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短歌行教案4篇
  • 短歌行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13

    短歌行教案4篇。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学生的反馈可以反映教学的成功与否,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以下是一篇关于“短歌行教案”的详细介绍快来看看吧,在阅读后还请您收藏本网页网址!

    短歌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设计

    1.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建立功业矛盾复杂情感。

    2.引导学生研读文本,对诗歌进行个性化的阐释。

    3.了解“建安文学”的写作特色。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诗歌的情感。

    2.通过品味语言学习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技巧,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有担当,时不我待,及时建功立业的积极昂扬人生观。

    一.课堂导入

    导入语:酒和中国的古代诗人都有着不解之缘,高兴的时候喝酒可以助兴,忧愁的时候喝酒可以遣怀,那么大家知道哪些有关酒的诗句呢?表达了诗人怎样一种情感?(讨论,提问)

    让我们一起看看今天曹操喝酒是所为何事?他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操的《短歌行》。

    二.初读感知

    1.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2.思考:请写出你对《短歌行》的初印象和对曹操的初印象。

    大部分学生的看法:

    曹操印象: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心狠手辣、野心勃勃、霸气外露、疑心很重、白脸奸臣。

    《短歌行》的印象:①英雄主义者的豪情壮志②慷慨悲歌、气势磅礴③感叹人生苦短,渴望贤才,心想天下④气吞山河的气魄。

    设计意图:学生对诗人的原始认知以及对诗歌的原生态阅读可以看出学生的真实情况。基于学生的原始理解是设计教学的起点和依据。

    三.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音频

    2.互动探究

    提问:在这首诗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你能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出来吗?

    明确:忧

    提问:诗中哪些诗句表现出忧呢?

    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提问:诗人为什么而忧愁?

    明确:人生苦短、贤才难得。

    设计意图:深入文本,训练学生捕捉文章主旨的能力,学生得到的结论可能不够完整,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继续深入挖掘。

    四.品读诗歌,分层鉴赏

    思考:有人说三国之争实为人才之争,可以说人才得失,生死攸关。假如你是三国时期一贤才,被曹操招致麾下,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进入文本。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从《诗经》入手,揣摩诗意,体会曹操对人才的渴望。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从情境入手,理解诗意。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从意象角度分析,理解诗意。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从情境入手,揣摩诗意。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从意象入手,理解曹操对贤才的忧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意象、典故入手,揣摩诗意。

    设计意图:魏晋诗歌距离现代比较久远。创设情境有助于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五.深读悟情,总结归纳

    思考:诗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已经充分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求之情。那么后面的诗句是否可以删去呢?

    明确:不能,本诗中诗人表达贤才难得的心情看似重复,其实也存在内在的逻辑性。他用一咏三叹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人才渴望的迫切心情。他用“以情感之,以礼遇之,以志勉之”的方式来吸引人才。

    提问:那么,假如你是三国时期一贤才,最有可能令你感动并且促使你决定进入曹操麾下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理解作者感情曲折多变的特点。将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碎片化的感受进行总结归纳,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进而领悟文本内涵,探讨文本价值。同时教育学生树立时不我待,及时建功立业,提升自我的积极昂扬人生观。

    六.知人论世,悟“建安风骨”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一举消灭了强大的袁绍势力,并征服乌桓,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与“孙刘联盟”战于赤壁之下,想一统天下。当时曹操已经54岁。

    思考:他为什么化用周公的典故呢?仅仅是抒发他礼贤下士的情感吗?对比我们之前对曹操的印象,我们对《短歌行》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介绍周公的背景,他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先后辅佐武王成王,武王驾崩之后,辅佐成王7年后归政成王却遭谗言,受冤枉后依然忠心耿耿。

    本诗卒章显志。体现了曹操不屈从于命运,和时势的抗争,想要天下归心的雄心壮志。正是这种壮志让我们看到曹操真豪杰大英雄的本色。何以解忧?只有壮志。正是曹操一统天下的宏伟壮志,所以他才会一扫前人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用乐府旧题写时事的先河。他的诗内容和形式上多有创新,于质朴自然中带有慷慨激昂的悲壮情调,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后人把建安诗歌这种建立在慷慨情怀基础上的爽朗刚健的风貌,称为“建安风骨”。

    设计意图:与学生课前对曹操的印象做对比,训练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曹操诗歌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引导学生从文本意识导向作者意识,理解的空间就扩大了,思维的品质就提高了。

    七.课堂总结

    1.再读文本,个性化朗读

    2.作业

    选取诗中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进行续写,阐述再读《短歌行》的感悟

    字数200左右。

    周丽颖

    短歌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汉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体会曹操诗歌慷慨悲凉的风格,感受诗歌政治性与抒情性相交融的艺术特征;

    2.掌握诵读与背诵古典诗歌的技巧,培养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层次,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简洁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

    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 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2.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一: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写作背景二: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整体感知诵读熟悉-解决疑难

    1.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朗读全诗

    三、讨论鉴赏

    1.讨论分析“名句”。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

    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B.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

    要求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

    (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

    4.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四、小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五、背诵课文

    附:板书: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结语:英雄的慷慨悲歌

    短歌行教案 篇3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鉴赏诗歌。

    2、难点:

    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和鉴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曹操的名作《短歌行》。请大家先来回忆以前所学的曹操的另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胸襟宽广,壮志雄心)。今天我们来看看《短歌行》中诗人的英雄气慨是否一如既往。

    二、诵读

    1、生初读诗歌,师范读正音。

    2、扫除文字障碍,生读诗感悟。然后交流读诗的体会

    三、鉴赏

    1、把握诗歌中的形象。从诗中可看出诗人是什么样的形象?

    背景: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形象:慷慨激昂而又沉郁苍凉。

    2、领会诗歌的主旨,关键在于抓住诗眼。

    ⑴ 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诗眼是忧字。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由此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人为何而忧?这个问题解决了对诗歌的理解也就很容易了。(华年已逝,功业未成,人才难求。)本诗意境忧而不伤,有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

    ⑵ 主旨: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抒发了他求才若渴希望在有生之年广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⑶ 结构:

    感叹人生短暂

    忧抒发求才若渴广纳贤才

    忧虑贤才难求建功立业

    呼唤贤才来归

    3、语言:

    这是一首四言古体诗,语言简洁、凝炼,生动形象,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4、表达技巧:

    本诗托物起兴,巧用典故和引用古诗来抒发感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写作

    从本诗主旨出发,联系自身实际,写下你的感悟。然后在全班交流。

    五、练习

    运用所学的鉴赏诗歌的方法,来鉴赏下面一首诗歌:

    落日怅望

    [唐]马 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六、研究性作业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曹操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大奸臣、大枭雄,在《三国演义》中,他因嫉妒杨修的才能而杀之,但他也曾赤脚迎接许攸。有一句俗语叫做文如其人,现在我们学习了他的三首诗歌,再结合你们所学的历史知识,请你客观地评价他。并写成文章,不少于800字。

    【板书设计】

    短歌行

    曹 操

    感叹人生短暂

    忧抒发求才若渴广纳贤才

    忧虑贤才难求建功立业

    呼唤贤才来归

    短歌行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曹操其人其诗

    2、理解曹操在诗中流露出的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深沉情感

    教学重点:曹操深沉复杂之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人物

    教学设想:

    1、通过简介诗人(注意历史上之曹操与文学作品中之曹操之差异),进而解读本诗;

    2、以“忧”字为切入点,结合当时史实、本诗创作背景及诗歌本身加深学生对曹操的情感的理解;

