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鲤鱼跳龙门教案大班反思(精选3篇)
  • 小鲤鱼跳龙门教案大班反思

    发表时间:2023-05-08

    小鲤鱼跳龙门教案大班反思(精选3篇)。

    基于您的需要,我们整理了小鲤鱼跳龙门教案大班反思。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只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实际教学中应对不足的情况。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

    小鲤鱼跳龙门教案大班反思(篇1)

    【设计意图】:

    在幼儿熟悉《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以后,为了让幼儿体验小鲤鱼跳过龙门以后的快乐之情,通过此游戏的训练,练习幼儿的双脚跳跃一定高度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弹跳力,从而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进行双脚跳越和助跑跨跳。发展幼儿的下肢弹跳能力。

    2.在幼儿跳过一定高度的过程中,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准备】:

    鲤鱼头饰泡沫垫、呼啦圈、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进入场地随音乐进行热身运动。

    2、玩法:全体幼儿当小鲤鱼,教师当鲤鱼妈妈。

    3、幼儿成六路纵队站好,原地摆放呼啦圈、泡沫垫4、老师示范助跑跨跳龙门的动作。

    5、幼儿戴头饰练习动作。

    游戏开始:

    幼儿戴小鲤鱼头饰跟在老师后面做小鲤鱼游水动作,边游边说儿歌:鲤鱼,鲤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游来游去真高兴,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鲤鱼妈妈说:钻到河底找一找。幼儿弯腰做找食的样子。妈妈又说:伸出头来瞧一瞧。幼儿踮起脚做向上游的动作。妈妈说:龙门到了,跳过去!幼儿跑到泡沫垫设置的龙门或呼啦圈设置的龙门前,依次双脚跳过去。然后,幼儿自由做小鲤鱼游水动作。

    6、鼓励幼儿在守规则的前提下,争取小组第一名。

    7、放松整理:听音乐,自由放松。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合作练习鲤鱼跳龙门的游戏。

    【活动反思】:【wWw.Sq158.coM 申请书范文网】

    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用儿歌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可是对于幼儿来说要跳过一定的高度则需要进行下肢弹跳力的训练,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从而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鲤鱼跳龙门教案大班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立定跳过20~30厘米高度的障碍,发展下肢弹跳能力。

    2、在探索立定跳高的'高度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弹跳能力,勇于挑战自我。

    重难点:

    练习立定跳过20~30厘米高度的障碍,发展下肢弹跳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一块泡沫垫子,花球若干,背景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集体跑步进场。

    2、准备操:泡沫垫操。

    3、游戏"跳龙门"教师:今天,我们都来做小鲤鱼,小鲤鱼游呀游,游到了龙门前。今天的龙门你能跳过去吗?请你们用自己的方法去练习吧!

    ●幼儿单独练习跳龙门(跳泡沫垫)。

    教师:我们一起学学别人是如何跳龙门的。幼儿模仿伙伴的游戏方法。

    ●幼儿尝试两人搭龙门、跳龙门的方法。

    ●请幼儿示范自己的跳跃方法(重点介绍立定跳高动作):站在龙门前,双脚同时用力蹬地,跳过龙门,两脚同时轻轻落地。

    ●幼儿再次结伴练习跳龙门(两块泡沫垫拼搭的龙门)。

    ●请幼儿结队再次自由练习:两人结队练习、黄队和红队分组练习。

    ●游戏:小鲤鱼跳龙门。

    幼儿两人一组,分成两队,搭龙门。排尾的两名幼儿一次跳过龙门,并跳过第一个龙门,再双手搭龙门。大家依次进行,知道对面,再依次排队完成。

    4、集体游戏

    ●在跳龙门的基础上,排尾幼儿传花到排头。幼儿选择一种过龙门的方式游戏一次。

    ●竞赛游戏一次。

    5、放松

    ●听音乐,自由放松,伸拉,呼吸。

    活动反思:

    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用儿歌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可是对于幼儿来说要跳过一定的高度则需要进行下肢弹跳力的训练,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从而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鲤鱼跳龙门教案大班反思(篇3)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健康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鲤鱼跳龙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

    1、练习立定跳过20~30厘米高度的障碍,发展下肢弹跳能力。

    2、在探索立定跳高的高度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弹跳能力,勇于挑战自我。

    重难点:

    练习立定跳过20~30厘米高度的障碍,发展下肢弹跳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一块泡沫垫子,花球若干,背景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集体跑步进场。

    2、准备操:泡沫垫操。

    3、游戏"跳龙门"教师:今天,我们都来做小鲤鱼,小鲤鱼游呀游,游到了龙门前。今天的龙门你能跳过去吗?请你们用自己的方法去练习吧!

    ●幼儿单独练习跳龙门(跳泡沫垫)。

    教师:我们一起学学别人是如何跳龙门的。幼儿模仿伙伴的游戏方法。

    ●幼儿尝试两人搭龙门、跳龙门的方法。

    ●请幼儿示范自己的跳跃方法(重点介绍立定跳高动作):站在龙门前,双脚同时用力蹬地,跳过龙门,两脚同时轻轻落地。

    ●幼儿再次结伴练习跳龙门(两块泡沫垫拼搭的'龙门)。

    ●请幼儿结队再次自由练习:两人结队练习、黄队和红队分组练习。

    ●游戏:小鲤鱼跳龙门。

    幼儿两人一组,分成两队,搭龙门。排尾的两名幼儿一次跳过龙门,并跳过第一个龙门,再双手搭龙门。大家依次进行,知道对面,再依次排队完成。

    4、集体游戏

    ●在跳龙门的基础上,排尾幼儿传花到排头。幼儿选择一种过龙门的方式游戏一次。

    ●竞赛游戏一次。

    5、放松

    ●听音乐,自由放松,伸拉,呼吸。

    活动反思:

    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用儿歌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可是对于幼儿来说要跳过一定的高度则需要进行下肢弹跳力的训练,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从而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jK251.COm精选阅读

    2023课件推荐 小鲤鱼跳龙门教案(篇一)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写一份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课件推荐 小鲤鱼跳龙门教案(篇一)”相关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进行双脚跳越和助跑跨跳。发展幼儿的下肢弹跳能力。

    2、在幼儿跳过一定高度的过程中,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让幼儿体验游戏中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鲤鱼头饰 泡沫垫、呼啦圈、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进入场地随音乐进行热身运动。

    2、玩法:全体幼儿当小鲤鱼,教师当鲤鱼妈妈。

    3、幼儿成六路纵队站好,原地摆放呼啦圈、泡沫垫

    4、老师示范助跑跨跳龙门的动作。

    5、幼儿戴头饰练习动作。

    游戏开始:

    幼儿戴小鲤鱼头饰跟在老师后面做小鲤鱼游水动作,边游边说儿歌:“鲤鱼,鲤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游来游去真高兴,我们都是好朋友。”

    “鲤鱼妈妈”说:“钻到河底找一找。”幼儿弯腰做找食的样子。“妈妈”又说:“伸出头来瞧一瞧。”幼儿踮起脚做向上游的动作。“妈妈”说:“龙门到了,跳过去!”幼儿跑到泡沫垫设置的龙门或呼啦圈设置的龙门前,依次双脚跳过去。然后,幼儿自由做小鲤鱼游水动作。

    6、鼓励幼儿在守规则的前提下,争取小组第一名。

    7、 放松整理: 听音乐,自由放松。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合作练习鲤鱼跳龙门的游戏。

    活动反思:

    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用儿歌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可是对于幼儿来说要跳过一定的高度则需要进行下肢弹跳力的训练,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从而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百科:鲤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小班体育小鲤鱼教学方案范例


    随着幼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幼儿园教案该怎么写?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班体育小鲤鱼教学方案范例》。

    小鱼是孩子所熟知和喜欢的,扮演小鱼符合小班孩子爱模仿的天性。一起看看小班体育小鲤鱼教案!欢迎查阅!

    小班体育小鲤鱼教案1

    游戏目标

    1.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躲闪跑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2.感受与老师、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游戏准备

    渔网一个;在场地上画一个能容纳全体幼儿的大圆圈当池塘,画一个小圆圈当鱼篓;课前学习儿歌《小鱼游》。

    游戏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学习小鱼游,为游戏活动做好铺垫。

    1.小鱼是怎么游的?(鼓励幼儿尝试学学小鱼的各种游的动作)

    2.教师带领边念儿歌边四处自由学习小鱼游。

    三、第一次游戏。

    1.小鱼们已经学会游泳了,现在要请你们游进小池塘,渔夫要来捕鱼喽!

    2.师幼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明确游戏规则:教师扮演渔夫,手持渔网站在池塘边,幼儿扮演小鱼四散站在池塘里。游戏开始,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向上游,向下游,游来游去乐悠悠。”念完后,教师说“捕鱼了”,并在池塘边来回跑动,用渔网捕鱼。“小鱼”在池塘里四散跑着躲闪,被捕到或跑出池塘的“小鱼”离开池塘站到鱼篓里。等捕到三四条“小鱼”后,游戏暂停,大家一起数数捕到几条“小鱼”,游戏重新开始。

    3.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结果

    刚才这几条小鱼为什么会被渔夫捕到呢?(点评游戏中幼儿的个别行为,通过“小鱼不能游出池塘,否则会渴死的”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小鱼怎样才可以保护好自己不让渔夫抓到呢?(引出当幼儿将要被捕到时可以蹲下,表示游到深水区逃走了)

    4.再次游戏

    四、第二次游戏。

    玩法1.幼儿边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大鱼大鱼游游游……”当教师说到“X人来变鱼儿游时”,幼儿迅速按相应数量组合,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

    玩法2.每个幼儿分别头戴红、黄、蓝不同颜色的鱼头饰,模仿小鱼游边念儿歌“小鱼小鱼游……”,当教师说到“变成大鱼游游游”时,幼儿迅速按头饰相同颜色组合变成大鱼,此时渔夫说“捕鱼了”开始捕鱼,当鱼头和鱼身分开了算捕到,被逼出海面的鱼也算捕到。(或者可以分红、黄、蓝三种不同颜色的渔网捕不同颜色的鱼)

    小班体育小鲤鱼教案2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2、学会躲闪,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平坦宽阔的活动场地,小鱼头饰,儿歌磁带

    活动过程:

    1、将全班幼儿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幼儿做小鱼,一部分幼儿作渔网。做渔网的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做鱼饵的幼儿站在圆圈中间。游戏开始: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游戏,当念道渔网来了捕小鱼时,扮作鱼儿的幼儿找空隙钻出去四散跑开。游戏反复进行,同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1)即小朋友在画定的池塘范围内跑。

    (2)当说到最后一句“快快游的时候,才能跑。

    (3)跑要注意安全。

    2、教师示范动作

    教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小鱼小鱼水里游,游来游去点点头,渔网来了捕小鱼,小鱼小鱼快快游。幼儿边说儿歌边跟着老师做动作。)

    3、被捉到的幼儿不能再参加游戏,直到把鱼儿都捉完。第二次游戏让幼儿换角色,游戏继续,教师根据幼儿掌握游戏的情况,适当增加游戏难度。

    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网小鱼的游戏,想想还有什么好的玩法?

