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海水课件(范文四篇)
  • 海水课件

    发表时间:2023-11-29

    海水课件(范文四篇)。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进行无声的思考与交流。高质量的范文能供更多人参考,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水课件(范文四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海水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 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及其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2. 了解洋流的类型及其成因,大洋表层环流的分布规律以及洋流的 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表层洋流的分布的 教学建议

    在 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以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为例,对比两大洋洋流的分布,找出分布的规律。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读《世界洋流模式》,归纳出世界大洋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环流分布规律。

    关于海水运动形式的 教学建议

    在课堂 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对海洋的了解说明海水运动形式。然后, 教师归纳出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在讲解波浪和潮汐运动时,可从能量来源、形成过程、产生的影响和驱利避害的措施几方面进行讲述。

    关于洋流的形成的 教学建议

    教材的这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洋流按形成原因分类,既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在课堂 教学中, 教师可首先介绍风海流的形成,这是一个重点内容,然后介绍密度流和补偿流。在 教学中,要讲清三类洋流的概念、成因,补偿流的分类等。在洋流形成原因的分析中,要联系行星风系、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等诸多影响因素。

    关于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的 教学建议

    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沿岸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海洋航运、海水净化等方面。关于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的影响,可以澳大利亚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进行对比,说明寒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关于洋流对海洋生物及渔业资源的影响,可从寒暖流的交汇和补偿流的上升说明;关于洋流对海洋航运的影响,可以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为例,说明在冬夏不同季节,洋流的流向的变化对海洋航运的影响。最后,联系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和加速自净,说明洋流的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1. 提问:在同学们中可能有不少人去过海滨,你知道海水运动有哪些形式吗?

    2. 归纳:海水运动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种。

    〖海水运动形式的 教学〗

    1. 读:课本《波浪》景观

    2. 讲解:海水的波浪运动,就能量来源和产生原因来说,有其能量来自风能形成的风浪,有其能量来自地震和火山爆发释放出的地球内能或热带风暴引发的海啸,也有其能量来自天体引力使海水涨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是风浪。在风力作用下,海面波状起伏,随着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越大,破坏力也越大,对沿海建筑、航运、渔业、海洋石油生产等有不利的影响。遇有巨大的风浪袭击时,应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渔、抛锚等措施。

    3. 读:课本《大潮和小潮》、《钱塘潮与杭州湾地形》示意

    4. 演示:录像《钱塘潮》

    5. 讲解:潮汐的概念,大潮和小潮的形成与月相变化的关系,著名的钱塘潮的形成与杭州湾地形的关系,以及潮汐对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设的影响。

    6. 读:课本《墨西哥湾暖流》示意

    7. 讲解:以墨西哥湾暖流为例,说明洋流的概念;从墨西哥湾暖流的规模上引出洋流的形成。

    8.板书:海水运动形式:

    1、波浪:风浪、海啸、风暴潮、潮汐波等

    2、潮汐:大潮(朔望月)小潮(上下弦月)

    3、洋流:海水常年大规模定向流动

    〖洋流的形成的 教学〗

    1. 复习: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2. 讲解:风海流是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规模很大的洋流,如在信风带形成了赤道洋流,在西风带形成西风漂流等。在风海流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了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 读:课本《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向》示意

    4. 讲解:密度流是各个海域的海水因温度、盐度的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在相同水深处出现液体压强差异,引起海水的定向运动。例如,地中海的盐度高于大西洋,在水深500米处,地中海的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向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层海水则流向地中海,补偿地中海海水的缺失。

    5. 板:《南美大陆西岸的秘鲁寒流及秘鲁渔场的形成》示意

    6. 讲解:补偿流的形成、分类,秘鲁渔场的形成。

    7.板书:洋流的形成:

    ⑴风海流:主要受盛行风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形成。

    ⑵密度流:海水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形成。

    〖表层洋流的分布的 教学〗

    1. 读: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2. 提问:对比太平洋和大西洋中、低纬度的洋流分布,从洋流的流向和性质等方面找出共同点。

    3. 读:《世界洋流模式》

    4. 讲解:世界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5. 读:课本《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6. 提问: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流向;形成该海域洋流流向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7. 讲解: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形成。

    〖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的 教学〗

    1. 读: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2. 提问: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的气候类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 讲解: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为湿润的气候类型,西岸为干旱的气候类型。这是因为澳大利亚大陆东部沿海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过。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则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寒暖流对澳大利亚大陆东、西岸气候的形成以及气候的差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 读:课本P51《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5. 提问:找出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并说出寒暖流的名称。

    6. 讲解: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另外,洋流还对航海和海洋污染物的扩散产生影响。

    7.板书:洋流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渔业:寒暖流交汇区形成大渔场

    航运:顺风顺水快,逆风逆水慢

    污染:范围扩大,净化加快

    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观测海水运动

    1.观测风浪运动:

    在沿海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测海洋风浪运动。可利用风速仪测出观测时的风速,也可收听当地气象台站的气象预报,将风力大小的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同时,将目测的浪高数据以及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分析风力和浪高数据,找出海洋风浪运动的规律,为沿海的捕渔业和航海业提供服务。

    2.观察潮汐现象:

    在沿海地区的学校,可组织学生观测海洋的潮汐现象。观测内容为每天海水的涨落时间、次数、潮差,结合月相变化观察大潮和小潮的出现。

    >

    海水课件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

    2、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掌握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二)能力目标

    1、读图3.1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释潮汐中的大小潮现象,世界著名渔场的成因。

    3、能结合实际运用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德育目标

    1、通过对风、风海流、补偿流的因果关系的学习以及洋流对气候、生物分布的影响,培养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兴趣和体会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2、认识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污染的重要意义。人类的发展应和海洋自身的发展相协调,正确对待海洋中发生的地理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重点

    风海流的形成,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对渔场的形成、沿岸的气候、航海等)的影响。

    2、难点

    洋流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3、疑点

    为什么西风漂流在北半球是暖流,在南半球是寒流?

    为什么秘鲁寒流属于上升流形式而非水平流形式的补偿流?

    补充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

    自学“海水的运动形式”,对比波浪和潮汐得出:洋流是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这是非周期性的(不同于潮汐),定向的流动(不同于波浪)。

    自学“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找出关键词:气候、渔场、污染、航海。

    2、观察实验

    在实物投影仪上,用透明的玻璃器皿做水槽,用气筒吹水槽的水,水动;加泡沫颗粒,来回吹,水没按一定方向动;用气筒在一个方向吹,水在沿一定方向流动,这类似于风海流;水槽内未吹气的地方,水也在流,这类似于补偿流。

    3、画图

    读图3.11“世界洋流模式图”,结合图2.16“全球大气环流示意”联系大气环流模式,根据信风带和西风带的风向,推出赤道海区和中纬海区纬向的风海流流向,结合陆地轮廓,考虑地转偏向力影响描绘洋流模式简化图,并用红、蓝色笔分别标识暖流和寒流。

    4、读图讨论

    读图3.8“钱塘潮(浙江海宁)与杭州湾地形”,认识地形、气候与潮灾的联系,了解杭州湾沿岸防止潮灾的有效措施。试从地形和气候背景方面解释,为什么孟加拉湾沿岸是世界上遭受风暴海啸(风暴潮)袭击最为严重的地区?我国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和大海湾也是潮灾的主要发生区域,在防灾、减灾方面我们需要做些什么?读图3.12“世界表层洋流分布”,按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逐个作出归纳,得出洋流分布规律。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道海水运动的三种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及其主要区别。

    2、知道洋流概念和三种洋流成因类型: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3、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和寒暖流的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读图3.1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提高表达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5、学生在认识洋流的形成是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过程中,提高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生在绘制全球大气环流、洋流模式图的过程中,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生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的过程中,养成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8、学生通过对风、风海流、补偿流的因果关系的学习以及洋流对气候、生物分布的影响,培养探究地理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兴趣和体会各自然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学习了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留下这些疑问:为什么低纬附近海区水温不是越来越高?赤道附近海区盐度不是越来越低?高纬海区水温不是越来越低?副热带海区盐度不是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为什么世界海洋热量收支基本平衡?为什么海洋总盐量基本稳定?是什么推动海水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运动?今天,通过从动态角度学习海水的运动,能帮助解答以上问题。

    海水是一种流体,永远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海水运动使海洋中的物质、能量的循环有较高的速率。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洋流,其主要成因类型是风海流,洋流的基本分类为:寒流和暖流。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意义。洋流对流经海区的气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航海以及海洋环境污染等都有影响。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关于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

    教师小结:波浪对船只航行、渔业作业等有很大影响,波浪还具有极大的能量,是海岸动力作用的重要因素,它能引起海岸线的变迁和泥沙物质的运移和沉积。波浪作用强则海岸线后退、泥沙沉积少,弱则海岸线前进、泥沙沉积多。潮汐是在天体引潮力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长波,波长可达数百千米甚至数千千米。在海湾港口区,潮汐现象比较显著。这是由其地形(口大内小)的特点决定的。洋流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而且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洋流促成了不同海区间进行大规模的水量交换,并伴有热量交换、盐份交换等。

    2、关于“洋流的成因类型”

    通过观察实验,了解风海流和补偿流。(在世界洋流模式图上只有这两种类型的洋流)

    教师小结:风海流是以风为动力引起的海水大规模的运动。例如南北半球西风带海区产生的西风漂流,就是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的,南北赤道暖流是由低纬信风吹拂形成。洋流的产生,最基本的原因是两个:一是海面风的作用,二是海水密度分布不均。

    动画演示3.10“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动”,

    教师小结:由于海水盐度、温度的差异,引起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导致的海水流动,这叫做密度流。密度流从密度小的海区流向密度大的海区,或者说,密度流从盐度低的海区流向盐度高的海区。你还能列举其它的密度流吗?

    学生回答:从波罗的海流向北海,从亚丁湾流向红海。

    再读图3.10“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盐度剖面及海水流动”,教师提问:地中海底部海水怎么流?这属于什么成因类型的洋流?

    学生回答: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这是补偿流,以补偿大西洋流出的海水。

    教师小结:由于风海流和密度流的存在,大洋中必然产生一些海区减水(洋流流出的海区),而另一些海区增水(洋流流入的海区)的现象,此时,减水海区将会由另外海区的海水流入补偿,形成补偿流。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垂直的补偿既有上升的又有下降的。

    以上三类洋流成因,都是指主导因素。实际上,洋流的成因是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此外,地转偏向力以及陆地分布,也都对洋流的形成和流向发生作用。

    3、关于重点“风海流的形成,洋流的分布规律”

    首先复习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在黑板上同时对照画出大气环流和洋流模式图。

    教师提问:赤道附近海区海水受到偏东风的吹拂,怎么流动?属于什么成因类型的洋流?

    学生回答:向西流动。属于风海流。

    教师提问:赤道暖流向西遇到陆地阻挡,除一小股以补偿流的形式回头向东流外,大部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沿海岸向较高纬流去,形成补偿流。进入中纬西风带,大约在40度海区纬向怎么流?属于什么成因类型的洋流?

    学生回答:向东流动。也属于风海流。

    教师提问:西风漂流向东遇到陆地阻挡,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是否不论南北半球,都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吗?(出示世界地形图暗示学生,南半球的陆地

    在40度至60度之间大部分海区缺失。)为什么?

    学生回答:仅在北半球中高纬大陆西岸才有洋流存在。因为南半球的陆地在40度至60度之间大部分海区缺失。

    教师提问:南纬40度附近海区纬向西风漂流依次沟通了哪些大洋?从南极上空看,西风漂流呈什么方向运动?

    学生回答: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顺时针方向。

    教师提问:概括全球三圈大洋环流的特点,能说大洋西岸都是暖流,大洋东岸都是寒流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能,仅在全球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都是暖流,大洋东岸都是寒流。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恰相反。

    教师提问:暖流一定比寒流水温高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一定。中高纬海区的暖流就比中低纬海区的寒流水温低。

    教师小结:全球三圈大洋环流的分布规律是: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南半球为反时针方向,大洋西岸是暖流,大洋东岸是寒流;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时针方向,大洋东岸是暖流,大洋西岸是寒流。

    教师提问:3.1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的左下角还有一小图,表示北印度洋的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而正图则表示“冬季”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学生回答:由图2.20亚洲季风,北印度洋冬季吹东北风,海水在其吹拂之下,向前运动,形成逆时针的风海流。夏季受向北移动的东南信风的影响,同样形成顺时针的风海流。

    4、关于重点“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讲述:洋流作为自然现象存在,有它的原因,同时,洋流也在对地理环境的其它要素及人类活动产生影响。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指出洋流对地理环境有哪几个方面的影响,画出关键词。

    教师提问:撒哈拉沙漠西起大西洋海滨,东止红海之滨。沿海气候一定湿润吗?

    学生回答:不一定。

    教师提问:寒流流经为什么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暖流流经为什么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学生回答:寒流使流经地区的水温和气温都降低,使底层大气变冷,空气下冷上温,空气层结稳定,降水稀少;暖流使流经地区的水温和气温都升高,空气下热上冷,空气对流强烈,降水充沛。

    教师提问: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天然渔场?

    学生回答:因为寒暖流交汇处,海水盐度、温度、密度差异很大,海水搅动很厉害。将沉积于海底的营养盐分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滋生,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使这一海域成为天然渔场。

    教师提问:为什么秘鲁渔场与沿岸上升流有关?

    学生回答:上升流多半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盐分带到表层,滋生大量浮游生物,吸引鱼群来此觅食,形成天然渔场。

    教师提问:为什么世界四大渔场大多分布在温带地区?

    学生回答: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海水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而这些浮游生物作为鱼类的饵料。因而鱼类丰富。

    教师小结,全球的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意义。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影响最大的是气候。受洋流影响最大的气候类型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次,是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的影响。世界四大著名渔场都与洋流影响有关。此外,摸清了洋流分布规律,指导航海,可顺风顺水,省时省力。对于海上污染物,洋流既可以扩散污染物,扩大污染面,又能因此加快净化速度。

    (四)总结、扩展

    通过学习海水的运动形式,特别是学习洋流的成因和分布,有助于我们理解海洋作为地球上巨大的水分源地、大气热量的能源区,对地理环境的物质输送、能量交换起着重要作用;其次,有助于理解洋流对高、低纬度不同海区的海水循环、气候特征的形成、渔场的分布,以及对全球热量平衡、水量平衡所起的重要作用。

    学生通过学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会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运动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更好地理解保护海洋环境的深刻意义。

    五、布置作业

    读图3.12“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指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和英国北海渔场的位置,并分别说出形成渔场的寒暖流名称。

    七、板书设计

    地理教案-海水运动

    海水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比较分析归纳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解释其成因。

    2、能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识洋流的形成原因是由各种因素影响下的过程中,学会通过综合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会绘制洋流分布图,归纳总结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意识。

    2、激发学科兴趣,培养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与态度。

    教学重点:

    1、世界洋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

    2、通过考虑大陆的轮廓情况进一步分析描绘全球洋流分布,熟记主要洋流名称。

    教学难点:

    洋流模式图的推理以及实际洋流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

    讲授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引用故事]展示泰坦尼克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都知道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吧!它沉没的原因是由于在北纬40度撞上了冰山,导致船体进水而沉没。我们都知道在北纬40度的海域是不可能发育这样大的冰山的,那么这座冰山来自哪里呢?又是怎样的力使它到达这里而造成了这样一个悲剧的呢?”

    那我们来复习今天的课文,第三章的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新课学习】

    1、洋流的分布规律

    (1)洋流的概念:海洋表层海水,常年沿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2)洋流的形成原因:盛行风(主导)陆地形状轮廓地转偏向力

    什么是盛行风:一个为三圈环流的六个风带,另一个为受季风影响形成的季风环流

    受盛行风的影响联系三圈环流的风带图画出洋流的分布规律化面积。

    赤道地区受东北信风,东南信风的影响形成自东向西赤道暖流。

    中纬地区受西风漂流的影响,形成自西向东的西风漂流。

    海水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

    2、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

    3、掌握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重难点

    1、洋流的形成及分布状况

    2、洋流的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

    一个在美国西海岸游泳的人,拾到一漂流瓶,里面装着一位菲律宾小女孩的信。阅读课本57页,《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思考,并回答

    1、漂流瓶为什么会从菲律宾漂到美国的西海岸?造成它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2、漂流瓶可能是顺着哪些洋流漂过来的?

    探究一、洋流的概念

    暖流和寒流的概念建立的探究活动

    一、洋流的概念

    思考:洋流有什么特点?在学习中,你发现了哪些关键词?

    二、洋流的性质分类

    1、读图: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寻找

    A组:日本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B组:东澳大利亚暖流、秘鲁寒流

    C组:千岛寒流、阿拉斯加暖流

    归纳探究:

    ⑴、它们分别处在大洋的哪一岸?

    ⑵、从纬度的角度上看,它们分布在哪个纬度的海区?

    ⑶、从图中你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寒暖流分布规律?

    指导学生阅读概念后,寻找关键词,并在课本用标记落实。

    让学生在地图中寻找三组洋流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并归纳寒、暖流概念,引导学生对所得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去伪存真

    学情预设:学生对中低纬度的海区,副热带海区等名词比较陌生,读图时学生会出现方位上错误,所以在引导读图的问题设计要有明显的对比度,给学生留有充足的信息提取时间,对洋流分布形成总体印象

    ⑷、寒、暖流概念的总结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学情预设:由于课本的洋流分布图是一个平面的空间概念,用来归纳寒暖流的概念,只能体现大多数洋流的流动方向,归纳的概念不甚完整,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北赤道暖流的流动方向,让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暖流都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提醒学生,让学生从相对温度的角度上归纳洋流的概念。培养学生辨证的看待问题

    2、知识应用:等温线地图上判定寒、暖流

    探究二: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观察:太平洋的洋流运动方向,完成课本57页的读图思考:

    ⑴、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的洋流的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

    ⑵、在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海区的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南半球的情况是怎样的?

    ⑶、在北印度洋冬夏的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归纳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完成1、2题。此时教师板图,绘出太平洋为中心和大西洋为中心的两种世界大洲空白轮廓图。

    2、小组讨论,并归纳洋流的运动方向,请同学汇报学习成果。

    3、在世界洋流分布图中观察大西洋海区,画出大西洋中心为海区洋流分布。

    学情预设:课堂用的是在大西洋海区为中心的空白图,与学生课本上的地图有所不同,因此这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板图的效果并不理想,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图图转化能力Jk251.coM

    采用板演的方式,在演示大平洋洋流的流动方向和分布大致的位置。

    学生动态的板演大西洋海区的大

    洋环流的分布和运动,以学生实践来印证洋流的分布规律。

    探究三:洋流的成因与洋流模式图的建构

    学情预设:洋流的形成与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要理解这一重点内容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准备,所以教师分层次的提出阶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质疑问难、讨论、评价等方式的探究活动,理解洋流的形成原因

    1、提出问题:洋流为什么会运动?洋流的运动的能量来源于那里?

    2、教师板图:在黑板上画出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的空白图。

    3、学生调板:将气压带和风带补充完整。

    4、观察东北信风与北赤道暖流的流向,引导学生联想:风向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

    5、教师解释:盛行风对洋流的驱动作用,及地转偏向力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教师说明北赤道暖流的形成过程,并在洋流模式图中画出北赤道暖流。

    知识链接:风海流是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风海流开始运动后,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使表层海流流向偏离原风向45?左右,(南左北右)。洋流的流向是指洋流去的方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6、学生思考:在西风控制地区,风向和地转偏向力对洋流运动方向的影响,模仿第5小题画出西风漂流。

    7、观察洋流分布图中的赤道逆流的位置,在洋流模式图标出位置。

    8、结合《洋流的分布图》和已有的洋流分布规律,让学生画出大洋的环流模式图

    学情预设:1—3小题,由于是从旧知识引入新知识,难度不大,学生答题比较完整。5、6两小题是洋流成因的关键,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模仿来突破难点,完成洋流成因的教学任务。

    知识链接:大洋的环流模式图中洋流的流动方向,可用图来帮助学生记忆

    9、读《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和《大洋的环流模式图》,思考:

    ⑴、为什么南北球中低纬度的洋流运动方向不一样?

    ⑵、为什么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流的运动方向和中低纬的不一样?

    ⑶、为什么南半球没有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而形成了绕极环流?

    ⑷、为什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的方向和南极大陆绕极环游方向不一样?为什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

    知识链接:在南极大陆周围,围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属极地东风流,它和西风漂流共同构成围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绕流,其中还是以西风漂流为主体。

    ⑸、根据大洋的环流模式图,归纳大洋东西两岸的寒、暖流分布规律,在模式图中用红笔标明暖流的位置。

    10、教师讲解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的成因。

    11、教师说明赤道逆流的成因;利用地图册中的图片,以秘鲁寒流为例了解补偿流,以直布罗陀海峡洋流为例讲密度流。

    学情预设:让学生明确洋流运动的成因往往不是单独只受一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主要的成因是风海流。

    jk251.cOm扩展阅读

    垂线课件四篇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会将内心情感通过文字表达。阅读范文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哪些可以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垂线课件四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垂线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过直线上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和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2、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明白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教学重点:

    垂直的画法。

    教学难点: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

    教具:三角板、电脑、投影。

    学具: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让学生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1)学生独立作画,教师巡视检查。

    (2)投影学生作品,及时评讲。

    (3) 说一说:哪一条直线是哪一条直线的垂线?什么是垂足?在哪里?(学生讲时,教师在作品中指出)。

    2、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画垂线的方法。

    二、探究新课

    1、过直线上的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1)例2 过直线上a点,作直线的垂线.(教师示范后学生练习)

    画的方法和步骤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直角顶点与a点重合.

    从a点起,沿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过a点新画出的直线,就是原直线的垂线.

    指名到黑板上试画过直线上的点的直线的垂线,其余同学在本上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2)练习:过直线上的点作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1)例 过直线外一点b,作这条直线的垂线.(可以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尝试作图,展示几张作品,让一名学生示范画,老师在一边傍述作图方法)

    画的方法和步骤: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过已知b点.

    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新画出的这条直线就是过线外b点所求的垂线.

    (2)练习:过直线外的点作直线的垂线:

    3.理解垂线的性质,建立距离的概念.

    把直线外一点a与直线上任意一点连接起来,可以画多少条线段?哪一条最短?

    (1) 画出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师生同步)

    (2) 每人画4条

    (3)测量每条线段的长度

    (4)你所画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引导学生得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师指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实际上距离就是垂线线段的长度.

    4.画垂线的应用.

    我们可以应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例 画一个长2、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它们的对边相等,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画的步骤如下:

    先画一条2、5厘米长的线段;

    过两个端点在线段的同侧画两条与它垂直的线段,每条线段长2厘米;

    把这两条线段的端点连接起来.

    同学们在本上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教师行间巡视,加强指导.

    5、拓展题:让我来当工程师

    新建一座大楼,要接水,又接电,怎样接,最省料?水管

    大楼、

    水管

    5.小结.启发性提问:

    (1)过一点怎样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多少条线段?什么样的线段最短?

    (3)什么叫做距离?

    (三)巩固反馈1、课本第69页第5、6、7、8题。

    (四)作业设计

    1、课本第68页第4(1)、(3)题。

    2、理解记忆作图方法,熟记什么叫距离。

    垂线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

    2.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会正确地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求末知角的度数。

    3、会正确地指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会正确地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要求作图并回答:

    (1)画一条直线,问:直线有什么特征?

    (2)在这条直线上点一点。问:你发现一了什么?

    (3)再地直线上点一点。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4)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2.出示图例:P652

    (1)先说一说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2)再量一量这些角的度数?

    (3)说一说,锐角、钝角、直角的度数或范围?

    (4)你认为哪一类角比较特殊,为什么?

    3.填空练习:

    (1)平角=()直角

    周角=()平角=()直角

    (2)请用二只锐角拼成一只钝角?

    请用一只锐角和一只钝角拼成一只平角?

    4.看图练习:

    (1)判断这些角的度数:(图)P655

    角1=45度角2=()

    角3=()

    角4=()

    (2)找一找有几只角?P656

    有()只锐角()只钝角

    ()只直角()只平角

    (3)过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4)测量哪些直线互相平行?P668

    5.动手画一画:

    画出下列角(任选一组)

    A.75度120度

    B.170度50度

    6、P66思考题

    (二)总结

    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区分不同角的度数与范围。

    会画平行线与垂线。

    (三)作业:

    作业本

    垂线课件 篇3

    教学内容:垂直--教材第130-131页的例,做一做题目及练习二十九1-5题与6*-7*。

    教学目的:

    1.认识垂线,理解互相垂直和垂足的含义。

    2.会用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5.培养学生规范作图的习惯。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垂线和画垂线。理解互相垂直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问答:学过哪几种角?直角、平角分别是多少度?

    2.谈话: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同桌之间做一个互相出题的游戏。同桌之间,你是他的同学,他又是你的同学,你和同桌之间是互相关系。互相出题又是什么意思?

    3.游戏:

    (1)师生拿出两根木条制成的活动学具,教师在小黑板上演示(交点固定在小黑板上)。问:这两条直线相交形成了几个角?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小黑板上标1、2、3、4(如图)

    (2)出示游戏规则:两人中一人把两根木条叉开,让另一人说四个角分别是哪种角?然后,两人互换角色。

    (3)学生活动时教师注意巡视,找一下有没有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的一组学生。

    二、探究新知

    1.揭示课题

    一人或教师继续演示:两条直线的交点不动,转动其中的一条直线,使1变成直角。(如图)

    教师:这时2、3、4变成了什么角?为什么变成了直角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棗垂直(板书:垂直)

    2.认识垂线

    (1)教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板书:a、b互相垂直)

    互相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后强调:互相的意思是如果a直线垂直b直线,那么b直线也垂直a直线。提示学生互相垂直是对两条直线说的。

    (2)练习:下面图形,哪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为什么?(投影片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的关键是两条直线相交是否成直角。与两条直线放置的方向无关。你认为什么叫互相垂直?

    (3)引导学生看书什么叫互相垂直,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垂线。板书垂线;教师明确互相垂直的交点叫垂足,板书垂足。

    (4)结合上面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出示投影片2),启发学生说明哪条直线是哪条直线的垂线?指出垂足。

    (5)启发学生指出教室里哪些物体的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谁是谁的垂线?垂足呢?在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两边也是互相垂直的?

