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相关教学方案
  •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相关教学方案

    发表时间:2022-01-21

    【www.jk251.com -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

    我相信初中教师都接触过教案,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初中老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初中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本站收集了《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相关教学方案》,供您参考。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掌握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教学难点是解法的灵活运用.能够熟练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是进一步学习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以及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的基础.

    1.方程组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的未知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这样的方程组就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2.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仍是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消元,即通过消元将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3.如何消元,首先要认真观察方程组中各方程系数的特点,然后选择最好的解法.

    4.有些特殊方程组,可用特殊的消元方法,有时一下子可消去两个未知数,直接求出一个未知数值来.

    5.解一次方程组的消元“转化”基本思想,可以推广到“四元”、“五元”等多元方程组,这是今后要学习的内容.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时,由于方程较多,学生容易出错.因此,应提醒学生注意,在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出比原方程组少一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原方程组的每一个方程一般都至少要用到一次.

    2.消元时,先要考虑好消去哪一个未知数.开始练习时,可以先把要消去的未知数写出来(如教科书在分析中所写的那样),然后再进行消元.

    在例2中,如果先确定消去,那么这三个方程两两分组的方法有3种;①与②,①与③,②与③.我们可以从中任选2种消去.这里特别要注意选定2种后,必须消去同一个未知数.如果违背了这一点,所得的两个新方程虽然各含两个未知数,但由它们组成的方程组仍然含有三个未知数,这在实际上没有消元.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知道什么是三元一次方程.

    2.会解某个方程只有两元的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3.掌握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过程中化三元为二元或一元的思路.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确定消元方法、消元对象.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解题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消元”的思想,设法把未知数转化为已知.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渗透方程恒等变形的数学美,以及方程组解的奇异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

    2.学生学法:三元一次方程组比二元一次方程组要复杂些,有些题的解法技巧性较强,因此在解题前必须认真观察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系数特点,选择好先消去的“元”,这是决定解题过程繁简的关键.一般来说应先消去系数最简单的未知数.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使学生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经过本课教学进一步熟悉解方程组时“消元”的基本思想和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等重要方法.

    (二)难点

    针对方程组的特点,选择最好的解法.

    (三)疑点

    如何进行消元.

    (四)解决办法

    加强理解二元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想是“消元”,故在求解中为便于计算应选择系数较简单的未知数将它消去.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先复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想及办法,让学生充分理解方程组的消元思想及方法.

    2.教师由引例引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由学生思考、讨论后解决如何消三元变二元,教师讲解、小结.

    3.由学生尝试,解决例题.

    4.学生练习,教师小结、讲评.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将学习如何求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二)整体感知

    通过复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想,从而类推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想及解题方法,让学生牢牢抓住利用消元的思想化三元为二元,再化二元为一元的办法来求解.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探索新知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甲、乙、丙三数的和是26,甲数比乙数大1,甲数的两倍与丙数的和比乙数大18,求这三个数.

    题目中有几个未知数?含有几个相等关系?你能根据题意列出几个方程?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

    这个问题必须三个条件都满足,因此,我们把三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下面的形式:

    这个方程组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的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像这样的方程组,就是我们要学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怎样解这个三元一次方程组呢?你能不能设法消云一个或两个未知数,把它化成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一元一次方程?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后说出消元方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否定,纠正后说出消元方案:依照代入法,由较简单的方程②,可得④,进一步将④分别代入①和③中,就可消去,得到只含、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由②,得④

    把④代入①,得⑤

    把④代入③,得⑥

    ⑤与⑥组成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把代入④,得

    注意:a.得二元一次方程组后,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在练习本上完成.

    b.得,后,求,要代入前面最简单的方程④.

    c.检验.

    这道题也可以用加减法解,②中不含,那么可以考虑将①与③结合消去,与②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用加减法解方程组.

    【教法说明】通过一题多解,不仅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巩固解方程组时通过“消元”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基本思想.

    2.学生尝试解决例题

    例1解方程组

    学生活动:独立分析、思考,尝试解题,有的学生可能用代入法解,有的学生可能用加减法解,选一个用加减法解的学生板演,然后,让用代入法的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单.

    解:②×3+③,得④

    ①与④组成方程组

    解这个方程组,得

    把,代入②,得

    归纳:这个方程组的特点是方程①不含,而②、③中的系数绝对值成整数倍关系,显然用加减法从②、③中消去后,再与①组成只含、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最为合理.而用代入法由①得到的式子含有分母,代入②、③较繁.

    【教法说明】有了前例的基础,让学生独立尝试解题,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后归纳题目的特点为,点明消元方法和消元对象,更有助于学生探索方法、掌握技巧.

