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推荐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三)
  • [推荐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三)

    发表时间:2023-02-05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做好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那大家担不担心写不好教案课件?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推荐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三),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教学目标:wWw.jK251.CoM

    1、 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

    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给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同学们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几个季节吗?

    学生:知道。春夏秋冬。

    教师:那现在是哪一个季节啊?

    学生:秋天。

    教师:对了,现在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我们看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是不是收获了很多东西啊?

    学生:是。

    教师: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

    学生:南瓜/花朵/老奶奶

    二、进入新课

    教师:有多少个南瓜呀?

    学生:5个。

    教师:有多少朵花?

    学生:3朵/4朵。

    教师:这样一会儿3一会儿5又一会儿4的,老师听着觉得很乱。我们应该按顺序来,老师教大家,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数。最小的数量是多少啊?

    学生:1。

    教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的呢?

    学生: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教师:对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数量都是1,可以用数1表示。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

    学生:2。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学生:2只鸭子/2个筐/2个盘子。

    教师:很对。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

    学生:3。

    教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学生:3只小鸟/3盆花/3只蝴蝶。

    教师:很棒,它们都是数量为3的东西,可以用数3表示,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

    学生:数4。

    教师: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

    学生:4只小鸡/4朵向日葵。

    教师:很对,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接下来我们应该数?

    jK251.COm精选阅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师要研究如何设计启发和点拨学生的思维程序及要点。有了好的教案老师上课也得心应手。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你会为写教案而头疼吗?或许"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你的品鉴!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会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2、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统计的方法,体验和感受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观察统计图,回答提出的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同学们,新年快到了,我们布置教室需要一些气球,你们说是哪种颜色的气球可以多买一些?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2)学生自由发言

    问:多买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3)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

    二、制成条形统计图。

    (1)你想用什么方法记录?

    红色黄色绿色蓝色

    (2)统计,制成统计图

    (3)回答问题

    1、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名同学。

    2、喜欢()颜色的人最多?喜欢()颜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们班有一名同学没来,他最有可能喜欢()颜色?

    4、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三、实践活动:

    每一位同学调查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动画片体育比赛电影新闻

    做一次统计

    四、总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版)第16页的例题,

    第161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几和第几实际上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凡事物排列的顺序号。例题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务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想想做做让学生在涂色、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识几和第几的区别,培养学生用数表示个数或顺序并现同伴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队买票图。

    过渡: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你们看。

    出示课件。

    2、谈话。

    (1)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

    (2)请小朋友数一数小明排在第几?小刚排在第几?

    (3)排在第1的是谁?原来老爷爷排第几?老爷爷怎么又排到第一了呢?

    (进行礼貌教育。)

    (4)黄头发的小姑娘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评: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过渡:小明买好票来找小丽

    (1)问:小丽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

    (3)问: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你家住几楼?

    2.想想做做第1题。

    过渡:小明、小丽要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

    (1) 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

    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

    ○○○●○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

    (2) 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

    左边第3个,左边3个。

    右边第2个,右边2个。

    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

    (3) 书上练习。

    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涂一涂。

    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

    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

    [评:老师在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不仅检验前面对新知感悟,还着重对几和第几的内容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帮助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

    3.想想做做第2题。

    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捞月亮的表演。

    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

    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问:猴子能捞起月亮来吗?为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

    4.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

    (1) 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评:每个画面都引导、组织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把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整合成学生喜爱的连续的动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显得生动活泼。]

    5.想想做做第4题。

    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

    (小组讨论)

    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

    追问:刚才说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评:这一段采用学生交流合作的形式教学,使学生既学会了肯定自己,又学会了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从中补充、完善了自己的认识。另外,这里除了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互帮互助,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三、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题。

    过渡:小动物们回家了,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

    交流:竖着看有几层,就说是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说是几室。小兔家竖着看在5楼,横着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楼1室。

    A:出示小动物的位置说住在几楼几室。

    B:告诉小动物住在几楼几室学生在电脑上点位置。

    2.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

    [评:把数学知识拓展、应用到生活中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3.发散练习。

    告诉同学你喜欢吃的东西是第几个,让同学猜猜你喜欢吃的是什么?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总评]

    本堂课分三步走:从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到连续动画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戏的深化巩固,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次很清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魅力。练习中采用了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提高了学习兴趣。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3)

    一、预期效果

    1.应掌握的知识

    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学会一些比较的方法,体会轻重的相对性;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准确地比出物体的轻重,从而认识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

    2.发展的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应培养的情感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设计要旨

    1.课标解读

    初步让学生感知“轻”、“重”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其中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通过观察、操作、尝试体验“轻”、“重”、“最轻”、“最重”的含义,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知识,在探索中辩析易错概念;第二个层面是练习,在练习中充分注意到问题的开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是学会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是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3.学情认识

    学生对比较轻重、高矮、长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比较活动中的相对性认识不足,本单元就要通过观察、比较、思考,使学生获得比较多少、高矮、长短、大小、轻重的相对性的认识。

    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等学生并不困难,但对间接比较两个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过一定的推理才能获得,因而是教学中的难点。

    4. 经验介绍

    “轻重”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较大小、高矮、长短、厚薄等基础上开展的又一次体验活动。教科书在安排上体现了三个层次: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 “说一说”这一环节通过两个小动物玩跷跷板,使学生一眼看出谁轻谁重,认识到重量差别大的两个物体可以通过看得出比较的结果;“掂一掂”这一环节通过淘气和笑笑动手掂一掂,获得对轻重的感性体验,认识到用眼不能看出轻重的情况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称一称”这一环节,通过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确当看、掂都难以分辩物体轻重时,可以借助工具来比较,从而体会到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精确性。最后通过一组练习来使学生获得得间接比较轻重的方法,知道轻重和大小、高矮一样是相对的,渗透等量代换的思想。

    三、实施要领

    1、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2、教学流程

    序号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辅导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熊重、小猴轻)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

    (板书课题 轻 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发现相关数学信息。

    生1:大象重、小狗轻;

    生2:大象重、小熊轻;

    生3:小猴重,小狗轻。

    根据低年纸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特征,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并且由动物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体会“轻重”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请学生上来用手掂一掂,再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3)请2~3名同学上台掂一掂。

    (1) 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交换东西掂一掂。

    (6)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7)小实践:再选择桌上的其他东西掂一掂,比一比,与同学交流一下。

    2.称一称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2) 教师小结:从刚才的比较苹果和梨谁轻谁重,我们发现要想准确地知道谁轻谁重,称一称是最好的办法。

    (7)出示一大块塑料泡沫和一小块铁。

    先说一说:谁轻谁重?为什么?

    再掂一掂、称一称。

    明确:比较轻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一定要实际掂一掂、称一称才能确定谁轻谁重。

    生1:文具盒轻、数学书重;

    生2:数学书轻、文具盒重;

    生3:文具盒和数学书一样重。

    得出:讲桌上的文具盒比数学书重。

    得出:现在文具盒比数学轻。

    如一本书和一个本子比,一本书和多个本子比,等等。

    学生猜测结果。

    小组讨论方法,交流意见。

    汇报交流,充分听取同学想出的不同方法,给予适当的评价。

    分小组进行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后称一称,说说谁轻谁重。

    在“掂一掂”这个环节中,通过猜想、推测、实践等探究活动,把教师的“教”变为学生的“探”,通过学生掂自己的物品,别人的物品,积累轻重的感性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在“称一称”这个环节中,通过设疑——讨论——操作——深化,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领悟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可贵的成功体验。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出示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怎样判断的。

    2.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3.第3题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谁最轻?谁最重?为什么?

    4.第4题

    这道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可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过程,再引导学生分析。

    独立判断,并说一说判断过程。

    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独立完成的、合作讨论的、指导完成的。通过三种练习形式,练习不同层次的题,难易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于较难的题目,通过讨论交流,也能顺利完成,达到数学目的。在练习中不限制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尽情表达,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学业诊断

    1.常见错误分析:

    常见错误分析

    1.比较轻重时,判断天平称翘起的那边重。

    缺少实际生活经验,不懂得天平称的原理。

    2.()比()重,()比()轻矮,各个量填反。

    缺少观察比较的技能和表达的方法。

    3.三种物体比较轻重,错误把数量多的判断为最重的。

    缺少实际生活经验,等量代换的思想理解有困难。

    2.诊断问题

    诊断1:()比()重?

