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物理教学教案精选
  • 物理教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19

    物理教学教案精选。

    我们为您整理了一篇符合您要求的“物理教学教案”。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老师上课时要依据教案课件来实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加优秀!

    物理教学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惯性是运动和力的关系知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又与实践知识紧密相联。明确惯性概念,理解惯性现象,既是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乃至整个力学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惯性是一个抽象的科学概念,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

    2、教学目的

    1)知道惯性现象,知道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2)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

    3)知道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3、重点、难点

    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的理解,用惯性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

    二、教学思路

    本课题按照“展示现象→分析思考→整理扩展→巩固应用”的模式展开教学。通过教学程序的设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惯性实验的新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惯性概念的建立和应用,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观察抽象 建立概念

    概念是从具体事例、实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只有首先为学生提供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才能从中抽象出本质特征,形成概念。

    为此,在引出惯性概念之前,先演示惯性球、抽纸条等实验,学生看到:当突然抽去底下物体的时候,上面的物体能保持原位不动,这个结果出乎学生的意料,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此得出:静止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的性质。既然静止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的性质,那么运动的物体又有什么性质呢?

    举例:离开枪口的子弹失去了推力,还能继续前进。演示:运动的小车突然停止,车上的木块继续前滑。两个事例表明: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性质。

    小结:静止的物体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运动的物体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进一步归纳得出: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接着让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的惯性例子。初步建立起惯性的概念。

    2、虚拟想象 强化概念

    虚设一个与真实情况相反的物理条件,并以此推出一系列想象性的荒谬结果,用反面的荒谬启迪人们对正面真实的认识,这就是虚拟情景。

    对于惯性,学生常有疑问:物体真的有惯性吗?对此,教师引导发问:“假如某一时间地球上的物体突然失去了惯性,这对我们生活的世界将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引起学生的想象和讨论。

    正在进行比赛的运动场上,所有的球离开球拍后,因没有惯性而无法前行,掉落地上。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甚至跳远、跳高等运动项目都将无法进行。

    离开枪口的子弹,因没有惯性无法向前射出,至多掉落在开枪者自己的眼前。美国霸权者最先进的核弹,如果正用来打击别国,也只能落在自己的跟前爆炸而自取灭亡。

    地球以360米/秒的速度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离开地面的人因没有惯性而不会随地球一起运动,当他重新落回地面时,将落在原位置的西边。假如一个中国人离开地面数小时,当他降落到地面时,或许已经站在加拿大的国土上。

    许多物理现象自然形成,永久存在,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对其中隐藏着的科学真理难有深刻的理解。虚拟情景以其“虚”、“谬”、“奇”的特点,与真实世界形成强烈的反差,使人虚中见实,无中见有,从反面看到真实的直观,从而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真理性的认识。

    3、比喻联想 深化概念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在任何情况下,物体的惯性都始终存在。学生却提出这样的问题:“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那么,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即做变速运动或曲线运动)时,它的惯性岂不消失了吗?”要消除这样的疑问,无论用理论的推导或实验的证明都是困难的。然而我们却可以用下面的比喻来解除疑问。每个学生都有阅读的本领,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阅读,即使在劳动,阅读的本领照样存在;每个人都有睡觉的习性,但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睡觉,即使在学习,睡觉的习性仍旧存在。同样的道理,物体有惯性,即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使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做变速运动或曲线运动),它的惯性也同样存在,只不过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罢了。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管这个物体在做什么运动,是否受到力的作用,物体的惯性始终存在。

    4、对照比较 辨别概念(惯性 惯性定律区别)

    比较是物理教学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知识进行比较,可以区别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知识系统化,加深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学生容易把惯性和惯性定律混淆起来,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可列表对比如下:

    区别:1、前者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后者是物体的运动规律

    2、前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后者只有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遵守

    联系:惯性定律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惯性的直接表现

    5、实例分析 应用概念

    从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惯性概念,这只是实现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应用惯性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例子是很多的。如:

    1)汽车突然开动、刹车、转弯时,车内乘客的倒向如何?

    2)匀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向外跳车时,向哪个方向跳不容易摔倒?

    3)在匀速向前行驶的车厢里的乘客,分别向前跳远和向后跳远,哪一次跳得更远?

    4)在匀速向前行驶的车厢里的乘客向外掷石子,以相等的速度分别向前和向后掷出,哪一次掷得更远?

    5)在匀速、加速、减速向前行驶的车厢里的乘客,竖直上跳,当他落下时,分别落在原位置的哪一侧?

    上述各例,从惯性知识的单一应用,到惯性与速度知识的综合应用,从简单的匀速问题到较复杂的变速问题,层层深入,步步提高。在分析讲解中,引导学生掌握解答惯性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惯性知识的透彻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

    1、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惯性是自然界中的物体所具有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表现为物体总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而惯性定律是一条客观规律,这一规律说明了正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这种性质,所以当没有外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惯性和惯性定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前者是物体具有的一种性质,后者是物体在不受力时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

    四、作业

    准备锤头和锤把,通过实践分析:(1)把锤头固定在锤把上,有几种方法?(2)把锤头从锤把上卸下来,有几种方法?并加以解释。

    板书设计

    一、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迅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

    一切物体:固态、液态、气态

    任何情况下: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快慢、匀速变速

    二、惯性现象

    三、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

    惯性:物体的性质。没有任何条件,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惯性定律:在不受力条件下,物体的.运动规律。

    物理教学教案 篇2

    一、瓶内吹气球

    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

    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

    操作:

    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

    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

    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

    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

    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

    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

    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

    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

    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

    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

    流程:

    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

    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

    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

    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

    5、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

    说明:

    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

    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三、会吸水的杯子

    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

    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

    操作:

    1、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

    4、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

    讲解:

    1、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

    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

    四、会吃鸡蛋的瓶子

    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

    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

    操作:

    1、熟蛋剥去蛋壳。

    2、将纸片撕成长条状。

    3、将纸条点燃后仍到瓶子中。

    4、等火一熄,立刻把鸡蛋扣到瓶口,并立即将手移开。

    讲解:

    1、纸片刚烧过时,瓶子是热热的。

    2、鸡蛋扣在瓶口后,瓶子内的温度渐渐降低,瓶内的压力变小,瓶子外的压力大,就会把鸡蛋挤压到瓶子内。

    创造:当瓶子中气体的压力大于瓶子外面的压力时,瓶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五、瓶子瘪了

    思考:你能不用手,把塑料瓶子弄瘪吗?材料:水杯2个、温开水1杯、矿泉水瓶1个

    操作:

    1、将温开水到入瓶子,用手摸摸瓶子,是否感觉到热。

    2、把瓶子中的`温开水再倒出来,并迅速盖紧瓶子盖。

    3、观察瓶子慢慢的瘪了。

    讲解:

    1、加热瓶子里的空气,使它压力降低。

    2、由于瓶子外的空气比瓶子内的空气压力大,所以把瓶子压瘪了。

    创造:

    如果瓶子里气体的压力比瓶子外空气的压力大,瓶子会变成生么样子?

    六、会跳远的乒乓球

    思考:乒乓球放在高脚杯中,你怎样吹气,球才会跳出杯子呢?

    材料:高脚杯2个、乒乓球1个

    操作:

    1、把两个高脚杯并排放置

    2、将乒乓球放在第一个杯子中。

    3、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对着球的侧面吹气;对着球的上方吹气

    讲解:

    1、向球的侧面吹气,乒乓球不容易跳到第二个杯子里去(或跳出来)

    2、向球的上方吹气,上方压力变小,乒乓球会浮起来,继续吹,就跳入第二个杯子去了

    创造:换个新方法也能让乒乓球跳到下一个杯子里

    七、会吹泡泡的瓶子

    思考:你知道瓶子是怎样吹泡泡的吗?

    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操作:

    1、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

    3、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讲解:

    1、因为塑料瓶很薄,于是热可以穿过瓶壁,进入瓶子中的空气里。

    2、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

    3、水中的气泡就是空气膨胀时,被挤出瓶子的空气。

    4、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瓶子中的空气收缩时,水便占据了剩余的空间。

    创造:瓶子盖太紧时,你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法打开它吗?

    八、自己会走路的杯子

    思考:杯子没有腿,它是怎样从上面走下来的

    材料:杯子一个、蜡烛、火柴、玻璃、两本书、水

    操作:

    1、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

    2、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几本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

    3、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

    4、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讲解:

    当烛火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渐渐变热膨胀,要往外挤,但是,杯口是倒扣着的,又有一层水将杯口封闭,热空气

    跑不出来,只能把杯子顶起一点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就自己下滑了。

    九、纸杯旋转灯

    思考:蜡烛纸杯灯为什么会转动?

    材料:纸杯2个、牙签1支、蜡烛1支、胶带1卷、绳子1根、剪刀1把

    操作:

    1、取一纸杯,在杯身对称处各剪开一个方形大口,在杯底固定上蜡烛,作为灯的底座。

    2、另一个纸杯则在杯身约等距离位置剪出三四个长方形的扇叶,在杯底中央处穿上绳子,并用牙签棒固定,作为灯的上座。

    3、将两个纸杯上下对口用胶带贴好固定。

    4、点上蜡烛,拉起绳子,看看有什么现象产生。

    讲解:

    1、蜡烛燃烧的时候,火焰尖端多呈朝上的方向。

    2、空气受热会上升,然后沿着上方纸杯的扇叶口流动,因而造成旋转的现象。

    创造:

    你能让蜡烛纸杯灯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吗?

    注意:

    注意蜡烛燃烧时的安全!

    十、飞行的塑料袋

    思考:在没有风吹的情况下,塑料袋为什么会在天上飞行?

    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

    操作:

    1、打开塑料袋,倒置。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

    2、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

    3、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

    讲解:

    1、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创造:

    你能试着制作一个简易的热气球吗?

    十一、空气的质量

    思考:你们知道吗,空气也是有质量的。怎样证明空气也有质量呢?

    材料:1架天平、2只一样重的气球、打气筒

    操作:

    1、把两只气球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天平保持平衡。

    2、拿起另一只气球,给气球打气并将气球口系紧。

    3、将打起气的气球放到天平的一端,没打气的气球放到天平的另一端,观察天平的变化

    讲解:

    1、两只气球在打气前,质量相等,因此天平保持平衡。

    2、打气后的气球增加了气球内空气的质量,因此,天平偏向打气后的气球一端。

    3、如果是带有指针刻度的天平,就能测出空气的质量数

    创造:你能用其它方法称一下空气的质量吗?

