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九年级数学教案8篇
  • 九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22

    九年级数学教案8篇。

    编辑为大家提供了关于“九年级数学教案”的相关信息供您参考,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变得更出色吧。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始发环节,每位老师都必须认真地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编写教案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工具之一。

    九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本单元安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自然数的知识之后,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自然数的知识,了解自然数之间存在的倍数与因数关系,体会自然数都有因数,而且不同自然数的因数个数是不同的。这些内容还能为以后教学分数知识作必要的准备。研究倍数与因数一般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进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材在底注中给予明确的规定。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

    第70~73页教学相关的自然数之间的倍数与因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第74~77页教学5、2、3的倍数的特点,以及偶数、奇数等知识。

    第78~79页教学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第80~82页整理全单元的知识并组织综合练习。

    编写的你知道吗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和我国数学家研究这一猜想取得的显著成就。两道思考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探索有挑战性的问题。

    1联系实际体会自然数之间的倍数、因数关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的方法。

    教材的第一部分先教学倍数、因数关系,再教学求倍数与因数的方法。前者是形成数学概念,后者是应用概念。

    (1)第70页的例题从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开始教学,学生对这个活动已经很熟悉,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不同的拼法,都能顺利地拼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教材根据各种拼法中每行正方形的个数与行数,把三种拼法分别表示成43=12、62=12和121=12。以43=12为例讲了12是4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又让学生说出62=12、121=12里存在的倍数、因数关系。这道例题有两个编写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作为研究对象的三个数学式子都从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提取出来,有助于学生联系现实情境和实际经验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第二个特点是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机会,用43=12里学到的倍数、因数知识解释62=12、121=12这两个式子里的倍数与因数关系,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这道例题要注意,倍数与因数是一种关系,客观存在于两个具体的自然数之间。因此,要通过完整的语言表达关系,让学生体会这种关系,如4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不能说成4是因数、12是倍数。

    (2)第71页的两道例题分别是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和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虽然内容不同,教学方法都非常相似。即利用初步建立的倍数与因数的概念,联系已经掌握的乘除法口算,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方法。

    找3的倍数,采用的思路是3和任何非零自然数的乘积都是3的倍数。这一思路容易理解、容易操作,与建立倍数、因数概念的大背景保持一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3的倍数是怎样的数想起,先形成找3的倍数的思路,然后从小到大一个一个地找,并按顺序写出来。还要理解例题在写出3的倍数时为什么用了省略号。试一试独立找2和5的倍数,一方面巩固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3、2、5的倍数可以发现有关倍数的一些规律。如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等。在若干个实例中寻找共同特点,总结成规律,虽然仍旧是不完全归纳,但对小学生来说已经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了。

    在找36的因数时,如果沿乘积是36的自然数都是36的因数这个思路就能得出想乘法算式这种方法,这条思路容易形成,在操作时往往不大顺畅。如果按36除以哪些自然数没有余数这个思路想就能得出想除法算式这种方法,这条思路一旦形成,方法易于操作。因此,例题从因数的概念出发,利用()()=36这个式子先让学生明白,找36的因数就是写出这个式子的因数。然后联系除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利用除法求36的因数。

    在找36的因数时,无论想乘法算式还是想除法算式,学生一般都从无序到有序,从有重复或遗漏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学要承认学生实际,允许他们经历这样的过程。先按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方法写36的因数,能写几个就写几个,是什么顺序就什么顺序。然后在交流中相互评价,删去重复的,补上遗漏的,并组织学生认真讨论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会过程、总结方法、提升水平,学会有序地思考和寻找。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写出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教材在编写时认真落实了这些规定,在想想做做里没有编排找较大自然数的倍数的练习题。适量出现一些稍大的数(如30),写出它的全部因数。

