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教案(收藏七篇)
  • 教案

    发表时间:2024-04-21

    教案(收藏七篇)。

    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 学生反应的准确性可以体现教学的专业度。栏目小编费尽心思创造的“教案”一定能够让您满意,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不得作为商业盈利目的!

    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努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运用自主研读合作探究资料的方法读懂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的重点内容“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也太容易破碎了。”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地球知识的资料;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母亲。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读文、整体感知

    1、生活在地球上,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2、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目睹了地球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课文第八段第一句话)齐读这句话。

    3、为什么说地球是可爱的,同时有很容易破碎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三、学习课文一、二两个自然段

    1、每天我们都与地球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2、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球体?

    3、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课文中也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你找到了吗?谁来读。

    出示: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球,你看,它晶莹透亮,多可爱呀!谁能读得更好(指名读)。

    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指名说)

    课件出示,齐读。

    5、就是这样一个星球,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的万物,真是太伟大了。我们一起来走近地球,欣赏一下我们的地球妈妈(点击播放图片)。要求:边看边听。再说说你的感受。

    6、教师看图片讲解。

    7、看完图片,你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8、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是那样和蔼可亲。这句话该怎么读?(练读,指名读)

    9、难怪宇航员说(齐读: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

    四、讲读课文(3~4)自然段

    1、地球是无私的,她向人类慷慨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地球最终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课文3、4自然段,说说通过朗读,你看见了一个怎样的地球?

    2、交流讨论。

    3、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指名说)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4、什么是“生态灾难”?

    5、老师收集了有关的资料。想看看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吗?(课件展示)同学们,看着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图片,我仿佛看到地球在哭泣,你不想说点什么吗?

    6、你能结合实际说说人类的哪些做法给自身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吗?

    7、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到很痛心,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她是可以不断为人类作贡献的。但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已经使地球千疮百孔,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面对这一切,宇航员发出了感叹(齐读:我们的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过渡:恩格斯早就提醒我们(出示恩格斯的格言,齐读。)

    五、讲读课文(5~7)自然段

    1、可是恩格斯的提醒并没有使所有的人清醒,他们还不以为然,总认为(引读出示:“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2、到底能不能移居呢?请同学们先看课文6、7自然段。

    3、交流讨论。

    4、小结:

    是呀!如果地球被我们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所以作者才说(引读)“只有一个地球”。

    六、讲读课文(8~9)自然段

    1、引读宇航员的话。(引读出示)

    2、要使我们的地球永远年轻,永远美丽可爱,我们就必须精心保护她……(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板书:

    精心保护,造福后代。

    七、联系实际,落实行动

    1、看着受伤的母亲,苍老的母亲,青春不在的母亲,此刻重温她昔日的美丽,你的心情怎样?要保护地球,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同学们,你们准备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地球呢?(生讨论、汇报)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2、近几年,世界各国都呼吁环保,看人们已经行动起来了(有选择的播放课件)

    联合国委员会发出了呼吁,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制定了各种环保纪念日(出示课件)你们知道“地球日”是哪一天?(4月22日)确定“地球日”的意义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3、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地球妈妈和她的儿女们说说,请你们用一句话说出你的最深感受,句子可以是抒情的、感叹的、赞叹的、呼唤的……打开“我的心声”,写下你的话,让大家都来看一看。

    4、总结:

    保护地球,这个观念已日渐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共识。而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让地球越来越美,成为一名真正的环保小卫士。

    八、选择作业,课堂延伸

    1、画一幅环保的宣传画。

    2、朗诵一首赞美大自然的诗歌。

    3、倾听家园的呼唤语文实践活动,展示介绍空气、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被污染和破坏的情况,可以是资料图片,也可以是文字介绍。

    4、完成一项调查报告:调查周边存在的环保问题,想想如何解决,写篇短文,邮寄给有关部门或领导。

    教案(篇2)

    《珍珠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爱的颂歌,营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境界。

    1、理解内容,理清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2、美读课文,品味语言,感悟信赖,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

    这里是澳洲的东部。生活着一种小鸟,他们的体态娇小玲珑,他们的歌声婉转悠扬,它们的羽毛五颜六色,还缀有珍珠似的白点呢,它们生性胆小,常躲在繁花绿叶中,探出小小的脑袋,露出红红的小嘴,和阳光捉迷藏。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吱”的一声钻进了树林,洒落一片歌声。这啊,就是美丽的珍珠鸟。

    试想,如果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它动情的歌唱,这样的生活多么惬意!当代作家冯骥才就曾养过珍珠鸟,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和鸟和谐相处的吧!

