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蒙氏数学4教案合集
  • 蒙氏数学4教案

    发表时间:2024-02-24

    蒙氏数学4教案合集。

    想要更好地掌握这个话题不妨阅读一下“蒙氏数学4教案”,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帮助你在工作中更好的与人沟通。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回顾教案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之一。

    蒙氏数学4教案(篇1)


    第1篇: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认识半圆形》

    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认识半圆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境认识半圆形。(重点)

    2、知道两个半圆形合起来是一个圆形,能不受图形的颜色,形状干扰,准确找出圆形。(难点)

    3、喜欢参加关于图形的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熊与小兔的故事挂图,几何图形组,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半圆,胶棒。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问候。

    2、集体活动:

    A、故事导入《小熊请客》师:今天呀,中一班来了两位好朋友,一位是小熊,另一位是····当当当,咦!是小兔(出示挂图)讲故事,小兔来小熊家做客,小熊准备了圆形饼干,饼干只有一块怎么分合适呢?请一名幼儿上台分饼干,引出半圆,问幼儿像什么?

    幼儿:像月亮,桥,半边圆形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半圆形

    B、师:小熊为小兔准备了美味的圆形饼干,小兔给小熊也带了一位礼物——图形宝宝,小熊跟小兔玩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现在,小熊和小兔要和中一班的小朋友玩这个有趣的游戏。(发教具)

    师:请小朋友从图形宝宝中找出一个红色的半圆形,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感知半圆形的轮廓,体验半圆形整体特征

    师:请从图形宝宝中找出另一个红色半圆形,比一比它们一样大吗?让它们手拉手会变成什么样的图形?

    师:请你仔细找找还有相同颜色的.半圆形吗?请你找出来比一比它们一样大吗?让它们手拉手可以变成什么图形。

    幼:圆形

    教师出示相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半圆问幼儿手拉手能否组成圆形,通过不能得出结论:相同大小的两个半圆形合在一起组成圆形。

    师:今天杨老师也带来一个有趣的游戏:拼图游戏。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来到了,下面的拼图游戏和爸爸爱来一个妈妈一起来玩好不好,想一想,用图形宝宝可以拼成什么物品?(花,船,小熊)拼图完成放轻音乐请孩子手拉手围大圆欣赏孩子的作品。

    C、收学具。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认识了半圆形,见过拱桥,月亮,家里面有什么物品像半圆形呢,今晚跟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明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第2篇: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认识半圆形》

    这个网站幼儿园中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认识半圆形》范文有很多,送你一篇。

    中班数学教案《半圆形》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能够认识半圆形,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半圆形》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够认识半圆形。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半圆形。

    难点:知道一个圆形可以变成两个一样大小的半圆形

    活动准备

    1.装有各种形状的篮子(人手一份)

    2.剪刀。浆糊若干。

    3.大的示范圆形和半圆形各一个。

    4.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认识圆形和半圆形。

    1.教师出示示范圆形,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征,再出示示范半圆形,再问幼儿其图形的名称和特称。

    2.让幼儿在图形篮里找出圆形和半圆形。

    3.给幼儿讲解圆形和半圆形的关系。

    二.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1.教师让幼儿思考:你能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吗?!是怎么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让幼儿自主先思考再与其旁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旁听。

    2.幼儿讨论后,教师请若干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的。

    3.幼儿尝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教师巡回观察。

    4.教师把幼儿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三.教幼儿如何正确的把圆形变成半圆形

    1.教师出示圆形,把圆形对折,必须以中线为中心边对边对折,对折后,在圆形的中线把圆形一分为二,把成品半圆形放在同等大小的整圆上比较,看看是不是该整圆的一半,该半圆形不能大于整圆,也不能小于整圆。

    2.教师再次向幼儿正确示范如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验证。

    3..请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再一次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作验证。

    4..教师对幼儿的第二次的成品半圆形进行讲评。

    5.教师小结:半圆形就是整圆的一半,两个同样大小的半圆形合起来就是一个整圆。

    四,延伸活动;快乐图形拼

    1.教师出示.用图形拼成的完整画面图一幅,请幼儿观察哪些物体用了哪些图形拼成。

    哪些物体的拼成里有半圆形。

    2.教师激发幼儿:你可以用哪些图形可以拼画面上没有的物体?并请你说一说。

    3.请幼儿自主与同伴用各种形状进行合作创意粘贴。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4.教师点评若干幼儿的作品。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本活动能遵循“教师为主导,孩子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原则,让幼儿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关健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1.初步认识半圆形

