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六篇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发表时间:2024-03-29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六篇。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学会将想要表达的传达给他人。阅读范文还能够让自己加深对写作的了解,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六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1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十七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理解分数的意义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5/8。

    2、一代面粉吃了3/10

    3、一批货物已经运走了4/7。

    4、挖一条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20,第二天挖了全长的2/35。

    填空题:把()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份,()占其中的()份。

    二、口算。

    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四、文字题

    1、1减去1/3的差,再减去1/2,等于多少?

    2、3/10与3/5的和,再加上3/4,等于多少?

    五、应用题

    1、地球表面积约7/10是海洋,其余是陆地,陆地约占地球表面积的几分之几?

    2、一件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20天,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丙队单独做需要18天,三队合作一天可完成这件工程的几分之几?

    六、总结布置作业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2

    2、教材分析:地位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的四则计算,了解了自然数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约数和倍数的学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质数、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作好铺垫,也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掌握整除的意义,理解约数和倍数的含义,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和判断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关键:通过分析、讨论,得出整除的特征。相互依存的理解。

    1、通过直观分析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整除的意义,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学习过程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口、动脑,以及采用判断、游戏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的学习不成为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分析、讨论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目的地观察、思考、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的方法。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约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大家做到:

    ①掌握整除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理解约数和倍数的意义。

    ②学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约数或倍数。

    [开门见山将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发挥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二)复习铺垫:复习自然数、整数。同学们已经知道什么是自然数,你能举例子吗?它的单位是什么?

    [数的整除的生长点是在整数的基础上,所以学生必须理清数的概念。]

    1、口算(小黑板出示)15÷5=1、5÷5=24÷4=3、6÷0、9=16÷3=80÷20=6÷5=23÷7=[将课本中的题组适作改变,为紧接着的概括整除概念提供更丰富的感性材料。]

    ①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汇报各组的分组依据,引导得出:按商的情况:除尽、除不尽可以分成两组。

    ②学生继续自由讨论,对第一组除尽进行分组,汇报分组依据,引导得出:a、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b、被除数、除数、商不都是整数。

    [学生自由发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起到了促进作用。]

    ③观察第一组,说说第一组的特点,得出:a、没有余数;b、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例如:15÷5=3我们就说“15能被5整除”。那么:24÷4=680÷20=4可以怎么说呢?学生试说。

    [让学生模仿举例,并练习叙述这种关系,为抽象概括整除的意义做好铺垫。]

    被除数,字母b表示这样的除数,那么想一想,整数a除以整数b,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可以说“a能被b整除”。

    看书P28的内容,再齐读整除的意义。

    [借助字母a、b启发学生抽象概括出整除的意义,使学生的概念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对照教材,使概念更具科学性。]

    学生回答后,提问:哪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数能被除数除尽?整除与除尽有什么关系?

    [在这里通过练习,使概念在思维中具体化,也自然地完成了整除和除尽的关系。]

    ②下面的每一组的第一个数能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为什么?

    [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进行分析、判断练习,使学生对整除的概念逐步达到“掌握”的层次。上面教学过程的展现,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概念,训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的思维能力。]

    前面我们讲了什么叫整除,那么什么叫约数和倍数呢?

    ①如果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学生试说黑板上的整除式子。

    ②辨析:能不能说15是倍数,5是约数,为什么?得出:约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讲。

    ③指出:在这一单元里我们所说的约数和倍数一般指除0外的自然数。

    [学生掌握了整除的概念,对于约数和倍数的理解是水到渠成,所以在这里也不多费周折。而是直接出示了约数和倍数,讨论约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不着痕迹地完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141一142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自行探讨中总结概括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掌握其特征。

    2.借助具体的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长方体纸盒、直尺、有关本课设计的课件。

    学具准备:长方体纸盒、直尺、影笔、学具袋三套(①六张硬纸板②橡皮泥、细木条③不规则的土豆块、小刀)

    教学设想: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以及对长方体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起始课。

    在课堂设计上主要分以下三个层次,即(1)复习导入。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认知的一次飞跃。如何构建知识,在引入前首先让学生画出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总述平面图形的共同点(由线段围成),为学生理解立体图形是由面围成的这一概念埋下了伏笔;然后出示常见立体实物图,借助比较,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从而导人新课。(2)探究新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阶段紧紧围绕由直观感知一一概括特征一一抽象图形三个层次来设计。首先通过学生的: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涂一涂,议一议等具体学习活动,认识理解长方体的各部分特征。其次借助围一围,做一做,想一想进行理解长方体的概念,初步建立长方体的空间观念。再次通过对长方体立体图形各部分的辨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练习巩固,本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既深化了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空间观念又得以培养。

    在教学方法上探索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力求体现以创设问题情境--操作探讨交流一一总结应用拓展为主线实施教学的新路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学过了哪些图形请画出来。

    2.提问: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平面图形)

    [评析:通过让学生画出己学过的乎面圆形,利于学生体验平面圈形是由线段围成的这一概念,为理解立体圈形的概念埋下伏笔。]

    3.导人新课

    ①出示课本第141实物图

    ②提问:这些物体的形状还是平面图形吗为什么(板书:立体图形)