    2在找百以内5的倍数、2的倍数、3的倍数的活动中,认识这些数的特点。

    教材第二部分教学5、2、3的倍数的特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是不是2的倍数都是看这个数的个位上是几,方法是一致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它各位上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特征与判断方法与5的倍数、2的倍数完全不同。所以这部分教材分两段编写,把5和2的倍数的特点合并在一道例题里教学,把3的倍数的特点安排在另一段里教学。两段教材都是寻找特点利用特点判断的教学线索,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活动空间。

    (1)第74页例题先在百数表里5的倍数上画△、2的倍数上画○,于是表里出现两列画△的数和五列画○的数,其中一列数上画△也画○。这些符号有利于学生分别观察5的倍数和2的倍数,发现表现在个位上的特点。也便于发现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结合2的倍数,联系以前讲过的双数和单数,列举了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数是奇数。这道例题安排的操作活动和提出的问题难度都不大,教学时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建构自己的认识。

    想想做做的安排很有层次。第1、2题是简单的判断,初步应用2的倍数与5的倍数的特点,起巩固知识的作用。第3、4题按要求组数,第3题组成的是两位数,没有明确每名学生都要全部、有序地写出符合要求的数,可以通过交流达到全部、有序的要求。第4题组成的是三位数,你排出了哪几种这个问题对有条件的学生要求有序思考并排出所有的数,对少数有困难的学生应尽量多排出几种,并向同伴学习有序的思考方法。第5题通过在数表中涂色,体会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2的倍数不都是4的倍数。

    (2)发现3的倍数的特点比较难,第76页例题充分研究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需要,作了五步安排:

    第一步在百数表里3的倍数上画○,这项活动让学生看到3的倍数与2的倍数、5的倍数不同,分散在表的各行各列里。由此产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点可能与2、5的倍数不同。

    第二步提出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在百数表上看到画○的数的个位上并不都是3、6或9,还有其他数。许多个位上是3、6、9的数上没有画○,它们都不是3的倍数。学生还可以任意写出一些个位上是3、6、9的数,逐一检验是否是3的倍数。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3的倍数的特点不表现在它的个位上。

    第三步为学生指点新的探索方向。把3的倍数用计数器的算珠表示,看看用几颗珠。先找较小些的两位数,再找更大的数。通过计算表示各个数所用算珠的颗数,初步发现算珠的颗数总是3、6、9、12等,这几个数都是3的倍数。这一步对发现3的倍数的特点关系很大,学生也乐意进行,要适当多安排一点时间。

    第四步把算珠的颗数转化成各位上数的和,发现3的倍数的特点,这一步是教学难点。要引导学生从数的某一位上是几,计数器的那一位上就拨几颗珠这一事实理解计数器上算珠的总颗数就是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从算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推理出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第五步是试一试,通过不是3的倍数的数,各位上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上面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

    教材设计的五步教学过程是连贯的,步步深入、逐渐逼近数学的本质内容。既有对例证的细致研究,又有反例作验证,是科学而严密的过程。

    想想做做里的习题数学思考的含量都比较高,除了第1题利用3的倍数的特点进行简单判断外,其他习题都需要仔细地想一想。如第2题要准确理解题意,除以3有余数即不是3的倍数的意思。第3题在方框里填数字的时候,要依据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推理,而且答案是多样的,在每个方框里都有3个数字可填。第5题是组成三位数,首先要从四张数字卡片中选择3张,而且3张数字卡片之和必须是3的倍数,有两种选择,分别是5、6、7和0、5、7。然后再有序地把选出来的卡片排一排,组成三位数。前一种选择能排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后一种选择只能排出4个不同的三位数。这些习题不要急于得出答案和结论,要注重过程,提供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或合作学习。

    3通过写因数、比因数个数等活动,建立素数和合数的概念。

    第三部分教学素数和合数,教学活动的线索是:分别找到2、3、5、6、8、9等自然数的因数按因数的个数把这些自然数分类接受素数、合数等数学概念应用数学概念判断50以内的自然数是素数还是合数。这些活动难度都不大,学生都能进行。在按因数的个数把、2、3、5、6、8、9分类时,可能需要稍微点拨,明确分类的标准。在讲述素数、合数概念时,语言必须准确。