    在认识半圆形之前,我先出示了圆形给幼儿认识,让他们明白,半圆形和圆形的

    演变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待他们知道了这一点,再下面的认识过程做了相应的铺垫。

    2.以幼儿为主体,在操作中探索发现、获得知识

    教师不单要把知识传授给孩子,更重要的是教给孩子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我在活动特别注重幼儿自主操作的指导。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为主线,在认识半圆形特征时,主要采用了操作法,幼儿借助圆形纸片,通过折一折、摸一摸、剪一剪,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先幼儿自主的尝试想方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他们都会只是随手把圆形剪成半圆形。待他们自主的尝试过后,教师讲解正确如何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并示范后,让幼儿再一次按照教师说的步骤去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当他们发现特征后,在老师的启发下,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还能依照教师的正确步骤去动手把圆形变成半圆形。培养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3.最后借助图形快乐拼,给幼儿一个全面的认识各种图形的平台,并能利用各种图形演变成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在我巡回的观察中,我发现了幼儿利用半圆形变成了:月亮,花朵的花瓣,小兔子蘑菇房的房顶,等等。幼儿从动手中与图形们做“游戏”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动手创意能力。

    本文扩展阅读:圆形是一种圆锥曲线,由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得到。

    蒙氏数学4教案(篇2)

    教学目标: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边念儿歌(附后)边做动作进教室,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小客人来到我们苗9班,小朋友们想知道是谁吗?”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鱼好看吗?它们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的颜色都是一样的吗?我们来看看它们还有什么不同啊?”

    “小鱼们今天遇到一个难题,想请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帮它们,好吗?刚刚小鱼们看到我们小朋友进教室的时候排队排的很整齐,它们也想排个队,请小朋友们帮它们也排个队好吗?”

    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为彩色鱼排列,教师巡回指导。活动结束后收学具,放回学具袋并且放回椅子下面。

    师“刚刚我发现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用了很多的方法来为我们的小鱼排队,那我想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将你的方法排给其他小朋友看看”

    请2—3位幼儿示范。

    小结:彩色鱼的排列可以是按照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相同颜色放一排,花纹相同的放一排等方法进行不同的序列。

    活动反思:

    在此基础上,我决定了让家长帮助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小游戏,让孩子们从生活中慢慢的去理解。我也设置了一些小游戏,比如说用积木、珠子…等幼儿园常见的'玩具来让幼儿分。就这样,孩子们慢慢地学会了如何来按特征来分类了。

    蒙氏数学4教案(篇3)

    课时: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1~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1~5的组成

    教学过程:

    t;2的分解和组成

    师:小朋友们,喜欢笑脸吗?看看老师手中有好多笑脸,咱们一块用笑脸玩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首先,老师先拿出2个来,我找一个小朋友把这两个笑脸分别放到两个碟子上。

    学生放笑脸

    师:瞧,这位小朋友把笑脸分开了,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有一个笑脸,也就是说,2分成了1和1,(幻灯片演示)

    师:我再找一个同学将这两个碟子里的笑脸放到一块儿。

    学生放笑脸

    师:他把红色碟子里的一个笑脸和蓝色碟子的一个笑脸放在一块,就变成了2个笑脸,也就是说,1和1组成了2(幻灯片演示)

    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

    t;3的分解和组成

    做游戏,老师手里拿着三个笑脸(两手都有),展示一只手,另一只手里多少笑脸让小朋友们去猜。从中体会3的分解。老师再将自己两手中的笑脸都放在黑板上,同上引导小朋友们去理解3的组成。(幻灯片演示)

    学生动手写一写,练一练

    t;4的分解与组成

    师:2和3会分解了,小朋友们会不会分解4呢?在按照前面的方法将4个笑脸放到2个碟子里面。(连续找三个小朋友)

    学生尝试的放,老师对每一种方法进行解释。幻灯片展示。

    再让三个小朋友将分好的笑脸分别放在一起,幻灯片展示

    学生动手练一练

    t;5的分解与组成

    师:接下来,我们要将老师手中的五个笑脸分发到两个盘子里面,那个小朋友自告奋勇,主动来发一发。

    学生发(四种方法)

