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枣核》教案(篇二)
  • 《枣核》教案(篇二)

    发表时间:2023-02-09

    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因此就需要老师自己花点时间去写。尤其是新入职老师,教案课件写好了才会课堂更加生动。如何写出让自己满意教案课件?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枣核》教案(篇二),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枣核课文预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背诵经典的咏月抒怀词、欣赏现代诗《月之故乡》导入。

    师:其实,古往今来还有很多通过咏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优秀文学作品,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首这样的现代诗《月之故乡》,我们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一下作者借月亮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萧乾的《枣核》一文,看看文中的主人公又是如何来表现思乡之情的。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作者简介

    萧乾,出生于一个汉化了的蒙古族贫民家庭。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枣核》一文选自《美国点滴》。

    (四)检查“导学稿”预习情况

    比一比、赛一赛:1、你能读准下列字词吗?

    2、看看哪一组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

    对于“导学稿”上的字词、词解还有无疑问,可以提出,其他同学帮助解决。

    (五)整体感知课文

    读一读、找一找:

    1、自由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思乡是爱国的一种具体表现,爱国主义是个大主题,有些作家通过气势磅礴的重大事件去表现,本文作者却令辟蹊径,通过什么来表现?

    3、你能画出与“枣核”有关的句子吗?

    4、用几个短语高度概括这三段有关枣核的内容。

    结构:索枣核--见枣核--话枣核--悟枣核

    线索:枣核

    构思:设置悬念 (作用:引人入胜,把主题表达得恰到好处。)

    (六)内容探究

    1、作者的旧时同窗在美国的事业、生活怎么样?你能在文中找出来吗?

    写她的生活、事业与本文的中心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明确:事业如意、生活优裕

    衬托思乡爱国之情在同窗心中的地位

    2、作者老友的思乡之情主要通过她倾诉思乡的心理活动,尤其是慰藉思乡的种种行为表现出来的。

    问题:1、你能找到她直接倾诉内心活动的句子吗?

    2、作者老友怀念家乡,除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枣树,她还做了些什么?她所做的一切又表现了什么?

    (手栽垂柳、养睡莲、堆叠北海、追忆北海泛舟的情景)

    明确:国籍虽改、感情不改、心系故土

    (七)语文活动

    1、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或借助哪些寄托物来表达他们对于祖国的一片深情呢?

    (乡井土、节日、举办一些活动)

    2、看看谁想到的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多。

    (八)布置作业

    1、运用下列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词语顺序不拘,60字以内。

    风烛残年、故弄玄虚、感慨良深

    2、摘抄三首表现乡愁的古诗。

    3、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

    余光中《乡愁》 琦君《故乡的桂花雨》 琼瑶《剪不断的乡愁》

    枣核课文预习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阅读课文第7、8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句中的“味道”的含义是

    A.饭菜的滋味 B.兴趣C.意思 D.特色

    (2)老友家后花园中反映“家乡味道”的植物是:。

    (3)老友把自己的“花园”装点成家乡风格的目的是:。

    (4)“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一句中朋友心上“缺”的是

    A.家乡的温暖 B.没有家乡的枣吃

    C.难以见到家乡的亲人 D.报效祖国,为民族尽力的机会

    (5)选文中加横线一句中连用四个“想”字,具体体现

    A.家乡可想的地方很多B.这些地方使她不能忘怀C.主人公思乡之“苦”

    D.再现故乡形象并借以慰藉主人公的思乡情

    (6)作者与“同窗”第二次谈话时,用了“感慨良深”一语加以修饰,怎样体会这一修饰语的作用?选出正确的一项

    A.思绪万千,难于启齿 B.发自肺腑,倾吐真情

    C.欲言又止,羞于谈吐 D.感情激动,语无伦次

    (7)写“同窗”“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前文和本段都有具体交代。为什么写“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只是一语带过了呢?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A.读者可以想像,无须赘述。 B.设备太多,难于列举。

    C.别墅花园都有了,自不必说。 D.无关紧要,说了也没有用。

    jk251.cOm扩展阅读

    热门课件: 《核舟记》教案(篇二)


    随着教师工作的不断熟练,我们需要撰写教案,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那么如何写一份教案?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门课件: 《核舟记》教案(篇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1.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刻的苏轼、佛印、鲁直、舟子,各有各的情态,核舟上的船舱、窗户、对联……,历历可见;层次分明,先概括介绍,然后具体加以说明,在具体说明中,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顶,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文章以写苏东坡等三人坐在“船头”的情景的第三段为重点,这段用了131字,占全文总字数的百分之三十。

    2.要理解文意,首先得读懂这篇文言文,明白文中词句的含意。教学中可逐句逐段讲解,搞清文意,最后归纳小结。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字音、句读念准确,读通文章。

    2.讲解文章1、2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你一定觉得很惊奇吧?这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二、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通假字: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简:通“拣”,挑选。

    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三、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

    二原子核的组成【推荐】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射线的应用,强射线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

    2.常识性了解原子核的组成。

    3.进行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启蒙教育。

    (二)教具

    录像机,监视器,原子弹和氢弹爆炸的录像剪接带。(若没有上述器材可用原子弹、氢弹爆炸的挂图代替)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为了打破核垄断,抵制核讹诈,我国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从1961年起自己进行核武器的研制,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全国一盘棋,用了短短4年时间就完成了研制工作,并于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播放录像: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实况。

    教师:这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的实况,其威力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紧接着于1967年6月17日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完成了其他国家要十几年或几十年才做完的工作。

    播放录像: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实况。

    这是我国试爆第一颗氢弹的情况,与原子弹相比,氢弹所用的燃料更少,而威力则比原子弹大很多。

    (若没有录像设备,就出示挂图,指着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然后教师再介绍上述情况)

    原子弹和氢弹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因为它们都利用了核能。我们知道化学能是在原子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而核能是在原子核发生变化时放出的能量。为了了解核能,先要知道原子核的组成情况。

    2.进行新课

    板书课题:〈第二节原子核的组成〉

    (1)电子的发现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已经是很小很小的微粒了,其直径只有10-10米,所以在十九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中性粒子。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而电子比原子小得多,因而人们才认识到原子内部还有结构。

    板书:〈电子的发现把人们带入了原子内部的世界〉

    在同一时期人们还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对放射性现象的进一步研究,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内部还有结构,原子核由比它更小的粒子组成。可见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没有止尽的。我们先来学习放射性现象。

    板书:〈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把人们带入了原子核内部的世界〉

    (2)放射性现象

    ①什么是放射性现象?

    教师边写边说:像铀(U)、钋(Po)、镭(Ra)等元素能自发地放出一些人眼看不见的、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射线,这种现象叫放射性现象。这些元素叫放射性元素。

    ②射线究竟是什么?

    教师:在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是什么东西呢?它们除了能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的性质以外,还有些什么性质呢?比如:这些射线带不带电呢?为了了解它们的性质,还得通过实验。

    教师:我们做什么样的实验,才能判断它们带不带电呢?(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射线若是带电的,射线在磁场中将像通电导体那样发生偏转,由偏转的方向和磁体的N、S极位置还可判断射线带的是什么电。)

    教师:我们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去探索还不知道的现象和规律,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实验。把放射性元素装在一个壁很厚的铅盒里(射线穿不透),在盒壁上有一个小孔,放射线可由此孔射出,然后把它们放到两个很强的磁极之间,再用照相底片把射线的轨道记录下来。从照相底片上看到,放射线分成了三束,其中两束向相反方向偏转,说明这两束射线带异种电荷;中间一束不偏转,说明它不带电,是中性的。

    这三种射线有哪些性质呢?它们的实质是什么呢?

    板书:〈射线由两种带异种电荷的粒子和一种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组成〉

    (3)三种射线

    ①α射线

    根据射线的偏转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关系可以确定,偏转较小的一束由带正电荷的粒子组成,我们把它叫做α射线,α射线由带正电的α粒子组成。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每个α粒子带的正电荷是电子电荷的2倍,α粒子质量大约等于氦原子的质量。进一步研究表明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

    板书:〈α射线的实质就是高速运动的氦核流〉

    由于α粒子的质量较大,所以α射线的穿透本领最小,我们用一张厚纸就能把它挡住。

    ②β射线

    与α射线偏转方向相反的那束射线带负电荷,我们把它叫做β射线。研究发现β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β粒子)组成。进一步研究表明β粒子就是电子。

    板书:〈β射线的实质就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实验还表明,β射线的穿透本领较强,很容易穿透黑纸,还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铝板。

    ③γ射线

    中间不发生偏转的那束射线叫做γ射线,研究表明,γ射线的实质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它不带电,是中性的。

    板书:〈γ射线是一种电磁波〉

    γ射线的穿透本领极强,一般薄金属板都挡不住它,它能穿透水泥墙和几厘米厚的铅板。

    (4)γ射线的应用和防护

    由于γ射线穿透性极强,照到动、植物上还能对细胞发生生物化学作用,因此在工业、农业和医学上都有重要应用。在工业上可用它作金属探伤,或检查金属板的厚度,例如飞机、火车、轮船上的主轴是用钢材锻压而成的,里面有没有砂眼或裂缝呢?以前是用破坏法抽样检查的,可靠性差,又浪费材料,现改用γ射线来探查,准确度高,又不损耗材料;在农业上用γ射线来适当照射种子,能使农作物增产,还能增强某些作物的抗病能力,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在医学上还可用γ射线作“放疗”,医治恶性肿瘤。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γ射线能杀死癌细胞,也能杀死正常细胞,或使正常细胞癌变,因此在使用放射性元素时,要注意射线的防护,要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以免对水源、空气和工作场所造成污染。

    (5)原子核的组成

    深入研究表明,放射性现象中放出的三种射线都是从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释放出来的,这表明原子核也有内部结构。

    原子核内究竟还有什么结构?原子核又是由什么粒子组成的呢?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直到目前原子核内部的细微组成情况仍是科学研究的尖端项目之一。现在我们只是粗浅地、简单地介绍原子核内部的基本组成情况。

    ①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在1919年做核反应实验时发现了质子,经过研究证明,质子带正电荷,其电量和一个电子的电量相同,它的质量等于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进一步研究表明,质子的性质和氢原子核的性质完全相同,所以质子就是氢原子核。

    ②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又发现了中子,通过研究证明中子的质量和质子的质量基本相同,但是不带电。是中性粒子。在对各种原子核进行的实验中,发现质子和电子是组成原子核的两种基本粒子。

    板书:〈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氢原子核(H)最简单,它就是一个质子,核外有一个电子绕着它转;氦原子核(He)是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组成的,核外有2个电子绕着它转;锂原子核(Li)是由3个质子和4个中子组成的,核外有3个电子分两层绕着它转;铍原子核(Be)由4个质子和5个中子组成,核外有4个电子分两层绕着它转;……同学们可以发现一个规律:

    板书:〈各种原子核内质子的个数(核的电荷数)和核外电子的个数都相同,它也等于该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总数叫做核的质量数,它等于该元素原子量的整数部分。〉

    ③在某种核反应中,一个中子变成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这就是原子核内没有电子,又会放出电子,产生β射线的原因。

    3.总结(略)

    4.布置作业

    阅读课本,了解放射性现象和原子核组成的基本情况。

    核舟记教案精华14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编写时绝不能草草了事。教案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今天,我们分享的是一篇有关“核舟记教案”的文章,请浏览以下网页内容!