    物理教学教案 篇3

    二,总结录像中的简单力学知识,总结归纳出力的概念。

    1,火箭向下推动空气,

    2,空气向上推动火箭,

    3,宇航员推开舱门。

    引导学生总结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同时前两个问题的提出也为下面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埋下伏笔。

    然后紧跟两个问题:

    1,一个物体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2,是不是只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两个问题的解决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个问题通过阅读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张飞要与关羽比力气,他提出:谁能把自己提起来,谁的力气就大。说罢,他用双手紧抓自己的头发,使劲向上提。尽管他使出了最大的力气,憋得满脸黑紫,甚至把头发都拔掉了一大把,结果还是不能使自己离开地面。)来让学生理解。这个故事的理解如果展开应该是内力相互抵消的原因,但是这里就事论事,只要求学生解决--是不是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学生读完会心一笑,不需要老师再多说什么就轻松地理解了这一知识点。所以,问题的设置一定要化难为易,让问题在最适合的时间出现,往往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的解决用的是实验探究法,也是物理课上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器材,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完成探究。

    三,通过观察录像讲解力的作用特点,和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作用特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滑板上的人推墙录像讲解,学生很容易接受。紧接着提出问题:人走路的时候为什么是向后蹬地?加深学生的理解,进而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等都是利用了力的作用特点。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条,这里做了细化。先通过踢足球的录像让学生总结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然后通过放大的录像让学生看到,在力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同时也在使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反思一下,感觉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有得有失。比较好的一点是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形变我们看不见?然后让学生观察玻璃酒瓶的形变可以用细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来放大,继而联系前面声学中的几个实验,让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的研究思想—转化法。不成功的一点是,对运动状态改变的总结上,没有及时归纳运动状态不变的两种情况。这个知识点在第六章中也会用到,如果在这里提前总结出来其实就等于减少了第六章的一个难点。我的体会是,备课中,一定要注意向前看和向后看,所以提前两周备课确实很有必要。

    《力》一课是取自农村中学的一堂课,该课未经任何修饰,没有作秀的成份,朴实求真,简洁明了,依托农村中学的实际条件,紧贴新课标,是一堂典型的农村中学创新型的物理课。该课的创新及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

    以前的物理课,多以简单的实验室器材作单一演示为主,但在本堂课中,在多个方面体现出从不同侧面以情境来导学。例如课堂一开始,就精选了一个踢足球的片段,选择这个片段,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多数学生特别是男生喜欢足球;二是多数学生喜欢观看周星驰的电影;三是这个片段能典型的突出力对足球的作用。这样学生在观看后一是迅速对本堂课有了兴趣,二是从情景中感受到了力的存在及其体现出来的效果。又如教师以引导学生分析力使物体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时,采用了学生熟悉的电吹风,使下落中的泡沫块改变了运动方向,在这个情景中,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力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还使学生体会到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施力的物体与受力的物体不一定要互相接触。其它诸如力的几个作用效果、力的大小等,都有目的的选择了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典型的情景,通过这些情景的导学,一是符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二是学生极易接受,三是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了物理课标中的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特色。

    以前的物理课,在处理力的三要素时,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多以“推门”为例,从而得出力的三要素,学生也能勉强接受。但这只能定性的得出这些结论,缺乏实际论证,更重要的是没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只是象征性的告诉了学生结果。在本节课中,教师首先通过一个情景来定性的得出力的大小与力的作用效果有关,即弯“健身棒”,女同学没能使之变弯,男同学能使之变弯,从而顺利的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但是还有两个问题没解决,一是如何出实验数据中得出力的大小与力的效果有关,二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还有哪些因素?此时一个自制器材被推到了前台,这是一个自制长方体木盒,在木盒的朝上一面有三个不同的点钉有线圈,侧面有一面涂有黄颜色。课堂进行到完成力的大小的定性关系后,教师提出了探究实验: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利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木盒,如何得出结论。同时告诉学生拉木盒的结果是要让涂有黄颜色的一面朝上。然后进行学生实验。从学生实验的过程来看,有的在证明力的大小是否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的先对力的要素进行了猜想,再去验证,有的在通地实验中不断总结力的要素。最后由两名学生的总结得出正确答案,而且两个小组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但第二个小组的实验更完整更科学。

    除探究力的三个要素,本课后面还利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探究了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器材简单,采用的方法是让一个弹簧测力计不动,用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前者,读出两测力计的示数,并观察方向、作用点的关系。这样就从实验中得出了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异体这三个关系。

    在农村中学,多数学校的物理实验器材是严重不足的,许多学校的物理课均未进行实验,多以“讲实验”为主,像这样能自制器材同时探究出力的三个要素的实验非常之少。

    以前的物理课,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且极易忘记所学知识,而且往往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喂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到的情况。在本课中,学生在多个地方都有了互助协作的机会,如在学生力的相互作用时,分别分组讨论分析了滑旱冰鞋现象、火箭起飞原理、相互作用力的关系、拔河问题等。不仅仅让学生理解了物理知识,形成了自己的见解,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

    物理教学教案 篇4

    浮力教学设计

    浮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及其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整个过程。

    2.学习从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物理学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师生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形成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优良作用。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氢气球、大烧杯、红毛线、演示小桌、水p准备一组与学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器材: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烧杯(100ml)、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铁块、细线。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入手,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氢气球为什么会浮在空中?为什么船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的发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新课教学

    认识浮力。

    1: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托力称为浮力

    2:浮力的方向。

    演示实验:找一段较粗的红毛线,将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乒乓球和大烧杯的底部,将水注入大烧杯,直到将乒乓球浸没,观察红毛线被在竖直方向拉直。将大烧杯的一端垫高,发现红毛线仍旧被在竖直方向拉直。此实验说明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3:练习

    一个盛水的杯中悬浮着一个小球,杯子放在斜面上,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方向

    探究一: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

    1:提出问题。

    首先让学生将石块p木块p曲别针p乒乓球放入盛水的烧杯,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木块p乒乓球在水面漂浮(用手下按体会浮力),而石块p曲别针却沉入烧杯的底部。

    学生通过观察有了感性认识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

    2:猜想和假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水对它的浮力。到底哪种猜想正确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3:实验设计。

    实验器材:烧杯、水、弹簧测力计、石块、绳。

    学生再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然后各个小组

    进行交流。

    实验方案:将石块用线拴好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

    上,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将石块浸没在水中观察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无变化。

    注意事项:不要将石块放在容器底部,否则容器底部

    对石块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会影响实验结果。

    4:进行实验。

    (1)你观察到的现象?

    (2)你观察到的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

    (3)通过实验,你能找到一种用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4)表格一

    5:交流评估。

    各小组学生代表交流实验现象:实验发现当石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教师可以用手托住石块,利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更深刻领悟弹簧秤的示数变小了,说明有一个力量向上托起了石块,在水中正是水向上托起了石块,因此在液体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

    6:练习

    (1)漂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水对它的___________,沉入水底的铁块也会受到水对它的_________。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的________。

    (2)一个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上,在空气中称时,示数为 27牛 ,把它浸没在水中称时,示数为17牛,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探究二: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1:提出问题。

    同学们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了浸在水中的石块、铁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用这种方法能不能测出一艘潜水艇潜入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我们有没有办法求出潜水艇所受浮力的大小?

    2:猜想和假设。

    演示,将空易拉罐按入水中体会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

    有关? 猜想“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

    力的关系”。

    3:实验设计。

    学生再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然后各个小组进行交流

    注意:向溢水杯加水至水从溢水口处流出,用小烧杯接住流出

    的水,直到水恰好不向外流为止。小烧杯中的水应倒掉后再测G

    实验过程中注意“慢”,不要把多余的水带出?

    4:进行实验。

    明确实验方案之后,分小组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并进行分析。

    表二:

    5:交流评估。

    各小组学生代表交流实验现象汇总全班的数据,得出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

    =G排。适用范围:液体、气浮力教学设计体。讲解阿基米德鉴别

    王冠的小故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6:练习

    1.一个石块放入装水容器中,它排开9.8N的水,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2.一个小石块放入装水容器中,它排开1dm3的水,小石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3.水底下的辩论

    【小结】通过交流、回顾来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布置作业】动手实验,并分析乒乓球从水中上浮到水面的过程中,所受浮力大小如何变化?

    【板书设计】

    §13-5 浮力

    【课后反思】

    1.教师应敢于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将测量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测量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分开(要注意提示学生保证V排相同,在两次实验中采取让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这样

    做大大简化了繁琐的实验步骤,将实验难点分散,效果较好。但同时也会给学生造成只有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才会受到浮力的错误认识,教学中可以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完整理解。

    3.本节课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测量方法很多,可以通过评估找到最优方案进行实验。如果仍有学生坚持自己的方案,可以允许其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不要让学生留有遗憾。

    jk251.coM小编推荐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精选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这就要老师好好去自己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课堂教案课件,能让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那写教案课件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精选”,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2.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并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2.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学习科学思维方法。

    2.通过惯性现象的认识,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3.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三部分内容组成。“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研究力与运动关系的重要实验,做好这个实验并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猜想是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

    运动和力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直到伽利略和牛顿时代,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不仅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而且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人类思维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指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它是整个初、高中物理课程的基础。要让学生完成对它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揭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与生活联系紧密,人们有时可以利用惯性,有时应注意防止惯性给人们带来危害。

    重点: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难点: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

    三、教学策略

    首先以水平方向只受阻力作用逐渐停下来的日常生活实际为基础引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进一步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两个伟人来强化这种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核心,在基本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进一步概括、推理得出结论。

    通过惯性实验展示运动物体由于惯性而表现出来的现象,以突出惯性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实质。最后应用所学习的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资源准备

    斜面、小车、毛巾、棉布、木板、惯性演示仪、多媒体、实物投影等。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

    2、会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简单电路的结构、

    3、通过简单电路的设计和线路连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简单电路设计的思路和具体方法,设计电路是难点,实验中的难点是如何正确地连接电路。

    三、教学方法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和交流生活中采用简单电路的实例、

    四、教学仪器

    天鹅城堡电路模型 学生实验电路元件(包括两节电池、两个单刀开关、一个灯泡和灯座、一个蜂鸣器、六根导线)

    五、教学程序设计

    1、引入

    迪斯尼城堡大家都听说过吧?!它的原型取自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新天鹅城堡,这是新天鹅城堡的模型。这么庞大的建筑,要看管起来相当困难,为此,我们今天就来为新天鹅城堡设计一个报警系统。

    2、主要内容:报警电路设计和学生连接实验电路图

    例题:设计报警电路

    闭合报警系统的开关S时,指示灯亮,报警铃不响;当不速之客进入大门时,报警铃响。

    以天鹅城堡报警电路为例,介绍简单电路设计的步骤分为五步:第一步是分析需要哪些电路元件;第二步是分析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第三步是判断开关和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第四步是画出电路图,再连接电路图;第五步是对照检查。

    在学生画出电路图后,对电路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对称性和对应性为原则,对学生电路图进行优选和评价。还应对例题的设计思路重新梳理,弥补学生设计电路时思维和认识上的不足。

    在学生实验前,应先强调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①这是一个蜂鸣器,红色导线这端是正极;②连线的过程中开关要一直处于断开状态;③接线时,先摆位,再顺次连接;若遇到并联时,先连接其中一条支路;要试触。

    在学生实验中应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可以让已完成实验的同学去帮助实验未完成的同学完成实验,使学生课堂上的时间能够充分利用。

    3、课堂练习:安全带未系提醒电路

    45秒的公益广告《Heaven can argin-bottom:8px;">初中物理教学设计三:功

    教学目标

    1、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功的原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功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做功的计算。

    教学工具

    木块、木板、细绳、弹簧测力计、小车,杠杆和支架、钩码、滑轮、细线、刻度尺(两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功”的含义。思考力学里所说的“功”含义。

    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用相同大小的力分别拉一木块和小车。

    观察木块、小车的运动状态,思考并评价这两个力的作用成效。

    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

    二、进行新课

    1、由课前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面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请学生观察教材图14。1-1中力做功和14。1-2中力不做功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有哪些共同特点?分组讨论总结。

    板书: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实例分析(突破难点)

    举例说明在你的周围你发现有哪些做功的例子?比一比,看谁对生活观察得最仔细?学生可能举很多的例子?如起重机吊起重物、火箭升空、马拉车前进等等。教师对正确的例子予以肯定,对错误的例子引导改正。接下来看老师这里的几个例子是否有做功的情况存在?

