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反思1000字
  •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反思1000字

    发表时间:2023-01-04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老师还没有写的话现在也来的及。要知道教案课件写的越好越充分,老师教学水平也不会很差。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么样的?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开国大典教案教学反思1000字,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反思 篇1

    《开国大典》写的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的空前盛况,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欢乐的心情。本课先写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人员;接着写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及广场的情况;再接着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最后讲了游行队伍。考虑到该文章篇幅较长,如果要在一节课内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一下子,或者面面俱到地加以逐一讲解的话,恐怕两节课都无法完成。因此,我让学生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再有机地拓展到课外内容,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一上来就由课题导入中心的回忆,即文章的重点:开国大典的隆重、规模盛大、庄严、热烈。这部分的提出由学生对大典这一词的解释的回忆展开,整篇文章的内容也就是围绕这一点来突出加以描绘的。因此一上来就提纲挈领地抓住了要害,把握住重点。其次就是由学生边默读边找出文章描写这一隆重、热烈、庄严、盛大氛围的语句加以体会,说明理由。学生的自我学习,内化过程从中得以体现。

    看一看。播放开国大典的有关录像镜头,让学生仔细观察,把学生带到这感人的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初步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人们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比一比。课文第三段写了开国大典的盛况,这一段按照典礼进行的顺序来写。在第三段中,欢呼一词出现多次。教学时,可让学生找出这些词,展开想象,深刻挖掘。具体教学如下:读熟课文,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的顺序。找出带有欢呼一词的句子;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欢呼起来的?这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比较理解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朗读,分别采用齐读、轮读、边读边鼓掌的形式读。语调要高昂,情绪要饱满,体会出人们无比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接下来与伙伴交流就可以相得益彰,彼此启发,使思路拓展,思维活跃起来,许多细小的地方学生都能独具慧眼体察到。如:红旗、红灯笼、掌声、呼声、鸣炮、起早步行几十里参加大典等等都能自然而然地提到。同学们就在这样的一种相互协作,你我共享成果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达到最佳状态。学生的语言训练机会增多了,情感也得以交融,朗读起来由感而发,水道渠成。学生对于当时的那种场面、那种气氛、人们内心的激动的情感就会由衷地感悟到。

    如果课后再添加一个写一写。在读熟课文,理解了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以《欢乐的夜晚》为题写一个片断。写出节日夜晚灯火、焰花、彩旗交相辉映的情景。再写参加活动人员的表现,及观众的表现等,学以致用,将文章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效果应该会更好。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反思 篇2

    《开国大典》是一篇长文,整体把握是必须的,那么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该怎样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文章而不仅仅是走过场呢?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烦琐和肢解,来达到长文短教,提高效率呢?这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深入思考的问题。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抓住这些点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叩其一点,散发开去的方法,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条串联珍珠的丝线。

    一、用一个词概括对开国大典的感受──抓住中心,统领一文

    会读书的学生可以把文章读成一句话,甚至读成一个词。这是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人性化描述。在课堂上以中心词为切入点,将词语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另外,抓住这些词语做为整体突破的切入口,也有效地引导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当学生把隆重、热烈、庄严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便有了具体的落实。

    二、这些感受照应了题目中的哪个词?──紧扣题眼,教活一课

    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语文情操的感染。引导学生发现隆重、热烈、庄严与题目中的大的联系,学生有了顿悟感觉,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也为下一步直奔重点作好了铺垫。

    三、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大?──整合问题,串联一篇

    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源头活水,问题也可以作为指导学生阅读的切入点。这就要求老师设计的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是一问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当然,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提倡引导学生大胆提问题。但是学生设计的问题一般都比较琐碎肤浅,这就需要老师做适当的引导,将学生的多个小问题,整合成一个能够推进阅读的大问题,这个问题覆盖了全文,可以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又可读,又可想,可说,可辩。

    学生自主思考、讨论并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不仅较为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有言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只有在高阔的空间里,才能任飞凭跃!

    叩其一点,散发开去,牵动对全文各部分的阅读感悟,就能实现阅读结构的优化,关键是我们老师能深入的理解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握课堂,多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精神,长文短教,提高效率这个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长文短教,教师教的时间压缩了,相应地,学生学的时间就增加了──他们在阅读时就有时间进行感受、进行理解、进行欣赏,进而真正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反思 篇3

    执教《开国大典》一课后,我反复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自己有了可贵的进步,也留下了些许遗憾。结合香港友谊学校的领导、专家和兄弟学校的老师点评之后,我作出以下反思:

    整节课,我时时留意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教师的教态,语言都比较得体,学生在相对放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真正体现了和谐课堂。

    执教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目较明确。在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概括出开国大典的几个场面,然后直奔重点,学习典礼这一部分。既整体把握,也紧扣重点。jK251.COm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这堂课中,我结合预设的学习目标,注重渗透学法的指导,如:结合背景资料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在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学生能准确抓住一齐、欢呼、欢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等词,体会人们因新中国成立激动而兴奋的心情。再如学习升国旗部分,学生也能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体会句子包涵的情感。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体会站字背后的言外之意,对文本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还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的闪光点,及时地进行评价。对课堂上出现的失误及时进行自我批评与反思。课堂的开放、民主,平等得以体现。

    课后反思时,我深刻地意识到:这堂课中,朗读指导没有体现层次性。在学习课文的重点段(第七自然段时),必须要充分地学生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与评价,才能体会首都人民的兴奋、激动、自豪的心情。离不开教师的指朗读指导。但课堂中出意两次小小的意外(PPT上打错了两个字),打乱了思绪,不够镇定、冷静,导致对教材的处理没能完成课前的预设,未能体现朗读的层次性。

    细节决定成败,是我本次公开课后得到的教训。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只有关注课堂细节,生成才能别样精彩。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收藏]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1000字


    教案课件既关系到教学步骤,也关系到教学的课程标准,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教案课件写好了,老师教学质量肯定也差不了。那课件教案应该怎么做?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收藏]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1000字,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 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⑵ 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品读课文,体味诗意的秋景图。

    ⑵ 讨论比较,鉴赏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难点

    散文的“形”与“神”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把握文章情感。

    2、请大家阅读课文

    3、提问: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

    课文分四个部分:

    (1~2)思秋

    (3~18)绘秋

    (11)议秋

    (12~13)恋秋

    三、精读课文,赏析文本

    1、赏析第一部分:

    ⑴ 学生齐读1、2两段。

    ⑵ 提问:文章的1、2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分别用了哪些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征以及感觉。?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⑶ 提问: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概括。

    2、赏析第二部分:

    写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绘表达的?要是同学们写秋,会如何描绘呢?现在,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⑴ 作者为了表现故都的秋味,给我们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什么?

    庭院清秋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

    这五幅秋景图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特点的体现,大家能说出是什么特点吗?

    强调:形散而神不散。

    ⑵ 提问: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⑶ 同学们把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握散文的情与景的呢?

    3、赏析第四部分:

    ⑴ 学生齐读12、13段

    ⑵ 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醉倒了我们,然而却先醉倒了作者自己。

    ⑶ 他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

    四、讨论探究、理解主旨

    1、提问: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2、提问: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五、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学罢此文,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七、反思

    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思秋

    绘秋

    议秋

    恋秋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2

    一、案例由来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观念有了深刻的变革,教师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课堂上,“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教师与学生许多时候会处在同一平台上共同探讨问题,互相启发思维,真正体现教学相长的原理。

    二、教学活动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经典之作,但由于作家写作此文时正是乱离时代,作家本人又具有忧郁多情的特点,所以本文笼罩着淡淡的哀愁漠漠的感伤。文化底蕴十分淡薄的中学生读起来未免隔膜,难以体味文章的妙处。我在教学此文时,尽量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品味感悟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合作学习,自由讨论:

    本文以写景见长,“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是文章的重要特点。因此,我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把目光集中到第3……11自然段,具体感知景物“清静悲凉”的特点。首先,我把学生分成两大学习组,大组内又以六人为一小组,每组推出中心发言人,接着,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组,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标出呈现色彩的景物,划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第二组,开动脑筋联想想象,“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看看郁达夫带领我们游览了那些景点?给每幅图景题一个恰切的名字。

    然后,各小组同学对面而坐,一边读一边勾画圈点讨论,我则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交流意见。

    第二步,交流成果,互相促进:

    讨论时间持续了十多分钟,各个小组已完成了学习任务,作好了发言准备。我让各小组依次发言,中心发言人都能以“我们一致认为”或“我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是”等等作为陈词的开头,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与合作的成果。如有一组没有陈述详备,其余各小组马上补充修正,甚至反驳,课堂气氛热烈而民主。小组合作互动探究

    第三步,相机点拨,突破难点:

    学生的感知虽然丰富,但还肤浅,大多停留在写景表层,不能深味“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之妙。“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一组,准确地勾画出了呈现秋色传递秋声的词语,也感知到了秋雨中的风声,人声里的秋色,甚至还读懂了作家用冷色为主调,以声响衬寂静的手法,可是,对作家纯以主观感觉摄取景物的写作特色,还不能体会到,我让女生以纯净缓慢的语调,轻声朗读“北国的槐树”一段,然后再让学生呈现景物的本色,学生豁然开朗:这故都的秋景是郁达夫先生眼里心里的秋景,并不是故都客观景物的真实描绘,“以情驭景”这一难点迎刃而解。“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一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是“题画面”,所题的名大多是“秋花图”“秋槐图”“秋果图”等客观景物的再现,未能体现“以景显情”的写作特色。我点拨:“《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给自己住的怡红院题名时颇有深义,园里海棠芭蕉,红绿映衬,别人题‘崇光泛彩’‘蕉鹤’,他却题‘红香绿玉’‘香’与‘玉’历来都用来称指美丽的女子,这个名字就蕴涵着贾宝玉对天下女儿的怜惜与爱护。我们从你们的命名中看得出作家的情感或是品位吗?失去了人的活动,再美的景致也会黯然失色啊”。这时,一个学生马上把秋花图改成了“静对蓝朵”,并解释说:“这个画面以蓝色这种冷色为主,忧郁而悲凉,‘静对’是人的活动,表现对蓝朵的爱,又让人联想到人的孤独与感伤”。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也为这个学生的认知与感悟骄傲,同时向大家承认这是自己也没有想到的一个好题名。

    第四步,教师参与,平等交流:

    以前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活动总是受老师的掌控,教师想尽办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自己设置好的问题中来,步步引诱学生说出与自己一致的答案,似乎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成功。以板书为例,要是学生与老师意见相左,老说不出老师想要的那个词,老师就会反复诱导,来回纠缠,弄得师生都筋疲力尽,往往收效甚微。

    在这个课堂中,我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学习伙伴的位置上,我说:“同学们从两种不同的途径,感知了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景物特色,体味了本篇‘人景合一’‘主客观一体’的写作技巧。学了本文,也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悟,让我也来发表发表意见,好吗?”学生感到特别亲切,我接着说:“老师用了两副对联来概括故都秋景,供大家参考:

    叶底花间冷冷秋色,墙头屋角寂寂秋声;

    风声雨声蝉声幽静,日影月影柳影冷清。

    ────────

    原载《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第02期。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3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阅读有关资料,初步培养鉴赏散文的能力。

    3、通过简单网页的制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知识同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

    教学内容

    1、在上节课利用网络自学的基础上,展示交流学习的成果。

    2、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情怀,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延伸练习:制作相关网页,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自己上网对《故都的秋》这一课进行了学习,大家查阅了不少相关的网页,并对一些自己认为很重要的内容作了电子笔记,下面咱们进入论坛,将自己上节课学习到的东西制作成帖子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好吗?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开始吧。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找几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介绍给大家。)

    2、分析:

    ⑴ 看来上节课大家对有关文学常识方面的问题做了很好的笔记,那么这节课我们主要对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下面大家先进入论坛制作帖子,对前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① 文题《故都的秋》,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或者《北国的秋》?

