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杠杆课件合集七篇
  • 杠杆课件

    发表时间:2023-12-03

    杠杆课件合集七篇。

    每个教师所需的必备课件是教案课件,但也要明确教案课件并非随便写写即可。教案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反映,或许大家正在为编写教案课件而烦恼。以下是教师范文大全为您呈现的“杠杆课件”相关内容,希望这些信息能够给您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杠杆课件(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第三章第三节内容,由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和杠杆的分类三部分组成。教材安排2课时,因为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我打算用3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和体验杠杆,第二课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三课时杠杆的分类和应用。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本节课是第一节课认识杠杆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学习第三课时的必备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力学知识的延续和应用,也是学习滑轮、滑轮组及功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的必要准备,是力学的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杠杆的五要素,对杠杆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教师引领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对杠杆的平衡的条件的理解有个前概念,是二力平衡的条件的迁移,认为只要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可以,所以突破这个错误的前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杠杆的平衡,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归纳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学习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和突破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很明确:探究杠杆的的平衡条件,细化下去我觉得有以下四个难点:

    1、理解杠杆的的平衡,我准备先通过演示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的转动情况,然后展示杠杆停止时的状态,提问:为什么不动了,让学生思考到平衡,再追问那杠杆怎样算平衡呢,提示类比二力平衡。从而得出杠杆的平衡是指在动力、阻力作用下的静止状态,另外补充缓慢或匀速转动也就看成杠杆处于平平衡了。

    2、对杠杆的平衡条件的猜想,猜想之前先让学生体验杠杆平衡,不同位置,力的大小不同,杠杆在各种情况下仍能平衡。实在猜想不出,可以让学生翻阅书本,从资料中获得猜想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3、实验设计时对为什么要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理解。我首先让杠杆在倾斜的情况下静止,让学生思考杠杆是否平衡,这样既是对杠杆平衡的概念的巩固,又引出力臂测量的困难。让学生找出并测出动力和阻力,动力和阻力臂。让两个学生上台测量,感受测量的困难和不准,然后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再让学生测量力臂。对比之下让学生选择哪种情况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比较方便。

    4、对为什么要多次实验的目的的理解,我的处理是让学生按照我的要求做第一组实验左边4个砝码2格处,右边2个砝码找出应该在哪个位置平衡,然后分析第一组数据,杠杆平衡后四个数据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猜想会得出乘积相等,教师提出他们的和是否相等,然后让他们分别计算其他组是否也成立,从而理解如果只有一组数据,会有偶然性,不能得出规律。

    四、学情分析

    1.知识准备

    学生通过有关力的知识的学习,对力的知识、平衡概念等有比较熟悉;学生已学会了天平的调节,这些都为学习本节做好了铺垫。另外能运用常用的实验测量工具。

    2.学生现状

    九年级学生对科学观察、实验探究、抽象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

    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是感性的,但这些认识可能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去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平衡的特征及平衡条件。探究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学生主动探究,阐述观点、明辨是非,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五、教法与学法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保护好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要认真引导学生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通过尝试,参与并指导实验, 但学生可能会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应该合理引导、指导,对于没有设计完成实验的,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最后归纳结论:F1×L1=F2×L2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通过两题杠杆的作图题,复习杠杆五要素 。通过习题复习杠杆五要素,可以避免知识的枯燥呈现。通过作图可以强调力臂的概念,这样可以为之后的实验的顺利测量提供保障 。

    2.概念的提出

    先通过演示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的转动情况,然后展示杠杆停止时的状态,提问:为什么不动了,让学生思考到平衡,再追问那杠杆怎样算平衡呢,提示类比二力平衡。

    小结:杠杆的平衡是指在动力、阻力作用下的静止状态,另外补充缓慢或匀速转动也就看成杠杆处于平平衡了。杠杆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若干次平衡的组合,因此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肯定会对杠杆的有效、合理的使用带来帮助,

    3.杠杆平衡的体验

    根据课本中的活动体验如何使杠杆平衡,感受用力的大小和力臂的大小。通过活动学生既感受了杠杆的平衡,又可以通过活动提出:杠杆的平衡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呢?通过不同的位置所用力的大小不同,体会杠杆的平衡跟力和力臂都有关系。那到底力和力臂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才能使杠杆平衡呢?从而引出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活动。