    核舟记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

    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2、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三)德育目标。

    文章生动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2、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读想法。

    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要使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核舟各个部分的样子直到最后在眼前出现它的完整形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绘制示意图。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把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画出来。这样做,既熟悉了课文内容,又把握了核舟上各种景物及人物的空间位置,弄清了作者的写作顺序。

    2、发现法、探究法。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发现法”阅读,便于整体感知文意;在学生绘制核舟示意图、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写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写,而是按照“中间→船头→船尾”的顺序。

    3、点评法。

    文章除了说明外,不乏生动传神的描写。筛选文中写人物情态的语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品味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写作顺序,并探究思考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课堂训练,强化文言知识积累和运用。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1: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设计2:

    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八分有(yu)

    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3)探究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

    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

    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

    第二课时

    (四)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

    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

    提问: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

    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教师可就第2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浆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子”“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

    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堪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 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

    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

    多媒体显示:揣摩下列语句:

    (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学生齐读四句话。教师示范分析(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放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

    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如(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如(3)(4)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

    学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

    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像,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的,给人以想像的。

    3、教师请五位同学上台表演:一为东坡,一为佛印,一为鲁直,其余两个为舟子,注意表现他们的位置、姿态、动作。

    (五)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却说明顺序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有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六)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

    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A、尝贻余核舟一。

    B、诎右臂支船。

    C、右手倚一衡木。

    D、其船背稍夷。

    E、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F、神情与苏、黄不属。

    G、八分有奇。

    2、选出加粗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为宫室。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D、为字共三十有四。

    (2)A、篛篷覆之。

    B、左臂挂念珠倚之。

    C、闭之。

    D、能以径寸之木。

    (3)A、中轩敞者为舱。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C、其两膝相比者。

    D、居右者椎髻仰面。

    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1)苏、黄共阅一手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舟尾横卧一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又用篆章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边是课文第2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选几位同学逐题回答,明确:

    1、A、赠送。

    B、“诎”同“屈”,弯曲。

    C、“衡”同“横”。

    D、平。

    E、挑选。

    F、相类似。

    G、“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

    2、(1)A。(A解释为“是”,B、C、D均为“做”“雕刻”)

    (2)D。(A代词,指代船舱;B代词,指代左膝;C代词,指代窗。D“之”为结构助词,“的”)

    (3)C。

    3、(1)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2)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3)译文: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4)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5)还有一颗篆文图章。

    提醒学生注意两点:

    (1)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前或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

    (2)“桃核修狭者”“两膝相比者”属于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提前,译为“长而狭的桃核”“互相靠近的两膝”。

    4、修改后的译文为:这条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粒黄米那么高。中间高敞明朗的地方是船舱,上面盖着刻出来的箬篷,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以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2——4段。

    2、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总说: 奇巧

    分说: 船尾——船顶

    总结: 通计 照应开头

    第三课时

    (一)语文实践活动设计。

    请同学依据课文内容提示,用橡皮泥试着捏一个“核舟”,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二)口语表达活动设计。

    按空间顺序口头介绍一件你所喜欢的工艺品。

    注意:让学生广开思路,在如实摹写实物的前提下,也可以加进合理的想像,最好是预先准备发言稿。口头介绍可以先分小组进行,谁介绍得好,再说给全班同学听。

    (三)设想自己是舟上五人中的一个,不改变他们的位置、动作,以篇一人称,展开想像,描述其余四人的动作、语言、心理。

    核舟记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1.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刻的苏轼、佛印、鲁直、舟子,各有各的情态,核舟上的船舱、窗户、对联……,历历可见;层次分明,先概括介绍,然后具体加以说明,在具体说明中,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顶,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文章以写苏东坡等三人坐在“船头”的情景的第三段为重点,这段用了131字,占全文总字数的百分之三十。

    2.要理解文意,首先得读懂这篇文言文,明白文中词句的含意。教学中可逐句逐段讲解,搞清文意,最后归纳小结。

    3.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字音、句读念准确,读通文章。

    2.讲解文章1、2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二、学生朗读课文。

    叫三个学生各朗读一部分。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可当即解决,也可留待串讲时解决,如何为好,酌情定夺。

    三、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ǎ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í,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ī,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篛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那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上的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让学生背下来。

    2.阅读3—6段,弄清楚每句的意思,理解各段之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讲解3—6段

    2.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3.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先叫学生朗读3—6段;再叫学生回答这四段各段的文意;答毕,酌情讲评。

    二、讲解3—6段。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xī)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ī,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小结:

    1.提问: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优点?

    讲解:这篇文章有四大优点:简练精致,形象逼真,层次分明,重点明确。(详见“教学设想”)

    2.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3.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能背诵全文者背诵全文。

    2.作课文后面的练习。

    核舟记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2.掌握文章中的文言词语、句式。

    3.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教学设想

    1.这篇文章语言十分简练。全文433字,既概括地介绍了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更具体地说明了核舟雕制的精妙;形象逼真,核舟上雕刻的苏轼、佛印、鲁直、舟子,各有各的情态,核舟上的船舱、窗户、对联……,历历可见;层次分明,先概括介绍,然后具体加以说明,在具体说明中,先言船舱,再依次言船头,船尾,船顶,最后归纳小结;重点明确,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文章以写苏东坡等三人坐在“船头”的情景的第三段为重点,这段用了131字,占全文总字数的百分之三十。

    2.要理解文意,首先得读懂这篇文言文,明白文中词句的含意。教学中可逐句逐段讲解,搞清文意,最后归纳小结。

    3.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字音、句读念准确,读通文章。

    2.讲解文章1、2段。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各自阅读课文。

    要求:一、借助注释、字典,弄懂文句。二、想一想每段主要是写什么。三、阅读中有不懂之处可随时举手发问。

    二、学生朗读课文。

    叫三个学生各朗读一部分。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可当即解决,也可留待串讲时解决,如何为好,酌情定夺。

    三、讲解课文1、2段。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ǎ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í,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ī,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篛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那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上的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让学生背下来。

    2.阅读3—6段,弄清楚每句的意思,理解各段之意。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讲解3—6段

    2.总观全文,了解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高超。

    3.本文简练精致。先分说后总说。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先叫学生朗读3—6段;再叫学生回答这四段各段的文意;答毕,酌情讲评。

    二、讲解3—6段。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船头坐着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友聚会泛舟赤壁,三人性格气质不同而情态各异。“峨冠而多髯”的主人苏东坡坐在中间,他正与紧靠左首而坐的黄鲁直“共阅”。一幅展放在膝上的“手卷”,共同赏玩品评,神情专注。“佛印极似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一幅超凡脱尘的神态,他右膝卧地,曲右臂支船,左膝竖起,左臂搭在左膝上面,左臂上还挂有一串念珠,珠子粒粒分明可数。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这句的主语是“左右”,不是“楫”,谓语是主谓结构“舟子各一人”;“子”,泛指人,如“男子、女子”。“居右者椎髻仰面”,“居”,位于。“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攀”,抓着,拉着;“状”,情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蒲葵”,也叫扇叶葵,棕榈科常绿乔木;“抚”,摸着。“其人视端容寂”,“端”,直,正;“容”,容貌。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则题名其上”,“则”,就;“题”,书写,这里解为刻上;“名”,字。“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文”,文字;“曰”,是:“天启壬戌秋日”,即明熹(xī)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的秋天,苏轼《前赤壁赋》作于“壬戌之秋”,即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秋天,可见,王叔远在核舟顶端刻上这个日子,表明他雕刻此核舟是在苏轼作《前赤壁赋》后540年的“秋日”有感而为之以作纪念的;“甫”,指男子的字。“钩画了了”,“钩画”,字的一钩一画。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ī,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小结:

    1.提问: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优点?

    讲解:这篇文章有四大优点:简练精致,形象逼真,层次分明,重点明确。(详见“教学设想”)

    2.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3.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背诵第三段。能背诵全文者背诵全文。

    2.作课文后面的练习。

    核舟记教案(篇3)

    内容预览:

    《核舟记》教案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一同走进魏学洢(yī)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课文,力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教师提示并领读以下内容(投影显示):

    (1)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罔(wǎnɡ) 膝(xī) 褶(zhě) 髻(jì) 倚(yǐ)

    戌(xū) 篆(zhuàn)八分有(yòu)奇(jī)

    诎右臂支船(qū)

    (2)注意以下句子的正确读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把握文意。

    3.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正确读、准确译的学习任务,学生互动共同研究解决阅读理解方面的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随时答疑释疑。

    三、整体感知文意,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第1段

    讲解:“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木石”,“木”,树。“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wǎng,没有;“因”,根据;“具”,具有。”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í,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泛”作飘浮讲;“云”,语气词,无义。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提问二;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讲解: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2段

    讲解:“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jī,零数,余数。“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望”,通“方”,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

    提问二: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讲解: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第3段

    讲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é,高耸;“为”,是。“佛印居右”,“居”,位于。“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执”,拿着;“端”,头;“抚”,按,搭在上面。“鲁直左手执卷末”,“末”,尾部。“其两膝相比者”,“比”,紧靠;“者”,表定语后置,定语还原即为“相比之两膝”。“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式,“隐”后省略“于”。“佛印绝类弥勒”,“绝”,极度;“类”,相似。“左臂挂念珠倚之”,“倚”,yǐ,靠着;“之”,代左膝。“珠可历历数也”,“历历”,分明可数。

    提问一: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小小核舟的船头部分是如何雕刻的,都雕刻了些什么。

    提问二:这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讲解: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提问三:这段为何写得比较多?

    讲解:这段的内容紧扣核舟刻的是“大苏泛赤壁”的旨意,最足以表明此旨意,所以作者把这段当作全文的一个重点来写,写得比较多些。

    第4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尾部分的雕刻。

    提问:从这段文章看,这条船是在行进呢,还是已经停下了呢?从何见之?

