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系列
  •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系列

    发表时间:2022-12-07

    人教版数学教案。

    正所谓“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教案是教师每日的一项重要工作。优秀的教案课堂提供养分和动力。教案写作对你有什么帮助?以下由教师范文大全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等式变换。

    2、体会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

    3、感受等式的对称美。

    教学重难点:等式性质的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故事:王财主家有一黄一灰两头懒驴。这天,他把每种货物都平均分装在袋子里,让俩驴驮运。因为俩驴谁都不肯多驮一点,所以它俩只能驮得一样重。黄驴说:我挑一袋大米。灰驴就说:我挑两袋土豆。一袋大米的质量正好等于两袋土豆的质量。

    为了方便,在课堂上用红球代替大米,一个a克;用绿球代替土豆,一个b克;用橡皮代替花生,一块m克;用胶带代替黄豆,一个n克。

    得出等式a=2b。

    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货物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索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猜想: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物品呢?

    (都加挑一块橡皮)

    此时它俩所挑物品的质量相比第一轮发生了什么变化?

    (都增加m克)

    分别变成了多么克?

    (黄驴变为a+m克,灰驴变为2b+m克。)

    验证:俩驴所挑物品质量真的还一样重吗?在天平上摆摆看。

    (天平平衡)

    结论:都加挑一块橡皮,俩驴所挑物品质量仍然一样重。

    ......

    观察这些等式,都是由等式a=2b变换得来的,你能对这5个等式变换进行分类吗?

    (前三个都是在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后两个都是在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2条规律: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小组内的其它猜测,先用式子表示,然后合规律的说出所运用的规律,不合规律的在天平上摆摆看。

    2、探索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

    思考并说理: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相等。天平左边一个红球和一块橡皮,右边两个绿球和一块橡皮,天平是平衡的。当两边都拿走一块橡皮,天平还是平衡的。)

    相应的由哪个等式变换为哪个等式?

    (由a+m=2b+m变换为a=2b。)

    怎么变的?

    (两边都-m)

    ......

    观察并思考:这些等式的变换,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在等式两边送去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第3条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吗?

    学生总结: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总结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提示课题: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等式的性质。

    3、探索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

    思考并说理: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相等。天平左边2个红球,右边4个绿球,天平是平衡的,当两边的数量变为二分之一时,天平还是平衡的。)

    相应地有哪个等式变换为哪个等式?

    (由2a=4b变换为a=2b)

    怎么变的?

    (两边都除以2)

    ......

    观察并思考:这些等式的变换,有什么共同点?

    (都是在等式的两边除以同一个数)

    这就是等式变换的第4条规律,你能用一句话来总结吗?

    学生总结: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为什么强调不为0?

    (因为0不能作除数)

    总结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者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三、巩固练习

    1、第66页第5题

    2、对等式6x=8变换

    3、平衡天平上的变化。

    4、方程的变换。

    四、课堂反思

    1、等式的性质回顾

    2、本节课的感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故事导入,生动有趣,但讲故事又不仅仅只是导入新课的作用。学生围绕故事中的问题第二轮它俩可能会加挑什么物品呢展开猜测交流,从而引出对等式变换的猜测,学生把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习也变得更加容易。在教学等式两边加同一个数和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时采用了猜想验证这一获知模式。也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一模式。在教学等式两边减去同一个数和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数时,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空间,让他们充分运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动脑、动手,得出结论,并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说理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2)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授新课

    教学例6.

    1、请学生先在下面试读这些数。

    2、请学生读出黑板上的数,教师板书。

    如1206读作:一千二百零六。

    3、师:读了这些数后你有什么发现?

    (这些数中,有的0读出来,有的0不读,教师板书后,让学生发现什么样的0要读,什么样的0不要读。)

    4、教师分别拨出4305、3003.

    (1)看着计数器,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演。

    (2)再写出这两个数的读法。

    (3)说一说你是怎么读、写这两个数的。

    5、小组总结:怎样读万以内的数?怎样写万以内的数?