    (1)举重运动员在把杠铃举高过程中是否对杠铃功。举在高处停留5秒过程中是否做功?

    (2)小球在光滑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什么力的作用?是否做功?在水平方向上是否受力?是否做功?

    (3)起重机使货物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移动一段距离,拉力对货物做功了吗?

    引导学生根据以上事例分析、总结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通过以上的学习,知道了做功不能离开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又知道有三种情况下不做功,那么我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三、功的计算

    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板书:功的计算公式:

    功=力×距离)

    出示例题,启发学生分析计算。

    四、功的原理

    1、启发学生提出探究的话题:使用机械是否省功。

    2、指导学生探究实验。

    3、分析实验数据,启发学生讨论归纳出功的原理

    提出问题,猜想。在教师的启发下,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分析、论证。

    请学生谈自己知道本节哪些知识,还想知道哪些内容及对本课的感受,教师进行情感激励。

    五、布置作业

    估算一下你上楼到教室时,克服自身重力做多少功?

    各小组进行本节课的评估与交流。

    课后小结

    不论是否考虑机械本身重,使用机械要省力就要多费距离,要省距离就必须费力,要想既省力又省距离是不可能的。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这就是功的原理。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3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②理解功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并会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功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②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③经历探究功的原理的过程,感知使用机械不能省功的事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②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1、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对“功的原理”的探究与理解。

    讲授与实验演示,师生互动理解教具

    多媒体

    师:说出下列词语中“功”的'含义:

    功劳、立功XX贡献大功告成、事半功倍XX成效师:在力学上“做功”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功

    1

    师: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力学里就说这个力作了功。

    多媒体:投影教材插图

    师:两组实验中,分别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生:观察并总结共同点和不同点师: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生:有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师:如何判断是否做功?生:用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

    师:有哪些情况看似做功,但实际上并不做功?

    生:

    1、有力F的作用,但距离S=0(如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生:

    2、有距离S,但力F=0(如惯性运动)

    生:

    3、有力F也有距离S,但F ⊥ S(如提一桶水,水平前进)

    练习(投影):1、起重机将货物从地面A点提升到B点,又从B点平移到C点,在这一过程中起重机一直都在做功吗?为什么?

    2、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是()A、冰球在光滑的冰面上匀速滑动B、小孩用力推箱子,箱子未被推动

    C、学生背着书包站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上D、清洁工把一桶水从地上提起

    师:做功是有大小的,做功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投影:

    由图甲可知,用力把一木板提升1米做了一定的功,图乙把同样三块木板提升1米高,拉力做的功与甲

    2

    相比有什么关系?把一块木板提升3米呢?

    师:讲述物理学中对功的规定,以及公式、单位。功的公式:W = F S W—功—焦耳(J)F—力—牛顿(N)S—距离—米(m)

    功的单位是:“牛·米”专业名称为:“焦耳” 1J=1N·m关于公式的几点说明:

    1、公式中的各个量W、F、s均用国际单位

    2、在功的单位中,“牛·米”才能写成“焦”。而力x力臂单位是牛·米,不能写成焦。投影反馈练习题:

    1、推铅球时,是否做了功?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应是哪个距离?2、你爬楼梯时,你是否做了功?力移动的距离应是多少?

    3、用重50N的水平拉力拉重为100N的物体,使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前进了20m,拉力和重力各做了多少功?

    师:我们已经知道使用简单机械可省力、省距离、改变力的方向,那么能省功呢?启发引导学生猜想。

    投影:用杠杆、定滑轮和动滑轮提升物体的图示。

    师:要得到不用机械提升物体和利用机械提升物体所做的功,分别要知道什么?怎么得到?通过图示加以说明。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数据?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

    生:思考讨论,在图上指出要测的量。讨论用怎样的方法最简便。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计算收集证据。生:进行计算、说操作步骤,协助教师完成实验。教师总结强调。

    投影练习题:使用自重可以忽略的动滑轮提起50N的重物,人对绳做的功是100J,求动滑轮把物体提起的高度。

    在学生自我归纳小结后,教师投影小结内容

    3

    力学中的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W=F×s注意:F≠0,S=0时不做“功”;F=0,S≠0时不做“功”;F⊥s时不做功。

    3、功单位:1焦=1牛×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四、布置作业

    P107动手动脑学物理1 2 3 4 5板书设计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即W=F×s

    3、功单位:1焦=1牛×1米,即1J=1N·m

    4、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教学反思

    1、“功”的含义很多,有“贡献”的意思,还有“成效”的意思。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有“成效”的意思,但它具有更确切的含义。“功”新概念引入,学生比较难理解。

    2、在力学中功的概念是怎么定义的?怎样才叫做功?又怎样计算做功的多少?区分日常功的认识和物理学中功的概念。

    3、功的计算,和日常功的计算的差别认识,是难点。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平面镜的作用,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3. 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2. 体验实验探究中所用到的科学方法――等效替代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学生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精神,初步形成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2. 难点:设计实验找到“虚像”,以及对“虚像”的理解。

    【实验器材】

    1. 教师用具:蜡烛、光屏、镀膜玻璃、支架、平面镜、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等

    2. 学生用具:蜡烛、镀膜玻璃、支架、刻度尺、平面镜、坐标纸等

    【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及讲授解析

    【评价设计】

    1. 注重过程评价:注意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中各种能力和方法的考查和评价;

    2. 设计当堂检测题,检查学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复习导入

    小孔成像的成像特点及原理

    (1) 已知入射光线,根据反射定律做出反射光线

    (设计意图:复习小孔成像及光的反射定律,为本节课平面镜成像原理、特点及虚像的判断方法做好铺垫。)

    2.新课教学

    模块一:通过观察活动,建立“像”的概念,明确平面镜的作用

    教师引导:利用课前热身2,巩固平面镜的第一个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学生活动:通过平面镜观察自己或其它同学。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镜子中的“你”叫什么?

    交流发现:看到了一模一样的自己(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像)。

    教师归纳:在物理学中,镜子中的“你”,叫做“像”;它不同于“影”。引导学生得出平面镜的第二个作用――成“像”,从而建立“像”的概念。

    (模块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建立“像”的概念,为后续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学习打下基础。)

    模块二: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环节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分组讨论:观察平面镜中的像,你认为像与物体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最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便于学生理解问题和展开讨论。)

    环节二:提出猜想,交流发现

    学生活动:围绕着学案上的问题,边观察平面镜中的自己,边进行猜想。

    学生交流:通过观察发现像与物之间左右相反、上下一致、大小相等/不等、像近大远小……(提示学生说明猜想依据)

    教师活动:整理学生的猜想,并进行归类:同学们的猜想主要围绕着像与物之间的大小关系和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日常感受展开讨论,用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科学猜想。)

    环节三: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选用怎样的器材才能找到像的位置?怎样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如何确定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学生活动:分组实验、比较,选择合适的器材解决问题。

    突破难点:利用镀膜玻璃不仅可以看到像,而且可以找到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利用另一支同样的蜡烛代替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便于比较大小关系。(请学生到讲台来,演示交流小组讨论得出的实验方案。)

    形成目标:通过上述过程使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形成正确的实验方案,知道器材的选择和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在实验中观察、收集、记录相关的实验信息(或数据)的方法。

    (设计意图:由于本实验的最大难度在于怎样找到“像”,因此,通过教师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构思,从而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方案,让学生充分理解利用镀膜玻璃代替平面镜、利用同样的蜡烛代替像的原因――等效替代,体现科学方法教育。)

    环节四: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温馨提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应改变物体与替代物的位置多做几次。

    学生活动:根据最终确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活动:巡视各组实验情况,并在多媒体上展示实验的基本过程,为在设计实验方面仍存在疑问的同学提供帮助。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另外,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用多媒体呈现,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

    环节五:分析归纳

    学生活动:展示实验成果,并尝试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

    教师引导:如果将对应的像与物的位置相连,会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对于学生不易发现的“连线垂直”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时的点拨,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特点。)

    环节六: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根据实验记录得出结论

    教师归纳: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设计意图:交流提升实验结果,得出明确的实验结论,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

    环节七:评估(按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教师提问: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那么,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会有像“近大远小”的感觉呢?

    课件展示:人眼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视角会随着物体到人眼的距离发生变化,当视角变小时,就会感觉好像物体变小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提出的问题是根据学生的课前猜想所随机制定的,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像“近大远小”的特性,教师则没有必要人为的增加学生的认知难度来讲解此部分的内容。)

    (模块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模块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建立“虚像”的概念

    环节一:知道平面镜成“虚”像

    教师引导:如果有木板把点燃的蜡烛遮住了,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看到烛焰吗?

