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法学课件(集锦15篇)
  • 法学课件

    发表时间:2023-06-25

    法学课件(集锦15篇)。

    在授课过程中,教案和课件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是时候开始撰写教案和课件了。当教案写好后,完整的课堂教学将不再遥不可及。推荐栏目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文章“法学课件”,建议大家阅读,相信能获得不少收获!

    法学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迅速地运用6~9的乘法口决求商,能根据道乘法算式列出相应的两道除法算式,初步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对问题解答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教科书82页挂图引出问题

    请学生把图意说一说。然后分角色说出

    长颈鹿:春天到了,南方的小鸟又回来了,我要为他们准备几间房子。

    小鸟:谢谢您,长颈鹿大伯我们回来42只小鸟,您要给我们几间房子?

    2、学习新知

    (1)用6的口决求商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42只小鸟如果每间房子要住6只,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生:7只,

    师: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42里面有7个6,所以是7只。

    师:怎样列算式?用哪句口决?

    生1:6乘以7等于42,口决:六七四十二。

    生2:42除以6等于7,口决:六(七)四十二。

    生3:42除以7等于6,口决:(六)七四十二。

    师:到底是几只,哪个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呢?

    生:第二位是正确的,应该是7只。

    师:请观察以上三题,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生:

    (2)如果来了48只小鸟,长颈鹿需要准备几间房子?

    生:48除以6等到8,。

    二、练一练

    第一题:学生独自完成。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用哪句乘法口决。

    第三、四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第五题: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故事的情节,然后算出每一幅图平均每人吃几个。

    除法教学设计

    法学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

    2、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

    3、继续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对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感情朗读抓重点语句体会拓展阅读【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本学期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请抢答他是谁?

    他,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自己却饿死长征途中。(老班长)

    他,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将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用血肉之躯铸成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桥。(老汉)

    他,神机妙算,算天、算地、算人,三天内造出了十万支箭,令妒忌他的人自叹不如。(诸葛亮)

    他,勇武机智,赤手空拳打死一头大老虎。(武松)

    他,有着一颗善良、坚定、执著,金子般的新,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一口井这一梦想不懈努力!(瑞恩)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刷子李。

    二、解题,明确学习要求

    读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个粉刷匠,专干粉刷这一行,姓李。)那么,如果做豆腐做得特别好的王师傅咱们可以叫他──豆腐王,张师傅泥人捏得特别好,咱们称他──泥人张,是呀,在旧天津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称呼。那么,这篇课文我们的学习重点在那儿呢?

    指导阅读自读提示,勾画要点,补充自学要求:

    ⑴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

    ⑵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

    ⑶找出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4、根据自学要求阅读课文,对第一题勾画圈点做批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点拨指导。

    5、交流自学心得:⑴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理解重点句,并指导朗读:

    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

    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干活前,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可刷子李一举刷子白得清爽。

    啪啪声里雪白的屏障。

    每一面墙刷完没发现。

    ⑵那么,作家冯骥才是怎样写出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请小组同学合作讨论,把你们组总结出来的写作亮点归结出来,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

    引导归纳要点,学习写作方法:

    一波三折的叙事,引人入胜──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正当徒弟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却突然发现刷子李裤子上有一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注重细节描写,塑造人物个性──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

    采用对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三、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1、谈话:本文语言朴素,并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是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情趣盎然,简洁传神。同学在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同时,已经找出了不少精彩语句。现在不妨再读一读,选一句最精彩的推荐给大家,并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再次阅读,准备推荐。

    2、交流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进一步学习如何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

    3、摘抄精彩语句,尝试记忆: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声,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记忆的第一阶段:作者写了刷墙时的哪几个场景?(蘸浆、摆刷、效果)记忆的第二阶段:每个场景作者是怎样表述的?(学生听读每一句话)记忆的第三阶段:把每句话连起来,力求准确,完成记忆。

    四、课外延伸《泥人张》、《快手刘》任读一篇。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及本文出处:冯骥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他长于天津,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他以学者式的渊博和填密,有条不紊为天津文化倾注着心血:他对天津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过抢救性考察;他写过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说,如《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从而挖掘天津人的集体性格,展示这个城市的形态和灵魂。其实,这些已超越了学术范畴,它对延续历史文脉、保持个性魅力、清晰城市形象、促进天津未来发展等,都具有深层的意义

    同学们,这篇文章选自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在这本书中,作者笔录了生活在市井俗间的一个个怪异人物,作者曾在本书的序言中写道:笔录奇人妙事,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在他笔下,技艺超绝的泥人张向我们走来,那一根鞭子闯天下的傻二向我们走来,三寸金莲的裹脚女向我们走来,这一个个人物就如同一道道民族风景线,记录着一段历史,让我们课后一起去读读这本书吧!

