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圆锥的认识课件集合
  • 圆锥的认识课件

    发表时间:2024-02-08

    圆锥的认识课件集合。

    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看过不同的范文,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文笔,提高写作能力。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圆锥的认识课件集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锥的认识课件【篇1】

    (1) 同学们,今天杨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他最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呀?(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兴趣)

    1、今天杨老师也想和你们一样,想找个害羞的这位新朋友,你们和老师一起找找看。(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三角板、时钟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从主题图中让一名学生指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大家看清楚了吗?

    2、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角呢?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谁折的角和他折的不一样?

    用手摸一摸我们折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用尺子沿着边画,两条边画得不一样长。然后拿下折角。师边说边板书:顶点、边、边。)

    指出屏幕上角的顶点、边。

    4、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玩一玩,好玩吗?(好玩)我们先做一个角,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些吗?再大一些。你能让角变小些吗?再小一些。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它大一些的角吗?(互相看看)你做的角真的比老师的大吗?(师生比较活动角的大小)

    6、我们会折角,会比角,那你会画一个角吗?

    你能试着画一个角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确定角的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师边说边示范画: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向一个方向画一条边,最后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另一条边。)

    说说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画完后在小组里互相欣赏。

    谁愿意把你画的角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展示学生画的角,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再打开书第38—3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圆锥的认识课件【篇2】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圆柱体,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并在实物或几何图形中指出。

    二、探究新知

    1、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圆锥体吗?

    2、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体,那么你们知道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吗?

    a、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b、圆锥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侧面)。

    c、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d、测量圆锥的高(课件演示:测量圆锥体的高

    (1)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

    (2)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柱的高。

    e、圆锥侧面的展开图(继续演示课件:圆锥体的认识)

    (1)想象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

    三、随堂练习

    1、说出圆锥的特征。

    2、说出圆锥各部分名称。

    3、指出下列各图是由哪些图形构成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圆锥体和圆柱体有什么区别?

    五、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课件【篇3】

    “认识周长”是新课标教材中“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有关“测量”的内容。在此,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也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周长也有一定了解。本节课主要通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边线、一周、封闭”这些词,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的周长、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研读文本】

    问题:中高段小学生在计算长方形周长和面积时很容易混淆两者计算。

    根源:可能同周长教学的起始课有关,即在第一课时过早地引导学生把长方形周长计算概念化、形式化、公式化。学生在尚未充分感知情况下,一味去记住周长的计算公式,而不是真正理解、感悟周长的含义。

    教材呈现了一些规则或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树叶、三角形、数学书的封面、钟面等实物图和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旨在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周长的一般含义,即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课堂教学活动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等活动,体会周长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周长,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在指一指、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

    3.渗透“化曲为直”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周长含义的充分感知难点:描出组合图形的周长并计算 【抓核心词】一周(沿着边线从任何一点出发又回到这点)长度 【提大问题】

    1.周长的本质是什么?(它是指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边线的长度) 2.怎么求周长? 【教具准备】

    师: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五中的操场。钟老师喜欢跑步,每天至少会跑一圈。你们猜猜钟老师跑一圈是哪里到哪里?谁来指一指? (师现场在黑板上画个操场后,请3个学生指)(课件之家 GSm600.coM)

    师:哇!一圈有这么多的可能性呀!它们都是从一个点出发又回到这个点上。 2.路线图

    师:有时,我也喜欢到我们家旁边的小公园走上一圈。

    大家再猜猜,这一圈可能是哪里到哪里?(请2个学生指) 师:哦!原来这一圈可能是大圈,也可能是小圈。也都是从一个点出发又回到这个点上。

    小结:同学们,像刚才沿着操场跑一圈,绕着公园走一圈,这一圈也叫一周(板书:一周),都是(从一个点出发又回到这个点上)。我们今天就要研究这样的知识。(贴“认识周长”) (二)物体的边沿线(摸、描周长) 1.镜框的周长

    师:瞧,像这个镜框,它的一周在哪里?拿出你的小手试着指一指?

