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必备五篇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发表时间:2023-10-24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必备五篇。

    为了满足您的要求,我整理了以下内容:“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教案和课件是老师需要花心思准备的,但是老师也要明白教案和课件不是随随便便写写就可以的。教案可以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上应用,以实施素质教育。希望这些信息能给需要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

    教学背景:平方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概念,它的意义是表示两个相同的乘积。对于这个概念,好象很简单,但要真正理解透彻,却一点也不容易,书本是在第46页例3教授正方形面积字母公式时才第一次呈现平方数的意义、写法与读法,如果按照书本的方法去教,学生要真正掌握平方数这个概念,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平方数又是立方数的基础,更是以后六年级的圆面积的计算的基础,因此设计这个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方数这个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平方数读写及其含义,会计算简单的平方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从具体数到抽象的字母,引导学生探索、体会平方数的意义,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感悟初步的代数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激发学生对代数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精神,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教学重点:有具体到抽象,真正理解平方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平方数的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课件演示(以下简写成P):8×5 2×a a×2 c×1 3×5×t

    师:算式中的乘号能省略吗?如果能,请写出省略后的算式。

    生说答案,同时演示答案。

    师:2×a=2a和a×2=2a,为什么两题的答案都一样?

    生:因为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所以两题的答案都一样。

    二、新授:

    1、P:乘法算式:4×4,6.5×6.5,8.7×8.7

    师:观察这三题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两个因数都相同。

    师:当两个因数相同时,我们可以写成平方数的形式,例如:4×4=42,读作4的平方,表示2个4相乘。4表示相同的因数是4,右上角的小“2”表示因数的个数有2个。(课件同时演示)

    生:后两个乘法算式也可以改写成平方数。6.5×6.5==6.52,读作6.5的平方,表示2个6.5相乘。8.7×8.7==8.72,读作8.7的平方,表示2个8.7相乘。

    2、P:a×a,s×s,y×y×4

    师:这一组算式你会改写吗?

    生:会,a×a==a2,读作a的平方,表示2个a相乘。s×s==s2,读作s的平方,表示2个s相乘。y×y×4==4y2,读作4y的平方,表示2个y相乘再乘4。(课件同时演示)

    师:你真棒!我们要记住:两个相同字母相乘要写成平方数的形式。

    三、练习:

    1、P:0.12 = 0.32 = 82 = 202=

    师:这些平方数你会算出结果吗?

    生:0.12=0.1×0。1=0.01 0.32 =0.3×0.3=0.09

    82 =8×8=64 202= 20×20=400

    师:你在做题的过程中觉得哪题最容易出错呢?

    生:0.32最容易算成0。9和202最容易算成40,真的要细心啊!

    2、P:把结果相同的两个式子连起来。

    a2 2.5×2.5 x×x 62

    x2 6×2 2.52 a×2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连线题吧,提醒一下你们,不是每个算式都有好朋友跟它相连的。

    生:2.5×2.5与2.52相连,x×x与x2相连。

    师:那为什么剩下的四个不相连呢?

    生:因为a2表示2个a相乘,而a×2是表示2个a相加,意义不同,所以不连。同样的,因为62表示2个6相乘,而6×2是表示2个6相加,意义不同,所以也不连。

    师:说得很对,同学们只要牢牢记住,平方数指的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这样就能掌握好平方数这个概念了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2

    我所在的班处在农村地区,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优生的比例约占40%,合格的约占20%,极差的学生有5%。班级总体感觉良好,对学习数学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有自主探索知识的学习习惯,成绩稳定。但是家长的辅导不令人满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方格的顺序和方法,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能正确估计不规则的图形面积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能借助方格图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在估算面积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体验估算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使学生体会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利用方格图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

    教学难点:估算的习惯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题,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从我们牙牙学语到认识数字,从我们拿起笔到记录生活中的开心快乐,同学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我想:只要同学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功的道路上必将留下你们一串串成长的脚印。(揭示课题:成长的脚印)

    2、情境入题,学习新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小华出生时的脚印图片。怎样才能知道这个脚印的面积有多少呢?

    (1)学生自己先独立进行估计,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2)全班交流:

    生1:我们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来进行计算的,我先数了数满格的大约是11个,其他不够一个格子的我进行了拼补,这样大约是17cm2。

    生2:我们的方法也是这样的,我们把不满一格的按照一格进行计算,这样大约是18 cm2。

    师:大家都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估计的,还有没有其他的估算法呢?

