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观察物体三教案
  • 观察物体三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15

    观察物体三教案。

    通常老师在上课之前会带上教案课件,需要大家认真编写每份教案课件。只有将教案课件写好,才能让学生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你是否在寻找合适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观察物体三教案”,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观察物体三教案 篇1

    【说教材】

    观察物体这一内容在20xx版本小学数学教材中,出现了三次。

    分别为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以及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纵向对比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观察物体,教学内容呈现递进的关系,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二上,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辨认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和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

    第二层次,四下,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几何组合体。

    第三层次,五下,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

    综上所述,教材编排先帮助学生从直观观察立体图形的形象,头脑中建立表象,能够根据直观立体图形进行想象,进而分辨不同方向观察例题图形而得到图形。进一步,由建立的几何直观进行空间想象,通过逆向推理,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图还原例题图形。如此。在整体目标要求的统领之下,层层分解,拾级而上,螺旋式上升编排。

    2.横向对比

    再来与20xx年版本的苏教版进行横向对比。观察物体在苏教版教材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观察物体》,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二上,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统一物体,体会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四上,例1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常见物体,例2从前面、右边、上面观察简单的几何体,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例3观察稍复杂的几何体,并表示看到的形状。人教版五下的,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教学内容,直接放在了课内习题中。

    通过2个版本教材的深入对比,发现观察物体这一内容其实相差不多,苏教版只是在第二学段的加深了课后习题的难度。

    那么,基于大概念、整体性的教学视角,尝试将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观察物体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从不同角度观察实物、简单几何体的形状,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到的图形可能相同;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看到的图形也可能相同,学生基本能够理解。只是在这节课学习之前,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对现象的表述不够准确,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比较清晰的数学认识。

    最后,本节课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的过程,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几何组合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推测出物体的立体形状。

    2.通过对物体的观察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推理、概括、想象、猜测等系列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空间”与“平面”的互逆推导,加强学生对物体空间与平面的深度认识,渗透变与不变的哲学思想,养成多角度观察及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组合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难点:根据平面图形推测拼搭物体。

    【说教学过程】

    一、生活化激活旧知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欣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感知从不同角度看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结果可能不同。

    二、多层次动手操作

    第一层次(一)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物体

    1.摆一摆

    (1)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尝试拼摆:

    (2)依据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动手拼摆:

    (3)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继续拼摆:

    第二层次

    (二)探索4个 组成的其他几何体

    1.拼摆几何体

    (1)小组合作:

    (2)学生展示:

    2.画一画

    3.归纳总结

    第三层次(三)根据平面图形拼搭相应的几何体

    一个物体,我们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可以画出看到的图形。反过来,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你能想象这个物体应该怎么摆吗?

    1.想一想

    (1)符合这两个条件,最多可以摆几块?不摆,只想象,你想象到了什么物体?

    (2)最少需要几块?

    (3)小组合作:

    ①摆:用9块正方体摆出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几何体?

    ②想:这9块小正方体怎么摆,就可以符合这两个条件?

    学生小组合作、拼摆、展示。

    2.联想

    3.沟通联系

    观察物体三教案 篇2

    一、教材、学情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观察物体”,“观察物体”是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中“空间U图形”中新设置的一一块教学内容,也是较过去教材相比新增的个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学习是在学牛第ˉ学段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口第学段教学中,学牛学习了对个物体进行前、后、左、右观察(二上),对一个物体进行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六上),对」L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进行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董下)的基础上进行的o

    本教学内容是在原有观察物体的的基础上,通过对由一些小正方体拼摆而成的物体上添加小正方体所组织的物体进行正面、侧面和上而观察而形状不变的观察教学n

    二、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祟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分别确认或辨认由5个或6个问样火的正方体摆成的不问物体的正酣、侧血和上凹多着到的形状。

    2、使学牛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能根据观察物体看到的某个面的形状,用问样大的正方体摆山柑应的物体,体会物体拣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甘联系,能借助简单物体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推理,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o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5、 6个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不同的面,丰富学生的观察经验。

    教学难点: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口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接学生用4个问样大小的正方体摆物体,敦师再课件出示4个问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口

    2、让学牛观察,说说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学牛再上黑板用纸片摆山看到的形状,并课件出示相应的视图。

    (二)学习例题:

    1、分组,先取4个正方体,按照例题的样子摆一摆添1个正方体,从止面看形状不变,应怎样摆?

