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密度的课件(范文十篇)
  • 密度的课件

    发表时间:2023-11-22

    密度的课件(范文十篇)。

    以下内容“密度的课件”是由编辑为您提供的,我相信这些技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解决问题。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开好课的前提条件,每位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密度的课件 篇1

    一、教学目标

    1、巩固密度的概念,会使用排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2、通过实验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动手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探究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

    难点: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密度的概念,预设学生回答密度是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由此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实验一:

    【提出问题】如何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明确思路】引导学生利用密度表达式并根据表达式得出,明确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鹅卵石的质量,以及鹅卵石的体积。

    【制定方案与步骤】根据实验思路,质量可以使用托盘天平测测得。教师提问形状规则的物体体积可以算出来,鹅卵石的体积怎么得到?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阿基米德与金冠的故事总结出排水法。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步骤。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①测得鹅卵石的质量为m

    ②测得装有水量筒体积为V1

    ③将鹅卵石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测得体积为V2

    ④计算鹅卵石的体积V=V2-V1,则盐水密度为ρ=m/V。

    教师强调注意事项:鹅卵石放入量筒小心轻放;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平行;托盘天平称量时使水平放置,并使横梁平衡;使用镊子夹取砝码。

    【进行实验】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处理实验数据】

    实验二:

    【提出问题】如果想测量生理盐水的密度,如何测量呢?

    【明确思路】学生根据密度表达式得出需测量盐水的质量和体积。

    【制定方案与步骤】盐水的体积怎么进行测量?盐水的质量怎么进行测量?可以直接把量筒放到天平上测量吗?

    学生小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步骤。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①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②倒入部分盐水至量筒中测得体积为为V

    ③测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2

    ④计算量筒中部分盐水的质量m3=m1-m2,则盐水密度ρ=m3/V。

    【进行实验】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处理实验数据】

    环节三:巩固提高

    【交流与讨论】

    ①引导学生总结两次实验测体积的方法有何不同

    ②学生上台展示两次实验密度数据,发现所得密度存在小的差异。

    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教师进行总结:量筒读数时可能存在误差;托盘天平没有平衡进行读数;托盘天平使用前没有使横梁平衡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师生进行总结;请学生课后查阅密度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四、板书设计

    密度的课件 篇2

    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1、知识与技能

    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体验和感悟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大纲及学生实际,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是本节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初三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如何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进而得到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本节有关密度的知识都是从实验中分析归纳出来的,因而本节课着重采用实验探究法;学生要想正确的从实验中得到密度的概念,他们必须掌握数学法、分析法、比较法和归纳法

    在新的课程中提到密度一词,虽然学生会对其有一定的理解,但还是很模糊,所以要在学生很是模糊的时候加以提醒,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去。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会遇到问题--仪器的使用,所以要对学生进行讲解,做应有的对策。

    天平、砝码、水、体积不等的木块、石块等。

    教学

    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实验演示

    提出问题

    引入新课

    演示实验:

    1、用纸包着一块肥皂和一块泡沫的长、宽、厚度一样,也就是体积一样,但是,用手掂一掂,肥皂的质量要比泡沫的质量大得多。

    2、同样的两个烧杯分别装有体积不同的水和煤油,放在天平上却能平衡,说明它们的质量却又是相同的。

    进一步提问:

    1、为什么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同?

    2、为什么体积不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却又相同?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导入:

    在生活中会有类似要去辨认的事物,要用到一些方法去辨认,那我们就来学观察演示实验并思考问题

    提出猜想: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密度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的兴趣给提起来,激励学生去学习。

    提出问题

    1、物体的密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2、实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怎么使用仪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3、实验所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比例法…

    想想密度可能会跟什么因素有关;学会使用仪器做实验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做实验,注意可以更好地去分析和理解实验

    学生实验

    密度概念

    发实验仪器

    实验提示

    分析实验

    得出结论

    给出密度的概念

    学生做实验

    实验记录

    学生分析

    学生动手实验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更好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归纳总结

    1、分析数据:

    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C.水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D.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水)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2、密度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分析