    生1:可以把这个脚印看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长8厘米,宽2厘米,所以面积是2×8=16 cm2。(课件演示此方法)

    生2:我有个不同的方法,我是看成了近似的梯形,上底约2厘米,下底约2.5厘米,高约8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算出(2+2.5)×8÷2=18cm2。

    (3)课件出示小华两岁时的脚印,学生估面积:

    3、小结方法,实践新知:

    (1)师:刚才大家对像脚印这样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了估算,想想刚才大家用什么方法进行估算的?

    师板书: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所占的格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2)请同学们算一算自己脚印的面积约是多少?

    学生自己先独立取脚印,然后借助附页3的方格图估算脚印面积。

    二、新知实践,解决问题:

    1、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1)学生独立进行估计:

    (2)交流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2、估算手掌的面积:

    (1)师:估一估自己手掌的面积:

    (2)学生合作估算并在方格纸上验证:(学生在此环节开展好帮差活动)

    三、课后实践,体会环保:

    1、估算一片树叶的面积:

    2、体会绿树对环保的重要性:

    (1)如果一棵树有10000片树叶,估算这棵树所有树叶的总面积。

    (2)在有阳光时,大约每25 m2的树叶能在一天里释放足够一个人呼吸所需的氧气。这棵树在有阳光时,一天里释放的氧气能满足多少人呼吸的需要?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高:

    同学们,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说来听听。

    板书设计:

    成 长 的 脚 印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

    1、借助方格图数一数。

    2、把它看成一个近似的规则图形,测量后进行计算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转化为近似的基本图形。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一直觉得这节课很难教,学生应该很难理解如何近似的看成基本图。但是,结果出乎意料,学生理解掌握得不错,能够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确定成基本图形,然后再计算。

    首先,在课题引入时,先复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可通过“分割”或“添补”的方法,转化为已学过图形的面积,再计算。强化学生“分割”和“添补”图形的能力,为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做铺垫。然后,通过课件展示几幅不规则的图形(如:树叶、鱼、布娃娃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他们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与以前学过的图形相比较,让学生通过对比,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都是不规则图形。最后,谈话引入新课:其实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不规则图形,如何估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呢?这一节课,我们将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有目的的学习,并知道学习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重要性,这样他们学得更投入、更有热情!

    在探索新知时,先出示“成长的脚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出“脚印”的面积,再让他们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估算过程和思路。这时,很多学生还是用数方格的方法,但是学生在交流自己的估算过程时,就有疑问,不满一格而且又不规则的,如何更好的估算面积呢?先不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让学生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估算,最后还是没得到满意的方法。这时,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非常想要知道如何估算面积。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分割”“添补”的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的看成已学过的基本图形的面积,再计算。最后再通过课件演示这个过程,并在方格纸的“脚印”中画出近似基本图,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刺激,让学生很直观地观察估算的过程,学会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的看成基本图再计算的方法。再让学生用这种方法估算小华2岁时的脚印面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让学生说出他们是如何近似的看成基本图,最后也用课件演示整个估算过程,画出近似基本图。巩固学生把不规则图形近似看成基本图再估算的能力。

    通过练一练的两道习题,再加强巩固估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讨论,最后再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说出他们自己的估算思路,全班学生一起观察判断是否估算正确,最后再用课件演示画出近似图。这个过程,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的估算思路,其他同学一起观察判断,既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锻炼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判断同学的估算是否正确,还能检查学生是否已掌握此种估算的方法,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之呢?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3

    教材分析

    “底和高”是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以此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也为后续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本课时内容以直角以及垂直为知识基础,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为认知背景,教材利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做成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作为认知情境,展开自主活动,让学生主动积累高的表象,并形成高的概念。值得注意的是:本课时认识的高主要指图形内的高,而对于图形外的高不作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把一块平行四边形木板做成一长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等相关活动,找到高这条特殊线段,体验高的基本特征;

    2.能判断、画出、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的数据画符合条件的图形。

    教学重点:

    判断、画出、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教学难点:

    在画一个图形高的过程中对高的概念的运用

    教学准备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卡片、剪刀、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家的餐桌是什么形状的?还见过什么形状的餐桌?

