

    小学数学教案【篇2】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发展空间观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具有很强的直观依赖性,而图形的外显性属性特征比较容易感知,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触摸、测量、类比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并建立1厘米3、1分米3、1米3的实际大小的体积观念,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积累经验,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另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三个体积单位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并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注重学习方法的迁移。

    在认识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的新知教学中,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策略。首先引导学生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举例子,认识并学习1厘米3。然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认识1厘米3的方法在小组内自主活动,认识1分米3,最后认识1米3。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体模型、一块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个粉笔盒、一个骰子、一粒花生、三根米尺、量杯、纸杯、酒瓶、饮料瓶

    学生准备 若干个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体模型、收集的几种瓶子、针筒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体积单位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师:我们以前学过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回答,师板书)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将一块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个粉笔盒放在讲台上。

    师:请按体积的大小将它们排列起来。

    (生汇报)

    2.引入新课。

    师:物体有大有小,如果要测量它们的体积,也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像计量长度有长度单位,计量面积有面积单位,计量体积就需要有体积单位。(板书:课题体积单位)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然后引出体积单位,从而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区别,同时让学生明确统一体积单位的重要性。

    ⊙操作感知,获取新知

    1.认识体积单位。

    (1)认识1厘米3。

    ①出示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棱长,明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厘米3。

    ②得出结论: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厘米3(cm3)。

    ③摸一摸: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下1厘米3的大小。

    做一做:用橡皮泥切出一个1厘米3的正方体。

    看一看:小组内拼一拼2厘米3、4厘米3,感受一下有多大。

    ④举例:找找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厘米3?

    (反馈:一个骰子、一粒花生等物体的体积接近1厘米3)

    (2)认识1分米3。

    师: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量一量、举例子等方法认识了1厘米3,我们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认识1分米3呢?

    ①出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明确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分米3。

    ②用硬纸板做一个1分米3的正方体盒子,摸一摸,感受一下1分米3的大小。

    ③举例: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接近1分米3?

    小学数学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能力目标 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感目标 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承前启后

    1、出示主题图。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2℃ 和 2℃ 各代表什么意思?) 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

    二、学习引领

    1、教学例1 。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2℃表示零下2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2℃表示零上2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2℃,读作:三摄氏度。

    (2)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

    2、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1)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2)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2)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教学例2。

    (1)教师出示存折明细示意图。(教材第2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能说说支出(-)或(+)这一栏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小学数学教案【篇4】

    小班数学:吃吃玩玩(分类)

    活动目标:

    1.学习看标记把吃的和玩的分类。会说“XX是吃的,XX是玩的。”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玩具:玩具车、娃娃等

    2.吃的:苹果、香蕉、橘子、果冻、酸奶、饼干

    活动过程:

    一、吃吃玩玩

    宝宝们,你们看,妈妈在我们的旁边给宝宝们准备很多好玩的和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吃一吃、玩一玩吧。

    提问:你刚才赶什么了?(学说XX是吃的,XX是玩的)

    二、学习分类

    现在妈妈想请宝宝们帮我一个忙,好吗?

    出示大筐里混合的东西。你们看妈妈这些筐里有很多吃的和玩的东西,请宝宝把这些吃的和玩的东西分开来。把吃的给嘴巴吃,把玩的给小手玩。(幼儿分类)

    宝宝门很快帮妈妈把吃的和玩的东西都分开来了,让妈妈来检查一下,看宝宝们分的饿好不好。(如果有错,就请大家一起纠正)

    三、活动结束

    今天宝宝们真能干,帮妈妈把吃的和玩的东西都分开来了。做饭的阿姨今天也给宝宝们准备了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有幸参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届双高课的教学比武活动,在去之前准备了一些零散的经验,除了业务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力争在比赛的24个小时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与那里的孩子共享快乐课堂.设计的教案如下:

    设计理念:

    《纲要》中提到:引导幼儿对身边的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秋天丰富多样的树叶给幼儿提供了探索、发现、表达的广阔空间。幼儿园老师经常带小朋友开展着捡落叶的活动,这些颜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叶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惊喜和好奇,“老师这是黄树叶,老师你看这是片树叶真大呀!”,当小班的孩子们高举这些落叶向老师诉说的时候,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激动。设计树叶分类的科学活动,能够满足孩子的探究愿望,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认知,尽情畅游在树叶多彩的世界里。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树妈妈和树叶宝宝的浓浓亲情。

    2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一颗大树(树干为主),树叶(大小不等,合计60多片,黄色多些,绿色略少)

    幼儿每人一个盒子,里面放3片树叶,放在椅子底下。

    活动重点:

    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参与活动。

    活动难点:

    能排除大小的干扰,按黄、绿颜色对树叶进行分类。

    活动过程:

    一、树叶宝宝问个好——区别颜色

    1、秋天到,秋风吹,小树叶一片一片落下来。看看,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黑板上拿起一片绿色树叶)——提问几名幼儿(绿树叶宝宝)