    诊断目的: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表达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做个加法表。(教材第5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内加法表的过程。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把10以内的加法算式有规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够发现加法表中的简单规律。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小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对10以内的加法进行归纳,从中发现规律。

    难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教具学具:

    10以内加法算式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以前是老师给你们讲,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加法算式。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整理加法表。

    师:现在同学们先在小组内把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

    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5)

    一、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这一内容是学生在上学期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知道如何看整时和半时。而本节课则是教学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来认读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 1 时 =60 分。学生通过观察和自己的动手过程来感受时间,使他们在观察与操作过程中,经历和感受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情况,从而构建学生的时间观念,这就构成本堂课的主要任务,学生在熟悉喜爱的生活情境中和操作活动中认时间、表示时间,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会正确读、写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60 分。

    2、 在认、读、写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感受蕴含的时间观念。

    3、 通过时间与生活联系的事例,让学生体验时间的宝贵,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教育。

    教学重点:时、分的认识。

    教学难点:几时几分的认读。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时钟模型;学具――小钟。

    教学预设: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想认识她吗? (课件出示婷婷的录像)

    师:看一看婷婷在干什么?

    生:起床、吃早餐、上学、上课。

    师:她什么时间起床?你是怎么认的?

    她什么时间吃早餐呢?怎么认的呢? (学生一一口答)

    师:婷婷上学和上课的时间你们都会认吗?跟你同位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互相说一说)

    归纳: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二、指导探究

    1 、 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 1 ) (课件出示图片)婷婷现在在干什么呢? (做操) 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 (出示钟面 9:15),你们还会认吗?

    ( 2 )是几时几分呢?谁会认?(学生尝试认读,并指导写出 9:15)

    ( 3 )分针指着 3 ,为什么不是 3 分,而是 9 时 15 分呢? (学生尝试说) 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 (课件演示)

    师归纳:分针走了几小格就是几分。

    ( 4 )分针指着数字 3 是 15 分 (出示钟面模型) ,分针指着其他的数字是多少分,你们知道吗?同位互相说说,并在书上填出来。(学生先讨论,再独立填,然后集体反馈,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2 、认识时、分的关系

    ( 1 ) (指着模型)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针走了一圈的时候时针走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 。

    ( 2 )时针走了多少?它们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板书: 1 时 =60 分

    ( 3 )你们的小钟面上也是这样的吗?自己拨一拨,看一看吧。边拨边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

    3 .新课小结

    除了能认几时整、几时半,我们还会认几时几分了。为我们的进步鼓掌!

    三、实践运用

    1 .小游戏

    小游戏――“我来拨钟你们说”

    看分针指的数字,你能很快地说出是几分吗? (师生互动)

    你们自己想玩这个游戏吗?自己拨一个,请同位的同学说一说。 (生生互动)

    2 .婷婷特别喜欢参加学校里的活动。老师给她拍了几张照片,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跳舞―― 2:40,捏橡皮泥――3:05)

    师:她在什么时刻参加什么活动? (学生说)

    这两个时刻你们还会写吗? (学生独立写,重点指导 3:05的写法,集体反馈。)

    3 .拨一拨,说一说

    ( 1 )这是少儿台的电视节目单(课件出示) ,婷婷最喜欢看这个时间的节目,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有时刻 2:55的钟面) 同学们请你猜一猜。

    ( 2 )你们喜欢看什么节目呢?在小钟面上拨出来,让你的小伙伴猜一猜。

    4 .连线

    ( 1 )电视节目这么好看,有几只小动物也想来看呢。可是小动物还没找到自己的座位,请同学们帮助他们找一找,要求动物身上的时刻和座位上的时刻一样。(课件出示小动物身上的钟面和凳子上面的时刻)

    ( 2 )拿出作业纸,自己找一找、连一连。

    ( 3 )小狗怎么没有座位啊?这儿还有一个空位置,谁能说出它的时间?(学生说,课件出示并完成连线)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婷婷的学习和生活。你们喜欢跟她交朋友吗?我们不仅跟她交上朋友,还要向婷婷学习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附:板书设计

    认 识 时 间

    1时=60分 2时40分 3时5分

    2:40 3:05

    五、教学反思

    用“ 5 分 5 分数”的方法认识时刻

    师: (课件出示图片) 婷婷现在在干什么呢?

    生: 做操。

    师: 这是婷婷做操的时间 (出示钟面 9:15) ,你们还会认吗?是几时几分呢?

    生 1 : 9 时 15 分。

    师:你还会认这个时刻,真了不起!

    生 2 :还可以说 9 点一刻。

    师:你还知道 9 点一刻呀,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妈妈跟我说的。

    师:你是怎么认的呢?

    生 1 :时针走过了 9 ,就是 9 时多了。

    生 2 :分针走 1 大格是 5 分,走 2 大格是 10 分,走 3 大格就是 15 分了。

    师:可我看到了分针指着 3 啊,为什么不是 3 分而是 9 时 15 分呢?我们来看看钟面上是怎么走的。 (课件演示)

    师:分针怎么走的啊?

    生 1 :分针走了 15 下。

    生 2 :分针走了 15 个小格。

    师: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那么分针走了 15 个小格,就是 15 分。

    反思:

    在用“ 5分5分数”的方法认识时刻这个知识点的教学上,教材既安排了认读时刻的教学,又安排了写时刻的教学,尤其3时5分这个时刻的电子表表示方法学生很容易写错。何不改变一下呈现方式,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一些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结合婷婷做操的情境引出认时刻的教学。在认 9时15分这个时刻时,我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着认时刻。孩子们各人说着各人认时刻的方法,当老师肯定他们认对了的时候,学生的喜悦之情真是无法言喻。

    活动一:认识时、分的关系

    师: (指着模型) 分针走了一圈是多少分?分针走了一圈的时候时针走了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演示) 。

    师:时针走了多少?它们所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生:可以用等号表示。( 教师板书: 1时=60分 )

    师:你们的小钟面上也是这样的吗?自己拨一拨,看一看吧。边拨边观察,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了多少。

    活动二:从钟面上认读时间

    师:看分针指的数字,你能很快地说出对应的是几分吗?( 教师拨钟学生认)认得真快!你们自己想玩这个游戏吗?自己拨一个,请同位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相互开展活动 )

    活动三:从实际生活中认读时间

    师:这是少儿台的电视节目单 (课件出示) ,婷婷最喜欢看这个时间的节目,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有时刻 2:55的钟面) 同学们请你猜一猜。( 生猜,并说说如何认的)

    师:你们喜欢看什么节目呢?在小钟面上拨出来,让你的小伙伴猜一猜吧。(学生活动 )

    [精选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每个老师都需要细心筹备教案课件。只有写好教案课件,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那撰写教案时需要考虑的几大因素?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精选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活中的数

    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

    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

    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加减法 (一)

    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

    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4、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5、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加与减(二)

    1、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2、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

    4、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5、小小运动会---(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购物

    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加与减(三)

    1、套圈游戏---(连加运算)

    2、乘船---(连减运算)

    3、乘车---(加减混合运算)

    二、观察与测量

    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

    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3、去游乐园---(认识米)

    4、估一估,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有趣的图形

    1、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动手做(一)

    3、动手做(二)

    4、动手做(三)

    四、 统计与概率

    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

    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

    五、实践活动

    我和小树一起成长

    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小小运动会

    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今天我当家

    利用100以内加与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成绩!希望提供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热搜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壹篇


    我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好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热搜教案: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壹篇》。

    把10以内数的组成从认数里抽出来单独安排一个单元,并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这些数的组成,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特点。这样安排有三点理由: 一是分与合是重要的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方法。二是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有利于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数的组成的实质内容。三是以分与合的活动为载体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记忆的机会与条件。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段编排:

    5以内数的组成:

    例题教学4的分与合

    试一试教学5的分与合

    想想做做中教学2、3的分与合

    6、7的组成

    例题教学6的分与合

    试一试教学7的分与合

    练习三(巩固分与合的思想,熟练掌握2~7各数的组成)

    8、9的组成

    例题教学8的分与合

    试一试教学9的分与合

    10的组成(例题给学生留出独立探索的空间)

    练习四(熟练掌握7~10各数的组成)

    这样编排,是因为较小数的组成比较简单,也容易记忆,所以教学的容量可以大一点;较大数的组成比较复杂,记忆需要时间,所以教学的步子放小一点;10的组成与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关系密切,所以单独教学,更突出一点。

    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

    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 又是有联系的。

    第30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象成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学生在交流中能发现三种不同的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理解和记忆4的组成提供形象支持。教学的第二步是渐进的,从左边图示的一个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考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研究数的组成的方法,这些都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参加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平。

    (1)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学生喜欢计算加法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从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分与合的关系。

