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高中教案
  • >导航
  • >高中教案高二教案( 【推荐】
  • 高中教案高二教案( 【推荐】

    发表时间:2022-01-26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高中教案高二教案( 【推荐】,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2.8按客观规律办事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含义。

    理解:

    ①规律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②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统一的;

    ③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运用:

    ①运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规律的客观性。

    ②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人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能力方面

    ①通过交流个人遵循学习规律搞好学习的体会,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②通过“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相统一原理的学习,分析改革开放中的典型事例,从而培养和提高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

    ①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②认识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础、精髓、出发点和根本点,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我们党的科学态度、工作方法和优良传统。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教学重点

    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

    规律的客观性,特别是思维规律的客观性。

    教学方法

    导与思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②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讲授本课新知识,明确规律是客观的,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哲学上所讲的规律就是物质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不是外力强加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的,由于规律是客观的,所以,又把规律叫做客观规律。既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我们就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二、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具有客观性

    (1)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多媒体显示: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荀况

    教师提问:荀况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荀况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不会因尧是圣王而存在,也不因桀是暴君而灭亡。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而取消冬天,也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而缩小面积。”这说明了自然规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质。

    多媒体显示:《太阳系的模式图》

    教师提问: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个规律在开普勒和牛顿发现以前是否存在?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个规律在这些科学家发现这些规律以前,就在宇宙中始终客观存在并发生着作用。可见,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在人类产生以前,自然规律就自发地存在并发生着作用;在人类产生以后,无论人们是否发现和认识它,是否喜欢它,它都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教师提问:社会规律是不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不是客观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虽然社会规律是通过人有意识的活动来实现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规律就具有主观随意性,它同自然规律一样,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例如,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和承认它们,只要它们发生作用的客观条件存在,它们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再如,历史上,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等,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历代反动统治阶级都采用过残酷镇压和政治欺骗等卑劣的手段,妄图使自己的统治地位永存,但革命或迟或早总会发生的,想扭转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无法办到的。以上说明,社会规律的存在和作用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思维规律也是客观的。思维规律虽然从形式上看,是主观意识活动的规律,但从本质上看,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即思维规律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物质的运动规律。思维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要起作用。人们自觉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就促使人们获得正确认识;人们把握不到思维规律,违背思维规律的要求,思维规律就决定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必遭失败。不论思维规律促进人的认识,还是惩罚人的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区别只不过在于对人的认识的关系上,思维规律显示出了它的不同作用方向。而且也只因为思维规律从两个方向起作用,才要求我们加强思维训练,及早达到对思维规律的自觉遵循,促进我们不断地得到正确认识,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总之,无论是自然规律.社会规律,还是思维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的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即是规律的客观性。

    (2)规律的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多媒体显示;

    中国水资源总量约28000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4,在世界排列第八十八位,属缺水国家。

    全国水土资源分布很不均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径流量占全国的80%以上,耕地面积不到全国的40%,属富水区;而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流域和西北内陆的面积占全国50%,耕地占45%,人口占36%,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12%,属缺水区。西北和华北土地、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能源和粮棉油的生产基地,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尤其黄、准、海平原和胶东半岛是我国人口密集、耕地率高、经济发达的地区,目前水资源缺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急待调水解决。

    神州四号升空瞬间

    (学生阅读教材第74页第1自然段的内容后看图片,再作回答。)

    引水上山是不是消灭了或改变了万有引力规律?卫星上天,引力规律还起作用吗?火箭点火前的发射现场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们引水上山,不是改变或消灭了万有引力规律,而正是利用这个规律的结果。(第二个问题可参阅教材第126页右下角的说明。)卫星上天时地球引力仍然存在,这时由于卫星上升速度每秒是大于7.9km/s,才能克服地球引力而上天,这时引力规律还起作用,卫星上天无论在什么位置,都受引力规律作用的制约。

    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楚霸王项羽的故事吗?“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为什么不能把自己和椅子一起举起来?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项羽虽然力大无穷,但他违背了万有引力规律和其它机械运动规律,因而不能把自己和椅子一起举起来。

    总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

    (3)规律的客观性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我国在50年代末期曾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搞“一大二公”;“文革”时期人为地取消价值规律,在实践中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这说明规律是必然的联系,是铁的法则,它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强制性,即不可违抗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可抗拒性也有力地证明了规律的客观性。

    我们已经了解了规律客观性的含义和表现,那么规律客观性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4)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因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作为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规律,也必然具有客观性;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从根本上说,是因为构成规律的各种因素是容观的,从而决定了规律也必然是客观的。

    2.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人们是怎样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利用规律的表现有哪些?举例说明。

    人能认识规律是因为,规律总是要通过各种具体现象表现出来,而人有抽象思维能力,能对大量的具体现象进行概括和总结,发现和认识其中的客观规律。

    人利用规律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也可以改造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变害为利。

    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可引起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对我国气候也有重要影响。根据专家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气候影响主要为:我国北方夏季发生高温、干旱,南方低温,易发生洪涝,当年我国北方还容易出现暖冬。

    近百年来,我国发生过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而且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其中,近百年来最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1997—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1998年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被科学家视为气候变异的重要信号,1997年是厄尔尼诺现象复出年,从3月开始,西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8月,热带地区的海面温度增高9度,超过了1982年—1983年,创最高记录。由于科技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重视,科学家们对此现象进行了海洋观测和卫星侦察等科研活动,目前,已可通过大气海洋流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和科研,利用大型计算机准确计算的数据,可以对此现象提前预报3-6个月,甚至可以提前一年.可以大大减少这种气候异常现象对人类造成的损失,提高人类预防灾害的能力。

    XX年4月14日由卫生部、科技部共同开展的“非典型肺炎防治紧急科技行动”正式启动,这也是我国近几十年来第一次针对某种突发性流行疾病而紧急启动的科技行动。XX年3月21日,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通力合作,成功分离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后,4月16日又成功研究出非典型肺炎快速检测技术。4月21日下午,由他们最新研制的能有效预防非典型性肺炎的一种干扰素通过了国家新药专家评审委员会的综合评审。经过三个月艰苦研究,广东专家已有最新发现:专家通过对21例非典患者的不同时期血清的调查研究,发现了非典抗体的变化规律。这对于隔离治疗、疫苗研制及流行病学调查都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众多医务工作者的奋力攻关,我国医学专家及时提出了“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治原则,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一批批重症病人治愈出院。疾病诚然可怕,但与疾病的斗争中,人类从未放弃过努力。人们坚信:科学上的每一次发现,都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一步。人类终将战胜非典型肺炎,终将赢得了这场非典型肺炎防治战役的最后胜利。

    左图:北京地坛医院的医护人员打出胜利的手势。该院不少医护人员已经前后在非典病房工作了数月。北京地坛医院是北京最后一家非典定点医院,住在这里的最后一批非典患者将于8月16日出院。

    右图:8月14日,大学生小孙在北京地坛医院拿到出院通知书后高兴地手舞足蹈。

    左图:患者孙峥走出生活了近两个月的病房

    右图:患者同他认的护士“干妈”刘晓冬(左)、“干姐”李泉珊合影

    地坛医院XX年8月16日布置庆典现场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这样评价我国:中国在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摸索出一套控制疫情和救治病人的有效方法,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人们认识规律的目的是为了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而利用规律就是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也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定目的。

    3.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78-79页,然后请同学们列举你所了解的社会生活中或日常生活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取得成功,而违反客观规律就受到规律的惩罚的事例,来进一步说明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特别是一个中学生按客观规律学习的事例,是否对你有启发,你是否体会到学习某一门学科的规律性?(建议给学生一定时间的交流,或作为思考题留给学生,安排专门时间进行交流。)

    4.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

    (l)实事求是的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出发于“实事”,着眼于“是”,而用力于“求”。

    (2)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

    实事求是承认世界是物质的,所以说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实事求是为核心,带领我们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邓小平同志在创立、设计和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全新事业的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解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相继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一国两制”的理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形成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思想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3)实事求是的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且在它的指引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这充分说明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作用。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

    (4)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因为发现规律和按规律办事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而人们又总是行动在先。人们在探索过程中,必然经历着“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而一旦发现了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人们就获得了认识上和行动上的自由。由此可见,解放思想是为了和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合,是为了在运动中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因此,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内在地包括着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也必然以实事求是为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

    综上所述,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人们虽然不能创造、消灭或改变规律,但能够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利用规律就是要按规律办事,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教师设疑:“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它们都是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正确运用;但二者也有区别,这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分析。

    ①二者的基本含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东西。实事求是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二者依据的原理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实事求是是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的要求。

    ③二者在实际运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坚持实事求是,才能使我们的思想、行动根据变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断解决新问题,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二者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不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于青年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青年学生来讲主要是逐步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⑤二者的侧重点和各自的对立面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它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在实际工作中,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实事求是则要求研究和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它的对立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否定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二是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课堂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大问题,一是学习了正确理解规律的客观性,二是学习了按客观规律办事,就是要实事求是。通过学习,要求我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指的是()

    a.实实在在应该做的事情

    b.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c.从实际出发办事情

    d.当老实人和办老实事

    2.“实事求是”中的“是”指的是()

    a.是非问题

    b.对的事情或事物

    c.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d.可知性

    3.下列备选答案,属于客观规律的有()

    a.水往低处流

    b.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c.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o度

    d.凡是产生的东西都要灭亡

    4.经过三个月艰苦研究,广东专家已有最新发现:专家通过对21例非典患者的不同时期血清的调查研究,发现了非典抗体的变化规律。这对于隔离治疗、疫苗研制及流行病学调查都有重要意义。材料主要体现了唯物论的下列原理()

    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

    b.人类能够认识规律、改造规律为人类造福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5.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作出预见,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能够把自然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6.19世纪下半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表曾预言了当时尚未发现的十几种元素的存在和性质,后来的一些科学家相继发现了这些新元素。这一事实说明()

    a.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b.人们的思想必须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

    c.事物运动的规律,不仅能为人们所认识,而且能为人们所改变

    d.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科学的预见,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7.规律客观性的含义是()

    a.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任何条件

    b.它可以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

    c.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d.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论述题

    8.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太阳活动呈周期性变化,周期约11.2年。根据以往观测太阳活动的规律分析,专家们预计,太阳活动将在5月份达到最强。由于人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太阳活动的规律,这个预计会有一定误差,但误差不会太大。据此,健康专家提请人们注意,太阳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大量紫外线会伤害人的皮肤,人们应根据紫外线的强弱采取一定的防晒措施。在紫外线强的时间,外出要戴帽子、戴太阳镜、打阳伞,尽量穿长袖浅色衣服。

    (1)上述材料蕴涵着哪些哲理?”