    练习ρ的写法

    练习单位的化法

    经过总结与学生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巩固。

    交流与

    讨论

    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义。

    思考讨论

    对密度的深入研究,加深理解

    小结

    密度的引入目的、概念、公式、单位

    进行知识的复述与

    可以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作业

    测量身边小物件的密度

    板书设计

    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公式:ρ=m/V;m

    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板书的设计更直观明了地让学生掌握本节的重点与难点

    《密度》教学反思

    《密度》在第十一章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在上课前在教材处理上我将本节课分成导入――实验探究――密度概念的建立――练习巩固四部分。课前我设计了一个来源于生活中的趣味实验,如何鉴别水、煤油、酒精和醋?并让他们总结辨认的依据,当他们意识到可以利用颜色、味道等特性鉴别物质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着手,拿出上节课测量过的体积相同但外表被我涂成了相同颜色的铜、铁、铝让学生辨认,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这种特性就用密度表示,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如何通过实验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进行探究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变化规律,2.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在上课前教师准备好大量的器材可供学生选择,学生进行实验并得出结论,对密度概念的教学采用了让学生与速度概念的学习进行对比分组学习,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最后选择适当的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巩固。现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如下:

    1.本节课的导入部分的设计与生活中有很大的关联,学生能按照自己原先设计的思路下来,所以在导入部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

    2.在实验探究部分,我在这个环节中对学生的估计不足,学生分组讨论,有几个组不知道要做什么得不出实验探究的过程,所以实验探究部分教师要做两手准备,一旦学生反应不好时,要与学生共同计论设计实验步骤。

    3.在类比法学习密度的概念时,学生对组合单位的换算在练习上出现了很多问题,这是我在上课前所没有预想到的,所以在这个环节上发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内容时间不够。

    4.课堂上自己总是生怕学生不懂,所以一节课感觉自己讲的东西过多了点,而留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时间稍微少了点。在学生分析练习时,应要做到倾听,而不应有过多的讲解。

    5.课堂上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我自认为这节课我做得还的是比较好的。请同学们回答,一个“请”字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每个学生回答问题以后,我及时插上一句,“回答得很棒”、“做得很好”,相信这可以对学生进行激励。

    6.一节课如何对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是通过不断的讲解呢还是通过练习得以突破。密度知识是初中物理知识的一个难点,那么对于这一知识点我们又应该如何进行突破呢?这是我今后应该要思考的问题。

    7.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现在学生习惯于动脑,很少有动笔,这样容易造成上课全听懂,下课统忘掉的现象,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动脑又动手的习惯,这要靠平时的引导和培养。

    以上是我对《密度》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很多,为我在今后的在教学上积累经验,避免无效课堂的发生。使课堂教学做到有效,最终达到高效。

    十一道沟学校

    刘润亮

    密度的课件 篇3

    密度是初二物理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密度是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物理概念,也是今后学习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必要基础.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让学生掌握密度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本节的教学难点.现行教材一般都是通过实验引入密度的概念,再介绍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教学的关键.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习建立科学概念的思维方法。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通过量筒、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知道密度的公式,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本节的难点是学生对“密度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的认识,以及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一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密度本身有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一下子“蒙”的感觉,教师引导从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感性认识,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建立密度概念,认识用比值定义密度的方法。

    初二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的有些狭隘—仅限于一般的、直接的水平上。他们只满足于新奇的'实验现象,希望看到鲜明、生动、不平常的实验现象,并未产生探索这些实验原因的需要,有的学生只对实验的操作感兴趣,却忽略了对现象本质的认识,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形成科学的概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强调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动性。这样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创设学习情境:怎样区分表面相同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或把铁块和铝块用纸包住。

    学生多数认为可以通过用手掂的方法,也就是称质量,也就是说学生没有考虑体积对质量的影响,那么我们这样反问,一大堆塑料比一小堆铁的质量小吗?这样就会引起学生注意到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体会到只有相同体积的两个物体才可以比较质量的大小。引导学生去考虑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存在着一定关系,进而想探究一下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不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要探究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都知道做实验,怎样去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去讨论,得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我们可以分别选取三个大小不同的铁块和铜块,分别称出他们的质量,测出各自的体积,记下数据,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方法确定之后再做实验。实验过程要把数据计下来,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是不同的,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我们把物质的这种特性叫做物质的密度。由此得出密度的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得出密度的单位kg/m3和g/cm3,由水的密度进行单位换算。接着解释水的密度含义:一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103 千克。重点是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一桶水的密度和一滴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一根蜡烛和半根蜡烛的密度是一样的。让学生体会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3、巩固练习:练习的设计一要巩固密度概念,二是要强化水的密度及含义,三,通过选择题的设计,让学生能选择出哪种物质的密度没有发生变化。

