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0篇)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0篇)

    发表时间:2022-12-16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呀,又一学期到来了,教师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教学计划有利于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潜力、总结教学经验,想要写好一篇教学计划是该如何写呢?有请阅读编辑为你编辑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 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因为刚刚进入学堂门,大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通过课堂观察,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同学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个别同学数数能力、全面观察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好、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这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是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一单元:数数。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准备性知识;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较物体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关键是:掌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重、难点:掌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益处。

    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掌握分类方法;关键: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

    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掌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准备。

    重、难点:认识数位和计数单位,掌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认识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

    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掌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

    重点: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关键:掌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这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课程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 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8.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编排,为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空间。

    四、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认识符号“>”、“

    6.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7.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

    8.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9.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10.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20各数,感受0~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

    2.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4.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

    5.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6.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7.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

    8.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9.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10. 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三)解决问题1.能用0—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内)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

    4.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

    5.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6. 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⑴会看。会看数学书,能在书上找到要学习的内容。

    ⑵会听。能听懂老师和学生的讲话,能边听、边想。

    ⑶会想。能根据一些信息想出数学问题;会根据数学问题,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⑷会说。能把自己想的说出来,会说三句完整的话。

    ⑸会用。会用学具学习一些数学内容。

    ⑹会做。会做数学作业,书写规范,格式正确,认真细心,能自己出题自己做,能检查。

    ⑺能讨论。能与同学讨论数学问题。

    ⑻能评价。能作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

    2.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思考,争取发言,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美德。

    4.爱护学具、文具、数学书、作业本、书包,养成勤学习、有条理、讲究美的好习惯。

    5.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6 受到关心集体、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健康发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注意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6、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合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利用中午对差生进行辅导,让他们“吃得了”。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8.对于作业进行一系列积极的两种评价,如正确率和书写整洁度都做评价,全对+书写特认真的学生得“优+两个五角星”,全对+书写比较认真的学生得“优+一个五角星”,全对+书写一般的学生得“优”,如果作业有错的学生得“优-或合格。

    七、弱势学生转化措施:

    1、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2、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力,做到师生互动。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弱势学生。

    4、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习和理解教学。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教学中,我将在全面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结合本地区、本班级的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适合于新时期课程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并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检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教材建设作出贡献。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10以内的数的认识,认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法制教育与安全教育

    根据教管中心的安排,坚持放假前半小时安全教育,上午一分钟的认真清点学生到校情况和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坚持天天讲,力争做到零事故。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渗透相应的法律法规,力争做到每月一次。

    五、教学进度安排

    1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学会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出个数10以内的物或人,初在10以小黑板步学会用1~10各数内的物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或人数。教学挂图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了解分一、数1一一数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类数数从数的感受角度的方法1方法,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初步学习数数的方法,感受可以表示数量多少,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2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认识长教学挂图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短、高矮轻重。和轻重小黑板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的含义,二、比1二一比活动,初步建立长短、体会比相关实物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较的一教具判断和般方法,2养初步的观察、推理的能力。初步学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会比较的数学现象和事实,培物体的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长短、高积极情感。重视比矮和轻较的方法,注意培养学重。生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

    3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让学生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在观察中初步应用。和分一教学挂图分的活动中认小黑板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识分类三、分2三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相关实物培养初步的分感受分教具、图1的思想,类能力。类的作片用,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4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教学挂图小黑板2、使学生能按上下、指导学认2四位置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生分清相关实物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左右的图片2系,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位置关会使用上下、前后、左系。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5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数数、0~10各数。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认数、读教学挂图写数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数、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和数的小黑板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用一一对大小比卡片2至6五五、认数15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较。少,理解“同样多”和“多”2、认识“少”的实际意义,认识符号=、>、

    6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让学生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通过观教学挂图体。察,直观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认识长小黑板的活动中,感受平面和方体、正认识6六图形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方体、圆相关图形分类等认识物体的柱和球,教具、卡2较、方法,培养初步的观体会这片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些形体空间观念。3、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的特征。

    7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重点:通历2、3、4、5各数分过合作、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操作让教学挂图分与合的思想,并能从学生自3、4、5各数的一种分主探究小黑板发。出各数的分与相关口算卡片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合。7至8七分与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的难点:10能力。通过探索自己得出分与合的式子。

