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案范文: 初三化学教学思考(篇七)
  • 教案范文: 初三化学教学思考(篇七)

    发表时间:2022-07-10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教案该怎么写?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 初三化学教学思考(篇七)》。

    在进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时,学生对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容易区分,对一种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也容易区分;但是对一种描述到底是“变化”还是“性质”却不容易区分。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简单易行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分教学法。

    教师这样给学生举例讲解:同学们,现在飞机场上停着一架飞机,我说:“这架飞机能飞。”这是飞机的一种物理性质,指飞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但飞机实际并没有起飞;同学们,看天上一架飞机在飞,还有一架飞机飞走了,这就是一种物理变化,表示“正在发生着”或“已经发生了”。

    然后教师给学生归结:“性质”指的是物质具有的一种能力,能发生但是未发生,常用“能、会、易、可以、容易”等字眼表示;“变化”指的是“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一个过程,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经过这样讲解以后,学生比较容易区分“变化”和“性质”了,然后教师再精选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巩固。比如,教师可以出关于木炭的习题训练学生: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木炭被粉碎;④取一小块木炭点燃,放入氧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上述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从答题情况看,学生掌握还是很不错的。

    jk251.coM小编推荐

    初三化学教案 月度范文精选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初三化学教案 月度范文精选》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

    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 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二、推进新课

    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1.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引导学生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木条的变化。

    师:固体二氧化碳又叫“干冰”,易升华。

    前面的蜡烛熄灭,现在的木条熄灭,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和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现象:

    师:①石蕊是一种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

    ②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纸花,纸花易烧焦变黑,影响观察,可用灯泡发光提供的热量完成这个反应。

    师:①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类似醋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加热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师: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呢?

    生:CO2与H2O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受热时分解更快。

    H2CO3===H2O+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打开雪碧瓶盖,塞上导气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师:说明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a(OH)2+CO2===CaCO3↓+H2O,这个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1)做灭火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与空气同时存在时,二氧化碳在下层,从而隔绝空气与物体的接触,所以二氧化碳可用做灭火剂。

    (2)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3)因为易溶于水,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

    2.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板书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1)做灭火剂

    (2)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3)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温室肥料

    2.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教案推荐: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怎么写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那么如何写一份教案?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教案推荐: 初三化学教学反思怎么写,供大家参考。

    历届学生对于《酸碱盐》知识部分的学习,都显得比较困难;每一次上完这部分,我都感到效果很不好。

    今天先在二班上完《碱的化学性质》,按照教材的设计思路,第一部分先通过做NaOH、Ca(OH)2与Fe2O3、Na2CO3、CuCl2的反应实验,然后总结出碱与部分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部分盐,酸的反应情况;第二部分学习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教材意图是通过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总结出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学生在下册第六章中再详细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这种认知,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即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但是学生对于理解NaOH、Ca(OH)2同样是碱,为什么前者不能和Na2CO3反应,后者却能够发生反应;也不能在深层次上理解Fe2O3为什么不能与它们发生反应。于是将在下节一班的课做了调整:先抽学生书写稀盐酸与Mg、Fe2O3、CaCO3、AgNO3、NaOH的反应方程式,然后以此引出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并初略讲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接下来学习碱的化学性质,先通过理论分析,预测判断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再通过实验验证,完成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然后我还引申了酸和碱与其他一些化合物的反应,判断其是否可以发生。

    通过我对两个班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一班的学生觉得这样的方式比较容易接受,效果也要好得多。后来我进一步分析教材第五、六章,我认为这样调整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应该再提前讲解,最好的是在学习完本章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之后,就详细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以及发生的条件,我的理由是:

    一、适度调整优化教科书中的素材,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的关键。

    教科书不是静态的,它经过老师在大脑中的再理解、整合之后,结合学生实际,就有了教师心得解读,赋予了新的灵魂。酸碱盐的知识本身就具有容量大、系统性强的特点。前边已经学习了O2、CO2的化学性质,探讨的方式是通过该物质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映状况来总结其化学性质。基本反应类型,已经接触了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那么,中和反应应该属于那一类呢?如果不及时加以归类,学生在分类方面就会混淆。换句话说,提出中和反应的时候不得不提到复分解反应。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大多又是复分解反应,因此,学习了中和反应之后,就有必要理解这种反应形式。

    二、实验可以推出结论,也可以验证结论。

    鲁教版的特色之一,就是用化学实验让学生得出相关结论。酸的化学性质部分,编者意图是通过稀盐酸与Mg、Fe2O3、CaCO3、AgNO3、NaOH的反应得出结论,这里除了与Mg的反应外,都是复分解反应;而碱的学习方式也大致相同。如果在中和反应完成之后,学习了复分解反应,学生在掌握了这种反应形式的特点以及发生的条件的基础上,就可以先通过理论判断,再用实验验证,印象会更加深刻。

    三、要深刻领悟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课标上,要求“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如果只是局限于教材的稀盐酸和稀硫酸,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这几种物质的话,不去以此为代表进行总结酸碱的通性,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举一不能反三。在解决系统性较强的推断性习题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了。

    四、这样调整是提高学生进一步学习能力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初中化学相当于一种启蒙学科,给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普及一些最基础的知识,以及获得化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实验。但是酸、碱、盐的学习集中在教材的五、六、七章,占据了教材的三分之一的容量,同时在各类考试中,这部分的比重远远超过三分之一。为此,如果不加强系统性知识的训练,是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的。

    [收藏]初三化学教案10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备好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老师在写了教案课件后,也能让老师很好去总结和反思,写教案课件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下面是教师范文大全为你推荐的“初三化学教案”,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初三化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解释和原因分析。

    2.通过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认识水分子的特征。

    教学起点分析:知道水能发生三态变化和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相当一部分也知道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但是不了解分子的特征,不能自发地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物质的变化,对于水的凝结、蒸发等司空见惯的不易产生探究冲动。教学的起点应当定位于对水的三态变化的微观描述和原因分析方面。如我们为什么觉察不到水的蒸发的?水在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蒸发?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什么变化?

    教学过程 :

    [师]同学们喜欢潺潺的小溪、奔腾的江河、波涛汹涌的大海吗?

    [生]喜欢。

    [问]它们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生]水(水分子)。

    [师]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生]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师]你知道一个水分子的大小吗?

    [生]不知道。

    [投影]一滴水。(只一滴水,就约含有1021个水分子)。

    [师]这样小的分子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没有小小的水分子,哪有晶莹的水滴,又怎么会有奔腾的江河 ,汹涌的大海呢?

    [设问]那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有时会幻作朵朵白云,有时又能化做绵绵细雨、皑皑白雪?

    [生]状态变化。

    [师]水变成云、雨、雪是水的存在状态发生变化的结果。

    [投影]第一节 水分子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

    [板书]水的三态变化

    [投影]出示目标

    [投影]封闭在针筒中的水。设想把封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的水就会变为水蒸气,体积会明显增大。

    [问]请大家猜想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生猜想]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了?

    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水分子受热都冲到针筒的那一端去了?

    [师]下面我们来研究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初中学习方法?

    先来观察:不同状态的水中水分子的排列

    [问]从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学生七嘴八舌)固态的水:水分子有序排列,分子都在固定的位置上振动

    液态的水:水分子无序排列,在一定体积内较自由地运动

    气态的水:水分子自由运动,充满整个容器或自由地向空间扩散

    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师]小结: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质在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比在固态液态时要大得多

    [说明]图中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图中水分子的个数也不相同,图示的

    目的仅在于表示分子的间隔不同,所以,同一质量的水在变为

    水蒸气时,分子本身没变,分子间的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

    通过刚才的研究:大家来小结一下。

    [板书]水由固→液→气时

    分子数目 分子间的距离

    不变 改变

    分子大小 分子的排列方式

    [问]这样的变化是变化还是变化?

    [生]物理变化

    [投影]生活景象(路边斑斑水迹,太阳光照下,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问]这是什么原因?