    (6)练习:练习二十九1题。

    3.画垂线

    (1)教师说明:垂线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人师傅要做家具门、窗,经常要画垂线,谁看到工人师傅用什么在工件上画垂线?引导学生表述。

    (2)我们可以用三角板画垂线。想一想:为什么用三角板能画垂线?教师讲授画垂线的有两种情况:

    另一种:过直线外的一点画这条直线垂线

    (3)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①引导学生阅读130页下半部分的图示,组织同桌之间讨论,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注意巡视。

    ②学生边说画法,教师边演示。

    第一步: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第二步:慢慢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边沿着直线移动,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教师提示:为了便于过直线上的点画垂直的直线,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之间要稍留一些空隙。

    第三步:沿三角板的另一条边画一条直线。

    ③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画,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4)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①引导学生阅读131页上半部分的图示,启发学生边看书边试着画一画,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②教师分步示范,学生分步画。每画一步,教师巡视一下,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画法。

    (5)引导学生总结画垂线的步骤。前后两种画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教师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①第一步中三角板的底边是沿着直线移动的,互相重合不能离开。

    ②第二步移到已知点,要使三角板的边与已知点稍留一点空。要考虑笔的粗细,使画出的垂线正好通过已知点。

    ③第三步画垂线时,左手要按住三角板,不能滑动。

    (6)练习二十九第2题(先让学生说怎样用三角板来画,再让他们画)。

    4.理解距离概念

    (1)出示(投影片3)

    观察:过A点向这条直线画了几条线段?哪条是这条直线的垂线?

    (2)打开书看131页中间的图:量一量每条线段的长度,哪条最短?

    教师说明: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在投影片3的图下出示这段文字)。

    (3)练习:练习二十九4题。

    5.画长方形、正方形。

    (1)教师讲授:我们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2)组织学生看书131页例题,讨论画法。

    (3)让学生依照书上的步骤来画长方形,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二十九5题的(2)小题。

    2.练习二十九3题。

    3.判断(投影片4)

    (1)黑板的长边是垂直线。()

    (2)三角板上直角相邻的两边互相垂直。()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垂直线段最短。()

    (4)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叫垂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师说明:垂直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位置关系。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九3题、5题的(1)题、6*、7*。

    垂线课件 篇4

    教学要求:

    1、认识垂线,能判断两条直线相交是不是互相垂直;会用三角版画垂线:

    2、知道垂线的性质,理解测定直线外1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投影演示:好教师把准备好的两根小棒(表示两条直线)演示,引出相交概念。

    2、观察讨论:两条直线相交可组成几个角?组成的角大小一样吗?并说出这个角的名称。

    3、提出问题。两条直线相交时,还有别的情况吗?学生学具操作。(可以自由摆)投影反馈:教师选择图2摆法,并把图画在黑板上。

    讨论:这时,角1是直角,想一想其他三个角是什么角?为什么?

    引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是两条直线相交中的比较特殊的位置关系。

    二、认识垂线

    1、揭示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的意义。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出示课题:垂线的认识。

    什么叫垂线?书上是怎样说的?

    3、进一步理解垂线的意义。

    口答:

    (1)两条直线相交,他们就互相垂直。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2)什么叫互相?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能不能说A是垂线,B也是垂线?应该怎么说?

    (3)两条直线相交的交点叫做垂足。对吗?为什么?

    4、让学生举出周围互相垂直现象的实例。

    三、画垂线

    1、学习画垂线的方法。

    (1)用角尺画垂线。工人师傅怎样在工件上划垂线的?你知道这里的道理吗?

    (2)用三角板画垂线。师示范,得出画垂线的步骤:

    先画一条直线A;找到三角板上两条直角边,并用左手持三角板,右手拿笔;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已知直线重合,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直线B。

    (3)全体学生用三角板试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练1练第一题。

    2、过已知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过已知直线上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过已知直线外的一点画垂线。

    强调三角板的直角边紧靠已知直线,然后平移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紧靠住这个已知点。

    (3)练一练第2(1).(2)题,全体学生练。

    四、垂线的性质

    1、看书第107页图

    观察并思考:图上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了垂线和斜线,其中哪里是垂直线段?哪些是斜线段?

    2、量一量垂直线段的长度。比较哪条线段为最短

    3、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线段中,以和这条直线垂直的线段为最短。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4、练1练第三题第五题:

    五、总结讨论:

    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73]

    课件范文: 《习作四》教学思考(写作示例)


    学习数年,我们读过很多范文,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是有很大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提高表达能力。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您知道关于优秀范文的书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件范文: 《习作四》教学思考(写作示例)”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巧妙导入,激发习作欲望。

    导入这一阶段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提到与本次习作有关的词语或事物时,我引导他们把想象说具体,为学生下一步的习作作好铺垫。

    2、 放飞想象,拓展想象空间。创设想象情境,让学生想象会发生什么故事。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学生完全沉浸在想象的世界当中。每个学生均有了一次口述想象的机会,为下一步习作又搭了一个台阶。

    3、张扬个性,自悟习作要求。同桌互说后,学生迫切地想要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象。当学生和我分享他们的想象时,我让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充分肯定他们个性化的语言或表达形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并引导他们尽可能说得具体些;随后请学生评价,说出最欣赏的地方,让生自悟习作要求。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多元参与,评价促进发展。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亦是如此。在习作讲评时,我改变了“老师批,学生看;老师讲评,学生听”的传统形式,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和热情。我让学生先自评自赏习作,重新感受了一次写作的过程。学生不但在自我欣赏好词好句中提升了写作的信心,同时,在查缺补漏中逐步完善了自己的作文。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互评互改环节中,学生年龄相仿,相互之间有很多的相通之处,同伴之间的赏识让学生增强了习作的信心,同时,同伴的建议可能会更中肯,更利于彼此接受。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教师挑选结合学生自荐、小组推荐,选出了3篇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的作文由师生共同讨论评改,让学生谈优点、找缺点、出主意、提建议,我适时地给予学生真诚的鼓励——“你真会欣赏!”“你给他的建议实在太有价值了!”帮助学生树立了信心的支撑点,从而激发了学生评价习作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不足之处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数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运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使学生对经典的神话、通话里的人物形象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据自己对形象的了解去展开想象。

    小学感恩课件四篇


    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精心准备的这篇“小学感恩课件”的文章。每位教师在开课前都会准备自己的教学大纲和课件,所以他们会认真规划每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案是评价教师个人学识能力的关键。我们提供这些文件,期望它们能作为你的参考和帮助!

    小学感恩课件 篇1

    A: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自古就有“施恩不图报”的美德,但也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有“鸟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的名句,更有“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和“吃水不忘打井人”的处世信条。B:可如今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是一个脆弱的年头,很多人常常抱怨父母,抱怨家庭,抱怨教育,抱怨社会,甚至抱怨自己,而这种抱怨是会传染的,所以常常听到烦、晕、郁闷等词在传。真的有那么多的失落吗?!

    A:在西方,有个“感恩节”,因为很多人相信上帝,?他们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的恩赐,一颗感恩的心使他们的人生充满了希望和色彩,从而创造出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因此,感恩节那天,人们都要举行各种欢庆活动,以感谢上帝赐予丰收之“恩”,正所谓“信仰使岁月处处动人,感恩的心点滴满怀,荣耀终归何处,只因它从何处而来。”

    B:留心观察周围,感激你所拥有的一切,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其实我们拥有的已经够多了,只是一种心境、一种心态。而感恩,它是一种礼仪,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做人的境界,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因为感恩可以让这个世界一天一天美丽起来,让人与人之间一天一天更加温馨起来!让我们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儿感激和付出吧!

    B:这菜怎么这么难吃啊?!!真希望每天都可以吃美味的东西。。。。。

    又要考试啊,天哪!

    真烦,每天都要做作业!

    唉,又没法看电视了。。。。

    我妈真罗嗦!

    妈,我的裤子都穿了两年了。。。。。

    我的MP4不如我同桌的好看,给我买个新的吧。。。。

    这谁把垃圾扔在我的座位边上?!

    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抱怨每天都在发生,

    大家似乎也习以为常了。

    A:我们真的有这么多的牢骚要发吗,我们的生活、学习真的如此令人不满吗?

    我们真的应该没完没了的抱怨吗?请看下面的一组照片。

    B:这样的路你见过吗?走过吗?但这是他们每天必经的道路。

    A:如果你认为自己很坚强,看看他吧!你还觉得学习太累了吗?

    B:如果你认为社会对你不公平,那他呢?你还有理由抱怨生活对你不公吗?

    B:看了刚才的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想法?你仍然在抱怨生活,抱怨父母,抱怨社会吗?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我们所拥有的远远超出了我们所需要的。

    留心一下你周围的人和事,应该明白,我们应该少一点抱怨,

    多一点感激和付出。

    A:在美国,感恩节(ThanksgivingDay)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最地道的国定假日。在这一天,具有各种信仰和各种背景的美国人,共同为他们一年来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表示感谢,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

    其实值得感恩的不仅仅是对上苍,我们对父母、师长、亲朋、同学、社会等等都应始终抱有感恩之心。我们的生命、健康、财富以及我们每天享受着的空气阳光水源,莫不应在我们的感恩之列

    B:而如今,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在家里,吃饭时最好的菜他一人独享;电视遥控器他一人主宰;同学聚会,要设法把父母打发出去,或时不时给父母脸色等等,不知感恩父母。在公共场所,使用着优良先进的公共设施,不知感恩社会。在课堂,不专心学习,对老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不知感恩教师。享用着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一切,不知感激和保护它,反而随意破坏它……这些人常常是“要求”多于“感恩”,只顾自己的利益,将父母、亲人、师长、朋友、同学的帮助视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A:我们不能做这样的人,做这种没有良心的人,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首先要学会感恩父母

    小学感恩课件 篇2

    一、背景分析: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是中学德育的一个重点。然而,当前的教育往往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到分数和升学率上,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成为“冷漠的一代”,时下里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私任性,惟我独尊,对父母之恩,老师之情,熟视无睹,无尽索取,这种状况令人堪忧。儿童教育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完美的情感,没有一颗感恩之心,孩子就永久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他人,热爱祖国”,因此为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班特举行这次班会,以构筑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富学生的情感积淀,懂得爱的无私、伟大和纯洁,激发学生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

    二、设计理念: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此刻的学生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不少人遗憾地成了不懂得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明白汲取的“冷漠一代”。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体会老师的爱与付出,培养学生感恩的心,学会尊重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恩老师。

    三、活动目标:

    1、透过学生回顾交流老师对自己的帮忙,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让学生理解老师,感悟这些纯洁情感的无私和伟大,学会感恩。

    3、锻炼学生的听说演等方面潜力。

    4.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淀,激发学生心中有爱,心中有他人,的情感,深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四、活动准备:

    1、准备歌曲和轻音乐“感恩的心”“故乡的原风景”

    2、学生准备回忆老师关爱自己的故事

    3、学生准备小品

    五、班会流程

    1、主持人(刘山辉胡宏益范明秀)宣布班会开始。主持人深情朗诵。

    2、讲名人尊师和令学生感动的老师的故事。

    3、游戏环节。游戏名称为“你来比划我来猜”。(每组各自推荐两位选手)

    4、小品《新班主任》。

    5、诗朗诵《老师我想对您说》(许瑞东姚海林徐世杰)。

    6、班主任总结发言。

    7、师生齐唱加手语“感恩的心”高潮部分。

    8、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一、附游戏部分:

    “你来比划我来猜”

    比赛规则:

    要求四个小组各选派两名学生参加比赛。其中一名学生负责比划和形容,但是不能说出所给词汇,否则犯规。另一名学生根据第一名学生的动作和语言猜一句话,在规定时间内猜出答案多的小组获胜,中间能够选取跳过某些题目而继续猜题。

    游戏话语:

    你喜欢老师吗?你会说英语吗?你真的很棒!你得了100分。

    你明白孔子吗?生日快乐!我喜欢周杰伦。数学老师真好。长大了我想当警察。妈妈对我好极了。我骑车上学。

    他们都喜欢我。好好上课。作业写完了。你对我真好。我要去游泳。上网不好玩。打羽毛球不错。你太坏了。作业写好了吗?天凉了。天真热呀。我属狗。我在一班。这天你吃的什么?我最喜欢吃饺子。去爬山吗?英语老师喜欢我。我们校园真漂亮。我是篮球小组的。......

    二、附主持人开场白:

    主持1:是谁,播下万古远点的梦幻?

    主持2:是谁,耕耘遍野燃烧的心愿?

    主持3: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主持1: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久的赞叹。

    主持2:流淌的汗水和心血阿,在校园里把期望浇灌。

    主持3:您用青春写出无悔的人生。

    主持1: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主持2:您的爱,我们永久也报答不完,

    主持3: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

    主持合:老师您辛苦了!

    主持1:《感谢师恩》主题班会此刻开始。

    三、附诗朗诵:

    1.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此刻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向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我们一齐时的一切,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

    2.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期望。

    3.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开启智慧的敲门砖;你是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是我生活航程中的引路人;你是我奏响人生乐章的指挥者。

    4.老师,我想对你说: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自暴自弃;如果没有你,或许我就会那么沉迷下去;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我生活的前景;如果没有你,或许就没有这天的我。

    1.老师,我想对你说:感谢你风雨之中为我的遮挡;感谢你冰天雪地之时给予我温暖;感谢你对我的培育之恩;感谢你对我的知遇之情。

    2.老师,玫瑰只有在阳光的哺育下才能明艳,小草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如茵。我们得到了阳光雨露。

    老师,我心中的好母亲,她会把爱均匀地分给她的每一个儿女。老师您是大海,我是一条小鱼,在您的胸前玩耍。

    (合)老师,我要对您说:教师节要到了,祝愿你健健康康,幸幸福福,和和美美,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好人一生平安!!

    小学感恩课件 篇3

    1. 感念亲恩(用时6分钟)

    教师:播放泰国感人广告《说不出的爱》,故事讲述一位女儿对聋哑人父亲的不满与厌倦,却在最后懂得父亲说不出的深深的爱。

    设计意图:通过感人的广告渲染气氛,让学生对父母逐步有了感恩的意识。

    教师总结:父母对我们的爱很多时候是说不出的,为什么说不出呢?因为处于叛逆期的我们,很多时候将这种深沉的爱理解为啰嗦、唠叨,感受不到啰嗦、唠叨背后所隐含的深深的爱。尝试用心体会父母“说不出的爱”,心存感恩,让一句简单的话语充满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碎的小事变得无比亲切起来。心存感恩,知足惜福。

    2.体验感恩(用时10分钟)

    【游戏环节】《舍弃》

    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上“事业、父母、儿女、朋友、妻子/丈夫、自己”,现在你们思考,将这6个选项在心里排序,依次划去你认为可以先舍弃的,直到最后只留下其中的一项。

    教师(适时引导):请同学们注意,在划的时候,虽然你的右手只是轻轻一划,很简单,但是你一定要想到,一旦你划去了,这样的东西就真的在你生活中消失了。如果你划去的是事业,那么你这一生就会失去生活来源,一生穷困;如果你划去的是朋友,那么你一生剩下的日子里,你的身边就再也没有朋友的呵护和关心,再也听不到他们的笑声……

    教师:在课堂上做简单的统计,最后将父母保留下来的有几位同学,根据结果,可以说父母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但是这个游戏的过程中,我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很多同学没能完成,都在苦苦思索,进行着心理斗争:“到底先舍弃谁?”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换成父母的话,在选择时,他们思索的时间又会有多少呢?

    3.如何感恩(15分钟)

    【体验感恩】下面请看这样一个故事,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母亲。

    (请两名同学为全班讲故事,配乐歌曲《天亮了》)

    1.故事1: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在被子里面有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2.故事2:5月12日下午2点,苏文图把打好包的五金配件放上摩托车。“我去送货了!”与妻子、女儿打了招呼后,他骑上摩托车离开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这竟然是他和妻子、大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地震后当他赶回店铺时,眼前的一幕让他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隔壁一堵厚厚的大墙倒在自己店铺前,躺在路边上的是刚刚被邻居救出的奄奄一息的妻女。

    地震发生时,妈妈在最后一刻用手拼死向远处推出孩子……妈妈和姐姐都“去”了……家住绵竹年仅1岁零7个月的福建小女孩苏菲菲,躺在成都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里昏迷了整整18天,左脚被截肢的孩子从小听惯了爸爸妈妈说的闽南语,听不懂医院里叔叔阿姨说的成都话。为了唤醒孩子,爸爸忽然想起了一个特别的声音——3月27日妈妈录在手机里的一段8分钟视频:“乖乖,妈妈拿纸纸给你擦鼻子。一、二、三、四……”听着妈妈的话,小菲菲终于有了意识!

    教师总结:大家都被故事里的母亲感动了,这种场面,这种永远失去的痛楚的的确确最能打动我们,也最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的脆弱。但是,这种生死离别的场面,失去双亲的情境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可是,难道我们就不能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中看出父母对我们的爱吗?

    现在就让我们每人拥有三分钟的'时间,闭上眼睛,在《天亮了》这首歌中讲思想作一个沉淀。抛去任何杂念,用心去体会父母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付出。想一想他们日夜操劳的身影,想一想他们带病为我们做饭的情景,或者就想一想爸爸妈妈的音容笑貌……

    【说出你的感恩】学生谈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教师总结

    学生发自内心地将如何感恩父母

    教师表扬学生并进行总结

    4.感恩他人、社会(用时6分钟)

    教师启示: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感恩的又何止自己的父母呢?

    学生讨论:我们还想感恩谁?还应感恩谁?

    亲人、朋友、同学、老师、社会等等

    教师总结: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所处的环境,都不是理所当然的。这里有你父母、亲人、朋友、同学、老师、学校、社会等共同努力为你创造的,也许你会说这并不是我想要的,但我要告诉你的事,很多人想要都要不到,就是等一辈子也比不上你现在的万分之一。所以,我们要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你所拥有的一切!

    5.结束班会(用时3分钟)

    教师:让我们一起大声唱出我们的爱,对父母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同学、老师的爱,对学校、社会的爱。让我们大声唱出《真的爱你》!用这首歌感恩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用这首跟感恩一切令我们感动的一切……

    小学感恩课件 篇4

    一、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的巢穴;

    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遗忘那滋养我的土地;

    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是我记忆中最初的烙印。

    无论天地万物以何种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记身边的一切,甚至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西是不可泯灭的——一颗感恩的心。

    二、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接下来请跟随我一起体会美丽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恩赐。

    三、我感谢天、感谢地,感恩生命的存在,感恩阳光的普照。

    我感谢小鸟的叽喳,潺潺的流水带给我最纯真的自然之音。

    阴晴雨晦、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火雷电、衣食住行全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

    我们常常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感恩大自然,感恩上苍的无私赋予。

    四、你可曾留意过那窗外风云的善变?

    倾听过那萧条秋日里凄惨的雁鸣?

    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恩,远不及自然对人类做出的贡献,人类的活动,造成了对自然极大的伤害,有许多损失是无法挽回的。破坏生态是人类对大自然犯下的大罪,不可原谅!

    五、同学们,我们人类的那些行为对自然造成了伤害?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请---,破坏生态环境。看得出你是一位很善于观察的朋友。我们大家都要向你学习。

    请---,浪费水资源。的确,---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须品之一,否则我们将无法-----。

    请---,捕杀野生动物。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现实情况,我们将-----。

    六、是啊!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渣、废气;

    人们的乱砍乱伐、任意破坏的植被;

    受到利益的驱使,随意捕杀动物宝贝,

    汽车的尾气,乱丢的垃圾,随意的浪费,声音超分贝,

    七、聆听自然美妙的音乐,

    探究自然淳朴的面目。

    烦恼被风吹散了,压力被水穿透了,紧张被小鸟带走了,心情顿时舒畅了。

    大自然的魅力使我获得一份闲适的心境,得到一份豪情的舒展,我感恩大自然给我缓解压力的力量。

    八、同学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呢?请大家尽情发表意见。

    请----,绿化,我国目前还是一个世界上绿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

    请----,和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巴以战争,反恐行动,维和部队,祖国统一,这些都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

    九、生态危机、险象环生,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便成了全世界日益高涨的呼声。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很多不和谐的人和事,愿我们能从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共同创造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和谐地球,和谐世界。

    您,创造出了神奇的地球,让人类生存发展, 缔造出了美丽的神话 让人类研究探索

    您,迸发出了罕见的奇迹,让人类拥有希望,养育出了勤劳的人类 ,让自然的故事源远流传

    同学们,让我们牢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我和你,心连心 ,同住地球村,为梦想 千里行,感恩在心中。

    小露珠课件四篇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和课件,需要老师将每份课件都设计得更加完善。做好教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你认为好的教案和课件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逻辑顺序合理、图文并茂、语言简明扼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趣味性。

    编辑精选出来的“小露珠课件”是在众多文章中最为出色的。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不要吝啬地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小露珠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十七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数”。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露珠的特点,体会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想象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自然现象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注重情感的渗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子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认读十七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数”。

    2.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露珠的特点,体会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1.出示小露珠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

    2.板书课题

    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由小露珠图片导入,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及时表扬读的好的同学和认真听的同学

    3.课件出示本课词语

    (学生自由读词语,同桌互读,指名学生认读,开火车读)

    4.再读文把你喜欢的自然段标出来,给别人读一读

    5.说说小露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可爱)

    6.读课文标画出写小露珠可爱的句子结合实际想象它是怎样的可爱并同小组同学说说

    7.全班交流

    像钻石一样闪亮

    像水晶一样透明

    像珍珠一样美丽

    8.朗读、背诵24自然段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并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识记生字,把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不仅降低了难度,也使学生容易理解字义,体现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为更好的学习课文打基础。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比一比,再组词语

    反()勿()精()量()

    友()物()晴()里()

    二、填一填

    ()不()禁()积()累温()知()

    答案:一、相反请勿精力测量

    朋友物品晴天里面

    二、情自日月故新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想象的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这么漂亮的小露珠它是什么时间出现在哪里的?带着问题读课文,标出解答问题的语句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1)小组交流

    (2)集体交流

    ①夜幕降临、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

    ②朗读第一自然段,范读、再朗读

    师:黑夜过去了,黎明到来了小露珠已经有黄豆粒那么大了,当太阳出来的时候它把花、草、禾苗等植物打扮得格外精神

    ③美美地读第六自然段

    2.这么可爱的小露珠它怎么最后又消失了呢?自读课文最后一段

    (1)师生间讨论交流

    (2)朗读最后一段

    3.动画演示小露珠形成和消失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交流,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思想,尊重孩子的主观愿望,把握尺度,以学定教使学生在生生、师生的交流与互动中理解课文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班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通过动画演示,更清晰的使学生明白小露珠形成和消失的过程学生记忆深刻,兴趣盎然

    二、丰富积累,拓展延伸

    1.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摘抄在我的采蜜集中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课外阅读:《跳舞的小露珠》、《小露珠》

    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学生的积累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并组词

    2.小组讨论如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

    3.在田字格中怎样占格才漂亮,小组交流后描红、写字

    学生自己总结识字的方法,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一锤定音(在正确的选项上打“∨”)

    (精睛)神(勿物)体

    (喇揦)叭重(量里)

    2.找朋友(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俊俏——()喜欢——()

    3.捉迷藏(按课文内容填空)

    (1)小露珠,越来越,越来越,到黎明的时候,已经有那么大了

    (2)的向日葵,的白杨树,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好象戴上了,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答案:一、精物

    喇量

    二、美丽喜爱

    三、(1)爬呀滚哪大亮

    (2)金黄碧绿紫红鲜花嫩草闪闪发光的珠宝

    【板书设计】

    小露珠

    露珠晶粒格精机场

    【课后反思】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读了这篇课文,总体感觉就是美,不仅外表美,而且心灵美。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以读为本,以讲助练,以演练促读”。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以“什么样的小露珠”贯穿全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且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位、感悟。开头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小露珠出考题:通过上节课的读课文,请说,()的小露珠,来让孩子说出对小露珠的总体印象。

    学习第1自然段小露珠的形成过程,让孩子从“爬呀、滚呀”明白这是调皮的小露珠。学习第2~5自然段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让孩子上黑板板书青蛙、蟋蟀、蝴蝶眼里的小露珠分别是什么样的,从而感悟小露珠的外表美。学习6至7自然段植物在小露珠的滋润下变得生机勃勃。小露珠认为给别人带来美丽是自己最大的快乐。让孩子们讨论这又是()的小露珠,从而让孩子领悟小露珠的心灵美,升华主题。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读为主”、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但由于课堂的掌控能力还不够强,上得前松后紧,感悟小露珠的心灵美有点直接,显得苍促。

    小露珠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通过彩图进一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习用优美、抒情的语调来朗诵诗歌。

    2、体会诗歌中的温馨情感以及妈妈对小宝宝的爱。

    活动准备

    1、彩图若干(带露珠和没带露珠的花朵对比图、诗歌中提及的各角色小图)

    2、黑板上画3*4十二个小圆圈用来贴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导入话题:

    1、出示花朵对比图,问:“谁能告诉老师这两朵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朵有露珠,另一朵没有)

    2、关于露珠:“小朋友们有没有在花园里看到过真正的露珠呢?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到露珠?(早上、晚上)在什么东西上面可以能看到露珠啊?(花、草、树叶等等)你们看到的露珠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颜色透明的)

    3、引出诗歌:“看来小朋友们对露珠都很了解啦。今天呀,小露珠来我们班做客了,而且还带来了一位它的好朋友。是谁呢?它们来干嘛呢?别着急,我们先来听一首诗歌。”

    二、欣赏诗歌:

    教师慢慢地朗读一遍诗歌。

    问:“诗歌中提到了哪些东西?”

    小露珠——对啦,我们刚刚提到的小露珠!我们把小露珠先请出来。

    小宝宝——哦,原来小露珠带来的好朋友是小宝宝呀,我们把小宝宝也请出来。

    风、妈妈,花朵、摇篮——有这么多呀,小朋友们的小耳朵真灵,老师都把它们贴到黑板上。

    幼儿每说一个,教师就把小图片贴到黑板上,注意顺序打乱。

    三、听诗歌拼图片:

    师:“哇,这么多图片呀。老师这里还有几张图片呢。这么乱这可怎么办呀,所以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把这些小朋友摆到正确的地方,怎么放,诗歌里会告诉你哦!”