    4. 布置作业:作业的设计除了基本概念换算题目以外,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写结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水的密度是1×103 kg/m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一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103 千克

    密度的课件 篇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概念及公式、单位、物理意义

    2.熟悉常见的固体、液体的密度,

    3.掌握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4.通过对密度知识的了解,能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公式及其变形

    2.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3.熟悉单位换算(1×103kg/m=1 g/cm)

    三、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质量不同的两个铜块、质量不同的两个铝块、橡皮、木块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铜块,一个是木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生甲:可以用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来区分,质量大的一定是铜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设计实验:

    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铜块和木块(铜块和木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铜的质量与体积; 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木头的质量与体积;

    分别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教师演示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的表格中.

    d、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不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相同/不相同)的。

    建立概念:

    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 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板书2] 密度的公式:r=m/v 其中r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板书3] 密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 kg/m3 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 克/厘米3,符号为g/cm3 (1×103kg/m=1 g/cm)

    6、介绍密度表中各类物体的密度数据,并进行比较,看看结果有什么特点。

    [板书3] 密度的应用

    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v =m/r; m = rv

    巩固练习:

    1.教材上的例题

    2.请你想想,怎样鉴定金戒指的真假?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仪器?

    密度的课件 篇5

    雅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优质课教案设计

    题:

    第一节

    设 计 人:

    设计时间: 2013年11月25日

    教学内容:教材第108页——112页。

    1、质量的定义和单位;

    2、质量的测量与天平的使用;

    3、实验——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对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估测的能力;2.通过用天平测量常见的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和温度而变的物理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2.通过对物质质量的测量,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质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教法学法:实验演示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学生天平(带砝码),小石块,水、烧杯,矿泉水瓶子一个。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宇宙上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新课教学

    1、质量

    (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物体的这个性质就引入了质量这个物理量。

    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表示。(2)质量的单位

    第 1页 /总 4页

    雅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优质课教案设计

    国际单位:千克(kg)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看教材P103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2.质量的测量——天平

    (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使用:

    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测量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教师强调:(1)、调节平衡螺母: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为移动游码。(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天平使用注意事项:

    (1)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

    (2)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3、学生实验(多媒体展示操作步骤)(1)、学生用天平测量一个小石块的质量: 步骤: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调节天平平衡;

    c、把小石块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d、读数——小石块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读数

    (2)、学生用天平测量液体水的质量:

    第 2页 /总 4页

    雅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优质课教案设计

    步骤:a、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b、调节天平平衡;

    c、把烧杯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d、读出烧杯的质量0=砝码的总质量+游码读数

    e、把待测的液体水倒入烧杯中并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f、读出液体水和烧杯的质量1=砝码的总质量+游码读数 g、求出液体的质量= 1-0(师注意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

    4、演示实验(P111想想做做)

    (1)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2)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白糖的总质量,然后使白糖溶于水,再称量糖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

    结论: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三、小

    学生对照板书对本节课教学的内容进行小结复述: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克(g)。

    3、质量测量工具:天平

    4、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四、作业布置

    教材第11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及答案: √第1题

    答:这些货物的质量不会改变。因为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第2题

    答:取100个大头针用天平测出这100个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用质量÷100即是一个大头针的质量。还可以多次测量,取其平均值减小误差。

    √第3题

    答:质量为100克的冰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仍是100克。√第4题

    答:这块金属的质量=100g+50g+20g+游码1.6g=171.6g。√第5题

    答:这种案秤的秤盘相当于天平的左盘,砝码盘相当于天平的右盘。槽码相当于天平的砝码,秤杆相当于天平的标尺,游码相当于天平的游码。

    第 3页 /总 4页

    雅酉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优质课教案设计

    板书设计:

    一、质量

    1.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进率:1000

    二、质量测量

    1.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天平2.天平的使用

    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测量: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 三.使用天平注意事项 1.不能超过称量;

    2.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四.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教学反思:这节课应该说是初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节,是概念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一节课。《质量与密度》这一章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而第一节质量又是关键所在,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和技能主要有以几个知识点:掌握和理解质量的概念,要学会正确的使用天平进行测量。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

    在这一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驾驭本节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全面提高认知能力、实验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传授本章知识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从生活入手,利用浅显的实验演示来展示新知识,从而使学生真正懂得质量的概念,掌握用天平测质量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课后,我回顾了一下,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应该做到。第一:在上课时应该抓住重点、难点;寻找突破点。在学生自主互动和思维方面有些不足。其次,在这节课上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不是很好。

    第 4页 /总 4页

    密度的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替代法测密度.

