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有理数教案精品
  • 有理数教案

    发表时间:2024-02-27

    有理数教案精品。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应当与时俱进,还需包含各个知识点。怎么样的教案才算是好教案课件?由此,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有理数教案精品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有理数教案【篇1】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P80页的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加与减两种运算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了解数学中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知识方法的兴趣。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探究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等。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教师并适时运用电教多媒体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并自我探索找出规律,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发现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的。

    1、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新课的讲授作好铺垫。

    (根据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列出减法算式后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法则是什么呢?由问题的给出,激发学生探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二)新课讲解环节:

    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继续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2、讲解课本P80的内容,回答复习题2提出的问题即如何求(-10)-(-3)的结果。通过分析讲解,请学生自己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最后老师再完整地总结出法则。

    3、出示温度计,用多媒体出现(如P81的图2-20),并进行动画演示,通过求15℃ 比5℃ 高多少?15℃ 比-5℃ 高多少?的实例来说明减法法则的合理性以及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同时进行练习反馈:课本P82的练习1,

    4、通过例题教学使学生巩固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计算(1) 7.2 - (-4.8) ; (2) (-3 - ) - 5

    说明:讲解时注意让学生复述有理数法减法法则,加深学生对法则的认识,并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规律,而不机械地将减法转化成加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作准备。

    (三) 巩固练习环节:

    让学生完成课本P82的练习2、3,巩固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运用,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第2题口答,第3题请6个学生上台板演。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予表扬肯定,如果有错误,请其他同学纠正。

    本节课学习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时转化成加法进行计算,即a-b=a+(-b)

    (五)布置课后作业:课本P83习题2.6的2、3、4、5的偶数题

    通过作业反馈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的效果,以利课后解决学生尚有疑难的地方。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

    三、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

    上述教学程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从列举特例到归纳(不完全归纳)出一般的减法法则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减法》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数的运算”是“数与代数”学习领域的重要内容,减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本课的学习远接小学阶段关于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减法运算,近承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减法运算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继诸如实数、复数的减法运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鉴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位置及地位的认识和理解,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并能熟练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能力目标:

    经历由特例归纳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通过减法到加法的转化,让学生初步体会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

    在归纳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同伴间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减法运算的意义并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性鲜明的学生,而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关注学生的情况对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进行同类量之间的比较,因此学生对减法运算并不陌生,但这种认识常常流于经验的层面;在小学阶段学生进一步学习了作为“数的运算”的减法运算,但这种减法运算的学习很大程度上的是一种技能性的强化训练,学生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很多时候减法仅作为加法的逆运算而存在。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利用这些既有的知识储备作为知识生长的“最近发展区”来促进新课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通过具体情境中减法运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减法的意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年龄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探索欲望强烈,但数学活动的经验较少,探索效率较低,合作交流能力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调控。

    三、教法选择及学法指导: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内容及学生情况,教学设计中采用“引导——发现法”组织教学。其基本程序设计为:创设情境——提出猜想——探索验证——总结归纳——反馈运用。

    上述教学程序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因此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应鼓励和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亲历从列举特例到归纳(不完全归纳)出一般的减法法则的全过程,体验知识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1、首先与学生互动谈论合肥本地今日的气温,了解合肥今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提问:合肥今天的温差是多少度?你是怎样计算的?

    2、自然过渡到乌鲁木齐的温差的计算问题,在学生列出算式4–(–3)后引入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通过温度的比较让学生明白减法的实际意义在于同类量之间的比较,为后来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数学的乐趣。同时这也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征,使学生乐于进一步探索。

    有理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2. 会把省略加号和括号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看成几个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进一步感悟“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把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省略负数前面的加号的有理数加法,运用运算律交换加数位置时,符号不变.

    教学过程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速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1.完成下列计算:

    (1) 3+7-12; (2)(-8)-(-10)+(-6)-(+4).