    分组操作c

    在操作中,思考:你有几种摆法?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

    (1)正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

    老师随学生回答画一画:

    (2)你有哪几种摆法?在摆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闪为从正面看到的是3个横着的方块,多山来的这一个,可以分别在前面依次添1个,也可以在后面依次添1个,所以共有6种摆法。)

    请学生上来利用投影演示。

    〔3)课件展示

    2、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

    学生分组操作,边操作边思考:几种摆法?怎么摆能较快地摆出多种摆法?

    全班交流:

    先要清楚从上面着到的形状:从上血看,形状不变,多出来的1个应该和己有的重合,所以可以分别添在

    这4个的上血。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示,教师在课间演示口

    3、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呢?

    学牛继续分组操作口

    再交流:先随学牛问答,画出从侧面看到的形状:多山来的这王个可以分别在前面添在己有的2个前面,也可以分别在后面添。

    通过刚才的摆一摆,你有什么发现?

    (不同的形状,在某个角度看,可能会有问样的结果……)

    (三)巩闹练习: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摆一摆,再观察,然后再连线。

    交流的时候,让学生联系立体图来说说hI以怎样找到不同方位看到的形状口

    2,先照书上的样子摆一摆,再着一看口这土个物体从正酣看到的形状相问

    3、用5个问样大的正方体按要求分别摆摆。

    1、数— ˉ数,各有几个正方体,再摆摆。

    四、进行全课总结

    谈谈自己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观察物体三教案 篇3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第一课时。这单元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二)能力目标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

    3、会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三)情感目标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新课开始,以儿童喜爱的“猜一猜“活动导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演示法:教学时,出示实物,用学生喜爱的玩具汽车为素材,通过3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本位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汽车的样子是不同的。目的是充分借助形象直观的实物演示,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的教法由实物到图画,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真正体验到了学数学的乐趣。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究法、实践操作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 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在教学时,学生在猜一猜、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中细心地观察、比较、分析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2. 实践操作法: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时,设计让每位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汽车,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增强了观察的效果。

    3.观察法:观察物体教学中的观察法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组织引导大家讨论,为什么同一个汽车同学们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不同。这个过程,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观察的思维方法。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努力遵照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力求充分体现教材编写意图。在设计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资源的利用,以儿童喜爱的生活情境导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以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依据课本又拓展了课本,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同时联系生活,实践运用。本节课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中,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数学确实就在我的身边!

    五、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主要由三个环节来完成

    (一)、创设情景,激疑引入,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全面观察物体的必要性。

    1、出示几张动物卡片,遮住动物的一部分,请学生猜是什么动物?

    2、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样猜出来的?这是让孩子们展示自己来自生活中的经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以这样的一个课前游戏作为引入,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新颖有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立刻进入了学习的状态。

    (二)、引导探索,体验交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活动一:请你们观察图形,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物体会是什么东西?

    从上面看 从侧面看 从正面看

    分别让学生看图片猜一猜。通过这一游戏活动恰到好处地为新知识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初步感悟到观察物体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去观察,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活动二:观察玩具汽车,引入新知。

    一)本位观察

    分别由老师看汽车,一个学生看、小组看的活动明确不同的位置观察到同一物体形状是不一样的。特别强调侧面点的不同处。

    二)换位观察

    通过学生交换位置进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位置不同形状的概念。

    三)全方位观察

    教师采用“快快站过来“的活动使学生正确选择,深刻认识。

    这一环节,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汽车为素材,通过不同层次的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汽车的样子是不同的。由形象直观,遵循了儿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着。

    (三)、课间活动

    低年级孩子上课时易疲倦,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根据这些特点,我安排了一个课间休息,让学生在音乐中一边休息,一边游戏。这样设计不仅使得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又紧扣主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新知。

    (四)、拓展运用 激励创新

    1、做一做

    完成书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由图片讨论观察者的角度,这是一种逆向思维,在看看,想想,说说中,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是不同的。

    2、宝盒游戏

    通过多拉A梦带来的宝盒给孩子们带来惊喜的练习。

    观察物体三教案 篇4

    一、教材

    本单元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借助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学法、教法

    (一)学法

    1、学生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2、学法指导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3)观察法。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汽车,为什么同一辆汽车看到的样子会不一样。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二)教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更好的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设计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好吗?把你们的小凳子放到桌子下面,然后站好,听老师要求。用你的左手指指上面,右手指指下面,左腿踢踢前面,右腿蹬蹬后面,头向左边扭扭,再向右边扭扭”。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我就从“动”字入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一是复习前面所学的方位与位置的知识,二是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作了心理和知识方面的准备。活动结束后,我又从“趣”字入手,用课件演示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学生看完故事后,在欢乐中,我提出问题:

    “他们都说对了吗?”