    初三化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

    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

    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建议

    为了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2课时完成此节教学;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其中有两个探究: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讲授过程指导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结合实验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边讲边实验。

    注意运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别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气);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课程结束指导

    复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业,注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还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迅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小结】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讲解】经过不断研究改进,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

    【板书】一 反应原理

    1.试剂 石灰石或大理石 盐酸

    【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问】可不可以用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让学生观察到开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加入硫酸的试管,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最后停止。)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对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板书】二、反应装置: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讲解】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用投影显示制氢气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讨论】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实验演示、讲解)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讲解】

    1.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

    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4.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板书】三 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

    【板书】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讲解】上一节学过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录像】各种二氧化碳型灭火器介绍

    【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

    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有:

    (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须明确制取气体的顺序是: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

    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

    初三化学教案 篇3

    一、 设计思路

    空气是学生在化学课上接触到的第一种物质,学生们在生活中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有关空气的知识,因此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是什么”不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我们都知道氧气的发现在化学史和科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因为推翻了错误的燃素学说,给整个化学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还因为研究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因此“空气”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提供一种化学情境,使学生开始了解化学的历史以及化学作为一个学科的意义,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同时受到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思维方式、实验方法、探究方法的熏陶并逐步学习这些比知识更鲜活的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是在科学史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性、实用性、创造性三元思维,同时了解人类认识事物的曲折过程以及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教学流程是:

    温故知新,了解空气重走科学路,探究空气组成的历史对空气组成的实验设计实践上升为理论

    探究是指利用丰富的史料,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初步认识到科学家的实验模式,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并能够模仿此过程完成自己对空气组成的探究实验、做出报告。

    二、教案

    课题

    空气的组成

    授课人

    学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研究空气的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定性和定量的概念,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性质,掌握空气的组成 。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科学家对空气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想并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控制变量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的设计方法、验证实验的设计方法以及比较、分类、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基本的逻辑思维方法在化学中的应用,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空气的组成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人类对事物的曲折的认知过程,认识到科学发现是经过艰难的探索的、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培养从前人经验中获得知识、方法和经验教训的兴趣和愿望,体会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通过分析、对比不同科学家对空气的研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思想并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 应用前人的经验,设计实验验证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的探究”教学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

    仪器、药品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烧杯、导气管、止水夹、火柴、气球、塑料瓶、试管、水杯、纸团;木炭、硫磺、红磷、铁丝、蜡烛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温故知新,了解空气。

    情境:录象《人与自然》片段

    问题:我们知道 没有空气就没有人类,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请大家说说你所认识的空气

    小结:(板书)

    1.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讲故事:我们对于空气已经了如指掌了,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

    一位化学老师在自己的朋友面前大谈氧气的发现。这位老师说:“氧气是在18世纪才被发现的……”老师的朋友说:“既然这样,在此之前,人呼吸什么呢?”

    问题:大家为什么觉得这位老师的朋友很可笑呢?

    过渡: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关于空气的这点看起来很简单的知识,但事实上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经过几百年的研究才获得的。

    发言:

    1. 1.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占1/5

    2.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议论:空气原本就存在,只是人们没发现,而不是人们没发现之前,空气就不存在。

    使用头脑风暴法调动学生回忆已有的有关空气的知识,扩充学生对于空气组成和性质的知识。

    重走科学路,空探究气组成的历史

    情境:动画《拉瓦锡的实验》(旁白: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他把少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他研究了剩余的气体,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又不能支持燃烧。

    拉瓦锡又把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另一个容器内加强热,得到了汞和可供给呼吸、可助燃的气体。

    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问题:“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是否只有拉瓦锡在研究空气,并且在十二天之内就研究成功了呢?

    阅读资料,组内讨论,分别汇报本组的想法和结论,并相互补充。分析并推测出表格空白的地方应该填写什么?(见表1)

    通过抓取和多角度分析科学家实验的细节,探究其中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了解化学的生动具体的创造过程认识到任何重要的定理,都是前人通过实践 认识 到实践,多次反复甚至多次失败,最后才得出的结果。

    表1:

    科学家功绩实验和现象你的结论伽利略(意大利)利用气泵使一个玻璃球灌足了空气,然后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再把玻璃球下的活塞打开,发现玻璃球变轻了。托里拆利(伽利略的学生)在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中装满了水银,让开口的一端朝下插入装了一半水银的玻璃容器中,水银面的高度恰好是760毫米。梅猷(英国)1674年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木板上,木板位于水面之上,然后用一个玻璃钟罩扣住蜡烛和水面。发现蜡烛在燃烧时,钟罩内的水面逐渐上升,最后,蜡烛火焰熄灭了,水面之上还存在一个大的空间。将一只白鼠装进另一个同样的装置内。发现随着白鼠呼吸时间的增长,水面在逐渐上升,到了最后水面再上升,而白鼠也就死亡了。把燃着的蜡烛和白鼠同时装进这样的装置内。现象:卢瑟福1772年把老鼠放在密闭器皿里,等到老鼠被闷死以后,再用氢氧化钾溶液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接着他又在老鼠已经不能生存的那种空气里放进一支点燃的蜡烛,发现它仍能继续燃烧片刻;等到蜡烛熄灭后,又放进一小粒白磷,白磷仍能在其中自燃。在密闭器皿中用燃烧白磷的方法将空气中助燃成分除去,所得到的剩余气体完全不能维持老鼠和麻雀的生命。舍勒(瑞典)1773年把硝酸钾放在曲颈甑中,曲颈甑的出口与一个膀胱做的气球相连。将曲颈甑放在炉火中加热,气球真的被一种气体充满了。把点燃的蜡烛放到气体中,气体燃烧得更猛烈了,放出耀眼的火光。将硝酸银、硝酸汞、氧氧化x软锰矿(二氧化锰)放在曲颈甑中加热,得到了同样的现象。普里斯特利1774年用聚焦的太阳光来加热红色的氧氧化x气体产生,把点燃的干木条放入这种气体中,木条燃烧放出刺眼的光,老鼠放入这种气体中,老鼠过得非常舒服。他吸过这种气体以后,身心一直觉得非常舒畅。

    讲解:同学们对科学家的研究都进行了自己的评价,并从科学家的实验中获得了一些启示和结论,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科学家们分别从自己的实验中获得了什么,以及科学史对他们的评价。

    投影:如表2

    观看投影,对比自己与科学家的结论。

    表2

    科学家科学家的结论功绩给我们的启示伽利略空气是有重量的证明空气的存在,空气是一种物质。物质是有质量和压力的。托里拆利空气是一种物质,空气有压力梅猷玻璃钟罩内的物体X同时被烛火燃烧和白鼠呼吸所消耗。证明空气的作用是助燃和助呼吸。对比实验方法、空白实验方法、控制变量实验方法。卢瑟福空气中助燃的成分很难完全除尽。把剩余的不能维持生命的气体称为“浊气”发现氮气能将空气中氧气完全除去的物质是白磷。舍勒称助燃的气体为“火空气”制得氧气并研究了其性质。遗憾!他们二人都是燃素学说的忠实信徒,绝不肯对其产生一丝一毫的怀疑。美国科学家韦克斯说“普利斯特利是氧的父亲,但他至死也不承认自己的儿子。”普里斯特利他告诉拉瓦锡发现和制得了一种助燃和助呼吸的气体,这种气体的助燃能力比空气强得多。拉瓦锡在大气(指空气)中并不是所有的空气(指气体)都可以呼吸,只有金属焙烧时,与金属化合的那部分空气才是合乎卫生的(指氧气可供呼吸),另一部分空气不能维持生命和助燃。认为他和舍勒、普里斯特利制得的气体是一种新化学元素,在1777年定名为oxygene。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学生对空气组成的实验探究。

    问题:我们回顾了空气探索的艰难。现在请大家想想拉瓦锡比其他人高明在什么地方?在探索空气的过程中最艰难的是什么?

    小结:(板书)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

    鼓劲:同学们是否想自己亲自来探索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

    情境: 设计实验

    1、证明空气的存在;2、确定空气的组成。

    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烧杯、导气管、止水夹、火柴、气球、塑料瓶、试管、水杯、纸团;木炭、硫磺、红磷、铁丝、蜡烛(若需其他仪器和药品,请提出)

    发言:拉瓦锡的高明在于做了一个逆向实验,证明了氧化x分解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还在于他总结了前人的所有了发现,而且测定了准确组成——氧气占空气大约1/5。(教师:也就是说其他人所进行的测定是定性的,即知道是什么,而拉瓦锡进行的是定量的测定,不但知道是什么,而且要知道有多少)

    发言:拉瓦锡最高明的是他不相信空气“只有一种气体”组成,不相信燃素学说,这应该是探索空气中最艰难的。(教师:也就是说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是研究的关键)

    分小组讨论方案:

    1、塑料瓶口上套气球,捏塑料瓶,气球鼓

    2、试管连接单孔塞和导气管,导气管另一端放入水槽,手捂试管,水槽中有气泡。

    3、团一个纸团塞到水杯里,向下插入水槽里,再迅速拿出,纸不湿

    梅猷的实验,提示学生选择仪器,并组装。

    卢瑟福的实验,提示学生选择白磷作为将氧气消耗完全的药品,但教师没有提供白磷,所以不同组有不同的选择。

    实验:检验自己的设计

    应用从科学史中所获得的启示解决问题,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实用思维。

    学生的实践上升为理论

    问题:1、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不等于1/5?

    2、剩余的气体是否都是氮气?

    3、实验中空气表现出了哪些性质,是哪种物质的性质?

    作业1:完成空气存在和组成的探究报告

    作业2:设计实验研究氮气和氧气的性质,并推测氮气和氧气的性质,根据氮气和氧气的性质得出用途。

    作业3:科学家们发现土卫六与40亿年前的地球很相似,土卫六也拥有大气,如果你是科学家,打算怎样研究土卫六的大气?