    1.品味细腻、生动的语言。

    2.感悟“信赖”缔造的世界。

    教师配乐《大地的旋律》范读,学生听读,思考:

    1、本文讲述一个什么故事?

    2、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

    2、第二段“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能去掉吗?为什么?

    3、我为与鸟的和谐相处做出了哪些努力?在我的努力下,小鸟对我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引导学生回答,梳理文章叙事线索:

    人的.存在,使鸟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生活的情趣。因此作家是用饱含爱心的笔描写这只娇憨可爱的珍珠鸟的。

    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小鸟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并说说你的感受。

    2、理解“信赖”

    信赖与和谐仅仅存在于人与动物之间吗?(还存在于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

    你能仿造下面的句子,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你对“信赖”的理解吗?

    信赖是一种接纳,是一种包容。是一种气度,是一种胸襟。有了它,生活就会五彩缤纷,爱就会永驻人间!让我们彼此信赖,共同谱写爱的乐章!

    教案(篇3)

    勾践灭吴复习教案 liuyingxia 教学目标: 1、 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3、 学习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 4、 培养阅读古文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学习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3)翻译句子(难点) 教学过程: 一、由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对联导入本课 二、提问作品情况与史书体例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 三、自由朗读课文,强调重要字音  会稽(kuàijī) 疾疹(chēn) 四、教材知识梳理 (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至于句无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3.令壮者无取老妇 4.将免者以告 5.三年释其政 6.而摩厉之于义 7.无不J也,无不f也 8.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9.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古今异义词 1.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坏人的帮凶或党羽 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义:_________今义: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3.然后卑事夫差 古义:________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4.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 古义:____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5.国人皆劝 古义: ____  今义:劝说,劝告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词语并解释 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2.吊有忧,贺有喜 3.宦士三百人于吴 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5.必庙礼之 6.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7.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四)一词多义解释 当: 当室者死,三年免其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安步当车   非刘豫州可以当操者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此殊未当 其执其手而与之谋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则或咎其欲出者其皆出于此乎其如是,孰能御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吾其还也 (五)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何后之有? 国之孺子之游者 必哭泣埋葬之如其子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必庙礼之(省略主语) 以(之)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此则寡人之罪也 非二三子之罪也 无乃后乎(恐怕……吧) (六)重要句子翻译   1.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2.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3.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4.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5.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五、迁移练习阅读短文,做后面的习题 杨朱之弟曰布,衣表衣而出。天雨,解表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杨朱:人名。 缁:黑色。 1、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衣缁衣而反 B、甚矣,汝之不惠 C、之虚所卖之 D、予默然无以应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衣表衣而出(穿) B、天雨(下雨) C、子无扑矣(孩子) D、子亦犹是也(好像) 3、将文中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六、总结全文 从勾践灭吴这一历史故事中,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名言?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 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①知耻而后勇。勾践在失败中崛起,卧薪尝胆,发奋图强; ②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要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才会支持你。 ③吴王夫差见识短浅,不纳忠言,贪图享乐 七、布置作业 1、结合所学课文整理 “而”“之”“其”等虚词的用法 2、发放小卷,做以下练习: 阅读《国语・吴语》选段,完成1-6题。 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 申胥(伍子胥奔吴,吴子与之申地)谏曰:“不可许也。夫越非实忠心好吴也,又非慑畏吴甲兵之强也。大夫种勇而善谋,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盖威以好胜也,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使淫乐于诸夏之国1,以自伤也。使吾甲兵钝弊,民人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炎炎。乃吾犹可以战也,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吴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若无越,则吾何以春秋曜吴军士?2”乃许之成。 将盟,越王又使诸稽郢辞曰:“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以盟为无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临使之,而胡重于鬼神而自轻也?“吴王乃许之,晃成不盟。 (注:1诸夏之国:周代王室所分封的诸国。夏:古代中国的自称。2春秋:此处指吴国按古制举行的'春秋两季的阅兵。)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将许越成 许:答应 B.使诸稽郢辞辞:推辞 C.吾何以春秋曜吴军士 曜:炫耀 D.而无拂吾虑而:而且 2、 分别比较加点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使吾甲兵钝弊 乃许之成 使诸稽郢辞曰 吴王乃许之 A.两个“使“字相同,两个“乃”字不同 B.两个“使“字相同,两个“乃”字也相同 C.两个“使“字不同,两个“乃”字相同 D.两个“使“字不同,两个“乃”字也不同 3.三句话都有“志”字,对其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孤将有大志于齐 2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 3故婉约其辞,以从逸王志 A.12相同。B.13相同C.123各不相同D.23相同 4.“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为大虞乎”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子胥答复何必把越国讲得那么强大,越国难道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吗? B.子胥答复何必纵容越国,越国不是曾经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么? C.子胥大夫为什么把越国讲得那么强大,越国不是曾经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么? D.子胥大夫为何纵容越国,越国难道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吗? 5、“以盟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干,足以结信矣”在文中的意思正确是(  ) A.你们认为盟誓有用吗?盟誓前留在嘴边的血迹还没有干,足够表示结盟的信义了。 B.你们认为猛士有用吗?先前盟誓时留在嘴边的血迹还没有干,足以表示结盟的信义了。 C.你们认为猛士有益处吗?盟誓前留在嘴边的血迹未干,足以结成信义了。 D.你们认为猛士有益吗?先前猛士时留在嘴边的血迹还没有干,怎么值得再一次结盟表示信义呢?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伍子胥识破了越国的野心,所以力谏吴王不可答应越国的求和。 B.伍子胥认为越王深得民心,国势隆盛。如现在不抓紧时机战胜它,就会养痈遗患。 C.将举行盟誓时,越王派人说服吴王不必再次歃血为盟,吴王同意了,终于达成了讲和的口头协议而没有举行正式的盟誓。 D.吴王认为伍子胥的谏议不无道理,所以同意了越王使者的建议,没有与越国达成正式的盟誓。 3.写作训练 就本文给你的启示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可写一个片断、一个场景、一段议论。要注意切中主题立意。  教学反思: 课堂中如再增加些读书声,强调强调翻译,效果可能会好些. 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有效的教学,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案(篇4)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践灭吴》这篇文章大致内容,并分析了越王勾践在兵败后退于会稽上后的举措,招纳贤才,文种进谏,接着向吴国求和,施以缓兵之计。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第2至5自然段,看一看,越王勾践在复国之路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勾践说于国人曰…结尾”