    ① 教学4的组成,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② 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分立即说出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③ 第33页第1、2题,第36页第1题,第37页第1题,教学6、7、8、9、10各数的分解后,专题练习这些数的合。用分的知识回答合的问题,体会分与合是相互促进的,只要记住了分,就能说出合。

    (2)除2以外,3~10各数都有两种或多种分解。把一个数的各种分解有序地依次排列是对称的。如5的分解

    掌握这种对称,能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记忆负担。教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应用这种对称。

    ① 教学4的组成,虽然4分成3和1、2和2、1和3是对称的,但考虑到初步教学数的组成,重点应放在理解分与合的意义和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上,暂时不揭示这种对称。

    ② 教学5的组成,通过两个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5朵花摆成1朵和4朵的同一种分法,体会把5分成4和1和把5分成1和4是一致的,实质上是一组分解的两种表达。然后让学生看着5朵花摆成2朵和3朵的图,写出这组分解的两种表示。教材给一种表达画上虚线框,让学生明白它可以从另一种表达得到。

    ③ 教学6和7的组成,根据一幅图写出数的一组分解,虚线框里的表达直接从左边得到。感受研究6、7的组成,只要进行三次操作就够了,为提高8、9、10的组成的教学效率打下基础。

    ④ 教学8、9、10的组成,通过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从这些数的一些分解说出另一些分解。体会较大数的组成,只要记住其中的一半,就记住了另一半。

    (3)研究数的组成要有序地进行,能提高效率,也方便记忆。教材引导学生逐步达到这一要求。

    ① 2~5各数的组成都比较简单,4个桃、5个花片的各种分法都呈现了,教材没有提出有序地分的要求。

    ② 教学6、7的组成,几幅分实物的图是有序排列的。两只手里拿6个气球,每次从一只手里移动1个气球到另一只手里。一次移动出现气球的一种分法,得到6的一组分解(两种表达)。7个圆片,插图中一人分成6个和1个,另一人分成5个和2个,学生继续分成4个和3个。初步感受研究数的组成可以有序地进行,有序地记忆。第34页第5题要求有次序地分别填出5、6、7的各种组成,增加这方面的感受。

    ③ 教学8、9的组成,以移花片和翻贝壳活动为载体。教材要求学生每次移动一个每次翻一个,指导他们有序地探索,体会有序能不重复、不遗漏。

    ④ 教学10的组成,明确提出有次序地涂一涂、分一分,让学生运用前面的体验,主动获得知识。

    3.在有趣的氛围中练习数的组成。

    10以内各数的组成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练习是主要途径。教材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避免机械、枯燥地练习,经常变换练习形式,重情趣、重口答,提高练习的效率。

    (1)每一段教学都安排对口令,不但动口说,还动手摆。第31页第2题边说边摆学具,从两人摆的花片可以检验是不是说对了。第34页第3题边说边摆数字卡片,通过看卡片上的数检查说对没有。

    教材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如第38页第3题在8、9、10里任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各种组成。第37页第3题在1~9这些数中,任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好朋友。

    (2)设计猜一猜蚂蚁回家等游戏。如第38页第2题,一名学生预先想好一个数的组成,让同学猜他想的是什么。这样寓练习于游戏中,而且不需要任何学具,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第39页第5题的答案开放,4和3合成7、4和4合成8、4和5合成9、4和6合成10,4号蚂蚁和3号、4号、5号、6号蚂蚁都可以住在一起。

    (3)给练习配上背景,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如第31页在汽车车厢上写4、5的组成,第33页在蟹螯和蟹壳上写6、7的组成,第36页在中国结上练8、9的组成,第39页在树叶上整理7、8、9、10的组成。

    【热门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离不开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本站收集了《【热门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供您参考。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元角分的换算》讲的是人民币的单位,分与角、角与元之间的进率,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也常常会遇到买门票、食品、玩具、学习用具以及交费等实际问题,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能使学生清楚的知道“应该找回多少钱”。因此,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材56页的例题重点教学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对照着人民币的实物图,引导学生一分一分地数,一角一角地数,结合生活经验,认识“1角=10分”、“1元=10角”。因此教学重点是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领悟这种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相同.教学难点是说出几元化成 几角(几角化成几分),或几角聚为几元(几分聚为几角)的想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教学最初,我想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独立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机会应该很少,对人民币的面值大小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应该是比较陌生的,所以我做了一个前测,只出了3个小题。

    (一)、前测试题:

    1、在○里填上“>”“<”“=”

    1元○1角 1角○1分 1元○1分

    2、老师要把1角钱换成几分几分的硬币,

    你应该给我( )分才和我的钱同样多。

    3、1个生字本5角钱,你有1元钱,售货

    员阿姨应该找给你多少钱?

    (二)、测试结果:

    第三题的正确率是100%,都知道要找回5角钱。第二题正确率是43.75%(

    32人受测,14人正确),18个出错的学生给我几分的都有。第一题是65.63%(

    32人受测,21人正确),11个出错的学生都填的“=”。

    (三)、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测试我了解到学生很清楚1元=10角,证明平时有这个购物积累。有一些孩子不清楚1角=10分,我想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分”已经使用得越来越少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购物经验。对于学生不知道1元大于1角,1角大于1分,而填等于号原因有两个,一是不知道人民币三个单位的大小,还有就是受到了“数字1”的干扰,没有考虑后面单位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知识与技能 :

    1、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理解单位的大小。

    2、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

    3、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实物引导学生在换钱的游戏中体会出元、角、分的进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灵活思考,从多角度、采取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活动设计

    (一)、在换钱的游戏中,体会元、角、分的进率。

    ⑴ 认识1角=10分

    ①师:(举起1角纸币 )这是…,我想把它换成以分为单位的零钱,你能换给我吗?

    ②生思考换钱,老师找典型的收上来几份,追问学生为什么给老师这么多?

    ③当孩子已经知道1角=10分之后,再把没有反馈的换法也一一说出来,巩固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⑵认识1元=10角

    因为在前测中学生对1元=10角已经很清楚了,所以我直接借助课件一角一角地数,数到10角是1元,然后创设了一个让学生用1元钱买一瓶8角钱的酸奶,问要找回多少钱的情境。从而引到换钱的游戏中,问学生把1元换成以角为单位的零钱有多少种换法。

    ⑶1元=100分

    探究1元=100分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领悟人民币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和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是相同的。因为把1元换成100分太麻烦,所以我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了元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2、进行简单的换算

    第一层次的练习我设置的比较简单,只是单名数之间的转换,(如:7角=( )分等)我注意引导学生说出 “你是怎样想的?”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 “可以这样想”的填空 ,(可以这样想:1角=( )分 7角就是( )个10分 就是( )分)最开始扶着学生理解,慢慢过渡到独立思考。

    3、学数学用数学

    第二层次的练习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用1元钱买学具,你打算怎么花掉这1元钱。在这个活动中,即巩固了1元=10角的进率,又让孩子体会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我还适机地对学生进行了不乱花钱的教育。

    我自己认为本课的设计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做到了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体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防止了学生死记硬背,课堂气氛是轻松的、和谐的。

    教案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其六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下足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写好教案课件,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教案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其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第一课时76页《套圈游戏》。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100以内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通过课件创设套圈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和理解数学,强调数学与社会的联系,通过学生数学活动的参与,目的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渗透估算意识的培养。

    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结合教学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探究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力目标: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索与解决问题,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二、 说学情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教学时尽可能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切身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通过探究、交流去探索创新。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为了避免单纯计算而带来的枯燥无味,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按排了四种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运用观察法-获取已知的条件,用估测法-体会估算必要性,用引导法-体验算法多样化,用游戏法-扩展学生的思维,让计算教学也生动丰富起来。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前和学生课前谈话问学生平时喜欢玩什么游戏?引出课文所学内容。出示课件让学生观看后提问。你能狜狜谁会赢。

    (二)验证猜测,探索算法

    1、估算.

    学生通过分析统计表上的数据,初步估计淘气是赢家,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此处,学生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采用多种估算方法去进行估计。

    (1)、比较每一次得分的多少;

    (2)、比较赢的次数;

    (3)、通过移多补少比较赢的次数;

    小朋友说得都真不错!但是你的估计真的对了吗?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呢?

    (1)学生说方法:可以先算出三次比赛结束后,淘气共得了多少分?

    再算出三次比赛结束后,笑笑共得了多少分?然后再比较。

    (2)揭示课题. 生说师板书:淘气共得多少分?24+29+44=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一年级下册数学《套圈游戏》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一年级下册数学《套圈游戏》说课稿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三个数连加)以前我们也学过,你知道连加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呢?(生:从左到右计算)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00以内数的连加。(板书课题:连加)

    2、探索算法.