    “他们都摸了摸,为什么还说不对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我小结:“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那么要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入新课“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物体要全面,为学习新知引路。

    (二)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我准备分两个部分来进行:

    1.本位观察。

    老师拿出一个汽车玩具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辆汽车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面也不一样,说法也不一样。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形状,体会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换位观察。

    大家站起来转一圈看看,你能看到汽车的哪一面?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现在你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不一样?

    观察物体三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样子是不一样的,知道要全面的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认物体。

    【教学过程】

    一、 发兴趣,导入新知。

    1.师:“十一”长假刚刚过去,在国庆节期间,杨老师去了一趟天安门,在那里老师又一次看到了许多有名的建筑物,我把它们拍摄了下来,你们想看看吗?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

    二、课件演示、依次呈现:

    2.提问:为什么同样是人民大会堂你们却没有说出来呢?或:为什么看上去不一样的两张照片,你们却说的是同一个建筑物呢?

    3.教师小结:看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我们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那么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怎样从不同的方位来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利用“十一”长假在天安门拍摄的照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知到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看到样子是不一样的。)

    三、 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创设情趣,观察物体。

    师:老师还有许多摄影作品,你们想看看吗?请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课件演示、依次呈现:

    出示实物:果真是一个沉甸甸的存钱罐儿。

    提问:你们开始为什么会说它是“球”呢?

    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吗?

    师:看来要想全面的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我们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

    板书:不同方向

    提问:我们都可以从哪几个方向来观察物体?

    (通过猜测,让学生产生质疑,引起讨论。从而使学生理解并总结:要全面的了解物体的特征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

    2.联系实际,观察物体。

    (1)课件呈现不同角度的汽车照片:

    (2)提问:你看到的是汽车的哪一面?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的。

    (联系学生实际,观察物体。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同一物体的不同面,我们看到的样子是不一样的。)

    3.亲身实践,观察物体。

    (1)说一说:如果我想请你们为老师照张正面像,你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2)站一站:如果我想请你们为老师照张侧面像,你应该站在什么位置?

    (3)照一照:请你们为XX同学照一张侧面像,左右两位同学分别拍摄。

    (4)猜一猜:出示刚刚拍摄的两张照片,说一说分别是由谁来拍摄的?为什么?请大家站过来看一看你们说的对不对。

    (5)找一找:有一位阿姨,她照了一张像,可是底版丢失了,请你找一找可能是哪一张?说说为什么。(这四张底版都可能是,因为他们是从不同角度给这位阿姨拍摄的。)

    (通过说一说、站一站、照一照、猜一猜、找一找等活动,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新知。)

    4.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师:小亮、小明和小红他们也在观察物体,他们在看什么呢?

    出示课件:课本P67例一“恐龙图”

    提问: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为什么?请大家说说理由。

    (由于学生有了前面的亲身实践活动,所以很容易就能判断出表中的三幅图分别是由谁看到的。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观察物体时,都可以从哪几个方向来观察呀?板书:前面 后面 侧面

    四、 解决问题,运用新知。

    1.画一画。

    (1)师:你们学的这么好老师发给你们每组一个小奖品,请小组成员一起观察。互相说一说,你坐在小奖品的哪一面,都看到些什么?

    (2)请你们把观察到的样子试着画一画。

    (3)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物体是什么样的,并通过简单的线条把看到的物体描绘出来。展示评价学生作品时,让学生说一说每幅画是在什么位置观察并画出来的。此环节让学生经历了看“物”画图和看图找“物”两种不同的学习活动。)

    2.游戏。

    课件依次呈现一位老师不同角度的照片(后面——侧面——前面):请你们猜一猜他是谁?

    师:平时照相为什么一般选择正面或侧面照?

    (给学生设置猜一猜、认一认的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再次领悟到认识物体的全貌要从多角度来观察。)

    3.做一做。(课本P67“做一做” )

    师:请你们仔细辨认这三位同学观察到的画面各是哪幅图,用线连一连。

    (通过学生的独立观察、独立思考,检查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使学生的学习落在实处。)

    4.总结。

    师: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发现有哪些地方会用到从不同角度来观察物体的这一观察方法呢?