    指定幼儿上来,教师边念诗歌,幼儿边尝试将小图片按诗歌中提到的先后顺序放在正确的位置。

    指定另外一到两个幼儿上来纠正,教师协助,直到顺序正确为止。

    四、学习诗歌朗诵:

    1、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再朗诵一遍诗歌。

    师:“小朋友想象一下那幅画面,在一个安静的早晨,花园里开着一朵美丽的鲜花,花瓣上躺着一颗小露珠。在不远处的小房子里,一位可爱的小宝宝正在摇篮里睡觉……小露珠,在花蕊里睡觉~小宝宝在笑。”

    师:“听了诗歌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美的感觉?小露珠和小宝宝为什么会醒,为什么笑了呢?(因为风摇着小花朵,妈妈摇着摇篮)

    2、老师逐句朗诵,幼儿跟读。注意感情变化,教师提醒幼儿用安静舒缓的语调开始读,读到“小露珠醒了、在乐、在笑”和“小宝宝醒了、在乐、在笑”的时候换成欢快的语调。

    3、老师和幼儿看着演示图一起读一遍。

    4、指定一个幼儿朗读。

    5、分小组读,女生读舒缓的部分,男生读愉快的部分。

    五、体会母爱:

    1、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妈妈:

    师:“我们从诗歌中感受到了风对小露珠,妈妈对小宝宝的爱。风儿摇着小花朵,妈妈摇着摇篮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是怎么表达对你们的爱的?我们请几位小朋友来说一说。”

    2、任务布置:

    回家了把诗歌念给妈妈听,并且说一声:“妈妈,我爱你。”

    活动延伸

    让幼儿课后与家长进行互动和交流,进一步巩固上课内容,并且感悟母爱,加强亲子关系。

    附诗歌《小露珠和小宝宝》

    小露珠,

    在花蕊里睡觉;

    小宝宝,

    在摇篮里睡觉。

    风来了,

    把小花朵轻轻地摇,

    小露珠醒了,

    小露珠在乐,

    小露珠在笑。

    妈妈来了,

    把摇篮轻轻地摇,

    小宝宝醒了,

    小宝宝在乐,

    小宝宝在笑。

    小露珠课件(篇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知道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要求:

    德育:学习小露珠无私奉献的品格。

    智育: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 通过学习, 理解课文内容。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要点:

    1.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提示学生围绕“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小露珠?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感受?”这些方面说得具体些。

    2. 提示学生遇到生字参照生字表上的注音,读正确、读流利。然后,出示生词,教师不教,先让学生认读,对其中读错的字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组织学生朗读,指导读好“像钻石那么闪亮,像水晶那样透明,像珍珠那么美丽”这三个词组,体会赞美之情。

    4. 引导学生体会小露珠“闪亮、透明、美丽”三个外形特点,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概述。

    5. 学生自由朗读后,教师组织学生朗读,指导读好“格外精神、显出生机、俊俏”等词句,体会花草树木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夏老师要和你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认识一个新朋友——小露珠。出示图片

    露珠前面加了一个“小”说明小露珠很“可爱”。

    2.谁能和这位可爱的新朋友打个招呼?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小露珠是什么样子的,谁见过小露珠?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提示学生围绕“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小露珠?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感受?”这些方面说得具体些、清楚些)

    2.你喜欢小露珠吗?为什么?

    3.同学们,你们很喜欢小露珠,小动物、植物也都很喜欢小露珠,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赶紧到课文中找答案吧。(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生字词。

    同学们,要想和小露珠交上朋友呀,这些字你得先会读。

    出示生字词。

    同学们读得都很准确,小露珠愿意和大家交朋友。

    三、精读课文1~5自然段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师:夜幕降临了,神秘的小露珠出现了,让我们一起走进夜幕,去寻找小露珠的踪迹吧。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听完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小露珠开始形成的时间:夜幕降临;形成的过程:“爬呀,滚呀,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正式形成:黎明;在那里出现的: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

    你觉得小露珠怎么样?(可爱)是呀,小露珠爬呀,滚呀,就像一个顽皮又可爱的孩子。谁愿意把第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3.指导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老师看见了一颗可爱的小露珠在爬呀,滚呀;小露珠越来越大,越来越亮了)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颗快乐的小露珠吧。齐读

    (二)学习课文2~5自然段

    天渐渐亮了,起早的小动物都出来了。他们遇见了这么漂亮的小露珠都忍不住想和小露珠打个招呼,你们知道是哪些小动物吗?他们和小露珠说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2—5节。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哪些小动物想和小露珠打招呼呀?指名回答。

    (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

    小露珠课件(篇4)

    基础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越……越……”造句。

    3、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明白小露珠能变化的科学知识。

    发展目标:

    1、通过对本课童话有关词句的讨论、角色扮演等,理解镌刻于语言文字之中的情感和表现意图,引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喜爱和欣赏。

    2、课前查阅资料、观察生活和课堂交流资料,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在领略小露珠的美丽和无私奉献中受到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上什么吗?你们见过小露珠吗?什么样的?

    小露珠像个可爱的小精灵,在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来了,她走入了我们的童话世界里。 今天要学的童话故事就是小露珠 。

    二、整体感知

    课前读过这个故事吗?故事说了什么?再朗读课文,走入这个美丽的故事,然后找找故事发生的时间、在哪里。

    三、探究学习 1、故事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宁静的夜晚,小露珠悄悄地出现了。 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2、 哪些词把小露珠写得很可爱呢?

    3、怎么读就能把小露珠“越来越”的变化读出来呢?指名朗读。

    4、多可爱的小露珠呀。谁知道它是怎么由小露珠变成大露珠的呢?

    让我们听听小露珠自己是怎么说的:我是一颗小露珠,白天,气温高,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晚上,天气变冷了,我就凝结成水滴,粘在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而且越变越大,人们就叫我小露珠啦。 5、指导背诵。 6、黎明时分,许多小动物都醒来了,见到了小露珠,他们会怎么和小露珠打招呼呢?小露珠又会和他们说些什么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2、3、4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读。轮着扮演多个角色。

    7、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

    8.读了这些话,你能说说小露珠的特点吗?

    板书: 钻石闪亮

    像 水晶透明

    珍珠圆润

    这些打比方的句子把小露珠比作钻石、水晶、珍珠这些宝贝,可见小动物们是多么喜欢小露珠呀。

    9.还有哪些小动物也和小露珠打招呼了?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在四人小组中分角色说一说。 10、表演反馈。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11、练习背诵1-5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走入了童话世界,认识了—— 还记得吗,小露珠像个可爱的小精灵,在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来了。 (引导背诵)夜幕降临了……

    二、自读

    是呀,在小动物们眼里,小露珠可美啦,她那么闪亮、透明、圆润,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还有谁也喜欢小露珠呢?打开课文,默读第六自然段,用笔圈圈、划划。

    三、探究(一) 祝禧执教:《小露珠》教案设计

    为什么植物们也喜欢小露珠呢?小露珠给植物们带来了什么呢?

    1.你们瞧,黎明过后,太阳公公披着七彩霞衣,从东山出来了,照亮了天空和大地,也照到了小露珠的身上。这时你们看见了什么样的小露珠呢? 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说叫什么?

    2.如果你们就是这些花草树木,身上滚动着光彩熠熠的小露珠。小露珠给你们带来带来了什么呢?把格外精神的样子做出来。

    3.为什么小露珠在你们身上你们就会变得这么精神呢?原来这里还藏着一个科学知识的小秘密呢!小露珠多好啊,让所有的植物变得格外精神。

    4.我们读出植物们格外精神的样子。

    5.小露珠还给植物们带来了什么呢?接着往下读。

    6..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本来就很美的,现在他们的身上都滚动着小露珠,就更加漂亮了。现在你们就是这些鲜花嫩草,看到了伙伴们的身上都滚动着漂亮的小露珠,你会怎么夸他呢?互相说说你的小伙伴美在哪儿?

    7.把他们很美的样子读出来。

    8.多好的小露珠呀,用她的美打扮着所有的植物,让他们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9.练习背诵。

    四、探究(二)

    1 小露珠在打扮大自然的时候,她自己也在慢慢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大家在小组中学习,仔细读读这一段,再议一议是怎么变化的,然后用“我是一颗小露珠”开头说一说小露珠的变化。

    2.请一学生扮演小露珠上来说一说。

    3.还记得吗,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小露珠是怎么来的,现在又知道小露珠是怎么走的,能把这两个内容连起来说吗?

    4.其实,这里还藏着一个科学知识的小秘密呢。小露珠伴着星星而来,随着太阳而去。小露珠变化的这一段也写得很生动呢,一起朗读。

    5.小露珠要走了,花草树木看见了,多么舍不得呀。 它们会和小露珠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小露珠又会怎么向他们告别呢?大家再一起细细读读后半部分。

    6.大家在小组中分好角色把送别的情景表演出来。

    7.指名表演。祝禧执教:《小露珠》教案设计

    8、这深情的告别场面真令人感动。 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把我们再一次带入这深情的一幕。

    五、总结:这篇童话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小露珠的美丽和可爱。老师这儿也有一首赞美小露珠的诗,自己读读。全体起立,一起朗读。

    六、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以“我是一颗小露珠”开头想象写一段话。大家把这一段话布置在我们的语文乐园里,你们说这一次内容的主题叫什么?

    标志设计课件四篇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工具,最好教案课件是怎么样的呢?您想找一篇美文“标志设计课件”不错哦,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会为您提供优质的内容!

    标志设计课件【篇1】

    ☆设计意图: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标志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商场里、马路边、医院里……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有着它们的身影,它们对我们的生活起着指引和警醒的作用,是社会繁荣和人性化的体现。引导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标志并了解这些标志的含义,不仅可以增强幼儿对标志的理解能力,活跃幼儿的思维,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使幼儿逐渐养成主动探索、关注周围生活的良好习惯,而且还能让他们从小学会自律,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

    ☆活动目标:

    1、学会分辨一些常见的标志,并知道它们出现的场景。

    2、尝试设计有特色的标志。

    3、培养幼儿主动探索周围环境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我们身边的标志》

    2、绳子1条;9个装有画纸、信封的

    3、分别贴有超市、马路和医院标记的记录表6份;常见的标志图片九份;糨糊9盒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我们身边的标志》,引导幼儿围绕话题展开讨论。

    1、“你看到了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

    2、“为什么要有这些标志?它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呢?”

    3、小结:标志可以告诉我们在这里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或者要注意什么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按标志的要求自觉遵守规则。

    二、以卡片配对游戏引导幼儿理解标志的含义。

    1、教师交代游戏玩法和要求。

    师: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这游戏的名称叫“找朋友”,谁想玩呢?吴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放了一张统计图,上面分别贴了3个标记,它们表示什么呢?对了,是马路、超市和医院。等一下,请你们看一看盘子里有些什么标志,再想一想这些标志跟记录表上的谁是好朋友,然后请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帮它们找朋友。例如:这个标志是什么呀?对了,是红绿灯的标志,那在什么地方会出现这个标志呢?(幼儿回答:马路)对,那我们应该把这个红绿灯的标志贴在哪个格子里呢?对了,应该贴在“马路”的格子里。我们要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贴得又快又准确,明白了吗?这个游戏的时间是2分钟,我们请谈老师帮忙计时。好,游戏开始。

    2、幼儿搬椅子回座位,合作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的操作结果,集体进行检查。

    师:(1)完成的小组可以把记录表挂到这条绳子上。

    (2)时间到!请小朋友把你们的记录表都挂到绳子上,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一个小组完成得最好。

    4、教师小结。

    师:原来我们生活中的标志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一些图形,有的带有文字,而且它们的颜色也各有不同,让我们一看就明白它的意思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真有趣。

    三、以“参赛邀请信”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

    1、教师出示“参赛邀请信”,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吴老师收到了一封写给我们中三班小朋友的信,是“喜洋洋广告公司”的叔叔寄过来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信里写了什么。

    2、教师念信,交代参赛要求。

    3、请幼儿自己设计标志。

    师:你们想参加这次比赛吗?在信里“喜洋洋广告公司”的叔叔说,希望小朋友设计的厕所标志要有特色、与别人不一样,你们有信心设计好吗?等一下,请你们拿好你的蜡笔,然后回到座位上,用盘子里的画纸设计一个厕所标志,并把设计好的标志放进信封里,再投放到课室门口的信箱里,到时我们请邮递员叔叔帮我们把信寄到“喜洋洋广告公司”参加比赛。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创意的幼儿及时表扬。

    四、总结。

    师:刚刚小朋友都能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标记,值得表扬哦!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自己。其实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的标志,请小朋友细心地看一看,并把它记录在本子上,还可以带回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欣赏。

    附:参赛邀请信

    亲爱的中三班小朋友:

    你们好!我们是喜洋洋广告公司的设计部,我们想邀请你们参加我们公司“xx年标志设计大赛”,希望每个小朋友能开动脑筋,为幼儿园里的厕所设计一个特别的标志,男厕所或者女厕所都可以,设计的标记要有特色、与别人的不一样,到时我们会评出积极参与奖、最有创意奖和最佳设计奖,还会有奖品哦!加油,我们期待你们的参与。

    标志设计课件【篇2】

    设计思路:

    现代社会生活中,标志无处不在,服装上、大街上、食品包装上、医院里……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标志,因此在让幼儿用亮眼睛观看、观察这世界时,我们与幼儿又一起走进了丰富多彩的标志世界中,让幼儿自己寻找、描绘、记录生活中的各种标志,主动感知、了解标志的特征、种类及其与人们的关系,并体会标志所酝含的规则。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幼儿开始为实地环境、设施来设计和创作标志,尤其是在幼儿游玩了古猗园后,幼儿有了想为古猗园设计标志的愿望,因此就产生了这一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标志给人们带来的便利。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标志和环境间的联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用简单的图案来设计标志。

    2、激发幼儿动脑、动口、动手的欲望,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设计意图。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古猗园背景图,圆形、方形、三角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流我找到的标志

    请幼儿来介绍一下自己找到的标志,把你的记录与大家一起分享。

    二、观看表演:发生在古猗园的事

    教师扮演老奶奶游玩古猗园,老奶奶因道路不熟而碰到了诸多不便。

    三、请幼儿为古漪园设计标志

    1、同伴讨论、交流想设计什么标志

    2、幼儿动手设计,并把标志贴到古猗园背景图中

    四、幼儿与奶奶一起游玩古猗园

    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设计的作品

    活动反思:

    少一半的幼儿对教师的提问能积极反应,大部分幼儿比较被动,需要鼓励和再次引导。大多数幼儿能简单自我介绍,在游戏互动环节里,幼儿都能参与活动,在旦表述时语句单一,缺完整、连贯说话的表达能力。所以,有勇气在同伴面前大声说话、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述还需要在不同的领域教学中渗透能力培养,多给幼儿表达的机会。

    标志设计课件【篇3】

    这一课学习设计班级标志,但同学对标志的概念、形式、用途并不了解,只靠当堂课的欣赏来认识标志,从而设计标志,是远远不够的。这册书的最后一课是《认识图形标志》,它的目的是引导同学看一看、认一认各种图形标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使同学了解图形标志具有的直观、简明、易懂、易记的特征。我们可以先上第二十课,让同学对标志有所认识,知道一些常见标志,如交通标志、电台标志、银行标志等,能简单说说图形标志所具有的一些特点,采用哪些基本形状以和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并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设计一个图形标志。

    一、导课

    1.小朋友们,我们这个班组成已经快两年了,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引下一同学习,一同游戏,建立起了浓厚的友谊,形成了良好的班风。让我们一起来夸夸我们的班级,说说我们班有哪些突出的优点,有哪些成果?同学介绍完后接着提问:“你觉得最能代表我们班的是什么?”生述,统一一下意见。

    这是从意义上来表示,其实还可以从汉字的字形和字音来设计,如二(1)班可用“二”“一”两字变形组合一下,也可将“EY”两个拼音字母组成图案。

    2.“我们把它画下来,作为我们班的标志,好不好?”同学绘画后选出较好的进行讲评,分析好在哪儿。

    3.点题,我们把这种代表我们班级的图案叫班级标志。

    二、新授:

    1.欣赏分析例图,引导同学从标志的形状、图案、意义来分析它们采用了哪些设计方法。

    刚才我们一起设计的标志到底好不好,是不是适合,有没有其它设计方法了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设计师们设计的各种标志吧,看看它们是怎样来推销自我形象的。

    2.分小组讨论,说说你学到了什么?同学回答后,总结为以下三点。

    ①.简洁,许多标志都用了几何形来概括;

    ②.易懂,一看就明白它是什么意思;

    ③.美观,具有艺术性。

    3.欣赏课本例图的同学作品,试用标志的三个特点来分析他们是怎样来表示班级特色的。

    4.修改原有作业。小朋友们了解了标志的设计方法,再回过来看看小朋友们刚才设计的标志,你们觉得是不是需要改进一下。怎么改?同学起来发言(取原有作业纸放在投影仪上),教师和全班同学可以一起提供参考意见,协助一起完善标志。

    三、同学练习:

    我们运用能够表示我们班的音形义来设计班级标志,要求做到简洁、美观、易懂。下面请你们根据新掌握的知识来修改草图,把它画在作业纸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也可以用彩纸、橡皮泥等资料来制作。

    四、交流:

    说说你是怎么设想的,标志的意义是什么。

    选项出一个最佳方案贴在教室门上作为班级标志。

    标志设计课件【篇4】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和新词。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向多胞胎了”树已经成为“城市仅存的个性”。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背诵指定段落。体会排比的作用,自选内容写一段排比句。理解课文内容,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产生“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为什么说“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向多胞胎了”树已经成为“城市仅存的个性”。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对城市多胞胎现象进行思考,产生“以心去爱我们城市的树”的强烈愿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和新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城市的标志》

    2.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生字词

    (1)出示词语

    辨别 轿车 红杉 婀娜 熙攘 火炬 滋润 日益

    忠心耿耿 似曾相识 茫然若失 川流不息 若有若无 蔚为壮观

    (自己读, 个别读 , 齐读)

    (2)读准字音

    苍劲 曲折 树冠

    (3)认清字形: 熙

    (4)比一比,组词

    辨( ) 轿( ) 杉( ) 镶( )

    辩( ) 骄( ) 彬( ) 壤( )

    (5)理解词语

    似曾相识 川流不息 若有若无 蔚为壮观 忠心耿耿

    (读词所在句子,根据句意理解词义)

    3.了解作者

    三、默读课文,找出课文那些自然段讲城市的标志(7—14)。想想,其他几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四、作业:

    1.生字词书写 2.比一比再组词

    教学反思:

    这类课文学生学起来兴趣浓,能通过自己给自己提问题并解答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此类文章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能够主动做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每一座城市的标志的树是哪一种,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增强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化作行动。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表格,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于是我们的城市被钢筋水泥所包围,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那么怎样来辨认识别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城市的标识》一课,看一看作者把什么当作城市的标识。

    二、精读课文,了解作者本意

    1.默读课文,划出城市间雷同的具体事物“大厦和大楼”, “街道”,“轿车”,“人们的衣着”等

    2.出示多胞胎,连体人相关句子,写出了现代化的城市与城市之间越来越雷同,像“多胞胎”像“连体人”,失去了特有的个性,失去了活气和灵性。

    这一部分里有一个难句,应该用懂它的含义。即“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一锁 成一个连体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城市间的雷同,描写中带有讽刺。

    3.难道城市中就没有标志了吗?从哪看出?

    作者就写城市中的树,正面写城市的标识。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标识。

    香樟树是杭州的标识;法国的梧桐是南京,上海的标识;榕树是福建或广州的标识;油松是长春的标识;圆冠榆是喀什的标识;国槐榆是北京的标识。

    4.为什么要以树作为城市的标识?

    出示15、16、17段朗诵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慨,树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印记,不可被置换的标识,将成为城市的灵魂,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城市仅存的个性。

    写作技巧:本文多用比喻,排比,对比修辞手法,语言亲切,优美。

    5.总结

    三、作业:

    开展小调查,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标识。

    四、板书(表格)略

    永遇乐课件精品四篇


    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认为这篇“永遇乐课件”文章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教案不仅是教学过程规划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请注意这篇文章仅作参考资料!

    永遇乐课件【篇1】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50骑兵,直闯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好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此以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渡江之后,首先被解除了武装,后来才被派往江阴作签判,帮助地方官处理政务。辛弃疾被迫退隐江西上饶,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辛弃疾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喜泰三年(1203),辛弃疾64岁退居江西乡!司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伉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为北伐作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姹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三、再读全词,结合注解疏通词句。

    1、所有学生齐诵全词。

    2、教师示范,用自己的语言口述词的上片各句的句意。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百年来江山如故可是无处寻找英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了)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歌舞的楼台,连同那英雄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成了过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斜阳照着草丛树木和普通的街道,人们说寄奴曾在这里住过)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兵强马壮,犹如猛虎)

    3、学生训练,口述词的下片各句的句意。

    4、教师订正。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在元嘉年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象古人那样的功绩,只落得自己北顾。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还记得四十三年前,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的战火。)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哪堪回首,如今佛狸祠下是一片神鸦抢食的咚咚的声音)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现在凭谁去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四、三读全词,分析作品的景物人情。

    1、指出一学生读全词。

    2、找出词中涉及的人物及作者的用意。

    --孙权:“江山”冠以“千古”,一入手便勾起了人们绵绵不断的今古兴亡之思:物换星移,沧桑屡变,神州大地上几番分合,几番易主。在这幅历史画轴面前不禁从江山联想到人事,于是引出与京口有关的第一个典故:孙权。他曾多次于此拒强敌于江北,但这样的英雄现在却不复存在了,就是连昔日的繁华与功业也都被岁月的风雨消磨殆尽。这决不仅是对孙权一个人的评价问题,它已成为抗战派与投降派斗争的焦点之一。所以在此引用孙权之典,不但是即景生情,而且是对南宋政权苟且偷生,偏安江左的极大不满,是对长期以来投降主和派的强烈谴责。

    --刘裕:繁华已逝,萧条满目,于是引出了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典故:刘裕。人们传颂着那斜阳照射的草树之间,那平常的巷陌之内,就是刘裕当年生活过的地方。虽然荒凉,但它毕竟孕育过这样的英雄,这是对英雄的向往,这是民族的骄傲;刘裕虽然伟大,他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而今变得如此荒凉,这又是对英雄的哀叹,对不肖子孙的谴责。“万里”指被敌人占据的中原地区。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刘裕曾在京口住过,两次从京口起兵,生擒了燕王和秦王,成就了北伐的大业。作者登临北固亭,自然要想到他们,借古讽今。作者借赞扬孙权、刘裕,讽刺南宋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刘义隆:这里引用第三个典故:刘义隆。刘义隆是刘裕的不肖之子,好大喜功,冒险北伐,结果大败,北魏军一直追到长江边,几乎遭到覆灭的危险。刘义隆只落得仓皇北顾,“北顾涕交流”。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赢得”二字沉痛万分,悲愤之至。这三句暗指南宋近事,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用张浚北伐,在符离集遭到大败。作者希望*接受历史教训,不要轻举妄动。引用这一典故有力地证明了辛弃疾在北伐中有正确的战略思想及讲求实际,他力主用兵又决不苟同韩姹胄之冒进。

    --拓拔焘:从拓拔焘的入侵自然想起了金兵的入侵,词从怀古转到伤今。这一句指自己南归已四十三年,四十三年过去了,当时的惨象记忆犹新(指1162年金兵对南宋发动进攻,占领了扬州一带地区,“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这种辛酸的场面时刻萦绕在作者心头。如今登上北固亭面对扬州路,想起刘义隆的历史教训,自然又涌上心头,作者将它写出来也是为了警告统治者切莫重蹈复辙。这里使用第四个典故:拓拔焘。作者写下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情景:佛狸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这一点,在那里欢天喜地地祭社。这是多么令人怵目惊心的不协调,在这“喜庆”之中包含了多少麻木与耻辱。作者写此情景在于从反面激励人们只有收复失地,光复祖庙,才能使同胞免除灾难,同时也是指责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了收复失地。

    --廉颇:这里使用第五个典故:廉颇。但作者一片复国的热情谁能理解呢!他虽身居抗战前线却并未受到重用,政敌在时刻窥探着任何可利用的机会迫害他,所以他不禁想起了廉颇。辛弃疾雄心一似廉颇,但在更为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在更为腐败的政局中比廉颇还不得意,竟连人过问都没有。“凭谁问”三字包含着屈原式的“荃不察余之中情”的悲愤与感慨。怀念廉颇,正说明壮志未酬,但朝庭不重用,又有什么办法呢?