    学生讨论:利用平面镜观察。

    教师引导:(用平面镜改变角度,使学生可以通过平面镜再次看到烛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同学们看到的是蜡烛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活动:尝试用光屏承接平面镜所成的像。

    交流结论:通过类比小孔成像,初步得出“虚像”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类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感知“虚像”的特点。)

    环节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学习,寻找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活动:总结提高,利用多媒体展示“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形成目标:理解虚像的概念,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掌握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法,并能够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规范作图。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学习,在学生已经对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进一步的总结、提升,对于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的知识有很大帮助。)

    模块四:了解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学生活动:在教师举例的基础上,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感受的关于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物理现象,尝试解释现象揭示本质,从物理走向社会。)

    3.课堂小结

    小组讨论,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在知识方面有什么收获?在实验技能方面有哪些提升?还存在什么问题和疑惑?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的交流成果进行归纳提升,形成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教师根据学生交流归纳总结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4.当堂检测

    1.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定律,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图略)

    2.身高为1.6米的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米的地方,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当他向镜面移近0.5米时,他与镜中的像的距离为______;像的高度是_______。

    (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单的反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

    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第一次经历的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本节课在学习过程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等待突破的难点。例如在学生设计实验时:怎样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器材找到像的具体位置?怎样让学生自己发现可以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比较像的大小关系?以及在实验结束后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虚像”的概念等等,都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加以合理的考虑和安排。

    教师只有在课程进行过程中做好铺垫,利用适时的提醒,使学生自己找到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了实验的过程,他们在主动的解决问题、主动的探究,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执行实验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实验的独特魅力。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5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引言:

    光的反射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原理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反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本文将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初中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为教材依据,设计一节有关光的反射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规律,掌握反射定律。

    2. 能力目标:观察实验现象,提取实验规律,运用反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形象思维和观察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1. 理论讲解

    通过课堂口头讲解和PPT展示,介绍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重点强调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概念,以及反射定律的表达形式。确保学生掌握光的反射基本概念和定律。

    2. 探究实验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可以进行如下的探究实验:

    实验材料:白纸、直尺、小镜子、光源、黑纸、铅笔

    实验步骤:

    (1)在黑纸上画一条垂直的基准线,固定黑纸在桌子上。

    (2)将镜子竖直插入黑纸上,使镜子与基准线平行。

    (3)在基准线上随机选择几个点,分别用铅笔标记。

    (4)将光源放在标记点的正前方,使光线射向镜子上。

    (5)观察光线的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的关系,并记录结果。

    (6)移动光源,重复实验,比较不同位置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实验总结: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并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从而理解和掌握反射定律。

    3. 拓展应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应用的活动。例如:

    (1)设计一个小游戏:给学生提供一个小镜子和一个光源,要求学生通过调整光线的入射角度,使光线反射到给定的目标上。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反射定律进行实际操作。

    (2)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各个有光学实际应用的场所进行考察,例如电影院、摄影棚等。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评价与反思

    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进行以下形式的评价活动:

    1. 出示一些光的反射的图像,要求学生标出入射线、反射线和法线,并计算入射角和反射角。通过作业的形式来检查学生对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分组讨论:把学生分成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设计一个有关光的反射的实验。然后进行实验演示,并向全班报告实验结果和结论。通过小组合作和互相交流,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总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光的反射知识的总结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通过相互交流,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光的反射原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理解能力。通过设计多种形式的实验和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6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每课教材内容与专业中其它科目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12级宠物养护专业学生(行为主体),参考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行为条件)能够全面(表现程度)掌握肌肉注射的基本要求(行为动词)。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南京市某教研室的周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知识与能力: A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 B.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A .学生能通过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编讲历史故事或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B.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言论,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B.通过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生能感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部分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反思的主要内容有① 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 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 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 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新课标下写作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引起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方法与过程: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概括力的初步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力现象的好奇,初步领略力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自然现象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欲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教学难点:

    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出简单的规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作用效果)。

    教学方法:

    多媒体网络教室法,启发与讲解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课本图片引入课题,引起学生探究力的兴趣。(教师讲述:在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及大量的自然现象中,许多都有与力有关,怎样认识力?

    本节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1、力(force)是什么:

    ①多媒体演示分析图5-1中的各种力现象,指出两个物体。(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分析,最终由学生概括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字母F表示"。)

    ②分析动词(举、推、压、拉、吸引、排斥等--力的作用;"加油站")(说明: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了这种作用,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③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已见,陈述自己的观点。(力是什么?)

    ④教师提问: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发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两个物体能否也能发生相互作用?

    ⑤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力现象。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①实验探究:让学生做几个简单的实验(用手拍桌子,两手互拍等)后,多媒体演示课本P77/图5-2后,在教师的点拔与引导下,由学生得出"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结论。

    ②教师说明:物体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③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已见,陈述自己的观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④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现象。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引起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①多媒体演示课本P78/图5-3、图5-4中的现象,在教师的点拔与引导下,由学生得出"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引起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的结论。

    ②教师解释什么是"形变(deformation)、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加油站)

    ③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点拔与引导下总结。

    ④学生活动:举出一些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见《学案》。

    四、新课小结:

    这节课着重介绍了力是什么,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

    五、作业布置:

    1、课本:P79/1、2题。

    2、达标题:第5.1节。

    六、板书设计:

    第五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一节 力

    1、力(force)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说明:①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②力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说明: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①形变(deformation)。

    ②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8

    电阻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Ω Ω MΩ电路图中的符号: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活动与探究

    课题: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目的:通过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进行知识拓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内容: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这三个因素,还有什么因素能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呢?

    导体的温度对导体电阻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影响,导体电阻大小与温度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实验:

    ①要改变导体的温度,我们可以用酒精灯给导体加热。

    ②设计实验,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实验用器材和电路如右图。

    ③进行实验:给接入电路中的螺旋状的导体线圈加热,观察电流表指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中的电流变小说明什么?是不是所有的导体电阻都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呢?请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得出结论。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导体的电阻除了和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外,还与导体的温度有关。大多数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个别的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升高而减小。

    设计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立足于“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上,以科学探究为主线,采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拓展应用”的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达到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各种能力以及培养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的目的,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的`探究式教学理念。

    参考资料

    一、电流对抗金属离子:电阻

    当自由电子的流动(电流)被导体的金属离子所阻碍时,就产生了电阻。金属离子具有规则的晶体结构,但实际上它们也不是纯的(含有其他金属和含有不规则的结构,所有这些就干扰了金属离子对称的和同质的结构)。另外由于热能的原因,离子不停地振动。这种网状的不规则和由热能引起的摆动是对电流造成阻力的起因。

    在普通导体中会发生什么情况:

    右图使电传导观念形象化了,电传导就如同球体(电子)运动一样。它在斜面上流动(斜面相当于一个导体)。障碍物代表金属离子不规则的网状结构,它们不允许电子自由流动。这就是形成电阻的原因。电子与金属离子相撞,输出了它的部分能量,这些能量又转化为热量。

    超导体会发生什么变化:超导体中电子两 个两个地成组聚集在所谓的“库珀对”里面,它们又表现为单一的粒子,这同煤气分子能够聚集成液体状是同样的道理。超导电子作为整体以液体的形态表现出来,尽管存在着由于金属离子摆动和金属离子网的不规则带来的阻碍,它还是能够自由流动而不受影响。

    二、能导电的塑料

    提到塑料和橡胶,人们当然地认为它们是很不错的电绝缘体。是的, 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都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可以用来做电线的包覆、插座、插头、电器外壳等 。但是,你可知道,在这一般认为不能导电的塑料家族中,却出现了一支“叛军”,这就是导电聚合物材料。说起它的发现和发展,几十年来,不知凝聚着多少高分子材料专家的心血。

    意大利的纳塔教授是配位络合聚合理论的创立者,前面说过,是他首先在世界上把丙烯合成为聚丙烯。由于这些成就,他后来荣获了196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从1958年起,他就对把乙炔合成为聚乙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孜孜不倦的研究。直至1979年他去世时,这项工作仍然没有很大的进展。尽管纳塔一生取得了许多科学成就,但在乙炔聚合的研究上,他终于抱憾而逝。

    从1958年纳塔教授的研究开始,到1987年纳尔曼教授的成功,经过30年的努力,导电聚乙炔终于诞生了。事实上,聚乙炔只是导电塑料的一种。这些年来,对其他导电塑料的研究也有许多成就,每年发表的有关论文达数百篇。单是美国,在这几年的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化学学会的年会论文中,有近一半是关于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制成功的导电塑料有:胺、聚噻吩及其衍生物、聚吡咯及其衍生物、聚对苯乙炔、聚对亚苯基等。

    导电聚合物的研究除了在开发品种上,还在导电机制上、导电聚合物的应用、超导聚合物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在应用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的尝试,我们举几个例子。

    导电聚乙炔的吸收光谱与照到地面上的太阳光十分相似,也就是说,导电聚乙炔能把太阳光中几乎所有的能量都吸收下来,因此是做太阳能电池的理想材料。

    导电聚合物由于掺杂、脱杂,会发生从绝缘体到导电体之间的不同相变化,这种变化同时带来吸收光谱的变化,聚合物的颜色也就发生变化,所以用来做电致变色显示元件是很理想的。

    透明的导电聚合物已成为透明导电膜的首选材料。我国访问学者曹镛参与的希格尔小组,已用某种导电聚合物制成了发光二极管。美国军界已把导电聚合物用于隐身飞机。

    此外,导电聚合物还在传感器、电磁屏蔽、催化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目前,从事导电聚合物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正充满信心,大家一致认为,21世纪导电聚合物研究将有突破性的进展,超导型导电聚合物也有成功的希望。导电聚合物全面造福于人类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

    三、铅笔芯的导电性能和硬度有关

    任何一种铅笔芯的主要成分都是石墨。其实铅笔的笔芯是用石墨和粘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如“H”即英文“hard”(硬)的词头,代表粘土,用以表示铅笔芯的硬度。“H”前面的数字越大(如6H),铅笔芯就越坚硬,也即笔芯中与石墨混合的粘土比例越大。“B”是英文“blac”(黑)的词头,代表石墨,用以表示铅笔芯质软的情况和写字的明显程度。以“6B”为最软,字迹最黑,常用以绘画,普通铅笔标号则一般为“HB”。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9

    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形变和弹性形变,能识别常见的形变。知道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知道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弹力的方向。

    知道胡克定律的图象的意义,掌握利用图象法计算劲度系数的方法。

    1.2过程与方法 :

    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弹力方向的能力。

    通过分组“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实验,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道实验数据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尝试使用图象法进行处理数据。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真实准确地记录实验数据,体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用简单器材显示微小形变的过程中,体会放大法的实验思想,感受学习物理的乐趣。

    通过学习弹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将知识服务于人类的愿望。

    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认识事物本来面目,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的科学观。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和弹力方向的判断。

    自主设计实验探索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及实验操作。

    2.2 教学难点

    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用直尺、小车、弹簧、钩码等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现在同学们手中都有一个小弹簧,试着去拉一拉它,或者去压一压它。手心里有什么感觉?压弹簧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被顶着?拉弹簧的时候呢,手指有什么感觉?

    【生】有一股力拽着。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弹力。同时大家也有一块橡皮泥,也去捏一捏,试试,橡皮泥能恢复原状吗?