    讲解:这条船已经停下了。这从两个方面可以见到:一是“舟尾横卧一楫”,船桨已经放下,表明船已停了。一是两个“舟子”之所为,其一是“仰面”朝天,左手倚靠在横木上,右手扳弄着脚趾头,口中还在随情啸叫,他没有操桨驶船;另一是右手正拿着蒲葵扇煽火煮茶,他的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在煮茶上面,他也没有操桨驶船。

    第5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

    第6段

    讲解:这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通计一舟,为人五”,“通”,全部,整个;“为”,有。“为篛篷,为楫……为念珠各一”,“各”,包括篛篷、楫……念珠等,不单是念珠。“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选择;“为”,制作。“嘻,技亦灵怪矣哉”,“嘻,xī,赞叹声;“灵”,善,好;“怪”,奇异,罕见。

    1.一词多义

    为:①制,做。“为宫室、器皿”,“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②是。“中轩敞者为舱”,“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有。“通计一舟,为人五”。

    木:①木头,木材。“能以径寸之木”。 ②树。“以至鸟兽、木石”。

    曰:①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②是。“文曰‘初平山人’”。

    奇:①奇异。“明有奇巧人”②jī,零数,余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①动词,表存在。“明有奇巧人”,“炉上有壶”。

    ②yò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

    端:①开头一边。“东坡右手执卷端”。 ②直,正。“其人视端容寂”。

    2.特殊句式

    省略句式“各隐卷底衣褶中”,“隐”后省略“于”。“则题名其上”,“名”后省略“于”。

    定语后置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相比”在中心词“两膝”之后,“者”,标志定语后置。

    此外,文中有一个带双宾语的句子:“尝贻余核舟一。”双宾语是“余、核舟一”。

    附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支橹。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橹、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核舟记教案(篇4)

    一、主旨概述

    《核舟记》是一篇写一件精美的工艺品的说明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再现了雕刻者高超的技艺,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著成就。

    二、结构内容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概述核舟作者的时代,姓名和其雕刻工艺的奇巧,提出核舟的由来及其主题。

    第二部分(第二至第五自然段),详细介绍核舟的形状、结构,叙述各部位的人与物的神情状貌。这是全文的主体。

    第三部分(第六自然段),总括核舟上的人,物种类和数字,赞美核舟雕刻者的精巧技艺。

    三、清晰的层次与精巧的布局

    层次分明、布局精巧,细致全面又重点突出。全文分三部分,首先概括介绍王叔远的微雕技艺,交代核舟的来历和它选取的历史题材,给读者一个总体印象。第二部分是全文主体,共四个自然段,依次具体描绘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和船背,而以船头和船尾五个人物的雕象为重点,其中又以船头的三位主人公为主,三人中又着重突出苏东坡的形象,以紧扣“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作者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借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即核舟窗户上的雕刻,虚写环境,引起读者的创造性想象,以补充小舟四周环境无法雕刻,难以直接再现的'不足,使人们看到的一幅立体的画面。对核舟各个部分的描写说明,先总后分,左右上下清晰分明,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的程序。文章的最后部分,将核舟人物、物件等雕刻的数字总计一下,合盘托出,以具体详实的数字,说明微雕工艺的精巧绝伦。这样,再以直接惊叹与赞咏作结,就使具体说明与议论抒情结合。使古代工艺家的精湛技艺和极高成就,全面展示在读者眼前。

    四、细致的观察与生动的描写

    对核舟的人、物雕刻的描述,一一注明方位、数目、尺寸、大小,给人具体清晰的印象。例如:启闭自如的船窗,卷底衣褶中的足膝,历历可数的念 珠,细若蚊足的题字等等,都说明了作者观察细微,毫发不爽。对五个人物形象的摹描,同雕刻一样,做到形神倍现,各具情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置身于长江泛舟那美好的境界之中。

    五、丰富的想象

    《核舟记》之所以写得成功,除了归功于作者的细致观察外,还得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核舟上 雕刻着的一切,固然可以凭肉眼一一辨认,但有些地方,却非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不可。例如写苏、黄共阅一手卷,黄鲁直“如有所语”,这是作者的想象所得,核舟本身并未直接说明。但是,就是这么传神的一笔,把苏、黄二人亲切交谈的神情表现出来了。对二舟子的描写,一若“啸呼”状,一若“听茶声”然,也是作者的想象,不但反映出舟子休息时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而且,从“啸呼”上仿佛听到了回荡于大江之上的舟子的啸呼声;从“听”字上使人仿佛也同舟子一样隐约听到茶壶里的沸腾之声。这些都是作者的主观想象,然而却都是在观察客观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因而又都是符合客观现实生活的逻辑的。应该说,作品之所以如此传神,如此形象、生动,给人以如此亲切、自然之感,这是与作者丰富的想象分不开的。否则,文章可能只是一篇呆板、平实的解说词。

    六、生动传神的语言

    作者在描绘人物的神态状貌时采用了粗线条的勾勒与细致刻画相结合的写法,不只貌似,而且传神。例如:写苏东坡与黄鲁直看手卷时的姿态是:“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扶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令人不只见其人,而且闻其声。“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一段,又是极细腻的文笔。写佛印是“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突出了这个出家人形象的特征,与读书人苏、黄迥然不同。写舟子也写出了他们的神情。

    这些描述,显示了作者语言的表现力量,使读者深刻地感到核舟雕刻技艺的精妙,使读者深为赞叹。

    七、谈话式教学方法建议

    课文中难句不多,注解又比较详细,可以用谈话方式来进行教学。要点有三。

    1.用比较的方式启发学生。例如将首段改为“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善雕刻。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将“旁开小窗……石青糁之”这段话改为“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再跟原文作比较。

    2.用提问方式揭示学生注意雕刻品上的重要细节。例如问学生船头中间坐的那个人何以见得是苏东坡(“峨冠多髯’),苏、黄共阅手卷表现出怎样的情调(闲适、旷达),从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顺流而下(楫横卧,一舟子休息,一舟子烧茶),如此等等。

    3.在熟读课文后,让学生依次说说船舱、船头、船尾的情形。不看书,用自己的话说。

    在叙述过程中要强调雕刻家构思的精巧、技巧的娴熟和作者观察的细致。

    教学设计1

    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全文仅400余字,却描述了整个核舟的全部景物。语言见解生动严密。在教学时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同时,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本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扫除阅读障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体会文章的主要特色。两课时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做好引导、点拨工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以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板书课题)

    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散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罔(wǎng)、贻(yí)、轩敞(xuānchǎng)、箬蓬(ruòpéng)、黍(shǔ)、糁(sǎn)、髯(rán)、褶(zhě)、髻(jì)、篆(zhuàn)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学习第一段。

    2.疏通重点字词。注意以下词句。

    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奇巧,技艺高明超凡。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 ,没有;因,根据;具,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yi,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诺。

    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云,语气词,无义。

    3.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②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医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4.学习第二段。

    5.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词语。

    ①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ou,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零数,余数。

    ②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

    ③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

    ④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6.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①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舶的舱顶有着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工顶船篷(能看 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②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7.齐读课文第一、二段。

    六、布置作业

    核舟记教案(篇5)

    教学目的

    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重点

    围绕怎样的中心来进行说明,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本课文教学可细可粗,可深可浅。请根据不同对象斟酌处理。)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 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布置课内预习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示

    例:①罔、贻、轩敞、篷等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巡视课堂

    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五、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这个问题应当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核舟记教案(篇6)

    一、实物导入:

    高仅盈寸的工艺花瓶,介绍我国传统的内画艺术。引出微雕艺术。有人曾把整部《红楼梦》雕刻到一把竹扇上,成了微雕艺术的精品,从而破了微雕行业的吉尼斯记录。微雕 艺术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有,核雕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艘雕刻在桃核上的小舟。

    二、擂台赛

    课前大家已对课文进行了充分的自学,现在我来宣布擂台赛开始。A组准备好了吗?B组呢?究竟花落谁家,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自主:

    答一答:

    A、读准字音:

    虞山 罔 峨冠 髯衣褶 舟楫 椎髻 壬戌

    B、解释下列实词:

    糁 相比 不属 夷 了了

    修狭 盈 灵怪

    C找出通假字:

    1、八分有奇

    2、诎右臂支船

    3、左手倚一衡木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D、解释多义词

    曳屋许许声

    高可二黍许

    杂然相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为宫室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E、翻译句子: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3、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4、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统计得分。

    (二)合作

    1、 译一译

    同位合作翻译课文:(1)每人一段轮流翻译 (2)要求文从字顺,可增删调补

    2、 比一比

    A、通过自学,你解决了那些问题,说出来,看哪一组问题解决得好。

    统计得分。

    B、现在我有几个问题,看应该如何作答?比比哪组回答得好。

    背:脊背,泛指物体的背面,此处与马背一样。故此应指船顶。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鲁直坐两边。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苏东坡先游赤壁,然后才有前后《赤壁赋》的诞生,为何核舟上却事、文同时出现?

    人五,窗八:

    文言中数词可放在名词后面,现代汉语一般没有这样的语序,多是数词+量词+名词。

    (三)做一做

    (1)按照课文说明开上小窗,画上题字

    (2)用小纸片剪成3个人形,并为东坡画上胡子,在船头摆好位置(注意方位)

    3)根据译文将课文内容的主体部分改成“解说词”,要求语言通俗、形象、易懂

    (四)说一说

    每组推荐一人进行解说

    讨论(1)作者介绍了核舟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作者是怎样赞美这只核舟的雕刻技艺?

    与《口技》结尾比较异同: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核舟记教案(篇7)

    一、教学目的。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二、教学设想。

    1、教学目的一、二是教学重点。围绕怎样的中心来进行说明,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2、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本课文教学可细可粗,可深可浅。请根据不同对象斟酌处理。)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

    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展示。

    (二)布置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

    ①罔、贻、轩敞、篛篷等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4)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5)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6)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

    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五)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

    这个问题应当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是,(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

    关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简述如下: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具体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体。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所谓叙述性,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具象性,则是就描写这个。写作手段而言,是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文字把事物、人物的情况、面貌等等描述出来,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实用事体。它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完整地了解、认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构造、关系或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说明文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1)内容的知识性;

    (2)材料的科学性;

    (3)语言的通俗性;

    (4)表达方式的解说性;

    (5)结构的条理性;

    (6)功能的实用性。

    结合实例反复阐述、体味,可以辨清两种文体及两种语言。

    (上述问题,必须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讨论,问题的提出时间不必绝对化,似可置前,也可放在疏通文字之后。学生素质好的,超前讨论,可以先入为主,促进对文句内涵对语言风格的理解;反之,则可在疏解文字后再讨论,才不会流于架空或空口无凭式的枉费口舌。二是对这一问题讨论的程度不宜过深,点到即止,且多由学生自行体味。)

    (二)继续研讨课文,分析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讨论(1):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后者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

    讨论(2):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

    紧紧围绕的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节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罔不”、“曾不”等。

    4、为加深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作一随堂练习,点明和翻译下列各词组:

    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贻余核舟一 为人五 曾不盈寸桃核修狭者

    (三)分析讨论第二至第五段。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试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切分比较合理?

    正确的切分是: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

    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讨论第二段:

    (1)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2)强调有关字词:

    “有奇”的“奇”读jī,不是“奇巧”之“奇(qí)”。

    “可二黍许”与“潭中鱼可百许头”的比较。

    “相望”的意译:“相对而设”。

    “糁”的音、形、义及词性。

    (3)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4)除说明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5)试想想,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6)领会苏轼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轼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诵情况。

    (二)请学生译解几个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分析讨论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髯者 如有所语 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 矫首昂视 不属(与“络绎相属”和“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比较) 诎数

    2、口译并评价。

    核舟记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2、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激发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为适应改革开放,振兴中华而读书

    【教学设想】

    可运用道具(核舟模型)或幻灯(核舟图片)配合教学,以便学生有直观印象,加深理解并记忆。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最优秀、最勤劳、最聪明灵巧的人民,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永垂不朽、令古今世界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其中最令人喷喷称奇、叹为观止的有那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尤其是微雕。一棵不起眼的树根经三拨两弄可以变成一只活灵活现、凌空欲飞的雄鹰,这是根雕;一块似可废弃的石头经三琢两磨也可忽然化为山水木石、鸟鱼虫草,或可成为万里长城的缩影,这是玉雕;不仅如此,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下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这是发雕;还有牙雕、竹雕等等。今天我们学习的明末浙江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远在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布置课内预习

    请大家运用字典并结合黑板上的预习题自读这篇文章(有些题目需在自读本上笔答完成)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摘要在自读本上)。

    2、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示例:① 罔、贻、轩敞???篷等;②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等

    3、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要求用语精炼,各不超过十个字)。

    4、思考下列问题:

    ⑴ 核舟大小如何?