    这部分教材有三个特点:一是在写2、3、5、6、8、9的因数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能力,让他们在独立写因数的过程中体会这些数的因数个数不同;二是用填空形式引导学生把2、3、5、6、8、9按因数的个数分类,避免教学中出现不必要的枝节;三是主要使用素数这个名词,质数只是带了一带。这对学生无所谓,教师在开始阶段可能不习惯。

    想想做做第1题利用11~20各数,让学生再次经历认识素数和合数的过程。要通过例题、试一试和这道题,让学生记住20以内的八个素数:2、3、5、7、11、13、17、19。至于更大的素数就不要求记忆了。

    4练习六整理和应用全单元教学的数学知识。

    本单元教学了许多数学概念,是按下图的线索展开的。

    乘法算式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偶数与奇数因数素数与合数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清晰地认识概念,提升应用数学知识的水平,练习六把上面的结构图分成四块组织整理。

    (1)扩大倍数与因数概念的背景。

    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是在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的乘法算式上教学的。在一道乘法算式中,学生明白了倍数关系和因数关系。练习六第1题继续在除法算式中理解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这样,学生对倍数关系和因数关系的认识得到深入,对用除法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体会。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有除法的意义和乘、除法的关系为基础。

    (2)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并举,综合应用2、5、3的倍数特征的知识。

    第2~4题练习2、5、3的倍数的特征,其中两道题是数学问题,一道题是实际问题。数学问题的形式容易引起对有关数学知识的回忆,实际问题的形式反映了数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先安排数学问题,再安排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第4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能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培养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

    (3)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和区分。

    学生对奇数与素数、偶数与合数往往混淆不清,第6题是为了区分这些概念而设计的。先在1~20各数中用○圈出素数、用△圈出偶数,回忆素数的意义和偶数的意义;再回答题中的两个问题,体会它们是不同的概念。要注意的是,两个问题都是看着表格呈现的现象回答的。其中的2既画了○,又画了△,这就表明素数里有偶数,偶数里有素数。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主动区分不同的概念,正确回答问题,又不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抽象的,甚至文字游戏式的机械操练。

    (4)紧扣基础知识探索数学现象的内在规律。

    第7题对学生来讲有两个特点:一是涉及了几个数学概念,有连续的自然数、连续的奇数、3的倍数等,二是两个问题都是微型课题,题目中的找一找、算一算指点了研究方法。

    第10题把五个数分别写成两个素数相加的形式。这五个数都是偶数,其实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相加的形式。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继续尝试。

    九年级数学教案 篇2

    垂直于弦的直径

    理解垂径定理并灵活运用垂径定理及圆的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复合图形的折叠方法得出猜想垂径定理,并辅以逻辑证明加予理解.

    重点

    垂径定理及其运用.

    难点

    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及利用垂径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复习引入

    ①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

    ②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如图线段AC,AB;

    ③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图线段AB;

    ④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C为端点的弧记作“︵AC”,读作“圆弧AC”或“弧AC”.大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ABC)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如图所示︵AC或︵BC)叫做劣弧.

    ⑤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

    ⑥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二、探索新知

    (学生活动)请同学按要求完成下题:

    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使CD⊥AB,垂足为M.

    (1)如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发现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理由.

    (老师点评)(1)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CD.

    (2)AM=BM,︵AC=︵BC,︵AD=︵BD,即直径CD平分弦AB,并且平分︵AB及︵ADB.

    这样,我们就得到下面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下面我们用逻辑思维给它证明一下:

    已知:直径CD、弦AB,且CD⊥AB垂足为M.

    求证:AM=BM,︵AC=︵BC,︵AD=︵BD.

    分析:要证AM=BM,只要证AM,BM构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因此,只要连接OA,OB或AC,BC即可.