    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练习:P30(1).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后,同桌、前后桌之间按不同解法的同学交换,看哪种方法最简单.

    4.变式训练要,培养能力

    补例:解方程组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

    【教法说明】此方程组中方程①、③中、的系数完全相同,用③-①可直接得到,再把代入②可求,代入①可求.这道题直接化三元为一元,能使学生体会到解法技巧的重要性,觉得数学问题真是奥妙无穷!

    (四)总结、扩展

    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方法有哪些?

    2.解题前要认真观察各方程的系数特点,选择最好的解法,当方程组中某个方程只含二元时,一般的,这个方程中缺哪个元,就利用另两个方程用加减法消哪个元;如果这个二元方程系数较简单,也可以用代入法求解.

    3.注意检验.

    【教法说明】这样总结,既突出了本课重点,又突出了本节内容中例题、习题的特点—某个方程只含两元,使学生在以后解题时有很强的针对性.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31A组1.

    (二)选做题:解方程组

    (三)思考题:课本第32页“想一想”.

    【教法说明】作业(一)是为了巩固本节所学知识;作业(二)有很强的技巧性,可培养学生兴趣;作业(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jK251.COm精选阅读

    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以及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值是否是某个的解.难点是了解的解的含义.这里困难在于从1个数值变成了2个数值,而且这2个数值合在一起,才算作的解.用大括号来表示的解,可以使学生从形式上克服理解的困难;而讲清问题中已含有两个互相联系着的未知数,把它们的值都写出来才是问题的解答.这是克服这一难点的关键所在.

    二、知识结构

    本小节通过求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先应用学生以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去解决,然后尝试设两个未知数,根据题目中的两个条件列出两个方程,从而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用描述的语言)以及的解等概念.

    三、教法建议

    1.教师通过复习方程及其解和解方程等知识,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并引入二元一次方程和的概念.

    2.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判断二元一次方程及.

    3.通过的解的概念的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检验的解的问题.

    4.为了减少学习上的困难,使学生学到最基本、最实用的知识,教学中不宜介绍相依方程组如

    和矛盾方程组如

    等概念,也不要使方程组中任何一个方程的未知数的系数全部为0(因为这种数学中的特例较少实际意义)当然,作为特例,出现类似

    之类的是可以的,这时可以告诉学生,方程(1)中未知数的系数为0,方程(1)也看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的概念.

    2.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写成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3.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个的解.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严格认真的学习态度.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方程组的解必须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恒等的数学美,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奥秘的兴趣和激情.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尝试指导法.

    2.学生学法: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和及其解的概念,并对比方程及其解的概念,以强化对概念的辨析;同时规范检验方程组的解的书写过程,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使学生了解二元一次方程、以及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值是否是某个的解.

    (二)难点

    了解的解的含义.

    (三)疑点及解决办法

    检验一对未知数的值是否为某个的解必须同时满足方程组的两个方程,这是本节课的疑点.在教学中只要通过多举一系列的反例来说明,就可以辨析解决好该问题了.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或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通过复习方程及其解和解方程等知识,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并引入二元一次方程和的概念.

    2.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判断二元一次方程及.

    3.通过的解的概念的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检验的解的问题.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的概念并会判断一对未知数的值是否为的解.

    (二)整体感知

    由复习方程及其解,导入二元一次方程及的概念,并会判断它们;同时学会用一个未知数表达另一个未知数为今后的解方程组埋下伏笔;最后学会检验解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你能举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的例子吗?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自由举例.

    【教法说明】提此问题,可使学生头脑中再现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为学习二元一次方程做铺垫.

    (2)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

    香蕉的售价为5元/千克,苹果的售价为3元/千克,小华共买了香蕉和苹果9千克,付款33元,香蕉和苹果各买了多少千克?

    学生活动:思考,设未知数,回答.

    设买了香蕉千克,那么苹果买了千克,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

    答:小华买了香蕉3千克,苹果6千克.

    上面的问题中,要求的是两个数,能不能同时设两个未知数呢?

    设买了香蕉千克,买了苹果千克,根据题意可得两个方程

    观察以上两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是,那么这两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特点?

    观察、讨论、举手发言,总结两个方程的共同特点.

    方程里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项的次数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与二元一次方程密切相关的知识—.

    【教法说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方程的特点之后给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比直接定义印象会更深刻,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下面完成练习.

    练习一

    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并说明理由.

    ①②③

    ④⑤⑥

    练习二

    分组练习:同桌结组,一人举例,一人判断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

    学生活动:以抢答形式完成练习1,指定几组同学完成练习2.