    ⑵ 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⑶ 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⑷ 本文虽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⑸ 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⑹ 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三、朗读课文

    1、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各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道其成功之处。

    2、老师指导有关朗读的要领:

    读音要力求用标准的普通话,注音要正确,特别是古今异读、变读、通假字、多音字必须严加推敲,查有实据,读准字音才能读得流畅,读准字音才能理解得清楚透彻。

    断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古人称为句读。文言的断句水平跟读者的阅读面、阅读量以及文言的基础、功底和语感均成正比。但也有一些常规可以提前把握,以便有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比如句首的发语词夫、盖等必须断开,盖大苏泛赤壁云就不可误读为:盖大/苏泛赤壁云;另外,断句跟句法关系密切相联,主、谓、宾各成分之间一般应断开;再则,断句与句意必须一致,不可因断句错误而产生歧义或谬误。最后,断句还跟文言的一些语法习惯、文章的感情基调、文体规律、作家作文的习惯、读者的阅读习惯等有关。阅读中均需综合考虑。

    3、在预习并对课文整体内容稍有感知、认识的基础上,在学生稍有阅读文言知识的情况下,教师或可带读,或可范读,力争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达到流利畅达之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获得这种文体的语感。

    四、研讨课文

    本文的题目虽有一个记字,是否意味着是一种记叙文体?它与《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本讨论题旨在考察同学在预习并熟读之后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情况;同时借助比较,让学生对古文中的记体文言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学生的讨论可以从下列角度开展:

    1、所记的对象和内容。

    2、表达方式及语言:

    这个问题在本课时最后提出,容同学课后查阅有关文章资料,并分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

    一、齐读全文导入第一课时的研讨课文

    对这个题目的正确解说应当是:

    1、从所记的对象和内容看,《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记的是桃花源、小石潭等实地实景,显然属游记类性质的记叙;而《核舟记》作者记的是一艘核舟,一件工艺品,目的是要展示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绝顶智慧,很可能写成说明文。

    2、从表达方式及语言看,前者几乎一律用描写文字,对其环境、场景、气氛、人物等穷形尽相作细致入微的刻划渲染;本文则多用客观的说明性语言,采用多种科学的说明方法。就此可以区别:同为记,却是文体迥异的两类文章。

    关于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区别: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具体而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文体。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是叙述性和具象性,所谓叙述性,就是用叙述的方法介绍和说明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或事物状态的一种特性;具象性,则是就描写这个写作手段而言,是指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文字把事物、人物的情况、面貌等等描述出来,给读者以具体清晰的印象。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实用事体。它主要是用来帮助人们完整地了解、认识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构造、关系或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及规律性。说明文的特点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1、内容的知识性;

    2、材料的科学性;

    3、语言的通俗性;

    4、表达方式的解说性;

    5、结构的条理性;

    6、功能的实用性。

    结合实例反复阐述、体味,可以辨清两种文体及两种语言。

    问题的提出时间不必绝对化,似可置前,也可放在疏通文字之后。学生素质好的,超前讨论,可以先入为主,促进对文句内涵对语言风格的理解;反之,则可在疏解文字后再讨论,才不会流于架空或空口无凭式的枉费口舌。二是对这一问题讨论的程度不宜过深,点到即止,且多由学生自行体味。)

    二、继续研讨课文,分析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1、由学生对这开头,结尾两段的文句理解质疑,然后展开讨论。让学生自行解决疑难,教师适当点拨、引导。

    2、分别请同学通译,齐读,按要求概括文字大意。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讨论⑴:两段文字都是总体说明性的,其概括角度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总括王叔远的微雕技艺,后者则是对这一核舟本身内容的概要说明。

    讨论⑵: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说明这一核舟的情况时是紧紧扣住了核舟的一个什么样的特点?你从这两节文字中的哪些句子中哪些词语中看出这一点?

    紧紧围绕的中心应是雕刻工艺奇巧、灵怪。开头一节的首句,结尾一节的末三句,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有关的词语如罔不、曾不等。

    4、为加深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作一随堂练习,点明和翻译下列各词组:

    因势象形 各具情态 贻余核舟一 为人五 曾不盈寸 桃核修狭者

    三、分析讨论第二至第五段

    1、这四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细致的说明,作者怎样说明的?试将这四段文字切分为两部分,怎样切分比较合理?

    正确的切分是:

    第二至第四段是一部分,第五段是一部分,前者说明的是船的正面,后者说明的是船背。

    2、这样安排遵循了怎样的顺序?

    由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

    3、讨论第二段:

    ⑴ 这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说明船舱的结构形态。

    ⑵ 强调有关字词:

    有奇的奇读jī,不是奇巧之奇(qí)。

    可二黍许与潭中鱼可百许头的比较。

    相望的意译:相对而设。

    糁的音、形、义及词性。

    ⑶ 这一节文字在说明船舱中间的情形时,重点说明了什么内容?

    应是八扇小窗和所刻的苏轼十六字文句。

    ⑷ 除说明船舱外,这段文字还有没有其它的说明内容?

    有。开头一句总体说明了核舟的长度与高度。

    ⑸ 试想想,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突出各部分的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⑹ 领会苏拭文句。一是搞清其诗情画意;二是从修辞角度分析,如衬托、对偶等。可为下文有关苏拭形象的理解作铺垫。

    请反复阅读第二段,体会文字少信息量大的文字简洁的特点。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一、二、五各段的背诵情况

    二、请学生译解几个句子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3、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三、分析讨论第三段

    1、质疑并点讲有关词句:

    峨冠而多鬓者 如有所语 其两膝相比者 绝类 矫首昂视 不属(与络绎相属和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比。

    2、口译并评价翻译情况。

    3、讨论:

    ⑴ 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⑵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鬓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⑶ 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表现这一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划,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⑷ 齐读这段文字,理清说明、描述的顺序,争取背诵这段文字。

    这段文字,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

    四、分析讨论第四段

    1、讨论下列短语的译法。

    横卧一揖 椎鬓仰面 视端容寂

    2、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⑴ 长约八分有奇。⑵ 左右各四,共八扇。⑶ 船头坐三人。⑷ 共阅一手卷。⑸ 横卧一揖。⑹ 倚一衡木。⑺ 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

    3、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说明效果?

    拟人:船尾横卧一楫。比喻:居右者椎鬓仰面。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同时,分辨清楚若啸呼状和若听杂声然这两句的非比喻性。两句虽带了比喻词若,但这是表现观赏者的心理感觉用以表达不确指意义的动词。这个词后面所带的非名词(本可作喻体)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这个动作又是被描摹对象可能发生的动作,并非其他物其他人的动作拿来作比较。由此看来,这两句不能认为比喻句。

    作者借用上述种种修辞,正是为了使抽象的说明更为具体逼真,更便于表现其雕刻技艺的精妙绝伦。这一段,舟尾、揖左右、居右者、左手、右手、居左者,紧相照应,充分体现了语言周密。

    4、这一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总分布局法是说明文结构安排的常用技法。总说是概要,可使谈者先入为主;分说则可以详览,获得条分缕析的效果。

    5、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这样写,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共同成就大苏泛赤壁之泛。

    6、第二、三、四段是写船的正面,作者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这是一种结构顺序的安排,你认为可不可以先从船首说起再说船舱,最后说明船尾情况呢?两种顺序安排,哪一种为上?为什么?

    改用从头至尾的程序更符合方位的系统,从说明的客观效果看,也是很好的。但却不如原文顺序为佳。

    综合文中第二、三、四段,这一部分实际上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大苏泛赤壁的生活画卷,生动极了。作者是这样来描述的:先描述人物活动环境或背景,船舱的描述是交待环境,幽雅恬静,玲珑剔透;而窗上刻字则暗示活动的背景,正当山高月小之夜,水落石出,好一幅波平如镜令人心旷神怡的江上风月。当然,这里十六字的雕刻足见雕刻家的结构艺术,小小一舟自不可移来江上风月,而文字则可打破时空,成功地展示了小舟外的艺术空间,也更成功地冲破了数百年的时限。

    在此场景下安排神情各异却志趣相投的一群人物出场,就显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人与景、景与人的互相映照、烘托,堪称获得妙绝的和谐。

    五、背诵这三段文字,体味作者构思的良苦用心

    六、分析第五自然段

    这段文字中哪些说明可以表现雕刻技艺高超这一中心?

    如细若蚊足,钩画了了

    写船的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为什么只用这么一小段文字?

    这是文章中心的需要,也是雕刻者的主观意图决定的。更体现了作者主次分明的说明技巧。

    既然如此,这段文字可不可省呢?

    不可省。因为这是对前文说明的必要的补充,有了它,文章才完整完善,核舟才完全完备。有关的雕刻日期和作者,才清楚。

    七、至此,可以形成中间主体部分的板书

    说明:板书以作法的角度来认识课文,而正因为作者写作技法的高超,化静为动,化抽象的说明为生动的描述,才使原核舟雕刻者的技艺获得最佳的展示。真个是舟以文显,文以舟名。

    八、由学生归纳本篇说明文的一些写作技巧

    1、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2、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九、布置习题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翻译一至四例。

    核舟记教案(篇9)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说明结构。

    2、学习本文生动细致的说明语言。

    (二)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条理清晰的说明结构。

    2、学习本文生动细致的说明语言。

    (三)教学难点

    借助丰富的想像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教学过程

    我们能领略到古代微雕艺术的精湛技艺,归功于作者魏学的说明。他是怎样成功地介绍核舟的呢?这是我们这堂课要探讨的内容。

    [老师出示核舟的挂图]

    给学生设置操作情境,有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提升至理性的思考。新鲜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有了更大的参与热情。

    本文的写作特点较清晰,让学生自主查找阅读、思考,并进行阐释、归纳出结论,学生完全有这样的能力。

    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1)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作为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课堂充满生命力。(2)鼓励学生对课文自我理解、自我解读,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过程,培养学生一种探索科学的习惯。

    现在,你们每人扛着一台摄像机,要把这枚绝世珍品拍摄下来。你们的眼睛就是镜头,请跟随作者的介绍,转移变换镜头,去追踪、发现作者成功写作的原因,同时注意,哪些语句是镜头无法实拍的?这些语句是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老师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交流讨论,找出依据,归纳出你们的结论。……

    (写作特点参考归纳及说明)

    1、总——分——总的结构,按空间顺序转换,主次分明。

    2、扣住特点,细致观察,描写生动。

    在总长不到一寸的核舟上,经过雕刻家的多方开拓,容纳了很多人、物的雕像,不经过细致周详、烛微调幽的观察,极容易把核舟上雕刻者匠心之处忽略过去。作者没有辜负雕刻家的一番心血,尽目力之所极,辨精析微,深刻领会雕刻家的奇巧构思,抓住每一个易被忽视的细节。

    对人、物雕像的刻画,摹影传神,细致入微,从神态、动作、方位、形状、颜色等多方面描摹,各具情态。

    3、合理想像,形神飞动

    发挥想像力,"如有所语"、"若啸呼状"、"若听茶声然"等,变静态的人、物雕像为富于生命力的个体。

    作业

    将在班内举办民间工艺展览会,请同学作现场解说。因此,请同学学习作者的说明特色,为你们带来的民间工艺品准备一篇解说词,一小组完成一篇,分工完成执笔、修改、解说等各项工作。

    作业提示及参考答案:

    本文精彩的说明特点值得学生学习,但如果将单一的为写而写的写作练习变为有实用价值,而且能展现学生研究成果的写作,同学的写作行为会变被动为自觉,而且兴趣盎然。

    解题思路及参考答案略。

    核舟记教案(篇10)

    教学目的

    一、学习以空间方位为序,语言简洁、周密、生动。

    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卓越技艺。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举世瞩目的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源远流长、久盛不衰的手工雕刻艺术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最令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是微雕艺术。微雕是把书法、绘画、雕刻融为一体的微观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数百年前我国民间艺人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的一次辉煌的展示。

    二、扫除文字障碍,初步理解课文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范读课文/[演示文稿:字、词]请同学们为文章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3.请同学们结合文下注释速读课文。并试分别概括文章段意[演示文稿:结构]

    三、研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2.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一段和第六段。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3.开头结尾的两节文字可以看出,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要说明核舟的什么特征?

