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有理数教案实用十二篇
  • 有理数教案

    发表时间:2023-08-06

    有理数教案实用十二篇。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老师在写教案课件时还需要花点心思去写。教案是提升教师教学实力的有效途径,怎么才能快速写好一份优质教案课件?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该话题不妨看看“有理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在这里能找到您所需的信息并收藏!

    有理数教案 篇1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

    3、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 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堂小练】:

    1、 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2、小明的姐姐在银行工作,她把存入3万元记作+3万元,那么支取2万元应记作_______,―4万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下列各数: , ,3、14,+3065,0,―239;

    则正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1)大于0的数叫做 ,小于0的数叫做 。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 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拓展训练】:

    1、零下15℃,表示为_________,比O℃低4℃的温度是_________。

    2、地图上标有甲地海拔高度30米,乙地海拔高度为20米,丙地海拔高度为―5米,其中最高处为_______地,最低处为_______地、

    3、甲比乙大―3岁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一潜水艇在海水下40米处航行,一条鲨鱼在潜水艇上方10米处游动,试用正负数分别表示潜水艇和鲨鱼的高度。

    有理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我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一。知识回顾和理解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将数的范围扩大了,那么你能写出3个不同类的数吗?。(3名学生板书)

    [问题1]:我们将这三为同学所写的数做一下分类。

    (如果不全,可以补充)。

    [问题2]:我们是否可以把上述数分为两类?如果可以,应分为哪两类?

    二。明确概念 探究分类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问题3]:上面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我们还可以按其它标准分类吗?

    三。练一练 熟能生巧

    1。任意写出三个数,标出每个数的所属类型,同桌互相验证。

    2。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圈内:

    15,— ,—5, , ,0。1,—5。32,—80,123,2。333。

    正整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正分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每名学生都参照前一名学生所写的,尽量写不同类型的,最后有下面同学补充。

    在问题2中学生说出按整数和分数来分,或按正数和负数来分,可以先不去纠正遗漏0的问题,在后面分类是在解决。

    教师可以按整数和分数的分类标准画出结构图,,而问题3中的分类图可启发学生写出。

    在练习2中,首先要解释集合的含义。

    练习2中可补充思考: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是什么集合?(若降低难度可分开问)

    [小结]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是有理数(圆周率π除),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时,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作业2。把下列给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

    —4,0。001,0,—1。7,15, 。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

    正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

    [备选题]

    1。下列各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7,—5, , ,79,0,0。67, ,+5。1

    2。0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0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

    3。图中两个圆圈分别表示正整数集合和整数集合,请写并填入两个圆圈的重叠部分。你能说出这个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

    正数集合 整数集合

    这里可以提到无限不循环小数的问题。并特殊指明我们以前所见到的数中,只有π是一个特殊数,它不是有理数。但3。14是有理数。

    作业2意在使学生熟悉集合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利用此题明确自然数的范围。0是自然数。这点可以在前面的教学中出现。

    3题是一个探索题,有一定难度,可以分步完成,不如先写出正数,在写出整数,观察都具备的是其中哪个数。

    有理数教案 篇3

    教学内容分析:

    《有理数的乘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五节内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结构上,此节内容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后学习的,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和延续,也是后续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科学计数法和开方及指数幂运算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本节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感受化归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分析:

    (1)、知道乘方、底数、指数和幂的概念,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2)经历有理数乘方概念的推导,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进一步感受化归、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3)学生尝试利用知识的迁移获得新知,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索规律,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析:

    1、学情分析:从知识基础看,学生在小学已学习了求正方形的面积及正方体的体积,具备求一个正数的平方和立方的知识水平,且刚学完有理数的乘法,能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乘方的定义及表示,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但学生对于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的掌握上会有难度,对于这类计算容易混淆,是本节课的难点。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乘方定义,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的形成与运用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观察、比较、归纳,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边长为3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3×3可以记作___,读作_________.

    (2)、棱长为3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3×3×3可以记作___,读作_________.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起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2、自主探索形成新知

    观察下列各式有何特征?