    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思维。

    将学习到的经验应用于未知事物的探索,为学生的创造提供空间。

    板书设计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

    1. 性质: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2.组成: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纯净物和混合物

    (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

    (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如空气。

    初三化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

    能力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教法建议

    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知识范围和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及有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了解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的方法,结合实验内容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结合氢气的可燃性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内容。教师讲新课之前先复习旧知识,以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氢气,收集氢气有几种方法等问题导入新课,而后展示一瓶瓶口倒置的氢气,请学生通过观察氢气在通常状态下的色、态、水溶性、密度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这种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问题的方法,层次清楚,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在讲授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时,也应先演示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氢气中混有空气点燃发生爆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在瓶口出现白雾、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而后运用投影,进行反应实质的总结,写出化学方程式。这种运用探索性实验的教法,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进行小结,再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进行巩固,使大多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重点的知识,从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其它一些建议:

    (1)为使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和药品,氢气发生装置宜选用启普发生器。

    (2)为增加实验兴趣,可在实验3-4的肥皂水中加入颜色。

    (3)氢气燃烧实验必须绝对安全,氢气燃烧除焰色、发热和爆炸外,还可引导学生注意产物,即可在烧杯内壁涂上遇水显色的物质。

    (4)认真做好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

    (5)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和产物,为下章学习打下基础。

    (6)复习氧化反应,引入还原反应。先以氢气和氧化铜为例理清概念,不要急于将前面各种氧化反应均分析一下哪个是氧化剂、还原剂。

    (7)使学生了解用途对性质的依赖关系。

    关于“燃烧”概念的扩展

    从对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和生成物不同,不仅能总结出两个反应的特殊性,同时也能找出它们的共性——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从而扩大了“燃烧”概念的内涵。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它们的火焰构造与酒精灯和蜡烛的火焰结构不同。氢气在空气中和氯气中燃烧的火焰都是内外两层,这是因为气体燃烧时不必经气化阶段,所以没有气化层的“焰芯”。

    氢氧混合气体的爆鸣

    在导管口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完全是由氢气易燃且放出大量热的性质所决定的。

    课本选用了纸筒的实验。但书中只描述了"刚点燃时,氢气安静地燃烧,过一会儿,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爆炸的气浪把纸筒高高掀起。事实上,这个实验如果做得好,所能观察到的现象要比以上课本的那段描述复杂些。所能说明解释的问题也更深入些。实验的具体情况是:

    用一个没有盖的纸筒(或罐头筒)底上穿一个小孔,小孔用一尖细小木条塞紧(或用火柴杆也行)。把筒倒立,用排空气法迅速充满氢气,将纸筒向下平置于桌面上,在拔掉小木条的同时,就小孔处点燃逸出的氢气。最初氢气在小孔处安静地燃烧,一会儿听“嗡嗡”的声响,而且声音逐渐增强,最后才是砰然巨响,爆炸的气浪使纸筒腾空而起。

    几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界限

    气体 最低成分% 最高成分%

    氢气 4.1 74.2

    一氧化碳 12.5 74.2

    甲烷 5.0 15.0

    乙炔 2.5 80.0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氢气的化学性质

    一 复习提问:

    1.写出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画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图。

    二 导入新课: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按照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顺序,回忆上节课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的色、态、味和溶解性等。

    【实验3-4】装置如图所示。球形干燥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控制氢气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让肥皂泡脱离管口,这时可以观察到肥皂泡上升。

    肥皂泡上升说明氢气密度小。在标准状况(1大气压,0℃)下,氧气、空气、氢气的密度分别为1.429克/升,1.293克/升,0.0899克/升,它们的比值为16∶14.5∶1。(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2.氢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3-5】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引导观察燃烧的焰色和烧杯内壁有什么现象出现。把烧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感觉热量。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1)氢气的可燃性:

    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强调“纯净”呢?如果氢气不纯净燃烧时会怎么样呢?

    【实验3-6】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等),用纸团堵住小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团内充满氢气。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注意有什么现象发生。(人要离开,注意安全。)

    引导学生观察:

    ①注意小孔处点火时的开始情况;

    ②仔细倾听音响的变化;

    ③观察随音响变化而发生的现象。

    板书 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安静地燃烧,而混合气体却会发生爆炸呢?

    点燃纯净的氢气时,在导管口流出的氢气量少,与氧气接触少,反应时产生的热量也少,且散失较快,所以点燃时安静地燃烧。

    点燃纸筒中氢气时,随着氢气的消耗,空气不断从纸筒底部进入筒内。氢气和空气接触并混和,与氧气接触面多,点燃时快速反应,产生的热量在极短时间内、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胀,就发生了爆炸。

    实验测定,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即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所以,点燃需要纯净的氢气,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实验3-7】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暗焰引发氢气发生器爆炸。

    【实验3-8】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管口微向下倾斜。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注意观察黑色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管口有什么生成。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

    引导学生思考:

    (1)放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导气管为什么要伸入到试管底部,管口不能用塞子塞住?

    (3)为什么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氢气的纯度是否需要检验?

    (4)实验在停止加热时,为什么还要继续通入氢气到试管全部冷却为止?

    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逐一讨论。归纳出实验步骤韵语记忆口诀:

    板书“一通、二点、三灭、四撤”。

    引导学生用化学式表述反应过程

    氢气和氧化铜反应:

    练习:实验室制备氢气并使氢气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有以下主要步骤,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A 检验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B 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

    C 向氢气发生装置里添加药品; D 停止加热;

    E 向装有氧化铜试管中通入氢气; F 停止通入氢气;

    G 检验氢气的纯度。

    复习提问:什么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是否是氧化反应?

    分析:在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而氧化铜失去了氧变成了单质铜,则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使铜被还原出来,说明氢气有还原能力,我们称之为还原性,而把氢气称之为还原剂。

    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使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说明它具有氧化能力,我们称之为氧化性,而把氧化铜称之为氧化剂。

    氢气:得氧~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

    氧化铜:失氧~有氧化性~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练习:在高温下,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发生了氧化反应,___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

    氢气的用途:阅读课本57页图3-14。

    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能决定的。

    密度小——氢气球;

    可燃性——氢氧焰、高能燃料等;

    还原性——冶炼金属、制备硅等;

    另外还可用于合成氨气、制备盐酸。

    探究活动

    1. 家庭小实验 在如教材第53页所示的实验3-4中,可以用蜡烛不断点燃产生、上升的氢气泡。想办法使氢气泡中含有少量空气,一来可减慢氢气上升的速度,二来又可产生强烈的爆鸣声。

    2. 家庭小实验 取一支大试管,平置固定在铁架台上,用一团棉絮浸透酒精溶液,置入管底。在管中部用纸槽送入黑色氧化铜,铺平。用单孔带短玻管的橡皮塞塞紧,加热棉絮球部位,可以看到氧化铜慢慢由黑色变红。

    3.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初三化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观察和讨论法。

    教具准备:试管和试管夹,碘,烧杯,酒精灯,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激疑:

    1、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回顾时要用多媒体配合画“固、夜、气三角图。”

    2、通过三角图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图中的“固”和“气”之间加以“?”。

    预想结果:(1)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变吗?

    (2)如果能转变,是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二、猜想假设:

    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视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动向,必要时进行个别启发。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把各种猜想都说出来。

    预想结果:(1)有可能,固态变为气态要吸热,气态变为固态要放热.

    (2)可能行,也可能不行,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还可能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3、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验验证。此过程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和依靠实验进行探究的学科学法教育。

    三、设计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的器材。指出用来观察的物质是碘。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教师巡回视察,必要时加以个别提示。

    3、收集各组讨论结果,组织全体学生一一考察分析,选出最优方案,之后再修改成正式的方案。此处要注意强调以下几点:试管加热的正确方法、酒精灯的用法、观察的重点、操作上的合作和实验的安全。

    预想结果: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碘加热,注意观察是否真的由固体直接变成了气体,而后停止加热再观察气体是否真的直接变为固体.

    四、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视察、指导。

    五、分析论证:

    1、各组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看到的现象。

    预想结果:加热时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紫色的气体而未看到液体的生成.撤去酒精灯后,紫色气体逐渐腿去而在试管壁上出现了黑色固体小颗粒.

    2、启发学生归纳出结论并且把两条结论进行板书,指出本节课的主题。

    预想结果: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3、将三角图补充完整。这里要激发学生体会到自然的美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六、巩固提高:

    1、巩固结论:全体学生一齐诵读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此环节要求学生边读边想。

    2、应用知识: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让学生说说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可以是课本内的也可以是课本以外的),教师以放映幻灯片和穿插启发来配合.学生未提到的例子教师补充.

    3、课堂小结:

    (1)、学生自发谈自己的收获。尽量顾及到大面积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发言。

    预想结果:知道了第五和第六种物态变化,以及它们发生的必要条件.知道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研究物理问题离不开实验.事实是检验结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大自然是美的,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2)、教师归纳总结。要从三方面小结。

    板书设计:

    4.4 升华与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收热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初三化学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点: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探究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学习观察化学实验现象的基本要领,学习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实验。

    教学难点:蜡烛燃烧生成物的探究

    学法指导:

    1.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

    2.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航: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

    以及对xx 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 xx和xx 化学原理,学习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什么是科学探究呢?在生日晚会上,停电时我们都用过蜡烛,你还记得蜡烛燃烧是什么样子?点着之后你又看到了什么?参考课本P12进行家庭实验:

    3、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到水中,可以观察到蜡烛 ,

    说明蜡烛_______溶于水,蜡烛的密度比水的密度_______。

    (2)点燃蜡烛后可观察到其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层。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钟后取出,可以看到最先碳化的是火柴梗_______ ___,说明火焰各层中________的温度。所以我们在用蜡烛火焰加热物体时,应用它的_______进行加热。

    (3)熄灭蜡烛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 ____。

    二、课堂探讨:

    1、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观察顺序:点燃前--燃烧时--熄灭后;

    2、提出问题:蜡烛越来越短生成了什么物质?

