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秦兵马俑教案2000字(通用11篇)
  • 秦兵马俑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03

    秦兵马俑教案2000字(通用11篇)。

    教师范文大全相关专题:“秦兵马俑教案”。

    秦兵马俑教案 篇1

    一、谈话导入,揭示理解课题

    1、同学们,我们感受了横贯东西的长城,游览了气势宏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西安看一看,知道去看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秦兵马俑,了解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艺术宝库。(写课题,齐读课题)

    2、这兵马俑究竟有多壮观呢,我们先欣赏一下图片。

    3、刚才的图片中用泥土做的好多兵马,那么你明白什么是“俑”吗?(课件出示)俑是殉葬时所用,我们了解一下殉葬。(课件出示)课题中的“秦”又是指什么呢?(秦始皇)了解一下秦始皇与兵马俑。

    4、秦始皇身体力行,成为第一个结束殉葬制度的君王,而改用俑来陪葬,为这统一六国的千古一帝陪葬的兵马俑究竟有多雄伟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二、检查自学

    1、检查生字词。

    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能说说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呢?(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呢?(第3段)你能说说这段话的作用吗?(过渡段,承上启下,概括文章大意,中心句)

    哪个自然段写了规模宏大呢?(2)哪些段落写了类型众多?(4—7)个性鲜明呢?(8)那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写了什么呢?

    三、教学首尾段

    1、我们先来看第一段,写了兵马俑的什么呢?(地理位置、世界地位)作者一开始就怎样称赞它?(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珍贵历史文物)“举世无双”是什么意思呢?(独一无二)谁能通过读把秦兵马俑的“享誉世界”的地位读出来。

    2、我们再来看看第9自然段。第9自然段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

    刚才大家读时,有没有发现这段中有一个词语跟“举世无双”的意思相近。(绝无仅有)

    从“举世无双、绝无仅有”这两个词语中你读到了什么?(珍贵、非常少有)

    为什么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呢?(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吧!

    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最后一自然段又说它绝无仅有,那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四、研读“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想一想作者用了哪些好方法呢?

    (1)列数字:那么多的数字展现在你面前,有什么好处呢?

    (2)作比较。想象学校一个篮球场有多大,慢慢地,2个、5个、10个、20个、40个、50个,现在开始在上面放兵马俑了,一个、2个,100个、1000个、5000个,啊,看见没有,要是这些兵马俑都来到哲商小学的操场上,一定站不下啊!如果作者不用篮球场作比较来说明,你能想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吗?

    (3)作者围绕哪句话写的?这一段作者还采取看总分的结构。让我们读一读,读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秦兵马俑被发现的三个俑坑中,作者介绍了哪一个?(1号)这种方法叫举例子。作者是站在怎样的角度去看一号坑(鸟瞰)你知道“鸟瞰”的意思吗?(站在高处往下看)

    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规模宏大呢?(一行行、一列列)看了这样的兵马俑,作者觉得真像是(大军句子)是啊,当年秦始皇就是命人按照自己的军队塑造了这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啊,他死后仍要统率六军,南征北战,让更辽阔的土地,更多的人臣服在他的脚下!

    看看图片,再次感受一号坑的规模宏大。(课件出示)让我们的朗读来表现吧!

    五、教“类型众多”部分

    1、课文除了写“规模宏大”外,还写了什么?(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读读课文的4—7段,课文描写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出你最喜欢的兵马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3、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种俑啊?

    (1)将军俑:先读读课文。作者在描写将军俑的时候主要抓住了它的什么来写呢?(外貌、动作、神态)你看描写时都采用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啊!如果你在当时的战场,你一定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一起再读读,现在你就是将军了,你指挥的就是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军队。

    (2)武士俑:体形(列数字)、衣着、动作。

    (3)骑兵俑:衣着、动作。老师看到了骑兵俑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4)马俑:衣着、动作。“跃跃欲试”是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试试)你能读出“跃跃欲试”的样子吗?作者不光抓住陶马的特点,还加进去自己的联想。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参观秦兵马俑时,说过:“我真担心它会不会踢我一脚!”