    4.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做出猜想:因为有体验杠杆的平衡活动的铺垫,学生很容易猜想跟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动力和阻力臂的大小有关,可以进一步提醒学生具体满足什么关系呢?是动力等于阻力,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吗?有了刚才的体验活动一部分学生应该可以否定这个答案。让学生放开猜想,学生肯定会去看书,即使没有也可以让学生看书,最后得出准确的猜想。

    (3)设计实验:有了体验杠杆平衡的活动,学生肯定会想到用这些器材,为了让学生体会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意图,我首先让杠杆在倾斜的情况下静止,让学生思考杠杆是否平衡,这样既是对杠杆平衡的概念的巩固,又引出力臂测量的困难。让学生找出并测出动力和阻力,动力和阻力臂。让两个学生上台测量,感受测量的困难和不准,然后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再让学生测量力臂。对比之下让学生选择哪种情况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比较方便。(提醒学生最后可以直接在杠杆上读出力臂)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和数据记录表格,然后通过摄像头展示设计较好的小组的讨论结果。(最后教师布置第一组数据的要求:左边4个砝码2格处,右边2个砝码找出应该在哪个位置平衡,主要为下面数据处理解决多次实验的目的的理解)

    (4)实验探究:这个环节并不难,学生应该能比较顺利的完成。(强调每次实验前应调平)

    (5)数据处理:先讨论第一组数据,杠杆平衡后四个数据有什么关系?学生根据猜想会得出乘积相等,教师提出他们的和是否相等,然后让他们分别计算其他组是否也成立,从而理解如果只有一组数据,会有偶然性,不能得出规律。

    (6)得出结论:

    (7)应用巩固:

    先规定左边是4个砝码,6格处,右边有几种方案能使杠杆平衡

    杠杆课件(篇2)

    科目

    物 理

    班级

    教师

    课题

    杠杆

    课型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认识杠杆以及杠杆的几个概念。

    2、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3、通过探究活动,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过程

    方法

    1、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

    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示意图、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

    力臂的确定及画法、杠杆的平衡条件应用。

    教 学 手 段

    杠杆、钩码、钳子、筷子、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方 法

    小组合作探究、

    启发式教学

    教学流程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生 活 动

    设计 意 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用捏粉笔头比赛引入新课。

    师:给出比赛要求

    生:动手

    思考

    用有趣的比赛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进行新课

    实验探究

    一、出示学习目标。

    师:出示幻灯片

    生:识记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方向性。

    二、认识杠杆及其五要素:

    1、出示图片,认识杠杆的概念。

    2、生活中有哪些杠杆。

    3、认识杠杆的五要素。

    师:引导

    生:观看

    总结

    师:举例

    师:讲解

    生:理解

    识记

    教会学生分析理解概念的方法。 认识杠杆。

    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中识别出杠杆。

    杠杆课件(篇3)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说课稿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1.在杠杆的定义,相关名词上做主要介绍,特别是力臂的画法上着重落实。

    2.学生学会自主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通过多次、反复的实验记录来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

    3.要求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知识,并在生活实践中熟练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的五个要素。能确定杠杆的动力臂和阻

    力臂。能通过实验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学会提出猜想、并从实验数据中归纳结论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兴趣.

    (2)结合我国古代对杠杆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探索杠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兴趣以及关注历史、关注科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1.力臂概念的建立及画力臂。

    2。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教学重点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解析生活中的现象。

    五、对教材进行分析

    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是学习后面的滑轮,滑轮组的重要基础。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理念,本节课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工具开始引入。利用生活中杠杆的应用实例,引入杠杆平衡条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最后结合杠杆平衡条件探讨杠杆的科学使用问题。

    六、学情分析

    杠杆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学生会切实感受到使用它的好处,学习兴趣浓厚.但对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学生还不十分清楚,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当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了解杠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降低学习难度。

    七.教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力的知识,特别是已经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初步形成了力的形象思维。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八.教学过程的处理

    1.引入新课

    通过古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壮观,让学生联想到它的建设过程,运用了哪些工具。再通过学生熟悉的玩跷跷板的情景,比赛拔钉子等,让学生初步认识杠杆这种简单机械,并知道使用机械的好处。