    ② 故都秋的景物应是丰富多彩的,而作者选取了几种清秋景象进行了描写?用四个字概括一下是哪几种?

    ③ 思考作者有没有用时间或空间的顺序组织本文?这正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分别找几个同学进行回答。)

    教师归纳(看大屏幕):

    清晨小院

    落蕊清扫 冷清

    秋蝉残鸣 寂静清、静、悲凉

    桥头秋雨 孤独

    胜日秋果

    ⑵ 刚才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情感,也体会了它“形散神聚”的散文特点,下面我们再看几个细节问题。

    请大家进入论坛,开始4~6题的讨论回答。

    ④ 在“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上了“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⑤ 探讨文中的第十二自然段有何作用?

    ⑥ 作者为什么多次提到南国之秋?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怀。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请几位同学读自己的帖子交流答案。)

    ⑶ 好了,刚才我们对整体内容和一些具体问题都进行了基本的把握,大家对这一课也有了一个基本的感知,我还有最后两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请回到论坛。

    ⑦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是在颂秋还是悲秋?

    ⑧ 你最喜欢作者写的哪一幅秋景?为什么?

    (学生活动:制作帖子。)

    交流。找几名同学读自己的或其他人的帖子进行交流。)

    3、延伸练习:

    咱们这两节课对《故都的秋》进行了学习,不少同学通过学习这一课对这一课的内容或作者或其他相关的内容产生了不少兴趣,有的同学甚至兴致大发,也创作了关于秋天的诗文,那么咱们就利用下面的时间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认为很有价值的内容或者自己创作的和秋天有关的作品等等制作成一个简单的网页,最后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制作网页。)

    交流。(人数视时间而定。)

    4、作业:

    请大家回去之后将这节课的内容和这节课学习的收获做一个小结,并将小结通过流言板或者E─mail发给我。另外对这节课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到流言板或者论坛与我交流或者和其他同学交流。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4

    教学目标

    进行欣赏性阅读,体味本文紧扣“清”“静”“悲凉”着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的写法。

    教法

    尝试研究性学习,实施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时数

    1节。

    布置课前搜索

    找出有关描写秋景的诗句,多多益善。

    名句参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 甫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阳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柳 永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曹雪芹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

    ──倪 瓒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 朴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

    授课过程

    师:(导语)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不少散文正是达到了极致而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5

    1、提倡朗读:

    要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最好是朗读。朗读要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就像朗读者自己在抒发感情一样。一些优美的语句、精警的段落,最好能熟读成诵。朗读尽量读出作品的“原味”来,尽量与作者的心灵贴近,与作者感情产生共鸣。

    2、揣摩精警语句:

    从有关资料和文章本身看,本文的写作是一气呵成的。作者没有特意雕琢字句,但优美的、精彩的语句很多,值得认真品味。例如开篇说“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除作为文眼的意义外,还可以进一步品味其中的深厚意味。不妨试作简省:“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稍作改动,意思一点没变,可意味、情味大变,可见作者用语的精心,在文章起始就定下一个浓厚的抒情色调。一些字词也很见功力,如“想饱尝一尝这‘秋’”“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3、消除时代隔阂:

    由于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困难主要是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也许在学生看来,“清”“静”是“正面”的感受,与之相应的该是“悠闲”“欣喜”之类“正面”情绪、情感,所以“悲凉”好像是“清”“静”之后的一大转折。可以提示学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6

    1、关于本文诵读的教学建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情感。(教师亦可范读)

    例1课文第一段从“可是啊”开始,朗读时语音可加重,略有拖长,“清”“静”二字可读得清脆、响亮,而“悲凉”一词语音要降低,可用浑厚的声色读出,两手中间可稍作停顿。利用此种诵读的语音处理以示文眼所在,恰当表露作者的情感。

    例2课文第3~11自然段是对故都秋景的描绘,读时可稍微加快速度,语音语调可轻巧、柔和,切实让人体会到是在随着作者的情怀去欣赏北平清秋的令人感到惬意的景物。

    例3课文最后一段要读得意味深长,准确表达出郁达夫要将故都的秋苦苦留住的眷眷之情,语音可浓重、淳厚,略带凄婉,以便与作者宁可折去寿命也要换得故都的秋的挚情相吻合。

    总之,通过反复诵读,把郁达夫在文中表露的对故都的秋的眷恋、向往、喜爱、赞美之情及自身的孤寂、悲伤的情怀体现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感的诵读中,是完全有助于阅读功效的。

    2、关于如何理解感悟本文的建议:

    《故都的秋》因其独特而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独特是属于郁达夫的。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想理解感悟《故都的秋》,必须要了解郁达夫,而且这了解必须是感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郁达夫的作品、郁达夫友人的文章来帮助学生认识郁达夫,忌枯燥介绍。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散文的能力,学会鉴赏散文;

    2、品味本文的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的一些表达技巧。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对故都的秋景特点进行讨论分析,掌握文中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的由来,从而深层次理解本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1、美读法;

    2、讨论法;

    3、赏析法;

    4、情景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步骤与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新课,释题,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情景导入:

    图片(特点:清,静,悲凉)

    碧天,小院,残垣,秋草

    秋蝉残鸣

    秋雨图

    枣树

    释题

    故都北平的秋景(故都的清秋美景)

    2、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8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更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广泛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的重点

    1、知识点:

    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景交融、以情奴景、以景显情的艺术风格。

    2、能力点: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计划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策略设计

    1、方法策略:

    2、作者对秋的态度:颂秋还是悲秋?

    参考:作者所选取的景物是清、静、悲凉的,但作者是热爱故都的秋,赞美故都的秋,歌颂故都的秋的。否则,他怎么会不远千里特意从杭州经青岛来到北平?作者是在颂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是有些悲凉。故都的秋像一首诗,深沉而含蓄;故都的秋像一幅画,美丽而又落寞;故都的秋像一支歌,忧伤而又苍凉。郁达夫先生用自己的情去感受故都的秋,真是一物一景总关情。

    3、课后作业:请同学以“春”或“雨”为题写一段情景交融文字或以“春”或“秋”为对象作一幅画。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9

    宁桂芝:《真挚与爱凝成的篇章──〈故都的秋〉教学随笔》 《绥化师专学报》,1994年04期

    肖家芸、胡寅初、曾 鸣:《〈故都的秋〉一课多案》 《学语文》,1994年11期

    张 超:《清静悲凉好个秋 慧心品得秋味足──〈故都的秋〉备课一得》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12期

    卢福东:《一曲悲凉的颂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01期

    肖家芸:《〈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03期

    肖家芸:《先进 科学 灵巧 实用──从〈故都的秋〉的教学实践看点拨教学》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03期

    吴天柱:《〈故都的秋〉的韵味美》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年07期

    邓淑珍:《〈故都的秋〉教学方案》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17期

    徐玉秀:《从〈故都的秋〉教学实践看点拨教学的运用》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xx年02期

    田美英:《抓住“文眼”教〈故都的秋〉》 《湖南教育》,20xx年05期

    张 奕、张德文:《〈故都的秋〉教学实录》 《中学语文教学》,20xx年09期

    刘 青、姚家祥:《〈故都的秋〉教案及评点》 《语文教学通讯》,20xx年20期

    林雪华:《让“问题”从学生中来──〈故都的秋〉教学片段》 《教师之友》,2002年第07期

    魏华中:《〈故都的秋〉微型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Z2期

    彭尚炯:《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境界──〈故都的秋〉教学随记》 《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07期

    张 悦:《在时间的深度里穿行──我教〈故都的秋〉》 《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30期

    刘胜兰:《〈故都的秋〉探究性教学初探》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Z2期

    徐有三:《〈故都的秋〉教学尝试》 《新课程研究·两岸三地新课程论坛专刊》,2005年7月号

    吴礼明:《枝节蔓芜 非关文本──以肖家芸老师“〈故都的秋〉设计”为例谈传统课堂的问题所在》 《建筑生命的课堂·新教育新理念》,长春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黄 琼:《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故都的秋〉教学案例》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第02期

    聂 民:《〈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06年3期

    王闽红:《〈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王 珏、王 穹:《〈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中小学电教·教师版》,2007年第1期

    李 征:《〈故都的秋〉教学思路反思与再设计》 《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7年第03期

    张俊峰:《〈故都的秋〉备教策略》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07期

    陈其志:《〈故都的秋〉导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教师版》,2007年第10期

    郝成文、苏晓莹:《〈故都的秋〉教学新探》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第11期

    王道清:《〈故都的秋〉教学三法》 《语文学刊》,2007年24期

    郝成文、苏晓莹:《〈故都的秋〉教法新探》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7年31期

    李玉霞:《品读语言之美 领悟写作之功》 《教育时报》,2008年9月24日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反思 篇10

    教学目的

    1、学习并领悟课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2、理清其“形”,领悟其“神”,体会散文“形”与“神”的辨证关系。

    3、掌握本文的文眼。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景状物,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析故都的秋味。

    教学设想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创设探讨氛围,培养学生的理解、领悟能力。

    2、加强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一篇优秀的散文,往往是形神兼备,情景交融。我们学习时主要是品析文章的意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析著名爱国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品位故都的“秋味”(出示课题)

    二、引导学生品“故都的秋”味

    1、师生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本段写了什么?

    明确:故都之秋:清、静、悲凉。

    2、为什么要不远千里从杭州来到北平?

    明确:想饱尝秋味。

    3、作者通过哪些景物饱尝到了故都的秋味?

    明确:

    通过朗读相关段落,仔细体会词语、句子、景物、画面所表现的“秋味”庭院秋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果奇景。

    庭院秋景: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看碧绿的天色、听驯鸽飞声、细数日光、静对牵牛花。(突出表现清、静、悲凉。)

    秋槐落蕊:脚踏上去、声音没有、气味没有、极细极柔软的触觉、一条条的扫帚丝纹、细腻清闲而又落寞、梧桐一叶天下知秋。(突出表现清、静、悲凉。)梧桐一叶天下知秋:见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诗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就是印证。人生易老,青春不再的深沉。

    秋蝉残声:以闹衬静,突出静,突出悲凉。一个“养”字道尽了其中的闲适、亲切却有隐隐有着说不出的凄寂。

    秋雨话凉:奇、有味、象样,闲人咬着烟管,斜桥影里,桥头树底一立,缓慢悠闲的声调。(闲人、闲散的模样、悠闲的话语,韵味十足,表现“清”和“悲凉”。诗人说“秋雨秋风愁煞人”、“天凉好个秋”就是印证。)

    秋果奇景:淡绿微黄的颜色,清秋的佳日,黄金般的日子。奇景,对故都的热爱又暗含着一种悲凉。俗话说“秋枣话凉”,就是此意。

    明确:秋味清、静、悲凉。

    4、老师简析议秋一段:

    明确:由秋景生情,人之常态,没有国别,没有人种的区别,引起共鸣,自然抒发眷顾故都之情,流露忧思、落寞之感,(引起深沉、幽怨、严厉、萧索的感触,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5、我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故都的秋味,但既然是写故都的秋,为何写了两段南国之秋?