    五、四读全词,分析主要的表现手法。

    1、

    永遇乐课件【篇2】

    设计指导思想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属于“历史的回声”专题,这一专题的着眼点之一在于学习前人解读历史的思维方式,看看他们如何借鉴历史,如何表述自己的见解、人生感受。本文借观景所见,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接受的抑郁激愤情怀。但是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因为这首词几乎全词用典,思想情感含蓄而深沉。为此,教学这首词,课前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印发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使学生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过程中注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在诵读中具体研讨用典的用意,从而达到理解词人含蓄而又深沉的思想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怀。

    3、通过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重点难点】

    1、探讨用典的意义;2、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教学过程】

    一、预习、复习。

    1、预习课文 ,对照课文下注释通读全词做到初步理解并注意以下词语。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2、阅读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材料在课前一天下发)

    3、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4、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此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还为导入新课作了很好的过渡)

    明确: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登临赤壁,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周瑜相比,年近半百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继苏轼后的另一位豪放词派的代表辛弃疾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来思考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

    (设计说明:由刚学过的豪放词派代表苏轼的作品引入学习另一位豪放词派代表辛弃疾的作品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并能与复习旧知衔接起来。)

    三、作者与写作背景。

    1.请同学说说有关辛弃疾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结合课文下注释①和印发下的有关背景材料回答)

    2.课件投影,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辛弃疾的始祖辛维叶,在唐曾任大理寺评事,由陇西狄道迁济南,故世为济南人。高祖辛师古,曾任儒林郎。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字易安)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在词人中,辛弃疾算是个英雄。1161年,金国大举南犯,21岁的辛弃疾率群众2000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到了南方后,他继续坚持主战,用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传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张。但是,以赵构为首的赵家王朝偏安江南,在临安过着游宴玩乐歌舞升平的生活,对金屈辱求和。他们对起义军也一直害怕。辛弃疾被迫隐退,空怀一腔忠贞热情,却报国无门。他的许多词就反映了这种悲愤。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怀古词,是突出的一首。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辛弃疾64岁退隐江西乡间已有十多年,被执掌大权的韩侂胄所起用。当时蒙古已崛起,金则日益衰败,并起了内乱。韩要立一场伐金大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起用了辛弃疾作为号召北伐的旗帜。第二年(1204)任他作镇江知府,镇江那时正处于抗战前线。辛初到镇江,积极作北伐准备,可他的意见不能被韩侂胄一伙采纳,并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后来又把他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这就是辛弃疾写这首词的背景。

    (设计说明:课件投影作者和写作背景,目的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意蕴含蓄的典故,并能体会辛弃疾这位爱国词人的思想抱负。)

    永遇乐: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两体,仄韵始于柳永。又名《消息》。

    3.词牌释义:〔题考〕毛氏【填词名解】云:“永遇乐歇拍调也。唐 杜秘书工小词,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遂成逾墙之好。后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临行,述[永遇乐]词决别,女持纸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调,创自杜与否。”所引故事不可考;大抵创自唐之中叶。万氏【词律】引晁无咎【消息】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乐]。”是此词又为越调也。

    〔作法〕本调一百零四字。首、次为四字对句,不用韵,“清”“山”二字均可仄。第三句为平仄平仄,起仄韵。第四五句亦为四字对句,第一字平仄不拘。第六句五字协韵,与[解语花]第三句同,惟第四字可拗作仄,此其异耳。第七八句又属四字两句,但不需对偶,而两句第一句及下句第三字,平仄均可通用。第九句六字,协韵,第一字可平。第十句七字,上三字豆,第一字可仄。(此豆有作仄平平或平平平者,均非宜)结句六字,第一字可平,第二字不能作仄。(赵师侠作“缓步阆风仙苑”,不足法)后阕起二句,与前阕第七八句同。第三句六字协。第四句至第十句,均与前第四句至第十句同。结句四字作仄平仄仄,上一下三,定格也。

    词牌子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仄。 *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

    说明:又名《消息》,双调一百零四字,二十二句,首起两句,第四、五、七、八句均为四字对,前后阕各四仄韵,上去通押。

    四、教师范读或播放课件录音朗诵,疏通文字。

    (此设计让学生读准确文中词语的音,初步感受豪壮的感情基调。)

    五、研习课文,探讨用典的意义和作用。

    (一)课件投影,明确用典。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此设计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用典,掌握用典的作用。)

    (二)全词用了哪几个典故?你认为每一个典故的用意是什么?(对照注释、材料分组讨论)

    明确: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廉颇五个典故。

    (此设计是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以及词人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来完成教学目标,之所以分步研讨,是考虑到这是本词学习的一个难点,分步研讨,层次分明,有利于理解掌握。)

    1.分析研讨用孙权、刘义隆典。

    ①说说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明确: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起步。)

    ②找出最能表现词人对孙权和刘裕充满情感的词语、句子,并说说词人对他们充满什么感情?(明确:“觅” 、“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句子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主观情感色彩十分强烈。)

    ③追忆两位就在京口起步建立丰功伟绩的英雄人物,激发起词人的抗击金人,收复中原的爱国豪情,同样是帝王,而南宋王朝呢?因此,用此二人典,又蕴含了什么意思?(明确:讽刺宋室昏聩。)

    2.分析研讨用刘义隆典。

    ①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个典故。

    ②用典的用意何在?(明确: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的抗金作战思想。)

    3.分析研讨用佛狸祠典。

    ①“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写的是什么?(明确:追忆往事,回顾自己的抗金生活。)

    ②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明确: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朝廷不图恢复中原的愤懑。)

    4.分析研讨用廉颇典。

    有人说最后一段洋溢的是满腔豪情,也有人说是悲情怨语,说说你的理解。(参考:词人以廉颇自况,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有没人来问,抒发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

    5.小结。

    辛弃疾不愧为“用典”高手,用典来借古讽今,用典来抒发自己含蓄而深沉的复杂情感,表现出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景、典、情融为一体,天衣无缝。

    六、把握词人情感,指导诵读。

    1.本首词上下阙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字,朗读时韵脚要读得响亮,其后又有稍长停顿。

    2.诵读时必须保持豪壮的基调,读出对古代英雄的仰慕、慨叹之情,读出年老但壮心不已的豪情以及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的愤懑。尤其是末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此句乃全文主旨所在。要读出词人一吐胸中块垒的英雄气概,不能把它看作是悲观语或怨语。

    (此设计是让学生掌握一些诵读的要领,并能在诵读中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七、《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讨论这两首词的异同。(此题设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首词内容的异同,还要领会苏辛这两位豪放派代表词人风格上的异同)

    1.相同点: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 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主旨上均为以古喻今。

    2.不同点:①《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议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议论,下阕议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②议论涉及的问题不同。苏轼词作纵横决荡,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③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典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此设计是让学生通过了解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八、板书设计。

    (二)

    仰慕英雄 慨叹难觅

    孙权、刘裕 报国抱负 讽刺朝廷

    刘义隆 借古讽今 批评告诫 豪迈激越

    佛狸祠 今昔对照 隐忧愤懑 深沉悲壮

    明确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

    廉 颇

    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永遇乐课件【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流利朗读全词。

    2、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体感知,了解基本意思。

    能力目标:

    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运用典故,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

    情感目标:

    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

    2、作者的写作背景

    3、初步感知作者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

    教学方法:

    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二、作者简介写作背景:

    辛弃疾(1140—1207)享年67岁,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 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三、串讲词的大意。

    四、分析词的上片:

    思考:

    1、上阕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都是能够建立功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3、写孙权和刘裕一略一详,为什么?(写出刘裕出身贫贱,却能建功立业,更表现了“事在人为”的道理;更表现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在当时韩侘胄急于北伐的现实中,辛弃疾对刘裕的歌颂不仅是向往他的英雄业绩,还含有“如果碰到刘裕这样的国君,他的正确战略意图就能被采用”的意思。

    五、阅读下片,分析层次。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用典的作用。

    1、第一层“元嘉草草”句。

    “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2、凡诗文运用典故都有用意,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3、第二层。“四十三年……一片神鸦社鼓!”是第二层,追忆自己当年南归途经扬州所见惨象,描述瓜步山周围人们生活的情景。

    “四十三年”三句,说辛弃疾在京口北固亭北望中原,记得四十三年前自己正在战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金斗争。后来渡淮南归,原想凭籍国力,恢复中原,没有想到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今自己已成老年,壮志依然难酬,追思往事,不胜身世之感!

    “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佛狸祠”是北魏太武帝拓拔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造的行宫。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祠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4、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什么心情?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民俗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示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5、最后三句是第三层。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明确: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六、归纳全诗。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

    七、学生齐读全诗。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下练习。

    板书设计: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孙权:英雄难觅

    上阕 建功立业、令人仰慕

    咏史抒怀

    刘裕:寻常巷陌、金戈铁马

    刘义隆:草草出师,仓皇北顾 警告当朝

    烽火扬州路,神鸦社鼓 愤斥偏安 借古讽今

    下阕

    诗人: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壮志未酬

    永遇乐课件【篇4】

    【学习目标】

    1.理解《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学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2.难点: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知人论世,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课文,在了解典故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情感。

    预习案

    【知识梳理】

    1、【作者与写作背景】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现存620余首。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他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书壁》等作品享有盛名。著有《稼轩长短句》。

    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于公元1205年(宋宁宗开禧元年),66岁任镇江知府时,登上京口北固亭后所写的一首感怀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六十六岁时。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辛弃疾到任后,一方面积极布置军事进攻的准备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清楚地意识到政治斗争的险恶,自身处境的孤危,深感很难有所作为。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的决策,但是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

    2、释题:永遇乐,词牌名。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3、用典,又称“用事”、“援引”。是指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用典的好处,可使诗文情感隽永,含蓄深刻。用典表达对古人的仰慕之情;或以古人与自己对比,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又使得文章富有文采。

    例如,《锦瑟》引用了蓝田玉烟、鲛人泣泪的典故,是为了表达一种迷惘凄清的心理处境。也为诗歌增添了文采。

    词中典故简介:

    1、典故一:孙权雄图大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此句是怀念孙权的。写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不复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在群雄纷争的时代,吴国能出现承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家不受外敌侵犯。“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引申为孙权遗迹。“雨打风吹”指历史的风雨,孙权到辛弃疾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经荡然无存。

    2、典故二:刘裕北伐壮举。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相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句是怀念刘裕的。俯瞰京口的街市,缅怀当年刘裕,曾经居住在那里,他出身贫寒,曾生活在荒僻的小巷,但他却能讨伐桓谦,平定叛乱。“想当年”三句颂扬刘裕,率领北伐军驰骋中原,气吞胡虏的丰功伟绩。先灭山东南燕,后灭陕西后秦,光复洛阳长安,煊赫一时

    乾道元年,词人呈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里,指出出兵北伐,应取道山东,因为山东之民劲勇,敌人守备简略。“不得山东,则河北不可取,不得河北,则中原不可复。”当时韩侂胄急于北伐,词人建议不被采纳。

    3、典故三:刘义隆北伐残败。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这三句是写刘义隆的。“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南朝宋文帝年号。宋文帝刘义隆是刘裕的儿子。他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封狼居胥是用汉朝霍去病战胜匈奴,封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大礼的故事。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大话,对臣下说:“闻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仓皇北顾”,是看到北方追来的敌人而张皇失色的意思,宋文帝战败时有“北顾涕交流”的诗句。

    4、典故四:拓跋焘修建佛狸祠。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至写这首词时,恰好四十三年。南归前,他正在烽火弥漫的扬州以北地区参加抗敌战争,因此这样说。

    “佛狸祠下”三句,从上文缅怀往事回到眼前现实。“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王玄漠后,追击到瓜步山(江苏南京境内),在山上修建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神鸦社鼓,“神鸦”这里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祭神所鸣奏的鼓乐。当地老百姓年年在佛狸词下迎神赛会,很是热闹。

    5、典故五:廉颇思为国用。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了“廉颇思赵”的故事。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名将。因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看他还能不能替赵国出力。廉颇本来也很想被赵王召见,效命疆场,击破强秦,使赵国能强盛起来。他在赵国使者面前,"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以为他老了,便不再起用。这里词人以廉颇自比,这时词人已经64岁,但他仍希望为国效力,可惜韩侂胄不接纳他的建缓进议,又有小人从中挑拨,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悲愤,他很可能会像当年赵国名将廉颇一样,被执政者弃置不用,他的猜想很快被证实,韩侂胄在北伐前夕以“用人不当”为名,免去了他的官职。

    【问题导学】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舞榭()巷陌()封狼居胥()佛狸祠()

    2、解释下列诗句中划横线的词语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气吞万里:

    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

    可堪回首:

    3、在本词中除了用典,还运用什么表达技巧?

    【预习自测】

    默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探究案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

    这首词最突出的写作技巧是用典抒情,思考词中用了哪些典故?作者借助这些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怀?

    探究二:

    总结本词的思想内容。

    三、课堂小结:

    这首词上阕缅怀,表达的决心;下阕写历史教训和自己的经历,表达的心愿。全词借古讽今,长于用典,形成对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学习时注意体会。

    四、总结整理:

    1.核心知识:

    2.典型方法:

    3.重点问题解决: 

    小学篮球课件四篇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体会作者当时的思想经历并且有所感悟。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你知道怎么写教师相关的优秀范文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小学篮球课件四篇”,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小学篮球课件 篇1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和任务

    三、准备活动

    (一)慢跑

    (二)活动各关节

    (三)行进间熟悉球性、控制球练习

    1、胸前指拨球

    2、单、双手抛接球

    3、腰、膝绕环交接球

    4、胯下8字交接球

    四、复习移动技术

    (一)教学任务:提高移动技术。

    (二)教学重点:重心控制,全身配合协调。

    五、变向运球动作方法:运球队员从对手右侧突破时,先向对手左侧运球,当对手向左侧移动时,突然向右侧变向,用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用肩、腿、上体挡住对手,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从对方的右侧运球超越对手。换手时,球要低,动作要快。

    动作要点:变向时重心降低,转体探肩,蹬跨突然,快速用力,换手变向后加速要快。

    2、运球急停急起动作方法:利用跨步急停动作,用手按拍球的前上方,变为暂时的原地运球,用臂、身体和腿部保护球;急起时,身体重心迅速前移,后脚用力蹬地跨出,同时用手按拍球的后上方,推球前进。

    动作要点:重心转移快,脚蹬、抵地要有力,按拍球部位要正确,手、脚身体协调一致

    六、学习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一) 教学任务:初步学会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

    1、行进间双手胸前传球动作方法:手上动作基本同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脚步动作是在跑动中,跨步接球,上步传球,球的落点在接球同伴前一步远。

    动作要点:侧身移动,跨步接球,上步传球,动作协调。

    2、行进间双手胸前接球动作方法:基本同原地双手胸前接接球的动作方法。

    动作要点:迎——迎球伸臂;

    引——手触球后引,缓冲球的力量;

    收——收球于胸前。

    小学篮球课件 篇2

    指导思想

    贯彻“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运球为训练主线,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熟悉篮球球性,掌握篮球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上自主学习的快乐小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设计思路

    本课通过:“热身――熟悉球性――学习运球――运球接力跑- -放松练习”五个环节来设计教学,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设计学习过程,本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合作性,在多个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也符合了篮球是项团体运动的原则。在教学方法上,既发挥学生的个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运球为主线,通过多种手段,如30秒比快运球、运球穿梭等来提高学生的运球技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合作、创造的基础上发展体育技能。

    学习目标: 体育新课程

    1、身体健康目标:通过篮球课运球的练习,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篮球球性,让其掌握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技术。

    3、心理发展目标:学生能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要求进行练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4、社会适应目标:学会相互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高尚的社会道德。

    教与学法:

    1、在教法方面: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注重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竞争的紧张气氛,激励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发扬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合作的精神以达到本课制定的教学目标。

    2、在学法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思维、协调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个人与集体合作的能力。

    3、在组织教学方面:以游戏和比赛创设为主,通过各种游戏和比赛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在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体验体育运动成功的喜悦。

    场地器材:

    篮球场地一个、篮球45个、标志桶四个。

    小学篮球课件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描述出小篮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85%的学生能正确做出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

    2.通过模仿、练习等方法,发展上、下肢力量以及身体协调性。

    3.养成坚毅果敢、敢于克服困难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手指控球时的部位与运球方向,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

    【难点】跑动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篮球的原地运球,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对上节课技术动作掌握的好不好?嗯,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好,看来上节课学习的都很认真。那么在原地运球的基础之上呢,同样是小篮球,同样是运球,本节课我们提升一下难度,学习一下小篮球的行进间运球。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三面转法练习。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游戏:两人双足跳

    方法:两人一组,互用右手握对方的左脚,左手搭肩,组成一对两足人。发令后,两足人用侧跳至终点,再迅速成左手握右脚组成双足人跳回至起点线。先完成的一组为优胜。两足人中途脱手,应立即重新组合好后再行前行。换握必须在两人均过终点线后再进行。

    组织教学:在课前画好的区域内进行。

    2.徒手操: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背弓拉伸、压指练习、俯身抓球练习、全身运动、跳跃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注意事项,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动作到位,舒展大方。

    3.专项练习:两手交换推滚球、原地绕腿8字推滚球、双手抛接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注意事项,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动作规范,避免掉球。

    (三)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技术动作,启发学生思考要点

    提问:刚刚老师在进行行进间运球的时候,如何控制球的方向和高度?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拍球的后上方,控制拍球的力度。

    组织教学:采用双轨式队形进行示范。

    2.教师讲解技术动作

    动作要点: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以肘为轴,用力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跑动的步伐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口诀:按球后上要用力,落点脚外侧前方。)

    3.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示范进行分解练习

    (1)复习原地高、低运球,听教师口令进行高、低运球的切换。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全体同学同时进行,教师下达口令时进行切换。

    要求:动作标准,发力协调,切换顺畅。

    (2)走动中运球。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同时进行,教师巡视纠错。

    纠错:在刚刚的练习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在走动中运球时,触球部位不正确,无法控制球,导致运球过程中球脱手。同学们在练习的时候要拍打球的后上部。

    (3)慢速、中速跑绕场运球。

    组织教学:两路纵队绕篮球场同时进行。

    纠错:在刚刚的练习中老师发现很多同学用手掌拍球,在下面的练习中,同学们要注意拍球手接触球的部位是手指和指根。

    (4)“穿越丛林”曲线绕杆折返运球。

    组织教学:全班同学成四路纵队,每路纵队为一组,每组每个同学依次绕杆运球,到最后一个杆后折返运球到起点,将球交接给下一个同学,依次进行。

    要求:动作标准,发力协调,交接顺畅,不能掉球。

    4.教师选出优生进行展示,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5.游戏—快速跑运球“长江黄河”

    组织教学:将学生等分成两组,成四列横队散开,两两面对面相距3米站立,一组为“长江”,一组为“黄河”,分别对应站在相距3米的两条线上运球。当教师喊“长江”时,“长江队”运球追“黄河队”,反之,“黄河队”追“长江队”。在15米距离内触及对手有效。

    要求:按要求完成,符合标准运球技术动作。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拍打上下肢。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小篮球40个、标志杆16根、篮球场1片。

    五、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六、课后反思

    小学篮球课件 篇4

    学习阶段:

    水平三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行进间的运球,通过比赛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2、培养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精神。

    学习内容:

    玩篮球

    学习步骤:

    一、篮球小游戏

    教师活动:

    1、体育委员整队,师生问好。

    2、组织学生集体猜谜:“圆圆像个大西瓜,人们爱玩它,没

    人去吃它,抢了又丢它”引出本堂课。

    3、组织学生分散两人一组创编篮球小游戏以熟悉球性。

    4、组织学生表演并交流、评价。

    5、组织学生分散两人一组继续游戏,进一步熟悉球性。

    学生活动:

    1、集合队伍时能做到“静、齐、快”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2、注意听老师讲谜语,踊跃猜谜。

    3、分散两人一组创编篮球小游戏时能相互配合、相互协助。

    4、认真观看同学的表演积极参与交流、评价。

    5、分散两人一组继续篮球小游戏,能编出更有趣味性的游戏。

    组 织:四列横队: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二、行进间运球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表演行进间运球并交流、评价其次老师讲解、示范动作。

    2、组织学生分散两人一组学习行进间运球。

    3、组织学生行进间运球比赛。

    学生活动:

    1、认真观看同学的表演积极参与交流、评价,且认真观摩老师的动作。

    2、分散两人一组行进间运球时能做到相互观察比较、相互纠正动作。

    3、积极参加行进间运球比赛,气氛活跃。

    组 织:二人一组分散

    三、绕物运球比赛

    教师活动:

    1、组织学生放置障碍物比赛,评出“最快、最佳” 小组。

    2、组织学生表演行进间绕物运球。

    3、组织学生行进间绕物运球比赛并穿插表演。

    学生活动:

    1、各小组放置障碍物,争取做到“最快、最佳”。

    2、认真观看同学的表演具有强烈的比赛欲望。

    3、积极参与比赛并为同伴加油、喝彩且认真观摩表演。

    四、快乐放松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跳舞蹈——《幸福拍手歌》。

    学生活动:

    与老师一起跳舞蹈,快乐的放松。

    组 织:围成四个圈

    场地器材篮球场1片、篮球20个、圆锥物12个、录音机1台

    李时珍的课件四篇


    在校园里,我们阅读过许多范文,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优秀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有哪些好的优秀范文值得借鉴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李时珍的课件四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李时珍的课件 篇1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李时珍夜宿古寺》是一篇——【人物故事】(板书贴)

    3、学习人物故事的第一步要——【梳理情节】(板书贴),谁来说说课文讲了哪三个情节?

    4、那么,任老师还要告诉你们学习人物故事的第二步啊,那就是——【品悟人物】(板书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李时珍,去品一品这个任务。

    1、(手指板书)李时珍——投宿的古寺,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破败)

    2、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座古寺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一找。(指名学生回答)

    出示:李时珍轻轻推开门,只见里面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4、你从哪儿能看出这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①什么叫断垣残壁?(残破的围墙,倒塌的墙壁。形容残破荒凉的景象。)

    ②请你读好这个词。(指名读词)你从断垣残壁品出了什么?(旧,很危险)

    ②你品出了什么?(古寺漏雨了,已经长青苔了……潮湿,没有阳光……)

    5、是啊!这破败的古寺——(到处是灰尘),还有(断垣残壁),上面(布满了青苔),让我们再走近些,你看,就连神像上也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多么破败呀。我们一起读。(学生齐读)

    6、同学们真会读书,你们刚才抓住关键词知道了这是一座非常破败的古寺,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学习方法——抓关键词(板书贴)

    7、看看,这是一座多么破败的古寺啊!你觉得李时珍他察访药材的生活怎么样?(艰苦)

    8、其实,除了这一自然段能够体现李时珍旅途的艰苦,在第一部分中还有个自然段也能体现,你能找到吗?(出示第一部分)(学生答、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谁也能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找一找在这一自然段中哪两个关键词能够体现李时珍察访药材的艰苦?(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大家一起。(齐读)任老师今天要教大家用拆字法来理解这个词语。

    8、是的,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历经千辛万苦,面对长满青苔,布满蜘蛛网的破庙,他说——出示:李时珍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

    11、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部分,再次感受李时珍察访药材的那份艰辛。

    1、李时珍白天四处奔波,察访药材,晚上就在破庙过夜,这么苦的生活都是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他还吃了哪些苦呢?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5到7自然段,谁愿意扮演李时珍?庞宪呢?那其他的旁白就让我们一起朗读,大家准备好了吗?(生读)

    出示:

    夜幕渐渐降临了,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李时珍笑着问徒弟:“庞宪,觉得苦吗?”

    “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谁来说说看,你找到了哪些苦?

    ①你从这儿中品出了什么?(很冷,用枯枝杂草生火来取暖)你真会咬文嚼字。(指名读)

    ①你从这儿中品出了什么?(生活清苦、条件艰苦)你也很会读书。

    ①一个“啃”字,你品出了什么?(干粮硬硬的,干巴巴的,可难吃了不喝上一口水,真是难以下咽,放在行囊里好长时间了……)

    ②请你读这句话。

    5、小结:冷了烧点枯枝杂草,取暖,渴了喝点泉水,饿了啃点干粮……这样的而生活李时珍怕吗?(不怕)你从哪个字知道的?(笑)你真会抓关键词。(笑)(点红)

    6、一个“笑”字,你品出了李时珍是怎样的一个人?(不怕吃苦),【板书:不怕吃苦。】

    7、李时珍这种艰苦的生活仅仅是一天吗?(不是)一月吗?(不是)一年吗?(不是)而是——(长年累月)。

    出示: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8、谁来读——(长年累月)(生读,师评价:老师觉得这种生活你已经过了3个月了。你已经过了一年了。你已经十年了。)

    9、是的,李时珍从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到现在已经快50岁了,在外奔波十多年了!谁来读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谁也想读这句话?(指名读)我们一起读。同学们,你能想象这十多年李时珍吃了多少苦吗?(自由说)

    15、可是,他觉得值得吗?(值得)他说:但我们——引读“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5、李时珍为什么这么说呢?同桌两个人讨论一下。(因为他想为万民得福,自己苦点不算什么,只要万民得福,只要老百姓有病了可以对症下药了,健康了……自己吃点苦是无所谓的了,是值得的)

    17、是啊!想到万民得福了(放大)他觉得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了。难怪他说引读——“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8、此时此刻,你品出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板书:【为民造福】)

    1、当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让我们走进寺庙看看李时珍他们在干什么?请同学们默读第8到13自然段,找一找李时珍记载了哪几种草药,这些草药有什么药效,想一想他记得怎么样?

    出示: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庞宪从行囊里拿出笔墨砚台,又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李时珍把本子摊开,拿起毛笔,边忆边写:“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2、同学们都读好了,老师要考考你们,你能帮这几种草药找到各自的药效么?(ppt连线)

    3、刚才李时珍记录的草药,它们的药性和外形都是十分确切的,那么,对于有些比较相似的草药,李时珍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

    “鸡肠草……庞宪,你把药包拿来。”李时珍拿过药包,从里面翻出两种草。它们的叶子十分相似,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

    4、找到了吗?

    出示: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

    我们一起读一读。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找找哪些词语值得我们去品一品?(端详)(嚼嚼)(点红)

    5、什么叫端详?(仔细地看看)请你做做端详的动作给老师看看?(学生做动作)

    6、他仔细地端详之后,有没有分辨出这两种草药呢?(没有),所有他又——(嚼嚼)。

    7、大家想想尝草药会有什么后果?(中毒甚至死亡)李时珍作为医生肯定也知道有些草药是有危险的,那他怎么还敢嚼?(他为了分辨清楚药材,让本草纲目更准确,他亲自尝尝,避免后人开错药而出现危险……)

    9、不仅仅是这两种草药,李时珍经常亲自尝各种草药。记得有一次,李时珍看到古书上记载曼佗罗有麻醉作用,能使人精神恍惚,严重的会失去知觉。为了验证曼佗罗的麻醉作用,他亲自吞服了这种药,结果昏睡了好长时间才醒过来。

    10、李时珍对儿子说的这句话不也印证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引读“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1、“嚼嚼”看似简单,却冒着危险。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李时珍的这份严谨的态度。(齐读)

    12、此时“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夜已深,但李时珍仍在继续工作)

    13、李时珍之所以深夜仍在工作是因为他说过——引读“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14、这一段环境描写虽然没有正面写李时珍,但是我们也能体会到他生活的艰苦,工作的劳累,体会到他不怕吃苦,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15、现在学完了课文,你一定对李时珍有了更深的了解,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16、总结课文: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认识了一个不怕吃苦,为民造福,认真严谨的李时珍,下节课我们要学习复述课文和环境衬托这种精妙的写作方法。最后,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课文,在朗读声中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最后老师要布置几项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的第二大题。

    李时珍的课件 篇2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通过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当时的情景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重点

    1、着重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写作准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通过读课文想象画面,感受当时的情景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思路:

    谈话导入——初步感知——共同品赏——交流体会——总结拓展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我们今天这堂课要了解和学习的是谁呢?(板书)李时珍。你们见过李时珍的像片吗?请看。(提示像片)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己认真读一次课文

    1、想想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课文共7自然段,分别叙述了李时珍“立志学医”、“编书”两大内容。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写他“立志学医”?哪几自然段写他“编写《本草纲目》”?

    三、再读课文,共同品赏。

    1、读李时珍“立志学医”、“编书”这两部分内容,勾画出能体现李时珍“伟大”的句子。

    2、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读自己感触深、被打动的句段。

    讨论交流

    (1)、情感交流。

    教师和学生各自朗读自己喜欢的句段,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2)、大胆想象。

    谈一谈阅读时自己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以及相关的联想。

    四、总结全文,课外拓展。

    李时珍的课件 篇3

    课文简析:

    课文记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经历27年编写《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受父亲的影响,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医。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李时珍偷偷地学习行医的本领,22岁开始行医。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写李时珍用了27年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编写出了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第3自然段写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第4~5自然段写李时珍编写药物书的经过和结果。

    第4自然段写李时珍为了编写药物书,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写李时珍整整花了27年的时间,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

    这一段文章运用具体数字,说明《本草纲目》确实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27年”突出了编写这部书时间之长;“100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突出了这部药物书字数多,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药物种类齐全。而这些数字,又会引起读者的思考:完成这部书,李时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世界。”进一步说明《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伟大的药物学著作,也是全世界医药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李时珍以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学会12个字以及新词,认读5个字。了解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体会文章运用数字说明问题的作用。学习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

    教学重点: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查阅资料:李时珍人物简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学习12个生字(含一个多音字“累”)以及新词,认读5个字。基本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概讲了什么。继续练习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部分生字。

    设计理念:从整体把握了课文;培养学生自学和预习能力。

    一、课前预习:

    1、本课生字较多,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识记生字,书写前注意仔细观察字的结构特点,通过组词练习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找有关介绍李时珍的资料或介绍他采药、编书的故事,并读一读。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熟悉字音和字型

    读后问:你认识了哪些新的生字,请你用自己的识记方法介绍。

    师指导生字:可以通过形近字比较的方法加以区分:如“较—郊、编—遍、纲—纲、尝—常、缺—决、载---栽、验---检”;“累”多音字的学习;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检查学生读书,并随时指导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思考:简要说说这课文写了什么?如何分部分?(分清层次、概括内容)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受父亲的影响,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立志行医。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李时珍偷偷地学习行医的本领,22岁开始行医。

    第三部分(第3、4、5自然段)写李时珍用了27年的时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编写出了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第3自然段写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第4~5自然段写李时珍编写药物书的经过和结果。

    第4自然段写李时珍为了编写药物书,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

    第5自然段写李时珍整整花了27年的时间,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

    5、生汇报学习结果

    师:课文记述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

    物学家李时珍边行医边研究药物,经历27年编写《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

    三、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作业

    1、抄写字词。

    2、练习读书,达到流利。

    第2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

    教学重点:了解李时珍著书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难点:理解《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设计理念:在理解语言文字中体会人物品质,读出体会。体现课内外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时珍》,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说说你对李时珍有哪些了解?”