    学生: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2、教师:说得很好!老师就特别喜欢方形的餐桌,而且老师有个习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去做。老师家里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可是太大了,搬到课堂上比较麻烦,但老师带来了与它形状一样的图形(出示平行四边形),老师也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老师想用这块木板做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锯呢?同学们帮帮老师,行吗?那我们就动手做一做。

    板书课题:动手做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学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操,营造宽松、自由的空间,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中去寻求正确的答案,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不同的制作方法,在小组中展示、交流、学习,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4、教师:同学们好聪明!想出了很多种方法做出了尽可能大的长方形,老师会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谢谢你们帮了老师的忙!

    (二)认识“高”

    1、出示平行四边形。

    (1)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剪的过程中你是怎样想的?谁来说说你的理由。(贴平行四边形)

    (2)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对边之间的线段、垂直等关键词)

    (3)教师小结:其实刚才同学们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其中的一条高剪的,那怎样概括平行四边形的高呢,请大家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4)教师收集各小组的信息、意见,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概念。

    教师:同学们同意这样的小结吗?

    学生:同意。

    2、出示三角形

    (1)教师:这是什么图形?请同学们对比平行四边形,看了这个三角形你想说点什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

    (2)各小组汇报,教师收集信息,出示三角形的高的概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尝试练习。

    ①教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画三角形的高?

    ②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同学们画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

    学生:我用直尺画很难画垂直……

    ③师生交流得出:画各种图形的高最好用三角板画 ,画出的高更精确。

    ④师生共议用三角板画图形的高的最佳方法。

    3、出示梯形

    (1)教师:看到这个图形,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梯形有几组平行的对边,它的高是怎样得到的。)

    (2)师生共同小结梯形的高的概念。

    4、教师:从三种图形的高的概念中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高都是垂直线段。)

    (三)练习巩固

    1、课本21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依次找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并在图中标出来,完成后集体订正。

    2、课本21页练一练第1、2题

    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画出相对边的高。完成后要求小组内互评,说说对方所画图形的高的意见。(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到边和高的对应关系)

    3、课本21页练一练第3题

    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三个同高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说说他们的发现。(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将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总结反思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要向老师提出的吗?

    (五)作业

    课本22页练一练第4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求商的近似数的必要性,感受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的需要。

    2、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3、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时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取商的近似数,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商的近似数与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按照要求写出表中小数的近似数。(PPT课件出示题目。)

    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

    2.求出下面各题中积的近似值。(PPT课件出示题目。)

    (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2.83×0.9;

    (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07×0.56。

    3.揭示课题:我们已经会求小数乘法中积的近似数了。在小数除法中,常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虽然除得尽,但是商的小数位数比较多,实际应用中并不需要这么多位的小数,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商的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6。

    (1)出示例6题目信息。(PPT课件演示。)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问题中的信息自主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3)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还除不尽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价钱时,通常只精确到“分”,这里的计量单位是“元”,那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①学生回答后,修改自己的计算过程,得到19.4÷12≈1.62(元)。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三位小数,再将第三位小数“四舍五入”。

    (4)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精确到“角”,又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订正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商保留一位小数时,要除到第二位小数,再将第二位小数“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①通过上面的两次计算,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数?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教师适时板书或PPT课件演示。)

    (6)介绍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时,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可以不用再继续除,只要把余数同除数作比较。

    ①如果余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小于5,直接舍去;(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角”的计算过程。)

    ②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下一位商等于或大于5,要在已求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PPT课件演示例6精确到“分”的计算过程。)

    2.对比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的异同。

    (1)对比求“1.07×0.56”的积的近似数与求“19.4÷12”的商的近似数,想一想,它们在求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2)思考:求商的近似数与求积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PPT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交流、概括。(PPT课件演示。)

    ①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②不同点:求商的近似数时,只要计算到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了;而求积的近似数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后再取近似数。

    三、巩固应用:

    1.基本练习。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集体订正,着重让学生明确每一小题除到第几位小数,然后怎么取近似数。

    2.提高练习。

    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1)求商的近似数时,计算到比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将最后一位“四舍五入”。( )

    (2)求商的近似数时,精确到百分位,就必须除到万分位。( )