    法学课件 篇3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是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利用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利用分母有理化化简。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本节的主线,学生掌握性质在二次根使得化简和运算的运用是关键,从化简与运算由引出初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分母有理化,分母有理化的理解决定了最简二次根式化简的掌握。

    教学难点是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与乘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强调根式除法结果的一般形式,避免分母上含有根号。由于分母有理化难度和复杂性大,要让学生首先理解分母有理化的意义及计算结果形式。

    教法建议:

    1。 本节内容是在有积的二次根式性质的基础后学习,因此可以采取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模式,通过前一节的复习,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再结合积的性质,对比、归纳得到商的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师在此过程当中给与适当的指导,提出问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探索方向。

    2。 本节内容可以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讨论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并运用这一性质化简较简单的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分母可以开得尽方的二次根式);第二课时讨论法则,并运用这一法则进行简单的运算以及二次根式的乘除混合运算,这一课时运算结果不包括根号出现内出现分式或分数的情况;第三课时讨论分母有理化的概念及方法,并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把运算结果分母有理化。这样安排使内容由浅入深,各部分相互联系,因此及彼,层层展开。

    3。 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中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过程当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运用类比、归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能利用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2.会进行简单的运算;

    3.使学生掌握分母有理化概念,并能利用分母有理化解决二次根式的化简及近似计算问题;

    4。 培养学生利用公式进行化简与计算的能力;

    5。 通过二次根式公式的引入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 通过分母有理化的教学,渗透数学的简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会进行简单的运算,还要使学生掌握采用分母有理化的方法进行.

    2.难点:与商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总结归纳的方法以及类比的方法,在学习了二次根式乘法的基础上本小节

    内容可引导学生自学,进行总结对比.

    四、教学手段

    利用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课

    学生回忆及得算数平方根和性质: (a≥0,b≥0)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引出的?(上述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由具体例子引出的.)

    学生观察下面的例子,并计算:

    由学生总结上面两个式的关系得:

    类似地,每个同学再举一个例子,然后由这些特殊的例子,得出:

    (二)新课

    商的算术平方根.

    一般地,有 (a≥0,b>0)

    商的算术平方根等于被除式的算术平方根除以除式的算术平方根.

    让学生讨论这个式子成立的条件是什么?a≥0,b>0,对于为什么b>0,要使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因为b=0时分母为0,没有意义.

    引导学生从运算顺序看,等号左边是将非负数a除以正数b求商,再开方求商的算术平方根,等号右边是先分别求被除数、除数的算术平方根,然后再求两个算术平方根的商,根据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可以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

    例1 化简:

    (1) ; (2) ; (3) ;

    解∶(1)

    (2)

    (3)

    说明:如果被开方数是带分数,在运算时,一般先化成假分数;本节根号下的字母均为正数。

    例2 化简:

    (1) ; (2) ;

    解:(1)

    (2)

    让学生观察例题中分母的特点,然后提出, 的问题怎样解决?

    再总结:这一小节开始讲的二次根式的化简,只限于所得结果的式子中分母可以完全开的尽方的情况, 的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解决。

    学生讨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小结.

    (三)小结

    1.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

    2.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化简.

    (四)练习

    1.化简:

    (1) ; (2) ; (3) 。

    2.化简:

    (1) ; (2) ; (3)

    六、作业

    教材P.183习题11.3;A组1.

    七、板书设计

    法学课件 篇4

    教学内容

    得数是9的加法与9减几(教材第55页例题,56页“试一试”,完成第56页“想想做做”)

    课时

    第九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使学生根据一幅图画列出4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借助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9的加法和9减几。

    教学具准备

    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1、谈话: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哪些体育运动?

    2、导入:有一个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他们组成了短跑队、长跑队、跳远队、跳高队、投掷队等等。看,跳高队的小朋友正在练习跳高呢。(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从图画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几部分?哪几部分?(指名回答)

    (2)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4道算式吗?先自己想一想,在书上写一写,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反馈:谁能把自己想到的4道算式说出来?

    指名回答,板书:8+1=9 9-1=8

    1+8=9 9-8=1

    (4)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8+1=9表示什么意思?1+8=9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结:两道算式都表示把没跳的人数和跳过的人数合起来,一共有9人,虽然8和1换了个位置,但结果都是9个人。

    (5)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9-1=8表示什么意思?9-8=1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结:两道算式都是从总人数里去掉跳过的人数,就得到没跳的人数,去掉没跳的人数,就得到跳过的人数。

    要把两部分人数合起来,就用――加法,要从总人数里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

    2、教学“试一试”。

    (1)摆圆片:拿出9个圆片,分成两堆,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不能再分成刚才的1个和8个了,再写出4道算式。