    这4种兵马俑各有各的特点,你会连一连吗?(课件出示)

    4、这类型众多的兵马俑只有这4中种吗?老师再来介绍几种。

    但不管我怎么介绍都介绍不完,那里可是有近八千个兵马俑啊!而且每一个都是(神态各异)

    六、教“个性鲜明”部分

    1、下面我们一起再进一步靠近秦兵马俑,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写出秦兵马俑的“个性鲜明”特点的?默读第八自然段。

    2、作者介绍了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呢?(4种)发现有什么特点吗?(有的……好像……分号,排比句)作者先写兵马俑的什么?(神态)

    听老师读读:有点颔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有的凝视远方……如果作者仅仅只是把神态写出来,能写得生动逼真吗?后面还写了(作者的联想)。让我们结合兵马俑,一起读一读。

    3、我们看看图片,一眼看感觉都差不多,但你仔细看发现怎样(都不一样)都个都有每个的样子啊,近八千个啊,一个个做,说明了什么?(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辛苦,细心,智慧)是呀,不然能创造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吗?

    这句话以省略号结尾,在这里是什么作用?(列举的省略)作者省略了什么?现在,假想我们已经到了拱形大厅,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兵马俑,让我们接过作者的笔,也来用“有的……好像……”写写我们眼中的兵马俑。(课堂练笔)

    4、通过作者描写,让我们又进一步走近兵马俑,“似乎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声”。你从这体会到什么?(逼真、栩栩如生)难怪作者说,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七、总结升华

    1、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作者说兵马俑是“举世无双、绝无仅有”吗?如果不是“极为精美”,怎能展示中华民族的而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秦始皇兵马俑自1974年发现,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迎来了几千万中外游客来参观,其中有200多国家领导人,他们纷纷题词(课件出示)

    现在让我们再来读第一和第九自然段。

    2、这两段有什么联系呢?(前后呼应)

    你发现课文的结构了吗?(总分总)

    3、我们随对着作者的文字,一起观赏了秦兵马俑,同时还认识了一些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知道了总分总的文章结构。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查找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向家长介绍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能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2、理解并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平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 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

    4、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习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习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愿望和习惯。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练习。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读写基本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采用主题教学的模式,培养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品质。

    秦兵马俑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近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习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秦兵马俑》,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那么你用一个词语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吗?(规模宏大)

    2、“宏大”往往给我们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气势,一种粗狂豪迈的气概。作为一项人间奇迹,光有恢宏的气势还不够,必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元素,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3----10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3——10自然段。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象,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录象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习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三、学习第11小节。

    这一段,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展示课件,着重理解“”这个词,以此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课后继续上网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继续进行探究,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提供的网络,积极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资源背景,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自觉地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的习惯。

    综上所述,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件,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1、录象音乐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对秦兵马俑有个初步的印象。

    2、将军俑、武士俑等图片、录像能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兵马俑的特征。

    3、提供一些兵马俑网站,让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去网上查阅搜集资料。

    六、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本文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2、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说教学方法】

    1、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赁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时我就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网络的运用,能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桥梁,创设读写结合的契机,加大重点知识的训练密度,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我让学生写出各种俑的特点,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的知识习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学习、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学──交流──点评──理解──感悟的自主学习方法,使学生人人有学习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全体性。

    三、【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网络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说说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2、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1、学生自读,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进入“规模宏大”板块学习。

    2、交流并通过朗读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这里我给学生准备了《秦兵马俑》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逼真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不能不引起学生和文章、教师的共鸣,课堂的三体为一也就水道渠成,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后有什么感受。

    (从学生的感受中能反映他们的学习情况,有利于老师如何安排以下的教学。)

    4、用朗读来感受它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引读最后一句。

    3、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学生自读4~9节,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交流。