    假设与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方案-----得出结论:

    3、提出问题:蜡烛熄灭后白烟是什么成份?

    假设与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4、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那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去学习化学?

    三、课堂练习:

    ( )1.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灰烬

    ( )2.下列有关蜡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蜡烛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固体,质硬,不溶于水

    B.蜡烛沉入水底,说明它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有明亮火焰,稍有黑烟,放出热量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 )3.将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以确定该气体是:

    A.氧气 B.空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能力闯关]

    4、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片刻后观察到烧杯内壁上_____________产生, 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_____:取下烧杯,迅速翻转,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__ _,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___ _____。

    5、用一根玻璃管伸入蜡烛火焰的焰心中,再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玻璃管的另一端,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火焰产生,这说明焰心有_ ____。

    [中考连接] 6.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7.蜡烛燃烧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以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初三化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洋是人类天然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藏的主要物质。

    3.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

    4.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进步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

    1. 知道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学会用辨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过程:

    我国的万里海疆,不仅美丽,而且富饶!它蕴藏着种类繁多、储量巨大的资源,被人们誉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煤海”、“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初三化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金刚石、石墨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能力目标

    通过三种单质用途的学习,继续深化“结构决定性质”思路,培养对比思维能力;

    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碳单质的学习,了解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提高学习化学兴趣;

    通过C60的学习,拓展课堂学习,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球碳等)是初中学生学习氧气、氢气之后首次全面学习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此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氧气、氢气学习的继续,同时为后面学习金属单质打下基础。

    碳单质有定型碳和无定型碳两类。金刚石、石墨是重要的定型碳,做重点介绍。从学生较熟悉的金刚石、石墨入手学习,而后介绍球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宜到难,由远及近,又熟悉到陌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

    另外,教材编排首先对碳的典型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物理性质、用途进行学习,而后再简介无定型碳,最后安排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学习,旨在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碳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课堂引入指导

    法一:璀灿的钻石,普通的铅笔芯,取暖用的煤,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工业血液”石油等物质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就明白了。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节 碳的几种单质”。

    法二:石墨、木炭能变成钻石吗?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后你将自己得出结论。

    关于球碳(C60)的建议:

    球碳是碳的又一同素异形体,是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建议补充介绍。如何介绍,应根据学生状况而定。生源较好的学校应对照金刚石、石墨的结构介绍球碳的结构,简单介绍球碳的用途,有条件的学校课安排学生上网查阅球碳的发现史及其它资料。生源机较差的学校至少应介绍球碳也是碳单质的一种,结构独特,性质特殊。教学时适当介绍球碳,对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大有益处。如果程度更好的学校,课安排学生探究活动,主题是关于球碳的调查。课下调查,课上交流汇报,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知识讲解指导:

    1.尽量让学生观察金刚石、石墨、木炭、活性炭等让学生对透明、硬、软、划痕、疏松多孔、细等字眼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2.归纳对比学习是学习差异性较好的方法,具体操作时以列表方式较好。

    3.讲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时不可过分深入,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难度。

    4.应深刻理解教材。讲金刚石时应突出“硬”,讲石墨时要突出“软”,讲无定形碳应以木炭为主,突出吸附作用。

    5.本部分内容知识即贴近生活,又是贴近现代科技发展新动向,适当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如碳纤维等。

    课程结束指导

    1.合成金刚石是人类的梦想,让学生课外研究金刚石合成的历史、主要问题、现阶段水平等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文献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教好的例子。

    2.研究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让学生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学习,有利于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课外实验指导

    木炭制备可以利用铝箔隔绝空气,加热干馏火柴杆的方法来制取。让学生在家庭中完成,有利于学生对木材干馏和其液、气产物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通过录像及实物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通过录像了解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用途,对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辩证关系有进一步理解;

    通过对碳纤维、人造金刚石等知识的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教学用具:

    录像机 石墨、木炭、活性炭、二氧化氮气体、澄清石灰水、氧化铜、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镶钻石的饰品、普通乒乓球拍、普通羽毛球拍、普通网球拍;碳纤维乒乓球、羽毛球拍、特制的网球拍等、防毒面具模型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让学生观察镶嵌在手表上的钻石、铅笔芯、碳纤维网球拍或钓鱼竿、木炭,提问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学习完碳和碳的化合物之后你就明白了。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还有木炭、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一点呢?

    (学生讨论,并提出几种方法)

    教师总结、讲解。引导学生看录像《金刚石》在液氧中燃烧

    【讲解】同样的方法,可以证明石墨、木炭、焦炭、活性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

    【阅读】p79-80《化学》全一册 初级中学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要求:用列表的方式归纳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投影】一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讲解】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优异的折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2.利用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质软、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3.利用石墨有良好导电性和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和普通电极。(展示实物)

    4.利用石墨传热性能好,耐腐蚀,耐温度骤然变化的特性可做石墨坩埚。

    5.利用石墨耐酸碱的耐腐蚀性强,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碱槽等。

    【小结】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物理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性质不同因而用途也不相同。即性质决定用途。

    【讲解】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中还有一类含杂质较多的叫无定形碳,包括木炭、焦炭、活性炭及炭黑。

    介绍:炭与碳的区别。

    【展示】木炭

    【演示】木炭吸附气的实验

    【演示】木炭与红或蓝墨水的吸附实验

    (学生讨论,得出木炭性质的结论)

    【小结】木炭能吸附某些有色物质,说明木炭具有吸附性,能把大量气体或染料吸附在其表面。加热后,红棕色又出现,说明以上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投影】二 无定形碳(以木炭为例)

    1.物理性质:灰黑色多孔、疏松物质,具有吸附性。能大量吸附气体和小微粒。

    2.吸附作用:气体或液体里的某些物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的作用。

    3.吸附原理:(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81第四段)

    4.用途:燃料,黑火药、吸附剂制铅笔(某些)

    三、 碳单质的新成员--C60:

    1985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柯尔,理查得·斯莫利和英国科学家哈罗德·克罗特在研究太空物质时,发现了一种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化学式为,形成具有32个面的近似球体,包括20个等六边形和12个等五边形,这同英式足球正好相同,因此又叫足球烯。

    近来科学家发现往中嵌入少量的某些金属,可制成超导材料,这为高温超导开辟了崭新的领域。另外,为物质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小结】金刚石、石墨和等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和用途上存在很大差异,这是由于它们的结构不同所造成的。

    探究活动

    1.如何由石墨制得金刚石?

    2.碳的研究目前有何新进展?

    3.撰文介绍人类合成金刚石的历史――《人造金刚石过程》。

    4.球碳(C60)又称 “富勒烯”。是借一位建筑师的姓名而命名的。这位建筑师就是巴克明斯特·富勒。富勒是美国著名的建筑学家,他设计的著名建筑有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万国博览会美国馆。请你通过上网、查资料写一份关于C60分子结构发现史的调查报告。

    初三化学教案 篇9

    一、设计思路

    1、关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的教学。

    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进一步认识“性质决定用途”。

    实物展示:用墨抄写的古书。

    多媒体播放(字画的奥妙):用墨写的字画。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写字作画,我们知道墨的主要成分是碳黑,这些字画历经千百年,但墨迹依然清晰不变,这是为什么?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2、关于碳的可燃性教学。

    通过播放影音文件,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景

    冬季人们为了抵御严寒,常常在室内用煤炉烧煤取暖,但如果使用不慎,就会发生“煤气”中毒事件,你们能猜测一下“煤气”是什么吗?“煤气”又是怎样产生的?四个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讨论的主题不仅要找到“煤气”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找出“煤气”是怎样产生的?