    2、那和绿树叶宝宝问个好吧。

    3、这是什么颜色的树叶宝宝?(黄树叶宝宝,方法同上)

    二、树叶妈妈找宝宝——巩固颜色,初步感知分类。

    1、你们喜欢树叶宝宝吗?那请你们去捡树叶,听清楚,每个小朋友轻轻地到这里(老师指着黑板)捡一片树叶。(捡好树叶的小朋友轻轻地回到座位)

    2、老师拿一片黄树叶,问:黄树叶宝宝在哪里?黄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黄树叶宝宝举起来。

    3、老师拿一片绿树叶,问:绿树叶宝宝在哪里?绿树叶宝宝在哪里?请把绿树叶宝宝举起来。

    重复几次。

    三、送树叶宝宝回家——颜色对应,操作中学习分类。

    1、大树妈妈想念树叶宝宝了,我们送树叶宝宝回家吧。(出示颜色标记——绿房子和黄房子,放在大树的两边)

    2、请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分批摆放树叶)

    3、小结:树叶宝宝又回到了妈妈身边,真开心。绿树叶宝宝住绿房子,黄树叶宝宝住黄房子,真好。

    四、帮助大树妈妈——在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分类。

    1、秋风吹,又有许多树叶飘落下来,帮助大树妈妈,给树叶宝宝按绿色、黄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篮子4个,2个黄色,2个绿色。)

    2、每个幼儿椅子底下放一个小盒子,里面放2—4片树叶。

    3、操作后简单讲评幼儿操作情况。

    五、延伸活动,激发继续探索的兴趣

    1、请幼儿按黄、绿两种颜色排排队。

    2、我们到外面去捡树叶,找一找还有哪些颜色的树叶宝宝。

    设计意图:

    和树叶宝宝问个好,使幼儿很快进入角色,并认知绿、黄树叶宝宝,为下环节做铺垫。

    角色扮演,使幼儿感受浓浓的亲情,并初步感知了分类的意义。

    通过送回家的游戏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分类,满足幼儿的需要。

    在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颜色的分类。

    延伸环节让幼儿继续保持对分类活动的兴趣和激发研究愿望

    小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小班教学活动《多彩的春天》

    活动名称:

    多彩的春天

    设计思路: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幼儿园的小花园里都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柳树抽出了嫩芽,桃花开得正艳,在午后散步的时候孩子们总是新奇的发现着,交流着。与季节相结合,最近我班正在开展“小花园”的主题。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爱幻想,喜欢艳丽的色彩,所以我开展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说说心中春天的颜色,感受春天的美。

    2、在装扮小花园的过程中,练习涂色的能力。

    活动准备:

    VCR、画有线条的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说说春天的颜色

    1、师:小朋友们,春天来了。幼儿园的花园里可真美丽,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可是,王老师,认为春天是绿色的。你们猜猜为什么呢?

    幼:因为春天里有柳树姐姐是绿色的……

    师:恩,说的真好。

    小结:因为春天到了,绿绿的小草发芽了,所以我觉得春天是绿色的。

    2、那么你们认为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呢?为什么呢?(先想一想再回答)

    幼:红色的,黄色的……

    3、幼儿相互讨论。

    师总结:我听到有的宝宝说春天是红色的,有的说春天是蓝色的,看来春天真是一个五颜六色的季节。春天美吗?

    二、装扮小花园

    1、师:看看我今天带来的是什么,你们来猜猜看

    2、其实这是老师的花园,黑黑的线是花园里的小篱笆。我在这块种上绿绿的草坪(边说边涂色,指导语:要让草坪长的满满的,可以有小白点吗?)你们帮老师想想花园里除了草地还会有什么?如:花丛,花丛会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黄色的

    3、师:可是,这么大的小花园王老师一人装扮,有点累。所以,我请大班的哥哥姐姐帮忙。看,哥哥姐姐装扮的小花园漂亮吗?那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在花园里种了什么呢?一起来看看VCR

    4、幼儿操作

    师:剩下的,请你们去用各种美丽的颜色来打扮你们的小花园吧。

    三、作品交流:蝴蝶飞飞

    1、暖暖的春风出来,引来了蝴蝶姐姐,我们跟着蝴蝶姐姐一起去看看你们的小花园吧。

    2、幼儿边做蝴蝶飞边看看伙伴的作品。

    自评:

    本次活动是在春天《小花园》的主题下进行的,这段时间我们利用午间散步、森林公园春游等等机会中,一起和孩子们找找春天里的颜色。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说说春天的颜色、装扮春天的花园、和蝴蝶姑娘一起参观花园。

    这三个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目标所设置的,教师目标意识较强。在第一环节中,老师用说说自己心中的春天引导孩子说说他们心中春天的颜色。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语言表达比较完整,基本能说完整话,如:“春天是**色的,因为…..”老师可以根据孩子语言表达的能力适当的调整一下,在小结的时候可以加强为幼儿感受春天美的体验,如“春天是嫩嫩的绿色的,因为….春天是粉粉的红色的,因为…”但是在幼儿自由交流的环节,也许由于有客人老师在的缘故,讨论的气氛不是很热烈。在第二个环节中,由于看了VCR,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在装扮涂色中,孩子们的表现很好,很投入。在第三环节中,老师应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完成花园的装扮,这样孩子们才水到渠成的跟着蝴蝶姑娘参观花园。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结束活动的时候总是有着很多的遗憾和不足。但是也正是有着这些遗憾才让我们有不断改进的动力和方向。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猫玩球(认识1和许多)

    活动目标

    1、认识1和许多,了解他们的关系.