    (1)学生自己探索算法。(学生通过预习,通过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迁移,自己尝试计算三个两位数连加)

    (2)反馈,交流算法.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方法。教师适时讲解。

    (3)优化算法. 让孩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三次比赛结束后,笑笑共得了多少分?

    3、小结:

    通过计算,可以验证我们的估计是对的,其实估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很大的作用,我们经常要运用它。

    (三)巩固新知,运用新知

    出示一个举重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情境,让学生记录课件中运动员每回所得的分数。当裁判,观看比赛,记录分数。先估估谁会赢。然后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此处以学生生活为背景,有意识地将计算知识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原型以外的知识,赋予学生在数学深层次上思考的机会。

    (四)交流评价,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是全课的总结部分。我以这节课你学会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使他们强化对新知的理解。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了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重点突出,充分强调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以上是我对《套圈游戏》这节课的教学设想,突出了以问题为教学线索,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情绪为学生动力的特色。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集锦


    教师范文大全精选专题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老师的教诲是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在开启教学任务之前,教案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师智慧的重要成果。你是否在寻找优秀的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2+2+2+2+2+2()()=()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个()相加

    ()()=()或()()=()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板书课题:练习8)

    二、练习8

    1、练习八1

    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2、练习八2

    (1)出示第一小题图,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买3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3、练习八3

    出示第3小题图,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每种分别有几处?每处有几个?

    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

    作业布置:机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三个含义,通过直尺认识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写0,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3.引导学生观察图,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1.初步知道0的含义,0在数中的顺序,会读写0.

    2.指导学生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难点

    理解0的三个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放录音,听故事.)

    (点评:借助小猫钓鱼的有趣情境,呈现一组连环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变化过程.教师在这里注意联系学生的儿童心理特点,通过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形式,丰富学生的感性积累,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观察画面,引入新课

    (一)出示主题图.

    教师:你猜猜故事里的小猫是哪一只?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别的小猫钓了多少条,你们知道吗?你们能把这些数写在下面的田格里吗?

    1.出示图片

    (1)学生在书上写数.

    (2)展示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点评: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很重要,在学生评价中有,教师有意识的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优点,引导学生正确的进行互评.)

    教师:小黄猫一只也没钓着,在他的下面应该写几呢?(写0)

    2.出示图片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0的认识.

    (板书:0的认识)

    教师: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0也和1、2、3这些数一样,也是一个数.

    师指着小猫下面的0问:在这里0表示什么呢?

    (二)感知0的另两种含义.

    教师:你还在哪见过0?

    我们在直尺上发现了0,请同学们拿出直尺看一看.

    1.出示图片

    教师: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

    (这些数是按顺序排列的,从0开始的)

    这个0表示什么呢?小组同学互相说说.

    谁来说说你们组的意见?

    小结:直尺上的这个0,表示开始,起点的意思.

    2.出示图片

    教师:在温度计上也有0,这个0又是什么意思?

    教师:0度是水变成冰的温度,当温度下降到0度时水就开始结冰了.

    3.出示图片

    教师:0度可以这样表示.

    (点评:教师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观察图,找出0让学生说说0的含义,从而明确0让学生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直观体会0的实际含义.)

    三、学习写0.

    (一)教师:我们在这么多地方见过0,0是怎样写出来的,请看大屏幕.

    1.课件演示:0的写法

    2.边演示边讲解:

    0是一笔写成,起笔在右上边线中间偏上一点,向上碰到上边线,再向左下写,写

    到横竖中线焦点的地方,与竖中线接触,然后向右下拐,到下边线中间偏左的地方与下线接触,再往上拐到中线附近,与右边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接.

    教师:请你用手指和课件演示一起写一遍.

    学生书空

    (点评:教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出示图片

    1.学生练习书写.

    2.出示学生作品.

    教师:你认为他哪写的好,哪还需要改进呢?

    (三)出示图片

    1.教师:你能把下面的空格写完吗?

    2.出示学生写法

    001002003004005

    006007008009010

    001002003004005

    001002003004005

    教师:哪种写法对呢?为什么?

    (这两种方法都对,第一种是接着写的,第二种是照样子写的.)

    (点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师:你们写得真棒!在写好字的同时,还注意了写字的姿势.下面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

    课间休息:播放歌曲《小猫钓鱼》

    四、课堂练习

    (一)出示图片:请你从0开始,按顺序把这些数连起来

    教师:你们画出的是什么呢?(小熊举重)

    谁还想把你的作品给大家看看?

    (二)出示图片:怎样数得快?

    教师:请你先想想,怎样数快,再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说,看谁的方法最快.

    (指名演示怎样数.)

    (点评:教师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

    五、课堂小结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0呢?

    (点评:教师让学生初步感知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注意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3

    【教学设想与理念】

    《认钟表》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钟面上的整时数,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两点:

    1、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首先,在课始通过猜谜来创设问题情境,紧接着,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创设了逛钟表店、逛大街的情境,领学生走入平时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使学生对时间产生亲切感,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课中注意适时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对探索新知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发生碰撞,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对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也能积极思考、积极讨论、积极交流。

    再次,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设计开放性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陌生有熟悉。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因此,设计一些开放性活动,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多次开展交流、讨论,可以欣赏自己带来的闹钟,也可以向小组里的同学介绍自己的闹钟;又如:让学生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时刻,让同组的学生说说什么时刻了,拨得对不对;最后,又以小组为单位修钟表,每个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里开展评比,先评一评修得对不对,再评谁完成得最好,最后将最佳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参与学习,学生的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

    2、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行为习惯。

    3、通过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生活里需要认钟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对策】让学生通过拨一拨、画一画、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认识整时数和大约几时。

    【教师准备】教具钟面两个、教具时针、分针各一根

    【学生准备】自己的小钟面、水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小朋友猜谜。

    出示谜面。

    ①短腿腿,圆脸膛②兄弟三人齐上路

    耳朵长在脑袋上有快有慢不停步

    肚里声声滴答响走了三百六十日

    提醒我们早起床没有走出玻璃铺

    -------(打一生活用品)-------(打一生活用品)

    学生猜谜,说出谜底。

    2、老师带小朋友们一起去大街上、商店里逛一逛,欣赏各式各样的漂亮钟表。

    出示各类钟表。

    学生们欣赏各式钟表。

    3、闹钟、手表的作用可大了,它们能告诉我们现在什么时间了,该干什么了。你们想学会这个本领吗?

    请学生说说钟表的用处。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认识钟面。

    (1)出示一个钟面,问:钟面上有些什么?

    学生观察后进行介绍,指出钟面上有四根针、还有1-12的数字、还有很多点。

    (2)出示两个教具钟面。

    学生按顺时针方向读1-12的数字,再请几个学生来指一指钟面上的6、8、10等等数字的位置。

    (3)认识时针、分针,出示教具钟,让学生观察。指出:又短又粗的叫时针,又细又长的叫分针。(板书)

    学生拿出自己的闹钟欣赏并指出时针和分针。

    2、认识整时。

    过渡:时针和分针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呢?

    (1)出示例1的图片:这只钟和这块手表上表示的是什么时刻呢?

    学生观察例1的两张图片,讨论各是什么时刻,再进行交流,说说怎么看出来的。

    (2)出示教具钟面,教师拨几个时刻,学生说出是几时。

    师生互动,教师拨,学生说。

    (3)认识时间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出示例1的第三张图片,告诉学生这只钟上显示的也是5时。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也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

    交流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表示方法,指名学生用这种方法表示几个时刻。

    (4)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师:让我们去看看其他小朋友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看图说说什么时刻、谁、在干什么。再指名学生结合这题说说怎样看出是几时的。

    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时针指着几,那时就是几时。

    (5)你能在小钟上拨出3时吗?请你拨一个你喜欢的时刻,让别的小朋友来说说。

    学生互动,拨时刻、说时刻,可以互相帮助,已经学会的学生教遇到困难的学生。

    3、认识大约几时。

    过渡:小明家离学校比较远,为了上学不迟到,早上7时一定要从家里出发。闹钟该怎么调呢?