    含碳元素的燃料燃烧时,如果氧气不足都会产生CO,所以,预防“煤气”中毒采取的措施之一是烟道通畅,燃气热水器使用时,使室内保持良好通风,有充足的氧气,使燃料充分燃烧。

    通过对“碳的可燃性”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身边物质的科学知识,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分析解决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

    3、有关碳的还原性的教学(重点探究)

    碳与氧气反应,既可生成CO2 ,又可生成CO 。那么,碳能否与氧化物(氧化铜)反应,即碳能否夺得氧化铜中的氧呢?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从问题出发进行大胆地假设,提出各种可能性。

    讨论后对假设小结

    (1).碳能与氧化铜反应;C+CuO

    Cu+CO2↑

    (2).碳能与氧化铜反应;C+CuO

    Cu+CO

    (3).碳与氧化铜不反应。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分析──思维探究

    通过学生交流、辩论设计好实验装置。培养学生动脑通过实验探究科学知识的`意识。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概括。

    碳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碳具有还原性

    理论应用于实际,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

    拓展提高──碳的还原性应用

    拓展提高──煤炉中碳发生的反应

    及时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及时总结与评价,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案

    课题

    碳的化学性质

    授课人

    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碳的化学性质,重点掌握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现象和结论。

    2.根据碳的化学性质,了解碳的用途。

    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基本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碳单质的使用情况,了解碳单质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可燃性;

    2.在学习了碳单质可燃性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碳能否与化合态的氧发生反应呢?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学习碳单质的还原性,即,实验探究——碳还原氧化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等的重要手段,证明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性,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等优良品质。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热爱化学的情感。

    3.通过对“碳的可燃性”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变化的内外因关系原理”的教育。

    重点

    学习碳的还原性。

    难点

    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和思维探究

    仪器

    药品

    试管、具支试管、单孔胶塞、止水夹、导气管、药匙、酒精灯、试管架、铁架台等。

    碳、氧化铜、澄清石灰水、火柴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实物展示:用墨抄写的古书。

    2.多媒体播放:用墨写的字画。

    观看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思考的驱动性。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写字作画,我们知道墨的主要成分是碳黑,这些字画历经千百年,但墨迹依然清晰不变,这是为什么?

    一、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思考、讨论、回答

    从生活实际出发引课,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进一步认识“性质决定用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回忆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实验,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碳的可燃性:

    1.完全燃烧——O2充足

    C + O2 点燃

    初三化学教案热门十三篇


    今日,笔者为您带来“初三化学教案”。教师的工作之一就是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确保其内容十分充实。理解学生的反应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些资料和数据供大家参考和应用,希望它们能对您有所助益!

    初三化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比较,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通过比较,归纳实验室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型:新授课(学生实验探究活动课)

    教学方法:分组实验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我们前面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今天我们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同学们把昨天发的探究方案拿出来。

    同学交流“探究方案”上的参考信息。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探究方案”中各组实验操作时具体的装置:(可用自荐仪器,也可选用桌上给定的某些仪器。注:学生事先不知道桌上给定有哪些具体仪器。)

    每组桌上均有的仪器:玻璃导管、橡皮管、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每组桌上提供的不同仪器分别为:

    第一组:烧杯、过滤漏斗

    第二组:烧杯、破试管、铜丝、单孔橡皮塞

    第三组:U型管、单孔橡皮塞、铁架台(带铁夹)、橡皮塞

    第四组:平底烧瓶、单孔橡皮塞

    第五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分液漏斗

    第六组:试管,单口橡皮赛、铁架台(带铁夹)

    第七组:锥形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

    第八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注射器

    第九组:带支管的烧瓶、橡皮塞

    第十组:锥形瓶、单孔橡皮塞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验证气体是二氧化碳。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同学与小组评价自己所设计和开展实验的情况,与同学合作进一步完善所设计的试验。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附: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和实践”报告

    宜昌市九中 班 组 组长 组内成员 探究时间

    一、探究时参考信息

    1.碳酸钠(Na2CO3)和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等碳酸盐均能与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等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性质信息:(从生活经验和已有事实推测)

    (1)把燃烧的木条放入二氧化碳中,木条 ,说明 。

    (2)打开汽水瓶盖可观察到 ,这个事实说明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 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3)向石灰水中吹气,现象为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C(OH)2]反应。

    3.铜与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等酸不反应。

    4.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 1.977 g/L,空气密度为 1.293 g/L。

    二、探究内客

    1.探究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重点比较反应速度快慢)

    可供选择的原料有: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钙粉末(CaCO3)、碳酸钠粉末(Na2CO3)、稀盐酸(有效成分HCl)、稀硫酸(有效成分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点滴板(或自制点滴板或试管)、胶头滴管、药匙。

    步骤(可以用图式表示):

    观察记录:

    结论: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1)从下列给定的仪器(也可以从其他未给出的仪器)中选择适当仪器,以小组为单位,你们能设计几组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画出它们的简图。并比较几组装置的优缺点,交流这样设计的理由。

    设计的几组装置为:(可用装置图表示)

    (2)用自制仪器或代用品或其他仪器设计的装置:

    (3)实验操作时实际采用的装置: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实践操作──制备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1)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

    (2)验满方法:

    4.证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操作:

    现象为:

    5 同学交流展示本组实验装置,讨论实验成败原因,并总结归纳实验最佳装置。

    6.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初三化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2、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3、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抽象符号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

    教学对象分析

    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使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交流,没有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交流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实验用品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

    1、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签、铁丝、双面胶等材料在学习小组内动手制作水、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分子模型。

    2、搜集各种补钙食品的包装盒。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许多微观知识。

    一、元素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模型与[活动天地]中模型进行对比、修改,教师进行简短评价。

    学生积极、热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随教师的分析修改模型。

    学生通过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学生在课前制作模型时的模糊认识、错误做法,加深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学习研究微观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

    在学生制作好5个分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需要给这一类原子一个统称的认识,顺势概括出元素的概念。

    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对元素的认识。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装盒,通过观察、想象、比较、模型化、归纳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元素的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的概念去学习化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到的补钙食品的包装盒,是学生明确补钙食品多种多样,有效物质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含有钙元素,钙元素就是所有物质中钙原子的总称。

    学生观察包装盒,对有效成分进行归纳,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对元素的认识。

    二、元素符号

    在认识元素概念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元素符号。

    [活动天地]

    以元素周期表为研究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明晰以下问题: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

    2、金属、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

    3、熟记18个常见的元素符号

    4、对元素符号进行分类

    学生认真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对元素符号的认识。

    利用新颖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掌握元素符号的读写技能,在排列"纸牌"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是学生在符号和它表征的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符号也能简明的表示物质的组成,也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为学习和研究都带来了方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为下一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初三化学教案 篇3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能区分生铁和钢,认识金属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金属材料的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四、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重点、难点

    重点: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辩证关系。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法

    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内容。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通过教学,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认识知识到认识方法,由书本知识拓展到课外知识,教学活动层次逐步深化,学生的个性得到的张扬,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在兴奋的状态。

    六、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学法

    由于本课实验的探究的内容很多,学生的思维又特别活跃,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取长补短,形成技能,培养合作意识,使创新能力逐步得到发展。

    七、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说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教师讲授前面已学习了碳、氢、氧等非金属单质的知识,今天我们要研究另一类单质-金属。请同学们说出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金属制品,并展示他们课前收集到的金属制品,如:铜钱、硬币、纪念章等,使学生感觉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并用多媒体播放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资料,请同学们讲出,还有哪些领域用到了金属制品,进一步突出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产生了解金属性质的探究欲。

    新课讲授: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我们知道金属有很多用途,可为什么金属会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这是由它们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物理性质决定的。同学们想知道金属的性质吗

    请学生利用实验台上的仪器、材料,尽可能多地探究出金属的物理性质。(教师可以预先设计一些试验步骤,并在多媒体上放映。)

    学生分别取出铁丝、铜丝、铝丝。①用细砂纸打磨这些金属丝,用滤纸擦拭后,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②用力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③分别用小刀割一下;④分别用铁锤用力锤一下;⑤用手拿着金属丝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另一端,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⑥用电池、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结果,介绍实验探究方法,同时进行师生评价。科学探究结束,让学生归纳出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大多数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多数是固体,密度、硬度一般较大,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等。

    多媒体展示物理性质图

    教师指出:金属除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各自的特性。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但铜却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在常温下,铁、铝、铜等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汞却是液体……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出示几种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表,请同学们分析,留意导电性,密度,熔点,熔点最低,硬度金属是什么等)的物理性质。

    初三化学教案 篇4

    作为初中最后一门接触的学科:化学,总是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初步接触化学这个学科,会有很多的概念和知识点需要记忆和理解,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而这正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只有认真学习化学语言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化学理论、利用化学的思想去学习去思考我们遇到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

    初中化学所学习的知识贴近生活,知识点比较零散,这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其中的联系并进行归纳总结。这里为大家总结了九年级化学上册的考试要求和考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架构。

    考点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考试要求:

    1、能记得常用仪器的名称、认识图样、了解用途及使用请注意事项(试管、烧杯、酒精灯、水槽、量筒、托盘天平、锥形瓶、长颈漏斗等)

    2、能进行药品的取及(包括物质的称量、液体的量取)、连接仪器、给物质加热等

    考试要求:

    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考点一、水、纯净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都是混合物。

    初步学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或根据质量比求化学式、计算指定元素的质量分数。

    考点一、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考点二、步骤:①设未知数;②根据题意写出方程式;③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④列出比例式,并求出未知数;⑤答

    认识燃料燃烧的重要性;

    了解氢气、酒精、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汽油、和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知识目标: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认识。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初中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空气和氧气已有较为丰富的常识。这些是他们以前积累的知识,但从化学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显得零碎、不够深入。课前应了解学生有关的具体知识情况,以便从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外理教材及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课的开始,建议除检查学生对绪言重点内容的理解程度之外,还应检查他们掌握的有关空气常识的情况,以针对性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在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演示实验时,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术,还要指导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此外,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并把它推广到其它实验。即把验证性的实验改成探究性的实验。先不把结果告诉学生,而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研究此问题,并逐渐的解开疑点,找出答案。