    归纳: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 运算;

    (2)式统一成加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略负数前面的加号和( )后的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 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交流

    1.把下列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

    (1)(-12)+(-5)-(-8)-(+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5)-(-15)-(+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5-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4-(-12)+(-25)-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下列有理数加法运算中,加号省略:

    (1)12+(-8)=________________;

    (2)(-1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5)+(+15)+(-2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运算先统一成加法,再省略加号:

    (-15)-(+63)-(-35)-(+24)+(-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仿照本P37例6,完成下列计算:

    (1) -4-5+6 ; (2) -23+41-24+12-46.

    5. 仿照本P38例7,巡道员沿东西方向的铁路巡视维护,从住地出发,他先向东巡视了6km,休息之后,继续向东维护了4km;然后折返向西巡视了12.5 km,此时他在住地的什么方向?与驻地的距离是多少?

    盘点收获

    个案补充

    课堂反馈

    1.计算:

    2.早晨6:00的气温为 ℃,到中午2:00气温上升了8℃,到晚上10:00气温又下降了9℃.晚上10:00的气温是多少?

    迁移创新

    一架飞机做特技表演,它起飞后的高度变化情况为:上升4.5千米,下降3.2千米,上升1.1千米,下降1.4千米,求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

    课堂作业

    本P39 习题2 .5第6题(1)、 (3)、(5), 第7题 .

    有理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运算;

    2.了解倒数概念,会求给定有理数的倒数;

    3.通过将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转化的思想;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熟练进行运算,教学难点 是理解法则。

    1.有理数除法有两种法则。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是把除法转化为乘法来解决问题。法则2是把有理数除法纳入有理数运算的统一程序:一确定符号;二计算绝对值。如:按法则1计算:原式;按法则2计算:原式。

    2.对于除法的两个法则,在计算时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一法则。如;在有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在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第二个法则比较方便,如,如写成就麻烦了。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学生实际运算时,老师要强调先确定商的符号,然后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求商的绝对值时,可以直接除,也可以乘以除数的倒数。

    2.关于0不能做除数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小学的`知识接受这一认识就可以了,不必具体讲述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的理由。

    3.理解倒数的概念

    (1)根据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即:,则互为倒数。如:,则2与,-2与互为倒数。

    (2)由倒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求已知数倒数的一种基本方法:即用1除以已知数,所得商就是已知数的倒数。如:求的倒数:计算,-2就是的倒数。一般我们求已知数的倒数很少用这种方法,实际应用时我们常把已知数看作分数形式,然后把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所得新数就是原数的倒数。如-2可以看作,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为,就是的倒数。

    (3)倒数与相反数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要注意区分。首先倒数是指乘积为1的两个数,而相反数是指和为0的两个数。如:,2与互为倒数,2与-2互为相反数。其次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符号相同,而互为相反数符号相反。如:-2的倒数是,-2的相反数是+2;另外0没有倒数,而0的相反数是0。

    4.关于倒数的求法要注意:

    (1)求分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即可.

    (2)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仍是负数.

    (3)负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负倒数.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2.理解倒数的意义.

    3.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有理数除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算,让学生体会转化思想.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运算、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联系性、相互转化性.

    (四)美育渗透点

    把小学算术里的乘法法则推广到有理数范围内,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精心构思启发导语 并及时点拨,使学生主动发展思维和能力.

    2.学生学法:通过练习探索新知→归纳除法法则→巩固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和倒数的概念.

    2.难点:有理数除法确定商的符号后,怎样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取适当的方法求商的绝对值.

    3.疑点:对零不能作除数与零没有倒数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彩粉笔.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除法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这节我们应该学习,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同小学算术中除法一样—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必须以学好求一个有理数的倒数为基础学习.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倒数.

    (出示投影1)

    4×( )=1; ×( )=1; 0.5×( )=1;

    0×( )=1; -4×( )=1; ×( )=1.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题目.

    【教法说明】在有理数乘法的基础础上,学生很容易地做出这几个题目,在题目的选择上,注意了数的全面性,即有正数、0、负数,又有整数、分数,在数的变化中,让学生回忆、体会出求各种数的倒数的方法.

    师问:两个数乘积是1,这两个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板书)

    师问:0有倒数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通过题目0×( )=1得出0乘以任何数都不得1,0没有倒数.