    小班体育小鲤鱼教案3

    求异、好奇是儿童的重要的心理特点之一。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会使孩子们感觉到索然无味。在美术活动中,我们通常使用的绘画工具都是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形式单一,幼儿缺乏对多种绘画工具交替组合运用的能力,画面单调。因此,应运用多种绘画工具,使孩子产生画画玩玩的心理,培养孩子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棉签画,是本学期我们班级的特色活动。小小的棉签,在孩子的手中成了绘画工具,创作出富有童趣的作品。在本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让孩子带着兴趣愉快地参与整个美术活动,激发他们对绘画活动的乐趣。

    1.在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观察范例,复习对一些装饰线条的认识。

    2.正确使用棉签,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图形装饰小鱼的身体。

    3.激发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发展想象力。

    1.知识经验准备:已经认识一些简单线条和图形。已初步欣赏过音乐《水族馆》。

    2、物质准备:范例,幼儿操作材料,颜料,棉签,音乐《水族馆》

    一、创设故事情境,观察了解装饰小鱼的方法。

    1.欣赏音乐《水族馆》

    师:小朋友听,谁来了?

    2.创设情境教师:在一个碧水荡漾的池塘里,柔软的水草在水底摇摆着。一群快乐的小鱼游来了。小鱼今天穿的衣服可真漂亮,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新衣服是什么样的?

    3.观察范例,巩固复习对一些线条和图形的认识。

    4.师:原来,今天小鱼穿那么漂亮的衣服想去干什么呢?原来小鱼们要去参加一个快乐的聚会。可还有很多小鱼都没有自己的新衣服,让我们来帮助小鱼。用棉签给小鱼换上一件美丽的新衣。

    二、讲解作画要求,学习使用棉签装饰小鱼。

    1.讲解要求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三、展示幼儿作品,分享交流。

    1.将幼儿作品展示在背景图上。

    2.评价作品。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哪条小鱼的衣服最漂亮?(重点鼓励由自己想象,独特创作的幼儿)

    3.听音乐,一起游戏。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精选


    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才能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那有哪些值得参考教案课件呢?教师范文大全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1

    教学经验:

    从活动中发现,幼儿对操作很感兴趣,幼儿有创新意识,但少数幼儿还是不会写出算式,我认为对于这些幼儿,老师日常活动中多加以个别指导,他们一定会成功。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好动,喜欢操作的特点,我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4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尝试自编得数是4的加法应用题。

    3、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4、培养幼儿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及幼儿动手尝试的精神,训练幼儿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激发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3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4,苹果、梨图片4张,每个幼儿4个萝卜,4朵花,蘑菇图片4张,兔妈妈、小兔头饰,布置好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随《十个数字跳舞》音乐,做手指游戏。

    一、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复习4的组成

    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过吗?.本文来源:教案.网动画城里的聪明屋有位金龟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请我们到聪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到聪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们坐火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我们的火车2点开。

    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4的组成

    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看看,金龟子姐姐他们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一个苹果几个梨?(3个)。

    3、游戏对数

    刚才小朋友们对得真好,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我们来对数,举起你们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几?(3),1和3合起来就是4。

    二、创设情景,

    在操作中尝试写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龟子姐姐说:你们都很聪明,现在我要请你们到智力迷宫玩,去智力迷宫前,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新本领才能去,学什么本领呢?

    兔宝宝,我是兔妈妈,我告诉你们一件高兴事儿,我们种的萝卜丰收了,请兔宝宝跟着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每个宝宝拔4个萝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老师演示)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把萝卜搬回家,搬的时候要听妈妈的指挥,看看两只手上的萝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们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怎样列出这个加法算式,请兔宝宝将它写在答题卡上,写的时候,字要写大一点,不然兔妈妈看不清楚,(兔妈妈帮助能力差的小兔讲解列式)。

    我们的萝卜丰收了,你们高兴吧!我们来开个庆祝会吧!我们去采花来装饰一下,我们每个宝宝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几朵(4朵),我们把手里的花举起来,看看两只手上的花交换位置合起来还是几朵花?(4朵),两只手上的花虽然交换了位置,但是它们的和没有变,请兔宝宝将加法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写完之后把答题卡举起来,小兔互相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

    今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又可去智力迷宫玩,来,我们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动延伸

    金龟子姐姐还想看看哪个小朋友最爱动脑筋,用老师提供的蘑菇图片,自己试着编加法应用题,注意编加法应用题要讲一件事,出现两个数,提一个问题,问一共有多少?合起来是多少?

    编应用题又是一样新本领,会编的小朋友很能干,不会编的也不用着急,下次老师要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的新本领。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分层练习体现不够,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课堂语言还不够生动简练等。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算法,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自我感悟,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发自内心的选择出对于他们来说最简便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习、怎么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在体验中获取到知识,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学习的乐趣!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8的加法。

    2、乐意参与活动,并能用清楚的语言讲述实物图所表示的意义。

    活动准备:

    1、教具:一组ppt课件。

    2、学具:铅笔、材料纸、幼儿操作图等。

    活动过程:

    一、导语引出小白兔的困难,复习8的组成。

    帮助小白兔过难关。(边演示ppt(1)边复习8的组成。)

    二、看图列算式,学习8的加法。

    (1)分别出示ppt(2)(3),请幼儿讲述ppt上图示所蕴含的意思,并列出算术题,学习8的加法。

    (2)将ppt(4)理解以后,列出3+5=8和5+3=8以及4+4=8

    三、游戏:捉蝴蝶,巩固8的加法

    玩法:幼儿分组比赛捉蝴蝶。将得数是8的蝴蝶才捉回来,展示在树上。

    四、小组活动:过难关得红旗

    玩法:幼儿选择教师提供的作业纸,做完了小朋友相互查一查全对了到老师这里来拿小红旗。

    难关内容:

    (1)给小熊涂色:算一算,算出来以后看一看应该涂什么颜色。.教.案网出处(复习8以内的加法)

    (2)看图列算数题:这张看一看图式该列出怎样的算术题。(巩固8的加法)

    (3)房子图:这张房子图又该怎样填呢?(复习8的组成)

    五、教师展示幼儿作业,讲评作业,小结活动。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学生说三句话以及算式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加减法的算理。

    不足之处:在第一个环节,让孩子说的还是不够,8,9的组成不够熟练,在教学中,引导得少。

    改进措施:多正确引导,让孩子自己自主思考,并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应用交换规律进行7的加法运算,并尝试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2、感受与同伴共同交流、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学7的组成分解

    2、PPT课件,记录卡、铅笔和橡皮擦人手一份,看图找算式图片6份、7以内的加法算式题若干,写有7以内算式的骰子2个,自制棋盘等小组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碰球”的游戏,复习7的组成分解。

    (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

    2、以“智救懒羊羊”情境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学习应用交换的办法进行7的加法运算。

    (1)引导幼儿“发现气球中的密秘以找到去狼堡的路”,学习看图列出第一组算式,并发现加法算式中的交换规律。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气球有什么不同?

    黄的几个?红的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这些数字代表什么?(1+6=7)

    ③小结:1个黄气球和6个红气球合起来一共是7个气球。

    ④提问:气球怎么了?(教师展示课件中1个气球和6个气球位置的交换。)

    谁在前面?(红)有几个?谁在后面(黄)有几个?一共有几个气球呢?

    ⑤验证:你列的是什么?(6+1=7)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⑥小结:在加法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后,总数不变。

    (这个环节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列出7的加法的第一组算式,并发现两个算式中“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的规律。)

    (2)以同样的形式引导幼儿“穿过花丛”,根据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二组算式。

    ①提问:图中有什么?小花有什么不同?

    紫花有几朵?红花有几朵?一共有几朵花呢?

    ②验证:你列的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列式?(2+5=7、5+2=7)

    ●看着图片上颜色不同的花朵列出算式,算对了花丛就能移开。

    (这一环节引导幼儿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3)引导幼儿“穿过树林”,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

    ●看着图片上高矮不同的小树列出算式,算对了就能到达狼堡。

    (这一环节教师并未通过任何的问题直接让幼儿自己观察图片内容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整个学习环节,通过创设“闯过三个关卡便可到达狼堡救羊”的情境,从“列出算式发现交换规律”——“尝试使用交换的办法列出第二组算式”——“ 迁移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列出第三组算式”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掌握7的加法。

    3、“获取密码卡进入狼堡”,与老师、同伴交流验证操作结果,尝试大胆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当幼儿能主动地与老师或同伴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后,对方便可在该幼儿的操作卡上作一个标记,这样这张操作卡就是进入狼堡的密码卡了。)

    (这个环节通过创设与老师、同伴交流以“获取密码卡”才能进入狼堡救羊的情境要求,以帮助幼儿梳理7的三组加法算式及鼓励幼儿尝试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4、“狼堡内救羊”分组操作,内化迁移数学经验。

    (1)找懒羊羊(看图口头自编应用题,并列式计算):幼儿根据图画上的人物、蜜蜂、鱼的不同特征从一些算式中找出正确的算式并写上得数。正确的算式翻一面可拼出懒羊羊图案获得验证。

    (2)涂色找出灰太狼:幼儿6人一组,每人拿一张图片,算出得数,把得数是7的部分涂上颜色;将六张图片拼合起来将出现完整灰太狼形象。

    (3)狼堡大逃亡:两个幼儿玩棋子,骰子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在棋盘上走几步,看谁先走到终点逃出狼堡。

    小组操作(1)

    小组操作(2)

    小组操作(3)

    (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

    5、“懒羊羊获救”庆祝会,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课件,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习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 “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习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4

    设计背景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6的加法算式难点:能例举一两个简单的6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教案网出处)

    幼:6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一、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二、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5)算式接龙

    三、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复习3的组成,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副、磁性教具若干、数字积木、数字卡、数题卡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的叫声》复习3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动物的叫声》游戏,好吗?小鸭小鸭叫3声,我的小鸭叫1声,你的小鸭叫几声?1和2合起来是几?

    师生互动,在拍手游戏中复习3的分与合。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位小朋友叫的又快又准,老师奖给你一个奥运福娃,喜欢吗?这节课老师要把福娃奖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爱动脑筋的孩子,比一比看谁得的福娃多。

    2、出示背景图:

    A、草地上有1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草地上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呢?

    a.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用加法?(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算总数用加法。)怎么列式?出示:1+2=3

    b.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1只小兔,2表示2只小兔,3表示一共有3只小兔)+、=各表示什么意思?(加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等于号表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B、池塘里有2只小鸭,又来了1只小鸭,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

    a.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用加法?怎么列式?出示:2+1=3

    b.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各表示什么意思?