    2.其他方法测密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难点 分析测量物质密度的过程中,测量顺序的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 替代法测密度

    【自主预习】

    完成下面习题:

    1.天平也可以测体积.若已知物质的密度,用天平测出其质量,即可利用公式V=m/ρ求出物体的体积.

    2.量筒也能测质量.若已知物质的密度,用量筒测出其体积,即可利用公式m=ρV求出物体的质量.

    【小组讨论】

    小明用天平、大杯、小杯和密度为ρ的水测一石块的密度.

    ①天平平衡时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m石=67g;

    ②小明测量石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

    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放置;

    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的总质量m2.

    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大杯中的水没有装满,导致用排水法测得的石块体积偏小.

    ③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m2-m1)/ρ;石块密度为m石ρ/(m2-m1)(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

    【教师点拨】

    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用替代的方法,也能测出物质的密度,例如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常用水的体积来替代被测物体的体积.而水的体积是用天平先称出其质量后,运用V水=m水/ρ水计算得来,这样就不需要量筒了.

    【跟踪训练】

    将一质量为158g的金属块投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金属块完全浸没,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20g.由此可知,金属块的体积是20cm3,金属块的密度是7.9×103kg/m3.

    学习指导二: 其他方法测密度

    【小组讨论】

    1.蜡的密度小于水,放在水中会漂浮,如何测密度小于水的固体体积?

    2.对于溶解于水的物质的体积又该如何测量?

    “饱和溶液法”测溶解于水的物质的密度:

    像白糖、食盐这样溶解于水的物质,其体积也无法直接用排水法测量,我们可以先用“饱和溶液法”测量出它的体积,进而测量出它的密度.下面,以食盐为例,介绍一下这种测量方法.

    ①用天平测量出适量的食盐的质量,记作m1;

    ②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加入足量的食盐,充分搅拌,直至食盐不再溶解,量筒底有少量食盐晶体为止,此时量筒中的液体为食盐的饱和溶液,读出溶液和剩余食盐晶体的总体积,记作V1;

    ③把测量好的食盐加入量筒中,读出此时溶液和食盐的总体积,记作V2,则食盐的体积为V=V2-V1;

    ④食盐的密度ρ=m1/(V2-V1).

    3.吸水物质的密度的测定:取一吸水物质,如一小块砖.

    ①用天平先称出它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将砖块用细线吊着没入量筒里的水中,让它充分吸水;

    ③待砖块吸足水后,通过增、减水量,使量筒内的水面与某个整数刻度线相齐,记下这个数值V1(如图a所示);

    ④把砖块从量筒中提出水面滴干后,再观察此时量筒中剩余的水量V2(如图b所示);

    ⑤那么,砖块的体积V=V1-V2;

    ⑥求得砖块的实际体积,再根据测得的砖块的质量,就可计算出砖块的密度ρ=m/(V1-V2).

    【教师点拨】

    密度比水大的物质可采用“溢杯法”测量其体积,密度比水小的物质可采用“压入法”或“沉锤法”,吸水物质体积可采用排水法,或先让物体吸足够的水(前提是吸水后物体自身体积不发生变化)再采取“溢杯法”测体积.

    【跟踪训练】

    1.不用量筒,只用天平,如何称出5毫升的水银来?

    解:水银的密度是13.6g/cm3,5毫升水银质量为5×13.6g=68g.用天平称68g水银即可.

    2.不用天平,只用量筒,如何量出100克酒精来?

    解:100g酒精体积V=m/ρ=100g/(0.8g/cm3)=3125px3=125mL,用量筒量取125mL酒精即可.

    3.某班同学收集到一块火山岩(质地疏松、吸水性强)标本,他们使用天平、盛水量筒和粗绳测火山岩的密度时,出现不规范操作:

    (1)用粗绳扎住这块火山岩,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它的体积.

    (2)测量过程中观察量筒读数时,视线均与液面边缘相平.

    (3)测火山岩体积时发现火山岩吸水性很强.

    (4)测完火山岩体积后,将其取出立即放在天平的盘中称量.

    上述有些操作会造成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其中造成测量值偏小的步骤(1)(3)(填序号).