    (2)学生自主分花片,写算式,老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不同的分法和算式。即时进行板书。

    (4)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加法算式得数都是9,减法算式都是9减几)

    (5)提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谈话:大家今天学得很认真,小蜜蜂飞来了,它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第1题图,说说摆数字卡片的要求。

    (2)活动:选出两张数字卡片,使上面的数字相加等于9。

    (3)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题。

    (1)谈话:小金鱼看到小朋友们成功解决了小蜜蜂的问题,也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它想让大家做减法题。

    (2)活动:选择一张数字卡片,说出9-□=□。

    (3)抽一个算式如9-6=3,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第3题。

    (1)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

    (2)指名汇报交流,统计做对的人数。

    (3)集体订正。

    4、完成第4题。

    (1)出示第4题算式,提问:想一想,你能说出几道加法算式,几道减法算式?

    (2)同桌两人一人说加法算式,一人说减法算式。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的?怎样能有顺序地说了有的算式,不漏掉?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法学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复习3的组成,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2、让学生来理解加法的含义,让学生掌握得数是3的加法

    3、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4、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平时仔细观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并把学到的应用到生活中去。

    A组同学通过实物和图感知物体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B组同学同学通过实物和图感知物体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c组同学掌握3的组成,能正确认读3的加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实物和图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出加法算式并正确计算

    2、难点:能用所学的知识解答简单的加法应用题

    教具准备:

    1、苹果教具3个、香蕉教具3个、数字卡片

    2、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3的组成(通过苹果教具演示3的组成)

    2、认读3的组成(中重度学生)

    前面我们学习了1+1=2,得数是2的加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得数是3的加法:板书得数是3的加法。

    二、出示直观教具,学习3的加法

    1、出示ppt课件:一只小猴子,再出示2只小猴子,先让学生数一数,分别标上相应的数字1和2,再让学生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标上3,告诉学生求合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可以通过数一数知道,我们还可以用加法来计算,用1只小猴子加上2只小猴子,用加法算式可以这样表示:1+2=3,出示加法算式,讲讲算式的意思。

    2、师带学生齐读算式:1+2=3

    3、依次出示两只小猴,再出示一只小猴,让学生数一数,列出算式:2+1=3

    4、师带学生齐读算式:2+1=3

    5、师出示课件:兔子图片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2+1=3

    6、师出示课件:西红柿及花宝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列出加法算式:1+2=32+1=3

    7、师在生活中找出物体让学生数一数,列出得数是3的加法算式

    8、师小结:告诉学生得数是3的加法共有两道:1+2=32+1=3(出示课件)

    9、引导学生读3的加法算式

    三、引导学生看图编3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出示课件:先出示两只熊,教学生认识一下,数一数,再跑出来一只熊,问学生现在一共有几只熊?引导学生列式计算:2+1=3

    2、师出示水果教具让学生编一编,算一算,郭锐拿了1个香蕉,孙文娇又拿了2个香蕉,现在他们两个人一共有多少个香蕉?

    请学生列式计算:1+2=3

    四、巩固练习

    1、教师用算术卡片出题,比如:1+2=2+1=,轻度学生直接计算说出结果,把算式贴在黑板上并写上结果。重度学生用数卡摆算式,看谁摆得又快又对,

    2、填一填,连一连

    3、看图写算式:树上有2只小鸟,又飞来1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五、师小结

    六、作业

    1、让学生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学生给予帮助

    法学课件 篇6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把加法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拍手游戏

    师:课前,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老师拍完后,请你模仿老师的动作,再拍一次。

    师:老师拍的节奏是每组几下?一共拍了几组?

    也就是几个几?

    2、三组拍手动作总结:像这样每个算式里所有的加数都相同,我们叫做相同加数。

    二、新授。

    1、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文老师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园逛逛,说说游乐园里都有什么项目?哪些项目跟我们刚才做的游戏是相同的情况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

    2、小飞机项目。

    师:一共有几架小飞机,每架小飞机里坐几个人呢?你能圈一圈吗?是几个几?一共有几个人玩旋转飞机呢?你能列一个加法算式吗?

    3、火车和过山车项目。

    师:你能像这样接着回答小火车和过山车的问题吗?请完成学习单中的1—3题。

    学生汇报。

    4、乘法的认识教学

    (1)揭示课题。

    师:过山车的加法算式好写吗?(不好写,太长了)那想不想用简便一些的算式表示呢?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刚刚的这个加法算式就可以写成2乘7等于14或7乘2等于14

    (2)认识乘号及各部分名称。

    中间的这个符号叫做乘号。

    师介绍乘号的由来。

    乘号两边的数叫做乘数,计算出的结果叫做积。

    师:在刚刚的加法算式中并没有7啊,乘法算式中的7表示什么呢?那2呢?

