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加几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 加几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发表时间:2022-02-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98页例2、练习十七第2—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jk251.cOm

    难点: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灵活应用“凑十法”,并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和记忆。

    课前准备:图片、小棒、9加几的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提出学习目标

    1、9+5=9+2=

    9+1=9+6=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算,再说说哪种方法最简便。

    2、提出学习目标

    (1)应用“凑十法”自主学习课本第98页的例2及“做一做”。

    (2)通过发现规律,巧妙进行计算。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一)自主学习,同桌互相展示。

    1、学生独立完成98页的内容。(同桌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

    2、同桌展示

    生1:我先拿出9根小棒,再拿出3根,接着再从3根里面拿出1根与9根放在一起,这样就能马上算出一共有12根。

    生2:我先在左边摆出9朵黄花,在右边摆出7朵红花,再从右边的7朵里拿出1朵与黄花放在一起,这样就能算出一共有16朵花。

    ……

    3、小结

    (二)全班展示,激发冲突

    1、全班交流,取得共识。

    生1:我是这样想的算9+3=,我把3分成1和2,先把9和1相加等于10,再算10加2等于12。

    生2:算9+7=,我把7分成1和6,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加6等于16。

    生3:我发现9加几的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

    生4:我发现9加几和的个位比第二个加数少1。

    生5:我发现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9变成10,个位少一个例如9+6=15的第二个加数是6,和的个位上是5。

    ……

    2、小结:9加几的方法和规律。

    三、检测成效,拓展延伸

    练习十七的第2—7题。

    jk251.cOm扩展阅读

    几分之几教学设计优秀模板


    几分之几学习设计

    共5课时总第50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家还想再认识其他的分数吗?揭示课题板书:几分之几。

    二、探究体验

    (一)教学例4

    1、学生小组合作,每个学生将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自己的意愿涂出几份,写出涂色部分是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再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2份是它的2/4,3份是它的3/4,4份是它的4/4。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四分之几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组成的,它与四分之一比,只是取的份数不同。

    (二)教学例5

    1、让学生把1分米长的彩纸平均分成10份;

    2、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1/10

    把1条彩纸平均分成10分,2份是它的几分之几?板书:2/10

    3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类推出十份之几就是几个十分之一。

    3、小结:像2/4、3/4、2/10、7/10…这样的数,也是分数。

    4、让学生再说出一些其他分数。

    5、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95页的“做一做”第1题。

    2、作业:教科书第97页第4、5、7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教学反思:

    876加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能根据图意列出正确的算式来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提出目标

    1.趣味口算(1)进行口算练习。

    8+49+67+76+85+10+86+65+815-513-1014-4

    (2)听算练习。

    2.提出学习目标

    (1)自学课本p107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并列式(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8、7、6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1.自主学习,同桌展示

    (1)独立学习课本p107的例4与做一做,并根据图意列式.(要求先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再同桌合作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2)同桌展示。

    2.全班展示,激发冲突(1)例题展示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可用以下方法解决。

    a、用数数算出兔子的总只数b、按颜色分类计数后,算出总数。10+5=15(只)

    c、按左右群分类计数后算出总数。8+7=15(只)

    (2)“做一做”展示

    a、树上有7只小小鸟,又飞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鸟?7+3=10(只)

    b、草地上原有9个松果,被小松鼠抱走了3个,还剩多少个?9-3=6(个)

    (3)老师和同学随机质疑:a、为什么用加法计算?b、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3.小结:(1)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

    (2)教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问题的情况,肯定学生探索的解决方法,同时特别强调:把小兔按群分成两部分,用8+7计算出结果,按白色、灰色分成两部分可以用10+5解决问题。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寻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深化练习,拓展延伸

    1.练习二十的第1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画面意思,并填空列式。

    草地上有()只母鸡,有()只公鸡。一共有()只鸡。口+口=口

    (2)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

    启发谈话:再认真观察画面,鸡栏里的鸡还可以怎样分类?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的问题?

    让学生寻找另一种解决方法。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两三人讨论解决办法。

    (3)交流。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决办法。比如:鸡栏有3只白鸡、9只花鸡。用9加3算出鸡的总只数。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9+3=12(只)。

    (4)强化认识。让学生看着8+4=12(只)、9+3=12(只)两个算式,分别口述出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这一问题的思考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两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2.鱼缸里有16条鱼,小猫捞走了6条。鱼缸里还有多少条?口o口=口

    3.思考题:小红左边有6个同学,右边有5个同学,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四、总结反思,激发求知欲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又学会了一个新新本领,能很好地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出示课题:解决问题)数学知识可真重要啊,我们一定要学好它,用它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上册加几说设计 教案精选


    5、4、3、2加几是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而是算法的多样化。

    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5、4、6、2加几的迁移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悟出5、4、3、2加几的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在设计本课时,依照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同时注重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我的整节课设计,要体现以下设计意图: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合作交流。

    有关20以内进位加法,学生已经学过9、8、7、6加几,所以,整堂课我没有像前面那样教学怎样去凑十,而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讨论、交流。在出示5+7=后,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再同桌说一说。这样,既创设了一个合作交流的氛围,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补充、完善,使每一个人都取长补短,同时也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在开放自主的环境里,让学生的思维开阔和活跃起来。在探究新知环节5+7=教学后,我进行了算法统计和优化,明确:在计算时,只要计算准确,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就用哪种方法。在学习完例4后,我引导学生想:5加几、4加几、3加几、2加几的题还有哪些?并适时地给出两个提示,这样学生就能迅速、准确地想出来,比起老师直接给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记忆更深刻。

    3.尊重学生的思维多样性,鼓励算法多样化。

    小学生的思维是灵活多样的。他们在课堂上时常会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我们应给予保护,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在出示5+7=后,学生想出很多种方法,我适时引导,鼓励创新,提倡学生算法多样化。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变得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上册加几导学案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95页例4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5、4、6、2加几的迁移能力.

