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乐理教案15篇
  • 乐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3-11-06

    乐理教案15篇。

    教师的职责之一是编写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但在教案和课件中,知识点的设计很重要。教案是为了个性化地服务学生而准备的,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课件才算是好的呢?教师范文大全经过认真整理为您梳理了“乐理教案”,希望您在阅读后能够感到快乐,并与您的闺蜜分享!

    乐理教案【篇1】

    乐理知识课件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乐音体系

    重点难点:

    音的分组、等音、自然音级、变化音级。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1、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正常音的震动范围每秒11—20000次,音乐中使用音的范围为每秒震动27—4100次。

    3、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4、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排列。)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55、音的`分组:A2----c

    12345A2C1Ccccccc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6、音的关系

    (1)变音(即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称为“变音”。

    (2)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x”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②降记号(降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bb”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③还原记号:表示将被升高或被降低的音回归原位。

    (3)等音: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也叫“同音异名”音。

    (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①自然半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半音。如:E—F;C—bD等。

    ②自然全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全音。如:E—#F;bB--C等。

    (5)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①变化半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如:C—#C;#E--bG等。

    ②变化全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全音。如:bC—#C;E--bG等。

    乐理教案【篇2】

    通过一组中外作品的演唱和欣赏,感受作品流露出的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结合具体作品初步理解节奏和旋律是音乐表现的两的要素。

    练习竖笛吹奏,能在连贯的乐句中较准确地吹出re、fa、mi三个音。

    重点:结合具体作品初步理解节奏和旋律是音乐表现的两的要素。

    难点:情感体验思乡之情。通过一组中外作品的演唱和欣赏,感受作品流露出的对亲人、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 (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 采用讲授、视唱、欣赏法,引导学生情感体验思乡之情。

    运用电脑多媒体教学。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学科教师用书。

    (形成性评价设计、总结性评价设计) 学生通过科学的练声法学唱歌曲,感觉有所收效,学习兴趣提高。再通过比照同一作曲家的不同作品,音乐感受能力有所进步。

    师生问好。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师:今天我们将开始学习第三单元“故乡的云”。首先,我们先一起来学唱一首老歌《故乡的亲人》。

    (2)跟琴学唱。

    (3)作品分析:

    1851年,福斯特在远离自己家乡和亲人的辛辛那提州工作时,感到远离亲人的孤寂和惆怅,于是创作了这首歌,借以寄托思乡之情,本曲的歌词也是作者自己填写的。歌曲的旋律有着浓郁的赞美歌风格,这是因为福斯特自幼喜爱音乐,常随黑人保姆到教堂听黑人唱赞美歌,这些黑人的宗教歌曲给予他很深印象的缘故。

    歌曲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四段歌词带有起、承、转、合的意图。第一乐段比较平稳,第二乐段的首句情绪激昂,出现高潮,接着重复了第一乐段的旋律,感情逐步平静。全歌旋律朴实、优美,节奏平稳,具有浓郁的赞美诗风格。

    (4)歌词“斯瓦尼”的由来:

    1851年某天,福斯特来到他兄弟的办公室问他,有哪条南方河流的名字叫起来好听,想要用它写到一首新的歌曲里面去,他的兄弟说雅索不错,他说那个名字已经使用过了;然后他的兄弟又建议“帕地”,他回答说他不想要这个名字。于是他的兄弟走到书桌前取下一本地图集,打开美国的地图,瞧了半天,他的兄弟手指停留在“斯瓦尼”上,那是一条在佛罗里达流入墨西哥湾的小河流,他高兴地记下了这个名字。这样这首“我的故乡在斯瓦尼河畔”美丽的歌曲就诞生了。

    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1825─1864)于1826年7月4日生于宾夕法尼亚。他家里人曾想劝阻他打消对音乐的兴趣,他曾在辛辛那提他哥哥的商店里当了几年记帐员。但福斯特的音乐天才是压制不住的,他创作了大约二百首歌。由于受当时流行的化装黑人乐队表演及黑人民歌的影响,福斯特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其个最的是《哦,苏珊娜!》、《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老家》、《金发的珍妮姑娘》、《坎普敦赛跑》、《老黑奴》及《美丽的梦中人》。尽管福斯特的许多歌很快就流行了,但他不通生意,常被歌曲出版商占了便宜。如果他早听父母的劝告,他就能谈判到更优厚的版税,并保护他的著作权。

    (6)作品特点:

    他的作品结构简单,节奏平稳,音域不宽,材料精练,音调吸收源自古非洲文化及欧洲赞美歌的黑人民歌的养料,于真挚纯朴中含感伤色彩。这种情绪既是对黑奴命运的同情,又是他孤身异地生活的切身感受。

    由作者自撰歌词的《噢, 苏珊娜》完成于1847年。同年9月11日在匹兹堡的“雄鹰沙龙”上首次演出后,便逐渐风靡全国。

    翌年美国西部发现金矿后,大批的淘金者就是唱着这支生动、

    这是福斯特1860年离开家乡彼得斯伯格去纽约之前写的最后一首歌。写这首歌的时候,福斯特一生热爱着的家乡和亲人,几乎都一去不复返了。可敬的父亲这时已经去世了,两个姊妹也已出嫁,远离了家乡,两个兄弟也相继故去,剩下的另一个弟兄摩利逊也已结婚,而且住到了克利夫兰。事实上,除了妻子和年幼的女儿之外,只有他一个人孤独地留在家乡彼得斯堡。此后又遭遇家庭婚变的悲剧,被迫孑然孤身流落到纽约,贫困潦倒,不久就孤寂地死去。1864年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只有三十七岁。

    妻子琼家的一个老黑奴去世了。作者福斯特与这个老黑奴有着多年的交情,老黑奴的去世使作者深感悲痛。这首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写的,旋律优美、亲切而又哀婉动人。显然,作者写作本曲除了寄托对老黑奴的哀思以外,也融进了对自己境遇的哀叹。这里选用的是轻音乐的改编版。

    (11)《噢,苏珊娜》与《老黑奴》,哪一部与课本上的歌曲《故乡的亲人》风格一致?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1.复习歌曲《故乡的亲人》;

    四、下课礼仪。

    乐理教案【篇3】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课件内容大家是否全部理解?朋友们,以下是电工基础知识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为220伏,称为“线电压”;而两根火线间的电压为380伏,称为“相电压”。

    线电压就是两根相线之间的电压,相电压就是相与中性点之间的电压,这是对星形接法而言的,但对于角形接法,没有中性点,相电压是等于线电压的。因为每相绕组上所能承受的电压是相电压,角形接法中其中有一相绕组始终是接在两根相线之间的,即有一个绕组直接接在线电压上,所是以最低的为准,在角形接法中线电压要等于相电压,才能满足绕组的电压等级。