    师:你能用乘法表示出上面两道题吗?

    师:请你观察这三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5、小练习。

    完成数学书第48页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师:刚刚我们参观了游乐园,你们想不想一起进去玩啊?管理员叔叔说了,你们每玩一个项目都得先通过考验才行!我们开始行动吧!

    法学课件 篇7

    教学内容

    练习六(教材第52-53页第1-8题)

    课时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环节

    一、复习

    口算卡片练习:开火车,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二、进行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2题。

    (1)教师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加起来等于6,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

    (3)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

    (4)再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减等于7,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

    (5)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

    (6)教师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掉小数,让学生说出得数。

    2、完成第3题。

    (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时间2-3分钟。

    (2)反馈了解完成了几题,有没有全部做对,错了几道题。

    (3)和学生一起分析错例。

    3、完成第4题。

    (1)课件出示第4题,学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

    (2)学生独立连一连。

    (3)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演示和评价。

    4、完成第5、6题。

    (1)课件依次出示两题的主题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让学生看着图画列出两到算式,写在书。

    (3)汇报交流,说说每题列出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4)集体订正。

    5、完成第7题。

    (1)课件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2)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

    (3)要求一共有多少也就是求总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4)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再进行汇报交流。

    (5)师:看了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完成第8题。

    (1)找规律: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说说每根线上排列的物体的形状,看一看,每一串形体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2)教师和学生共同读一读这些形体,发现规律。

    (3)猜一猜:1号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形状?

    (4)让学生独立发现2号、3号盒子里物体的形状,并进行交流。

    (5)反馈,交流正确答案。

    三、总结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法学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能探索发现出竹竿的多种玩法。

    2、了解跳竹竿这一民间体育游戏的来历,尝试用XX和XXX两种节奏型跳竹竿。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幼儿人数三分之二的长竹竿,短竹竿、短棍子若干。

    2、律动音乐磁带,音乐磁带《阿佤人民唱新歌》。

    3、有关竹竿舞的图片、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幼儿人手一根竹竿或棒子(长短不一)随乐骑大马入场。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

    (活动开始部分设计了随音乐利用竹竿、棍棒进行队列练习在这一环节中由两队"骑马"变双圆----变小圆----合作组合"坐马车"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让幼儿初步尝试了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二、探索竹竿、棍棒的多种玩法:

    1、利用竹竿、棍棒进行"一棒多玩"

    导语:竹竿、棒子可以和我们玩骑大马的游戏,还可以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

    2、交流、总结竹竿、棍棒的新玩法。

    幼儿展示自己探索出的新玩法。(挑担、跳竹竿、多人合作划小船、抬花轿、练武术、铺小路等等)

    三、看图片、录像了解跳竹竿的来历、方法。

    导语:刚才我看到了XX小朋友他们两个人在地上敲竹竿,让其他小朋友来跳,小朋友们知道吗,刚才他们那样就叫跳竹竿。这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黎族特有的民间舞蹈、游戏活动。每逢过年过节,黎族同胞便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跳起"打竹舞"来。现在,跳竹竿这个有趣的游戏活动还成为了他们招待远方客人的一项活动。

    幼儿观看有关竹竿舞的图片、录像。师边看边讲解。

    提问:他们是怎么跳竹竿的呢?好玩吗?

    师幼共同了解跳竹竿的游戏玩法

    这个游戏是许多人一起玩,其中两个人手拿竹竿面对面跪下,用竹竿按一定的节奏同时分合敲击,另一个人在中间看准竹竿的分合跳进或跳出。

    四、幼儿玩"跳竹竿"游戏。

    导语:小朋友,你们也想来跳竹竿吗?让我们一起来玩吧!你们想用什么节奏来跳竹竿呢?

    1、两人合作学用XX的节奏型敲打竹竿。

    2、两人合作学用XXX的节奏型敲打竹竿。

    3、幼儿自己分成三人一组尝试用XX的节奏打竹竿、跳竹竿,体验跳竹竿的快乐。(师帮助幼儿总结方法如何才能跳好,不踩到竹竿上)

    队形:四散

    对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合作、交往方面)

    4、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跳竹竿"游戏,师生共同参与。

    导语:刚才小朋友在跳竹竿时想到了许多不同的跳法,真有趣!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竹竿,行吗?(师幼共同随乐尝试用单脚跳、分合跳、双脚跳等方式跳竹竿)

    队形:四散

    (基本部分中,先鼓励幼儿利用竹竿、棍棒进行"一物多玩",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并积极推广三---四人结伴游戏。接着运用尝试法学习的理论精神,教师不示范游戏玩法及规则,而是引导幼儿去自主探索(敲击"竹竿"的两人如何合作?中间跳的人如何跳?如果跳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情况怎么办?等),从而通过尝试、发现----再尝试、再发现,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师生双方共同提升经验。最后通过师生共同表演"跳竹竿",将活动掀起高潮,突出了师生双主体的地位。)

    5、幼儿尝试用不同队形跳竹竿。

    导语:小朋友们,你们能用竹竿摆成好看的队形来跳吗?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摆出好看的图形跳起来吧!