    老师如上强调5的分解与组成。

    小结:

    数与数之间都是有逻辑关系的。1~5可以分解,也可以由其他数组成。

    蒙氏数学4教案(篇4)

    一.设计意图: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幼儿要在一次活动中较为正确地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同时知道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不太容易的。因此,教师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组操作探索---集中讨论归纳。

    二.活动目的:

    1.在活动中体验不同的测量方法,培养幼儿对自然测量的兴趣。

    2.知道测量的结果与量具有关,即量具长,测量次数少,量具短,测量次数多。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准备:

    1、教具准备:直尺和绳子

    2.学具准备:测量用的等长的吸管棒、铅笔、小木棒、牙签、积木若干,统计表若干。在黑板上和室内地面都布置好独木桥的场景。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2)难点:。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

    四.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走“独木桥” 。让幼儿自由体验,用脚尖挨着脚跟测量独木桥的长度。

    2.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 问幼儿走了多少步?为什么大家走的步数都不一样。

    小结:刚才我们用脚尖挨着脚跟走,量了独木桥的长度,这种方法啊就叫测量。

    (2) 发散幼儿思维:你还知道其他的一些测量工具吗?并引发幼儿思索:不同的工具,测量的结果会一样吗?

    (3) 教师用直尺和绳子分别在黑板上对独木桥进行测量,重点讲解测量的正确方法:即测量时,量具要首尾相连。

    (4) 通过观察,比较,提问,引导幼儿小结出量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3.分组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测量用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介绍分组活动的材料及活动要求。

    (2)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活动,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测量的方法

    五.教师展示各组幼儿的测量结果,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

    六.活动延伸:

    蒙氏数学4教案(篇5)

    教具 加法板 在30�M×42�M的板上画横18格纵12格的方格,上端写1-18阿拉伯数字(1-10是红字,11-18是蓝字)。10的旁边画一条纵的红色分隔线。 定规 红色和蓝色板子各9支装在木箱中。每支木板各有规定的尺寸,故称为置之不理规。 蓝色定规……当成加数使用。有1-9共9支,数字写在木板右端。 红色定规……当成加数使用。有1-9共9支,上面标明数字与刻度。 B.提示[A]――10的基本加法练习(10的构成) 1、在加法板上方的左侧按顺序排列1-9的蓝色定规。 2、右侧同样排列红色定规。 3、将蓝色定规1放在加法板上1的上面,也取红色定规9排在板上。老师说:“1加9是10。” 4、这时指着答案10和红线,(加法板上段所印的数字代表加算的答案。) 5、其次取2的.蓝色定规和8的红色定规放在板子上,“2加8是……10”跟着指答案10和红线。 6、同样进行3加7等于10 4加6等于10 5加5等于10 6加4等于10 7加3等于10 8加2等于10 9加1等于10 一直到全部结束。 7、让小朋友注意到每个组合的结果都是10。 8、依小朋友的要求,让他继续反复这项组合成10的基本加法练习。 提示[B]――构成11-18的加法练习   1、先把蓝色定规拿走,在加法板上放2的定规,再放9红色定规。 “2加9等于11”老师指数字11说道。 2、接着加法板上放蓝色定规3和红色定规8。 “3加8等于11” 3、同样地进行4加7等于11 5加6等于11 6加5等于11 7加4等于11 8加3等于11 9加2等于11 在加法板上排列出全部的组合。 4、把红、蓝定规全部归回原位。 5、其次拿掉蓝色定规2,在板上放3的定规,及红色定规9。 “3加9等于12” 6、以下同样地全部进行答案为‘12’的加算。 7、其次进行答案为13,14,15,16,17的各组组合练习,一直到最后‘9加9等于18’为止。

    蒙氏数学4教案(篇6)

    1、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 了解标记的含义,对符号有一定的敏感性。

    3、喜爱操作探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物质准备:“小熊的一家”的衣、裤、鞋子、袜子和手套;分类盒、分类标记(颜色、大小、季节);摸箱;花片;

    创设情境:叮叮叮,闹钟响,小熊一家要起床。衣裤鞋袜摆放好,依次分类有主张。

    1)师出示“小熊的一家”中的衣、裤、鞋、袜,请幼儿观察后说出分别有些什么物品,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等来说。