    可以这样理解:

    1、三相电――发电机中三个固定线圈,它们在磁场中运动相应产生三个感应电压,而且每个电压的相角相差120度,这就是日常所谓的ABC三相;

    2、发电机的三相电输出接法若采用“三相四线制星形接法”, 就会有一根零线和三条相线;

    3、零线――变压器低压侧一般采用Y型接法,中性点用导线与大地相连,同时在中性点拉出一条导线,该导线便是零线。零线的好处是把中性点的电位保持为零电位,使相线(A、B、C相拉出的导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用户电器使用。

    4、线电压、电流――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称为线电压(例如AB相线之间的电压,一般为380V),相线与相线之间形成回路所产生的电流称线电流

    相电压,相电流――相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称相电压(一般为220V),相线与零线之间形成回路所产生的电流为相电流。

    5、母线――在输电线路中的主干线称为母线。

    6、相电压是各个相与地的电压。线电压是相与相的电压,就三相四线制的380伏、相电压是220伏 线电压是380伏。两个是1.732的关系。

    隔离变压器(Isolation transformer)俗称安全变压器,是指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带电气隔离的变压器,是用以对两个或多个有耦合关系的电路进行电隔离的变压器。隔离变压器一般用于机器维修、保养,起保护、防雷、滤波作用,用以避免偶然同时触及带电体,变压器隔离的是原副边绕线圈各自的电流。隔离变压器早期为欧洲国家用在电力行业,广泛用于电子工业或工矿企业,机床和机械设备中一般电路的控制电源,安全照明及指示灯的电源之用。

    隔离变压器属于安全电源,一般用来机器维修、保养用,起保护、防雷、滤波作用。隔离变压器是一种1:1的变压器。初级单相220V,次级也是单相220V。或初级三相380V,次级也是三相380V。

    隔离变压器原理是指输入绕组与输出绕组在电气上彼此隔离的变压器,用以避免偶然同时触及带电体(或因绝缘损坏而可能带电的`金属部件)和地所带来的危险,它的原理与普通干式变压器相同,也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主要隔离一次电源回路,二次回路对地浮空,以保证用电安全。

    现以单相双绕组变压器为例阐明其变压器的原理,如图所示:当一次侧绕组上加上电压ú1时,流过电流í1,在铁芯中就产生交变磁通?1,这些磁通称为主磁通,在它作用下,两侧绕组分别感到电势é1,é2,感到电势公式为:

    二次绕组与一次绕组匝数差异,感到电势E1和E2大小也 差异,当略去内阻抗压降后,电压ú1和ú2大小也 就差异。

    当变压器二次侧空载时,一次侧仅流过主磁通的电流(í0),电流称为激磁电流。当二次侧加负载流过负载电流í2时,也 在铁芯中产生磁通,力图变化主磁通,但一次电压稳固时,主磁通是稳固的,一次侧就要流过两部门电流,一部门为激磁电流í0,一部门为用来平衡í2, 这部门电流随着í2变革而变革。当电流乘以匝数时, 磁势。

    隔离变压器原理的主要作用是:使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电气完全绝缘,也使该回路隔离。 另外, 利用其铁芯的高频损耗大的特点, 从而抑制高频杂波传入控制回路。用隔离变压器使二次对地悬浮,只能用在供电范围较小、线路较短的场合。此时,系统的对地电容电流小得不足以对人身造成伤害。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保护人身安全!隔离危险电压。

    隔离变压器属于安全电源,一般用来机器维修保养用,起保护、防雷、滤波作用,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跟输入端是完全“断路”隔离的。隔离变压器对于发现闪电、放电、电网切换、电机启动等其它电网燥志引起的干扰作用都有抑制作用,输出输入电容耦合小,所以也被行业人称为电源噪声抑制器,这也就说明隔离变压器具有保护设备的一种作用。

    (2)滤波抗干扰功能--采用原、副绕组同心放置的,但在绕组之间加置静电屏蔽,以获得高的抗干扰特性。

    乐理教案【篇4】

    二、重点难点:

    音的分组、等音、自然音级、变化音级。

    2、正常音的震动范围每秒11—0次,音乐中使用音的范围为每秒震动27—4100次。

    3、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 低 音 区 ) ( 中 音 区 ) ( 高 音 区 ) 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2)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x ”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②降记号(降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bb” 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3)等音: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也叫“同音异名”音。

    ①变化半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如:C—#C;#E--bG等。

    ②变化全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全音。如:bC—#C; E--bG等。

    乐理教案【篇5】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跳动的节奏》。

    《乐理》课是我校幼师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主要传授音乐理论知识,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审美能力,本学科的学习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相结合的特点。按照这样的宗旨,我就以下几方面加以阐述。

    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材中的基础乐理模块,第三单元第2节内容。《乐理》课程是以节奏及旋律为核心,结合各音乐要素,展开的一系列音乐理论知识的探索,本课的侧重点是节奏的学习,它以模唱、听觉分析为主要形式,培养音乐感知力和表现力等基本技能,而教材中涉及的节奏的讲解以理论为主,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缺乏实际依据,因此要实现理念与方法相统一,就必须在课堂中增加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对音乐基础知识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我分析一下学生情况: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幼师一年级学生,她们绝大多数都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专业的训练,对音乐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很肤浅的表层,传统的概念灌输式的教学对她们来说很不适合,并且幼师学生以女生为主,在她们当中开展各项艺术教育活动的兴趣比较浓厚,我正是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体验出发,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发展音乐认知、表现和审美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理论修养。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了解节拍、节奏、节奏型的涵义。

    培养模唱、分析、听辨节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教师演示的观察、分析,区分节拍和节奏的差异。

    通过对音符的不同组合,了解节奏型的种类。

    通过节奏模打、歌曲听觉分析,加强理论与技能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律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节奏的.趣味,培养稳定的节奏感,进而增强学生表达音乐的自信心。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充足考虑本课的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根据对学生活动的观察把这节课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模块,在静态模块中,以教师演示为主,学生进行思考,教学重难点为:围绕节奏为主的理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促进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动态模块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获得新知识的规律,教学重难点为:学生对节奏进行听觉判断、模唱、记录、识读的能力培养。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制定了我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理论在左,技能在右,一动一静完美搭配:

    围绕本课音乐理论和音乐技能相结合的特点,遵循感知和表现共存,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感知包含了节奏听辨和节奏认知,并且运用模唱、模打节奏的动态形式来表现,静态侧重于理论知识传授和总结,避免脱离实际的概念式教学。

    二、善于引导,善于联系,紧紧围绕重难点实现有效教学:

    在乐理教学中,我认为善于引导、善于联系是突破重难点最有效的方法。善于引导就是根据问题症结和难点实质,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善于联系就是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中找到位置,知识才能变得牢固扎实,才算学到手,因此我设计了联系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将跳动的音乐气息引入课堂的教学思路。