    在通过实验推断空气组成成分的基础上,对于2来,人类对空气认识的历史过程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当时的科学家是怎样进行科这研究的,应介绍他们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的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使学生受到对任何事物都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同时也应叙述一下,从那时起,科学家把“天平”用于研究工作,使化学研究走向定量化。

    教材通过讲述空气对人类的危害和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教师应该有意齐全的积累一些有关大气污染事件的报道资料,尤其应对当地的环境污染情况作些调节器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关大气污染的防治可作为课外讨论专题。

    在讲述过程中,也应介绍大气的自净作用。启发学生在各自的岗位承担起环保的义务。

    对稀有气体,通过简史介绍,启发学生科学研究新领域总是在不断发展,科学思维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就接受新事物,在学习中适当发展求异思维,而不能盲目的接受甚至产生僵死或孤立片面的思想。在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时,可以演示稀有气体在放电管中的放电现象,以增另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节课后,可介绍几种元素符号,以分散元素一节的教学难点。

    关于空气成分的教学:

    在知道空气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杂质组成的后,在本节中需注意,关于氧气,将在下一节学习,氮气将到高二学习,二氧化碳在本册第五章学习,本节不做深入学习。

    关于稀有气体,要指出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曾叫它们“惰性气体”,但科技的发展,例这种“惰性”也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有些稀有气体也能和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联系它的化学不活动性,介绍稀有气体的用途。

    关于污染的形成,介绍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整个大气本身有自净作用,但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质超过了大气的自净能力,就形成了污染。

    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2. 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 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

    4.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查阅搜集资料的技能;表达与交流能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和才干的机会。

    在本课前2~3周动员学生多方面搜集有关空气的素材,包括课外读物、科普书籍、杂志、报纸、照片、录像、漫画、实物等。例如:

    照片:风景地的蓝天、本地的晴天和污染天气、学生外出旅游、交通堵塞、工厂烟囱冒烟

    剪 报:某一期的《大气质量周报》或《大气质量日报》、大气污染报道等

    结合搜集的素材,阅读课文,查阅有关资料,为在课堂上介绍有关知识做准备。

    (1)[观察]烟气观测活动。

    (2) [小实验] 哪儿的尘土多?

    (3)[调查活动]交通流量与空气质量的关系。

    4. 布置教学环境 组织学生编写环境墙报、图片、漫画、小论文等,布置教室。

    教师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本节课的意义及教学活动的方法。

    学生按自选专题,根据课前的准备发言、讨论(一人中心发言,其他人补充)。

    ● 你愿意在树林里还是愿意在室内活动?

    ● 吸烟会不会污染空气?

    ● 焚烧树叶、庄稼秸秆会不会污染空气?

    ● 有哪些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

    ● 家庭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来自哪些活动?

    ● 每天开窗通风换气有什么好处?

    ● 新装修的居室有没有刺激性气味?

    ● 你能为保护空气质量做哪些事?

    5. 专题讨论“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6. 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发言及讨论作必要的补充,鼓励、表扬学生认真自学,积极探索,独立思考、勤于实践态度和方法。 实验的结果和结论并不重要,不要求有统一的结论,重要的是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及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7. 布置作业 指导举办关于大气的环境专刊、演讲比赛,组织野外活动、参观等。

    初三化学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第十单元课题1的内容,我将本课题分为5个课时,分别是《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常见酸的特性》、《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及碱的化学性质》、《溶液导电性》,本次说课内容为第1课时《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这节课通过实验酸碱与指示剂作用,了解酸碱与指示剂作用颜色的变化,掌握酸碱的区分方法及基本特点,使学生掌握鉴定酸碱性的方法,对后面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于讲叙酸碱化学性质的相似性起好铺垫。

    二、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问题、总结知识能力。

    2、掌握酸碱的区分方法。

    3、培养学生的知识衔接、推理、归纳、总结能力。

    4、培养学生实验推理论、理论指导实验能力。

    三、说课重点、难点:

    1、重点: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2、难点: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推理法、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对酸碱有初步的认识,我对本课题内容讲解上作了调整,将溶液的导电性先作了讲解,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酸碱盐,这样对于掌握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有了更好的认识。

    复习提问:什么是酸、碱,

    结合所学知识引入新课: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掌握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在溶液中碳酸、氨水分别以H+、co32-、NH4+、oH-形式存在,那么能使紫色石蕊、无色酚酞变色的到底是阳离子的作用还是阴离子的作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H+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是碱,从定义中是否隐含着酸、碱在化学性质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提问、假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使学生课程学习目的明确化。

    讲叙新课:实验[10-1],要求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好,记录好,并做好对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对比,分析中找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结论,启发引导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酸的共点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碱的.共点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酸碱在溶液中的存在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与指示剂作用时,酸呈现的颜色变化相同,碱呈现的颜色变化也相同,这说明了什么?探究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并在脑海中初步形成酸碱在化学性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六、板书:

    1、指示剂能验证物质的酸碱性。

    2、

    物质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变红

    不变色

    变蓝

    变红

    3、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是H+,oH-与指示剂的作用。

    练习:练习册P39,同步演练B13题。

    作业:探究实验、练习册

    初三化学教案 篇6

    物质的分散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学会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对分 散系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知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2.知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能通过实验现象,探求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本质原因,能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体会分类研 究的方法在分散系、化合物中的运用。

    二、教学重点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电离方程式。

    三、设计思路

    溶液和浊液这两种混合物虽然初中也涉及过,但是,还没有 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 物进行分类。胶体的知识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的新的切入点。胶体的性质表现在很多方面,教学中可联系生活实际,加深了解有关胶体的性质和重要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溶液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为后续课程学习离子方程式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初中我们学过溶液和浊液,它们都是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其它物质中形成的,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为分散系。溶液和浊液的性质有哪些差异?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溶液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7m;

    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0-9m。

    那么,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0-7m到10-9m之间的分散系叫做什么呢?它又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

    我们 将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0-7m到10-9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实验1] 氢氧化铁胶体对光的作用(丁达尔 效应)

    实验步骤:把盛有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两只小烧杯放在暗处,用聚光手电筒(或激光笔)从侧面照射烧杯。

    实验现 象:从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观察到氢氧化铁胶体中有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而硫酸铜溶液中则没有。

    实验结论:溶液和胶体对光的作用是不同的 。

    应用:如何用 简单的方法鉴别胶体和溶液?

    [实验2] 胶体 的净水作用

    在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的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置片刻,比较两只烧杯中液体的澄清程度。

    实验步骤:向两只烧杯中加入相同量的含有悬浮颗粒物的浑浊污水,再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铁胶体,搅拌后静至片刻。

    实验现象:加入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中的液体变得澄清。

    实验结论:氢氧化铁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凝聚沉降,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于净水。

    应用:自来水厂用含铝或含铁的化合物做净水剂,其实是利用胶体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你能举出几种生活中有关胶体性质或应用的例子吗?

    [过渡] 我们又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了物质世界的丰富多彩:当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其它物质中时,由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分散系——溶液、胶体和浊液。事实上,即使同样为溶液,物质在溶解时也有差异,有些物质溶于水后能导电,而有些物质溶于水后则不导电,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验2] 溶液的导 电性实验:

    实验步骤:在五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NaCl溶液、NaOH溶液、稀盐酸、酒精溶液 和蔗糖溶液,组装好仪器,接通电源。

    实验现象:NaCl、NaOH、HCl溶于水后能导电,酒精、蔗糖溶于水后不能导电。

    分析:溶于水能导电的NaCl、NaOH、HCl称为电解质,而酒精、蔗糖称为非电解质。为什么电解质溶液会导电?原来它们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生成了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从而使溶液具有导电性。

    结论: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无论在水溶液里还是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电离方程式:表示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能够自 由移动的离子的式 子。

    [练习]

    书写氯化钠、硫酸和氢氧化钡的电离方程式。

    初三化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升华与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 、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实例的解释,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观察和讨论法。

    教具准备:试管和试管夹,碘,烧杯,酒精灯,火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激疑:

    1、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过的四种物态变化。回顾时要用多媒体配合画“固、夜、气三角图。”

    2、通过三角图启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在图中的“固”和“气”之间加以“?”。

    预想结果:(1)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变吗?

    (2)如果能转变,是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二、猜想假设:

    1、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视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动向,必要时进行个别启发。

    2、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把各种猜想都说出来。

    预想结果:(1)有可能,固态变为气态要吸热,气态变为固态要放热.

    (2)可能行,也可能不行,可能吸热也可能放热,还可能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3、引出下一个教学环节——实验验证。此过程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和依靠实验进行探究的学科学法教育。

    三、设计实验:

    1、教师介绍实验的器材。指出用来观察的物质是碘。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教师巡回视察,必要时加以个别提示。

    3、收集各组讨论结果,组织全体学生一一考察分析,选出最优方案,之后再修改成正式的方案。此处要注意强调以下几点:试管加热的正确方法、酒精灯的用法、观察的重点、操作上的合作和实验的安全。

    预想结果: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碘加热,注意观察是否真的由固体直接变成了气体,而后停止加热再观察气体是否真的直接变为固体.