    8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初步体会加重点: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学生动解决实际问题。手操作自主探相关口算2、使学生经历联系实索,合作卡片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交流。10以内9加至13和减法法的过程。难点:教学挂图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理解相小黑板25力,推理能力。应的加、减法之4、使学生初步感受生间的联活中有许多计算问题,系培养学习兴趣和信心。

    9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在操作与活动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学习的过程重点:中产生兴趣。会读、会写11—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20各教学挂图用数描述简单的生活数。认14至15识八11—20各数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难点:小黑板培养初步的估算意是否知卡片7用,识发展数感。道20以内数的3、重点知道“个位”顺序。和“十位”提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 、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 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在我们身边哪里能看到国旗?

    3、教育学生:国旗是国家的标志的象征,要热爱、尊重国旗。(给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的国国旗法》的相关内家)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

    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 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比多少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的内容,以及第7页"做一做",第8页练习一的第3、 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理解“多”“少”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会正确地进行"多、少"的比较。

    教学难点:会比几个物体的多、少。

    教学用具:将第6页的主题图做成动画课件;学生准备学具卡片。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猪、小兔盖房子的情境动画。

    小朋友们爱看动画片吗?谁能根据我们看到的动画课件,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呢?

    2、学生讲故事。

    兔妈妈看到小兔们一天天长大了,就决定盖一间大房子,小猪也来帮忙。小兔搬砖,小猪扛木头,它们终于盖了新房子!

    你怎么知道是小兔要盖房子? 〔从房子上面的头像知道的)

    你观察得真仔细!你们看水中的小鱼也在为它们加油呢!

    同学们讲得真好。小猪、小兔互相帮助,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小组合作。

    观察动画片,组内交流。说一说动画片里的物体的个数。

    2、小组交流。

    (我知道有4个萝卜,3个苹果;我知道有3只小猪,4只小兔;有4根木头,4个小凳;我发现1只兔子搬1块、没有多余的砖或兔子)

    同学们说得很好,兔子和砖是一一对应的,这时我们就说兔子和砖同样多。你们记住了吗? (板书:同样多)

    看舂,动画片里还有什么和什么同样多? 谁愿意说说?

    1只小猪吃1个苹果,小猪和苹果同样多;1只小兔吃1个萝卜,小兔和萝卜同样多;我还发现1只小猪扛1根木,还剩1根木头)

    你发现了谁多谁少吗?(木头多,小猪少) (板书:多 少)

    很好,还可以怎么说? (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同学们真聪明,刚才同学们讲的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知识。I

    (板书课题:比多少)

    3、同桌互相说一说。

    动画片中还有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① 一个同学先摆,同桌需摆得和他同样多。

    ②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同学们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样摆,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 (数一数,写上数。对齐摆,长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样长的表示同样多) 他们的方法都好,你们是怎样摆的呢?我们应该多动脑,多思考,讲究方法。

    2、说说生活中1'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谁能用"同样多""多些""少些"说说生活中的事?

    (我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样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的少??)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说得这么好,原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拿出一串红、白相间的珠子,让学生判断哪种颜色的珠子多。 ,

    ① 生在组内说说。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4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2个班共有68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习。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七、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一单元数一数1课时

    二单元比一比2课时

    三单元1至5的认识3课时;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五单元分类2课时

    六单元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复习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单元数11~20各数,读数、写数2课时;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八单元认识钟表2课时

    九单元9加几3课时

    九单元8、7、6加几4课时;5、4、3、2、加几3课时

    十单元总复习4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在本学期教学中,我将在全面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结合本地区、本班级的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适合于新时期课程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并用自己的教学实践检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教材建设作出贡献。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10以内的数的认识,认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认识,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四、法制教育与安全教育

    根据教管中心的安排,坚持放假前半小时安全教育,上午一分钟的认真清点学生到校情况和放学前一分钟安全教育,坚持天天讲,力争做到零事故。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渗透相应的法律法规,力争做到每月一次。