    师:引入负数后,乘积是1的两个负数也互为倒数,如-4与,与互为倒数,即的倒数是.

    提出问题:根据以上题目,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

    【教法说明】教师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思考,循序渐进地引出,对于有理数也有倒数是.对于怎样求整数、分数、小数的倒数,学生还很难总结出方法,提出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做下组练习.

    (出示投影2)

    求下列各数的倒数:

    (1); (2); (3);

    (4); (5)-5; (6)1.

    学生活动:通过思考口答这6小题,讨论后得出,求整数的倒数是用1除以它,求分数的倒数是分子分母颠倒位置;求小数的倒数必须先化成分数再求.

    2.

    计算:8÷(-4).

    计算:8×()=? (-2)

    ∴8÷(-4)=8×().

    再尝试:-16÷(-2)=? -16×()=?

    师:根据以上题目,你能说出怎样计算吗?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吗?

    学生活动:同桌互相讨论.(一个学生回答)

    师强调后板书:

    [板书]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亲自演算和教师的引导,对有理数除法法则及字母表示有了非常清楚的认识,教师放手让学生总结法则,尤其是字母表示,训练学生的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在黑板上出示例题.

    计算(1)(-36)÷9, (2)()÷().

    学生尝试做此题目.

    (出示投影3)

    1.计算:

    (1)(-18)÷6; (2)(-63)÷(-7); (3)(-36)÷6;

    (4)1÷(-9); (5)0÷(-8); (6)16÷(-3).

    2.计算:

    (1)()÷(); (2)(-6.5)÷0.13;

    (3)()÷(); (4)÷(-1).

    学生活动:1题让学生抢答,教师用复合胶片显示结果.2题在练习本上演示,两个同学板演(教师订正).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中两个题目都是对的直接应用.1题是整数,利用口答形式训练学生速算能力.2题是小数、分数略有难度,要求学生自行演算,加强运算的准确性,2题(2)小题必须把小数都化成分数再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提出问题:(1)两数相除,商的符号怎样确定,商的绝对值呢?(2)0不能做除数,0做被除数时商是多少?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1—2个同学回答.

    [板书]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

    【教法说明】通过上组练习的结果,不难看出与有理数乘法有类似的法则,这个法则的得出为计算有理数除法又添了一种方法,这时教师要及时指出,在做有理数除法的题目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回顾例1 计算:(1)(-36)÷9; (2)()÷().

    提出问题:每个题目你想采用哪种法则计算更简单?

    学生活动:(1)题采用两数相除,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的方法较简单.

    (2)题仍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较简单.

    提出问题:-36:9=?;:()=?它们都属于除法运算吗?

    学生活动:口答出答案.

    (出示投影4)

    例2 化简下列分数

    (1); (2); (3)或3:(-36)

    (4); (5).

    例3 计算

    (1)()÷(-6); (2)-3.5÷×();

    (3)(-6)÷(-4)×().

    学生活动:例2让学生口答,例3全体同学独立计算,三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例2是检查学生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灵活运用能力,并渗透了除法、分数、比可互相转化,并且通过这种转化,常常可能简化计算.例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如在(1)()÷(-6)中.

    根据方法①()÷(-6)=×()=.

    根据方法②()÷(-6)=(24+)×=4+=.

    让学生区分方法的差异,点明方法②非常简便,肯定当除法转化成乘法时,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2)(3)小题也是如此.

    (五)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及倒数的概念,回答问题:

    1.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2.;

    3.若、同号,则;

    若、异号,则;

    若,时,则;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三个学生口答.

    有理数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

    4.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

    一、创设情境

    小学里,我们学过加法和减法运算,引进负数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呢?

    1.试一试

    甲、乙两队进行足球比赛.如果甲队在主场赢了3球,在客场输了2球,那么两场比赛后甲队净胜1球.

    你能把上面比赛的过程及结果用有理数的算式表示出来吗?

    做一做: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有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

    2.我们知道,求两次输赢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请同学们先个人研究,后小组交流.

    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

    二、探究归纳

    1.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的位置上.

    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停在“1”的位置上.