    3、反复诵读,以诵读增进学生对诗歌之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备受争议的人物,比如说古代的秦始皇、成吉思汗,近代有李鸿章、康有为等,而最受争议的莫过于曹操了。

    二、解题:

    1、关于曹操:

    ①由学生先说他们心目中之曹操

    ②教师补充介绍(结合课件,注意历史上之曹操与文学作品中之曹操之区别,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

    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短歌行》走近曹操,体会他深沉的感情。

    2、短歌行:什么叫短歌?《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投影展示)

    三、全诗整体赏析:

    1、学生反复诵读,读懂字词,了解大意,不懂的提出来,师生一起解决。

    2、学生谈对本诗的初步体会,互相交流,然后发言。

    重点理解

    教师(提问):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投影展示)

    教师结合创作背景及史实进行简析(不再单独介绍创作背景,把它融入到诗歌的理解中去):

    关于「短歌行」的创作时间及创作背景,历来有不同的解释。通常的看法,认为这首诗歌当作于赤壁之战以后,由于曹操在军事上的失利,统一事业受到严重的障碍,因此,他感到年华易老,壮志难酬,所以发出了「人生几何」和「去日苦多」的感慨。

    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2、结合课件具体赏析:

    第一节:作者把人生短暂以“朝露”来比,“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

    讨论:忧人生短暂,因而作者借酒浇愁。这样一来,全诗的基调是不是消极的、低沉的?

    明确: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源于内心的焦急。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已所用,建功立业。

    第二节:这一节八句中只有两句是作者自己写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浑然天成地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这四句诗信手拈来,却与全诗融为一体,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哈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

    第四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周公吐哺”是《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周公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在历史上素有礼贤下士之令名,曾“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3、通过诵读进一步体会诗歌中深沉的情感。

    四、:

    全诗以“忧”字贯穿始终,人生苦短之感慨、人生忧多乐少之喟叹:曹操之忧,亦是永恒、普遍之忧;渴求贤才、功业未建之忧:曹操作为政治家个人之忧。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五、延伸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

    jK251.COm精选阅读

    [课件范本] 短歌行教案其二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课件范本] 短歌行教案其二》,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汉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体会曹操诗歌慷慨悲凉的风格,感受诗歌政治性与抒情性相交融的艺术特征;

    2.掌握诵读与背诵古典诗歌的技巧,培养欣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3.体会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提高欣赏文学作品的层次,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

    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过程】

    一、简洁导入

    以前,我们学过曹操的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怀天下、壮志凌云的英雄。我们来学习他的《短歌行》,进一步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慨。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知人论世

    1.作者简介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

    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曾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 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2.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一: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和众部将一起狂饮,他四顾空阔,心中大喜,与诸将讲述自己希望收复江南的雄心壮志。这时候,看到乌鸦向南飞去,他已经喝得大醉,拿起自己的槊豪情满怀地讲述自己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等历史丰绩,一边唱起了《短歌行》并要求将士和之。他的一位老部下刘馥认为其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栖?”不吉利,他很生气刘馥扫他的兴,于是拿起槊就刺死了他。

    写作背景二: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53岁,年时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二、整体感知诵读熟悉-解决疑难

    1.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如“月明星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朗读全诗

    三、讨论鉴赏

    1.讨论分析“名句”。叫学生说说哪个句子对他有启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对酒当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消极调子,而其实大不相同。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及时地建功立业。又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发愁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

    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提醒广大贤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贤士应该珍惜时间,及时施展才华。

    在这四句诗中,诗人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的地步。“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而苦苦追求。这个“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远大理想还没有实现时所产生的烦恼,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B.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2.明确“忧”和“求贤”的思想情感内涵。

    (1)提问:你以为在本诗第一段中曹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呢?(忧)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呢?忧的是什么呢?(人生苦短)(板书: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2)那么从本诗后三段来看,作者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呢?(求贤)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作者为了什么而“求贤”呢?(求贤才为己用,实现统一天下的宏伟壮志)

    (板书: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3.解决“忧”和“求贤”的统一问题:

    既然曹操那么“忧”,又深知“人生苦短”,为什么没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还要那么辛苦地“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还要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呢,还要去“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还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么“统一大业”呢?岂不很苦吗?因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较安逸的人。(曹操何许人也?)

    要求学生讲讲自己所知道的曹操。

    (可以是对曹操的评价,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态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结论: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书:英雄之慷慨悲歌)

    4.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

    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四、小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

    五、背诵课文

    附:板书: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忧的是人生苦短

    求贤若渴,求的是一统天下

    结语:英雄的慷慨悲歌

    必备!短歌行教学设计大全(880字)


    短歌行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意象鉴赏并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高尚的品德情操。

    【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

    【教学设想】通过诵读、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具体教学步骤】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里以吐纳风云的气势,睥睨历代君主:“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诚然,以毛泽东的文治武功,的确可以站在这样的高度去俯视封建君王。如果历史上只有一个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这个人只能是魏武帝曹操。

    二、关于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

    作为政治家:曹操初举孝廉,任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后在镇压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在北方大力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几次下《求贤令》,打破当时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任人唯贤,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几乎网罗无遗。

    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他继承并发扬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始创“以古题写时事”的诗风,被后人称为“汉末实录”。他的诗歌内容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

    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其实……

    三、整体感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吟诵《短歌行》的相关片段。学生读诗、交流。

    四、课文讲读

    导析: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曹操在其政治活动中,曾大力强调“唯才是举”,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又正因为运用了诗歌的形式,含有丰富的抒情成分,所以就能起到独特的感染作用。

    释忧:诗言志,歌咏怀,曹操的心情如何呢?唯一“忧”字可总曹公心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酒真的能化解曹公之忧吗?通览《短歌行》全篇,可知好酒并未使曹操真正地解忧,那么是什么样的忧愁令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举杯消愁愁更愁”呢?

    朗读、讨论、交流、明确:一忧“人生苦短”。二忧“求贤不得”。三忧“功业未就”。

    析结构析诗句:按照诗意分为四节来读。

    分解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激疑:在里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那么愁的是什么呢?格调(风骨)如何?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情调悲凉,慨叹人生短促和年华消逝;更重要的是全诗洋溢着高昂的情绪,蕴藏着及时努力的思想。而与诗人求贤未得、功业未就有密切关系。

    在这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由于自私、颓废、甚至反动的缘故而愁,那么这愁就是一种消极的感情;反之,为着某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那就成为一种积极的情感。放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看,曹操在这里所表达的愁绪就是属于后者,应该得到恰当的历史评价。

    警醒: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总觉得时间还很多,其实,人生苦短,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所以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好好创造条件,把握现在,服务明天。

    分解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设疑:这里引用的哪些诗句?表达了什么内容?运用的是什么手法?

    朗读、讨论、交流。明确: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主动传给我音信?)曹操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用典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实在是太周到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紧接着他又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竭诚待以“嘉宾”之礼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即含蓄的表达方式)。

    分析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设问:这组诗句与前面诗段是怎样关联并发展诗意的?

    朗读、思考、交流。提示:这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以上十六句主要讲了两个意思,即为求贤而愁,又表示要待贤以礼。前四句又在讲忧愁,是照应第一个八句;后四句讲“贤才”到来,是照应第二个八句。因此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再从表达诗的文学主题来看,这八句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含有深意的(继而多样解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第一种说法:天上的明月常在运行,不会停止(“掇”通“辍”,“晋乐所奏”的《短歌行》正作“辍”,即停止的意思);同样,我的求贤之思也是不会断绝的。关于这一点作者在下文还要有更加明确的表示,这里不过是承上启下,起到过渡与衬垫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字面意为“天上那明亮皎洁的月亮,什么时候才可以摘取呢?”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比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分析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设疑:前四句诗的内容可作哪些解读?