    3、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俑,结合课文内容,并进入相应的板块学习,细细地体会它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同桌交流。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他们的思维明显比以前活跃,反映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4、进入“自己练练”板块,完成填空练习:

    兵马俑个性特点

    5、小结:

    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呼吸声。”

    师边读边出示相应的图片。

    (图片的出示,给学生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⑵根据提供的其他图片,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

    发挥想象,精彩仿写

    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还体现在哪里?请学习课文写法,快乐仿写。

    它们神态各异: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五、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 :

    想一想:

    ⒈为秦兵马俑写一个广告语或导游词。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秦兵马俑教案 篇5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近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近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来源

    秦兵马俑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6课,编者将它和《圆明园的毁灭》、《别了,语文课》同编在一个单元,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3、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习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教学目标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类型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课共分两课时教学,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

    ⑴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⑵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6、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感悟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兵马俑的精美,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启发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2、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提出的'主动教育'模式思路:'质疑--学习--解疑--拓展--检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形成期待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待,也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二环节:明确目标,主动学习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导学提示',我将导学提示设计成以下表格。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还可以三五成群地交流。总之,课堂是开放的、自由的。

    第三环节:朗读感悟,解答疑问

    以'你能解决以上哪个问题'为导语,引导学生逐一解答疑问。说明一下:四个问题的解答没有固定顺序,完全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调控、展开和朗读指导。

    问题一: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这是四个问题中最浅显的一个,学生的回答一定很踊跃、很正确。这样学生有了成就感,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趁热打铁,解答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课文是怎样描述兵马俑的样子的?

    分别指名学生用朗读、动作体验、想象的方式汇报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样子,再用多媒体播放出各种类型的兵马俑图片,让学生说说各是哪类兵马俑,有何依据?抽象的兵马俑一下子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会畅所欲言,同时也达到了内化文本语言,积淀语感的作用。

    问题三: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

    让学生汇报自己体会到的不同类型兵马俑的个性,并说说根据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我们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予肯定,说不上来的地方,我会进行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兵马俑的个性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段落。

    问题四: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

    首先指名汇报答案,课件展示兵马俑各种神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能更真切地体会兵马俑的精美。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描述的是4种不同神态的兵马俑,而我提供的是6张图片,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思维,为后面的说话练习指引方向。然后指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并观察第9自然段的标点符号,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用'有的(),好像()'的句式练习说话。有了前面的图片做铺垫,我想学生的思维一定得到了激活,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文本内容,还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课文学到这里,引导学生再读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的感受就会更真切了,再引导回归文本的整体,学生对文本整体结构的感受自然就更明晰了,会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这时,引导读中心句'举世无双的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学生对'举世无双'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以此为导语引导学生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并通过谈感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一定会赞叹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了不起!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前不久,我们游览了夹山森林公园,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完成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学以致用

    检测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以此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是我设计的检测题。

    一、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将军俑配合默契

    军士俑利箭在弦

    骑兵俑斗志昂扬

    车兵俑有胆有谋

    二、加标点

    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凝神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兵马俑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三、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填空:

    仔细端详,你会发现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缩影。板书这样设计简洁明了,既高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整体理清课文思路,抓住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6、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秦兵马俑教案 篇7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仔细读读课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来介绍以上内容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出土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

    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篇文章的教学要求与重点就是:

    1、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全班没有一个亲眼见过,如果光靠老师说,他们一定是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所幸,网络社会为学生更快速、直接地学习这课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学生可以根据网站中的图片、文字等大量资料,尽情地遨游于秦兵马俑中,如果此时再由老师来讲解,又显得多余了,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紧扣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寻,去学,去实践,而老师仅仅做了一个穿针引线的指导者、引路人。