    (2)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哲理的?

    参考答案

    1.b2.c3.d4.d5.a6.d7.d

    8.(1)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包括:第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第二,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第三,由于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第四,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2)第一,太阳活动呈周期性变化,周期约11.2年,说明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第二,专家对太阳活动观测,得知太阳活动的具体情况,体现了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第三,由于人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太阳活动的规律,对太阳活动的预计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说明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第四,专家对太阳活动的预计以及健康专家提请人们根据紫外线的强弱采取一定的防晒措施,说明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关于高二政治收入与分配的高中教案推荐


    课题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执笔人

    编写日期

    执行人

    执行日期

    三维

    教学

    目标

    (识记):财政收入与支出;税收及其种类(理解):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重点

    难点

    (简单应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综合应用):财政及其作用

    教法

    教具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特色教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考点解析】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简单应用):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等)2.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理解):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要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一是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二是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三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简单应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物质保证。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4.财政及其作用(综合应用):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它通过国家预算来实现。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5.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识记):税收收入是构成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和最重要的来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主要是经济建设、科教文卫、行政管理、国防、债务、社会保障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6.税收及其种类(识记):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基本特征。增值税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征税。它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和偷税行为。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额征税。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7.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理解):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自觉纳税是公民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体现。违反税法的行为有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教学

    后记

    关于高中教案电功率教案二的高中教案推荐


    电功率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功率的意义(反映电流做功的快慢)、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公式(P=UI)和单位(瓦);能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计算用电器(只限于一个)的电功率问题。

    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具

    1.标有不同额定电压和不同功率的灯泡各一个。

    2.45伏左右的电源一个。

    3.安培计、伏特计、变阻器各一个。

    4.灯座一个、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电功大小与什么有关?电功的公式和单位是什么?(2)电力机车上的电动机和电扇上的电动机。哪个做的功多?

    (引导学生如下回答:不能确定,因为未告诉各自做功的时间。在相同时间内,肯定电力机车做的功比电扇大得多,但如果电力机车做功时间很短,电扇工作时间很长,那就不一定了。)

    2.引入新课

    由复习提问自然引入:电力机车和电扇的电动机做功大小不好比较,那末它们做功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答:做功快慢不同,电力机车在单位时间做的功多,电扇在单位时间做的功少)

    为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引人电功率的概念。

    3.讲授新课

    (1)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这个单位时间就是1秒钟,如果通电时间为t秒,电流所做的功为W焦,则电功率是

    P=W/t

    ∵W=UIt

    ∴P=UI

    即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2)电功率的单位。第一册中学过功率的单位是瓦,即每秒钟做功1焦其功率为1瓦。电功的单位也是焦,所以电功率的单位也是瓦。由P=UI可知:U的单位为伏,I的单位为安,P的单位就是瓦。(以上均采用边讲边启发的方式得出)

    电功率的单位还有千瓦

    1千瓦=1000瓦。

    l焦=1瓦·l秒=1瓦·秒

    如P取千瓦,t取小时为单位,则得一电功的新单位:千瓦时(kw·h)

    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瓦·秒

    =3.6×106焦

    联系上节课讲的电功单位“度”,可知

    1千瓦·时=1度

    注意:“度”是生活中的说法,今后一律用千瓦·时。(以上采用讲授方式)

    (3)例题《以下例题应预先抄在小黑板上)。例①一只小灯泡所用的电压是:3伏,通过的电流是0.3安。通电时间是100秒。求电流所做的功和灯泡的电功率。

    解I:由W=UIt=3伏×0.5安×100秒=150焦。

    P=W/t=150焦/100秒=1.5瓦。

    解Ⅱ:由P=UI=3伏×0.5安=1.5瓦。

    W=P·t=l.5瓦×100秒=150焦。

    两种解法是一样的,但解Ⅱ在计算上简便些.

    例②一只电阻丝,接在40伏电路中,通过的电流是安,电阻丝的电功率是多少瓦?如把它接在20伏的电路中,电阻丝的电功率又是多少?

    解:接在40伏电路中的电功率

    P=UI=40伏×5安=200瓦

    接在20伏电路中的电功率

    ∵R=U/I=40伙/5安=8欧

    I′=U/R=20伏/8欧=2.5安

    ∴P′=U′I′=20伏×2.5安=50瓦

    可见:同一用电器(电阻不变)所加电压减小到原来的1/2,则电功率减小到原来的1/4,即电功率与所加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例①解后应强调思路和方法,例②解后应强调用电器的功率随所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4)从例②中可以看出,同一个用电器在不同电压下,电功率是不同的。可是为什么日常使用的用电器都有一定的功率值呢?

    (演示课本讲述额定功率的实验。取一标有电压和功率的小灯泡,分别接在标定电压、高于标定电压、低于标定电压的电路中,观察发光情况。最后接入220伏的照明电路中。灯泡浇毁)

    所以我们说用电器的功率是多大时,必须指明电压是多少。由于照明电路电压都是200伏,所以我们说15瓦的电灯。1000瓦的路灯,40瓦的日光灯等等,都是指在220伏电压时的功率。但在这些用电器上必须同时标明电压和功率。

    (出示各种用电器,让学生认明标记)

    不同厂家生产的用电器上的标记大同小异,如40瓦电灯泡,标记为“220伏40瓦”、“220V40W”、“PZ220梍40”等等。用电器上标定的电压和功率叫做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其功率才是额定功率,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用电器工作才是正常的。例如电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若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就发光暗淡,高于额定电压就发光强烈,时间长了就容易烧坏,若远高于额定电压,就立即烧毁;因此,使用用电器时,一定不要使电压高于额准电压。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是一切用电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一般都标在用电器上或使用说明书中。

    (5)一些电器设备的功率。

    (根据学生日常用到的电器设备举例)

    指出:

    ①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均为220伏。

    ②小灯泡只标有额定电压如“1.5V”、“2.5V”、”3.8V”等。

    最后指出:功率大说明单位时间做功多,功率表示了电电器做功本领的大小。如电炉1500瓦比500瓦发热快,电灯100瓦瓦比40瓦发光强等。

    4.巩固练习

    (l)本节课文中的例题(让学生不看书,自己解出来,然后和课本解法对照)

    (2)有一标记为“12V3W”的灯泡,接在15伏电压的电路中:①如果灯丝电阻不变,灯泡的功率是多少?②实际上灯丝电阻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设这时灯丝电阻是正常使用时电阻的1.2倍,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解:①灯丝额定电流I=P/U=3瓦/2伏=0.25安

    灯丝电阻R=U/I=12伏/0.25安=48欧

    电压为15伏时的电流

    I1=15伏/48欧=5/16安

    ∴.功率P1=5/16安×5伏=4.7瓦

    ②灯丝实际电阻R′=l.2R=1.2×48欧=57.6欧

    实际通过的电流

    I2=15伏/57.6欧=0.26安

    实际功率是P2=15伏×0.26安=3.9瓦

    说朋:在功率的计算中一般不考虑电阻变化的影响。但在电灯的使用中,电压不同灯泡的亮度不同,灯丝温度差别较大,故电阻的变化亦较大。因此,使用电压高下额定电压时,实际功率低于计算值;反之,实际功率高于计算值。(本题第2问,也可改为定性说明题而不做计算,可视学生接受能力而定)

    5.课外作业:本自习题一第2、3题。

    6.板一书设计

    电功率

    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公式:P=UI或P=W/t

    单位:1瓦=1伏·安=1焦/秒

    l千瓦=1000瓦

    电功单位:1焦=1瓦·秒

    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1度。

    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四)设想、体会

    电功率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内容较多,计算较复杂,要安排三节课才能完成:这一节讲电功率的意义、公式及额定功率的意义及其适用条件,后继两节课为实验和计算。三节课的知识内涵和深度是相同的、只是从不同方面来加强和巩固,使学生达到对电功率的理解和掌握。

    这节课从实际的大小不同的电动机,它们工作有什么不同引入新课,这样既突出了电功率的意义,也突出了电功率和电功的区别。

    在讲过电功率的公式和单位后,没有采用课本的例题,而另编了两道较浅的例题:例①意在使学生理解电功率和电功都有两个式子(P=W/t=IU,W=IUt=Pt)和两种算法;例②意在使学生理解电功率大小随所加电压而变,为顺利过渡到额定功率的讨论提供预备知识。课本的例题是联系实际照明电路的题,计算较复杂,题的内容也统包含了这节课的全部知识,因此用作授完新课后的巩固练习。这样就使整堂课中的例题和练习,都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为教学目的服务,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成为推进教学的有力工具。