    用数轴和算式可以将以上过程及结果分别表示为: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沿数轴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

    请用数轴和算式分别表示以上过程及结果:

    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照上面的做法,请在数轴上呈现下面的算式所表示的笔尖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4.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并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

    讨论:两个有理数相加时,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课时练习

    1.七年级(3)班同学李亮在一次班级运动会上参加三级跳远比赛,共跳了5次,他第一次跳了6m,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跳0.1m,第三次比第二次少跳0.3m,第四次比第三次多跳0.5m,第五次比第四次少跳了0.4m.他那一次跳得最远?成绩是多少?

    2.一只小虫从某点P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把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则爬行各段路程(单位:厘米)依次为:+5,﹣3,+10,﹣8,﹣6,+12,﹣10.

    (1)通过计算说明小虫是否回到起点P.

    (2)如果小虫爬行的速度为0.5厘米/秒,那么小虫共爬行了多长时间.

    2.5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同步练习

    1.高速公路养护小组,乘车沿东西向公路巡视维护,如果约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当天的行驶记录如下(单位:km)

    +17,-9,+7,-15,-3,+11,-6,-8,+5,+16

    (1)养护小组最后到达的地方在出发点的哪个方向?距出发点多远?

    (2)养护过程中,最远外离出发点有多远?

    (3)若汽车耗油量为0.09升/km,则这次养护共耗油多少升?

    有理数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

    过程与方法: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观点和正确进行分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保持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里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

    一、情境诱导

    在小学我们学习了整数、分数,上一节课我们又学习了正数、负数,谁能很快的做出下面的题目。

    1.有下面这些数:15,-1/9,-5,2/15,-13/8,0.1,-5.22,-80,0,123,2.33

    (1)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正整数集合{},负整数集合{},填完了吗?

    (2)将上面的数填入下面两个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填完了吗?

    把整数和分数起个名字叫有理数。(点题并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对照课本找自学提纲中问题的答案;老师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并了解掌握学生自学情况,为展示归纳作准备。

    附:自学提纲:

    1.xxxxxxxxxxx、xxxx、xxxxxxx统称为整数,

    2.xxxxxxx和xxxxxxxxx统称为分数

    3.xxxxxxxxxx统称为有理数,

    4.在1、2、3、0、-1、-2、-3、1/2、0.1、-0.5、-5/2中,整数:、分数:;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展示归纳

    1、找有问题的学生逐题展示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答案,学生说,老师板书;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教师根据每个题目的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

    3、全部展示完毕后,老师对本段知识做系统梳理,关键点予以强调。

    四、变式练习

    逐题出示,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有问题的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板书,并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并完善,最后老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1.整数可分为:xxxxx、xxxxxx和xxxxxxx,分数可分为:xxxxxxx和xxxxxxxxx.有理数按符号不同可分为正有理数,xxxxxxx和xxxxxxxx.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有理数包括有整数和分数.

    (2)0.3不是有理数.

    (3)0不是有理数.

    (4)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5)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3.所有的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依次类推有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等,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入它属于的集合中(大括号内,将各数用逗号分开):

    杨桂花:1.2.1有理数教学设计

    正数集合:{…}负数集合:{…}

    正整数集合:{…}负分数集合:{…}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最小的正整数

    B.0是最小的有理数

    C.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2)零是整数,但不是自然数(3)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4)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5)一个有理数,它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五、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必做题:课本14页:1、9题

    有理数教案【篇6】

    一、知识回顾

    (1)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2)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同号、异号、相反数)

    二、新课导入

    计算:-5-(+3)+(-7)-(-15)

    解:原式=(-5)+(-3)+(-7)+(+15)=0

    另解:原式=-5-3-7+15=0

    强调:①省略“+”②省略“()”③更简化

    读法:①读代数和;②直接读+、-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例题讲解

    例计算下列各式略

    小结: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⑴写成代数和;

    ⑵观察有无相反数;

    ⑶运用交换、结合律达到同号相加或同分母运算或凑整

    ⑷写出结果

    四、学生练习

    可以在黑板的下方进行。

    讲解评析、纠错订正。

    数学思考:

    计算:1-2+3-4+5-6+7-8+…+99-100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A、B、c分层次布置。

    有理数教案【篇7】

    知识与技能:

    熟记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求温差的过程,探索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2.经历减法化成加法的过程,体验、熟悉 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4.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经历观察、比较、推断、归纳形成一般规律的过程,体验数学规律探索的过程,逐步形成数学探究的积极态度。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多少的运算,这时用什么运算?