    这个网站是为六年级学生学习《19秦兵马俑》一课专门制作的学习主题网站,共分九个版块。“主页”是学习的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有问题,可以点击“选题探究”,在打开的网页打出自己的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呢?可以点击“课文点导”,去研究自己的问题,也可以点击“资料集锦”或直接上网(点击“在线资源”)对解决问题会有很大帮助。需要讨论,可点击“讨论交流”,体现协作精神!学得怎样,肯定想自我测试,可点击“在线测试”看看自己学得怎么样。怎样汇报自己研究的成果呢?只要点击“呈现评价”就会提醒你!还有问题下课继续研究!回家有问题,可点击“给我来信”以电子信箱形式发给我。

    在教学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时候,我抓住书后的第4题来进行。书后的问题是:“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课文着重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过渡一下,让学生自学第三部分,自学要求就是:

    (1)读一读,在文中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并且自己从网站中寻找你感兴趣的内容。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交流。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心地读读第三至十自然段,说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最后安排的作业就是:

    1、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2、继续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制作成一个Powerpoint,下节课交流。

    在这样的安排下,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感兴趣地学习,给他们提供环境,一个容量较大的网站;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自编自演,展示才能;给他们一个扩展的空间,制作Powerpoint交流。

    秦兵马俑教案 篇8

    说课人:王海霞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组兵马俑的图片导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让学生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教师做了适当的补充)。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秦兵马俑的理解。《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自读课文,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会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2、检查朗读

    (1)生字词

    读生字并组词,旨在让学生增加词语积累。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旨在让学生提高合作学习的能力。

    (2)课文

    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评价。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读书能力。

    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3、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两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根据兵马俑的两个特点,给课文分段。

    课文分三段、四段,只要说出理由均予以肯定,激励学生敢想敢说。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书写

    1、观察生字

    2、交流难写的字,提出记忆方法

    3、教师范写

    4、描红临写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教案 篇9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说明文, 生动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的特点,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表达了对光辉灿烂的民族雕塑艺术的热爱。

    这篇说明性文章在语言表达上, 有如下特色:

    1.巧妙的过渡和“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条理清楚,说明要点清晰。

    2.运用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和分类别介绍等说明方法,介绍由“面”到“类”。

    3.通过四字词语和准确生动的语言, 以及丰富的想象, 展现秦兵马俑的形象和特点。

    教学目标

    1.自学7个生字新词,认识1个多音字,能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巧用过渡,概括要点。用列数据、作比较、 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学习运用准确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 表现秦兵马俑的鲜明特点。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设计思路

    整体把握,板块推进,突出重点,注重激趣。

    分享“课前预学”:激发兴趣,抓住语言特色表达——四字词语,正音理解,唤醒积累。

    理清“说明要点”:说明文学习的关键所在。

    体味“说明方法”:体味表达的效果,方法各异。

    前两种比较简单,“列数字”读中体会,“举例子”只需点拨, “作比较”则是强化实践。

    实践“说明方法”:学以致用,方成能力。《埃及的金字塔》便是最好的素材。

    语文“自由超市”:兴趣出发,关注积累, 引导实践。

    教学过程

    一、分享“课前预学”

    1.导入: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课前,我们进行了“单元预学”。

    好多同学搜集了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出示几幅兵马俑图), 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2.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夸一夸秦兵马俑吗?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兵强马壮 战车千乘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气势磅礴 蔚为壮观 精妙绝伦 鬼斧神工

    读一读, 如有字音拿不准, 或意思不明白的,可以查工具书, 或问同学。

    (1)出示:

    古代打仗时,四匹马拉一辆兵车,一辆车上3人,车后步兵97人, 共100人, 称为“一乘( shèng)”。那么, “战车千乘”意思是什么?

    (2)请读这句话——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 十分整齐, 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的大军。

    刚才,“兵俑、马俑相间”中“间”,有同学读“j iān”,有读“jiàn”,究竟读什么?为什么?

    根据意思, 确定读音是个好办法。

    “所向披靡”,有的同学不理解,谁查过字典?

    靡:读“mǐ”,倒下。披靡:草木被吹倒。理解了关键字, “所向披靡”懂了吗?