    三、听、唱、读、写,推动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

    节奏模块的学习,需要具体的音乐形象直观呈现,更加需要听觉分析、模唱、识读、记录四个环节的训练,无论是教师的演示、讲解,还是学生的模仿、记忆,都必须是融为一体的,整个教学的主线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事实依据,尽可能利用多媒体、教师的演示,使学生整体认识、理解、表现音乐节奏。

    (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提供服务,针对本课特点,结合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我选择演示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

    我始终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要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宗旨,我侧重模仿练习法和听觉分析法为主要的学习方法。

    那么如何将以上的教学方法恰如其分地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呢:

    我设计了5个教学环节,分别是“

    动中求入(4分钟)

    动中求悟(6分钟)

    动中求实(12分钟)

    动中求趣(15分钟)

    课堂小结(3分钟)

    第一个环节:动中求入

    要让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今天幼儿园里要举行一场绕口令比赛,哪位同学愿意成为我们的小选手?来比一比谁说得最棒!”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我吸引了,当我出示第一首绕口令的时候,他们就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开始摇头晃脑地朗诵了。通过绕口令比赛,传递着快乐学习的信息,使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同时又体验了文字中的韵律感,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基础。随后,我通过填词游戏,从绕口令的韵律联系到音乐的节奏,为了拉近学生与节奏的距离,让节奏不陌生,我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难道节奏只用来描述音乐的吗?请大家说一说生活中你对节奏的认识。”学生各抒己见,并在我的启发下得出结论,哦……其实节奏就是一种规律,而规律就是一种稳定的模式,巧妙地进行知识过渡和链接,充分体现善于引导、善于联系的设计理念。

    第二个环节:动中求悟

    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对节拍、节奏的性质区分,而节奏为主的理论知识和听觉训练是一个难点。我继续抓住学生的兴趣,设计了你说我演的教学活动:“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聆听老师带来的一首绕口令,听完后说说有什么不同?”

    扁担宽板凳长

    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那板凳上

    学生的耳朵果然是贼灵的,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增加了打节拍的声音,还能比较出老师念的文字带有节奏感,非常吸引人。同学们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他们已经能够从我的演示中听辨节拍和节奏,打铁趁热我进一步追问:“你们能记住刚才老师念的节奏吗?”同学们在我的鼓励下,一边打节拍一边把绕口令的节奏完整的复述了一遍,最后我把同学们复述的节奏,进行展示,师生共同得出节拍和节奏的规律。

    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的方式,弱化视觉观察效果强化听觉分析能力,明白听觉分析在节奏学习中的重要性,顺利解决节拍、节奏的知识点区分,并把学生总结的经验翻译成理论术语,配合绕口令的朗诵,让学生体会节奏的动感,顺利解决了难点的突破。

    第三个环节:动中求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打算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让他们主动思考,充分讨论,做到动手、动口、动脑三方面结合。我设计了“画一画、读一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1个单位拍内自由组合节奏型,然后画在彩色的卡纸上。

    我以模仿练习为导,音符组合为线,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同学们兴趣盎然、发言踊跃。通过比较1个8分音符和2个16分音符的排列变化,让学生掌握节奏型的对称感,并生动形象地命名为,前16,后16,中间切开的叫小切分,为节奏的学习寻找小窍门。随后学生通过模仿,找出了前附点、后附点等节奏型的规律,举一反三、活学活用。

    此外,我利用小鼓敲击的方式,组织了师生的节奏模打练习,播放视频片段,拓展思维启发3连音的认知,在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突出本课听辨、模仿、识读的重点,顺利达成学生对节奏型种类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个环节:动中求趣

    在这一环节,我遵循寓教于乐的思想,注重对学生听觉分析能力的培养,设计了节奏拼图游戏。

    挑选3首学生喜爱的儿歌,作为媒介,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刚刚画好的节奏型卡片,全员参与全体行动,发挥团队的精神,尝试完成歌曲的节奏拼图,进行比赛,最后集体模唱儿歌。

    在游戏中,我捕捉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并指导他们运用节拍听辨节奏,给学生创造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同学们兴趣盎然、发言踊跃。

    拼图游戏融合了动态与静态,理论与听觉分析,使学生在律动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节奏的趣味,又通过活泼可爱的儿歌作为诱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深新课知识的印象,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

    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充满了问题才会学趣盎然,我引导学生自我追问:

    这节课我们主要感受了哪个音乐要素?

    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来感知节奏?

    我记住了几个节奏型?

    (结束语):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的结束不代表学问的终止,同学们要敢于追问,敢于探究,走出课堂,走进音乐!

    我的作业布置分3个层次:

    基本练习:完成课后练习,用于检查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情况。

    综合练习: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给绕口令编创一条合适的节奏型,并按节奏练习模打。尊重学生的个性色彩,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过一把瘾,获得满足感的体验,充分遵循理论与技能互相搭配,实现教学反馈的全面性。

    发展练习: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并把它的节奏型记录下来。通过兴趣的诱惑,对学生的音乐听觉分析能力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是综合能力的一种提升。

    综上所述,最后我来说说我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围绕一个“动”字展开,课堂中充满了互动的生机,从学生感兴趣的绕口令开始,引导学生的联想,调动学生的热情,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填词游戏、你说我演、画一画读一读和拼图游戏,创造了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把跳动的节奏带进了课堂,充分点燃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的激情,展现了节奏的无限魅力。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乐理教案【篇6】

    乐理课的教案

    【班 级】 06级1班

    【授课时间】 xx年9月17日上午第一节

    【授课地点】 教学楼201教室

    【执教老师】 王 文

    【教材分析】 ⒈重点: ⑴简谱视唱:切分音

    ⑵五线谱视唱:C大调、F大调

    ⒉难点: ⑴准确掌握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两种节奏型; ⑵使用首调唱名法进行F大调的五线谱视唱。

    【教学目标】

    ⒈知识方面:⑴通过节奏训练,准确掌握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两种重要的节奏型,从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⑵通过读谱训练,逐渐掌握使用首调唱名法进行F大调的五线谱视唱; ⑶通过音高练习,加强音高感。

    ⒉能力方面:规范和掌握简谱视唱和五线谱师视唱的一般步骤;通过视唱练习加强音乐基本功,提高音乐素养,为音乐技术技巧课打好基础。

    ⒊情感方面:通过视唱训练,能够发现音乐旋律和节奏的一些基本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创作音乐的兴趣。

    【教学方法】 分别采用模仿、感受、讲授、提问、讨论等方法。

    【教学用具】 钢琴和五线谱、简谱谱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⒈音高练习:音阶练习(柯达伊手势法) ⒉切分节奏练习 ⒊检查视唱曲和节奏练习