    五、教学进度安排

    1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学会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出个数10以内的物或人,初在10以小黑板步学会用1~10各数内的物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或人数。教学挂图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了解分一、数1一一数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类数数从数的感受角度的方法1方法,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初步学习数数的方法,感受可以表示数量多少,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2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认识长教学挂图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短、高矮轻重。和轻重小黑板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的含义,二、比1二一比活动,初步建立长短、体会比相关实物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较的一教具判断和般方法,2养初步的观察、推理的能力。初步学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会比较的数学现象和事实,培物体的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长短、高积极情感。重视比矮和轻较的方法,注意培养学重。生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

    3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让学生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在观察中初步应用。和分一教学挂图分的活动中认小黑板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识分类三、分2三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相关实物培养初步的分感受分教具、图1的思想,类能力。类的作片用,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4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教学挂图小黑板2、使学生能按上下、指导学认2四位置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生分清相关实物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左右的图片2系,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位置关会使用上下、前后、左系。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5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1、数数、0~10各数。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认数、读教学挂图写数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数、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和数的小黑板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用一一对大小比卡片2至6五五、认数15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较。少,理解“同样多”和“多”2、认识“少”的实际意义,认识符号=、>、

    6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让学生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通过观教学挂图体。察,直观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认识长小黑板的活动中,感受平面和方体、正认识6六图形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方体、圆相关图形分类等认识物体的柱和球,教具、卡2较、方法,培养初步的观体会这片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些形体空间观念。3、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的特征。

    7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重点:通历2、3、4、5各数分过合作、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操作让教学挂图分与合的思想,并能从学生自3、4、5各数的一种分主探究小黑板发。出各数的分与相关口算卡片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合。7至8七分与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的难点:10能力。通过探索自己得出分与合的式子。

    8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初步体会加重点: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学生动解决实际问题。手操作自主探相关口算2、使学生经历联系实索,合作卡片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交流。10以内9加至13和减法法的过程。难点:教学挂图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理解相小黑板25力,推理能力。应的加、减法之4、使学生初步感受生间的联活中有许多计算问题,系培养学习兴趣和信心。

    9

    周次单课题元教教学目的要求时重难点教学准备1、使学生在操作与活动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学习的过程重点:中产生兴趣。会读、会写11—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20各教学挂图用数描述简单的生活数。认14至15识八11—20各数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难点:小黑板培养初步的估算意是否知卡片7用,识发展数感。道20以内数的3、重点知道“个位”顺序。和“十位”提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

    4、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地口算和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

    6、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4、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5、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5、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

    6、课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学会所要学的知识。

    7、分层布置作业,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8、规范好作业格式,重点抓好养成教育。

    六、 教学安排

    一、 生活中的数…………………………7课时

    二、 比较……………………………… 5课时

    三、 加减法(一)………………………16课时

    四、 分类……………………………… 2课时

    五、 位置与顺序…………………………4课时

    六、 认识物体……………………………2课时

    七、 加减法(二)………………………15课时

    八、 认识钟表……………………………2课时

    九、 统计…………………………………2课时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6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进入校园,他们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很高。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为10~15分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爱表现自己;自控力差等。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不少本地的学生都上过幼儿园;而许多外来人员的子女,由于种种因素,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已期更好地完成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数,比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一)教学重点与难点:

    会读写20以内的数 , 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2、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8、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总目标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符号:“=”、“>”、“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学习,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学生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学生能力,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 、重视培养习惯。好的习惯使学生学习数学事半功倍。在平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习惯,形成自觉行为。

    3 、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标准”,深入教改实验,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以校本教研促教师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及国标本实验教材研究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贯彻并落实教学"六认真"。深入教改实验,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规范教育常规,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学习"新标准",发挥备课组的群体教研作用,以备课组或年级段开展教研活动,上好教研课。开展以"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为课程的教学研究。准确把握小学数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基本理念及目标任务。

    3、强化课堂教学,年级组统一教学进度,组织好各项质量检测和竞赛活动争取再上新台阶。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交流面要达100%,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针对一年级新生的特征,加强入学常规教育,规范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必须加强对小学数学新教材的深入研究,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对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分析数学内容、目标、重难点,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为落实"教学六认真"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提出了教学常规工作"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