    理解了这个成语,这段话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谁来试一试?

    文中, 还有许多四字词语描写兵马俑, 对我们阅读、理解和积累,会有很大帮助,请同学们用心体味。

    二、理清“说明要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课后第3题: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2.交流(幻灯) :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找到承上启下的过渡段, 我们就很容易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 了解文章说明的要点(板书: 说明要点)。

    3 .《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两课,有类似的关键性语句来说明要点吗? 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

    讨论交流:

    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 《埃及的金字塔》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音乐之都维也纳》

    4.《莫高窟》《春联》和《麋鹿》等课文, 也有类

    似的句子。

    阅读说明性文章时,抓住过渡句、中心句、总起句和总结句等,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理清作者“说什么”。

    那么,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三、体味“说明方法”

    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 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 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 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在三个俑坑中, 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 南北宽62米, 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2.合作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2)如果去掉这些数字,用“很大”“很多”代替,可以吗?让我们读好“数字”,表达兵马俑的宏大。

    (3)尝试用作比较的方法, 任选一句, 把一号坑面积或兵马俑个数, 写得更具体:

    一号坑东西长230米, 南北宽62米, 总面积有14260米,相当于__________ 。

    一号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 共有6000个左右,

    足足有__________。

    (4)让我们读出作者表达的精妙, 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默读思考:

    一号坑上面, 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走进大厅, 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的大军。

    (1)用“____”线画出直接描写兵马俑的句子,除此,还写了什么?

    (2)作者用“感叹+描述+想象”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想和所感, 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分组, 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四、实践“说明方法”

    1.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让我们再读这些词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兵强马壮 战车千乘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气势磅礴 蔚为壮观 精妙绝伦 鬼斧神工

    2.品读这段话, 思考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读中体会其妙处。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 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 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3.作者又用了哪些方法介绍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秦兵马俑教案 篇10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从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细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

    ⑴、学会10个字,会认9个字。积累精彩的词句。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⑶、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⑷、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宏伟气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创新精神,这是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地调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循循善诱,以课题《秦兵马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在学习中收获成功,从而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具体说第一课时)

    我的课堂结构是: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探究体验,诵读感悟。

    导入新课时,我从“佣”的意思入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兵马俑”,“秦兵马俑”也就是在秦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墓中陪葬用的偶人。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带着各样的疑问来进入文本的学习。兴趣是最好了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搜寻、获取信息,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然后,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有了扎实有效的预习,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展才会顺利,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语的掌握程度,特别是成语,这一课中的成语比较多,要了解学生预习当中对这些的掌握情况,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第三项探究体验,进入文本的学习,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用文章的一个段落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主要写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用了这么一个过渡段来承上启下,然后加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一头一尾加上这具体写的内容,帮助学生划分课文层次,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表达顺序。学习兵马俑的宏大这一部分,引导学生诵读、发现、探究。用一个问题牵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顺势板书课文中的一系列数字,让学生明白作者是通过列数字的方法来具体说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巨大”,文字直观地表述场面的宏大。

    第四项诵读感悟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规模宏大之后,通过诵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使学生理解,感受,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诵读表现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举纲张目,还有画龙点睛,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表达顺序,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14秦兵马俑

    价值

    规模宏大列数字巨大,巨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教案 篇11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知识网站为学校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遨游的广阔天地。语文课网络教学,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活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善于利用网上资源,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精心挑选网上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近期我校一位老师上了一节语文课网络教学研究课《秦兵马俑》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堂回顾】

    一、激趣导入

    1、播放秦兵马俑录象片断,激发兴趣。

    2、指名谈谈观录像后的感受。

    二、学习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

    ⑴ 读读第三段:

    找找课文介绍了哪几类兵马俑。

    ⑵ 选择感兴趣的一类俑,看看图片,浏览资料,品读课文描写。

    2、学生利用网页自学。

    3、学生集体交流,相机点击“友情链接”,浏览“将军俑图”、“武士俑图”、“骑兵俑图”、“马俑图”和“群兵马俑图”,说说它们的个性特点并试着读出它们的这种个性特点。