    证明:如图,连接OA,OB,则OA=OB,

    在Rt△OAM和Rt△OBM中,

    ∴Rt△OAM≌Rt△OBM,

    ∴AM=BM,

    ∴点A和点B关于CD对称,

    ∵⊙O关于直径CD对称,

    ∴当圆沿着直线CD对折时,点A与点B重合,︵AC与︵BC重合,︵AD与︵BD重合.

    ∴︵AC=︵BC,︵AD=︵BD.

    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得到结论: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本题的证明作为课后练习)

    例1有一石拱桥的桥拱是圆弧形,如图所示,正常水位下水面宽AB=60 m,水面到拱顶距离CD=18 m,当洪水泛滥时,水面宽MN=32 m时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请说明理由.

    分析:要求当洪水到来时,水面宽MN=32 m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只要求出DE的长,因此只要求半径R,然后运用几何代数解求R.

    解: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设OA=R,在Rt△AOC中,AC=30,CD=18,

    R2=302+(R-18)2,

    R2=900+R2-36R+324,

    解得R=34(m),

    连接OM,设DE=x,在Rt△MOE中,ME=16,

    342=162+(34-x)2,

    162+342-68x+x2=342,x2-68x+256=0,

    解得x1=4,x2=64(不合题意,舍去),

    ∴DE=4,

    ∴不需采取紧急措施.

    三、课堂小结(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以及它们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

    1.垂径定理推论的证明.

    2.教材第89,90页习题第8,9,10题.

    九年级数学教案 篇3

    九年级数学教案: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教学设计

    一.知识要点

    1.若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三点坐标,则用一般式(a≠0)求解析式。

    2.若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最值),则应用顶点式,其中(h,k)为顶点坐标。

    3.若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两交点坐标,则应用交点式,其中为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二.重点、难点:

    重点:求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难点: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出函数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建议:

    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应恰当地选用二次函数关系式的形式,选择恰当,解题简捷;选择不当,解题繁琐;解题时,应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

    典型例题

    例1.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6),B(2,3),C(0,-5)三点,求其函数关系式。

    分析:设,其图象经过点C(0,-5),可得,再由另外两点建立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b的值即可。

    解:设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因为图象过点C(0,-5),∴

    又因为图象经过点A(-1,-6),B(2,3),故可得到:

    ∴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说明:当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三点时,可设其关系式为,然后确定a、b、c的值即得,本题由C(0,-5)可先求出c的值,这样由另两个点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可使解题过程简便。

    例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为(1,),且经过点

    (-2,0),求该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由已知顶点为(1,),故可设,再由点(-2,0)确定a的值即可

    解:,则

    ∵图象过点(-2,0),

    即:

    说明:如果题目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h,k),一般设,再根据其他条件确定a的值。本题虽然已知条件中已设,但我们可以不用这种形式而另设这种形式。因为在这种形式中,我们必须求a、b、c的值,而在这种形式中,在顶点已知的条件下,只需确定一个字母a的值,显然这种形式更能使我们快捷地求其函数关系式。

    例3.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且函数有最大值为2,图象与x轴的一个交点是(-1,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依题意,可知顶点坐标为(-3,2),因此,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

    解:设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图象经过(-1,0),

    ∴所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即:

    说明:在题设的条件中,若涉及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可设顶点式为解析式。

    例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1

    分析:可根据题中图中的信息转化为一般式(或顶点式)(或交点式)。

    方法一:由图象可知:该二次函数过(0,0),(2,0),(1,-1)三点

    设解析式为

    根据题意得:

    ∴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方法二:由图象可知,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1,-1)

    设解析式为

    ∵图象过(0,0),∴,∴

    ∴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方法三:由图象可知,该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于点(0,0),(2,0)

    设解析式为

    ∵图象过(1,-1)

    ∴,∴

    ∴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即:

    说明:依题意后两种方法比较简便。

    例5.已知:抛物线在x轴上所截线段为4,顶点坐标为(2,4),求这个函数的关系式

    分析:由于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设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x1,0),(x2,0),则有对称轴,利用这个对称性很方便地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解:∵顶点坐标为(2,4)

    ∴对称轴是直线x=2

    ∵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之间距离为4

    ∴两交点坐标为(0,0),(4,0)

    设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

    ∵图象过(0,0)点

    ∴,∴

    ∴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

    例6.已知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零,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依题意,此函数图象的开口应向下,则有,且顶点的纵坐标的值为零,则有:。以上两个条件都应满足,可求m的值。

    解:依题意:

    由①得

    由②得:(舍去)

    所求函数式为

    即:

    例7.已知某抛物线是由抛物线经过平移而得到的,且该抛物线经过点A(1,1),B(2,4),求其函数关系式。

    分析:设所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则由于它是抛物线经过平移而得到的,故a=2,再由已知条件列出b、c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解本题。

    解:设所求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则由已知可得a=2,又它经过点A(1,1),B(2,4)

    故:解得:

    ∴所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说明:本题的关键是由所求抛物线与抛物线的平移关系,得到

    例8.如图2,已知点A(-4,0)和点B(6,0),第三象限内有一点p,它的横坐标为-2,并且满足条件

    图2

    (1)求证:△pAB是直角三角形。

    (2)求过p、A、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并求顶点坐标。

    分析:(1)中须证,由已知条件:

    ,应过p作pC⊥x轴

    (2)中已知p、A、B三点的坐标,且根据点的位置可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1)过p作pC⊥x轴于点C,

    由已知易知AC=2,BC=8

    ∴,解得:pC=4

    ∴p点的坐标为(-2,-4)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又

    九年级数学教案 篇4

    1.正确认识什么是中心对称、对称中心,理解关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特点。

    2.能根据中心对称的性质,作出一个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对称图形。

    重点

    中心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难点

    中心对称性质的推导及理解。

    复习引入

    问题:作出下图的两个图形绕点O旋转180°后的图案,并回答下列的问题:

    1.以O为旋转中心,旋转180°后两个图形是否重合?

    2.各对应点绕O旋转180°后,这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老师点评:可以发现,如图所示的两个图案绕O旋转180°后都是重合的,即甲图与乙图重合,△OAB与△COD重合。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或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这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

    探索新知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ABC,分两种情况作两个图形:

    (1)作△ABC一顶点为对称中心的对称图形;

    (2)作关于一定点O为对称中心的对称图形。

    第一步,画出△ABC.

    第二步,以△ABC的C点(或O点)为中心,旋转180°画出△A′B′C和△A′B′C′,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中可以得出△ABC与△A′B′C是全等三角形;

    分别连接对称点AA′,BB′,CC′,点O在这些线段上且O平分这些线段。

    下面,我们就以图(2)为例来证明这两个结论。

    证明:(1)在△ABC和△A′B′C′中,OA=OA′,OB=OB′,∠AOB=∠A′OB′,∴△AOB≌△A′OB′,∴AB=A′B′,同理可证:AC=A′C′,BC=B′C′,∴△ABC≌△A′B′C′;

    (2)点A′是点A绕点O旋转180°后得到的,即线段OA绕点O旋转180°得到线段OA′,所以点O在线段AA′上,且OA=OA′,即点O是线段AA′的中点。

    同样地,点O也在线段BB′和CC′上,且OB=OB′,OC=OC′,即点O是BB′和CC′的中点。

    因此,我们就得到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所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例题精讲

    例1如图,已知△ABC和点O,画出△DEF,使△DEF和△ABC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

    分析:中心对称就是旋转180°,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就是绕O旋转180°,因此,我们连AO,BO,CO并延长,取与它们相等的线段即可得到。

    解:(1)连接AO并延长AO到D,使OD=OA,于是得到点A的对称点D,如图所示。

    (2)同样画出点B和点C的对称点E和F.