    明确:反衬、对比。

    三、总结全文

    作者的这一独特感受,是与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简介作者的经历:白色恐怖,忧郁落寞的生活,日寇的侵略,千年文化故都的命运,百姓的疾苦,使得作者十分关注和眷念)“故都”的“故”字饱含眷念之情,厚重的历史沧桑之感。

    形:故都秋景。

    神:忧思、落寞之感,热爱、眷顾故都之情。

    结合点:清、静、悲凉。

    小看戏教案反思1000字精选


    教师范文大全专题“小看教案反思”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充分利用创设音乐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有助于教师明确授课目的,好的教案需要符合哪些规范条件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小看戏教案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小看戏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初步学会随着乐曲拍出整套节奏型。

    2、学习根据乐曲风格创编合适的节奏型。

    3、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欢乐的情绪。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小看戏》音乐

    活动重点:

    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初步学会随着乐曲拍出整套节奏型。

    活动难点:

    学习根据乐曲的风格创编合适的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风格(约4分钟)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听一首乐曲(播放音乐)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幼:这首曲子听上去很欢快

    师:(播放ppt1)这首乐曲叫《小看戏》是一首东北地区的曲子,曲调欢快、热烈、节奏感强,我们再来听一听。(播放音乐)

    二、出示图谱感受节奏型(约8分钟)

    1、(播放ppt2)幼儿看节奏图谱说节奏

    (1)(2)

    师:这是《小看戏》这首乐曲的主要节奏型,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来打一打。(教案出自:banzhuren)谁想来说一说这两种节奏型哪里不同。

    幼: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你发现了乐曲的节奏有快慢的不同)

    我们一起来打一打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型。

    师:(播放ppt3)这是小看戏这首乐曲的节奏图谱,我们一起看着来打一打。(2遍)

    幼儿看图谱随音乐打节奏。(2遍)

    三、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节奏。(约5分钟)

    师:刚才小朋友们跟着音乐打拍子,接下来请小朋友随音乐自由地用拍手、拍肩或者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来为音乐打节奏。(播放音乐)

    师:(播放ppt4)刚才老师看到很多的小朋友用拍身体的不同部位来为《小看戏》打节奏。老师这里也有一张身体的节奏图,请你说说这位小朋友是用什么动作为乐曲打节奏的。

    幼:拍手、拍肩、跺脚

    请个别小朋友来拍一拍;全体幼儿一起来拍一拍

    四、(播放ppt5)让幼儿随音乐练习且较熟练地掌握乐曲整套节奏型。(约13分钟)

    (1)跟随教师看节奏谱练习

    (2)在教师语言提示下练习(节奏型变化时教师给予提示)

    (3)跟随音乐独立练习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

    通过这次音乐活动,我觉得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节奏活动的内容和进度一定要适合幼儿的水平和需要,不能落后,也不能远远超过幼儿的现有水平,最好是在幼儿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再加大课程难度。如:∣∣幼儿已会拍,但小看戏中的∣∣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挑战,所以在节奏教学中,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步步推进,巩固之后再加大难度。其次,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做出应变。活动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况,并对课程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很重要。

    对于所有的打击乐课,我们大家有个共同的困惑,就是规则与幼儿自主选择权该怎样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这个困惑,专家和大家的意见是,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等规则意识建立起来后,再让其自主选择。

    小看戏教案反思【篇2】

    设计意图

    《小看戏》是一首具有浓郁东北秧歌风格的曲子,曲调欢快、热烈,节奏感强。适合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同时配上打击乐器演奏,更能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我想到《纲要》中提到“要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所以我抓住孩子这一兴趣点,设计了这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打棒的奏法,进一步学习使用多种打击乐器演奏乐曲《小看戏》,表现乐曲欢快、诙谐的情绪。

    2、根据创编的节奏型,为乐曲配上合适的动作并尝试配器。

    3、知道既要注意看指挥手势,又要认真倾听音乐,才能整齐合一地进行合作演奏。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小看戏》音乐磁带。

    2、幼儿已经学会舞蹈《小看戏》。

    3、乐器:小铃、铃鼓、打棒各是幼儿人数的1/3。

    4、戏曲视频。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共同舞蹈,熟悉乐曲旋律。

    引导语:妞妞、东子我们一起去看戏咯。(舞蹈《小看戏》)

    2、幼儿在舞蹈的基础上,创编身势。

    幼儿随音乐创编身势。

    引导语:刚才我们跳的舞蹈叫什么名字?(小看戏)

    引导语:我们刚才用舞蹈表现了这首乐器的节奏,你会用身体节奏来表现这首乐曲的节奏吗?

    幼儿创编部分身势。

    3、教师指导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总谱”。

    幼儿尝试对教师身体动作的暗示做出节奏动作反应。

    4、教师引导幼儿探索打击乐器方案进行乐器演奏。

    幼儿演奏乐器。

    交换乐器演奏。

    5、观看戏曲。

    结束部分

    表扬认真演奏的幼儿,使幼儿知道我们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

    通过这次音乐活动,我觉得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节奏活动的内容和进度一定要适合幼儿的水平和需要,不能落后,也不能远远超过幼儿的现有水平,最好是在幼儿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再加大课程难度。如:××∣××∣幼儿已会拍,但小看戏中的“××∣× ××∣ 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挑战,所以在节奏教学中,要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步步推进,巩固之后再加大难度。其次,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做出应变。活动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况,并对课程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很重要。

    对于所有的打击乐课,我们大家有个共同的困惑,就是“规则与幼儿自主选择权该怎样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这个困惑,专家和大家的意见是,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等规则意识建立起来后,再让其自主选择。

    小看戏教案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初步学会随着乐曲拍出整套节奏型。

    2、学习根据乐曲风格创编合适的节奏型。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小看戏》音乐

    活动重点:

    熟悉乐曲的旋律,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初步学会随着乐曲拍出整套节奏型。

    活动难点:

    学习根据乐曲的风格创编合适的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风格(约4分钟)

    (1)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听一首乐曲(播放音乐)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幼:这首曲子听上去很欢快

    师:(播放ppt1)这首乐曲叫《小看戏》是一首东北地区的曲子,曲调欢快、热烈、节奏感强,我们再来听一听。(播放音乐)

    二、出示图谱感受节奏型(约8分钟)

    1、(播放ppt2)幼儿看节奏图谱说节奏

    (1)(2)

    师:这是《小看戏》这首乐曲的主要节奏型,我们一起看着图谱来打一打。教.案来自:谁想来说一说这两种节奏型哪里不同。

    幼:有的地方快,有的地方慢(你发现了乐曲的节奏有快慢的不同)

    我们一起来打一打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型。

    师:(播放ppt3)这是小看戏这首乐曲的节奏图谱,我们一起看着来打一打。(2遍)

    幼儿看图谱随音乐打节奏。(2遍)

    三、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节奏。(约5分钟)

    师:刚才小朋友们跟着音乐打拍子,接下来请小朋友随音乐自由地用拍手、拍肩或者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来为音乐打节奏。(播放音乐)

    师:(播放ppt4)刚才老师看到很多的小朋友用拍身体的不同部位来为《小看戏》打节奏。老师这里也有一张身体的节奏图,请你说说这位小朋友是用什么动作为乐曲打节奏的。

    幼:拍手、拍肩、跺脚

    请个别小朋友来拍一拍;全体幼儿一起来拍一拍

    四、(播放ppt5)让幼儿随音乐练习且较熟练地掌握乐曲整套节奏型。(约13分钟)

    (1)跟随教师看节奏谱练习

    (2)在教师语言提示下练习(节奏型变化时教师给予提示)

    (3)跟随音乐独立练习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因为欢快的音乐对于幼儿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幼儿很是喜欢,而且本次活动又要让幼儿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让从来没见过的幼儿们目不暇接,兴奋不已,恨不得马上一展身手。

    对于所有的打击乐课,我们大家有个共同的困惑,就是规则与幼儿自主选择权该怎样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这个困惑,专家和大家的意见是,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等规则意识建立起来后,再让其自主选择。

    喂娃娃小班教案反思1000字


    能得到家长和孩子的尊敬和喜爱,这是教师的价值所在。随着社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编写教案。教案可以承载老师不同思路的讲课方式,你知道如何写出一份合格的教案吗?有请阅读栏目小编为你编辑的喂娃娃小班教案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喂娃娃小班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

    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他们需要在操作探索、亲身体验中去发现事物的变化。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实际情况,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为:

    1、通过目测区分物体间明显的大小差异,尝试使用一些工具,用不同的方法使各种食物的变小。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体验喂娃娃的快乐。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使各种食物变小。通过操作实验,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用不同的方法将食物变小。主要通过探索操作获得经验,通过集体的评价使经验得到整理。总之,我确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使活动呈现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景、游戏之中。为此,我做了如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操作台五张呈U字形摆布在后面和侧面,便于操作、评价。

    2、物质准备:瓶娃娃;各种蔬菜、水果、小吃;小刀、尺、剪刀汤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操作工具、材料进行大变小的实验。

    3、经验准备:幼儿对喂娃娃有一定的经验。(娃娃家、区角活动时玩过喂娃娃的游戏)

    喂娃娃小班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笑脸娃娃的脸部特征,初步学习用模板来画笑脸娃娃。

    2.体验简笔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他是谁?(幼儿进行猜测)。

    (2)师出示模板:笑脸娃娃。

    师:哦,原来是笑脸娃娃,看看,笑脸娃娃长什么样子呢?眉毛长在哪?那嘴巴呢?(引导幼儿说一说娃娃的脸是圆的,两条弯弯的眉毛像小船,长在额头上,大大的嘴巴往上翘,嘴巴在眉毛的下面)。

    (3)请幼儿也笑一笑,用镜子观察自己笑起来的模样是否也是和笑脸娃娃一样的表情并动一动感知眉毛与嘴巴的位置。

    二、教师示范画,引导幼儿画笑脸娃娃的基本步骤和要求。

    师:那么,我们把这美丽的笑脸画下来好吗?先看我来画一画。(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步骤:

    (1)先把模板放在白纸上,然后一只手按住模板,另一只手用蜡笔照着模板把圆圆的脸蛋画下来。

    (2)把模板放到一边,再用蜡笔在圆圆的脸蛋中的额头上画上弯弯的两条眉毛,最后画上一个翘翘的大嘴巴。

    要求:

    (1)笑脸娃娃要画在纸的中间。

    (2)先画圆圆的脸蛋,再画眉毛,最后画翘翘的嘴巴。

    三、幼儿作画,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教师引导幼儿作画,帮助有困难的孩子。

    四、讲评活动,提高幼儿的审美观。

    (1)教师将幼儿的作品放在展示板中。

    (2)幼儿进行交流、分享。

    (3)教师进行评讲并奖励画的棒的孩子,鼓励其他孩子继续努力。

    活动反思:

    本次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环节也较清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我也充分调动孩子的兴趣,因此大部分孩子表现的都很棒,也很快的抓住了笑脸娃娃的特征,但是在使用模板作画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别孩子不怎么会描圆,画到一半就不知道怎么把手绕过去再画,于是,我进行了个别的辅导,但效果不怎么明显,我想这一点,也是我在今后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喂娃娃小班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学习完整大胆朗诵儿歌。

    2、鼓励幼儿能有节奏地念儿歌,正确发音guā。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了解儿歌的含义。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各种瓜的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1、出示布娃娃问:你们看,这是谁呀?(娃娃)

    2、娃娃今天要去买东西,你猜去买什么呢?

    (幼儿进行猜测,教师尽量让更多的幼儿参与)

    3、出示图片:冬瓜,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哦,原来娃娃要买的是这些东西,一起告诉我是什么呢?