    二、细读课文。

    紧扣课后习题1引导学生直接插入课文重点段落,学习理解课文。

    1、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1)找到相关段落默读思考,找出原因并加简要批注:如“不全、不祥、有误”;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这样一部内容不全、记录不详细、甚至有错误的药物书,会给医生看病带来怎样的后果?(生说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呀!旧的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准。李时珍决心编写一部比较完善药物书。你怎样理解这里的“完善”?

    从李时珍的想法中可以看出他处处为病人着想,认真负责,医德高尚。

    (3)李时珍重新编写药物书,造福社会的信念是多么坚定!体会着把这一自然段完整地读一读。

    2、师:李时珍为了重新编写药物书,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读课文的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可以知道?大家都来读读这个自然段的内容。

    学生找到他所做的准备:积累经验、各地采药、访问有经验的人。他“不但在治病时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个地去采药。”“不但……还”表示意思更进一步,重点在后半部分。这一用法引导学生通过重音读出体会即可。

    仔细读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他在做准备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让学生自读体会、再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汇报时,引导学生结合“不怕……不怕……走遍……好几天……亲口品尝……上万里……千百个”这些词,再说说体会、想像困难、读出体会中感受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的。

    (2)有感情地读读全段。

    3、师:李时珍历尽了千辛万苦,做好了写书的准备,回到老家开始写书。

    出示句子:(他整整花了27年,……一百多万字……一千八九百……)

    让学生结合这些数字,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进一步体会运用数字说明问题的作用。

    4、回顾全文,想一想:《本草纲目》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著作?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资料说。

    重点指导数字说明法:这一段文章运用具体数字,说明《本草纲目》确实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27年”突出了编写这部书时间之长;“100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药物突出了这部药物书字数多,内容丰富,资料详实,药物种类齐全。而这些数字,又会引起读者的思考:完成这部书,李时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啊,得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被译成几国文字,流传世界。”进一步说明《本草纲目》不仅是我国伟大的药物学著作,也是全世界医药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三、作业

    1、课后:写出这课文的读后感。

    2、运用数字说明法介绍一种事物。

    李时珍的课件 篇4

    教材分析

    《李时珍》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

    课文开篇点明李时珍在我国医学史上的地位,接着讲李时珍立志学医,然后讲他编写《本草纲目》,最后讲《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以及它产生的深远影响。

    那么,为什么说他“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呢?首先,他行医的目的就不是为名为利,而是为“救死扶伤”,他立志行医,“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由于家里世代行医和父亲的影响,幼小的李时珍耳闻目睹了病人的疾苦和医生妙手回春的高尚,潜移默化地教育了他。其次,李时珍做医生后,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发现了旧药物书的缺点,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药物书”。所谓“完善”,就是要克服旧的药物书不全、不细、有错的缺点,让书中药物尽可能记载得多一些,详一些,准一些,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历时27年,经过了充分准备,甚至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作为医生,李时珍深知吃错了药的严重后果,但为了让病人吃着更安心,让后人从他的书中借鉴正确的药方,他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这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啊!由于他的努力,《本草纲目》成了一部“伟大的著作”。由此看出,李时珍这样伟大的人,创作了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把每个自然的内容都与“伟大”一词联系在一起去理解,就可以深入理解什么是“伟大”和李时珍“怎样伟大”了。

    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按照“读书内化”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方法:“以自读为轴,以自问为经,以自悟为纬。”每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读促问,以问导读,以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策略。在读的训练中,突出了三点:一、读的目标具有层次性。从训练步骤看,“通读”要求“读通”,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精读”要求“读懂”,能够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领会作者表达思想的一些方法,有感情朗读;“熟读”要求“读熟”,语速上能够熟读成诵,语调上能够抑扬顿挫,语感上能够体验品味。二、读的要求体现差异性。“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不同读者对文章的领会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在“通读”、“读出问题”阶段,让学生自己读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共性“问题”。其实质是尊重学生读的“异”。三、读的功能强化多维性。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自我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积累语言。

    词语注释

    救死扶伤:救治临危的病人,扶助受伤的人。[例句]救死扶伤是每个医务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而很难医治的疾病。

    对症良方:针对病情开出来的好药方。

    完善:完美,使更加完美。

    药效:药物所起的作用。

    拜访:访问。

    严寒酷暑:极冷的冬天,极热的夏天,形容条件极为恶劣。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解除——废除志愿——志向鄙视——轻视

    记载——记录流传——传播留心——留意

    完善——完美积攒——积累著名——闻名

    反义词:解除——保留鄙视——重视完善——残缺

    句段赏析

    1、他的父亲医术很高,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就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再当医生。

    析那时候行医是被人看不起的职业,医生的生活也比较清苦,父亲不愿意李时珍再当医生,是出自对儿子的爱。

    2、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析这句话交代了李时珍立志当医生的目的和原因。目的是“为穷人治病”,原因是“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他的立志也与家庭影响有关:由于他家世代行医和父亲医术高超,他亲眼目睹了解除病人痛苦的伟大,加之父亲为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的行为影响着他,所以,他立志“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时珍不为个人名利,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崇高思想。

    3、不怕严寒酷暑。

    析无论是非常寒冷的冬天还是非常炎热的夏天,他都在赶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药。

    4、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

    析为了准确判断药物的药性和药效,李时珍不仅虚心请教有经验的人,还通过亲口品尝来验证。不少药材有毒性,亲口品尝是有危险的。这种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感人至深。

    背景知识

    明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建于1368年,亡于1644年。

    李时珍(1518~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访问,采集药物标本,行程达一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52卷,记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课后题解

    3、(1)李时珍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他还亲自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这些都说明了他不怕苦和累。

    (2)“整整”说明编写药物书所用的27年中没有间断,强调了李时珍编书所花时间非常长。“终于”说明了李时珍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才写成的,强调了编写这本药物书的不容易。“著名”就是很有名。表明了《本草纲目》在全世界的地位及作用。去掉了这些词语,句子当然就表达不出这么丰富的含义了。

    文章导读

    李时珍,我国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课文讲的是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故事。课文第一自然段简单介绍了李时珍的生平。第二、三自然段讲李时珍立志学医:先讲他为什么立志学医,再讲怎样学医。第四、五、六自然段讲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先讲为什么要编写,再讲怎样做编写准备,最后讲怎样把书写成。最后一个自然段评价了《本草纲目》的价值: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著作。

    文章结构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李时珍立志学医。

    第三段(第4至6自然段):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第四段(第7自然段):写《本草纲目》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

    写作特点

    本文情节衔接紧密,从李时珍立志学医,到萌发编书的想法,到他如何编写,环环紧扣,叙述自然。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语言积累

    救死扶伤 疑难病症 积累经验 严寒酷暑

    拜访 亲自 品尝 流传 山高路远 完善

    1、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2、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

    飞天课件(实用四篇)


    挑选了一篇网络上非常出色的“飞天课件”文章分享给大家,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告诉我们我们希望能够提供帮助。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每个老师都要认真写教案课件。教师制作教案是教育教学科学之道的具体实践。

    飞天课件 篇1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4242发现者

    课文分析:

    本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按“送行—发射—问候—圆梦”的顺序写了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成功发射,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行太空的事情,表达了所有中国人在飞天梦想实现时的激动、兴奋和自豪的感情。这篇课文改编自通讯报道,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修改,虽然通讯的特点还存在,但是已经不能完全依照通讯的文本特点来学习,更多呈现出叙事性作品的特点。课文的现场感非常强,语言描写生动形象,语言描写丰富,人物心理活动刻画生动形象。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课文概括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对于航天科技发展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并能够进行信息收集和简单的处理,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学生对课文中一些词语的理解还缺乏体验,理解比较机械化,更加依赖工具书,对于课文的表达方法能初步判断,但对其使用效果理解不够深入,对于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有接触,但不够了解。对于人物语言和心情的变化对于提升表达效果体会不深,人物内心变化准确、细致表达也需要进一步强化学习。

    教什么?

    1.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多音字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2.课题的作用;

    3.看视频、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4.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和课文主要内容;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体会千年飞天梦圆时人们心情的激动、高兴、自豪,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从小立志为国家航天科技发展努力学习的豪情。

    7.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合作探究自己的独特感受。

    8.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学习排比句对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

    9.搜集处理“神舟”号和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相关的资料,课后整理布置“神舟飞天科技展” 10.课堂读写迁移:改写为新闻或给杨利伟叔叔的一封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生字词,正确、美观书写生字,多种方法理解课文生字词;

    3.体会千年飞天梦圆时人们心情的激动、高兴、自豪,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从小立志为国家航天科技发展努力学习的豪情。

    4.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学习排比句对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阅读后的独特感受。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感受排比和细节描写对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教学准备:

    自主预习课文;课前搜集与“神舟”号和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相关的资料;课前预习《习作3》;课堂教学课件PPT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识生字,理解生词; 2.根据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借助视频理解词语,营造体验氛围;

    4.初步感知课文场面描写,有感情诵读给瘤子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

    一、谈话导入,理解课题

    1.师:在中国古代,有不少人对飞上天充满了渴望,有人装上两个大翅膀想飞失败了,明代的万户更是为了上天而使用自制火箭而失去了生命,可以说飞天已经成为了中国人千百年来一直企盼的梦想。后来,前苏联的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在太空飞行的人,更加激发了我们要早日实现飞天的梦想,终于,我们等到了这一天,自然这个日子让我们永远铭记,谁知道准确的时间吗?

    2.生:2013年10月15日 3.师:这一天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4.生交流:根据回答,重点关注课文最后一句话“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5.师小结:这一天,我们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就是“梦圆飞天”(板书课题:梦圆飞天)。这里的圆是什么意思?(使„„实现)“圆”还有在哪些词语里面也是这个意思?指名读课题,说说读的时候心情怎样?(自豪、兴奋、激动)

    6.师:这篇课文的课题奠定了课文的情感基调。

    【学生已经预习,因此在导入时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从学生兴趣入手,来走进课题,激发学生热情,并对课题的情感基调做了解。】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准生字字音,根据上下文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做好标记; 读通读顺课文,难读或长句子多读几遍,把不懂的或有疑问的做好标记;

    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时间充足的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这些场面的?

    【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要求,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应该给他们一定提升的空间。】 2.学生充分自学,师巡视指导。3.交流生字词自学情况:

    ①认读生字:指名读,及时正音“乳”“执”翘舌音,“澎”后鼻音; ②“划”多音字,根据字义区分不同读音,学生分别组词; ③出示生词:

    华夏儿女 戈壁大漠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朝夕相处 肃然伫立 奉命执行 待命出征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 划破长空 地动山摇 腾空而起 直指苍穹 炎黄子孙 清晰可辨 梦想成真

    指名读词语;

    4.视频演示:“神州5号”发射的视频(4分36秒)

    5.师:看了视频后,你们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预设看视频后理解以下词语:戈壁大漠 寒风凛冽 亮如白昼 肃然伫立 待命出征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 划破长空 地动山摇 腾空而起 直指苍穹

    6.师:看了视频后你是怎样的心情?(壮观、激动、自豪)这与课题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那课文又是怎样将这个过程写出来的呢?找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直接写“神州5号”发射成功过程的?(6-15自然段)

    【本课的生词比较多,学生依靠联系上下文理解比较模糊,查字典也比较抽象。但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能够轻松体验到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这份体验,也为下面的朗读和学习打下了基础。以在视频中体验到的内容转到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效果也比较好。】

    7.指名读课文6-15自然段。朗读评议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激动、喜悦、自豪)师评价:在体验了视频后,我们的朗读也有了情感的温度。

    8.小结:如果一句话概括,6-15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你会怎么说?(“神州”5号飞船发射成功。)如果用两个字,一个词概括呢?(发射)

    9.师:我们已经找出了课文的一个段落,你能将课文其他段落划分好,并试着概括主要写了什么?一句话可以,一个词也可以。

    10.生思考,交流:

    1-5自然段:送行; 16-19自然段:问候; 20自然段:梦圆 11.指名读课文其他三个自然段。及时评议。

    【概括段意的要求应该能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无论是一两句话,还是一个简练的词,都是合适贴切的,但却给了学习经验有差异的同学一个更加适合的选择,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

    三、自由诵读,感受场面。

    1.师:课文中有多处激动人心的场面,你喜欢哪一个,就自由读一读; 2.指名读,读后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3.自由展示读:自由读喜欢的场面或喜欢的段落。4.小结课文:

    _______年___月___日,在_________,身着航天服的_____奉命执行____________。托举着________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射成功。在飞行过程中,不时传来________的问候,一切正常,中华民族千年的______,今朝终于成真。

    【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间,不设朗读内容要求,意在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意在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让课堂中学生的活动更加充足,这样的设计与学习方式设计理念是一致的。】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哪些字或哪些笔画难写? 2.生交流;

    3.师指导:乳 的左边; 4.《习字册》练习,重点指导写好一段话。

    五、作业:

    1.收集“神舟号”飞船或者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相关的信息,整理好信息,与同学交流。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谈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描写。

    3.抓关键词句体会千年飞天梦圆时人们心情的激动、高兴、自豪,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从小立志为国家航天科技发展努力学习的豪情。

    4.学习课文“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学习排比和细节描写对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

    一、听写概括,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杨利伟 乳白色 执行 划破 腾空而起 激情 喜悦 自豪 问候 兴奋 梦想 2.根据词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感受场面

    1.师: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围绕“神舟”5号飞船首次飞行太空,分别写了“送别—发射—问候—梦圆”四个部分,其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圈出你觉得关键的词语,需要的可以做简练的标注。

    2.生自主学习。3.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按小组商定顺序交流。交流后其他同学每人至少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1个问题进行研讨,依次交流。讨论后互相朗读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看谁读得好,时间充足的小组成员在完成一轮交流后可以自由进行第二轮交流。

    4.小组学习,老师巡视。

    5.班级交流:交流后有感情示范朗读,感受大致相同同学练读,全班同学朗读。(预设)送行

    “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送行时人们无比激动的心情。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杨利伟严肃庄重,说话非常平静,透露出坚定的意识和必胜的新年。

    小结:主要通过写具体人物的活动、神情、心理、语言来表达情感,类似排比的表达方法运用,增加了表达的效果。这是“点”的描写

    发射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人们当时极度紧张。(迁移练习:形容紧张还可以怎么写)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点火!”“起飞!”(适时音频:当时现场实际声音)读出特有气氛。“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划破”“托举”“地动山摇”“腾空而起”。读出壮观的气氛。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读出“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三个排比式的短语一层意思比一层意思更加强烈,师进行范读。

    小结:这部分是对发射整个场面的描写,细节描写突出了人们情感的丰富,这是“面”的描写; 问候:

    杨利伟第一段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手法,表现的“深情”是“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朗读做到语调激昂、声音响亮、充满自豪。

    杨利伟第二段话表现了兴奋之情,多读。

    小结:这部分通过对杨利伟的语言细节描写,从宇航员的视角表现了“神舟”5号飞天后人们的激动心情。

    6.总结:这篇课文为了表达“神舟”5号成功飞天后人们激动、喜悦、自豪的感情,主要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既写了发射的场面,又写了具体的人们的语言、申请、心理活动,能给我们写活动场面类的习作很大的启发。同时,运用排比和细节描写的方法,生动地写出了人们的真实情感。

    【这部分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体验式学习方式的综合应用,学生围绕编者提出的核心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由于学生已经五年级,面对这样要求的自主学习是能够独立完成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重视小组同学的互动,重视每个学生的示范朗读,都是为了让合作学习更加有效,让每个学生都生动的参与进来。在集体交流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准确、个性化地理解课文,恰当地还原发射现场,让声音和视频重现,帮助学生体验当时的情境,更好地增加体验积累,从而积极走进学生的内心。】

    三、交流信息,升华主题

    1.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2.指名读,评议,读出什么情感?

    3.交流课前搜集的“神舟号”飞船或者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相关的信息。4.同学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飞天梦想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5.升华认识:“神舟号”载人飞船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我们的飞天梦想,他对我们民族的复兴,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强国梦的实现都是由重大意义的。

    6.谈谈“梦圆飞天”做题目的好处。

    【教材时“可能点”,而学生学习后就将这种可能变成现实,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学生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提升认识,指出我国载人航天科技工程并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梦想,更是强国梦的一个部分。而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就是一次良好的体验性学习。】

    四、迁移阅读,写法练习。1.出示要求(2选1):

    a.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展顺序将课文概括写成一篇简单的新闻报道; b.给航天员杨利伟叔叔写一封信,写一写你此时心情和你心中的问题。2.学生练笔,师巡视。3.指名点评,交流。【基于学生预习《习作3》,练习将课文改写成新闻是基于帮助学生体会新闻和通讯的差异,这主要面向学习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着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而给杨利伟叔叔的一封信,则更多的是在学生情感体验非常丰富时,确保学生有话可写。】

    五、作业

    课后将自己搜集的信息整理好,以班级小组为单位,精心构思,在班级进行“神舟飞天科技展”。【作业设计基于学生课前资料搜集,将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从课前引入课堂再导入课外,贯穿学习的全过程。以小组为单位,则又是一次良好的合作探究语文实践。】

    【怎样教】:

    基于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段的阅读要求和《梦圆飞天》这篇课文的实际情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学生在课堂主动建构学习,做出了以上设计。

    在怎样教的时候,立足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既有学生潜移默化形成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也有有意识的预习和信息搜集,可能后者更加与本课结合更紧密,但是前者是工具,是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教学设计过程中多处安排差异要求,就是为了最大幅度地面向全体学生,践行公平语文课堂。

    在学习方式上的选则上,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既有独立运用,也有综合运用。学生在初读课文时自主学习,在理解词语时有了充分的体验,在深入感知课文描写场面则综合运用这几种教学方式。力求体验语文实践性特点,体验探究式学习贯穿学生课前、课堂和课后,真正让语文走出课堂,走入生活。

    重视教材的教学价值,重视言语规律的学习,重视表达方法的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排比及排比式句式使用是重点感悟的内容,虽然在读写迁移时对此点运用并不够明显,关键是考虑到场面描写最好是充分体验后再写可能效果更好,也更加能够将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实践中。

    飞天课件 篇2

    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不懈的追求,重点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课文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

    设计理念:

    “教学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郭沫若语)在教学中,要培养这种精神,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自主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教与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教学重点: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把梦想变成现实这一过程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查找、搜集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走进千年飞天梦

    从远古时期“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

    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天梦圆》,去感受这个千年的梦是怎样圆的。(板书课题:飞天梦圆)

    学生读课题,质疑,理解课题。

    (这个梦就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是圆满,周全的意思;“圆梦”,是指实现梦想或理想。课题的意思是“飞天的梦想变成现实了”。)

    【先由神话故事激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再根据课题质疑,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嫦、娥、绚、穹、锲”等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先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再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

    最后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

    【本环节力求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达到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为深层的感悟打下基础。】

    三、研读“飞天梦圆”的过程,感悟航天精神

    1、默读课文,想一想: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第一步——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导言: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步步地来,中国实现飞天梦也是如此。中国圆千年之梦迈出了怎样的一步呢?

    (1)出示“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图片,请学生说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字。

    (2)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成为了中华民族叩响太空之门的声音。

    (3)“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在我国航天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步。

    【人造地球卫星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让学生先观看“东方红一号”的图片,再引导学生读课文,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了解“东方红一号”,感受到“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

    3、第二步——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1)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们为了千年飞天梦圆,他们怎样努力着,拼搏着?

    学生自读课文第七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谈感受。

    (2)欣赏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时向国人招手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十三自然段,读出“神五”升空时的壮观,读出对航天英雄的深情与热爱以及对飞天梦圆的无比激动与自豪的感情。

    (4)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载人航天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

    (5)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悟航天人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它同时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4、介绍“神六、神七、嫦娥一号”,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

    【这个环节的设计,紧扣“神州五号”飞天梦圆来展开,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走进课文,去感受文本中描绘的“神五”升空和返回的壮观场面,了解“神五”飞天梦圆的伟大意义。由于教材编排在前,而我国的航天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对“神六、神七、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作介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新成就。】

    四、规划明天,实现更绚烂的梦

    1、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航天人还有哪些更绚丽的梦需要实现?

    2、中国的航天事业还有更绚烂的梦,谁来圆梦?

    五、拓展延伸,感受我国航天新成就

    结合资料,谈一谈你还知道我国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哪些新成就?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口述炎黄子孙圆飞天梦的经过。

    板书设计:11飞天梦圆

    “东方红一号”迈出坚实一步

    杨利伟神舟五号飞船圆了飞天梦

    飞天课件 篇3

    《飞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讲故事、配演说词、示范、临摹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飞天的故事、飞天的产生过程与创作手法

    2、认识敦煌莫高窟中飞天的形象,了解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造型特点和飞行姿态,掌握飞天的三个经典样式,同时能用简单的线条临摹或描摹飞天作品

    3、体会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形象特点,从而促进审美情感的升华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中国敦煌莫高窟中飞天的形象,掌握三个典型时期飞天的造型特点和飞行姿态,辨别出飞天的三种基本样式

    2、难点:分析飞天形象的时代特征,使学生能用简单的线条临摹或描摹飞天作品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学生)固体胶、彩色水笔、剪刀、4k卡纸一张

    (教师)各种飞天图案若干组,圆形、方形、三角形构图框若干组,课件一个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分步局部出示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双飞天壁画

    问题一:你们认识这个艺术形象吗?它是谁?引出《双飞天壁画》以及这幅壁画的所处地址

    学生活动

    (一):观察,独立发言。(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深入:探索感知,欣赏分析

    教师引导:讲述飞天形象的来历及历史

    问题二:听了上述故事,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做一做这些题吗?

    问题三:看视频,听教师概括讲述飞天的发展历史和用途。你还知道飞天被画在莫高窟的哪些地方?

    问题四:飞天形象给你留下哪些印象? 学生活动

    (二):听故事,完成填空练习

    学生活动

    (三):看视频,听讲解,完成教师提问 学生活动

    (四):小组讨论,表述欣赏感悟

    (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做填空、个人发表等学习形式,分析欣赏唐朝飞天的形象,感悟飞天的形象韵味)

    3、作业:体验实践,学以致用

    教师引导:出示敦煌莫高窟飞天图一组

    学生活动

    (五):当回小导游,请为这组图配上解说词 学生活动

    (六):请学生朗诵

    学生活动

    (七):看锦囊,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图配上解说词 学生活动

    (八):请学生朗诵图配上解说词(通过小组合作配解说词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巩固所学飞天的知识)

    4、课后:拓展开发 教师引导:

    问题五:如果请你临摹飞天,你会选择哪些绘画工具和材料呢?为什么? 问题六:美丽的飞天会是用哪些工具材料绘制的呢?为什么? 学生活动

    (九):小组交流表述 教师总结:毛笔勾线,矿物颜料绘色

    (通过交流表述,引出飞天壁画的创作材料,为下一课时的学习作准备和铺垫)

    六、第二课时

    1、课堂导入

    (1)展示飞天图片:敦煌莫高窟第320窟双飞天(壁画临摹)唐代,提问:有同学知道这些是什么形象?你知道和她们的有关的故事吗?(2)学生思考回答(3)教师引导小结:这些形象就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请同学们看书本P20(教师对飞天的概念做简单介绍)

    (本环节主要解决飞天的定义和概念问题)

    2、输入教学:

    (1)展示敦煌的全景照片和传入的途径

    (2)展示各个历史时期的飞天的形象。请同学们来比一比,各个历史时期的飞天有什么不同。(分学习小组讨论,小组之间可展开竞赛)①起时期——十六国(第275窟)②创新时期——南北朝(第249窟)③鼎盛时期——唐代(第329窟)

    教师引导讨论和小结。(可以从飞天的姿态、着装、背景、体态造型等方面来做引导和小结)

    (本环节意在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飞天形象在中国的发展过程)(3)动动手,学学古人(教师分发准备的飞天图片)每位同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飞天形象,进行临摹 要求:

    ①大小要适合,构图要饱满 ②运用线条的形式来表现 ③注意把握人物的动态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临摹)

    3、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4、拓展思考:你觉得飞天的形象美在哪里?为什么古代的人们如此热衷表现飞天的形象?

    飞天课件 篇4

    一、歌曲导入,读题入情。

    (播放《超越梦想》歌曲)超越梦想,一起飞,让生命回味这一刻, 让岁月铭记这一回。我们伟大的祖国圆了申奥之梦,而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将肩负着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重任去实现我们千年的飞天梦。

    同学们,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梦圆飞天)

    【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朗读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与体验。因为感动而激动,因为激动而感动。在这里让学生从内心先行涌起自豪的情愫,为下文的学习作一个铺垫。】

    二、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并感受。

    出示读书小提示:(一人读提示)

    默读课文6—15小节,找一找神舟五号发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同学们刚才都在认真写着,还有的读得很认真,眉毛和眼睛都在读书啦。

    师生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句子)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的心情紧张极了,激动极了。)

    特别是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一秒一秒)是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绷得紧紧的)不仅心绷得紧紧的,拳头也握得紧紧的,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似乎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内心的紧张激动可想而知。抓住这些词语,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同学们,想一想,人们的心情为什么如此的紧张呢? 生自由回答(再过几分钟,飞船就要点火起飞了;这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人们已经期盼了太久太久;人们为这次首飞任务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成败就在今天……)

    是啊,这一刻,人们期盼了太久太久!