    最后巩固练习中,提出了灯泡的功率随电压变化。而电压变化又将引起灯丝温度变化,从而引起灯丝电阻变化。电阻变化又影响实际功率的大小,这是一道联系已学知识的扩展加深的题。在教学中可视学生情况而定:如学生都是优等生,可做定量计算。对一般学生可做定性说明。

    这节课的难点是学生对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混淆不清,解题中需把电功率公式和欧姆定律公式反复运用,更加造成了困难。解决这一困难,一是要把有标记的灯泡接入不同电压的演示实验做好,二是解题中要分步计算,把每一步的已知什么求什么讲清楚。由于以后有一节课专门讲计算,因此本节课的练习应以直接用公式的简单计算为主。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第九章

    关于高中教案推荐:高中教案的高中教案推荐


    学习导航1.学习目标(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2)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3)尝试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并分析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资料。2.学习建议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涉及其他植物激素和植物调节剂应用的事例很多,应结合实例进行学习,深入思考,探讨其理论基础。应将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列表学习。理解植物激素调节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理解“植物的激素调节”重在“调节”二字上,尝试以科学辩证的观点分析自然现象。结合上一章知识,总结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区别:(1)植物激素无专门的分泌器官,是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的,动物激素由专门的内分泌器官分泌;(2)植物激素的运输和分布易受重力、光等因素影响,动物激素随血液循环运输;(3)植物激素不作用于特定器官,动物激素则作用于特定器官。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的是()。a.向日葵的花盘跟着太阳转b.在光线明暗刺激下酢浆草的叶片昼开夜合c.在几个雨点的刺激下含羞草的小叶合拢起来d.在触摸等刺激下紫薇(痒痒树)的枝条微微抖动2.下列各项中,能促进柿子脱涩变甜的是()。a.生长素b.脱落酸c.细胞分裂素d.乙烯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赤霉素处理植物,能显著促进茎叶生长b.细胞分裂素可以延长蔬菜的贮藏时间c.脱落酸抑制生长,但能提高植物的抗逆性d.乙烯有催熟果实和延迟开花的作用4.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用于代替大麦芽完成糖化过程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5.恶苗病是由下列哪种激素引起的植物疯长现象?()a.赤霉素b.细胞分裂素c.脱落酸d.乙烯6.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7.自然状态下,秋季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激素是()。a.吲哚乙酸b.2,4-d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8.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乙烯9.除根尖以外,下列各项中还可以合成细胞分裂素的是()。a.导管b.筛管c.叶片d.茎尖10.不能够延缓叶片衰老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②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多③由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④由专门的器官分泌⑤对植物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起重要的调节作用a.①④⑤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③⑤12.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a.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b.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c.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d.高浓度促进小麦生长二、非选择题13.植物激素的种类很多,其中发现和研究最早的是_________,经鉴定知道这种化合物是_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___实验发现的。此外,目前公认的其他4种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乙烯通常是一种气体,在生产中应用起来很不方便,但可从乙烯利的分解中获得乙烯。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液体化合物,在ph大于4.1时就会分解。当乙烯利的水溶液被植物吸收后,由于植物体内的ph一般大于4.1,这样乙烯利将会分解,释放出乙烯。请你用所给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验证乙烯对香蕉的催熟作用。材料用具:若干尚未完全成熟的香蕉、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蒸馏水、塑料袋。(1)实验步骤:①:②:③:(2)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人们成功地合成了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们在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你能举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吗?(2)这种化学物质在农业生产上有何应用呢?(3)我们利用这种化学物质的原理是什么?参考答案【自我测评】一、选择题1.a2.d3.d4.b5.a6.d7.c8.d9.d10.d11.d12.b二、非选择题13.生长素吲哚乙酸胚芽鞘的向光性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14.(1)①将若干尚未完全成熟的香蕉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浸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中,乙组浸在同等体积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1min);②取出香蕉,分别放入两只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置于25℃左右的阴暗处;③每日观察香蕉的颜色和成熟程度的变化(2)甲组比乙组先变黄,成熟得早(3)乙烯对香蕉有催熟作用15.(1)萘乙酸(或2,4-d)(2)促进扦插枝条生根、防止落花落果、促进果实发育、控制性别分化等。(3)这种化学物质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相似,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高中教案二儒学的兴起【推荐】


    课标要求: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汉代儒学兴起的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文化发展所造成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及自己原有的相关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独立思考与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教师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与及时而准确的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发展路程的认识,弘扬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恰当评价,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教学课时:1课时重点难点:重点:儒学在汉代的兴起及其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对“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兴起及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几个问题形成客观的评价。教学建议:本节教材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第一目,汉代以来对“焚书坑儒”的批判。第二目,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第三目,太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第四目,科举制的实行,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可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汉武帝时代,是中国古代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是秦代“焚书坑儒”后大受限制的儒学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结合相关知识思考: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导入新课。一、“‘焚书坑儒’的批判”讲两个问题:1、秦代“焚书坑儒”的时代背景、过程及评价。讲授时要结合课本p8“学习思考”“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来分析理解秦代“焚书坑儒”的目的:为了维护专制统治,遏止思想文化的泛滥。评价:虽有维护专制统治,巩固统一的目的;但更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成为二千年来文化专制政策的开端。2、汉代以来主流文化对“焚书坑儒”的批判。“焚书坑儒”被称之为“灭学之祸”,对思想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种批判基本上是中肯的。二、“罢黜百家”主要讲述儒学获得独尊地位的原因及评价1、原因讲授时,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学习思考”,回答这两个问题:汉武帝时代儒学地位得以提升的原因有哪些?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1)汉武帝时代中国政治“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2)儒学大师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为儒学获得独尊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3)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献策,从而完成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2、客观评价一方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汉王朝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历史文化的发展。三、“太学的出现”1、汉武帝创建太学,建立郡国学校2、太学兴立的标志和影响(1)太学的建立是汉王朝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的表现之一,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2)太学的兴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为普通地主阶层子弟入仕提供了机会。(3)太学生接受儒学教育,其中的民本思想对他们的观念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东汉形成了太学清议的政治现象。当时太学的议政运动,使黑暗的政治势力被迫有所收敛。建议教师在讲授时,充分利用课本已有资源如“史学争鸣”、“学习思考”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使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更接近真实与客观。四、“科举制的文化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引导学生回顾新课标历史教科书必修一:从世管制、察举制,再到隋唐开始的科举制。2、科举制的实行对儒学的影响引导学生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儒学全面影响了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儒学因此而荣,同时也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3、科举制对文化影响让学生联系课本资源如“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等,并用辨证的观点从两方面分析,归纳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五、小结:通过对汉代起占主导地位的儒学与早期儒学加以比较,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是一个不断吸纳各派观点的过程,以此来把握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向。

    高中教案高二英语下#@6a6@#UNIT单词表人教版(小编推荐)


    高二英语下册unit13单词表人教版

    unit13

    cuben.

    sailorn.

    marinern.

    benefitv.n.

    benefitfrom

    transportn.v.

    propertyn.

    rangev.

    planktonn.

    alltheway

    moleculen.

    uniqueadj.

    hydrogenn.

    atomn.

    oxygenn.

    relativeadj.

    solidn.adj.

    freezingadj.

    salinityn.

    dissolvev.

    pureadj.

    grammen.

    densityn.

    relationshipn.

    massn.

    volumen.

    cubicadj.

    kilogrammen.

    floatv.

    takeadvantageof

    decreasev.

    capacityn.

    substancen.

    centigradeadj.

    absorbv.

    giveoff

    thusadv.

    stableadj.

    sensitiveadj.

    steadyadj.

    motionn.

    denseadj.

    trustv.

    callin

    nurseryn.

    estuaryn.

    tiden.

    mammaln.

    reproducev.

    pollutantn.

    erosionn.

    recreationn.

    avarietyof

    gallonn.

    definev.

    关于推荐:高中教案的高中教案推荐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隋朝统一的历史条件;隋初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是怎么出现的;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隋朝为什么是一个短暂的王朝?

    2.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隋朝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不仅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而且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刻苦的品质和聪明才智,值得我们引以为骄傲。

    3.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简要分析隋炀帝这个历史人物,从而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联系秦朝灭亡的原因,分析:为什么隋朝与秦朝都是短命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培养的审美的观念:隋朝大运河的开凿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之美。

    重点与难点隋朝大运河和暴君隋炀帝是本课重点。三省六部制和改革选官制度是本课难点。

    (二)学法引导

    1.教师可用秦始皇的引出隋炀帝而导入新课

    2.引导学生试着联系、比较等方法来记住本课的历史概念和历史人物。

    (三)重点和难点

    1.隋朝大运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绘制一张大运河的图片。

    2.暴君隋炀帝学生归纳隋炀帝暴政的表现,从而得出这一理论。

    3.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的功过和历史地位。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然后讲述以后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1)在黑板上写出南北朝朝代表,引导学生回忆南北朝的历史。(2)北周是什么时候统一北方的?