    二、幼儿感受理解,并完整欣赏儿歌

    1、娃娃去买瓜,想买什么瓜?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三、幼儿学念儿歌,并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1、教师按儿歌韵律有节奏,有顺序地与幼儿一起说出各种瓜的名称。

    2、教师告诉幼儿儿歌的名称,并且示范朗诵第二遍。

    3、鼓励幼儿边念儿歌边拍手表示儿歌的节奏,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4、师:朗诵这首儿歌,小朋友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吗?(念到了许许多多的瓜)

    5、教师和幼儿一起念2-3遍。

    6、请幼儿分组拍手再次朗诵儿歌。教师指着瓜的图片引导幼儿念儿歌。

    四、激发幼儿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

    1、如果你是那个小娃娃,你买了那么多瓜后,会怎么做?你想送给谁?

    (教师尽量给幼儿时间让他们去想,去说)

    2、鼓励幼儿大胆地改变儿歌的最后一句,如:“买回家,送给好妈妈”等。

    五、结束游戏:跟着小娃娃走。

    师:今天我们和小娃娃买了这么多瓜,好开心啊。让我们和小娃娃一起拍手排队出去做游戏吧。老师和小朋友们念“买了冬瓜和西瓜,甜瓜南瓜小黄瓜,苦瓜木瓜哈密瓜”,教师出示瓜的完整图片,最后幼儿一起排队出去活动。

    附儿歌:《瓜娃娃》

    小娃娃,去买瓜。

    买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黄瓜,

    苦瓜木瓜哈密瓜。

    买回家,装满一箩筐。

    教学反思:

    《瓜娃娃》是主题“好吃的水果”中的一节语言活动,儿歌富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学念儿歌也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通过朗诵儿歌、配合相应的肢体动作等形式,丰富了幼儿对一些常见瓜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爱吃瓜果蔬菜的情感。

    喂娃娃小班教案反思 篇4

    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芭比娃娃的花环》

    【活动目标】

    1、尝试将3种颜色的小花进行规律排序,感受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2、鼓励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有序的取放材料。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感知过两种颜色的规律排序。

    物质准备:3种颜色大小不同的花若干、胶水、棉签、多媒体课件。

    【活动重点】尝试将3种颜色的小花进行规律排序。

    【活动难点】能够在操作过程中认真、细心,避免排序后面的错误。

    【活动过程】

    一、看课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通过课件中创设的城堡中的舞会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课件发现有两个芭比娃娃没有参加舞会。因为她们的花环没有制作完成,激发幼儿帮助她们的愿望。

    二、观察花环发现排序规律。

    1、帮助芭比制作花环(快思 )。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未做完的花环,发现三种颜色小花排序的规律,进行填补式排序。教师提问:“花环是黄色、蓝色和红色,黄色、蓝色和红色,下面该是什么颜色了呢?”

    在幼儿帮助芭比的过程中感知3颜色有规律的排序。

    2、芭比邀请我们参加舞会。

    帮助芭比完成花环,她们开心的去跳舞了。为了感谢我们,芭比邀请我们去参加舞会。但是需要我们也每人制作一个花环。教师提问:“我们也可以去参加舞会了,请问你要用三种颜色做一个什么样子的漂亮的花环呢?”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花环。

    三、制作漂亮的花环。

    引导幼儿取小组的材料。在制作花环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将三种颜色的小花进行幼儿规律的排序。过程中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提示幼儿要检查一下自己排的是否正确。

    四、花环舞会。

    花环做完了,大家一起参加舞会了!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将花环投放在小舞台。丰富小舞台舞会的活动内容。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喂娃娃小班教案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尝试根据画面认出相应的故事内容。

    2、了解天冷水会结冰,遇热冰会融化的道理。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尝试根据画面认出相应的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

    了解天冷水会结冰,遇热冰会融化的道理。

    活动准备

    挂图20号;《小朋友的书·冬天里》;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朗诵儿歌,引出主题

    有个奇怪的小娃娃,呼呼地吹着口哨过来了,小朋友们看到它,赶紧戴上帽子、围上围巾、戴好手套,小娃娃再呼呼的吹,水结成了冰。大家猜猜,它是谁呢?

    二、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你喜欢北风娃娃吗?为什么?

    2、教师出示挂图,再次讲述故事,提问:下过了雨,地上有什么?

    谁来了,它想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吹呀吹,地上的水吹干了吗?变成了什么?小水洼结冰了,北风娃娃为什么很着急?

    小水洼为什么会不见呢?

    三、阅读并讲述故事

    阅读《小朋友的书·冬天里》“北风娃娃”,幼儿自由讲述故事内容。

    四、幼儿边听边看

    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录音,要求幼儿能根据故事观察并讲述相应的画面。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学会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尝试根据画面认出相应的故事内容,并且了解天冷水会结冰,遇热冰会融化的道理。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利用谜语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猜想。然后教师讲述故事,并且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整堂课幼儿兴趣高昂,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水遇冷会结冰,遇热会融化”这个知识点有点难,小朋友只是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并不了解它的真正过程。所以我留下了活动延伸,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去找资料,自我探索发现。

    喂娃娃小班教案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糖、奶粉、果珍粉能溶化在水里,感受水的变化现象。

    2、能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大胆地表述出来。

    3、愿意参与实验活动,对科学实验有兴趣。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小班优秀科学教案《水娃娃的魔术》

    准备:

    1、一杯白糖水,标记指示图,磁铁板一块。

    2、装有温开水的水壶每组两把,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盘,小勺、水杯人手一个,盖布四块。

    过程:

    一、观察活动,引入课题。

    教师出示一杯白糖水,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

    请个别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的。

    猜测活动:水怎么会是甜的?

    二、实验活动:水娃娃的魔术

    观察桌上的材料,说说都有些什么?

    提出操作要求:

    1、只能选择一种饮料粉进行冲调。

    2、水壶倒水时,一手哪好把子,一手扶助壶身,不能倒的太满。

    3、使用过的物品(小勺、水壶)要放回原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比较、探讨饮料粉到哪儿去了。(帮助幼儿理解溶化,并引导幼儿发现:怎样才能使饮料粉溶化的方法。)

    三、品尝活动。

    说说调配好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四、表述结果,教师记录。

    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冲调方法、步骤。

    教师利用标记指示图进行记录。

    五、再次冲调饮料。

    提出要求:

    1、选择另一种材料进行冲调。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冲调。

    幼儿操作。

    六、延伸活动。

    你还喝过哪些味道的水。

    水除了能使糖、奶粉、果珍粉溶化,还能使什么溶化?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喂娃娃小班教案反思 篇7

    设计意图

    小班上学期的幼儿走和跑的动作还分辨不清,在控制身体动作变化方向尚有一定的困难。通过此游戏的玩耍,既丰富了幼儿对于秋天季节的感受;对节奏变化的体验,又促进了幼儿运动素质特别是平衡能力的提高。老师在组织游戏时,应适当控制幼儿的活动量,小班幼儿不适宜跑得太多。

    活动目标

    1、能听信号做动作,练习走、跑交替。

    2、根据教师的语言指令和铃鼓节奏快慢的变化快速反应,做出相应的动作。

    3、感受树叶娃娃飞舞、调皮的乐趣。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风姐姐头饰一个,铃鼓一个,扫帚一把。

    2、玩过音乐游戏:扫落叶。

    3、录音机、音乐磁带。

    4、附近场地上有大树。

    活动重难点

    1、了解风和树叶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信号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快乐的风姐姐。

    1、教师(头戴秋风头饰):风姐姐来了,她从天上往下看,看见小鸟在蓝天上飞呀飞;看见小兔蹦蹦跳跳;看见小朋友在跑步;看见小树被吹的动摇西晃;看见树叶飘飘荡荡。

    2、教师边说边带领孩子做上肢运动、跳跃运动、下蹲运动等。

    二、游戏:调皮的树叶娃娃

    1、介绍游戏玩法:

    树叶娃娃可调皮了,它们总是喜欢和风姐姐玩游戏。小朋友演树叶娃娃全部都蹲在地上。当风姐姐说:“刮小风了”,树叶就从地上站起来走走;当风姐姐说:“龙卷风来了”,你们就到处跑;当风姐姐说:“风停下来了”,你们就在原地站好不动。

    2、幼儿根据教师的语言指令游戏。

    游戏中提醒幼儿在走和跑的时候要当心,不要碰到别人,更不能推别人。

    3、根据幼儿兴趣,可开展游戏2—3次。

    三、加入铃鼓的节奏,变化丰富游戏的情节。

    1、教师:风姐姐摇着铃鼓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了。如果铃鼓节奏快,你们要快跑。如果铃鼓节奏慢,你们就慢慢走。如果铃鼓停下,你们就要原地站好不动。看谁能随着铃鼓节奏的变化快速变换动作。

    2、幼儿游戏2—3次

    四、音乐游戏:扫落叶。

    1、师生表演唱歌曲“秋天”,幼儿扮演小树叶随着歌声表演小树叶飞舞和落地。

    2、教师:我来扫落叶,被扫到的小树叶就蹲在圆圈中间,树叶就堆在一起了。呀,大风来了,扫好的树叶捡回家吧!教师拍一下幼儿,扮“树叶”的幼儿就慢慢跟教师后面,直到树叶捡完,全体幼儿一个跟着一个回教室。

    活动反思

    本次的活动的中,我发现健康活动中的常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要更多的关注我们的孩子的常规,自助并不是没有规则了,而是在自由中规则的意识就更加的重要。

    喂娃娃小班教案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团结。

    2、乐意用各种形状的积木进行搭建。

    3、体验伙伴共同搭积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配套挂图

    2、各种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1. 提问:小朋友有没有都搭过积木?

    积木中有那些形状?

    你用这些积木搭过什么呀?

    2. 教师出示积木玩具:在一座木头房子里,住着许多积木娃娃。一天,积木娃娃们在一起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故事吧!

    二、初步欣赏故事

    1.教师有感情的讲故事。

    2.提问:故事题目是什么?故事里有哪些积木?它们为什么吵起来?

    三、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1. 再次欣赏故事

    2. 通过对故事内容的提问,让幼儿知道故事里各种形状的积木都有哪些不同的本领。

    提问:圆积木有什么本领?可以用来做什么?

    方积木有什么本领?可以用来做什么?

    三角形有什么本领?可以用来做什么?

    3.再次欣赏故事,感受团结的力量。

    四、搭建游戏“我会搭积木”。

    请幼儿自由运用各种积木搭建,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用了哪些积木搭建的,搭了些什么?