    (3)顺次连接DE,EF,FD,则△DEF即为所求的三角形。

    例2(学生练习,老师点评)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和点O,画四边形A′B′C′D′,使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只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作法).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中心对称的两条基本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点所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而且被对称中心所平分;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及其它们的应用。

    作业布置

    教材第66页练习

    九年级数学教案 篇5

    配方法的基本形式

    理解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并能熟练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通过复习可直接化成x2=p(p≥0)或(m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入不能直接化成上面两种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步骤.

    重点

    讲清直接降次有困难,如x2+6x-16=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步骤.

    难点

    将不可直接降次解方程化为可直接降次解方程的“化为”的转化方法与技巧.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解下列方程:

    (1)3x2-1=5(2)4(x-1)2-9=0(3)4x2+16x+16=9(4)4x2+16x=-7

    老师点评:上面的方程都能化成x2=p或(mx+n)2=p(p≥0)的形式,那么可得

    x=±或mx+n=±(p≥0).

    如:4x2+16x+16=(2x+4)2,你能把4x2+16x=-7化成(2x+4)2=9吗?

    二、探索新知

    列出下面问题的方程并回答:

    (1)列出的经化简为一般形式的方程与刚才解题的方程有什么不同呢?

    (2)能否直接用上面前三个方程的解法呢?

    问题:要使一块矩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 m,并且面积为16 m2,求场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1)列出的经化简为一般形式的方程与前面讲的三道题不同之处是:前三个左边是含有x的完全平方式而后二个不具有此特征.

    既然不能直接降次解方程,那么,我们就应该设法把它转化为可直接降次解方程的方程,下面,我们就来讲如何转化:

    x2+6x-16=0移项→x2+6x=16

    两边加(6/2)2使左边配成x2+2bx+b2的形式→x2+6x+32=16+9

    左边写成平方形式→(x+3)2=25降次→x+3=±5即x+3=5或x+3=-5

    解一次方程→x1=2,x2=-8

    可以验证:x1=2,x2=-8都是方程的根,但场地的宽不能是负值,所以场地的宽为2 m,长为8 m.

    像上面的解题方法,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可以看出,配方法是为了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例1用配方法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1)x2-8x+1=0(2)x2-2x-21=0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9页练习1,2.(1)(2).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左边不含有x的完全平方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化为左边是含有x的完全平方形式,右边是非负数,可以直接降次解方程的方程.

    五、作业 教材第17页复习巩固2,3.(1)(2).

    九年级数学教案 篇6

    1. 不要钻偏题、怪题、过难题的牛角尖,根据自己平时做套卷时的感受,多练习以下几个

    (1)初看没有思路,但分析后能顺利做出的。通过对这类问题的练习,能够使我们对题目的考点和重点更熟悉,提高建立思路的速度和切入点的准确度,让我们能在考试中留出更多时间来处理后面难度高、阅读量大的综合题。

    (2)自己经常出错的中档题。中档题在中考中每年的考查内容都差不多,题目位置也相对固定,属于解决了一个板块就能得到相应版块分数的类型。在中档题的某个题型经常出错说明对这部分内容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理解不到位。通过练习,多总结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把不稳定的得分变成到手的分数。中档题难度一般不会太高,所以对于自己薄弱的中档题进行突击练习一般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3)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也应该做一些常考的题目类型。比如圆的切线的判定以及与圆相关的线段计算、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二元一次方程整数根问题等,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熟练度。

    大部分学生都有错题本,在复习时看错题本,巩固自己的错误是不错的复习方式,但在看错题时一定要杜绝连题目带答案一起顺着看下来的方式。尽量能够将答案挡住,自己再尝试做一遍,如果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再去看答案,并做好标注,过两天再试做一遍,争取能在期末考试前将之前的错题整体过两到三遍、加深印象。

    做题时,我们心中要对相应题目所对应的考点有所了解,比如填空题中如果出现几何问题,主要是对图形基本性质和面积的考察,而很少考到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尺规作图写依据除外),所以我们在填空题中看到几何问题,就不用从全等方面找突破口,而是更多地注重图形的基本性质。比如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