    2、学习滚接大皮球.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2、两个幼儿一个大皮球.

    活动过程

    1、通过游戏”小猫学本领”,学习认识1和许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一个猫妈妈的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位猫妈妈.

    (2)桌子上面放着许多个小花猫头饰,启发幼儿说出这是许多小花猫.

    (3)请每个幼儿拿一个小花猫头饰戴在头上,启发幼儿说出许多个成了一个,一个的.

    (4)妈妈带小猫集合去玩球,启发幼儿说出一个一个合起来是许多个.

    2、小猫学滚接球的本领,双手将球向前滚.

    (1)1只小猫学本领.(2)许多只小猫学本领.(3)两只小猫相对滚接大皮球.

    活动延伸

    在计算角内提供许多1与许多的实物或图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继续学习小猫捉鱼。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好玩的轮子

    活动目标:

    1、创设玩具城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和同伴共同学习的愉快情绪。

    2、通过看看、说说、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内数量,发展思维能力。

    3、能有序的进行操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玩具车幼儿人手一辆、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师示范教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玩具城的兴趣

    1、我们小朋友喜不喜欢玩玩具?你喜欢玩什么玩具?(幼儿自由讲述)

    2、随律动《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玩玩具,初步感知4以内的数量

    1、幼儿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轮子能滚动的特性,初步学习点数4以内的数量

    小结:原来轮子都会滚动,而且都不一样。

    2、幼儿互相交换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数量的轮子,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3、送玩具回家,幼儿按点送物

    三、帮玩具宝宝数轮子

    1、玩具宝宝要去参加装轮子大赛,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该装几个轮子,怎么办呢?

    2、出示范例,引导幼儿思考

    这是什么车?它应该装几个轮子?(根据幼儿讲述示范粘贴一种,其他的请幼儿思考并轻轻告诉老师)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相互进行验证,适当启发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

    4、集体验证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帮什么车装了几个轮子?是不是每一个玩具宝宝都会数自己的轮子了?

    四、我们也来变一变

    1、我们小朋友想不想跟着玩具宝宝一起去参加比赛?

    2、请你们动一动小脑筋,变一变,你想变成什么车去?

    3、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

    五、延伸

    1、在数学区投放相应材料供幼儿巩固

    2、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的变成轮子数量不同的`玩具车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逛苹果园

    一、活动构思

    刚入园2个月的小班孩子的注意力还很不稳定,容易分散,不能时时注意教师的讲解,因此我以“苹果”这个孩子最熟悉的水果为主角,采用了活泼生动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逛苹果园”情景中,通过对学具的操作,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感受数量,学习按颜色分类、配对,使幼儿学得轻松、自主。一环扣一环的情节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不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引发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对物品颜色、数量的感知能力,尝试简单的分类。

    2、幼儿在玩的过程中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

    3、幼儿能愉快地参与活动。

    三、活动准备

    1、音乐《郊游》、《苹果》。

    2、椅子若干,皱纹纸铺成的小路一条(宽25cm),红黄绿篮子各2个。

    3、彩色苹果夹若干,纸杯制成花状(比幼儿人数多,花瓣数分别为2、3、4)。

    4、数码相机一个。

    5、事先在门口为每个孩子发一张果园的门票,上面印有不同颜色的苹果。

    四、活动过程

    ㈠引出活动内容

    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一起去苹果园玩玩,瞧,前面有一条小路,我们必须走小路、跨过小沟才能进入苹果园,走小路的时候要当心,千万不要踩到旁边的小草。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2、幼儿走小路,跨过小沟进入苹果园(这个环节使活动更具真实性,同时又锻炼了幼儿的平衡与跨的能力)。

    ㈡捡苹果

    1、走进“果园”,师:“呀,昨晚刮了大风,苹果树上的苹果都被大风刮下来了,我们快来帮忙捡苹果吧!”幼儿分散捡苹果,老师参与幼儿活动。

    2、幼儿集中,老师请小朋友们摸摸苹果宝宝、亲亲苹果宝宝,满足其好奇心。

    3、老师出示自己捡的苹果宝宝,利用夹苹果的机会让幼儿集体数数。

    师:“瞧,我也捡了几个苹果宝宝,你们来帮我数数吧!”