    二、新授: ⒈简谱视唱: ⑴《幸福在那里》:进行左手节拍右手节奏的练习;

    乐理教案【篇7】

    喜欢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可以将游戏和乐理知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1:在五线谱教学中,可根据七个音符的高低规律,分别请七个学生各代表一个音,然后根据课件上五线谱的音高变化,排出他们的站位,比一比哪个学生排得又快又准。这样,时间短、记得牢。

    例2:请一位学生将头转过去,然后将一件小玩具藏在班上某个学生身上,在音乐声中开始寻找,全班学生用拍手表示,当他离玩具越来越近时大家拍得越来越强,反之则越来越弱。这样,可以将强弱规律的变化以及符号快速而准确地掌握。

    例1:在低年级学生感受进行曲风格时,可以让学生亲自走一走,然后将进行曲、圆舞曲、奏鸣曲等风格乐曲放在一起让学生走动比较。这样,就能体会到只有进行曲时适合走动,富有激情;同时,也能感受到圆舞曲三拍子、转圆圈的特点。

    例2:在拍子强弱教学中,让学生用拍手拍腿的变化比较强弱的规律,边听歌曲边打拍子去比较。或有一些肢体语言让学生亲自感受。如在五年级《白兰鸽》一课,用律动方式模仿鸽子飞翔动作,分别把强、弱、休止符带入煽动翅膀的动作中,形象地掌握了歌曲的节奏和强弱规律。

    看动画片,在卡通世界里孩子们有着无限的想象,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以把动画和音乐知识联系起来教学。例1:将一些乐理知识借助卡通人物形象,将卡通人物做成有趣的音乐习题课件。比如学习滑音时,我们可以找一个卡通人物摔跤场面,学生看了既好笑又记得牢。

    例2:在学习某一乐理知识时,与学生约定,如果全班都学会了可以看一小段动画片,作为“激励奖励”。偶尔为之,效果甚佳。

    例3:在欣赏歌曲或需要了解音乐特点时,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如欣赏《溜冰圆舞曲》时,找来《猫和老鼠》动画片段给学生欣赏(背景音乐是溜冰圆舞曲)。看了两遍,第一遍无音乐,第二遍加入音乐,然后比较,很快记住了这段音乐的'特点、圆舞曲的特点。

    可在学习乐理知识前,讲一些简单而形象的小故事,巧妙地将知识与故事结合,快速、有效地学习。

    例:在教低年级学生学习七个音符名称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do和re是好朋友,他们养了一只猫咪,有一天这个猫咪吃了一份发馊(fa、sol)的饭,它闹肚子就拉稀(la、si)了。学生大笑,第二节课再提起,都会讲了。

    乐理知识教学要有计划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开展。要让学生学好扎实的音乐知识,就需要不断巩固,利用音乐课中重复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多次加深印象。此外,还可采取各种各样的测试方式,组织竞赛、小测试等,用奖励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这些知识。

    乐理教案【篇8】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课件,电工知识点汇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工基础知识、维修电工基础知识。

    (1)电阻率---又叫电阻系数或叫比电阻。是衡量物质导电性能好坏的一个物理量,以字母ρ表示,单位为欧姆*毫米平方/米。在数值 上等于用那种物质做的长1米截面积为1平方毫米的导线,在温度20C时的电阻值,电阻率越大,导电性能越低。则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物理量,其数值等于温度每升高1C时,电阻率的增加与原来的电阻电阻率的比值,通常以字母α表示,单位为1/C。

    2、电阻的温度系数----表示物质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物理量,其数值等于温度每升高1C时,电阻率的增加量与原来的电阻率的比值,通常以字母α表示,单位为1/C。

    3、电导----物体传导电流的本领叫做电导。在直流电路里,电导的数值就是电阻值的倒数,以字母ɡ表示,单位为欧姆。

    4、电导率----又叫电导系数,也是衡量物质导电性能好坏的一个物理量。大小在数值上是电阻率的倒数,以字母γ表示,单位为米/欧姆*毫米平方。

    5、电动势----电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位差,叫做电动势或者简称电势。用字母E表示,单位为伏特。

    6、自感----当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则由这电流所产生的穿过回路本身磁通也发生变化,因此在回路中也将感应电动势,这现象称为自感现象,这种感应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7、互感----如果有两只线圈互相靠近,则其中第一只线圈中电流所产生的磁通有一部分与第二只线圈相环链。当第一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则其与第二只线圈环链的磁通也发生变化,在第二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叫做互感现象。

    8、电感----自感与互感的统称。

    9、感抗----交流电流过具有电感的电路时,电感有阻碍交流电流过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做感抗,以Lx表示,Lx=2πfL.

    10、容抗----交流电流过具有电容的电路时,电容有阻碍交流电流过的作用,这种作用叫做容抗,以Cx表示,Cx=1/12πfc。

    11、脉动电流----大小随时间变化而方向不变的电流,叫做脉动电流。

    12、振幅----交变电流在一个周期内出现的最大值叫振幅。

    13、平均值----交变电流的`平均值是指在某段时间内流过电路的总电荷与该段时间的比值。正弦量的平均值通常指正半周内的平均值,它与振幅值的关系:平均值=0.637*振幅值。

    14、有效值----在两个相同的电阻器件中,分别通过直流电和交流电,如果经过同一时间,它们发出的热量相等,那么就把此直流电的大小作为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正弦电流的有效值等于其最大值的0.707倍。

    15、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不是一个恒定值,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率,它是指在电路中电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以字母P表示,单位瓦特。

    16、视在功率----在具有电阻和电抗的电路内,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叫做视在功率,用字母Ps来表示,单位为瓦特。

    17、无功功率----在具有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这些储能元件在半周期的时间里把电源能量变成磁场(或电场)的能量存起来,在另半周期的时间里对已存的磁场(或电场)能量送还给电源。它们只是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并没有真正消耗能量。我们把与电源交换能量的速率的振幅值叫做无功功率。用字母Q表示,单位为芝。

    18、功率因数----在直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就是有功功率。但在交流电路里,电压乘电流是视在功率,而能起到作功的一部分功率(即有功功率)将小于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叫做功率因数,以COSφ表示。

    19、相电压----三相输电线(火线)与中性线间的电压叫相电压。

    20、线电压----三相输电线各线(火线)间的电压叫线电压,线电压的大小为相电压的1.73倍。

    21、相量----在电工学中,用以表示正弦量大小和相位的矢量叫相量,也叫做向量。

    22、磁通----磁感应强度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面积的乘积叫做磁通,以字母φ表示,单位为麦克斯韦。