    师:聪明的你能找到这片树叶的周长吗?谁来试一试? 生:从一点出发,沿着边线走了一周,又回到这点。

    这一周边线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师:请大家快速拿出桌上的树叶,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师:孩子们,这一周的边线你能否把描下来呢?

    请你拿出绿色水彩笔描一描,比一比,谁描得又快又好! 师:(学生描完后)描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师:这张扑克牌它的一周又在哪里?请你用红色水彩笔,快速把它描下来,

    这条红色边线的长度就是这张扑克牌的周长。

    师:看着大家描得这么好,调皮的周长跑出来了。我们看看去。

    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些物体如果只留下一周的边线会是什么图形?

    师: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呢?请看这些图形,你认为哪些图形有周长,哪些图形没有周长?说说你的想法?

    师: 1、3、4、5这4个图形有周长,这些图形从一个点出发又能回到这个点,这样的图形叫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像2号、6号没连起来,有缺口的图形我们叫做不封闭图形。 师:(再加一条线)现在有周长吗?

    小结:这些是生活中熟悉的一周(出示图片并板书“生活中的一周”) 这些是物体的边线(出示图片并板书“物体的边线”) 这些是封闭图形的一周(出示图片并板书“封闭图形的一周”)像这些生活中一周的长度,物体的连线的长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都是它们的周长。 二、再次感知 (一)测量图形 1.情境创设

    师:看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蚂蚁和瓢虫也来了。赶快看,它们在干么?

    哦,原来它们在比赛谁爬得更远?

    你觉得蚂蚁和瓢虫谁爬得更远些?(要知道一周和长度才能比较) 你有什么办法知道吗?量一量,算一算?

    A.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怎样测量。 (如果测量遇到困难,欢迎找老师帮忙) B.量一量:具体分工,合作完成。

    C.记一记:测量的数据记录在卡片上。(取整厘米) D.算一算,比一比:一周有多长? 2.同桌动手测量后反馈:

    师:你用什么工具,测量树叶形卡片的周长? (1)曲线图形的周长 生1:用卷尺绕着量

    操作演示,用一条毛线绕树叶一周然后缓慢打开,拉成一条线段同。 师:用一条毛线可以把曲的边线变成直的线段,真是个好办法。 这条线段测得长度大约是18什么?(厘米)

    师:这18厘米表示的是什么?(树叶的周长,树叶一周的长度) 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沿着边线,线拉直后再量) (2 )直边图形的周长 师:2号图形怎么量?

    生:先量三条边的长,再把这三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 小结:刚才我们在合作操作,你收获什么?

    (弯边:绳绕再拉直测量,直边:直接测量再可相加) (二)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1.口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1)正五边形(乘法)

    师:这个五边形,大家不用测量,老师给你们测好了数据,你能口算它的周长吗?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五条边的长度和就是这个五边形的周长。 (2)一般的四边形(加法)

    师:这个四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10厘米表示什么? 师:如果这四条边用a.b.c.d表示,聪明的你会列式吗? (3)八边形、N边形

    师:更多边的图形,会算吗?要知道什么?怎么算?

    小结:多边形的周长其实就是?(多边形各边的长度之和就是它的周长) 2.方格纸上(移补) (1)正方形与缺角的正方形

    师:请看第二次蚂蚁和瓢虫谁爬得更远些? 师:有的感觉是相等,有的觉得不相等。怎么办?