    4、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说出各图片的名称。

    5、讨论:

    你是根据什么来作出准确的判断的。

    6、播放视频:

    再次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细细体会各自的个性特点。

    三、课外延伸

    1、师提问:

    学了课文后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对于秦兵马俑你还想了解些什么?让我们进入“网站链接”找找答案。

    2、进入“BBS论坛”或“聊天室”,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或收获。

    3、电话连线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先生,现场解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疑惑之处。

    四、课后作业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项完成,进行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

    1、关于秦兵马俑还有许多知识,你想了解什么,从网上搜索一下,把找到的有关图片和资料告诉大家。

    2、类似于秦兵马俑的文化和艺术很多,从网上搜索有关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加以整理,出一份小报。

    3、从网上搜索你感兴趣的资料,模仿课文“总分总”的结构及第三自然段的过渡形式,写一篇短文。

    【理性思考】

    初次品尝新鲜的语文课网络教学课让我从中感受到网络语文教学的几点优势:

    一、网络语文教学为互动式学习创造了可能,它是创造人格的保证

    网络语文教学在真正意义上为一种互动式学习创造了新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又正是塑造学生,创造人格的重要保证。在网络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际交往以计算机及网络为界面,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学生的年龄、性别、成绩好坏、长相美丑、家庭背景,甚至品行优劣等影响教师期望的固定因素,都有机会“隐藏”起来,只有虚拟存在是唯一的真实。教师只能按学生的学习状况施教,这有利于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尽可能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更重要的是,网络空间和网络中的这种虚拟性,不仅使得学生从中获得经验和体验,而且它可以使学生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抛弃自卑、畏惧、厌恶和轻视,以及被没视、被耻笑,充分激活和发挥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在无限的想象和创设空间中遨游,自由而健康地发展。教学实践表明,网络语文教学作为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学科活动,确实能够满足并促成创新人格这些心理特征的形成,它是塑造学生创新人格的重要载体。

    二、网络语文教学促进了生生、师生间的交流

    在新课程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课堂并非孤立于真实的世界之外的学习空间,要把课堂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语文与生活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却常常进行架空的技巧训练,学生缺少表达和交流的欲望。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生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在语言运用中去学习语文,这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最重要的意义。“BBS论坛”和“聊天室”的设计,为学习者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广阔空间,达到“人──机──人”交互的设计目的,即学习者(人)通过多媒体网络(机)与其他学习者或教师(人)进行互相交流,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交流中迸发了思维的火花,这种实时的交流方式使每个人都处在一种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

    三、网络语文教学给学生主动获取,展示信息提供舞台

    心理学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积极的自我表现的欲望,把自己的战绩、智慧展示于众人面前,赢得他人的尊重,享受精神的满足,这是人类事业取得成功的内在机制。在这堂课中,老师着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如:在“自学第三段“中,学生在网站上收集材料、理解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交流自学成果时,学生们一边展示,一边各抒己见;“质疑、解疑”时学生由困惑到兴奋不已……电脑展示收集的资料,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成果及时得到反馈。学生主动获取新知,变“死学”为“活学”,学生的劳动成果赢得同学们的尊重,同学间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增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劲头,更积极的拥有自我表现的欲望。

    这一节网络语文教学课也让我感受到网络教学中也有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老师既要上课,又要操作电脑,还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常常会顾此失彼,弄得手忙脚乱;学生对到网络教室上语文课感到新奇,电脑吸引了他们的一部分注意力,学生发言不如教室里积极,上课的实际效果应一分为二来看;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因为有了电脑的阻隔而感觉有些疏远。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困难,学生的自主权大了,课堂生成性增强了,要求老师有更强的教学应变能力。

    【秦兵马俑教案2000字(通用11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