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认识容量升的教学反思 小学教案范例
  • 认识容量升的教学反思 小学教案范例

    发表时间:2022-03-09

    【www.jk251.com - 教案的教学反思范例】

    当我们提起小学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怎样才能写好小学教案?这篇《认识容量升的教学反思 小学教案范例》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认识容量和升》这堂课是开学到现在我准备时间最长的一节课,而且没有把握。为什么呢?因为像这种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实验的数学课教学形式在以往的老教材中几乎没有,而且帮助学生建立升的较为正确的空间观念的难度比较大。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这些内容在老教材中中非常薄弱的,以致于部分学生到了高年级对于自己计算出来的容积也不知它的实际大小有多少,譬如算出柴油桶的容积是8升,也不知道是错误的。新旧教材的比较,让我感觉到新教材的先进之处。所以,我渴望上出这节课的特点,上出一节让学生终身有益的数学课!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深入钻研教参、教材,上网看教学设计,精心编制教案,准备了大量教具和学具。我利用两天的时间向自然蒋老师和初中的物理老师分别借来的水槽、一升的烧杯、250毫升、500毫升的烧杯、10毫升的量筒、滴管;从家里带来的大小不同的碗、汤勺、饮料瓶、等生活中常见的容器。

    我是怎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容量概念的呢?我拿出一个热水瓶和一个水壶(水壶的体积要比热水瓶小很多),先让学生猜测谁的容量大,学生的意见分三种:热水瓶的容量大、水壶的容量大、一样大。我把满满的一热水瓶的水缓缓地倒入水壶,最后正好全部到入水壶——学生惊呼,它们的容量一样大。我趁热打铁,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大的热水瓶,它的容量竟然会和这个小小的水壶的容量一样大。在学生解释后,我及时小结:容量是指容器内部可容纳液体的大小。我想,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建立的容量的概念是比较到位的。

    我又是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升的空间观念的呢?我在课上分成了四个步骤:首先出现1升的标准件:棱长为1分米的塑料正方体盒子,让学生倒满黄色的水,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塑料盒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观察哪些容器可以倒入1升水,然后我先后把1升水倒入圆柱形的可乐瓶,到入玻璃水壶、倒入脸盆,让学生观察形状不同的1升水,记住它的大小;再次,我让学生把1升水倒入玻璃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倒入饭碗里,看看可以倒几碗;再次,我让学生猜猜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升,然后用1升的塑料盒把水道入热水瓶,最后学生发现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又猜猜脸盆的容量是多少,再把一升升的水倒入,这时学生发现脸盆的容量大约是4升,等等。在第二个操作环节中,我补充了小孩一天需要3升水。在每一个步骤的结束时分,我都让学生回顾1升的大小,加强对标准件的认识。由于学生对1升的感知较为充分,所以学生在回答p12第四题以及我的补充题时,正确率非常高。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瞬时就能产生的,我认为学生空间观念需要经过凭借实物到空间想象的两个阶段,而且前一阶段是长久和最具实效的——即使成人,在表述体积和容积有时也不得不借用实物。所以,我课前准备一大桌子几十件的瓶瓶罐罐、盆盆壶壶,绝不是自寻麻烦,没事找事。这节课的既定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对身边的常见容器容量的了解和熟悉,又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升的表象。

    这节课还是留下的一些遗憾:其一,由于学生寄宿在校,不能让每个学生自己带来生活中的容器,每人自己的操作少,没能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能操作。

    jk251.cOm扩展阅读

    认识角教案教案反思 小学教案范例


    【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6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知角是有的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

    一、游戏导入,感知角

    1、引出角

    谈话:同学们,在平面图形的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

    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袋子,里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谁能闭上眼睛,在里面摸出圆来?

    (学生纷纷举手。)

    指一名学生上台来摸。学生摸出后,加以激励。随后提问:如果让你们来摸你也能摸出来吗?(生齐答:能!)

    师:你们都这么确定能摸出圆来,请问有什么窍门吗?

    (学生答:因为别的图形都有角,可是圆边上都是滑滑的,没有角。)

    师:同学们真有办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角”,角也是平面王国里的一个成员。(板书:认识角)

    2、找角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除了圆,其余的图形中都有角,那么我们就先拿出三角形,请你把角找出来。

    指名学生在三角形上找角。

    (学生找角只摸顶点。)

    教师示范指角:刚才同学们摸的是角的一部分,正确的摸角方法应该是这样的:(教师从顶点出发摸两条边)。

    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重新摸三角形的三个角。

    师:现在让我们到生活中去找找角吧!

    二、建构模型、抽象角

    1、抽象角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师:同学们看一看,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学生自由的找角,并全班进行交流。)

    师:将这些物体面上的角移下来就成了数学上的“角”。(教师边说边点击课件从剪刀、三角形、闹钟上抽象出角。如图:)

    2、画角

    师:(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下面看一看老师怎样画角?先画一点,再从这点出发画两条直直的线,再在里面画一条弧线,就成了角。(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出以上三个角。)

    3、角的组成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老师画的三个角,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全班交流得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教师板书:如图)

    边边

    顶点顶点顶点

    边边边

    提问:角的边又有什么特点呢?(两条边必须是直直的。)追问:如果有一条边是弯的行不行?

    4、练习

    判断:出示“想想做做”的第1题。

    判断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在追问: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5、做角“想想做做”的第2题。

    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生操作,指名到视频展示台上操作,全班交流操作情况。

    三、操作探究,比较角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二、探究体验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1)提问:“从尺中,你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2)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1)在尺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三、实践应用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四、课堂练习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五、全课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2、师总结。

    认识几几 小学教案范例


    (二)认识几和第几

    一、教学目标:

    观察、活动、交流,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别几个和第几个。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1、出示排队买票图,谈话,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

    2、数一数有帽子的小男还孩排在第几?无帽子排第几?

    2、排第2是谁?第5是谁?

    3、游戏:寻找宝物

    教师将一个金苹果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1个,叫学生寻找

    教师将一个金雪梨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4个,叫学生寻找

    教师将一个金钥匙藏在8个盒子里的第7个,叫学生寻找

    4、游戏:表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将孙悟空及各种妖怪的头饰摆成一行,让学生选。

    5、游戏(买东西)

    将各种要买的东西排成一行,选一选你要买什么东西。

    (一)想一想做一做:1—5题。

    (二)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三)本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学生互相说一说,再交流。

    教后记:1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

    2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用几和第几说活

    3通过三个游戏使学生巩固掌握几和第几的定义

    【认识容量升的教学反思 小学教案范例】相关推荐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归纳积变化规律的过程。2知道扩大几倍、缩小几倍的意义。理解积变化的规律,会运用积变化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3在探索,归纳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

    数学下册单元整理复习教案 教案精选篇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