    C、教师编加法应用题,幼儿摆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送信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送信的游戏?请2位小朋友来扮邮箱,谁愿意?(点2名幼儿戴上邮箱头饰?)再请一些小朋友把信送到邮箱,谁愿意?老师发算式卡片,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小朋友把信送对了,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们。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都能把信成功的送到邮箱。

    4、教师评议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已有了3以内分与合的基础,计算本身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要让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坐住30分钟,真是不易的事情。(.教案网出处)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年龄特征,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3的加法计算。

    教学中确立这样的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

    3的分与合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谈话,我以拍手游戏创设情境,即复习了3的分与合,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奥运福娃作为奖品,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因为小兔、小鸭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动物,因此,我以小兔、小鸭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幼儿独立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在教学中发现幼儿都能认识到:把原来的1只小兔和又来的2只合起来一共有3只。然后,我小结引出加法的算式,再引导幼儿同桌讨论,交流算式的含义,在幼儿读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主题图的创设既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

    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2只小鸭和1只小鸭合起来是3只小鸭,就要用加法计算。通过对算法的探究,在交流中掌握把2和1相加就是把2和1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送信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熟练计算3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本节课因为我组织教学比较到位,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幼儿表达图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在说中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生动活泼,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中指出:学前阶段数学活动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构建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并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指导思想。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2.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能正确读出算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难点: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能正确读出算式。

    活动准备

    1.课件 2.数字卡片、符号卡片 3.瓶盖 4.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幼儿说《数字歌》入场

    二、集体活动

    1.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智慧王国到了。

    国王:欢迎来到智慧王国,智慧王国,智慧多多,游戏多多,想挑战吗?

    2.探索活动:

    师:你知道我们教师里有几位男生?有几位女生?

    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数字表示?

    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

    师:这些数字和符号放在一起,应该怎样读呢?

    3.游戏活动:

    游戏一:《瓶盖游戏》

    方法:请幼儿二人一组,二人分先后听声音数量,取瓶盖,最后看看一共有几个瓶盖,请幼儿用数字卡片摆出算式。可变换方法再进行。

    游戏二:《下雨了》

    方法:幼儿取动物头饰扮动物,看到太阳标志时自由活动,看到下雨标志时,则快速躲进两间房子里,再请幼儿根据两间房子里动物数量说出加法算式。

    4.交流小结:

    三、结束

    教学反思

    1.导入环节:用故事情节引入,请幼儿到智慧王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了幼儿的积极参与乐趣和探索欲望。

    2.感知环节:本环节一般情况下,讲授新知识都是以讲解演示方法进行,而此环节我采用的是教师设定情节,幼儿自己探索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自己发现加号、等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及算式的读法,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3.复习巩固阶段:让幼儿对新知识加以巩固复习,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让幼儿一遍遍写一道道算,小学化倾向严重,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严重危害,有的幼儿过早的出现厌学现象,有的幼儿过早的出现近视现象。因此,生动有趣、健康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很重要,本次活动的复习巩固阶段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活动。

    一个是共性的游戏《瓶盖碰碰碰》,用听音计数的方法进行,并用加号、等号区分取瓶盖儿的先后,然后请两位小朋友用拼摆算式的方式记录计算过程,并请幼儿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大家集体验正,使幼儿对新知识有一个加深、巩固的过程。

    第二个游戏是《下雨了》,这个游戏相对瓶盖儿游戏是一个比较个性的游戏,它有一定的随机性,师幼不能预知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样的算式,但幼儿通过点数每间小房子里的小动物数量,这样的实际操作就能轻松完成算式,对算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幼儿在玩这个游戏时非常兴奋,因为它完全调动起了孩子的兴趣,在这个游戏中还渗透安全教育,团队精神,也渗透了运动活动中的跑的内容,而且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活动中还渗透了按图索骥的内容,让孩子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结束部分。结束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悬念,调足了孩子的胃口,“超级无敌恐龙屋”孩子会充满好奇和期待,而这个期待如果想实现是有前提的,请幼儿为小动物按特征分类,并区分左右,一个小环节渗透了分类,空间方位知识,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了新知识。

    5、本人才疏学浅,对新教材理解不够透彻,对于游戏中算式是否一一出示尚有困惑,今后时间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深入研究新教材的内涵,领悟新教材及《纲要》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从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手段,创造丰富的游戏环境,有效开展幼儿数学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

    2、学具: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一、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来.源教.案网,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请3-4位幼儿)

    二、引出新游戏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三、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四、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轻松地掌握了6以内的加减法,并且学会了猴子、绿、红、树上等词语,有利于汉语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为学前班学习加减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课程过于简单。我会在今后总结经验,会把自己的课上的更好,表现的更加优秀。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学前儿童已经开始认识数字,并对数字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要算两样东西放在一起是多少时,大多数孩子会用数的。为了能让孩子开动脑筋,找到最简捷的方法,所以我设计了《加法基础》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2、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正确读出算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真正含义。

    2、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动物卡片、课件、水彩笔、记录纸、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来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是哪种小动物?红眼睛,三瓣嘴,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二、导入故事情境,出示课件。

    1、提问:兔妈妈和兔宝宝一共是几只小兔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认识+、=。

    3、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用手来做一做+、=。

    4、找生列算式、读算式,师点评。

    5、出示课件:森林里其它到小兔子家做客的小动物,每种小动物来了多少只,学生列算式,算结果。(.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6、课间休息:兔子舞

    7、游戏听音取笔。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学生们合作进行游戏,并把游戏结果记录下来,请几名小朋友把记录下的算式贴到黑板上,轮流读出自己的算式。

    8、学生们填写操作材料上的习题,师巡视并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请学生们利用课堂资源,提出一个关于加法的数学问题,并列出加法算式。

    四、谈收获。

    找生谈谈本堂课有哪些收获,对本堂课表现优异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学生们给予掌声的鼓励。布置家庭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学前大班的课,我所任教的孩子都是6、7岁的儿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比较喜欢卡通童话和小动物,因此我以到小兔子家做客一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展开教学,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孩子们都喜欢的,我设计了与本课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但我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个体差异,没做到去观察每个孩子的听课状况。好的孩子把知识都学会了,但个别孩子听课状态不是很好,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气氛当中去,我也没能做到及时的去提醒、去点拨。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要更细心的去观察我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更好的去听课,去学习。还有游戏的时候,不可能做到每个孩子都到前面来进行游戏,但我明显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由于没能到前面来游戏那种失望的表情。我今后的课堂上一定要多设计一些游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9

    教学目标:

    1、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会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游戏中理解交换+两边的数得数不变:

    4、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6、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头饰、卡片

    活动重点:得数5的加法 活动难点: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引入:(复习5的组成)

    师: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不过我们要保密码解开才能去,5可以分解成2和几呢?生:3密码正确,请进吧。

    二、情境感知————做客:看图学习5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动物王国到了,我们一起去小动物家看看吧,小心别被动物咬着,看图算5以内的加法,算对动物送礼物给小朋友,算错动物要把小朋友扣住了。速度快的可以多去几个小动物家。把你的答案记清出点。

    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4句话表达4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师: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5,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4道算式就是5的加法算式。

    师:像 1+4=5,4+1=5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4=5马上就想到4+1=5,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3=5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巩固加深:

    好了,小动物们都夸我们很聪明 ,我们手里都有动物送给我们的玩具票票, 出示价格。你手里有5元,你能买那两样玩具,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那两样?

    幼儿操作

    总结:

    师: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师:如果5元买三样呢?

    四、总结:这节课高兴吗?我们学习了得数等于5得算式板书:1+4=5,4+1=5,2+3=5,3+2=5.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10

    一、设计意图:

    为了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我给孩子们设计了一节学习创编8的加法应用题的活动。首先设置情景买水果让幼儿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然后让幼儿结合图片练习自编口述应用题,最后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引导幼儿进一步用口述的方法编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由浅入深,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了知识。有趣的学习方式遵循了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也符合了《纲要》中所指出的: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

    二、活动目标:

    1尝试按实物图的内容编出相应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体验编应用题的乐趣。

    重点:

    根据图意自编8以内的应用题。

    难点:

    能够清楚、完整的表达。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情景布置;水果超市,人手一张操作卡,图片、骰子等材料若干。

    知识准备:幼儿已学过8以内数的组成。

    四、活动过程:

    (一)以碰球游戏复习8的组成。

    (二)创设情景,让幼儿初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

    1指导语: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水果超市买水果。

    2要求:

    (1)每人最多只能买5个,分两次买并把它放到两个盘子里。

    (2)买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你到超市里买了什么水果,第一次买了几个水果?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第二次买了什么水果,一共买了几个水果?

    3游戏:买水果。师重点观察幼儿买水果的情况。

    4个别提问:重点引导幼儿完整、准确的进行描述。

    5师生共同小结:我到超市买水果,第一次买了2个水果,第二次买了3个水果,一共买了5个水果。

    (三)提供图片,引导幼儿分组自由探索,口述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介绍材料,并提出要求。

    2互动游戏:谁最棒?

    (1)提要求:

    A、请认真观察,用刚才的方法完整的说一说。

    B、说完后再将最后一句话变成一个问题来考考小朋友。

    (2)幼儿分组游戏:重点指导幼儿观察图片,完整准确的描述。

    (3)请个别幼儿口述应用题。

    3师生共同小结。

    (四)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引导幼儿进一步用口述的方法编8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1介绍游戏材料及要求。

    2幼儿分组活动。

    引导幼儿各自找客人人老师口述应用题活动自由结结。

    活动反思: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要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因为幼儿对游戏是最感兴趣的,最能吸引他们,游戏的形式可以使幼儿对数学活动更感兴趣,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爱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1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9的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2、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9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课件、卡片(动物和算式)每人各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提问

    1、复习8以内的加法题

    师:小朋友,我问你?5+3=?

    幼:X老师,我告诉你,5+3=8!

    师:小朋友,我问你?4+4=?

    幼:X老师,我告诉你,4+4=8!

    师:小朋友,我问你?6+2=?

    幼:X老师,我告诉你,6+2=8!

    2、游戏的方式(整体回答后可以询问个别幼儿)

    二、学习9的加法应用题(展示课件)

    1、池塘里原来有8只鸭子,又来了1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8+1=9)

    师:小朋友,请听音乐!出自:屈;老.师我们的伙伴来了。

    播放小鸭子音乐,并且同时播放课件。

    故事引入。讲解小鸭子原来有8只,又来了1只,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

    幼:9只。

    师: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8+1=9

    2、蝴蝶飞入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5+4=9)

    师:小朋友,春天来了。蝴蝶姐姐也飞入花丛中了。出自:屈;老.师你们看,那儿有几只蝴蝶呀?

    幼:5只蝴蝶。

    师:是呀,有5只蝴蝶。那小朋友们看看远处又飞来了几只蝴蝶呀?

    幼:4只蝴蝶。

    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

    幼:9只。

    师:怎么算出来的呀?

    幼:5+4=9

    3、小猴子在锻炼身体,第一次有7只小猴子,第二次又来了2只小猴子,一共有几只小猴子?

    同上(老师启发幼儿创编应用题)7+2=9

    4、一棵芭蕉树上结出了很多很多的香蕉,先长出来了6个香蕉,又长出来了3个香蕉,一共长出来了几个香蕉?