    活动反思:

    对于积木的搭建,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很喜欢,但在搭建的过程中,我们小朋友并没有在意到图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在通过这个活动我们的小朋友让我们的小朋友通过积木巩固图形的同时也让幼儿更有创意的搭建起积木来。

    1. 我们认识的图形。在出示各种图形的时候,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在这一主题中学习的经验能说出很多图形的名称,这也出乎了我的意料。“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幼儿在这个感知的基础上还能知道名称,所以在这个方面值得表扬。特别是连平行四边形这种比较复杂的图形都能很好的讲述出来。这也是她自身的知识经验比较充足。在多多的讲述中也使我们的小朋友增加了知识经验。巩固了认识的图形之外,也认识了很多其他的图形如椭圆形、半圆形。这也对我们的游戏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 认识作用。在我出示图形的时候,小朋友在讲述基本图形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作用的时候只能说出我们比较常见的如三角形屋顶、圆形轮胎等比较局限。于是,我出示了几张搭建的图片让我们小朋友观察在这个搭建的图形中有你认识的什么图形。小朋友看到这么多造型都发出了惊叹声。看到的图形也帮助我们幼儿在下一次的搭建中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而不是单纯的拼搭。同时,也延伸到我们的日常搭建中,再小朋友的搭建中我们也可以适当的提要求,让小朋友搭建的更有造型更有创意,从而提升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搭建的过程中,这也是“用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在物体和几何形体之间建立联系。”

    影子和我教案反思1000字精选


    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与此同时老师写好教案课件,对自己教学情况也能有所提升。你是否在为不会写教案课件而烦恼呢?或许"影子和我教案反思1000字精选"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影子和我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操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求知欲望。

    2.引导幼儿获得有关光和影子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即物体挡住光就有了影子。

    2.彩色纸剪的乌龟、金鱼、风车、小鸟、电扇、打鼓的小熊、钟等各种形象若干。

    3.白纸、手电筒、胶水、擦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出示纸乌龟。昨天老师在手电筒和白纸的帮助下,让纸乌龟在纸上跳起了舞。它究竟是怎么跳舞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

    二、引导幼儿操作

    1.提供每个幼儿一支手电筒、一张白纸、一只纸乌龟、胶水等材料,启发幼儿设法让纸乌龟跳起舞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索情况,引导幼儿大胆想办法解决问题。

    3.组织幼儿交流讨论。

    ①请幼儿把自己玩的方法、过程与邻座同伴交流,并互相演示。

    ②请个别幼儿把自己的探索结果告诉大家,并演示过程。

    ③讨论:为什么有的乌龟会跳舞,有的乌龟不会跳舞?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组织幼儿交流,在幼儿发表意见时,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充分打开幼儿的思路,激发幼儿主动克服困难的愿望。)

    ④教师小结:要让乌龟跳舞,乌龟的腿与纸之间必须有距离,也就是说只要把乌龟的身体粘在纸上即可,四肢不必粘上。

    4.让每个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并验证,使其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启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1.是不是乌龟在跳舞?(是乌龟的影子在跳舞。)

    2.提供各种形象,请幼儿任选一种材料,想一想这些物体的哪些部分适于活动,然后设法让它们动起来。

    3.幼儿探索,教师应允许幼儿失败,鼓励幼儿创新,并根据幼儿的探索情况予以及时的指导。如当幼儿未能让小熊打起鼓来时,可启发幼儿思考:鼓槌的角度折叠得是否合适?手电筒移动的角度、方向是否与鼓槌的活动有关?

    4.交流与讨论。

    ①请幼儿讲述操作方法并示范,引导幼儿观察这些物体是怎么活动的。

    ②你们发现了什么秘密?(手电筒左右移动时,影子也左右移动;手电筒上下移动时,影子也上下移动。)

    ③教师小结:当手电筒移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时影子也会变化,这些小熊、金鱼、风车等就会动得更加欢快,更加好看。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光线位置变化,影子也随之变化的现象。

    2.组织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探索有关内容,以保持幼儿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反思:

    光和影子这个活动主要是教师从偶发的事件中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创新了活动。通过教师敏锐地观察,捕捉到了有价值的东西,决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发展方向。整个活动都是通过教师有效地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使活动一步步向前推进。

    影子和我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参加冬季户外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

    2.发展幼儿躲、闪、跑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选择晴朗的天气,且有充足的阳光。

    2.平整的活动场地。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影子,培养幼儿的思维、敏捷能力。

    活动过程:

    1.师启发: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太阳晒在我们身上,特别暖和,是我们参加户外活动的好天气,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踩影子的游戏。

    2.活动身体。

    ﹙1﹚师带领幼儿走、跳、蹦。﹙幼儿边朗诵,边做动作﹚走、走、走向前走,一个跟着一个走。

    跑、跑、跑向前跑,一个跟着一个跑。

    蹦、蹦、蹦向前蹦,一个跟着一个蹦。

    ﹙2﹚师幼一起活动,"我长高了,我变矮了"。

    师说:"长高了",全体幼儿双臂上举,"变矮了"全体幼儿蹲下。

    师又说:"看谁长的最高"时,幼儿双脚原地用力向上跳无数次。

    ﹙1﹚讲解游戏要求:幼儿排成两纵队,观察每个小朋友的影子,小朋友走到那里,自己的影子就跟到那里,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躲、闪、跑,尽量不让自己的影子被伙伴给踩住了。

    ﹙2﹚幼儿与自己的影子做游戏,试一试。

    ﹙3﹚师幼示范,幼儿观察。

    ﹙4﹚引导幼儿找自己的伙伴做踩影子的游戏,一人踩,一人想办法躲避,不让别人踩到自己的影子。

    ﹙5﹚集体练习玩"踩影子"的游戏,要求幼儿在躲跑时,注意不与小朋友碰撞。

    4.活动结束,放松身体

    ﹙1﹚边听儿歌磁带,边跳舞。﹙小白兔,白又白﹚。

    ﹙2﹚幼儿学老爷爷,老奶奶走路的样子,走一圈。

    ﹙3﹚幼儿听口令站队,共同分享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这个体育活动不但能锻炼幼儿身体,还能开发孩子智力。在玩“踩影子”过程中,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并且通过创新玩法,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

    通过游戏,幼儿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增强幼儿跑的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在奔跑过程中的躲闪能力。

    影子和我教案反思 篇3

    设计意图

    影子是光与不固定物体之间产生的现象。影子的无穷变化及其蕴含的独特美感往往令孩子们流连忘返,乐此不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影子,那么影子是如何形成的呢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并正确运用我的影子会。

    2、促进幼儿读图能力的发展,能把图画的主要内容和文字对应起来。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小书人手一份、教学大书、有阳光的户外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一)请出神秘的朋友导入主题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位神秘的好朋友,她和我们每个人长得一样,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师:我们每个人的神秘好朋友就是自己的影子。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还有那些物体也有神秘的好朋友

    佳佳:我看见大树有影子,大树的影子是它最神秘的好朋友。

    心开:旗子有影子,旗子的影子是它最神秘的好朋友。

    佳琪:滑梯有影子,话题的影子是它最神秘的好朋友。

    中一:小猫有影子,小猫的影子是它最神秘的好朋友。

    教师小结:影子是光与不透明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现象。光照射过来,被物体挡住,在物体下形成一片黑暗的区域,这个黑暗的区域就是物体的影子。

    (二)引导幼儿进行与图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我和影子做游戏。

    1、游戏我的影子会

    引导幼儿在太阳下进行和图书相关的活动(如走路、跳舞、摆造型、向左向右转等等),同时观察自己的影子是怎么样在活动的,并提问。

    师:,你在做什么

    幼儿:我在走路。

    师:你的影子在做什么

    幼儿:我的影子在走路。

    教幼儿练习句式:我的影子会

    得出结论: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动作是一样的。

    2、影子变变变

    教师和幼儿玩影子变变变的游戏,带幼儿到太阳光强烈的地方观察自己的影子,!出自:屈老.师!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影子变长了,并请幼儿和自己的影子比比谁高谁矮。

    得出结论:我的影子比我高;再带幼儿到太阳光弱的地方,发现自己的影子变短了,请幼儿再和自己的影子比高矮,得出结论:我的影子比我矮;最后带幼儿到阴凉处,让幼儿找找自己的影子,孩子们神奇地发现自己的影子不见了。

    (三)图书阅读

    1、教师向幼儿介绍书名《我的影子》,引导幼儿自由翻看,鼓励幼儿读出图书内容。

    2、师生共同进行阅读,重点引导幼儿学说:我的影子会的句式。

    3、发给幼儿人手一份小书,鼓励幼儿自由阅读,对有阅读困难的幼儿及时给予纠正和帮助。

    课后反思:

    教完这篇课文,我感到无比轻松和愉悦。它让我知道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应通过实实在在的质疑、观察等形式来落实,还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观察、去搜集相关资料,让课内的知识、疑问在课外广阔的空间得以延伸、解决。

    正如瑞士心理学学家皮亚罗说过:一切真理要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们自己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而不是简单的传递给他们。

    影子和我教案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有兴趣地探索影子的产生和变化,使幼儿发现影子的产生与变化是与光源的变化有关的。

    2、培养幼儿间的协商、合作关系,鼓励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个手电筒,若干小玩具和圆柱体积木,每人一份记录卡,每人一支记号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手影游戏导入:猜猜小动物

    二、影子的产生。

    1、第一次操作观察:幼儿拿手电筒和玩具分组做影子实验,探索发现光、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

    2、交流:你是怎样帮助物体找到影子的?

    引导幼儿:打开手电筒,光照在板上——没有影子,让光照在影子上——影子出现在板上,关上手电筒——板上就没有影子了。

    3、小结:因为有光,物体挡住了光,所以有影子。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光能照出影子来?

    5、小结:生活中的太阳光、月光、灯光、火光都能照出物体的影子。

    三、影子的变化

    1、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生活中的影子图片。

    请幼儿观察,都发现了哪些物体的影子?。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有什么特点?光源是什么?

    2、交流:你发现这些生活中的影子都一样吗?

    3、小结:影子有的大,有的小,还有各种形状。

    4、第二次操作观察:引导幼儿从不同的方向照物体,发现影子的方位及大小变化。

    5、交流:你的影子是怎么变的?

    6、小结:光在左,影子在右;光在右,影子在左:光在上,影子小;光在旁边,影子大。

    7、第三次操作记录:让我们再去试一试,把你试的结果记录下来。

    8、讲评记录卡。

    四、影子的利用。

    1、交流:你们知道生活中影子有哪些用处?

    2、小结介绍:人们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电影;工程使用高楼的影子计算出高楼的高度;科学家用月球上山峰的影子计算出山峰的高度;艺术家用影子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很有趣的皮影戏。

    3讨论:影子在生活中还会造成哪些不便?

    4、介绍无影灯:在医院,医生动手术时如果有影子会让他们看不清,就会发生医疗事故,所以他们向科学家求助,科学家就发明了一种无影灯,在这种灯下影子就会没有了。

    活动延伸:

    向家长、老师了解无影灯的原理。

    活动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学生从做中学而进行的经验重组的活动。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让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去做,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成为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的必经途径。

    以活动为载体,在实践中感受自然,体验生命的意义。听别人说得津津乐道,不如亲自做一做来得实在。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实验、探究。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生活百味,收获成功的喜悦。所以在设计《神奇的影子》这一主体活动时我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一点,活动主要就是以学生体验为主,学生在体验中获得,在体验中发现,在体验中成长。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在手影游戏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观察、寻找影子的热情。那么在这一环节,我充分的让学生在小组内模仿各种动物,做出关于它们的手影动作,学生的积极性相当的高,同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手影的图片,给学生以借鉴,这样他们的兴趣更高了,当模仿出一种或多种动物时,从他们的脸上我看见了成功的喜悦。在展示这一环节上更加让我喜出望外的事,竟然有两组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手影动作编出了两个优美、风趣的手影故事,顿时,也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的喜悦,这喜悦是学生们赋予我的。课堂上到处洋溢着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联想,展现着孩子们独具个性的作品和话语。传达着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高高兴兴地耕耘、收获。在潜移默化的锻炼中,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以活动为平台,在交流中绽放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把教学过程视为一种交往合作的过程,是师生在社会这一广阔天地中进行的多边、多向、多方面的人际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强调把学习活动和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把学术的目的和社会的目的、个人的目的和群体的目的协调起来。“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一直以来讽刺着我们合作意识的淡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设多种机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在进行手影游戏和影子实验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利用了小组合作的意识,有目的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活动,培养合作意识,锻炼交际能力。有的小组刚开始并不团结,导致有的学生能做手影,而有的学生做不了,纠其原因是没有人帮助拿手电筒,自己就不能做,这样,小组内的活动就比其他小组要慢了许多,想当然,肯定是编不了故事啦!在展示中就比其他小组要略逊一酬。在第二个试验中,我就特意走到刚开始不团结的一小组,简单的跟他们说了说上次的原因,同学们是很聪明的,一会就体会到了老师的意思,也感觉到自己本组不及别组的原因。马上振奋起来,团结合作,有的纪录、有的观察、有的实验、有的补充……这样次,每一小组都很积极,得出来的结论也很真实特别,而且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哦。