    下表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xx年1月28日天气预报中部分城市的和最低气温统计表

    2.现在我们来看这样一组算式,填空:

    9+________=7; 6+______=8; -2+_______=10.

    思考:比较上述式子,你有什么结论?两个算式一个加法,一个减法,结果却相同。

    怎样把加法转化为减法运算?

    4.对于6-(-2)=8,我们可以这样成6°C比0°C高6°C,而0°C比-2°C又高2°C。你能解释第三个问题中各个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么?

    1.理解有理数减法运算的法则。

    3.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及加减运算,都渗透着数学上重要的化归思想。

    有理数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 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 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教 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 册第53页的有理数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图:

    这是20xx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1、师: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再计算:(+10)+(-3),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 计算呢?是如何转化的呢?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式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教师总结:由以上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教师对学生回答给予点评,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a-b=a+(-b)

    教师板书做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性, 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

    例2:小明家蔬菜大棚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摄氏度?

    师巡视指导,最后师生讲评两个学生的解题过程。

    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教师点评:有 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应用进 行计算。

    4、水银的凝固点是-38.87℃,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的凝固点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思考后抢答,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参与互动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

    学生通过一个问题易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 的学习习惯,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可以照顾不层次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体验知识的应用性。

    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学生尝试小结,疏理知识,自由发表学习心得,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有理数减法法则: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问题探索过程中,以提问的形式展现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讨论交流的气氛很热烈,解决问题后有 一种成就感,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有理数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有理数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并体会有理数加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

    难点:减法统一成加法再写成代数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本P56图是一条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图。此时,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可用两种方法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方法:观察画面,从实际问题出发,桥面高出平均水位12.5米,水面又低于平均水位3分米(0.3米),两段高度的和就是桥面距水面的高度。可得算式:12.5+0.3=12.8(米)。

    第二个方法: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得算式:

    12.5-(-0.3)=12.8(米)。

    比较两个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另外,此题中进行了含有小数的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新课的进行

    某地区一天早晨的气温是-9℃,中午上升了11℃,半夜又下降了6℃。半夜的温度是多少?

    解法一:(-9)+11=2,2+(-6)=-4。

    所以半夜的温度是-4℃。

    解法二:-9+11-6=2-6=-4。所以半夜的温度是-4℃。

    比较以上两种解法,结果是一样的,而解法二中的算式是有理数加减的运算。

    议一议:P57议一议

    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学生将回顾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用以进行有关小数的运算。计算如下:

    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时飞机比飞点高了1千米。

    注意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的计算过程。

    还可以这样计算: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时飞机比飞点高了1千米。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1)我们可以把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使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化为单一的加法运算。

    (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以后,保留各加数的性质符号,去掉括号并把加号省略,而形成加减混合运算的简洁的形式。

    例1 计算(P58例1)

    三、课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我们知道风是有理数的减法,都可以转化为加法,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去运算。因此,我们可以把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以后,可以将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

    五、作业设计

    1、P58 习题2.7 1,3

    有理数教案【篇10】

    有理数大班教案主题范文:

    有理数的引入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概念;

    2. 能正确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3. 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的表示并解决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有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2. 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有理数的教学课件、实例题和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一段视频,视频中展示了一个划圆规、直尺和米尺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的结果,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把直尺上的刻度分为厘米呢?

    学生讨论一下,可以得出直尺上的刻度是有理数。

    引导学生了解实数的划分重要性及其相关概念。

    2. 引入

    通过巧妙地引入实数的划分,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有理数的概念,引进有理数的概念。

    3. 提出问题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

    (1)负整数、零和正整数都是什么数?

    (2)两个有理数相加(减)的结果怎样?

    (3)两个有理数相乘(除)的结果怎样?