    (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课后延伸。

    师:老师还拍摄了几张我们校园的照片,你们看,这是哪儿?课件呈现一些校园设施的照片。我们的校园漂亮吗?请同学们在课下找一找这些照片是老师站在什么位置从哪个角度去拍摄的。

    观察物体三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

    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具:

    CAI课件、小猪存钱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呀,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好不好?(出示课件讲述故事内容)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不对)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

    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呀,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地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

    板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物体,顺思导学

    1、确定方位。

    师:(出示小猪)这是什么?(生答小猪)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小猪可爱吗?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只小猪,喜欢吗?(喜欢)那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加入我们小组。请你悄悄地告诉它,你坐在它的哪一边?

    师:你们对小猪说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

    师:坐在小猪前边的同学朝我挥挥手。

    师:我知道了,你们就分别坐在小猪的前后左右。

    2、观察小猪。

    (1)在自己座位上观察。

    师: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小猪的什么?

    (课件出示:你坐在小猪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

    学生汇报

    师:其他同学观察的结果也是这样吗?有补充吗?

    (2)交换位置再观察

    师:刚才你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可爱的小猪,现在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吗?小猪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换换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学也换换位。准备好,轻轻地换。(学生起身换位。)

    师:现在你又在小猪的哪边?仔细观察,你看到的小猪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

    师:我想采访坐在小猪前面和后面的同学,现在的位置看到的小猪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学生汇报

    师:哪儿不一样呢?

    师:哦,从前面和后面看小猪是不一样的。请问小猪左边和右边的同学,你们可要仔细看了,你刚才看到的和现在看到的相同吗?

    学生汇报

    预设:有的同学会说一样,有的同学会说完全不一样

    出现矛盾冲突时,学生再次观察小猪左右两边,并在组内讨论。

    小结:从左边和右边观察小猪是不是一样呢?(学生齐声:不一样!)你们从细节观察并解决了问题,好样的!从小猪的前面和后面看是不一样的,从左边和右边看也是不一样的。

    (3)从前后左右观察小猪

    师:咱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小猪的一个面,要是能让每个人都看到小猪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过瘾呢!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里讨论后,试一试

    方案一:到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上看看

    方案二:人走一圈的办法太麻烦。我们可以让小猪转一圈,我们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了。

    学生尝试操作

    师:好的,每转一个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吗?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可以围着小猪转一圈,也可以让小猪转一圈,小组商量定下一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观察。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师:同学们从前后左右再次观察了小猪,你们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汇报

    师: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小猪是不一样的。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分层练习,应用促学

    1、刚才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也给小亮、小明、小红一个礼物,大家看。(出示第67页上的恐龙图)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学生各抒己见)

    2、67页的做一做

    3、70页的第1题

    4、欣赏课件出示庐山图片和古诗《题西林壁》

    四、回顾全课,梳理评学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今天刘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观察,请看大屏幕

    1、放大镜

    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

    2、望远镜

    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它

    3、显微镜

    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五、实践延学

    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家里的物品,说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老师相信你一定说得非常好。

    观察物体三教案 篇7

    课题内容:基于第一学段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运用

    教材简析:教材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的空间环境和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学会观察和判断,体悟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事物,所得结果是不样的,注意引导学生判断不同结果与不同位置间对应关系,积累观察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共安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是从教室前后两面拍到的照片,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判断观察者的位置。第二道例题通过从前后左右四方位观察玩具猴,要求学生在实物与相应视图间建立联系。想想做做通过让学生在比,说,连中进一步积累观察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和直观思考能力。

    学情分析:此前学生已掌握左、右、前、后的知识,并有了二维的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锻炼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法设想: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比较判断,推测判断从而总结出解决的方法。

    教学过程

    片断一:(一 )从熟悉的情境出发,有层次地观察

    课件出示:一只卡通胡萝卜的横切面

    师:猜猜看,它可能是什么?