    ③谈话: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种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谁能指出哪种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④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⑤设问导题:为什么说这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评析:设疑导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长方体的特征

    1.整体观察、初步感知,初步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学生观察纸盒,用手摸纸盒,然后汇报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长方体面边角

    (2)引导学生借助己有边、角的知识区分所发现的边、角与以往所学的不同,从而得出新的概念:棱、顶点。

    (3)小组间同学互说一下各自长方体纸盒的面、棱、顶点。

    [评析:借助学生的观察、触摸去发现新知,通过比较总结面、棱、顶点等概念,为研究长方体各部分特征打下基础。]

    2.具体研究探讨长方体各部分特征

    (1)面

    ①出示研究题: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面的大小怎样

    ②小组间同学看、数、说、议,然后小组汇报。

    ③教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用规范的术语说面的特征。

    板书:6个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④小组成员间互指各自的长方体纸盒再说一下面的特征。

    (2)棱

    ①出示研究题: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这些棱有什么特点可以分成几组

    ②学生借助数、量、涂色等活动自行探究棱的特征。然后小组汇报。

    ③教师引导学生按一定的规律数棱的条数,用规范的语言说棱的特征。

    板书:棱12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④小组成员间指各自的长方体纸盒互说一下棱的特征。

    (3)顶点

    ①什么是长方体的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特点

    ②小组汇报后师板书:顶点8个

    [评析:研究题的出示,使小组同学间的研究有一定的思维指向,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量一量、涂一涂、议一议等学习活动,发现知识,突出了学生的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长方体各部分的探索活动由无规律到按一定的顺序;对各部分的认识由不太清晰到形成清晰的概念,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

    3.抽象概括总结特征

    (1)通过以上的研究,谁能说一下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小组讨论)

    (2)提供材料(六个长方形硬纸板)小组合作做长方体纸盒(学具袋①)

    做后提问:

    根据做纸盒的过程和做成的纸盒,小组间互说一下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小组间成员再讨论)

    (3)媒体再展示长方形纸盒的过程,然后闪动面、棱、顶点(相对的三组面,相对的三组棱,8个棱点)。i

    (4)学生总结概括长方体的概念及特征。

    板书: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师引导学生观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纸盒,理解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6)师小结

    [评析:在对长方体的概念和特征的总结之前,教师有意识地设置让学生做纸盒、媒体展示圈纸盒等情形,让学生在具体的体验中对长方体形成整体认识,既能突破学生认识上的障碍,又利于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

    4.抽象图形,再现表象

    (1)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的形状是怎样的

    (2)按要求观察长方体纸盒。

    ①正视一个面②一条棱③一个顶点

    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各能看到几个面

    (3)随意看,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看到的是哪几个面

    (4)媒体演示看到的三个面(前面、上面、一个侧面)

    师说明为表示长方体的各个面把上面和侧面都画成了什么图形。实际上是什么图形

    (5)提问:哪几个面没看到(同位互说)看不到的三个面我们可以用虚线表示出来。(媒体分别展示出虚线)并让学生分别说出表示的是哪个面

    (6)看图说说长方体的特征(先指出图形中的面、棱、顶点,再说特征)

    [评析:借助学生对长方体纸盒的观察,抽象出长方体透视图,通过对透视围的识认,进一步明确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例2

    1.提供材料(学具袋②)(细木条若干根,其中有同样长的木条三组以上,橡皮泥等),小组合作做长方体框架。

    2.小组汇报做的过程,然后回答例2的两个问题。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2)练习:指出这个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以xx顶点为例,说出在不同放置下的长、宽、高。)

    [评析:学生自选木条做长方体框架,是学生建立清晰表象的再现,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学间的合作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对不同摆放位置下的长方体长、宽、高的说、指,加深了对长方体长、宽、高的理解。]

    小结:回想一下,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同位互说后,教师提生回答)。

    三、练习巩固

    1.基本练习:第144页1题。

    2.综合练习

    (1)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以第一幅图为例,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是多少

    ②它的后面是什么形,长和宽是多少

    ③它的左侧面是什么形,面积是多少

    (3)如下图,它表示的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为什么

    3.操作性练习

    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能用学具袋③中的材料很快切出一个较为规则的长方体形状的土豆块。

    (材料:三个完整的不同大小的土豆:一个已切有两个面的土豆块;一个已切有五个面的土豆块,其中有两个面之间不是互相垂直的面。)

    [评析: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既增强了学生练习兴趣,同时又能把所学知识巩固、应用。特别是第3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批判性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培养,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生活问题.

    2,学会找出生活问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用方程解"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解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解下列方程.

    X+2x=147y-34=71

    2,根据下面叙述说说相等关系,并写出方程.

    ①公鸡x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②公鸡有x只,母鸡有30只,比公鸡只数的2倍少6只.

    3,(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讲述:一天,学校的足球场上,善于观察的小军,勤于研究的小华和爱提问题的小刚三人休息时,突然发现足球的秘密.小军发现……小华发现……小刚提出……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黑色皮共有12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白色皮)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板书线段图).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1(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白色皮共有20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1)审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

    提问:"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说明:例1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用方程解答这类问题.