    师生小结:我们读数的时候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有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有几就读几千……末尾有的0读不读。中间有0的数不管有几个0都读一个0。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的算式的必要性。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加强小组合作。

    3.灵活运用所学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的顺序。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0+0=0100=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80-42+12480602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要()按顺序计算。

    (2)75-154404+6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法,再算()法。

    (3)(12+4)2200(40-15)2

    小结: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3.我们学过的()、()、()、()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它的运算顺序。(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课。

    1.出示:9612+42

    (1)小组内讨论,说说计算顺序。

    (2)汇报讨论结果。(指名说,师板书。)

    2.变式:96(12+4)2探究有小括号的计算顺序。

    (1)问:如果要求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需要在原式里添上什么数学符号?(小组合作探究)

    (2)小组合作完成计算后,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3)点评,明确: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介绍中括号[],变式:96[(12+4)2]探究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1)认识中括号。

    (2)在老师引导下明确运算顺序。

    板书:96[(12+4)2]

    (1)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计算,师巡视辅导。

    (2)指名板演后,师生共同订正,明确运算顺序,并在书上找出来齐读两遍。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

    2.一个车间在4月份的前八天生产了320台洗衣机,以后每天生产45台。4月份(按30天计算)共生产洗衣机多少台?(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四、扩展提高: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32800-40025先减,再乘,最后除;

    (2)32800-40025先除,再减,最后乘;

    (3)32800-40025先减,再除,最后乘;

    (4)32800-40025先乘,再减,最后除。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9612+4296(12+4)296[(12+4)2]

    =8+8=96162=96[162]

    =16=62=9632

    =12=3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4)

    打电话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2.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和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画图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引入新课(出示半开放性素材)2分钟

    问题:学校刚接到教育局通知,让我们学校马上派15位同学马上赶到二小参加现场科技制作比赛,由付老师负责通知他们,你们帮付老师想想,付老师可以用什么方法通知他们?

    师由这个问题引出最直接、最能保证通知到位的方式:打电话(板书课题)

    (听+想+讲)

    活动2【活动】二:自主合作(学生呈现多个项度+确定项度)(6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32-133,并同桌或前后两人交互打电话的方案,时间3分钟

    (看+想+讲+听)

    (师巡视,并对自主学习认真的同学及予表扬)

    自主学习要求:

    a.看课本P132---133,看完以后,同桌或前后两人交流下讨论打电话的方案。

    b.通过自学,看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c.时间3分钟。

    通过自学,我知道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项度并板书:)

    项度呈现:

    主气泡:打电话

    子气泡:分组通知、逐个通知、每个人不空闲通知

    其中分组通知又包括分三组、四组、五组等三个向度。

    3.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团队共同确定其中的1个项度进行讨论,团队长并做好组内分工。

    (讲+看+小动)

    活动3【活动】三:合作探究(交互+强化)14分钟

    1.团队长根据自已团队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4-6人的小组交互,强化学习,并把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并作好发言准备。

    (通过小组的共同交互学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达到68次的强化学习,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做+想+讲+听+大动)

    合作探究要求:

    a.团队长根据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小组讨论,强化学习,并把团队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

    b.每个团队做好上台展示交流的准备。

    c.时间是7分钟

    2:师巡视:提醒有关的小组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

    活动4【活动】四:展示交流(汇集+强化)

    1.选择四个团队上台展示汇报,涵盖所有项度的知识点。

    (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给予鼓励和表扬)

    (讲+听+看+做)

    2.教师精讲,师生共同完成2n的推导过程,小结出最优方案。

    (看+讲+做+听+想)

    活动5【练习】三:巩固练习

    ⑴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

    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

    ⑵小鸭子想开一个游泳会,如果通知一只鸭子要3分钟,你能帮它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30只鸭子来参加游泳会吗

    活动6【活动】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看+讲+想)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5)

    四年级数学上册《画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42页例4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画角的步骤,能正确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形成画角技能,养成学生良好规范的作图习惯。

    2、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培养学生灵活发散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自主尝试和小组合作过程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画角的步骤,能正确地画出给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画角技能。

    教具学具: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1、测量角的大小要用什么工具?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2、同桌结合说一说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

    3、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并能对角进行分类,那么这些角又是怎样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角。(板书课题:画角)

    二、揭示目标:(教师口述)

    三、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课本第42页例4

    2、自学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自学时间:8分钟

    4、自学要求:

    (1)自学课本第42页例4中的画角步骤

    (2)试着按例4中的画角步骤画一个65的角。

    (3)小组交流:你是怎么画角的?

    四、质疑探究:

    1、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角的步骤和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画角的具体步骤:

    ①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

    ②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线点一个点(找点);

    ③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连线)

    4、用量角器画出以下度数的角。

    6540110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6)

    学生分析:

    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将和老师共同参与一系列活动,认识四边形,掌握一定基础的学习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并具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活跃,应充分给他们动手和表达的空间和时间。

    设计理念:

    1.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来源于生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来体现)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4.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用于生活中)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4~3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它们的角都是直角。

    2.通过围一围、涂一涂、剪一剪、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

    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不规则形状纸若干,剪刀,三角板,直尺,钉子板,水彩笔,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多媒体课件播放同学们放学时的情景(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场景,你都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小组反馈,汇报结果。(学生说的同时,课件闪出各种图形)

    师:你能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吗?