    4、请幼儿把小苹果夹在自己的衣服上(让幼儿夹苹果,目的一是练习用夹子夹物,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目的二是为下面的活动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苹果数量奠定基础)。

    ⑴师:“哈哈,你们都变成了苹果树啦!我们一起来唱《苹果》歌、跳苹果舞吧!音乐一停小苹果树就不能动喽。”

    放音乐,音乐声停,给幼儿拍照:“让我来看看哪棵苹果树是一动不动的,我来给他拍照。”(孩子都特别喜欢拍照,因此这个环节用拍照的形式能使活动更有趣味性。而且,小班的幼儿是好动的,拍照可以使他们更好地遵守规则。)

    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如果有超过4个以上的,可以让幼儿以“许多”表示。)

    ⑵第二次游戏,要求音乐声一停,幼儿坐下休息:“我们再来玩一次吧,不过小苹果树们刚才站得很累了,这次音乐一停,我们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

    放音乐,音乐声停,老师提问个别幼儿:“你的树上结了几个苹果?”

    再次拍一张集体照。

    ㈢送苹果。

    1、师:“现在苹果宝宝该回家啦,我们把她们送回去吧!看,那里有什么颜色的篮子?”

    “红苹果宝宝应该送到什么颜色的篮子里去?……”

    2、幼儿把苹果送到相应颜色的篮子里去,老师引导幼儿发现送错的苹果宝宝,并请幼儿自己纠正。(幼儿第一次尝试按颜色分类。)

    ㈣找朋友

    1、引导幼儿按照自己门票上苹果的颜色去取相同颜色的纸杯花。

    师:“我们在进入苹果园之前每个人都发了一张门票,小朋友看看自己门票上的苹果宝宝是什么颜色的?我们来为它们找个好朋友吧!瞧,那里有许多小花,请你去找一朵花心颜色和你苹果宝宝颜色一样的小花,会吗?”(幼儿第二次尝试颜色配对。)

    2、师:“小朋友们,花心的颜色和你门票上苹果宝宝的颜色一样吗?看看小花上有几片花瓣?”(再次巩固幼儿对数量的认识。)

    “听,那里的苹果宝宝也吵着要和小花做朋友呢,我们来帮帮它们吧。看看老师手里的花心是什么颜色的?那我该找什么颜色的苹果宝宝来和它做朋友呢?”引导幼儿发现可以用苹果夹子做花瓣,并强调一片花瓣夹一个夹子。

    3、幼儿每人拿一只纸杯花,找相应的苹果夹子来装饰,先做好的可以再选择另外的纸杯花。(再次让幼儿用夹子夹物,渗透一一对应的概念,并第三次进行颜色配对的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放音乐《苹果》)

    4、拍照留念,发现有错误的进行纠正。(利用拍照使幼儿迅速地集中到老师的周围,同时也便于检查幼儿操作的结果。)

    ㈤回家,自然结束

    师:“今天我们来到苹果园做了好多事情,大家都是能干的小朋友,现在现在让我们带着小花回家吧!”(播放音乐《郊游》)原路返回。

    小学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47页例1及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4个方向,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经历辨别方向的过程,初步体验方向的相对性,发展学生的方位感和空间观念。

    3.明确方向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元主题图、例1图、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一、拍手活动,引入课题

    师生边拍边说: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前拍拍,后拍拍。教师:我们刚才拍手时用到了哪些表示方向的词语?

    学生:上下、左右、前后。

    教师:你知道还有哪些表示方向的词吗?

    学生:东南西北。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利用这几个方向来描述事物所在的位置。(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展示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4个方向。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出示书中第50页中国地图。

    教师:在地图上怎样辨认东南西北呢?谁会看地图?(会看地图的学生举手)(课件中内蒙古自治区整块闪动)

    教师: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的哪一方?谁知道?

    学生:内蒙古自治区在我国北方。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是看了电视后知道的。

    教师:你的`知识可真丰富,在内蒙古自治区有美丽的大草原(课件出示)。我们再来看看地图下方的海南吧!(课件出示美丽的大海图片)这里有蓝色的大海,气候温暖,燕子和大雁都要到那儿去过冬呢!你知道海南在什么方向吗?

    学生:南方。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海南有个南字。

    教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中国的许多地方在命名的时候确实考虑到了方向这个问题。

    学生2:南和北是相对的。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从这里可以看出,地图的上面是北,下面是南;(板书:南、北)想一想,地图的左边、右边是什么方向呢?

    学生:左西右东。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从书上看到过,况且我爸爸也告诉过我。

    学生2:因为西藏在我国的西方,西藏在地图的左边,所以我想地图上是左西右东。

    学生3:我知道上海在我国的东方,被称为东方之珠,所以我想地图上是左西右东。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够从生活中积累知识。人们规定,绘制地图时,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边表示西方,右边表示东方,简单地说,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今后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这句话来判断地图上的方向了。(板书:东、西)

    (2)介绍十字形方向标。

    教师将黑板上的东西相连,南北相连,做成十字形方向标,学生快速记忆地图上的方向。

    (3)在课间活动中体验东南西北。

    ①徒手操:全体起立,面向黑板,和老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说:面向地图,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②游戏:小小机器人,面向地图指方向!(教师说地图方向,学生用小手指出这个方向)

    2、理解运用

    (1)教师:请孩子们看书中47页图,这张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绘制的吗?你是怎样发现的?