    [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

    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这样一个核心。

    4.怎样表现奇巧、灵怪?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

    5.核舟大小如何?(一尺10寸,一寸10分)比较“二黍许”即二市分多点,约合0.9厘米光景;八分即八市分,约折合长度2.667厘米,奇即有零,八分有奇长度约合3厘米。具体6.来看看雕刻家在这小小的核舟上雕刻了哪些物,分别有什么特征。

    读课文第二段。窗八:刻有对联,可以开启。(精细灵巧)箬蓬。

    7.整个核舟只有“八分”长,“二黍高”。作为船的一部分,船舱就更是微不足道了。作者却在船舱的说明中强调窗户之多,文字之众,你以为有什么用意?

    正是抓住重点,紧扣了“奇巧、灵怪”这一说明核心。

    继续看以下各段所介绍的物: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

    8.如果只有一堆人和物的堆积罗列,即使再精细也只能叫技术而不是艺术。

    9.雕刻者在核舟上刻了多少人?他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对这些人物的介绍。

    10.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分别由学生朗读描述苏拭、鲁直(黄庭坚)和佛印神态的句子,说说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11.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

    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人物刻画精细(相对于核舟来说,人该占多大比例?峨冠多髯、衣褶、念珠历历可数)神情意态毕肖。

    匠心布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各具特色,意趣盎然。这就不光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更更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获得以美的享受,这才叫艺术。

    观赏核舟,恍惚间已经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们不能不赞叹:正是:虽为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四、对上述内容的说明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全文采用总——分——总的顺序。

    1.主体部分以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构思巧妙。

    从主到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

    介绍人物神情,其顺序是由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描述每个人物,又是由人物的上部描述到下部描述。说明舟尾情况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五、课文分说部分不是按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船的中部、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作者从船的中部写起,有什么好处?

    先写船中间的船舱部分,叙述它的窗子数量、位置,特别点明右窗扇上刻的是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两句,左窗扇刻的是《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和第一段末句的“大苏泛赤壁”相照应,突出了雕刻品的主题。

    六、具体地介绍了这么多的内容,船上的人物、情景说得清清楚楚,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却只用了四百多字——文字上有什么特点?叙述跟描写结合,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

    七、课后作业:

    1.仿照本文作法,选取家中的某一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完成在自写本上。

    2.做练习三。

    核舟记教案(篇11)

    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人告诉你,在一根头发上可以雕刻—部唐诗三百首的全部诗句,你—定觉得很惊奇吧?这就是我国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艺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核舟记》,就是远在几百年前我国民间艺术中精湛绝伦的微雕技艺的精彩展示。

    (二)、整体阅读,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要求学生自己散读课文一到两遍,注意以下内容:

    1.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2.查字典,给文章的生字词注音并释义,用铅笔标出疑难句。

    3.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三)、巡视课堂,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以便为下面的课文分析提供材料和根据。

    (四)、朗读课文,请三位同学朗读课文

    每位同学朗读两段。朗读后,由其余同学对该位同学的朗读情况作评价,或指明其读音的错误,或纠正其断句不当,或称赞其成功之处。

    (五)、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1.学习第一段。

    2.疏通重点字词,注意以下词句。

    明有奇巧人:巧,技艺高明。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以,用;木,木头,木材;为,制,这里指雕刻。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罔,没有;因,根据;具,具有。

    尝贻余核舟一:本句谓语“贻”(赠)后的宾语是“余核舟一”,是个双宾语。

    盖大苏泛赤壁云:盖,承上文作解说,可译为“是”;泛,泛舟;云,语气词,无义。

    3.思考以下问题:

    (1)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2)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4.学习第二段。

    5.疏通重点词句,注意以下词语。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奇,零数,余数。

    中轩敞者为舱:轩,高起;敞,开阔;为,是。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启,打开;而,连接状语与谓语;比,这里的意思是正对着。

    闭之,则右刻:则,连词,就(看见)。

    6.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说明核舟的大小和船舱的格局。船舱的舱顶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2)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7.齐读课文第一、二段。

    (六)、布置作业

    核舟记教案(篇12)

    各位专家、领导、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的课是《核舟记》。这是一篇介绍一件精美工艺品的小品文,全文仅400余字。课文先概括介绍王叔远的微雕技艺,交代核舟的来历和它选取的历史题材。然后,依次具体描绘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和船背,其中以船头和船尾雕刻的五个人物为重点。文章的最后,将核舟人物、物件等雕刻的数字总计一下,以具体详实的数字,说明微雕工艺的精巧绝伦。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课。

    一、新课标与教材的整合

    (一)新课标与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积极倡导研究性学习,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或者暂时选择不合作。先思考,再讨论,给学生留一个思考的空间。

    新课程下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背诵优秀诗文篇章。关于教学,我认为应体现“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二)课文分析

    《核舟记》是一篇教读课文,具有一定的说明性,层次清晰、条理清楚,细致描述了核舟的艺术形象,说明雕刻者构思的巧妙、技艺的高超,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学生经过初一和初二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根据以上情况,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①积累一些重点文言字词,能用现代汉语疏通文章大意。

    ②把握课文结构,学习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③熟读课文,能背诵一些自认为好的语句。

    2、能力目标:领悟雕刻者的巧妙构思,培养观察能力、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成就,加深对具有高度文明的祖国的热爱。

    4、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目标的①、②、③

    难点:③

    三、教学步骤

    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我将教学过程具体确定为课堂导入、整体感知、赏宝、说宝、雕宝五个环节,目的在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1、学法:自主、探究、合作

    2、教法:诵读点拨

    四、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二)整体感知:

    上课开始,通过听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学会断句,为后面一遍又一遍的读做准备,在学生疏通文意之后,课堂训练也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呈现。Powerpoint演示文稿形象直观,易于纠错,其使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活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积累词语;而且便于学生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文意,解决学习的重点。同时也为下面的难点突破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文探究:

    受中央二台“鉴宝”节目的启发,我在课文探究上,把师生互动的过程分为“赏宝——说宝——雕宝”三步,以小组为学习单位,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精神。“赏宝”这一环节,是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深入读课文,目的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诵读课文打下基础。“说宝”环节把过去单纯的翻译课文和背诵该为活泼有趣的抢答形式,克服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介绍核舟时,教师通过投影文字和形象的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第三个环节是“雕宝”,也就是迁移训练,它是作为课后的一种仿写练笔,通过新颖的方式提出来,我想学生会很愿意尝试的。

    以上是我在设计《核舟记》时的几点想法,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核舟记教案(篇13)

    教材分析:

    明代奇巧人王叔远微雕技术出神入化,用果核雕刻了一只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的舟。魏学洢以文记之。核舟雕工精美,《核舟记》文笔精美,文“舟”相得益彰,为“大苏泛赤壁”这一雅游更添光辉。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课文,理解文章内容,翻译重点词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语感。

    2、梳理文章井然有序的层次结构,围绕“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八个字,领会文中精美独到的神韵。

    3、感受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才艺,领略工艺美术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工艺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翻译重点词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语感。梳理文章井然有序的层次结构,体会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围绕“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八个字,领会文中精美独到的神韵。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预习,印发有关《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介绍及部分段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介绍微雕艺术,介绍作者、写作背景。

    读课文。译读课文。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当堂练习,检查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师: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地学习了《核舟记》这篇文章,知晓了有关微雕艺术的知识,了解了作者及写作背景,还通读了全文,并对一些重点句子进行了译读。在此基础上,我们来做一些练习。请同学们把语文作业本翻到第七十六页,完成第一至四题。开始。

    生做练习题(加点字、通假字、加量词、文学常识,共填15个空),师可作巡视。估计三分钟后交流。

    师作点评。

    二、 梳理思路

    师:文章题目叫《核舟记》,顾名思义,这文章是记一只核舟的,记一只用果核雕成的舟的,请问,这文章里,从哪一句话开始写到核舟了?

    生:第一段第二句就开始了,“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师:第一段一共就两句话,我们看第一句话写什么的?请找出一个核心词——

    生:奇巧。

    师:请解释这一词的意思——

    生:指手艺奇妙精巧的人。

    师:有点儿小小的误差——

    生:奇妙精巧。

    师:谁啊——

    生:王叔远。

    师:据此,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概括这一长句话的意思——

    生:王叔远雕刻技艺奇妙精巧。

    师:他的手艺奇妙精巧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生: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师:这句话重要,这句话可谓“微言大义”,我们可得来嚼一嚼。先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他)能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师:再请大家来嚼一嚼,就这句话里,怎么就表现出王叔远手艺奇巧了呢?

    生:只用一寸的木头,能雕这么多的东西。

    师:哦,你一句话里已涉及两个方面,(板书:奇巧,材料之小、表现范围之广。)

    生:还有,更重要的是,设计巧妙,雕得很像,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师:如果刚才是以量取胜的话,这里还有以质取胜。(板书: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师:话说到这份上,我们已经清楚了:明代有个王叔远,微雕技术有一套,能在那么小的材料上雕出那么多的东西,而且还雕得那么好。神乎其神啊,这时候最好能拿出一个具体的作品来让我们见识见识,眼见为实啊,作者写了一个具体的作品来了吗?

    生:写了,核舟。

    师:这里老师要补充一些知识,这微雕里头,果核这种材料是最难雕的,果核难挑,据说万里挑一,果核难雕,据资料记载,这王叔远一生只有两个用果核雕成的作品,其中一个就是核舟,雕了“大苏泛赤壁”这个主题,送给魏学洢了,从中可见两人情谊之深,其中还可能有相同的情愫在里头,因为,只有喜欢“大苏泛赤壁”的人,才会花上几年的时间来雕“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只有充分地了解友人的情怀,才会把雕有“大苏泛赤壁”的核舟送给友人。你们说是吗?