    各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袋(各种形状的学具),分一分,看哪组分得合理。(小组合作,分一分)

    (注:教师参与小组合作,了解情况)

    小组反馈,汇报结果。(课件同步显示分类情况)

    二、讨论、抽象出四边形的概念

    1.课件隐去其他图形(三角形,圆形),抽象出四边形。

    问:这些图形是一类的,叫什么名字呢?(四边形)(板书课题)为什么叫四边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

    反馈:有四条直直的边,有四个角的图形就是四边形。(课件在图形下闪现相应文字)

    2.引申。

    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再出示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师:它们都叫四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师:用三角板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们能发现什么?

    小组汇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它们是特殊的四边形。

    三、动手实践,寻找四边形(活动中配以音乐)

    1.围一围。

    活动内容:请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自己想象的四边形,教师参与活动。

    反馈展示。(有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注:不同的四边形各展示一个,让学生全面感知四边形。)

    2.涂一涂(教材35页例1)。

    活动内容:(课件)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反馈展示,适当评价。

    3.剪一剪。

    活动内容:拿出准备好的纸、剪刀,每个学生剪出自己喜欢的四边形。(1分钟,看谁剪得又快又好又多)

    反馈展示,教师评价。(边要求直直的)

    4.说一说。

    活动内容;现实生活中,在哪儿见过四边形?

    5.找一找。

    活动内容:在我们的教室,你能找到四边形吗?(允许下位寻找)

    四、生活中的四边形

    师小结:同学们活动得开心吗?你们和四边形成为好朋友了吗?(配以主题图放学场景),今天放学后,请你们在回家的路上和家中,找出我们的好朋友──四边形,并请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它,好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7)

    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学会运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化简或把一个数改为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体验发现小数的性质的过程,获得观察对比、推理概括的方法。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认识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组成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学生一般都有去商店购物的体验,了解0.2元与0.20元相等,1.70与1.7相等,但学生的认识只停留于表象,但并不理解其原由。因此,课上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先前经验,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原因。

    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能够通过例举、操作、观察、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能够通过讨论、交流等互动活动进行思辨,但在用数学语言表述或说理方面有不准确的现象,因此需要在课堂中加以引导和训练。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归纳的小数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的小数性质。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提出问题

    1.师写数,学生读。

    板书:3、30、300

    学生读数分别说出从上往下、从下往上观察原数的变化。

    师指出:看来0很重要。,我在整数的末尾添、去0,改变了它的大小。

    2.设疑: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数,在它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大小都会改变呢?

    活动2【活动】二、探索验证

    1.学生例举相等的小数(如:0.3和0.30等)

    看到0.3你想到什么?

    (让学生充分联想,可能答出0.3可以表示0.3元、0.3米,还可以表示把1个图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0.3由3个0.1组成等)

    2.观察学生例举的相等小数,问:这几组小数的大小都没变吗?这只是我们提出的想法,还需验证。

    选择0.1=0.10来研究。

    问:你们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来证明吗?两人一组商量商量。

    学生讨论后汇报:

    添单位,用具体数量说明相等。

    如:0.1元=0.10元

    结合0.1米=0.10米,动手操作,用纸条截取0.1米、0.10米对比长度,感受相等。

    结合小数意义用图形来直观表示并进行比较。

    请学生在白板前,边涂色边说明0.1=0.10的理由。

    利用小数的组成,比较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来证明。

    结合学生汇报,板书:

    0.1表示1个0.1

    0.10表示10个0.01

    3.小结以上三种证明方法,板书:实际数量、图形直观、计数单位。

    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验证其他相等小数,如0.3=0.30、0.5=0.500等。

    学生试说然后汇报。

    活动3【讲授】三、观察发现

    观察这些等式,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汇报。

    引导用一句话来表达这个规律?

    结合学生汇报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反问:什么叫小数的性质?