    分析:本题所测的石块——火山岩,与平常的石块不同,火山岩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在用排水法测它的体积时 易造成偏差,这种偏差主要是:

    ①对质量测量的偏差.先放入水中测体积后,火山岩吸收了较多的水,再测质量时,火山岩的质量测量值比真实值大;

    ②体积测量偏差.当干的火山岩放入水中后吸收了较多水,使得量筒中的水变少,示数增加的值偏少,测量得到的火山岩体积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就上述实验设计出现的问题,请你提出改进意见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法:

    ①不应该用粗绳,因为选用粗绳也要考虑它的体积,会对标本体积测量产生误差,导致标本体积偏大;

    ②在任何时候读数都是读水的凹液面,而不是液面边缘,读液面边缘会导致标本体积偏大;

    ③矿石吸水性强,水被吸到矿石中后导致读数体积比实际体积偏小;

    ④由于矿石吸水,立即称量导致质量偏大.

    改进方法(仅供参考):

    ①用天平测出火山岩的质量m;

    ②先用细线系住火山岩放入水中浸泡至不再吸水为止(达到饱和状态),再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V;

    ③用密度计算公式ρ=m/V计算密度.

    密度的课件 篇7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一节《质量》,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认识质量及其测量仪器,特别是学习使用学校实验室常用的天平是为后续各节的学习所准备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相关密切,是基础性的一节,也是阶段性的关键点。所以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一些工具的使用,对于天平这个工具的使用只要讲明白应该问题不大。学生的问题主要是生活经验不足,对于常见的物体的质量他们没有办法想象和了解,还有一些物质的尺度比较小或者比较大的话用基本单位来表示可能存在问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 通过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通过对天平使用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使用天平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突破方法

    天平的使用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使用方法,然后让学生去摸索,假如不这样做会产生怎么样的后果。

    教学难点

    质量的概念,托盘天平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突破方法

    为突破难点,通过图片分析物体和物质的区别,然后引入质量的概念。采用演示加分组实验法,并用探究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破本节难点。

    教法学法

    为了能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会学知识,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自主学习法、探究法和讨论法。通过自主学习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讨论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探究的.过程也是学生创新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给上面的物体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创设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教学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一、质量的概念

    由学生的分类,得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从而得出: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物质组成的……

    提问:铁钉、铁锤都是同种物质组成的,但是物质的多少一样吗?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学生继续思考几个问题:

    1、一块冰化成了水,所含物质的多少改变吗?(不考虑蒸发)

    2、一个易拉罐被压扁之后,形状变了,所含的物质多少(质量)变了吗?

    3、在宇宙飞船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中。如果把地面上的物体带到月球上,带到宇宙飞船中,这个物体的质量会改变吗?

    讨论得出结论:

    冰块熔化成水, 状态变化了,组成物质的多少没有变。

    易拉罐压扁了,形状变化了,组成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

    物块送入太空,位置变化了,组成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化

    总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变化而变化。

    二、质量的单位

    1、国际单位

    2、生活中常用单位3、

    3、换算关系。

    质量单位符号: 吨(t) 千克(Kg) 克(g) 毫克(mg)。

    质量单位换算:1 t = 1000kg 1 kg = 1000g

    1 g = 1000mg

    对常见物体质量进行估算

    三、质量的测量

    1、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

    观察托盘天平的结构,并且对照书本的图记住各部位的名称。

    2、常见的测量工具

    四、课堂小结

    五、练习

    1.关于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铁块加热后,再打成铁片,质量变小了

    C.物理课本在南京和在南极时, 质量不 一样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宇航员若将一瓶密封的纯净水带到月球上,你认为这瓶纯净水的质量是增加了、减少,还是不变?说出你的判断根据。

    练习册68页知识导航

    布置作业

    这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观察、比较、到建立概念,不但使学生很容易理解,而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观察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形成了分析、概括的能力。

    通过学生的讨论思考,并结合前面的内容,这个难点很容易解决,并且学生都能理解,特别是对于到宇宙里质量也不变这种情况。

    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些比较简单的规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单位换算是学生觉得很困难的一部分内容,可以先找几个简单的练习做一做,太难的话会打击学生的信心。

    通过抢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既提高了他们的常识,又为之后引入天平是准确测量的工具埋下伏笔。