    23、磁通密度----单位面积上所通过的磁通大小叫磁通密度,以字母B表示,磁通密度和磁场感应强度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24、磁阻----与电阻的含义相仿,磁阻是表示磁路对磁通所起的阻碍作用,以符号Rm表示,单位为1/亨。

    25、导磁率----又称导磁系数,是衡量物质的导磁性能的一个系数,以字母μ表示,单位是亨/米。

    26、磁滞----铁磁体在反复磁化的过程中,它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总是滞后于它的磁场强度,这种现象叫磁滞。

    27、磁滞回线----在磁场中,铁磁体的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可用曲线来表示,当磁化磁场作周期的变化时,铁磁体中的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是一条闭合线,这条

    闭合线叫做磁滞回线如图1。

    28、基本磁化曲线----铁磁体的磁滞回线的形状是与磁感应强度(或磁场强度)的最大值有关,在画磁滞回线时,如果对磁感应强度(或磁场强度)最大值取不同的数值,就得到一系列的磁滞回线,连接这些回线顶点的曲线叫基本磁化曲线。

    29、磁滞损耗----放在交变磁场中的铁磁体,因磁滞现象而产生一些功率损耗,从而使铁磁体发热,这种损耗叫磁滞损耗。

    30、击穿---绝缘物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剧烈放电或导电的现象叫击穿。

    31、介电常数---又叫介质常数,介电系数或电容率,它是表示绝缘能力特性的一个系数,以字母ε表示,单位为法/米。

    32、电磁感应---当环链着某一导体的磁通发生变化时,导体内就出现电动势,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

    33、趋肤效应---又叫集肤效应,当高频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将集中在导体表面流通,这种现象叫趋肤效应。

    1、名词解释1:有功功率 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电磁形式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有功无功功率 在交流电能的发输用过程中,用于电路内电 磁场交换的那部分能量叫做无功电 压 单位正电荷由高电位移向低电位时,电场力对它所做的功叫电压。电 流 就是大量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有规则地定向运动的物理现象。电 阻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受到阻力,这是因为自由电子在运动中不断与导体内的原子、分子发生碰撞,使自由电子受到一定阻力。导体对电流产生的这种阻力叫电阻。

    2、名词解释2:

    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就是该台电动机正常连续运行的最大工作电流。

    电动机的额定电压 就是在额定工作方式时的线电压。

    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是指在额定工况下工作时,转轴所能输出的机械功率。

    电动机的额定转速 是指其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及额定负载时的转速。

    电 抗 器 电抗器是电阻很小的电感线圈,线圈各匝之间彼此绝缘,整个线圈与接地部分绝缘。电抗器串联在电路中限制短路电流。

    3、涡流现象 如线圈套在一个整块的铁芯上,铁芯可以看成是由许多闭合的铁丝组成的,闭合铁丝所形成的平面与磁通方向垂直。每一根闭合铁丝都可以看成一个闭合的导电回路。当线圈中通过交变电流时,穿过闭合铁丝的磁通不断变化,于是在每个铁丝中都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引起感应电流。这样,在整个铁芯中,就形成一圈圈环绕铁芯轴线流动的感应电流,就好象水中的旋涡一样。这种在铁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叫做涡流。

    涡流损耗 如同电流流过电阻一样,铁芯中的涡流要消耗能量而使铁芯发热,这种能量损耗称为涡流损耗。

    4、什么是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1)最大值; (2)角频率; (3)初相位。

    5、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6、什么是“三相四线制”?

    在星形连接的电路中除从电源三个线圈端头引出三根导线外,还从中性点引出一根导线,这种引出四根导线的供电方式称为三相四线制。

    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但相位不同的交流电势组成的电源供电系统叫三相交流电,这种电源叫三相电源。

    9、如何判断载流导体的磁场方向?

    判定磁场方向可以用右手定则:

    如果是载流导线,用右手握住载流导体,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其余四指所指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如果是载流线圈,用右手握住线圈,四指方向符合线圈中电流方向,这时拇指所指方向为磁场方向。

    10、如何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

    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用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拇指与其他四指垂直,让磁力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则拇指方向就是导体受力方向。

    11、什么是库仑定律?

    两个电荷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与两个电荷所带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两个电荷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电荷所处的空间介质介电系数成反比。

    12、什么叫磁场?

    两个磁体在相互接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相互的作用力。同名磁极之间相互排斥,异名磁极之间相互吸引。这就是磁场。磁场是一种物质,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来实现的

    乐理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理发》;

    2、大胆尝试用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现歌曲。

    3、感受与同伴一起表演歌曲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双响筒、黑板、节奏卡、记号笔,电子琴。

    2、木梳、剪刀、电吹风玩具各一个。

    3、音乐《看朋友》、《理发》P167、《别吵,小宝宝睡了》,娃娃两个。

    2、以提问形式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结:剪刀是剪头发,梳子是梳理头发的,电吹风是把头发吹干的。

    C、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谁来试试?

    小结:原来剪刀剪头发的时候会发出“嚓嚓嚓”,梳子梳头发的时候发出“唰唰唰”,电吹风工作的时候发出“呼呼呼”的声音。

    3、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4、请幼儿说说唱唱听到了什么。

    5、教师清唱让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6、再次请幼儿说说唱唱听到的歌曲内容。

    7、幼儿跟着教师的琴声一起学唱歌曲。

    8、重点、难点指导:

    (1)木梳、剪刀发出的声音。

    (2)“小吹风,呼呼呼~~~”这一句歌词,演唱时注意音准。

    9、幼儿继续学唱歌,教师关注个别幼儿,并进行个别指导。

    10、幼儿边唱边用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现歌曲。

    11、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给他伴唱。

    乐理教案【篇10】

    本课内容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一书中第二单元的乐理部分。

    这一节课主要内容为音的长短中单纯音符的学习,该节内容对于初学乐理的一年级学生来说非常关键,本节内容处在音的高低的后一单元,承前启后,学好、学透该课才能够为后面各单元的学习打好基础,才能更好更全面的学习乐理知识。

    该课是学生学习了音的高低后学习的内容,学生需运用到前面所学的五线谱的知识。

    教学目标:音的长短是学生们掌握节奏、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节奏型的理论知识基础。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认识书写音符能够听辨、模仿、感受音乐中音符的长短,体会音乐的魅力。

    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学习应重点掌握各个音符的名称及相互之间的长短关系。以便灵活运用音符;掌握节奏、节拍特点。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体系来看,该课难点在掌握音符的时值。通俗的说就是每个音符在相应的情况下占几拍?第二部分说学法

    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实际状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小学音乐课程都已歌唱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对于较为陌生的乐理来说认知过程较为缓慢,加之该课为乐理的基础课程,教师更应详细解读并适当放慢语速,语气应生动形象。这次课我打算运用问题法、小组讨论法等学法,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p培养能力p开发潜能。