    学生:地图的右上角有一个箭头和一个北字。

    教师:这个叫做方向标,猜一猜它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地图的上方就是北方)你还能联想到其他几个方向吗?(学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同学们在面向地图,看地图的时候,只要看见方向标,然后就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句话来判断方向了。

    (2)教师:请大家在书中的图上标出东、南、西、北。

    (3)说一说:以岗亭为中心,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然后和自己的小伙伴相互说一说。

    教师:如果站在草坪、新华书店、红光路转盘、少年宫看,岗亭的方向又该怎样说呢?(学生分别回答)

    教师:岗亭没动,为什么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呢?(小组讨论,汇报)

    学生:因为观察地点不同,以草坪为观察点,岗亭在草坪的东面;以新华书店为观察点,岗亭在新华书店的北面

    教师:物体所在的方位是相对的,观察的地点不同,方向就可能不同。

    (4)指导学生完成书中例1第(2)小题,然后再集体订正。如果学生有难度,可借用十字形方向标。

    三、解决简单问题

    出示课堂活动第1题的中国地图。

    教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重庆市,看一看,找一找,我们的家乡重庆的东、南、西、北方各有哪些省(市)呢?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四、联系生活,拓展提高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1题。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九第2题。(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代替军舰,更形象直观。)

    五、反思小结,自我评价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 );世界上最高的建筑高约452( );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 );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

    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 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曹老师在从无锡到宜兴的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距宜兴?千米) ②限速标志:

    ③汽车的里程表、时速表: ④地图: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

    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1)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板书:1千米 1000米 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xx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曹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曹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 )米 3000米=( )米

    9千米=( )米 6000米=( )米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3)咱们中国的铁路也很发达,估计铁路的长度:(想想做做6)

    (663 1157) (组内交流估计方法与结果)

    (4)三( )班千米录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小学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教学重点:学会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探讨十几减8、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铅笔、投影。

    教学过程:

    一、模拟表演,提出问题

    请表演的小朋友上台表演,师口述内容,生表演,一只大兔子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也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大兔说:我买9支铅笔。大兔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大袋鼠提出了一个问题: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二、猜一猜,列出式子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三、讨论159的算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题。

    2、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算的?

    3、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1)、一根一根地减。

    (2)、15分成10和5,10-9=11+5=6

    (3)、把9分成5和4,15-5=1010-4=6

    (4)、9+6=1515-9=6

    4、尝试练习

    (1)、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计算试一试各题。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四、巩固算法

    1、基本练习(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选3题跟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摘苹果(练一练第2题)

    在游戏中进行计算。

    3、发展练习,(练一练教学游戏)

    (1)、让学生自由看图描述故事,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交流。

    五、总结

    板书:买铅笔

    (1)15-9=6(2)15-9=6(3)15-9

    因为9+6=

    10-9=115-5=10所以15-9=6

    1+5=610-4=6

    小学数学教案【篇8】

    第一单元:一位数除多位数

    口算除法(第1课时)

    教学内容:P1 例1、例2

    教学要求:会口算简单的一位数除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算下列五组题

    30÷3 80÷8 20÷2 60÷6 90÷3

    6÷3 8÷8 6÷2 6÷6 3÷3

    二、展开

    1.例1

    (1)提出问题学生尝试:口算36÷3

    ① 你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直接算。

    ② 想一想: 区别在哪里,有联系吗?

    (2)汇报:你是怎样得出结果的?(板书学生的算式思路)

    (3)评价:选择另外方法计算,通过比较,得出

    较简便。也可以直接这样想:36÷3=12(强调高位算起)

    2.自己编类似的题目,口算说出得数。

    3.从学生编题中抽取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1)学生尝试练习,说各种方法。

    (2)归纳方法:

    4.练习:

    (1)比一比,算一算。

    9÷3 24÷4 56÷7

    90÷3 240÷4 560÷7

    900÷3 2400÷4 5600÷7

    (2)算算,填填。

    40÷2=□ 90÷3=□ 70÷7=□ 80÷4=□

    8÷2=□ 6÷3=□ 7÷7=□ 4÷4=□

    48÷2=□ 96÷3=□ 77÷7=□ 84÷4=□

    5.巩固

    39÷3 26÷2 42÷2 55÷5

    88÷8 93÷3 48÷4 76÷4

    87÷3 56÷4 30÷2 91÷7

    6.光荣题:从自编题中找出一位数除三位数。

    693÷3 说出口算方法。

    三、作业:课堂练习

    四、教学后记:

    笔算除法例1(第2课时)

    教学内容:P3 例1

    教学目标:使学生懂得除的顺序、商的定位。

    确进行被除数最高位的数不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二、三位数计算。

    教学重点:除的顺序和商的定位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口算

    44÷4 36÷4 84÷2 63÷3

    75÷5 81÷9 52÷4 42÷3

    69÷3 48÷3 56÷4 78÷2

    谈口算过程

    在算两数之商时,我们可用口算的方法,也可用笔算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笔算除法"。也就是列竖式做除法,这里要求用同学们注意竖式的格式、除的顺序、商的定位等。

    二、展开

    1.出示例1,读题、理解题意,列式,怎么分?