    【生】不能。

    【师】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非弹性形变。

    生活中弹性形变有很多。比如:钓鱼时钓鱼杆的形变,绳的扭转,皮球与地面接触时,网球与球拍接触时都有形变。

    6.2 新知介绍

    一、弹力

    【师】像钢尺、跳板、弓箭等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了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橡皮泥、铁丝变弯在受到力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将钢尺等发生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而橡皮泥发生的形变称为非弹性形变或叫塑性形变。

    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拉一个橡皮筋时,如果用力过大,橡皮筋就会被拉断,这时就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了,也就是说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就不能完全复原,甚至可能使物体损坏,将这个限度称为弹性限度。

    【师】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一个力的作用,就叫弹力。

    施力物: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受力物:与它接触的物体

    产生弹力的条件:

    (1)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发生挤压或拉伸)。

    【师】这里要注意: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但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不一定有弹力的作用。因为弹力的产生不仅要接触,还要有相互作用。

    【弹力的三要素】

    (1)大小:同一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与恢复原状方向相同;

    (3)作用点:接触面上。

    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推力等。

    【师】现在我们将一个物体放在直尺上,直尺发生形变而产生弹力。类似的,将同一物体放在桌面上,桌面是否发生形变而产生弹力呢?肉眼并不能察觉这样细微的形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将这个变形的效果放大。

    【实验】

    在一个大桌上放两个平面镜,用小型激光源发射激光照射平面镜M,用力压桌面,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通过反光镜的放大原理可以使墙上的光点移动很大的距离。

    【实验】

    如图所示,用手压扁平瓶子半长轴的不同部位,以细线标记处为基准点,发现细管中的液面上升或下降,通过观察液面的升降也可以放大瓶子发生形变。

    【师】上面这两个实验利用的就是微观放大的物理思想方法。

    二、弹簧秤

    【师】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测量力的工具:测力计。

    力可以用F表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原理:

    定性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定量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拉力成正比。

    下面我们来观察下弹簧秤的外型。

    构造:圆环、外壳、指针、刻度、挂钩、弹簧轴线等。

    弹簧秤的使用:

    先观察: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再调零;

    使用时,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一致;

    【师】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可以使用吗?斜着呢?

    【生】可以水平拉,斜着也能拉

    【师】在水平面使用时指针是否仍然在零刻线?可以直接使用吗?

    【生】不在零刻度了。所以不能直接使用,要调零。

    【师】

    前面学习天平使用我们知道,如果天平从一个水平桌面搬到另外的桌面需要重新调零。一样的,弹簧测力计在不同方向使用时,也需要重新调零。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读数时,看清弹簧测力计上所标注的单位,知道面板上的数字是表示多大的力,除此之外,还要看清面板上的刻度,知道刻度线的分度值。

    【师】测力计是不是只能测弹力呢?

    测力计倒置时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生】会发现指针不在零刻度了,因为重力对弹簧的影响,指针指示的值为秤壳重。

    【师】那是否依然可以测量力?

    【生】可以测,得到的数值减去初始刻度。

    初中物理教学教案模板 篇10

    摘要:为激发农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物理实验创新改革势在必行。教学中,要巧设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演示实验,优化课堂教学;加强探究实验,提高学生能力;开展课外实验,深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农村物理实验;创新趣味;演示;探究;课外

    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物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实验,教师要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注重实验的创新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农村物理实验教师来说,更是一个挑战。因此,我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和环境,与物理实验教学相整合,做了如下创新:

    一、巧设趣味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从教学目标出发,千方百计地挖掘趣味因素,巧妙设计趣味实验,以激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可寻找合适的玻璃瓶,做“玻璃瓶吸鸡蛋”,或“如何从瓶中完整地取出鸡蛋”(把瓶子倒过来并向瓶里吹气,鸡蛋就“自动”出来了)。相信学生会惊讶于实验“表现”,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大气压强的作用的。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知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在演示实验方面,要求实验现象明显、准确。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不能有任何微小的疏漏,对于现象不清楚的演示实验,必须想方设法加以改进,如“研究浮力产生原因”的实验:用一只可乐瓶和一个乒乓球。用一只塑料可乐瓶剪去底部(瓶颈的`截面直径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把一只乒乓球放入瓶内,从上面倒入水,观察到有少量水从乒乓球与瓶颈缝隙中流出,但乒乓球并不上浮,这是因为水对乒乓球只有向下的压力;用手堵住瓶的下部流水处,可观察到乒乓球浮起,这是因为水对乒乓球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样,学生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三、加强探究实验,提高学生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可以有效地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实验能力。如为了说明飞机升空原理,实际显示“凸弧形的地方流速大”,我与学生合作制作了一个显示器:把长约12cm的透明胶管正下方开孔,与大号注射器筒连通,把泡沫塑料球平分为二,把凸弧面与平板面分别连接在两个水平胶管口,在注射器筒内点燃檀香。当室内空气不流动时,檀香白烟从胶管两端凸弧面和平直面同时流出,冉冉上升;若人拿着装置向前匀速走动,或正对微风放置时,白烟只会从凸弧型半球一端流出,直观地显示了流体压强规律和飞机升空原理,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开展课外实验,深化课堂教学

    教材中有好多的家庭实验室,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到垃圾堆里找宝,利用周围容易找到的可乐瓶、细铁丝、铁片、玻璃片、弹簧、乒乓球、硬纸板、小木板等材料,制作“水火箭”“弹簧秤”“热风车”“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等,加深了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并且活学活用,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其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相应发展。总之,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我们要加强物理实验的创新,优化实验教学手段。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有创新精神,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把培养和造就一批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奋斗目标。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教学反思精选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在开学前需要准备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要知道教案课件也是老师上课实施过程程的依据。那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初中物理重力教案教学反思精选,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教学反思:

    重力是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物体受到的引力的作用。重力的概念和作用,对同学们掌握物理知识至关重要。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图片、实验、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重力的概念、作用和性质。

    在讲解重力的概念和作用时,我通过举例子、做实验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重力的作用。例如,我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运动轨迹,让学生明白了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在讲解重力的性质时,我通过图片和比喻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的性质,例如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部分,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等等。

    在实验环节,我让学生观察和测量物体的质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的性质。同时,在实验中,我也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 Would also change。这样的思考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力的概念和作用。

    本节课中,我通过讲解、实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重力的概念、作用和性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选教案] 物理教学思考(篇七)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高质量的教案对孩子的成长有促进作用,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精选教案] 物理教学思考(篇七)”。

    往往一个知识点要连续讲解多遍才能掌握。最近教学密度的相关知识,学生的表现令人沮丧。现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加强的。

    什么是密度?当时我想,学生是不理解密度的概念,有什么好方法能使学生较容易理解呢?在密度新课的教学中,我按照教材中的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方法引入新课,分别测量出不同体积的铜块和铝块的质量的大小,列出表格,再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m—v的图像,请同学们通过表格数据和图像,进行总结,得到用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例关系,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及公式。课堂上我发现,许多同学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m—v的图像有困难,描点都不会,经过个别指点,还是很茫然!恨自己不是数学老师!

    接下来在密度知识的应用的讲解中,物理量与物理符号有的同学就搞不清了,运用公式计算更不行,后来看到有个物理老师讲解密度时用到了人口密度感觉比较浅显易懂,灵感马上来到我的脑海中,于是我也尝试用人口密度来帮助理解密度的概念和公式。

    开始,请学生回答什么是人口密度,接着给出我们这一居民区的人口总数和面积,请学生算出人口密度,接着,再给出甲草地2平方米的面积内有400棵草,乙草地3平方米的面积上有480棵草,请学生说出哪块草地的草长的密,学生用草的棵数比面积,求出草的密度。然后我又启发怎样比较物质的密度,学生马上回答,用物质的多少除以体积,我又启发物质的多少叫……,学生异口同声回答质量,那么物质的密度应该怎么计算呢?学生回答:质量除以体积。显然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的理解了密度的概念,而且对单位,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也掌握的较好。

    月度教案精选 物理教学思考(篇七)


    按照惯例,老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月度教案精选 物理教学思考(篇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学期很快进入二轮复习,经过一段的复习,学生中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反思近一段的教学,自我认为今后的复习还就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的潜力:独立审题,独立地弄清物理情景、独立地提取信息,这是学生务必具备的基本的解题潜力,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所看重的热点问题。近几年信息题为高频考点,目的就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独立审题潜力、是否能够透过自己的阅读理解,从中筛选出有用信息,进行求解。因此,在复习中,在分析例题或者讲评试题的时候,教师要把审题的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对具体物理过程作具体分析的好习惯,学会分析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维方法,从读题开始,独立完成解题全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审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潜力。

    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1、文字说明要清楚,说明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所处状态、所描述物理过程或物理情境要点,关健的条件作必要的分析决定,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及名称叙述应有较强的逻辑性、条理性,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若计算结果有负号要说明负号的物理好处,说明矢量的方向。

    2、主干方程要突出,主干方程是指物理规律、公式或数学的三角函数、几何关系式等,因为在高考评卷中,主干方程是得分的重点,要写出所列方程的依据,要列原始方程,列方程时要用题目所给的的符号能自己另用字母符号表示

    3书写布局要规范,文字说明的字体要书写工整、版面布局合理整齐、详略得当、言简意赅、逻辑性强,就是要用最少的字符,最小的篇幅,表达出最完整的解答,使评卷老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你的答题信息。

    三、在新课改的学习思想指导下,在高三的复习课上,我做了两种课堂教学方式的尝试:

    1、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在物理课的教学上,我在把问题交给学生的时候,常常会提这样的要求:“这个问题等一下,我会找同学来说出它的解题思路(或答案),前提是这个组的同学务必要认同他!如果答案不正确,所有成员要一齐受罚。结果任务一布置下去,教室内立刻就用心讨论起来,结果往往都是他们能给在定的时间内得到统一的正确答案,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合作潜力,还能提高他们的思维潜力。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上台讲课,应对同一个问题时,学生的解决方式也会是独特的,往往是有很多种方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潜力,而且学生学会了更多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物理的兴趣。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精选(8篇)


    盼望这份"高中物理教学教案"能够为您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指导,我们提供的建议仅供参考最终决策需要您自己做出。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要是还没写的话就要注意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做好教案并将其贯彻到教学实践当中。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图1-5-1两幅vt图象,供同学们交流讨论,并设疑对比思考.指导学生对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认真观察,找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乙图中,物体的速度每5 s变化5 m/s.

    引导学生体会速度的变化有快有慢,我们今天学习的加速度这一概念就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很自然地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 问题导入

    普通的小汽车和高档跑车的速度都能达到200 km/h,但它们从静止到具有这一速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高档跑车经历的时间要远小于普通的小汽车.哪个速度的变化快呢?速度变化的快慢是衡量汽车档次的一个重要标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

    利用课件视频资源,依次大屏幕播放下列影片片断:

    万吨货轮起航,10 s内速度增加到0.2 m/s 火箭发射时,10 s 内速度能增到约102 m/s

    在以上片断中,各物体的速度都发生了变化,你怎样才能比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呢?

    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赛车、高速列车、自行车、运动员等录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 课件展示:依次展示三个速度表格,分析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 表一:

    交流讨论:若物体在所用时间一样的情况下,速度改变大的物体速度改变得快.

    点评:让学生从最简单的例子入手,先比较相同时间内的速度改变量,为不同时间不同改变量作知识铺垫.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正是物理学探究规律的顺序.

    表二:

    学生认知观察表中数据并交流讨论,若在速度改变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比较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速度改变得越快.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提高学生根据数据表来概括总结规律的分析能力.

    教师设疑:若如下表所示,既无法用第一种方法,又无法用第三种方法比较,怎样比较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认真观察表三,通过计算说明这四个物体哪个速度改变得快.

    表三:

    很明显,这几个运动物体速度的改变量不同,速度改变的快慢也不同,且速度增加大的不一定就增加得快.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教师指导学生回忆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可以用A、B两点坐标的变化除以所用时间即速度的大小来描述位置变化的情况.