    讨论、交流、小结:是自然环境描写。相传这首诗写于曹操与孙权对战前夕,曹操在长江边宴请诸将,其实月近中天,使诗人豪兴大发。同时这也是社会环境描写(可理解为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也可理解为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似乎后者更贴切一些。

    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徬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象这样一种情味,也是充分发挥了诗歌所特有的感染作用。

    设问:最后四句是怎样表达主旨的?

    分析提示: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我,确切地点明了本诗的主题。“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

    小结:《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然而它那政治内容和意义却完全熔铸在浓郁的抒情意境之中,全诗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人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短歌行》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有“很深的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角度之上的“忧”,这绝非杜康酒所能消解。

    这首诗艺术表现手法主要有:感情深挚,婉曲动人;引用《诗经》成句,自然贴切。风格则苍茫悲凉。

    五、作业:《学海导航》习题

    短歌行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了解曹操其人其文。

    揣摩诗意,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建立功业矛盾复杂情感。

    总结曹操诗歌缘事而发,慷慨多气的特点。

    过程和方法:

    分层鉴赏,通过诵读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早在十年前,老师曾听过一首京剧韵味十足的通俗歌曲,歌曲名字叫《说唱脸谱》。其中有几句唱词,老师到现在还记忆犹新。这里为大家清唱一下:蓝脸的多尔顿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

    为什么在京剧中,曹操为什么一定要是个白脸呢?(曹操这人太奸诈了。)奸诈是性情体现在言行上也体现在面相上。为了更直观地表现曹操的这种奸,京剧只能给曹操一个白脸。唯其脸白,才能把他的一个眼神和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展现出来。但同学们觉得京剧中这种图谱化表现出来的曹操性格真实吗?(不真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曹操的作品《短歌行》,通过他的作品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怀。

    二、走进文本

    活动一、理解词句,揣摩诗意。

    1、首先老师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教师走下讲台和学生进行个体交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问题的发现,存在两类:一类是对注释的推究;一类是注释之外的理解)教师应作如下准备:

    ①释题:“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称,属《相和歌·平调曲》,原词已经不可知,现在流传下来最早也最为有名的就是曹操的这首《短歌行》。初中时我们学过长歌行,后人也有《琵琶行》,《兵车行》等诗歌。短歌、长歌,因歌词长短而区分。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②对酒当歌,当字理解。解释为“对着”,可以引申为听歌,唱歌。这是已然发生的行为。解释为“应当”,是能愿词,表明放歌是希望发生的一种行为。听歌时一种静态形象的呈现,与诗人内心涌动的丰富的情感不符;应当是一种希望,无论付没付诸行动,都是将来时的一种表述;只有一边喝酒一边唱歌这种现实中正在发生着的动作与诗人内在的情感互为表里。

    ③慨当以慷,意为慷慨。为何要把“慨”放前,“慷”放后。同时“当以”是虚词,既然没有表义功能,用在这里在哪方面发挥了作用?(这是词语间隔用法,当以无实义。慷慨意为充满正气,情绪激昂,现代汉语中有慷慨陈词一说。用在此处是慷慨而歌,形容歌激昂。这里为何是慨慷与诗歌的叶(和洽,和谐)韵有关。)教师安排学生对诗歌进行两遍对比诵读,通过读感受这一特点。同时教师总结词句理解方法,从诗歌韵律形式入手理解词句。

    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意为青色的您的衣领,让我心向往。曹操想人家的衣服了?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借代,用特征代整体。文化意蕴:周代学子穿着的衣服,学子是有才能的人。同时该诗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篇,这里看出曹操对贤才的思慕之情。所以这里青青子衿句,就有了让我思慕的贤才啊,我心中向往。此处从修辞和文化入手,揣摩诗意。

    ⑤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鹿儿发现美食,悠悠鸣叫。这种景象和嘉宾云集奏乐宴饮,在情绪和情景上有什么联系?情绪上,鹿儿发现美食,欢乐的鸣叫;宴会上奏乐喝酒,宾主尽欢。情景上,鹿儿性情温顺,喜群居,发现美食必聚食;宴会上嘉宾贤主聚会。这种通过景象或情感上的联系,引出诗歌后句的手法,在《诗经》中常用叫做“兴”。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例如《诗经·周南·关雎》鸟儿的关关叫声,在鸟儿之间在传达着什么信?求偶。教师总结方法,从诗歌表达手法入手理解诗意。

    ⑥明明如月,理解为明明者如月,明明者指的是明亮的皎洁的东西,它和月亮为复指关系,翻译时可译为明亮的向那月亮或者是月亮明亮。

    ⑦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阡陌为田间小路。陌为东西走向,阡为南北走向。枉为屈就,用在别人身上,是敬辞,常可用枉临枉驾。用为虚词以。存,恤问也。——《说文》;臣乃市井鼓刀者,而公子亲数存之。——《史记·魏公子列传》)这句的主语是谁?枉为屈就,常可用枉临枉驾。能用在自己身上吗?用在别人身上,是敬辞。所以主语是别人。问候的对象就是我。相在这里不再是表示相互意,而偏指动作一方我。例如: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⑧契阔谈讌,心念旧恩。“阔”为分离。现代汉语中有阔别家乡三十载之说。“契”为聚合之意。此处用为偏义复词,强调契意,聚合。此处从语境语法入手,揣摩诗意。

    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此句中厌何解?厌为满足,准确吗?请同学们对照课后注释,认真体会厌和辞之间的关联?结合典故,可知厌为辞意,指推辞,推却,嫌弃。完整义理解应为山不厌土方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此处从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诗意。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予以解决,同时总结揣摩诗意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疑问,多媒体展现成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从修辞、文化入手,揣摩诗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从表达手法入手,理解诗意。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从语境语法入手,揣摩诗意。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使用典故入手,揣摩诗意。

    活动二、体会诗人情感。

    1、对词句疑难的推敲,帮助我们完成了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揣摩诗意。下面我们进入诗歌鉴赏的第二个阶段,体会诗人情感。

    首先老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诵读一下这首诗,其他同学完成以下任务。思考,在我们这首诗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出来吗?动笔划出直接体现出这种情感的诗句。

    同学们找到那个词了吗?我们一起读出来,忧。好,请一位同学把直接体现“忧”的诗句读出来,其他同学思考,诗人忧的是什么?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一般四言诗,以几句为相对较为完整的表意单位?两句。所以我们读时应读六句。)

    教师明确:忧的是人生短暂,从哪些诗句看出来的?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短歌行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全文。

    2、感受诗人“忧”的情感基调和理解为何而“忧”。

    教学重点:

    1、背诵全诗。

    2、理解分析诗人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

    1、诗中引用典故和引用《诗经》句子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自行说出自己最喜欢三国中的哪个人物,并简单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从而引出对《短歌行》作者曹操的介绍。

    二、作者介绍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文学上有重要的成就,他能文善武,文章风格清峻,简约严明。他的诗歌现存二十多首,大都采用乐府旧题,明显地表现出对汉代乐府的继承。著有《曹操集》。(ppt展示)

    在此也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原本印象中对于曹操的看法。

    三、写作背景

    首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三国中著名的战役赤壁之战,进而引出曹操当时写作这首《短歌行》时候的相关历史背景: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权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ppt展示)

    四、整体感知

    1、先播放课文录音,并提出问题:“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明确:诗歌的诗眼是“忧”,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ppt展示)

    2、请学生回答诗中哪些句子含有“忧”字?