    用课件展示一些日常工具,用这些工具所能进行的简单操作,说明它们的使用方法。从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认识杠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基本理念,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课件中撬石头的撬棒,抽水机的手柄,拔钉子的钉锤等,总结它们工作过程中的共同特征,得出杠杆的概念。

    (1)接着再以撬棒撬石头为例,介绍杠杆的五个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提出问题:如何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学生根据数学知识,点到线的距离,通过数理结合,作出力臂。

    以跷跷板为例,要求学生画出跷跷板两端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并巡视学生完成的情况,有比较典型的画法可以投影给学生看。

    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通过让学生画跷跷板动力臂和阻力臂,引出如果跷跷板要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时候,什么方法最有效?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如:重的人离翘翘板近,轻的人离翘翘板远。作用在翘翘板上的力大,力臂就短,力小,力臂就长。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如果跷跷板要平衡,是否与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有关?杠杆要平衡,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满足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猜想,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觉感受,引发学生猜想.

    (2)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引导学生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并验证自己的猜想。

    (3)在学生实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后可得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可以从杠杆上的刻度读出力臂的长度。

    分别在杠杆两端悬挂钩码,多次测量,取得实验数据。并让学生保留最后一次实验钩码悬挂在杠杆上平衡的实验情况。让学生观察,最后一次平衡时悬挂的钩码各不相同。但都能使杠杆平衡,增加实验的可信度。

    (4)根据实验数据,验证猜想。在此过程中,可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归纳分析能力。

    各小组的实验结论是一样的,培养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评估能力。

    4.杠杆的应用

    请同学们思考:能否用一把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头大象的重呢?

    九.布置作业

    1.P169 第1、2、3 题。

    2.利用筷子、塑料盖、细线和小重物制作一架小杆秤。通过制作小杆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升华学习兴趣.

    杠杆课件(篇4)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课标精神。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能在杠杆尺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做出自己的分析。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喜欢进行持续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3、科学知识:认识杠杆这种简单的机械,知道杠杆上有三个点:重点、支点和力点,能够收集生活中应用杠杆的事例,说说杠杆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掌握杠杆上的三个点,找到杠杆的支点。能通过实验初步认识到杠杆是省力的还是不省力与它的三个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教学难点:能初步根据三个点之间的距离区分出省力还是不省力的。

    三、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科学的本质是探究,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动手进行探究验证实验,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四、教学过程

    本着以科学课标的精神指导科学教学的原则,遵循课标中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运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建议,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内容做了适当处理,将本课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走近科学。

    从生活中引入杠杆,把它与今天的课堂对接起来,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通过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如怎么打开铁盒,怎么移动石头,怎么去拔钉在木板上的钉子等等,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杠杆。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教学时,我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让探究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在学生探究中,教师有扶有放,在教学活动上讲解与指导相结合、、在学生分组实验之前,老师先和一名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看清实验步骤,明白实验的注意点。在师生合作完成示范实验之后,引领学生小组合作经历这么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多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初步结论、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孩子身心充分解放的过程,一个每个孩子都充分参与活动的过程,一个师生共同探索、相互合作的过程,一个孩子思维异常活跃后的顿悟的过程,一个学生经历多次的验证后的科学实证思想的洗礼的过程。孩子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如何针对问题寻找实验,感受结论与定论的发展关系,理解验证在科学实验中的重要性,理解科学是可以反复验证的。科学需要实证,引导学生作实证研究,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科学方法的训练,更是对儿童在做科学的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科学实证思想的渗透和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着真金不怕火烧,真理不怕验证。这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来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在本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现实中很多孩子不习惯于实验后的验证活动,或者验证活动十分马虎。因此,让孩子理解验证活动的重要性是本课一大特色,强烈渗透着科学实证思想。

    第三部分,回归生活。

    由填充表格到实验验证,巧妙地让学生经历了杆秤产生的过程,帮助他们加深了科学概念的理解,使知识更具结构化。

    杠杆课件(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二、方法与过程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想象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设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

    2、力臂的确定、

    【教学重点】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创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是阿基米德,已经两千多岁。在两千多年前,我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两千多年来,我没有将地球撬动,这是事实,这并不是我的错,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可是,许多爱嚼舌头的人硬说我是在吹大话,在说谎。我这个两千多岁的人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委屈。今天,我请大家帮我伸冤,你们愿意吗?不管结果如何,我──阿基米德先在这谢谢大家了!

