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数学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教案范文精选)
  • 数学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教案范文精选)

    发表时间:2022-03-28

    【www.jk251.com - 方案解决问题】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编写教案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教案范文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教学目标是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下面,就《连加连减》教学过程设计,谈谈我的体会和思考。

    本节课体现了以下几个教学特点: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创设恰当的课堂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展的阵地。本堂课我创设了小明去爷爷家喂小鸡的情境。学生们比较感兴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学习的状态。

    2、动态感知,静态领会。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的2道例题变成一个运动的过程,通过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让学生感受添上、再添上,通过小鸡吃饱了,跑走2只,又跑走2只,让学生感受到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通过喂小鸡这一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事情发生的先后次序一目了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再用课件动态展示喂完小鸡后的情景,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像动画片一样娓娓道来,展示了知识的连续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新授环节处理的得心应手,学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就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播放完课件后,我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他们喜欢的符号,在白纸上画出连加算式的含义,让学生静态领会连加的意义。

    3、体现算法多样化。

    我在教学做一做的两道题目时,学生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算式方法:一种是先算左边和中间的小棒,再加上右边的小棒;另一种是先算出中间和右边的小棒,再加左边的小棒;还有一种是先算左边和右边的小棒,再加中间的小棒。在解决这道题时,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式来解决问题,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的机会。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读图意时,我还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教学机智的培养。

    在例题教学时,学生在说8-2-2=4时,他说因为2和2组成4,8-4就是4,这体现了数学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我没有好好抓住这些教学资源,进行拓展教学。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的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Jk251.coM编辑推荐

    数学下册解决问题教案 教案精选


    第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连加连减 优秀教案推荐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p26---p27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

    7+6+58+9-1324-10-720+30+10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3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7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连加连减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的例题,第58~5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体会

    1、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2、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1。

    贴出例1主题图。

    学生根据图意分小组讨论交流,编故事,表演动作。

    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区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点家务活。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运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又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一来列式?

    你能给这样一来的算式取个名字吗?(连加法)

    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在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想想做做”第1~3题。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今天我们学到哪些知识?回家后出题给爸爸、妈妈做,好吗?

    五、教学后记:

    【数学连加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教案范文精选)】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反思《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三年级上册中,教材专门安排了一个单元让学生直观认识四边形,其中也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生已经能够从具...

    2022年中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抓好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以及新的机遇,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