    本课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法p展示法等教法开展教学,并运用细致的板书;生动的语言启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每认识一个新的音符时就要求学生在草稿纸上跟我一起书写该音符,这样学生即学习了该音符的写法,又加深了印象。在实施讲授法的过程中运用到生动的小蝌蚪做形象的比喻从而达到每个学生都能辨识p书写的效果。

    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古诗《清明》,朗读前提出问题:这首诗哪些字词读得长,哪些字词读得短。通过回答问题启发学生了解到音乐中音符也有长短之分。

    第一步:我打算首先演唱儿童歌曲《丢手绢》,然后故意把所有的字词都唱的一样长。要求同学们找出问题出在哪里,让同学们认识到音的长短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找出歌曲中哪些音符唱的长,哪些音符唱的短。最后每小组派代表回答。

    第二步:在黑板上依次写出全音符p二分音符p四分音符p八分音符p十六分音符p三十二分音符,并运用形象的动物小蝌蚪来做比喻,如:小蝌蚪刚出生时的卵就像全音符一样,是一个空心的,透明的椭圆;过了一段日子小蝌蚪会长出尾巴就像二分音符一样,依次类推,在带领学生认识完所有的音符以后提出问题:小蝌蚪越长越大,而相应的音符时值也是越来越长吗?此时若学生不能够回答上来,可引用已经学习过的第一单元第七页中的视唱来举例引导学生回答。

    第三步:用三角关系图为学生们依次讲解各音符之间的长短关系。如:全音符与二分音符之间的时值比是2:1,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之间的时值比也是2:1,由此可依次得出所有相邻音符之间都是同样的时值比。这是本课中的重点,应适当的放慢讲课的语速,并通过关系图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音符之间的规律是什么?然后通过书中第20页中第一句话:“每个较大时值的音符与相邻较小时值的音符的比例是2:1。”加强理解。若学生在课堂中并没有完全理解可利用后面单位拍的学习来补救。

    第四部:单位拍的学习,首先应了解书中的概念:“单位拍是用来表示音符时值的计量单位。”并打比方:“这一段路好远啊!走了很久才到那么到底有远呢?1000米?5000米?量一下就知道了,同样的道理一个音符唱多长就可以用唱几拍来表示。”然后教学生每单位拍的手势“KJ”并要求学生一起跟着做。然后联系书中20页的表格了解每个音符占的时值,也就是每个音符占几拍。最后选一典型的节奏型书中第7页的1p2p3p条视唱进行练习,并叫一到两位同学

    联系第一单元中音的高低及音的长短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问题:音乐中除了音的高低p长短等要素之外还有哪些重要因素。

    课堂最后布置作业:

    书中37页中的第一,按要求写音符。第二,在五线谱中分别写出各种拍的音符。

    ⑵在黑板的右上角提前写上《清明》一诗作为导入。

    ⑶依次运用比喻的手法在标题的下方写出各个音符。

    ⑷单位拍的表格写在各个音符的后面。

    乐理教案【篇11】

    高职院校在突出专业技术培养的同时,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音乐教育。因为校园的音乐活动必不可少,有的专业课程还与音乐有关,如《音频编辑与处理》课,需要学习音乐基础知识。所以有必要开设音乐课程,使音乐教育在解决有关课程的学习需要时,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亮点。

    《乐理基础》是数字媒体设计系多媒体制作专业开设的一门职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怎样识五线谱、简谱和视唱),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今后从事相关媒体的音频制作、编辑等工作奠定必要的音乐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为学习《音频编辑与处理》的课程打好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学习了音乐,懂得了音乐,基本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能够参加学校组织的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音乐活动。在专业学习的需要与生活中学以致用,以音乐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个人文化素养。

    课程教学总体安排:总学时36,周学时2×18(周);其中授课34学时;

    考试(笔试)2学时。

    考核方式:进行卷面(80%)与视唱(20%)的考试方式,评定学生的成绩。

    第一部分(6课时)音符、休止符(简谱、五线谱) ;视唱基础 。

    第二部分(7课时)各种常用记号—演奏法的记号、速度与力度、装饰音记号、

    音乐表情术语。

    第三部分(6课时)节拍与节奏以及各种拍子和拍子的应用。

    第四部分(7课时)音程与和弦(三和弦、七和弦);以及和弦的应用。 第五部分(8课时)调式(五声、六声、七声调式)、大小调。定调与调的`标

    1、教科书:

    学习本课程,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如果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就可超出课程以外教学,加深教学程度,扩大教学范围。

    讲解为视频编配音乐(三大配乐手法):音画统一(同步-情景类);音画并行(平行-叙述类);音画对立(反向-情感类)。

    (1)教学方法:采用讲课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师生互动和视唱训练,通过视频播放版书,加深教学环节,使学生更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2) 教学手段: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讲课)与多媒体投影机、PPT(幻灯机)和练习视唱的实践相结合,课堂上师生问答进行互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2、多媒体投影机、PPT机(幻灯机)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使学生们能够欣赏音乐、鉴赏音乐,在学习《音频编辑与处理》课时,能够较好地把握对音乐的运用,将来在从事相关的职业时,能学以致用、胜任工作。

    谢 谢!

    乐理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知识任务—音乐中的节奏:音乐中的节奏的定义,节奏对音乐有什么影响和作用,如何在音乐中找出节奏型并判断节奏型。

    2. 技能目标:通过课堂活动中的讨论和赏析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分析的能力,提升学生听,看,脑多感观思维的运作。

    3. 情感目标:同过鲜明的、典型的节奏,激发学生对不同地域、民族、风格的音乐的兴趣,并能在这些音乐中掌握专业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力。

    教学重点:

    音乐中的节奏,节奏与音乐的色彩,节奏型的判断。

    教学难点:

    在音乐中找出节奏型,听音判断节奏型。

    学情分析:

    本课程乐理是一门音乐基础理论课。是学习所有音乐相关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因此本课程在音乐学习环节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学好本课十分的重要。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中专校幼教专业一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刚从初中毕业,进入中专校选择幼教专业,无论从学习环境、专业的选择上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不熟悉且新鲜的。因此该阶段学生特点是好学,有求知欲,较缺乏的是良好的习惯、成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能力方面,该阶段学生对本课的认识微薄,专业名词基本不熟悉,整体的音乐综合素养也较为薄弱。结合学生的环境,特点,能力,本课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上多以欣赏、师生讨论为主,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蕴藏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从而学习知识、积累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音乐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是教材的第三单元—《音乐的强弱》的第一课。音乐的强弱是音乐的四大基本要素之一,而节奏是表现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本课以节奏为主线引出课题,由始至终用节奏来贯穿本节课,由浅入深一步一步的对节奏剖析并拓宽知识点:节奏—节奏与音乐色彩(节奏与地域,节奏与音乐风格)—节奏型。在教学环节上一环扣一环,前后呼应,衔接自然。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师生互动的讨论、学生音乐和视频赏析,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动力、分析能力、观察能力等。教学内容上通过赏析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来判断节奏,拓宽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音乐选择上大众化,典型化,激发学生求知欲。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解决了本科的难点和导练评价部分,并且通过教学软件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软件,增添教学信息化的利用和实践。

    【教学任务】教师引领,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找一找生活中哪里能发现节奏,并导出课题。

    【教学目标】在课堂开始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讨的兴趣,从而导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一堂课给大家布置的作业还记得吗?