    同上(老师问,小朋友答)6+3=9

    三、操作练习

    送小朋友每人一个礼物(拿出一个大礼物盒子,请小朋友自己抽出自己的礼物),条件是:小朋友必须回答礼物上面的问题(问题是用算式创编应用题)

    四、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带者自己的礼物到爸爸妈妈那里编应用题(随音乐)。

    反思:

    认识数是计算的前提,反过来,计算又可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和理解,两者是密切联系的本节活动通过数的组成把10以内数的认数和计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10以内的每个数,都通过动手操作,使孩子逐渐形成数的概念,掌握数的组成、分解、进而达到正确计算。幼儿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加减,但幼儿并不十分了解每个数的含义,本节活动出现了8个添上1个是几个?使他们了解每个自然数是怎么形成的及它与前面各数的关系,最后通过摆一摆巩固他们对算式的运用。既加深幼儿对10以内组成、分解和运算。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12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理解一共的含义。

    学习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活动准备:

    教具:三幅实物图,贴绒数字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三幅图。

    A:黑板上有几幅图?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每幅图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3幅图用三句话讲。请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B:第三幅图小朋友为什么要说一共有三只猫,一共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来源;教案网;这里是谁和谁合在一起一共呢?

    学习书写算式。

    A:谁会用一道算式记下这件事?幼儿说教师记录。

    B:谁能说出这道算式是怎样表示这件事的?我们一起把这道算式读一遍。

    C: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这道算式的数字写在什么格子里?符号呢?

    小组活动看三幅图记加法算式(数学画册)教后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并且理解一共的含义。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活动反思:

    今天我上了《5以内的加法》,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所以学生基本上都会计算。课后和听课老师交换意见,不足之处反思如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

    快乐的我大班美术教案反思(精选3篇)


    教师范文大全精选专题推荐:“大班美术教案”。

    以下“快乐的我大班美术教案反思”由栏目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敬请浏览以下网页内容。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因此在写的时候就不要草草了事了。与此同时老师写好教案课件,对自己教学情况也能有所提升。

    快乐的我大班美术教案反思 篇1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大转盘》,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在同伴原有画的基础上大胆想像,为同伴的作品添画。

    2、让幼儿感受同伴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体验交换作画的趣味性。

    活动重难点

    1、让幼儿能大胆的交换作画,展示自己的想象。

    2、通过改变画面形象,让幼儿感知其中的创造性和变异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有根据任意图形想象作画和合作绘画的经验。

    2、彩色画纸·彩色记号笔。

    3、座位按排成环形。

    活动过程

    一、引导

    1、从简单的基本形开始,分步骤示范,让幼儿猜猜老师画的是什么。

    2、通过改变图案方向,采纳幼儿的建议等方式,即行改变画面形象,让幼儿感知其中的创造性和变异性。

    3、出示基本图形,启发幼儿说说它像什么。

    4、在幼儿想象的基础上出示已准备的图形,介绍几种想象添画的方式,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开拓幼儿的思维。

    5、讲解:大转盘的作画方式和规则。

    幼儿找座位,用记号笔快速的在纸上画下自己想表现的内容。

    当背景音乐变成快节奏的音乐时,幼儿之间快速的按顺序交换座位。

    每一名幼儿来到同伴的画前时,先观察和想象,然后在在其基础上按自己的改和添画。

    二、创作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不同的画面。

    2、要求自己思考在画,不影响别的小朋友。

    3、老师和幼儿一起,及时赞扬好的想法和作品。

    三、展示作品

    1、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彼此之间欣赏,

    2、引导幼儿回忆,找开始的作品,然后分享。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交换画画很感兴趣,下课后还会问:你原来想画什么,现在变成了什么。有的幼儿作品画的非常好,老师给予了嘉奖,还没有画出的,老师会鼓励,让他大胆的想,大胆的画。

    快乐的我大班美术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参与表演、环境创设和收集材料等,引导幼儿体验节日的快乐。

    2、通过教师介绍、观察图片幼儿交流等形式,了解各国庆祝新年的形式。

    3、通过折纸、剪纸、废旧物制作等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提高其动手能力;并引导幼儿感受新年的到来,发挥主体性参与环境创设。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与教师共同讨论新年的主题。

    2、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各国庆祝新年的文字材料、图片,以及装饰品等。

    3、展示幼儿带来的图片、装饰品及幼儿的绘画作品(快乐的节日)。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互相介绍中国和其他国家庆新年的各种方式(利用文字材料、图片和装饰品)。

    2、幼儿与教师共同讨论庆祝新年的形式。

    3、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绘画快乐的节日。

    4、引导幼儿利用废旧物、各种纸等制作节日彩带和装饰品。

    5、指导幼儿进行剪纸、折纸。

    6、布置环境:(以红、白、绿色调为主)

    7、展示幼儿带来的图片、装饰品等。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

    8、布置新年环境(按先后顺序进行)。

    用幼儿手工制作装饰盥洗室的门。(以废旧物、各种纸为主)

    在教室内装饰节日彩灯。

    装饰屋顶(利用气球、废旧物和购买的材料)

    装饰窗户(剪纸、喷雪等)

    布置舞台(塑胶垫、彩链、圣诞老人的图片、彩灯、气球、折纸等)

    活动反思

    随着圣诞新年的临近,大街上开始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息。!来自教案.!新年也成了孩子们议论的焦点话题,为此我班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及时开展了快乐的新年的主题活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联的能反映中国文化独特性的内容,包括节日所衍生的传统习俗及相关典故,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借以让幼儿通过了解新年的文化、习俗,体验节日喜庆的气氛。使幼儿懂得新的一年自己又长大了,应该更好地学习本领,变得更懂事、更能干。

    本次主题活动中我们主要从认识新年迎接新年庆祝新年三个环节入手,以迎新年为核心,通过谈话活动、歌曲欣赏活动、故事、儿歌等形式来加深幼儿对新年的认识与了解;通过亲手制作新年物品、策划布置活动室环境以及新年贺卡制作、赠送活动进一步感受新年来临的快乐;最后在新年嘉年华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并引导幼儿学会合作、分享;通过参与童话剧表演将活动推向高潮,让幼儿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新年的喜庆气氛,体验亲人、朋友间的融合、友爱、温馨的情感氛围,给孩子留下了一个甜蜜美好的回忆。

    快乐的我大班美术教案反思 篇3

    设计意图:

    《小花猫找汗》是一节听读游戏识字课,有一次组内教研过程中,一位年轻老师提出:“现在上听读游戏课太难了,尤其是长篇的科学故事性的文章,真不知怎么教给孩子? ”。其实对于小朋友而言,听读课本上的文章诗歌很适合学龄前的孩子,既能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又能增强识字的能力,每一篇诗歌有讲述一个知识点,在幼小衔接工作的过程中,听读游戏识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花猫找汗》是一篇很适合低龄小朋友的科学童话,孩子们通过阅读能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语言生动有趣,课文的画面形象可爱,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鉴于以上几点,我有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复习学过的生字:猫 猪 狗 牛 马 。学习新授生字:说 问 汗 吐。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分角色创作表演童话故事。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科学诗歌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杆 字卡若干、钓竿小鱼池教具小动物头饰若干个、《小花猫找汗》动画片、律动音乐《小动物》表演用背景幕布、录像机

    活动过程:

    律动《小动物模仿操》教师领幼儿入座。

    一、导入:播放动画片《小花猫找汗》

    二、听读游戏诗歌教学:动画片看完了,我要考考小朋友,这个动画片的名字叫什么?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让幼儿发言,教师并依次贴出各种所说出的小动物的图片)(随后教师依次出示词卡:身上、舌头、脚掌、鼻子)

    教师引导幼儿玩“连连看”的游戏(请小朋友上前连线,把小动物图片和相对应出汗的位置的词卡廉洁,以此巩固关于小动物出汗部位的知识教育)

    三、复习学过的生字

    这些小动物还带来几个字宝宝,我们一起看看。(把刚才的小动物图片翻过来,后面是相对应的小动物的名称字卡:猫、狗、猪、牛、马)

    认读认读识字游戏

    1、“听声音认生字”游戏(老师或小朋友学小动物的叫声,另一名小朋友找出相对应的字卡)

    四、学习新授生字

    这首童话里还有几个小字宝宝不见了,看来我需要魔术帽。(教师运用魔术帽变出“说”“问”“汗”“吐”四个生字)

    教师引领幼儿观察,并让幼儿独立分析字形,比如说:说——一个人在看电视,电视里有一个人说话问——一个人在大门里问问题。汗——一个人本来是干的,运动后就出汗了。吐——左边是口,右边是土,合起来就念吐。之后进行组词,并说一句话。

    五、玩识字游戏

    1、小猫钓鱼。儿歌:小猫小猫苗苗叫,我的小鱼哪去了?我请***找一找。

    2、谁当小老师?

    3、猜猜谁不见了。

    六、童话故事表演

    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小花猫找汗》的故事,那我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呢?下面我们请大二班的小朋友表演《小花猫找汗》

    (教师分发头饰)

    (让第一组幼儿讨论分配角色,之后进行表演童话故事)——教师进行录像

    表演结束了,请下面的小观众说一说,哪里表演的好?哪里表演得不好?(让幼儿自由讨论优点和缺点,综合之前的经验,请第二组小朋友表演)

    七、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不同的小动物,他们出汗的身体不为也是不一样的!现在我问问小朋友,你还知道别的小动物用什么部位出汗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教师外面的小动物用什么部位出汗?让我们一起出发。

    活动反思: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1、活动中,孩子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这节课中,我充分发挥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讨论,教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促进下一步教学的动力。

    2、情境创设对于幼儿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准备了大量的表演头饰和背景图片,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能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3、在玩中学。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在游戏中度过(识字游戏,连线游戏、表演游戏等),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满足了身心需求,学到了科学知识,从而尊重了孩子科学认知的理念。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学生思考和说话也是一个教学的关键点,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学之中所必须的。教学过程的运行科学、有序、有效,确保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让教案变得更加清晰有条理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复习3的组成,学习按图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副、磁性教具若干、数字积木、数字卡、数题卡

    活动过程:

    1、游戏《小动物的叫声》复习3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动物的叫声》游戏,好吗?小鸭小鸭叫3声,我的小鸭叫1声,你的小鸭叫几声?1和2合起来是几?

    师生互动,在拍手游戏中复习3的分与合。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位小朋友叫的又快又准,老师奖给你一个奥运福娃,喜欢吗?这节课老师要把福娃奖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爱动脑筋的孩子,比一比看谁得的福娃多。

    2、出示背景图:

    A、草地上有1只小兔,又来了2只小兔,草地上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呢?

    a.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用加法?(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算总数用加法。)怎么列式?出示:1+2=3

    b.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1只小兔,2表示2只小兔,3表示一共有3只小兔)+、=各表示什么意思?(加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等于号表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

    B、池塘里有2只小鸭,又来了1只小鸭,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

    a.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用加法?怎么列式?出示:2+1=3

    b.数字1、2、3各表示什么意思?+、=各表示什么意思?