    2.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初步发展,包括:战国、秦、汉三个朝代,经历了近700年的时间。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第二个时期的特点是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经历了近400年。接着,中国历史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隋唐盛世。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一段历史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盛世。(在讲课之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前提示),然后开始学习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3.讲授新课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的父亲杨忠是北周的功臣,封隋国公。杨坚承父爵,他的女儿是周宣帝的皇后。580年,周宣帝病死,年仅8岁的周静帝继位,杨坚以大丞相身份辅政。581年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国号隋,都城在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他在位时有两个年号,开皇和仁寿。隋朝建立后8年,攻灭陈朝,统一全国。那么,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并回答,然后由教师总结归纳)自东汉以来,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特别是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经过长期交往,在生活、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已基本上汉化了。南北政权的使者往往频繁,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这样,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有利条件。东晋、南朝时,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得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而且也带去了中原的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使江南经济得到发展,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北朝自北魏以来,经济发展较快,南北边境上的民间贸易很我,双方的官员也违禁互市牟利。南北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打破界限,加强经济交流,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人心向往统一,企盼有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

    2.隋朝的统一(589年)588年春天,隋文帝下诏伐陈。10月,太子杨广率50万大军,在长江沿线对陈发动全面进攻。当时,陈军“不过十万”,而且陈后主荒淫无度,把长江当作不可逾越的天堑,仍在建康(今江苏南京)过着醒生梦死的生活。589年正月,隋军渡江,建康陷落。陈后主带着贵妃张丽华和孔贵嫔,躲入景阳殿的枯井里。隋军呼之不出,后来隋军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出来投降。后人把陈后主藏身的枯井,称为“胭脂井”。这口井在今天江苏南京鸡鸣寺山坡下。(请同学们看课本P2的图画《胭脂井》)隋灭陈后,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南北重新统一。隋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开皇之治隋朝统一后,出现了一个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和平环境。隋文帝进行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并采取了一些恢复生产和发展的措施。

    1.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1)三省六部制隋文帝即位不久,即采纳大臣崔仲方的建议,“依汉魏之旧”建立中央机构。皇帝是全国军事、统治、经济的最高主宰,拥有绝对的权力。而辅佐皇帝处理全国军政要务的主要是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三省的职权请同学们看课本的注释,并请一位同学读一遍)三省互相牵制,六部分掌全国政务。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它有利于防止外戚擅权篡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三省六部的官员品位不高,职权有较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集权和任免官吏。(2)消减地方官吏583年,隋文帝又接受大臣杨尚希的建议,精简机构,把北朝以来的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后又改为郡、县两级,并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朝廷任免,每年由吏部考核政绩,裁汰冗官,改变当时存在的“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这样就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封建政府的财政开支,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2.改革选官制度和科举制的确立隋文帝时建立起一整套相当完备的行政管理机构。科举制度的采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动的结果。自从北魏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庶族地主阶级经济也相应得到发展,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他们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对于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起了很大的作用。(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本第三页的小字部分。)隋文帝崇尚节俭,一改隋初“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的混乱状态。“六宫”都穿洗旧的衣服,“非享燕之事,所食不过一肉。”一时间,“大崇惠政,法今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由于皇帝的大力提倡,隋朝初年朝中出现了崇尚节俭的风气。

    3.开皇之治(581—600年)隋文帝时,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由于隋文帝进行了政治、经济上的整顿改革,既强化了中央集权,又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景象。①户数增加。606年,全国户数达890多万户,在二十六、七年时间内,户数增加400多万,人口增加了1600多万。②垦田面积不断扩大,修复了许多水利工程。③隋代仓库丰盈。隋文帝末年,“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隋代官仓的丰实情况,反映了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和统治者搜乱人民的残酷程度。④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造船技术的进步。隋炀帝巡游江都时所乘的“龙船”高15米,长60多米,船身分为四层。⑤商业贸易出现繁荣景象,长安和洛阳不仅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也是重要的经济贸易城市。洛阳有丰都、大同和通远三市。丰都市周围84公里,通12门,市中有120行,3000余肆,市四周有400余店,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⑥隋朝的对外贸易发达。陆路可达亚洲的西北部和欧洲的东部,海路可达南洋诸国和日本。“开皇”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时的年号。隋文帝在此期间,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又攻灭了陈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那时,天下安定,经济发展,所以封建史学家称之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挂《隋朝大运河》图)

    1.开通的目的、过程及河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隋朝建立后,政治中心在北方。北方经济虽然发展得比较快,但两京和边防军所需的粮食仍然要靠江淮地区供应。由于陆路运输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北方的这一需要。因此,开通运河,利用水利运输成为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政治上看,为了加强对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隋政府也需要开通一条南北向的大运河。从隋炀帝个人角度说,也抱有开运河乘龙舟游江南的目的。那时候,隋朝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为开通运可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杨广即位之初,为了加强对富庶的江南地区的控制,榨取江南人民的财富,隋统治者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有渠道,于605年开通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大运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共分为四段。通济渠是从洛阳的西苑引觳、洛两水达于黄河,又从洛阳东面的板渚引黄河水,疏通莨荡渠故道入淮河,直达淮河两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再从山阳起,疏导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在江都(今江苏杨州)附近长江。这一段施工里程,从洛阳到江都长1000公里。另一段是永济渠,从洛口开渠到涿郡,长1000公里。还有江南河,是从京口引长江水直达余杭,入钱塘江,长400多公里。大运河全长2000多公里,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它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六个省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大运河的作用(请同学们看课本彩图1《杨州大运河》)大运河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它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千百年来享誉世界。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大运河的开通,对于我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正如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所赞颂的那样:“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四、暴君隋炀帝隋文帝于604年7月死去,相传为杨广所杀。杨广又杀其兄杨勇,当上了皇帝。他是历史上名的暴君。隋文帝统治时期,民众积累起来的财富,被隋炀帝用于游玩、征伐,大肆挥霍。

    1.营建东都洛阳和乘龙舟出游杨广于605年开始营建东都洛阳,历时一年,动用三万四千工匠,每月役丁200万人,真不知误了多少农时。200个农民拉一根大木头,绳索嵌到了肉里,可以这样说:没有劳动人民的劳动和血汗,就不会有洛阳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群。东都洛阳建成后,隋炀帝常在月夜里带着骑马的宫女数千人,演奏着《清夜游曲》去西苑游玩。(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最的两段小字)这就是隋炀帝的奢侈生活。606年,隋炀帝人江都巡游归来,在伊阙山前排好法驾,千乘万骑,车声辚辚,缓缓进入东都。这个“入城式”可谓够排场了,然而,为了帝王的赏心悦目,人民被迫付出了多少血汗和生命的代价啊!隋炀帝不仅如此奢靡腐朽,而且十分身负和拒谏。《隋书》描写这个民贼说:“普天之下,莫非仇雠;左右之人,皆为敌国”。隋炀帝的出游,无疑使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2.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自魏晋以来到隋朝,朝鲜半岛上存在着高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并立的国家。这三个国家和中国保持友好往来。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下令出兵,三次攻打高丽。但是都失败了。每次出兵前,征调上百万民工和士兵在山东东莱(今山东掖县)海口大规模地建造船只,工匠被迫昼夜劳作,因为长时间站在水里,下半身泡烂了,从腰部以上都生了蛆,死亡的人不计其数。几个月后,渤海边上帆墙林立,海底下的死人却比帆樯多出了许多倍。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非命“黄河之比,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迫使千千万万的农民离乡背井,田地大时荒芜,加上连年洪涝旱灾,农民只得靠树皮、野菜充饥,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惨剧。人民无法忍受这样的残暴统治,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

    五、瓦岗军和隋朝覆灭

    1.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长白山农民起义(挂《隋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山东、河北一带是隋进攻高丽的后方基地,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也特别严重。因此,隋末农民起义的烈火首先在这里点燃。611年,山东邹平人王薄领导农民在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兴起义旗。王薄自称知世郎,取世可知,隋朝必亡的意思,并作《无向辽东浪死歌》(事先将这首歌词抄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朗读)这首歌词号召农民积极参加起义军,反抗隋朝统治,不要为打高丽去辽东白白送死。长白山起义的星火,很快成为燎原之势,全国各地的起义军,大大小小不下百余支,人数多达几百万。其中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

    2.瓦岗军和隋朝的覆灭翟让、李密领导的起义军,因为是在河南瓦岗(今山东滑县南)起义,所以叫瓦岗军。他们截击隋朝的粮船,供给军用。(请同学们看课本P6《瓦岗军开仓散粮》图)在李密的谋划下,起义军打下了兴洛仓。瓦岗军大开仓门,听凭饥民取食。后来,起义军又夺取了回洛仓和黎阳仓。瓦岗军迅速扩大,队伍很快发展到数十万人。这时李密对翟让说,有了粮食“百万之众,一朝可集”,然后就可以“除亡隋之社稷,布将军之政令了”(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的小字)。起义军直通洛阳城下,发布讨代隋炀帝的檄文,列举其十大罪状。指出:隋炀帝的罪过深重,“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617年初,隋朝派陈棱率兵镇压起义军,起义军乘机奋击“大坡之,棱仅以身免”。在农民起义风暴的猛烈冲击下,隋政权土崩瓦解,江都的东、西、北三面都被起义军包围。隋炀帝知道末日就要来临,日夜喝得大醉,在城内寻欢作乐。有一天他照着镜子对萧后说:“好头颅,谁来斫之?”农民战争的致命打击,使统治集团的核心发生了分裂。618年春,贵族宇文化及和领导侍卫队的司马德戡发动政变,用一条白练巾结束了隋炀帝的性命。隋朝政权自518年建立,到618年灭变,历时37年。它是在农民战争的熊熊烈火中烟飞灰灭的。

