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1500字精选
  •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1500字精选

    发表时间:2022-12-20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

    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当老师即将教授新的知识点时,一般都会准备好教案,教案要学会反思,敏于分析自身学习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怎么去寻找优秀的教案教案呢?经过整理,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你呈上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四边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是对四边形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四边形按两组对边是否平行可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其它四边形。教材给出的三组图形是根据两组对边是否平行来进行分类的,教材主要是对A组和B组进行研究。教学分类方法后,教材还适时安排了一些练习,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 识平四行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 平行四边形。

    二、教法、学法

    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法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有目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总体思路,我设计了“激趣导课——探索新知——巩固应用——课堂总结”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

    1、激趣导课

    出示各种四边形: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板书:四边形分类) 这样,赋于数学知识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

    2、探究新知

    (1)观察课前准备好的四边形。“观察-比较”是现代科学探索中常用方法。让学生观察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比较。使学生从具体的实物中建立了丰富的表象。

    (2)小组合作。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分类摆放,再说一说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正确或错误的分类方法。

    (3)反思评价。学生到前面黑板上演示分法,并说出每一组四边形的特点,再给每一组四边形起一个名字。师生共同概括分类的方法,同时利用集合图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看课本,体验成功喜悦。

    3、巩固应用。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填一填、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四个练习题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4、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把四边形分类的?

    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梳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特别对学习方法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性教学目标在课时的体现。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也许不够完美,但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体现出极大地热情,非常投入,获得强烈的感受。这是单纯靠书所达不到的。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间,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学习内容而且会体验到用多媒体形式表达和组织信息的特点,逐渐掌握通过多媒体形式学习知识的方法,最终形成一种信息素养。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加深对七巧板的认识、了解。

    2、会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图案。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同上

    课前准备:1、七巧板

    2、卡纸、双面胶、磁铁等。

    3、课前分成10个小组。

    4、由班民主选出2个同学做主持。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师问:你玩过七巧板吗?想玩吗?

    二、合作玩游戏

    1、师:请我们班2个同学出来主持这一节活动课。(掌声)

    2、由2个主持出来开展活动jK251.CoM

    A:谁知道有关七巧板知识?

    学生: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也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请客吃饭的小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B:谁还有什么补充?

    学生: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把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

    A:玩七七板要注意什么?

    学生:七块板不能重复。

    B:大家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下面由每个同学玩第1个游戏拼正方形,好,开始!

    (由A,B巡视,及时表现做得好的同学)

    B:评论:说出哪个同学快。(并表扬)并唱一首歌轻松一下。

    3、分组比赛(8个)

    由A讲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先拼,后把拼好的图形固定在卡纸上,哪个组先完成,可以参观别的组的作品,并互相交流。

    4、评价:

    由A、B主持评价,对10个小组所拼的图形的2个主持的主持下,由全班评出一、二、三等奖。

    互相说一说,每幅图的含义。

    例如:①图象2个人在跑步,你俩看,他们跑得多开心......

    ②图象一间屋子......

    ③象一只乌龟,我想象到......

    三、小结

    1、让学生互相评说对这一节的收获。(由A、B各个主持)

    2、师总结:这节课的收获,评价学生的表现。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 篇3

    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

    活动准备:

    纸张、书、大米、黄豆等。

    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

    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

    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

    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

    2.确立研究的问题。

    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

    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

    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

    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

    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

    3.制定活动方案。

    (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

    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开展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

    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

    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

    2.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

    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课后随记。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活动重点: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

    活动难点:

    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念。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8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生:垂直线段距离最短)

    教师出示不规则三角形路线图,现在还是垂直线段吗?为什么这一条路最近呢?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

    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

    大胆猜想:那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操作交流:请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一量三角形三条边的长,看是否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学生得出:的确有“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样的关系。

    猜想还要用实验来验证,证明猜想对任意三角形都适合才能成立。我们来做个实验。

    二、实验探究

    1.实验l: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5根小棒(2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2.实验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

    请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说出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

    生1:2厘米、4厘米、10厘米

    生2:2厘米、4厘米、6厘米

    生3:4厘米、5厘米、10厘米

    生3:2厘米、5厘米、10厘米

    ......

    任意抽出三组,请学生试一下,看是否摆不成。

    生:确实摆不成。

    再请能摆成三角形的学生汇报用哪些尺寸的小棒摆成了三角形。学生汇报。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有什么关系,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条边又有什么关系?

    (1)每个小组用黑板上汇报的数据用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作好记录。

    (2)观察结果,说一说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关系?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关系有怎样的不同?为什么?

    生:摆成三角形的小棒都符合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生:补充一下是任意两边的和。

    生: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小棒有两条边的和比另条边最长的边还短些

    生:我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大家听后一定很明白。长的小棒不说,就这拼不成三角形的小棒中最短的两根连起来都没长的小棒长,没有多出的部分。

    生:我补充,就像一座小山,两根小棒的和与另一根小棒一样长时像一双筷子,是平行线,没多的部分可拱起来,两根小棒的和比另一根小棒长时,就有多出的部分,这时多出的部分就会拱起来像小山,形成三角形。

    生:对,把三角形的任一条边做底,另两条边就像拱起的小山,因为另两条边的和总有多出的部分,如果没多出的,就不能形成小山,也就是说拼不成三角形。

    师:大家说的既形象又有道理,我们在判断三根小棒能否拼成三角形时,就看任意两边之和是否大于第三边,通过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了只要是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

    (3)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应用深化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我们就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了。(学生说说)

    2.请学生独立完成82页例题中三道题,说说能否拼成三角形。

    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

    思考一下: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

    (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来检验。)

    做练习十四第四题,利用快捷方式判断。你能用下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吗?有什么办法?