    教师板书:稍复杂的方程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教师板书线段图讲解)

    看图思考: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可能出现的等量关系是: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3)同桌讨论怎样列出方程.

    (4)交流汇报并让学生根据题意说出所列方程所表示的等量关系.允许学生列出不同的方程.

    板书学生的方程并选择2x-4=20讨论它的解法.

    学生小组讨论解法.

    汇报交流板书: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检验:(引导先生口头检验)

    答:共有12块黑色皮

    (5)学生选择其余的方程解答.

    2,变式练习.

    (1)教师:如果把例1中的第二个条件改成"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多4块"该怎样列方程(课件演示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中的"少"换成"多")让学生列出方程解答.

    (2)把它和例1加以比较,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这种用算术方法解需要"逆思考"的应用题,不论是"几倍多几"还是"几倍少几"列方程都比较容易.

    3,引导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三,巩固应用

    1,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出示)

    ①图书室有文艺书180本,比科技书的2倍多20本,科技书x本.

    ②养鸡厂养母鸡400只,比公鸡的2倍少40只,公鸡x只.

    ③学校饲养小组今年养兔25只,比去年养的只数的3倍少8只,去年养兔x只.

    ④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x厘米.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交流

    ①北京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广场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米

    ②世界上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州,亚洲的面积比大洋州面积的4倍还多812万平方千米.大洋州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③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达到每小时110km,比大象的2倍还多30km.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km

    ④共有1428个网球,每5个装一筒,装完后还剩3个.一共装了多少筒

    3,拓展提高.

    ①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②甲乙两数的和是183,甲数比乙数的2倍还多3.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先把2x看作一个整体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知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教学板书:

    旋转

    顺时针旋转

    逆时针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篇6

    《小数的乘法》

    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在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

    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

    (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

    3.5元=3元5角

    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

    用乘法计算:3.5×3=10.5元

    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

    (4)初步理解算理。怎样算的?

    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扩大10倍35角

    ×3×3

    10.5元10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

    (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2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72扩大100倍72

    ×5×5

    3.60360

    缩小100倍

    (4)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

    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

    0.343.50..02

    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

    ③判断

    13.5

    ×2

    2.70

    (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计算7×40.7×425×72.5×7

    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①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②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③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专项练习练习一4

    二、运用

    1、填空。

    4.50.74()

    ×3×3×2×2

    ()135()148

    2、做一做书p32

    三、体验: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

    (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四、作业:练习一1、2、3

    五、板书:

    小数乘整数1

    3.5元35角

    ×3×3

    10.5元105角

    例2

    0.72扩大到它的100倍72

    ×5×5

    3.60360

    缩小到它的1/100

    第二课时小数乘小数

    教学内容:P.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尝试

    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1.2)

    2、尝试计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

    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

    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

    1.2扩大到它的10倍12

    ×0.8扩大到它的10倍×8

    0.96缩小到它的1/10096

    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240.013

    ×0.14×0.026

    9678

    2426

    0.3360.00033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10.56×0.27=0.1056×27=1.056×0.27=

    三、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86.252.04

    ×4.2×0.18×28

    11650001632

    232625408

    2436112505712

    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67×0.32.14×6.2

    3、P.8页5题。

    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四、体验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P87、9题。P913题。

    第三课时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P.3页的例3~例4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P.5页10题。

    0.9×67×0.081.87×00.24×21.4×0.3

    0.12×61.6×54×0.25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0.4

    0.11

    0.35

    2.4×==1.2×=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二、新授:

    1、教学例5:

    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

    ⑸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

    三、运用

    1、做一做:3.2×2.5=0.8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13题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8页8题,P9页11、14题

    第四课时积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P.10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0.7×0.50.21×0.81.8×0.5

    1-0.821.3+0.741.25×80.25×0.4

    0.4×0.40.89×10.11×0.6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3.27×1.5=4.95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0.2863.272.04

    ×0.32×1.5×28

    2057216351632

    30858327408

    3.291524.905571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3.5783.5743.583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

    P.8页1

    第五课时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02×0.20.45×0.60.8×0.1250.759×0

    0.25×0.40.067×0.10.1×0.08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30×7+85250×4-200

    ⑴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得出:

    ①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二、尝试: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100块不够)

    4、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

    (1)0.9×0.9×110(2)0.81×10+110

    =0.81×110=8.1+81

    =89.1(平方米)=89.1(平方米)

    5、(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6、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三、运用:

    1、P.14页7题

    ⑴出示:50.4×1.95-1.83.76×0.25+25.8

    =50.4×0.1=0.094+25.8

    =5.04=25.894

    ⑵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3.25×4.76-7.818.1×0.92+3.93

    3、P.14页9题

    四、体验:

    今天都学了什么?

    五、作业:

    P.13页5题

    P.14页6、8题

    第六课时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学内容: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

    25×95×425×324×48+6×48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25×4.78×4

    =0.25×4×4.78乘法交换律

    =1×4.78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1.25×0.7×0.8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1.5×102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102×0.45

    2、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13页4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六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