    四、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视察、指导。

    五、分析论证:

    1、各组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看到的现象。

    预想结果:加热时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紫色的气体而未看到液体的生成.撤去酒精灯后,紫色气体逐渐腿去而在试管壁上出现了黑色固体小颗粒.

    2、启发学生归纳出结论并且把两条结论进行板书,指出本节课的主题。

    预想结果: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收热量.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3、将三角图补充完整。这里要激发学生体会到自然的美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和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意识。

    六、巩固提高:

    1、巩固结论:全体学生一齐诵读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此环节要求学生边读边想。

    2、应用知识: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让学生说说有关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可以是课本内的也可以是课本以外的),教师以放映幻灯片和穿插启发来配合.学生未提到的例子教师补充.

    3、课堂小结:

    (1)、学生自发谈自己的收获。尽量顾及到大面积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发言。

    预想结果:知道了第五和第六种物态变化,以及它们发生的必要条件.知道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研究物理问题离不开实验.事实是检验结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大自然是美的,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探索大自然.

    (2)、教师归纳总结。要从三方面小结。

    板书设计:

    4.4 升华与凝华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吸收热量。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放出热量。

    初三化学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在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格式,理清解题思路,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情境导入】

    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人们正在探索一种光解反应器,装载入汽车中,可直接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作为汽车能源。那么,同学们能否计算出加满一桶水18千克,能让汽车跑多远呢?首先应弄清楚的是:18千克水能分解产生多少氢气?

    【回顾反思】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以上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 ;

    (2) ;

    (3) 。

    【探求新知】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电解水过程中分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间的质量比恒等于 ∶ ∶ 。

    (2)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电解水过程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水、氢气、氧气之间的质量比恒等于 ∶ ∶ 。

    【归纳小结】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各物质的 与相应 乘积之比。

    【讨论交流】

    1.如果有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生成多少克氢气

    2.如果要生成16g氧气需电解多少克水?

    【归纳小结】根据化学方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 ;(2) (3) ;(4) ;(5) ;(6) 。

    【实际应用】根据前面你掌握的计算方法,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工业上通过电解Al2O3制金属铝,反应方程式为2Al2O3通电4Al++3O2↑。如果加工一个铝锅需要1kg铝,至少需电解多少千克Al2O3?

    1. 氢气是未来理想的汽车燃料,1kg氢气就能供一辆功率为50kw的汽车跑大约100 km。水是氢之源,找到合适的催化剂,即可利用光能分解水制取氧气。一桶水大约18kg,请你自编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并解答。

    自编题目:

    解答:

    【能力提高】饲养观赏鱼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空运观赏鱼是必须密封,为了解决鱼的吸氧问题,可在鱼箱的水中投入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若每只鱼箱每天需耗氧气52.8g,则需要投入过氧化钙多少克?

    化学素养评价5—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C:12 Ca:40 Cl:35.5 Na:23

    ( )1.4克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

    A、38克 B、 36克 C、 34克 D、240克

    ( )2.铁在纯氧中完全燃烧生成四氧化铁,那么铁 氧气 四氧化铁的质量比为:

    A、56:32:232 B、56:16:232 C、56:64:232 D、168:64:232

    ( )3.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 )4.在4A+5B = 4C+6D反应中,已知34gA与80gB完全反应生成了54gD。若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68 B.34 C.17 D.51

    ( )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6.现有一杯过氧化氢溶液680克,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求含过氧化氢多少克?

    7.68克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可以制得多少克氧气?

    8.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可以制氧气,若混合后生成了9.6克氧气,请问需要10%的过氧化氢溶液多少克

    9.实验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跟盐酸反应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今要制取4.4克二氧化碳,如用含杂质20%的石灰石作药品,需要这种石灰石的质量为多少?

    10.实验室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跟盐酸反应的方法制取二氧化碳.现有200克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与500克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2)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1. 100 g稀盐酸恰好跟100 g 16%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求:(1)生成氯化钠的质量:(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某炼铁厂的生铁(已知生铁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铁与盐酸能反应:Fe+2HCl= FeCl2+H2↑)现有16克生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了0.4克氢气,试求: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初三化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实例了解化合价的涵义;了解常见元素,原子团化合价;能够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知识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课堂练习中培养巩固学生应用概念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中,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教育。渗透定组成定律的基本思想。形成从现象到本质,感性到理性的认识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前面学过的有关化学式和物质结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形成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将对以后各章的学习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第八章酸、碱、盐的学习。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应高度重视本节课教与学。

    教法建议

    从复习NaCl和HCl的形成入手,探究MgCl2和H2O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探究:据Mg、Cl、H、O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Mg与Cl,H与O之间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提出问题:(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化合物的?(3)在MgCl2和H2O中原子个数比各是多少?使学生明确:元素在相互化合时,反应物原子的个数比总是一定的。如果不是这个数目比,就不能使构成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和构成共价化合物分子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达到稳定结构,也就不能形成稳定的化合物。所以元素间相互形成化合物时,各元素原子数目之间必是一个一定的简单整数比。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这种性质叫化合价。即化合价的实质是元素的一个原子在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时,得失电子或共用电子对数目。用表格展示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数目

    一个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

    一个原子共用电子对数

    正价

    一个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离的原子

    负价

    一个原子得到电子的数目

    电子对偏向的原子

    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时的数目,所以,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让学生明白,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的结构有关。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联系。

    熟记常见元素化合价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是运用好化合价的前提。建议可采用顺口溜强化记忆。然后加强课堂训练,通过实际运用在不断联系中达到熟记的程度。根据已知元素的化合价,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或根据物质的化学式,计算出元素的化合价。要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掌握好元素的化合价与化学式的相互关系,可摆脱以前死记硬背物质化学式的现象;使书写客观存在的化合物化学式的能力,达到了一个飞越的程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在化学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通过具体实验确知某化合物的存在和测定了它的组成成分,才能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了解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

    教学难点:化合价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写出氯化钠,氯化氢的化学式。为什么是一个钠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结合,一个氢原子与一个氯原子结合?(从原子结构角度考虑)

    写出镁,氯,氢,氧四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投影:

    探究问题:镁和氯;氢与氧是如何形成化合物的?

    分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Mg,Cl,H,O这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

    (2)Mg与Cl,H与O各是靠什么形成特定的化合物的?

    (3)在氯化镁,水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各是什么?能否随意改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

    小结:氯化镁失去镁最外层两个电子形成Mg2+,Cl得电子形成Cl-,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作用,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在水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提供两个电子分别与两个氢原子提供的两个电子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稳定的共价化合物水。据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在结合时,原子个数是一定的,不能随意改动。这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初三化学教案 篇10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施教策略:通过猜想、实验探索、观察思考、讨论归纳来加深学生的认识

    施教策略:结合生活实例,教师启发点拨和师生共同讨论来分散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演示实验、学生边学边实验、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概括总结

    教学用具:酒精灯,坩锅,铁支架,酒精,棉花球,石块,纸片,小纸盒,烧杯,热水,白磷,红磷,铜片,简易灭火器。

    引导猜想:要发生燃烧这种现象需要有哪些条件呢?(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引导:得出初步的结论:1. 可燃物 2. 温度 3.空气(助燃物)

    实验验证:第一个条件是要有可燃物,如果不是可燃物,即便有足够的温度和空气,也不会燃烧。

    引导: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还会上升吗?答:“不会”

    提问:第三个条件是空气。先讨论一下熄灭酒精灯火焰的最佳方法?用嘴吹,这种方法具有危险性,应该用盖上酒精灯帽的方法。

    问题:白磷燃烧实验。1. 水中的白磷为什么没有燃烧?是没有足够高的温度吗?让学生说出热水的温度已达60摄氏度,超过白磷的着火点,是水把空气与白磷隔离了。

    2.红磷为什么没有燃烧?让学生说出温度没达红磷的着火点,让学生加深对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

    说明:白磷放在空气中就能燃烧,我们称这种现象叫自燃。在自然界中经常发生这类现象,如:过去人们常说的鬼火、天火,(说明一下各自的形成)其实是一种迷信说法,我们发现:科学才是战胜迷信的最好武器。如果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急速燃烧,又会怎样?

    过渡:我们知道了燃烧的条件,那么,灭火的方法会是什么呢? 1.降低温度,2.隔绝空气(助燃物)

    灭火的方法:1.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2.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建筑物着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降低温度。

    2.书籍、文件、精密仪器着火时,喷射干冰灭火。(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极易升华,升华要吸收大量热量,起到降温效果,更为重要的是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油锅着火时,可采取的措施? 端锅、泼水、盖湿的被褥、盖锅盖、洒沙土----(最佳盖锅盖)

    酒精灯不慎撞倒引起酒精在桌面上燃烧,可采取的措施?