    师:学数学可不能光凭感觉,还需什么?(科学的验证:算一算)。 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学习单,学习单上有格子图,每一段是1厘米,请你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

    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师:还有没有更快的比较方法?(平移法)课件演示。 A引出只需要比较不一样长的两条小边。 B把缺角的正方形也平移成一个正方形。 C得出结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2)再多加一个缺口,让学生说周长。(还是一样长) (3)再多加两个缺口,让学生说周长。(还是一样长) 三、整理对周长的认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周长”,你有什么收获? 生:周长的概念 生:如何求周长? 四、生活中周长

    【课后作业】测量自己的头围、腰围。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录微课的旁白:

    生活中周长,随处可见,应用广泛。

    如果要给这幅风景画镶上边框,就需要知道这幅画的周长。 瞧,这是我们常玩的沙坑,如果要在它的四周铺上木板,也要算出它一周的长度。

    姐姐要买新裤子了,就要测量一下她的腰围。 农民伯伯要给菜地围上篱笆,就要知道这块地的周长。 李叔叔想知道这个南瓜的大小,也要测量它最大圈的长度。 人造卫生绕地球转,也是运用到有关周长的知识。

    同学们,希望你也能运用周长的知识去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

    圆锥的认识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锥,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锥的特征,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3.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软件

    教学过程

    一。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1.复习圆柱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电脑显示圆柱的几何形体)师问:同学们,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形体?它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是怎样的呢?(学生边说教师边用电脑显示有关部分的名称)

    2.导入新课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圆柱变一变,从上底面的圆心向下底面圆周切削,就得到一种新的形体,我们把这种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教师边说边用电脑显示,如下图)

    电脑显示完后,教师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学的内容。(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我们目前所讲的圆锥,都是直圆锥。

    师启发: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丰富感知,揭示特征

    (一)初步感知,形成表象

    1.实物感知,教师逐一拿出圆锥形状的物体,介绍物体的名称,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

    2.举例感知。师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了那些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是圆锥形或近似圆锥形的?让学生感受到圆锥形的物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3.由物及形。电脑显示三种圆锥的实物(谷堆、积木、陀螺)并把它们逐一抽象成平面上的立体图形。

    (注意充分演示和直观,让学生感知实物;多媒体显示画面有实物直观抽象为图形直观,使学生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圆柱的了解整体认识。)

    (二)认识名称,发现特征

    1.认识圆锥

    (1)引导学生回忆一下,是怎样认识圆柱的,告诉学生用这种方法学习圆锥的有关知识(板书、名称、特征)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摸一摸。让学生展开讨论,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

    (2)让一名学生到讲台上摸一摸圆锥的侧面和底面,说说摸到了什么?(板书:顶点—一个,侧面——曲面,底面——圆形)

    2.认识圆锥的高及特征

    (1)激发兴趣:圆柱的高有几条,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那为什么叫圆锥的高,它有几条高,在那里呢?

    (2)引导讨论,归纳圆锥的高的概念

    (3)实物展示圆锥的高,师问:圆锥的高我们看得见,摸得到吗?我们怎样才能看见圆锥的高呢?(教师出示圆锥形萝卜,并用刀沿着它的顶点向底面直径垂直剖开,用红色毛线表示高)继续问:现在看见高了吗?

    (4)针对教师用红色毛线垂直拉与斜着拉的情况,师问: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几条呢?(板书:一条)归纳圆锥高的特征,并弄清圆锥的高与底面是垂直关系。

    (5)让学生画出圆锥立体图形的高

    (6)辨析练习:(多媒体逐一显示)下面各图标出的圆锥的高正确吗?为什么?

    (7)多媒体显示圆锥正确的高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议、练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从视觉、触觉、动觉上协同感知,理解掌握了圆锥的各部分特征。特别是在认识圆锥的高时,化抽象为具体,使圆锥的高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学生深刻理解了圆锥的高。)

    3.学会测量圆锥的高

    师:我们无法看出圆锥的高,但我们可以间接测量它的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⑴  引导学生看书自学,说出测量圆锥高的步骤

    ⑵  先动画显示测量高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同桌之间相互配合,动手操作测量出手中圆锥的高。

    ⑶  再引导学生说一说测量圆锥的高时应注意什么?

    ⑷  说说自己测量的圆锥的高的数值

    4 .圆锥侧面展开。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圆锥的侧面展开,然后问:它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形状?