    4.巩固小结(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①隋的统一,结束了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剧局面。②隋文帝制定的一些制度,为唐以后各朝所沿用。③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的联系,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加强我国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从隋朝的历史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①隋初的经济繁荣,说明国家的统一、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封建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导致了隋王朝的迅速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繁重的劳役和兵役),加剧了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只存在了37年,最后终于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所推翻。

    5.作业课文后的练习题。

    高中教案 推荐:高中教案【荐】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教学目标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2.写出atp的分子简式。3.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三、教学方法探究法、讲述法四、课时安排1五、教学过程〖引入〗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自哪里呢?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了解到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中的有机物。可以让学生想一想,燃烧一匙葡萄糖,能观察到什么现象?燃烧葡萄糖可以观察到放出的热和光,说明葡萄糖中蕴含着能量。但是细胞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均需要温和的条件,那么细胞中的能量以什么形式释放出来?又是如何被利用的呢?〖问题探讨〗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提示〗见p89。1.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主要是相互传递求偶信号,以便交尾、繁衍后代。2.萤火虫腹部后端细胞内的荧光素,是其特有的发光物质。3.有。萤火虫腹部细胞内一些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只有在转变成光能时,萤火虫才能发光。〖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注意。〖板书〗一、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讲述〗atp的结构特性atp也叫做腺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腺三磷,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典型代表。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特点是:它的高能磷酸键(也即酸酐键,用“~”表示),水解时释放出的化学能是正常化学键释放化学能的2倍以上(一般>20.92kj/mol)。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化学中使用的“键能”和生物化学中使用的“高能键”,含义是完全不同的。化学中“键能”的含义是指断裂一个化学键所需要提供的能量;生物化学中所说的“高能键”是指该键水解时能释放出大量能量。atp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个相连的磷酸基团构成的。这三个磷酸基团从与分子中腺苷基团连接处算起,依次分别称为α、β、γ磷酸基团。atp的结构式是:分析atp的结构式可以看出,腺嘌呤与核糖结合形成腺苷,腺苷通过核糖中的第5位羟基,与3个相连的磷酸基团结合,形成atp。atp分子中的γ磷酸基团水解时,能释放30.5kj/mol的能量,而6-磷酸葡萄糖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只有13.8kj/mol。需要指出的是,atp分子既可以水解一个磷酸基团(γ磷酸基团),而形成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pi);又可以同时水解两个磷酸基团(β磷酸基团和γ磷酸基团),而形成一磷酸腺苷(am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焦磷酸(ppi)。后一种水解方式在某些生物合成中具有特殊意义。amp可以在腺苷酸激酶的作用下,由atp提供一个磷酸基团而酶形成adp,adp又可以迅速地接受另外的磷酸基团而形成atp。

    〖板书〗atp:a—p~p~pa—p~p+30.5kj/molatp也叫做腺苷三磷酸、三磷酸腺苷、腺三磷,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典型代表。atp分子既可以水解一个磷酸基团,而形成二磷酸腺苷(adp)和磷酸(pi),30.5kj/mol。〖板书〗二、atp与adp可以相互转化酶1

    酶2a—p~p~pa—p~p+30.5kj/mol

    (物质可逆,能量和酶不可逆)补充:〖讲述〗atp是活细胞内一种特殊的能量载体,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以及细胞质基质中广泛存在着,并不断与adp相互转化而形成atp系统。atp在细胞内的含量是很少的。但是,atp与adp在细胞内的相互转化却是十分迅速的。一般地说,atp在细胞内形成后不到1min的时间就要发生转化。这样累计下来,生物体内atp转化的总量是很大的。例如,一个成年人在静止的状态下,24h内竟有40kg的atp发生转化;在紧张活动的情况下,atp的消耗可达0.5kg/min。总之,在活细胞中,atp末端磷酸基团的周转是极其迅速的,其消耗与再生的速度是相对平衡的,atp的含量因而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的水平。可见,细胞内atp系统处在动态平衡之中,这对于构成细胞内稳定的供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板书〗三、atp的利用吸能反应:需要消耗能量,是吸能反应。(如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反应,)这一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是由atp水解为adp时释放能量来提供的。放能反应:能够释放能量,是放能反应。(如丙酮酸的氧化分解,)这一反应所释放的能量除以热能形式散失外,用于adp转化为atp的反应,储存在atp中。〖讲述(黑体字是板书)〗atp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化成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这些能量的形式主要有以下6种。①渗透能细胞的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物质跨膜移动所做的功消耗了能量,这些能量叫做渗透能。②机械能细胞内各种结构的运动都是在做机械功,所消耗的就是机械能。例如,肌细胞的收缩,草履虫纤毛的摆动,精子鞭毛的摆动,有丝分裂期间染色体的运动,腺细胞对分泌物的分泌等。③电能大脑的思考──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及电鳐、电鳗等动物体内产生的生物电等,它们所做的电功消耗的就是电能。④化学能细胞内物质的合成需要化学能,如小分子物质合成为大分子物质时,必须有直接或间接的能量供应。另外,细胞内物质在分解的开始阶段,也需要化学能来活化,成为能量较高的物质(如葡萄糖活化成磷酸葡萄糖)。可以说在细胞内的物质代谢中,到处都需要由atp转化而来的化学能做功。⑤光能目前关于生物发光的生理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但是已经知道,生物体用于发光的能量直接来自atp,如萤火虫的发光。⑥热能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生成atp,大部分转化为热能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环境散发,其中一小部分热能作用于体温。通常情况下,热能的形成往往是细胞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中的副产品。此外,atp释放的能量中,一部分能量也能用于动物的体温的提升和维持。〖思考与讨论〗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提示。〖提示〗1.1分子葡萄糖所含的能量,约是1分子atp所含能量的94倍(指atp转化为adp时释放的能量)。2.有道理。糖类和脂肪分子中的能量很多而且很稳定,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这些稳定的化学能只有转化成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细胞直接利用。〖作业〗练习〖提示〗基础题1.b。2.提示:吸能反应:如葡萄糖和果糖合成蔗糖的反应,需要消耗能量,是吸能反应。这一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是由atp水解为adp时释放能量来提供的。放能反应:如丙酮酸的氧化分解,能够释放能量,是放能反应。这一反应所释放的能量除以热能形式散失外,用于adp转化为atp的反应,储存在atp中。3.在储存能量方面,atp同葡萄糖相比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较少,一分子atp转化为adp时释放的化学能大约只是一分子葡萄糖的1/94;二是atp分子中所含的是活跃的化学能,而葡萄糖分子中所含的是稳定的化学能。葡萄糖分子中稳定的化学能只有转化为atp分子中活跃的化学能,才能被细胞利用。拓展题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等生物的细胞内都具有能量“通货”──atp,这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也反映种类繁多的生物有着共同的起源。

    关于欧姆定律教案二的高中教案推荐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单位;

    2.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培养运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具

    写有课堂练习题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的关系,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这个关系(抽中等学生或差等生不看书回答)。大家认为他说得对吗?(不足之处由学生订正)上节课我们曾经把这个关系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请一位同学回答是怎样表示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R一定时,I1/I2=U1/U2(1)

    U一定时,I1/I2=R2/R1(2)

    教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将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得出的一个电学的基本规律,即欧姆定律.

    板书:欧姆定律

    2.新课教学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呢?让大家阅读课本,请一位同学朗读欧姆定律的内容,教师板书.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中好像比上节实验得出的关系少设了一点什么,你们发现了没有?(在说到“正比”或“反比”时,没有说“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或“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否意味着“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需要保持电阻不变这个条件了呢?不是的.只有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同样,也只有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定律作了简明的叙述,但暗含了这两个条件.这是对定律应注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定律没有指明“正比”、“反比”所应满足的条件,还意味着它能适用于电压、电阻同时都变化时,电流应如何变的情形,这种情形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其次欧姆定律中说到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属于同一段导体的.在后面将欧姆定律用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注意到这一点是很必要的.欧姆定律的内容可以用公式来表述,请大家看看课本上是怎样表述的.(学生看书,教师板书)

    教师:欧姆定律的公式中,U、R、I各表示什么?各量各用什么单位?(学生答).这个公式是怎样概括表述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呢?我们以导体电阻R一定的情况来说明,若导体两端的电压由U1变为U2时,流过导体电流由I1变为I2,则由(3)式可以写出下面两式,(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板书)将两式相除,即得到(1)式.