    (1)出示三个钟面。

    学生仔细观察钟面,并展开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钟面上表示的各是几时。

    (2)教师小结:时针指着7,分针马上要指着12或刚过12,我们可以说大约7时。(板书:大约7时)

    学生感悟大约7时与7时的不同,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平时早上大约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的,感知生活要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3)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看图,说说各是几时。

    三、实践应用,巩固内化

    1、议一议。

    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

    过渡:有一天,老师听到两个小朋友在争论一件和时间有关的事,小明说10时的时候他在上第二节课,小红说10时的时候她在床上已经睡着了。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2、画一画。

    过渡:丁丁是个小马虎,画了几个钟面想考考大家,可是不是少画了这个就是少画了那个,到底少画了什么呢?我们赶紧去看看,帮丁丁改过来。

    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给每位学生发一个钟面,学生动手画上缺的时针或分针,小组里评议谁画对了,谁画错了,谁画得最好,展示最佳作品。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上得真愉快,小朋友们一定学会了很多知识,谁来介绍一下,给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起个题目。(板书课题)

    请学生交流。送学生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要做珍惜时间,好学上进的学生。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动手实践直观认识角。

    教具与学具:

    1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软体、一个大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2学具:白纸2张、剪刀、尺子、小圆片、小纸条、三角板、一个活动角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T:小朋友,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现在我们先一起来观看一段录象。

    (师生一起观看录象)

    小朋友,刚才的录象你们发现了上面都有什么了呢?(角)

    [出示综合图]

    T: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了那么多角,那么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角吗?

    A:找角,与同桌说说。

    B:汇报。

    T:小朋友,你们太厉害了,找到了这么多的角,那么在我们周围是否有角的影子呢?你能找到吗?

    A:在小组内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角?

    B:派小组代表汇报,均可补充。

    二导入探究,学习新知。

    (一)认识角

    T:小朋友,你们刚才找到了好多的角,有一些老师都还没发现到,你们平

    时的观察很仔细,很细心,给每一个小组往上爬一格。

    现在请每个小朋友从桌面上找出一个角来。

    A:找角

    B:指出你找到的角再哪?汇报。

    T:小朋友,老师终于知道角是怎样的,(教师画一点)原来是这样的。

    A:学生判断

    B:汇报

    (学生判断错了,应该还要两条线)

    哦,原来还要两条线。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些负面的解题,让学生再次进行判断,逐步形成角的意识。)

    A:再次判断。

    B:汇报:两条线要和那个点相连在一起。

    [出示课件]

    顶点

    T:小朋友,我们把这两条线取个名字,叫边,这个点叫顶点。通常为了方便说出这个角,我们就记作:1。读作:角1。

    (教师演示如何画小弧号:从上一条边往小一条边画一个小弧号,然后在旁边标上1。)

    (二)第一次尝试练习。

    A:独立思考,与同桌交流哪些是角哪些不是?WHY?

    B:汇报。

    (三)角大小的认识

    T:小朋友,现在拿出你们桌上的圆片,有的同学是大圆片,有的同学是小圆片,然后想办法折出一个角。

    A:动手折。

    B:同桌(大、小)两人相互比一比,谁折的角大?谁小?

    T:小朋友,通过刚才折角比角,我们发现了角有大小,对吧,那么,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折角,好,我们把圆片对折,然后再对折,最后对折。

    A:思考:同样折三次,同桌两人折的角,谁大谁小?

    B:再次比一比。

    C:汇报。

    T:一样大,可是好象怎么看都是那个大圆片折出来的角大呀,你们能告诉陈老师角的大小与边有没有关系呢?

    (生汇报)

    哦,与边没关系,那么角的大小跟什么才有关系?拿出桌上的两根小棒。

    A:利用这两根小棒,制做一个角,再小组内讨论,动手实践,角大小跟什么有关系?

    B:汇报,小结。

    角的大小与边没关系,而是与角的两边的张口有关系。

    C:教师利用活动角及课件加以演示。

    三实践活动。

    T:小朋友,我们发现了角这么多的秘密后,不知道你们现在能作出一个角来吗?

    A:小组为单位,交流:有几种方法?

    B:小组汇报。

    C:全班参与评价。

    四第二次尝试练习。

    T:小朋友,这堂课我们发现了角什么秘密呢?

    A:汇报

    哇,挖掘了这么多的秘密,智慧爷爷说想考考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用多种方法数数;

    【教学难点】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小棒、铅笔

    【教学设计】

    一、数铅笔

    教师出示铅笔,比一比,谁数铅笔的方法多。

    (学生可能会一根一根地数,十根十根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

    如果铅笔非常多,可以一根一根地数,一十一十地数,还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数。

    二、说一说

    1、圈一圈,数一数

    2、问:下面画了几个圈?你怎样数比较快?

    你是怎样数的?把你数的方法表示出来。

    3、用圆圈圈起来。

    4、请几名学生回答。

    三、拨一拨

    1、拿出计数器,做拨数游戏。

    2、一个学生说数,另一个同学拨珠子,并说说方法。

    (十位上拨____,表示____个十;个位上拨____,表示____几个一。)

    四、练一练

    1、在下面各数的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来。

    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

    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一)

    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九十)

    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

    2、看谁数得快?

    请同学们找出格子的规律,小组讨论。

    (一个一个地数;移一移,再十个十个地数)

    看谁的方法最好?

    3、接力赛

    找出女孩子数数的规律,男孩子按此规律接着往下说,看谁发现规律最快?

    女生:34,36,38(相差2)

    男生:40,42,44

    女生:20,30,40(相差10)

    男生:50,60,70

    女生:45,50,55(相差5)

    男生:60,65,70

    女生:22,32,42(相差10)

    男生:52,62,72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6

    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2、通过分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师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爱劳动、爱家庭的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教学难点: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里面的物品是怎么摆放的?

    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

    分类摆放后顾客去买东西更方便。你们想不想学习怎样分类呢?

    那么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二、授新课

    1、活动一:整理房间

    (1)有个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园玩,可是他的妈妈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间整理好.

    (2)课件出示:同学们看了亮亮的房间,你们想对亮亮说什么?

    你们愿意帮帮他吗?那么你们认为该怎样整理房间呢?(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

    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整理吗(强调同一类的要放在一起)

    课件演示整理过程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

    (3)整理后的房间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们在家整理过房间吗请大家回去后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

    2、活动二:到动物园

    (1)导入。大家帮亮亮整理了房间,亮亮非常感谢大家,现在他和妈妈一起来动物园。出示课件

    问: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你能给这些小动物分类吗?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初步认识钟表,学会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会看钟表上的时间。

    教学准备:

    钟面一个,学生自备小闹钟一个,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谜语请学生猜一猜(电脑出示:猜谜语)

    师:老师有歌迷与小朋友们想猜么?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呀?(电脑出示谜底:钟表)钟表有什么作用?

    板书:认钟表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一)初步认识钟表。

    1、小朋友们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小钟,一起看一看吧。

    2、让学生说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钟表。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钟表,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吧!(电脑出示欣赏片断)

    (二)认识钟面。

    1、课件出示钟面,提问:钟表的外形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的东西却是一样的,钟面上有些什么呢?(有12个数)学生同时拿出自己的学具钟面,一起数数。最顶上的是几?最底下的是几?最左边的是几?最右边的是几?

    2、钟面上还有什么?(两根针)比比看,长短一样么?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给它们起个名字吧?(长的叫分针,我们叫她分针妹妹;短的叫时针,我们叫她时针姐姐。)让学生指着学具钟说说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

    3、让我们来看看时针姐姐和分针妹妹是怎么走动的?电脑演示,让学生观察。(两根针一起走的。)按什么方向走的?用手比划一下。再看看两根走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分针妹妹走的快,时针姐姐走的慢分针妹妹走了一圈,时针姐姐走了一大格。)

    (三)认识整时。

    1、初认2时。

    电脑出示2时钟面,提问:看来,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请看下面这个钟面,你认识这个时刻吗?提问: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呀?

    教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的时候,就是2时。师述:生活中我们说2点,在数学中我们说2时,这两种说法都可以。

    (板书2时,指导朗读)

    2、认识5时

    电脑分别出示3个不同样式的钟面,让学生说一说是几时?介绍电子钟的表现方法的表示时间的方法。

    3、练一练。

    (1)说时刻。

    课件出示钟面,想想做做的三个钟面,让学生说说是几时?我们在干什么?教师注意有意识说清上午9时、中五12时、下午4时。

    (2)在钟面上拨时刻。

    你们知道我们晚上睡觉的时间吗?(8时)师:看来大家都很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请大家赶快把你们的小钟面拨到8时。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学生拿出自己钟面拨到8时,然后指名学生说拨的方法)

    师述:再看看这两个时间你会不会拨出来?(电脑出示:9时、6:00)师述:小朋友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就已经掌握了认识整点时刻的方法,真了不起!你喜欢一天中的哪个整点时刻,请你赶快拨出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活动)

    (3)认识两个十时。电脑分别出示两个十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提问: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一天有两个十时)上午十时我们在干什么?晚上十时呢?