    提问:越王勾践兵败,退于会稽山,并采纳文种意见,与吴国求和,越王勾践对战败后有没有思考,他是不是头脑发热,回来后马上组织兵马再与吴国拼个你死我活的呢?他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明确:对于这次战败,越王勾践进行了思考,痛定思痛,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翻译)“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越王勾践对战败深深的自责

    “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于是他做了哪些实质性的措施?

    回答:“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翻译)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有人要外出远行,亲自相送;有外国的人到来,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去民之所恶:去,除去。(上文“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离开。)

    这里,作者用了平易朴实的语言记述了越王勾践对内抚恤战后的老百姓,率领它们休养生息,对外,他卑事夫差,这是勾践推行的一系列富国强兵政策,说到这,历史上有这样一段故事,勾践夫妇与范蠡到吴国,栖身于山洞石屋之中,蓬头垢面,做吴王的仆役。吴王每次外出,勾践徒步跟在左右,寸步不离,听从使唤。一次吴王染上了疾病,勾践亲见吴王,探问病情,私下尝了吴王的粪便,用“关切”之情迷惑了吴王,最终使得勾践能取得吴王信任,放回了越国。从这里可见,勾践在越国的生活真的是和奴隶一样,使他失去了尊严。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越王勾践亡国后苟且偷安,在吴王夫差处受尽侮辱,却还受到人们称赞,这时为什么呢?

    缓兵之计,获得喘息的机会,骗取吴王夫差的信任,为复国奠定基础。

    (第三自然段: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第3段主要写勾践实施的休养生息政策,为何开头要写这么一段话,是不是多余写的呢?

