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2-01-27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生词,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特点,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初步了解分清文章的主次,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借用具体化的事物和感觉去描画观察到的情况,使内容更具体.

    2.了解金华的双龙洞的奇异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过程始终在一种情境中,让学生在欣赏玩味中去体验感觉双龙洞.

    二.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

    2.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作者怎样把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感受孔隙窄小的特点.

    四.课时: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

    2.谁愿意推荐一下你曾经去过的,比较有特色的旅游景点?

    3.在我们以前学习的课文中你又了解了哪些旅游景点?

    (二)预习导入

    1.中国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宝地,不仅有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有秀美的山川,绿意留韵的森林,大自然似乎特别偏爱这个地方,在中国雕刻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今天我们将跟随叶圣陶先生的足迹去观赏一个神奇的溶洞,请大家齐读课题.

    2.对于金华的双龙洞,通过预习你都了解些什么情况?

    (三)整体入手,情境铺垫.

    1.预习的真充分,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的游览景点,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游览的?

    2.作者主要写的是哪几个景点?

    3.同学们当你们的爸爸妈妈带你们出去游玩时,一路上你的心情怎样呢?

    4.作者在路上的感受与你们一样,现在就带着你们的这种心情读读作者路上的所见所闻吧.(领读)

    (四)品读探究各个景点.

    1.一路上大家眼前色彩明艳,耳边溪流潺潺,唱着不同的调子,期盼已久的双龙洞终于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2.同学们这就是双龙洞的洞口,你就站在洞外,抬头观望之后,移步进入外洞,请同学们自由读描写洞口,外洞的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外洞给你什么感受?

    3.作者在外洞环顾了一周,听着叮咚的泉水声,寻声找水的来路,那个景点又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1)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同学闭眼听,身体紧贴在椅子上,想想孔隙给你什么感觉?(并排仰卧)

    (2)除了通过写船小表现孔隙窄,小之外,还从哪几个方面写了船的窄小?

    (3)播放录像

    4.我们也着实为自己捏了把汗,真希望小船早些靠岸,其实这段水路并不长,大约就有十米,孔隙乘船真是有惊无险啊!离船登陆,我们又来到了别样洞天---内洞.

    (1)内洞的景象怎样呢?给你什么感觉呢?

    (2)一个多么让人倍感期待的内洞啊,赶快走进去先睹为快吧.(播放录像)

    5.在走过三个旅游景点之后,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印象最深?

    由外洞进内洞,虚平卧小舟,仰面擦壁,逆水而入,妙趣横生,堪称一绝.内洞石笋众多,布局巧妙,充满奇异,是整个景区的一大特色,是三个主要景点中更主要的部分,外洞与它们比稍逊一筹,是三个景点中的次要部分.

    而从全篇文章来看,主要部分是哪几部分?次要部分是哪几部分?

    6.这一路游玩过来,一直有一种声音伴随着我们,快速读文,想想泉水的流经路线是怎样的?无处不溪流,作者的游览好像是处处追寻着溪流的足迹.

    7.从你们的眼神老师读懂了你们余兴未尽,那咱们就来交流一下这节课你的收获吧!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纳税的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一、激趣引入

    板书课题:纳税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指出: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了解纳税的作用.

    (1)自主探索.

    教师:观察分析下面几组信息,讨论两个问题:①什么是纳税?②为什么要纳税?

    屏幕显示:

    ①某汽车制造厂2001年12月生产小轿车销售额865万元,向国家缴税金70万元.

    ②某教师去年3月对外讲学收入900元,向国家缴纳税金20元.

    ③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16371亿元,其中税收占15175亿元.

    ④2001年,中央财政用于养老保险基金补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补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等社会保障投入达982亿元.

    ⑤2001年,中央财政用于支持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资金42亿元.

    ⑥2001年,中央财政的教育支出达213亿元.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

    (2)合作交流.

    学生围绕讨论的问题,向全班交流讨论的情况,最后教师小结: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你如果是一个应该纳税的人,应怎么办?(主动纳税.)

    2.理解税种.

    教师:结合课前的调查,在小组上讨论,哪些行业要缴纳哪些种类的税?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引导.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情况,教师板书: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

    教师:你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理解吗?请说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运用实例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作适当的解释.

    提问:什么叫应缴纳税额?请结合你的理解举例说明.

    教师:根据下面一组信息,请说一说应缴纳税额各是多少?

    屏幕显示:

    ①顶天水泥厂2002年7月向国家缴纳增值税81.7万元.

    ②华胜宾馆2002年8月的营业额是940万元,应向国家缴纳营业税47万元.

    ③某卷烟厂2002年2月卷烟销售额达3000万元,应纳消费税是1200万元.

    ④张老师的月工资收入是1400元,超出某标准800元,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20元.

    教师:什么叫税率?你能写出计算税率的公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税率=×100%

    教师:各种收入是什么意思?请举例说明.

    教师:税率的高低由国家统一规定,例如国家规定下面一些税种的税率一般是:

    ①增值税17%(或13%).

    ②消费税根据消费品种不同从3%到50%不等.

    ③营业税分行业从3%至20%不等.如交通行业5%,娱乐行业20%.

    ④个人所得税按收入的高低从5%到45%不等.

    3.教学例6.

    教师:根据你对税率的理解,如何计算应纳税款?

    出示例6,学生读题.

    教师:如何理解按营业额的5%纳税这句话?如何列式计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000×5%=150(万元)

    三、课堂练习

    1.做教科书第页中“做一做”的题目,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订正.

    2.做练习三十二的第1~4题.

    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第4题学生读题后提问:应纳所得税额420元是什么意思?应按什么的5%纳个人所得税?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

    第5题叫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做后交流他们的分析思路和解答方法.

    四、实践活动

    拟定一个与税收有关的题目,在课外开展一项实践调查活动.并对调查情况作简单分析,写一篇调查报告.(可小组合作完成.)

    五、反思体验

    教师:请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今后在生活、工作中怎样去尽纳税的义务?

    争论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课型:阅读课

    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

    1、读题

    2、质疑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说说自学要求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再读全文

    3、讨论交流

    四、学习第一部分

    1、默读课文

    2、讨论争论情形

    (1)、起因

    (2)、经过

    (3)、结果

    3、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4、评议

    (1)有没有读出感情

    (2)评这一结果是怎么造成的,兄弟俩错在哪里

    五、小结这一部分内容

    六、布置作业

    运用自己知道的事例、知识自主探究兄弟俩失在哪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知识

    1、说说这个故事

    2、兄弟俩错在哪

    二、扮演角色,组织读议

    1、合作探究:读得怎么样,怎样才能读出味儿来?

    2、合作探究:兄弟俩错在哪?

    三、对比“感想”,合理归纳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

    2、补充省略号中的内容

    3、联系全篇,进行归纳

    五、教学生字词

    1、学生指出字音的注意点

    2、写字指导

    3、学生描红

    六、布置作业

    实践活动:小组排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25、争论的故事

    群雁飞过——很想射雁——争论吃雁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7545.html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