    幼儿每说出一种不同特征,师就出示相应的特征标记,如幼儿说有红色、蓝色……师就出示相应颜色标记,并小结:它们颜色不同,按颜色来分就可以分成红色的、蓝色的……

    2)幼儿探索,师巡回指导。

    3)师幼儿交流小结,请具有不同分类特征的幼儿各一名,分享自己的分类过程与结果。

    分组活动:

    第一、二组:做《操作册》第2册第3页的活动“停车场:。

    第三、四组:玩“摸摸、猜猜、分分“游戏。将各色雪花片和彩色珠子放入摸箱,小组中每人轮流玩具,猜猜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可能是什么颜色,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蒙氏数学4教案(篇7)

    更多精彩请联系: 富联网教育 网站: 130 9636 1232 132 2822 8885 151 9814 4189 137 0818 3988 137 0818 3899 137 0818 6399 136 8844 3310 134 0844 4788 134 0844 4792 蒙氏数学“按一种特征分类”教案    按一种特征分类   活动目标: 1. 能给物体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并尝试说出同类物体的共同特征。 2. 了解标记的含义,对符号有一定的敏感性。 3. 喜爱操作探究,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分类标准。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 “小熊的一家”。 2. 学具准备: “小熊的一家” 中的衣、裤、鞋、袜;分类盒、分类标记(颜色、大小、季节等);摸箱;各色塑料雪花片及彩色珠子。 3. 《操作册》第2册3-4页。   活动过程: 1. 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幼儿一边念儿歌《小小手》(儿歌附后)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2. 集体活动。 ①  按颜色特征分类。 出示“小熊的一家”中的衣、裤、鞋、袜,请幼儿观察后说出分别有些什么物品,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颜色、大小等来说。 幼儿每说出一种不同特征,教师就出示相应的特征标记,如幼儿说有红色、黄色……教师就出示相应的颜色的标记,并小结:它们的颜色不同,按颜色来分就可以分成红色的、黄色的…… ② 幼儿自主探索分类标准。 提出活动要求:给小熊一家的用品分类。分类的特征可以自己来设计,想好后按这种特征将所有的物品分完。 幼儿探索,教师巡回给予必要的指导。如有的幼儿对画标记感到困难,教师可先问幼儿想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幼儿说出分类特征后,教师可给出具体的建议,使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够继续下去。 ③ 交流小结。请不同分类特征的幼儿各一名,分享自己的分类过程与结果。 3. 分组活动。 第一组:做《操作册》第3页的活动“停车场”。 第二组:玩“摸摸、猜猜、分分”游戏。将各色雪花片和彩色珠子放入摸箱,小组中每人轮流摸玩具,猜猜自己摸到的是什么,可能是什么颜色,按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第三组:继续操作学具“小熊的一家”。尝试用与前面不同的分类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 4.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活动延伸: 1. 完成《操作册》第2册3-4页的活动。 2. 将教具“小熊的一家”投放到数学角,供幼儿继续操作游戏。   活动提示: 1. 按某一特征对物品进行分类时,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分类特征。在该活动中,不要求每个幼儿对“小熊的一家”进行多角度分类,只要能按一种特征分类并画出相应标记即可。 2.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在讲述自己的分类特征后,能倾听同伴与自己不同的分类特征,在拓宽其思维和视角的同时,逐渐养成对他人不同意见的宽容和接纳态度。   生活中的数学: 1. 完成《作业纸》第2册5-8页的活动。 2. 家长可利用生活中整理房间,收拾玩具等机会和孩子一起将物品按一种特征分类,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资源 小小手 伸出你的手指,捏一捏, 收起你的手指,握拳头, 看见你的朋友,招招手, 我们团结友爱握握手。

    蒙氏数学4教案(篇8)


    一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了解自己的数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通过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在学会数数以后,能有序地数数,并能用多种方法数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工具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开始,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

    2.师生相互介绍。

    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教师拿出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我们平时有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齐数。(独立数——互数——齐数)

    二、探究新知

    1.数出数量是1的。

    问: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一个玩双杠的同学……)

    师:对,这些都能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再自己小声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

    问:图中数量是2的有哪些?