    很多同学在复习时不喜欢动笔,觉得自己看明白了就行,但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不去实际操作只是看一遍题目,对题目解法和思路的印象其实是很低的。而且在计算过程中还能锻炼我们的计算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许多同学在写证明题时很不熟练,逻辑不顺畅,也是由于平时对书写的不重视,应该趁着期末考试前的时间,多练练书写。

    数学解题中往往会用到很多公式和结论,比如两点间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等,对这些公式还不熟练的同学,一定要在考试之前认真复习巩固这些公式,做到熟练掌握。另外,对于直线的平移、对称的规律、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和翻折等的做法也要烂熟于心。

    期末考试中除了选择、填空之外、还有一些直接写出结论的题目,这些题目我们在解决时都可以利用图像或一些特殊的值和位置、得到正确的结果,而不用按部就班的证明和运算。在做的时候要胆大加心细。

    九年级数学教案 篇7

    配方法的灵活运用

    了解配方法的概念,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解题方法,给出配方法的概念,然后运用配方法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重点

    讲清配方法的解题步骤.

    难点

    对于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通常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后,两边加上的常数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对于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要先化二次项系数为1,再用配方法求解.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解下列方程:

    (1)x2-4x+7=0(2)2x2-8x+1=0

    老师点评:我们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如何解左边不含有x的完全平方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不可以直接开方降次解方程的转化问题,那么这两道题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解题.

    解:略.(2)与(1)有何关联?

    二、探索新知

    讨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先将已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2)化二次项系数为1;

    (3)常数项移到右边;

    (4)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使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5)变形为(x+p)2=q的形式,如果q≥0,方程的根是x=-p±;如果q

    例1解下列方程:

    (1)2x2+1=3x(2)3x2-6x+4=0(3)(1+x)2+2(1+x)-4=0

    分析:我们已经介绍了配方法,因此,我们解这些方程就可以用配方法来完成,即配一个含有x的完全平方式.

    解:略.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9页练习2.(3)(4)(5)(6).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1.配方法的概念及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2.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它的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中,也可通过配方,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判断代数式的正负性.在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到高中学习二次曲线时,还将经常用到.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7页复习巩固3.(3)(4).

    补充:(1)已知x2+y2+z2-2x+4y-6z+14=0,求x+y+z的值.

    (2) 求证:无论x,y取任何实数,多项式x2+y2-2x-4y+16的值总是正数.

    九年级数学教案 篇8

    (1)x2-8x+________=(x-________)2;(2)9x2+12x+________=(3x+________)2;(3)x2+px+________=(x+________)2.

    解: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1)16 4;(2)4 2;(3)(p2)2 p2.

    问题2:目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方程?二元怎样转化成一元?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二次如何转化成一次?怎样降次?以前学过哪些降次的方法?

    上面我们已经讲了x2=9,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x=±3,如果x换元为2t+1,即(2t+1)2=9,能否也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呢?

    老师点评:回答是肯定的,把2t+1变为上面的x,那么2t+1=±3

    例1 解方程:(1)x2+4x+4=1 (2)x2+6x+9=2

    分析:(1)x2+4x+4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原方程就转化为(x+2)2=1.

    例2 市政府计划2年内将人均住房面积由现在的10 m2提高到14.4 m2,求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

    分析:设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为x,一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0x=10(1+x);二年后人均住房面积就应该是10(1+x)+10(1+x)x=10(1+x)2

    因为每年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率应为正的,因此,x2=-2.2应舍去.

    所以,每年人均住房面积增长率应为20%.

    共同特点: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降次转化思想”.

    本节课应掌握:由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2=p(p≥0)的方程,那么x=±p转化为应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mx+n)2=p(p≥0)的方程,那么mx+n=±p,达到降次转化之目的.若p

    【九年级数学教案8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