    (四)认识大约几时

    1、出示7时钟面。教师提问:如果这是上午7时,你在干什么?如果是晚上7时呢?这个7时在一天中会出现几次?

    2、分别出示两个钟面:(7时不到一点、7时过一点)

    先出示7时不到一点的钟面。这个时间是多少?我们平时是怎么说的?再出示7时过一点的钟面。这个时间是多少?我们平时是怎么说的?师述:我们通常把这样的时间,读作大约7时,课件出示大约7时。

    3、练一练。师出示钟面,说一说大约几时时,我们都在干什么。

    大约8:00、大约9:00、大约5:00

    师述:都认对了的小朋友请挥挥手。真了不起!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画时针或分针。

    师述:我们的本领真大,现在有几只钟坏了,我们会不会来修理一下?(课件出示)说说缺了什么?你会添上吗?给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学生在练习纸上画,课件演示)

    2、认时间游戏。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准备:

    钟面、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电脑展示画面,你认识它吗?它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情?

    2、你能说说家里的小闹钟像什么吗?

    (二)画钟面

    1、我们家里的小闹钟真可爱,今天我们自己动手也来做一个。

    2、四人小组合作一起做,做好后小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画了些什么?

    老师要求:①画好后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②哪个小组画好了就把钟面贴到黑板上来。

    放轻松的音乐《玩具兵进行曲》

    3、交流展示

    选择4个钟面大家来说说,钟面上分别有些什么?

    4、落实概念

    [教案参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五)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参考] 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篇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 教材分析

    教材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分别安排了两部分内容,单一标准的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教材第38页就是单一标准的分类教学内容,教材在设计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没有提出过高要求;教材第39页就是不同标准的分类教学内容,在已经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后,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兴和灵活性,同时,各种能力得到提高,让他们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对事物进行分类,但还未能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个别的功能和用途,如可以吃)进行分类。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单一标准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不同标准的分类在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后,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三、 教学目标

    1. 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 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四、 教学重点: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体验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五、 教学难点:

    体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00字


    教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人,作为一名老师总是不可避免的需要修改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您是否也在苦恼如何编写教案呢?编辑现在推荐你阅读一下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欢迎你的品鉴!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P80的例题、试一试,P81想想做做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的: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出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十几减9。

    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游戏中用到的头饰、快乐大转盘、神奇果树等,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介绍:今天babyduck队、rabbit队、tiger队、elephont队、tortoise队和panda队的小朋友一起来上一节数学课,你们高兴吗?

    老师一边介绍各队,组长一边展示自己队的小动物牌子。

    [评:通过介绍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感知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

    故事导入: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数学乐园里在举行活动,邀请小朋友们一块儿去,你们想去吗?让我们快点儿出发吧!

    (课件显示:天线宝宝在数学乐园门口守门,说:小朋友,大家好,只要你们做对口算题就能进入数学乐园。)

    [评:课始创设情境,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学习基调。]

    二、复习铺垫

    请各队小组长从盒子中取出口算纸发给小朋友每人一张进行口算,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又对又快!

    (课件显示:9+7=9+()=11

    9+8=9+()=12

    9+4=9+()=15

    9+5=9+()=18)

    你们到底做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核对一下!

    鼓励:祝贺你们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来到数学乐园的机会,请小白兔给我们带路,好吗?

    [评:小组长组织组内学生进行口算练习,培养了小组长的组织能力和组员的合作意识,并提高了练习的实效性,为后面学习十几减9打好了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急切想进入下一情境的心理需要。]

    三、动手操作,形成算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讲述:小白兔带领我们来到了这片美丽的草地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喊(课件出示来到草地上,发出声音:卖桃啦,卖桃啦,又香又甜的桃子快来买呀!)

    讲述:咦,是谁在喊卖桃呢?我们一块儿去水果店看看,好吗

    (课件显示:小白兔走进水果店,向小猴走来:小猴,小猴,我要买9个桃。)

    问: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呢?

    是呀,小猴有13个桃子,卖给小白兔9个,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板书:13-9=)

    13-9=4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如果你是小猴你准备怎样从13个桃子里拿走9个呢?

    2、通过操作,理解算理。

    (1)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先摆一摆小棒,边操作边说你是怎样从13里拿走9个的。想到办法的学生可以帮助一下有困难的学生。

    [评: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多种算法,开放式的教育促进了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组内交流算法。

    (3)全班交流算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相应演示小猴拿桃的过程,并出示算法,教师同时在黑板上贴出各种算法。

    (1)一个一个减,减去9个1,还剩4个

    (板贴:13-1-1-1-1-1-1-1-1-1=4)

    (2)先从盒子里拿走9个,剩下1个,和外面3个合起来就是4个。

    (板贴:10-9=1,1+3=4)

    (3)先拿走外面3个,再从盒子里拿出6个,剩下4个。

    (板贴:13-3=10,10-6=4)

    (4)因为9+(4)=13,所以13-9=4

    (板贴:9+(4)=13,13-9=4)

    (5)因为13可以分成9和4,所以13-9=4。

    (板贴:1313-9=4)

    94

    (6)先减去10个,再还给1个。

    (板贴:13-10=3,3+1=4)

    激励:小朋友真爱动脑,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13-9,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能说说理由吗?

    [评: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的不同及个性的差异,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算法,尊重学生,尊重差异,同时也提倡了算法的多样化。]

    教师板书完整:13-9=4,学生齐读算式:13-9=4。

    四、自选算法,交流体会

    讲述:前面还有一间聪明屋正等着你们去呢!你们想去吗?走,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小白兔带领进入聪明屋)

    出示课本P80试一试习题,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1、学生独立尝试,有困难的学生借助小棒摆一摆。

    2、选一题组内说说口算方法。

    3、指名全班交流算法。

    [评: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五、巩固拓展

    讲述:刚才我们顺利地通过了聪明屋,现在愿意用我们学到的新本领去接受智慧宫的挑战吗?

    (课件出示:小白兔带领进入智慧宫)

    1、课本P81想想做做第1题(左图)

    问: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右边有几个呢?

    让学生先在小组里说说图意。,再指名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的算法。

    2、课本P81想想做做第1题(右图)

    问:你能照着样子自己说说图意再算一算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算法。

    3、下面进行一个口算比赛,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又对又快!题目就在课本P81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完成,边做边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集体订正,全对的得到表扬

    4、今天小海豚知道我们小朋友都在数学乐园里参加活动,所以它们也赶来了!还给我们带来了3组题目呢,小朋友你会做吗?

    (课件出示:课本P81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揭示课题:十几减9)

    [评:让学生初步感知算式之间的联系,教师顺势揭示课题,突出重点。]

    5、分组游戏

    讲述:现在又到了轻松一刻的时间,我们一起来做游戏,ok

    (1)快乐大转盘:用手指轻轻拨动中间的小圆片,指针对着几,就用这个数减去9。

    (2)摘果子:神奇果树长在了班级里,你想吃哪种水果,只要做对水果上的题目就可以採下来。

    (3)跳树桩:跳到哪个树桩就要用这个树桩上的数减去9算出得数才可以再往前跳。

    各组选择喜欢做的游戏,然后在组长带领下分组进行游戏,做完组内游戏可自由选择其他游戏。

    [评:教师在练习中,设计了分组游戏代替课间操,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使数学计算课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同时小组合作精神也在此体现。]

    六、总结评价,延伸拓展

    1、小组评价:小朋友,今天你们在数学乐园里玩得开心吗?各队组长统计一下你们组一共获得几颗星。

    各队组长统计汇报情况,并表扬优胜组。

    2、自我评价:如果老师请你给自己打星,最多5颗星,你准备给自己打几颗星?为什么呢?

    [评:让学生通过小组评价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自我评价感知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延伸拓展:刚才天线宝宝悄悄地告诉老师,说我们一年级小朋友真了不起,学会了所有地十几减9的口算题,他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愿意听吗?

    问: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要用十几减9来计算的事吗?能举个例子吗

    激励学生: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课后再去找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也可以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好吗?