    教师:很准确。没错,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找一找生活中的节奏,让同学们在课后仔细的去观察你自己的生活,仔细聆听生活中的声音,搜集生活中的节奏。好,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你观察到得结果。

    汽车的喇叭声有节奏;

    做广播操时听音乐的节奏;

    教师:非常好,同学们观察的十分的仔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家搜集到得答案。现在我们来给这些答案分个类。请同学们说一说哪些节奏是整齐、有规律的,哪些节奏是一会儿长一会儿短、不整齐的。

    做广播操—节奏整齐(等等)。

    教师:总结—同学们在生活中听到或找到的这些声音,无论是听上去整齐的还是不整齐的,这些声音的运作都是有规律的,这样有规律的运作就称作节奏。

    1. 什么叫做节奏?

    【教学任务】给予节奏通俗易懂的定义与书面的概念。

    【教学目标】点明本节课的课题,学习节奏的概念这一知识点。

    教师:接导入部分教师通过师生讨论的结果,用通俗的说法总结什么是节奏。节奏—生活中的声音,有长有短,有整齐的,有不整齐的,这些声音规律的运作就称为节奏。

    给出节奏书面的概念:节奏—组织起来音的长短关系。对于一段旋律,不考虑它的音高,得到的便是它的节奏。

    【教学任务】在视频片段中,描述听到的节奏,并在视频中找出表演节奏的“乐器”及

    其特点。

    【教学目的】紧接上一个环节,巩固节奏的概念,通过观看视频,提高学生赏析、三维感观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视频赏析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师:同学们很细致的找到了生活中的各种节奏,我们也进一步学习了节奏的概念,接

    下来我们欣赏一段视频,听一听视频中的节奏是什么样的',看一看视频中用了哪

    些“乐器”表现出这些节奏的。

    教师:首先,同学们雪亮的眼睛告诉老师你们看到了那些特殊的“乐器”啊?

    教师:对了,这些啊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厨房用具,这些厨房的小道具来表现节奏真的是很生活化,而且每种不同的用具敲击出来得声音都不一样。那么请同学们来一起描述一下你听到了什么样的节奏啊?是快还是慢、是……?

    教师:是的,那么除了节奏我们还听到了什么呢?有没有听到乐曲或者是一段旋律?

    教师:是的,我们听到的光是节奏,没有旋律。那么节奏能给旋律带来什么呢?

    3. 节奏与音乐色彩。

    【教学任务】连一连:赏析四段不同的音乐片段,并与之相应的地域对应上。

    【教学目标】赏析音乐并与相应地域对应,旨在节奏对于音乐色彩的影响和不可缺少的重要性,并提高学生的旋律感、音乐感、音乐风格等音乐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音乐赏析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师:请大家欣赏四段旋律的片段,把这四段旋律与你认为合适的地域相连接。

    教师:好的,四段旋律欣赏完了,我们再一起边听边连线。

    教师:非常棒!同学们这么准确的就能把这些音乐与地域对应上,除了音乐旋律色彩鲜明外,当然,节奏也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不同地域的节奏也是不同的,比如非洲音乐的节奏十分的快,听上去很复杂,一刻都不停。而日本音乐的节奏十分的缓慢,好像一个穿着和服的人拖着脚步走路。

    节奏是音乐作品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是曲调的骨骼。它能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表达音乐作品的特定内容,有助于表现音乐一定的风格和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的色彩。

    就如我们刚刚所听到的旋律,每一段旋律加上旋律中有特色的节奏能很好的帮我们判断出改音乐表现的风格、地域。

    【教学任务】赏析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分别给音乐记录下节奏型。

    【教学目标】学习节奏型这一知识点,能准确的给音乐打出准节奏。提高学生对节奏进一步的理解和切身的感受。

    教师:刚刚我们说到,节奏有助于表现音乐的一定风格以及不同的地域、不同民族的色彩。不同的地域我们通过上一环节的连线题有了了解,那么现在让我们来听一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的节奏是什么样的。仔细聆听,请感受音乐的环境,听完后给我们描述一下两段音乐应该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教师:请大家来说一说你听到这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觉。

    第二首(蓝色多瑙河)—十分优美,开始很舒缓好像在美丽的山河边,后面节奏

    变快,而且鲜明,好像很多人在宫廷中跳舞。

    教师:给两段音乐配上相应的图片,并给予两段音乐名称及音乐风格。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理解,我们很快就给这两首曲子再风格上加以区分。我们也很明显

    的听出进行曲和圆舞曲的不同,那么在节奏上它是不是也不相同呢。现在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一遍我请大家边听,边用手打击出音乐中的节奏。

    教师:教师先带领学生用手打击节奏,适当时让学生自己打节奏。并在黑板上用X把节

    奏记录下来。

    教师:首先带着同学们找准节奏,在适当时让学生自己掌握。在黑板上用X记录下节奏。

    教师:通过同学们自己给音乐打击节奏的感觉,在加上我们的记录,一起来看一看进行

    曲与圆舞曲的节奏有什么不同。

    教师:像这样的在音乐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做节奏型。一般一首乐曲中的特定的节

    奏贯穿始终,就是这首乐曲的典型节奏,也就是节奏型。

    正如同我们给《拉德斯基进行曲》和《蓝色多瑙河》所记录的节奏一样,就是他

    们的节奏型。

    三、导练与反馈

    【教学任务】听节奏判断节奏型。

    【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完成本节课的练习。巩固节奏与节奏型的掌握,

    通过练习及时得到本节课的反馈。

    教师:运用Auralia音乐教学软件中节奏练习的基本节奏练习这一项,让同学们根据

    听到的节奏判断基本节奏型。由浅入深,完成5个级别的练习。

    【教学任务】对课堂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再次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复习、总结、强调。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再次加强记忆,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任务】完成课堂中导练部分的节奏型判断练习。

    乐理教案【篇13】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河山、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在演唱和欣赏的活动中表达爱国之情。

    (2)让学生初步认识五线谱,理解音名和唱名的概念。

    (3)理解拍号的含义,懂得如何数节拍以及节拍之间的强弱关系。

    (4)感受小调式旋律的色彩。

    教学策略及创造性教学设计:

    (教法选择、学法指导、课堂组织形式、教具媒体应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等) 1.给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插图和照片,教师还提供相应的图片故事,使学生通过生动的直观形象材料,产生对祖国的爱,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采用一些艺术形式,如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唱歌比赛等,使学生受到乐曲情感的感染,引导学生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3. 实践能力的培养——乐器进入课堂,将竖笛与欣赏相结合,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简单的乐器演奏世界名曲《欢乐颂》。

    布置作业 1. 竖笛复习:C大调音阶、《欢乐颂》第一声部、《找朋友》、《勇敢的鄂伦春》

    2. 查找有关西洋管弦乐队、西洋乐器的相关知识(包括乐器的分组、乐器的性能、音色、特点等)。

    3. 分组讨论《龙的传人》的演唱形式。

    教学反馈:

    2. 2、运用实物或学生身边的东西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听得更加明确学习兴趣增加。

    3. 3、乐曲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演唱形式,学生的唱歌兴趣浓厚,对乐曲的理解程度加深。

    (在课前5分钟播放流行音乐FALSH版《龙的传人》)——吸引走进教室的学生,预先给他们一个总体印象。

    ①让学生用竖笛吹奏C大调音阶与《欢乐颂》、《找朋友》、《勇敢的鄂伦春》。

    ②对学生的吹奏进行适当的评价(表扬或批评),然后导入本堂课第一个知识点:如何识别音符的唱名和音名(二者的简单概念)。

    师:钢琴一共有88个键,白键52,黑键36,在两个黑键为一组的左边的这个白键我们称呼它为C,从C开始,用七个英文字母表示,排列顺序往下依次为C、D、E、F、G、A、B,它们在钢琴键盘上是循环使用的。这就是音符的音名。

    问题二:如果用唱的话,应该怎么唱呢?就唱成“do、re、mi、fa 、sol 、la 、si 、do”,这就是C、D、E、F、G、A、B这几个音的唱名。

    ①什么是节拍? 师:在乐曲中强弱拍的循环出现而形成的节奏规律称为节拍。

    ②最常用的节拍分为哪几种?(2/4、4/4 、3/4 、6/8)。

    ③每一小节只有一个重拍。

    4/4 四四拍 强 弱 次强 弱——一般多用在较为抒情、缓慢的乐曲里面。

    3/4 四三拍 强 弱 弱——一般多用在比较活泼欢快的舞曲性质的乐曲上。

    (二)导入新课:

    师: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所以有人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切入本课正题)②龙的来历:

    师:史书记载,早在四、五千年前,人类处于氏族社会时,每一个氏族,都拜一种动物,如牛、马、虎、鹿、蛇等,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后来,有个强大的氏族,把其他氏族都吞并了,就把各个氏族的动物标志挤凑在一起,虚构出一个最凶猛的动物形象,这就是所谓“龙”的来历。③龙是形象:师:龙的形象是集中了许多动物的特点: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口角旁有须髯,颔下有珠,他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兴云作雨,降伏妖魔,是英勇、和尊贵的象征。为此又被历代皇室所御用,帝王自称为“真龙天子”,以取得臣民的信奉。但现在中国民间仍把龙看作是神圣、吉祥、吉庆之物。龙以它英勇、尊贵、威武的象征,存在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意识中。

    A. 轻声地唱,让学生将歌曲旋律与歌词配上。

    B. 进一步理解歌词的含义,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体会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C. 曲式分析——这首《龙的传人》根据旋律情绪的变化可以分为几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师:两句,海外华人思念祖国,思念自己的家乡。《龙的传人》充分感受了身为龙的传人的华夏游子那种对祖**亲的无比思念与眷念的感情。

    D.分组讨论本歌曲演唱的形式,共同实施讨论后的方案,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③钢琴伴奏,令学生再一次合唱或分小组唱,令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

    ④总结本堂课上讲的所有乐理知识。

    三.总结:

    歌颂祖国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诗歌、散文、音乐等。本堂课所学的《龙的传人》充分感受了身为龙的传人的华夏游子那种对祖**亲的无比思念与眷念的感情。

    复习作为一个切入点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引导学生复习旧的知识,检查上节课所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

    结合课本的键盘图来讲解,师生互动,有问有答,并且让学生下课后到教室的钢琴上来看看,用实物来巩固学生的记忆,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主要记住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和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结合课本,借用播放幻灯图片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比喻的思维展开想象。

    可以请学生起来回答并对回答接近准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结合课外景象,借用实际景物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小故事和学生身边的东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课堂中就学会唱《龙的传人》,并且能够体会到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在情感。能够根据乐曲的情绪变化来对乐曲进行曲式分析。

    利用分组讨论比赛来调动学生的唱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为学生理顺本堂课讲过的知识,加强学生的记忆。

    点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乐理教案【篇14】

    乐理的掌握,对于作曲、编曲、指挥、演奏来说,具有重要积极意义,那么乐理基础知识教学课件又应该怎么制定呢?

    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快慢的程度。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强弱的程度。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的高低范围。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在许多音乐作品中,调式和调性的转换和对比,是体现气氛、色彩、情绪和形象变化的重要手法。

    乐理教案【篇15】

    活动目标:

    1、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学唱歌曲《理发》;

    2、大胆尝试用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现歌曲。

    3、感受与同伴一起表演歌曲的快乐。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巩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活动准备:

    1、双响筒、黑板、节奏卡、记号笔,电子琴。

    2、木梳、剪刀、电吹风玩具各一个,

    3、音乐《看朋友》、《理发》P167、《别吵,小宝宝睡了》,娃娃两个。

    2、以提问形式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小结:剪刀是剪头发,梳子是梳理头发的,电吹风是把头发吹干的。

    C、它们会发出什么声音呢?谁来试试?

    小结:原来剪刀剪头发的时候会发出“嚓嚓嚓”,梳子梳头发的时候发出“唰唰唰”,电吹风工作的时候发出“呼呼呼”的声音。

    3、放音乐让幼儿完整欣赏歌曲一遍。

    4、请幼儿说说唱唱听到了什么。

    5、教师清唱让幼儿再次欣赏歌曲。

    6、再次请幼儿说说唱唱听到的歌曲内容。

    7、幼儿跟着教师的琴声一起学唱歌曲。

    8、重点、难点指导:

    (1)木梳、剪刀发出的声音。

    (2)“小吹风,呼呼呼~~~”这一句歌词,演唱时注意音准。

    9、幼儿继续学唱歌,教师关注个别幼儿,并进行个别指导。

    10、幼儿边唱边用肢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现歌曲。

    11、请个别幼儿进行表演,其他幼儿给他伴唱。

    【乐理教案15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