    点评:利用速度的表达式类比,力求使学生猜想到可以用速度的改变量除以所用时间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教师设疑:在表三中,A物体在4 s内速度从2 m/s增加到11 m/s,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

    交流讨论并总结:用物体速度的增加量除以所用的时间来描述这段过程中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

    如果用符号a表示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Δv表示物体的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应如何用公式表达A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呢?

    教师指导学生依次完成表三中B、C、D的计算:

    上述方法就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其中的a=加速度的单位是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明确: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阅读体会:课件展示阅读材料,让学生认真阅读并体会计算加速度. 材料一:高级跑车 克莱斯勒 ME412

    0——100 km/h加速时间2.9 s

    峰值扭力:117.3 kgm/2,500——4,500rpm车重:1,310 kg 急速:400 km/h以上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2】

    [知识准备]

    1.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比较

    项目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概念 把几个导体依次首尾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 把几个导体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这两端接入电路形成.

    电路图

    电流关系 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处处相等:

    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电压关系 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阻关系 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电阻之和:

    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电阻倒数之和:

    功率关系 共性 电路的总功率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功率之和:

    不同 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功率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 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功率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

    2.电表的改装

    项目 电流计G该装电压表 电流计G该装电流表

    电流计G表头 电流计G的表头就是一个电阻,与其他电阻的不同仅在于通过表头的电流是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来的.设电表的内阻Rg、满偏电流Ig、满偏电压Ug,根据欧姆定律有Ug=

    原理 联电阻分压. 联电阻分流.

    该装电路

    关系式

    Rx(I-Ig)=IgRg,

    所需电阻 Rx= (起分压作用)

    Rx= (起分流作用)

    电表总电阻 RV=Rg+Rx RA=

    3.伏安法测电阻两种电路

    项目 电流表外接法 电流表内接法

    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有:Rx=

    电路图

    误差分析 表的测量值真实,表的测量值偏(大或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x的测量值(R测=U/I)(大于或小于)真实值Rx. 表的测量值真实,表的测量值偏(大或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Rx的测量值(R测=U/I)(大于或小于)真实值Rx.

    误差来源 由于电压表分流造成的. 由于电流表分压造成的.

    电路选择方法 比较法 当待测电阻Rx 时,视Rx为大电阻,应选用接法.

    试触法 如图将电压表的左端接a点,而将右端第一次接b点,第二次接c点,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若电流表示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大电阻,应该用

    接法测量;若电压表读数变化大,说明被测电阻是小电阻,应该用接法测量.

    4.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法

    项目 限流式接法 分压式接法

    电路图

    调节范围 电压: ~U

    电流: ~

    电压:0~U,用此接法被测电阻RX上的电压调节范围较大。

    电流:0~

    电路选择方法 (电阻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须用分压式接法,此时若采用限流式接法对电路基本起不到调节作用.(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或超过用电器的额定电流(电压)时,应采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两种电路均可使用时应优先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总功率较小.

    [同步导学]

    例1如图,已知R1=6Ω,R2=3Ω,R3=4Ω,则接入电路后这三只电阻的实际功率之比为_________.

    例4如图所示,已知R1=3kΩ,R2=6kΩ,电压表的内阻为9kΩ,当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读数为2V,而当电压表接在R2两端时读数为3.6V,试求电路两端(AB间的)的电压和电阻R的阻值.

    例电压调节范围.

    【同步检测】

    A.电流表烧坏 B.电压表烧坏

    C.灯泡烧坏  D.灯泡不亮

    第1题第2题第3题

    A.L1变亮,L2和L3皆变暗B. 变亮, 不能确定, 变暗

    C. 变亮, 变亮, 也变亮D. 变亮, 变亮, 变暗

    和电压表(内阻约测量电阻R的阻值.分别将图甲和图乙两种测量电路连到电路中,进行多次测量.按照图甲所示电路某次的测量情况:电流表的示数是

    A.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Ω,且大于543Ω

    B.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Ω,且小于543Ω

    C.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Ω,且大于460Ω

    D.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Ω,且小于460Ω

    4.在右图四个电路中,能利用滑动变阻器较好地完成对灯泡分压作用的是 (  )

    A.如图甲电路B.如图乙电路

    C.如图丙电路D.如图丁电路

    5.在图中,A.B两图分别为测灯泡电阻R的电路图,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A图的接法叫电流表外接法,B图的接法叫电流表的内接法

    B.A中R测<R真,B中R测>R真

    C.A中误差由电压表分流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就使R

    D.B中误差由电流表分压引起,为了减小误差,应使R>>RA,故此法测较小大电阻好

    A.两个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1

    B.两个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5:1

    C.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5

    D.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1:1

    7.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G,分别改装成0~3V和0~15V的电压表.则下列正确的是()

    A.两个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1

    B.两个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1:5

    C.两个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1

    D.两个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1:5

    RR2和R3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U3=.

    为Ig=50μA,表头电阻Rg=1kΩ,若改装成量程为Im=1mA的电流表,应并联的电阻阻值为Ω.若将改装后的电流表再改装成量程为Um=10V的电压表,应再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10.如图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压表,表头是一个内阻Rg=500Ω,满刻度电流为Ig=1A的毫安表,现接成量程分别为10V和100V的两个量程,则所串联的电阻R1=______Ω,R2=______Ω.

    第10题第11题第12题

    Rb端输入电压为d端接电流表时,其示数为_______A;当c、d端接电压表时,其示数为_______V.

    12.一量程为100μA的电流表,内阻为100Ω,现串联一个9900Ω的电阻将它改装成电压表.该电压表的量程是V.用它来测量电压,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电压的大小是V.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3】

    【课程分析】

    牛顿第三定律是反映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它揭示了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间的定量关系和方向间的具体关系,是牛顿运动定律整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牛顿第三定律作为牛顿运动定律的一个独立定律,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仅从解答物理习题、定性地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我们就能发现牛顿第三定律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加之本定律可设计为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从而使牛顿第三定律更具思想教育价值。

    本节课的重点: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本节课的难点:准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与运动状态无关。)

    【学情分析】

    20__年11月我用该教学设计参评市级优质课评选活动,该教学设计最后面对的是一个重点学校普通班的学生,事前我通过各种途径详尽了解了所用班级的学情状况,他们思维敏捷,基础不错,由于平时老师在课堂上采取的还是传统的“满堂灌”,他们在课堂上已习惯于被动地听讲,不善于合作,不善于表现。但是他们一旦遇到挑战性的问题,便能迅速进入一种思维亢奋状态,表现出极强的求胜欲望,敢于当众发表自己的看法,此间与老师的互动,与同学的交流也能顺利进行。

    本节内容学生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如在初中就有了“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等认识,对牛顿第三定律涉及的现象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他们对这些相关知识只是定性地了解,基本上处在记忆的层次,他们体会不到明确提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正是由于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既熟悉而片面,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学习不深入,致使原有的知识缺陷得不到弥补,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抵消吗?马拉车向前运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以卵击石,蛋破石无恙,是不是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吗

    【设计思路】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我进行本节课设计的出发点,为突出地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规律建立的过程,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理解规律;通过迁移应用,让学生内化知识,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再通过整合知识,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诱”是“思”的起点,“思”是“诱”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在整个流程的设计上,我以问题情境的导向性信息为中心,通过“创境激情、体验感知(创设情境、亲身体验;厚积薄发、析象悟道)→主体探究、揭示规律(猜想创设、制定方案;分工合作、实验探究;深入研究、总结规律;思维碰撞、理解规律;步步深入、再析异同)→拓展迁移、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加强应用,升华认识,培养能力)”三个认知层次逐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主体探究的动机,诱导学生五管并用,全身心地学,通过自主实验,使学生积极参与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这样既让学生对所得结论深信不疑,又能体验到探究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学习目标】

    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

    能设计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准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会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能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教学流程】

    一、创境激情、体验感知

    (一)创设情境,亲身体验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动起来,完成下列三个情境体验,感受其中蕴含的物理道理。

    情境体验1:鼓掌欢迎 (俗话说“一个把掌拍不响”,左掌拍右掌感觉怎么样?)

    情境体验2:甲、乙、丙、丁四个同学穿旱冰鞋,分成两组进行“对推”(相互推)表演

    情境体验3:每人吹起一个气球,同桌间将两个气球相互挤压,观察形变情况;将气球突然放气,观察气球放飞的情况,思索气球放飞后的动力来源。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自己的切身体验感受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简要实录:在做鼓掌欢迎动作的体验时学生拍手拍的很热烈,很带劲,能明显感受到拍手过程中左、右掌的相互作用;在穿旱冰鞋的对推表演中,四个主动上台的同学:张庆楠、李永太、于庆贺、张化匀除一般性的相互推动外,还玩出了“花样”——手推手、手推背、手拉手、手推墙……,现象均很明显,前台的同学表演的投入、台下的同学看的认真;吹气球、挤压气球、放飞气球,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显的都比较兴奋。)

    (二)厚积薄发,析象悟道

    (课件投影)让我们带着刚才的感受,再看几个相关的图片。进一步分析现象,总结其中蕴含的物理道理。

    孙继海头球、神七升空、青蛙在荷叶上的跳动,人在岸上用竹杆推船、拔河比赛,磁极间的相互吸引、排斥作用、人走路……

    (设计意图:物理源于生活,走进生活,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对所要研究的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同时优化、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图成象,触景生情。通过前面的切身体验及生活中感性认识,诱发学生总结归纳现象背后隐含的道理。)

    (简要实录:学生看图片看的很投入,同时思索图片背后要说明的问题。通过刚才的“厚”积,已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已到了“薄”发的程度,很快就得出相关结论,他们已经很兴奋,问题刚一投影出来,就有四个同学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几乎同时站起“抢”答,并且答的很完美,无可挑剔。此时利用课件把相关要点投影到屏幕上。)

    (课件投影)两个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同时它也是受力物体。

    我们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二、主体探究、揭示规律

    (一)猜想假设、制定方案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呢?