    【教法说明】这样做既可以活跃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练习三

    课本第6页练习1.

    提出问题: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惟一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而二元一次方程有无限多解,其中一个未知数(或)每取一个值,另一个未知数(或)就有惟一的值与它相对应.

    练习四

    填表,使上下每对、的值满足方程.

    -2

    0

    0.4

    2

    -1

    0

    3

    师生共同总结方法:已知,求,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为;已知,求,用含有的代数式表示,为.

    【教法说明】由此练习,学生能真正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无限多的;并且能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定成用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为用代入法解奠定了基础.

    (2)关于的教学.

    上面的问题包含两个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一是香蕉和苹果共买了9千克,一是共付款33元,也就是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程.因此,把这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写成

    这两个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

    方程组各方程中,同一字母必须代表同一数量,才能合在一起.

    练习五

    已知、都是未知数,判别下列方程组是否为?

    ①②

    ③④

    【教法说明】练习五有助于学生理解的概念,目的是避免学生对形成错误的认识.

    对于前面的问题,列要比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些.根据前面解得的结果可以知道,买了香蕉3千克,苹果6千克,即,,这里,既满足方程①,又满足方程②,我们说

    的解.

    学生活动:尝试总结的解的概念,思考后自由发言.

    教师纠正、指导后板书:

    使的两个方程左、右两边的值都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的解.

    例题判断是不是的解.

    学生活动:口答例题.

    此例题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这个例题,使学生明确地认识到:的解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程;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的计算习惯.

    3.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练习:(1)课本第6页第2题目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2)课本第7页第1题目的:培养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4.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练习:(1)P84.

    【教法说明】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的解的概念,并为解打下基础.

    (2)P8B组1.

    【教法说明】为列找等量关系打下基础,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扩展

    1.让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学生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教师明确提出要求:弄懂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个的解.

    3.中考热点:中考中有时会出现检验某个坐标点是否在一次函数解析式上的问题.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73.

    (二)选做题:P8B组2.

    (三)预习:课本第9~13页.

    参考答案

    略.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第二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并能检查所得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进一步渗透化未知为已知的思想.

    2.通过应用题的内容,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通过深入挖掘隐含的条件,渗透解题的简捷性的数学美以及准确的设元,发挥解题的创造性的数学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观察法、谈话法、尝试指导法.

    2.学生学法:通过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量路程、速度、时间结合题意得出两个正确的相等关系是关键,通过反复训练并思考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性的知识.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根据简单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疑点

    正确找出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两个相等关系,并把它们表示成两个方程.

    (三)解决办法

    反复读题、审题,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它的基础上研究新的问题.

    2.师生共同探究行程问题中三者的关系,并学会如何通过题意以路程、速度、时间作为等量关系来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行程问题的应用题.

    (二)整体感知

    利用路程、速度、时间的三者关系解关于相遇、追及以及顺、逆流航行的应用题,关键在于寻找以路程或时间为主的等量关系.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哪两步?

    学生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例3甲、乙二人相距6㎞,二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二人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提问:(1)题中有几个未知数?分别是什么?

    (2)题中的两个相等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后回答.

    未知数:甲、乙各自的平均速度

    相等关系:(1)同向而行:甲的行程=乙的行程+6㎞

    (2)相向而行:甲行程+乙行程=6㎞

    学生活动:设未知数,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

    解:设甲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乙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行㎞,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平均第小时甲行4㎞,乙行2㎞.

    注意:检验.

    反馈练习:P371,2.

    例4甲、乙两码头相距60千米,某船往返两地,顺流时用3小时,逆流时用3小时45分,求船在静水中的航速及水流速度.

    分析:复习船在顺流航行及逆流航行中的速度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的关系.

    顺流航行的船速=在静水中的船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航行的船速=在静水中的船速度-水流速度

    师生共同分析两个相等关系:

    (1)顺流航行的速度×3=60千米

    (2)逆流航行的速度×=60千米

    解: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千米/时,水流速度为千米/时.

    由题意得

    答:略.

    练习:P487.

    例5某市现有42万人口,计划一年后城镇人口增加0.8%,农村人口增加1.1%,这样全市人口将增加1%,求这个市现在的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提问:(1)题中的两个未知数分别是什么?

    (2)题中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学生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未知数: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相等关系:(1)城镇人口+农村人口=总人口

    (2)城镇人口增加数+农村人口增加数=总人口增加数

    学生活动:根据分析设未知数、列方程组,一个学生板演.

    解:设城镇人口是万,农村人口是万,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城镇人口是14万,农村人口是28万.

    注意:②式中的42也可以写成().