    回答:不是。写出了勾践战后土地之少,形势严峻,复兴大业举步维艰,为下文的措施做好铺垫。

    南至于句无:至于,古今异义。至,动词“到”;于,介词“到”。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翻译:(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带领;二三子,你们;蕃:形容词作动词,生息、繁大家再思考一下,富国强兵,重点应该是发展生产,而勾践为什么要以繁衍人口为中心,大力倡导他提出制定“婚姻法”、生育法

    回答:战争中伤亡大,复国更需要兵员,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与别国交战,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也是兵员的多寡。勾践以繁衍人口为中心,是非常明智的。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问:课文中写勾践“十年不收于国”与前面“三年释其政”,“三月释其政”是否相互矛盾?

    明确:古代,赋和税是有区别的,赋一般指出人力,牛,马,车等以供军用。

    税一般指田税。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结、美、饱,皆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摩厉,通“磨砺”,切磋、磨练。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动词,礼遇。这话是定语后置,“四方之士来者”,即来的四方之士。

    (翻译)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让他们在义理方面切磋探讨。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油脂。越国出游的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必问其名”——理解一:问通闻,“使……出名”(有名声),目的是想通过自己亲善亲为,与民同乐,以扩大影响力,增加亲和力,提高支持率,为下文“国之父兄请战”“国人皆劝”的同仇敌忾埋下伏笔。理解二:勾践不仅给吃的,给喝的,而且还问问他们的名字,以体现出君王体恤百姓,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翻译后的意思可以看出,勾践“十年生聚”励精图治具体有哪些措施?

    (老师范读)在老师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4、、5段中讲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在4、5自然段中,作者用饱含赞美之情的笔墨,形象的表现了越国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的情景

    国之父兄请曰:“昔日夫差耻吾君于诸候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翻译)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

    (翻译)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

    这个场景既动人,又深化了主题:越王勾践十年图强,医治创伤,人心所向,一举灭吴。充分说明,得人心者得天下,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得到人民的爱戴和理解,谁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的语言、情节,下节课,我们会具体归纳本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

    今天我们学习了勾践灭吴的2至5自然段,请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题,下节课检查

    教案(篇5)

    导入:

    香港回归是哪一年?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假设你是一名记者,该怎样报道这一盛况呢?播放视频。

    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该如何报道?首先一起来回忆一下相关的新闻知识。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主体:新闻的主干、核心。要求围绕导语具体介绍新闻事实。

    看到不列颠尼亚,想到了什么呢?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国。“不列颠尼亚”是什么东西呢?

    英国皇家游轮。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与这个游轮告别,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2、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找出文中的导语部分,请大家齐声朗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英国撤离香港。任何壮美的语言都难以尽现它的精美绝伦,任何浓重的笔墨都难以描绘它的恢弘壮举。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一般新闻的主要内容都可以在导语中找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导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3、从导语部分我们知道了本篇新闻主要写了英国撤离这一内容,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主体部分。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下午6点15分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女王宣读女王赠言

    6月30日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4、这个表格已经将这则通讯的时间、地点、主要事件很清楚地罗列出来。这已经完成了本文作为新闻的主要任务。大家有没注意到,文中有两段内容在表格中完全没有涉及?是那两段呢?

    这两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呢?

    历史,具体一点讲的是什么历史?港督府的历史和英国侵占香港的历史。这两段属于新闻结构中的哪部分?

    背景部分。文中背景部分除了这两段还有哪一处?(第7段)找出来,请同学朗读。

    这些背景材料仅仅在讲述历史吗?从中找出现实的痕迹。

    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又从海上去。

    历史与现实两者放在一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

    对比,历史背景与现实场景串在一起,背景材料的引入使现实的场景具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练笔:根据对新闻的学习,请你以学校前不久举行的军训阅兵仪式为新闻报道材料,试写一篇200字以内的新闻。

    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12个重点词语的意思,会区别使用“浏览、审阅”“询问、咨询”和“简单、简朴”三组近义词。

    2、读通读熟课文,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运用具体细致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方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练习背诵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感受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具体细致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方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会读会写会用生字,了解12个新词的大意。

    2、读通读熟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四、三读课文,理清层次

    按:“起因──经过──感受”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二课时

    一、提示课题,复习引新

    1、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夜的工作》。

    (轻轻地读、好好地读。)

    ⑴《一夜的工作》谁写的?

    板:

    何其芳

    ⑵写的是谁一夜的工作?

    课题前板:

    周总理

    2、谁能根据板书,说一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吗?(生反复叙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夜的工作》呢?