    请结合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探究方案,证实一下你的观点。

    注意: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针对探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设计意图:问题研究由定性逐渐转向定量,让学生在猜想、假设、制定方案的思考讨论中优化思维,经历一个分析论证的过程,真正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设计,从中优选出可行的方案供分组实验之用。)

    (简要实录:也许是供的器材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无声的启示,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设计了弹簧对拉实验,此时学生的脸上写满了自信,初步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功了。)

    (二)分工合作、实验探究

    (课件投影)请同学们用两把弹簧秤放在水平桌面上钩在一起,进行弹簧对拉实验。

    注意:两同学合作分别拉弹簧秤A、B,分别观察、记录各自所拉弹簧称在下列情况下的读数。并比较不同的拉动情况下,弹簧称示数的大小关系怎么样?方向呢?这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吗?在实验的基础上说一下你由此得出的结论。

    1、A不动拉B

    2、B不动拉A

    3、A、B同时拉

    4、同时拉着A、B动起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能通过由实验得出相关结论。)

    (简要实录:多数同学能在导向性信息的指引下顺利完成任务,部分同学在弹簧对拉的过程中,使弹簧呈竖直方向,通过老师的巡回过程中点拨,立刻就能意识到错误之所在。在导向性信息的诱导下学生很快就总结出了相应的结论。)

    (课件投影)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深入研究、总结规律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4】

    2008年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知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教学重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过程;

    2.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光滑的水平板(一端带有定滑轮);砝码(一盒),细绳、夹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2.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产生加速度,而产生的加速度又和物体的质量及所受力的大小有关,那么: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及物体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学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2.理解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3.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二)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1)用投影片出示本节课所用的实验装置,教师进行讲解:图中是两辆质量相同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板上,小车的前端各系上细绳,绳的另一端跨过定滑轮各挂一个小盘,盘里放有数量不等的砝码,使两辆小车在不同的拉力下做匀加速运动。

    (2)对本次实验中说明的两个问题

    a:砝码跟小车相比质量较小,细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地等于砝码所受的重力。b:用一只夹子夹住两根细绳,以同时控控制两辆小车。

    (3)实验的做法:

    a:在两砝码盘中放不同数量的砝码,以使两小车所受的拉力不同。

    b:打开夹子,让两辆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关上夹子,让它们同时停下来。

    (4)需观察的现象,观察两辆车在相等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位移的大小。(实验现象:所受拉力大的那辆小车,位移大)

    (5)分析推理:

    a:由公式 得到在时间t一定时,位移s和加速度a成正比;

    b:由实验现象得到:小车的位移与他们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c:推理得到结论:对质量相同的物体,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即:

    (6)巩固练习:

    a.据 得到:要使物体在短时间内速度的改变很大,即加速度很大,就必须给物体提供。

    b.竞赛用的小汽车,要求起动后几秒钟内速度由零达到60m/s以上,他们为什么要装备功率很大的发动机?

    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1)实验装置同上;

    (2)说明与前次实验的不同。

    前一次实验中,我们是保持小车质量不变,而改变小车所受力的大小,来研究加速度和力之间的关系的。

    本次实验是使两辆小车所受拉力相同,而在一辆小车上加放砝码的,以增大质量,研究加速度和质量之间关系的。

    (3)实验现象:

    在相同的时间里,质量小的那辆小车的位移大。

    (4)分析推理,得到结论:

    在相同的力作用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即

    a1/a2=m2/m1或a∝

    3: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1)综合上述实验中得到的两个关系,得到下述结论:

    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表示:

    a∝ 或者F∝ma

    即:F=kma

    a:如果每个物理量都采用国际单位,k=1;

    b: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牛顿。

    (3)推广:上面我们研究的是物体受到一个力作用的情况,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上述关系可推广为: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放心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F合=ma。

    (4)介绍F合和a的瞬时对应关系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4:例题分析(课本例题)(1)学生阅读例题内容(2)分析:

    要求物体的加速度 质量m已知 必须先求F1和F2的合力,而合力的大小可以用作图法求解,也可以用计算法求解。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5】

    《曲线运动》这一章主要是以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为载体讲述如何研究做曲线运动物体的规律,而《曲线运动》这一节又是这一章的一个基础,故其在必修1、2两册教材中属于承上启下的一节内容,所涉及的两大部分内容——曲线运动的特点以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以至对动力学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上面的分析,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已有的观察和感知,已有的概念和知识,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有较深的认识。

    在这节课的讲授过程中,由于考虑到了普通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学内容做了调整,先讲曲线运动的特点,即曲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在学生对曲线运动有了初步了解之后,设置问题:那么物体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做曲线运动呢?这时候学生回答要有力的作用,我把一个小钢球举起来问他们,小钢球在放手之后有没有力的作用,学生异口同声说有,我放手之后,问钢球做什么运动?学生回答自由落体运动,我追问,轨迹是直线还是曲线?又有学生喊要有初速度,我给他们分别做了竖直上抛和竖直下抛,这时候学生陷入思考,我总结:看来没有速度或力的方向和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是不会做曲线运动的。

    我就把强力磁铁贴着黑板,让小钢珠在次自由落下,到磁铁旁边发生明显的弯曲,很自然的引入到了力与速度方向有夹角时,才会做曲线运动。进一步分析抛出的铅球做曲线运动的原因,我发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好。

    讲解“小船过河模型”时,总感觉学生反应不是很好,课堂气氛有点压抑,虽然在之前分析了雨滴的下落,跑步机这些运动的合成,但到后面内容上,表现不好,学生还是喜欢定性分析,不愿意定量计算。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节继第三节介绍四种传感器的应用实例之后,再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分析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并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组装和调试中,更为深入地认识传感器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和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特性。

    (2)、知道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特性。

    (3)、掌握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组装和调试中,更为深入地认识传感器的应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以创新为主,实践为重的素质教育理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传感器的应用实例。

    难点:由门电路控制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理解较差,动手能力不好,尽量让学生多动手,必要时需要教师指导并借助动画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PPT课件,演示实验,讲授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新课,初步把握实验原理及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课前准备好斯密特触发器或非门电路,二极管,三极管,蜂鸣器,滑线变阻器,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材料用具。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了哪些具体的温度、光传感器?

    学生思考后回答:电饭锅,测温仪,鼠标器,火灾报警器

    这节课我们将结合简单逻辑电路中的知识学习由门电路以及传感器控制的电路问题。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普通二极管和发光二极管

    1、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2、发光二极管除了具有单向导电性外,导电时还能发光,普通发光二极管使用磷化镓或磷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该类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大于1.8V。

    (2)晶体三极管

    1、三极管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2、晶体三极管能够将微弱的信号放大,晶体三极管的三个极分别是发射极e,基极b和集电极c。

    3、传感器输出的电流和电压很小,用一个三极管可以放大几十倍或几百倍,三极管的放大作用表现为基极b的电流对集电极c的电流起了控制作用。

    (三)逻辑电路

    逻辑门电路符号图包括与门,或门,非门,

    1.与逻辑

    对于与门电路,只要一个输入端输入为0,则输出端一定是0,只有当所有输入端输入都同为1时,输出才是1.

    2.或逻辑

    对于或门电路,只要一个输入端输入为1,则输出一定是1,反之,只有当所有输入端都为0时,输出端才是0.

    3.非门电路

    对于非门电路,当输入为0时,输出总是1,当输入为1时,输出反而是0,非门电路也称反相器。

    4.斯密特电路:

    斯密特触发器是特殊的非门电路,当加在它的输入端A的电压逐渐上升到某个值1.6V时,输出端Y会突然从高电平调到低电平0.25V,而当输入端A的电压下降到另一个值的时候0.8V,Y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3.4V。斯密特触发器可以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为突变的数字信号。而这正是进行光控所需要的。

    探究点二:应用实例

    1、光控开关

    电路组成:斯密特触发器,光敏电阻,发光二极管LED模仿路灯,滑线变阻器,定值电阻,电路如图所示。

    工作原理:天明时,RG变小,流过R1的电流变大,A端输入电压降低到0.8V,Y会从低电平跳到高电平3.4V,LED上的电压低于正向导通电压1.8V,LED不会发光,当天色暗到一定程度时,RG变大,输入端A的电压升高到某一个值1.6V时,输出端Y突然从高电平跳到低电平0.25V,此时加在LED上的正向电压大于导通电压1.8V,二极管LED发光。

    特别提醒:要想在天暗时路灯才会亮,应该把R1的阻值调大一些,这样要使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电压达到某个值1.6V,就需要RG的阻值达到更大,即天色更暗。

    拓展:如果电路不用发光二极管来模拟,直接用在电路中,就必须用到电磁继电器。如下图。

    2.温度报警器(热敏电阻式报警器)

    结构组成:斯密特触发器,热敏电阻,蜂鸣器,变阻器,定值电阻,如图所示。

    工作原理:常温下,调整R1的阻值使斯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A处于低电平,则输出端Y处于高电平,无电流通过蜂鸣器,蜂鸣器不发声,当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RT阻值减小,斯密特触发器输入端A电势升高,当达到某一值(高电平),其输出端由高电平调到低电平,蜂鸣器通电,从而发出报警声,R1的阻值不同,则报警器温度不同。

    特别提示:要使热敏电阻在感测到更高的温度时才报警,应该减小R1的阻值,R1阻值越小,要使斯密特触发器输入达到高电平,则热敏电阻阻值要求越小,即温度越高。

    典型例题:

    1.与门的输入端输入信号为何时,输出端输出“1”( )

    A.0 0 B.0 1 C.1 0 D.1 1

    答案:D

    2.或门的输入端输入信号为何时,输出端输出“0”( )

    A.0 0 B.1 0 C.0 1 D.1 1

    答案:A

    3.联合国安理会每个常任理事国都拥有否决权,假设设计一个表决器,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时输入“0”,投赞成或弃权时输入“1”,提案通过为“1”,通不过为“0”,则这个表决器应具有哪种逻辑关系( )

    A.与门 B.非门 C.或门 D.与非门

    答案:A

    4.图是一个复合门电路,由一个x门电路与一个非门组成.若整个电路成为一个与门,则x电路应是( )

    A.与门 B.或门 C.与非门 D.或非门

    答案:C

    5.“第4题”中的整个电路若成为一个或门,则x电路应是( )

    答案:D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传感器的基本元件,这节课后大家可以课下先对本章内容做一个总结并构建知识网络。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总结本章知识。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第四节:传感器的应用实验教案

    1、二极管的特点和作用:单向导电性,发光二极管不但能单向导电性,还能发光。

    2、三极管的特点和作用,能放大微弱的电流

    3、斯密特触发器的特点和作用:触发器其实由6个非门电路组成

    4、斯密特触发器的应用:光控电路,温度报警器

    十、教学反思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和实际问题中,知识才有实用价值。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物理含义.

    2.明确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问题的优点,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本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培养学生正确分析物理问题的习惯.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强调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观点分析处理问题的重要性.

    二、重点、难点分析

    物理意义以及具体应用都作为较高要求.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的理解以及应用,对多数学生来说,虽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仍常常是把握不够,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这也说明此项正是教学难点所在.

    三、教具

    投影片若干,投影幻灯,彩笔,细绳,小球,带有两个小球的细杆,定滑轮,物块m、M,细绳.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新课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物理含义.

    (2)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实例及其分析.

    问题1 投影片和实验演示.如图1所示.一根长L的细绳,固定在O点,绳另一端系一条质量为m的小球.起初将小球拉至水平于A点.求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到达最低点C时的速度.

    分析及解答:小球从A点到C点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由于绳的拉力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可见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因此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选取小球在最低点C时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出方程:

    教师展出投影片后,适当讲述,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2 出示投影片和演示实验.在上例中,将小球自水平稍向下移,使细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2所示.求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到达最低点C的速度.

    分析及解答:仍照问题1,可得结果

    问题3 出示投影片和演示实验.现将问题1中的小球自水平稍向上移,使细绳与水平方向成θ角.如图3所示.求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到达最低点C的速度.