    (3)求商的近似数和求积的近似数一样,必须先求出准确数。( )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从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知道数学源自于生活,很大空间给了学生独立思考,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在教学例7的时候,以谈话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利于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更加能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

    学生总结出方法后,再进行加强联系。但在练习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明白“比要求多除一位”的意思,比如要求商保留三位小数,学生做竖式时就只除到小数第三位,没有多除一位,导致结果出错。因此,只要不断强调方法中加强巩固,学生熟悉了自然错误就减少了。

    在求商的近似数时,学生最感到困难的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保留,提醒学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保留,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用“去尾法”,我让学生举例说说什么时候“进一”,什么时候“去尾”,帮助学生理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练习,感受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3、考点分析:

    利用整数的乘法原理解决小数乘小数的算法,让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理解小数乘法的能力,高效快捷的计算小数的乘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小数,我们根据原则能不能计算一下下面的题目。

    1、复习旧知:

    师:根据15 × 12 = 180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5 × 1.2=?

    1.5 × 12 =?

    生:

    15 × 1=18

    1.5 × 10=18

    师:

    那么大家知道:1.5x1.2=?

    2、导入新知:

    师:同学们,下图中是一个课桌,我们能看图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①从图中,你能获取那些数学信息?

    ②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③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课桌的面积有多大?

    你会列式计算小课桌的面积吗?

    生:

    ①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课桌的长和宽。

    ②提问:怎样求课桌的面积呢?

    2探究新知

    1、多媒体展示计算流程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前面的第一个问题?

    学生:观看课件解题过程

    在观看课件的过程中教师要合适的进行讲解,让同学们看清小数乘小数的解题过程。

    2、问题解析: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前面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举手发言

    通过上一个例题的讲解,学生们能够更加踊跃的举手回答问题,在竞争学习中,学生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二、实际问题(例1)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来看看小数的乘法究竟如何计算?

    计算:1.3x1.2

    生:

    学生分组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思考,看谁能最快找出解题思路。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3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2为小数,所以积有2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2位。

    三、实际问题(例2)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计算:0.14x1.2

    生:学生分组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计算,看哪个小组计算得又对又快。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4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有3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四、实际问题(例3)

    1、多媒体展示问题

    师:计算:1.1x0.12

    生:每位同学都看是进行计算,看那位同学计算的又快又准。

    2、问题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1x12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3位小数,所以积有3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3巩固提高

    1、师:现在请大家看屏幕上面的这几道题,能不能找出那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课件出示题目)

    师:要找出正确的题目,主要是找对小数点的位置。

    生: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完成整个题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解:

    56.7×38=2154.6正确

    0.37×0.94=3.478错误,应该是0.3478

    41.2×9.2=3790.4错误,应该是379.04

    0.78×6.1=47.58错误,应该是4.758

    2、师:接下来,再看一个题目,这次要分组进行,看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好。(课件出示题目)

    题目:小明每小时能走12.5千米,从教室去图书馆用了1.5小时,教师距离图书馆多少千米?

    ①各小组先列出算式

    生:各小组在竞争中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

    答案:12.5x1.5

    ②现在各小组开始竖式计算,看哪个组计算得快。

    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125x15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2位小数,所以积有2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3位。

    3、师:现在我们来计算一下这一个题目,这次要自己独立完成。

    题目:0.75x0.25

    解析:

    第一步:同学们先来计算:75x25

    第二步:数一数因数中总共有几位小数?

    因数总共有4位小数,所以积有4位小数。

    第三步:把整数乘法的即向前移动4位。

    4方法总结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1、先计算整数乘法

    2、数出因数的小数位数

    3、移动小数点

    5作业布置

    1、计算下列小数乘法:

    ① 0.87x2.25

    ② 0.45x3.2

    ③ 1.4x2.55

    ④ 3.6x1.8

    ⑤ 11.2x3.5

    解析:

    2、如果长方形的长为30px,宽为45px,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

    可以列出算式为:1.2x1.8

    答:长方形面积为54px?

    课后小结

    今天这堂课大家运用知识间的联系,探索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生活中有许多小数乘法的问题,希望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这节课主要为了让同学们掌握小数与小数乘法的计算,在教学中涉及了学生互动,分组学习等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寻找知识、体会知识。并在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和原理。

    板书

    第2节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

    1、先计算整数乘法

    2、数出因数的小数位数

    3、移动小数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必备五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