    【教法说明】例3、例4采用了与例1相同的分析方法,这样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会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也可以采用拟题训练法让学生分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两地之间的路为20千米,甲从地,乙从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后在点相遇,相遇后甲原速返回地,乙仍向地前进.甲回到地时,乙离地还有2千米,求甲、乙两人的时速.

    学生活动:独立分析、思考、找相等关系,一个学生板演.

    解:设甲速为每小时千米,乙速为每小时千米,根据题意,

    得:

    解得

    答:甲速为每小时5.5千米,乙速为每小时4.5千米.

    【教法说明】找相等关系时,相向而行的比较简单,为甲、乙二人的行程(20千米),在找同向而行的相等关系时,教师可画出直线型示意图进行分析:

    甲、乙二人从点同向而行,甲回到地的时间是2小时,在相同时间内,乙到达点,距地还有2千米,从而可得相等关系:

    甲行程-乙行程=2千米

    此题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认真分析,找准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组.

    八、布置作业

    P39~P404,7,8,9,10,11.

    参考答案

    略.

    九、板书设计

    5.5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

    例3

    例4

    例5

    数学教案-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的教学方案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并能检查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2.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思想.

    3.向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若能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就能迅速通过相等求解,从而渗透解题的简捷性的数学美,以及解题的奇异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观察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主要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尤其重点要掌握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其分析方法和解题步骤都与前面学过的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可在学习中进行类比从而加强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与难点

    根据简单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疑点

    正确找出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两个相等关系,并把它们表示成两个方程.

    (三)解决办法

    通过反复读题、审题,分析出题目中存在的两个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组的关键.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提问,复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尤其相等关系的寻找问题.

    2.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通过反馈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差漏补缺.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二)整体感知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准确的审题迅速寻找出两个正确的相等关系来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根据下列条件设适当的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①甲、乙两数的和是10.

    ②甲地的人数比乙地的人数的2倍还多70.

    ③买4支铅笔、3支圆珠笔共花了1.6元.

    (2)甲、乙两工人师傅制作某种工件,每天共制作12件.已知甲每天比乙多制作2件,求甲、乙每人每天可制作几件?

    ①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

    ②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是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还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容易?

    学生活动:第(1)题口答,第(2)题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法说明】第(1)题为根据相等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打下了基础;第(2)题通过两种解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列方程组的优越性,这样引入课题,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例1小华买了80分与2元的邮票共16枚,共花了18元8角,80分与2元的邮票各买了多少枚?

    分析:(1)题中有几个未知数?分别是什么?

    (2)题中有几个相等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后回答.

    未知数:80分邮票枚数与2元的邮票枚数.

    相等关系(1)80分邮票枚数+2元邮票枚数=总枚数.

    (2)80分邮票总价+2元邮票总价=全部邮票总价.

    学生活动:设未知数、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

    解:设共买枚80分邮票,枚2元邮票,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80分邮票买了11枚,2元邮票买了5枚.

    强调:(1)选定几个未知数,根据问题中的条件找几个相等关系,这几个相等关系正好表示了应用题的全部含义.

    (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解方程组过程在练习本上完成.

    (3)得到结果后,要检验是不是原方程组的解,是不是符合应用题的实际意义,然后再写答句.

    反馈练习:P351,2.(只列不解)

    例2小兰在玩具工厂劳动,做4个小狗、7个小汽车用去3小时42分;做5个小狗、6个小汽车用去3小时37分.平均每1个小狗与1个汽车各用多少时间?

    仿照刚才分析例1的方法,分析问题.

    学生活动:拟题、自由提问,其他学生抢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拟题板书.

    两个未知数:平均做1个小狗的时间与1个小汽车的时间

    (1)做4个小狗的时间+做7个小汽车的时间=3时42分

    (2)做5个小狗的时间+做6个小汽车的时间=3时37分

    解题过程由学生完成,一个学生板演.

    解:设平均做1个小狗用分,做1个小汽车有分,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平均做一个小狗用17分,做1个小汽车用22分.

    【教法说明】例2用拟题训练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分析问题,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馈练习:P353,4.

    学生活动:口答、设未知数、列方程组.

    3.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制盒底43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50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

    分析:此题的相等关系不明显,应启发学生认真思考,找到第二个相等关系.

    相等关系:(1)制盒身铁皮张数+制盒底铁皮张数=150张.

    (2)盒底总数=2×盒身总数.

    解:设用张铁皮制盒身,张铁皮制盒底,可以制成整套缺头盒.根据题意,得

    (四)总结、扩展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你能简单归纳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吗?

    学生发言后,老师适当补充、纠正.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391,2,3.