    (三)、教师间相互学艺研讨。本学期,老师要上一节优质公开教学,加强教学交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及论文交流活动。每人上交一篇论文。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8

    一、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 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与技能

    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 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 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 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 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 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 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全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事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课时安排

    (一)数一数 1课时

    (二)比一比 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

    1、1---5的认识 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课时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3课时

    (五)分类 2课时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小学 > 教学计划 >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0xx

    20xx-08-01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七)11-20各数的认识 4课时

    (八)认识钟表 2课时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1课时

    1、9加几 3课时

    2、8、7、6加几 4课时

    3、5、4、3、2加几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十)总复习 4课时

    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都处在浅显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9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5班和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两个班共有学生98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三年的幼儿园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大小、比长短、比高矮,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在10以内加减法之后,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等等。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为九个单元:

    1、准备课;

    2、位置;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图形(一);

    5、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

    6、11~20各数的认识;

    7、认识钟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总复习。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1、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2、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3、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4、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5、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6、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学习。

    七、培优扶差措施

    1、坚持以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为前提,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在课堂上有意识给学生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3、注重思想教育和关心他们,让优生不能自傲,差生不要自卑。

    4、创设有利教学的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有层次地让中下等生有发言的机会,课堂上关注中下生,让他们都有发言的机会。

    6、分层布置练习和作业,对中下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面批面改,及时补缺知识。

    7、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8、优生要鼓励他们创新,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开拓思维。

    9、认真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每周至少3次的课后辅导,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10、多与家长沟通,经常和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在家做作业情况,让该生的每一次进步,家校共同激励,共同督促,使之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重视学习。

    八、教研专题与实施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将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效率》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每月组员听本组教师的课4节。

    3、加强教材研讨、集体备课的研讨,在教学中坚持以备课研究为重点以课例研究为核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除每周开展一次教研组活动外,还多开展自发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采用集中学习、教师自学、网络学习的方法,使教师及时了解最前沿的教改信息,扩展教师知识视野,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教研水平。

    6、加强及格率、优生率的监控,找准后进生的后进点,因人制宜制定合理的补差计划。给后进生多创设机会,品尝成功,树信心。多与后进生谈心,多做情感交流。

    7、争取获得“优秀教研组”的称号,并涌现出多名活动积极分子。

    8、收集好教研组的各类资料,做好考勤登记。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新学期我的工作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至上、发展为先、和谐为本”的指导思想,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2、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课书共安排了十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七个单元)

    走进数学

    创设师生、生生交往的情境和空间,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在认识同学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前后、左右,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第一单元比一比

    本单元选择学生身边的事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通过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比较,初步感受比较的思想和方法。

    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和事物,使学生认识10以内各数,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等数学符号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顺序,并会表示物体的个数以及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第四单元合与分

    通过操作,感知合与分的方法,体会把一组物品“分”成两部分和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组成。

    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参与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认识11——20各数

    通过熟悉的事物认识11——20各数,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能用大于、等于、小于和词语描述20以内的大小,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第八单元20以内的加法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的加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第九单元20以内的减法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的减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一个单元)

    通过身边熟悉的实物,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用眼、手等感官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三)统计与概率(共1个单元)

    (四)实践活动(共3个活动)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认识符号大于、等于、小于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3、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比较。

    4、结合具体情况,体会加、减的含义。

    5、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6、尝试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8、结合数的认识,了解20以内的数的排列规律。

    9、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10、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

    1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如形状、颜色、数量、用途)对物体进行分类,在比较分类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统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12、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用途)对物体进行分类和比较,在比较和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同一事物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13、经历观察、操作、游戏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14、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五、教学进度及周课时安排

    见教育局教研室统一安排布署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在“玩”中学数学,把单调的数学口算技能练习通过“对口练习”、“数学游戏”等儿童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来进行。

    “讲故事”中学习数学,通过看图说话、看图讲故事和趣味性很强的情景图,把认数、计算和学生喜欢做的看图将故事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会数学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2、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习变为生活。

    (1)、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2)、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3)、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4、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帮助和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6、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有效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7、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又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8、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首先从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9、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10、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11、关注两头。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通用10篇)】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