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优秀模板
  • 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优秀模板

    发表时间:2022-03-28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没有写的老师就需要抓紧完成了。若老师能写出高水平的教案课件,相信课堂教学氛围会非常浓郁。有没有值得借鉴的优秀教案课件素材?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优秀模板,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册第一次教学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三次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一、创设情境教学,请会折叠衣服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一下叠衣服的方法。从而引出课题。接着1、出示轴对称物体:天安门、飞机、奖杯、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2剪小树:通过不同剪法师生共同评价得出这些图形两边都一样的,所以先把纸对折,然后再剪,剪定后再展开,就是这棵小树了。

    这是本节课第一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后,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学生这次操作活动看似一次无目的操作活动,但要一棵小树甚至一个漂亮的窗花,不去寻找规律,也是非常困难的,通过学生的交流,能初步感知到两边一样的图形可以对折起来再剪,这就是轴对称图形特征的初步感知。

    二、动手画一画,折一折,通过把同学们看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天安门、飞机、奖杯等)进行分组操作讨论,得出结论图形对称后,两边完全重合了,从而得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这是本节课的第二次操作活动,安排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之后。学生此次操作是由目的性,有导向性的操作,目的是在操作活动过程中,探究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一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解释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三、想办法做出以各轴对称图形、并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是本节课达三次操作安排,且是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较为正确系统的认识之后,意在操作活动中巩固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生这次操作活动手段是多样的,作品也是丰富多彩的。

    三次的操作活动目的不同,所产生的成效也截然不同,学生在这次活动中,通过有序、有层次的操作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以认识,充分概念之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本节课最大感受是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所有的练习和操作活动较为自然的串联在参观的情景中,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兴趣浓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方案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体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重点: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区分的概念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1、概念:(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对称轴

    (2)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实验,说明上述概念.最后总结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定理的获得

    (投影):观察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启发学生,写出此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真命题?由此得到: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学生继续观察得到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说明: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则是判定定理.

    上述问题的获得,都是由定理1引发、变换、延伸得到的.教师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变式问题的研究.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

    对称轴

    点A

    过点A的任意直线

    直线m

    直线m,m的垂线

    线段AB

    直线AB,线段AB的中垂线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中线

    3、应用

    例1如图,已知:△ABC,直线MN,求作△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MN对称.

    分析:按照轴对称的概念,只要分别过A、B、C向直线MN作垂线,并将垂线段延长一倍即可得到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连结所得到的这三个点.

    作法:(1)作AD⊥MN于D,延长AD至A1使A1D=AD,

    得点A的对称点A1

    (2)同法作点B、C关于MN的对称点B1、、C1

    (3)顺次连结A1、B1、C1

    ∴△A1B1C1即为所求

    例2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BD,

    且AC=BD,若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cm.问:

    (1)牧童从A处牧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2)最短路程是多少?

    解:问题可转化为已知直线CD和CD同侧两点A、B,

    在CD上作一点M,使AM+BM最小,

    先作点A关于CD的对称点A1,

    再连结A1B,交CD于点M,

    则点M为所求的点.

    证明:(1)在CD上任取一点M1,连结A1M1、AM1

    BM1、AM

    ∵直线CD是A、A1的对称轴,M、M1在CD上

    ∴AM=A1M,AM1=A1M1

    ∴AM+BM=AM1+BM=A1B

    在△A1M1B中

    ∵A1M1+BM1>AM+BN即AM+BM最小

    (2)由(1)可得AM=AM1,A1C=AC=BD

    ∴△A1CM≌△BDM

    ∴A1M=BM,CM=DM

    即M为CD中点,且A1B=2AM

    ∵AM=500m

    ∴最简路程A1B=AM+BM=2AM=1000m

    例3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至D,延长BA到E,使AE=BD,连结CE、DE

    求证:CE=DE

    证明:延长BD至F,使DF=BC,连结EF

    ∵AE=BD,△ABC为等边三角形

    ∴BF=BE,∠B=

    ∴△BEF为等边三角形

    ∴△BEC≌△FED

    ∴CE=DE

    5、课堂小结:

    (1)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只对一个图形而言

    联系:这两个定义中都涉及一条直线,都沿其折叠而能够重合;二者都具有相对性:即若把轴对称图形沿轴一分为二,则这两个图形就关于原轴成轴对称,反之,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全二为一,则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解题方法:一是如何画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找对称点)

    二是关于实际应用问题“求最短路程”.