    (1)2×2×2×2=

    (2)(-3)×(-3)×(-3)=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归纳乘方定义及表示,实现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明确乘方是乘法的特殊形式,体现化归的数学思想。

    3、应用新知巩固概念

    练习1、2巩固乘方定义及乘方表示的注意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题进一步强化乘方运算

    4、探索研究发现规律

    通过题组训练,探索规律,合作交流,获得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体现分类的数学思想。

    5、应用新知巩固训练

    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符号法则的运用及利用乘方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拓展思维知识延伸

    利用故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解决问题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的热情。

    7、课堂小结归纳反思

    锻炼学生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和归纳能力

    教学评价分析:

    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参与及与同学合作交流进行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1)关注学生的智力参与度

    (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练习的评价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

    有理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加减统一为加法对简化计算所起的作用

    2、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讨论、积极思维探索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设问题情况

    +(-1)-(-2)+(-3)-(-4)+(-5)-(-6)……(-50)

    鼓励学生发言、讨论交流

    1、出问题

    (1)如何解该?

    (2)如何将减号进行转变?

    三、新课讲授

    根据上题,我们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是先把它化为有理数的加法,即加减统一成加法

    例:(-8)-(-10)+(-6)-(+4)如何统一成加号?

    省略加号如何表示?-8+10-6-4

    注:在一个和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刮号与它前面的加法省略不写

    如何读呢?

    按和式读做“负8,正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做负8加10减6减4

    例1、把(+1)+(-3)-(+2)-(-4)-(+6)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

    解:原式=(+1)+(-3)+(-2)+(+4)+(-6)

    =1-3-2+4-6

    学生板演,练习用两种方法读出

    例2、计算

    (1)-24+3.2-1.6+3.5+0.3

    (2)0-21+3-(-0.5)-(-6)-(+4)

    解(1)因为原式表示-24,3.2,-16,-3.5,0.3的和,所以可将加数适当交换位置,并作适当的结合进行计算,即

    -24+3.2-16-3.5+0.3

    =(-24-16)+(3.2+0.3)-3.5

    =-40+3.5-3.5

    =-40 .

    (2)0-21+3-(-0.5)-(-6)-(+4)

    =0+(-21)+(+3)+(+6)+(-4)

    =-21+3+6-4

    =(-21-4)+(3+6)

    =-25+9

    =-16

    提问:如何解?(多种方法)

    法一:按正常顺序来解(从左到右)

    法二:运用简便方法来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运算律?该如何灵活运用?

    如何使得计算简便?

    1、正数和正数放在一起,负数和负数放在一起

    2、互为相反数的放在一起

    3、同分母的放在一起

    4、能凑整的放在一起

    四、练习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和的形式,并说出他们的两种读法

    (1)(-12)-(+8)+(-6)-(-5)

    (2)(+3.7)-(-2.1)-1.8+(-2.6)

    2、计算

    (1)-30-11-(-10)+(-12)+18

    (2)3 1/2-(-21/4)+(-1/3)-0.25+(+1/6)

    五、小结:

    1、加减法统一为加法

    2、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注意点

    (1)互为相反数放在一起

    (2)同分母的放在一起

    (3)能凑整的放在一起

    (4)小数与小数放在一起,整数与正数放在一起(等等)

    六、作业:P47习题2.8(2、3)

    有理数教案 篇5

    2、在数量,1,,5,中位数取三个相乘,其中最大的积是,最小的积是。

    4、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

    7、按规律排列:,4,,16,,64,…..,则第8个数为。

    A、B、C、D、

    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B、C、D、

    3、把29990四舍五入保留3位有效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2.99×B、2.90×C、3.00×D、3×

    4、某商场销售一款服装,每件标价150元,若以八折销售,仍可获利30元,则这款服装每件的进价为。

    四、解答题:

    1、如果规定△表示一种运算,且a△b=,求:3△(4△)的值.

    2、有一张厚度为0.1毫米且面积足够大的纸,对折20次后,它的厚度有多高?假设每层楼高平均为3.3米,那么它的厚度能超过30层楼高吗?假如它可以一直连续对折下去,那么经过若干次对折后,它的厚度能否超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最新测定珠峰高为8844.43米)

    3、方案设计题:结合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方案,简便计算下列各数的平均数:158,162,154,160,165,163,158,164.

