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热门课件】 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篇三)
  • 【热门课件】 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篇三)

    发表时间:2022-07-22

    六下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怎样写好自己的教案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热门课件】 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篇三)”,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通过情境图中所展示的信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呈现情境

    谈话:秋天到了,葡萄园的葡萄熟了,一串串紫滢滢的葡萄挂满了枝条。多么诱人呀!(课件出示情境图)

    2、问题博士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学生说)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提问题最多的同学将成为今天的“问题小博士”。

    3、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后指名学生说。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左边有138棵葡萄,右边有354棵葡萄,一共有多少棵葡萄?

    (2)绿色葡萄收了74箱,紫色葡萄收了265箱,一共收了多少箱葡萄?

    (3)左边有138棵葡萄,右边有354棵葡萄,左边的比右边的少多少棵?

    (4)绿色葡萄收了74箱,紫色葡萄收了265箱,紫色葡萄比绿色葡萄多收了多少箱?

    (5)两种葡萄一共种了多少棵?

    ……

    教师有选择的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jK251.COM

    [设计意图: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鼓励,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意识。]

    二、解决问题 培养能力

    1、谈话: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在这一单元中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比一比谁想得最多,说得最全。

    (1)独立思考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归纳总结。

    (2)组内交流

    提出要求:交流时要注意交流的顺序,还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组长做好总结,准备参加全班的交流(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全班交流

    每一小组的代表在班内谈自己小组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引出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回顾,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也为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做好知识和方法上的准备。另外,通过小组合作给予全体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弥补大班级教学中交流面小的不足。在活动前提出要求,可以培养学生倾听、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的能力,有效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使自己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2、谈话:同学们学了这么多知识,现在一定很想解决这些问题了(指黑板上的问题),请选择你喜欢的问题做在练习本上,然后把自己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1)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2)组内交流

    学生交流时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独立检测能力。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注意创设情境,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拓展延伸 巩固成果

    (课件出示练习题)

    1、上下两个数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先估一估再计算出来。

    308 184 128 216 392

    631 782 602 371 416

    和:

    差:

    [设计意图: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估算过程,然后进行具体的计算。通过练习,了解学生对三位数加减法不同算法的掌握程度。]

    2、一个箱子里有145瓶矿泉水,另一个箱子里有258瓶矿泉水。420个学生,每人1瓶,够吗?

    [设计意图:练习时,要让学生积极思考,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谈话:假如你是学校的体育部长,你在安排全校的体育活动中会遇到哪些数学问题?和同位交流。(给出学校各年级的人数、学校体育器材数量)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多元评价 归纳总结

    1、谈话: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如何?有何感想?你认为哪几个方面做得好?用你喜欢的颜色涂一涂“丰收园”中的苹果,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并评一评小组中其他同学的表现。

    2、小结

    谈话: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大家都有不同的收获,你觉得还有哪些方面做得满意或者不够满意呢?(学生自我评价)希望我们收获的苹果越来越多,不满意的地方越来越少。

    [设计意图:在这里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小组内自评、互评,使全体同学都有了说的机会。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转化成大家共同的财富,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学会评价他人。]

    JK251.com延伸阅读

    热门课件:初二物理温度教案三篇


    初中教师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什么样的初中教案比较高质量?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热门课件:初二物理温度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初二物理温度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和测量范围以及常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常识性地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教学重点

    温度计的构造、原理,摄氏温度.

    教学难点

    体温计的构造及用法.

    教学器材

    常用水银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各26支,热水、温水、冷水各一杯,挂图、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教材指导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举例说明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应用;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举例说明温度跟人类的关系;

    3。演示课本第36页图4—1的实验;

    结论:温度的高低可以凭感觉来判断,但往往不可靠.

    4。过渡引入新课 温度跟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温度的判断和测量就显得十分重要.仅凭感觉来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所以,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专用测量工具——温度计.

    新课教学

    第一节 温度计

    一、实验用温度计

    1。构造

    (让学生认真观察常用温度计,再请一名学生回答其构造、最后由教师概括)温度计由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几部分组成.

    2。原理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用投影片说明其原理)

    二、摄氏温度

    要测量温度,就要先确定其单位.温度的单位跟长度单位一样,是人为规定的.