    生:是。

    师:至此,这文章,思路已经很清楚了,从大的方面讲,可分几部分?

    生:三大部分,第一段,总起,写王叔远技艺高超并指出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第二至五段,具体描写核舟;第六段,总结一下,核舟雕刻技艺高超。

    师:可知,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来安排的。

    生:也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写王叔远雕刻技艺高超,第二部分其余部分,具体写核舟雕刻得精美,以实例证明王叔远技艺高超。

    师:很有道理。

    三、 精读课文

    师:我们这堂课啊,同学们要干的是什么呢?一个字:找。找什么呢?找证据。找什么证据呢?围绕着王叔远的奇巧,围绕着奇巧的三个方面表现,从课文描写核舟的部分找证据。老师先抛砖引玉。第二段写到“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最后一段里写到“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见这雕刻舟的果核真小。接下来,请你们找到佐证表现范围广的证据。

    生:最后一段写到,“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字共三十有四”可见所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

    师:孺子可教啊,大家一学就会。第三个方面,“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就这八个字里头,还有个递进关系,大家能看出来吗?

    生:由形似到神似。

    师:是啊,这可是技艺到了炉火纯青的人才能到达的境界啊!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或是悟出“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同学们,先自己读,悟,找,待会儿我们小组里讨论、相互启发,最后在班上交流。

    生自读、悟、找。(约五分钟)

    生小组交流。(约两分钟)

    班级交流。(约八分钟)

    生:第二段,“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这里因势象形,桃核,中间大两头小,中间船舱,顺其自然,因势象形。

    师:顺手而为之,好。

    生:第二段,写到八扇小窗,窗能开关,窗上刻字,这些字是《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上的句子,呼应了前面的“大苏泛赤壁”这一主题。

    师:这也是下文中苏轼他们活动的背景。

    生:第三段,主要写苏轼、佛印、鲁直三人的姿态神情。写得栩栩如生。有外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有道具:手卷,念珠。有动作:阅,执,抚,指,语,矫,昂,卧,诎,竖,倚。更重要的是,有神情:如有所语,矫首昂视。有细节: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珠可历历数也。

    生:第四段写两个舟子的动作、情状,一人“若啸呼状”,写出其悠闲,一人“视端容寂”,写出其专注。说明大苏在泛舟,渲染出轻松、愉悦的气氛,与开头的“大苏泛赤壁”相呼应。还有一细节,卧一楫,也说明在泛舟,橹都放在舟上了。

    师:刚才有人说到细节,是的,雕刻家不但构思精巧,还特别的细心、细腻,这从很多细节中可以看出来,除了刚才提到的外,还有哪些细节处呢?

    生:窗上的字,用“石青糁之”,船背上题名,“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其色丹”,雕刻家特别在乎色彩的和谐。

    师(小结):雕刻家以曾不盈寸的桃核,雕刻了如许多的人、物,而且雕得如许的生动传神。引得作者不得不感叹:“嘻,技亦灵怪矣哉!”“灵怪矣哉”,已有“鬼斧神工”之意,意即这简直不是人雕出来的,是有鬼神助之啊!

    四、 探讨写法

    师:此文能成为千古名篇,得益于核舟雕得好,还得益于文章写得妙。同学们,这文章的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处呢?

    生:空间顺序。船舱—船头—船尾。

    师:为什么先写中间的船舱呢?

    生:一是“中轩敞”,醒目;窗可关闭,引发读者兴趣。二是舱上有窗,窗上有来自《赤壁赋》、《后赤壁赋》的名句,可以使读者感受到当年苏轼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相当于苏轼他们的活动背景。最后写船尾的舟子,为了烘托船头的三个人的。

    生:还有总分总的结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方法。

    生:“如有所语”、“若啸呼状”,这“如”、“若”用得客观。

    生:五个人,重点写前三人;前三人,重点写苏轼,符合“大苏泛赤壁”的主题。详略得当。

    五、课堂总结

    师:明代奇巧人王叔远微雕技术出神入化,用果核雕刻了一只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的舟。魏学洢以文记之。核舟雕工精美,《核舟记》文笔精美,文“舟”相得益彰,为“大苏泛赤壁”这一雅游更添光辉。也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一份华美的精神食粮。老师相信,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让我们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才华所叹服的同时,也一定会引发我们对工艺美术的喜爱,使我们拥有一双审美的眼睛和一颗高雅的心灵。

    六、作业布置

    作业本相应作业。

    板书设计:

    核舟记

    魏学洢

    材料体积之小

    奇巧 表现范围之广

    构思精巧,技术高超(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核舟 技亦灵怪

    核舟记教案(篇14)

    1、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一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2、工艺品核舟艺术之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交流点拨】一是用料体积极小,二是所刻事物繁多,三是刻物情态毕备。课文原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核舟上为什么要雕刻苏东坡《前后赤壁赋》中的文字?

    【交流点拨】是为了突出工艺品“核舟”的内容是“盖大苏泛赤壁”。

    4、哪些内容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交流点拨】作者的构思极为巧妙,如借助“山高月小”等十六个字,很容易使读者想象散文《赤壁赋》《后赤壁赋》里的意境。再如“如有所语”“若听茶声然”等神态毕现,使人回味无穷。

    5、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交流点拨】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从语言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小编推荐)


    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

    2.培养学生通过现象认清本质的分析、推理能力.

    3.了解原子学说的发展历史,认识α粒子散射实验的重大意义.

    二、重点分析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和所说明的问题.

    三、教具

    1.了解α粒子散射实验.

    放相机、彩色显示器、录相带.

    2.分析实验现象.

    α粒子散射实验挂图.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但是原子内部是怎样的结构呢?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人们意识到原子并非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内除了电子外还应该有带正电的物质,它们是怎么构成原子的呢?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汤姆生的原子模型.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对阴极射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确定了阴极射线中粒子带负电,并计算出了它的荷质比e/m.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它的电量跟氢离子的电量基本相同,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后来人们称之为电子.由此得出电子是原子的基本组成成分的结论.

    简单介绍汤姆生提出的原子模型.明确:汤姆生认为原子内正电荷均匀分布在其中,电子只是在振动,原子里是“实”的.

    2.观看《我们的朋友——原子》录相带中有关α粒子散射实验部分.

    边看录相边思考问题:

    为什么α粒子大多数不偏转?少数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

    3.结合挂图归纳小结.

    (1)大多数α粒子不偏转的原因是它们运动过程中没有受到阻碍,说明原子内几乎是“空”的.

    (2)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说明有带正电的物质对它们产生库仑斥力的作用.

    (3)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它们和某种物质发生了撞击,而且这种物质占据了很小的空间.

    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卢瑟福于19xx年提出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他指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引导学生思考: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中描述的“绝大多数”、“少数”和“极少数”α粒子的径迹对于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有什么意义?

    简单介绍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

    卢瑟福1871年出生于新西兰,小时候上学时学习很优秀,1892年从新西兰大学毕业后去了英国.后来在汤姆生门下当一名研究生,经汤姆生推荐到加拿大出任一所大学的物理教授.1919年卢瑟福接替他的老师汤姆生担任了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由于他对原子物理学的突出贡献.被人们尊称为原子核物理之父,并且在19xx年获得诺贝尔奖.

    总结:从汤姆生的原子模型到卢瑟福提出的核式结构学说,人们对于原子结构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α粒子散射实验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结果又一次说明了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当然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往往要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并非完美无缺,从经典物理的角度看,电子绕着原子核转,要不断向外界辐射能量,导致电子能量不断减少最终落入核内,这和原子的稳定性出现矛盾.可见人们对原子的认识理论还要进一步发展.

    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 万能通用篇


    --示例2——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教学重点:粒子散射实验和原子的核式结构

    教学难点:原子的核式结构

    教法示例:学生自学与教师引导相结合,此方法针对一般学生.

    一、引入课题

    提问:原子是否还可以再分?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

    二、电子的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生由此提出了枣糕式原子结构,如图所示.

    本部分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然后教师总结.

    三、原子的核式结构

    1、粒子散射实验

    (1)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大多数粒子仍直线运动;少数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粒子甚至被反弹回来.

    用软件演示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学生看书了解实验装置与实验现象,并记忆实验结

    果.

    2、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有一个很小的核,它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电子在核外巨大的空间绕核运动.

    教师用原子的核式结构解释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由于原子核很小,大部分粒子穿过金箔时离核较远,受到的斥力很小,它们的运动几乎不受影响,仍沿直线运动;只有极少数粒子从原子核附近飞过,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较大,发生明显的偏转.

    四、原子核的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

    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一些有关质子和中子发现的物理学史内容.

    [参考]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合集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学生,课堂是教师的“演武场”,教案是必须的。教案有助于教师备课省时省力,更好的分享。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学生通过资料分析,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从而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重点和难点:

    学生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导入:上节课说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其实我们还需要细胞提供给我们信息。观察你的同桌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再调查他的父母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为什么这样子呢?因为遗传到爸爸或者妈妈的。是什么使到我们能遗传到我们父母的这些特性呢?是因为我们细胞中有一个结构是提供给我们遗传信息的。

    一、遗传物质:

    那么,什么是遗传信息呢?是指上一代传给子代的控制该物种遗传性状的全部信息受精卵内含有生物全部的遗传信息。那么遗传信息存在于哪里呢?

    克隆羊多莉的实验:得出结论:细胞核里面有遗传物质。

    二、细胞核里面有哪些成分储存遗传物质?简单介绍DNA、蛋白质共同组成染色体。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DNA的有机物.