    活动4【活动】四、自学应用

    1.小数的性质有什么应用呢?打开书p55页自学。

    2.看提纲自学后汇报

    (1)化简。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侯,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例如0.30=0.3

    (2)改写。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2=0.200(三位)

    3.练习

    把1.06化简()

    A.1.6B.1.60C.1.06

    活动5【练习】五、小结延伸

    1.谈谈学习收获。

    2.质疑交流:解释整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随意去掉

    3.延伸介绍,教育学生要养成仔细的良好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8)

    营养午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5页的例5,练习八的4~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口算、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要信息的能力。

    3.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食谱。

    4.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合理搭配营养午餐

    2.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准备:菜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吃什么菜?(有的喜欢吃荤菜,有的喜欢吃素菜,有的混吃素菜都喜欢吃)

    2.学习旁边新开了一家餐馆,里面的大厨做了许多拿手菜,大家一起来看看

    欣赏各种菜肴

    3.大家想吃吗?如果请你点三个菜,你会吗?写上所点三道菜的编号

    4说说为什么要点这些菜?

    5.我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但哪一种配菜符合人体需要的营

    养标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营养午餐)

    二、新授

    1.听听专家的讲话

    (1)听了营养专家的话你知道10岁左右儿童每餐午饭的营养标准是多少?

    (2)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不低于是什么意思脂肪不超过

    50克不超过又是什么意思?(板书不低于就是大于或等于,不超过就是小于或等于)

    举例说说什么是不低于,什么是不超过?

    (3)热量低于2926会怎样?脂肪超过50克会有什么后果?

    2.出示菜谱中各种成分表

    从表格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3.分析自己所点的菜,看看是否符合营养标准?

    (1)先指名一名同学说说怎样检验,在各自检验自己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标准

    (2)展示几名同学的检验过程,不符合营养标准的说说理由。

    4.刚才有很多同学所点的菜不符合营养标准,现在大家都会点了吗?

    小组合作:帮餐馆大厨配套餐,一份套菜点三个菜,比一比哪个小组点的套餐符合营养标准,份数最多。

    5.小组汇报,展示,并说说理由

    6你最喜欢哪种套餐?为什么?

    三、给特殊人配菜

    1.出示胖子小朋友照片,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这么胖?给他搭配午餐要注意什么?

    2.出示瘦子小朋友照片,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这么瘦?给他搭配午餐要注意什么?

    3.看看老师,你觉得老师身材怎样?我的午餐搭配需要注意什么?

    4.你想对我班的哪位同学的饮食提什么建议?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眼中的猪八戒是什么样的?请用词语来表述一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猪八戒的小故事,你们猜猜猪八戒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唐僧把一张饼分给三个徒弟,三份分得有点不一样,一份是一块,一份是两块,还有一份是三块,你们认为猪八戒会挑选哪一份?猪八戒是否真的会得如所愿?(PPT进行展示)

    二、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1、出示PPT,学生说出分数,(用PPT展示:首先重合,然后进行对比。)再让学生用三个图片进行重合并质疑:分子、分母都不相同,这些数的大小怎么会一样?

    2、引导学生观察分子分母的变化:

    (1)从左往右看,三个分数得分子和分母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从右往左看,三个分数得分子和分母是按什么样的规律变化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进行总结: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质疑:可以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0吗?

    总结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殊途同归利用商不变验证分数基本性质

    从商不变规律来验证分数的基本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非0的数,那么商不变。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它们也同时除以一个非0的数,大家想一下:分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

    刚才我们是从实际的例子中总结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现在我们是用逻辑推理的形式证明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殊途同归。

    只不过不同的是,在除法中,叫做商不变规律;在分数中,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运用提升

    1、奇效的红方块,能用几分之几表示?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10)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75-8=36+40=42-9=54+8=48-40=

    52-7=36+4=50-20=57-20=84-7=

    75-6=84-60=

    (2)谈话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法。

    教材第101页第1题。

    ①指名读题。

    ②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减法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

    ③指名上台笔算,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2)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出示练习题:30+24+28=75-26-35=45+27-5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小结:为了简便可以把分步计算的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题。

    要求学生看清运算符号,认真审题,再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3题。

    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同学们的计算会更熟练,在计算时只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相信大家会很棒!

    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一笔算两位数加法

    和:和:

    差:差:

    二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30+24+28=75-26-35=45+27-59=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篇11)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二、教学流程设计:

    1、图片出示,创设情景

    长颈鹿和大象谁高谁矮?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2、选用哪个钉子好?

    (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3、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图略)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4、拓展练习

    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5、比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注意让学生说说比较高矮时要注意什么?(同一个起点)

    5、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

    这题的比较方法可以是数方格的方法。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三、教学反思:学生对高矮和长短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上课的效果比较明显,比较小兔这一环节容易出错。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系列】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