    让学生了解测量质量的工具有很多,在实验室主要使用的是天平

    测量工具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图片学生能了解到多种多样的测量质量的先进的仪器。能感受到科学的神奇。

    让学生对课堂学习有个总体的印象。

    板书设计

    §6.1 质量

    1、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符号(m)

    2、结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的单位:

    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 克(g) 毫克(mg);

    1 t =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4、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5、托盘天平介绍

    天平的使用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2、将游码移到0刻度线处

    3、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为止(哪边轻就往哪边调)

    4、左物右码

    5、读数=游码+砝码

    密度的课件 篇8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小石块)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的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小块不规则固体(如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1、在探究测量固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测量固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的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课前准备:天平,小石块,水,酒精,量筒和量杯,相同的两个烧杯 教学过程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密度,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可以利用密度知识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生活中我遇到的几个问题:1、奥运金牌是金做的吗?2、首饰店的广告“纯金纯银制造”,可信吗?3、实验室里的钩码是什么材料制的呢?

    实际上,我们可以测出制作物体的密度,然后对照密度表就可以判断。

    出示一块长方体铁块,要测量这个铁块的密度,需要测量哪些量?怎样测量?出示任意形状的小石块和装在杯中的盐水,能 否用测长方体铁块密度的方法测这块石块和盐水的密度呢?

    物质的密度可以测量,只要测量了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公式=m/V,可以算出物质的密度。

    (1)怎样选择量筒?

    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规格以所能量度的最大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 ml、25ml、50 ml、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外壁刻度都是以 ml为单位,1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0.2 ml,而50 ml量筒每小格表示1ml。

    可见量筒越大,管径越粗,其精确度越小,由视线的偏差所造成的读数误差也越大。所以,实验中应根据所取溶液的体积,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分次量取也能引起误差。如量取70ml液体,应选用 100ml量筒。

    (2)怎样把液体注入量筒?

    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住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

    (3)量筒的刻度应向哪边?

    量筒没有“0”的刻度,一般起始刻度为总容积的1/10。不少化学书上的实验图,量筒的刻度面都背着人,这很不方便。因为视线要透过两层玻璃和液体,若液体是浑浊的,就更看不清刻度,而且刻度数字也不顺眼。所以刻度面对着人才好。

    (4)什么时候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注入液体后,等1~2分钟,使附着在内壁上的液体流下来,再读出刻度值。否则,读出的数值偏小。

    (5)怎样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

    应把量筒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观察刻度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所取液体的体积数。否则,读数会偏高或偏低。 学生分组观察实验桌上的量筒(50ml 100ml 250ml 500ml)

    (1)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重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2)各小组间交流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根据交流结果对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3)各小组汇报实验数据,然后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密度是属于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它与物质种类有关,同一种物质密度相同。同桌交流,互相补充。

    (4)总结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中注意的事项。总结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分组讨论塑料块、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选择实验器材,将本组设计的测量方法的原理图按操作步骤的顺 序,重点是盐水质量的测量方法,写(画)在练习本上。最后结论进行讨论。

    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石块、盐水密度的实 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1)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m;

    (2)用刻度尺利用数学方法测出固体的体积V;

    (3)利用公式,可以算出物质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 ;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④用公式;得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由于烧杯会粘有一部分盐水,测量结果中测得的质量与体积没有统一而导致测量结果有误差。

    ①在烧杯上盛入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③用天平称出烧杯中剩下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

    ④用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1)测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的方法步骤是:

    ①在量筒里盛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②用细线拴住物体,把物体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测出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

    ③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V2-V1。

    (2)测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采用“压入法”或“助沉法”:

    采用“压入法”的步骤是:

    ①在量筒里盛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1;

    ②用细铁丝或大头针将物体按压没入水中,测出物体和水的总体积V2; ③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V2-V1。

    采用“助沉法”的步骤是:

    物在下,被测物在上,相隔一定距离,只将助沉物全部沉入水中,测出水和助沉物的总体积V1;

    总体积V2;

    1、测量原理: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刻度尺或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用公式计算密度。

    密度的课件 篇9

    第三节密度教案一

    教学目的

    1.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知道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初步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查密度表.

    3.使学生初步感知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

    重点与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难点:密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师:我们周围有各种物质,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如:空气、水、泥土、石头、铁、铜等等.每种物质又都有自己的特性.如:空气是气体,水是液体,泥土是软的,石头是硬的,金属有光泽,非金属无光泽等等.形状、颜色、软硬、气味等这些就是物质的特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性来鉴别物质.下面就请同学们鉴别一下你们桌上摆放的贴有A、B、……字母标签的是什么物质?根据什么特性鉴别的?

