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教案推荐 汽化和液化教学反思(篇五)
发表时间:2022-08-12我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教案,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用心编写教案才能促进我们的教学进一步发展,怎样写好自己的教案呢?本站收集了《2025教案推荐 汽化和液化教学反思(篇五)》,供您参考。
不同点:几个小组的沸点都不同,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基本都是“水太多太少,火力弱,烧杯上有盖子,温度计不同”,把影响水加热时间因素和影响沸点因素混淆。
(1)教师可以让相同沸点的小组把水杯举起来,看看水量是不是一样,从而证明沸点与水量无关;
(2)相同道理,让几组沸点高低不同的小组比较下酒精灯的火力,看看是不是沸点高的火力一定大,从而证明沸点与火力无关。
(3)让几组沸点高低不同的小组拿他们的温度计插入同一杯冷水中,看最后温度是不是一样,从而分析出沸点可能受所用温度计的误差影响。(sxW9.COm 实习报告网)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沸点的不同主要是与气压有关,指出只有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结合课本科学世界内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在珠穆朗玛峰8844米上水的沸点只有72℃,增加学生兴趣。
Jk251.coM编辑推荐
2025教案推荐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其五
作为教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5教案推荐 小数的意义教学反思其五》。
《小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这部分知识是小数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学好小数的意义,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小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之后才学习的,所以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我注重抓住了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如:通过学生对十进分数的认识来引导他们学习和理解小数的意义。以此作为学生认知的桥梁,我认为更易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最终定位在四点上:
1、在生活情景中,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2、学会和他人合作,能较清楚地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3、通过小数的运用,激发学生对小数的学习兴趣。
4、通过学习,让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这是我在课前预想达到的教学效果。
在讲完这节课后,我认为自己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本节课的开始,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测量橡皮的实际长度,然后去发现误差。这个环节的设计,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发展了学生发现问题、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这节课上,91%的学生都在课上积极发言了,只有3人一个问题也没有回答过。
(2)教学中,我能抓住分数和小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发现了小数的本质特征。这样,不但注重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3)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能启发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去学习。能将老师的讲解、学生的思考和适当的练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生活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很有用”,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此外,我在讲授这节课的同时,还对班中的学生进行了前测和后测。测试后的结果还是比较令我满意的。如:在测试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会读下列小数吗?0.2、0.78、0.514”。前测中,有14人会读,有14人会读1、2个,还有8人根本不会读。而讲课之后,在后测中37人都已会读。“你知道小数的组成吗?”这个问题在前测中只有2人知道,17人不全知道,还有17人不知道。而学习完本课之后,全班有33人都知道了,只剩4人不全知道。
2025教案推荐 十几减九教学反思其五
作为教师,你一定写过教案吧,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2025教案推荐 十几减九教学反思其五》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是极为重要的,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设计这个有趣而熟悉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学习,并贯穿全课,使乏味的运算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喜欢的活动联成一体。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不只写在纸上的算式,而是蕴藏在生活中的一个个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
在低年级教学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的前提,只有经过了独立思考的合作才是有效的合作。本节课中在探讨“15-9”算理时,就先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并借用小棒来帮助和验证,再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学习“15-9”的算法,最后全班反馈与交流,从这些算法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动手、动口、动脑中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且同时体验到了同伴合作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鼓励算法多样,并注重算法最优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标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多样化。”所以在汇报交流“15-9”的算理时,先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他们的选择,只要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合理、合乎逻辑,就应加以肯定。然后在众多的方法中,比较和感受出哪种方法最好,算法最优化的过程成了学生自己体验的过程、感受的过程,使二者得以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