    生:太阳、鸡蛋、饼干落日

    [鼓励孩子展开自由的想像,与此同时他们的创造力也得到了保护,孩子们的回答有的竟极富创意。]

    课件:胡萝卜的动态旋转的过程。生:胡萝卜!(出乎意料)。

    [此处安排学生熟悉的情境直入主题,学生自然而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并产生浓厚的兴趣,意会到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结果可能不一样。]

    师:为什么同样的一个胡萝卜现在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生1:因为看的地方不同。

    生2:刚才看到的少,现在看到的多了。

    师生共同小结:同样的物体因为观察到的位置(或说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两个方位三个方位的观察

    1、课件出示教室前后的图片

    生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并表达判断理由。

    2、两方位三个方位

    动画汽车徐徐而来,三个小朋友飘然而至。

    师:三个小朋友会看到什么呢?一样吗?为什么?

    生:小明会小红会小东会不一样

    [再次体会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学生肯定的语气、流利的表达,连判断的理由也阐述的很清晰,学习过程真的不仅仅是认识的过程,更是一种能力与素质生成的过程。]

    师(追问):小朋友知道小红(右侧面的)站在汽车的哪一面?

    [此处为解决后面的左右两侧而扫除障碍,降低难度]

    生1:小红站在汽车的右面,因为我跟奶奶到姑姑家就坐这样的车

    生2:不对,是左边(边说边比划)

    [其实在错与对的交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体验何其深刻!在群体当中,我们确实需要一些有个性而又善求异并因此而出类拔萃的人,教师应正确引导使之成为群体前进的中流砥柱,并为大家树立一个奋进的目标]

    师:你真了不起!多细心的孩子!老师跟你握握手

    片断二:从四方位观察,在实物与相应视图间建立联系,提炼判断方法。

    师:有位小客人早等不及了,小组长请出可爱的小猴吧!

    组长拿出小猴玩具。

    师:打个招呼吧!

    生摸摸猴子的小脸蛋、小屁股、耳朵

    [其时,孩子们早就想摸一摸了!安排这一环节的确很有意义,对小猴四面形象的构建 .想象与表述都离不开它;再者,学生此时的注意力全在小猴身上,你不让他全方位地接触,他们根本就不会认真进行下面的活动。其次,摸一摸这些特征也暗含着分清图片的方法。]

    师:说说看,你坐在小猴的哪一面?看到的是哪一部分?

    生回答(略)

    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看到的是?

    [先观察后说,再想象,实质是在考察学生观察的有效与否,同时也将活动充分细化]

    请组长拿出①号信封,生选自己看到的图片

    师:认为图片难选的小朋友站起来。(这时有的小朋友站起后又被其他小朋友示意坐下,并有组内小朋友主动教给判断方法,看得出学生已自觉地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看得出,学生选择前后两面很容易,左右两面费周折,尽管有实物在前面。不过很快就互相改正过来了。矫正才是知识真正形成的过程。]

    师因势利导组织讨论、汇报并相机指导生用动作说明

    生①:我是拿着图片到小猴身上比一比的(大约70%的学生生用此方法)

    生②:我是根据小猴左右耳朵来判断的(有十多个学生举手赞成)

    师:抓特征解决问题,这主意的确很好。

    生③:我是看小猴脸朝向我的左边,而正好这张图片也是

    生④::假设不选这一张,(边说边举起手中图片)会

    师引导优化方法。

    组织生换位置重选图片,应用方法。

    (2)判断对面而来的动物左右面的图片,帮小叮当选照片,并说明判断依据。[此处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穿插,以使学生本已疲倦的思维二次兴奋,从而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学习;知识层面上,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提升,对学生所学知识及空间想象力的综合考察]

    片断三:巩固深化,强化已形成的认知

    (一)认茶壶

    《1》 画一画

    组长拿出茶壶放于桌中央,生自行观察。

    组长取出2号信封,互相选一选,画一画。

    《2》 组织作品展,找找作品中相异点。

    《3》 做95页第3题,连一连实物图

    (二)出示铜牛灯图片,师口述拍照片的要求,生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

    (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已然形成。)

    教后效果分析

    学生能100%很容易地判断前后两面的图片,并能流利地说出判断理由。说明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观察经验和空间观念。对于本课的难点:物体左右两面的图片,有70%的同学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说理,说明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总之,本节课无论从知识的积累还是能力的培养均已达到课始的目标,效果很好。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曾尝试直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教师在讲台上用一个学具茶壶来讲解对于左右两个侧面如何分清,并引导学生明白我和他们对面时看到的同一个茶壶有何区别,明了观察结果与观察位置的对应关系。学生中的大多数也能找到实物图间的对应关系,并用由易到难的排除法进行斟选,甚至有的比小组合作交流和电教媒体参与的准确率还高。)是这种授受式的根深蒂固?还是上面的课例不太科学?我分析了一下两种方法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方便,我们把借助多媒体和学生全程参与活动的课例称为A,授受方式的称为B。