    5. 生想象建立圆锥的空间概念

    学生手拿圆锥,闭眼边摸边想象。同时放录音:一个圆柱,从上底面的圆心向下底面的圆周切削,就成为一个圆锥,圆锥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侧面是一个曲面,里面是一个圆形,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只有一条,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扇形。

    (看书自学→图画显示测量方法→学生亲自实践测量,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量、剪、说的活动中,愉快的获得新知,倍享成功的乐趣。同桌间的合作,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多媒体和录音机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生技能的形成和空间观念的建立。)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 辨别下面各图哪些是圆锥形的?

    2.判断

    (1)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

    (2)因为圆柱的高有无数条,所以圆锥的高也有无数条。(  )

    (3)圆柱的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三角形的。(  )

    (4)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任意一点的连线叫圆锥的高。(  )

    (5)圆锥的底面是圆形。(  )

    3.引导学生说一说圆锥与圆柱的特征

    4.学生质疑

    (意图:精心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的练习,既帮助了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质疑,释疑,加深了对圆锥特征的认识。)

    四。总结全课

    引导学生回忆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意图:这样总结,突出了教学重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五。作业布置

    反思:本节课,能够以《新课标》为依据,做到很好的把握重点,突出重点,使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有序地展开。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通过看、摸、想、议、量、剪、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既发展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启迪学生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比较、判断的机会,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圆锥的认识课件【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1—42页的内容,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九的第l一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教具准备:要求每个学生用教科书图样做一个圆锥的模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圆锥形的实物,教师准备一个圆锥形物体,一块平板(或玻璃),一把直尺。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跟老师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

    1、圆锥的认识。

    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等等。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

    教师:大家门才认识了圆锥形的物体,我们把这些物体画在投影片上。

    出示有圆锥形物体的投影片。

    教师:现在我们沿着这些圆锥形物体的轮廓画线,就可以得到这样的图形。

    随后教师抽拉投影片,演示得到圆锥形物体的轮廓线。

    然后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接着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锥周围的面,使学生发现圆锥有一个曲面。由此指出: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让学生看着圆锥形物体,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然后在图上标出高。

    引导学生根据高的定义,弄清楚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同桌的两名同学相互指出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顶点,注意提醒学生圆锥的高是不能摸到的。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

    教师: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块平板来测量。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乎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1)圆锥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地放置;(2)读数时一定要读平板下沿与直尺交会处的数值。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教师展示圆锥模型,指名学生说出侧面部分。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圆柱,哪位同学能说一说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后,教师设问: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留给学生短暂的思考讨论时间后,教师指出: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把圆锥模型的侧面展开,使学生看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展开后还可以再把它合拢,恢复原状,使学生加深对圆锥侧面的认识。

    1做“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做练习九的第1题。

    让学生自由地想,只要是接近于圆锥的都可以视为是圆锥。

    3、做练习九的第2题。

    圆锥的认识课件【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九义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二小节第一部分《圆锥的认识》,圆锥是小学阶段认识的九个立体图形之一。我们要想认识圆锥,进一步学习有关它的知识,首先要了解它的特征。因此教材把它安排这一部分内容的第一节,为下面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铺垫作用。由于圆柱与圆锥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可以把圆柱的高和底不改变的情况下,削成最大圆锥体,通过这一点可以利用正迁移的规律由圆柱的体积推出圆锥的体积,把圆锥的认识安排圆柱的认识之后,为学习圆锥的体积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特点,以及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⑴认知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

    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用生活中的圆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依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测量圆锥的高。

    二、教材处理

    由于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接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所以在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实践,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亲自体验感知圆锥的特征与测量高的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根据具体情况想出多种测量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我对教材的分析、挖掘,本节课主要用实践探究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根据学具触摸探究圆锥的特征。然后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测量高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总结新知。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交流体会新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教学手段