    板书:R一定时,I1=U1/R

    I2=U2/R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它的电阻由R1变为R2时,电流由I1变为I2.请同学们由(3)式导出(2)式.(学生推导,教师巡视后,请一个学生说出他的推导过程,教师板书)

    板书:U一定时,I1=U/R1

    I2=U/R2

    教师:大家看到,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都简洁优美地概括了上节在一定条件下由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且从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就可求出导体中的电流.所以欧姆定律更全面地反映了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现在大家用了几十分钟就学习到的这个电学的基本规律,是德国物理学家花了10年的时间,自己制造了测电流的仪器和寻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经过长期细致研究才得到的.后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把电阻的单位和上述电流定律都用他的名字命名.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本的阅读材料,学习欧姆坚持不懈地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下面大家看看课本中是怎样运用欧姆定律去解答实际问题的.(为节约篇幅,这里没有抄录课文及其例题,请读者参看课本)阅读完后请思考黑板上提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学生开始阅读时,教师板书.然后巡视指导约6—7分钟后,提醒学生结合板书的三方面思考)

    板书:

    (1)可以计算的问题:(U、R、I三个量中,知道两个可求其余一个)

    (2)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格式:(画出电路图或写出已知条件、求解物理量→写出根据公式→代入数据→计算结果)

    (3)物理量的单位的运用:(若已知量的单位不是伏、安、欧,要先化为伏、安、欧再代入式子计算)

    以上问题圆括号中的内容先不板书.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回答前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由两个学生各回答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写出上面板书(1)、(2)中括号内的内容)在例2中(见课本),如果已知电流为450毫安时,应怎样用公式计算结果?(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写出(3)后括号内的内容).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什么叫伏安法?(指示学生看课文最后一段)

    现在请大家解答下面两个问题.(出示小黑板或幻灯片.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两个问题均有两种解法.例如①,可以先用欧姆定律解出电阻值,再用欧姆定律解电流值;也可以直接用前面比例式(1)求解.)

    问题①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0.25伏时,流过它的电流是0.13安.如果流过它的电流变为0.91安,此时它两端的电压多大?

    问题②一个电阻箱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把它的电阻调到350欧时,流过它的电流是21毫安.若再调节电阻箱,使流过它的电流变为126毫安,此时电阻箱的电阻应是多大?

    教师:在解答问题①时,除了黑板上的解法外,有同学还用了另一种解法(教师板书出来)大家看都对吗?(学生答)欧姆定律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定律.但在涉及只求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问题中,直接用比例式解通常要简捷些.

    让大家阅读“想想议议”中提出的问题,议论一下.(学生阅读,分组议论)

    教师:为什么安培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去?(学生回答,教师订正)伏特表接到电源两极上为什么不会被烧毁?(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4.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在实验得出的规律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刚才大家看到,应用欧姆定律,不仅可以定量计算各种电学问题,而且还能简单明了地解释像安培表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这类物理问题.今后学习中我们将会接触到这一电学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今天的复习任务首先是把定律的物理意义真正理解清楚.在作业中一定要注意解答的书写格式,养成简明、正确表达的好习惯.

    5.布置作业

    (1)工厂中车床照明灯采用36伏的安全电压,某车床照明灯工作时灯丝电阻是32欧,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2)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伏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压增大到3伏,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3)电压保持不变,当接电阻为242欧的灯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91安,如改接电阻为165欧的电烙铁,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四)设想、体会

    1.本课题教学设计的关键之一是处理好第一节的实验规律和欧姆定律的关系,使学生易于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物理意义.特别是欧姆定律的公式为什么那样表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采用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再令K=1的办法引出,超出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是不可取的;直接把公式抬出来,不说明它为什么综合概括了实验规律,就急急忙忙用公式去解题的办法,给学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留下悬案,也是不妥当的.本教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实验规律出发,引出定律内容,再把定律的结论与实验的结论对比理解,说明定律既概括了实验的结果,又比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在引出公式后,由公式导出两个实验的结论,说明公式也的确是实验结论的概括.这样,学生对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物理意义就有了切实的理解.对课文开头提出的欧姆定律是“实验结果综合起来”的才会有真切的体会.这样做的前提是在本章第一节的教学中,先通过实例运用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数学学习中已较熟悉的比例知识导出本教案中的(1)(2)两式,根据第一节的内容和课时实际,不难做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数学表达物理规律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特点.上述设计和课堂练习题的设计都有利于这种能力的培养.

    2.本课题的另一重点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解题的能力.“掌握欧姆定律”的教学要求是本章以至电学学完后的最终要求.这节课只应是既简单又基础的应用.由于学生已经较长时间没有涉及到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在这一节课对解题加以强调是非常必要的.教案中采取学生先阅读课文例题,再一起概括小结解题思路方法;在本课小结中再次强调,对学生提出要求等措施来实现.

    3.由于采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措施,这不仅有力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且也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板书,节约了一些教学时间,有条件加两个课堂练习题.这两个练习题的目的不仅在于强调在涉及物理量的变化关系时,可以用比例法巧解,而且也再一次强化了欧姆定律与实验所得的规律的一致性的认识.但对U、I、R三个量同时变的问题,仅在教师阐明定律的意义时提及,在练习题中没有涉及,留待后续学习中去深化,以免加大学习的难度.

    4.定律中的U、I、R是对同一导体而言,在本节课只需提醒学生注意就可以了.不必去讲不同导体的U、I、R要用下标区别的问题。待学习电阻的串联时,有了这种需要再提出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高中教案推荐:高中教案(小编推荐)


    第14课西汉的兴盛

    天津市河西区教研室高级教师隋清钧

    (一)教学目的

    1.掌握下列基础知识:

    ①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高祖至文景之治的政策措施。②汉武帝的大一统:经济措施;政治上“王国问题”的解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思想教育要求:

    ①通过讲述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和汉的兴盛,进行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动力的教育。②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的鼎盛时期;经济的恢复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强盛的重要原因。

    3.培养学生能力:

    ①引导学生通过对“秦亡汉兴”的比较,培养运用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对汉武帝大一统的各项措施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及效果。

    汉武帝的大一统及评价。

    讲课提纲、板书设计可参照《教师教学用书》。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经赫赫一时的秦朝,不仅取得兼并战争的历史性胜利,而且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不可谓不强大。但是,这个国家二世而亡,在中国历史上应该说是一个严重的历史教训。(问)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生:秦的暴政统治。赋税沉重、徭役频繁、刑法残酷。被秦末农民起义推翻。)对。秦亡的原因不是它的中央集权制度不好,问题在于秦朝的残暴统治。怎能不受到历史规律的惩罚呢?

    2.导入新课

    本来秦承战国长期战乱之后,实现统一,给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和充分条件,理应与民休息。但在其短暂的统治时期内,并没有采取恢复生产以安定民生的任何积极措施,却相反,急政暴虐有增无已,民不聊生、生产荒芜、内外骚动,终于被秦末农民大起义所推翻。前202年,在大破坏之后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今天学习第14课西汉的兴盛。(板书课题)

    3.讲授新课

    秦的“二世而亡”,成了西汉君臣们谋求长治久安的殷鉴。如何避免新王朝走秦朝短命的复辙,决定了汉初统治阶级采取的统治政策。(板书)

    一、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列提纲讲述)

    (1)原因:什么是“休养生息”?西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政策呢?(读注释、议论、教师归纳)①西汉初,所面临的严峻局面是经济萧条,国家贫困。课文中小字,就是描绘西汉刚建立时社会凋敝的历史画面。从天子到百姓,都被残破的社会经济困扰着,“天子不能具钧驷”,将相只能乘牛车,“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到处是一片荒凉景象。汉初君臣只有采取除秦苛法,与民休息,才能使社会的经济得到恢复,才能保证剥削来源和长治久安。否则社会不会安定。②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让同学读一下汉高祖与大臣陆贾一段很有趣的对话的那段小字。(略)汉高祖虽文化修养不高,但能够明达地采纳臣下的建议,实行宽刑薄赋,文武并用的统治政策。他还命陆贾总结秦何以失天下,汉何以得天下及古代得失成败的历史经验,实在是个英明的决定。汉初统治集团,以皇帝为首,这样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接受历史上兴衰的教训,推行顺乎民心的轻徭薄赋政策,这对汉初制定和贯彻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2)汉高祖时措施面对汉初大量人口死亡流散,土地荒芜的社会景象,汉高祖接连下令,制定休养生息政策。(可让学生逐句理解课文)①遣散士兵回家。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②凡战时逃亡民众,回乡后恢复原有的爵位田宅。(这里既包括流亡农民,也有地主);③因饥荒自卖为奴婢者,释放为平民;④减轻田租,十五而税一。这些政策的实施,一则有利于恢复封建统治秩序;二则有利于农民得到一部分土地和时间,安定地从事农业生产。由于汉高祖采取上述积极措施,其后又经惠帝、吕后两朝,经济开始缓慢地恢复。到文景之世,社会经济全面回升,出现了文景之治。

    (3)文景之治汉文帝刘恒是汉初一位有政治才能和治国方略,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时23岁,高祖之子,他在位23年间,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主要措施有:①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曾连续12年全免田租,又把每年服徭役改为三年一次。②减轻刑罚,废除肉刑。什么是肉刑?(可读注释)如墨劓等刑罚都是从奴隶制时代沿袭下来的刑法,有些酷刑往往造成人体的残废。文帝废除肉刑还有一段“缇萦救父”的故事。文帝12年时,齐太仓令、名医淳于意有罪当刑,其少女缇萦上书汉文帝,指出肉刑太残酷,“刑者不可复属”,虽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愿没入官婢、以赎父罪”。文帝很受感动,下诏废除肉刑。③提倡节险。文帝治国有句名言“治人事天莫若啬”,指爱惜人力物力。他在位期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还因惜“百金,中人十家之产”而罢露台之作;还令后宫“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他终生谨慎从政,为历代学者称赞。文帝死后,景帝刘启即位,他继续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他在位十几年间,突出的是:①颁布重农诏书:“农业是天下的根本”。(读课引文)表明政府非常重视农业这个根本,其意是“食者民之本,民者国之本”。衣食之物不是取之于“渔猎山伐”,而是完全来自于农业生产和经营。“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增加粮食产量,才能安定民生,经济好转才有保障。把田租再减轻为三十税一,鼓励农业生产。②重治贪赃枉法。文帝时一方面减轻笞刑、断狱从轻,狱事简省。另一方面加强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规定贪污受贿和为官经商都要从严惩处。所以,汉初官场比较廉明。