    法学课件 篇9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P47-48

    备课时间

    10.11

    授课时间

    10.12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和几个数连加之后安排的。本节课从生活出发,从生活问题引入,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并且其中暗示着一组组数量相同的数,可以用相同的数相加来解决。相同数相加中的加数是几和几个相同的加数是认识乘法的基础,即算式表示几个几,通过几个几的桥梁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材第46页的一幅主题图,呈现了小火车、小飞机等情境图。图中蕴含着许多“相同加数”的因素,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并用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加深了印象,这就为引入乘法做了准备。例1是通过学生计算主题图中各项娱乐设施里面的人数,引出了加法计算,为引出乘法的意义做了铺垫。通过观察加法算式,使学生明白像这样的加数,加数必须相同,积累了同数相加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也表明了加法是乘法的基础,渗透了乘法的含义。在学生理解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认识乘法,了解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学生亲自动手把其它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并读一读,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乘数、积,会读写乘法算式。

    3、学生初步学会根据数学问题列出乘法算式,培养学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能够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能够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核心概念

    符号意识 模型思想

    数学思想

    符号化思想 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环节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到了,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一起玩耍呢,让我们来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这是什么地方呀?你最爱玩什么项目?

    (游乐场。小火车、小飞机等)

    那么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你能从中发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能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些数学问题吗?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生:1.玩小飞机的有多少人?

    2.做小火车的有多少人?

    3.过山车上有多少人?

    其他学生解答,教师板书计算

    3+3+3+3+3=15(人)

    6+6+6+6=24(人)

    2+2+2+2+2+2+2=14(人)

    师:那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加法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每一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师: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也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乘法

    创设情景,借助学生们喜欢的游乐设施,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几个几相加”是学习乘法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数一数,在算式中比一比,学生对“几个几相加”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学习乘法做铺垫。

    环节二:探究新知

    师:大家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相同加数是几?几个几连加?

    (这几个算式里的加数都是相同的,每个算式都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和)

    师: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叫做乘法。

    介绍: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做乘号,乘号的写法是“×”

    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数,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

    5+5+5=15

    5×3=15

    3×5=15

    乘数乘数积

    师:怎样写乘法算式呢?我们以

    3+3+3+3+3=15为例

    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

    相同加数是3,就写在乘号的前面。

    再数一数,是几个3连加?

    把相同加数的个数5写在乘号的后面

    3×5表示5个3连加,5个3得15,因此算式是3×5=15,读作3乘5等于15。或者也可以写成5×3=15,读作5乘3等于15。你们能把另外两个加法写成乘法算式吗?谁可以读一读?

    生:6×4=24 4×6=24

    2×7=14 7×2=14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学生在加法、乘法算式的比较中进行感受和获得的,同时使学生形成对乘法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环节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

    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几,可以写成怎样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订正。

    2.判断对错,错的更正,为什么?

    4+4+4=4×3()

    2+2+2+2+2=2×5()

    7+7+4=7×3()

    6+6+6+6=6×4()

    (相同加数,乘法计算)

    第一题,让学生在习题中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由几个几,引出加法,再变为乘法。

    第二题,强调只有相同加数,才可以用乘法计算。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师: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生: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2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乘数,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叫做积。

    教学反思

    法学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用数结合的思想方法得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3.对学生加强数感的培养,感受数的意义,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会独立思考,又能勇于创新。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进行运算。

    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问题情境

    小明在一条东西的跑道上先走了5m,又走了3m,如果以向东为正,他两次运动后的总结果是什么?

    5+3=8

    如果小明先向西运动5m,再向东运动3m,两次运动的结果是什么?[零思考方案网 03kKK.COM]

    (-5)+(-3)=-8

    如果小明先向东运动5m,再向西运动3m,两次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5+(-3)=2

    足球循球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图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那么红队和蓝队的净胜球数如何表示?