    列竖式计算 69÷3

    (1)顺序:①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十位上的"6"除以"3"商几写在哪一位上(十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

    ② 23=6 6-6=0 0不用写。

    划--,如果把这过程比喻下一档楼梯,那这一档楼梯可不方便。

    (2) 把个位上的9移下来,对齐,9除以3,商几?写在哪一位上?这里的0一定要写,表示最后的作数为0。

    (3)请大家边说边把这题做一遍,请一位同学说一说笔算顺序,及各部分数字各表示什么?

    (4)光荣题 边做边说过程

    2.练习:课本练一练。

    四、布置作业:课堂练习

    五、教学后记:

    笔算除法例2(第3课时)

    教学内容:P5 例2

    教学要求:掌握"除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的数合起来继续除"的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进行一位数除整十数和表内除法组合的口算训练。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三年级三个班搞活动,共用去342元人民币,平均每个班用去多少钱?电脑显示课本上的图示。

    提出问题: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吗?

    学生汇报分法。

    2. 尝试练习

    (1)你能用笔算的方法计算出342÷3吗? 独立尝试,列出竖式。

    (2)组内交流,自主评价。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3)自学课本,比较差异。翻开课本,比较一下自己的算法与课本上有哪些不同?师板演(边写边说三句话)

    着重强调:在十位上商1,还余1,把余下的1怎么写?十位余下的1与个位上移下的2合起来是12,12除以3,商几?写在哪一位上?

    (4)形成方法。比较342÷3与69÷3有什么区别?(每一位除好都没有余数,而这题十位除好有余数,余数怎么办?如果不是最后一位的余数,都要与下一位合起来继续除)

    3.正误辨析。余数要比除数小 余数要和后一位继续除

    4.练习:试一试,练一练。启发学生说出各题哪些们除后带余数,哪些位除后不带余数。

    5.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6.课堂练习。

    三、教学后记:

    练习一1--5(第4课时)

    教学内容:P7 1--5

    教学要求:能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二、三位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1.口算。

    2.对比练习。

    243 165 128 194

    72÷3 80÷5 96÷8 76÷4

    计算并比较上、下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根据这一关系,求下列□。

    1233=□ 2434=□ 1377=□

    □÷3=□ □÷4=□ □÷□=□

    3.算一算,填一填。

    30÷3=□ 80÷4=□ 60÷6=□ 50÷5=□

    18÷3=□ 16÷4=□ 12÷6=□ 35÷5=□

    48÷3=□ 96÷4=□ 72÷6=□ 85÷5=□

    ①作为口算,分拆成两位数

    ②作为笔算,除的顺序,从高位算起,十位除后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4.列竖式计算。

    (1)竞赛80÷6 92÷3 85÷5

    68÷4 72÷9 90÷5

    98÷7 84÷6 96÷4

    (2) 864÷4 715÷5 765÷3

    936÷2 762÷6 966÷7

    696÷4 984÷8 625÷5

    教学后记:

    练习一6--12(第5课时)

    教学内容:P8 6--12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1. 6□

    8□

    □4

    2.对照训练。

    1)看: 45÷8=□......□ 写:□8+□=45

    73÷9=□......□ □9+□=73

    58÷7=□......□ □7+□=58

    2)看:□5+□=47 写:47÷5=□......□

    □8+□=52

    □7+□=47

    □6+□=50

    根据有余数除法算式写乘加算式。

    根据乘加算式写有余数除法算式。

    3.在□内填数。

    68=□4 □3=89

    76=□3 2□=69

    84=□2=□3=□4=□6

    4.应用题:①要求几个问题。

    ②数量关系是什么?

    ③列式计算。

    5.作业:课堂练习。

    教学后记:

    笔算除法(第6课时)

    教学内容:P9--10 例3

    教学要求:1.掌握被除数前一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的方法。

    2.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里填数

    (1) 744=296 52÷7=364

    296÷4=□ 364÷7=□

    (2) 280÷4=□ 350÷7=□

    16÷4=□ 14÷7=□

    296÷4=□ 364÷7=□

    二、展开:

    1.尝试计算29÷4 296÷4

    2.小组交流讨论

    (1) 看被除数的前一位,2除以4,不能商1,怎么办?

    (2) 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9除以4,商7要写在哪一位上面?前后两个7表示相同的意思吗?