    (二)选做题:P41B组2.

    (三)补充题:给定两数5和3,编一道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应用题,使得这个方程组的解就是给定的两数.

    参考答案

    (一)1.到甲地130人,到乙地70人.

    2.有28个队参加篮球赛,20个队参加排球赛.

    3.长38㎝,宽16㎝.

    (二)解:设一辆大车、一辆小车一次分别可运货吨、吨,根据题意,得

    解得

    ∴4×3+2.5×5=24.5(吨)

    九、板书设计

    投影幕

    例1例2练习

    小结: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的教学方案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并能检查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2.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思想.

    3.向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若能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就能迅速通过相等求解,从而渗透解题的简捷性的数学美,以及解题的奇异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观察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主要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尤其重点要掌握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其分析方法和解题步骤都与前面学过的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可在学习中进行类比从而加强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与难点

    根据简单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疑点

    正确找出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两个相等关系,并把它们表示成两个方程.

    (三)解决办法

    通过反复读题、审题,分析出题目中存在的两个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组的关键.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提问,复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尤其相等关系的寻找问题.

    2.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通过反馈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差漏补缺.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二)整体感知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准确的审题迅速寻找出两个正确的相等关系来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根据下列条件设适当的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①甲、乙两数的和是10.

    ②甲地的人数比乙地的人数的2倍还多70.

    ③买4支铅笔、3支圆珠笔共花了1.6元.

    (2)甲、乙两工人师傅制作某种工件,每天共制作12件.已知甲每天比乙多制作2件,求甲、乙每人每天可制作几件?

    ①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

    ②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是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还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容易?

    学生活动:第(1)题口答,第(2)题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法说明】第(1)题为根据相等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打下了基础;第(2)题通过两种解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列方程组的优越性,这样引入课题,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例1小华买了80分与2元的邮票共16枚,共花了18元8角,80分与2元的邮票各买了多少枚?

    分析:(1)题中有几个未知数?分别是什么?

    (2)题中有几个相等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后回答.

    未知数:80分邮票枚数与2元的邮票枚数.

    相等关系(1)80分邮票枚数+2元邮票枚数=总枚数.

    (2)80分邮票总价+2元邮票总价=全部邮票总价.

    学生活动:设未知数、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

    解:设共买枚80分邮票,枚2元邮票,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80分邮票买了11枚,2元邮票买了5枚.

    强调:(1)选定几个未知数,根据问题中的条件找几个相等关系,这几个相等关系正好表示了应用题的全部含义.

    (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解方程组过程在练习本上完成.

    (3)得到结果后,要检验是不是原方程组的解,是不是符合应用题的实际意义,然后再写答句.

    反馈练习:P351,2.(只列不解)

    例2小兰在玩具工厂劳动,做4个小狗、7个小汽车用去3小时42分;做5个小狗、6个小汽车用去3小时37分.平均每1个小狗与1个汽车各用多少时间?

    仿照刚才分析例1的方法,分析问题.

    学生活动:拟题、自由提问,其他学生抢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拟题板书.

    两个未知数:平均做1个小狗的时间与1个小汽车的时间

    (1)做4个小狗的时间+做7个小汽车的时间=3时42分

    (2)做5个小狗的时间+做6个小汽车的时间=3时37分

    解题过程由学生完成,一个学生板演.

    解:设平均做1个小狗用分,做1个小汽车有分,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平均做一个小狗用17分,做1个小汽车用22分.

    【教法说明】例2用拟题训练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分析问题,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馈练习:P353,4.

    学生活动:口答、设未知数、列方程组.

    3.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制盒底43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50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

    分析:此题的相等关系不明显,应启发学生认真思考,找到第二个相等关系.

    相等关系:(1)制盒身铁皮张数+制盒底铁皮张数=150张.

    (2)盒底总数=2×盒身总数.

    解:设用张铁皮制盒身,张铁皮制盒底,可以制成整套缺头盒.根据题意,得

    (四)总结、扩展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二元,你能简单归纳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吗?

    学生发言后,老师适当补充、纠正.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391,2,3.

    (二)选做题:P41B组2.

    (三)补充题:给定两数5和3,编一道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应用题,使得这个方程组的解就是给定的两数.

    参考答案

    (一)1.到甲地130人,到乙地70人.

    2.有28个队参加篮球赛,20个队参加排球赛.

    3.长38㎝,宽16㎝.

    (二)解:设一辆大车、一辆小车一次分别可运货吨、吨,根据题意,得

    解得

    ∴4×3+2.5×5=24.5(吨)

    九、板书设计

    投影幕

    例1例2练习

    小结: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相关教学方案】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