    什么是“文景之治”?看课文83页的一段评述,可概括为:轻徭薄赋,重视农桑,法纪较为严明,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为什么汉初几十年里能出现“文景之治”这样的社会局面呢?(学生议论)由于汉初统治者面对社会经济残破的局面,接受秦暴政而亡的教训,把休养生息作为立国兴邦的基本国策。从高祖到文景之治的实践是成功的,说明:一方面在于政策的制定是正确的;一方面还在于它能得到认真的贯彻,尤其在于这种贯彻的连续性。尽管汉初统治阶级内部纷争相当复杂,外有匈奴之扰的威胁,但是作为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连续几代沿袭不变,这对于汉初经济的恢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汉初的政治体制基本沿袭秦制,但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又恢复了秦代已废除的分封制,采用郡县与封国并行的体制。早在楚汉战争时期,刘邦为了网罗各股军事力量,与楚军争夺王位,曾分封了一批异姓王,他们在汉军大旗之下,使刘邦终成帝业。其后,他认为异姓王终不可信,而仅能利用。因此他成帝以后,先后以种种借口除掉异姓王,同时又分封刘氏子侄为同姓王,并与群臣刑白马之盟,立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作为巩固西汉中央政权的辅助手段。分封在汉初曾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封国特权很大,势力膨胀,中央集权与王国分权的矛盾日趋尖锐。终于酿成了西汉统治阶级内部的叛乱。(板书七国之乱)

    二、七国之乱

    (1)王国势力的膨胀(背景)(问)封国势力为什么发展成为与中央集权对抗的独立王国呢?(生:略)①封地十分之大。②政治权力极大。③自主财经营利。王国可收取口赋田租,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经营冶铁铸钱之利。④拥兵自重,组织和发展自己的独立武装,对抗朝廷。王国势力的膨胀,构成了对西汉中央政府的严重威胁,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叛乱与平叛的斗争已不可避免。

    (2)晁错的建议棗削藩面对诸侯坐大,威胁西汉中央,最先发出警告的是文帝时的政治家贾谊,他建议文帝“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但文帝并没有解决这棘手的问题,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又提出整肃关东同姓王国的问题。当时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势力最强,又都是景帝长辈,早就蓄谋叛乱。晁错看出诸侯反已露,危在旦夕,向景帝提出著名的“削藩策”,主张逐步“削其枝郡”,归中央直接统辖。景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诏削藩。先后削夺赵、楚等王国的一些郡县,引起王国震恐。前154年,又下令削吴王刘濞两郡时,爆发了吴楚七国联合的起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七国也看注释,但不作要求”

    (3)“七国之乱”及平定叛乱前154年,吴王刘濞串通其他诸侯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七国起兵叛乱。吴楚七国号称50万大军,气势很凶。20多万人西征长安。

    如何对待吴楚之乱,朝廷内部展开了激烈斗争。晁错力主武力镇压,建议景帝亲征,并积极筹划军需供应。景帝起初采纳晁错削藩之策,为的是巩固刘氏江山。但是,一旦发生吴楚七国之乱,又下不了台,不肯担当政治责任,竟听信谗言,想以牺牲忠良,换取和平,仓猝将身着朝服的心腹、他的老师晁错绑至东市腰斩,以为七国之乱即可平息。殊不知吴楚反而更加凶恶地向中央进攻。景帝这才决心讨代叛乱,派周亚夫任大将率军迎击。一面断吴军粮道,一面向吴军发动总攻,三个月内消灭了吴楚等国的叛军。由于吴楚七国叛乱,破坏了社会安定局面,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很不得人心,所以很快就失败。景帝抓住平叛胜利的有利时机,着手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法令,剥夺诸侯王的治民权,令其“不与政事”,任免官吏须由朝廷;财政上取消“诸侯皆赋”,“唯得衣食租税”。从此,诸侯王的政治经济实力被大大削弱,对于西汉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意义十分重大。到武帝时,王国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三、汉武帝的大一统(板书)

    西汉从高祖创建,历经几代人共60多年的努力,到一代雄主汉武帝时,他继承文景之治带来的富强国势和安定政局,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武帝即位时,西汉已相当富庶,史书上描述“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库府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引导学生读84页一段同样内容的小字)这与西汉初所描绘的那幅一片凄凉景象的历史画面相比,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人口已有3000多万,到西汉末年已近6000万,达到我国封建社会前期人口的最高峰。

    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看84页画像)在位53年(前140年椙—87年),他的文冶武功促使西汉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出现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他是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局面的呢?(板书标题,逐项讲述)

    (1)财政经济的新措施①统一铸“五铢钱”。汉初的币制极为混乱,对国家的财政管理很不便,为解决这个问题,景帝时曾禁止私人铸钱。汉武帝时,宣布禁止民间及各郡国铸钱,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由国家统一铸造新币“五铢钱”(重3.33克,看84页图)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将各种旧币全部销毁。从此钱币归于统一,克服了混乱现象,有利于商品交换和稳定经济,也大大加强了皇权。②盐铁官营。盐和铁都是人民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必需的。汉代煮盐和冶铁业是工商业中资金最大,利润最高的重要部门。而富商把持盐铁业,投机倒把,大发横材,而且往往招募流亡,聚集成百上千人,对社会治安也很有妨害。因此,汉武帝下令把盐铁业收归国家专营,由国家在各地设盐官、铁官管理,垄断经营生产和销售,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从根本上消弭了地方封国的财经实力,维护了中央集权制度。但这种抑商政策,在中国的商品经济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对后世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产生的消极作用很大。

    (2)“王国问题”的解决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势力普遍削弱,其政治地位下降,经济实力削弱。但是诸侯王国分权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并未解决,大的封国“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仍是中央集权国家的隐患。

    汉武帝时,为实现“一统乎天子”,进一步“强干弱枝”,解决王国问题,主要实行了:(板书)①推恩削藩。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第可在王国中封侯。天子使诸侯得“推恩”,于是诸王国封地亦初分割,“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王国的实力更削弱了。②酹金夺候。武帝又以祭宗庙时王侯贡献的酹金少或成色不佳为理由,多次削夺爵位,废除了大批王国和侯国,领地大都归中央政府管辖。从而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使西汉的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

    (3)改革仕进,选拔人才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在我国历史上之所以占有重要地位,与他重视人才,破格录用人才很有关系。秦末汉初,经过战争洗礼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多布衣将相,武力功臣。汉高祖晚年时,已认识到在政府官员中增加“贤者智能”的必要,下诏求贤。到汉武帝时,汉初的功臣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选用新人接班更具有紧迫感。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发展了新的选拔人才的仕进制度。武帝时,采用推荐和自荐人才的制度。所谓“察举”,就是察廉举荐之意。每年一次岁举,地方要向中央举存人才;有人数的限定,选官比较严格。凡推举之人不当者,地方官要承担责任。在这种制度刺激下,读书人竞相讲求孝行、廉洁,社会上逐步形成一种注重名节的风气。汉代确实出现了一批名臣武将、贤良能直言者。为武帝献推恩令的主父偃,就是被推荐的人才。他出身贫寒,长期怀才不遇,“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后来到长安,向武帝献策,受到朝奏暮召入见的殊遇。“所言九事,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都是争时务之言,其才识得到武帝的赏识,先拜郎中,后他又数上疏言事,“岁中四迁”,由皇帝侍从官,到官居要职中大夫,主掌议论。又如出身低微的朱买臣、公主家奴卫青等都曾受到武帝提拔重用,成为西汉名臣武将。显然,武帝时重视选拔重用人才,对加强封建集权的统治起了积极作用。人才辈出,不仅大大促进了当时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思想、学术、文化的发展。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初承秦之敝,百废待举,决定了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平定四海,亦末皇庠序之事也。”当时还没有顾得上兴办文化教育。随着西汉经济的发展繁荣,中央集权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适应封建统治现实的需要,加强政治思想统一和对文化教育的专制统治,更为重要。

    汉武帝采纳了汉代名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看85页画像),主要采取了以下两方面的措施:①确定以封建统治所需要的政治学说,把儒家思想作为整个思想学术界的指导思想,其他学派的思想都受到排斥。“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道,勿使并进。”这种唯儒独尊的政治思想统治格局,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延续下来。②大力推行儒家教育。用设立学校,推行教化,来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董仲舒认为:“凡以教化不立,而民不正也。……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在长安兴办太学(看86页插图)。郡国乡邑也要办各级地方的学校,把儒家《五经》列为教学内容。设五经博士为教官,招收博士弟子入学,这样就扩大了儒学的社会基础。这标志着把教书育人与选拔人才相结合,使儒家政治思想的原则得到基本的贯彻,对后世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怎样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做出历史的评价呢?(学生议论:略)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从这两个历史事件中,可以观察到秦汉时期社会政治的重大变化和独尊儒术的历史的必然性。秦始皇对待思想文化采取简单粗暴的政策,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汉武帝从秦亡和汉初七国之乱的历史教训中,认识到从意识形态方面巩固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必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全是出于现实的需要,对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国家的统一,在历史上是起了进步作用的。但是儒家思想独尊的局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汉武帝时,就是采取了上述措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几方面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西汉的强盛又为武帝的“武功”,开拓疆域,巩固发展强大的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巩固小结

    “西汉的强盛”,我们主要学习了两个重点。一是西汉初年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从汉高祖到文景之治,政策的连续贯彻,说明汉初六七十年间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是汉武帝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局面?采取了适合当时国情的有效措施,取得成效,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历史的学习,可使我们从中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5.作业

    ①回答82页、86页课本上的问答题。

    ②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教法建议

    “七国之乱”一目全为小字,各地学校可根据自身灵活处理,教案仅供参考。

    关于高中教案不等式的证明(二)的高中教案推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2.了解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3.提高学生解题时应变能力.