    3.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悟出5、4、3、2加几的最好的计算方法就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大数加小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客人,快瞧!他是谁?(课件出示圣诞老人图片)

    圣诞节快要到了,圣诞老人不仅为我们准备了精美的礼物,还要邀请大家去参加圣诞晚会。!大家想不想去啊?

    那就请同学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闯过下面的四关,你就会收到礼物,得到邀请,准备好了吗?

    第一关:我是小小神算家

    课件出示题目:

    9+5=8+4=7+5=8+7=7+8=

    8+5=6+5=7+5=9+3=8+9=

    指名说说8+9等于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并课件演示各种方法。

    师小结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第二关:装扮圣诞树

    1.课件出示:一棵圣诞树

    教师:圣诞老人想让大家帮忙装扮圣诞树,只有算对了下面的题才能帮忙。

    出示5+7=

    a.5+7等于多少?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能很快说出得数呢?

    b.学生独立思考。

    c.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

    d.学生汇报各种算法,教师板书。

    e.统计每种方法有多少同学选择。

    f.师引导:同学们在计算时喜欢用哪种方法能准确的计算,就选择哪种方法。

    2、学生试做5+8=4+8=3+9=,独立做后,汇报交流。

    3、家族大团圆

    引导观察三个算式,象这样的小数加大数5、4、3、2加几的算式,你还能想到哪些?(生说师板书)

    第三关:数客人

    1、圣诞老人请了爱心小精灵来做客,课件演示,说图意,列算式。

    2、圣诞老人还请小企鹅来做客,大家能算一算来了多少个小企鹅吗?

    第四关:算式对对碰。

    7+5=9+5=8+4=

    5+7=5+9=4+8=

    9+4=8+3=9+2=

    4+9=3+8=2+9=

    学生自己做题后,引导观察上下两道题有什么规律?

    三、实践与应用:

    1.小马过河

    生口算,课件演示小马过河

    2.小鸡找妈妈

    瞧,鸡妈妈也来了,可是粗心的鸡妈妈找不出哪个是自己的孩子了,你能帮帮它们吗?

    指名口算,点击课件进行连线

    四、全课总结:今天你学会什么了?

    加几 小学教案范例


    一.抓本课主题联系身边生活引入复习

    师:小朋友好,这节课有我和大家一起度过快乐的学习时光,我们先简单的熟悉一下吧!你们平时喜欢做运动吗?

    生:喜欢!

    师:恩,那你都喜欢做哪些运动?

    生:我喜欢跳绳。(老师也喜欢,你呢?哦,)。看来,你们都是爱运动的小家伙!现在运动场上正在举行一场激烈运动会?想去看看吗?

    生:想!

    师:闯关成功才能参观运动会?万事开头难要啊!闯关吗?

    生:闯!

    师:第一关:我们来开火车。(大拇指表示)

    师:(你们几位小朋友真棒)第二关,谁来闯,这排都这么积极,一起来闯吧!

    10+3=10+7=10+5=

    师:你们又成功了,不过这最后一关可有点难啊!第一个谁来?

    生:9+(1)=10

    师:同意吗?连加,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用9+1=10,10+2=12.

    师:条理很清楚!最后一题!述说你的算法?

    生:我用9先加1得10,10再加6得16.

    二.新授例一

    师:真棒!恭喜你们顺利过关。看运动会开始了,多热闹!

    运动场上小朋友正在做什么项目的比赛?

    生:运动场上有跑步的,跳远的,跳绳的。踢毽子的。

    师:请你在认真的数一数参加每项比赛的各有多少人?

    生:我看到了有6人在跑步。(你数的真准!)

    有7人在跳远。(我也看到了)

    有3人在跳绳。

    有9人在踢毽子。

    师:看最近处,小朋友们正在为运动员服务,发饮料呢,他们想知道现在还有多少盒饮料?你们能帮帮他们吗?先看桌上图,自己像一项,再把你的小方法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开始!

    师:看你们说的这么热闹老师也好想参加!你用什么方法求出来的?谁能说给大家听!

    生:(1)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

    (2)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师:那一盒?怎么拿、请你到前面来演示着说一说。

    生: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师:这个方法很新颖!这位同学刚刚从外边4盒中拿走了几盒?(1盒)他把这一盒放哪里了(给9了)为什么要这样做?(凑成10)?10加3得13。我明白了!

    师:你们的方法还真多!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可能是你对数的方法比较熟)

    生:拿进去一个,凑成十的方法。算起来很简便。(你真会思考)

    师:说了这么多解决的方法,谁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

    生:9+4=13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9加几的数学问题。齐读课题!!!

    回到运动场上你还能发现哪些9加几的问题?

    生:踢毽子的和跳绳的有多少人?9+3=

    踢毽子的和跳远的有多少人?9+7=(你们是善于发现的孩子)

    踢毽子的和跑步的有多少人?9+6=

    师:下面请小朋友,借住自己的用具解决一下9+3这个式子,摆一摆看看谁能摆出又快又简便的方法。开始!(提示:左边摆几根小棒,右边摆几根小棒。要求一边摆一边说说你摆的过程。)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10138.html

    【加几教学设计优秀模板】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