    C、教师编加法应用题,幼儿摆算式,教师巡回指导。

    3、游戏:送信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送信的游戏?请2位小朋友来扮邮箱,谁愿意?(点2名幼儿戴上邮箱头饰?)再请一些小朋友把信送到邮箱,谁愿意?老师发算式卡片,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小朋友把信送对了,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们。

    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棒,都能把信成功的送到邮箱。

    4、教师评议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幼儿已有了3以内分与合的基础,计算本身不存在问题,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要让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坐住30分钟,真是不易的事情。(.教案网出处)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年龄特征,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在玩中掌握算法,正确进行3的加法计算。

    教学中确立这样的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

    3的分与合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因此,课前谈话,我以拍手游戏创设情境,即复习了3的分与合,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奥运福娃作为奖品,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

    第一层次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因为小兔、小鸭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动物,因此,我以小兔、小鸭创设主题情境,引导幼儿独立观察、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在教学中发现幼儿都能认识到:把原来的1只小兔和又来的2只合起来一共有3只。然后,我小结引出加法的算式,再引导幼儿同桌讨论,交流算式的含义,在幼儿读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要把两部分合起来需要用加法来计算。主题图的创设既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又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幼儿对加法的认识,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层次

    引导探究,掌握方法。

    我再次创设情境,出示两组图,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所获得的信息,体会要把2只小鸭和1只小鸭合起来是3只小鸭,就要用加法计算。通过对算法的探究,在交流中掌握把2和1相加就是把2和1合起来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

    第三环节

    实践运用巩固对加法的认识。

    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送信游戏活动。不仅帮助幼儿熟练计算3以内的加法,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幼儿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

    本节课因为我组织教学比较到位,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注重幼儿表达图意能力的培养,因此,幼儿在说中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义。课堂教学扎实有效,生动活泼,幼儿学得轻松愉快。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2

    教学经验:

    从活动中发现,幼儿对操作很感兴趣,幼儿有创新意识,但少数幼儿还是不会写出算式,我认为对于这些幼儿,老师日常活动中多加以个别指导,他们一定会成功。

    设计思路:

    根据幼儿好动,喜欢操作的特点,我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活动目标:

    1、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4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尝试自己列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尝试自编得数是4的加法应用题。

    3、使幼儿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4、培养幼儿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及幼儿动手尝试的精神,训练幼儿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激发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3以内加法算式卡、数卡4,苹果、梨图片4张,每个幼儿4个萝卜,4朵花,蘑菇图片4张,兔妈妈、小兔头饰,布置好活动场景。

    活动过程:

    随《十个数字跳舞》音乐,做手指游戏。

    一、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复习4的组成

    1、游戏开火车复习得数是3以内的加法。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欢看动画片,《动画城》节目你们看过吗?.本文来源:教案.网动画城里的聪明屋有位金龟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请我们到聪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谁是最聪明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到聪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们坐火去吧!我们的火车几点开?(出示加法题卡)嘿嘿!我们的火车几点开?我们的火车2点开。

    2、游戏又有苹果、又有梨复习4的组成

    呜.火车开到了聪明屋,看看,金龟子姐姐他们拿什么来招待我们呢?导出又有苹果又有梨的游戏,一个苹果几个梨?(3个)。

    3、游戏对数

    刚才小朋友们对得真好,老师也来考考你们,我们来对数,举起你们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几?(3),1和3合起来就是4。

    二、创设情景,

    在操作中尝试写出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龟子姐姐说:你们都很聪明,现在我要请你们到智力迷宫玩,去智力迷宫前,我们必须学会一种新本领才能去,学什么本领呢?

    兔宝宝,我是兔妈妈,我告诉你们一件高兴事儿,我们种的萝卜丰收了,请兔宝宝跟着妈妈到地里去拔萝卜,每个宝宝拔4个萝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几种分法?(个别回答,老师演示)拔了这么多萝卜,我们把萝卜搬回家,搬的时候要听妈妈的指挥,看看两只手上的萝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们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加法),怎样列出这个加法算式,请兔宝宝将它写在答题卡上,写的时候,字要写大一点,不然兔妈妈看不清楚,(兔妈妈帮助能力差的小兔讲解列式)。

    我们的萝卜丰收了,你们高兴吧!我们来开个庆祝会吧!我们去采花来装饰一下,我们每个宝宝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几朵(4朵),我们把手里的花举起来,看看两只手上的花交换位置合起来还是几朵花?(4朵),两只手上的花虽然交换了位置,但是它们的和没有变,请兔宝宝将加法算式写在答题卡上,写完之后把答题卡举起来,小兔互相检查一下你写对了吗?

    今天,我们学会了新本领又可去智力迷宫玩,来,我们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动延伸

    金龟子姐姐还想看看哪个小朋友最爱动脑筋,用老师提供的蘑菇图片,自己试着编加法应用题,注意编加法应用题要讲一件事,出现两个数,提一个问题,问一共有多少?合起来是多少?

    编应用题又是一样新本领,会编的小朋友很能干,不会编的也不用着急,下次老师要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的新本领。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分层练习体现不够,课堂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课堂语言还不够生动简练等。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算法,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自我感悟,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发自内心的选择出对于他们来说最简便的方法,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怎么学习、怎么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在体验中获取到知识,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学习的乐趣!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1、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会计算得数是5的加法。

    2、进一步理解+,=的含义

    3、在游戏中理解交换+两边的数得数不变:

    4、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6、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头饰、卡片

    活动重点:得数5的加法 活动难点: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引入:(复习5的组成)

    师: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不过我们要保密码解开才能去,5可以分解成2和几呢?生:3密码正确,请进吧。

    二、情境感知————做客:看图学习5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动物王国到了,我们一起去小动物家看看吧,小心别被动物咬着,看图算5以内的加法,算对动物送礼物给小朋友,算错动物要把小朋友扣住了。速度快的可以多去几个小动物家。把你的答案记清出点。

    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4句话表达4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师: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5,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4道算式就是5的加法算式。

    师:像 1+4=5,4+1=5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4=5马上就想到4+1=5,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3=5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巩固加深:

    好了,小动物们都夸我们很聪明 ,我们手里都有动物送给我们的玩具票票, 出示价格。你手里有5元,你能买那两样玩具,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那两样?

    幼儿操作

    总结:

    师: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师:如果5元买三样呢?

    四、总结:这节课高兴吗?我们学习了得数等于5得算式板书:1+4=5,4+1=5,2+3=5,3+2=5.

    教学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理解一共的含义。

    学习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活动准备:

    教具:三幅实物图,贴绒数字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三幅图。

    A:黑板上有几幅图?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事,每幅图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3幅图用三句话讲。请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B:第三幅图小朋友为什么要说一共有三只猫,一共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来源;教案网;这里是谁和谁合在一起一共呢?

    学习书写算式。

    A:谁会用一道算式记下这件事?幼儿说教师记录。

    B:谁能说出这道算式是怎样表示这件事的?我们一起把这道算式读一遍。

    C: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这道算式的数字写在什么格子里?符号呢?

    小组活动看三幅图记加法算式(数学画册)教后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能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每一幅图的图意,并且理解一共的含义。在田字格中记录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与握笔姿势。

    活动反思:

    今天我上了《5以内的加法》,5以内加法计算的基础就是5以内各数的分与合,所以学生基本上都会计算。课后和听课老师交换意见,不足之处反思如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

    大班3的加法教案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演示教具,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进行口头加法练习,理解8的加法的意义。

    2、培养幼儿计算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加强练习8的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雪花片、作业纸、贴图。

    2、8以内的数字头饰、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老师戴8的数字头饰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

    了数字娃娃8跟我们一起学习,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对歌的形式来复习8的分成,先按互补关系,再按互换关系。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可以分成1和7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有几种分合法?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有7种分合法。(教案来自:教案网.)

    (二)学习8的加法

    1、老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边观察边列出加法算式:

    图上有1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1+7=8

    图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几朵花?

    2+6=8

    图上有3朵圆形的花,5朵椭圆形的花,一共有几朵花?

    3+5=8

    图上有4朵兰花,4朵紫花,一共有几朵花?

    4+4=8

    2、实物练习

    分给幼儿每人8个雪花片,让幼儿边数雪花片,边填写上作业纸上相应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对表现好的幼儿奖励贴图,差的幼儿加强指导。

    4、游戏:找朋友

    老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头饰,音乐想起来,小朋友们去找和自己合起来是8的数字成为好朋友。来;自.屈;老师;教.案;游戏可交换头饰进行。

    5、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来是数字8,回家后也可练习运算,如:糖、苹果、饼干、玩具等等。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上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差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结束本节课。

    活动反思: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要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因为幼儿对游戏是最感兴趣的,最能吸引他们,游戏的形式可以使幼儿对数学活动更感兴趣,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爱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荐]小桃仁大班教案精选


    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要知道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也能更理解课堂知识点。根据你的需要,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精心整理了小桃仁大班教案,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小桃仁大班教案 篇1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故事小桃仁》

    活动目标:

    一、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与过程,学习词:桃仁、挺

    二、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对小桃仁的爱及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自豪的心情。

    三、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活动重点难点:

    倾听故事,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与过程,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对小桃仁的爱及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自豪的心情。

    活动准备:

    一、课件《小桃仁》

    二、教学挂图三、用过的一次性纸杯、玉米种子(也可其他)小桃核。

    活动理论依据:本课是一节语言活动,《纲要》中指出:语言活动应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入课题。

    "小姑娘,长的美,粉红脸,歪歪嘴,满肚子,甜蜜水。"请你说一说,是啥水果(出示桃子图片观察)提问:吃完桃子里面有什么呢?(出示桃核图片观察)师:一个桃核就是一间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又白又胖的小东西呢!这个小东西的名字叫小桃仁。(丰富词汇"小桃仁")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呢?教师砸开桃核,取出桃仁展示给幼儿看。别看小桃仁这么小,它里面可藏着一个长长地故事呢?我们一起听一听好不好?

    二、看课件,听录音,欣赏一遍故事《小桃仁》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桃仁变成了什么?

    三、结合教学挂图引出提问,幼儿根据故事记忆回答

    1、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小桃树?

    2、它们是怎样帮助小桃仁的?

    3、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它为什么要挺直了身子?

    分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感受春风、春雨、太阳光和桃树妈妈亲切的语气、不同的语调。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春风、春雨、太阳光、桃树妈妈和小桃仁说的话。

    四、总结:

    小桃仁发芽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和其生长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桃仁是在众人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体验爱与被爱的美好。

    拓展提问:小朋友是在谁的爱抚下长大的?

    五、观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可让能力强的幼儿看图复述故事,注意幼儿的观察能力与词汇。

    六、幼儿操作:种玉米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小朋友认识吗?(出示玉米种子)

    2、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自己种出来的玉米什么样子?指导幼儿种植玉米。

    七、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2、提醒孩子定期照顾与观察自己种的玉米。

    评价建议:《纲要》中指出:语言教学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本课中我精心设计了课件,配合课件进行故事教学,能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兴趣,而适时的提问能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最后的动手操作则是把幼儿的课堂知识变成了生活实践,进行了知识的整合,使幼儿对于本课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掌握。

    小桃仁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理解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有一定的植物发芽的知识经验。

    2、故事磁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引出,幼儿猜出谜底“桃子”。“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桃子吃完剩下什么?小桃仁怎么才能长成一棵小桃树?”引导幼儿讨论。听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老师向幼儿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用不同的语气,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并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桃仁最后变成了什么?