    此刻,坐在电视机前正观看着现场直播的你会想——此刻,正置身于酒泉卫星发射现场的你会想——此刻,作为即将遨游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杨利伟的你会想——此刻,如果你就是杨利伟最心爱的儿子,你会想——

    期待、信任、祝福、激动、紧张、担心……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我们再一齐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这是十秒倒计时!你觉得这是怎样的十秒倒计时?(紧张的、激动的、兴奋的)

    因为倒计时的开始就意味着飞船就要发射升空了。谁再来激动地倒数这十个数?

    (指名读,评议:从你的声音,你的表情中,老师看出了激动。)

    这10秒钟,虽短犹长,它牵动着近14亿中国人的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期盼、凝聚的10秒,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让我们再和总指挥一起10秒倒计时! 生齐读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直指苍穹。”

    这段话中,哪些词仿佛让你看到了升空的画面?让你听到了升空的声音?(烈焰升腾、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托举、腾空而起,直指苍穹;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

    是啊,在描述这升空画面时,作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引读

    想象出了那条巨龙般的橘红色火焰了吗?对了,读书就要这样,能够边读边想,把语言文字在我们的脑中变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看到的很壮观,耳边听到的同样震撼人心:地动山摇般的轰鸣!这声音,这气势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能读出这气势吗? 齐读

    “飞行正常!”

    同学们,其实文中还有一句很重要的话被你们忽视掉了,虽然它只有四个字,但却非常的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你找到了吗?

    仅仅三分钟的时间,杨利伟便通过电波告诉指挥控制中心,告诉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告诉每一个炎黄子孙——飞行——引说:正常!

    可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它其实在告诉人们? 生自由表达(“神舟”5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无限的自豪。“

    读了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无比的兴奋、喜悦、自豪)

    练习说话:指挥大厅里一片沸腾,人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由此,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心潮澎湃、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欢呼雀跃、热泪盈眶……)

    神五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但不同的人,他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让我们走近他们身边来倾听他们的心声。现在老师就是新闻记者,我来采访大厅中的人群。(师开始采访学生)

    总指挥李继耐先生,你好!“神舟”5号发射成功,请你谈一谈现在的感受,好吗?(指名说)

    你好,聂海胜!大家都知道,你也是这次首飞任务的候选人之一,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战友杨利伟说的吗?(指名说)

    你好,这位同学,看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指名说)

    同学们,“神舟”5号发射成功,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此时此刻,作为一名中国人,怎么能不扬眉吐气?怎能不充满着澎湃的激情?怎能不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呢?让我们一起来表达出内心的激动、喜悦和自豪的心情。齐读

    飞天课件 篇5

    课时目标:

    1.精读感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时激动人心的场面。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2.总结全文,交流收集有关“神舟”飞船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航天英雄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梦圆飞天》齐读课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从“送行、发射、问候、圆梦”四个方面来写“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的。其中“送行”部分我们已经学过,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部分给你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2.今天,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2003年10月15日那天,最激动人心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神舟”5号载人飞船即将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了,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第6—15自然段,其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读悟第二部分(发射)

    1.读了课文的第6—15自然段,哪些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预设: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1)这句话写出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人们除了紧张,更多的是什么?

    (2)读这段话的时候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语气?

    (3)指导朗读。

    3.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课文的7—11自然段每一个短语都独立成段,你知道作者这样写的用意吗?

    作者写的很好,那你们能把它读好吗?

    指导朗读7—11小节。

    4.还有哪个场面留个你深刻印象?

    预设:课文的12自然段。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壮观、震撼)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出来的?(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地动山摇、腾空而起)

    你们想看看这个场面吗?(出示课件)

    看了这个场面,你心情怎么样?

    带着这样的心情,自己去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注意突出刚才圈划的词语。(自由读、指名读)

    同学们,我们刚刚通过文字经历了紧张的倒计时,壮观的发射场景,让我们再一起来回味一下。齐读6—12小节。

    5。三分钟后,电波传来了杨利伟“飞行正常”的声音,这声音穿过茫茫太空,传到(读)传到(读)传到(齐读)。

    6。同学们,你们可能不知道。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出示课件),人类第一位向往飞向月球的是谁?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美丽姑娘。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谁?是一位美国人。那个美丽的中国姑娘就是嫦娥,那个美国人就是我。我向月球跨了一小步,人类向前跨了一大步。当时的杨利伟才23岁,他当时正驾驶着战鹰在中国大西北上空刻苦训练。每当他飞过中国飞天梦的摇篮——敦煌古城,他都会想起阿姆斯特朗这段令中国人感到尴尬和苦涩的话,他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争回这口气。而如今(出示课件:最后一自然段)读。

    作为一个中国人,最为一个拥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中国人,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十五自然段。

    如此的喜悦,如此的自豪,你还能想到哪些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十五自然段。

    三、读悟课文第三部分(问候)

    1.过渡: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的速度飞行,从200千米以外的太空中,不时传来杨利伟发回的信息。杨利伟发回了哪些信息呢?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17—18自然段。

    2.杨利伟发挥的信息中,哪些令你印象深刻?

    预设:十八自然段

    想看看着我们美丽的地球吗?播放课件。

    四、读悟课文最后一部分(梦圆)

    1.过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历史性的重大突破,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让我们怀着无比的自豪齐读结尾段。

    2.《梦圆飞天》,谁圆了飞天的梦——杨利伟。

    2003年,他是中国最具有标志性的人物;2003年,他和中国最鲜明的亮色联系在一起。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证明了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属于中国,他就是————杨利伟。让我们深情地赞美这位伟大的英雄吧:

    (课件: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五、总结交流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我国航天史上零的突破,继“神舟”五号后,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航天员是———(出示课件)“神舟”七号,航天员是———(出示课件)他们都是中国人的骄傲,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2.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学习他们?学习他们?

    3.同学们,中国人有太多的梦,我们也有自己的梦。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才能梦想成真。

    六、布置作业

    小练笔:

    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我想对杨利伟叔叔说:

    我想对中国人说:

    我想对我的同学们说:

    板书设计:

    5.梦圆飞天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飞天课件 篇6

    【导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重点)

    3.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学法指导一:

    【动词的作用】

    动词的作用可以表达为:准确生动地+描绘了……过程(……技巧)+显示了/写出了……性格(形象)+表现了……心情(品质/精神/感情)

    学法指导二:

    【文章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铺垫、前后照应、直接、间接描写、欲扬先抑等。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对有着“跳水皇后”之美称的郭晶晶,这位美女我们大家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可是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又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芳容吧!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优雅(yǎ) 掠过(lüè) 翘首(qiáo) 屏息(bǐng)

    一刹那(chà)慷慨(kǎi)哧地(chī)悄然(qiǎo)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酷似:好像。

    慷慨:大方,不吝惜。

    轻盈:形容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

    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3.背景介绍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听课文录音。学生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

    【交流点拨】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交流点拨】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

    在文中第二部分,记者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盈溢着动态美,请同学们认真读二三四自然段,品味动词的精妙。

    【交流点拨】1.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飞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

    学法指导三:

    【常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等。 2.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第四段中“哧地插进碧波”对吕伟转体,入水的动作进行了近镜头的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

    步骤四 精读课文 探究写法

    1.认真通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

    【交流点拨】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用“飘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动静相宜,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的起跳作了一个巧妙的铺垫。文中还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对吕伟起跳前的沉静自若及起跳、腾空、入水一系列动作的慢镜头回放采用了正面描写。而对记者的赞叹,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游泳场的气氛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这样结合起来写,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彩绝伦。

    2.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

    【交流点拨】运用的有比喻,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无可挑剔。

    运用的有拟人。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一秒七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相宜,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

    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

    用“五官”采写是写作现场短新闻的基础,作者深入到现场后,不能像个木偶,必须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

    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动,细节乃至现场的景物摄下来。

    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

    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是什么气味。

    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

    身: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

    五官感受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稿子就越生动,否则就是一杯白开水。

    【附:板书设计】

    “飞天”

    凌空“飞天”前——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飞天”时——凌空翔舞,从容不迫,自天而降

    “飞天”后——沸腾,如梦初醒,惊讶不已对比

    烘托

    侧面描写

    飞天课件 篇7

    说教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激动人心的时刻》,第二课时《“飞天”梦圆》。教材的安排由点到面,层层递进,《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选取了两个典型事件——香港、澳门回归和“神五”“神六"的成功发射。侧重了解我国综合国力增强之后,在政治和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受其巨大的国际影响。

    说学情

    学生通过前一课时的学习和以前生活的经验对香港、澳门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神五神六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他们对于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对我国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只有通过学生课前收集相关文字、图片资料,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对两大历史事件建立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说教学目标

    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3. 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 “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知道这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激发民族自豪感。养成主动收集资料并进行简单整理的习惯。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我决定,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再现“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那让国人激动的时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设计思路

    为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达成目标,我针对教材特点,遵循学生认知、情感规律,并辅以电教多媒体,用音乐、图片、影片营造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教学中以两大事件为主线,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教学)构建和谐课堂。

    说教法,学法

    教法:谈话,讨论,创设情境

    学法:课前收集,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神舟”五号飞船,“神州”六号飞船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我国航天事业成就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走近神舟五号

    1.首先播放视频图片(嫦娥奔月、敦煌飞天、风筝)然后激情讲述:自古以来“飞天”就是我们的梦想。尤其是当苏联、美国相继实现飞入太空的梦想之后,我们中国人多么希望有一天也能飞上太空。

    2.接下来播放“神舟”五号飞船相关视频。并提问: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此时想说什么呢?

    3.然后让同学们自由交流。

    4.在同学们充分交流后进行小结并引出课题:20xx年一股航天热席卷全国,随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一股爱国主义激情在亿万华夏儿女心中涌流。相机板书课题:飞天梦圆。

    【本环节设计意图: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激趣导入,(嫦娥奔月、敦煌飞天、风筝)自古以来“飞天”就是我们的梦想,再现“神舟”五号飞船飞行成功的激动人心的过程,让学生细心体会,我国航天史上又一次飞跃】

    活动二 飞天梦圆

    1.学生自由阅读教科书第95-96页,想象如果我就在发射现场,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感受。

    2.学生交流读书后的感受。

    3.让学生观看图片,了解我国在航天载人事业上所做出的努力和艰辛,思考:为什么“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的成功令全中国人如此激动?

    4.学生分小组交流:为什么“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的成功令全中国人如此激动?

    5.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为什么“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的成功令全中国人如此激动?

    6.在 同学们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早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激励人们昂然踏上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途。那么 作为中国人的我们,看着我们的祖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能不骄傲?能不自豪?能不激动?相机板书:中国人,骄傲,自豪,激动。

    7.学生汇报交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还有哪些令人骄傲,令人自豪,令人激动的时刻?

    【本环节设计意图: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深刻地体验到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使航天热席卷中国,令全中国人如此激动,感受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活动三 拓展延伸制作航天小报

    1.让同学们展示课前收集的我国航天方面的相关资料。

    2.提出要办一个航天知识展。

    告诉同学们“神州”五号和“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在社会上掀起了航天知识热,现在我们要办一个航天知识展,希望同学们将你们收集的资料制作成航天小报并展出。

    3提出制作小报的要求:分组制作,将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反映我国航天事业进步的小报,也可以分组将课前收集的资料整理制作成我国航天事业大事记。老师还得提醒学生:需要同学们分工合作,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完成。

    4.提出展示小报的时间:利用下次班会课进行全班交流,分组展示小报,评选出最佳设计、最佳知识点、最佳美工等奖项。

    5.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本组小报的内容、形式,以及小组同学的分工。在得出结论后小组长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本环节设计意图:这是活动二的延伸活动: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学习航天知识,办小报,开展航天知识交流活动,感受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将品德与社会课和其它的各门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反思

    我 在设计这节课时始终在思考,怎样将课堂交给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去学,主动去学,更重要的是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学生们能通过合作探究,以及利用多媒体 创设的情景了解更多的知识,揣摩出更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所以在整节课中我将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去想,去说。我还将品德与社会课和其他的相 关学科进行有机的结合。把课前,课堂,课后视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实现了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多种目标的整合。

    飞天课件 篇8

    《梦圆飞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内容。

    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3、初步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

    4、指导学生搜集有关信息,进一步感受祖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

    1、课文第二、三段是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航天人付出的艰辛。

    2、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教学难点:

    1、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2、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教材解析:

    《梦圆飞天》是本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科技为主题的文章,从编者的意图可以看出本单元是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热爱科学的。《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这篇通讯报道激情澎湃,充满喜悦与自豪。因此,本文不仅传达了一种科技讯息,而且也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在今年的春晚上,央视主持人董卿说:“2016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6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励精图治、接续奋斗,实现了我们先人们的飞天梦。”孩子们,从“嫦娥奔月”,到屈原的《天问》,到敦煌的“飞天”,一直到现代的航天事业,千百年来,华夏儿女始终做着同一个梦,它就是飞天的梦。(边展示图片边解说)你们知道这个梦是如何圆的?又是谁圆了这个飞天的梦吗? 预设回答: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和他身后的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圆了自己的飞天之梦。

    现在,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学生读课题:梦圆飞天)

    2、孩子们,现在让我们认识一下为祖国圆梦的这11位航天英雄。播放视频“2017春晚按手模仪式”片段。

    3、交流资料。

    过渡:星汉灿烂,太空漫漫。从仰望星际,到俯瞰地球,航天梦助推中国梦。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了一些有关“神舟”号飞船的信息和一些有关航天方面的知识。现在组内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全班交流。预设:师补充简介“神舟”5号发射成功的有关情况。

    二、初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的资料非常详尽,可见预习得相当充分,预习的过程中,生字词不但要会读,还要会写,同学们看大屏幕,看能不能根据拼音写出本课的一些词语?

    1、课件出示“看拼音写词语”,指导写字。

    (1)指两生去黑板上写,其他在田字格中写。(师强调坐姿和握笔姿势)

    提笔即是练字时,字不但要写正确,还要写规范美观。生写完后师当堂圈改,并范写“乳”。生认真读字,观察字形结构,说出关键笔顺。

    “乳”下面的“子”一横变为一提。“乚”写时弯处要有顿笔和弧度。课件展示“乳”的本意和演变,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特点。

    【设计意图:现代社会,电脑已经代替了我们以往传统的书写形式,汉字的重要性已经渐渐被淡漠。写一手好字,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由最初的甲骨文,再到后来的行书、隶书、草书,以及现在我们所推崇的楷书,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以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乳”字的演变,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领略汉字的奇妙和魅力以及造字的特点,从而达到触类旁通和识记的效果。】(2)生讨论如何写好字及记字的方法,指生说。

    2、指生读刚才书写及补充的词语。

    乳汁 执行 划破 控制 侨胞 刚劲 澎湃 寒风凛冽 烈焰升腾 大漠震颤 宛如巨龙 地动山摇 腾空而起 神奇美妙 清晰可辩 橘红色 要特别指出“刚劲”的读音。

    预设:可让学生总结归纳“劲”在不同语境中的两种读音。

    3、解决疑问。

    同学们,预习的时候哪些地方还有疑问?生字新词的意思能根据上下文理解吗?

    生讨论交流解决。

    预设:可用图片或说近义词的形式向同学们解释“苍穹”的含义,根据上下文或查资料理解“游弋”。

    三、理清课文思路。

    过渡:孩子们,要想预习好一节课很难,你们的表现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努力和付出;航天英雄杨利伟肩负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任去实现我们千年的飞天梦更难,他的付出和努力圆了我们的飞天梦想。中国航天史将永远记下这样的一些文字,同学们请快速浏览课文,补充后面的内容。课件出示:

    一座大漠中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一艘神奇的宇宙飞船——“神舟”5号

    一个难忘的日子——2003年10月15日

    一个英雄的名字——杨利伟

    一次圆梦的壮举——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指生说破折号后的内容。

    同学们,再请认真地默读一遍课文,看看作者描写了哪几个场面来记录“神州”5号升空的过程。

    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四、精读感悟。

    过渡:同学们,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让我们去深刻感受这一伟大的历史性时刻,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一),交流感受,体验情感。送行场面——激动 预设: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描写送行场面的2——5自然段,从中你感受到什么?分别从哪里感受到的?

    2、交流感悟:(1)生读句子。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我体会到了人们当时喜悦、自豪、激动的心情)师:你能把人们当时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生再读)

    (2)师:想想还会有谁来见证这一伟大时刻呢?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式来说说?

    课件出示: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

    (3)师:是啊,那么多人,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心系“神5”,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飞船和杨利伟送行,谁能来读读这句话?指导读好这句话,读出自豪之情(指名读,评价,齐读)

    (4)师:此时的杨利伟看到这样的场面,会想到什么呢?(生交流)引出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出坚定的语气。(师补充介绍有关杨利伟日夜奋战做准备的资料,再次感受为什么会有这么坚定的信心。课件超链接出示)发射场面 ——紧张

    1.过渡: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马上就要到了, “神舟5号”载人飞船即将载着中国人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了,此时此刻,老师的心和文中的人们一样紧张,孩子们,让我们把目光凝聚在6——15自然段,感受一下这紧张的发射。2.交流发言、指导朗读。

    ⑴预设1:生:我感受最深的是第6自然段为什么?生读:“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通过“逼近”“绷”“急促”这几个词语我好像感受到了人们的紧张。

    师:是啊,这次飞行任务巨大,能不紧张吗?老师真的听到你紧张的呼吸声了。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的心情会紧张到什么程度?把你的这种心情带到文章,读一读,相信你能读得更好。(再指名读。)⑵预设2: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十秒倒计时”的来临。生读相关语句。师:从倒计时可以看出人们的紧张,前面几个数字由高到低你没有读出起伏感,让人感受不到你内心的紧张啊!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也在等待这最激动人心的一分钟,甚至最后的几秒钟,你会觉得这是怎样的十秒钟呢?(指生再读。)

    师:从你的声音,从你的表情老师看出了激动,其他同学呢?你觉得这十秒钟预示着什么呢?(成功与失败)要根据学生回答灵活改变(每回答一次,读一次)

    师总结:是啊,这10秒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它牵动近14亿中国人的心,它是吸引全世界目光的10秒。十秒钟后,会出现什么呢?(神五飞天的场面)你们想看让人紧张,让人翘首以待的神舟五号升天的情景吗?好,今天老师也圆你们一个梦!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引读:十、九、八——点火,起飞!(课件播放“神五”发射录像)

    (3)师:“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这一幅画面将会永久地留在国人的脑海中,看了之后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师: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指名读,评价——范读——自由练读——再指名读——配乐齐读)师:是啊,虽然我们没有亲临发射现场,但这雄伟壮观的发射现场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把这一画面也永远留在自己的心中吧。

    (4)师:“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预设1:

    读读这段话,你体会到当时人们的心情怎样?(无比的激动、喜悦、自豪)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读了这段话,你联想到了哪些成语? 预设2:

    生交流,如: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欢呼雀跃、载歌载舞、热泪盈眶„师: 当神五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但不同的人感受也是不同的,让我们走近他们身边来倾听他们的心声。现在老师就是新闻记者,我来采访大厅中的人群。预设3:

    A:您好,总指挥先生,看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B:接着要采访和杨利伟一起备战“神5”的宇航员。您好,您是和杨利伟一起备战“神5”的宇航员,但最终您却没有被选上,你为什么还这么兴奋、激动、自豪呢?

    C:最后,我要采访指挥大厅里普通的观众,您好,您和我们一样,是目睹“神5”发射成功的普通的中国人,此时,您的心情怎样?

    师: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谁能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去,读好这段话。(指名读——范读——男女生分组读)、师:神舟五号飞天成功了,神州大地共沸腾,几代人的不懈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让我们一起把这份喜讯告诉世界,齐读15段。

    (二)激情问候,欣赏美景。

    1、师:“神五”发射成功了,让我们听听来自太空的问候吧!(课件出示17自然段)指生读。

    预设:

    师评价:我感受到了你的激动,你读出了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你语调高昂,充满了自豪!你铿锵有力,蕴含着飞天的力量,还有好多人想读,我们一起读好这段问候。

    2、在与家人的通话中,杨利伟告诉儿子,他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同学们想不想看一下?好,老师再圆你们一个梦!(课件出示太空拍摄的“地球”)

    3、看了这样一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吗?那你看到了什么呢?(指导学生围绕课文展开述说)

    这样的景色确实美妙,让人神游向往啊!你能通过读的方式读出来吗?指名读。

    4、这么美的画面,是谁给我们带来的呢?如果杨利伟叔叔来我们的班级,和我们坐在一起,你想对杨利伟叔叔说些什么呢?(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说杨利伟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5.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对杨利伟叔叔说,其实杨利伟叔叔也有很多话要对我们同学说,同学们还记得他在今年春晚上说的那一句话吗?他说:“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随着祖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欢迎更多的人加入我们航天员的队伍。”(课件出示)

    师: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师引读最后一段。

    师:千年梦想,今朝梦圆,现在,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梦圆飞天)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 ——(梦圆飞天)

    2016年,神舟十一号奔向天宫,我国载人航天再启新程。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大更远。孩子们,老师希望你们能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热爱航天事业,积极探索宇宙奥妙!作业超市:

    1、办一张关于“以中国航天”为主题的手抄报。

    2、阅读蔡桂林的诗歌《炎黄飞天梦》,并写读后感受。板书设计

    6梦 圆 飞 天

    (激动)(紧张)(深情)(自豪)

    送行------发射------问候------梦圆

    飞天课件 篇9

    【教材分析】

    《梦圆飞天》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文章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设计意图】

    《梦圆飞天》有几个不同的场面描写,每一个场面给人留下的印象和感受都有所不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通过朗读,体会各个场面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1、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

    出示图片:“嫦娥奔月” “敦煌飞天壁画”“神舟五号”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一个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直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个梦终于圆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梦圆飞天”,再一起来感受这一梦圆时刻。

    板书:梦圆飞天

    (二)自学反馈 预习检查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课文脉络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写人们为“神舟”5号和杨利伟送行时的场面。

    (2)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3)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4)点明了此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前提。同时让学生在自我阅读课文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四)披文入情 朗读感悟(以学生最感兴趣的场面开始)

    自读课文,划出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并把你的感受简单的写在书的空白处。

    【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1、感受成功——发射

    (1)“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想象当时的紧张气氛。

    (2)让学生扮演指挥员,演练“十、九、八……点火……起飞……”读出现场特有的气氛。

    (3)播放发射录像,激发学生想象力。

    【这里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一个轮换交替:1、理解;2、直观理解;3、理性上的感知。】

    (4)引导学生体会“飞行正常”四个字的含义

    (5)“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这句话朗读时要读出节奏感,读出内在的一层比一层更强烈的感情。

    (6)回归梦圆。

    我们之所以这样喜悦,这样自豪是因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让我们带着喜悦与自豪大声地说,我们终于“梦圆飞天”了。

    2、激情问候

    (1)当飞船运行到第七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神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

    出示:“向世界全国人民问好!……”

    读这段话时,注意指导学生体会杨利伟当时的激动和难以抑制的豪迈之情。

    A、指名读。

    B、齐读,读出心中的豪迈

    (2)回归梦圆。

    我们之所以能够发出这样的问候是因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我们终于“梦圆飞天”了。

    3、欣赏美景

    (1)而最让我们大家感到兴奋就是在太空看到的景色和我们可爱的地球了!

    出示:“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

    A、谁来读好这一节,向我们大家介绍介绍!指名朗读,感受太空的神奇和地球的美丽。

    B、课件展示太空景色。

    【通过展示太空景色,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欲望。】

    (2)回归梦圆。

    我们之所以能够欣赏到这样的美景是因为“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我们终于“梦圆飞天”了。

    【因为感动而激动,因为激动而感动。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4、永远铭记

    20xx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又一次回归梦圆,齐读“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我们终于“梦圆飞天”了。

    (五)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1、神舟五号成功了,神舟六号也成功,神舟七号的发射也成功了。让我们在一次读响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振奋的话语。(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齐读,再一次回归梦圆。

    2、作为一个中国人,近几年,国家还发生了哪些令你骄傲的事情?自由回答。

    【这些又是一个内化的情结,是学生自豪感产生的又一个“点”。】

    3、幻灯片展示,一起分享我国的骄傲。

    (六)总结全文,激励学生

    “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激动与喜悦,更多的是思考与启示。祖国的未来就是我们的未来,祖国的命运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希望同学们能承载着祖国的梦想,充满希望和信心,扬帆起航。

    (七)作业(二选一)

    1、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搜集有关“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的资料在班级中介绍 。

    飞天课件 篇10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评述欣赏与造型表现相结合的一个学习内容,也是线条系列中的一部分。飞天是人们想象中的飞神,在印度神话中,是云和水的女神,在佛教中是乾达婆和紧那罗的化身,各个时期的特点各不相同,这里是一个可以让学生感兴趣的教点,既可以让学生了解飞天的演化过程又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方面整合,可又要避免信息量过大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冗余。由于传媒信息常侧重于西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宣传,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太容易感兴趣,加之对于石窟艺术、佛教知识知之甚少,所以要理解和感悟到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以极其赋予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准备大量的相关信息,并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有所收获。教学目标:

    1.强化本节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将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培养其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

    2.收集资料,讨论、分析,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

    3.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串联知识内容,发展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总结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古代艺术作品中飞天的有关知识,感悟传统造型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表现飞天的形象。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观看短片

    同学们我们刚才观看的这个短片里面都有些什么? 舞蹈、大佛、千手观音、飞天等

    短片最后出现了五个大字,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啊? 敦煌伎乐天

    简单解释敦煌飞天,板书:飞天

    二、讲授新课

    1.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下敦煌飞天 观看敦煌飞天的简介

    在观看的时候我们收集了那些信息?