    经过一节课的活动,交流,渐渐的同学们都能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为自己所用了,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方法教给别人了。一方面在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中,每个学生是轻松的,安全的也是自由的,所以很多新奇的点子和语言都能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另一方面在学生心目中渐渐的形成这样一个意识:做任何事,几个人的智慧远远超过一个人,为合作意识的培养打下基础。

    这次活动只是本次活动的开始,真正精彩的还在后面的活动中,虽然在这节课上学生有想法,有收获,有参与,但是我还是觉得课内还有一些细小环节需要在以后的活动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虽然这门课程本身就还没有完善,都还处在一个实验、探索、搜集、整理的过程中,但是我相信自己能跟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起进步。

    影子和我教案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 激发幼儿探索影子各种变化的好奇心。

    2 .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3.知道影子变化与光和物体的关系。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5.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手电筒、小巧的玩具、记录纸等若干。

    2.电视机(纸箱制作)。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通过演影子戏引入课题,提出问题:你看到的图象是物体的什么?物体的影子为什么会映到屏幕上?引起幼儿对探索光源与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教师引导幼儿探索光源与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小朋友都知道当光照在不透明物体上时,物体就会产生影子,可是你能控制影子的位置吗?教师演示将手电筒放到物体的左边、右边,让幼儿看影子位置的变化,并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方位词进行表述。小朋友们,你们能控制影子的位置吗?

    游戏:听话的影子如果我想让影子到上边、下边、左边、右边等地方,手电筒应该放到什么地方呢?幼儿用实验验证,并教幼儿用记录表进行记录。幼儿两人一组,一个操作一个记录,培养幼儿合作工作的能力。

    教师展示记录结果,和幼儿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光源的位置变了,影子的位置就变了。

    提出设想,引起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教师在暗中操作),老师能让物体的影子变魔术,想不想看一下,教师让影子变大变小,变成不同的形状,小朋友们,你们能当影子魔术师吗?来让你的影子也来变一下。

    幼儿操作,使幼儿通过观察发现物体的位置、姿势变化了,影子也会发生变化。

    3 找影子,带领幼儿到户外找影子,并请幼儿将物体的影子在地上画出来,过一段时间看一下,影子还在那里吗?为什么?

    小结及反思:活动设计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利用已有的经验,让孩子不断在探索中学习,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通过操作知道影子可以变化。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利用已有的经验,让孩子不断在探索中学习,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通过操作知道影子可以变化。

    影子和我教案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探索影子,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具体体验。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

    活动准备

    1.一只灯或幻灯机等光源。(做手影游戏用)

    2.材料纸这些手影像什么。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

    小朋友,你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太阳光,电灯光照着我们的时候就有影子)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树、花、房子、动物等)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幼儿猜测并讨论)用幻灯机做实验,使幼儿知道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影子及变化。

    请你到外面看看自己的影子是什么样的?请你在找一找、看一看,还发现了哪些影子?;来源;教案网;他们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变?怎么样就使自己没有影子了?(我们把光的位置改变了,影子就会改变,躲到阴暗处,就没有影子了。让幼儿改变光照的位置观察影子的变化)

    3.引导幼儿阅读材料纸,玩手影游戏。

    下面我们来玩手影游戏。老师用手做一个影子,让你们猜这是什然后在跟老师学着做好吗?师生共同做手影游戏。我们变了这么多手影,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同手影呢?(手的不同姿势形成了不同的影子)

    活动建议

    启发幼儿注意晚上在马路上,路灯照着自己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活动延伸

    1.玩踩影子游戏怎样使别人踩不到自己的影子。

    2.早晨在一个物体的影子上做记号,观察整个上午它会有什么变化。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影子和我教案反思 篇7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与小朋友和老师互动的乐趣。

    2、在高跷上进行各种活动,能保持平衡,提高平衡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3、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每人一副高跷活动过程: 1、老师教授踩高跷要领,示范踩高跷的动作。

    2、幼儿每人取一副高跷,分散站在场地上,自由尝试踩高跷。

    3、老师指导个别幼儿正确的踩高跷方法。

    4、熟练的幼儿可以两两踩高跷比赛。

    5、小结游戏情况,老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游戏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利用情境贯穿游戏活动,引领幼儿体验体育游戏之快乐”虽然孩子在游戏中足够体验了一把快乐,而且活动氛围很浓郁,幼儿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去。

    幼儿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游戏的比赛环节中体现地更加明显。教师这时候要利用情境来想办法设计适合所有幼儿的教学环节,就比如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让他们有自主的选择权,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必需沿着这条跑道踩完全程。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挑战,而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近点的目标。这样一来,在同一层次上的幼儿进行比赛才算得上是公平竞争。

    教学中的活动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每一个细节。活动中开小火车的环节,高跷是否先拿在手上,绳子事先要卷起来,以免甩到其他幼儿。在自由练习的部分,教师要注意规定幼儿练习的场地,不要让幼儿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在比赛中男、女的人数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为比赛也要显示出公平的原理。

    在活动开展前我和幼儿一起踩过高跷,让他们自由地练习过,能力强的幼儿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则需要老师帮忙。教师在课余时间让幼儿自由练习是完全不够的,还可以渗透在晨间活动,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踩高跷比赛。因为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比赛为主,所以活动前的练习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影子和我教案反思 篇8

    目标:

    1、观察各种物体的影子,感知积累与影子相关的各种经验。

    2、记录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态。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重点:

    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难点:

    记录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态。

    准备:

    ppT美工有阳光的户外场地

    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表达对影子的已有经验。

    1、师出谜面:有个好朋友,跟你不分手,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请你猜猜是什么?

    2、提问:

    (1)你在哪见过什么影子?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2)你知道影子是怎么来的吗?

    二、找影子

    1、室内找影子

    2、户外找影子(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的人、看到的物体找影子,发现影子的秘密)

    三、讨论影子

    1、提问:

    (1)、你在哪见到了什么影子?屈,老师.教,案,网是怎么样的?

    (2)、影子有什么共同的秘密吗?

    2、集体观察ppT说说影子的来源与共同点。

    四、记录影子使用幼儿用书《美工》画出自己看到的影子。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活动目标是让孩子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并对周围的自然现象产生兴趣。为了能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从而获得经验,我的教具准备的很充分。孩子们一起收集来的白色底板、手电筒等等。我采用照射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当手电筒照在动图图片上的时候,动物的影子就会投射在白色底板上,当关掉手电筒时,白色底板上就什么也没有。

    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体验从而明白了影子跟亮光有关系,有亮光,影子就出来,没有亮光,影子就没有了。我还和孩子们玩了一个有趣的游戏藏影子,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知道了要躲在没有亮光的地方才会没有影子,老师才会找不到。通过这个游戏孩子们对这一科学现象也更加清晰、明确。

    影子和我教案反思 篇9

    一、教材分析

    有一天孩子在外面玩耍,几个孩子看到阳光照在小朋友的身上,地上就有他们的影子,于是几个孩子就开心地玩耍踩影子的游戏。大班孩子对科学活动很感兴趣,而且《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于是,我选择了影子这一现象作为科学教育的内容。

    二、目标确定

    1、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存在的原因。

    2、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三、重点.难点

    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挡住光线就产生影子。

    四、教学准备:

    选择阳光的日子、在教室布置成黑黑的,并放一盏灯在教室。

    五、教学过程

    一、玩踩影子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带领小朋友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看到的影子影子的特征,你看到的是什么样子的影子?

    通过幼儿自由玩自由发言,体现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

    二、寻找影子、了解影子的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影子是怎么来的呢?通过让幼儿幼儿观察了解:天气是什么样的,并提问如果阴天没有太阳会不会有影子。教师小结:太阳光照在自己的身体上,身体挡住了太阳光就产生了影子。

    三、学生操作,在实验中感受光源位置与影子位置的关系教师带领小朋友回教室做实验:发现没有光,影子就不存在了,有了光才会有影子。教室不开灯,一片漆黑,学生们发现看不到影子;教师江灯开启,请学生看,有了影子。教师提问小朋友:看一看,光和影子在一起吗?影子在光的哪一面?得到:影子总在光的另一边。

    请学生玩手影游戏,体会影子和光带给我们的乐趣。

    活动反思:

    影子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幼儿也喜欢玩有关影子的游戏。活动中我不断的以问题游戏的情节贯穿,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我发现,通过自己的探索、比较、观察发现影子的特征,感受科学探索游戏的快乐,养成喜欢探究的好习惯。

    活动亮点有三方面:

    1.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通过感知体验观察手影的造型,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通过观看图片中不同的手影造型,使幼儿感受到手可以做很多的影子,喜欢自己尝试做手影游戏。(。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在自身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手的变化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影子造型,从而启发幼儿思考身体还有那些部分可以制造影子造型。

    2.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通过在户外游戏中探索,感知影子的特征。

    游戏找影子,感知影子和光的关系。在户外游戏过程中我采用的是游戏情节、问题贯穿的方法。先请幼儿随发现操场上有没有影子?同时提出对比性很强的问题:找一找哪里有影子?那里没有影子?在幼儿随意找的时候通过问题引导的方法,使幼儿边玩边感知发现了影子与光的关系,幼儿能够清楚的表达出来。有光的地方有影子,没有光的地方没有影子。

    游戏看影子,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影子的特征。在这个小步骤中我分别运用了两个对比鲜明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影子和自己的关系。先玩木头人游戏,静止不动观察影子的形状和变化?在玩动一动的游戏观察影子的变化。一动一静幼儿在感知和游戏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是和自己一起动。又通过观察影子与自己的不同,引导幼儿发现了影子只是一个轮廓。

    游戏画影子,在发现了影子的特征后,我和孩子一起玩画影子的游戏。每一名幼儿都分别扮演了画师和模特的角色,幼儿在画影子的过程中发现了绘画影子很有趣,但是需要2个人的配合,画影子的小朋友知道沿着影子的轮廓画,才能很好的画出影子的造型。在孩子绘画的过程中我用相机记录的绘画的过程。并制作成多媒体内容,请幼儿回班后观察。

    游戏踩影子,体验玩影子游戏的快乐。以一个游戏结束了我们在户外的游戏,带着问题又回到了教室里。

    3.集体分享,同伴学习,幼儿共同观察画出的影子的不同造型,体验创造影子的快乐。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幼儿玩影子找主人的游戏,通过观察绘画出的影子。幼儿喜欢学一学影子的动作,在发现影子时,幼儿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影子上的胳膊有一个长有一个短?发现这个问题提出后,我鼓励幼儿这种探究精神,留下一个问题,请幼儿自己再去探索。

    整个活动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孩子在游戏中自己观察和对比、发现了影子的特征。绘画影子的环节是活动的高潮,幼儿很喜欢这个环节。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活动留下的问题和幼儿喜欢探究的兴趣没有减,激励幼儿不断的探索科学现象。

    大班分礼物教案反思1000字


    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只要写好教案课件,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那老师在写教案课件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大班分礼物教案反思1000字》,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大班分礼物教案反思【篇1】

    设计背景

    在一次晨谈时听到一位幼儿说妈妈答应在他过生日时要给他请一天假,然后和家人一起吃饭,展开一次讨论,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要说自己的庆生经历。但提到为什么要过生日时小朋友们都不语,为此我设计了这节语言课,让孩子们学会感恩不向家长索要礼物并了解更多更有意义的庆生方式。

    活动目标

    1、了解生日的意义。

    2、通过活动体会父母的辛苦。知道自己在父母的关心爱护下健康成长,要尊重父母。

    3、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认识词组。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重点难点

    了解生日的含义感受生日的快乐及知道自己生日的年份。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最有纪念意义的往年过生日的照片,视频。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引发兴趣,导入活动。听音乐引出《生日快乐歌》。

    问题一:什么是生日?