    本节教学时教师准备圆锥形物体一个,圆锥模型一个,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锥型实物,一块平板,一把直尺。教学手段化静为动,形象地展现了高的平移,圆锥侧面展开等难以讲述的内容,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程序

    1、新课导入

    由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说出圆柱体的特征是什么?以及什么是圆柱,高,圆柱有多少条高?学生回答后,教师直接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今天我们新认识一种形体——圆锥来进入新授。便于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2、探索新知

    首先认识圆锥的特征。

    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锥,看一看,摸一摸,感受一下它和我们所学圆柱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先自己操作、观察,再把自己看到的摸到的在小组交流,然后向全班汇报。圆锥有一个顶点,一个侧面是曲面,一个底面是圆形。说明: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并利用学具,同桌互指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用字母o,r,h分别标出底面圆心,半径和高,需要强调的是:引导学生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是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

    其次动手实践测量圆锥的高。

    教师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如何测量圆锥的高,并用学具合作测量圆锥的高。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圆锥的高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合作实践寻找测量高的方法(如将圆锥物体从中间劈开等方法),让学生比较方法的实用性,还是书中平移的方法好。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多选择实用,便捷的方法。圆锥有几条高,为什么?

    最后认识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首先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样的图形?然后动手实践操作。让学生小组合作用纸把手中的圆锥包起来,注意从顶点到底面的纸成了圆锥的侧面。把这个侧面展开看一看是什么形?(学生回答后是扇形)。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过程,加深对圆锥侧面的认识。

    3、反馈练习。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发展,我设计出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练习。

    1)、出示各种立体图形让学生找出圆锥。

    2)、说一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的。

    3)、用硬纸做一个圣诞老人的帽子,再量出它的底面直径与高各是多少?

    4、总结

    让学生来总结本课的知识或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圆锥的认识课件【篇7】

    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整理了圆锥体的体积的教学课件,欢迎欣赏!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解决日常生活中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唯物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利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圆锥有什么特征?

    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我们已经学过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那么圆锥的体积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圆锥体积的计算。

    1、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请大家回亿一下,我们是怎样得到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

    指名学生叙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确求圆柱的体积是通过切拼成长方体来求得的。

    教师:那么圆锥的体积该怎样求呢?能不能也通过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呢?

    先让学生讨论一下用什么方法求,然后指出: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

    教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大家看,这个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然后通过演示后,指出:“这个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看看它们之间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接着,教师边演示边叙述:现在圆锥和圆柱里都是空的。我先在圆锥里装满沙土,然后倒入圆柱。请大家注意观察,看看能够倒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

    学生:这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

    引导学生想到可以用“底面积×高”来替换“圆柱的体积”,于是可以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2、教学例1。

    一个圆锥形的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引导学生对照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代入数据,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第50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

    做完后集体订正。

    4、教学例2。

    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学生:已知近似于圆锥形的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以及每立方米小麦的重量;求这堆小麦的重量。

    学生:由于这堆小麦近似于圆锥形,所以可利用圆锥的体积公式来求。

    教师:但是题目的条件中不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应该怎么办。?

    学生:先算出麦堆的底面半径,再利用圆的面积公式算出麦堆的底面积,然后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求出麦堆的体积。

    学生:用每立方米小麦的重量乘以小麦的体积就可以求得小麦的重量。

    分析完后,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将计算步骤写在教科书第50页上。做完后集体订正,注意学生最后得数的取舍方法是否正确。教师要说明小麦每立方米的重量随着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要经过量才能确定,735千克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2)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测量小麦堆的底面直径和高?

    讨论后.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再介绍一下测量的方法:测量底面直径时。可以用两根竹竿平行地放在小麦堆两侧,测量出两根竹竿间的距离就是底面直径:也可以用绳子在底部圆的周围围上一圈量得小麦堆的周长,再算出直径。测量小麦堆的高。可用两根竹竿.将一根竹竿过小麦堆的顶部水平放置,另一根竹竿竖直与水平的竹竿成直角即可量得高。

    5、做“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要先求圆锥的底面积。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行间巡视。

    1、做练习九的第3题。

    指定3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2,做练习九的第4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2)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3)求出这堆煤的体积后,应该怎样计算这堆煤的重量?