    3、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以及它们的不同对话。

    (1)观察小桃仁,让幼儿萌发对小桃仁的喜爱之情。“突然有一道暖洋洋的亮光从泥土缝里射进来,这亮光是谁?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怎么样?”“太阳光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光的话,体验太阳光暖洋洋的)“啊,外面多么美,小桃仁又使劲挺了挺身子,出来了,它只觉得眼睛前面一亮,它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美的情景,体会小桃仁的快乐心情。)小桃仁终于见到妈妈(老桃树)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说,妈妈对它说了什么?(体会小桃仁见到妈妈的惊喜及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小桃树?

    (3)它们是怎么帮助小桃仁的,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挺直身子。

    4、总结小桃仁发芽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进一步让幼儿体会小桃仁是在众人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小桃仁是怎样变成小桃树的?小朋友们又是在谁的爱抚下长大的?(通过小桃仁的长大也能想到别人对自己付出的爱,体会爱与被爱的美好。)

    5、幼儿再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且教师有表情的与幼儿互动的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尝试将角色对话用恰当的语气表现出来。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春风、春雨、太阳光、桃树妈妈、小桃仁说的话。

    三、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课后反思

    寓意优美、情感向上的文学作品能陶冶幼儿情操,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身心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小桃仁》就是这样一篇好作品。它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经过。表面上,它让幼儿明确植物生长的条件,作品深处却蕴含着强烈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与亲情。本设计以此情感为线索,通过教师语言和表情的处理,引导幼儿去体验、感受,从而产生受益终生的爱的情感体验。

    1、本活动设计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发展来确定教育目标,克服了以前故事教学中单纯以理解故事、讲述故事为目的的做法,目标比较全面、明确、具体。

    2、本活动设计以情感体验为主线。将小桃仁拟人化,变成一个又白又胖的小弟弟形象,幼儿感到特别亲切。在理解春风、春雨、太阳光与小桃仁的对话中,通过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词调说出彼此的对话。使幼儿充分体验春风的温柔、春雨的清脆、太阳光的慈祥。当小桃仁见到妈妈高喊妈妈时,情感体验达到了高潮,幼儿和小桃仁一样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与亲情。这种爱的体验将使幼儿受益终生。

    3、本设计寓教于乐,体现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小桃仁大班教案 篇3

    教案一:

    春天来了,万物苏醒,生机昂然。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到处都充满着教育契机,本活动小桃仁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桃核的生长为线索,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在春天里桃核桃仁小苗桃树,这样的自然生长顺序,通过春风、春雨、阳光的呼唤,让幼儿体验故事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表面上它让幼儿明确植物生长的条件,作品深处却蕴含着强烈情感,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春天的姐姐特征和环境变化,也让幼儿感受了万物苏醒、生长的自然现象。

    1、倾听故事,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感受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1、幼儿了解植物发芽的相关知识经验。

    2、故事磁带、挂图、幼儿用书。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桃子吃完剩下什么?

    小桃仁怎么才能长成一棵小桃树?引导幼儿讨论。

    2、老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桃仁最后变成了什么?

    3、结合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以及它们的不同对话。

    (1)观察小桃仁,让幼儿萌发对小桃仁的喜爱之情。突然有一道暖洋洋的亮光从泥土缝里射进来,这亮光是谁?(教案出自:教案网)太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怎么样?太阳光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光的话,体验太阳光暖洋洋的)啊,外面多么美,小桃仁又使劲挺了挺身子,出来了,它只觉得眼睛前面一亮,它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美的情景,体会小桃仁的快乐心情。)小桃仁终于见到妈妈(老桃树)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说,妈妈对它说了什么?(体会小桃仁见到妈妈的惊喜及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小桃树?

    (3)它们是怎么帮助小桃仁的,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挺直身子。

    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种植的季节,农民伯伯都是在这个季节进行播种,植物吸收了空气、阳光和水就会大胆的生长,使劲的生长,到了秋季就会收获很多。

    (4)总结小桃仁发芽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进一步让幼儿体会小桃仁是在众人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小桃仁是怎样变成小桃树的?小朋友们又是在谁的爱抚下长大的?(通过小桃仁的长大也能想到别人对自己付出的爱,体会爱与被爱的美好。)

    (5)幼儿再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且教师有表情的与幼儿互动的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尝试将角色对话用恰当的语气表现出来。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春风、春雨、太阳光、桃树妈妈、小桃仁说的话。

    4、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5、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绘画小桃仁的生长过程,也可制作成连环画。

    活动反思:

    1、通过活动,幼儿知道小桃仁是吸收了空气,阳光和水才大胆使劲生长的。

    2、孩子们都迫切的希望自己来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如果在活动前跟幼儿一起来一次种植活动的话,应该效果更好。

    3、孩子在表演故事角色对话中,语气还需要加强锻炼。

    教案二:

    1、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理解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1、有一定的植物发芽的知识经验。

    2、故事磁带、挂图、幼儿用书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引出,幼儿猜出谜底桃子。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桃子吃完剩下什么?小桃仁怎么才能长成一棵小桃树?引导幼儿讨论。听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

    二、老师向幼儿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用不同的语气,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并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桃仁最后变成了什么?

    3、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以及它们的不同对话。

    (1)观察小桃仁,让幼儿萌发对小桃仁的喜爱之情。突然有一道暖洋洋的亮光从泥土缝里射进来,这亮光是谁?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怎么样?太阳光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光的话,体验太阳光暖洋洋的)啊,外面多么美,小桃仁又使劲挺了挺身子,出来了,它只觉得眼睛前面一亮,它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美的情景,体会小桃仁的快乐心情。)小桃仁终于见到妈妈(老桃树)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说,妈妈对它说了什么?(体会小桃仁见到妈妈的惊喜及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小桃树?

    (3)它们是怎么帮助小桃仁的,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挺直身子。

    4、总结小桃仁发芽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进一步让幼儿体会小桃仁是在众人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小桃仁是怎样变成小桃树的?小朋友们又是在谁的爱抚下长大的?(通过小桃仁的长大也能想到别人对自己付出的爱,体会爱与被爱的美好。)

    5、幼儿再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且教师有表情的与幼儿互动的讲述故事,(教案出自:教案网)鼓励幼儿尝试将角色对话用恰当的语气表现出来。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春风、春雨、太阳光、桃树妈妈、小桃仁说的话。

    三、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寓意优美、情感向上的文学作品能陶冶幼儿情操,使幼儿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身心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小桃仁》就是这样一篇好作品。它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经过。表面上,它让幼儿明确植物生长的条件,作品深处却蕴含着强烈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与亲情。本设计以此情感为线索,通过教师语言和表情的处理,引导幼儿去体验、感受,从而产生受益终生的爱的情感体验。

    1、本活动设计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发展来确定教育目标,克服了以前故事教学中单纯以理解故事、讲述故事为目的的做法,目标比较全面、明确、具体。

    2、本活动设计以情感体验为主线。将小桃仁拟人化,变成一个又白又胖的小弟弟形象,幼儿感到特别亲切。在理解春风、春雨、太阳光与小桃仁的对话中,通过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词调说出彼此的对话。使幼儿充分体验春风的温柔、春雨的清脆、太阳光的慈祥。当小桃仁见到妈妈高喊妈妈时,情感体验达到了高潮,幼儿和小桃仁一样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与亲情。这种爱的体验将使幼儿受益终生。

    3、本设计寓教于乐,体现以幼儿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教案三:

    1、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与过程,学习词:桃仁、挺

    2、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对小桃仁的爱及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自豪的心情。

    3、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重难点:倾听故事,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与过程,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对小桃仁的爱及小桃仁变成小桃树的自豪的心情。

    1、课件《小桃仁》

    2、教学挂图

    3、用过的一次性纸杯、玉米种子(也可其他)小桃核。

    本课是一节语言活动,《纲要》中指出:语言活动应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一、猜谜、引入课题。

    小姑娘,长的美,粉红脸,歪歪嘴,满肚子,甜蜜水。请你说一说,是啥水果(出示桃子图片观察)提问:吃完桃子里面有什么呢?(出示桃核图片观察)师:一个桃核就是一间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又白又胖的小东西呢!这个小东西的名字叫小桃仁。(丰富词汇小桃仁)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呢?教师砸开桃核,取出桃仁展示给幼儿看。别看小桃仁这么小,它里面可藏着一个长长地故事呢?我们一起听一听好不好?

    二、看课件,听录音,欣赏一遍故事《小桃仁》

    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小桃仁变成了什么?

    三、结合教学挂图引出提问,幼儿根据故事记忆回答,

    1、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小桃树?

    2、它们是怎样帮助小桃仁的?

    3、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它为什么要挺直了身子?

    分段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感受春风、春雨、太阳光和桃树妈妈亲切的语气、不同的语调。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春风、春雨、太阳光、桃树妈妈和小桃仁说的话。

    四、总结:

    小桃仁发芽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和其生长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桃仁是在众人帮助下成长起来的,体验爱与被爱的美好。

    拓展提问:小朋友是在谁的爱抚下长大的?

    五、观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可让能力强的幼儿看图复述故事,注意幼儿的观察能力与词汇。

    六、幼儿操作:种玉米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小朋友认识吗?(出示玉米种子)

    2、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自己种出来的玉米什么样子?指导幼儿种植玉米。

    七、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2、提醒孩子定期照顾与观察自己种的玉米。

    评价建议:

    《纲要》中指出:语言教学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本课中我精心设计了课件,配合课件进行故事教学,能够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兴趣,而适时的提问能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最后的动手操作则是把幼儿的课堂知识变成了生活实践,进行了知识的整合,使幼儿对于本课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掌握。

    教案四:

    (1)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理解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1、音乐《春天在哪里》《感恩的心》

    2、故事内容的幻灯片

    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胖娃娃,没手脚,红尖嘴,一身毛,背上有道沟,肚里好味道。

    小结:在桃核里住着一个胖娃娃,它就是小桃仁。小桃仁虽小,但他身上却有一个长长的故事。

    2、播放幻灯片,幼儿猜讲故事

    (图片1)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季节?

    小结:冬天里,地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雪,还有一些飘落的枯树叶,小桃仁却在暖暖的桃核里睡了整整一个冬天。

    (图片2)师:在这幅图里你看到了什么?被春风吹过的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你觉得这是什么季节?

    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春风对小桃仁说了什么?

    请幼儿学一学小桃仁从桃核里钻出来的样子。

    小结:春天来了,地上的雪融化了,大地被春姑娘吹成了绿色,小桃仁也被春姑娘叫醒从桃核里钻了出来。

    (图片3)师:小朋友猜一猜这幅图里发生了什么?师:是啊,春雨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小桃仁又长高了一些,你猜一猜春雨对小桃仁说了什么?小桃仁是怎么回答的?