    生甲:我们桌上放的这瓶液体是酒精.我是根据它的气味鉴别的.

    生乙:我们桌上放的两块金属,根据它们的颜色及其中一块的锈迹,可以鉴定一块是铜,另一块是铁.

    生丙:我们桌上放的这两个物体,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无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师:由此可知,我们鉴别物质,有很多时候,仅靠气味、颜色、软硬、形状等特性是不够的.那么物质是否还有其它特性呢?请丙同学告诉我,你能否判断你桌上的两个物体是不是同种物质?

    生丙:肯定不是.因为它们大小形状完全一样,可我用手掂了掂它们不一样重.

    师:大小形状完全一样,表示什么相同?

    生:体积相同.

    师:用手掂,你关心的是什么?应该用什么仪器测量?

    生:关心的是质量.应用天平进行测量.

    [实验1]

    A.将涂有同种颜色、同体积的两物体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失去平衡.

    B.取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倒入质量相等的两个空烧杯中,然后分别放到天平的两个盘上,结果天平也失去平衡.

    师:这两个实验中有什么相同量?什么不同量?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生丁:两物体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水和酒精的体积也相同,但质量不同.

    生戊:这说明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

    师:对.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不相等,这也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此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一密度.

    [板书1]三、密度

    1.密度是表示不同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量并不相同这一特性的物理量.

    师:现在我们只知道了涂有同种颜色的两个物体不是同种物质,还不知道它们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它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样的关系.

    2.建立概念

    (l)学生分组实验

    (每组一个铁块或一个木块,各组的铁块、木块的体积均不相等).

    [实验2]用天平称出铁块或木块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其体积,并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将这些数据填入下表

    (2)分析实验数据(投影片见表1)

    表1

      师:由以上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生甲:体积不同的铁块,它们的质量不同.

    生乙:铁块a的体积是铁块b的两倍,铁块a的质量就是铁块b的两倍;铁块c的体积是铁块b的4倍,铁块c的质量就是b的4倍.

    生丙:木块a的体积是木块b的两倍,木块a的质量就是木块b的两倍;木块c的体积是木块b的四倍,木块c的质量就是木块b的四倍.

    生丁:对铁块,它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对木块,它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也是个定值.只是这两个比值不相等.

    师:很好.这就表示,对于同种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即它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对不同物质,这个比值不同.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就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来定义密度.

    (3)建立概念

    [板书2]2.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3.密度的公式

    师: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体积的单位是米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米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板书3]4.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师:在一般物理实验中,由于所用物质不多,因此质量的单位常用克,体积的单位常用厘米3,密度的单位就是克/厘米3.”

    [板书4]常用单位:克/厘米3

    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103千克/米3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84页,我们一起来看一些物质的密度表.

    师:铜的密度是多大?表示什么意义?用克/厘米3作单位,其数值多大?

    生甲: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这表示体积是1米3的铜其质量是8.9×103千克.用克/厘米3作单位,它的数值是8.9,即8.9克/厘米3.

    师:铁的密度是多少?铜比铁的密度大,这说明什么?

    生乙:铁的密度是7.9×103克/米3.铜的密度比铁大,说明1米3体积的铜的质量比1米3体积铁的质量大.

    师:水的密度是多大?空气的密度是多大?

    生丙.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空气的密度是l.29千克/米3.

    师:水的密度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它.另外还请同学们注意看,在气体的密度表旁边有个条件—0℃,在标准大气压下.其实不仅是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也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科学家经过严格准确的实验测出的.

    师:现在,我们再看密度表,比较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哪种较大?哪种较小?

    生丁:固体的密度都较大;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

    师:是否所有的物质都是这样呢?你们查查看,固体中干松木的密度是多大?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还是小?再查查看,水银的密度是多大?水银是固体还是液体?

    生戊:干松木的密度是0.5×103千克/米3,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银的密度是13.6×103千克/米3,水银是液体.可它的密度却比一些固体的密度还要大.

    师;所以说固体的密度较大,只是对一般物体而言.好,若有一种金属,它的密度是2.7×103千克/米3,它是什么金属?

    生己:由密度表可知,这种金属是铝.