    二、知识点拔: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与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例题指导

    例1 计算

    (1) (-3)+(-9)

    (2) (-4.7)+3.9

    解:(1)(-3)+(-9)=-(3+9)

    =-12

    (2)(-4.7)+3.9=-(4.7-3.9)

    =-0.8

    四、练习巩固:P22 1、2。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六、作业:

    习题1.3 1、8、12题

    法学课件 篇11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内容目标中的相关要求

    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在本册教科书的第四、六单元中,也已经学习过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了约分、通分和把假分数与整数进行互化的方法。本单元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索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准备。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在第四单元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通分的方法,同时,三年级借助直观图初步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也将为六年级上册的分数乘、除法计算和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好铺垫。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三年级上册已学过一些简单的(分母不超过10),但当时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学习,没有引导总结一般的计算方法。本册第四单元,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建立起了“分数单位”的概念。本小节系统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含义,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利用类推,让学生自主把握计算的关键——通分,填出通分后的两个分数,并算出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结果。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知道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习方式:同桌交流、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评价任务

    任务1:通过观察能说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任务2:通过练习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五单元分数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大家相互补充,比一比谁整理的全面、系统。(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展示整理的结果。

    学生大概会出现不同样式的网络结构图。

    如:树状整理图,表格整理图,大括号整理图,编号整理图等。

    内容包括: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2)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3)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1)异分母分数加法(2)异分母分数减法

    (3)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a、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b、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3、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学生交流时,采用边展示边补充的合作方式。下边的同学可以随时向台上的同学提问,质疑。构建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认识。)

    师:同学们归纳整理的能力越来越强,大部分同学整理得都非常的全面,有条理,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展现,既突出了知识体系,又有自己的个性。

    三、强化重点,拓展深化

    师: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他们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请小组的同学,一起回顾一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回顾)

    指名交流: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跟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总结完毕,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予以肯定,对于回答特别好的小组或学生,要加以表扬。)

    四、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一)自主检测。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组测试题,看看大家能否熟练掌握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

    1、解方程

    x+2/5=9/10x-(1/4+1/5)=7/10

    2、用简便方法计算

    3/8+1/5+5/82/5+3/5—5/7

    5/12—1/6—5/6+7/122—2/7—5/7

    4/7+(17/24—4/7)12/13—(12/13—2/3)+1/3

    3、一段红布,做红领巾用去了3/10米,做小红旗用去了3/20米,还剩下7/20米,这段红布原来长多少米?

    (二)评价完善

    学生做完后,全班订正,教师根据学生做的情况进行评价,表扬有进步的学生,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五、课堂总结

    1、谈收获: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自我评价: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整理与复习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

    加减法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跟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同样适用。

    法学课件 篇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1、72页《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737 =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3.00 =()0.200 =()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14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要多小数点。

    2、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3、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三)巩固练习

    完成P72做一做1、2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2、4题。

    板书设计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

    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法学课件 篇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字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堂非常关键的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学生的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有个性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过程

    活动一: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动物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是小羊嘟嘟在过生日。小羊嘟嘟特意安排了一个庆祝会。小羊嘟嘟的好朋友来了。它们有的送来了蛋糕,有的送来了鲜花。小兔白白把家里的所有的牛奶都带来了。小狐狸点点看到其他小动物都带来了礼物,而自己却两手穿空空,觉得不好意思,也赶紧跑回家去把家里剩下的牛奶全都拿来了,不好意思地说:“小羊嘟嘟,我没有准备礼物,这几瓶牛奶送级你。”小羊嘟嘟开心地笑了:“谢谢!”看着小兔白白和小狐狸点点送的牛奶,小羊嘟嘟想:现在我有几瓶牛奶呢?

    活动二:组织手操作,小组讨论反馈

    1、看画面说图意。

    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小兔白白送来9瓶牛奶,小狐狸点点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学生可发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办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培养学生提问的肥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出等式:9+5=

    3、探讨算法。

    师: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羊嘟嘟算一算到底有几瓶牛奶呢?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可以通过直接看算式用凑十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小棒、纽扣等)代替牛奶瓶进行操作。

    先自己说一说、摆一摆,再小组合作,汇报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时要求学生做到:

    (1)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2)在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最好能边摆边说,而且要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集体汇报后,与以前学的不进位加法进行比较。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题策略:

    (1)逐个数数。如从9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一直数到14。

    (2)半按群数数。如从9开始数,接着10、12、14跳到数数。

    (3)用凑十法计算。这部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较好,数感比较强。

    (4)圈十按群计数:

    ①把5根小棒分成1根和4根,1根和9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②把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5根和5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活动三:故事延伸,方法迁移

    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羊嘟嘟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长颈鹿哥哥还想请你们帮帮忙,算一算:9+3=、7+9=。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地逐个数数的同学通过练习是否掌握了凑十法。

    活动四:实践运用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的问题没有难倒我们。小鸟姐姐又送来了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个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2、小猫钓鱼。

    师:猫妈妈带着小猫到河边去钓鱼,这一次小猫钓鱼可认真了。猫妈妈钓的鱼放在大鱼缸里,小猫钓的鱼放在小鱼缸里。小猫心里可高兴了,它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说大鱼缸里有几条鱼,小鱼缸里有几条鱼。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说法:

    ①猫妈妈和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

    ②猫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几条鱼?