    小结:小桃仁喝了一大口水使劲的挺了挺身子。请小朋友学一学小桃仁的样子挺挺身子。

    (图片4)师:你看到了什么?太阳照在身上是什么感觉?

    小桃仁也感觉到了暖暖的太阳光,所以从土里钻出来了,你猜猜太阳光是怎么对小桃仁说的。桃仁是怎么做的。

    小结:小桃仁又挺了挺身子,从泥土里钻出来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图片5)师:小桃仁在哪呀?她长成小桃树了。这棵大桃树谁啊?

    小桃仁见到妈妈啦,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桃仁会对妈妈说什么?妈妈怎么对她说的?

    小结:小桃仁长成小桃树,见到妈妈很激动很开心。

    (图片6)师:小桃仁在成长为小桃树的过程中都有谁来帮助她?

    小结:春风、春雨、太阳光。

    3、完整讲述故事,让幼儿再次感知在小桃仁在发芽生长的过程中春风、春雨、太阳光对小桃仁的帮助。

    4、引导幼儿通过小桃仁的长大也能想到别人对自己付出的爱。

    师:孩子们,你们又是在谁的关心、爱抚下长大的?

    小结:我们小朋友和小桃仁一样都是在别人的关心爱护下健康成长的,我们也要和小桃仁一起去关心帮助我们身边的人,把我们的爱回报给别人,让爱与被爱更加美好,让感恩的心永远传递下去。

    随音乐《感恩的心》进行手语表演,升华主题,结束活动。

    教案五:

    1、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的角色的对话。

    3、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理解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1、有一定经验的植物发芽的知识经验。

    2、故事磁带、幼儿用书、

    3、小桃仁、春风、春雨、阳光、桃树妈妈、小桃树头饰

    一、教师出示桃核,让幼儿叫出它的名称,(桃核)教师提问:桃核里面有什么?幼儿回答(桃仁)引出课题。

    二、让幼儿听故事录音,提醒幼儿要认真倾听。

    三、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提问: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里都有谁?

    四、展台展示图片,让幼儿看着图片,视听结合听故事一遍。

    1、让幼儿学说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强调幼儿注意说话的语气。

    2、让幼儿戴头饰表演故事一遍,为多数幼儿提供表演的机会。并及时表扬表演能力强的幼儿。

    五、提问:

    1、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小桃树的?(春风、春雨、阳光)

    2、它们是怎样帮助小桃树仁的?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春风吹来,天气变暖了,小桃仁会早点长出来,春雨落下,地面湿润,有利于小桃仁生长,阳光照在小桃仁的身上暖洋洋的,小桃仁会很快发芽的。

    3、小桃仁的心情怎样?(很高兴)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的挺直身子?(因为它想快快长大,快快见到妈妈)

    六、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小朋友的成长得到了谁的帮助?(爸爸妈妈)

    我们应该怎样感谢他们?(帮助他们扫地、擦桌子、搬凳子,听他们的话、爱他们)下课。

    教案六:

    1、感受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及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2、尝试用不同的语气表现故事中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和小桃仁的对话。

    3、通过故事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幼儿用书、故事磁带。

    一、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吃到最后剩下什么?桃核里面住着一个又白又胖的小胖子,它的名字叫小桃仁。春天来了,小桃仁也发生了变化,请听一听小桃仁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1、小桃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一棵小桃树?

    三、阅读幼儿用书,边讲故事边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春风、春雨、太阳光是怎样帮助小桃仁的?

    2、春风告诉小桃仁什么?

    3、春雨是怎样喊小桃仁的?

    4、太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怎么样?太阳光又是怎么说的?

    5、老桃树妈妈看见小桃仁对她说了些什么?

    6、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的挺直身体?小桃仁见到妈妈的心情怎样?

    四、教师与幼儿互动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尝试将角色对话用恰当的语气表现出来。

    五、讨论:如果没有春风、春雨、太阳光的帮助,小桃仁会变成一棵小桃树吗?为什么?

    小桃仁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和小桃仁变成小桃树后的自豪和惊喜。

    2.培养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力、表示力,启发幼儿用亲切的语气表示出故事中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与小桃树的对话。

    3.使幼儿了解小桃仁发芽必需有阳光、空气、水三个条件。

    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春天的气候、天气的特征,春风、春雨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难点:了解植物生长的的条件:阳光、空气、水。

    活动准备:

    知识:请幼儿与家长一起研讨植物生长的条件。

    物质:幼儿与家长一起进行小种植活动,摆放在自然角内,故事图片

    活动方式:集体、个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自我介绍自身的种植经过。

    问:“今天小朋友都带来了自身的小植物,我们说一说,你种的什么?怎样种植的?”

    小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我们一起来开展小种植活动,比一比谁的种植长的快。

    二、展开

    1.利用图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小桃仁是怎么变成小桃树的?都有谁来协助小桃仁?春风、春雨、太阳光是怎样说的?小桃仁是怎样回答的?它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挺身子?2.引导幼儿一起讨论植物生长的条件是什么?

    小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种植的季节,农民伯伯都是在这个季节进行播种,植物吸收了空气、阳光和水之后就会大胆的生长,使劲的生长,到了秋季就会收获很多。

    3.介绍自身的种植:我种植了一粒豆子,需要经常去呵护它,让它吸收空气,接受阳光的照射,喝足水,过不几天,他就会钻出泥土长高、长大。

    4.启发幼儿经常注意观察种子的生长,并记录在小小笔记本上。

    三、延伸

    请幼儿带着问题、好奇与希望将自身的小种植摆在自然角内,以丰富自然角的内容。

    小桃仁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春天来了,万物苏醒,生机昂然。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到处都充满着教育契机,本活动“小桃仁”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桃核的生长为线索,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在春天里桃核——桃仁——小苗——桃树,这样的自然生长顺序,通过春风、春雨、阳光的呼唤,让幼儿体验故事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表面上它让幼儿明确植物生长的条件,作品深处却蕴含着强烈情感,不仅让幼儿了解了春天的姐姐特征和环境变化,也让幼儿感受了万物苏醒、生长的自然现象。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感受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植物发芽的相关知识经验。

    2、故事磁带、挂图、幼儿用书。

    【活动流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吃过桃子吗,桃子吃完剩下什么?

    小桃仁怎么才能长成一棵小桃树?”引导幼儿讨论。

    2、老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小桃仁最后变成了什么?

    3、结合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体验春风、春雨、太阳光,老桃树对小桃仁的爱以及它们的不同对话。

    (1)观察小桃仁,让幼儿萌发对小桃仁的喜爱之情。“突然有一道暖洋洋的亮光从泥土缝里射进来,这亮光是谁?”“太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怎么样?”“太阳光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光的话,体验太阳光暖洋洋的)“啊,外面多么美,小桃仁又使劲挺了挺身子,出来了,它只觉得眼睛前面一亮,它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优美的情景,体会小桃仁的快乐心情。)小桃仁终于见到妈妈(老桃树)了,它的心情怎么样?它会怎么说,妈妈对它说了什么?(体会小桃仁见到妈妈的惊喜及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了小桃树?

    (3)它们是怎么帮助小桃仁的,小桃仁的心情是怎样的?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挺直身子。

    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种植的季节,农民伯伯都是在这个季节进行播种,植物吸收了空气、阳光和水就会大胆的生长,使劲的生长,到了秋季就会收获很多。

    (4)总结小桃仁发芽生长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进一步让幼儿体会小桃仁是在众人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小桃仁是怎样变成小桃树的?小朋友们又是在谁的爱抚下长大的?(通过小桃仁的长大也能想到别人对自己付出的爱,体会爱与被爱的美好。)

    (5)幼儿再完整的欣赏故事。并且教师有表情的与幼儿互动的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尝试将角色对话用恰当的语气表现出来。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春风、春雨、太阳光、桃树妈妈、小桃仁说的话。

    4、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故事。

    5、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绘画小桃仁的生长过程,也可制作成连环画。

    小桃仁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了解小桃仁发芽的条件和过程。

    (2)尝试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知道谁帮助了小桃仁,理解小桃仁成长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挂图,幼儿用书、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小朋友,春天来了,春天的植物有什么变化?引出桃树,桃花,小桃仁。

    2、教师出示小桃仁埋在泥土里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小桃仁怎样才能长成一棵小桃树?

    3、请幼儿欣赏故事。

    4、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内容。

    (1)小桃仁在谁的帮助下变成一棵小桃树?

    (2)它们是怎样帮助小桃仁?

    (3)小桃仁的心情怎样的?小桃仁为什么要使劲的挺直身子?

    通过听故事,让幼儿明白: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是种植的季节,农民伯伯都是在这个季节进行播种,植物吸收了空气、阳光和水之后就会大胆的生长,使劲的生长,到了秋季就会收获很多。就像小桃仁就是吸收了空气、阳光和水之后才会大胆的生长,使劲的生长。

    5、教师有表情的与幼儿互动的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尝试将角色对话用恰当的语气表现出来。

    6、请幼儿复述故事。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表演区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反思】

    1、通过倾听故事,孩子们明白:小桃仁就是吸收了空气、阳光和水之后才会大胆的生长,使劲的生长的。孩子们都想自己来种植植物,了解和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在以后的教学或活动中应加强引导幼儿注意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与配合。

    3、幼儿在表现故事中角色的对话时,语气需要加强训练。

    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反思通用3篇


    每位老师不可或缺的课件是教案课件,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避免重点内容被忽略。您可能需要《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反思》,是由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您整理,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能唱准七分音和休止符。

    2、引导幼儿体会歌曲的幽默风趣,与同伴互相配合合作,共享成功的喜悦。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知道小鸟、小鱼生活在哪里吗?公鸡和母鸡谁会下蛋呢?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歌曲,请小朋友听一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幼儿的谈话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范唱歌曲,介绍歌曲内容

    1、播放课件。

    师:歌曲里唱到了哪些小动物呢?

    幼:小鸟,小鱼等。

    师:小朋友们听得真仔细,我们再来仔细听听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再次播放课件。)

    师:在它们身上发生了什么呢?