    (3) 余数1移下来,16除以4,商4要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汇报并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4.总结出法则:学生用自己语言总结(简单板书)。与书上比较,哪个更好,突出关键字。

    三、巩固。

    练一练,列竖式计算。

    四、 作业,课堂练习。

    五、教学后记:

    笔算除法(第7课时)

    教学内容:P11--12 例4、例5

    教学要求:掌握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根据上面的算式,你能直接写出得数吗?

    ① 273=81 ② 467+3=325

    81÷3=□ 325÷7=□......□

    二、展开。

    1.观察: 81÷3=27 273=81

    有什么联系,说明了什么?→验算方法。

    2.笔算:322÷7 板演,并说计算过程。

    猜想:325÷7 有无余数,是几? 做一做。

    根据②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方法

    3.练一练:3427÷7 并验算。

    4.小结:今天的作业能保证万无一失吗?

    为什么?用什么方法?

    没余数除法:除数商=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

    三、巩固:

    练一练:

    ① 先估商位数,再列竖式,验算,反馈。

    ② 根据有余数与无余数分成两类,得出被5整除数的特征,验证。

    四、教学后记:

    练习二1--4(第8课时)

    教学内容:P13 1-4

    教学要求:初步认识乘除法关系,能准确并熟练地试商。

    教学过程:

    1. 口算。

    2. 算算,填填。

    200÷5=□ 400÷8=□ 420÷7=□ 540÷6=□

    35÷5=□ 24÷8=□ 28÷7=□ 12÷6=□

    235÷5=□ 424÷8=□ 448÷7=□ 552÷6=□

    3. 对照练习。

    275 367 486 539

    135÷5 252÷7 288÷6 477÷9

    4. 在□里填正确的数。

    2□4=104 8□7=588 6□6=372

    8□5=425 4□8=392 5□9=486

    方法: 204=80 □4=104-80=24 104÷4 (基础好的)

    5. 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480÷5 810÷6 376÷8 364÷7

    512÷8 315÷9 846÷3 272÷4

    6. 计算并验算。

    288÷3 392÷8 738÷9

    956÷4 342÷9 235÷5

    7、教学后记:

    练习二5--12(第9课时)

    教学内容:P13--14 5-12。

    教学要求:巩固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过程:

    1. 口算(第6题)

    34÷2 72÷3 84÷3

    45÷3 96÷4 78÷2

    64÷4 58÷2 75÷5

    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0÷2 4÷2 分用别竖式方法口算。

    2.计算并验算。

    288÷3 392÷8 738÷9

    956÷4 342÷9 235÷5

    并改成乘法算式

    3.在□里填正确的数。

    6□8=504 5□7=371 4□9=432

    3□6=228 9□8=760 7□4=312

    4.应用题(9、10、12)

    ① 口述数量关系

    ② 解答

    ③ 改编成一乘一除

    5.开放题(11)

    独立设计方案,交流汇报。

    6、教学后记:

    练习二13--17(第10课时)

    教学内容:P15 13-17

    教学要求:理解乘加两步计算题和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初步培养函数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

    1. 在□里填数。

    756÷□ = 875÷□ =

    2. 观察下面的算式,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534+3=215 215÷4=□......□

    768+5=613 613÷8=□......□

    347÷8=43......3 □8+□=347

    3.第15题。

    4.填表。

    ①哪个数量是不变的(每分飞行的米数)

    ②哪两个数量是变化的(飞行时间和飞行的米数)③变化的两个数量中,哪一个数量的条件是已知的,用什么方法求出未知数量

    ④变化的两个数量相除,得到的是什么数量,这个数量的值是不是一定的。

    5、教学后记: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第11课时)

    教学内容:P16--17 例6、例7

    要求:掌握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遇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位上商0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104×4=416 1003×4=4012

    416÷4=□ 4012÷4=□

    先求出积,再转化为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看看商有什么特点?

    二、展开

    这两道题商中间都有0,怎样用竖式计算?

    1.学生尝试 416÷4

    2.师生共同列竖式计算,边讨论边板演计算:十位上为什么商0?

    用4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1,不够商1,就要在十位上写0,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再继续除。

    3、4012÷4 学生独立练习

    中间有几个0?它们是怎么来的?

    4、光荣题:563÷8

    学生独立尝试并验算,师板演

    说:商末尾为什么会有一个0,这个0是怎么来的?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怎样验算?

    5、讨论:什么时候用0占位?

    三、巩固:

    ① 1700÷5 722÷3(先说商的位数再计算)

    ②练一练:1.

    ③改错:说说错误原因。

    四、教学后记:

    练习三 1-4(第12课时)

    教学内容:P18 1--4

    要求:能熟练掌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1.在方框里填上商和余数。

    3 □......□

    6 □......□

    242÷ 7 = □......□

    8 □......□

    9 □......□

    2.列式计算

    (1)520里包含多少个5。

    (2)138是6的多少倍?

    (3)一个数的7倍是840,这个数是多少?

    (4)619除以3,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5题的解法有什么共同之处?说明了什么?