    ③小猫比猫妈妈少钓了几条鱼?

    ④小猫再钓几条鱼就和猫妈妈同样多?

    活动五:游戏活动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考虑到有些班级学生比较多,集体做这个游戏的效果也许不太理想,也可以把这个游戏改变成其他方式。

    参考游戏:“比比谁算的多”(小组活动)

    先在小纸片上分别写1、2、3、4、5、6、7、8、9、10这十个数。然后折起来,用抓阄的方式,抓到几就把它与9相加,4人小组在一分钟里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多。

    课后么思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地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差异性和活动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在本堂中。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法学课件 篇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2.能用数的组成正确的口算5以内减法,并会在减法的算式后面填写得数。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地读减法算式。

    教具准备:小棒、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

    1、复习旧知

    请学生左手拿1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做出合并动作后说出共有3根小棒,最后列出算式。(1+2=3)

    2、引出课题

    教师:如果从3根小棒里拿走2根小棒,还剩下几根小棒?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从3个里去掉2个)你会用算式表示吗?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板书:减法)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一个新朋友,谁知道它叫什么?(它叫减号“-”)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桌面上一共有3只纸鹤,小朋友拿走1只,还剩下几只纸鹤?)

    教师:拿走是什么意思?(就是去掉)去掉也可以说成是减去。就是从3里减去

    1.(板书:3-1)

    2、学习列算式

    教师:3减1得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学生齐读算式。

    3、说一说3、1、2分别表示什么?

    4、3-1=2还可以怎样理解?(原来有3个小朋友,走了1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

    5、小结:

    像这一道题中拿走就是要怎样?(去掉)从3里去掉,也就是从3里减去1,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三、进一步加深理解

    出示P25页汽球挂图

    1、观察画面,提数学问题。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该怎样列式?(4-2=2)

    4、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说一说4、2、2分别表示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25的做一做。

    先画三朵花。问学生:这是几朵花,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3)再用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那么,去掉了要用什么方法计算?

    去掉的2朵是从几朵里去掉的?去掉的2朵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列出算式。

    2、摆4块磁铁,拿走3块,还剩下几块?

    学生列算式计算后教师讲评。

    五、找朋友游戏

    叫4个学生拿着1、2、3、4的数字卡站在讲台前,10个拿着算式卡的学生来找朋友。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法学课件 篇15

    教材简析:教学从得数是6、7的加法开始由过去的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重视学生对加法含义的认识及内在联系的体会。教材安排了两组算式作为例题,其余一些得数是6或7的加法,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等方法去探索,学会计算,以及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并感受方法与过程。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和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一幅图列两道加法算式的学习,体会两道算式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直观图让学生初步认识加法问题的数量关系,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

    教学难点: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主题图,黄圆片4个,红圆片2个,2个邮箱贴图,7个辣椒图片。 学生:黄圆片4个,红圆片5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

    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合成,下面我们来开开小火车。

    师:出示卡片6(生:依次说出6的合成);出示卡片7(生:依次说出7的合成)。

    同学们可真棒,今天我们就在学习了6.7的合成的基础上,一起来学习《得数是6、7的加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打下基础,简洁明了。]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

    (一)、创设情境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阳光小队的队员又出发了,你们瞧!(教师出示主题图)。

    [设计意图:从植树这个生活情境入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他们在干什么呀?(植树)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

    2.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复习看图说3句话,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便于以下的教学。]

    (二)学习5+1和1+5

    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

    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

    师: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

    (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说说每个数的意思,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算式的意思。]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加法与合成有关)

    (5和1可以合成6。)

    师,你们可真会算。5个小朋友和1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列成算式5+1=6,

    师: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1+5=6)

    那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啊?(后来的一个小朋友和原来的5个小朋友合起来是6个小朋友。)你又是怎样算的呢?(1和5可以合成6。)

    师: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

    生:看到5+1=6,想到1+5=6.

    3.师:这个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即可以用原来5个小朋友加上后来的1个小朋友,也可以用后来的1个小朋友加上原来5个小朋友,结果都是6个小朋友。所以呀5+1=6和1+5=6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只是“=”前的两个数左右位置交换了,以后我们看到1+5=6,马上就能想到5+1=6。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一图二式,从观察角度的不同,了解列出不同算式的原因,再初步认识算式所表达的不同意思,及计算方法。本题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图二式,了解列出两个算式的角度,算式的意义,计算方法和相互联系。]

    4.练习:(想想做做第一题)

    下面又到了动手摆一摆的时候了,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小圆片,跟着老师一起摆一摆。师先左边摆4个黄色,再右边摆2个红色。

    生跟着摆圆片。

    提问:看着自己摆的小圆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考考大家呀?