    大家有信心吗?

    要想帮我伸冤,实际很容易,只需弄清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

    二、新授

    (板书)第一节 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

    1、认识杠杆

    让学生展示自带的杠杆(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并说出其应用及特征。

    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

    (板书)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出示图片:猿人移动石块

    置疑: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木棍捅石块捅不动,谁能想法帮帮它?

    置疑:古猿用的木棍是杠杆吗?

    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是不是杠杆?

    置疑:为什么人们利用杠杆橇石块时总是把支点放在离石块很近的地方?而不放到离石块远一些的地方?

    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介绍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强调力臂的画法:

    ·找支点;

    ·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

    ·过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的长度即是力臂。

    概括为: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

    用橡皮、笔、书、直尺设计一个杠杆探究支点在不同位置时动力的大小情况。

    结论: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越省力;动力臂越短、阻力臂越长,越费力。

    所以人们为了用较小的力撬大石块时,就要把支点放到离石块较近的地方,增大动力臂、减小动力。

    (1)提出问题大家能否猜想一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呢?

    3、杠杆的平衡条件

    (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充分猜想,同时用橡皮、小刀、直尺、硬币等物示意给学生看,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学生可能给许多种猜想如:

    ①F1+L1=F2+L2②F1/L1=F2/L2③F1-L1=F2-L2④F1×L1=F2×L2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以上猜想,甄别那是明显错误的猜想,如①F1+L1=F2+L2③F1-L1=F2-L2,力和力臂单位不一样是不能加减的。

    将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探究②F1/L1=F2/L2④F1×L1=F2×L2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装置中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最好能随时知道。实验探究前,应让学生充分讨论他们的探究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铁架台、钩码

    实验步骤:

    ①如图,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 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沉右旋 右沉左旋

    ②在杠杆两边挂适当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计算两力的大小,并读出两力臂的值,将力和力臂的数值填入表中;(重复3次)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判断:在分析判断过程中有可能出现F1+L1=F2+L2的结论,要求学生认真分析数据,找到出错的原因,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5)讨论、交流、合作

    你的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你的结论是什么?

    (6)得出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F2×L2)

    (板书)

    4、杠杆的分类

    告诉学生分类首先要制定分类原则,然后按原则分类。

    无论学生怎样分类,只要符合分类原则,都应充分肯定。

    5、作业设计:

    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左边下倾,这时可以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边旋一些,使杠杆水平平衡。

    (2)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的点是等间距的,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水平平衡?请设计出两种方案。

    杠杆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平衡。

    3、知道杠杆的分类,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

    4、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教学重点

    1、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杠杆的分类

    教学难点

    1、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2、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的种类,理解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后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学习内容。

    二、什么是杠杆?

    出示一些实物,象瓶起子,剪刀等并演示如何使用。

    请学生归纳其相同点。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要点:(1)硬棒

    (2)绕着固定点转动

    三、几个名词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3、支点:绕着转动的那个点O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PS: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小实验:请一个大同学和一个小同学做推门比赛。(大同学推靠近门轴方向,小同学推远离门轴方向)

    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平衡时应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等因素有关。为下面探究中的猜想做铺垫。

    3、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从刚才的实验出发,引导学生猜想。

    (3)设计实验,制订计划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5)分析与归纳:

    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F1l1=F2l2或EQ/F(F1,F2)=EQ/F(l2,l1)

    即:力与力臂成反比

    (6)评估:

    a、为什么在实验前,要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b、如果不用钩码而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杠杆的种类

    从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当杠杆平衡时,力与力臂成反比,所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当l1>l2,F1<F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省力。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省力杠杆,如:撬棒,瓶盖起子,园艺剪刀等。

    2、当l1<l2,F1>F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如:钓鱼杆,缝纫机踏板,理发剪刀等。

    3、当l1=l2,F1=F2,说明使用这种杠杆时即不省力也不费力。我们把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如:天平等。

    分类是物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方法,学生可以列举以前所学过的分类方法,如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等。在学习了杠杆的分类后,请学生尽量列举每种杠杆的实物。

    六、杠杆的应用

    分析生活中的实物,大家共同讨论这属于什么杠杆,它们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缺点?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然后归纳:

    1、省力杠杆,可以省力,但比较费距离。

    2、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资源库本环节应当以开放性教学为主,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杠杆,大家共同讨论其结构,用途,以及是不是可以进行改进?