    地处大漠,是无数商人行旅出入塔克拉玛干的必经之路、敦煌莫高窟经历1000多年众多朝代才形成的、敦煌里的飞天形象很多等 2.大家对刚刚收集的信息感兴趣吗?想不想进一步了解敦煌飞天的知识啊?想了解敦煌飞天,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观看常书鸿的短片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把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敦煌艺术。在他辛勤工作的几十年中,组织大家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临摹了大量的壁画精品,并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向更多的人介绍敦煌艺术,为保护和研究莫高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广大人民的高度赞扬,他的一生为莫高窟做出了光辉的业绩,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更被人称作“敦煌的守护神”。

    3.飞天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播放飞天来历的短片

    飞天到达敦煌已经10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0多年中,飞天形象历经多次变化,各个时期的飞天特点各不相同。

    三、研讨活动

    布置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

    不同时期的飞天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观看飞天的各个时期的图片、视频文件。

    早期飞天: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170多年,敦煌飞天深受印度河洗浴飞天的影响,从造型上看,头有圆光,脸型椭圆,身材粗短,上身裸露,身披大巾,腰缠长裙。观看短片及图片。

    飞天演变期:从西魏到隋代大约8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处在佛教天人与道教羽人,西域飞天与中原飞仙相交流,相融合,创新变化的阶段,是中西合璧的飞天。莫高窟西魏时期的飞天,所画的位置大体上与北魏时期相同。只是西魏时期出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一种是西域式飞天,一种是中原式飞天。

    飞天鼎盛期:从初唐到晚唐大约300年。敦煌飞天是在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印度飞天的成分,融合西域、中原飞天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从十六国起,历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代五个朝代,百年的时间,完成了敦煌飞天中外、东西、南北的互相交流、吸收、融合、完成了中国化历程。到了唐代,敦煌飞天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阶段。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飞天的风貌,是完全中国化的飞天。唐代是莫高窟大型经变画最多的朝代,窟内的四壁几乎都被大型经变画占领。飞天亦主要画在大型经变画之中。

    飞天的衰落期:从五代至元代,包括五代、宋代、西夏、元代四个朝代,大约460余年,这一时期的敦煌飞天继承唐代余绪,图形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已无隋代时创新多变,唐代时的进取奋发精神。飞天的艺术水平和风格特点虽有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渐推动了原有的艺术生命。

    共同点:这些飞天都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又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人物的动态,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我们上节课简单的认识了飞天,谁能说下各个时期飞天的共同特点? 凭借人物的动态,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

    二、研讨活动

    1.飞天的动态有什么特点?

    身体倾斜,有的在弹拨乐器,有的在向人间散花,有的在舞动着手臂。2.飞天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长裙、长长的飘带 3.飘带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如何表现? 观看短片飘带的意义。

    学生讨论交流,对学生汇报进行总结评述。

    三、实践活动

    我们来尝试表现一下飞天的动态,着重表现飘带的线条。巡视辅导

    四、总结评价

    找出学生画的较好和有问题的衣带作品展示评析。

    第三课时

    飞天美丽的线条不仅仅表现在她的衣带、动作上,可以说线条在飞天的表现上无处不在。观看短片。

    我们同学在两节课的欣赏及实践后,对飞天有没有自己的看法啊? 学生汇报

    欣赏现代画家笔下的飞天

    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将你认识到的飞天形象或者你想象中的飞天形象表现出来。巡视辅导 展示评价 总结:观看短片

    飞天课件 篇11

    教材分析:

    《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和自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投影文字 网络教学所需材料和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与文本的对话,你知道了哪些内容?(生答)那你们想见证这伟大的历史性时刻吗?(情境创设,利用导入语激发兴趣)

    二、网络资源共享(教师设定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检查上节课通过网络搜集到的关于“神五”的相关资料

    三、精读课文,深度分析

    1、简单指导,理清课文脉络。

    (1)点名事件发生的时间。

    (2)重点写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3)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4)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5)点名了此次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飞天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歌曲导入,读题入情。

    (播放《超越梦想》歌曲)超越梦想,一起飞,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我们伟大的祖国圆了申奥之梦,而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将肩负着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重任去实现我们千年的飞天梦。

    同学们,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梦圆飞天)

    【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朗读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与体验。因为感动而激动,因为激动而感动。在这里让学生从内心先行涌起自豪的情愫,为下文的学习作一个铺垫。】

    春游湖课件四篇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要知道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也能更理解课堂知识点。分享一篇网络上的好文“春游湖课件”读完后感触颇深,欢迎您在线阅读本文!

    春游湖课件(篇1)

    1、了解生态破坏的原因和表现,通过实例分析,理解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石漠化产生的机制,体会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破坏而诱发的严重后果。

    2、通过分析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了解土壤污染物的迁移及检测方法,体会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及其防治的紧迫性。

    3、学会运用分析综合、因果推理的方法绘制水体污染灾害链。

    4、通过分析事实材料,进一步认识、体会气候变暖的事实、原因及其产生的灾难性后果。

    5、形成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本节引言部分,启发学生思考:哪些原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灾害与人类活动是否有关?

    (学生活动)阅读引言,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人类的哪些行为引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课件展示)展示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景观、西北畜牧业地区荒漠景观、南方地区的石漠化景观等图片(或视频)。

    (提出问题)这些地区出现了什么环境问题?与人类活动有没有关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件图片,思考后,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上述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态破坏。图示地区的生态破坏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带来的。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并阅读P58教材正文内容,想一想:生态破坏是由哪些原因产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填下列关系图

    (学生活动)阅读P58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59,和课件展示内容,说一说:水土流失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危害?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在哪里?

    (课件展示)黄土高原地区或红壤区的水土流失图片、数据、资料。

    (总结归纳)我国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乱垦土地、滥伐森林、破坏草地。危害主要有:土壤变得更贫瘠、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诱发和加剧水文灾害。我国的水土流失区有三个区域:黄土高原区最严重,南方红壤和黄壤分布区其次,东北黑土区近几年流失也非常触目惊心。

    (课件展示)石漠化地区景观、资料。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P59“知识窗”及课件资源,分组讨论,总结石漠化的定义、危害、发生地区、目前发展状况。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0,和课件展示内容,说一说:什么是土地荒漠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有什么危害?

    (课件展示)我国西北地区畜牧业地区的荒漠化景观图片、资料。

    (总结归纳)土地荒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耕地、草场逐渐退化为荒漠的过程。我们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他的成因,其中自然原因影响较为缓慢,人为原因影响较为强烈。其危害较严重,是世界上头号生态环境灾害,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蔓延迅速、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提出问题)咸海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内陆湖泊,最近几十年荒漠化发展十分迅速,什么原因使咸海的荒漠化发展如此迅速?

    (学生活动)自学P60“知识窗”,完成P61活动题。

    (转承)世界上有十大公害事件(如:20世纪50年代的发生在日本水俣湾的水俣病,也就是有机汞中毒事件等等),这些公害事件都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灾害事件。人一直以为地球上的陆、空是无穷尽的,所以从不担心把千万吨废气送到天空去,又把数以亿吨计的垃圾倒进海洋。大家都认为世界这么大,这一点废物算什么?我们错了,其实地球虽大(半径6300多公里),但生物只能在海拔8千米到海底11千米的范围内生活,而占了95%的生物都只能生存在中间约3公里的范围内,人竟肆意地从三方面来弄污这有限的生活环境。

    (课件展示)世界十大公害事件或各种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

    (提出问题)什么是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为灾害?你还能举出发生在我国的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为灾害的例子吗?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2第一自然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由环境污染导致的灾害事件频发。比如:前几年的松花江水体污染事件,导致松花江流域取水困难;淮河流域水体污染愈演愈烈,在淮河流域的某些村落,甚至出现集体患癌事件,这与淮河流域水污染有直接关系。类似例子还有很多。这也给我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

    (提出问题)结合生物知识和P62本节课教材内容,想一想:为什么土壤是各种污染的“归宿地”?简述土壤污染的危害严重性?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分组讨论,总结条目,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P63“知识窗”,理解土壤污染灾害应如何检测,以及土壤污染灾害的严重性。

    (提出问题)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和教材内容想一想:水体污染是如何产生的?地表水污染灾害链的产生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自学P63教材内容,自己思考并总结答案。

    (转承)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提出问题)阅读P64两幅图以及教材内容,找一找:哪些数据说明全球气候在变暖?气温升高的幅度有多大?

    结合必修一所学内容,想一想:什么原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吗?(提醒学生保证答案的全面性)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总结答案,回答问题。

    (总结归纳)全球变暖的原因概括有以下几点:1、人口剧增因素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6。酸雨危害因素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8。水污染因素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等等。(鼓励学生踊跃回答)

    (提出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可以带来哪些危害?

    (学生活动)结合刚才讨论结果,认真分析,总结答案。

    (总结归纳)危害主要有:海平面上升,造成沿海低地淹没;气候异常现象增多;生态失调,全球自然灾害加剧等等

    (学生活动)阅读P65“知识窗”,看一看乞力马扎罗的冰雪变化给我们哪些启示?

    春游湖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模拟出游过程,激发对幼儿春游的向往。

    2.知道春游时需要准备的物品及它们的功能。

    3.知道春游中不安全行为的解决方法,懂得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春游场景图、食物图、垃圾图、公园实拍图等。

    活动过程

    一播放春游场景图幼儿模拟坐汽车去春游

    ——旅游大巴开来了,带着我们去春游。有什么办法可以安全又快速地上汽车呢?

    ——大家一起排队上车吧!

    二播放春游的公园照片引导幼儿看看说说

    ——下车咯!我们去逛一逛吧!

    ——你们看到了哪些漂亮的景色、有趣的东西呢?

    三出示食物图引导幼儿说说春游要带的食物

    ——逛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吧!你们带了什么食物?哪些是必须要带的?

    ——那么其他好吃的东西也想带,怎么办呢?

    四出示场景图了解其他物品的功能

    ——哇,吃完东西产生了一大堆垃圾,怎么办?

    ——吃完食物,小嘴小手黏黏的,怎么办?

    五播放课件内容引导幼儿帮助走失的豆豆

    1.播放豆豆哭泣动图。

    2.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豆豆,通过帮助豆豆知道春游时的不安全行为。

    3.引导幼儿说说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可以怎么避免。

    六整理好东西坐汽车回幼儿园

    春游湖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尝试用动作表现好朋友之间互帮互助的情感。

    2、感受和好朋友一起的快乐.

    活动过程:

    还有谁也来了?你怎么知道是大白鹅?

    4、小黄鸭和大白鹅是怎么走路的,谁来学一学?

    小黄鸭和大白鹅摇摇摆摆来到小河边,他们到河里去做什么呢?我们也来做做小黄鸭和大白鹅,到河里去玩一玩,好吗?

    4、引导个别幼儿表演动作。

    5、在河里玩的真开心呀。那来看看我们在河里还能做什么?(教师一边出示PPT, 一边播放上半段童谣录音)

    7、他们是怎么梳头、洗脸的?

    8、洗完脸,梳完头,他们干吗去呢?

    9、你们听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春游去的?

    10、小结:小黄鸭和大白鹅,它们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他们最喜欢互相帮助了,我帮你来梳梳头,你帮我来洗洗脸。肩并肩、手拉手一起春游去。

    1、小黄鸭,大白鹅,快快找到你的好朋友,我们一起下河去洗澡喽!

    3、原来他们是这样互帮互助,相亲相爱的,做的真好。我们也来帮好朋友梳梳头、洗洗脸。(再次引导幼儿表演,播放儿歌背景音乐)

    4、结束语:小黄鸭,大白鹅,你们洗干净了吗,那我们一起手拉手,春游去吧!

    干干净净去春游。

    春游湖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普通话交谈,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在交谈中能尊重同学,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合作设计春游方案,向全体同学推荐。

    3.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激发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合作设计春游计划,和同学交流,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说话水平。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知春景,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这个单元咱们学习的四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写的都是风景优美的地方,比如说:敬亭山,洞庭湖,江南还有谁能列举啊?学生列举。

    2、教师过渡:刚才咱们列举的这些美景都离咱们很远,其实咱们身边就有美丽的风景,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大家想不想去欣赏欣赏呢?

    3、同学们心中都有各自最想去的地方。如果要去春游,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讨论交流,合作设计春游方案。

    (板书课题:口语交际走,我们去春游)

    4、师:孩子们,回忆一下以往我们口语交际的要求是什么?

    (说普通话自然大方认真倾听)

    二、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1.模拟情境:向校长提出春游申请。

    (1)教师过渡:春天是美丽的,春游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家都想去春游,但春游必须得到校长的批准。如果让你代表班级向校长室提出口头申请,你准备怎么说呢?现在我们进行一次角色戏,我来当校长,另选几名学生作为我们班的代表,向校长申请我们春游事宜,要说清春游的好处、组织安排、注意事项等,你们有信心取得成功吗?

    (2)学生向校长提出申请,老师适机引导讲清上面的要求。

    徐校长(师):我同意你们班去春游,建议你们请家长参与活动,有了家长的帮助,我相信你们在这次春游中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祝你们成功!

    2.合作交流,设计方案

    师:校长已经批准了大家出去春游,接下来我们要设计活动方案了。在组织春游之前,我们需要对哪些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呢?

    (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将学生意见加以概括:a、时间;b、地点;c、注意事项;d、组织丰富的活动;e、需要准备的物品。)

    3.围绕上述问题,将全班分成8个小组,分组讨论,设计出各自的春游方案。(课件出示此环节的要求:小组每个成员,注意倾听同学的意见,补充自己的看法。说话时要有礼貌,听话时眼睛看着对方,脸部面带微笑。小组内充分讨论,集中组内所有人的意见,选出最佳方案。各组可将方案列成简单的提纲。)

    (各组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到什么地方最好,怎么去,出发时间,开展什么活动,准备什么东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三、结合实践,走向生活

    1.创设情境:问家长是否同意自己参加春游活动。

    师:孩子们,我们的春游活动方案已经设计完成了,校长已经批准了我们出去春游,你的家长也在时时刻刻牵挂着你的安全,你的家长会同意你参加集体的春游活动吗?现在,我请一名同学扮演家长,你打算怎样和家长说呢?

    生:妈妈,我们班组织同学们出去春游,您同意去吗?

    妈妈(生):我很愿意去!

    生:妈妈,我们班组织同学们出去春游,而且邀请家长一同活动。我们班已经制定好了春游方案。您同意去吗?

    妈妈(生):妈妈忙,不能参加你们的活动。但是妈妈同意你去。孩子,要注意安全,别让老师操心啊!

    生:谢谢妈妈!您放心,春游时我一定会注意安全的。

    2.布置作业:

    师:孩子们,今天回家要向父母汇报我们制定的春游活动方案,如果家长有时间的话,请他们带你们到郊外游一游,享受享受明媚的春光吧!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双向互动性是口语交际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次口语交际课以春游这个学生极感兴趣、又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话题为素材,整堂课自然流畅,学生情绪高涨,精彩纷呈。我在教学设计时,力求充分体现互动这一特点,在真实有效的互动中激活思维,让学生获得平等交际的权利,培养合作精神;在师生互动中转换角色,建立平等交流的交际平台。

    1.创设有效互动氛围

    课堂上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自由、信任的交际氛围;尊重学生的表达方式,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学生说的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都使得学生愿意尽情地展示自我,兴趣盎然地参与交流。

    2.创设有效互动情境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有人说:环境塑造人。这些话很有道理,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发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所以,教学中我依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如向校长提出申请、合作设计方案、评选最佳方案、跟父母请示等等。学生情绪因此高涨起来,参与互动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增强,达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3.丰富有效互动的方式

    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并在双向的有效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本次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人景互动。教学中向校长请示,让学生在人景互动中提高交际技巧。讨论设计春游方案,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评选最佳方案,教师适时点拨,使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融为一体。

    本次口语交际课中,也有不足的地方,如果再让我上一次,我会在课堂上安排更多的时间,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他们在有效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经历、体味,从而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2023四季的课件(热门四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教案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抓手。教师范文大全编辑带来一篇关于“四季的课件”的深度阐述文章,烦请您关注并详细阅读本文!

    四季的课件(篇1)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儿”、“九”、“无”4个字,认识2种笔画和4个偏旁。

    2、认真朗读课文,认真倾听课文,感受四季的不同特点,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3、通过观察、朗读、想象,链接生活抓住季节特点创编小朋友眼中的四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课标解读:

    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这种感受,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转换“谷穗”“雪人”等不同的角色朗读并熟读成诵就是加深体验、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链接生活,丰富生活体验,发展儿童语言。生活是儿童语言的发源地,利用课前收集图片、儿歌及课堂中多媒体课件展示,鼓励学生生生的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四季美丽的风光,链接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使没有实践条件去认知各种季节的同学也有了真实的感知,引导悟读像“尖尖”这样的叠词语言特色创编诗化语言,凸现学生个性思维与个性表达,教育回归了生活。

    2、内容分析:

    本首儿歌通过“草芽”、“荷叶”、“谷穗”、“雪人”这四种代表春、夏、秋、冬的事物的描述,表现了四季的不同的景色。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学生一定爱朗读,也爱背诵。插图色彩明丽,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

    3、学情认识:

    这首儿童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不同的特征。由于儿童生活经验匮乏,他们对于四季中的景物往往不能准确地区分。为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与家长沟通、课件展示季节情景、课堂多向交流,把四季有关的资源引入课堂,再进行认真的朗读认真的倾听,感受四季不同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另外,诗歌中有几处的语言形态对于刚完成汉语拼音学习,语言知识还不够丰富的儿童会造成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障碍,例如“谷穗弯弯,他鞠着躬说”这一句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到诗歌是在形象、生动地介绍成熟的谷穗的样子;对“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中的“顽皮”一词,学生也会是有理解的困难。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予以突破。

    4、经验介绍:

    新教材的识字量大,如果一味地把生字集中在一起教学,天长日久势必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汉字的兴趣。本课识字以分散识字语境识字为主,把11个汉字分解成三块出现,开始是赏景识字,自然习得。再是说说印象最深的景以短语的形式出现来贯穿识字“是、雪、肚、叶、圆”,最后把“对、说、就”三个汉字放到品读四季景中识字。这样的识字是在语言的实践学习中进行,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能力三维教学目标为一体,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能展示四季风光的课件、生字卡片、课堂收集有关四季的图片与儿歌等。

    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

    2、老师要带小朋友去欣赏四季美丽的风光,想去吗?不过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欣赏的时候小朋友要一边用眼睛看,一边用脑子想一想,你都看到哪几个季节来到了我们身边?

    4、交流:

    第一张画面是哪一个季节?春天你喜欢吗?请你美美梦地读一读“春天”。(它们两个是好朋友,读的时候要紧紧地挨着,再读一读。)第二幅画面是哪一个季节?请你读一读,开火车读。第三幅画面是哪一个季节?谁来读?(好像凉爽的秋风吹来了!)第四幅画面又是哪一个季节呢?请你读。这位小朋友读出了不怕冷的样子。

    5、揭示课题,组织学生齐读课题:

    (让学生从图片联想生活来感知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观察图中整体感知四季的景物,培养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我们的课文中也有美丽的四季风光,现在就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来学习,边读的时候把今天要认识的汉字娃娃用圆圈圈出来。

    2、读好的小朋友与小伙伴交流一下,哪些生字朋友你已经认识了读给小伙伴听,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还不认识的交流交流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课文中的四季,哪一个季节的景色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指名说。

    春天:

    ⑴请你读一读。读出春天刚长出的小草嫩嫩的感觉?

    ⑵刚长出的小草又嫩又好看,小草一钻出地面对小鸟说什么呢?谁来当一当小草读好:我是春天。他哪个字的读音特别准?

    夏天:

    ⑴请你看图读一读。你刚才静静地听这位小朋友读,你听出荷叶有什么特点?

    ⑵谁再来读,课件点出“圆”字,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什么圆圆?

    ⑶这个短语中还藏着一个生字娃娃,谁认识?点出“叶”字。你在哪儿认识的“叶”,你知道他还有哪些好朋友?

    秋天:

    ⑴指名读。他读出了秋天的什么特点?

    ⑵谁也来当一当秋天的谷穗,读一读。

    ⑵大肚子是什么样的?谁来做一做大肚子?谁来边做动作边读一读,读出雪人的神气!读出雪人顽皮的样子,不怕冷的精神!哪位小朋友已经认识了这个“肚”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

    4、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娃娃。

    5、与同桌交流已经认识的生字娃娃。

    7、读正确短语,并在交流中认读部分生字:“是、叶、圆、雪、肚、”。学生评读是否读出四季不同景物的特点。

    (学生在课前及生活中已经初步感知了景物与四季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初读课文说景,有助于了解景物与四季之间的关系,学习交流识字并积累语言,同时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联系,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视野。)

    1、选择一个喜欢的季节自由读。

    3、选择性读句,读出四季不同的特点。认读“对、说、就”3个生字。

    ⑵说说怎么知道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⑶欣赏春天的美景。

    ⑷我当小诗人,创编写春的诗句。交流。

    5、四人小组合作朗读《四季》。

    (鼓励学生读好喜欢的季节的诗句,立足于学生对春天的了解,在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在品读课文诗句的特点中,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和创编写春的诗句,基于儿童文化发展儿童语言。)

    1、我们来到四季果园,请小朋友摘果子。课件演示:学生读出水果上的生字的音,然后点一下,水果就自然摘下。

    2、这些生字娃娃为什么穿不同色彩的衣服?(按左右、上下、全包围三种结构来分类本课的生字。)

    ⑴摘四季果子。交流生字娃娃为什么穿不同颜色的衣服?

    ⑵打汽球。巩固难字“就”。

    抓住学生的心理,用游戏的方式来巩固识字,悟出汉字上下、左右、全包围等不同的构字规律。

    1、贴绿叶(把新词写在绿叶上)——认读新词:

    2、今天,我们要学习四个新偏旁,它们是“月、雨、口、禾”,请跟老师读一读。你们发现本课的哪些生字中有这四个偏旁?

    3、认读新偏旁“月、雨、口、禾”。巩固带这四个偏旁的生字。

    (学生在多次朗读的过程中,对文中的生字已经是比较熟悉,这时将词儿拿出单独识记,不经意间巩固了识字,形成识字能力。)

    1、谁来美美地读一读你喜欢的季节的诗句。

    2、除去春天,其它的三个季节中,你还喜欢哪个季节就去读熟哪句话?要求:

    ⑴要读出季节的特点。

    ⑵想一想,为什么它们说自己就是那个季节。

    ⑶像课文那样,根据自己的生活发现也编一句话。

    3、交流:

    秋天:课文是怎么样写出秋天的特点的?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小朋友评一评。

    还有谁来当一当谷穗弯弯?指名读。

    你还从哪儿发现秋天已经来到我们和身边?

    谁能用代表秋天的事物来像课文那样编一句诗句。

    背诵课文读一读写秋的句子。

    想一想秋天的景物特点。

    创编诗句。

    夏天:喜欢夏天的同学朗读诗句。其他同学评读。指名读。

    读出夏天荷叶圆圆的特创编写夏的诗句。

    联系生活,丰富冬天的事物特征积累。

    创编。

    4、四人小组合作创编一首新的四季。小组交流──小组展示──学生评议再交流。

    5、背诵课文。

    (立足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经验,模仿课文语言特点用收集到的事物仿说或创编描写四季的诗句,把课文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化亲历的生活及看到的形象的画面为凝炼的语言。)

    1、出示生字“七、儿、无”。这三个别生字里的哪此笔画我们学过?它们有一个相同的笔画叫什么?示范竖弯钩的写法。

    2、仔细看竖弯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一想这三个字怎么写比较好看。

    3、出示“九”字,“九”字也有一个没有学过的笔画,你们能猜出它的名字吗?

    4、回忆学过的笔画,猜想竖弯钩的名称,练习书写竖弯钩。

    5、观察“七、儿、无”的竖弯钩的笔画位置,练习书写。

    6、学习新笔画:横折弯钩,练习书写生字“九”。采用学生观察发现生字笔画共性,老师范写与学生书写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主动地投入学习。

    1、常见错误分析:

    季节性事物的特征混淆。例如:有的小朋友说菊花是春天开的。一个原因是孩子们的生活实践积累得比较少,以为花都是春天开的,另外生活中没有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想当然地认为。作为教师要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真正实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相等”的理念。

    2、我来当小诗人:

    2、以学生收集、绘画的资料为主:

    张贴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四季的儿歌。

    四季的课件(篇2)

    教材分析

    《四季》这篇课文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2课,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本文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儿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优美的大自然,从而让环保意识悄悄地在他们心里萌生,使他们养成从自己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七、儿”两个字。学会竖弯钩一种笔画,认识雨字头、月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随机选择的两个小节),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部分内容,感受其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七、儿”两个字。学会竖弯钩一种笔画,认识雨字头、月字旁。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部分内容,感受其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理念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打破从头到尾按顺序学习课文的传统,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去读,把要我读变成我要读、我爱读。

    2、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以情境导入,在反复练习和教师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认识生字。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努力开阔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在设计导入的时候,我以“朴实”为基本出发点,在提问学生一年有几个季节的时候,直接进入课题,简洁、明了。

    (二)初读课文,自主选择。

    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自主、合作地学习方式,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就采用了自读、同桌互读的方式,并对每一次朗读都提出了要求:初读,把课文读通,圈出生字;互读,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同时,打破了一惯从头到尾按顺序、一成不变地教学传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来读,孩子很主动、很乐意去选择,把要我读变成了我要读、我想读、我爱读。

    (三)品读课文,读中识字。

    新课程改革提倡采用听读识字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在听、说、读的过程中尽快地认识并掌握生字,于是我把生字的新授放在了品读课文的过程中,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先对生字有个初步的认识,再认识生字,以利于更好地朗读。在教授生字的时候,采用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来认识这些生字,记住这些生字,更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指导朗读,体会含义。

    通过前面的自己练读过程,学生对课文已经比较熟悉了,但是怎样引领孩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这里,我采用了指名读、教师范读、表演读等方式来训练学生朗读技巧。例如;在进行朗读训练时,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草芽”是怎么样的?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使他们体会到小草很青、很嫩的感觉,所以就知道读起来声音要轻一点。再比如:雪人大肚子一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怎么读?让学生自己做一做动作,表现雪人顽皮的样子。经过这样多方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读起来就有声有色了。

    (五)拓展想象,开阔思维。

    在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开放性使用教材,让学生自编儿歌,张扬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六)巩固复习。

    一堂语文课,应该让学生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复习是必不可少的,我首先把今天学得几个生字复习了一遍。同时新课标语文学习非常注重孩子词语的积累,因此我还放了一个词语积累的环节,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词语。

    (七)指导书写,学会观察

    一节课有读的,有说的,有背的,那写肯定也是少不了的。在指导书写的时候,我希望孩子们自己能发现每一个笔画的位置,因为只有教师单纯性的讲解每一个笔画的位置,取得的效果是非常差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那印象才会印在他们的脑海中。

    (八)小结

    如同揭题的简洁,我的结尾依然精悍。“通过这一节的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问题是那么的简单,但却是对学生最实惠的问题。

    五、不足之处。

    1、上课过程中还是比较紧张的,有时候动作太过僵硬,说话也有点语无伦次。时间控制得不够好,造成复习环节没有时间上,后面书写指导也比较仓促,学生写字的时间太少了。

    2、这节课的重点是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本,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读的太少了,而且读得形式也比较单一,齐读放得太多了,学生个别读的机会太少,而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目标也没有很好地达到。

    3、在学生看图仿说的时候,这个难度放得有点大,我只出示了一个句式,———,他对———说:“我是冬天。”就让学生来说,学生没有完全理解,因此说的时候也没有很好地按照我的要求,应该在出示句式的时候,再出示一句例句,让学生明白;哦!应该是这样说的。

    4、整堂课还是不够开放,教师扶得太牢,应积极的引导学生质疑,在质疑中理解、升华。

    5、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

    四季的课件(篇3)

    在儿歌的快乐中走进学生的心灵

    ——《四季》说课稿

    宜都市姚店小学张红艳

    一、充满童真童趣的教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特别是最后一节“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即描绘绘出了冬天的特点,又反映了孩子们的心声,把冬天里一幅打雪仗,堆雪人的场景再现在孩子们面前。为了让这充满童真童趣的教材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①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②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朗读课文,在课文中识字。

    因为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刚入学的六、七岁的孩子,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儿歌中所涉及到的“谷穗弯弯”不太容易理解,因此我做了形象直观的教具,在让学生理解“鞠着躬”和“大肚子一挺”等语句时,加上动作和表演相结合,既有趣生动,又符合低年级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这样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二、走近孩童心灵的教法

    《四季》是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二篇课文。在设计学生学习方案时,我紧扣“走近孩童心灵”这一理念,抓住一年四季不同景物的特点这一条线,创设“到四季妈妈家做客”这一童语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说,说中议;从读中习得语感,发展语言。同时,又以生字教学为重点,通过整体识记,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从生活中识字的兴趣。

    1、走近童心的游戏——主动探究从入学开始

    学习过程除了被动接受知识外,还存在大量的发现与探究等认识活动。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倡导探究学习。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二课,我们就重视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会主动学习,鼓励自己回家寻找四季的特点,如:春天,燕子飞回来了;冰雪融化了,青蛙冬眠后蹦了出来;荷花开了;农民伯伯丰收了;下雪了,大家又开始堆雪人了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有能力收集而且又乐于收集的。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我设计了“猜四季”这一游戏作为开课,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四季的景色再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对“四季”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2、洋溢童趣的生字宝宝——识字体现多元化

    新课标对低年级提出了多识少写,整体识字,在生活中识字的新的识字教学理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几处体现以多种形式复现,加强识字的效果的设计。如:引入新课时——“四季”两个生字,我让学生和我一起识字,生字宝宝展现在学生面前之后,充分唤起学生已有旧知,并且鼓励学生当小老师,让学生通过角色互换增强识字体验,针对低年级学生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了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印象,我又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有趣的“生字花”的识字游戏:把生字做成一朵朵的“生字花”,会认的字就摘下这朵花作为送给学生的礼物,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给学生充分选择的时间和机会,让生字和他们一次次见面,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识字,这样就达到巩固识字的目标了。

    3、贴近童心的诗歌——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其中之一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从让学生理解课文词语、句子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应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尊重学生的个人爱好特长,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保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了阅读的兴趣。比如教学中过了生字宝宝这一关之后,我带着学生一起四“四季妈妈”家做客,可是遇到了“春”、“夏”、“秋”、“冬”四扇门,该如何走进这四扇门,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喜欢的季节走进去,这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愿望,促进了学生原主动发展。

    4、内化童心的展示——儿童诗歌创编

    在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同时,我还安排了拓宽思维训练,例如,当我随着学生去冬天家里去做客的时候,有意的让学生边表演边读诗歌,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增长了知识,学生乐此不疲。诗歌学完之后,我和学生不满足于“草芽、荷叶、谷穗、雪人”,我鼓励学生想像各个季节的景色,并给学生提供了几幅各个季节的景色图片,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小诗诞生了“花儿朵朵,她对蝴蝶说:‘我是春天……’”。当然,也许学生的诗还很稚嫩,但这是孩子们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

    三、我的思考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朗读?