    然后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九的第5题。

    教师指名学生先后回答下面问题:

    (1)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多少?

    (2)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

    (3)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然后,让学生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科书第51页的表格中。做完后集体订正。

    圆锥的认识课件【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p23-24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通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认识圆锥

    (1)出示生活中的圆锥图(书p23):说说上面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特点?

    (2)找生活中的圆锥形物体:生活中你见到哪些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是圆锥体或近似圆锥体的?(如果学生举例有限,可出示图片:圆锥形煤堆,圆锥形粮堆,圆锥形帐篷等)

    (3)观察圆锥形实物的特点:

    a.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名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明确: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b.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c.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d.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强调: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4)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2、测量圆锥的高

    问:圆锥的高我们看得见吗?怎样才能看见圆锥的高呢?

    我们无法看见圆锥的高,但我们可以间接测量它的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引导: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学生练习测量圆锥的高。同桌互相检查、交流。

    提问:测量圆锥的高时应注意什么?(尺子放平、零刻度的处理)

    3、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4、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测: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三角形制片绕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形状?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现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锥。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板书设计:                   圆锥的认识

    顶点(1个)

    面:底面、侧面(曲面 )

    高(1条)

    圆锥的认识课件【篇9】

    第一课时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五1-4题。

    教学目标:

    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模型

    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预习作业:

    1、预习课本第18页例1,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2、知道什么什么样的形体是圆柱和圆锥。

    练习五的1-4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效果检测

    1、你预习的两个立体图形,分别叫什么?

    127页的图形,用硬纸板做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

    3、反馈练习五的完成情况。

    二、合作探究

    1、研究圆柱

    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出示相关圆柱形实物和模型

    ⑵引导观察:仔细观察这些圆柱,你能发现什么?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⑶组织全班交流,教师适当板书:

    上下一样粗细有两个圆面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先对照圆柱的直观模型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再让学生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研究圆锥

    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

    ⑵仔细观察圆锥,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中说一说。

    ⑶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有一个顶点底面是圆形侧面是一个曲面

    ⑷认识圆锥的高

    出示圆锥的透视图,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

    ⑸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相互说说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3、讨论“练一练”。

    ⑴让学生各自从教材提供的图片中找出圆柱形的和圆锥形的。

    ⑵交流说一说挑选的理由和不挑选的理由。

    三、当堂达标检测

    1、做练习五第2题。

    ⑴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⑵在书中连线。

    2、做练习五第3题。

    ⑴出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引导学生猜想:如果将旗杆快速旋转,想想一下: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

    ⑵让学生旋转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确。

    ⑶如果让你自己设计一个小旗,你想将小旗设计成什么样子的?想象一下,如果也这样旋转一周,会转成什么形状?自己做一做。

    3、做练习五第4题。

    教学反思:(略)

    圆锥的认识课件【篇10】

    教学流程

    1、复习提问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有关知识,谁能告诉老师圆柱有什么特征?(指名答)

    2、导入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物体,观察一下,触摸感觉一下,它与圆柱有什么不一样?

    生观察感知后,说出自己的结果,师肯定:这个物体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

    3、讲授新课

    (1)、教学圆锥的认识

    课件展示,如果我们沿着些圆锥的轮廓画线,可得到圆锥的几何图形。

    教师根据几何图形指出:圆锥的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再触摸,得出圆锥的周围是一个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再观察物体,教师指出:从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

    你能从物体上找到圆锥的高吗?(教师指出母线不是高)

    你能从图形上找到圆锥的高吗?(学生回答)

    你能确定圆锥高的条数吗?(学生回答并根据定义总结:只有一条)

    (2)、小结

    第一步,学生拿出学具,同桌互指圆锥的底面、侧面、顶点、高。(师生总结:高是不能摸到的)

    第二步,请学生归纳一下圆锥有什么特征。(指名试答)

    师板书: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设问: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又是什么图形呢?