    分析及解答:仿照问题1和问题2的分析.

    小球由A点沿圆弧AC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满足机械能守恒.取小球在最低点C时的重力势能为零.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出方程:

    2.提出问题.

    比较问题1、问题2与问题3的分析过程和结果.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对问题3的物理过程作细节性分析.起初,小球在A点,绳未拉紧,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B点,绳被拉紧,改做

    进一步分析: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和做圆周运动这两个过程,都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而不是整个运动过程机械能都守恒,因此原分析解答不合理.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小球从A点的自由下落至刚到B点的过程;

    (2)在到达B点时绳被拉紧,这是一个瞬时的改变运动形式的过程;

    (3)在B点状态变化后,开始做圆周运动到达C点.

    通过进一步讨论,相互启迪,使学生从直觉思维和理论思维的结合上认识到这一点.前后两个过程机械能分别是守恒的,而中间的瞬时变化过程中由于绳被拉紧,vB在沿绳方向的分速度改变为零,即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有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并不守恒.因此,对小球运动的全过程不能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正确解答过程如下:(指定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做,最后师生共同讨论裁定.)

    小球的运动有三个过程(见图4):

    (1)从A到B,小球只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到达B点时,悬线转过2θ°角,小球下落高度为2Lsinθ,取B点重力势能为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2)小球到达B点,绳突然被拉紧,在这瞬间由于绳的拉力作用,小球沿绳方向的分速度vB∥减为零,垂直绳的分速度vB⊥不变,即

    (3)小球由B到C受绳的拉力和重力作用,做初速度为vB⊥的圆周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有:

    联立①、②、③式可解得vC.

    教师对问题3的分析及解答过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提出问题.

    问题4 出示投影片和演示实验.

    如图5所示,在一根长为L的轻杆上的B点和末端C各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杆可以在竖直面上绕定点A转动,现将杆拉到水平位置

    与摩擦均不计).

    解法(一):取在C点的小球为研究对象.在杆转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故机械能守恒.有:

    解法(二):取在B点的小球为研究对象,在杆转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由于固定在杆上B、C点的小球做圆周运动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则vB∶vC=rB∶rC=2∶3,

    现比较解法(一)与解法(二)可知,两法的结果并不相同.

    提出问题:

    两个结果不同,问题出现在何处呢?

    学生讨论,提出症结所在.教师归纳总结,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应注意研究对象(系统)的选取和定律守恒的的条件.在本例题中出现的问题是,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但是,系统的某一部分(或研究对象)的机械能并不守恒.因而出现了错误的结果.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

    由于两小球、轻杆和地球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且只有系统内两小球的重力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选杆在水平位置时为零势能点.

    则有 E1=0.

    而 E1=E2,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以上解法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还可有以下表述:

    ①物体系在任意态的总机械能等于其初态的总机械能.

    ②物体系势能的减小(或增加)等于其动能的增加(或减小).

    ③物体系中一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小等于另一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

    请同学分成三组,每组各用一种表述,重解本例题.共同分析比较其异同,这样会更有助于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深化.为此,给出下例,并结合牛顿第二律的运用,会对整个物理过程的认识更加深刻.

    已知,小物体自光滑球面顶点从静止开始下滑.求小物体开始脱离球面时α=?如图6所示.

    先仔细研究过程.从运动学方面,物体先做圆周运动,脱离球面后做抛体运动.在动力学方面,物体在球面上时受重力mg和支承力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下滑过程中其速度v和α均随之增加,故N逐步减小直到开始脱离球面时N减到零.两个物体即将离开而尚未完全离开的条件是N=0.

    解:视小物体与地球组成一系统.过程自小物体离开顶点至即将脱离球面为止.球面弹性支承力N为外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内力仅有重力并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以下可按两种方式考虑.

    (1)以球面顶点为势能零点,系统初机械能为零,末机械能为

    机械能守恒要求

    两种考虑得同样结果.

    〔注〕(1)本题是易于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的典型题,又涉及两物体从紧密接触到彼此脱离的动力学条件,故作详细分析.

    (2)解题前将过程分析清楚很重要,如本题指出,物体沿球面运动时,N减小变为零而脱离球面.若过程分析不清将会导致错误.

    为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还可补充下例.投影片.

    一根细绳不可伸长,通过定滑轮,两端系有质量为M和m的小球,且M>m,开始时用手握住M,使系统处于图

    解:两小球和地球等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有:

    提问:如果M下降h刚好触地,那么m上升的总高度是多少?组织学生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

    解法一:M触地,m做竖直上抛运动,机械能守恒.有:

    解法二:M触地,系统机械能守恒,则M机械能的减小等于m机械能的增加.即有:

    教师针对两例小结: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体现了思维的多向性.我们在解题时,应该像解本题这样先进行发散思维,寻求问题的多种解法,再进行集中思维,筛选出最佳解题方案.

    2.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结合前述实例分析、归纳总结出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

    (3)分析各个阶段诸力做功情况,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成立条件,才能依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4)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机械能守恒时,其中每个物体的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因为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在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一定要从整体考虑.

    (5)要重视对物体运动过程的分析,明确运动过程中有无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换,对有能量形式转换的部分不能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

    为进一步讨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请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如下问题.(见投影片)

    如图

    (指定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做,最后师生共同审定.)

    分析及解答如下:

    设B下降h时速度为v1,此时A上升的速度为v2,沿斜面上升距离为s.

    选A、B和地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于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其重力势能的减小,等于其动能的增加,即有:

    由于B下落,使杆与滑轮之间的一段绳子既沿其自身方向运动,又绕滑轮转动,故v1可分解为图9所示的两个分速度.由图9知:

    由几何关系知:

    综合上述几式,联立可解得v1.

    教师归纳总结.

    五、教学说明

    1.精选例题.

    作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复习课,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精选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讨性的问题作为实例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两道错例,是课本例题的引伸和拓展,基本上满足了上述要求,这对于深化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防止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大有裨益.这种对问题的改造过程,也就是从再现思维到创造思维的飞跃过程.它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发展思维能力方面比做一道题本身要深刻得多.

    2.教学方法.

    注重引导、指导、评价、发展有效结合.

    (1)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例如,在错误例题中发现两种结果不同.

    (2)针对不同结果,教师启发学生找出问题的症结,指导学生共同探求解决方案.

    (3)在分析解答过程中,学生运用不同角度处理同一问题,教师及时作出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对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这一方面是实事求是地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从思维方法上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提高认识,促进他们更有效地学习.

    (4)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这在每个环节中,都有所体现.

    高中物理教学教案【篇8】

    一、教学任务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匀速圆周运动。

    (2)、理解匀速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和角速度。

    (3)、能够运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两种运动的比较学习,使学生能运用对比方法研究问题。

    (2)、通过对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会研究问题要从多个的侧面考虑。

    (3)、通过对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探究使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并感悟科学探究法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录像使学生对“物理来自生活”形成深刻印象。

    (2)、通过对手表指针的运动的观察、探索并得到线速度、角速度的定义式及关系使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3)、通过对内容的观察让学生树立学以致用的价值观,并增强对物理学的好感。通过合作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线速度、角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2、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

    教学难点:

    要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比较快慢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

    对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的理解。

    四、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讲解、对比法

    教学准备:

    1)月亮、地球的对话动画、录象

    2)自行车、伞、秒表。

    3)线速度、角速度演示(课件)

    4)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五、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匀速圆周运动这一概念是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它虽然和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力有一般的共性,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教学中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这一章内容制作成课件,让学生观看,从中获取知识再讨论研究,归纳得出结论。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锻炼了思维能力。

    线速度、角速度及其计算是教学目的中的又一重点,教学中应先向学生讲清为什么要学习线速度、角速度这一概念,充分利用课本的情景题,运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利用引导发现法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得出结论。

    组织教学应自始至终的贯穿全堂,但在教学前,如何安定学生的思想情绪,使其进入最佳的听课状态,是必不可少的。

    六、教学流程图:

    七、学习训练:

    学生课堂练习:课本P104《训练与应用》1

    学生课外练习:课文P104《训练与应用》4、5

    八、教学反思:

    案例实录:

    教学过程 点评 课题引入:观察自行车的转动,谈生活中与圆周有关的运动。

    新课:

    多媒体课件:

    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对比。

    曲线运动中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一、曲线运动(courvilinear motion)

    1、定义: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曲线,那么质点的运动就称为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对比: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质点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二、圆周运动(circular motion)

    1、定义: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是圆,那么质点的运动就叫做圆周运动。

    2、圆周运动是一种曲线运动

    观察:手表上的分针针尖,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

    三、匀速圆周运动

    定义:如果质点沿着圆周运动,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质点的运动轨迹是直线

    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

    匀速直线运动

    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

    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进入“月亮地球比快慢”情景。

    地球对月亮说:“老弟,你怎么走得那么慢那!我绕太阳运动1秒钟要走29.79千米,你绕着我1秒钟才走1.02千米。”

    月亮可不服气了:“还说呢,你一年才绕一圈,我28天就绕一圈了。你说到底谁慢?”

    线速度课件。

    四、线速度(linear velouity)

    1、定义:质点经过的圆弧长度S与所用时间t之比就是质点的线速度的大小。

    符号:V 定义式:v=s/t S:弧长

    2、单位:米/秒

    实验:伞转动水滴运动情况

    学生在教室里做实验,多媒体上具体观察。

    3、矢量,方向: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4、注意点:(1)V对应于某一质点,如手表指针尖

    教案精选: 电压物理教学设计之一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离不开教案,教案在我们的教学生活当中十分常见,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什么样的教案比较高质量?小编为你推荐《教案精选: 电压物理教学设计之一》,希望您喜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串联电路电压的计算规律,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得出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增加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锻炼和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2)难点:实验探究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演示实验:先用一只小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电路,同学们观察它的亮度。然后再串联进去一个相同的灯泡,观察第一只小灯泡的亮度是否变化。

    问题:为什么两只灯泡串联在一起亮度会变暗呢?

    导出课题: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环节二:科学探究

    问题1:回忆关于电压的知识。

    回答1:电压符号“U”,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还有千伏、毫伏等单位。

    问题2:还记得电压表怎样使用?

    回答2:(1)电压表要与被测电阻并联。(2)电流从正接线柱进入,从负接线柱流出。(3)注意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

    教师引导:为什么串联之后小灯泡变暗了呢?这其实和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有关,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串联电路电压有什么特点。

    实验探究: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猜想:串联电路中,每个灯泡电压小于总电压。

    5.交流讨论:实验中哪些数据不符合结论,为什么?操作是否正确?小组分工是否明确?

    6.总结: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问题3: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得出了结论,谁能解释一下课前老师演示的小实验呢?

    回答3:当电路中只有一只小灯泡时,它的电压等于总电压。而两只小灯泡的电压之和才等于总电压,所以此时没个小灯泡电压减小,亮度变暗。

    环节三:巩固提高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浅谈本节课收获。

    作业:填写实验报告,整理实验流程。

    【物理教学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