    长度的单位 温度的单位

    常用: 尺、丈、寸、里 摄氏度

    英尺、英寸、英里 华氏度

    国际: 米 开尔文

    提问:

    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要求学生认真看书后再回答)

    规定:

    0(0℃)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100℃)度:沸水的温度:

    1度(1℃)=(100℃—0℃)/100=1摄氏度

    说明:

    (1)摄氏温度用t表示.如:t=25℃;

    (2)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3)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

    零下4。7℃摄氏度.

    三、热力学温度

    1。绝对零度

    宇宙中温度的下限大约为—273℃.

    2。热力学温度: T

    (1)定义: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

    (2)单位:开尔文,符号:K.

    (3)跟摄氏温度的关系:

    T=t+273K .

    如:体温为t=37℃时,T=(37+273)K=310k.

    四、体温计

    (先要求学生观察体温计,然后回答)

    1。构造特点

    玻璃泡上方有一个做得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水银柱上升通过缩口,但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因此,可以明确地显示人体温度.

    2。刻度范围

    35℃—42℃

    3。最小刻度

    0。。1℃

    五、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比较

    (要求学生通过看书、观察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正确地填写右边表格)

    思考题

    为什么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的刻度范围是不相同的?

    作业 课本上第37页—38页的第1—4题.

    (用投影片将下表格投影到屏幕上)

    比较

    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不同点

    构造

    无缩口

    有缩口

    无缩口

    测量范围

    —20℃~105℃

    35℃~42℃

    —20℃~50℃

    最小刻度

    1℃

    0。1℃

    1℃

    用途

    实验用

    测体温

    测气温

    相同点

    构造

    都是由玻璃外壳,内毛细管,玻璃泡,液体,刻度等组成

    原理

    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单位

    都是摄氏度

    初二物理温度教案(篇二)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及常用的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3.知道摄氏温度。

    4.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教具

    三个烧杯、冷水和热水、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温度计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教师:我们在学习过简单的机械运动和声音现象后,今天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物理现象--热现象。

    热现象是指跟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在生活中用冷、热、温、凉、烫等有限的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但是这样的形容非常粗糙。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是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二、进行新课

    1.温度

    教师:我们对于温度高低的判断往往用皮肤凭感觉。现在请大家看这个实验。这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现在请一位同学将左手食伸入热水中,右手食指伸入冷水中,停留一段时间后,将两个食指同时放入温水,请他说说两个手指有什么感觉。

    (请一位同学操作,并说明感觉)

    教师:对于同一杯温水,两个手指的感觉不同。从热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凉,从冷水中拿出来的手指感觉温水比较热。可见,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是很不可靠的。要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的种类很多,有实验用温度计,家庭用的温度计--寒暑表,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等等。

    (向学生出示以上温度计)

    我们现在重点学习实验用温度计。

    教师利用挂图讲解实验用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1)实验用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有水银、酒精或煤油。泡上连着一根细玻璃管,管壁厚,壁上有刻度。当温度升高时,泡内的液体膨胀,液面上升;温度下降时,泡内液体收缩,液面下降。从液面的位置可读出温度的数值。所以,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摄氏温度

    教师: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是摄氏温度。温度计上有一个字母℃,它表示摄氏温度。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叫1摄氏度,写作1℃。例如,人体正常温度为37℃,读作37摄氏度。

    教师:自然界中的物体,温度高低相差很悬殊。请大家看课本图4-3,回答教师的提问。

    (练习正确读温度,同时也可以丰富知识,提高兴趣)

    水的凝固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和内焰温度各是多少?

    鸽子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多少?

    地球表面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是多少?

    3.绝对零度和热力学温度

    教师:宇宙中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大约是负273摄氏度,这个温度叫绝对零度。科学家们提出了热力学温度,它的单位是开尔文,用K表示。

    热力学温度是以绝对零度即负273摄氏度为起点。-273℃=0K,0℃=273K,100℃=373K。所以,摄低温度的数值加上273就等于热力学温度。

    练习:

    (1)水的沸点=____℃=____K

    (2)沸水的温度=____℃=____K

    (3)绝对零度是____℃=____K

    (4)人体正常体温是____℃=____K

    4.体温计

    学生阅读课文"体温计",回答以下问题。

    (1)体温计是用什么液体的什么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它的刻度范围是从多少度到多少度?(刻度范围是从35℃到42℃。)刻度范围为什么是这样?