    (有两个同学在跳绳;有两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有两个同学在看书;有两个同学在进校门……)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这些都可以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3.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如果答是“数出来的”,可以让该学生到前面数给大家听。数完后,让其他学生评价,他数得对不对。

    师:这些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数数的方法很正确。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做事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接下来,我们看哪个小朋友数得好。

    4.认读1~10各数

    ●认读数字卡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1~10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按方位数数

    可以顺着数,倒着数,说说6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等等。

    三、练习提升

    1.数身边的实物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手指头、纽扣……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2.教学数字手势

    3.开放性练习(可以放在课后)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枝铅笔?

    四、教学效果评价

    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谁能说一说今天你都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会数1到10。并每个写5遍。

    课后小结

    谈话:写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数学王国的每一个成员都眨着智慧的眼睛在看着我们呢!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们打算今后怎样做?

    学生自由谈论。

    一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录像出示8个小朋友去公园买门票,然后,又来了5个小朋友的情景。)

    1.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丽、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

    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想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数的,数了数这些小朋友一共有13个人。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第一次来了8个人,然后接着往下数,9、10、11、12、13,一共有13人。

    生3:我们是把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中的2个人先和8个人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生4:我们是把8个小朋友分成5个小朋友和3个小朋友两组,然后把这5个小朋友和后来来的5个小朋友凑成10个人,10个人再加上剩下的3个人,一共是13个人。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5。

    师: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小棒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教师再请几个小组说一下他们是怎么做的。

    教师根据几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由于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其他方法,如数数法、接数法便不再出现或很少出现。

    2.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办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巩固内化,发散思维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想出了做8、7、6加几的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跟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方法有什么关系?(一样)那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8+9,看哪个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汇报:

    生1:从9中拿出2,与8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2:从8中拿出1,与9凑成10,10加7等于17。

    生3:我想因为9+8=17,所以8加9也等于17。

    教师对这3种方法都予以肯定,并特别表扬第3种方法。教师渗透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教师用课件演示9+8=17想的过程和8+9=17想的过程,以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迁移。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圈一圈,算一算。

    2.(课件出示)1路公交车上原来有6个人,又上来了7个人,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3.(课件出示)小兔找家:每个小兔身上有一个算式,每个小屋上有一个得数,学生做对后,小兔子就能回到自己家。

    4.(课件出示)写算式。

    根据图中情景,写出算式,看哪个同学写得又多又好。一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认识=、>、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会用=、>、

    教学难点:

    会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0~5的认识,今天我们将来认识“=”、“>”、“”、“

    板书:“=”、“>”和“

    二、新授。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提问

    ①图上画的是什么? ②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分别有多少只? ③你能说说哪种动物多?哪种动物少?哪种动物的只数一样多?

    (2)同样多。

    ①小兔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贴上4只小兔。

    ②小猴有几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4只小猴,并用线连一连。

    板书:4 4 1.“想想做做1”。

    在圆圈里填上“>”、“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数哪个多?哪个少?(同样多) 你是怎样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样多)④4和4同样多,我们就说4=4。(板书:4=4) 老师指着等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等号。

    (板书:等号) 读作:4等于4。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读。

    ⑤书写等于号,在书上第18页上先描后写。

    2.教学大于。

    (1)小熊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黑板上贴上5只小松鼠,并板书:5。

    (2) 小松鼠有多少只? 学生回答,老师一个对一个地贴上3只小熊。(并板书:3) (3) 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小松鼠和小熊谁多谁少呢

    (教师边连线,边提问)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样? (4) 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样?(板书:5比3多)

    5比3多,也就是5大于3。

    (板书:5>3) 指着大于号说明,这个符号叫做大于号

    (板书:大于号) 让学生齐说大于号,再指名说。

    大于号开口一头向哪边? (向左) 尖的—头向哪边?

    (5) 观察式子5>3,提问:大于号的开口一头和尖的一头,哪头大? 哪头小? 开口大的那头对着大的数还是小的数? 尖的那头对着什么数?这个式子读作“5大于3”,板书;5大于3。

    老师领读、齐读,同桌互说。

    (6)回顾一下,刚才学习了“大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 结果怎样?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说成5大于3,写成5>3。

    3.教学小于。

    (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么样? (小熊比小松鼠少) (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于5。

    (板书:3

    (板书:小于号) 指导写“

    (3)观察式子“3

    (4)刚才我们学习了小于号。这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怎样?