    生思考讨论后,指名回答

    师:我们通过实验来看看。

    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模型,展开后观察,使学生认识: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其展开图合拢,恢复原状,以加深对圆锥侧面的认识。

    (4)、教学测量圆锥的高。

    提问:圆锥的高能直接测量吗?为什么?

    (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

    你能根据测量圆柱高的启示,来测量圆锥的高吗?(小组尝试)

    请同学展示,测量圆锥的高的过程。

    师生总结:

    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读出数值。

    根据学生的测量情况,师生总结:

    测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圆锥的底面和平板都要水平放置;

    阅读时一定要读平板下沿与直尺交会处的数值。

    (5)转动直角三角形形成圆锥:

    根据你制作的模型,与教师演示的一样快速转动,转动起来是一个圆锥。

    转动含30度的三角板,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课堂练习

    利用课件,展示习题,指名口答。

    5、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圆锥,想一想:圆锥有什么特征?侧面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 你能向同学介绍一下你手中的圆锥吗?

    圆锥的认识课件【篇11】

    活动目标:

    1、了解圆锥体的特征,正确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初步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特征并能准确说出几何形体的名称。

    活动重点:

    认识圆锥体并了解其特点。

    活动难点:

    能准确的区分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

    活动准备:

    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各一个、几何形体课件、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一个神奇的袋子,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呢?小朋友都很想知道吧。请一个小朋友来摸一摸,猜猜袋子里到底是什么。(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并说说摸到的是什么样的东西。)介绍球体(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溜溜的,而且它的哪一面都能滚动,这样的几何形体叫球体)、圆柱体(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正方体(几何体6个面,都是正方形,这几个正方形一样大)、长方体(由6个面组成两两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形状一样,这样的几何体叫长方体)。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新的几何形体朋友圆锥体。

    二、认识圆锥体,感知圆锥体的特征

    1、老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摸一摸圆锥体,看看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地方与我们之前看到的几何形体不一样的地方。教.案来自:教案网重点讲解圆锥体的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圆锥体(播放圆锥体课件,让小朋友们说出圆锥体的名称)。

    2、请小朋友比较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不同,上面一圆,下面一圆,两个圆一样大,中间一样粗,只有放倒才能滚动的形体叫圆柱体,圆锥体是底面是圆形,上面是尖形,不一样粗。

    3、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很像如:冰淇淋、圣诞帽、路锥等等。请小朋友回答之后播放课件为小朋友介绍生活中的圆锥体。

    三、感知球体、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的不同

    老师进行三段式教学提问如:请你把圆柱体举起来,哪一个几何形体不见了,它叫什么名字,请你抱一抱圆锥体等等,请个别小朋友回答问题。

    小朋友们都很棒,为了奖励小朋友们下面我们进行游戏几何形体蹲与萝卜蹲游戏的规则相同,请小朋友记住自己的几何形体的名字,开始游戏。

    四、发展幼儿观察力,完成记录表

    每位小朋友一张记录表,请小朋友观察课件并准确的做好记录。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圆锥体,请小朋友回家后找一找有哪些物品和圆锥体一样的。

    活动反思:

    圆锥是小学阶段新接触的一个几何形体,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基础上学生所要学习的比较难理解的一个物体。首先让学生想象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圆柱与圆锥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分组让学生利用倒沙子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底面相等且高相等的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削、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方法,找到圆柱与圆锥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推导出公式,再尝试计算有关圆锥形物体的体积接着利用课件演示一个圆柱被削成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过程,使学生明白被削去的部分是圆柱的三分之二。通过这两种形式,学生对圆柱转化成圆锥的认识就很清楚了。

    【圆锥的认识课件集合】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