    引导:发现火情时,你无法自己控制,如果暂时对你没有威胁,你的第一个念头是什么?报警,对,你知道火警电话是多少?119 ,很好!有的人看到火灾,心慌意乱,只说了我们这里起火了,快来呀!就放下电话,结果接警的人什么信息都没得到。你会报警吗?

    初三化学教案 篇11

    知识技能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意义。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间的质量比、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2.能看懂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过程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

    通过活动探究,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教学重点

    会利用化学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互求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复习提问】

    1.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据此你能知道关于Fe3O4的哪些信息?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

    2.下列粒子各表示什么意义?

    (1)2H (2)H2O (3)2CO2

    3.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过渡]

    原子的质量很小,故我们采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那么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质量仍然很小,又如何表示呢?

    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

    指导学生阅教材84-85页知道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如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模仿练习]

    投影: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请A、B、C三同学演板。

    ⑴氢氧化钙[Ca(OH)2] ⑵CuSO45H2O ⑶5P2O5【总结】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要点: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即相对分子质量。

    [设问]从化学式MnO2中你可获得哪些信息?

    [设问] MnO2中锰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思考。

    阅读教材

    [自学交流]1、 说出什么是相对分子质量。2、怎样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完成练习。

    讨论交流: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要点。

    [讨论得出]1、组成的元素 2、原子间的个数比;3、原子的总个数;

    学生活动

    通过习题回顾学过的重要知识,加深理解。

    通过旧知引出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让学生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获得结论。

    设 计 意 图

    [指导自学]教科书P85例2:元素间质量比的表示方法。

    [模仿练习]投影:计算下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请D、E、F三同学演板。

    1、水(H2O) 2、二氧化碳(CO2)

    3、硝酸铵(NH4NO3)

    [设问]知道元素间的质量比的表示方法,我们还能知道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吗?

    [指导自学]教科书P85例3:并强调什么叫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何表示出来?注意解题格式。

    [模仿练习]投影:已知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试计算:⑴氧化铁的相对分子质量;⑵氧化铁中铁、氧两元素的质量比;⑶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⑷如有1000t氧化铁,则可生产多少吨铁?请G、H两位同学演板。

    [分析纠正]:引导同学们一起分析G、H两位的解答并强调解题方法。

    [指导观察]:展示几种药品的标签,请I、J、K等同学描述组成药品成分和纯度,纠正上述三同学描述中的错误信息。

    [投影展示]:展示部分药品的标签,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

    [拓展应用]:投影:

    配料表:食用盐、碘酸钾 食用方法: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碘盐 储存方法:密封贮藏防潮湿 产品标准号:GB5461

    碘元素(符号为I)具有预防和治疗甲状腺肿大的作用,人体缺碘时易患粗脖子病。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简称碘盐。所谓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所以食盐中常含有一种补充碘元素的盐。如图4-5所示为湖北省盐业公司专营的云鹤牌精制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文字,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已知碘在碘酸钾中的化合价为+5,由此可猜想碘酸钾的化学式为

    相对分子质量为 ,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 。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自主学习

    巩固练习

    自主学习,明白什么是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如何去求。

    按照解题格式完成练习

    结合自身答题情况,整理规范的答题方法。

    观察标签,回答问题。最终学会认识标签,并理解标签上各个量的含义。

    认真读题,理解题意。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题目。

    学生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模仿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创设新题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运用能力。

    及时点拨、纠正学生的思维偏差。

    收集一些资料,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

    培养读题、审题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设 计 意 图

    ⑵假设某1000g碘盐中含20mg碘。

    ①这里标明的碘的含量是指( )

    A、碘单质 B、碘元素 C、碘原子 D、碘分子

    ② g碘酸钾中含有20mg碘。

    ③已知成人每天约需0.15g碘,假设这些碘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则成人每天需要食用碘盐 g。

    [整理归纳]: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哪些?

    【布置作业】

    1、教科书P87页7、8、9、10

    2、各实验小组从P87页11题中任选一种产品标签或说明书按题目中的要求完成任务,下次课进行交流。

    完成练习。

    自己完成归纳总结。

    课下完成练习和实践活动。

    改编习题,抓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学习,使研究性学习不断提高。

    归纳有助于知识系统化。

    通过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采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旨在培养学生关注和关心产品说明书的意识。

    板书设计

    课题4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

    利用化学式可进行以下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个数之和

    2、计算组成物质元素的质量比:

    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个数之比

    3、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个数/相对分子质量

    初三化学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

    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

    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课堂引入指导

    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

    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实验的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上好此节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实验及实验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

    本节知识的学习比较容易,学生在前面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础上经过讨论便可解决。本节学习的重点是能力训练。学生在前面学习的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各项实验技术也已经具备,此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正是时机。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表达交流、实施方案、总结表达等环节完成整个探究。

    关于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的教学建议

    为了完成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2课时完成此节教学;

    本节是典型的探究学习模式。其中有两个探究:制备药品的探究(快、易)、制取装置的探究(重点、慢)。

    讲授过程指导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可结合实验六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进行边讲边实验。

    注意运用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可适当与氧气、氮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对比;结合装置讲解制二氧化碳装置与制氢装置的区别与联系(均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制气);结合二氧化碳气的性质,讲解二氧化碳气的检验和验满方法。

    课程结束指导

    复习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原理、装置及验满方法。

    布置学生进行家庭实验,用醋酸和鸡蛋壳或水垢制二氧化碳。

    布置作业,注意计算和装置图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引言】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气体,实验室中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能够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

    (学生讨论,并列举学过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1.碱式碳酸铜热分解

    2.蜡烛燃烧

    3.木炭燃烧

    4.石墨等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

    5.木炭还原氧化铜

    6.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

    7.碳酸受热分解

    8.人或动物的呼吸

    9.高温煅烧石灰石……

    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迅速;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学生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板书】第四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小结】以上方法都不能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讲解】经过不断研究改进,实验室中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来制备二氧化碳。

    【板书】一 反应原理

    1.试剂 石灰石或大理石 盐酸

    【讲解】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板书】2.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提问】可不可以用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在两个表面皿中分别放有大小一样的石灰石各一块,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让学生观察到开始都有二氧化碳生成,随后加入硫酸的试管,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最后停止。)

    【结论】不能用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来制取二氧化碳。

    【讲解】为了收集到二氧化碳需要什么样的装置来制备二氧化碳呢?反应条件反应物的状态等对实验装置有较大的影响。碳酸钙是块状固体,盐酸是液体,且反应进行时不需要加热,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反应装置呢?(必要时教师可以讲解制氧气、氢气的装置特点)

    【板书】二、反应装置: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讲解】因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药品状态,反应条件类似,故可以采用相似的装置来制取。用投影显示制氢气和制二氧化碳的装置图

    【讨论】

    1.长颈漏斗是否可用普通漏斗代替?

    2.锥形瓶可否用其他仪器来代替?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

    4.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学生讨论、回答,然后教师实验演示、讲解)

    【演示】用普通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结果没有在集气瓶中收集到二氧化碳。

    【讲解】

    1.因为普通漏斗颈太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会从漏斗处逸出。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在液面下被液体封住,气体不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

    2.锥形瓶可以用广口瓶、大试管等玻璃仪器代替。

    3.气体收集方法主要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因二氧化碳可溶于水生成碳酸,故不宜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常采用集气瓶口向上排气法收集。

    4.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火焰熄灭,则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板书】三 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火焰熄灭,已经收集满。

    【板书】四、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演示】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气体。

    【提问】怎样证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

    【讲解】上一节学过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以用来灭火,如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还有其它一些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录像】各种二氧化碳型灭火器介绍

    【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

    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有:

    (1)泡沫灭火器(2)干粉灭火器(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小结】通过已学习过的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归纳出气体实验室制取的设计思路及方法,必须明确制取气体的顺序是: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药品及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装置。

    3.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密度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及验满方法。

    初三化学教案 篇13

    一、课题初三化学实验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②了解常见气体制取的思路,明确所要制取的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能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能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③了解常见气体的干燥与净化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市质检考试题目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在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缺漏,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②通过问题和习题的设计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提高学生实际应试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联想、发散思维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对事物认识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的认识论观点。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常见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难点:常见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与学生交流、讨论质检试卷有关实验部分题目的得失,了解学生解题情况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引入主题。

    2、复习主题:①②③

    (一)、常见气体的制取

    (1)反应原理

    (2)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3)净化与干燥

    (二)常用仪器的使用

    3、作业布置

    六、课后反思

    [优质教案] 最新初三化学教案


    提起教案,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优质教案] 最新初三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热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触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热爱之情、探究之欲。

    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实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书写“变化中学、探究中学”后晾干)、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准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实验展示、讨论交流、拓展探究

    2、教学步骤:

    3、活动与作业:

    请你参考下列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查询相关材料或自主上网搜索(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突出个性、特色)进行交流:

    ①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

    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

    ③探索学好化学知识的方法

    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知识

    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化学知识

    ⑥其它(自拟)

    点评

    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谭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教学中注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养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能力,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如此坚持下去,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示等环节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更可贵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

    【教案范文: 初三化学教学思考(篇七)】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