    结构双螺旋结构

    基因具有特定遗传信息DNA的片段,也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介绍人的卷发,蓝眼睛等都是由基因引起的。

    染色体上的数量过多过少引起疾病

    三、遗传信息、DNA、染色体、细胞核四者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腊的功能

    五、练习:

    1、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象主要决定于()

    A、细胞质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壁

    2、中国人的皮肤是黄色的,这是由细胞中的()决定的。

    3、有关遗传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B、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C、染色体首尾相连组成了DNA

    D、DNA的特定结构中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4、基因与DNA的关系是:()

    A、一条DNA就是一个基因

    B、一条DNA有多个基因

    C、一个基因中包含有好几条DNA

    D、一个基因就是一条DNA

    5、判断题:染色体的英文名就是DNA。

    6、判断题:染色体就是DNA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在让学生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并且能够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这节课的内容不多,但要想让学生对前面四个知识点能有一个深度的理解,这节课并不容易上,因为学生之前也有些关于DNA,基因的知识,但并不理解这几种物质的关系,所以我这节课并不按照书本的顺序安排课堂教学,而是先介绍细胞中贮存遗传物质的是细胞核,然后再介绍每种生物中都有不同数量的染色体,而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其中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基因是DNA上的片段。这样的顺序学生更易于理解遗传物质的关系。最后把前面的知识总结出: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 篇2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课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在课标中的要求是“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它从属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主题之下。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细胞膜和细胞质功能。本课则是进一步认识细胞另一结构————细胞核的主要功能。该内容是上节的延续,又为下节细胞分裂的学习打基础。它原是高中的内容,在新课程改革后经过简化出现在七年级。相对来说,内容较抽象,对于刚接触生物学课程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和接受。但这部分内容对后面遗传学知识的学习却又是必备的。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将那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内容变得形象生动,使其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从做中学。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可能会难于接受,进而失去学习兴趣。但他们求知欲强、乐于动手。如果课堂上创设恰当的情境,鼓励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展多种能力,并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情感的体验。教师再给予一定的引导,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印象深刻,重点明确,达到教学要求。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我确立如下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遗传信息库。

    2、说出染色体、DNA、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3、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4、认同遗传信息的载体是生物体内特定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制作等活动,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从而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模拟制作的能力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羊"多利"资料分析描述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贴图游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说出DNA、染色体、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遗传信息是摸不着,看不到,因此我把它们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作本节课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为此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课件,游戏贴图等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小羊多利”的资料和小品表演等方法,再现多利的身世。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DNA、染色体的结构图,了解染色体的`组成,通过贴图游戏使学生理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使学生认识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利用图示法,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染色体、DNA、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2、学法:引导学生采用资料分析、小品、贴图游戏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掌握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并能说出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基因,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俄国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几位同学上讲台介绍课前已经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在学生发布完信息后,不失时机地引出:大家发布的资料就是信息,然后展示图片,由图片中可以看出生物体中也有信息,它指上一代传给子代的控制该物种遗传性状的全部信息叫遗传信息。那么遗传信息位于细胞的哪部分结构中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先复习细胞基本结构的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顺利地进入新课学习。

    2、小组合作,实例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在资料分析时:小羊多莉的身世、先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演示图片,接着指导学生阅读55页有关多莉身世的资料,教师展示3个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1、与多莉相关的母羊有几只?他们分别提供了什么?

    2、多莉像谁?这说明了什么?

    3、根据你的理解以《多莉找妈妈》为题,进行小品表演(见教学实录)。这样不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解决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这一重点知识。

    3、知识回顾,层层深入

    通过复习细胞实验引导学生思考,被碘液染成深色的细胞核。

    引出问题:

    1、什么是染色体?

    2、染色体有什么特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3、接着介绍染色体数目:人体细胞含23对。因为缺了一条或多一条染色体,就会患上严重的遗传病,用课本中痴呆病儿照片说明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性。使学生产生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4、模拟制作,探索研究

    根据人们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遗传信息决定遗传性状。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四种颜色的十二张卡片每次任意取出六个,按拿出的顺序排列并记录排列顺序,连续抽取四次,小组间相互比较是否一样。从而理解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其次让学生进行拼脸活动,并在脸旁写上刚才记录排列顺序,决定这张脸的遗传信息序列。(见教学实录)。再次用老师为同学准备的四色纸条和胶水粘一个平行的梯子,粘好后旋转固定。从而理解DNA双螺旋结构以及不同的片段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DNA、染色体、细胞核四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用图示表示下列概念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细胞的关系,通过此活动检查学生对教学重点学习情况。最后简明扼要总结本节内容,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并与第一节内容联系,配合书后面练习习题,巩固验证所学知识。

    5、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展示达标题,试题包括基础知识和能力训练。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能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地得到反馈信息。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各种能力都得到培养。根据初一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设计三个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降低学习难度。另外,针对学生喜欢竞争的心态,在某些活动中增加一些激励制度,增加学生参与热情。不足之处:学生回答问题,个别地方教师点评不到位。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克隆羊的科学技术过程并得出细胞核里有遗传物质。

    2.说出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3.概述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能力目标:

    通过克隆羊、DNA是遗传物质的资料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模拟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体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教学难点:

    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大家观察了自己和父母眼睛的形态(如:双眼皮、单眼皮)。和父亲眼皮相似的请举手,和母亲眼皮相似的请举手,和父亲眼睛形状相似的请举手,和母亲眼睛形状相似的请举手,和父母的眼睛只要有相似之处的请举手。

    很明显,我们和自己的父母总有相似之处,那么,小组相互观察一下,你们的眼睛是否相似呢?为什么?

    积极举手,并相互关注举手的人数。

    生A:自己和父母相似是因为遗传的原因,和同学没有遗传关系。

    过渡

    谢谢大家给我的信息,刚才同学们的举手和发言就是信息,而我们和自己的父母相似,这是因为父母把遗传的信息传给了我们,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这个道理,生物都能把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那么,遗传信息在哪里呢?靠什么物质遗传给下代呢?

    新课

    学生积极讨论

    教师

    (板书)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请大家看1996年轰动世界的克隆羊多莉,它的身世与三只母羊有关,它是怎样产生的呢?多莉到底像哪一只?为什么像?这说明什么?请小组讨论,我将请二位学生到黑板上利用贴画再现多莉的身世之谜。

    判断:非常正确,细胞核内有遗传信息

    (板书一、细胞核里有遗传信息)。

    比如一本书是细胞核,书中的文字就是遗传信息。那么,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到底是什么呢?科学家们发现:细胞核中有两种重要的物质:蛋白质和DNA,你们认为哪一种是遗传物质?

    有什么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鼓励)非常好,你排除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从而证明了NDA是遗传物质,但是,有没有证据来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呢?

    踊跃举手,两位学生上台贴画,其他同学则纷纷举手发表意见,共同得出多莉的身世之谜。

    生A:多莉长得像B羊。

    生B:B羊了细胞核。

    生C:说明细胞核里有遗传信息。

    DNA是遗传物质。

    积极思考,尝试回答。

    学生

    讨论

    设计一些探究,老师的目的不是让他们找到真正的证据,而是引导他们回忆探究的基本方法,特别是对比法的应用。然后利用多媒体模拟噬菌体浸染大肠杆菌的探究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结论。

    多媒体技术;教师绘画

    请大家观看多媒体,这是一种病毒,像一个机器人,但他却非常小,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得到。我们知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这种病毒只有两种物质,蛋白质组成外壳和里面的DNA(教师简笔画画出病毒的结构)。它能在生物体内大量繁殖,现在同学们仔细观察,它通过什么物质遗传给自己的后代?(多媒体展示噬菌体的侵染动画过程)。

    师生交互谈话

    生:通过DNA来遗传。

    师:这说明什么?

    生:遗传物质是DNA。

    师:为什么说DNA是遗传物质呢?

    生:因为蛋白质留在了外面,只有DNA进入细胞了。

    我们知道了DNA是遗传物质,(板书二、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那么,DNA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实物投影展示同学的DNA图片,老师展示DNA动态旋转结构)。DNA的结构像什么?

    像旋转的梯子一样。

    建立空间结构想像与推理

    DNA呈双螺旋结构,(板书1、结构:双螺旋结构。)它是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美国生化学家沃森(James D· Watson)合作发现的。当时,人们还不大清楚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什么?1952年美国一位化学家发表了关于DNA三链结构的研究报告,另一位科学家拍下了DNA照片,沃森通过仔细观察看出了DNA的内部是一种螺旋形的结构,他立即产生了一种新概念:DNA不是三链结构而应该是双链结构。他们继续循着这个思路深入探讨,一致达成共识:DNA是一种双螺旋结构。随后,沃森和克里克立即行动,在实验室中联手开始搭建DNA双螺旋模型,终于在1953年3月7日,想像中的DNA模型搭建成功了。人们终于知道了DNA的结构。这使他们获得“诺贝尔奖”,也使生物学的研究从宏观开始向微观方向发展,而杰出的生物学家克里克被誉为“分子生物学之父”。同学们,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1953年,离现在有多少年?

    50年。才有50年的历史,现在对DNA的研究己经取得了迅猛发展,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想想我们应该怎么做?

    模拟模型建构

    请大家看我手中的模型。(用一段筷子,筷子上缠绕着粗毛线,外面包裹着胶泥)拉出缠绕的呈螺旋形的毛线,这是什么?(纠正)蛋白质。蛋白质和DNA共同组成了染色体。

    笑!DNA。这是一条染色体,掰开胶泥,这是什么?笑!胶泥

    初步建立模型建构

    模拟模型制作与展示

    (板书三、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学生形象记住了非常抽象的染色体结构。接下来老师染色体模型材料和不同颜色的彩条各10条,合作学习小组制作染色体。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快。学生积极制作染色体模型,在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染色体的组成,同时,又为下面探究遗传信息的多样性素材。

    问题:

    1.为什么各小组缠绕的彩条会有差异?染色体颜色均不同。

    2.彩条代表DNA上不同的片段,染色体上DNA的排列也和我们手中的彩条一样,不同的片段代表不同的遗传信息。我们的眼睛有的像爸爸,有的像妈妈,有的却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就是因为每个人DNA上有这样不同的小片段,使得遗传信息不同。人有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上DNA所表达的遗传信息就更是千差万别。这就是为什么“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

    展示一下染色体,非常好,接下来,请同学们随机把彩条裹在染色体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缠绕上彩条。观察自己小组和其他小组的染色体模型上的彩条组成。

    使用彩条的先后顺序不一样。

    每组的同学把染色体拿到前排展示看。

    小组讨论遗传信息、DNA、染色体和细胞核有什么样的关系?

    结论:小小的细胞核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所以说细胞核是一个遗传信息库。

    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上,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染色体存在细胞核中。

    思考

    你从克隆羊多莉的身世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通过这节课,你还会产生什么想法?提出什么问题?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 篇4

    一、教学思想:

    本节课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设计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由单纯的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设计者和参与者,注重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各种能力都得到培养。根据初一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特点,运用活动、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降低学习难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并且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增加课堂密度,优化课堂教学。

    二、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第二章共有三节内容。第一节讲述了细胞生活需要能量,其中介绍了细胞中的细胞膜和细胞质这两种基本结构及功能,本节的内容讲述的是细胞的另一基本结构——细胞核的主要成分和功能,因此,本节的内容可以说是第一节内容的延续部分,同时,又为下一节细胞的分裂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知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贮存的地方,了解克隆技术

    2、学生能够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尝试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活动小节和模型观察,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从而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情感目标:在学习本节的过程中,产生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从对克隆羊多莉的身世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得出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结论。由于遗传物质在生物科学研究上的特殊意义和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我把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信息库),尤其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定为本节的重点,又因为以上这些概念大多是学生初次接触,而且各微观的结构是学生既看不见有摸不着的,比较抽象,故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又是难点。

    三、下面我来说说教法

    1、自学指导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从而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直观教学法。通过体验多莉羊的产生过程和观察DNA的模型,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逐步将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引导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而我所带班的学生基础好,不存在资源生,再说初一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新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因此可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和例子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理性升华。

    五、教法和学法指导:

    1、通过网络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学生初步学会整理资料的能力

    2、指导学生通过小活动、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指导阅读和交流: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精心思考,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启发讨论,交流,扩大学生思维。

    4、指导归纳:在学完几个知识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六、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说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其实我们还需要细胞提供给我们信息。观察你的同桌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再调查他的父母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为什么这样子呢?因为遗传到爸爸或者妈妈的。是什么使到我们能遗传到我们父母的这些特性呢?是因为我们细胞中有一个结构是提供给我们遗传信息的。

    一、遗传物质:

    那么,什么是遗传信息呢?