    明确: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ppt展示)

    3、进一步提出问题,既然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诗人“忧”的究竟是什么呢?

    五、诗歌赏析

    1、让学生带着问题齐读诗歌,然后对学生读错的字词进行纠正,借此也对文中的重点字词的读音进行讲解。

    2、分部分对诗歌进行讲解: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从而提出问题,从这部分中可以看到诗人“忧”的原因是什么?请学生进行回答,然后教师进行引导补充。

    明确:借酒抒情,以悲凉的情调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ppt展示)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部分引用《诗经》中句子是难点,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介绍,使学生能够有明确的理解,知道曹操引用这些诗句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贤才的渴望。

    明确:抒发对贤才的渴望,表明自己对嘉宾的礼遇。(ppt展示)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妄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该部分着重讲解诗人采用的艺术手法是比喻,提出问题“作者用明月来比喻什么?”,请学生进行回答,结合对诗歌的翻译让学生自行得出这里都是比喻贤才。在此基础上便可提出问题,这一部分可以看到诗人“忧”的又是什么?

    明确:继续写思念贤才的渴望,写“忧思”的原因。(ppt展示)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该部分讲解曹操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引导学生得出诗人在这一部分用“乌鹊南飞”同样是用来比喻贤才。

    明确:表明诗人虚心纳士,竭尽诚心,不遗余力的态度。(ppt展示)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曹操这时候的年龄,让学生明确曹操最后“忧”的是天下尚未一统。

    3、诗人“忧”的原因有:

    一、人生苦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二、求贤不得:亲亲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三、功业未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pt展示)

    4、艺术手法:再前面对诗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引用《诗经》成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二、比喻:明月比喻人才;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

    三、引用典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ppt展示)

    这部分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部分,根据课堂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六、课堂总结

    最后让学生齐读课文,对课堂进行小结。

    短歌行教学设计【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找到本诗的诗眼“忧”,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结合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诗人人物形象和诗歌情感

    (2)简单了解建安风骨和歌行体的特点,学习并把握诗歌鉴赏中常用手法:比兴、用典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新旧知识联想、师生共读、反复吟诵等方式进行文本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带领学生感受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在乱世的豪情壮志和求贤若渴的心情,引导学生树立时不我待、应有担当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曹操的“三忧”(人生苦短,求贤不得,功业难成),体会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对贤才的渴求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使用的用典、比兴的手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曹操这个历史人物吗?我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学习过曹操的哪些诗句?

    《观沧海》《龟虽寿》

    结合你之前的阅读经历,曹操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从名著、电视剧等分析)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指出:“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实方法。”又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由于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确实具有多重性,要还其真实面目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方法看待问题,才能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当年曹操夜宴群雄,横槊赋诗时所吟唱的《短歌行》,从一个侧面来了解一下这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解题:1诗歌体裁:歌行体

    “行”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常与“歌”并称,可配乐歌唱,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常题名为“歌”或“行”。

    “长歌”“短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根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通常长歌热烈奔放,短歌低吟短唱,所以我们可以从音律节奏和风格来判断长短歌行。

    2.建安风格:(三曹代表人物)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二)初读,整体把握

    1.全班齐读,感受诗歌节奏,纠正读音

    2.在这首诗中,有一种情感反复出现,这就是本诗的诗眼,你能找到它吗?忧

    诗中哪些诗句出现了忧呢?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曹操在这首诗歌当中多次出现忧这个字,那么他是因为什么忧愁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再次朗读这首诗歌,体会诗人此情此景下的感受

    (三)再读,分层把握诗歌内容和情感

    请你根据诗歌内容为诗歌划分层次,一起寻找诗人“忧”的原因

    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手法:设问(人生几何?何以解忧?自问自答)、比喻(把人生比作朝露)、借代(杜康,本是造酒的人,现在指酒)

    从中我们看出诗人为何而忧?(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忧)

    第二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手法: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指姑娘思念情人,在这里指渴望得到贤才。

    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表现宴会场合的盛况,这里指对招纳贤才的热情。

    你知道以上两句用了什么手法吗?(用典)

    用典: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引用古籍中的词句和故事就叫做用典。

    请你找一找在本诗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典?引用了什么典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管子)

    周公吐哺(周公广纳贤才)

    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在第三层中出现了许多意象,请你将这些意象找出来(明月、乌鹊)

    这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比兴,将明月比作贤才,将自己比作无枝可依的乌鹊,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和自己惟恐贤才不至的忧愁)

    通过第三层,我们可以分析出诗人在忧什么?(贤才难得)

    第四层: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天下归心:天下人都归顺于我(志向)

    将用典和比兴的手法结合起来,引用了周公广纳贤才的典故,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并以此起兴,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渴望天下归心的志向。

    从第四层我们能看出诗人为何而忧?(功业难成)

    知人论世:介绍曹操,了解本诗创作背景,深入理解诗人“忧”的原因。

    小结:

    这首诗紧紧围绕一个忧字,抒发了作者因时光易逝、功业未就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招纳贤才、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我们鉴赏了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更深刻地理解了这首诗。我们站在人生之路上,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所以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勉励自我,只因为“时不我待”。

    拓展:

    1.通过这首诗歌,我们了解到了不一样的曹操,请以“曹公,我想对你说”写一篇200字小练笔

    2.诗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已经充分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求之情。那么后面的诗句是否可以删去呢?

    不能,本诗中诗人表达贤才难得的心情看似重复,其实也存在内在的逻辑性。他用一咏三叹的方式来表达他对人才渴望的迫切心情。他用“以情感之,以礼遇之,以志勉之”的方式来吸引人才。

    曹操都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那么现在你作为领导,你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

    你们想成为这样的人才吗?如何成为这样的人才呢?

    [优质课件] 短歌行教案推荐一则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大家都要着手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因为准备不足导致的教学事故。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质课件] 短歌行教案推荐一则”,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鉴赏诗歌,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鉴赏诗歌。

    2、难点:

    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和鉴赏。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曹操的名作《短歌行》。请大家先来回忆以前所学的曹操的另两首诗歌《观沧海》和《龟虽寿》。从这两首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胸襟宽广,壮志雄心)。今天我们来看看《短歌行》中诗人的英雄气慨是否一如既往。

    二、诵读

    1、生初读诗歌,师范读正音。

    2、扫除文字障碍,生读诗感悟。然后交流读诗的体会

    三、鉴赏

    1、把握诗歌中的形象。从诗中可看出诗人是什么样的形象?

    背景: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形象:慷慨激昂而又沉郁苍凉。

    2、领会诗歌的主旨,关键在于抓住诗眼。

    ⑴ 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诗眼是忧字。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由此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人为何而忧?这个问题解决了对诗歌的理解也就很容易了。(华年已逝,功业未成,人才难求。)本诗意境忧而不伤,有一种强烈的悲壮之感。

    ⑵ 主旨: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抒发了他求才若渴希望在有生之年广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⑶ 结构:

    感叹人生短暂

    忧抒发求才若渴广纳贤才

    忧虑贤才难求建功立业

    呼唤贤才来归

    3、语言:

    这是一首四言古体诗,语言简洁、凝炼,生动形象,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4、表达技巧:

    本诗托物起兴,巧用典故和引用古诗来抒发感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四、写作

    从本诗主旨出发,联系自身实际,写下你的感悟。然后在全班交流。

    五、练习

    运用所学的鉴赏诗歌的方法,来鉴赏下面一首诗歌:

    落日怅望

    [唐]马 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六、研究性作业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曹操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大奸臣、大枭雄,在《三国演义》中,他因嫉妒杨修的才能而杀之,但他也曾赤脚迎接许攸。有一句俗语叫做文如其人,现在我们学习了他的三首诗歌,再结合你们所学的历史知识,请你客观地评价他。并写成文章,不少于800字。

    【板书设计】

    短歌行

    曹 操

    感叹人生短暂

    忧抒发求才若渴广纳贤才

    忧虑贤才难求建功立业

    呼唤贤才来归

    2023教案推荐 小班教案 | 小班语言:长歌行.wps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要想在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教案必不可少。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2023教案推荐 小班教案 | 小班语言:长歌行.wps》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大意,初步学会珍惜时间。

    2、在老师的提示下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古诗的大意。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课件、古诗视频动画、用棉花贴的白胡子、用报纸做的拐杖。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时间)

    ——教师:时间是非常珍贵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二、欣赏古诗。

    1、激发兴趣。

    ——教师向幼儿讲述故事。(附)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教师解释古诗含义,重点引导幼儿理解古诗中的因果联系:河里的水向东奔去,流向大海,不可能再倒流回来,时间也是这样,是一去不回的。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那么等到老了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4、教师再次朗诵古诗,请幼儿欣赏古诗。

    5、教师带领幼儿学念古诗。

    6、请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古诗的大意。

    三、古诗表演。

    ——教师播放背景音乐,请幼儿一起配乐表演古诗。

    ——请幼儿贴白胡子、拄着拐杖模仿老人的声音说说古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活动应变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关于乐府诗的一些视频,播放给幼儿欣赏。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跟幼儿分享关于描述时间珍贵的古诗或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

    区角活动

    语言区:提供白胡子、拐杖,让幼儿模仿老人朗诵古诗。

    环境创设

    将活动中的故事用简单的绘画加文字表现出来,张贴在活动室,鼓励幼儿看图简单地描述故事,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家园同步

    家长给幼儿讲有关于时间的故事。

    随机教育

    日常生活里面可以提醒幼儿,做事情不要磨蹭,从小养成时间观念。

    相关链接

    “从前,有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一天他看到别人在读书,心里很羡慕。于是他请教师教他读书。可是没过几天他觉得读书太累就不学了。后来他又学了很多的事,可是总不努力,一直到他老了什么也没学会。后来他做了爷爷,有一天他带着他的孙子来到了河边,看见滚滚河水向东流,于是感慨道:百川东道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他的孙子问他什么意思,他解释道:河里的水向东奔去,流向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时间也是这样,是一去不回的。如果年轻的时候不努力,等到老了再伤心后悔就来不及了。”

    编辑精选: 长歌行教案集合350字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编辑精选: 长歌行教案集合350字》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长歌行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读8个生字词,会写7个字,学习一个多音字。

    2、读古诗,感知诗歌的韵律,初步了解时间的重要性。

    3、通过理解诗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理解、想象的能力。

    4、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认读生字词,学习一个多音字。

    2、理解诗意,并从中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手段: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指导阅读

    教学方法:讲读、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质疑揭题

    1、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着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今买不到。

    2、学生猜出后,老师借机板书:时间。

    3、质疑:你们知道时间是什么吗?你们听过有关时间的故事吗?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珍惜时间的诗,板书课题:长歌行。

    5、认读生字歌,学习多音字长。

    二、图文结合,自渎课文

    1、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自渎课文。(根据自己选择看图和读课文的顺序)

    2、提示:

    (1)看图,要仔细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他们在干什么?

    (2)读文,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

    (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渎课文。

    (1)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字读一读。

    (2)谁来当小老师带领大家把这些词读一读。

    (3)谁愿意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4、放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节奏及韵律特点。

    5、你们也想读一读吗?(要求读出诗歌的节奏及韵律来。)

    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意。

    1、训练按下面的节奏读。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

    何诗/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2、小结激趣:诗歌读得太好了。能说说它的意思吗?想说说吗?好!读P28页的小短文,再来说吧!

    3、自渎小短文。

    4、试着说诗意。(要求不要过高)

    (1)在小组里试着说一说。

    (2)质疑问题: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3)试着逐句说出诗的意思。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在书里画出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长、川、何、复、归、努、徒、伤、悲。

    2、抽读卡片。

    3、指导写字。

    (1)观察字型:歌左右结构,左宽右窄;海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川独体字。

    (2)观察如何写漂亮这些字。

    (3)板演,评价。

    五、布置作业: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写字,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1、认读生字卡片。

    2、背会诗歌。

    3、对字条。

    (1)请把相对应的字条连一连。

    百川到东海

    ①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呢?

    时间也是这样一去不回啊!

    何时复西归?②条条江河向东奔去,流入大海。

    少壮不努力,③如果年青的时候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④到老年时,再伤心后悔也来不及了。

    (2)诗与诗意结合起来读一读,认真感悟。

    (3)同桌互相说诗句,对诗意。

    二、指导背诵,及时反馈

    1、教师看图,抓住重点词语指导背诵。

    2、学生自由背诵。

    3、抽查学生背诗、指出优缺点。

    三、说说学了《长歌行》,你明白了什么或者想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字。

    1、抽读字卡,然后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的?分析字型、组词、偏旁或取偏旁记、看拼音记。

    2、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悲字的心字底。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歌行》,大家都知道时间就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做生活的有心人。

    练习设计:

    一、认读下面的词语。

    复习

    归来

    努力

    悲伤

    回归

    歌声

    山川

    大海

    伤心

    如何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shao( )

    Zhang( )

    shao( )

    Chang( )

    三、回家找一句有关珍惜时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长歌行

    百川/到东海,

    何诗/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中表达的人生哲理。

    4、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及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探究珍惜时间,珍惜一切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探究法

    4、点拨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师生交谈

    师:老师让你们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但同学们得认真听,听后告诉老师这首歌告诉我们什么?

    播放《青春舞曲》

    生:告诉我们青春一去不复回

    师:是的,青春一去不复回,所以我们必须珍惜青春。《青春舞曲》这首歌也正因为它有这样的内涵而广为传诵,成为流行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爱音乐,古人同样也爱音乐;你们喜欢《青春舞曲》这样流行的歌曲,古人也同样具有自己的流行歌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汉朝时广为人唱的一首歌曲——汉乐府的《长歌行》。

    二:教学过程

    1.了解汉乐府

    师:大家注意到这首诗歌的作者是谁了吗?

    生:汉乐府

    师:谁知道汉乐府?(生回答)

    师:汉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 然后配乐演唱,之后人们将搜集来的诗歌也称为"乐府" .后来"乐府"就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长歌行》是汉乐府的曲调名,"行"是一种文体 .

    2.读诗

    师:了解了汉乐府我们就来读读这首诗吧。

    (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此诗的读音,并让学生找出哪些字的读音应该特别注意)

    让学生说出该注意的读音

    生:齐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师:教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听出朗读节奏。

    生:齐读(感受诗歌朗读节奏)。

    师:选班里朗读水平最好的同学有感情朗读诗歌。朗读时让其他学生仔细听,并思考诗歌的意思。读完后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的意思

    生:口头翻译(理解诗歌意思)。

    师:对诗歌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相信大家更能把握住它的感情,现在老师给你们音乐背景,请同学们用感情来朗读这首诗。(播放《高山流水》)

    生:学生配乐朗读

    师:大家读地很有感情,但读古诗应该要有读古诗的样子。同学们古人读书怎么读的?