    有理数教案 篇6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及应用

    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地位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共计两课时,加法运算律是第二课时的内容,依据教材的安排本节课应是让学生在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基础上来运用加法运算律,最终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因此加法的运算是本小节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本一节的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用有理数加法进行简化运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归纳能力,通过分类结合思想渗透,提高学生运算能力,尤其是简便计算能力的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难点:灵活运用有理数运算律简便运算

    重难点的突破:

    1、处理好知识之间的联系。适时复习,以旧带新,相互对比。

    2、给出大量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补充完善的过程,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相同的数学模型。

    【学情分析】

    认知: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还较低,学生爱表现、有较强的好胜心理等特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善于结合学生的这些特征是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所在。

    能力:1.学生对正数加正数,正数加零的情况较为熟练,但计算准确率不高。

    2.对异号两数相加确定符号,绝对值大减小掌握不好。

    3.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

    【教法与学法】

    教法: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全过程。

    学法: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使学习过程直观化、形象化。通过PK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掌握简便运算的技巧

    【教学过程分析】

    回顾复习,承前启后

    例题讲解,合作学习

    应用练习,巩固新知

    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作业布置

    有理数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比较两个(或几个)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实例,抽象出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利用数轴,会比较几个有理数的大小,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2、难点: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数轴包括哪几个要素?怎么画?

    2、大于0的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的哪一侧?小于0的数呢?

    3、问:如何比较两个正数的大小?

    (1)珠穆朗玛峰与吐鲁番盆地,问:哪个地方高?

    (2)温度计示意图:-3℃与5℃哪个温度高?

    上述两个问题,实际是比较8844.43与-155的大小,以及5与-3的大小,像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是比较两个有理数在大小(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出示两个不同温度的温度计挂图)在温度计上显示的两个温度,上边的温度总比下边的温度高,例如,5℃在-2℃上边,5℃高于-2℃;-1℃在-4℃上边,-1℃高于-4℃。

    下面的结论引导学生把温度计与数轴类比,自己归纳出来: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例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把它们连接起来。

    4.5,6,-3,0,-2.5,-4

    通过此例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的规律.要提醒学生,用“<”连接两个以上数时,小数在前,大数在后,不能出现5>0<4这样的式子.

    2、利用数轴我们已经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由上面数轴,我们可以知道-4<-3<0.4<3,其中-4,-3都是负数,它们的绝对值哪个大?显然>|—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两个正数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大;

    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这样以后在比较负数大小时就不必每次再画数轴了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2(P16例)、比较下列每一结数的大小

    1、-100与0.01;2、-100与-33、与。4、-(-0.2)与

    学生活动:在练习本上解答。

    教师活动:让学生各自独立思考,然后请三名学生到黑板上分别解答,待学生解答完后,再请全班学生交流讨论其正确性。

    解:1、-100<0.01;

    2、因为=100,=3,而100>3,所以-100<-3;

    3、=≈0.667,==0.6,而0.667>0.6,所以<。

    练习:课本P17练习第1、2。习题1.3A第1题。

    四、总结反思

    先由学生叙述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两种方法——利用数轴比较大小和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学习了绝对值以后,就可以不必利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了: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作业

    课本P17习题1.3A第2、3、题。P18B第5题

    备选拓展

    1、.若a是正整数,且,符合条件的a有()个

    A6B5C4D3E2

    2、(1)整数x满足3,则x=___________________,

    (2)负整数x满足,则x=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2个多于1个,因此2aa,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有理数教案 篇8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

    2.会对有理数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我们知道,所有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有限小数5.32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吗?所有的有限小数都是分数吗? 可以写成两个整数的比吗? 是不是分数?

    小学时所指的整数包括正整数和零,学了负整数以后,今后我们所指的整数与小学时所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下列负数哪些是负分数?

    -12, ,-0.33, ,-12.03, .

    所有正整数组成正整数集合, 所有负整数组成负整数集合.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大括号里:

    1, 0.0708, -700, -, -3.88, 0, , 3.14159265, , .