    (3)它的最小一格是多少度?(最小一格表示0.1℃)

    (4)测体温时,为什么要把体温计夹在腋下近10分钟?(因为只有时间足够长,才能使体温计中水银的温度跟人体温度相等。)

    (5)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水银收缩时,水银从缩口处断开,管内水银面不能下降,指示的仍然是上次测量的温度,所以再用时必须向下甩。)

    三、归纳总结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实验用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3.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100℃。

    四、练习

    学生完成本节的练习。

    五、作业

    1.复习课文。知道什么是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掌握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知道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

    2.章后习题1.

    (四)说明

    1.本节内容知识面宽,但是难度不大,又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教学方法宜灵活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本节的重点应放在温度的物理意义,实验用温度计的原理以及摄氏温度的规定、写法和读法。

    初二物理温度教案(篇三)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两方式,知道蒸发现象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及其应用。

    2、能力目标:通过探索性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有序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性实验研究,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联系世界水日(3月22日)和我国植树节(3月12日)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爱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和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蒸发需要吸收热量

    [课件参考]数学教案汇编四篇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写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件参考]数学教案汇编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教案【篇一】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相交的两条直线,这是后面学习垂直相交的必要基础也为后面学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石,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探索

    (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本节的学习目的是研究两条相交直线产生的四个角的关系,因此将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同学们刚刚开始接触几何,对推理说理不习惯也不熟悉,所以将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作为难点。)

    4、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思考、交流、归纳、推理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2).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想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感受图形中和谐美、对称美.

    (2).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3).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对相交线和平行线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且对互补和互余有了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来学习邻补角和对顶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充满好奇与期待.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叶圣陶先生倡导: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时间.根据这一思想及我校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采取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学法:以学生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课件,剪刀,纸片,相交线模型

    2教学过程:设置以下六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屋(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

    请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图片中有大桥上的钢梁和钢索,窗户的窗格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平行线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相交线平行线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产生研究它们了解它们的兴趣和欲望,适时的给出本章课题:相交线和平行线

    环节二:问题苑(合作交流,解释发现)

    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具体操作:

    (1):动手尝试:剪纸片,感知剪刀所形成的角在剪纸过程中的变化

    (2):给出问题,由剪刀这个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两条直线相交。

    (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兴趣爱好)

    (3):分析研究此模型:

    设置以下一系列问题:

    A、两直线相交构成的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6对)

    B、对各对角进行分析,首先从位置上去分析————结论:可把这六对角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哪些角?——特点?——它们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引出概念——邻补角。

    另一类是哪些角?———特点?——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引出概念——对顶角

    C、再从大小上进行分析——量一量——结论: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

    D、你能阐述它们互补和相等的理由吗?

    (一堂好课,是由一系列的真问题组成的,本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由的发挥,通过观察分析,交流讨论一步一步的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环节三:快乐房(大胆创设,感悟变换)

    (设置见投影,让学生判断形成的两个角是否为邻补角,这一变换让学生充满兴趣,此时一定让学生用邻补角的特点去检验,达到知识的正向迁移,并理解邻补角和补角的关系)

    环节四:实例库(拓展应用,升华提高)

    例子1:是一组不同形式的角,判断是否为对顶角,此题的目的是巩固对顶角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例子2:例子2是用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这里设置了一组变式题,而且变式题目不是教师直接给出,而是启发学生自己编,让学生过了一把编导的瘾,学生一定非常的开心,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方面巩固了对顶角的性质;另一方面说明几何里的计算题,需要用到图形的几何性质,因此,要有根有据地计算.例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效果会更好.尽管学生书写格式不如课本上的规范,但通过集体讲评纠正后,学生印象会更深刻).

    最后安排一个脑筋急转弯:见投影

    (让学生始终对课堂充满热情,通过此练习,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环节五:点金帚(学后反思感悟收获)

    通过本堂课的探究

    我经历了......

    我体会到......

    我感受到......