    生:摇头晃脑

    师:那现在我们也模范下古人读书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读,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来。(教师带头)

    生:摇头晃脑地朗读

    师:大家头摇的好,脑袋晃的也不错。但我们还是忽略了一点。大家先看一下这首乐府选自哪里。

    生: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相和歌辞》

    师: 相和歌辞是一人唱,多人和的乐府歌,虽然我们不会唱,但我们可以模仿古人一人唱,多人和的唱和形式。来朗诵这首诗。同学们,让我们来试试吧!

    生:女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生:男生(一人)读一句,其他同学应和一句,将诗歌读一遍。

    3.品诗(13分钟)

    师:大家都读的很投入,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首乐府曲中写了许多事物,请大家把它找出来,并概括出它的特点(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

    生:青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百川、、、、、、

    师:同学们刚才都说的很不错,其实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它们的特点那就是美好。那么作者写了这么多美好的事物目的何在呢?(引导学生对主题的理解)

    生:回答

    师:大家都体会的很好,能否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朗读中,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呢?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出示关键词,学生背诵(关键词一次次减少,难度一步步加大)。

    生:青葵——朝露——阳春——万物——秋节——华叶——百川——复归——少壮——老大

    生:朝露——阳春——秋节——百川——少老

    生:阳春——秋节——少老

    4.用诗(合作交流)

    诗人仅仅用了50个字就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们懂得去珍惜时间。相信大家已经领悟了诗当中的人生哲理。老师想让大家通过自己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以各自喜欢的方式,再现这首诗歌的意境。

    提示:1.改写成小故事或寓言

    2.可增删内容,调整顺序成为你自己的诗歌

    3.制作成公益广告

    5.悟诗

    师:同学们,汉乐府的《长歌行》由于它的.内涵而传诵至今,他再一次敲响了我们的警钟,告戒我们要时刻珍惜时间,珍惜一切。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学了这首诗歌后的启发。

    生:诉说启发。

    师:最后让我们用现在的方式唱响这首乐府诗。播放歌曲《长歌行》

    长歌行教案(篇三)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诵读,继续引领掌握诵读古诗文方法,了解大意并体会意境。

    2、积累经典名句,受到“惜时”教育。

    2、适度拓展,引发诵读古诗兴趣,扩大积累。

    教学流程:

    一、 复导引入——调动积累引趣诵读

    读本中的目,会背哪?背一背或读一读。

    二、 诵读新目——方法指导诵读

    (一)以难度挑战激趣独立诵读

    1、调研:希望自己独立读正确还是希望和小伙伴一起读好这首诗?

    2、自主读正确、通顺

    3、交流互助正确、流利诵读[请你们推荐1一2位读书比较好的人,说推荐理由。]

    4、范读引领,难点指导[师生交互诵读]

    (二)通过了解内容赏读品趣

    1、了解古诗文大意的方法指导:

    1)看看书中有关资料,说说你从诗中明白了些什么?

    2)一般读古诗或古文,可以通过“看注释”的方法,了解大概意思。

    出示本课“注释”,同桌互助,了解大意——你又明白了什么?

    全班交流,进一步准确了解大致内容——直译古诗并增加师生个人的理解

    2、古诗欣赏式诵读指导:

    1)自由读一读,看看哪句诗最有画面感,可以让你眼前出现一幅生动的画面?划“曲线”。

    2)想象画面,眼睛放得远一些——体会着诵读或背诵。

    3)指名读,闭目感受是中的画面和意境。

    3、名句积累式阅读法指导

    1)请再次自由美读古诗,把你最像记住的句子划“双横线”并背下来。

    2)交流积累的著名诗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三、扩大积累——学用结合,拓展诵读

    1、你最想把你背下来的名句告诉谁呢?准备怎样说?[读-背-说]

    2、看看这课的一组诗,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谁知道?[板书:惜时]

    3、自由读一读后边的诗———指明读一遍到两边。

    4、你还知道哪些劝人珍惜时间的名句吗?[后一课;生活中的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等]

    布置:诵读《长歌行》读好《明日歌》《惜时》

    长歌行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长歌行》。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诵读、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读会背。

    教学难点:

    背诵诗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前几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现在大家将收集的句子大声读出来。

    2、生展示句子并大声朗读。

    3、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小朋友要学会珍惜时间。

    4、板书课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5、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长”和“乐”都是多音字。

    二、学习《长歌行》

    一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

    2、抽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

    二读诗,划节奏,读出韵味。

    1、划上节奏依节奏读。(提示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2、练习读

    自由练读古诗。

    指名朗读,比赛读(个人、分组、男女),师生评议。

    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

    生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3、齐读全诗。

    三读诗,了解代乐府民歌,明诗意。

    1、老师简介乐府诗

    2、学生自学诗后注释、译文、简析

    3、师生合作读诗歌和译文。(师一句,生一句,交换读)

    4、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来说出一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 生自由读。 指名读,学生点评。

    3、理解第三、四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

    5、从刚才同学们的深情诵读中,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情景?感受到了什么?

    四读诗,背诵积累

    课件逐步去掉字、句、整首诗,引导学生背诵古诗,背诵采用指名背、小组背、全班背等形式。

    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大家刚才在理解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看图找诗句”的游戏。

    2、课件播放画面: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东奔腾;一个小小孩在家中埋头苦读的画面。请你为每一个画面配上相应的诗句朗诵。

    3、“你读大家评”。 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出自己的体会到的感情,其他同学点评他读得好不好。 指名读,集体评议。

    4、古诗学到这儿,你们能背诵了吗?请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你可以摇头晃脑地背,也可以像诗人一样踱着方步边走边背,甚至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背。

    5、学生自由背诵,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

    6、学生展示背诵情况。

    五、作业

    朗读、背诵本单元三首古诗

    幼儿教案4篇


    根据您提供的要求,我们整理了以下相关资讯:“幼儿教案”。请注意,本页面的内容仅供参考。每一位老师在上课时都需要一份完整的教学课件,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项任务。编写好教案课件有助于避免忽略重要内容。

    幼儿教案【篇1】

    一、说教材

    1、活动来源:该活动与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可运用于主题活动之中。眼睛、鼻子、嘴巴、手,是孩子们每天来感知周围世界的重要感官。这次活动并不是单纯地给予幼儿关于感官知识的现成知识。而是让孩子在各种感官的运用中获得真切而具体的感受和体验。果实,在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是随处可见的,且取材方便。对于他们孩子们都有一定的感知和体验。它们的形状、颜色、味道都是独具特色的,深受着孩子们的喜爱。每天午睡后的水果品尝,显然是孩们所期盼的快乐时段。

    2、目标定位: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中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结合主题《好吃的食物》目标的实现。确立了情感、能力、感知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一面,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通过观察认识橘子,知道橘子的特征。

    2、学会怎样剥橘子,了解橘子的营养价值。

    3、懂得分享,体验分享橘子的快乐。

    在这三个目标中,我从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出发的,将情感方面列为首位,依次是能力和知识获得方面,这是考虑了小班幼儿的特点学习规律出发的。

    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位于,在实际操作中,用口、鼻、眼、手各种感官,感知实物,并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实物观察、多媒体、实践操作、食物品尝、及音乐配合、游戏情节的贯穿来实现活动目标。

    活动难点:在剥橘子时,由于孩子们的小肌肉的动作协调能力、动作力度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很有可能提出"老师我不会剥"、"老师剥不开"的问题。(因为,在平时剥橘子、香蕉皮的时候,我班每次都会有这种现象)。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老师如何正确地孩子们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渠道去求得剥皮的方法,体验到自己动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是个关键。它对于孩子和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难点。

    活动的准备:分为

    活动的经验准备: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有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