    为什么不是分数?如果说所有的分数都是小数,对吗?反过来,所有的小数都是分数,对吗?

    结论: (1)小数可以分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两类,而无限小数又可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两类;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在数-100, 70.8, -7, , -3.8, 0, , , 中,不是分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小数的是_____________;不是有理数的是__________.

    (友情提示:, 都是小数,但都不是分数,自然也都不是有理数.你答对了吗?)

    1.列出竖式,把分数 化为小数.(体会分数不可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1.判断:

    (1)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3)一个有理数,是分数,就一定是小数;

    (4)一个无限小数,如果不循环,就不是有理数;

    (5)小数就是分数;

    (6)有理数只能分成两类.

    (7)负分数不是负数.

    2.按符号分,整数可以分为正整数、______和______三类,而分数则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共两类.

    3.分数可以分为有限小数和________________两类.

    4.满足什么条件的小数才是有理数?

    5.(1)列出竖式,把分数 化为小数;(体会分数不可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2)有的小数不是分数,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

    (3)说明为什么0.3是分数,而 却不是.

    6.有理数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两类,还可以按符号分为正有理数p____和___________三类.

    7.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里:

    -|-3|, -(-0.072), , -3.88, , 3.14, , .

    有理数教案 篇9

    一、知识点回顾

    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

    2、知道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关系。掌握数轴的定义,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理解有理数的有序性,会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3、利用数轴理解数的绝对值和一对相反数的意义。

    4、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

    5、有理数的乘方。了解底数、指数、幂等概念。

    6、掌握有理数的运算律。

    7、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运算时可合理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

    8、掌握科学计数法。

    二、典型例题分析

    1、计算

    (1)、 (2)、(- 2 )+ 1 + 1 + (- 5 )

    (3)、-150(- )-250.125+50(- ) (4)、(+3 )(3 -7 ) (5)、3 (- )-(- )2 - (- )

    (6)- ( + - )

    (7)、{1+[ -(- )](-2)}(- - -0.05)

    (8)、

    (9)、

    (10)、

    (11)、已知|x|= ,|y|= ,且xy0,求代数式5x+7y-9的值。

    (12)、

    (13)、

    (14)、已知 的值。

    2、实数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化简:

    3、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求 的值;

    4、已知有理数a、b、c满足 + + = -1 求 的值。

    5、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并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

    ①1715873=

    ②2715873=

    ③3715873=

    ④4715873=

    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发现的规律用简练的语言写出来;

    ⑵不用计算器,请你直接写出9715873的结果。

    6、任意写出一个数3的倍数,把它的各个数位上数字分别立方,再把这些立方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接着,把这个新得到的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分别立方,再把这些立方数相加,又得到一个新的数;,如此重复做下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借助计算器进行探索。

    7、欢欢在一家玩具厂里测量了20个底座是圆形玩具的底座直径,测得直径如下(单位 mm):25、 25、 24、 24、 23、 24、 24、 25、 26、 25、 23、 23、 24、 25、 25、 24、 24、 26、 26、 25。 试计算这20个玩具的直径总和以及平均直径。你能找出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吗?如果请叙述你的方法。

    9、一口水井,水面比井口低3m,一只蜗牛从水面沿着井壁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42m ,却下滑了0.15m;第二次往上爬了0.5m后又往下滑了0.1m;第三次往上爬了0.7m又下滑了0.15m;第四次往上爬了0.75m又下滑0.1m,第五次往上爬了0.55m,没有下滑;第六次蜗牛又往上爬了0.48m没有下滑,问蜗牛有没有爬上井口?