    七、练习

    1、如图,是用一根木棒在撬石头,这根木棒的特点有:①木棒不易;②能在力F的作用下围绕着旋转。我们就可以把这根木棒叫。

    资源库2、在上题中,我们从O点作一条MN的垂线,这条垂线的长度就是力F的。

    MN这条直线就是力F的。

    3、下列物体中不能看成杠杆的是()

    A、筷子B、火钳C、剪刀D、橡皮筋

    4、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如果分别用不同方向的三个力作用于杠杆的

    A点,都能使图所示的杠杆平衡,那么最小的力是。

    资源库5、生活中的杠杆可以分成三类,一是省力杠杆,例如;二是,例如;三是等臂杠杆,例如。(把“钓鱼杆,跷跷板,瓶起子”填在“如”字后的横线上)

    6、如图,图中轻质木棒AB可以看成一个杠杆,C点吊一重物,B点用绳子拉着,杠杆的支点是点。请在图中标出动力F1,阻力F2,并画出它们的力臂L1、L2。如果木棒静止,,则等式:F1L1=成立。

    7、用一根细棉线把一段直铁丝吊起来,让铁丝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棉线右边的铁丝对折一下,铁丝还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吗?实际做做,然后回答:

    ①你看到的现象是:;

    ②猜想可能的原因是:;

    ③猜想的依据是:。

    8、用剪纸的剪刀剪一叠较厚的纸,是用剪刀的尖端容易剪断还是用剪刀的中部容易剪断,试试看,并和同学交流一下,讨论是什么原因?利用的物理知识是什么?

    9、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你一定注意了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吧!这样做对你填写书中表格中的哪几项数据有利,为什么?

    10、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我们使用的杠杆两端有两个螺母,它们的作用是。如果不要这两个螺母,请你设计一种装置,使它具有与螺母相同的作用,画出设计草图,加上必要的文字叙述。

    1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活动中,小红发现用2个钩码可以平衡3个钩码。如图,小红想,杠杆平衡,肯定不能光看动力和阻力,可能还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有关。于是她反复做了几次实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动力X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X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老师看后,指出她的不足之处,可小红据理力争,“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有问题呢?”老师为了让小红相信,拿来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测力计的挂钩挂在A点上,则…….小红明白了。

    ①你能说说教老师是怎么做的吗?

    ②小红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己得出的“平衡条件”等式两边各改了一字,就变成了正确的结论,想一想她是怎么改的?

    12、能否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一名同学的重?

    资源库需要的辅助器材:

    应用的物理知识:

    启发你这样创意的来源:

    杠杆课件(篇7)

    《杠杆》说课稿

    一、教情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杠杆的概念、五要素,力臂的画法,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的应用及分类 2.教材的地位: (1)“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中考理化实验考查的其中之一,要求学生掌握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杠杆平衡的条件的操作能力。

    (2)杠杆的知识是前面所学力学知识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学习滑轮、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教学的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突出教学重点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完成好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难点是画杠杆的力臂。

    所以本节课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辨认出杠杆,准确找出杠杆五要素。

    (2)、通过实验,归纳出杠杆平衡条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简单计算。

    (3)、能对杠杆进行分类。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小组探究学习让学生认识科学探究必须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力臂的画法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画法,学生用实验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四)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 1. 学情分析

    (1)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以及这些力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杠杆是力学的进一步拓展和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2)初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不喜欢老师的单独说教,更喜欢自己动手实

    验,在实验操作和分析中,更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法、学法:

    (1)教法:

    讲授法:介绍杠杆的五要素及画力臂的方法

    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2)学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观察法,小组学习法

    (五)课型方式:要素组合

    (六)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杠杆,钩码,支架,钳子、剪子、镊子,刻度尺,线

    二、教学流程:

    【杠杆课件合集七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