    活动的物质准备:橘子若干、收纳盒3个。

    二、说教法

    在新课程理念中要求建立一种"对话、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对话的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都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促使双方都进行积极的思考。在这种师生关系下,孩子的学习方式也要发生转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学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本次活动我采用的教法有:

    1、操作法:它是幼儿建构活动的基本方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探索学习。本次活动安排了一次操作活动,引发兴趣后,品尝橘子前的一次剥橘子操作活动。 3、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实物或教具展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在本次活动中,通过实物投放"水果橘子"孩子们对橘子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让孩子结合生活经验,在辨证中得出结论,对含糊的结论也可留于课后进行调查。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本次活动,在引入和结束活动中都渗入游戏的形式。在橘子出现的时候,都让孩子们去摸一摸猜一猜,这样既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又让孩子们体验了不用眼睛光用手的本领。此外活动中还采用交流讨论(小组、个别、集体)、赏识激励法,使幼儿对小手等其他感官的运用都有一定的经验。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索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 在《新纲要》科学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中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因此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剥与品尝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无穷的乐趣。在第二、第三环节中,就完成了感知特征操作和语言表达的目标,同时目标一和目标二,也同时得到了体现,主要是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及常见水果的了解。

    2、品尝交流(尝试法):

    在体验小手剥一剥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控制能力弱,为了孩子们的需求,我及时让他们进行品尝,大家吃吃将讲讲、在愉悦的状态中,幼儿也逐步意识到了小手、小嘴巴的能干。同时也了解了不同水果和干果有着不同的剥法和口味。幼儿在游戏的情节中,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了该活动。

    四、说教学流程

    在这次活动课中,各个环节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动静交替的,它多次给了孩子们手口并用的机会。客人做客、激发兴趣--自由观察、说说特征--教师演示、动手操作--果实品尝、交流感想--相互分享、活动结束

    本次的结束活动中也渗入互动的形式,与班里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分享,情景相扣,比较自然,并且延伸活动对孩子们的手指运用也是一个提升,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学习运用感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是小班幼儿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对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更为喜欢的是在游戏的情景中,在吃吃玩玩的过程中,在快乐的体验中进行学习。在本次的活动中,孩子们都能得到一定的感受和体验。孩子们对自己喜欢的水果,用眼睛去看看、用鼻子去闻闻,用小手去剥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再用小嘴巴去尝尝。从始至终,应该说孩子们都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自主操作、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拓展着自己的知识面与经验。因此,我认为此活动能够结合季节性,能够从孩子的已有经验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运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引领孩子们积极的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世界。

    幼儿教案【篇2】

    一、课前活动,猜小动物的谜语

    1.身披绿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谜底】青蛙

    2.小小姑娘满身黑,秋去江南春来归,从小立志除害虫,身带剪刀满天飞。【谜底】燕子

    3.团结劳动是模范,全家住在格子间,常到花丛去工作,造出产品比糖甜。【谜底】蜜蜂

    二、挺直揭题,激爱好认课题

    1.师:课前,我们猜了许多谜语,这些谜语的谜底都是小动物。看老师写(板书:小动物)物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生:牛字旁)牛字作部首的时候,要有改变――(“横”变成“提”)右边是个——(勿)请勿吸烟、请勿打搅的“勿”,合起来还读(物)。三个字合起来就是(生读)。

    2.师:今日,燕子、青蛙和小蜜蜂这三个小动物就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在他们之中,你最喜爱谁?(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出示词卡,帮同学正音。)

    (1)出示“小蜜蜂”。师:蜜蜂是小小的虫儿,所以这两个字都有“虫字旁”。“蜜蜂妹妹”:让我们热忱地和小蜜蜂打招呼。

    (2)出示“小燕子”。指名读。

    “燕子姐姐”:小燕子处处飞,见识广,我们亲热地称呼它--(齐读)

    (3)出示“小青蛙”。指名读。

    “青蛙哥哥”:让我们和青蛙打个招呼--(齐读)

    3.三个小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小伴侣们先把课文读一读,留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学自读)

    三、初读课文,创设情境识生字

    1.谁来说说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情?(小动物商议过冬)

    师板书:过冬。齐读课题。

    2.师:青蛙哥哥、燕子姐姐和蜜蜂妹妹,多亲热的称呼啊!老师告知你们,这三个小动物还是好伴侣呢!(出示课件)看,它们在干什么?

    出示:他们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欢乐。齐读。

    他们还会在一起干什么?你能这样说吗?(课件出示句式:三个好伴侣经常在一起,日子过得。)

    (出示课件)你能读好这段话吗?指名读,齐读。

    3.师:欢乐的时间总是走得那么快,转瞬间,秋天到了。(课件出示动画:秋风吹,树叶落。)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说话练习的同时,指导同学熟悉“刮”字。)秋风的力气真大呀,把树叶都吹下来了,又大又冷的风,我们就说—刮,指名读。

    4.师:是啊,秋风刮起来,天气慢慢凉了。三个好伴侣该怎么过冬呢?于是,他们就商议开了。(出示“商议”的卡片,指导同学正确认读,并用联系字义法识记“商”的字形。)

    (1)出示“商”:瞧,这个字怎么读?

    (2)出示“量”:谁来读这个字?

    (3)出示“商议”:这两个字合起来你会读吗?三个好伴侣在一起商议,所以你们看“商”字中间是个“口”,一个人能商议吗?所以“口”字上面是个“八”。闭上眼睛想一想,“商”字里面是什么?

    5.师:瞧,小燕子扑棱着翅膀来了,小青蛙一蹦一跳也赶来了,小蜜蜂当然也少不了。(课件出示动画:三个小动物赶来商议。)这就是??(出示“聚到一起”的词卡,指导同学认读。)

    6.师:丁老师老师也和大家聚到一起学习《小动物过冬》。(指黑板,引导同学齐读课题。)

    7、指名读其次自然段。

    四、读通课文,分角色明学问

    1.师:小动物们究竟是怎么商议,又是怎么过冬的呢?请小伴侣拿出课本,大声地读课文。(要求:从第三自然段开头读,边读边想想,小动物各是怎样过冬的?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

    2.师:小动物们是怎么商议的?先是谁和谁商议?然后呢?(带领同学依据板画梳理结构。)

    3.师:你记住他们的商议结果了吗?他们各是怎么过冬的?你记住了谁的过冬方式??小燕子

    (1)师:小燕子要飞到温和的南方去。(出示“温和”的词卡,指导同学认读。)太阳照在我们身上,我们就感觉温和。学习“暖”:左半部分是什么?和太阳公公有关。左半部分特殊难写,一起来学一学。

    (2)师:这儿冷了,就换个温和的地方过冬,小燕子多聪慧啊!哪只小燕子来给我们读一读?

    (3)师:小燕子,我们可舍不得你,你要到什么时候才回来啊?(出示“春暖花开”的词卡,指导同学认读。)你知道春暖花开是什么意思吗?把每一个字的意思弄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春天到了,天气温和了,花儿都开了。你们看,春天的花儿开得多美啊!这就是--(齐读)

    (4)师:让我们记住这个美妙的时刻,等待小燕子早日归来。(引导同学齐读。)?小青蛙

    (1)师:同样是吃虫子,小青蛙可不搬家,它有自己的过冬方法。我请一个神气的青蛙哥哥大声地给我们说说。

    (2)师:哪只小青蛙能边做动作,边给我们说说啊?(出示“钻”的字卡,指导同学认读,用表演法理解字义。)钻到泥土里才能好好睡上一大觉。

    (3)师:青蛙哥哥们,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说一说。

    ?小蜜蜂

    (1)师:小蜜蜂早有预备。勤劳的小蜜蜂在哪里啊?(引导同学朗读课文。)

    (2)师:蜂巢是什么啊?“巢”就是“窝”的意思。鸟巢就是鸟窝,蜂巢就是蜂窝,是蜜蜂的家。冬天我们见不到小蜜蜂是由于它怎么样啊?(出示“藏在蜂巢里”)吃着早就预备好的蜂蜜。小蜜蜂的过冬方式,让我们联想到了哪些成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3)师:让我们成为勤劳的小蜜蜂!一起读。

    4.师:小动物各有各的过冬方法,看来遇事多商议还是挺不错的!