    [评:数学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总评:该课在展示]新课程理念中突出了四重:一是重情境,以故事情境贯穿全课;二是重探索,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实践;三是重交流,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教学,利于交流,有组内、组际、全班等多种形式;四是重个性差异,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并根据差异适当运用双语教学。]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混合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地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

    2.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3.初步学习用加减混合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加减混合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1.教师准备第75页两道题的课件。

    2.学生准备小棒、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3+2+1=5+3+2=

    8-2-3=10-5-3=

    计算后先让学生说一说计算5+3+2和10-5-3两题时分别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他们着重说一说在5+3+2的计算中第二步是哪两个数相加,在10-5-3的计算中是哪两个数相减。

    二、新课引入

    1.在复习题后面两道题的旁边出示如下两个算式。

    5+3-210-5+3

    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复习题中的后两题和上面两题作比较,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谈话:上面这两道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

    3.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例1。

    (1)在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场面。

    教师: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内容,你能从屏幕上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教师: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3

    (2)屏幕上出现湖里7只天鹅飞走2只的场面。

    教师:湖里天鹅的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还有几只天鹅?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写-2,把算式写完整4+3-2。

    教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减去2?

    学生:因为湖里原来有4只天鹅,飞来3只后又飞走2只,只有从原来的4只和又飞来的3只这两部分合起来的总数里减去飞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数。

    (3)引导学生结合屏幕上出现的画面(或结合教材例1的插图)说一说算式4+3-2所表示的意义。

    (4)学习4+3-2的计算顺序。

    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讨论情况,并说出计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的算式

    4+3-2中标明计算顺序并依次闪动和两部分。

    教师:第二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

    学生:第二步是7减2,因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减去2,所以是7减2。

    2.学习例2。

    (l)在屏幕上出现反映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2只后,又飞来3只连续变化过程的画面。

    (2)引导学生根据屏幕上的画面写出算式。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屏幕上所反映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4-2+3=。

    教师:上面的算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先算减法后算加法。

    配合学生的叙述在屏幕上闪动。

    教师:为什么要先算减法?

    学生: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教师:算第二步时是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数2和3相加。

    配合学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个方框里填上2,并在屏幕上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

    内容;第二章,讲例3,处理第37页和练习三第4-6题.

    重难点;找位置的方法.

    教具准备;

    1玩具,英文字母一盒.

    2多媒体课件;帖图片和找书

    3看卡片,找位置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齐说儿歌;眼不离老师,脑不离问题,勤思多动脑,智慧数第一.

    二前提测评

    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方向,想一想,还会吗先练习一下:上下前后左右

    三引入:再说,爸爸妈妈经常带我们去看电影,进到电影院,能不能随便坐呀你想不想自己来找位置呢这节课老师就来领着大家一起来找位置.板书课题;找座位

    四新课达标

    1认识第几组

    一般从左往有数,第一竖行是第一组.师让第一组的小朋友拍拍手,第二组的点点头,第三组的伸伸手...

    2认识第几排

    一般从前往后数,讲桌的后面是第一排,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挥挥手,第二排的摇摇头,...

    3让生介绍坐在第几组第几排,并说一说前后左右是谁

    4介绍你坐在谁的前谁的后

    5四人一组说一说自己的位置

    6全体学生动手在黑板上贴画:学生座位平面图

    先找哪个位置是你的再帖

    请第一组生来帖,第四排生找你的位置,...第三排第四组的小朋友和他的前后左右的小朋友一起上来贴

    五课间休息看动画片猫和老鼠

    六达标训练

    1连线;帮小动物找家

    2帮小动物找书

    3找字母

    4说一说你住在几楼几号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2、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

    学具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介绍钟面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上课跟以前有点不同,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很重要的朋友,你能猜猜它是谁吗?

    师:(出示钟面模型)你们猜对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活动:最佳介绍员

    谁都有自己的钟表?你喜欢它吗?请把你的钟表介绍给我们大家。

    小组内介绍自己的钟表,说说钟面上都有什么。每个小组由大家评选出一位最佳介绍员。

    请一位最佳介绍员向全班介绍自己的钟表。听了他的介绍,你还有什么补充或者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可以自由提问。(重点认识时针和分针)

    二、认识整时

    老师想了解一下小朋友们星期六的时间安排,能告诉我吗?你是怎么知道这些时间的?今天有位叫小明的小朋友也想把自己周六的时间安排告诉大家。愿意看一看吗?

    1、出示小明上午时间安排情境图。(图略)

    起床6时

    上课8时

    放学9时

    2、小组合作认识整时。

    小组内请你先说一说小明都在干什么?这三块钟表你会认哪一块呢?把你认的方法教给大家。

    推选出两名学生做小老师给大家讲自己是怎样看时间的。

    小组讨论这些钟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各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生共同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活动:让我考考你

    A:我拨时间请你认。师拨两个整时学生认。

    B:你拨时间大家认。指名拨时间请大家认。

    C:你说时间我来拨。指名说时间大家在钟面模型上拨。

    4、课件出示动画钟面,学生认整时,再动画演示整时到半时之间时针与分针的变化。(2次)

    三、认识半时。

    1、创设连续情境依次由钟面出示下午时间安排。(课件演示)

    午饭12时半

    聚会4时半

    休息8时半

    2、学生观察时针与分针的指向。先说一说时针、分针分别指哪?由会认的学生在小组内负责教给其他学生认半时的方法。

    关于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

    4.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l.教师准备10的主题图和练习九第2题插图的课件、计数器等。

    2.学生准备10朵花(模型)、10根小棒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l~9的数,不仅能够正确数出l~9,还能读、写这些数,知道它们的大小和组成。那么比9大的数大家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

    2.板书课题:10的认识。

    二、学习新知识

    1.学习数数和认数。

    (l)在屏幕上出示第64页上10的主题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图上画了些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2)学生数数,并交流自己数的结果。

    教师:画面上有多少人(10人),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我先数9个小朋友,再数一个老师,一共数出10人。

    教师:大家数了9以后再数10,10是9后面的一个数。

    提问:画面上一共有多少只鸽子?(10只)

    (3)让学生从不同的起点再数画面上的人数和鸽子的只数,数后交流。

    教师:刚才同学们又数了人数和鸽子的只数,结果怎么样?在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刚才我又数了几遍,还是10人和10只鸽子。在数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从什么地方数起,只要是一个挨着一个地数,不重数不漏数,结果总是一样的。

    (4)让学生试着两个两个地数,看结果是多少。

    (5)让学生观察第64页上的点子图,并数出图上小圆点的个数。

    (6)随着学生报结果的过程教师在黑板上板书:10,并引导学生读这个数。

    (7)学生摆学具:在桌面上摆出10朵花。

    2.学习10以内的顺序和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比较。

    (l)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9颗珠子,再拨1颗;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9颗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的拨珠过程。

    (2)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①在屏幕上出示第65页上面的直尺;②让学生在直尺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③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

    (4)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

    ①学生数出第65页上两幅点子图中小圆点的个数。

    ②先让学生在9○□和10○□中的方框里填数10,然后在○里填<、>。

    ③学生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重点说出填写时想的过程。

    3.学习10的组成。

    (l)学生拿出10根小棒,按照不同的分法把它们分成两堆,并边摆边说:10可以分成9和1、8和2

    (2)摆小棒后,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摆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

    全班学生齐读上面的10的组成。

    (3)引导学生推想10的另外的组成。

    教师:看到上面10的组成,你还能想到什么?请举例说明。

    学生:看到一组组成,还可以想到和它有联系的另外一组组成。如看到我马上就想到了。

    学生由推想出另外几组组成。

    (4)引导学生讨论10的组成的记忆方法。

    教师:根据刚才推想10的组成的过程,怎样去记忆10的组成?

    学生:学习时主要记住前面五种组成,其余几种组成不必牢牢记住,完全可以由前面几种组成推想出来。

    4.学习10的写法。

    (1)引导学生观察10的字形,并说一说10的

    [教案参考]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270字)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也是老师教学活动的依据,要想在教学中不断进取,其秘诀之一就是编写好教案。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教案参考]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127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一)

    (一)、激发观察兴趣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二)、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 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三)、数身边的事物

    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二)

    教材内容:

    本节课教学教科书第19的内容和20页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园的情景图提供了许多数学信息,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行计算,最后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目的:

    1、知识与能力:初步会从现实情境中收集数学信息,并能自己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观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联想等学习方式,经历游戏过程,并从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通过同伴的争议和评论形成初步的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普遍性,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亲近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已知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9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捉迷藏游戏。通过观看情境图,倾听发布的信息,产生联想,并由联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板书课题(用数学)

    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问题

    (1)什么是用数学?

    (2)为什么要学习用数学?

    (3)学习用数学这节课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学习这节课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生活问题?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1)你能说一说图上都说了些什么?

    (2)怎样用数学语言来说呢?