    师小结:生日就是诞生之日,生日代表着又长了一岁。

    2、出示照片,引导幼儿观察照片并提问。

    3、问题二:出示视频(生产幼儿的视频)为什么要过生日?

    师小结: 生日就是出生之日,生日代表着年龄的增长,第一个生日是周岁。

    4、提问幼儿过生日心情怎样?是谁最关心我们的生日?

    师小结:引导幼儿讲述爸爸、妈妈为自己生日积极准备和忙碌的情景,后出示挂图(小熊过生日),让孩子们知道过生日的方法有很多种,要懂得节约,生日时不要向父母索要生日礼物,而是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5、动手制作礼物送给父母,教育幼儿要爱父母,理解父母的爱和辛劳。

    教学反思

    我感觉本节课目标明确,过程较紧密相扣,我抓住幼儿好奇,爱探索,易感染、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的心理特点,将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让幼儿现象直观的了解了生日的意义并知道了妈妈生育自己的痛苦与艰辛。同时也达到了让幼儿懂得感恩于父母,了解更多庆生的方式方法。最后一个环节手工材料准备不够充分,使得个别幼儿没有为父母制作出让自己更为满意的礼物,在以后的活动中会及时予以改进的。

    大班分礼物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学唱歌曲《春姑娘》第一段。

    2.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仿编歌词。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春姑娘》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教学挂图三幅,汉字卡片:春姑娘、欢欢喜喜、高高兴兴 幼儿用彩笔、画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师生问好,练声

    练声《一只小铃铛》,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二、欣赏曲子《春姑娘》

    听音乐,提问: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能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吗?

    三、学唱歌曲《春姑娘》

    1.欣赏歌曲,了解歌曲中唱了一些什么。

    2.幼儿边回答,师边出示图片和汉字,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3.学唱这首歌曲。

    4.分析比较《春姑娘》与《春天在哪里》的不同:歌词不同、节奏不同、旋律不同等。

    5.引导幼儿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

    四、仿编歌词

    1.幼儿说说春姑娘还会走在什么地方?

    2.春姑娘走过的地方,会有谁出来张望呢?

    3.幼儿画一画、然后唱一唱。

    五、完整欣赏《春姑娘》。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受春天和表现春天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教幼儿歌唱春天就显得水到渠成。幼儿在仿编歌词的过程中,因为有了经验的积累,有了表现的方法,因此仿编的歌。

    大班分礼物教案反思【篇3】

    设计思路:

    新年的脚步悄悄地走向我们,一天我会听到龙龙在说:爸爸妈妈昨天带我去亲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妈妈会去超市买很多礼物。其他孩子听到了也纷纷表示也去亲戚家做客了,也买了很多礼物。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购买礼物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的幼儿还可以说出具体的购物过程,再加上大二班的小朋友开了家河马超市,我们的孩子非常渴望到超市里亲自体验购物的感受。于是,我就创设了为熊猫奶奶购买礼物的情景,从中既能让幼儿体验到购物的乐趣,又能让幼儿了解合理安排钱币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方法。

    2、体验购物的乐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2、银行取钱,交代要求:领的钱要拼成四种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种图形的颜色要不一样、两半图形上的数字要合成103、购买礼物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

    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

    活动反思:

    在导入部分,我通过问话让学生说一说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有几个学生能说出是重阳节,我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下重阳节,并希望同学们在重阳节这一天能够为家里的老人献上一份爱心。不管是在什么课上,我们都应该有机会教给学生除了科学知识之外的东西:向敬爱老人、爱护花草树木、爱护益虫益鸟等等。利用课本上提供的素材和导入环节的两三分钟就能够灌输给学生很多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这一方面在以后还要继续坚持多关注,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运算顺序都能够掌握,在计算时,为了便于学生对计算过程的检查,我要求学生用递等式的形式来计算,但是有部分学生对于递等式掌握的不是很好,在练习课上还要再通过练习题巩固一下才行。另外有的学生没有列竖式的习惯,虽然口算能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这样练习的正确率就很难保证。我让学生用两个竖式连写,这样就简便一些了。我想在以后的课上应尽量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找出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他们。

    大班分礼物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购买礼物这一活动,初步尝试合理安排钱币的方法。

    2、体验购物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图片、卡片。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新年马上就要到了,熊猫奶奶邀请我们去做客。

    2、银行取钱,交代要求:领的钱要拼成四种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种图形的颜色要不一样、两半图形上的数字要合成10

    3、购买礼物

    4、交流分享:你买了什么礼物,为什么买这份礼物?一共用了多少钱?[教案来自:.]

    5、师总结: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钱币,有多少钱用多少钱,不要超支。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互相商量一下,看看自己有什么打算。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

    大班分礼物教案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2、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培养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灵敏性。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贺卡、铅笔、贺卡若干。

    活动过程:

    1、新年老人悄悄地来了,我们跟着新年老人的脚步,进入了20xx年,你们开心吗?

    2、新年老人要和我们来做个碰球游戏,你们高兴吗?交代你的球和我的球合起来是几。

    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3、新年老人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呢!教案网我们一起来摸一摸。你们看!是什么呀?

    贺卡!只要你把贺卡上面的算式题都做出来,新年老人就把贺卡送给你了!

    4、小组活动。

    交代活动规则,幼儿操作。

    活动评价。

    出示放大的幼儿的操作材料,请幼儿讲讲是怎么完成这份作业的。

    教学反思:

    我意识到本次活动有不足之处。在整个活动中,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过渡时,都是由老师提出问题,没能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在语言组织中,不够精炼。这是以后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大班分礼物教案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验礼物带给人的快乐。

    2、学习关心和体谅别人。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

    故事中小动物的头饰、故事磁带、字卡:新年礼物

    活动过程:

    1、你收到新年礼物了吗?

    大家刚刚过完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互相送礼物,有什么礼物?

    想一想,自己收到了谁送的礼物。

    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份礼物。

    2、收到礼物真开心。

    我们收到了别人送的礼物,森林里的小动物有没有收到礼物呢?

    我们来听一个故事,题目叫《新年礼物》。出示字卡:新年礼物。

    教师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认真倾听。讲述中,随情节展开出示相应的动物头饰。

    引导幼儿体验小动物收到新年礼物的喜悦心情,并知道每只小动物收到了什么样的礼物。

    熊伯伯收到特别的礼物后的心情是怎样的?

    讨论:全体小动物为什么要送一辆自行车给熊伯伯?

    小结:我们要关心和体谅别人,共同分享快乐。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幼儿从全体小动物送给熊伯伯自行车的事情中知道了关心和体谅别人,特别是关心自己的人。

    小百科:礼物是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表达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与人之间互赠的物品。礼物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种载体。

    大班分礼物教案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送礼物的意义,礼物不在轻重而在于心意。

    2.培养幼儿的讲述能力,使幼儿能根据故事大胆地表演故事。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字卡:生日衣服礼物。

    3.幼儿用书每人一本。

    4.小兔灰灰和小兔白白头饰各一个、衣服道具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引入主题

    师:⑴小朋友们知道刚才的《生日快乐》歌是给谁唱的吗?谁要过生日了呢?

    ⑵今天啊,森林里的小兔灰灰就要过生日了,它的好朋友小兔白白想要送给它一件礼物,你们想知道它送了什么礼物给小兔灰灰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2.观看故事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幼儿初步理解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3.看图片讲述,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⑴述第一段

    师:谁要过生日了?白兔准备送一件什么礼物?买的还是自己做的?灰兔听了以后心情会怎么样?(引导幼儿学习字词生日、衣服、礼物)

    ⑵讲述第二、三段

    师:①白兔做过衣服没有?晚上做衣服时出了什么事情?

    ⑶讲述第四、五段

    师:①这次又发生了什么事?白兔感觉怎么样?②第二天白兔对灰兔说了什么?灰兔怎么说的?(幼儿学讲白兔和灰兔的对话)

    ⑷讲述第六、七段

    师:①这次剪之前白兔对自己说了什么?帽子做成了没有?白兔自言自语说了些什么?②第三天白兔碰见灰兔说了什么?灰兔又是怎么说的?引导幼儿模仿对话。

    ⑸讲述第八段

    师:白兔送给灰兔什么礼物?白兔为什么难过?灰兔的表现是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白兔为什么又不难过了?(讲一讲白兔的糟糕心情和灰兔收到礼物的高兴心情)

    小结:因为手绢是白兔亲手做的,礼物不在轻重而在于是否用心去准备。

    4.幼儿看书再次理解故事内容,启发幼儿讨论。

    ⑴白兔为什么要送给灰兔礼物?

    ⑵白兔开始要送给灰兔一件衣服,最后怎么变成一块手绢了呢?每次剪坏的时候,白兔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难过?

    ⑶灰兔听说白兔送给她一件衣服,最后收到了一块手绢,灰兔为什么还是很高兴?

    5.角色扮演(小剧场)

    请两位小朋友,一位扮演小兔灰灰,一位扮演小兔白白进行表演,教师旁白。

    6.延伸活动:请小朋友回家与家长共同作画,作为礼物送给小兔灰灰。

    附故事:

    送给小兔灰灰的礼物

    再过几天就是小兔灰灰的生日了,小兔白白想做件衣服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

    可是白白从来没做过衣服。

    刚剪了几下,就剪坏了布。唉!看来衣服是做不成了,只能做件背心了。

    第二天,白白碰到灰灰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嗯,做衣服太慢了,我想还是做件背心送给你吧。

    晚饭后,白白就开始做背心了。这次,他小心多了,可还是剪坏了。现在只能做顶帽子了。

    第三天,白白又碰见了灰灰,说:嗯,我觉得那块布更适合做一顶帽子,我该做顶帽子送给你吧。

    这天晚上,白白的运气糟糕透了,因为他又剪坏了,这下连帽子也做不成了。唉,我真是一个大笨蛋!白白生气的自言自语。

    灰灰的生日到了,当白白把一块手绢送给灰灰时,他难过得差点掉下眼泪。哇,真漂亮!这真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最特别的生日礼物。谢谢你!看到灰灰这样高兴,白白一点也不觉得难过了。

    活动反思:

    这节课是语言故事课,我们班的孩子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这样既给了孩子们的发挥空间,也给了个别内向的孩子的大胆展示自己的机会,整体来说,这节语言课上的不错,我会继续发扬的。

    小花伞教案反思1000字精选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那么教案可从哪些角度动笔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小花伞教案反思,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小花伞教案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引起幼儿对降落伞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2)、让幼儿初步了解伞面的大小对降落伞下降速度的影响。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能合适的运用各种现成的材料设计并制作简易降落伞。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探究出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大小的关系。

    (2)、 能独立设计制作出一个良好的降落伞。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文件:《跳伞》的视频、一段优美的乐曲等。

    (2)、游戏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小娃娃、 两个伞面大小不一样的自制降落伞

    (3)、制作降落伞的材料工具:棉线、 不同大小的圆形塑料膜、剪刀若干把、双面胶、透明胶带若干卷、以及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开始环节:

    请幼儿看开飞机的视频,模仿飞机飞行进入活动室。教师鼓励幼儿想象根据音乐变化模仿飞机起飞、斜飞、平行飞、降落等飞行动作。

    老师:“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两位好朋友,他们俩一个叫欢欢,一个叫乐乐,欢欢和乐乐喜欢跳伞运动,可是呢,每次他们一起跳伞的时候都是乐乐先到达地面的,欢欢和乐乐一直都找不到原因,小朋友们能帮忙他们吗?”