    生: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

    师:很好,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算式。(4+2=6)

    师:你的列式表示什么意思啊?

    (左边的4个黄圆片和右边的2个红圆片合起来一共是6个圆片。)

    师:哦---你们同意吗?(生:同意)还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吗?

    (2+4=6)

    师:你的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啊?

    (右边的2个红圆片和左边的4个黄圆片合起来一共是6个圆片。)

    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不看图,我们看到 4+2=6,能马上想到2+4=6吗?

    生:能,因为它们是好朋友。

    师:你们说的真好啊!给自己鼓励一下吧!

    生:棒!棒!我真棒!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亲身经历,既巩固了得数是6的加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本题主要目标是巩固看图说两个加法算式,并会说出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因此要学生多说。]

    (三)学习3+4和4+3

    1、师:(摆出小辣椒图片)你们看。谁来拉?

    生:小辣椒。

    师;谁会看图说三句话?(左边有3个绿圆片,右边有4个红圆片,一共有几个圆片?)

    2、师:同桌说一说,根据信息求“一共有几朵花?”能列出几个算式?先学生自己说一说,再提问。

    生:3+4=7 (师:你是怎么算的?)3和4可以合成7;

    生:4+3=7 (师:你是怎么想的?)看到了3+4=7就想到了4+3=7。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得数是7的加法,课本选用了可爱的小辣椒,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说出三句话,观察一下哪些学生会说了,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因为有了得数是6的加法为基础,让学生独立写出2道算式,并说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本题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独立列出2道算式,并说明是根据什么计算的。]

    3、学生实际操作

    看了一个式子就想到了它的好朋友,你真灵活!下面啊,老师要看看小朋友是不是都很灵活哦。拿出小圆片,听好老师的指示,自己摆一摆。先左边摆2个黄圆片,再右边摆5个红圆片。

    生跟着指示摆圆片。

    师:看图同桌互相说说,“求一共有几个圆片”怎样列式。并请同桌的两个同学来说一说(2+5=7 5+2=7)。

    恩,你们同桌说的真好,和他们一样的把小手举起来(全班举手)。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全答对了。

    4、小结:现在我们看到一幅图,就能写出2道加法算式了。

    [设计意图:此题让学生跟着我的提示摆,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在练习过程中,我可以说是完全放手了,做到了教学过程的由引到放。本题的目标是让学生彻底感受到一图二式的数学思想。]

    三、巩固应用,运用新知

    1 想一想,填一填——“想想做做”第2题

    师:这道题没有图了,怎样能很快的算出这些题的答案?(引导学生用合成及好朋友来思考)

    6+1=7(6和1可以合成7) 1+6=7(看见6+1=7就想到1+6=7) 3+3=6(3和3可以合成6,注意它没有好朋友)。

    [设计意图:从图上升到没有图,是一个过度。本题要巩固学生的认知,牢记计算小朋友算得真准,现在呀有个小动物要向我们求救了,瞧,小青蛙要回家,可他不知道哪个水池才是自己的家,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帮帮小青蛙吗?

    师:你最喜欢哪只小青蛙?(生:2+5的小青蛙)那我们就先一起帮这只小青蛙找一找回家的路。(师示范连线)

    学生独立连线,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有序从一个方向连线。再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课上到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已经不大集中了,用可爱的小青蛙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帮助青蛙回家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爱心,促进教学效率。]

    3找规律——“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第一组算式

    让学生观察讨论,猜测出小规律。

    (加号前面的数不变,加号后面的数慢慢变大,得数也慢慢变大。)

    (2)学生独立完成,验证猜想。

    (3)运用规律,独立完成剩下的两组算式。交流汇报。

    4小游戏

    师:邮递员叔叔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信,把不同的信放到相应的邮箱里,谁来做做小邮递员?(“信”就是加法算式)

    请小朋友上讲台贴算式,我再将算式有序的排好(一个算式,一个好朋友的形式)。

    小结: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其实呀,“6的邮箱”下面的加法算式都是得数是6的,“7的邮箱”下面的加法算式都是得数是7的。请同学们齐读这些算式,看看这些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一个算式,一个好朋友的形式)这样有序的记忆,我们就不会有遗漏的了。 [设计意图:书上“想想做做”的5,6两题,要达成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有序记忆,记住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而我设计这个小游戏,不仅能够很好的达到此目的,还能激起学生愉悦的心情,在快乐中学数学。]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得数是6、7的加法》,你知道了哪些小本领呀?

    五、板书设计

    得数是6、7的加法

    6

    7

    1+5=6 5+1=6 1+6=7 6+1=7

    2+4=6 4+2=6 2+5=7 5+2=7

    3+3=6 3+4=7 4+3=7

    0+6=6 6+0=60+7=7 7+0=7

    【法学课件(集锦15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