    五、同桌合作,读对话识问句

    1.师:我是小燕子,谁是我的好伴侣小青蛙?我们来商议商议。(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并指导听的同学学会在心里跟着读。)师:我还想和小蜜蜂商议商议?谁来当小蜜蜂?

    2.师:你们能像我们这样商议吗?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可以是小燕子和小青蛙,也可以是小燕子和小蜜蜂。(同学同桌合作朗读,老师巡察指导。)

    3.师:会商议的小燕子和小青蛙在哪里?(同学朗读。)

    4.师:瞧,一商议小燕子就不担忧小青蛙了,在没听小青蛙讲之前,小燕子的心里可布满了担忧。谁来读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文字:小燕子的两句问句,指导同学读书要关注标点符号。)

    5.师:小燕子和小蜜蜂是怎么商议的?(同学朗读。)

    6.师:最终,我要请一个最关怀伴侣的小燕子,最神气的小青蛙和最勤劳的小蜜蜂来商议商议。(同学朗读。)

    7.师:伴侣间遇事相互商议,彼此关怀,多么美妙啊!

    六、词串学习,知商定悟情感

    1.师:它们知道了各自有各自的过冬方法,并商定其次年春天还在这里相见。你有什么好

    方法记住“第”字?

    2.师:课文中还有两个词语和“其次年”的意思是一样的,你找得到吗?

    3.师:谁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文字:其次年明年来年)

    4.师:这是好伴侣间漂亮的商定,友情的商定,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还在这里相见,到时候还会有很多令人兴奋的事情发生,下节课我们会接着学习其次年发生的事。

    5.师:最终,让我们一起读读词语,记一记藏在其中的生字。(课件出示文字:三组词串)第一组:商议温和哥哥接着刮起来

    其次组:钻到泥土里飞到南方去藏在蜂巢里

    第三组:其次年明年来年

    幼儿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懂得尊重环卫工人并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体验劳动的乐趣,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准备:环卫工人的图片、工作视频。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让幼儿了解环卫工人。

    师: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你见过环卫工人清洁在什么地方做清洁?是怎么清洁的?

    小结:环卫工人为了城市的美丽,每天清晨不管刮风、下雨、下雪都在认真地工作着。

    1.观看环卫工人工作视频。

    (1)师:你看到了什么?环卫工人是怎样工作的?被环卫工人清洁后的马路有什么变化?

    (2)师:你看是视频后有什么想法?为什么说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

    (3)师:如果没有环卫工人城市会变成什么样?

    小结:我们要理解环卫工人的工作,尊重、珍惜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不要随地乱扔垃圾。

    2.体验环卫工人的劳动

    师:小朋友,我们今天也学学环卫工人,一起来清洁幼儿园的公共环境吧。

    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尊重他人和他人劳动的好习惯,做文明人、文明事。

    幼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礼物的意义

    2、学习包装和装饰礼物。

    3、体验赠送和接受礼物的乐趣。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挂图、用纸包着的神秘礼物;彩色胶带、色纸、画笔、剪刀等

    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同欣赏挂图《我喜欢……我会……》,结合幼儿用书中的内容,请幼儿想想自己对喜欢的人会做什么,与图中是否一样。

    2、告诉幼儿,老师今天收到一个神秘礼物。向幼儿展示经过包装装饰的神秘礼物,请幼儿自由猜测里面是什么。

    3、打开神秘礼物,让幼儿体验里面的礼物与猜测的是否吻合的惊喜或遗憾的心情。

    4、与幼儿一起谈论礼物的意义。

    (1)、你们收到过奖品吗?

    (2)、收到礼物的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

    (3)、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会赠送礼物或收到礼物呢?

    5、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想给谁送礼物。

    6、将幼儿分组,采用不同材料做“礼物大包装”。包装好礼物后可以帮助他们写好卡片,然后将礼物分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中班社会活动:《特殊的电话号码》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特殊的电话号码(119、110、120)感兴趣,在活动中感知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学习拨打特殊电话并正确描述情境,初步积累在紧急情况下报警求救保护生命的经验。

    活动准备:

    1、海报背景图三幅,正面分别写着110、119、120,背面贴有双面胶的卡片若干,活动记录表张。

    2、自制课件,不同的电话机、手机。

    活动过程:

    一、感知辨别

    1、引出特殊的电话号码

    师:最近,我们收集了许多不同的电话机和手机。小朋友在介绍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时发现,家里的电话号码有8位数字,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有11位数字。黄老师还知道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只有3位数字,这三个号码是人们在碰到危险或紧急情况时使用的,你们知道是哪三个号码吗?(110、119、120)

    小结:我们班有小朋友知道这三个电话号码。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是人们在危险或紧急情况下使用的,所以只用三个数字,这样记起来容易,拨起来也快。

    2、配对游戏

    课件中出示房子着火、打架、有人病重的三幅场景图与三个电话号码,请幼儿仔细观察每一幅图。

    师: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着火了。/有人生病了。/马路上有人在打架。

    师:发生这样的危险和紧急情况该拨打什么电话?房子着火了该打哪个电话?

    幼119。(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操作课件,将号码119与着火的房子相配。)

    师.原来,发生了火灾要打火警电话119。那有人生病了该拨打哪个电话号码呢?

    幼110。120。(根据幼儿回答操作课件,110与病人的图片配对失败,120配对成功!课件中响起欢呼声、)

    师.这次对了。原来有人突然生病或受伤了要拨打急救电话120。那马路上有人打架要拨打哪个电话号码呢?

    幼:110。(配对成功。)

    师:对l如果有人打架,周围的人可以打报警电话110。

    拉拉(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天线宝宝拉拉小朋友真聪明—那你们知道为什么说这三个电话是特殊的电话号码吗?(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回答。)

    幼.因为这三个号码是三个数字的。/因为这三个号码是人们在危险时用的。/因为这三个号码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

    师:哦,我也有一个理由,这三个电话号码在我们国家的每个地方都可以用,而且平时我们不能随意拨打这三个电话。拉拉,我们说得对吗?

    拉拉小朋友和黄老师都说对了,告诉你们,之所以说这三个电话特殊,还因为它们都是免费的。好了,现在我们起跟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做个“谁不见了”的游戏吧(教师播放课件,先同时呈现三个号码.点击让其中一个突然消失,请幼儿说出消失的是哪个号码,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熟悉并记住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

    拉拉、黄老师,你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这么快就记住了这三个特殊的电话号码,那么你们会用这三个电话号码吗?

    二、模拟实践

    1、学习拨打火警电话119师:拉拉问我们会用这三个号码吗?你们会吗?让我们试试吧

    师:(播放课件,幼儿园大门口的真实照片配flash的火焰,表示门房间着火了。看,这里发生了什么事?谁愿意来打电话?

    师:记得要像上次火灾逃生演习一样快,要不小火很快就会变成大火。(播放课件,出现电话的图像,请一个幼儿用真实的电话机边说边拔119。幼儿拨完后,课件里的电话铃响起,消防员出现在画面中。)

    【短歌行教案4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