    请你用不同的方式叙述520÷5

    3.计算并验算(正确率比赛)

    602÷3 804÷5 848÷8

    368÷9 472÷6 515÷5

    4.在□里填数。

    23×6=120+□

    5、教学后记:

    练习三 5-9(第13课时)

    教学内容:P19--20 5-9

    教学目标:能熟练掌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1.对照上式,填写□里正确的数。

    (1)72×3+1=217 85×9+8=773

    217÷□=□......□ 773÷□=□......□

    104×8+5=□ 255÷7=36......3

    □÷□=□......□ □×□+□=□

    2.在□里填正确的数,说说你是怎么想?鼓励多种方法。

    ① 可以先求出等式一边的得数,再分析另一边求什么算式的末知数。

    ② 分析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3.第七题, 因为除数是8,所以最大的余数是7。

    4.第八题

    方法:①观察,找突破口。

    ②分析各种可能的结果,逐一检验,依次求出所缺。

    5.第9题

    先分解为2个因数相乘的积,再分解为3个或4个因数相乘的积。

    教学后记:

    练习三 10-13(第14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练习 10-13

    教学目标:能熟练掌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过程:

    1. 第10题。

    ① 根据6个数的特点,要使一位数除三位数的商最接近200,则可考虑接近800的数除以4或接近1000的数除以5。

    ② 列出可能的情况。

    856÷4=214

    798÷4=199......2

    987÷5=197......2

    ③ 选择正确的。

    2.填表。

    ①审题,分析题目中的三个数量,说出哪个量不变。

    ②求出末知数,数量关系如何?

    ③从表中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填表。

    ①找出三量及三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求出末知数。

    ③说说除法算式都表示什么意思?

    4.第13题。注意解题策略的训练

    5.智力游戏

    教学后记:

    小学数学教案【篇9】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堆煤的情景图,图中标明煤的重量为1吨,一个炊事员说:这堆煤计划烧40天。

    你们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后来在实际烧的过程中,情况发生了变化,你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计划与实际比较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在情景图上加上另一个炊事员的对话框: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

    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新情况吗?

    根据上面的情景,你能编出应用题吗?

    根据学生的编的应用题,选出与例2有似的问题

    (1)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要求改进炉灶后,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要知道哪两个条件?我们应该先求什么?

    (2)你用什么方法来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让学生尝试解答。

    2、如果把题目里的第三个已知条件和问题改成改进炉灶后,这批煤比原计划多烧10天,每天实际烧煤多少千克?该怎样解答?

    (1)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式解答。

    (2)讲评时让学生说出分析过程。

    (3)引导学生看一看例2与改编后的题目的联系和区别

    3、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2)指名板演,其

    小学数学教案【篇10】

    活动目的:

    1.通过室内、室外测量活动,巩固所学的面积概念和测量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几何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计能力和互助合作学习精神;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进行热爱学校、保护校园环境的思想教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都已经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以及实际测量的方法,这节课就来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我们一起在教室内外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么,你们想解决哪些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在教室里测量“地面的长、宽和面积”、“课桌面的长、宽和面积”、“黑板的长、宽和面积”、“窗户的长、宽和面积”以及“操场的长、宽和面积”等。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室内活动,解决实际问题

    1.小组测量

    要求每个小组自主选择两个项目进行测量,做到既分工,又合作,两人测量,一个报数据,一个记录。

    2.教师参与活动和引导

    学生在实际测量时,教师要参与每个小组的活动并适当进行一些引导,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有些疑问,如当学生提出黑板的长和宽不够量整分米时该怎么办?教师可以向学生说明量到最后不够1分米的,按四舍五入法省略,也就是满5厘米的,分米数加1,不满5厘米的舍去。

    3.填好下表(每个小组完成两项)

    4.组织交流讨论

    (1)在实际测量时,你是怎样选择计量单位的,为什么?你如何选择起点和终点?

    (2)如果给教室的地板铺上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瓷砖,大约需要多少块?

    三、室外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室内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到教室外去参加实际测量活动,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各小组按规定的测量顺序到达测量地点,两人测量,一个报数据,一个记录。

    1.小组活动

    活动一:选择相距30米左右的两个物体,先用步测的方法测算它们之间的距离,再用卷尺或测绳量出这段距离,看看步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相差多少?

    活动二:选择100米以内的一段距离,先目测,再步测,然后用工具测量。最后比较目测和步测的结果与实际用工具测量的结果各相差多少。

    活动三:用步测量出操场或一块长方形地的长和宽,并求出它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2.组织交流讨论

    用目测、步测和工具测量距离时,应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准确?

    四、评价体验,活动小结

    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然后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综合评价和小结,以激发学生的实践探索热情,让学生体验到实践活动成功的喜悦。

    五、实践作业,拓展延伸

    每小组写一份本次实践活动报告,包括测量项目、测量方法、测量数据和测量结果比较、分析等。

    【小学数学教案优选】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