    2、师:这首歌给你们什么感觉?歌曲里唱到的事情和我们知道的一样吗?这首歌和我们以前唱的歌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图片具体讲述。

    小结:歌曲里唱的都是颠倒过来的事情,非常的有趣,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做《颠倒歌》。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感受歌曲中颠倒、滑稽的事情。让幼儿了解歌曲所唱的内容。激发起幼儿想学唱的欲望。)

    三、组织幼儿学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非常有趣,今天请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这首歌曲,把这首有趣的歌曲唱出来。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引导小朋友边看图片边演唱,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歌词。

    2、幼儿集体演唱歌曲,教师鼓励小朋友大胆地演唱。鼓励生生互动表演唱。

    师:这首歌真有趣,把所有的事情都颠倒过来了,所以在唱的时候,要怎么样呀?我们脸上要带着笑容,声音不能太慢,要轻快活拨。请你和好朋友一起来表演表演这首歌曲,看看谁表演得最可爱最滑稽。

    (设计意图:通过边看图片边学唱以及各种方式的反复演唱帮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并通过教师引导性的提问,帮助了解歌曲中滑稽、有趣的情感。)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相互讨论、创编歌曲。

    师:小朋友,刚才歌词里讲的都是些颠倒的事情,你们有没有颠倒的话或事情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呢?请小朋友们把你的事情编到歌词里唱唱看!谁来试试看。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歌词,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颠倒的意思,发散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擦出创新火花。)

    附歌曲:

    小小老鼠树林里面称大王,

    大狮子害怕那小狐狸,

    蚂蚁扛大树,大象没力气,

    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

    小小鱼儿飞在那蓝天里,

    小鸟儿漂游在海洋里,

    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

    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传统的大班唱歌活动,歌词风趣、诙谐,幼儿喜欢。活动环节设计合理、紧凑,层层递进,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利用课件让幼儿观察颠倒的自然现象,这样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歌词;播放课件,让幼儿视听结合学唱歌曲,比以往老师弹琴或放磁带让幼儿跟唱歌曲效果要好得多。通过活动可看出:有时不用传统的钢琴也可以完成一节唱歌教学的任务。通过活动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如听音乐让幼儿说出歌词。

    活动中体现了《纲要》和《指南》的.理念:活动中幼儿有主动探索的机会,如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完整演唱歌曲,尝试创编歌词等,另外因为歌曲本身的趣味性,所以活动的始终幼儿都是一直积极主动参与的,而且还能与他人配合,如男、女孩对唱的环节。总得来说,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也给幼儿带来了全身心的愉悦。不过我觉得向幼儿介绍切分音的时候,教师介绍得不是很明晰,切分音应作为本节活动的一个难点来介绍。

    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反思 篇2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四二拍的大班歌曲,节奏清晰、平稳,歌曲形象、生动,最有趣的是歌词幽默、风趣,它十分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诙谐逗乐的动物场景。幼儿对这些描绘既新奇又熟悉,这让幼儿在学唱这首歌曲时感到轻松、愉快和快乐,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课前我制作了精美的ppt课件,便于幼儿理解歌词和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活动的教学效果。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感受歌曲滑稽、可笑。

    3.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电脑、投影仪、幕布。

    2.多媒体课件、图谱。

    3.男、女孩分开坐好。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的小动物,一起看看它们是谁?(播放课件逐个出示歌曲中的八个动物:老鼠、狮子、蚂蚁、大象、鱼、鸟、公鸡、母鸡)

    2.问:它们中间谁是树林之王?(狮子)谁力气最(大象)鱼儿在哪里生活?(水里)鸟儿在哪高飞?(蓝天里)小朋友每天吃的鸡蛋是谁生的?(母鸡)谁每天早上喔喔啼?(公鸡)谁怕大狮子?(小老鼠)蚂蚁力气大吗?(没力气)

    评析: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对这八个小动物基本认识的回忆,为下一环节欣赏颠倒的画面作铺垫。

    二、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播放课件

    ——八副颠倒的自然现象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引出歌词。

    师:今天树林里发生了奇怪的事情,一起来看看吧。(幼:小老鼠称自己是大王,大狮子怕小老鼠,蚂蚁扛大树,大象没有力气,鱼在天上飞,小鸟在大海里游,公鸡会生蛋,母鸡喔喔啼)

    师总结:我们看到的画面跟生活中真实的现象不一样,正好反了是不是?反了我们还可以说怎么样了?(颠倒)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让幼儿理解歌词。

    2.播放课件

    ——让幼儿视听结合,完整欣赏一遍歌曲。

    师总结:有一首歌就唱到了这些,名字就叫《颠倒歌》,一起来欣赏吧。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幼儿通过视、听结合,既熟悉了旋律,又进一步理解了歌词。

    3.引导幼儿说出歌词。

    师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鼓励幼儿说出歌词,要说别人没说过的。)

    三、进一步熟悉旋律并记住歌词。

    1.教师清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旋律和歌词。

    师:刚才还有小朋友没太听清楚,现在老师唱一遍,认真听哟,一会儿告诉我你还听到了什么。

    评析:此环节让幼儿不受画面的干扰,仔细倾听老师的清唱,从而更清楚地听出还有哪些歌词。

    2.出示图谱,巩固歌词。

    师总结:其实你们刚才听到的就是这首歌的歌词,我把它们写了下来,不过都是用一个一个的叉(X)表示的。

    (1)教师手指图谱,幼儿边念歌词边拍出节奏,强调其中的切分音和休止符。

    师:小朋友,想要把一首歌唱好听节奏准确很重要喔。汪老师手

    指歌词,你们边念边拍出节奏。一个X拍一次手(即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两个X连在一起下面还画了一条线我们也拍一次手(即两个八分音符为一拍),看到O就空一拍,三个X在一起,前后两个X下面还有线,我们就拍两次手(即切分音为两拍)。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幼儿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做准备。

    (2)教师边拍节奏边演唱歌曲,幼儿再次倾听。

    评析:此环节是让幼儿感知切分音和休止符的唱法。

    四、幼儿学唱新歌曲。

    1.放课件,幼儿视、听结合整曲跟唱,要求幼儿通过歌声表达出歌曲的滑稽、可笑。

    师:小朋友,这首歌这么好玩,你们一定也想学吧,那我们就一起来学唱这首歌吧!

    评析:此环节借助课件提醒幼儿记得歌词,整曲跟唱学唱这首歌。

    2.再次播放课件,幼儿视、听结合整曲跟唱,并要求幼儿边唱边拍出节奏。

    师:小朋友,我们再学着唱一遍,不过要边唱边拍出节奏哟!

    评析:此环节目的为让幼儿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音和休止符。

    3.听音乐,幼儿边拍手边整曲跟唱,提醒幼儿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师:小朋友,你们刚才唱得非常好。不过我们是大班的孩子,应该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了。这一遍我们只放音乐,跟着音乐我们一起边唱边拍出节奏好吗?

    评析:此环节目的让幼儿自己学习记着歌词整曲跟唱这首歌。

    五、看图谱,男、女生对唱的形式学唱歌曲。

    师:刚才小朋友都是一起唱,现在我们换一种方式,也就是有的地方男孩唱,有的地方女孩唱,有的地方一起唱,好吗?

    师:那要学会看老师的指挥哟,我的手指向女孩那谁唱?(女孩)

    指向男孩谁唱?(男孩)我的两只手都指了应该怎样?(男孩女孩一起唱)

    (男、女互换角色,连唱两遍)

    评析:此环节的目的为打破全体幼儿一起跟唱的枯燥,变换一下唱歌的形式(即对唱),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并初步学习看指挥的手唱歌。

    六、播放课件。

    ——幼儿视、听结合,男、女生对唱(交换角色,两遍)。七.播放课件,幼儿视听结合,鼓励幼儿创编动作完整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我们站起来,加上一些你喜欢的动作一起来唱这首歌好不好?可以做跟老师不一样的动作哟!

    评析:活动中幼儿已经坐了不少时间了,此环节为了让幼儿活动一下身体,并在活动中有机会自由探索,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

    八、歌词创编,开拓知识。

    1.教师先示范创编。

    师:这首歌真意思我很喜欢,我也会创编这样的歌词,还能把它唱出来耶,想听吗?(红红太阳挂在那个夜晚里,弯弯的月亮挂在白天里,夏天穿棉袄,冬天扇扇子,事情全颠倒,哈哈你说多可笑。)

    2.幼儿尝试创编歌词,并鼓励幼儿唱出来。

    师总结:今天小朋友学会了一首很有意思的歌曲,那今天我们就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并且和和爸爸妈妈一起创编这样的歌词好吗?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传统的大班唱歌活动,歌词风趣、诙谐,幼儿喜欢。活动环节设计合理、紧凑,层层递进,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课件在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利用课件让幼儿观察颠倒的自然现象,这样幼儿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歌词;播放课件,让幼儿视听结合学唱歌曲,比以往老师弹琴或放磁带让幼儿跟唱歌曲效果要好得多。通过活动可看出:有时不用传统的钢琴也可以完成一节唱歌教学的任务。通过活动还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听音乐的习惯,如听音乐让幼儿说出歌词。

    活动中体现了《纲要》和《指南》的理念:活动中幼儿有主动探索的机会,如创编自己喜欢的动作完整演唱歌曲,尝试创编歌词等,另外因为歌曲本身的趣味性,所以活动的始终幼儿都是一直积极主动参与的,而且还能与他人配合,如男、女孩对唱的环节。总得来说,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也给幼儿带来了全身心的愉悦。不过我觉得向幼儿介绍切分音的时候,教师介绍得不是很明晰,切分音应作为本节活动的一个难点来介绍。

    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颠倒歌》,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体会歌曲的幽默、风趣,自主创编歌词。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颠倒歌》图夹文,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欣赏图片,熟悉歌词,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1.根据小朋友说的,逐一出示图片,每出示一张唱一句。

    2.整理图片顺序。

    师:小朋友听得真仔细,把动物王国发生的有趣的事都说出来了,可是这个顺序跟歌曲里说的是一样的么

    师:谁来帮这些图谱摆摆顺序

    按顺序把图谱摆整齐,点出歌曲有两段。按顺序带领幼儿唱2---3遍。

    3.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拎出重点休止部分,教师唱出两种不同唱法,幼儿进行对比。

    师:听听,老师唱的这两句有什么不一样的

    三、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唱

    师:小朋友们唱得真不错,老师相信你表演的也很棒,我们一起来看看谁表演的最可爱!

    根据视频音乐,和小朋友一起表演。

    四、幼儿创编歌词

    师:动物王国里除了这些颠倒的事情外,还有什么颠倒的事呢

    师:小朋友回家后,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动脑筋想一想,一起编一编。

    教后反思:

    颠倒歌是一首带有诙谐、幽默曲风的歌曲童谣,歌曲活泼有趣,并有韵律感,深受幼儿的喜欢。整个活动分了三个层次展开教学。

    在幼儿发表自己看法的同时,我只是老师初浅的表面性地回应了幼儿,没有抓住机会让幼儿进一步理解颠倒的含义,当幼儿说到颠倒时,应该抓住颠倒两字,让幼儿说出颠倒的意思或句子,当幼儿提到某句时,应逐句讲解此句的含义,让幼儿真正理解颠倒,为创编做好铺垫,而不是直接告诉儿歌的名称。

    让幼儿再次倾听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儿歌韵律和节奏,但由于能力弱的几位幼儿还没有熟悉儿歌,节奏把握也不是很好,使得这些幼儿对于歌曲掌握程度不佳。可以适时出示下节奏图谱方便弱的幼儿掌握节奏,也方便音乐感强的幼儿巩固。

    在第一次范唱时,我没有解释颠倒的含义,以至于后面的创编歌词,孩子们不能及时创编。

    总之,由于有了先前的经验与理解,孩子们的回答就像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小鱼飞在蓝天中;小鸟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他们口中的颠倒世界是如此稀奇,不受拘束的孩子个个都是创造美的天使,激发了孩子们的潜在能力。

    【小鲤鱼跳龙门教案大班反思(精选3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