    基本环节:

    (1)、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大小不一的降落伞,并将橡皮泥娃娃栓在上面,开始示范降落,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说出两个伞有什么不一样及降落的速度

    A、制作降落伞注意的地方:伞面的大小,伞面的材料,物体的大小,重物放置伞的中心点。

    B、比赛部分:在指定的高处,举起双手撑开降落伞让其往下降,记录降落伞停留空中时间的长短。

    C、讨论部分:讨论是什么原因,影响降落伞降下来的速度。

    (2)、引导幼儿掌握伞面的大小与下降速度的关系,并且询问幼儿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呢?教师介绍制作降落伞的各种材料及示范制作降落伞方法,并在伞面进行装饰——教师需要留意幼儿穿线后把线的两端对齐,适时给予个别指导。

    (3)、比赛——播放音乐,几位小朋友一组,进行比赛,看谁的降落伞最稳最慢落地,让孩子玩自己制作的降落伞。通过展示,各组进行交流,然后评价各组的设计。

    小朋友上台展示、解说 -------你们组怎样操作的?怎样改变一个条件?怎样让别的条件保持不变?台下发现问题、补充、纠正。

    (4)、在玩的过程中及时引发幼儿思考探索,掌握伞面越大,则下降速度越慢的规律,在生活中可以利用其他什么材料进行制作,并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制作。

    结束环节:

    今天我们研究降落伞,小朋友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可以说说你们的收获吗?

    延伸环节:

    (1)、小朋友们回去查找降落伞的资料,说说降落伞的种类有多少。

    (2)、小朋友们回去自己思考动手制作一个又漂亮又稳的降落伞好吗?

    教学反思

    出彩之处:

    这节活动, 要求幼儿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为了使幼儿想出的办法能充分得以实施。材料的多样性符合了不同幼儿的需求,尊重了幼儿的个性,开发了幼儿的思维。

    这节课的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注重幼儿主体地位 ,幼儿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按照自己的方法从事各种探究活动,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经历一个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 使不同层次的幼儿获得了不同的收获, 幼儿自我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不足之处:

    在交流过程中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组织能力欠缺,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幼儿学习积极性没有很好的激发出来,这与我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在幼儿说不出问题的时候,没有恰当的给予引导,没有及时的给出答案,没有控制好教学尺度。

    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不少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备幼儿,备教法、学法,努力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拓展幼儿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小花伞教案反思 篇2

    设计背景

    在活动之前,老师自己准备各种各样的小花伞的图片,然后好好认识一下雨伞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同的花纹,图案有规律地装饰伞面。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设计自己喜欢的小花伞。

    重点难点

    重点:涂颜色的时候,颜色不配合。

    难点:在雨伞上面画出来图形。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装饰画的基础,会用简单的图案装饰服装,帽子等物品。

    2、和幼儿一起观察不同图案的花伞。

    3、实物伞若干,彩色铅笔和《幼儿用书·健康,社会与艺术》,画有伞的图案。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欣赏实物伞,重点引导幼儿观察伞面上的花纹和图案。

    教师:“小朋友们,咱们班上有那么多漂亮的小花伞,你最喜欢那一把?它是什么颜色的?上面的图案是什么样的?”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健康,社会与艺术》。教师“小朋友,看,这里有什么?”(伞)。“上面有好看的图案吗?”(没有)“有漂亮的颜色吗?”(没有。)“今天老师就请小朋友自己来设计这把雨伞。好吗?”

    2、引导幼儿用图形有规律地进行装饰,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进行装。

    3、幼儿装饰伞面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讲卫生。

    4、活动过程中,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鼓励大胆动手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展示及欣赏作品。

    请幼儿互相说一说,雨伞上涂了什么颜色?画了哪些好看的装饰图形?

    教学反思

    《小花伞》是节绘画课,目的就是通过活动知道伞的基本形状并进行装饰。在进行活动之前,对于这节活动课实际上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教师事先画好伞的形状,让幼儿对伞面进行涂色,第二种方案是让幼儿自己动手用彩色笔对伞面涂色。前一种方案着重于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后一种方案如何画伞面对幼儿是一种挑战。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在雨伞上面涂颜色的时候,不那么大胆,但是在我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很快学会了咋样涂颜色的方法,结果,他们模范我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雨伞,自己动手画出来把自己喜欢的雨伞。

    这次的活动是让幼儿亲子画伞,而原先第一种设想让幼儿装饰伞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可以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尝试。

    小花伞教案反思 篇3

    设计意图:

    折纸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它也是一种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形式。最近学习的主题是美丽的花卉,我和钱老师在准备一些区域材料的时候,总有一些孩子会围在身边,指着我们折的各种花问这问那的,很多孩子对折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孩子还问我能不能教一教他折这些好看的花,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折纸方法,学会折叠三瓣花。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体验折纸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学习的欲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三角形白纸彩纸若干(幼儿至少每人一张)。

    2.范画一幅。

    3.折叠步骤实例。

    4.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1. 出示范画。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这幅画吗?什么时候见过它的?

    有没有发现这幅画上跟你以前看到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的啊?

    嗯,多出了一些花,那它们是不是也是像小动物那样用颜料刷出来的啊?

    哦,是折出来的!(突出折纸)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三瓣花。你们想不想来学一学折这个三瓣花啊?

    2. 出示三角形的操作纸

    简单介绍折叠三瓣花所用的材料是正三角形的纸

    二、 初次示范折叠三瓣花。

    1. 边示范折叠边讲解步骤。

    2. 提醒幼儿折叠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

    先折出谷线、集中一角折、边和边角和角要对对齐。

    三、 再次示范折叠,幼儿学折三瓣花。

    1.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折一折老师折的三瓣花啊?请小朋友将你们小椅子下的白纸拿出来,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折叠三瓣花。

    2. 幼儿操作材料,师边示范折叠边讲解出示步骤实例。

    (1)提醒幼儿折出谷线,集中一角折以及向里翻折的时候要注意边和边、角和角对对齐。

    (2)个别遇到困难的幼儿,下位指导,并提醒他们看步骤实例。

    3.师:好,小朋友们折好三瓣花了吗?

    请折好的小朋友将你折的花举起来给老师看看。

    嗯,很好,还有一些小朋友还没折好,请折好的小朋友把你折的花也给旁边的小朋友看一看,比比看谁的花折得美,等一等没折好的小朋友,好吗?

    四、 幼儿再次尝试,自主折叠。

    1. 师:都折好了吗?还想不想再折一些五颜六色的三瓣花啊?

    好,那就先把你们折好的花藏在口袋里,轻轻的搬小椅子回座位,在你们的桌子上,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漂亮的彩纸,请你们动动小手把它们变成美丽的三瓣花吧。

    2. 幼儿自主操作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五、 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提供白纸,幼儿添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探索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活动目标基本达成,但是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 应该再准备一张步骤图,带着孩子复习一些折叠符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 活动评价环节可以准备一个KT板,以及若干工字钉,让完成的幼儿在作品上写上名字,展示到KT板上。

    3. 课堂常规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小花伞教案反思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在认识了伞,和学习了怎样使用伞的情况下,我设计了制作“花伞”的这一内容。中班幼儿对绘画有一定基础,粘贴碎纸也比较简单,适合幼儿设计制作。

    活动目标

    1、学会制作简单的“纸贴伞”。

    2、通过学习制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能力。

    3、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艺术的美。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制作简单的“纸贴伞”。

    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作品

    课本、手工纸、水彩笔、浆糊、碎纸片、自己的伞等。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小动物们相约来到美丽的花园去散步,正当他们玩得高兴的时候,天空突然变的阴暗起来,不一会儿,便下起了大雨。这时候,小动物们可着急了,同学们,咱们想个办法来帮帮它们好吗?

    对,下雨了我们可以给它们送把雨伞。

    伞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的一项民间艺术。 今天我们就来自己做一把漂亮的花伞,让朵朵伞花在我们这儿尽情开放。(出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

    1、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几把自己做的“伞”,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伞是由什么拼的?

    2、 观察伞的形状,让幼儿自由观察自己带的伞。

    三、创新巧制作

    下面请同学们设计制作一把自己最喜欢的小伞,让它展示在老师和同学面前。

    1、教师示范:先在绘画纸上画出自己伞的形状,再用碎纸片粘贴。(强调在伞里面贴,纸片要小而密)

    四、评价

    有针对性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伞形 整体效果 )

    五、总结

    同学们,你们都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做出了最漂亮的小伞,请你把它拿回去送给你最想送的人,让他和你共同分享这做伞的快乐。

    六、结束

    小朋友们真能干,一朵朵盛开的伞花,就像小朋友美丽的笑脸,这么优美的环境可不能容忍有许多的垃圾,看谁收拾的又快又干净。

    活动反思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灵活进行创新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思维的活跃度上还不够,应该将生活中的伞扩展到大自然当中去。结合后面的“大自然中的伞”可以让幼儿的创新更丰富。

    小花伞教案反思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结合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小花伞,结合《纲要》中的主题目标,让幼儿主动的参与活动,有信心,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意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写简单的问题。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花伞,感受花伞上图案的对称美。学习用点、线、面对称地装饰小花伞。

    2、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体验画画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是学习用点、线、面对称地装饰小花伞。

    2、 教学难点是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1、收集的小花伞若干。

    2、圆形纸若干,记号笔、彩色水彩笔、油画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小花伞

    师出示实物小花伞若干,摆放在活动室四周。

    1、幼儿自由欣赏各种小花伞。

    2、幼儿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师在旁倾听。

    说说你最喜欢的小花伞,为什么喜欢?

    二、引导幼儿感知小花伞上图案的对称美。

    教师出示一只图案对称的风筝。请幼儿欣赏后说说自己的发现。(伞上的图案是对称的,上面的和下面的花纹、颜色、形状都是一样的,,左面的和右面的花纹、颜色、形状也是一样的。这就是对称。)

    三、幼儿讨论如何装饰小花伞。

    教师引导语:这些小花伞真漂亮,我们也来做一把漂亮的小花伞好吗?

    设疑:你想做一把什么样的小花伞?

    四、幼儿绘制小花伞。

    教师引导语: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图案、色彩做一把漂亮的与众不同的小花伞。注意图案要对称,看谁装饰的最漂亮。

    五、小花伞展。

    展示幼儿制作的小花伞,比一比谁的小花伞最美。

    活动反思: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布森指出:知觉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儿童和成人都能在环境中主动地发现、探索、参与和抽取信息。因此,在活动中,我能尊重孩子的需要,注重孩子个性的发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大胆想象,装饰小花伞。通过活动,孩子们的知识经验得到了提升,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快乐。

    【开国大典教案教学反思1000字】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