    二、学习课文,感受真情

    1、我们一同走进总理的这一夜,请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用心地感受,读完后,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总理的这一夜,可以是书上的,也可以是自己想的,好吗?

    2、师生讨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讨论。)

    学生读后,可能会概括:

    劳苦、伟大、舍已为人、简朴、严谨、忙碌……

    3、谁来说一说?

    (抓住时机让人人深入其中。)

    总理的一夜是_______的一夜。

    (可以一个词、可以全部。)

    三、品读句子,感悟深情

    指板书,这些词语肯定有你感受特别深的,请继续走进总理的这一夜。再仔细地读一读课文,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读懂了你感受最深的那个词?

    (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圈圈、划划感兴趣的语句、批注。)

    (指板书。)

    你对哪个词感受特别深?请你读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1、这是高大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⑴这个“殿”字是生字,书写时请注意“尸──共──殳”。

    ⑵自由地读一读这个句子?(生自由读),从这你读懂了什么?

    (陈设极其简单。)

    ①“简单”你理解吗?

    ②我不让你说,让你来读,你把描写陈设简单的句子读出来,读了大家就明白简单的意思了。

    ③生读。

    ④如此而已怎么理解?都不摆设,不是更简单了吗?不行,为什么?

    (理解为什么简单前面还要加上“极其”──就这些办公必备的物品。)

    ⑤从办公室极其简单的摆设,你想到了什么?

    ⑥请你带着自己的这种感受读一读这个句子,(适时肯定)──以生读为例肯定“重音”。

    ⑦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

    ⑶这不是一般的简单,读书就应该这样,读到句子里,抓住句子中的每个词,才能深深地体会到句子里所包含着的思想和感情。

    2、还有谁对“简朴”这个词感受特别深?请你读一读让你感受特别深的语句?

    (你读这句话想告诉我什么?)

    应出现“两杯……一小碟……”的讨论。

    出示:

    “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

    ⑴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个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⑵师生讨论。

    (一晚上的工作之后,夜点心却是一杯绿茶,一小碟花生米。)

    ⑶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好像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份量?

    ①花生米增加了吗?

    ②去掉好像读一读?去掉好像你读懂什么了?

    ③加上好像再读一读?明白了吗?明白什么了?读书就应该这样?

    ⑷花生米是增加了,增加后是多少呢?请再读一读这个句子。

    ⑸读到这你又想到了什么?

    总理工作了一夜、忙碌了一夜,夜点心却是一杯绿茶、一小碟增加了份量的花生米。朋友们对总理生活的简朴(指板书)确实感受深刻。

    ⑹现在我把简朴改成简单行吗?为什么?

    (区别两词运用。)

    3、又有谁对(指板书)劳苦感受特别深的?

    ⑴批厚厚的一叠文件。

    (工作量大。)

    ⑵喝了一会儿茶,公鸡喔喔地叫鸣了。

    (工作时间长。)

    ⑶我揉揉目蒙目龙的睡眼。如果出现此句:①矇眬的用法,②从这一句中,你想到了什么?

    (工作时间长。)

    ⑷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工作态度一丝不苟。)

    ⑸生找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要求划一划。)

    ⑹请大家自由、轻声地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投影),边读边想,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你是抓住哪个词读懂的?

    ⑺生自由读文。

    ⑻师生讨论:

    ①浏览什么意思?

    ②总理是普通的浏览吗?

    ③那是什么?

    (不是普通的浏览。)

    请生读:而是……

    ④请用笔圈一圈表示总理审阅动作的词,再读一读这段话。

    ⑼你有什么体会?或你读懂了什么?

    (工作认真负责。)

    ⑽你能否将自己的这种体会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请拿起笔在这段话的旁边写上你最喜欢的一个词。

    ⑾请带着这种感受自己读一读这几个句子。

    (生自由读。)

    ⑿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句子,共同感受总理的聚精会神、一丝不苟。

    4、我们走进总理的这一夜,亲眼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你有什么想说的?

    5、作者又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

    ⑴生找读。

    ⑵出示: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

    ⑶我只看到了总理的一夜?又为什么说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信吗?

    板:

    每一夜

    ⑷你此时有什么感想?

    ⑸请带着你的感受读出你的自豪?