    2、如何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

    四季的课件(篇4)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所上的课文是人教社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四季》。这是一首儿歌,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描述了四季中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表现春、夏、秋、冬不同景色。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和观察图画,体会词句的意思,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

    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我把朗读作为这堂课的重点。

    “新课标”还特别强调“读”的重要性,提倡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生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因此本节课,我是这样设计读的步聚的:

    一、初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本课一开始,我安排学生听读(随机演示)声情并茂的范读,屏幕上美丽如画的四季景色,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自读,感知内容

    在学生自读前,提出自读要求,目的是让学生读通课文,感知文章的内容。

    三、美读,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以境促读,境中动情

    本课朗读的重点是有关“春天”的这一节诗,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播放了描绘春天美景的录像,(随机演示)屏幕上花儿争先开放,小草钻出地面,小鸟飞来了,它们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再配上动听的背景音乐,让他们对文中的文字描写有了直观的形象认识,身临其境的感觉油然而生。孩子们边看边自发地鼓掌,情不自禁地赞叹:“春天真美啊!”抓住这个契机,我让学生把自己变成钻出土的小草芽,问学生:“你高兴吗?你想怎么说?想怎么做?”孩子们笑着、跳着、拍着手,欣喜地说:“我是春天!”紧接着,我使用了激扬学生灵动的评价语“开心地说吧!“”跳起来说!“这么多小草芽都钻出来了啊,一起欢呼吧!“这些话语,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的创造性被激发,心灵得以解放,此时,整个教室一片欢腾,洋溢着浓浓的“春意”。

    在教学“夏天”这一节诗时呢,我让孩子们进入情境,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夏天的气息。(配课件)“现在你们就是荷叶了,你舒舒服服的躺在水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嘘!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由此可见,只有调动了孩子们的情感才能使他们产生一种“我要读”的冲动,进入想说、想表现的状态。在境中动情,以情促读,以读促情,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一体的境界。

    2、以演促读,入情入境

    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后,我安排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表演读课文,引导学生大胆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从诗歌中领悟到的内容与情感,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表达出来。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了小草芽、小荷叶、谷穗娃娃,雪娃娃,有的学生在摇头晃脑地读,有的学生手舞足蹈地读,课堂上书声琅琅。这刻,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巳经能够冲出老师的翅膀,自由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啦!

    3、以说促读,说中激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于是,我在教学该课的最后,安排了创作新的四季小诗这一环节,为此,学生非常感兴趣。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奇思妙想:如“蜜蜂嗡嗡,他对小鸟说,我是春天”;“西瓜圆圆,他对冰淇淋说,我是夏天”;“红叶飘飘,他对崔老师说,我是秋天”;“雪花飞舞,他对梅花说,我是冬天”。这是多么童真的想象,多么独特的情感体验啊,让我充分地感受到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的那颗聪慧而灵动的心。

    最后我想用萨特的一句名言,作为这节说课的结尾:阅读是生命的活动,是一种生活,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阅读是自由的梦!

    感谢各位专家、老师!谢谢!

    四季的课件(篇5)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我的四季》。我将从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首先是我的教学理念)

    一、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当的是指导者、帮助者和探路者的角色,并且强调师生之间的协作与对话。(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始终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材分析

    《我的四季》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是“体悟人生”板块中的第二篇课文。本专题旨在让学生掌握相关文本知识的同时,明确青春使命,更好的体悟人生,积极的把握未来。

    《我的四季》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张洁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通过饱含哲思的语言,将自然的四季与人生的四季结合起来,向我们揭示了“播种、耕耘、收获、反思”等人生真谛。

    (分析完教材,我再来分析下学情)

    三、学情分析

    首先,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现代文鉴赏能力,并且通过前一板块的学习也对“青春”有所感悟,但是他们的分析和思考能力尚且不足,需要我予以启发和点拨。

    其次,青少年阶段的高一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生命驿站,他们有着成长的欢乐与烦恼,怀着人生的感悟与梦想,明白本文的深意,有利于学生精神的成长与人格的丰盈。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掌握象征等写作手法,把握文章的主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并结合自我体验,体会本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珍惜青春,增强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基于以上思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将如下两个方面确定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重难点

    一是掌握象征等写作手法,把握文章的主旨。

    二是懂得珍惜青春,增强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六、教法与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诵读法、点拨法、提问法。

    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和悬念法。

    教学时数:1课时(我将以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本文的教学)

    七、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用多媒体展示一年四季的相关图片,并配以四组诗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快速融入课堂情境。

    有的人爱春天,因为“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有的人爱夏天,因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的人爱秋天,因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还有的人爱冬天,因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美丽的四季轮回,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张洁的四季里,一同感悟她的四季,她的人生。

    接下来,我将运用“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设疑讨论,咀嚼鉴赏——拓展延伸,化虚为实”的“三板块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本文。

    (一)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进行初步的审美感知。(语文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设疑讨论,咀嚼鉴赏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已经完成对文章主体的把握,下面我将结合学法指导,紧扣问题展开,安排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作者开篇就发出了“生命如四季”的思考,请同学们找出在下文中作者通过那些段落展开相关描写的?并思考,自然的四季分别指向人生的那些阶段?

    (本文结构清晰,学生很不难回答出2—4段描写了“春季”,指向人生中的“少年”;5—8段描写了“夏季”,指向人生中的“青年”;9—10描写了“秋季”,指向了人生中的“中年”;11—14段描写了“冬季”,指向人生中的“老年”。)

    (2)文章在“春季”中写道“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那么这里所说的“责任”指的是什么?

    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理解再加上我的点拨,得出“责任”指的是“播种”。

    (3)文章在“夏季”中写道“那是怎样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盼着盼着……”这一段文字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情感?

    (两次运用了反复的写作手法,表达了再夏季耕耘时的艰辛。)

    (4)文章在“秋季”中写道“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这里的“谷粒”象征着什么?为什么是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

    (谷粒象征着收获,因为是干瘪的,所以会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情感,又因为是自己付出后所收获的,所以感到欢乐。)

    (5)文章在“冬季”里写道“我将冷静的检点自己”也就是进行“反思”。最后文章写道“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同学们,如果你也要拥有这样一个无悔的生命黄昏,那么我们就爱那个如何来规划我们的人生呢?

    (这一问题我会让学生小组讨论之后再各抒己见,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之情。)

    (三) 拓展延伸,化虚为实

    请同学们参照本文的写作手法,以“生命”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抒情小散文。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四季的课件(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最后一课,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了解地球运动对生物的影响;二是学习使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学生在二年级已学习过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学生也会在生活中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本课内容聚焦在昼夜对生物的影响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上,并让学生在资料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万物之妙、自然之奇,体会自然的力量、生命之坚强,并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在拓展环节中,要求学生课后用思维导图进一步总结归纳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同时,鼓励学生使用多种表达方式总结学习成果。

    二、学生分析:

    在二年级时,学生已学习过季节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学生也会在生活中积累一些相关的知识。本课内容聚焦在昼夜对生物的影响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上,并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看到万物之妙、自然之奇,体会自然的力量、生命之坚强,并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

    2.学习使用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3.与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分享观点。

    4.了解自然之妙,感受生命之坚强,形成自然敬畏之心。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昼夜和四季对生物的影响,感受自然的力量。

    让学生多方位、多层次地感受自然之奇妙。

    五、材料准备:

    为学生准备:纸质资料、小组展示板等。

    教师准备:思维导图板贴、教学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测含羞草叶片闭合的原因。

    2.昼夜对其他生物有影响吗?

    3.一年四季中,生物有什么不同的行为表现?

    4.昼夜和四季交替,会对生物产生影响。

    (二)制作信息展示板

    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填写“已知”信息。

    2.教师提供文本资料、图片资料、视频资料等多层次途径,获取更多信息,填写“新获得”的信息。

    3.完成信息展示板,为资源共享做准备。

    (三)分享信息,展示研讨

    1.学生参观其他组分享的信息,达成信息资源的共享。在参观的同时,选出三条最奇妙的信息。

    2.对认为最奇妙的信息进行展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赞叹自然之奇,万物之妙。

    3.提出疑问,生物为什么会有这些行为?反向思考,如果生物不这样做,会怎样?引导学生思考行为背后的原因——为了生存。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四)思维导图

    回顾本节课及单元学习内容,形成思维导图。

    (五)全课小结

    课件范文: 儿歌语言教学设计其四


    从小到大,我们看过不少的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能我们学到很多的东西,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您最近在寻找优秀范文的参考模板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课件范文: 儿歌语言教学设计其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教育幼儿从小爱动脑筋。

    2、激发幼儿认真学习、探索未知的愿望 活动准备:小问好图饰 小问号头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问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个符号吗?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引导幼儿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小结:这是“问号”当我们有不懂的事向别人提问时就用这个符号。

    二、欣赏儿歌《小问号》

    1、老师这里有一首好听的儿歌就是关于小问号的,我们一起来听听,听的时候小朋友要认真。

    2、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3、提问,启发幼儿认真思考,大家为什么叫李苗苗“小问号”?“小问号”一共问了哪几个问题?

    教师小结:因为小问号爱动脑,所以大家叫他小问号,白天他问太阳为啥亮?夜晚他问星星有多少?飞机为啥能在天上飞,汽车为啥能在天上跑海中究竟有多少鱼?山中究竟有多少宝?

    4、老师是怎么样夸奖小问号的?

    教师小结:老师夸奖小问号肯动脑。

    5、老师为什么说:“小问号”提出的问题将来一定会知道?(只要肯动脑、爱学习,将来一定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老师戴上“小问号”头饰,提出问题,让幼儿回答,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对。

    1、一座桥,不算高,你上我下真热闹,上桥慢慢爬,下桥滑到底。这是什么?(滑梯)

    2、奶奶把一跟针掉在了地上,谁能用最快的办法找出这根针?(运用磁铁能最快找到。)

    3、有几个小朋友在踢皮球,不小心掉进了树洞里,用什么办法把球取出来?(用水罐进去,球会浮起来)

    4、为什么又有白天又有黑夜?(地球会自转,转到背对太阳的地方就是黑夜,转到向着太阳的地方就是白天)

    四、让幼儿带着头饰,提问,让其他小朋友认真思考,并回答。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开展智力游戏比赛。

    引导幼儿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忙收集智力问题,并带会幼儿园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动脑,学做小问号。

    热门课件: 《语文》说课稿(篇四)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这些范文里面有很多优秀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好的优秀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热门课件: 《语文》说课稿(篇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利用课前谈话的时间,师生同唱《好汉歌》,再由歌曲的背景知识引出英雄人物乃至主人公武松,最后导入课题,鼓励学生走进英雄、学习英雄,打败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目的在于创设一种适合本课的情感氛围,拉进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主人公时空与心理距离。

    2、谈谈“字正腔圆”与“博古通今”两个环节: 说真话,我自己也感觉这两个环节放在课堂里作秀的成分更大一点。但在这些不能不放,又不能多花时间的环节中,我还是花了点心思的:本课生字新词数量多,难度大,我就尝试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来分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学生能自学的,让他们自己预习的时候去搞定,有一定难度或者本课必须要涉及的字词就花点时间一起搞定,对理解1-4小结作用不大或者难度特别大的字词就放在下节课再去搞定。本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对学生来讲无疑是学理解课文的第一只“拦路虎” 对于这些词语,如果想通过口头释意,有板有眼,唯恐丢字漏字,挂一漏万,则会显得“吃力不讨好。”我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应是引导学生读懂前后句子,挖掘语句间的关系,从而理解词语。为此我就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难度的5个词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快速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自己去读懂,更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尽量多的找到并读懂更多的文言词汇。

    3、我个人认为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全文脉络是第一课时必要更是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但考虑到本文篇幅过长,学生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与分清事情发展顺序方面存在着的客观难度,于是便有了“长话短说”的环节设计。力求通过“阶梯形”的环节设计,帮助学生减少训练难度,逐步降低坡度,循序渐进地完成概括训练。我觉得这个环节还是比较成功的。本来我还安排了“实话实说”的环节目的是想让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武松的形象有一个浅显的认识,然后再鼓励学生研读文本,丰满人物形象,但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略去。

    4、接下来谈谈“快速默读训练”,因为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应该说这个训练出现得最频繁,但也是最没有实际效果。因为我既没有具体指导学生怎样才能“一目十行”,也没有花时间让学生去操作,我只能检讨说是又一场秀罢了。

    5、不知道通过听课,张老师和在座各位能否从具体教学过程中看出我在设计上力求凸显的一条主线:那就是重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抓住人物语言描写,感受人物个性品质的方法。为了体现这个语感训练,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方式:

    ⑴ 改:在1~3小节得阅读指导中,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磁场,使学生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味盎然地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根据自己的对教材与人物的理解,大胆的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为学生如何实现个性朗读与个性理解作出了明确的示范,并大胆鼓励学生也可以像老师一样大胆地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课文,更加生动的个性化的去理解人物性格特征。

    ⑵ 删:在第四小节得阅读指导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删除旁白,利用同桌表演读得方式,既节约了时间,又让学生直面人物对话,帮助学生更快更直接的走进人物,感悟其个性特征。

    反观这两个细节,确实也起到了“一箭多雕”的作用:我们学校有一位老师曾这样评价这两个环节:

    一是采用形象生动的形式理解词语与课文内容,使课堂更有生机。

    二是在个性朗读的过程中更加清晰的感悟人物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是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动口时就动口,个人素质展示不露痕迹,恰当好处。

    四是为学生学习下文指明了一条学习的“捷径”,更为学生拓展了学习类似文章的思路与方法。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之前,必须考虑到处理的必要性,同时应该遵循整体把握、细节体现的原则。否则很可能弄巧成拙,变成教师的表演秀就得不偿失。

    ⑶ 引:引导学生探讨武松有没有必要怀疑店家的好意,他不是胆小鬼等问题帮助学生更加明确武松个性特征。

    ⑷ 补:就是补进“野炊”的话题,有老师或许会认为是“画蛇添足”的败笔,但我在设计时确实想把此环节搞成“画龙点睛”的。因为我一直认为,学生的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的源头。只有联系生活学习语文,联系实际巩固学法,才能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更有利于学以致用。

    ⑸ 埋:就是从课堂的第一分钟起就有意识地埋下伏笔,特别注意用尽量个性化地语言来与学生交流,让他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我把自己的本堂课的教学语言当成了某种教学资源,既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活力,又让学生通过我的语言潜移默化地感悟到我的教学风格乃至个性特征,这样一来,回答我后面的问题就水到渠成了。其实这也应该算是一种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训练。有些学生能说出我幽默风趣的个性,但讲不出为什么,我反而觉得很正常,因为语文很多时候仅仅是种感觉而已。 结合本课教学,谈几点自己的困惑,希望张老师和大家能引领我早日走出困境:

    1、有些课文,六年级的课堂效果还不如五年级,除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原因之外,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师是否也应该从自身角度开始反思:一年时间,我们学生到底能内化多少语文知识与能力?有哪些学习能力在渐渐退化?又有哪些学习习惯在逐步恶化?

    2、为什么每次上公开课有都会有时间不够用的担忧?

    3、又没有克服我课堂语言烦琐的好方法?

    4、怎样让我的语文课真正姓“语”名“文”?

    5、如何有效地指导、监督、反馈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 讲完了我的困惑,预示着张老师精彩点评与讲座的开始,我也希望在座各位同行能与张老师或者我们两个任课教师随时互动起来,我相信这样的方式会使你我得到更多!

    谢谢大家!

    猫教学课件(模板四篇)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优秀的范文可以让我们积累相关的知识,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阅读范文还能够让自己加深对写作的了解,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猫教学课件(模板四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猫教学课件【篇1】

    教 学内 容

    12 ie、üe、er

    拟2 课时

    第 2 课时

    教 学目 标

    1、读准音,认清形复韵母ie、ü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及四声。

    2、学习声母与韵母ie、e组成的音节,能熟练拼读。

    重 点难 点

    重点复习jqx与ü相拼省略ü上两点的规则。üe在音节拼读时的变化。

    er不能与声母相拼,er是整认音节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读卡片:ie、e、er、ye、yue四声卡片。

    2.复习jqx与ü相拼省略ü上两点的规则。读音节:ju、qu、xu,

    说说他们的韵母是什么。

    二、练习ie、e与声母相拼。

    1.出示音节图:

    2.比较练习。比一比左右两组的拼音,你发现什么了。

    ①韵母e在前后两幅音节图中在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韵母e相同,拼出音节不同,与n、l相拼不去点,与j、q、x相拼去点。

    ②复韵母e由单韵母、e组合而成,与j、q、x相拼省写两点的规则在复韵母e与j、q、x相拼时相同。

    3.以多种形式练读。

    三、看图读音节词。

    1.出示:布鞋和皮靴图。指名说说图意。

    2.出示:x---ie----xie说说声母、韵母各是什么,练习拼读。

    3.出示:bu xie,指名连读拼音词。

    4.出示:pixue,指名读拼音词。

    四、看图读拼音儿歌

    1、出示拼音儿歌。

    Xiao di di,ai xue xi,

    Du shu xie zi zuo xi ti.

    2、学生自由拼读音节。

    3、按要求找音节。

    (1)找出三拼音节。(xiao zuo)

    (2)找出声母是翘舌音的音节。

    4、将找出后的音节多读几遍。

    5、指名读儿歌。

    6、看图说说小弟弟怎样爱学习。

    五、巩固练习。

    1、读卡片:ie ye e yue er

    2、读音节词卡片。

    作 业

    实 践活 动

    1、练读本课音节。

    2、抄写音节。

    3、练读儿歌。

    4、自己尝试写出带有ie e的音节词。(铁路、姐姐、茄子、球鞋、借书、喜鹊、学习、口诀、爷爷)

    板书设计

    12 ie、üe、er

    猫教学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雪上加霜、按图索骥”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3、培养学生锻炼自我,自立自强,能感受爱,回报爱。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沐浴着父母的爱长大,父亲是你的阳光,母亲是你的月亮,你是父母的希望;我们滋润着人间真情成长,多少次带着幸福的感觉进入梦乡,多少回含着感动地泪花畅想未来。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严格的要求。请看大屏幕,一同欣赏一组画面。(播放课件)

    师:欣赏了这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请三名学生谈感受)

    师:是啊,妈妈都是爱孩子的,妈妈的爱就在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妈妈的爱是最无私的、伟大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面对生病的儿子,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着孩子独自去医院看病,你觉得这是个什么样的妈妈?(生谈看法)我们就一起走进20课《学会看病》去了解这位母亲。(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师:请看自读提示。(指名读提示)

    (生按自读提示自读自划,师巡视,了解自读情况)

    三、品悟母爱内心,感悟母爱真谛。

    师:找到描写母亲心理句子的同学请举手,你找到什么句子,母亲当时的心情怎样?

    四、拓展总结

    师: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呢?(生逐一回答。)师:是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无论是“精彩极了”的鼓励表扬,还是“糟糕透了”的鞭策批评;无论是和风细雨的谆谆教导,还是言辞犀利的告诫警告,其实这都是对我们的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感谢这位用心良苦的母亲,她不仅磨练了孩子,也让我们学会理解父母的爱。这位母亲就是文中的作者——毕淑敏。

    猫教学课件【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生活中连续行为,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2、知道 10 以内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会读算式,并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丰富的情景,通过观察、操作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

    (三)、态度、情感、价值观

    会交流生活中具有连续行为的情景,通过看图说故事,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提高儿童数学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建构连加、连减的运算模型。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师:让我们先进行口算。听清要求,先用手势表示卡片上算式的结果,然后

    继续听要求大声报数答案。

    2+4(再加 3 ) 9-2(再减 5 )

    6+1(再加 2 ) 10-4(再减4)

    3+4(再加1) 8-2(再减3)

    师:小朋友们算的真棒!都会正确的计算 1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连加(依次媒体演示)

    ( 1 ) 师:听,什么声音?(图 1 )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小鸟。(图 2 )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2 + 3 = 5

    师:(出示图 3 )观察的真仔细,睁大眼睛,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

    生:又飞来了 1 只小鸟,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 5 + 1 = 6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幅图连起来一块看。(演示)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在小组里轻轻说。

    生:鸟台上原来有 2 只小鸟,飞来了 3 只,又飞来了 1 只,现在一共有几只鸟?

    师:你能列式吗?

    生:2+3+1=6

    师:讲的真好!(示范读法)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 。(学生跟读)

    师:谁再来试一试。

    师: 2 加 3 在加 1 等于 6 ,你是怎样运算的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生: 2 + 3 = 5 5 + 1 = 6 所以 2 + 3 + 1 = 6

    2+3+1=6 5

    ( 2 ) 出示: 3 + 4 + 2

    师:这个算式中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哪个小朋友会编?

    师:你是怎样算得?

    生: 3 + 4 = 7 , 7 + 2 = 9 所以 3 + 4 + 2 = 9

    师: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把三个数合起来。

    师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计算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

    ( 3 )模仿练习

    师:谁来算一算(卡片)

    5+2+1=2+3+ 2 = 师:下面老师要求提高了,听清了,把先算的前两个数相加的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用手势直接表示最后的结果,行吗?

    4+2+3 2+3+5 6+2+1

    2.连减

    师:学得真棒!小朋友们已经会算连加题了,猜一猜,有连加算式,那还会有什么算式?

    生:连减。

    ( 1 )师:那么连减的算式又是怎样的呢?你能根据这 6 只小鸟编连减题吗?

    学生自由编题,并列式。

    师:你是怎样算得呢?

    生:6-2-1=1 4( 2 )模仿练习

    师:完整说过程

    9-3-2= 用手势直接表示结果

    7-2-4= 8-5-1= 9-2-4=

    3.连加、连减对比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找到了连减题的算法,请你看看,连加与连减题

    猫教学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段。

    4.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理解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教具准备制作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至少读3遍。

    2、划出生字新词,进行口头组词识记,并抄写生字新词。

    3、查找了解某一种树的相关知识,并带图片到学校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一、新课导入。

    1.播放黄山图片,简介黄山。板书课题。

    2.出示题目,板书题目:黄山奇石。

    3.释题,通过组词理解“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整体感知。

    1.鼓励学生自由读课文。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朗读课文,交流生字词识记方法。

    3.检测生字情况。

    (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开火车认读生字。

    (3)用生字组词。

    4.指导学生书写。

    5.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三、研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了解主要内容。

    (1)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

    (2)出示地图,简介黄山风景区地理位置。

    (3)补充黄山“四绝”资料。

    2.指导学生朗读。

    四、课堂。

    1.本课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5自然

    段。

    2.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

    热爱之情。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本课新词,开火车读每个词。

    2.指导学生齐读。

    3.导入新课。

    二、图文对照,朗读感悟“奇”。1.指导学生通过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2~5自然段。

    (1)了解这几个自然段写了哪几种黄山奇石。

    (2)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石头是什么样的。

    (3)找出对应的三段文字。

    (4)问:作者是怎么向我们介绍这些有趣的奇石的呢?

    2.组织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了解这几种黄山奇石“奇”在哪儿?(样子奇特,作者想象力丰富)

    4.指导学生朗读。

    5.指导学生背诵。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那块石头。三、启发想象,自由练说。

    1.老师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课文写法,发挥想象,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内容,向同学介绍。(出示有关图片)

    3.指导全班交流。

    4.指导学生朗读。

    三、全文,拓展练习。

    1.教师: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登黄山,天下无山。

    2.引导学生说己的内心感受。

    【海水课件(范文四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