    老师小结:这道题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可以说成3小于5,写成3

    (5)同样一幅图,为什么可以说成5>3,也可以说成3

    (比的标准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4.小结

    这一节课学习了“=”、“>”和“”还是“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题图。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谁和谁比,结果是多还是少?圆圈应填什么符号?

    2.“想想做做2”。

    在圆圈里填上“>”、“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啊?你学了哪些本领呢

    蒙氏数学4教案(篇9)

    活动内容:《数学王国运动会》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活动,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2、在操作和游戏中复习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活动难点:通过游戏,提高加减式题口算能力。

    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加、减法板”“数字卡片”写有1-5的数字车库、写有5以内加减法的数字汽车、有1-5数字的桃子卡片,

    2、学具准备:“加减法板”;“数字卡片”;写有1-5加减法的信封若干,邮筒五个.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大家好!我是数字王国的数字宝宝5,我们数字王国举行了一场趣味运动会,国王让我邀请大班所有的小朋友参加,你们想去吗?幼儿:想

    教师:我们要进入数字亡国了,请小朋友脚跟碰脚尖走,沿着蒙氏线走,心里默默数数,看要走多少不才能走到数字王国?

    二、集体活动(1)游戏汽车拉力赛

    教师:请小朋友把红色和蓝色的定规尺分类放好,今天集体比赛的项目就是汽车拉力赛。每个小朋友都有一辆小汽车,请你们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上面的题目,将汽车停在相应的车库里。幼儿操作加减法半,计算出汽车上的算式的得数,并将车放在相应的车库。

    (2)送信:这个环节注重孩子的口算能力,以及检验幼儿对5以内的加减法的掌握情况。王国里的送信员生病了,所以好多信件被积压了,今天我们来个比赛,比比看谁先把心送到小动物的邮箱里,幼儿取信封,看上面的算式计算出正确答案并投到相应的油桶里.

    三、分组活动:摘桃子比赛:这个环节注重发展幼儿的交往、协作能力。将全班幼儿分成5组,教师设计了问题情境:小猴子想摘桃子,可桃树的主人说:“你只要说出三道加法或减法的试题,答案正好是桃子上的数字,我就把桃子送给你。”教师创设情境并进行演示:小猴子我来帮你。1+2=3.4-1=30+3=3,我把三号桃子送给你。“摘桃子”的生动情境引起了幼儿的兴趣。激励了幼儿积极思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摘几号的桃子送给小猴子?然后说出和桃子上的数字答案相符的试题。

    四、交流小结

    音乐响起,教师扮演小记者采访运动员

    教师:这次比赛你参加了什么项目?你是怎样完成比赛的?

    我代表数字国国王,给所有的小朋友颁发奖品,为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对孩子进行一个肯定,给幼儿发作业纸。

    五、请所有运动员退场,结束教育活动。

    蒙氏数学4教案(篇10)

    一、名称:

    蒙眼感知红蓝数棒

    二、直接目的:

    1、感知数棒的长短。

    2、感知数量的多少。

    三、间接目的:

    协调、专注、独立、秩序。

    四、适宜年龄:

    4.5~6岁以上。

    五、准备材料:

    数棒1组;眼罩1个。

    六、步骤:

    1、我要示范的工作是:蒙眼感知红蓝数棒

    2、将数棒在卷毯上散放,幼儿坐在老师周围。

    3、教师戴上眼罩,用双手触摸的方法找寻数棒1,左手按住数棒,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进行触摸,并以点头或摇头的方式表示所选数棒的正确与否。

    4、把找出的数棒1放在卷毯左下方。

    5、请幼儿戴上眼罩,用双手触摸的方法依序找出其余数棒,每找出一根数棒都要通过数棒1来量取。

    6、将找出的数棒一一排列在卷毯左下方。

    7、将数棒全部找出后,请幼儿摘下眼罩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检查,将数棒红色一头全部靠在左端,并检查数棒的排列顺序。

    8、整理教具,并归位。

    七、错误订正

    摘下眼罩自我检查。

    八、变化延伸

    以蒙眼方式进行砂数字板和数棒配对的活动。

    【蒙氏数学4教案合集】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