    (3)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怎样来提问呢?

    (4)用加法计算怎样问呢?

    (5)用减法计算又该怎样提问呢?

    学生独立探究以上几个问题。

    二、 解疑合探(19分钟)

    1、再次看图并回答。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观察的很仔细!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你能试着提一提吗?学生自愿回答,把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2、学生汇报后,师重点强调:在13-6=7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求藏起来的人数的方法用总人数减捉住的人数。

    3、出示丢手拍游戏。通过观察、倾听,思考信息组合与问题的提出。组内交流各自的信息组合角度和提出的问题,评论各种组合的正确性,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三种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一是求总数;二、三是求部分。

    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动。通过观察和倾听,初步学习收集背景资料中的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独立地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还差几人没有到?并完整地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交流。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既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

    学生口头解答所提问题。

    6、反馈练习

    观察课本p20的热闹的小河边。根据提出的3个问题,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评议,也可自主选择交流伙伴。重点在于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开展先知帮后知活动,既可让先学会的学生有展示的舞台,也可以使弱一点的学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有17只小鸟,飞走了8只。还剩几只?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里跑了9只,还剩几只?列式:15-9=6(只)

    老师请个别学生板演,其他在练习本上解答。巡视中注意进行个别辅导。

    如河里有13条小鱼,游走了7条,还剩几条鱼?

    13-7=6(条)

    三、质疑再探(3分钟)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是否解决,你又产生了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

    预设问题

    1、怎样能正确解答用数学的题目?

    2、我们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才能提出数学问题?

    3、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怎样问呢?

    4、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该怎样提问呢?

    5、根据数学信息,怎样提出多种问题?

    四、运用拓展(9分钟)

    1.我当小老师。

    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自编题目。

    2、猜一猜,算一算。(练习四的第2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说一说单位名称是什么?

    每人写15个大字,乐乐还要写6个字,猜猜她写了几个?

    每人写15个大字,明明已经写了7个,还要写几个字?

    3、想一想,算一算。(练习四的第1题)

    老师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左边有7只兔,右边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导学生选择两个相关的已知条件,提出一个问题。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后汇报、交流。

    4、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师: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说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进行强调总结,引导对本节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认识。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玩丢手绢的有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几人?(人)

    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多2人。

    2、13个同学玩捉米藏,这里有6个人,藏起来几人?

    13-6=7(人)

    答:藏起来7人。

    3、要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16-9=7(人)

    答:还有7人没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三)

    一、教学内容:

    可爱的校园。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四、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我看到了1个老师,我看到了3座楼,我看到了一年级有7个班,有6个年级,有好多小朋友……)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师:对!这是动物学校的三间教室,分别标着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鸟.

    教师:数一数有几只小鸟?(9只)

    你们是怎么数的?(用手指着数)

    哪个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带着大家数一数?

    生3:还有蝴蝶.

    教师:蝴蝶可真多呀!有几只你们知道吗?(10只)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4.观察静物

    教师:你还看到校园里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数量来表示?

    生1:校门口有5个大字.

    教师:你们知道写的是什么吗?(欢迎新同学)

    生2:教师的后面还有8棵松树.

    教师:我们一起数一数.

    生3:学校的门前还有花.

    教师:一共有几朵花呢?(7朵)

    5.小结

    (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参观了动物王国的学校,我们参观的时候是看到什么说什么,你们觉得是不是有点乱呢?

    (2)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参观办法呢?

    (3)教师:如果你是学校的小主人,你会怎样带领我们参观呢?

    (从门口开始往里走、从上到下看、从左到右、按照数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

    (4)教师:我们就请你们这些小向导带领我们进行参观.

    活动三:有序观察

    1.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有序性.

    由门口开始参观

    门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门口:有1只大象,它是这里的老师.

    门上:有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

    门边:有7朵花

    学校里和学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学校里:有3个教室

    天上:飞着9只小鸟、10只蝴蝶

    学校后面有8棵松树

    2.从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鸟,10只蝴蝶

    中间:8棵松树、3间房子

    地上:跑着小动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头大象

    门的附近:门上有5个字—欢迎新同学,门边的栅栏旁有7朵花

    3.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

    左边开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师、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个字、3间教室、6只小熊、9只小鸟、10只蝴蝶、8棵松树.

    按照数量从小到大

    1头大象

    2只小兔

    3间教室

    4只小松鼠

    5个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松树

    9只小鸟

    10只蝴蝶

    (三)小结

    你们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导,按照一定的顺序带着我们参观了可爱的校园,我们以后就可以用这些方法观察我们身边的.事物.

    六、教学反思:

    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给学生创造了观察、思考、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

    教材从动物学校开学的情景入手,根据低年级学会僧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把孩子引入神气的动物世界的童话中去,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数出动物的数量,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数一数实际生活中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情趣体验。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四)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计算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能够运算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三、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过什么节?属于你们自己的节日是哪一天?六一儿童节你们是怎样度过的?

    同学们在儿童节这一天都非常愉快,老师也为你们高兴,那如何使六一儿童节过得更有意义呢?我们看看小明和妹妹是怎样过的。他们向妈妈提出今天我们来当家,让妈妈安心去工作妈妈交给小明30元钱,给妹妹20元,让他们到超市去购物。

    哥哥先来到了肉类区,有鸡、鸭、肉和鱼,同学们想一想,哥哥用30元钱可能买哪些商品?注意所买的商品的总价不能超过30元,你们估计一下。

    接着哥哥随妹妹来到了蔬菜水果区。

    妹妹用20元钱可以在这里买哪些商品?

    除了香菇、虾仁以外,请同学们任选两件商品并算出它的价钱。

    3+5=8 3+1=4 3+5=8 3+9=12

    3+9=12 3+3=6 3+10=13 3+8=11

    3+6=9 3+3=6 5+1=6 5+5=10

    5+9=14 5+3=8 5+4=9 5+10=15

    老师请同学列举出三件商品并计算出结果。

    让学生说一说如果买四件商品、五件商品都是哪几种,各是多少元?

    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做到全员参与。

    出示图片:这位老爷爷用100元购物,他可以买到什么?还剩多少?请同学们说一说,最多不超过三件商品。

    让学生自由发言。

    小明和妹妹买完了东西到收银台去交钱,小明花了25元钱,妹妹花了14元,那位爷爷只花了8元钱,请同学想一想他们各买了哪些商品?

    让同学们算一算他们各找回多少钱?

    小明应找回:

    妹妹应找回:

    老爷爷应找回:

    小明和妹妹把买来的商品拿回家,妈妈见到后夸奖他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小明提议:今天我们家吃饺子吧!妈妈同意了,妹妹算了算如果做两种馅的饺子,每种饺子要做50个才够,两种饺子一共要做多少个?

    同学们,你们来帮助妹妹算一算。(50+50=100)

    到了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妈妈向爸爸夸奖了小明和妹妹今天不但帮妈妈买东西,还帮助妈妈包饺子,真是妈妈的小助手,这时妹妹说:我帮妈妈包了43个肉饺子,小明说:我帮妈妈包了38个菜饺子。

    同学们,你们说他们俩谁包得多?多几个?小明和妹妹一共包了多少个?其余是妈妈包的,妈妈包了多少个?

    同学们,今天通过小明和妹妹当家这一天,我们一起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希望同学们也能向小明兄妹俩学习,做一个勤劳能干、爱劳动的好孩子。

    小学一年级数学优秀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 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师带领学生依次放回圆柱和正方体。

    师:看看桌子上现在有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在小组里和小朋友说一说。(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感觉到的?(5分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语言名称。并板书:长方体:平面

    c、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感觉。

    d、集体反馈各种物体的特征

    师: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你认识的什么物体?有什么感觉?

    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板书出各种物体的特征。每汇报完一种,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找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验证了他的感觉后再板书。

    e、比较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圆柱和球能滚,那他们滚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指名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能说清楚就要鼓励。

    3、抽象思维,形成表象

    师:这几种物体,如果去掉了它们美丽的外衣,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教案收藏」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篇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提前做足教案课件设计环节的工作,这样学生才能高效地掌握知识点。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教案收藏」一年级数学说课稿1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1、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

    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⑶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4、教学重点:

    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5、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6、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7、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8、关于教学程序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节日愉快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引出课题。

    ㈡探究新知,构建方法。

    1、解决“卖气球”问题。

    2、解决“套圈游戏”问题。

    3、解决“卖风车,猜字谜”问题。

    4、小结计算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5、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㈢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㈣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让学生结合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评、互评,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进步。

    【[推荐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三)】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