    (生自读。)

    ⑹这,是心的呼唤,我们可以重音轻读,看啊,应该读成“看那”,中华人民共和国要特别强调,一词一顿,请试试看。

    ①请生反复试读。

    (音乐轻声渐起。)

    ②请生读。

    (生1、生2……师应特别评价。)

    ⑺朋友们,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爱告诉全世界(师生齐读)。

    四、回归全文,深情感悟

    板书设计

    (周总理)一夜的工作

    何其芳

    忙碌全神贯注

    简朴一丝不苟

    劳苦专心致志

    认真聚精会神

    …………

    教案(篇7)

    学习目标:1. 了解《国语》的文学常识2. 学习勾践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的精神

    学法指导:

    了解《越王勾践灭吴》的背景,熟悉课文内容,把握文章思路,在此基础上疏通文义,归纳古汉语知识,最后,分析课文,把握人物形象,汲取经验教训。

    相关知识:

    《国语》是按国别记载的史料集。它由春秋时代各国史官记叙。经史家整理而成,这部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记叙了从周穆王十二年至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方面的事件。

    由于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它的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写作背景:

    越王勾践为什么会有这样卧薪尝胆的痛苦经历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来龙去脉。

    吴、越两国是春秋后期我国东南部(长江下游)的两个大国。吴在江苏南部、越在浙江北部,两国土地相连,世代结怨,互相攻伐。勾践是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允常死,勾践即位,吴乘越丧之际又伐越,结果反被勾践所败。吴王阖闾伤指而死,留下遗命,必报此仇,其子夫差练兵3年,在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兵,越几乎到了亡国的境地,勾践率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上,一面派文种向吴求和,一面采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略,富国强兵,终于灭掉了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1. 文种向勾践献上了一条什么建议?用的什么方法?

    2. 对越国的求和,伍子胥和太宰各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你如何评价吴国的几位君臣?

    3. 勾践为了国家对内对外采取了哪些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4. 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勾践灭吴》给你哪方面的认识最深呢?

    重点知识系统解析:

    1. 通假字   句,帅,取,免,政( ), ,f,摩厉,有(亿有三千),已(不可失也已),其(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2. 重要实词知、资、成(达成协议,讲和)、吊、宦、蕃、旅、劝、更、游

    于(1)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介词,比)(2)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介词,在)

    使动(1)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

    (3)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使……洁净;美,使……美丽;使……吃饱)

    宾语前置句(1)何后之有? 有何后?

    (2)将不可改于是。 于是,将不可改。

    固定结构(1)无乃……乎?译为“只怕……吧”例句:无乃后乎?

    八. 难点诠解:

    1. 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是课文的精灵,课文人物形象生动,其性格突出体现于言行中。主人公勾践忍辱负重、克勤克俭,率先垂范,讲仁义,爱百姓,安抚内外,广纳贤士,收拢人心,精于心计地诱敌堕落,善于把握时机,在上下一致,群情激昂的情况下,一举歼敌。文种是位勇敢而善于谋划,精于国内治理的谋臣,课文第一节言语透示其才智。吴王夫差,是骄傲轻敌刚愎自用,是非不分,苛且偷安的昏君性格。伍员只一段话,但表现了他忠贤爱国,有胆有识的品格。

    正面写勾践言行 侧面写吴王、文种、伍员反衬勾践性格。

    详写:勾践的言行,从而信服地说明勾践发愤图强的努力之真。略写:灭吴过程。

    详写勾践励精图治、富民强国的过程,略写灭吴过程,以突现人物品质和课文主题。

    3. 勾践何以灭吴?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1)知人善任,求贤若渴① 广求存越之策,文种竭力尽忠② 对国内“达士”,对“四方之士来者”莫不恩遇有加③ 寻访贤良,为雪耻做好人才准备

    (2)韬光养晦,能屈能伸① 勇于自责,敢于改过② 忍辱负重,卑事夫差

    (3)刻苦自励,发愤图强① 与民休养生息--“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② 于已严于律已,事必躬亲--“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根本原因:对内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民休养生息,因此赢得了民心,进而赢得了战争得以复国。

    九. 全文结构:

    1. 文种空计向吴求和(1)越国君臣谋救国之策(2)吴国内部意见不一

    2. 勾践刻苦自力奋发图强准备复仇(1)对内抚恤百姓,对外卑事夫差(2)对内一系列措3. 越同仇敌忾一举灭吴(1)百姓主动请战(2)勾践申明刑赏

    【教案(收藏七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