    6、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P120#6、8、9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两个全等的三角板,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如图已画出其中一个三角形,请你分别补出另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使每个图形分成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所画三角形可与原三角形有重叠部分)

    解:

    数学教案-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初中教案精选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的性质及其应用;

    (3)知道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

    2、能力目标:

    (1)通过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辨析图形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轴对称图形的学习,体现数学中的美,感受数学中的美.

    教学重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难点:区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过程:

    1、概念:(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对称轴

    (2)轴对称

    (3)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实验,说明上述概念.最后总结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是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只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如果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2、定理的获得

    (投影):观察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否为全等形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由此得出: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启发学生,写出此定理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为真命题?由此得到: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学生继续观察得到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说明:上述定理2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则是判定定理.

    上述问题的获得,都是由定理1引发、变换、延伸得到的.教师应充分抓住这次机会,培养学生变式问题的研究.

    2、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图形

    对称轴

    点A

    过点A的任意直线

    直线m

    直线m,m的垂线

    线段AB

    直线AB,线段AB的中垂线

    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中线

    3、应用

    例1如图,已知:△ABC,直线MN,求作△A1B1C1,使△A1B1C1与△ABC关于MN对称.

    分析:按照轴对称的概念,只要分别过A、B、C向直线MN作垂线,并将垂线段延长一倍即可得到点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点,连结所得到的这三个点.

    作法:(1)作AD⊥MN于D,延长AD至A1使A1D=AD,

    得点A的对称点A1

    (2)同法作点B、C关于MN的对称点B1、、C1

    (3)顺次连结A1、B1、C1

    ∴△A1B1C1即为所求

    例2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B处,A、B到河岸的距离分别为AC、BD,

    且AC=BD,若A到河岸CD的中点的距离为500cm.问:

    (1)牧童从A处牧牛牵到河边饮水后再回家,试问在何处饮水,所走路程最短?

    (2)最短路程是多少?

    解:问题可转化为已知直线CD和CD同侧两点A、B,

    在CD上作一点M,使AM+BM最小,

    先作点A关于CD的对称点A1,

    再连结A1B,交CD于点M,

    则点M为所求的点.

    证明:(1)在CD上任取一点M1,连结A1M1、AM1

    BM1、AM

    ∵直线CD是A、A1的对称轴,M、M1在CD上

    ∴AM=A1M,AM1=A1M1

    ∴AM+BM=AM1+BM=A1B

    在△A1M1B中

    ∵A1M1+BM1>AM+BN即AM+BM最小

    (2)由(1)可得AM=AM1,A1C=AC=BD

    ∴△A1CM≌△BDM

    ∴A1M=BM,CM=DM

    即M为CD中点,且A1B=2AM

    ∵AM=500m

    ∴最简路程A1B=AM+BM=2AM=1000m

    例3已知: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至D,延长BA到E,使AE=BD,连结CE、DE

    求证:CE=DE

    证明:延长BD至F,使DF=BC,连结EF

    ∵AE=BD,△ABC为等边三角形

    ∴BF=BE,∠B=

    ∴△BEF为等边三角形

    ∴△BEC≌△FED

    ∴CE=DE

    5、课堂小结:

    (1)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只对一个图形而言

    联系:这两个定义中都涉及一条直线,都沿其折叠而能够重合;二者都具有相对性:即若把轴对称图形沿轴一分为二,则这两个图形就关于原轴成轴对称,反之,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全二为一,则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解题方法:一是如何画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找对称点)

    二是关于实际应用问题“求最短路程”.

    6、布置作业:

    书面作业P120#6、8、9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两个全等的三角板,可以拼出各种不同的图形,如图已画出其中一个三角形,请你分别补出另一个与其全等的三角形,使每个图形分成不同的轴对称图形(所画三角形可与原三角形有重叠部分)

    解:

    【轴对称图形数学教学反思优秀模板】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