    是指上一代传给子代的控制该物种遗传性状的全部信息受精卵内含有生物全部的遗传信息。

    那么遗传信息存在于哪里呢?

    克隆羊多莉的实验(老师利用教具结合书本介绍)

    得出结论:细胞核里面有遗传物质。

    二、细胞核里面有哪些成分储存遗传物质?

    学生活动:

    网上查找DNA、蛋白质、染色体的概念。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DNA的有机物.

    结构双螺旋结构

    基因具有特定遗传信息DNA的片段,也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老师活动:介绍人的卷发,蓝眼睛等都是由基因引起的。

    课外知识补充:染色体上的数量过多过少引起疾病

    三、遗传信息

    学生活动:归纳DNA、染色体、细胞核四者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上有特定遗传功能的片段基因。

    基因能控制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练习: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因为亲代传给子代的是()

    A营养物质B遗传物质C细胞质D细胞膜

    2、人的每个体细胞内有染色体()

    A、23对B、22对C、32对D、46对

    3、小羊多莉,长得几乎与它的供核母亲一样,这说明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A、细胞质中B、细胞膜中

    C、细胞核中D、营养物质中

    4、DNA分子很长,它可以分成许多个片段,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信息,比如有的片段决定人的单、双眼皮,像这样有遗传功能的DNA的片段叫。

    5、综合看来,细胞是()和的统一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概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

    能力目标

    1.通过对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

    2.通过对DNA、染色体及基因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产生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中。

    2.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教学方法

    分析法、启发式。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

    (1)有关DNA分子片段示意图的多媒体课件。

    (2)有关DNA分子和蛋白质相结合构成染色体的多媒体。

    2.学生准备:

    有关DNA、染色体及基因发展及应用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的正常生活不仅需要物质和能量,信息也同样重要。如果我们现在失去了一切的信息,我们就会与亲朋好友失去信息,与社会隔离开来,生活将变得杂乱无章。同样,生命的起始也需要信息。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虽是俗话,但道理很深刻。龙只能生龙,凤也只能生凤,小老鼠一生下来就会打洞,而人却不会。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生命开始的时候就受到了控制,它会控制是生龙呢?还是生凤?这个控制的中心就是遗传信息。那这遗传信息在哪儿呢?就在我们的细胞核中。

    [讲授新课]

    为什么说遗传信息在细胞核内呢?请大家看教材中的例子《小羊多利的身世》。先请大家阅读资料,并思考:为什么多利羊的模样几乎跟B羊一模一样?

    学生活动:阅读资料,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其实原因很简单,我们来看,多利羊在胚胎前的受精卵中的细胞核来自B羊,这也就说明一个问题。学生回答: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对,虽然A羊、C羊也参与克隆过程,但都没有提供细胞核,而B羊仅提供了细胞核,这说明了生物的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只要是信息都要有载体。比如我们的教材就是一种载体,它所承载的信息是图片和文字的信息。那么我们的遗传信息和载体是什么呢?经过研究发现,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演示多媒体)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它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样子,分子很长,可以分为许多小片段,每一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就叫基因。如我们教材中的彩图黄、红、紫、绿分别代表四种物质,它们的联系是有规律的,它们排列顺序的变化、它们数量的不同就可代表多种多样的遗传信息,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难找到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科学家们在对细胞核的研究过程中还发现,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会看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染色体是否就是DNA呢?(演示多媒体)经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先进行螺旋折叠,然后再捆绑到蛋白质上,再进行下一次螺旋,最后就构成了染色体。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这对生物进行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就在性状上表现出来,比如教材中的例子,多了一条染色体就影响到了智力的发育。

    师生互动: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学生准备的有关资料,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细胞核中有遗传信息、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以及DNA和蛋白质组合成染色体。进一步证实了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更多的知识还需要大家在以后能进行收集并整理。下面我们来做一些课堂练习。

    [巩固练习]

    1.信息需要物质做载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__________。它的分子很长,可以分成许多片段,这些片段叫__________。

    答案:DNA基因

    2.染色体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答案:蛋白质DNA

    3.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统一体。

    答案:物质能量信息

    4.判断题

    (1)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染色体

    (2)DNA也叫基因

    (3)有时候可以发现两片一模一样的叶片

    (4)基因是DNA的片段

    答案:(1)×(2)×(3)×(4)√

    5.把下列结构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

    基因细胞核细胞染色体DNA

    答案: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布置作业]

    继续查阅有关资料,加强对DNA、染色体以及基因的了解学习。

    活动与探究

    1.举例说明细胞为什么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2.在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中,母羊A提供了去核卵细胞,为什么在进行这种技术时,所提供的受体细胞一般都是卵细胞?

    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依据:多利跟提供细胞核的B羊几乎一模一样

    二、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DNA:主要的遗传物质

    2.基因:DNA小片段,可决定生物体的性状

    三、染色体

    1.构成:蛋白质和DNA

    2.每一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恒定

    3.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教案 篇6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板书课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设计、课堂学习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生物圈中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与生物体相似的特征,这是生物体在不同水平上的一致性。因此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就是引导学生从细胞水平上认识生物体,讲述细胞的基本知识。第一章介绍的是细胞的基本结构,本章则围绕细胞的生活展开。细胞的生活不仅仅需要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细胞核内遗传信息控制的。而且生物体构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也储存在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库中。本章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与学生的距离较远,但是,从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来看,研究细胞的生活与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对提高人类的是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节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确立以下三级目标:

    【知识目标】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并说出细胞核、染色体、DNA与基因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课前收集有关的生物资料,初步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通过对克隆羊多莉身世的分析,领略生物科学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从对克隆羊多莉的身世的分析来引导学生得出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结论。由于遗传物质在生物科学研究上的特殊意义和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所以把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信息库),尤其是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定为本节的重点,又因为以上这些概念大多是学生初次接触,而且各微观的结构是学生既看不见有摸不着的,比较抽象,故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又是难点。

    二、教法和学法指导:

    1、指导收集资料:教师在课前结合本课内容指导学生收集有关遗传的资料,要给学生提供资料的来源和收集的途径(互联网、报纸、杂志、电视等)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并将资料收集粘贴在本子上。在课前几分钟找几位同学上讲台发布所收集的资料,要求学生尽量脱稿,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

    2、指导阅读和交流: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精心思考,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启发讨论,交流,扩大学生思维。取长补短。

    3、指导归纳:在学完几个知识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知识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将知识进行整理归纳。

    三、说教学程序

    学生发布资料 学生阅读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学生表演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遗传物质) 挂图演示

    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 学生阅读

    讨论分析

    小结和练习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发布资料,导入新课:

    学生在课前已经收集有关的生物资料,上课前让几位同学上讲台尽量脱稿发布,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锻炼学生的胆量,在学生发布信息完后,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大家发布的资料就是信息,教师的生活需要这种信息,而生物的生长发育也需要信息,这种信息是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的,这种信息称为什么信息呢?这样由生活中的信息引出遗传信息的概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再设疑:那遗传信息存在哪里呢?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学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心理,这样就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层层设疑,启发思维,解决重点

    首先设置悬念:到底遗传信息存在于哪里呢,让克隆羊多莉告诉教师。接着指导学生阅读55页有关多莉身世的资料,让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学生阅读后还是很难想象出具体的过程,此时安排四位同学为大家表演多莉诞生过程的小品。此活动要学生自己组织安排,即相关资料的查找,角色的分配,语言的组织和动作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起指导作用。这样,可满足学生的表现意识,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胆量。对学生的活动要及时加以表演和鼓励。然后用挂图展示多莉诞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观察三只羊与多莉的关系,此时,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多莉由C羊生出,却一点都不象C羊,而和B羊几乎一模一样,这说明了什么?多种活动的开展,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解决重点。

    最后是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引导学生探讨哪只羊才是多莉真正意义的妈妈。目的是为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散学生的思维,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件引探,突破难点

    遗传信息的知识点讲完后,进入难点知识的学习部分。

    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以及遗传信息的关系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以上所提的概念大多是学生初次接触。学生要了解这些概念,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为突破这一难点,按照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用生动形象的图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时开展学生讨论、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具体如下:

    1、“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学习部分此处涉及DNA和基因以及遗传信息的关系。首先提出以下问题:①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什么物质?②DNA结构象什么?③DNA、基因和遗传信息有何关系?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对所提到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DNA的结构模型较为抽象,学生通过看书也难以想象出“DNA结构像螺旋型梯子”,这时利用挂图给学生观察,打破空间的限制,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指导学生观察DNA分子片段示意图,让学生找出DNA分子中的“阶梯”部分的四种物质(用四种颜色表示)排列有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分组交流讨论,并以竞赛的形式抢答问题,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再悬挂有关DNA基因和遗传信息关系的图片给学生看,以书本和语言信息,电脑和电脑中信息的关系来解释遗传物质与遗传信息的关系。将教材中抽象枯燥的文字转换成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学生熟悉的事物,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器官,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最后还简单地介绍人类基因组计划,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引起学生对生物学学系的重视。

    2、“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内容的学习。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挂图展示DNA和蛋白质构成染色体的模式图,学生通过观察找出DNA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再看P57遗传病患者的图片,提示学生找出患者和正常人的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3、巩固提升,知识迁移:教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小结本节内容,并与第一节内容前后联系,出示联系,巩固验证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练习

    六、板书: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

    二、细胞核中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

    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三、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四、细胞是物质、能量和遗传信息的统一体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推荐:高中教案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学习导航【推荐】


    1.学习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3)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2.学习建议

    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前)可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制作模型时,可选用琼脂(或明胶)做细胞质,用各色彩泥(也可用胶泥、面团甚至泥巴)捏成各种细胞器,并固定在琼脂中,即可做成一个动物真核细胞的模型;也可利用安全的废旧物品进行制作。在课堂上通过各小组间展示真核细胞的模型,并结合教材上的“问题探讨”激发探究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兴趣。

    通过对教科书上“资料分析”中相关资料和插图的讨论分析,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细胞核与完成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然后再结合前两节学过的内容,通过举例分析,建构起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控制中心的认识。最后,通过回顾总结细胞内各种细胞器间的分工合作关系以及细胞核的控制中心的功能,得出细胞内的各种结构是协调配合,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完成细胞生命活动的。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精】


    第三节一、教学目标:【知识】: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技能】: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情感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本节的重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是难点。三、教学用具:ppt四、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关于细胞的结构的知识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一)引入(二)资料分析——细胞核的功能(三)细胞核的结构(四)小结(五)练习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是什么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呢?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科学发展历史:科学家们思考生物的生命活动必定有某个蓝图,这个蓝图在哪里呢?很自然,人们的目光集中在了细胞中的细胞核。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分析部分,并展示在屏幕上。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借助ppt,讲授dna的结构以及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可以让学生看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图片借助p54旁栏部分,提出问题:“一个多细胞生物,其细胞核中的蓝图是否都一样的呢”?简单揭示同一生物其组成的细胞的多样性的原因。因此细胞不仅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物质组成(略)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阅读“资料分析”,讨论,并回答、交流后面的讨论题。理解细胞核的结构以及物质组成。在老师引导下,讲出dna和染色质、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就老师的问题展开讨论

    【《枣核》教案(篇二)】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