    师:所以,利用密度还可以鉴别物质.

    3.实验与讨论

    师:(拿一个戒指或螺母)请同学们想想,怎样鉴定这枚金戒指的真假?都需要测哪些量?各用什么仪器?

    生:可以测密度来鉴别,这需要测质量,用天平测;还要测体积,用量筒来测;将数据带入密度公式进行汁算.

    师:下面我们分成4个大组,每个组完成下面一个实验内容.

    (1)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内容用投影映出)

    [实验3]用天平、量筒来测定:

    A.一杯酒精、半杯酒精的密度;

    B.大铝块、小铝块的密度;

    C.同体积的铁和铜的密度;

    D.涂色的两种物质的密度,鉴定它们是什么物质.

    (以上实验两人一个小组,六个小组完成一个实验内容,四个实验内容并进).

    (2)实验记录

    (见表2用投影片,请同学回答,教师填写).

    表2

      (3)思考与讨论

    师:由以上实验结果,我们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

    [板书5]实验与讨论:

    A.对同种物质,物质的密度ρ与质量m、体积V的关系.

    B.不同物质,密度ρ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生甲:对同种物质,它的体积变化时,质量也变化,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m与V的比值不变,也就是密度不变.这说明,同种物质,密度ρ是相同的,ρ与m、V都无关.

    生乙:不同的物质,密度ρ也不同.这说明: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师:回答得非常好.既然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这说明: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板书6]5.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同种物质,密度相同.

    师:我们再来看第三个讨论题.既然对同种物质,ρ与m、V都无关,那种这个密度公式还有什么意义呢?

    生丙:用它可以计算未知物质的密度.

    以此式也叫做密度的计算式.

    [板书7](写在板书1,密度公式的右边):计算式.

    4.巩固练习

    (投影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大铝块的质量是4千克,小铝块的质量是1千克,则大铝块的密度是小铝块密度的4倍

    B.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一杯酒精用掉一半后,剩下一半酒精的密度是原来的一半

    生:(略)

    5.本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密度,通过实验和讨论,知道了密度也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它表征的是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大小的差别,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那么,如何利用密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这是我们后面学习要讨论的问题.

    6.布置作业

    密度的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如水)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如石块)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定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有操作欲望,熟练地使用天平、量筒测算物质密度,认真按规则做好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用量筒测量物质的体积。

    【教学难点】: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烧杯、水、盐水、细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

    (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

    (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

    教师出示::用天平可以称出物质的质量,对于规则几何体我们用刻度尺就可以测量出它们的体积,要是不规则的几何物体就得需要其他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体积,首先我们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

    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认知学习目标。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出示量筒,介绍量筒。

    观察桌上量筒的刻度。说明: 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提问:

    (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

    (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mL?

    观察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1)测量时量筒应如何放置?(测量时量筒应放平稳);

    (2)记录数据前应如何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的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

    (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是哪几步?(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3.分组实验(一):测石块的密度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小组间进行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法,达成共识,确定正确的实验方法。

    1.测量出小石块的体积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所对刻度V1,再将被小石块轻轻放入水中,读出此时读数V2,V2-V1即是该固体的体积。

    石块的密度即为:ρ=m/v2

    强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实际操作,自行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石块质量m/g

    水的体积V1/cm3

    水和石块的体积V2/cm3

    密度ρ/g/cm3

    4.学生分组实验(二):测盐水的密度

    提问:测盐水的密度步骤是什么?

    1、用天平测量出烧杯和盐水总质量m1

    2、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并用量筒读出这部分盐水体积V

    3、再用天平测量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4、利用公式计算ρ=m1-m2/V

    记录数据的表格

    引导学生思考:

    (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才能减小测量的误差?

    (测盐水的密度时,为什么要先测盐水的质量?而测盐水的质量为什么用剩余法?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形成共识:如果先测盐水体积,量筒中水倒入杯后,总有一部分水残留在量筒中,质量测不准,偏小。同样如果先测杯子质量,再将盐水倒入杯子测出盐水和杯总质量,然后盐水倒入量筒测体积,总有一部分水残留在杯中,使盐水体积测不准,偏小。)

    (2)为了计算方便,倒入量筒的盐水体积取什么样的数值最好?

    实际操作,自行设计实验记录数据的表格,

    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m1/g

    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ρg/cm3

    整理实验仪器,培养良好的习惯。

    【密度的课件(范文十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