    一、A课例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从两方位三方位四方位,从熟悉的教室场景到可爱的玩具,从易观察的小物体需要想象推理的大建筑,从可以直观看到一个侧面的物体到两个侧面都需想象的抽象图,从实物实物图,由浅入深,细化活动,对教材进行有效重组,做到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内容为本,适当向外拓展延伸。

    二、在认知过程中,学生活动充分,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摸摸、看看、说说、画画,学生全员全程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活而有趣亦有序。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活动的舞台,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培养,对知识系统有真实、身临其境的体验,在活动的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已由简单的授受过程跃为一个主动感知、领悟和建构的过程,是一个融观察、操作、思考、想象、交流于一体的充满挑战、富于思考的过程。

    三、苏联霍姆林斯基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故本节课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声、形、色及可操作的实物作为施教媒介,以小客人拜访的情境贯穿全课,学生学得主动且生动。充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比较,表达的欲望。在玩中学、乐中学。

    A课所采用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本就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形成信息多向交流和反馈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活动方式。本课注意在独立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所得进行有效融合,每个学生都有事做,有信心说,避免了合作交流的形式化。

    总的来说,如果说B课型的设计学生是在教师说数学中听数学看数学的话,A课程则是学生在积极地做数学`用数学中玩生活中的数学。其实,数学活动课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活动,充分地体验和感受,这样才能对学生于不知不觉中慢慢渗透相应的数学知识,学生学得也较开心,课堂气氛亦相对融洽。可以说A课型充分发挥学生作为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为学生个性特长开辟了广阔天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观察物体三教案 篇8

    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例1与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第2、第3题。(教材第68、第70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过程,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1、教师拿出写了文明词语的正方体。

    谈话: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写着不同的文明词,请你坐在你的位置上,头不摇动,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指名不同方向的学生说。(学生有的'说“您好”,有的说“谢谢”,有的说“对不起”。

    2、提出质疑:为什么他们向我们介绍得不一样呢?谁说的正确的?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观察吗?(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教师指出:侧面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左面看到我们称为左侧面,右面看到的我们称为右侧面。

    3、揭示课题:虽然是看到同一个正方体但是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每个面的文明词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引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初步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1、构建新知。

    老师为每一组同学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黑板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

    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

    (2)换位观察:

    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

    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

    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座位,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熊猫”,再交换位置,进行观察,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2、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三、巩固新知。

    小动物们用照相机帮大象拍照,(出示动物拍照图)这四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学生填写,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展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积极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

    观察物体三教案 篇9

    设计说明

    复习的效果虽然受复习次数的制约,但它不完全取决于复习的次数。复习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复习的正确组织。本节课复习的是观察物体的知识,意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精心为学生创设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的情境,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物体和立体图形作为观察对象,激发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引导学生结合经验,通过想象、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简单物体

    学生准备

    玩具飞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教材习题,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

    (1)课件出示教材102页7题。

    连一连。

    (2)看图想象:4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分别是哪个图形?

    (3)讨论、交流。

    (可用玩具飞机等代替小猪储蓄罐进行实际观察,先给人物起名,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描述。如图:

    小文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前面,他看到的是小猪储蓄罐的正面;小光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右边,他看到的小猪储蓄罐头朝右,尾巴朝左;小红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后面,她看到的是小猪储蓄罐的后面;小明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左边,他看到的小猪储蓄罐头朝左,尾巴朝右)

    (4)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2.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立体图形的形状。

    (1)课件出示:

    (2)讨论、交流。

    (3)实际操作。

    (4)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及操作,使学生对学过的立体图形有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建立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的联系,初步渗透了三视图的知识。

    3.复习用推理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1)利用手中的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形状。

    (注意:从不同位置观察球,所看到的形状都一样;从侧面观察圆柱,所看到的形状都一样)

    (2)提出问题。

    我们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圆),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3)讨论、猜测。

    (4)观察、验证。

    (观察立体图形,得出结论: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或圆柱;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圆柱或球)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想象、推理,帮助学生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巩固练习

    1.连一连。

    (1)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个面?(连一连)

    (2)他们分别画的是哪幅图?(连一连)

    【观察物体三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