    教学重点比较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常见解题技巧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

    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复习提问),请三位同学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回答.

    [字幕]1.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怎样的?

    2.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中,依据、手段、目的各是什么?

    3.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学了哪些常用的变形方法?对式子的变形还有其它方法吗?

    [点评]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步骤中,关键是对差式的变形.在我们所学的知识中,对式子变形的常用方法除了配方、通分,还有因式分解.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积累对差式变形的常用方法和比较法思想的应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已学知识,衔接新知识,引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尝试探索,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解决问题,并点评.

    (学生活动)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

    1.化简

    2.比较与()的大小.

    (学生解答问题)

    [点评]

    ①问题1,我们采用了因式分解的方法进行简化.

    ②通过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我们不难发现,比较法的思想方法还可用来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研究问题,建立新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例题),引导、启发学生研究问题,井点评解题过程.

    (学生活动)分析,研究问题.

    [字幕]例题3已知a,b是正数,且,求证

    [分析]依题目特点,作差后重新组项,采用因式分解来变形.

    证明:(见课本)

    [点评]因式分解也是对差式变形的一种常用方法.此例将差式变形为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在确定符号中,表达过程较复杂,如何书写证明过程,例3给出了一个好的示范.

    [字幕]例4试问:与()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分析]作差通分,对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然后分类讨论确定符号.

    解:

    因为,所以,

    若,则所以.

    若,则所以.

    若,则所以.

    综上所述:时,

    时,

    时,

    [点评]解这道题在判断符号时用了分类讨论,分类讨论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要理解为什么分类,怎样分类.分类时要不重不漏.

    [字幕]例5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条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n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行走,如果,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

    [分析]设从出发地点至指定地点的路程为,甲、乙两人走完这段路程用的时间分别为,,要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只要比较、的大小就可以了.

    解:(见课本)

    [点评]此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学习了如何利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思想方法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要培养自己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品质.

    设计意图:巩固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掌握因式分解的变形方法和分类讨论确定符号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教师打出字幕(练习),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练习;请甲、乙两位学生板演;巡视学生的解题情况,对正确的给予肯定,对偏差及时纠正;点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完成练习,甲、乙两位同学板演.

    [字幕]练习:1.设,比较与的大小.

    2.已知,,求证

    设计意图: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及思想方法的应用.灵活掌握因式分解法对差式的变形和分类讨论确定符号.反馈信息,调节课堂教学.

    【分析归纳、小结解法】

    (教师活动)分析归纳例题的解题过程,小结对差式变形、确定符号的常用方法和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小结,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1.比较法不仅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基本、重要的方法,也是比较两个式子大小的一种重要方法.

    2.对差式变形的常用方法有:配方法,通分法,因式分解法等.

    3.会用分类讨论的方法确定差式的符号.

    4.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①类比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②分析题意,设未知数,找出数量关系(函数关系,相等关系或不等关系),③列出函数关系、等式或不等式,④求解,作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掌握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体系.

    (三)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数学思想与方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小结,并记录笔记.

    本节课学习了对差式变形的一种常用方法——因式分解法;对符号确定的分类讨论法;应用比较法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要明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理解转化,使问题简化是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中所蕴含的重要数学思想,掌握求差后对差式变形以及判断符号的重要方法,并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积累方法,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归纳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领会化归、类比、分类讨论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P177、8。

    2,思考题:已知,求证

    3.研究性题:对于同样的距离,船在流水中来回行驶一次的时间和船在静水中来回行驶一次的时间是否相等?(假设船在流水中的速度和部在静水中的速度保持不变)

    设计意图:思考题让学生了解商值比较法,掌握分类讨论的思想.研究性题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五)课后点评

    1.教学评价、反馈调节措施的构想:本节课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反馈学习信息,调节教学活动.

    2.教学措施的设计:由于对差式变形,确定符号是掌握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差式变形的方法和符号的确定,例3和例4分别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变形和分类讨论确定符号,例5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会应用.例题设计目的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会应用.

    作业答案

    思考题:证明:

    因为,所以当时,,故

    又因为,所以

    当时,,故,即,所以

    当时,.故,即,所以

    综上所述,

    研究性题:设两地距离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水流速度为(),则

    所以船在流水中来回行驶一次的时间比在静水中来回行驶一次的时间长.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综合法证明不等式;

    2.熟练掌握已学的重要不等式;

    3.增强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综合法

    教学难点不等式性质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

    教学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打出字幕(课前练习),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尽量用多种方法完成练习,投影学生不同解法,并点评.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字幕]

    1.证明().

    2.比较与的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1.证法一:由,所以

    方法二:由,知,即,所以

    2.答:

    证法一:由,所以

    证法二:由知,所以

    [点评]两道题的证法一都是用的比较法,证法二我们在6.1节和6.2节已学过,这种方法是综合法,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复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导入新课: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提出学习任务.

    (二)新课讲授

    【尝试探索,建立新知】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用上述方法二证明,并点评证法的数学原理,

    (学生活动)学生研究证明不等式.

    [问题]证明

    (证明:因为,所以,即.)

    [点评]

    ①利用某些已知证明过的不等式(例如平均值定理)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通常叫做综合法.

    ②综合法证题方法:由已知推出结论.这里已知可以是已知的重要不等式,也可以是已知的不等式性质.

    设计意图: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建立新知识,构建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原理.

    【例题示范、学会应用】

    (教师活动)教师板书例题,引导学生研究问题,构思证题方法,学会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并点评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必须注意的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研究问题,与教师一道完成问题的论证.

    例1已知,求证

    [分析]由于不等式左边是和的形式,右边为常数,可用平均值定理作为已知不等式推证.

    证明:因为,则,所以.故

    [点评]此题的证明方法是综合法,在证明过程中,把平均值定理作为已知不等式,而平均值定理是有条件限制的,所以要用重要不等式作为已知不等式,注意要证的不等式必须符合重要不等式的条件和结构特征.

    例2已知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

    [分析]由不等式右边为6abc是积的形式,左边是和的形式,可知由出发可证.

    证明一(见课本)

    证明二:

    因为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所以,,,且三式不能全取“=”号.

    所以

    [点评]

    ①综合法的思维特点是:由已知推出结论.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中常用的重要不等式有:

    ;();();(a,b同号),()。

    ②此例中条件a,b,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所以最后所证不等式取不到等号.

    ③由于作为综合法证明依据的不等式本身是可以根据不等式的意义、性质或比较法证出

    的,所以用综合法可以获证的不等式往往可以直接根据不等式的意义、性质或比较法来证明.

    我们在证明不等式时,选择方法要适当,不要对某种方法抱定不放,要善于观察,根据题目的特征选择证题方法.

    设计意图:巩固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掌握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中,常用的重要不等式,理解综合法证明不等式与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打出字幕(练习),请甲、乙两位同学板演,巡视学生的解题情况,对正确的证法给予肯定,对偏差及时纠正,点评练习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在笔记本上完成练习.甲、乙两位同学板演.

    [字幕]练习1已知,求证

    2.已知,求证

    设计意图:掌握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并会灵活运用重要不等式作为证明中的已知不等式.反馈课堂效果,调节课堂教学.

    【分析归纳,小结解法】

    (教师活动)分析归纳例题和练习的解题过程.小结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解题方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分析归纳,小结解题方法,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1.综合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A为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B为要证的不等式).即综合法是“由因导果”.

    2.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和已证明过的木等式时,要注意它们各自成立的条件,这样才能使推理正确,结论无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掌握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三)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学生活动)与教师一道小结,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本节课学习了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是:l。已知条件和不等式性质;2.基本不等式.能用综合法证明的不等式一般可用比较法证明,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是基本不等式时,要注意定理的使用条件和定理中“=”号成立的条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归纳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P175.6.

    2.思考题:若,求证

    3.研究性题:某市用37辆汽车往灾区运送一批救灾物资,假设以千米/小时的速度直达灾区.已知某市到灾区的公路线长400干米,为安全需要,两汽车间距不得小于千米.

    那么,这批物资全部到达灾区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设计意图:课本作业巩固基础知识,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研究性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课后点评

    1.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两个练习题,尤其是稍放开一点的第2题,如果学生能自觉不自觉地用已学过的很常用而没正式讲过的综合法的思考方法解题,综合法的引入就会很自然,即使学生没有想到,教师引导起来也并不困难.因而顺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形成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知识结构.

    2.例1与例2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原理,发现综合法与比较法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设计上,力图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到的方法能用、会用.

    作业答案

    思考题:证明:因为,又因为,所以.同理;将上述三个不等式相加得

    所以

    研究性题:设最后一辆车到达时用的时间为小时,则

    所以最短时间为12小时.

    【高中教案高二教案( 【推荐】】相关推荐
    [year+]年高考地理季现象的经典总结 万能通用篇

    地理现象1月7月地球公转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正午太阳高度12月22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达最...

    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高中教案推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学习和查阅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能源储备和开发;通过布置研究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