    有理数及其运算 测试与练习部分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数的倒数必小于这个数 (B)一个数的相反数必小于这个数

    (C)一个数的立方必大于这个数的平方(D)一个数的绝对值必不小于这个数

    2. 6.07 是( )

    (A)17位数 (B)18位数 (C)19位数 (D)20位数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两个不为零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商为( )

    (A)-1 (B)1 (C)0 (D)不能确定

    5.10 (n是正整数)表示的数是( )

    (A)10个n相乘的积 (B)n个10相乘的积 (C)1后面有n-1个零

    (D)1后面有n+1个零

    6.下列判断错误的( )

    (A)负数的偶次方是正数 (B)有理数的偶次方是正数

    (C)-1的任何次方的绝对值都是1 (D)有理数的偶次方不是负数

    7.有加法交换律可得,a-b+c=( )

    (A)a-c-b (B)c+a-b (C)a-c+b (D)c-a-b

    8.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差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A)都是正数 (B)都不是正数 (C)不都是正数 (D)以上都可能

    9.计算(-2) +(-2) 所得结果是( )

    (A)2 (B)-1 (C)-2 (D)-2

    10、绝对值 小于7而大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 )

    A、15 B、-15 C、0 D、30

    11、若│a │=7 ,b的相反数是2,则a+b的值是 ( )

    A、-9 B、-9或+9 C、+5或-5 D、+5或-9

    12、在(-5)-( )= -7中的括号里应填( )

    A、-2 B、2 C、-12 D、12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

    ①若两数的差是正数,则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②若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的差为零

    ③零减去任何一个有理数,其差是该数的相反数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4、减去一个正数,差一定 ( ) 被减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能确定谁大

    15、若M+|-20|=|M|+|20|,则M一定是( )

    A、任意一个有理数 B、任意一个非负数

    C、任意一个非正数 D、任意一个负数

    16、两个负数的和为a,它们的差为b,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ab

    17 、数m和n,满足m为正数,n为负数,则m,m-n,m+n的大小关系是( )

    A、m>m-n>m+n B、m+n>m>m-n

    C、m-n>m+n>m D、m-n>m>m+n

    18、若 =a+b-c-d, 则 的值是( )

    A、4 B、-4 C、10 D、-10

    19、计算:-1.9917的结果是( )

    A、33.83 B、-33.83 C、-32.83 D、-31.83

    20、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积小于零,和大于零,则这两个有理数( )

    A、符号相反 B、符号相反且负数的绝对值大

    C、符号相反且绝对值相等 D、符号相反且正数的绝对值大

    21、在计算( - + )(- 36)时,可以避免通分的运算律是( )

    A、加法交换律 B、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加法结合律

    22、定义运算: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b,有a*b=(a-1)(b+1) 则计算-3*4的值是( )

    A、12 B、-12 C、20 D、-20

    23、已知0>a>b,则 与 的大小是( )

    A、 > B、 = C、 < D、无法判定

    24、若 = -1,则a是( )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25、已知a与b互为倒数,m与n互为相反数,则 ab-3m-3n的值是( )

    A、-1 B、1 C、- D、

    二、填空题

    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_______________.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138000000得_____________

    3.绝对值小于4的整数的积是__________

    4.比较大小:-0.1 ___________ (-0.1)

    5.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的绝对值,则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列式计算:3的二次幂与- 的积的相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 =4, =3,当ab0时,a-b=______________

    8、小丽沿着东西方向的道路行走,她先向正东方向走77米,再向正西方向走108 米,最后小丽停在出发点 方向 米处。

    9、当x、y 满足 时,│x│+│y│=│x+y│成立。

    10、(- 4 )+( )= -2 ( )-(-6 )=2

    11、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位置如图所示: ? ? ?

    b o a

    化简:①│a│-a= ③│a│+│b│=

    ②│a+b│= ④│b-a│=

    12、3.141 +0.314 -31.40.2= 。

    13、两个有理数相乘,若把其中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 。

    14、已知3a是一个负数,则a是 数

    15、数b与它的倒数 相等,则b= 。

    16、(1)绝对值不大于20xx的所有整数的和是 ,积是 。

    17、 的0.12倍等于-14.4

    三、解答题

    1、- 2、

    3.-1.53 4、 -2

    5、 6、(- )

    7、( - + )(- 63) 8、-150(- )-250.125+50(- )

    9、3 (- )-(- )2 - (- )

    10、{1+[ -(- )](-2)}(- - -0.05)

    11、(1)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求 的值;

    【有理数教案实用十二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