    (学生畅所欲言,在“以生为本”的民主氛围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他人,同时把本节课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角的名称

    特征

    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对顶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角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

    ③没有公共边

    对顶角相等

    都是两直线相交而成的角,都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都是成对出现。

    对顶角没有公共边而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两条直线相交时,一个角的对顶角有一个,而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

    邻补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角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

    ③有一条公共边

    邻补角互补

    环节六:沉思阁(课后延伸张扬个性)

    此为课后作业:

    (适当增加利用对顶角相等解决一些说理的题目,既让学生感受到对顶角相等这个性质在解题中的独特魅力,又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过程设计:学生亲身经历从现实生活的图形中提出数学问题,并抽象其蕴涵的数学本质(相交直线),最后回归生活去运用所学知识的全过程。

    设计目的: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带着高涨的热情离开课堂,进行不断的探究。

    数学教案【篇二】

    课题:跳绳 (共1 课时,第 课时)

    教学目的:

    1.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2.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列出不同的算式。

    3.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

    难点:逐步养成观察、思考、动手指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花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知道跳绳有什么好处吗?老师也喜欢跳绳,跳绳是一项锻炼身体的运动,也是小朋友们课间活动的娱乐方式之一。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跟跳绳照片。(课件出示)

    师:大家看他们跳得多开心哪!仔细观察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计算“8”的加减法。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现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

    师:我看许多同学都写好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图中的不少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桌讨论一下。

    2.分一分,填一填。

    学生动手操作,摆花片,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说一说。

    师:谁能说说“3+5”还可以表示什么?

    4、巩固练习。

    教材第39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跳绳(8、9的加减法)

    8 0 1 2 3 4 5 6 7 8

    8 7 6 5 4 3 2 1 0

    9 0 1 2 3 4 5 6 7 8 9

    9 8 7 6 5 4 3 2 1 0

    作业设计:

    在得数是9的算式后面画“v”,在得数是8的算式后面画“O”。

    2+7( )5+3( )6+3( )9—9( )2+6( )4+5( )

    数学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十进制的数学建模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模型来表达数,建构适合自己的数世界。

    2、认识数位顺序表。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操作、探究,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千及千以内的数,你知道这张图表示哪个数吗?(出示图)它表示(),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 写作(),读作()。

    2、能不能用其它的方法来表示千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其它的数学模型来表达数。出示课题:小探究。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用小正方体积木块来建构千以内的数。

    (1)请小朋友仔细看看能不能用桌上的学具小正方体来表示数呢?

    引导:一个一个地数10个小方块组成一条10个一就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条组成一板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个一百个地数10个百组成一大块10个一百是一千多媒体演示,完成表格。你们知道一块、一条、一板、一大块分别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吗?请你填入表格。导出数位顺序表:……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2)练习:它表示哪个数?书最后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用货币来表示数(课前准备好面值一百元、十元、一元的人民币)

    (1)小朋友请你数一数学具中共有多少人民币?

    (2)你是怎样数的?个别交流。

    (3)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钱?它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综合应用

    1、请小朋友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达243。你怎样表示243?学生交流。多媒体演示。小胖:用货币来表达243。小巧:用小正方体组成的块、条、板来表达243。小亚:用千数图的简图来表示243。

    2、现在我们来看图写数。书第三题,个别完成后交流,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游戏:同桌互动,说说我摆的数或者我说数你来摆。

    4、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四、拓展提高可以合成几(必须合成三位数)?

    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写出几种?

    9 400 30

    8 70 500

    数学教案【篇四】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一年级(上海版)第一学期P30

    认知目标:1、通过补充,会求缺少的加数。

    2、会根据提供的情景,叙述有关补充情节,并解答。

    能力目标:1、还缺几个可以继续往前数,也可以对和进行分拆。

    2、培养学生看图表述的能力和探究的精神。

    情感目标: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感受自己身边的数学知识,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通过补充求缺少的加数。

    教学难点:根据提供的情景,叙述有关补充的情节,并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设计思想:

    新教材十分注重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过程,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认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新数学课程给学生越来越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时间操作的机会。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将成为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在本课设计中,我尽量遵循二期课改理念,体现我校小班化教育的特点,从一下几方面考虑:

    1、基于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教学。

    学生学习新知,首先必须具备接纳新知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在学习新知前,要帮助学生整理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经验,为学新知作准备。因此课伊始,我设计了上超市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的购物活动中做好学习的准备,并一次来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2、在生动有趣的情景中进行教学。

    【【热门课件】 数学第四单元教案(篇三)】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2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