    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多少?

    四、反思回顾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

    五、课堂实践:

    练习十四11、12题。

    课后反思:

    1.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整节课,学生大多处于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前提下进行的,任意5根小棒的抽取设计具有开放性,没有规定小棒的组别,使学生的探究不受局限。观察和推理时,完全由学生运用儿童化的语言解释现象,形象、生动、易懂。

    2.探究活动一步步将学生学习的知识引向深入,在前面探究认识到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后并不急于深入,而是待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理解和认识了规律后再引导学生向纵深发展,探讨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长度的变化,学生通过对错误的再认识,更深层地体会到了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的涵义,尤其是对“任意”两字的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探究的层次性始终基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步步深入的。

    3.临近下课前的小插曲着实没有想到,遇到要推翻整节课定论的问题,教师再次将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已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了运用操作探究的方法,因此他们很快想到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操作中发现问题不是出在结论上,而是操作不当造成的,而且能结合理论(三角形的定义)找到操作中错误的原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会了运用数学的语言、方法去思考、解决和解释问题才是数学学习的最大收获。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本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情况进行统计,提高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3、让学生进一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

    教学重点:分组收集数据并且合理分段,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教学难点:数据的合理分段整理

    教学准备:信息卡,练习纸、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互相了解

    师:仇老师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下面一起了解一下仇老师。

    二、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了解了老师,下面也该了解你们自己了。

    (1)师:你们想了解自己班里同学的哪些情况?

    生:想了解身高、体重、年龄[教师随机板书]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我们自己。[板书课题]

    师:课前同学们填写了自己的信息卡,谁来说一说自己的信息。

    四班个人信息卡

    姓名:()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年龄:()岁

    生日:()月份

    参加()兴趣小组

    三、确定主题、收集数据

    1、渗透方法:

    师:要了解这些内容,应该怎样收集这几方面的数据?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以下方法:

    A、自己对班上同学逐个询问,了解需要的数据并作记录。

    B、几个同学合作,每人调查一大组或一个小组的同学,然后汇总,获得全班同学的数据。

    C、每位同学把自己的相关统计数据贴在桌角,供其余同学自由查阅记录整理。

    D、由老师逐项统计,同学们直接获取现成的数据。

    师:选择什么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合适。今天我们运用B和C两种方法收集数据。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信息卡贴在桌子的右上角或左上角。

    2、选择主题:

    出示5个主题牌: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你们小组最想了解什么?请组长上来选择。

    师:请选择统计兴趣组的同学站起来。

    3、小组分工:

    师:确定了统计主题,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小组怎样分工收集数据又快又准确。[板书:收集数据。组长分配,2人一组,每组的第一排收集第一组数据,第二排收集第二组数据

    现场采访:你们两人统计那一组的什么信息?

    提问:在收集数据时要注意什么?[不重复不遗漏,注意安全,前面人多就从后面开始,不要拥挤。]

    4、收集数据

    师:每组开始收集数据,比比哪一组又快又准确。

    提问:收集好数据后我们接下来怎么做呢?

    三、合理分段、整理数据

    1、分段:

    师:收集好数据后我们接下来对数据分段整理。[板书:分段整理]

    出示:

    师:每个小组说一说应该怎样分段?

    生1:找出全班身高的范围,分成几段。

    师:体重的分段方法与身高相同。

    生2:生日按出生的季度分段。

    生3:年龄按岁数分段。

    生4:兴趣组按组来段。

    2、整理:

    师:分好段可以整理各段的数据。

    提问:用什么办法整理出各段人数的?[用画正方法统计]

    要求:请收集数据的同学读出数据,由组长画正统计,统计在统计图表的对应各段的下面。其他同学帮助检查核对,比一比哪组最快?

    3、制作统计表:

    请各小组完成统计图表,先在组内交流。

    四、汇报交流、分析数据

    师:刚才我们分组进行了统计,下面让我们一起分享统计的果实。

    1、提问:看到我们班身高统计表,你能了解到什么?

    (1)儿童9岁至11岁标准身高对照表

    (2)请出比较符合该平均身高的同学,体会他的身高水平处于平均状态。

    (3)儿童乘车购票须知:1.1米以下的儿童不用买票,1.1米到1.4米需买半票,而身高在1.4米以上的儿童应买全票。

    2、(1)看到我们班的体重统计表,你知道些什么?

    (2)体重大概测量方法:

    男:身高105厘米=体重[千克]女:身高100厘米=体重[千克]

    师:每个同学算一算自己的体重。

    (3)提问:你的体重与平均体重比较怎样?你要注意什么问题?

    3、师:如果我们班要举行一个班级生日会,你认为放在哪个季度最合适?

    4、师:我们班同学年龄一般是9周岁和10周岁两种。

    师:我们的年龄与坐飞机买票还有点关系呢?

    2周岁以下2周岁-12周岁12周岁以上

    飞机票价票价的半票全票

    比较:这两种都是条形统计图,一个是横条,一个是竖条。

    5、师:哪种兴趣组最受欢迎?

    【四年级数学活动课教案1500字精选】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