    4. 学习

    (1)有理数的定义

    教师对有理数进行定义,包括整数的定义、正数和负数的定义,同时解释零的定义。

    (2)有理数的绝对值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绝对值的概念,并介绍绝对值的性质。

    (3)有理数的大小关系

    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有理数的大小关系及其性质。

    5. 练习

    (1)基本运算

    教师出示基本运算实例,让学生进行计算,并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

    (2)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将其转化为有理数的表示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则。

    7. 拓展延伸

    教师介绍无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对实数的思考与讨论。

    8. 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并夯实学生对有理数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有理数的运算规则;

    2. 准备参与下节课的讨论。

    有理数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会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

    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课前复习:

    1、有理数加法法则是什么?

    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实际生活中有很多时候要涉及到有理数的减法。例如:某地某天的气温是―2至5C,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呢?(温差是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单位:C)。显然,这天的温差是5―(―2)。这里就用到了有理数的减法。

    我们知道,减法是与加法相反的运算,计算5―(―2),就是要求一个数,使之与(―2)的和得4,因为与―3相加得4,所以这个数应该是7,即:5―(―2)=7。

    (1)另一方面,我们知道5+(+2)=7

    (2)由(1),(2)有5―(―2)=5+(+2)[好句摘抄网 wwW.799918.Com]

    (3)从(3)式能看出减―2相当于加哪个数吗?

    用上面的方法考虑:

    0―(―2)=___, 0+(+2)=___;

    1―(―2)=___, 1+(+2)=____;

    ―5―(―2)=___, ―5+(+2)=___。

    这些数减3的结果与它们加+2的结果相同吗?

    从(3)式能看出减―2相当于加哪个数吗?把5换成0,1,—5,用上面的方法考虑,并看它们的结果相同吗?

    计算:10-8=___,10+(-8)=____;

    13-7=___,13+(-7)=____。

    上述式子表明: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于是,得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用式子可以表示成ab=a+(b)

    例题解析:

    计算:

    (1)(-4)―(―5);

    (2)0-6;

    (3)7.1―(―4.9);

    解:(1)(-4)―(―5)=(-4)+5=1;

    (2))0-6=0+(-6)=-6;

    (3)7.1―(―4.9)=7.1+4.9=12;

    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通常也会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它写成只有加法运算的和的形式。

    例如:(+2)-(-3)-(+4)+(-5)可以写成(+2)+(+3)+(-4)+(-5)

    将上面这个式子写成省略加号和括号的形式即为:(+2)+(+3)+(-4)+(-5)=2+3-4-5

    对于这个式子,有两种读法:①读作“2加3减4减5”;②读作“2、3、-4、-5的和”

    例1计算(-20)+(+3)-(-5)-(+7)

    解:(-20)+(+3)-(-5)-(+7)

    =(-20)+(+3)+(+5)+(-7)

    =-20+

    3+5-7

    =-20-7+3+5

    =-27+8

    =-19

    说明:计算时,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从以上我们可以得出,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

    a+b

    c=a+b+(c)

    三、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与方法

    加法运算律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运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例如利用加法运算律使符号相同的加数在一起,或使和为整数的加数在一起,或使分母相同或便于通分的加数在一起等等

    例2。用两种方法计算:-4.4-(-4)-(+2)+(-2)+12.4

    解法1:-4.4-(-4)-(+2)+(-2)+12.4

    =-4.4+4+(-2)+(-2)+12.4

    =(-4.4+12.4)+4+[(-2)+(-2)]

    =8+[4+(-5)]

    =8+(-1)=7

    此解法是将和为整数、便于通分的加数在一起

    解法2:-4.4-(-4)-(+2)+(-2)+12.4

    =-4.4+4-2-2+12.4

    =(8+4-2-2)

    =8+(-1)=7

    此种方法是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分别相加使计算简化

    四、小结: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用式子可以表示成:

    ab=a+(b)

    (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即:a+b

    c=a+b+(c)

    (3)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①加法交换律:a+b=b+a

    ②加法结合律:(a+b)+c=a+(b+c)

    五、课后作业

    【有理数教案精品】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